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电力行业死亡事故却一直居高不下且有增长趋势[1-2]。其原因不但与电力行业危险源复杂、多专业交叉和技术革新快等特点有关外,还与行业没有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体系有关。同时,电力行业被要求在2015年底前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3],这一举措强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但是,企业却出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简称SWS)和QHSE管理体系并存的现象,造成了体系冗余、运行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局面,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和QHSE管理体系进行融合是企业实现安全管理顶层设计和提升的必要步骤。
1 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安全生产标准化与QHSE两种体系在企业内部并存必然存在矛盾和重复之处[4]。具体可概括为:(1)增加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难度系数,QHSE管理体系涵盖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对质量管理却没有涉及,在企业内部不同的管理体系由不同的部门负责;(2)两种体系都需庞大的管理文件、资料支撑,这就可能导致一个问题和记录有多种形式体现,甚至相矛盾的现象,容易导致管理工作流于整理文件、资料的形式;(3)两种体系要通过两个认证机构的认证和审核,两种体系的宣贯、培训和施行等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导致投入增大。由上分析可知,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和QHSE管理体系的整合能进一步提升企业SHE的管理效率,减小工作难度,降低资源浪费。
1.2 异同比较
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和QHSE管理体系的相似点与不同点[5]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范制定文件并严格执行的管理标准,而QHSE管理体系是则是企业建立的管理程序和方法,两种管理体系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点,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
1.3 整合的可行性
企业要实现不同安全管理体系的融合与再提升须满足3个条件:(1)选取一种安全管理程序和方法为主线,且该体系具有高度开放性,有较多的要素接口开放;(2)两种安全管理体系要具有类似或相同的安全管理思想和运行模式;(3)分析两种管理体系各要素的优缺点,择优而选或融合改进。而安全生产标准化和QHSE管理体系无论在运行机制、管理基础、管理理念、实现方式还是基本原则、文件建立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而且QHSE管理体系具有较高的开放新,所以将QHSE管理体系作为管理程序和方法,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管理标准,对两种体系进行整合是可行的和必要的[6]。
2 SWS与QHSE的整合
2.1 管理要素对比分析
因安全生产标准化[7]中未涉及质量管理部分,所以仅将其与QHSE管理体系中涉及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的主要要素进行比较,识别、归纳出整合后的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要素,建立电力企业SHE管理体系要素,如表2所示。
2.2 SWS-QHSE体系的基本要素
从表2可知,通过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和QHSE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归纳与整合,并考虑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归纳出电力企业SHE管理体系的15个基本核心要素,如图1所示。
2.3 指?嘶?分
为了更好地保证电力企业SHE管理体系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和操作性,将上述支撑15个基本要素设定为一级指标,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特点[7],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其进行细化,得到如表3所示的93个二级指标,每项指标都表征了在电力企业在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活动中的1项或多项行为。
3 SWW-HE体系的运行机制研究
3.1 模型选择
电力企业SHE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宏观的法律法规又涉及到作业场所的具体危险有害因素等,且贯穿于整个生产活动的全周期过程。所以研究电力企业SHE运行机制,必须进行系统分析且应采用具有关联性等特点的系统模型。霍尔三维结构模型通过逻辑、时间和知识三个维度将系统工程各个步骤、各个阶段及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等表征出来[8],描述了系统工程的框架,具有研究电力企业SHE管理体系运行机制的特点,所以采用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对其进行系统建模,但是模型中的逻辑维又涉及到具体的管理要素,所以采用戴明管理模型对微观进行系统分析。
3.2 模型构建
将霍尔三维结构模型中的时间维表征为SHE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可分为建立、评审、实施和监督4个阶段;将逻辑维表征是为实现企业SHE管理的一系列决策,同时这些决策又是相互关联的并共同构成企业的决策系统,其遵循的是戴明管理模型,具体选取15个基本管理要素;将知识维内化为影响企业管理HSE管理中各方参与者,其表征着各种知识在管理中的运用载体,即国家、行业、企业、员工、社会。如图2所示,为融合戴明模型和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电力企业SWS-HE管理体系运行机制系统模型,模型表明在电力企业SHE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政府监督、行业指导、中介咨询、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各管理参与者运用HSE相关的知识,严格按照“周密策划、严格落实、细致排查和持续改进”的思想对体系各管理要素进行逻辑管理,并基于PDCA的原则使各基本要素不断的提高,使系统整体有效性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达到SHE管理系统自动运行和提升的效果。
4 结论
(1)针对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QHSE管理体系并存造成了管理体系冗余、运行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对比了两种体系异同点以及其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和QHSE管理体系的基本管理要素进行分析、归纳、整合与再提升,识别出电力企业SHE管理的15个基本管理要素。
篇2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策和建议
Abstract:Safetyproductionofelectricpowerwascrucialforthenationalpropertysecurity,benefitsofpeopleandelectricpowerstaff,andwhichwasimportantfortheprofitsofelectricpowerenterprise.Safetyproductionofelectricpowerhadacloserelationshipwiththefutureandfateoftheenterprise,whichwasthebasisforthesurvivalanddevelopmentofelectricpowerenterprise.Enterpriseimagewasalsodecidedbysafetyproduction.Inconclusion,becauseoursocietyandeconomicwasinaperiodwithhighdevelopmentspeed,itisparticularlyimportanttostrengthenmanagementofsafetyproductioninelectricpowerenterprise.
