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频道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9:5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视新闻频道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视新闻频道论文

篇1

关键词:网络,电视新闻,发展趋势

 

1.网络新闻的比较优势

1.1话语权的解放与互动式信息传播

网络传播条件下的信息往往是共享、流动、自由、自在的。而电视新闻,更强调新闻的守望价值,强调严谨、系统和风格,强调集体、秩序和责任,强调对话语权的把握。网络新闻存在的最大哲学价值恰恰在于对话语权的解放,它重新定义话语权的归属。话语权不再是某个机构、某些人的特权,而延伸到了大众。每位上网者都拥有发表意见,提出看法的权利。从传播学角度来说,“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界线被淡化了,每个个体都有话语权,这就意味着他们承担着双重身份,信息传播在所谓“传者”与“受者”之间呈交替互动式。在电视新闻中,信息传播是单向的,具有很强的单向传播特征。当然,这并不是说它毫无互动机制,比如可以通过热线电话、读者来信等形式进行信息反馈。但这种反馈大多是事后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即使是在事件中,由于受电视新闻播出时段的影响,互动性特征也很难显现。

1.2舆论的非中心化与个性信息传播

在“去中心的”网络传播环境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一个人按自己的意图、想法、技术和知识,建造属于他自己的信息机构:个人主页或个人网站。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每个上网者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它打破了只有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才能够制造的大众舆论的传统局面,任何一个有信息来源的人都可以在舆论中加入自己的声音。

1.3全天候新闻报道与滚动式信息传播

全天候新闻报道正是网络新闻较之电视新闻的又一巨大优势。在网络传播环境里,网络的全天候新闻报道不仅强调报道时间的持续性、更新的及时性、设置的丰富性和信息传播的滚动式,更强调新闻报道侧重于受众的需要。网络新闻的时间战略要听命于受众的“安排”。在/0小时内,每位受众都有自己的特殊传受要求,但他们都能在网络中得到满足。而这些是电视新闻很难企及的。

2.电视新闻的比较优势

2.1公信力、权威性

电视新闻较之网络新闻的第一大优势就是公信力、权威性的存在。一方面,多年来电视新闻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从实践中,受众对之信任有加。《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一批名牌栏目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令网络新闻望尘莫及。而出于保护品牌和无形资产的需要,电视新闻更注重新闻的真实、可信。另一方面,“把关人”是挑战信息恐慌,树立电视新闻公信力、权威性的一把利器。电视新闻的“把关人”不仅严格遵守把关人制度,更重要的是履行其为受众服务的义务,使新闻的受众更加乐于收看新闻。首先,“把关人”在选材、采访、制作、播出等方面严格把关,把新闻出错或弄虚作假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剔除假新闻、考证真实性,从而保证电视新闻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其次,面对庞杂的信息,“把关人”使信息更加精练、纯度更高。因为受众接受信息太容易形成记忆上诸内容之间的相互抑制。一个人读少量精确的信息,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思索新闻本身。免费论文参考网。相比较而言,网络新闻信息来源的无限制性导致可信度差、权威降低甚至丧失。

2.2主持人的人格魅力

英国报业联合会新媒体公司创造出电子“新闻女郎”安娜诺娃在网上代替真人播报新闻,在一套运行速度极高的电脑系统的支持下,“她”为全球网民提供!'小时不间断新闻报道。这引起了业界的极大轰动。但透过短暂的震惊,我们发现,网络主持人和虚拟主持人完全不能与电视新闻主持人同日而语。免费论文参考网。电视新闻主持人以自己的学识、人格感染观众,以人类共有情感与观众达成共鸣并由此对观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2.3电视新闻报道的形象可感性

数字化时代虽然已经到来,但技术上的缺陷使网络新闻难以做到至善至美。网络新闻的主页无论设计得多么精美实用,都无法突破“图片+文字”的基本模式。尽管网络被人们称为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色彩、音乐、影视、三维空间、虚拟视觉等所有传统媒体所具有和不具有的手段于一身的名副其实的“多媒体”,但受技术限制,在新闻报道中很难显现“多”的优势。其实,绝大多数运用“图片#文字”的方式做出的新闻远不如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电视新闻那么生动、形象。

2.4强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电视新闻应对网络新闻挑战的另一大优势是其强大的人才资源优势。电视新闻有自己一支强有力的采、摄、编、播队伍,拥有大批掌握了娴熟技巧的记者、摄像师、编辑人员。同时,很多名牌新闻栏目的主持人已成为品牌的代言人。

在网络时代,这种人才资源优势有丧失的趋势。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我国,高质量的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流失现象一直存在。近年来,很多高素质人才被网络公司“挖走”。网络媒体正急不可耐地大口“吞食”人才资源这块大饼。然而,电视新闻人才的流失正从反面说明了网络新闻人才的奇缺,印证了电视新闻人才济济。只是如今,在网络媒体一日千里的发展中,如何保持人才资源优势已成为电视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

