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史范文

时间:2023-03-19 21:4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广播电视史

篇1

《十年回眸》将我国广播电视十年发展的成就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覆盖能力增强。2001年,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2.92%和94.18%,2010年末,分别上升到96.8%和97.6%。其中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大为提高,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和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

二是制播能力提高。2001年,全年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分别达到415.95万小时和157.8万小时,2010年末,分别上升到672万小时和265万小时;2001年,全年公共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总量分别为789.24万小时和956.27万小时,2010年末,分别提高到1227万小时和1578万小时;广电系统总共评选表彰全国性各类优秀节目、栏目、作品5200多个。

三是国际传播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2001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43种语言广播,2010年末,扩大到46种语言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海外整频落地电台达61个,每天播出节目1200小时,国际在线语种达61种,成为全球语种最多的网络媒体;中央电视台由2001年的中、英文两个频道,扩大到2010年的中、英、西、法、阿、俄6种语言整频播出,成为全球首个拥有以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播出的电视媒体,6个国际频道在140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用户量达到13248万户;“中国电视长城平台”先后在美国、亚洲、欧洲、加拿大、拉丁美洲和澳洲落地,形成覆盖不同区域的系列落地平台。

四是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本解决边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建立消除“盲区”的长效机制,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并逐渐向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发展。

五是技术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2001年,通过1颗卫星传送32套广播节目、43套电视节目,2010年末,通过8颗卫星、58个转发器传输263套广播节目和352套电视节目,并开启直播卫星传输应用;基本完成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整体转换,各大中城市以上播出机构实现节目制作、播出、存储、使用、管理的数字化;以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迈出关键性步伐。

六是视听新媒体发展迅猛。视听新媒体用户从无到有,到2010年末,在线视频用户达2.84亿人,在线音频用户达3.62亿,手机网民达3.03亿,IP电视用户达400余万户;全国拥有600余家持证视频网站,中央三台和北京、上海、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方广电系统初步形成拥有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等手段的立体化全媒体传播格局。

七是产业规模提升。广播电视年总收入由2001年的476.9亿元提升到2010年的2301.87亿元,产业结构不断完善。

八是法规建设力度加大。广播电视法规政策不断健全,先后制定颁布62个部门规章,清理废止393个规章和法规性文件,保留8个行政法规、39个部门规章和380个规范性文件,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

九是人才队伍充实壮大。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由50.3万人扩大到64.4万人,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评选表彰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232名,涌现各类专项工作先进个人3000多名。

十是学术研究日益活跃。完成全国性广播电视社科研究项目500余项,累计出版学术著作2500多种,评出优秀论文517篇、优秀著作115部,表彰“十佳百优”理论人才430名。

上述成就的取得,使得广播电视成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中坚力量,为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有力地配合了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十年回眸》认为,促成新世纪我国广播电视快速发展的动因,来自国际国内两个方面:

国际上,十年来各种政治力量发生重大变化,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电子传媒被各国视为提升软实力的“引擎”,得到普遍重视和较大投入,这客观上为广播电视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导致通信技术升级换代,为广播电视大发展创造了前提和条件。

在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传媒巨头采取各种手段抢占我国传媒市场份额;各种新兴媒体也竞相加入角逐行列。在“内挤外压”的形势下,中国广播电视不得不加快自身发展步伐,以适应国际竞争加剧和时展的需要。

国内方面,与国家总体改革步伐同向而行的广播电视,一方面受惠于改革开放的强大思想动力和物质保障,一方面得益于改革创新的主动精神,有力推动了广播电视在竞争中谋求快速发展。广播电视改革创新推动了从业人员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推动了体制转型和机制创新,推动了事业与产业的共同发展,也加快了广播电视科技的更新升级。在实践中,广播电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宣传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积极打造内容品牌,推进新媒体发展和三网融合,在完成各项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过程中,逐步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传播规律,使广播电视发展走上正轨。

同时,《十年回眸》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失误和教训也不讳言。主要是对广播电视改革的复杂性、系统性认识不够,某些重要决策出台前,缺少深入调查和周密论证,缺乏系统设计和配套措施,某些工作督查落实不力。

篇2

澳门的无线电广播事业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澳门电台是澳门最早的无线电广播电台,于1933年8月26日开播,每晚9点至11点用葡萄牙语播放新闻和音乐。1948年,澳门电台成为官方电台,隶属于澳门政府新闻旅游处,1962年由邮电厅负责主办,1980年2月至1981年一度由葡萄牙广播公司管理。

除官方电台外,土生葡萄牙人保罗于1950年创办了绿村商业广播电台,最初只播放音乐,到1964年开始用粤语广播商业新闻。1981年,该台改由澳门商业广播(香港)有限公司经营,每天播出时间为早晨7时至晚上12时。

澳门广播电台于1982年组成澳门广播电视公司(“澳广视”),分为中文台和葡文台两部分,并增添新闻广播。

澳门的电视事业起步较晚,于1984年5月13日正式开播。澳门电视台属官办,创建初每周只播40小时,仅覆盖本地。1988年8月“澳广视”转为私营;1989年,该台进行改革:接收私人股份,延长播放时间,推出新节目,现场直播在澳门举行的一些大型活动;1990年9月17日,该电视台设中文和葡文两个频道分别播放中文和葡文节目。

回归后广播电视事业的新变化

澳门自1999年12月20日回归后,特区政府希望借助中国改革开放和入世的机遇,增强澳门传媒的实力,逐步走向国际化,并增强自身的地方话语权,以取得与香港媒体同等的竞争力。

澳门的新闻传播事业得到“一国两制”《基本法》的保障,西式的新闻自由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因而澳门的新闻事业比较开放。新闻事业的多样也显示出话语多元化的特色。澳门新闻事业强大的竞争对手是香港媒体,香港的新闻媒体在澳门占有相当的受众群。

回归后,澳门广播电视业获得了与以及海内外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会,得到较大的发展。至今,澳门已成为一个以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为主的广播电视事业较发达的城市。

2000年3月22日,绿村广播电台重新开播,节目内容更加丰富,除时事新闻外,还有音乐、体育及赛狗节目,而且覆盖面扩展到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考虑到澳门仍有部分葡语听众,该台在每天的播音中设置8小时的葡文节目。回归后,作为官方交流平台的澳门广播中文台逐渐向年轻化及本土化靠近,以吸引本地听众。澳门电台在2005年6月进行节目大改革,根据本地听众口味,推出更多新型节目,如鼓励创意的比赛《新声大激赏》,借此吸引年轻听众。

2000年7月8日,澳门有线电视正式开播,该台由中葡澳三方投资4.5亿成立。前期,该台通过微波传送,提供40余个中、英、葡语频道,而且该台以转播为主,不播放自制节目。澳门有线电视的成立,使澳门居民有了更多的频道选择,而且各个语种、各种类型的频道的推出也标志着该台逐渐向分众化和细分化转变,有助于澳门居民收看到更多高质量的节目。

首先,澳门有线电视致力于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和吸引更多用户,例如设立多个便民销售站,使市民能及时查询电视服务。另外,该台通过降低月收视费的方法来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澳门有线电视在2001年10月与澳门电讯签署无线上网服务协议,用户可利用无线上网查询节目和其他资讯。多种经营手段的采用使用户数得到较大增长,收入逐渐增加,到2003年有线电视已覆盖澳门40%。2005年7月,澳门有线电视频道增加到70个,包括MTV中文台及彭博财经台的加入。体育方面,澳门有线电视继续独家转播英超联赛、世界杯赛等赛事。

回归后,“澳广视”一直致力于加强澳门与内地电视台之间的交流。两年来澳门已举办过北京、广州、新疆、青岛、深圳、泉州、南京、重庆等十个电视节。同时,“澳广视”也与内地的电视节目进行交流。2002年5月与天津电视合举办“天津电视节”,接着在北京参加国际电视周。但在年中以后,经营趋于恶化,8月“澳广视”召开股东大会,商讨解决“澳广视”的财政问题。至2003年,“澳广视”的财政问题稍有缓和。2004年10月,在一个由“澳广视”主办的“公营广播机构国际年会”中,特首何厚铧明确提出“澳广视”提供公营服务,表明“澳广视”正式成为“公营广播机构”,一直受财政困扰的“澳广视”终于在政府的协助下找到解决方案。2005年3月,董事会决定将“澳广视”的私人股份转售给特区政府,政府从而拥有了全部股份。由于财政状况的改善,“澳广视”会有多方面的业务扩展。