Keywords:ElectricpowerenterpriseManagementofsafetyproductionProblemMeasuresandadvice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但是,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它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影响着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要使电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1.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1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企业虽然制定出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仍然有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1.2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企业下属基层单位中职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供电所的登高作业器具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
1.3不严格执行《安规》,经常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造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其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等等。
1.4管理工作不到位。企业往往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而轻视日常的细节安全管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已经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栖息相关[3],涉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要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企业领导到基层班组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操作人员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2.2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突出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二是要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三是要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管理。认真做好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2]等规程、标准的培训和执行工作。四是要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切实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安全监督管理要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要到位、监督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同时要强化“四种意识”,即: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完善安监职能和人员配备,加强农电安全产监督管理。坚持从基础抓起,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抓好现场的监督管理。
2.3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部门、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新格局。二是做好生产事故学习教育工作,事故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2.4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安全文化是人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在企业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中为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企业只有具有掌握专业安全文化的生产力,才可能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然而,实践经验证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员工的认识,离不开员工的努力,离不开员工的奋斗。而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并且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1]其重点是从人的观念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方面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2.5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因此,企业也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教育除了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企业还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并且要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整体提高,从而适应电力生产建设的需要。
2.6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杜绝习惯性违章。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可以从操作层面,建立所有操作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所有业务活动、生产活动的流程化,把各类文字流程图表化、现场化。推行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明确排查措施,量化操作参数,界定操作步骤,重点推广应用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巡检、标准化操作、标准化资料、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交接班、标准化讲解、标准化管理方法。通过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推广应用,实现杜绝岗位员工习惯性违章的目的。
2.7抓好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设备健康水平是安全生产的硬件基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与设备的缺陷有关。一是以缺陷管理为中心来加强设备管理,着重应用好红外测温及成熟的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二是合理安排电力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三是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四是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五是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供电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巡视,重点检查。
2.8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一是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己损坏的和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给其他个人使用。二是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等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总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的总则。目前,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化了,现场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人员也趋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则相对复杂化,管理制度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在大量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之时,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新标准、高要求,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适应或超前发展,并及时让电力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的探讨及应用,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整体水平,促进电网安全、员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任国明、邵玉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5)
篇3
关键词:县级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安全监督的概念及重要性分析
什么是安全呢?安全是一种状态,是系统在输入人力或外力的作用下,系统能维持现有状态。那么系统此时称为是安全的。安全监督就是对系统的这种状态进行察看并督促其处于安全的状态。为什么要进行安全监督呢?人就其本质而言是追求自由的动物,在缺乏约束的条件下,人的自律与自制力会大大降低,个人行为往往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是个人犯错误的根源。行为失去监督时,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会得到进一步的放任。违规、违章、违纪的概率增大,就更易犯错误、更易导致事故的发生。有效的监督可以纠正个人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减少或避免犯错误。如果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集于一人之身,权利的行使便处于不可控制的状态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抓好对各级人员的有效监督,可以纠正个人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其顺从客观规律的要求,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降低人、财、物的损失。由此可见,在电力生产中,安全监督人员之责任的重要。他们的职责是代表上级监督有关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规程的执行情况。深入基层及时了解、发现生产过程中威胁人身、设备安全的问题并协调解决。指导基层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各级人员责任。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是上级领导的前线兵,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扫雷兵。
二、电力生产现场监督项目
1)检查监督工作票中停电范围、工作地段、工作任务、危险点、安全措施及控制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并满足安全作业要求。
2)检查现场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如:地线的安装、围栏的设置、标示牌的悬挂、监护人的安排、危险点控制措施的执行等。
3)检查监督现场人员着装、安全工器具、人员精神状态及车辆情况。
4)检查监督班前班后会活动中对作业现场的危险点分析、设置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是否交待清楚到位。
5)对大型作业现场中重点要监督项目实行人逐级审批制度,做好工作前的准备工作。从总体和宏观上确保安全,监督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的执行并为安全措施的正确性负责。
6)坚决制止现场的违章指挥和冒险蛮干行为,必要时向上级安监部门报告,避免同类不法行为的发生。
三、县级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县级相关负责人员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
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一直存在一个根源性的普遍问题,就是电力安全意识与责任心不强。“安全重于泰山”一直是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服务宗旨,这些年必定也有所深入人心,但是依然是时而紧张,时而松懈,责任感不强。另外,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认为潜在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较小,在实际施工中会出现偷工减料,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等现象,导致出现了很多严重后果,给国家、社会、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县级电力企业生产一线人员力量比较薄弱,目前存在结构性缺员的现象,如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维修等专业工作人员后备力量不足。由于最近几年社会现实的 “残酷”,县级电力企业有裁员或员工内退的情况,这是形成以上现象的部分因素;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县级电力企业也会引进一些档次高的电力设备,但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与培训却无法及时跟进,这些无疑也暴露出了县级电力企业人员基础力量不足的问题;县级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导致员工的政治、经济、社会保障等方面大幅度降低,这样会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导致员工的责任心不断下降,给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影响了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
3、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考核制度不健全,缺乏执行力
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普遍存在“碍于情面”的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考核成为走过场的考试,主要是应付上级的检查,奖金轮流拿,无法实现通过奖励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标。长期存在奖罚失效、奖励不及时、考核隐秘化等现象,让县级电力企业的员工对安全考核失去了“严肃”的心理,最终让各种考核失去了意义,流于形式。
4、县级生产现场依然存在违章作业现象
县级电网安全生产管理中习惯性违章已经是家常便饭,尽管县级电力企业“三铁”反“三违”的力度比较强,但是取得的实际效果却不是很好。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主要负责人中的部分人员担心过于严格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情绪,从而导致工作无法稳定开展;也有部分责任人员担心结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影响到政绩考核;更有一部分责任人员担心影响到县级电力企业的收入,所以通常保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工作态度,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到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四、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安全意识
县级领导要树立并坚持“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战略思想与原则,要坚持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与规章制度,将县级安全网络进一步完善。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县级电力企业都要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思想情况与工作情绪,不仅要用严格的制度要求他们,也要关心他们。因为县级电力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非常单调、枯燥,而且会随时面对可能出现的电力事故,在心理上必定会承受或多或少的压力。另外,县级电力企业更要重视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团结合作精神。县级电力企业应该运用现有的资金实施最大限度的投入,从而吸引人才,更好的培养人才。县级电力企业应该从实际情况人手,引进掌握新技术的高端技术人才,为县级电力企业的发展储备人才;加强员工培训,县级企业可以适当开展技术比赛,积极开展前辈带新手的活动,不断加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旧设备与新设备的操作能力与应对能力。
2、严格按照安全考核制度执行,将县级企业职工应有的水平充分展现出来
县级电力企业相关负责人员应该根据制度严格执行,将不必要的复杂心理彻底清除,从思想上逐步净化,坚持以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将县级电力企业安全考核监察工作做到更好。
3、不断提升现场监督的力度,防止违规现象出现