3.电视新闻的发展态势

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曾提出媒介形态变化原则:一切媒介都有它的自适应系统,当新媒介出现后,旧的媒介为了在不断改变的环境中生存,不得不找寻自己的优势或吸取新媒介的长处来适应和发展。正缘于此,我们力图从电视新闻与网络新闻的比较优势中有所发现,在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的同时,不断吸取网络新闻的长处,从中探索电视新闻的发展之路。

3.1创建电视新闻频道

在网络时代、信息轰炸的今天,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建电视新闻频道,是迈向世界级一流大台的题中应有之义。电视新闻的公信力、权威性是创建新闻频道以拉回受众的保证,资金、人才优势是创建新闻频道的基本条件。总部设在瑞士的欧洲新闻频道是电视新闻频道的范例。它是第一家泛欧全新闻频道,用法语、英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种语言共享相同画面进行同步播出。欧洲新闻频道使用的是先进的卫星数字播出系统,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电缆和卫星天线收看。在欧洲大陆,它成为与美国CNN并驾齐驱的电视新闻频道。

3.2“网上造浪”,新闻栏目上网

欧洲新闻频道不仅可以通过电视电缆、卫星天线收看,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可以说,电视新闻节目网上造浪是电视媒体的一大手笔。电视新闻栏目是电视台的神经中枢、是支柱,既可将新闻栏目内容网络化,又可将栏目“链接”受众群,让受众参与,甚至还可策划网络活动,充分延伸栏目空间的活动平台。

3.3互动电视时代的信息互动

互动电视是通过宽带网络实现的具有交互性的电视形态!。免费论文参考网。在互动电视中,新闻节目播出时可随观众需要及时显现节目指南;观众可点播想看的新闻节目,并且在观赏中可以暂停、倒退、快进及重放;在直播中,可随时调阅相关的资料;观众还能对节目内容进行一定的信息反馈,例如对节目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肯定或否定的表态。近期,美国又有媒体(CNET NEWS)报道,微软与ACTV,ECITY,RESPAND TV三家公司开发基于微软).平台的电视商务和互动广告应用软件的合作有了结果,一种应用于机预盒的软件将满足用户边看一个节目,边录制另一个节目的需要'。互动电视将是未来电视传播的发展趋势,互动电视的信息互动将使电视新闻具有广阔的活动空间,电视新闻也不致因为网络新闻的攻击和电视本身单向传播的特性而失去魅力与市场。

参考文献:

[1]张海燕. 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J]. 青年记者, 2010, (03).

[2]王文军. 让同期声成为电视新闻的兴奋点[J]. 视听界, 2010, (01).

[3]熊萍. 论电视新闻“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功能[J]. 长江学术, 2010, (01) .

篇2

1电视新闻评论这一节目的发展现状

1.1传统媒体所具有的权威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以前传统媒体垄断了话语权,广大受众没有表达的机会。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博客技术平台、论坛技术平台、微博技术平台等,网络可以很容易的进行自我表达。因此,网上出现各种各样的言论和意见;除此之外,网民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改变了传统媒体主导舆论的现象,新媒体这种声音在社会热点事件当中发挥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发生新闻事件之后,很多网民会利用新技术在传统媒体之前发表自己的意见,通常还会被一些传统媒体所转载[1]。例如:深圳富士康当中发生的员工跳楼事件,在网上快速传播。笔者曾在网上以“富士康”作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找到了2500条天有关结果。当这些微弱声音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实际影响力将会非常巨大,传统媒体和这一情况相比权威性以及影响力都减弱了很多。

1.2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事件的反应不够及时人们应用新媒体可以及时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当发生了热点事件之后,各大网通过写博文、发微博不断传播、转载以及扩散这些消息。而电视新闻评论这一节目想要报道和评论一个事件,要在固定的时间才能播出。通常都已经过了热点时期,当对旧事件还没有作出反应,又会发生新的事件,这样即使事件报道具有较强的深度,也不会被受众所关注[2]。可见,以往的节目模式致使媒体不能作出及时反应,这就是新闻评论节目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1.3电视媒体的经营机制严重的冲击了新闻评论节目随着媒介的融合,媒体逐渐向着商业化方面发展,媒体与媒体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致使媒体的急于求成,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目前机制之下,电视台绝对不会允许节目收视率一直处在一个水平之上。所以,电视黄金时间通常都会被那些流行的节目取代。大部分电视台对版面进行调整,特别是各地卫视办众多娱乐、情感、相亲以及选秀等一系列节目。因为评论节目有着固定的收视人群,如果新闻事件不重大收视率就不会高,且评价权威性以及影响力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培养。所以,电视评论节目经常会被调整到冷僻的时间,有时却完全被取消。