1999年7月,澳门卫视成立。该台由宇宙卫视经营。经过两年的发展,该台已从一个小电视台发展成为拥有6个频道,全天24小时播放的卫星台,包括旅游台、生活台、五星台、澳亚台、财经台和卡通台,共约50套节目。其中五星台和澳亚台已分别获得中国落地许可。澳门卫视以澳门为据点,覆盖包括、澳洲、日本、韩国及北美的广大地区,已经初具国际性传媒的规模。

2002年6月1日起,澳门卫视的六个频道进行转星播放,覆盖范围增加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澳门卫视国际商务台(即莲花卫视)于10月29日在澳门正式开播。莲花卫视是澳门卫视全新的商务频道,以商务、财政类资讯为频道定位,关注商人、商机、商情等。”①莲花卫视通过亚洲二号通讯卫星,覆盖以亚太地区为主的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节目24小时滚动播放。

2001年7月24日,澳门东亚卫视模拟试播,2002年初正式开播。该台由香港丰德丽投资建立。开播初期,东亚卫视的节目主要由香港的亚洲电视提供。东亚卫视覆盖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南亚以及俄罗斯和澳洲在内的广大地区。该台的观众主要为华人,设两个频道:一个以年轻消费者为对象的频道,以推动优质生活为主;另一个以资讯为主,并在2001年获得内地的有限落地权。除经营卫星电视,东亚卫视获准兴建了一座东亚卫视影城,每年可制作约5千小时节目,供东亚卫视播放。

2001年11月10日,亚洲联合卫星电视(UTV)正式开播,UTV是由中、台、港、澳四地联合创办的卫星电视台。该台总部设在澳门,业务中心设在北京,已取得中国有限落地权,主要向亚洲地区华人提供新闻、娱乐、资讯服务等多方面的节目。该台注重与海内外国家和地区合作,交换和购买节目资源,这包括日韩及的新闻资源、电视剧和娱乐节目、著名电影影库以及一些纪录片和专题报道。

2004年6月,CBN(中国商务网)卫视在澳门正式开播,CBN卫视由金燕国际传媒投资建立,以播放经贸节目为主。该卫视总部设于澳门,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和香港设有办事处。除经营卫星电视主业,CBN卫视也从事新闻采访、节目制作和广告策划等服务。把澳门作为连接中国和海内外的纽带,金燕传媒致力于将CBN卫视打造成一个具有电视媒介和商务服务双重作用的平台。该卫视覆盖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节目已获得在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落地权。2004年下半年开始,该卫视还取得了在亚洲及北美部分地区的落地许可。

综上所述,澳门广播电视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卫星电视业务比较发达。特区政府为推动澳门传播事业,多次强调要对外开放卫星电视业务。卫星电视的发展不仅能增加收入和就业岗位,而且能提高澳门的国际形象,使澳门居民有更多渠道接收外界的信息,创造一个自由民主的信息环境。另外,澳门广播电视业存在着公营和私营并存、本地和外地多方资本并存的局面,这也是其特点之一。

整体而言,无论报纸、广播、电视,澳门居民每天都可以自由阅读本地、香港、台湾以及内地和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和电视节目。澳门的新闻事业虽然发展有限,但仍是一个新闻事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澳门新闻事业的本地化以及国际化经验值得借鉴。

参考书目:1.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2.张涛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年2月第二版

3.黄瑚著.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4.刘家林著.中国新闻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篇3

电视台播控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这也是电视播控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电视节目安全播出责任重大,但很多人都会觉得播出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淡枯燥,所以要求电视播控人员一定要牢记“安全播出是生命、安全播出无小事”这一原则,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从思想上重视,认真看待安全播报的工作。由于安全播出的工作不可重复和实时性,在电视播报的过程中出现任何疏漏或马虎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和事故,电视播控人员要以积极、主动、踏实、细致的工作态度来对待安全播出这项工作,以自信的态度来迎接考验和工作当中的压力,才能做到安全播出这一目标。

2.开展必要的培训工作,加强日常值班管理

电视节目播出专业性很强,要求各个工作岗位协调配合,所以对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工作人员间要互相监督,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同事之间要求精诚合作、团结一致、相互支持,创建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尽自己最大努力保证工作质量,实现电视节目播出的顺利进行。应用岗位聘用制,鼓励开展岗位竞争,要求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负责,发挥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最大能力。在值机人员技术人员中,要全面掌握值机有关管理制度。要求每个电台的播出部门都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度内容主要包括安全制度、值机制度、奖惩制度等。同时落实监听和监看工作,认真记录每天的实际运行状况,尤其做好交接班记录工作,要对每个通道的畅通工作及时检查。还有,交班人员要对下一班值机人员明确应该注意的问题,而且交接人员要认真记录和掌握上一班人员交代的问题。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要对计算机存储节目串联单进行认真核实,看其是否完善,假如发现当中存在问题,就要及时进行处理。

3.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射维护

3.1信号源部分

我台信号源涵盖有光纤、微波、卫星、有线电视等多个种类,信源接收相关设备有几十个,据统计,雷电引起的电力抖动,供电线路上其他用户跳闸引发的台区短时供电切换,常常带来信源接收设备死机和损坏,造成停播事故。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将信号柜供电由一路市电直接供电方式,改造成双电源方式,主用电源用10KVA在线式UPS供电,备用电源用市电提供,双路电源能自动切换,几年来,这一方案使得我们多次成功避免了外电抖动和短时切换时对信源接收设备的冲击和影响。在信号柜供电维护中,我们定期检查更换切换装置,并同步建立起防范切换装置失效的直插式应急供电电缆,以“可靠易行、操作简单”为设计原则,最大限度的降低切换器的故障造成的停播时间。

3.2发射设备部分

发射工作一定要有备份意识和风险隐患的提前考虑,同时要落实好备用设备定期运行检验工作,确保备份系统在需要的时候能顶得上。随着发射频道的增多,使用多工器也越来越多。如果多工的天馈线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大的播出事故,我们未雨绸缪,将台内的调频多工器增设了一个备份天线,并每月检验运行一次,若此处出现故障可采取迅速切换到备份天线应急播出的技术处理,避免了重大播出事故的发生。“值班”只能降低停播率,只有“维护”可以避免停播事故。发射机维护重点是做好部件灰尘的定期清理和冷却系统的检查维护,尤其是风冷机散热系统的检查处理,能有效避免停播的发生,如大的离心通风机的轴承和散热通道的风扇应及时维护更换。

3.3供配电部分

发射台高压供电部分应建立两路独立的具备自动切换电源,最好能将高压线缆“入地”。低压供电部分,可设计成两组干式变压器方式,具备低压切换功能,配套建立油机作为应急供电电源。在电视调频发射台台站,由于油机供电能力的限制,应考虑建立油机供电应急方案,可遵循“先中央后地方、先公益后付费”的原则,规划好不同节目在应急播出时的开启顺序和功率等级。平时要做好入地电缆传输线路和检修井口的巡察,线缆接头的温升排查等,防止“入地”线缆的和破损隐患演变为供电事故,注意高压线“出、入”地的两头架空电线杆倾斜情况的检查,及时修正电线杆垂直度,尤其是连续阴雨天后,修剪电线杆上高压真空断路器接线桩头附近的树枝和藤蔓等,防止高压线、断路器发生短路打火事故。

3.4发射机房管理

发射机房主要要做好通风防尘、防潮降温工作,节目套数在15套一下的发射机房,可以采取封闭防尘措施,大型机房需要进行通风加多层滤网等防尘设计,机房的夏季室内温度应控制在38摄氏度以下,工业精密空调是常用的选择,还有一种节能的方式,是通过架设抽风管道将发射机排风口出来的热风抽到室外去,再配套天花抽风机,将发射机散发出来的热风尽可能的抽走,少留在机房内,减少空调的使用,以达到经济节能的目的。