县级电力企业相关负责人员要将监督职责做到尽善尽美,力争将电网工作标准化严格融人到作业流程工作细节中,培养县级电力企业职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尤其是在县级电网工程执行改造时,需要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不断提升工作质量,逐渐形成稳定、高效、安全、低耗的标准化县级电网,使电网供电半径实现了预期的供电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居民用电紧、用电难的问题。另外,电能质量的提升与电费的降低,有助于城市发展,促进城市用电量的增长以及保障社会和谐。因此,必须重视上述措施以及加大现场监督力度,减少违规现象。
4、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
县级电力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价是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创新,不断拉近与国际电网安全生产管理距离的重要举措。以往的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手段在预测事故的水平与对事故控制能力上不够完善。安全性评价是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式不断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发展方针,推动县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全方位闭环管理的手段。通过安全性评价对目前的安全工作进行高质量的诊断,让相关工作人员能掌握其中变数,这也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
五、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往较为繁琐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逐渐向着更为简单和高效的方向发展,而随着现场管理工作量的减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却越发的复杂和细化。近年来由于各种高新设备的引入和使用,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工作中严格落实和实施不断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安全事故;日常用电;企业生产用电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6-015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6.077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但是无论是在什么行业,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更是如此。跟其他的普通企业不同,电力企业具有网络性以及公益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发生任何细小的安全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甚至引起连锁反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做好电力企业安全工作,保障电力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1.1 电力企业生产的特点决定其需要安全性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主要由设备、机器、车间、人员等要素构成。在整个运作流程中,电力首先通过升压变电站,到输电线路,再到降压变电站,最后通过配电线路送到用户中去。整个运作流程同时包含了生产、供应以及销售,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其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差错,都可能引起整个生产系统的错乱,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
1.2 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细心留意,不难发现,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电力。如果家庭停电了,我们虽然没办法使用热水器,但是用传统的方法烧热水,还是可以洗个热水澡。但是如果办公室停电了,我们将没有办法正常地办公;银行停电,我们将无法进行存取钱、转账手续;而医院停电则将无法正常开展医疗救治。由此可见,一旦停电,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人无法开展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因此,电力企业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更要高度重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将电力安全事故降至最低,保证电力的正常供给。
1.3 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关系企业的正常运行
如前文所述,电力资源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电气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的生产已经离不开电力资源。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我国的制造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企业、工厂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机械都保持着24小时的持续运转,对电量有着巨大的需求,一旦发生停电,电力将无法正常供应,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导致企业无法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严格落实生产的安全性管理工作,以满足企业的用电需求。
1.4 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员工的人身安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维护生命安全权利的渴望不断增长,电力企业部门作为一个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之一,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有利于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为员工打造一个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2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意识薄弱
在很多电力企业中,很多员工并没有正确地认识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安全意识薄弱。在施工、检修等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落实《安全生产法》《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以及《电力法》等相关条文法规的要求,更有甚者对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并不了解,就投入工作,缺乏安全责任心,频频出现违规作业或是出现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工具等情况,造成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6年发生48起电力人身伤亡事故,造成死亡106人,48起电网事故,238起设备事故;2007年发生39起电力人身伤亡事故,造成79人死亡,31起电网事故,170起设备事故;2008年发生29起电力人身伤亡事故,造成49人死亡,31起电网事故,172起设备事故……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给个人家庭和相关企业、国民经济都带了巨大的影响,而酿成事故的源头往往都只是由一些非常小的错误。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很多员工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安全保护意识,没有做好安全工作。
2.2 监督力度不够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监管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很多电力企业中,一些领导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往往把生产放在首位,重视“生产”,而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在安全工作上没有做到预防为主,得过且过,没有认真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对于“小问题”睁只眼闭只眼,姑息迁就,发生事故方才有所觉醒。
2.3 安全管理制度未落实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和电力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作为保证电力安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却未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相关安全法规仍不够完善。虽然在电力生产中有《电力法》《安全生产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以及《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来作为指导的安全法规,但是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些法律法规所涉内容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另一方面,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没有很好地被落实到位。
3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策略
3.1 提高安全意识
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中,人是核心,因此,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从思想上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是最本质的要求。首先,电力企业的领导层自己要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有足够正确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并且积极地进行上传下达,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其次,企业要通过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座谈会等形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人士,对每一项工作环节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如在进行配电修理工作的时候,必须先明确哪些工作是要先断电再操作、为什么要先开修理证书才能进行维修操作等,从技能上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最后,可以通过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座谈会的形式,让员工搜集相关的安全事故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总结,促使其更深刻地了解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3.2 加强监管力度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对比2006年、2007年,我国2008年的电力事故有一个明显的减少,但是2009年又有出现一个反弹,其中的原因是2008年我国因为举办奥运会,全国范围内都高度重视奥运的保电工作,在这种高压的状态下,电力企业的员工们也全力以赴,认真做好每一项电力生产安全工作。然而到了2009年,高压状态结束了,电力企业的员工们对安全管理工作也松懈了,随之而来的安全事故也增加了。从这个数据中可以发现,人在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上具有非常强的弹性表现,适度的高压状态能够让人更好地完成工作,因此通过加强监管力度,认真落实电力企业每一个生产部门、每一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让员工处于强监督的“高压”下面,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员工在安全工作方面的执行力和效力,减少工作的习惯性差错和失误,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方面,电力企业可通过聘请一些专业的电力监督人员,并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管部门执行安全监督工作。安全监管部门要大胆管、大胆抓,不要碍于情面或者是把小差错当成无关痛痒的事情,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要求相关人员立即整改;另一方面,在加强监督力度的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以便于能够及时应对和处理,把安全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
3.3 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到人
一方面,电力企业要落实电力企业生产安全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让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能够标准化、常态化地进行,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是做一些形式上的动员,今天认真执行,明天又松懈下来,而是要把安全工作渗透到每一项生产环节中,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工序。此外,电力企业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把安全管理的调查工作做细,认真分析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解决方法,在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如建立每日自查和员工互查制度,互相监督;另一方面,电力企业要加强安全责任体系的建设,把责任落实到人,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负责人,加强部门的协作配合,尤其是基层干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负起来,随时掌握第一手的安全信息,及时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严格贯彻落实。
4 结语
从电力企业生产自身的特点以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企业正常运作的角度来看,电力企业的安全工作是保证正常供电极其重要的一环,关系着国计民生,影响深远。但是,从我国电力企业当前的情况看,很多电力企业的员工安全意识仍比较差。很大一部分电力企业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对监督管理工作的施行力度也不够,由此造成的电力安全事故让人触目惊心,给电力企业自身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我们要从加强安全意识、加强监管力度以及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到人三个方面入手,做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构建和谐幸福社会。
参考文献
[1] 何坚辉.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12.
[2] 武淑平.电力企业生产中人因失误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3] 王长龙.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
篇5
关键词: 电力企业; 安全管理; 常见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 F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31-02
安全管理是电力供电企业的生命,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的系统工程,安全管理抓得好。无论对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还是对电力企业本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促进电力企业良性循环。努力构筑和谐用电环境更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
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稳定运行事关各行各业,事关国民经济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确保安全生产和电网安全运行,确保可靠的电力供应,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一、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第一,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强,对“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把握不牢固,存在“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现象;第二,员工自我保护能力差,不按标准化作业流程做事,抱有“侥幸”心里,存在盲目骄傲自满和厌烦的情绪,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第三,部分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局限于概念化,安全目标与责任制还没有成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道德和行为意识,员工参与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对企业安全目标的认同感不足。第四,安全管理的理念缺乏先导作用,一些管理人员在行为导向上,迫使员工拼设备、拼体力,冒险蛮干。第五,在检修、施工中不认真执行《国家电网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两票三制”,不认真落实现场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违反标准化作业流程以及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电网及输变电设备损坏事故,都是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酿成大错,给员工、企业、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对安全生产的内在把握不准