2突围之道

2.1对节目结构进行调整,使节目更具时效性从存在于电视节目当中的缺陷而言,新闻评价节目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首先,对节目类型进行调整,促使评论节目更具即时性,多播放一些日播评论节目。当然,要合理的搭配节目的结构,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即时性非常强的评论节目,来回应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增加一些当天评论节目来解说重大事件,针对那些非常重大的新闻,可以将固定的节目中断,让评论员进行直播。也就是要根据新闻特点来明确它们的比重,然后对节目的结构进行调整,将反应不及时这一问题解决,使节目可以更具时效性[3]。例如:教育部所制定的教育改革试点,针对此话题,央视当晚就在《共同关注》这个节目当中邀请了杨禹作出了评论,此种及时的评论对于人们来说可算是“及时雨”。除此之外,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1+1》这个节目快速的反应了社会上的一些热点事件,并作出及时的评价,如:针对警方查封北京“天上人间”这一事件,很快《新闻1+1》就播放了不论是“天上”还是“人间”都零容忍。在节目中当白岩松完评价之后,网络上作出了较强的呼应,第二天新浪上以“白岩松说天上人间已经被神化,且查封系挑战特权”这一标题被众多网民所转载。当时笔者以“天上人间”和“白岩松”作为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搜索,竟然搜索到31300多条相关的链接。在媒体融合这个时代当中,评论节目必须具备时效性,所以,新闻媒介一定要对时效性加强重视。

2.2构建一支专业评论新闻的队伍,将节目的特色凸显出来评论新闻节目的人员必须具备非常高的素质,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随机应变能力以及解读政治能力[4]。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如果想要将评论节目的特色展现出来,评论员还要坚持表达风格化以及个性化。例如:江西电视台播放的《传奇故事》这个节目,它并不属于新闻评论节目,可是金飞却在节目当中插入了一些点评,解说了一些重点内容,这使此节目变得非常受欢迎。所以,想要将电视评论节目办好,就应该培养一批评价新闻的人员,对专业人才进行挖掘。可以从本台记者当中、编辑当中、主持人当中挑选出具有潜力的人才,然后对他们进行专业性的培养,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来评论新闻事件。当发生重大事件或新闻时,可以通过电话连线嘉宾,还可以请嘉宾到直播室中进行直播。

2.3积极结合新媒体,使节目更具互动性以往的评论节目,有着单一的形式,通常都是主持人一直的评说,这样就使节目变得枯燥乏味,这些不关注受众感受以及需求的节目,自然就不会有较高影响力和可看性[5]。如今受众有着多样的选择,假如想使节目吸引受众眼球,就应该具备创新的形式。在新媒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节目完全可以按照所发生事件的特点,利用网上跟帖的方式进行相应讨论,让各个类型的观众都可以参与到讨论当中,应用手机3G技术方式、QQ视频连线方式等进行直播,引导更多受众积极参与到其中,让受众的意见可以在这里得到呈现与沟通。广大受众的积极参与不但会使节目增添了互动性,还增添了新鲜活力,使节目更具生命活力。

3结束语

篇3

一、对待工作充满热情、严肃认真。

现在,我每天负责对《新闻联播》《新闻》以及《新闻》等新闻进行分条切割,从中挑选出反映国家经济、政治动态的热点新闻,放到政务网上,以便能让更多的人及时地了解到他们所关心的政策资讯,力争能为领导的工作和计划提供参考。现在我已经制作、整理视频新闻6000多条,光盘240张,并针对每条新闻做了详细的文字记录,为中心日后建立大型资源库作准备。此外,我还对各位领导的出镜新闻进行分类,定期作出《领导专供》更好的为领导服务。

同时,我还承担了中心各项活动和重大任务以及全市重大活动时的一些拍摄和制作任务。例如,“南京市应急指挥系统”和“南京市政务网”的开通仪式、“第四次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和“2003年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等,任务的完成都让我的业务技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由于以前都是学习的书本知识,实践机会少,当我真正拿起机器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有许多欠缺。比如,在不同的环境中,光线的调节,色彩的对比,对镜头捕捉的敏感性,这都需要我在实践中进一步去摸索和学习。在这一方面,我还要向老同志学习,力争每一份成品出来,都达到我们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让自己满意,让领导满意。

另外,我还负责维护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凤凰卫视直播测试的正常运作,后台服务器上信息的及时整理和删除,并积极参与部门晚间的视频值班工作。视频工作的纷繁复杂让我充分体会到了工作中所需要的细心和耐心。

二、政治上坚持以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由于我的日常工作需要我对众多的新闻事件进行挑选和编辑,这就要求我必须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敏锐的新闻嗅觉,始终要与党的指导方针和思想路线保持高度一致,把握新闻的主线,了解社会的动态,为大家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所以我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通过书籍和图像等资料,积极学习党的“三个代表”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而我在这学习过程中,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热情帮助。他们经常帮助我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和焦点新闻,并介绍给我许多优秀的新闻网站,使我对许多新闻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我的政治素质和对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助于我更好的开展工作。

三、在学习上孜孜不倦,虚心请教。

对于刚从学校中走出来的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实际工作更好的联系起来。因为在工作中有许多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和想象的,这就要求我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学会在实践中动脑筋摸索,体会那些在书本中不能学习到的窍门和技巧,提高自己在遇到困难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我正在努力学好视频软件,同时尽可能的熟悉photoshop、3DMA等其它软件,希望能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同时,我利用平时的时间抓紧学习英语并利用采编新闻的机会,学习新闻上的出现的英语标题,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平时我也在各种媒体网站上,搜集许多名家论文,了解目前国内外政务网与网络新闻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力争改进目前简单机械的采编工作,将新闻通过自己的编辑和思考再放到网上,从而带给别人参考和思索,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意义。

四、对今后工作的打算。.