3.5防雷工作

防雷系统一般只能降低雷击影响,不能完全避免雷击事故发生的。以前,通常是这边打完雷那边就要更换卫星高频头和信号分支器或维修摄像头。通过总结,我们在台区一边进行防雷改造,一边改进防雷管理办法,要求当班人员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下雨前或小雨时,将进入机房的卫星接收线缆,视频监控电源和视频信号接头等信号传输线路,从室内断开,做到“断电断线”,有效防止引雷入室的发生。一些高山台站的山下水泵系统等长距离取电设备,也要在雷雨发生前切断供电电源。此外,在雷雨天气,还应切断机房备用发射机、备用激励器等不在线播出设备电源,避免从供电通路上串入发射系统的雷电,将主备机全部打坏,造成长时间停播事故。

3.6值班监控部分

篇4

喉舌与媒体

“喉舌”与“媒体”,涉及到广播文艺功能的变化。

建国以来,广播文艺经历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

50年代初,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的喉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广播是媒介和工具。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的话,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文艺编辑有两大任务:一,政策把关;二,编、播、录、放。换句话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加以筛选,进行广播化处理。因此,他们尽管是决定节目优劣的关键角色,却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是当好配角。就“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

这个方针50年代初胡乔木曾经提出过,含义不同。当时主要指广播事业要建立自己的记者、编辑和节目制作队伍,免得只是报纸的传声筒。80年代重提,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还出现了电视,影响越来越大。“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要充分显示音像俱备、电波传送、迅速及时、传播广泛、感染力强等优势,开创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

“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迹象:

——80年代,“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

——80年代,“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

——80年代,“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

——80年代前期,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

——80年代,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大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

——80年代中叶,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90年代,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

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图书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从媒体的角度看,广播电视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品格:既是新闻信息的传输工具,又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作为文艺的视听载体,广播电视不是惟一的,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录音带、录像带、CD、VCD等等——或许将它们统称为“音像文化”、“音像艺术”更为准确。80年代以来,除了政府主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外,商业化操作的音像制品已经进入市场,具有同样的视听效果。

音像文艺的社会化,给广播电视文艺带来了竞争和压力。就“传者”而言,你播我听、你播我看的单一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专业化的音像技术不再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专利。独家经营变成了多家经营,文艺领域的行家里手大量涉足音像创作。中外音像制品正在成为广播电视文艺的强大对手。就“受众”而言,文化消费观念增强了,拓宽了。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再限定于收听、收视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视听口味也越来越高。于是,在音像文化领域里,不再是电台电视台的编辑为观众筛选、择定节目,相反地,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音像制品一样,要接受受众的选择与检验了。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因为长期归属于新闻宣传部门);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技术、技巧(因为是政府独家经营)。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

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台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喜新厌旧”,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与文艺政策在侧重点上也略有不同:前者重在统一的舆论导向和优秀的作品示范;后者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喉舌意识和百花齐放意识其实并不矛盾,但也不可相互取代。如上所说,广播电视有双重功能,倘若说“喉舌”强调的是媒介和工具功能,那么“百花齐放”强调的是艺术形态功能。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运用音像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创作,实际上已经不限于社会文艺的选择、加工、传播,它们自己也已经成为社会上音像文艺大舞台的作品。作为社会文艺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具有往日的权威性,同样要经受受众的选择、专家的审视乃至市场的检验。

面对媒体的竞争,仅有喉舌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泛泛地应付日常播出也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广播人、电视人应当转变创作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树立“广播电视艺术家”的意识。目前,文学艺术领域的行家里手既已涉足音像创作,并且有所作为,那么,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除了准确把握政策和舆论导向以外,增强文艺修养和艺术功力是当务之急。

载体与本体

顾名思义,广播文艺是广播所负载的文艺。广播是载体,文艺是本体。电视文艺类似。

载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文艺领域里,它们与本体相辅相成,其材质与性能直接影响到艺术本体的形态特征。比如:

文字——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有了语言文字才有文学,才有美文巧思和艺术化的文学。于是,文学成为文学的载体。

宣纸——国画的载体。生宣、熟宣的不同性能使泼墨写意与工笔重彩各呈异趣。

板材——版画的载体。于是有木刻的刀味、铜版画的金属味、腐蚀版的艺术肌理。

胶片——摄影的载体。胶片、暗房技术造就了摄影艺术。

广场、厅堂、剧场——表演艺术的空间载体。音乐、舞蹈、戏剧形成了广场艺术、室内艺术、剧场艺术的不同效果。

艺术有个传播问题,也有个记录问题。记录是为了传播。过去的艺术难以记录和复制,只能口传心授、手工制作、巡回展示,或借助于文字间接记录。这使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发展相对缓慢。20世纪摄影、唱片、广播、电视、电视的相继流行,意味着找到了新的声像媒体,也是载体。

声像媒体(载体)有什么功能呢?

首先,它们可以记录——客观地记录,不失原样地记录。记录声音、记录形象、记录色彩。既可以记录生活,也可以记录艺术。既可以静态地记录,也可以动态地记录。既可以生活化地记录。也可以艺术化地记录。胶片、电子的记录功能的发挥(电影、电视),其真实性甚至令舞台上三面墙式的“模拟现实主义”为之逊色,进而去探索“剧场艺术”的新路。

其次,它们可以表现——主观地表现。声音或形象不只是客观的,它们也能表现主观情绪、个性色彩、审美倾向,甚至可以表现臆造的、非现实的观念——音乐、音响尤其具有这种魅力,由此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第三,它们可以复制——大批量的、机械化的、不走样的复制。

第四,它们可以传播——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可以借助于电子手段实现即时传播、同步传播。

前两个功能——对生活的客观记录,对情感的主观表现,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艺术讲究情、趣、艺。后两个功能——大量复制,迅速传播,属于传播的范畴。

依托20世纪的现代科技,新一代的声像载体赋予文化艺术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包装,大潮般地涌向社会。它们加快了文明的步伐,也改变了传统艺坛的风貌。于是,融汇着机械技术、复制技术(印刷、摄影、拷贝)、电子技术的艺术形态被视为20世纪出现的、与现代科技相交汇的新艺术。特别是电影、电视、广播,有人称之为区别于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七项艺术的第八艺术,第九艺术、第十艺术。

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其实在视听领域,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新的艺术手法。一切都是固有的艺术形态(包括电影艺术)业已创造过的,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舞蹈、杂技;听觉艺术如音乐、歌曲、曲艺说唱;视听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即使如广播剧、电视剧,大抵也不过是听觉化的戏剧和电影式的声像蒙太奇叙事。所不同的,只是将胶片载体转化为电子载体、将观赏环境由专业化的剧院转化为日常的任意性环境而已(当然这也很重要)。从音像载体的角度讲,电视更需要从电影那里学习音像蒙太奇语汇、以及画面运动、节奏,影调、色彩以及音乐、音响等表现技巧。

正因为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艺术手法,因此把握固有的艺术形态十分重要。

艺术形态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手段、方法、风格、格调、韵味之别。它们之间从来不是相互排斥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契合、借鉴、交融关系。艺术的哲理触类旁通,人们称之为“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的线条色彩、雕塑的块面结构渗透着音乐般的节奏韵律;音乐的音色、音响、柔度、力度可以带来空灵(空间感)、柔滑(视觉、触觉感)、冲击力。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更是随处可见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的影子,甚至还包括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有关人生与艺术的哲理思考。

于是,广播电视面对文艺,势必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应该说,艺术的高下不在于形式的新旧;作品品位的高低,不在于琢磨什么新样式或开发什么新品种。关键在于两点:

(1)艺术本体的把握——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2)载体功能的发挥——即广播电视自身的艺术表现功能的发挥,如客观再现,主观表现,以及包括纪实美、形式美在内的情、趣、艺。

把握好这两点,手段的运用和样式的变化自在其中。

数千年人类文明所积累、所创造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极为丰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以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多形态地表现。没有什么事物广播电视不可表现,也没有什么题材只可用一种方式一次性地表现。具体到每个作品,表现手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最理想的境界只是两个字:得体——得生活的本体、得艺术的本体、得情感的本体。