对安全生产的内在把握不准,大多停留在表象上,安全管理者大多忙于繁琐具体的事务,企业领导则是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就抓哪项工作,没有对安全生产工作系统思考,统筹安排。
(三)考核处罚虽严,但效果不理想
安全管理出现“倒置”现象,企业领导关注安全、重视安全,而基层领导、员工在安全上却是逐级衰耗。忽略了员工作为社会人所具有的思想、情感和需要,没有突出“为我、为人、为企”的“三为”思想教育,导致部分员工认为安全生产只是其必须完成的一项硬任务。
(四)基层管理工作不到位,执行力不强
因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任务、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一些电力供电企业只着重提高企业效益,对安全管理投入的时间、资金相当有限,轻视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对已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不认真执行,或执行力不够。抓安全是时紧时松,上面要求紧时,就跟着喊一下,不能层层执行下去。而有些供电企业就是不按计划安排工作,领导随意性强,来了任务或出了事情就仓促应战。有些供电企业虽有计划,其完成率也不高。又比如对现场运行规程不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管理不及时完善,“二措”和“五防”不按时完成,对“两票”执行情况不及时评价、通报,对设备的正常巡视检查、各项预试工作没有按照规定的原则进行,对发生的设备故障、异常及事故不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分析、总结,对存在的缺陷处理不及时,设备长期带“病”运行,留有重大的安全隐患等等。具体表现在:1.深入现场少,了解情况少,发现问题不及时或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导致工作缺乏针对性和超前性;2.到现场检查发现问题质量不高,深入调查和分析不够;3.部门之间对发生的问题推拖抹赖,不能很好的协调合作;4.发现问题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存在好人主义;5.对形式主义不敢大胆抵制,对检修、施工作业现场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风险预控措施开成虚设,上下存在着用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
(五)反违章工作不严、不力
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供电企业包括行为性违章、管理性违章和装置性违章。它又主要表现在管理干部存在“四怕”心理,即一怕抓严了影响队伍稳定。二怕抓紧了影响干群关系,三怕认真了影响政绩考核,四怕较真了影响了收入,所以不敢大胆管、大胆抓,有的是对工作情况不清楚而没法抓,有的是对司空见惯的“小”事碍于情面、怕得罪人而不去抓。检查督促不到位,只满足于传达与要求,缺乏跟踪检查、指导帮助和监督。对事故、违章处理不严,做老好人,往往存在姑息迁就的现象,使违章行为的发生得不到有效遏制。
(六)安全生产考核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没有真正执行到位,走形式、走过场,应付上级领导,即不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又不能起到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经济杠杆。主要表现在:1.奖罚失衡。防止问题奖的少,发生问题罚的多;2.时效滞后。奖的不及时,罚的也不及时;3.避重就轻。发生大问题偃旗息鼓,发生小问题大张旗鼓;4.考核不公。前面发生的事情没考核、后面发生的事情考核了,或有的事情考核了,有的事情没考核;5.尺度不公。员工做与不做一个样,能做与不会做一个样。
(七)安全工器具管理不严
安全工器具管理没有按照“择优选取、正确使用、定期试验、定期报废”的十六字方针来执行。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八)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1.党政工团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少数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2.部分班站长的管理能力差,不善管、不敢管;3.先进模范榜样示范作用不强。4.各项评先、评优工作也是靠人情关系。
二、加强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安全意识,树立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明确一个“责”字
第一,企业员工是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培训,使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深入人心,积极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
第二,要加大资金、时间投入,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现场安全风险评估。
(二)落实各级各类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
第一,各级电力供电企业的安全工作监督体系,应能正确地理解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地落实分解到企业员工,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具有可行性的班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让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把所有的规章制度真正执行到位,以制度与考核的约束开展安全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第二,提高一线生产员工工作积极性,在考核奖惩上要赏罚分明,奖勤罚懒。因为他们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中应该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真正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的转变,可以肯定地说,只有从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到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在安全思想上由强制性到自觉性的一次质的飞跃。才能够从事故源头上发挥遏制不安全因素的作用,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严于管理,扎实开展反违章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重在“以人为本”,并认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标杆班组建设的各项活动,以活动抓管理,以管理抓安全。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第一,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第二,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现场作业行为,实现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第三,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现代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管理方法,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要因人、因专业、因作业现场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教育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第四,加大反违章工作的力度,要从员工的反违章意识入手,以现场安全管控为重点,以人性化管理为手段,全面提高反违章工作水平。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不仅要依赖生产中的技术装备、生产组织水平,更要以人为本、深入细致地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水平。
(四)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加强现场监督,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
首先,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监督职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监督职责到位、基础工作到位,同时要强化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和创新意识;班组是生产的第一线,必须保证现场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可以通过制定简明详尽、操作性强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以养成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五)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工作
1.完善工器具的采购、发放、领用、报废等制度。
2.完善工器具的台帐,做到帐、卡、物一致。
3.加强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理记录和验收、试验记录等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六)进一步加强安全性评估工作
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估工作主要是安全风险库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措施,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七)齐心协力,打造“我要安全”的浓厚氛围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需要一种合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聚积和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在企业内部形成“我要安全”的浓厚氛围,才能真正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三、结束语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工作,必须把其作为一项经常化、日常化的基础工作来抓,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电力生产事故大多是能够防止的,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将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安全与稳定[J].电力安全技术,2006(5).
篇6
关键词:电力生产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力企业能否建立健全一个主导设计、建设,运行、检修全过程的生产活动,并保障生产活动中员工、设备、环境安全组织体系,即: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有直接的关系,本文从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定义入手,阐述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地位和作用,并从标准制度建设、安全性评价、安全风险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叙述电力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要做的具体工作。
1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定义和基本构成
1.1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定义
顾名思义,安全生产保障体就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实现的体系。企业为了安全生产的目的,利用现有资源,把企业中员工、设备进行有机的组合,并使这种组合在生产的全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分工,形成合力,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发挥最大的作用,并保障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确保人、设备、作业环境的安全。
1.2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成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决策指挥保障系统、规章制度保障系统、执行运作保障系统、设备管理保障系统、安全技术保障系统组成。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中,有四个基本要素:人员、设备、环境、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优良的设备和设施是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安全的作业环境是劳动保护的重要因素,科学的管理则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这四个系统各有不同的功能,保障各个系统正常有效的运转,使其发挥应有的功能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
2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动员和组织企业的全部力量,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去做好安全工作。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企业应建立一种有效的运转形式来满足它的需要。电力企业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建立并不断完善的两个体系--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并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电力生产的安全才能得到保证。电力企业要夯实安全基础,建立长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在生产过程中从本质上消除人、设备、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起决定性作用。
3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在安全生产中的主要作用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由决策指挥保障系统、规章制度保障系统、执行运作保障系统、设备管理保障系统、安全技术保障系统组成,各个系统发挥的作用各不同。
3.1决策指挥系统的主要作用
生产决策指挥系统主要是依据国家和上级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适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安全生产目标和措施,建立健全保障安全生产的组织机构,保障安全经费的有效投入,审核批准企业安全生产重大决策事项,重视员工的安全教育,健全三级安全监督网络,对企业安全生产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纠偏,控制和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建立并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机制,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3.2规章制度保障系统的主要作用
规章制度保障系统是指企业建立和完善各项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安全生产法制化管理,以管理标准规范人的作业行为,以技术标准管理设备、作业环境,以工作标准规范生产作业流程,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纪律,有效遏制违章作业,健全奖惩考核机制,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3.3执行运作保障系统的主要作用
执行运作保障系统主要是制订生产计划,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组织生产并监督企业的规章制度的执行,对安全生产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闭环管理,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现场实施,有效地组织、指挥现场的工作任务执行。激励员工为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创新。
3.4设备管理保障系统的主要作用
设备管理保障系统主要是加强设备管理,落实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及时消除设备缺陷,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3.5安全技术保障系统的主要作用
安全技术保障系统主要是加强技术监督和技术管理,应用、推广新的技术监测手段和装备,落实“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措施计划”,改进和完善设备、人员防护措施。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设备运行、检修质量,开展安全技术、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和防护能力。