篇4

[论文摘要]当前,在社会大环境和媒介大环境的双重制约下,我国大众传媒业正承受着激烈的内外竞争压力。作为当代大众传媒业的主导形式之一,广播电视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如何进行创新就成为当前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关键问题。文章从整合信息资源充实节目内容、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依托媒介技术丰富节目形态等三方面,讨论了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如何进行创新的相关问题。

当前,在社会大环境和媒介大环境的双重制约下,我国大众传媒业正承受着激烈的内外竞争压力。作为当代大众传媒业的主导形式之一,广播电视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其内容生产的层面上讲,广播电视节目与其他许多商品一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缺乏个性和深度的同质化趋向。为了使之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就成为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中的关键词之一。因此,本文从整合信息资源充实节目内容、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依托媒介技术丰富节目形态等三方面,谈谈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如何进行创新的相关问题。

一、整合信息资源充实节目内容

任何一种媒介传播都必须以一定的信息资源要素为传播内容,广播电视媒介的基本职能就是为社会成员传播各种相关信息,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信息的多层次需求。可以说,包含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事实和观点,其内容质量高低和优劣乃是决定一个节目成败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必须在信息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广度和深度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开掘、整合、优化、利用,使广播电视传播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种多样的社会信息需要。

1.建立科学、民主、透明的信息反应机制,以实现社会信息资源的平衡传播,减少社会各阶层的信息贫富差距。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政策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开放,同时,媒介技术进步也为广播电视传播创造了许多新的技术可能性。与以往相比,广播电视节目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在信息内容的选择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既给整个广播电视传媒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传播学理论认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与其有效信息量的拥有密切相关,从而决定了他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位置。有学者为此提出,过大的信息落差会造成一种巨大的潜在冲击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国家安全构成隐患,而减小信息落差的办法,就是要逐步加大媒介传播的信息量,包括所谓敏感信息和负面信息的传播。因此,在内容生产的层面上,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应当从人民群众需要和关心的角度,观察、分析和取舍新闻报道的信息内容,大力拓展节目内容的题材范围,扩充节目负载的信息含量,使广播电视传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2.加强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针对性,促使信息资源的整个升值和增值。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针对性,就是要按照大众媒介传播的规律,对所收集到的信息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类处理,根据受众的需要进行有指向性的传播,以减少信息传播的盲目性,对信息资源进行高质量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率的开发利用。比如央视新闻频道的《媒体广场》和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在信息内容上利用报刊媒体的资源,但并不是报刊媒体内容的简单翻版,而是集报摘和书评于一体,不仅信息来源广、容量大,而且实现了即报即评、资讯与言论的并重,使报刊信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扩展。另一方面,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要求我们把单一的信息事实置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中,置于其背景性信息、前景性信息和相关性信息之中,透过阐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使过去对单一信息事实本身的传播变成多视角、多层面的立体式传播,让观众在接受媒介信息时不但知其然,而且能够较好地知其所以然。在当前电视新闻节目中,央视《新闻30分》对组合式报道的探索是值得赞赏的。

3.电视新闻节目应当从单纯的报道新闻走向深度的解读新闻,为公众意见、集团观点和社会舆论构筑一个自由传播的合法空间和平台。大众媒介传播从诞生开始既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社会生活中意见、观点和舆论自由流动的集贸市场。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及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类节目必将成为广播电视传播的又一种重要表现形态。当前,广播电视传播中不断升温的谈话节目热、访谈节目热就是这种发展趋势的有力证明。在西方国家中,谈话节目已经成为占有总量一半以上的主要节目样式。在我国,央视的《实话实说》、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等都是这类节目的典型代表。这类节目大都以人物的交谈为形式,以意见、观点的碰撞为核心,以通过交流达成共识为旨归。谈话节目的另一种形式是以时事分析、评论为主要内容的深度报道,如央视的《央视论坛》、凤凰台的《时事开讲》等。这两类节目的流行表明,广播电视节目已不再是单纯的表层信息传播,而是更加注重于对信息内容的深层次阐释和解读。