原创·继创·再创

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原创、继创和再创。作品的原创很重要,或可称之为“原生态”的作品。它是继创和再创的根基。然而,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是原创或原生态。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原创的、原生态的作品比较粗糙,杂质多,通过继创和再创,才成为精品。随着艺术载体的多样化,继创和再创现象愈来愈普遍。

即使在出现精品之后,继创和再创依然存在——文艺界称作改编、移植、二度创作。继创和再创可以不断出现精品,或者各呈异趣。当然,其中也不乏庸品,甚至膺品。

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例如,流传千年以上的《西厢记》故事,题材及原创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南宋赵令畴将其改编为说唱形式的《蝶恋花鼓子词》,同时又有歌舞说唱并举的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代董解元另作改编,重新创作为长篇说唱《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则又以“董西厢”为蓝本,再创杂剧《西厢记》,成为中国古典戏曲舞台上的不朽之作。

杂剧精品《西厢记》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一题材的杀青、锁定。“王西厢”是用北曲演唱的,称“北西厢”。明代又有以南曲演唱的同名传奇剧本出现,情节人物有所拓展,带有江南风情特征,称“南西”。至于清代以来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里的“西厢”、“红娘”,乃至不同演员的不同表演艺术流派,如京韵大鼓《大西厢》,昆曲折子戏《传柬》、《闹柬》,荀派京剧《红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难以互相替代。时至今日,新编越剧、蒲州梆子、歌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的《西厢记》仍在继创或再创。

又如,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以来,各种艺术形态的继创和再创始终没有停止。英国重视原创和原作,不作过多的改动。美国则在原著基本情节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为我所用,大幅度改编,加以再创。例如百老汇歌舞剧《西区的故事》采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把中世纪意大利两大家族的世仇变成了纽约贫民区两大青年团伙的争斗;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又设置为当代意大利后裔的族仇和枪战。然而,原著中“以爱情化解仇恨”的中心主题没有变,震撼人心的悲性结局没有变。同样的情况,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乱》,将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放置在古代日本部族,加以电影化的表现。这,也是一种再创。

诗,谱曲为歌。乐舞,可以引发诗情画意。口述的故事,文学化加工而为小说。小说搬上舞台成为戏剧。经过屏幕化处理,成为电影、电视。短篇的可以生发为中篇、长篇;长篇的可以浓缩为单本、连续、系列、片断;古典的、章回的可以改写成现代的;外国的可以转化为中国特色的。

广播电视既然是音像载体,既然被视为艺术形态,那么它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元素和音像元素观照整个世界,观照自然、社会、人,观照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它可以原创,也可以继创、再创,大有用武之地。

以广播文艺(有声文艺)为例:

原创——包括两种:一种是记录社会文艺的原创,即尊重原作,如实地记录和播出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话剧作品、戏曲作品、曲艺作品、电影作品。另一种是广播文艺的原创,即利用广播特点、发挥广播特长的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

继创——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程度不同的编辑处理和广播化加工。如录音剪辑、作品赏析、文艺专题、综艺晚会等。艺术史、艺术理论及艺术知识的概括与介绍也可以说是一种继创,如“阅读与欣赏”、“广播戏话”等。

再创——广播文艺作品(如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既有原创,也有再创。再创体现为对其他文艺题材及作品的移植、改编和二度创作。

这里所说的原创、继创和再创,主要是就广播电视作为“音像载体”的艺术表现功能而言的。实际上,广播电视毕竟与其他音像载体(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不同。作为“传媒”,它以信息传播为主要职责,其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常常比艺术表现功能更为突出。当信息传播与艺术化的加工制作有所冲突的时候,常常宁快勿精,要把“迅速、及时、真实”放在首位。这是新闻与艺术在广播电视中孰重孰轻的问题,可以理解。

迄今为止,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更多的是记录社会文艺,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播化、电视化的处理(继创)。至于充分运用音像语汇的创作(如广播剧、电视剧、MTV等),则相对有限,因为它需要专门组织力量,有比较充分的创作时间和相应经费保证。这对一般电台电视台来说有一定的困难。50年代以来,专门性的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创作队伍不是没有,如:1953年建立的中央广播文工团,1980年改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务主要是为广播及电视系统创作、排练、录制文艺节目。1983年又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建立。此外又有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等。这几家单位实行文艺体制,确实创作了不少好作品。但是仅仅靠这几支队伍显然不敷数以千计的电台电视台的播出需要,大量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仍然由电台和电视台自家承担,日常节目靠互相交换的办法加以充实,近年来则往往择用市场上业已通行的音像制品。就广播电视文艺而言,市场化操作和制播分离将是一条新的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作为媒体的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同样可以用于文艺节目,甚至形成广播电视文艺的特色。例如:

传播功能——表现为文艺节目中新闻因素的介入,以及新闻节目中文艺手段的运用。最典型的是所谓“专题”类型的节目。前者称“文艺专题”,如穿插有新闻式采访的综艺专题、综艺晚会、文学专题、戏曲专题、曲艺专题、音乐专题等。后者称“新闻专题”,如运用文艺手段加以渲染的新闻特写、新闻故事等。在这类节目里,既有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又有文艺的情、趣、艺。据说,国外影视界并没有“专题片”的提法,要么是“纪录片”,绝对真实;要么是“故事片”或“艺术片”,基本虚构。其实,两者不必那么泾渭分明,其间不同程度的交叉与融合应该是客观存在。正如报告文学、散文特写,以及国外的所谓“新新闻主义”。此类作品的新闻题材令人关注,文艺手法引人入胜,近年来颇受欢迎。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文艺形式和新闻表现形式是伴随着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的盛行而出现的。

篇5

第一,加强法制建设,系统地保护地方特色文化。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作为第6个签约国快速加入了这一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第二,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地方特色文化,唤起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已成为新时期各地政府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使更多人了解地方文化,喜爱地方文化,成为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者。第三,建立和完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地方特色文化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记录、整理、发掘,能够更好地保存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全国共有78个公共图书馆建立了483个特色数据库,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内容的特色数据库占91%。[2]这些数据库在传播与弘扬地方优秀文化、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公共图书馆建设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意义

1.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概念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是指对本地区内具有一定特色的以文字、图像、声音为载体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并通过计算机存储和网络通信等技术实现检索查阅的自动化系统。其建设的重点是收集整理本地具有价值、急需抢救和保护的文化遗产以及与本区域文化相关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门别类,进而建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标准的特色文化数据中心,供读者学习、研究、娱乐和欣赏。[3]近年来,福建省图书馆利用现代广播电视技术,保护和抢救原生态文化,建设福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群。2007年,福建省图书馆开始规划《福建文化记忆库群》的蓝图,把包括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寿山石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舞台艺术等在内的福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纳入自建资源的范围。目前,福建省图书馆已经完成《闽南文化》专题资源数据库建设,《客家文化》、《妈祖信俗》和《寿山石文化》专题资源数据库也在制作当中。

2.公共图书馆建设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意义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通过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数字化加工,建成满足用户需求的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不但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保护文化遗产,还能够扩充图书馆馆藏资源,满足读者日益多样的需求。①传承和保护地方特色文化以福建省图书馆为例,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所收集的资料是福建的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在不同时期的真实记录,这些资料不仅是科研人员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更能为福建经济发展决策方面提供重要参考。此外,福建文化资源中有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例如通过谱牒,我们可以了解与宗族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宗族史、家族史、民风民俗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些特色文化通过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可以更长久地保存,并通过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借助网络和电子设备提供给更多读者利用,起到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作用。②丰富馆藏资源,方便读者检索受传统观念和保存能力的限制,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的馆藏都以纸质文献为主,视频、音频、图片载体的馆藏较为缺乏。建设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通过收集、整理、记录民间的大量历史资料、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可以突破传统馆藏资源的局限,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多元化,方便读者检索利用。

三、广播电视技术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中的作用

1.广播电视技术的概念

广义的广播指的是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介质(如电缆和光缆)传送信息的过程,按照传送的信息形式,可分为声音广播、电视广播和数据广播。福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是多媒体数据库,是数据库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内容载体方面,它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福建省图书馆在建设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过程中,大量采用了广播电视技术中的视频、音频技术和摄影技术。