4 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4.1 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制度建设
企业的权威体现在要有一个严明的制度,使员工在制度的约束下从事有效的生产活动。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比较完整、比较规范的保障体系,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的经验和做法,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实践证明,这些标准、规范和制度目前大多数仍然是适用的。但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变化,现行的标准、规范和制度有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电网发展和管理创新的要求,需要不断地修改完善,建设与国际一流电力企业相适应的标准、制度体系。
4.2 全面推行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
积极开展并长期坚持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成立以生产技能专家为主的专家查评组织,健全查评机制。安全性评价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汲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将这一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实行常态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使其全面融入对企业每一个专业、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的微观控制,动态循环,持续提高。要紧紧围绕“设备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人员素质是保障”这三个环节,加大电网设备管理的力度,建立设备健康状况分析评估机制,定期对发、输、变、配电设备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准确掌握设备健康状况。
4.3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机制
在安全管理上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分析事故规律,从事故的苗头抓起,在预防上下功夫,对事故隐患进行超前控制,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研究风险管理,将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和风险评估有结合起来,提高对事故的预控能力。通过风险管理,掌握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各环节的薄弱点,特别是那些隐藏在较深层次的隐患,揭示出这些隐患的危险程度,起到预防事故的作用。要制定重大电网事故、重大人身事故、重大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对事故及异常发生后的报告、应急处理、情况上报、事故恢复、公众关系、事故分析调查等,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处理预案和管理规定。
4.4 积极推行现场作业程序标准化
电力生产过程中各类人为责任事故,虽然原因各异,但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人的违章行为。人总是能力、素质、意识的差异,必须建立一整套符合安全规程规定要求的规范化作业程序,规范人的作业行为,避免人为失误,从而有效防止发生人身事故。同时,要制订严密的防止人为失误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完善各类安全装置,设置科学的防护程序,减少误操作事故。
4.5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的核心就是培育和确立“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的安全理念,解决安全工作深层次的问题,即安全工作的人文因素和人文环境问题。坚持把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企业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安全制度、管理、物态等文化方面加强建设,为安全生产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力,通过潜移默化,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与建设国际一流电力企业相适应的安全文化,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4.6 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防护意识
人的素质是决定安全的因素,工作中从思想教育抓起。一是强化职工“我要安全”的主动意识,先后组织了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新意的安全活动,把我公司的的人身、设备事故以月度安全简报形式刊载,由领导单纯的说教,到员工的自我教育,增强了职工安全生产的参与意识、忧患意识和主动意识,切实促进把“四不伤害”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二是在分析处理事故时,首先从人的因素找原因。针对人的素质提高了,责任心加强了,技术过硬了,事故自然会减少这一逻辑,发生事故后,技术上出了问题归根结底也是人的问题,按“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分析处理时,找原因、定责任、制定防范措施、学习排查都定到具体人员,真正做到了事故对所有员工都有所触动。三是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综合素质。工作中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教育作为抓安全工作的重要措施,加大了员工的培训力度,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严格进行考试考核,从时间、政策、资金等方面鼓励员工学习,结合生产实际,每年开展各种技能竞赛和练兵比武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篇7
一、用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理念
员工是否重视安全生产,是否遵守安全生产的规则,关键在其是否有安全意识、是否确立了安全生产的观念。因此,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理念。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员工在电力生产经营每个环节中的安全主体地位和作用,教育员工珍惜生命,善待自己。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只有生产安全了,才能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信誉损失和负面影响,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用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营造安全氛围
抓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要形成安全氛围。如果安全氛围好,就能够感染人、鼓舞人、约束人,并直接影响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和员工的安全行为。思想政治工作在宣传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工作方法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要积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利用宣传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利用宣传标语、宣传栏和公司网络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定期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对典型案例专题分析讨论,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编写安全案例教材,供员工学习借鉴;开展“平安家书”征集活动,在职工中广为传阅,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发动工会组织在职工中开展安全生产劳动竞赛、百日安全无事故、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使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增强,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意识;共青团组织也在团员青年中开展了青年安全文明号、按章操作无差错、安全生产能手等活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良好风气。
三、有的放矢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每个职工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加之个人的理解能力、文化水平和工作职责的差异,导致他们对于不同的事或同样的事都会有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想法,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同样也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所以,在做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时,既要注意特点,又要突出重点,因人施教。对企业领导层,主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处理好安全与企业效益、安全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使他们思路明确,把安全生产与经营发展等各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协调发展。对专职安全监管人员主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认清责任,不辱使命,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设施等环节的监管,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运作。对一线岗位操作人员,重点主要放在让他们自觉履行岗位职责和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上。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素质,使他们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并自觉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通过他们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操作,把"自上而下"的要求,变为"自下而上"自觉追求。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在前,做在前,积极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性。经常分析员工的思想状况,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做到能准确预测出各种不安全因素,并能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把不利于安全生产的现象解决在发生之前。
四、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创新
篇8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思考
1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现状,分析相关的生产影响因素问题
1.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流程正规化
各大电力运营发展企业中,安全电力生产的管理是重要而有效的,通过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标准,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的分析全方面、多层次、动静态相互结合的过程,根据监督奖惩之间的配套管理过程,对相关的培训、教育内容进行衔接处理,明确实际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设标准,不断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流程化。综合分析实际总体规划和标准设计流程,对可能存在缺少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沟通,建立各级管理人员的综合政策规范,对可能存在缺乏问题进行整合,明确实际监督和管理的配套机制。按照经济发展计划标准,对实际的经济内容进行转变,明确实际宏观层面的相关内容,通过对企业内部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伴随着市场的快速推进,对企业的相关竞争力水平进行判断,需要对相关过程进行改变,明确企业的整体标准化和流程化,分析适用于生产管理的过程,准确的分析实际安全管理的过程。
1.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重心不明确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提升实际内容的丰富标准,明确实际电力电网的分管情况,确定奖惩制度标准,需要以人为本,加强综合理念的管理水平,以全局为主要系统管理观念,不断完善生产计划的协同发展过程。按照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对实际的管理业务者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进行快速标准性的提升,确保及时发展,及时治疗,防止事故的发生和发展。
2安全生产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和因素
2.1电力市场环境的经济压力问题
伴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化,电力企业的改革在探索发展中逐步得到快速的前行,需要转变现有的市场化标准,明确市场竞争发展的压力和潜在实力。电力企业需要以有效的成本节约方式,逐步减少企业生产管理现展的进程,对不同的成本进行安全管理,明确安全级别。另外,需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发展速度,合理的分析电力需求增长速度。按照电网的输配单设备标注,对电力企业的机组负荷增长运输状态进行分析,明确各个方面的职能体系建设标准,确保保养和检修的合理性,不断提升高校稳定的运行发展效果。
2.2安全职责不够明确
电力企业具有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于安全生产实际的职责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对于大部分安全任务而言,往往只是做简单的工作说明,象征性的处理,缺乏有效的原则性和主动要求标准。分管的生产领导往往忙于各类繁重的生产工作任务,对于设备的维护、技术水平的升级都缺乏有效的处理能力,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提升整体调查研究过程,缺乏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需要根据电网的实际输配送情况,制定合理的发电企业机组长期管理标准,明确实际高负荷运行基本状态,对各类职能系统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检修,提升制度的整改和完善对策规划效果。
2.3现场标准化安排不足,可能存在违章操作问题
违章操作是指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因为习惯某种行为,造成的违章操作,可能是临时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准确的分析修理后的情况,分析判断导致电力作业受损的原因,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的判断造成电力事故的各类问题。分析变压器二次接触后可能产生的各类不良故障问题,对于没有停电、没有验电,没有接地,严重违章等操作造成的伤亡问题。
3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方案
3.1建立有效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伴随着我国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实现社会的完全融合发展,对于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意义。按照有效的安全稳定运行发展基础,分析国家、社会之间的稳定密切相连关系,分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发展水平,确保基层工人可以得到有效的挑战,充分认识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重要性,凸显安全生产的必要性。以企业利益为中心,为社会建立稳定的发展标准,牢固树立良好的安全思想管理意识,切实完善安全生产流程。
3.2提升安全生产的管理价值和意义
人本思想是依照现有的现代企业发展水平,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步提高企业的综合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的理念思想。领导需要首先认识到加强安全电力生产管理的价值和意义,分析基层工作的生产标准,明确实际负债问题和差距,准确的分析实际各个时刻可能存在的事故和安全隐患问题,分析造成职工压力的情况,加强全职化的心理健康辅导,适当的减轻职工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尽量的改善工作环境水平,营造良好的个性化、和谐化、稳定化、安全化工作氛围,切实做好以人为本的管理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实际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和不足,分析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实施方案,提升管理者对于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香红.安全用电风险控制方法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1).