二、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

任何媒介传播总是借助一定的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可以相互传译的符号系统,才能实现信息内容的有效传递,这种符号系统就是媒介传播的语言方式,其语言方式特性是大众媒介传播生命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广播电视语言乃是一种感性化的符号系统,它以某一特定时空中连续存在的视听素材为基本单位,在电子技术机械复制功能的支持下,广播电视传播对现实生活的承载,与其真实存在的时空结构相对应和同步,具象的声音和画面保留着人际信息的完整性,它通过直接诉诸于媒介受众的视听知觉器官,进而在人们心理结构上产生出一种震撼性的场效应。因此,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介的语言特性,使之回归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也是其节目生产和创新的一个重要面向。

1.进一步发挥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使广播电视节目呈现出生动、鲜活的表现形态。麦克卢汉认为,广播电视首先是人类触觉的延伸,它是整体的、通感的,涉及所有感官的最大限度的相互作用。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集中地体现为一种全息性的时空结构,包括节目内容、表现形态和传播方式等诸方面。其重要意义在于,借助于其语言方式的感性特征,广播电视传播打破了印刷媒介对人类自身视听感知天性的束缚和隔离,进而重新回归到人际互动过程中的本真交流状态。但是,由于我们对广播电视语言感性化、全息性特征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以致把一个生动的故事叙述得平平淡淡,把一种鲜活的场景描述得枯燥无味,许多广播电视节目显得单调呆板、暮气沉沉,缺少生动、鲜活的感性化特征。在过去的新闻传播中,我们往往把报道的真实性与真实感混为一谈,以为只要坚持报道的真实性,就一定会产生报道的真实感。实际上,这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概念,所谓真实性是指在媒介传播过程中信息内容的保真度,真实感则是媒介传播对受众产生的真切贴近的心理体验。因此,充分发挥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使媒介传播达到真实性与真实感的统一,必然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目标之一。

2.充分发挥其感性化的语言特性,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力。首先,要充分发挥现场同期声的独特魅力,真正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对现实生活的完整记录的同步传播。当前,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场实时报道已成为广播电视传播的最主要叙述元素之一,事件报道纪实化、现场报道普遍化和现场直播常态化则已成为广播电视传播最有力的媒介竞争手段。要在传播实践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努力开掘广播电视传播的媒介潜能,不断提高我们运用现场同期声像的质量和水平,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场景完整地呈现在广大观(听)众面前。其次,必须加强媒介传播的互动性,努力增强广播电视传播的过程化意识。所谓过程化是由于广播电视传播擅长于对事件过程的展示,而不是单纯地表达事件发展结果和结局,因此,应当根据其传播过程特点来组织和开展大众媒介传播活动。应当注意的是,所谓传播过程化并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线性过程结构,而是一种以互动性、悬念感、不确定性为核心的非线性过程结构。可以说,传播过程化是由广播电视语言特性所带来一种全新而独特的传播方式特征。

3.进一步完善媒介传播的话语方式,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所谓话语本身是一个含义简单的概念,即各种互相联系的书写和演讲的言语段落。但是,在社会实践中,话语往往涉及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效果等问题,并始终与权力的分配相互关联。广播电视传播是一门模拟传、受双方面对面人际交流的艺术,传播者——记者和主持人不是用书写的文字符号而是运用声音和形体语言向受众传递信息;同时,其时空结构是以时间性为主导的存在形态,受众必须持续保持注意力集中才能进行有效的视听,因而对媒介话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感性化要求。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进一步完善其话语方式应当从平民化、亲和力、审美感和公信力等几方面人手。孙玉胜指出:央视近10年的新闻改革是从改变电视叙述的语态开始的,使电视传播的“表达和叙述的态度变得更真诚、平和,表达和叙述的内容变得真实、鲜活,表达和叙述的手段变得更遵循电视的规律”。实际上,进一步完善媒介话语方式,是促使广播电视传播回归人际传播的重要途径,它要求在内容上体现一种鲜明的平民主义立场,饱含着一种真切的人文主义关怀;在形式上努力增强媒介传播的感性特征和审美效应,提高媒介传播的亲切感、贴近性。

三、依托媒介技术丰富节目形态

当前,随着光电模拟技术向着数字光纤技术的发展,媒介技术进步为广播电视和人本化传播创造了条件。在广播电视传播中,技术特性的改变将直接导致节目体裁样式和表现形态的变革和创新,未来的广播电视将依托电子技术的优势,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抢占先机,并在信息采集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两方面实现节目形态的创新。

1.在信息采集加工方式上,当代媒介技术进步将使广播电视传播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自由灵活,从而带来其媒介产品形态的巨大变化。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采集手段种类更加齐全,时效更快捷,性能更优越,广播电视节目在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其也正变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比如随着信息采集方式的不断完善,由演播室加(现场)视窗的电话连线节目以及由非职业传播者拍摄的纪实性节目,已经成为当前广播电视传播中两种崭新的节目形态。从媒介发展的角度上看,电视连线节目由于其信息采集方式的灵活性,可以使电视新闻报道更进一步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的目标;公众自拍节目既扩充了媒介专业机构的采制能力,又大增强了观众参与媒介传播的可能性。此外,电视节目制作从过去的线性剪辑转变为非线性剪辑后,电视媒介传播既实现了对现实生活场景的自由复制、加工,同时,又使节目形态包装的手段更丰富,并大大提高了新型节目形态开发的可能性。