2.广播电视技术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作用

音视频资源在图书馆过去大多以电子光盘的形式收藏,近些年随着网络的普及,资源数据库在数字图书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音视频资源也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广播电视技术作为视音频资源的技术手段,在资源数据库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①视频技术。视频又称影片、视讯、视像、录像、动态影像,是指将一系列的静态图像以电信号方式加以捕捉、纪录、处理、存储、传送与重现的各种技术。[4]通常指涉各种动态影像的储存格式,例如数位视频格式,包括AVI、DVD,QuickTime,与MPEG-4等;以及类似的录像带,包括VHS与Betamax。在数据库中,视频技术能够清晰、完整、生动地记录和再现事件,有利于资源的保存和满足读者的需求。此外,视频技术能够支持包括MPGE、AVI、RM、MOV、wmv、FLV在内的多种格式的存储,为数据库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更好地保存视频资源。②音频技术。音频通常指人类能够听到的所有声音,也包括噪音。通常情况下音频技术和视频技术会同时使用,制作成一体的音视频资源,比如电影、纪录片。此外,利用音频技术也可形成音频资源,比如音乐资源、采访同期声等。音频资源的文件格式多样,包括CD、WAV、MP3、MIDI等,能够为数据库资源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③摄影技术。摄影是指使用照相机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但是这种影像记录是静止的、无声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图片。目前,图片文件的存储格式包括BMP、JPEG、GIF、PSD、PNG等,同音视频资源共同构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重要内容。

四、福建省图书馆运用广播电视技术建设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实践

福建省图书馆建设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采取自主建设与引进外援两种方式。具体措施为:凡经论证有使用保存价值而又尚无人采集或本分中心无法获得使用权的文化资源,依靠自己的资源采集队伍和自动化技术人员采集并构建数据库;凡通过购买、征集可获取产权或使用权的文化资源,均通过购买、征集获取;凡本分中心技术人员暂时无法完成的任务,均外包。[5]经过长期实践,福建省图书馆已拥有一批图书馆学、计算机、新闻采访、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人才,具备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采集、整理、深加工和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管理数据库的能力。

1.自主建设音视频资源

①前期准备。任何一个数据库从选题的提出到正式采集、构建,都要经过周密的前期准备。它包括题材的选择、采访、资料收集、场地勘测、构思、立意以及采集方案的拟定。以福建省图书馆《闽南文化》专题资源数据库为例,福建省图书馆在确定选题之后,先后召开《闽南文化专题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可行性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策划会、《闽南文化专题资源数据库》建设专家论证会,通过与专家交流探讨,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最终该方案确定《闽南文化专题资源数据库》的采集对象为闽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包括德化陶瓷、漳浦剪纸、惠安石雕、梨园戏等。②资源采集。福建省图书馆音视频资源采集使用广播级高清专业摄像机、摇臂、摄像轨道、广播级数字切换台等设备,技术指标均达到省级以上广播级电视的播出标准。福建省图书馆在采集《客家文化》专题资源数据库素材过程中,使用两台松下AJD908MC摄像机、6米摇臂和摄像轨道、专业灯光等设备,共采集音视频资源素材约2587GB。③后期制作。福建省图书馆使用广播级非线性编辑系统EDIUS和苹果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音视频素材资源的后期整理、编辑。非线性编辑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以时间顺序进行线性编辑而言,它借助计算机将所采集的素材根据当初制定的方案编辑成所需要的资源。福建省图书馆在《客家文化》专题资源数据库所采集素材的基础上,使用非线性编辑制作完成了12集电视专题片《客家文化》。

2.自主建设图片资源

福建省图书馆使用专业数码单反相机进行采集图片资源。在采集图片资源过程中,不但要求对所采集对象进行全方位的拍摄,还要求讲究图片构图和拍摄质量。以《客家文化》专题资源数据库为例,共采集高清晰度照片4万多张,每张图片像素都在1000万以上。3.购买、征集资源广播电视技术中的视频技术、音频技术和摄影技术支持绝大多数格式文件的识别存储,所购买、征集的资源依托广播电视技术在数据库中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利用。

五、结语

篇6

关键词: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播出;微波传输;卫星;光纤

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这给我们各行各业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以及机遇,作为我们的广播电视也是这样的,微波、卫星、光纤,这三种渠道都让我们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及播出快速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我们的广播电视信号能优质地进行传输及播出,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落实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真正体现广播电视系统的喉舌作用,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

1 微波传输

作为最早的广播电视覆盖的手段,无线方式出现,微波也是无线传播。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40年代的微波中继,而后在50年代末我国不断出现了试制60路以及240路,不断被投入使用,之后科技不断进步,半导体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较之前相比,容量更大的微波中继设备被投入我们的生产和使用中,这便利于国家的微波干线网络进行不断完善发展,光电系统初期进行下传中央台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在当时,是依靠租用我们的邮电系统中国家在各省建立的微波干线中继站点,将它作为省一级的信号发射源头,然后逐步再渗透到各省的广电系统的微波干线网络中的。90年代末,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微波进行了革新发展,卫星广播和网络传输的这些新技术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初期的模拟微波的改造面临着许多困难,新微波传输的数字化问题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作为无线传输的微波,本身是具有相当多的优势的,主要有以下几项:

1)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强。在我们所知道的汶川地震中,其他的通讯手段被破坏,但微波依然存在着,这有效保证了通讯和广播电视信号的通畅。

2)地理环境对其限制性比较小,有较强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微波信号是能翻山跨海的,光缆受到地理环境限制相对较大。微波设备的集成度提高,将摄像与微波进行一体化传送,这便利于我们在突发事件的现场进行信号的及时传输。

3)进行建设与维护的成本较低。在一些山区和人迹较少的地方,铺设光缆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成本相对较高,利用微波进行传输的话,就可以解决这些地方传输节目的问题。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存在两面性的,微波传输本身也是有一定的缺点的,比如,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的大气层会相应的吸收电磁波所产生的损耗,在大城市中,较多高层建筑的存在,会阻挡信号,造成传输过程中信号的衰减,这就给我们的广播电视如何进行安全传输提出了新的问题。微波传输比较特殊,线路的建设时间较短,有较大的灵活性,通信容量具有很强的伸缩性,这些是比较适合山区、水面、海峡和一些有断层比较独特的地形这些地区,光纤网铺设不易。与之前的卫星以及有线网络传输相比,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通过一些历史的经验证明,微波传输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手段。

目前,微波技术逐渐从模拟的微波开始向数字微波技术转变发展。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数字微波技术不断发展,开始不断采用前沿的创新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作为现代微波网络,具有容量大,长途进行传输的质量比较稳定,上下的话路便利,较少的投资,可以快速建站等诸多优点,这受到世界的重视。我国的信息产业化部门花费大力气进行数字的微波电路改造,这样保证了国家的数字微波干线的信号源安全、可靠以及优质,这同时也给数字微波网的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现代通信的三大支柱是微波干线与光纤通信以及卫星通信。

2 卫星传输

20世纪60年代,卫星广播诞生。自从70年代的中期之后,卫星以及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电视、广播进行大面积覆盖的新技术,就是广播电视卫星技术。1984年的四月份,我们的卫星广播时代开始,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是其标志。从根本上来讲,所谓的卫星通信就是把微波中继进行转移,作用到同步卫星上。卫星广播此时已经成为了一种大面积覆盖全国各地的主要的广播电视的方式,它可以有效提高广播电视的人口覆盖率,让我们的传输质量更为有效、先进、经济。在最近十几年,我们的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尤其是卫星广播采用数字化之后,单一颗卫星就可以提供上百套之多的电视节目,这是模拟卫星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在微波通信之后发展起来的卫星传输,具有以下突出优势:

1)进行传输的距离较大,而且覆盖面积较广。作为地球表面的42.4%面积,一颗通信卫星的天线波束就能将其覆盖,在这个覆盖的区域内两个相距18000公里的地球站可以顺利实现远距离信号传输。

2)可以进行高质量的传输、容量较大。卫星进行传输的传播主要是在外层的空间进行传播。电波进行传输要比地面更为稳定,信号的质量更高,所受到的信号干扰较小。

3)经济的效益和社会的效益比较高。卫星通信不受地面地理条件的影响限制,建设较快,投资相对较省,而且覆盖面较大,相队来说,具有较高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