篇9
关键词:电力安全;电力信息化;检修试验
中图分类号:TM7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5-0122-03
1 引起电力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分析
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以及经济地运行一直是电力安全生产最主要任务,为了提升电力系统安全生产水平,电力工作者们在各个方面不懈努力着,比如:采用先进的继电保护装置、加强电网结构、减小故障范围等等,但是在现行的电力系统中,依然会有各类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寻找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对症下药解决电力系统安全问题刻不容缓,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
重大。
由于我国电网的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广阔的地理面积造成电力系统的破坏呈现多发趋势,网架结构比较脆弱,各种自然灾害和不可预测的破坏都会给电力设施造成损坏,最终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另外由于在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发展电源电网,在这一过程中,经常会有新设备的调试和投产,因此会发生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给电网运行带来风险,尤其是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全国电联网实施过程中,大规模的开发风电和光伏,加上远距离输送,都会给电网安全带来挑战。分析我国电网的安全隐患,只要来源是更高一级电压等级的采用和全国电联网,前者的引入,使得在各低电压等级电网解环过程中,一些过渡会所带来安全隐患;后者会出现区域电网之间的低频振荡问题,比如上个世纪北美互联电网出现的低频振荡,我国也曾经出现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区域间的传输功率极限;同时会影响各区域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同时,在联网过程中,会引入方式多变运行复杂的大规模系统,也给电力安全带来隐患。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保证电网本身的强壮,一通过神经中枢高效的调整电力系统,后者必须依赖强有力的信息化技术。
2 信息化技术在设备状态检修中的重要功能
对电力设备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时性的检修是电力工作者的必修功课,实现状态检修必须保证科学、高效、规范,电力系统多年的发展使得电力工作者具备了检修的丰富经验,结合目前中国的设备制造水平和运维工作管理现状,设备状态评价实用化方法的提出也是顺理成章。国家电网公司在2008年发了新一版《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导则》,该导则为规范和开展设备状态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也奠定了基础。导则上指出,对一个设备的评价涉及到其海量运行、检修、数据绝对值、变化率越界检查、设备种种异常状态与评价标准的匹配等等方面。当下,很多企业都是以纸张的形式来保存设备的数据,将他们存储在资料室,比较进步一些的方法就是Word电子文档的形式,将这些数据存储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如果需要这些数据,只能进行手工查找,其工作效率是可想而知的,这势必会影响状态评价的整个过程。在评价的后续阶段,其结果会受到人为的影响,凭借人为的主观意识,呈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最后结果的不准确。
因此,要想全面深入地开展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仅仅依靠手工方式是不行的。此时信息化技术给我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信息化技术在设备状态检修中具体功能的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为了解决结构化集中存储问题,通过信息化技术构建设备的数字化档案,将设备历次检修、试验、运行维护、在线监测等的数据存储于数字化档案中;然后,通过运用检修试验规程和状态评价导则,对试验数据绝对值和变化率越界进行自动检查,检查结果中会显示出输出状态异常的设备列表。最后,通过检修维护策略专家知识库,给检修维护提供有效可行的策略建议,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参考设备风险评价的结果。信息化设备状态检修的整个过程快速并且规范,对于电力安全稳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3 信息化技术在推行标准化作业和实现检修试验全过程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现场标准化作业在电力安全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现场的安全生产,生产技术和质量,该标准化作业必须遵循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以此为依据制订作业程序标准,并在实际中加以贯彻,它在规范现场作业向流程标准化建设以及全过程控制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业标准化的实施有一个重要前提,必须有一份标准化的作业指导书,它明确的规定了所要做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过程中,如果仅仅依据工作人员的技能和工作经验以及相关指导书范本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行的。这样不仅效率低下,同时,也很难保证作业指导书的正确和规范,从而使得编织成的作业指导书失去应有的价值,也很难保证作业全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企业标准化作业无法真正推行。
针对这一问题,为了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标准化作业,很多企业组织管理团队开发 “智能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实际运行,可以自动生成规范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该系统自动生成作业指导书的步骤是:首先,该系统将作业指导书中的各项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的独立组件;其次,构建组建的标准库,主要是依据电压等级、设备类型、作业类型等;再次,当确定一个具体的检修任务后,根据任务对象设备以及作业的类型,在所建立的标准库中自动搜索出相匹配的组件内容来;最后,将它们自动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份完整的作业指导书。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人员的参与,就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的认为主观判断带来的干扰,它可以完全依据标准库来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指导书内容的标准和规范。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化手段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信息化技术,要想切实执行标准化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4 信息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必然导致了系统的运行维护任务的加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会相对的造成各电力企业的运行和检修技术人员短缺,急需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工作人员,因此,在短期内如何进行才队伍的建设,高效完成系统运维工作成为很多电力企业一项紧迫的任务。在过去,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一般都是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的,或者是自学、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当然,这些方法在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取得了效果较好,在现场处理问题技能培养方面则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对于目前的人才短缺的现状来说是不可行的。
随着电力安全生产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出现了一种新的“网络学习”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是:工作负责人完成一项检修任务以后,及时的在工作记录的“处理过程详情”栏,将事故的发现、处理过程、关键注意事项以及是否存在遗留问题等信息录入系统之中,随着时间的积累,就可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技能库。一些缺乏现场经验的检修工程师不仅可以借助对该知识库的学习;同时,在执行具体的检修任务之前,也可以随时登录系统,进行相关查阅。显然,这种新的“网络学习”模式,对加速电力企业的人才培养有着积极地意义。
5 结语
电力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行为控制。本文通过分析电力企业状态检修、标准化作业以及人才培养等工作与信息化技术的重要关系,重点突出了信息化在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方面的巨大作用。多年来,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推广应用也取得了客观的发展,积累很多重要的数据资源以及技术基础,运行检修记录、设备台账管理以及工作流管理等基础应用也都已进入实用化阶段。目前,电力企业要做的就是更加深入信息化应用,使之更加专业化,从而形成对企业核心业务的全面支撑。信息化技术在安全生产过程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应用,必将大力提升电力系统设备的行为控制、管理效率、科学决策水平等,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安全生产水平步入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左美云.知识经济的支柱——信息产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样子钦.关于电力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科技与生活,2010,(21).