篇5

一、纸媒、广播、电视形态的更迭 

回溯到笔者的青年时代,即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国内的大众媒体都是独立的、功能区分的界限清晰。首先出现的媒体类型是报纸,每天都可以买到,然后广播出现了,用专门的收听设备收听。大多数家庭把收音机固定放在客厅或厨房。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晶体管技术的出现,广播的便携性逐渐提升,收音机被收听者随身携带。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广播接收装置也被大量安装在汽车中。传统大众媒体最后出现的是电视,作为一种固定观看的设备,每个家庭都有一两台电视机。1967年,英国开始有了彩色电视,随后变得越来越流行和普及。 

大多数人对媒体的使用取决于每天的时间表和日常的工作和休闲模式。英国人使用媒体典型的方式是:在早餐餐桌旁读报纸,在上下班的火车或公交车上阅读,午餐和晚餐时也会读报。每天早晨,睁开眼睛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收音机,其他收听场所包括开车上下班的途中;居家主妇、工厂工人把广播当作做家务或工作时的背景音乐来收听;在商场,广播普遍被作为环境音等。电视则需要专门去观看,多数英国家庭傍晚时全家人一起坐在客厅,收看直播或节目单上的固定电视节目。 

20世纪70年代,更多的技术发明使今天意义上的广播和电视受众概念确立起来,他们选择的权利开始显露。收音机开始有录音功能,电视机也开始有录像功能。这些新增的功能让听众和观众能够把正在播放的节目录下来,过后再重放。人们不需要被迫调整日程去适应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而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选择收听或收看。今天看来,这个很小的进步也十分重要,这些设备不仅可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內容,还可以通过它们收听或者观看那些并非来自电台和电视台的音视频内容。例如:听众可以播放喜欢的音乐卡带,而不是听广播里的直播音频流;那些观看直播电视节目的观众,也可以在电视机上看电影录像,甚至观看自己录制的家庭影像。 

二、什么是“新媒体” 

过去的30年间,数字科技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受众的权利。接下来登场的新技术——计算机,包括计算机化的电台和电视接收终端在一个庞大的系统上互通互联。所有旧的媒体形态都被整合到计算机化的终端上,我们将其定义为“新”媒体,尽管这种命名并不十分准确。 

首先,数字技术强化了“新媒体”的感觉,主要指媒体形态在呈现方式和使用上的融合。你可以在电脑上读报,可以在计算机或电视机上听广播,同时还可以接收到所听节目的画面信息。这就需要有一种录制或抓取音视频信息的网络工具,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发的数字播放器iPlayer(爱播),可以点播广播或电视节目;在电视上,可以使用SkyPlus(天加)录制播出的节目内容。人们也可以在电脑或电视上观看电影或播放DVD。 

其次,强化“新”媒体感觉的数字化技术的另一个特征是“微型化”。包括电池技术在内的诸多改进使计算机更加便携和小巧——如iPad(苹果公司研发的一款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一直以来报纸的读者可以随处携带报纸,过去的50年间收音机也几乎一样便携。然而现在你仅需要带着自己的接收终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看电视直播或看电影。 

最后,借助新技术,互联网制造了真正的“新媒体”——这些网生内容多数模糊了私人和公共传播的界限。除了电子邮件、短信、Skype(一款即时通信软件),还有社交网络,如脸书(Facebook)、微信、博客、推特(Twitter)和照片分享平台Instagram(照片墙)等。下载应用程序(App)到移动设备上,它们可以提供最新的新闻、体育、出行以及天气信息等。我们或许预期新媒体的产生会增强纸媒、广播、电视节目的吸引力,因为它们既能通过传统的渠道传播也能通过新的渠道传播,事实上,互联网提供了如此海量的媒体内容选择,旧的媒体传播形态已经逐渐失去了它们的魅力。 

三、新媒体冲击下的传统媒体 

我们先来看看报纸的发展。纸媒的传播基于最古老且最重要的媒介技术——造纸和印刷术,我们知道这两样都是中国人的发明。在西方,19世纪60年代开始,报纸的流通呈下降趋势。传统日报的收入一部分来源于广告,一部分来源于读者订阅。但19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免费报纸”的冲击。免费报纸的资金支持完全来自广告费用,不需要读者花一分钱。不过免费报纸和传统报纸目前都承受着网络新媒体的巨大冲击。许多报纸的对策是保留传统的发行方式,但是利用网络拓展发行:报纸可以在网站或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上阅读,有些是免费的内容,有些则需要付费订阅。 