微波和卫星共同的缺点是: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受到地球大气层以及高层建筑的影响,信号损耗,传输质量下降。

目前,全球数字化不断发展,数字卫星不断取代模拟卫星,数字卫星广播从央视到省级实现了上星传输。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上星节目的质量也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3 光纤传输

光纤自问世以来,就以飞快的速度不断发展。1976年光纤通信开始得到应用。目前,在全国基本实现了光纤网络遍地各个省市区以及自治区。在网络建设的发展中,对于引进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特别是宽带技术,这是我们迫切需要学习的。

光纤传输速度快,通信容量较大,速率高,受到串扰小,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信号的传输质量较高;光纤尺寸小,重量较轻,这便于传输以及建设。在电视节目的制作网中,光纤是最为理想的一种可以进行高质量的视频音频传输的介质。因此,光纤较为广泛的应用与广播电视网的传输系统中。

在整个的广播电视的范围内,光缆网络是它的最基础的网络建设,是一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基础。光缆是城市中可靠的数字电视以及数据进行传输的链路。现在,从电视台到卫星、有线电视网或者是发射台的传输信号都一致选用光缆,不仅因其质量高,效果也是相当好。通过光纤进行电视信号的传输,这不同于以往单纯依靠中继传输的方式,同时也消除了中继传输所存在的信号扰有噪音等问题,保证了信号的可靠性。

4 结论

结合上面的情况来看,微波、光纤以及卫星这三种的传输手段目前是各个省级节目台主要运用的播出方式。广电的未来发展趋势取代之前的模拟,运用新型的数字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我们的广播电视技术会更好更快发展,并促进我们的社会以及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民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和播出手段探析.[M].科学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第15期.

篇7

关键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是指广播电视在进行播出时,传输网络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运行正常,且其中的数据系统不受破坏;传输中的信号不发生中断现象,不影响居民的正常观看;播出的节目内容积极健康,思想导向正确。安全播出的广播电视是一种良好的舆论工具,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中出现一定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淡薄

近些年的中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未出现重大的事故,因此,有些管理人员就放松了警惕性,认为本单位不存在安全问题,安全意识渐渐淡化,从而也就对上级反复强调的安全问题掉以轻心,或者是本身就没有安全防范的意识,认识不到安全播出对于国家以及人民的重大意义。

(二)技术管理水平不高

对于怎样实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相关部门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技术管理办法,节目的播出就无法保证有效科学。

(三)安全保障措施投入不够

广播电视的建设主要靠政府拨款投资,因此渠道较为单一,而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又相对较少,因此造成资金不足的状况,保障能力弱,没有跟上广播电视的良性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保障体系造成一定制约。

(四)突发性事件的应对能力弱

一些敌对势力往往利用广播电视进行非法宣传活动,毒害人们的心灵,而广播电视在这一方面应对能力很弱。一些技术薄弱、基础设施构建较差的地区,往往采用关闭电源的方法来切断信号传播,处于被动的防御地位,没有把握住主动权,且反应速度较慢,对安全播出造成恶劣的后果,干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污染了人们的思想。

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策略

(一)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构建基础设施

首先,广播电视部门应当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实行一定的政府扶持帮助,政府可以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纳入政府经济发展之中,制定一定的计划,争取凭借政府的权威性、公信力争取更大的资金支持。可以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作为一项项目,政府通过自身优势寻找社会企业、团体的加入,多渠道筹措资金,从而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当然,广播电视部门应当考虑政府的资金承受力,以广播电视部门和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为前提,制定具体的目标,为政府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资金支持到位之后,广播电视部门应当在政府的帮助下积极筹建各种基础设施,为安全播出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提供硬件保障。

其次,广播电视部门也应当积极从自身开源节流,认真查看分析整个部门中的资金支出情况。在资金投入大,但工作效率低,效果不佳的项目或部门上进行一定的裁员或者削减支出;在资金紧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且工作效率高的地方进行一定的资金、设备支持。还应当充分发挥频道的整体资源优势,例如,优秀的编导、技术人员、电视设备等,可以进行“查缺补漏”式的利用,哪里有紧急需要就根据时间和能力积极补足,充分进行宏观调动,使自身的资源优势得到最大发挥,避免了因新引进人员、设备而花费的资金。

(二)强化安全播出的管理体系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需要多个环节,从节目的制作到节目的播控再到节目信号的发射等等,这些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也都有可能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安全隐患的解决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可能需要通过多个部门进行一定的协商,然后共同解决。因此,可以建立安全播出小组,小组的组长由台里的领导担任,各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小组的成员。安全播出小组应当实行一定的值班制度,时刻对传输网络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数据系统、传输信号、传输内容等进行监控勘察。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反馈回小组,小组根据情况进行讨论和解决,确保及时解决问题,保证整个播出系统的稳定,使得发生事件时能够做到统一调度,协调有序;安全播出小组应当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并根据本台实际情况,切实落实相关指示政策,制定安全播出的方法、策略,保证播出的内容符合国家的基本策略,符合国家的精神,符合人们群众的意愿。

(三)健全安全播出的规章制度首先,应当强化机房的值班管理。机房应当实行24小时的值班制度,上下班交接,并且应当持证进入机房,无证人员未经批准应不得进入;值班人员巡视机房时应当进行相关检测记录,发生事故及时上报,使上级部门能准确了解机房信息;机房应当有安全报警装置和监控设备,信号通畅,以防出现破坏机房设备的行为。其次,对播出设备进行及时检修。播出设备应当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定期维修、保养,对设备的小故障、常见毛病能够自行解决。此外,还应当对设备建立档案,将设备的使用情况、使用日期等进行登记归档,从而能够对设备的历史一目了然。使检修环节分工明确,环环相扣,明确责任人,并使具体的任务落清楚,加强监督工作,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再次,实行奖惩制度。应当对安全播出过程中表现突出、尽职尽责的职工和部门实施一定的奖励政策,并号召全体人员向其学习,发扬榜样的作用,带动其他人和部门更好地为安全播出做贡献。当然,对于没有尽职尽责的部门及个人应当实施处罚措施,赏罚分明,才会促进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前进,提高安全播出的水平。

(四)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广播电视工作中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节目内容的安全制作需要人才,节目的传输需要专业人员,设备的管理以及使用需要技术人员等。人在广播电视技术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首先,应当加强思想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广播电视是国家的舆论喉舌,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精神,因此,广播电视人员应当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通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广电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此外,任何一个行业的员工都需要秉承着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应当教育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尽职尽责、乐于奉献。其次,强化广播电视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广播电视事业正以迅猛的势头快速发展着,其技术以及设备都在不断更新,没有过硬的业务知识是不可能跟上广播电视发展的速度的。因此应当对广播电视人员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新知识、新技术,并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将新理论、新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实现业务能力的提升,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做出贡献。

再者,应当加强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可以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播出的应急处置预案,使他们能够掌握各种应急方法,遇到突发事件能立即处理。

结语: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的重要工作,也是永恒性的工作,对于当好党和国家的舆论工具,保证人们健康的思想生活具有很大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构建基础设施;强化安全播出的管理体系;健全安全播出的规章制度;加强专业人员培训等方法真正实现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参考文献:

[1].构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0)

篇8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安全优质播出。

半年来,局党组十分重视安全优质播出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对安全优质播出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机房设备的工作运行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重大节日和活动,局领导亲临现场直接检查,坐镇指挥,确保播出工作万无一失。

为加强对机房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使工作人员发挥最大的作用,局领导班子进一步完善技术口管理工作,建立了技术口每月例会制度。自2003年3月起,每月第一个星期二召开全局技术人员会议,由分管局长召集总结上月工作,当场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一起分析本月工作可能碰到的问题,提前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变被动为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继续坚持一月一检修一测试,并做好检修记录,半年来我们累计播出915小时,设备没有出现人为停播事故,台内停播率小于5秒/百小时,台外停播率不超过全省平均值的1/2,主要设备故障率低于15%,真正实现了优质安全播出。