[3] 武春霞.电力安全信息化应如何发力[J].特别报道,2009,6(45).
[4] 魏哲明.信息化是提升电力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
[J].电力信息化2009,7(7).
作者简介:魏秀宁(1980-),男,广东东莞人,供职于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力安全管理。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人身设备事故,电力安全一直是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追求的目标。文章论述了电力安全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重点突出了信息化在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方面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电力安全;电力信息化;检修试验
中图分类号:TM7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5-0122-03
1 引起电力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分析
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以及经济地运行一直是电力安全生产最主要任务,为了提升电力系统安全生产水平,电力工作者们在各个方面不懈努力着,比如:采用先进的继电保护装置、加强电网结构、减小故障范围等等,但是在现行的电力系统中,依然会有各类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寻找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对症下药解决电力系统安全问题刻不容缓,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
重大。
由于我国电网的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广阔的地理面积造成电力系统的破坏呈现多发趋势,网架结构比较脆弱,各种自然灾害和不可预测的破坏都会给电力设施造成损坏,最终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另外由于在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发展电源电网,在这一过程中,经常会有新设备的调试和投产,因此会发生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给电网运行带来风险,尤其是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全国电联网实施过程中,大规模的开发风电和光伏,加上远距离输送,都会给电网安全带来挑战。分析我国电网的安全隐患,只要来源是更高一级电压等级的采用和全国电联网,前者的引入,使得在各低电压等级电网解环过程中,一些过渡会所带来安全隐患;后者会出现区域电网之间的低频振荡问题,比如上个世纪北美互联电网出现的低频振荡,我国也曾经出现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区域间的传输功率极限;同时会影响各区域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同时,在联网过程中,会引入方式多变运行复杂的大规模系统,也给电力安全带来隐患。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保证电网本身的强壮,一通过神经中枢高效的调整电力系统,后者必须依赖强有力的信息化技术。
2 信息化技术在设备状态检修中的重要功能
对电力设备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时性的检修是电力工作者的必修功课,实现状态检修必须保证科学、高效、规范,电力系统多年的发展使得电力工作者具备了检修的丰富经验,结合目前中国的设备制造水平和运维工作管理现状,设备状态评价实用化方法的提出也是顺理成章。国家电网公司在2008年发了新一版《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导则》,该导则为规范和开展设备状态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也奠定了基础。导则上指出,对一个设备的评价涉及到其海量运行、检修、数据绝对值、变化率越界检查、设备种种异常状态与评价标准的匹配等等方面。当下,很多企业都是以纸张的形式来保存设备的数据,将他们存储在资料室,比较进步一些的方法就是Word电子文档的形式,将这些数据存储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如果需要这些数据,只能进行手工查找,其工作效率是可想而知的,这势必会影响状态评价的整个过程。在评价的后续阶段,其结果会受到人为的影响,凭借人为的主观意识,呈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最后结果的不准确。
因此,要想全面深入地开展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仅仅依靠手工方式是不行的。此时信息化技术给我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信息化技术在设备状态检修中具体功能的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为了解决结构化集中存储问题,通过信息化技术构建设备的数字化档案,将设备历次检修、试验、运行维护、在线监测等的数据存储于数字化档案中;然后,通过运用检修试验规程和状态评价导则,对试验数据绝对值和变化率越界进行自动检查,检查结果中会显示出输出状态异常的设备列表。最后,通过检修维护策略专家知识库,给检修维护提供有效可行的策略建议,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参考设备风险评价的结果。信息化设备状态检修的整个过程快速并且规范,对于电力安全稳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3 信息化技术在推行标准化作业和实现检修试验全过程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现场标准化作业在电力安全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现场的安全生产,生产技术和质量,该标准化作业必须遵循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以此为依据制订作业程序标准,并在实际中加以贯彻,它在规范现场作业向流程标准化建设以及全过程控制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业标准化的实施有一个重要前提,必须有一份标准化的作业指导书,它明确的规定了所要做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过程中,如果仅仅依据工作人员的技能和工作经验以及相关指导书范本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行的。这样不仅效率低下,同时,也很难保证作业指导书的正确和规范,从而使得编织成的作业指导书失去应有的价值,也很难保证作业全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企业标准化作业无法真正推行。
针对这一问题,为了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标准化作业,很多企业组织管理团队开发 “智能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实际运行,可以自动生成规范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该系统自动生成作业指导书的步骤是:首先,该系统将作业指导书中的各项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的独立组件;其次,构建组建的标准库,主要是依据电压等级、设备类型、作业类型等;再次,当确定一个具体的检修任务后,根据任务对象设备以及作业的类型,在所建立的标准库中自动搜索出相匹配的组件内容来;最后,将它们自动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份完整的作业指导书。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人员的参与,就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的认为主观判断带来的干扰,它可以完全依据标准库来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指导书内容的标准和规范。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化手段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信息化技术,要想切实执行标准化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4 信息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必然导致了系统的运行维护任务的加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会相对的造成各电力企业的运行和检修技术人员短缺,急需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工作人员,因此,在短期内如何进行才队伍的建设,高效完成系统运维工作成为很多电力企业一项紧迫的任务。在过去,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一般都是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的,或者是自学、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当然,这些方法在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取得了效果较好,在现场处理问题技能培养方面则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对于目前的人才短缺的现状来说是不可行的。
随着电力安全生产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出现了一种新的“网络学习”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是:工作负责人完成一项检修任务以后,及时的在工作记录的“处理过程详情”栏,将事故的发现、处理过程、关键注意事项以及是否存在遗留问题等信息录入系统之中,随着时间的积累,就可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技能库。一些缺乏现场经验的检修工程师不仅可以借助对该知识库的学习;同时,在执行具体的检修任务之前,也可以随时登录系统,进行相关查阅。显然,这种新的“网络学习”模式,对加速电力企业的人才培养有着积极地意义。
5 结语
电力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行为控制。本文通过分析电力企业状态检修、标准化作业以及人才培养等工作与信息化技术的重要关系,重点突出了信息化在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方面的巨大作用。多年来,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推广应用也取得了客观的发展,积累很多重要的数据资源以及技术基础,运行检修记录、设备台账管理以及工作流管理等基础应用也都已进入实用化阶段。目前,电力企业要做的就是更加深入信息化应用,使之更加专业化,从而形成对企业核心业务的全面支撑。信息化技术在安全生产过程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应用,必将大力提升电力系统设备的行为控制、管理效率、科学决策水平等,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安全生产水平步入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左美云.知识经济的支柱——信息产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样子钦.关于电力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科技与生活,2010,(21).
[3] 武春霞.电力安全信息化应如何发力[J].特别报道,2009,6(45).
[4] 魏哲明.信息化是提升电力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
[J].电力信息化2009,7(7).