广播电视的情况类似。广播节目可以在便携收音机或汽车里收听,也可以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收听。而广播电台也面临着来自音乐网站的激烈竞争,例如:Spotify(声破天)、Grooveshark(鲨客)、Deezer(迪泽)等互联网音乐平台在年轻听众群中深受欢迎。语言类广播受到来自播客(Podcast)和网络音频点播内容的强烈冲击。电视节目不仅可以通过电视机收看,还可以通过电脑、智能手机全天候收看,尽管晚间仍然是电视拥有观众最多的时段,但无法回避的是,传统广播电视正面临流媒体供应商的激烈竞争。Amazon(亚马逊)和Netflix(美国一家提供互联网随选流媒体播放的公司)提供给用户的不仅是数量庞大的电影,还包括其他题材的节目类型,如纪录片和喜剧。对于那些具有碎片化收视需求的人群而言,还有YouTube (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等其他众多的视频分享网站供选择,如果人们不想再看传统的电视,那么互联网上一点也不缺少各种可供选择的内容。

       四、基于传播本源的媒体现场感 

在这种状况下,广播电视还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扮演怎样的角色?当广播电视诞生的时候,它伟大的、非凡的功绩是把“现场感”③(Liveness)要素带入大众传播领域。对于人类而言,与生俱来的交流需求是“实时”的,这因此成为所有媒介化传播形态试图去构建的传播语境和传播条件。 

(一)接近“非媒体”的广播电视传播 

书写和印刷技术的发明带给我们的是经过策划的、稳定的信息传播内容,但这种交流发生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非面对面,因此存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在场交流的缺憾。因此,对于大众媒体的每一种新的形态在呈现内容的时候,遵从的原则是通过专业的传播方式还原交流的“现场感”,还原“即时交流的鲜活感”。纸媒显然不具备实时性,但是纸媒选择了与“现场感”最接近的方式:追求内容的时效性或时新话题性。广播和电视接受了对于“现场感”呈现的挑战:通过即时性的传播克服了远距离观众无法接近“实时”新闻事件的障碍。如果我们把媒体当作用户“现场感”缺失——事件不在场状态下的一种必需品,我们可以说广播和电视实际上已经十分接近“非媒体”了。④ 

(二)“录播”节目的现实价值 

对于新闻和其他重要的事件报道,如体育和天气报道等,“现场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对于多数演出和演讲来说没有必要一定要实现“现场感”,因为除了新闻和时事动态,几乎所有的内容都不具有时间敏感性。提前录制的确带来很多好处。我们以戏剧为例,来看看录播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的优点。 

1.提前录音或录像便于编辑:演员多角度的表演可以被拍摄,错误部分可以被删掉,这样所录制的剧集会比在剧院的现场表演具有更高的质量; 

2.表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把内容呈现给观众,演员的近景以及面部表情的呈现也成为可能; 

3.戏剧的场景不再局限于舞台布景,也可以在真实的场景中摄制; 

4.戏剧的最终版本可以重复播放,成为可以永久保存的艺术作品,而不会随着每次表演结束而消逝; 

5.广播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受众每日的消费品,传输大量各种各样的内容。提前一次性录制多个节目降低了成本,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单个节目作为某个系列的一部分存在。 

(三)广播电视成为居家的、个人化的媒体 

在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上,有两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实时性:第一个是日益增长的“播音员+音响”的报道趋势,哪怕那些内容本可以有条件让听众实时收到;第二个因素是受众的行为方式——受众习惯于在节目播放时将其录制下来后再看。这就意味着尽管广播和电视是潜在的直播媒体,实际上其直播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也促使大众媒体体验转向个性化消费的趋势。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像报纸一样,广播和电视成为居家的、个人化的媒体,是在自己的家里或私人空间中使用的,这与剧院演出的戏剧或影院上映的电影是不同的。其历史价值是使剧院、影院这些老的、集体观看的体验转化为像人们阅读小说或报纸一样的个人体验。 

(四)辩证考量传统媒体的“现场感” 

那么,媒体的未来将会怎样?传统的传播网络和传播渠道正面临来自网络流媒体的冲击,如亚马逊(Amazon)、Netflix、YouTube等。它们所制作的电影、专题节目、喜剧和纪录片得益于规模经济,以传统广播电台、电视台无法匹敌的方式进行大批量生产。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廣播电台、电视台回归其最初的“现场感”,专注于新闻、体育赛事和时事动态就行得通——这些内容是广播和电视真正强势的领域,因为它们是实况转播或近乎实况。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谨记:实时性或近乎实时性不再为广播电视所独有。新媒体赋予其受众的部分功能也具备实时性优势。短信、网站、线上论坛、Skype通讯软件、电子邮件、推特和Instagram图片分享平台都可以是几乎或真正实时的:因为新闻的传播无论是通过公众平台或是个人平台都像野火一样迅猛。就这方面来说,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实际上处于劣势。现场感实现的前提是受众能够实时地消费信息:如果新闻是12点钟播放,那么你必须在那一时刻听广播或看电视。但即使是纯新闻频道,你转台进去的时候不一定在播你想看的某条新闻。因此,广播电视内容的实时性和个体消费者的自主性之间永远存在着距离,在传统媒体中后者必须屈从于前者。而在新媒体中,这个问题得到了缓解:电脑和智能手机比传统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更灵活便携,受众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接收到海量和自由选择的内容。 