二、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优质播出的有关规定。

为让**广大闭路电视用户看上放心满意的电视节目,促进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做到既经济、又安全、高效率、不间断地播出优质电视节目,我局在去年优质播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房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责任定岗、以醒目的标牌提醒机房值班人员做到安全优质播出,确保万无一失。我们除继续坚持检修制度、卫生清洁制度、交接班制度外,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制度基本涵盖了播出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了人人做事有章可循,出现事故有人负责。由于以上措施的实施,机房值班人员的责任心不断增强,对一般性故障都能及时发现、排除,不影响正常播出。

三、严格管理,加强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安全优质播出工作水平。

我们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向管理要效益,结合安全优质播出工作实际,把每个星期二定为“集体学习日”,及时组织机房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市广播电视局下发的《技术维护管理暂行规定》以及相关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促进机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积极组织机房工作人员参加市局举办的业务学习、培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掌握业务技术本领,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更好的完成安全优质播出任务。

四、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加快设备更新换代步伐,为安全优质播出奠定坚实基础。

电台机房投资2000元安装隔离门,将电台播出机房与外界完全隔离,进一步消除了安全隐患。目前电视台后期制作、播出设备正处于考察阶段,待改造完成后将使**台播出更上一层楼,错播、漏播、切换不良等将成为历史。我们还定期对机房附属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从而保障了机房设备的安全优质运行。对配电室及供电线路全面检查维护一遍,发现事故隐患以换为主,不放过任何一细小环节,共更换电源刀闸3个,视音频线200多米。

五、提高警惕,加强协作,保障广播电视信号安全优质播出。

针对前段时期,其他省市出现的顽固分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的情况,我们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部署,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指示要求,全力以赴严防死守,保证不发生任何事故和重大播出传输事故,确保重要节日、重大活动、重点时段转播和传输中央广播电视节目的绝对安全,停播时间为0秒。

按照上级要求,我们建立了快捷、有效、准确的安全优质播出指挥系统,及时了解掌握广播电视播出情况、做到联络畅通,反应迅速、指挥有力、调度灵活。在遇到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时,坚决做到快捷、指挥有力、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防范处理,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有效、周密详实的广播电视应急播出预案,并多次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并及时处理解决了演习中发生的问题,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射机房日前已拥有了备用信号源(数字卫星接收信号源)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实现及时切换。对关键岗位重要时刻实行领导带班制,2003年上半年于全国、省、市两会报道期间、十五现场直播期间由技术部正副主任分别在播出和发射机房值守,以便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我们与全区19个乡镇广播站,2个企业有线电视传输网签订落实了确保安全播出责任书,要求各单位将机房、主干光缆线路值班巡查报表报区广播电视局备案,每个光接点都已安排专人负责,责任到人。

我们对区内非法接收“村村通”节目的卫星接收设施进一步进行排查、摸底、治理、整顿,在“村村通”工程中安装的7套卫星地面接收设施,都强化了管理责任意识,制定了严格、具体的管理办法。目前,各种措施都已得到了有效落实,确保不出问题。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篇9

主持人管理:从分散向集中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系列台”“专业频率”的开播,开启了广播发展的新纪元,使广播从组织架构到人员分配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其中播音员、主持人更是分流至各频率,从属于栏目或节目,形成了“术业有专攻”,的确让频率特征更加鲜明。今天,资源整合步伐的加快,“制播分离”的逐步推进,播音员、主持人“市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势必对人员管理和使用机制带来新的冲击。目前已有一些广播电视台陆续成立了主持人管理中心,使主持人管理从分散向集中,但这种改革似乎仅限于人事管理和组织层面,并未见于日常业务交流、岗位学习以及同类人才的专业化管理。

早期的广播,实行的就是“大播音组”的形式,人员集中,播音员轮流播出近乎所有的节目(新闻、专题、文艺等),使其全面锻炼,业务水平提高很快,“传帮带”的模式也能在日常工作中得以实现。后来主持人分属各频率、栏目、节目之后,业务工作内容单一,很难接触到其他节目样态和语言表达方式,不利于业务学习、技能培养和人员的合理分配使用,“传帮带”的传统也没有了实现的空间和平台。如今人员数量的“庞大”,再像以前那样融合所有播音员主持人组成一个“大播音组”已是不可能,按照大的主持类别划分组合出若干个“组”,把相关主持人相对集中起来,或许更有利于管理、使用、培养、交流和推向市场。

主持人使用:从单一向多元

“影响力就是生命力”,主持人是媒体的代言人和推介者,其影响力对媒体来说至关重要。艺术是相通的,是能够互相渗透的,优秀主持人可尽力“全面塑造”,而且就主持人个人而言,触及其他艺术门类和节目样式,会反哺自己的专业和节目。跨类型使用既节约用人成本,又增加主持人“星牌”的含金量(一专多能)、提升人气,更能激起主持人和听众的热情,于公于私均有利。应该给主持人较大的拓展空间和展示平台,使其全面锻造、多元发展。对于年轻主持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兴趣和能力的结合才是发掘个人价值最大化的良策,不能“一岗定终身”。据了解,北京电台主持人的每年双选是这样操作的:所有的主持人可选择下一年要上的节目,将制作出所选节目的样盘、样带汇总审听,同时举办节目展播活动,诚邀听众进行评议,从中获取有用信息,之后再定岗。

记者分工:从精确向宽泛

最初的广播,因为人手少,记者采访的范围较广。记者队伍不断壮大,各家媒体就实行新闻报道“条口划分”制度,每位记者负责一个或一类部门和行业。随着新闻对“快、鲜、活”要求的提升,需要记者主动去发现新闻、挖掘新闻,而不是等待新闻,“条口划分”制度就有了局限性,因为此时谁离新闻源最近,谁第一个获知新闻,谁有采访这条新闻的先决条件,谁就应该是这条新闻的生产者。适度打破条口限制可使得记者接触更多,了解更广,思路更新、更全、更深;适度打破条口限制,也更有利于编辑部“统筹控盘”“合理分工”“择优选材”。若条件允许,为主持人和编辑也配备简单的采访设备。树立“全员皆记者”的理念,不仅能扩大新闻采集面,增加新闻产量,为“全新闻”的打造备足原料,而且能整体提高员工素质,做好人力储备。淡化“采编播”分工界限是大趋势。

新闻内容:从简洁向详实

时代节奏的加快,使得一些媒体越来越追求去粗减繁,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量,新闻也开始变瘦、变干、变硬,忽视细腻和精到。如何在众多新闻消息中选优聚点,以具个性的“有声”语言详细深入地解读,才是吸引听众的明智选择。现在流行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新闻也要有细节,有人情味儿,有血有肉。其实,“细说”体现的是一种细致的关怀,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各路消息网络上多的是,且随时都在刷新。地域的局限性、人员配置的局限性,使得广播与网络相比,在消息的“面”上不具竞争优势。目标应在“点”上,在于聚焦热点、难点、重点、观点。随着类型化广播的出现,也让此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保障。“全新闻台”的兴起和走强就是最好的例证,应努力让广播新闻个性化、人性化、柔性化、细致化、故事化、动态化、立体化、多元化、品牌化。

节目架构:从繁杂向精炼

广播节目不宜碎(有的一个小时里设三四档节目),宜形成板块,在声势上占优势。一个时间段里栏目过多则易散、不聚力,且资源和人员均多耗,管理成本自然也高。长的栏目可以分段或分单元,但要有一个统一的“大名字”,而不是分成若干个小栏目。节目如人,一个是偶尔、短暂谋面,一个是频繁、长久谋面,哪个印象和熟悉程度更深?节目的确应该整合加长,才具有影响力。名牌广播栏目时长大多是一个小时或以上,容易让听众形成收听惯性,况且广播和电视不一样,电视节目(除影视剧、综艺外)不宜长,因其不具移动性,人们很难像看电影一样一两个小时守在屏幕前,而且电视节目制作程序复杂,环节多、流程长,要加长也不易。而广播可移动,具有较强的伴随性,生产简单快捷,加长容易,这是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抢抓“知名度”的杀手锏。已有的类型台,如“新闻广播”,全天除早中晚时段就一种节目样态,像央广的“央广新闻”、江苏新闻广播的“即时资讯”等。