篇10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精益管理;电力企业
作者简介:郭飞云(1987-),女,福建福安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助理讲师。(福建福州350009);居和敏(1981-),男,广西桂林人,广西电网南宁供电局城西分局,助理工程师。(广西南宁530031)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123-02
安全是电力企业常谈常新的主题,安全文化是电力企业中个人和集体安全价值观、安全态度、安全能力和安全行为方式的总和,是电力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
建设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将每位员工的热情都引入到日常生产工作中去,积极地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进而建立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因此在电力企业开展安全文件建设是重要的,更是必要的。
一、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是改善和创新企业安全工作的必要前提,供电企业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均非常重视,将安全放在首位,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1]。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下,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所减少,不过相当于其他行业来说仍是不少。究其原因与电力企业的电力生产的特性有一定关系,与员工个人的操作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但也与公司在安全文化精神引导的投入不足有关。定期的员工常规安全培训、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知识竞赛,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安全警示作用,但并没有让每个员工从自我意识上深入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供电企业目前的安全培训还不够系统,很多员工对日常生产工作方面的安全知识了解较多,但当员工面临应急事件时该如何处置方面的安全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因此难免出现问题,违章作业、违规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以及习惯性违章现象时有发生。
供电企业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引进了不少先进科技技术、设备,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员工的安全,但在引进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体系有所欠缺。
在电力企业工作中,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的监督管理网络,先进设备的安全投入和奖惩的力度逐年加大,为确保发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确保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安全生产的硬件和软件的安全保障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的情况下,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通过对班组安全生产现状的思考,我们充分认识到:技术的措施只能实现一定层次的基本安全要求,要实现“除不可抗力,任何意外和事故均可避免”的目标,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的出路还在于安全文化。安全生产不能再处于“发生事故―整改―检查―再发生事故―再整改―再检查”的不良循环中。
安全文化进班组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促进安全生产的新的工作基石。实践证明,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职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才能确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二、基于精益管理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1.精益管理简介
“细节决定成败”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任何一个细节上的麻痹大意和管理上的疏忽失误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要远离事故,就必须克服细节上的疏忽和管理上的粗放。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安全生产必须走精益管理之路,唯有求精、求细,才能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护航[2-3]。
2.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精益化建设的原则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根本,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其总体目标是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建设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形成一种学习安全文化的良好氛围,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最终形成安全生产的行为标准,实现持续的安全生产。
精益管理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管理灵活性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精益管理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采用小组工作法,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费及时地消灭在每一个岗位[4]。精益管理的理念符合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企业全员的精益管理意识。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仅是领导层的认识和决心,更要调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强化职工的主动性,让企业全员都成为安全管理的参与者。通过创建精益安全文化,形成支撑员工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即创精益品牌,做精益人,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永无止境的追求零浪费及面对应急事件处置时的快速反应。
(2)坚持长远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安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因此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显著的、根本的效果,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过程,应该紧密围绕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分层、分步的实施。准确把握远景和近况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准确把握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做到全面统筹,准确把握主要和次要的关系,才能抓住根本和关键。从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每一项工作抓起,点滴创建,点滴培育,循序渐进,积累经验,扎扎实实地把创建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3)坚持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直接为安全生产服务,因而必须在建设的形式和具体措施上体现出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起到指导、规范职工意识、行为的作用。
(4)坚持注重应用、务求实效的原则。推行精益管理,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但关键还是要抓好应用,要在应用中牢固树立务实的工作态度,从空中落回实地,避虚就实,化思想为行动。力争取得实效,实现细化、量化和标准化,在安全管理体系各个环节用细节说话,用数字说话。比如在对事故可测算、可量化、可对比的实际经济效益。避免纸上谈兵,生搬硬套,努力将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与公司的实际需求、业务特点和管理基础紧密结合,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和提高,形成富有电网特色的精益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体系。
3.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精益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1)以精益管理理念实施安全文化过程教育。班组员工的电力企业基层员工,对其安全文化建设是整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安全文化进电力企业班组不仅仅是一种安全文化发展的趋势,更是一种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基础。班组安全文化是为人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享受安全文化给员工带来的快乐和舒心。
精益管理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而电力企业在经历事故的痛楚之后,便是教育、教育再教育,教育的成效可能是面对接二连三的事故。因此有必要注重员工的安全文化过程教育环节,从思想根源上解决无效的劳动。
首先,除了让员工学习必需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之外,重要的是增加自身的安全意识,具备正确的安全人生观。只有自己意识到人身安全最为宝贵,员工才会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其次,通过对事故过程的分析,认识到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事故的责任者和防范措施,举一反三,对类似作业进行危险源辨识,提早作出预防对策。再次,员工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或过于自信,需按规程标准化作业,将操作过程控制到安全状态。最后,企业要关心员工,对于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面对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分散心理的因素,从心忠诚于企业的发展。
(2)以精益管理思想标准化组织措施、规范化技术措施。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怎样去实践安全理念和完成生产工作。措施即是落实安全理念和具体工作的方法。
精益管理目标把缺陷及时消灭在每一个环节,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不能照搬照套电业安全规程,而是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性制定符合企业的组织措施,一个措施制度对应一个环节,把好每个环节也即是把好了组织措施的安全关口。
技术措施的标准化包括操作、巡视、检修三个环节的标准化。一是操作标准化要求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所有操作都执行标准程序,特别是对关键的步骤,有关部门负责人必须到场签字,保证从各方面督促操作标准化的实施。二是巡视标准化应着重体现在精细性、数字化、时间性和责任性。三是检修作业标准化着重以“事前分析、事后总结”为思路,实行现场作业标准化,纠正作业中盲目蛮干、习惯性违章等毛病,同时实行作业监督标准化管理,严把作业安全关、质量关、进度关。
(3)以精益管理思想完善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精益管理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从公司到各生产部门、班组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通过建立组织、确立目标、落实责任、制定计划、开展活动、设计考核与激励机制、确立新的目标等一系列活动形成闭环管理,将精益项目安全管理模式建立起来。例如,运用科学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使安全文化建设体现于企业的组织、流程、政策之中,努力改善职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5]。
实行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和重大隐患责任追究制度,实现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通过对安全目标的分解,使每个责任人都明确职责和任务。比如在线路和设备管理过程中,划分设备责任人,建立设备台账,让每个设备主人了解自己负责的设备,熟悉其运行状况,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快速的事故抢修做好基础。
闭环流程中定目标、做计划都相对容易,关键环节是“开展活动”,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增加对精益管理的理解,从实际效果中感受精益管理的魅力。因此,要注重抓好培训和开展活动。
(4)以精益管理思想完善应急处置体系。精益管理注重提高质量,因此应急预案特别是电力企业重大活动仪式的保供电方案的制订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可能性,既要以常规预案为基础,又要从政治高度完善预案条款,增强电力人的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使预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应急预案的实施不仅仅是对紧急事件的简单练习,需融入到各管理部门、职能部室、班组的日常培训工作中,通过实际演练及演练后的集中讨论可以发现应急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并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和改进;通过实际演练可以使应急人员和事故当事人了解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如何协调各部门等,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使事故中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结语
安全生产必须走精益管理之路,需要从实事、细事做起。唯有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求精细、做到位、重实效才能真正地把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好、做扎实。但实现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精益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将是一条漫长的、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路。只有在实际应用中勤于总结,善于思考,不断积极实践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才能真正的让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在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安军.对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J].供电企业管理,2006,(3):40-42.
[2]连浩,赵向东,张东生.建设项目精益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2-64.
[3]艾嘉祥,冯浩.对电力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J].电力安全技术,2006,(8):18-20.
- 上一篇:学校线上活动活动方案
- 下一篇:商务礼仪与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