五、传统广播电视未来的预判 

(一)广播电视可信度和权威性的延展 

那么,传统的广播电视还可以提供什么呢?答案不仅要从媒体自身寻找,更要从广播电视机构和体制中寻找。新媒体中会有谣言和谎言的传播,但是,传统广播机构的职责是要能够辨别真假。新媒体可以很容易地捕捉个体事件,这些来自新媒体的声音或图片资源可以为广播电台、电视台所用。但有时候尽管新媒体所捕捉到的个体事件本身是真实的,但未必事件整体状况是真实的。因此,能够让专业记者对事件整体从合适的角度播报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职责。在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广播公司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二)旧有的大众媒介形态短时期内不会消亡 

本文所提到的广播电视的未来是笔者对传统媒体所持有的信念。尽管传统的媒介有时互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媒体,而且新旧媒体的界限也是模糊不清,传统媒体单个来看其原本的形态从未消亡。历史告诉我们,尽管其影响力在减小,但每一种形态的旧媒体仍不可替代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很大数量的受众需求。很多人曾坚信影院的诞生会带来剧院的消亡,无线电广播的诞生将带来纸媒的消亡,电视业的发展将使无线电广播和影院无容身之处,就像现在有人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会带来广播和电视的消亡一样。然而,以上种种都未发生,这是因为与旧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优势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大多数时候,人们更愿意在舒适的私人空间看戏剧或电影,但也有时候,会有人想要从自己的家中逃离,与他人一同观看戏剧或电影。还有时候,人们更喜欢听收音机而不是看电视,因为相较于直接看画面,他们更想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或者没有画面分散精力以便使他们能更好地思考。

           (三)新媒体并不“完美” 

同样的,人们有时不去看手机的新闻应用程序或电脑网页,而选择看传统的电视新闻,电视新闻的观看既有个人感也有群体感。不仅会有一个看得见的可信的新闻播报员以适当顺序引领观众看新闻,而且在我们意识当中很清楚有很多其他人跟我们一样在看新闻,这就带来一种群体感,会有重要事件群体共同关注的社会参与感。而网页和应用程序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为一体,会带来令人困惑的观看体验,缺乏简单明了的叙述脉络,缺少新闻专业人士的引领,我们的注意力分散在网页和应用程序包含的各种媒体形式中。当然,大多数时候,这些缺点在互联网方便、快捷的显著优点面前,都不值一提,但也有例外的时候。

将来,在传统大众媒体行业工作的同事们可能不得不接受传播内容范围变窄的事实,他们会因失去部分受众而转向新媒体。但是,广播电视工作者的职业角色将跟以往一样有价值。 

编后记⑤: 

今天,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新概念、新技术、新趋势的轰炸中,很多国内广电行业一线工作者和媒体研究工作者,疲于追逐最新的媒体现象或者是新技术,试图把握媒体发展的未来,却忽略对于现象之下本质的把握。安德鲁﹒克里斯尔教授既是媒体形态演进的亲历者,也是媒体理论研究者,他凭借几十年广播电视媒体研究的深厚经验,回归媒体传播的本质,把思考的焦点集中在:“用户需求”“满足需求的内容”“媒体形态作为桥梁或者工具”这三个关键点上。在这个考量的坐标上,挖掘大众媒体的独特媒介属性和优势,穿越纷繁复杂的新媒体迷雾,洞悉未来媒体竞争的基本格局。 

讲稿的字面意思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抬高了读懂该文的门槛。做学问,首先是语言本身带来什么样的知识体验;其次是语言之下的“科学的研究逻辑”。这也是学界研究区别于业界研究主要的方面。后者可能比“语言”本身带来的内容体验更為关键,因为这是保障研究结论科学性、预见性、长期有效性的重要方面,也是理解安德鲁·克里斯尔教授讲座内容的原意所在。 

注释 

①根据2017年6月13日、14日、15日安德鲁﹒克里斯尔教授在中国传媒大学、河南大学和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的讲座内容翻译整理。 

②安德鲁·克里斯尔(Andrew Crisell)教授,英国广播电视理论和历史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其著作《广播原理》(Understanding Radio )和《英国广播电视史》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被选作英国本科和研究生的通用教材,也是该领域英国最有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之一。安德鲁担任威斯敏斯特大学、拉夫堡大学等高校博士论文答辩主考官,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编辑咨询顾问,也是多家学术期刊编辑咨询顾问,如常任全球广播研究核心期刊《广播杂志》(The Radio Journal)论文审评专家小组成员。 

③“现场感”指的是实时信息和实时交流的状态。Liveness中文意思可以对应“现场感”“实时性”等意思,根据表述的具体含义不同,翻译选取不同的词语表述Liveness这一英文原文。 

④“非媒体”的意思是,与纸媒比较,广播和电视还原真实的功能更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