节目品类:从粗浅向高雅

目前的广播节目让人觉得有些“躁”,不够文雅大气、深刻隽永,蕴涵深厚文化底蕴和具欣赏性、思想性、知识性的专栏节目或专题片较少,可能缘于电台“快餐”式的节目生产流程――每档节目投入的资金和人力都甚少,很多节目就主持人一个人在做。早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阅读与欣赏》沁人心脾,让人回味和怀念,至今还记得那份香醇和绵甜。值得欣喜的是:如今有些广播电台已利用网络电台开设“艺术欣赏”“珍稀声音”等音频空间,制作吸纳一些精致音频产品供点播收听,但这类节目还较少。这里笔者呼唤电台开办一些赏心悦耳、意韵深长的节目,如《诗歌在耳边》《名篇诵读》《声音杂志》《听人物》《历史重温》《文化漫谈》《说歌词》(歌词里蕴涵文化、历史、故事、情缘,有太多“说道”,比单纯歌曲更有听头)等等。努力做“先进文化”“高雅文化”的践行者。

制作方式:从直播向精播

广播从录播走向直播无疑是一大进步。直播使广播“及时快捷”的优势尽显,具有划时代意义,但随着技术设备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录制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制作方式的进一步便利,也可适当回归录播手段的使用。

直播的好处主要体现在新闻节目上,现在大多数电台不论节目类型与时段都实行全天直播。既然是直播就难免会有错误、瑕疵,音量忽高忽低、声音时实时空等问题的出现,而录播的节目则更为精致、完整,质量高。随着制作成本的降低(现在已不再需要开盘带、磁带了,日常简单的录制也不需麻烦录音师,主持人就可完成),无时效性的节目,尤其专题、文艺等可适当采取“录播”或“录直结合”的方式,减少粗糙和差错,提高节目的听感满意度。可制定制度,要求主持人审听录制的节目,有利于培养和强化主持人的耐性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品牌树立:从节目向个人

纵观各个电台的节目表,大多以节目名称来划分,层次段落不清晰,且节目名称各取所需,毫无规律,亦无章法,不易被记住,只有好的时间段或特别优秀的节目和主持人,才有可能被接受和认知(而且需要漫长的时间过程),不利整体影响力的提升。

随着广播电视“贴近性”和“约会意识”的增强,“人”的元素在节目和频率树立强化品牌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在已有的实例中,凡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节目,几乎都实现了主持人和节目的双赢,因为人的名字比节目名称“标识感”更强,如南京台的《彭姐热线》、江苏台的《阿松导医台》。广播和电视不同,电视看“人脸”就区分了,赵普一露面就知道是赵普,况且电视上可以打字幕,主持人的名字可以“贴”在旁边,广播却相对来说难得多。

篇10

关键词:广播电视;供配电;设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电视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在这一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提升[1]。当前在广播电视节目数量、节目质量以及节目播出时长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广播电视中心的供配电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当前供电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供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将广播电视中心的供配电设计进一步优化,从而更好地改善和减少停电断电事故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此对广播电视中心节目的正常播出进行保障。

1广播电视中心供配电设计要素简述

1.1专用电路

针对广播电视中心的供配电系统进行分析,需要保障所有进入广播电视中心的电路都要具有专用电路,在高压电路方面需要具备两到三路的专用电路,同时需要对这些电路的来源进行完善和设计,需要将这两到三路的专用电路由供配电系统中不同的变电站进行供电,这一设计是为了在突况出现之后,能够有相应的补救措施和应急方式。在实际情况中如果按照上述要求进行设计,当遇到停电或者是断电的突况时,存在可以正常使用和工作的线路,不会造成整个广播系统瘫痪,能够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1.2双回路供电及自动切换装置

双回路的供电方式应当引起广播电视中心供配电设计的重视,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自动切换电源装置的设计,通过以上两个设计能够在突况降临时,保证广播电视中心能够用最短时间进行问题的解决。广播电视中心在发生断电或者停电的情况下,利用双回路的供电方式能够在电压达到限定数值发生意外后,供配电系统利用双回路供电方式进行线路的自动切换,将供电线路切换到另一条线路上,从而保证供电中心能够正常的运行[2]。

1.3备用电源

备用电源对于广播电视中心来说,是其在供配电设计过程中必要重点设计的环节之一。广播电视中心为了保障节目的正常播出,需要对任何能够影响节目播出和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突况进行提前考虑,从而保障工作人员在突况出现后能够有效并且及时地应对和处理,将突况带来的影响降到最小。因此,广播电视中心在对供配电进行设计时应当准备发电机组、UPS不间断电源等备用电源,从而在断电、停电事故出现后能够第一时间利用UPS不间断电源进行供电,如果停电时间较长则使用发电机,利用这样的应急方式能够将因突况导致的损害降至最低。

2广播电视中心供配电系统各部分设计思考

2.1电力变压器

在对广播电视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时,需要对电力变压器的承受能力以及对之后工作运行下的维护工作进行重点关注,广播电视中心的特殊性在于其需要极强的电力承受能力,如果出现了超负荷运转则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从而保证供配电系统中的变压器可以正常工作和运行。在对变压器的运行维护过程中,检修人员应当根据油温、油位、油色以及运行过程中发出的声音等因素对电力变压器进行检查,并且检修人员应当重视检查过程,对其进行严谨认真的维护,保障广播电视中心电力正常运行[3]。

2.2UPS

UPS不间断电源是独立并且完整的电源系统,因此其具备自身独特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内容,并且UPS不间断电源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例如离线式、在线式、在线互动式等等,这些不同的类型具备有不同的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针对UPS不间断电源的供电方式进行分类,主要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在实际设计以及运用过程中需要对电源的容量进行考量,过大和过小都不适宜,都会对UPS不间断电源的使用时长造成影响,这是因为过载会导致电池受到永久性的损伤,过小会对电池的逆变器进行损坏,因此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对这些细节问题应当有足够的重视。

2.3配电装置

对广播电视中心的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和完善,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将意外降至最低,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对配电装置进行定期的检查,保证对可预防的事故提前预防,不能预防的事故在出现后也能够及时进行解决。例如在雷雨天气下,应当对配电装置进行重点检查,以保证配电装置的正常、稳定运行,从而使电视节目能够正常播出。

3广播电视中心供配电设计方案探索

3.1用电容量设计

用电容量的设计需要对播出机房、数据机房、广播直播室、新闻直播室和所有机房的用电量进行计算和测量,假设当前总负载为35kV,综合考虑未来新业务的发展负载会进一步上升,因此系统总负载按照45kV进行计算,可以考虑使用两路60kV以上的UPS进行一主一备的机房供电。对UPS的放电时间按照一小时以上进行设计,当外部电路中断后,电池容量的设计要求需要能够支持所有机房同时工作1小时以上,并且应当对UPS输出的三相负载均衡进行充分考量。对UPS配电系统的设计如图1所示,市电1和市电2在经过2台工艺变压器三相380V后经互投配电柜AP1输出给主设备UPS,当两路市电同时断电时,需要通过切换开关把市电1切换到应急发电机中进行紧急电源供电。并且在主备UPS都设置上手动的旁路开关,一旦UPS发生故障不能工作时能够通过手动开关保障各机房的主备电源可以正常地进行供电。并且主备UPS电源经过各自的配电柜输出到每个机房的智能配电柜中。在UPS电源负载分配时需要保证三个电压的负载均衡,以此保证UPS能够正常工作。图1UPS机房配电系统图

3.2机房配电系统设计

在UPS电源接入机房线路之后,需要利用智能配电柜对主备UPS电源进行配电,将主备电源分别接入每个机柜中的主备电源PDU上,要求主PDU使用主UPS电源,备用的PDU使用备用的UPS电源,并且要求每一个PDU都要使用单独的断路器以加强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机房当中的双电源应当分别按照主通道和备用通道与主备UPS电源接入。对于其他的单电源辅助装备需要在相应的机柜上增设ATS电源自动切换设备来进行供电,如此一来,任何一台UPS在出现故障的时候都不会对整体的供电产生影响[4]。按照这种要求进行施工后,还需要对机柜中的每个断路器以及电源PDV贴上标签进行辨别,有助于在日后进行维护时提供便利。

3.3配电监测、监控、报警系统

报警和监控系统是完整的系统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报警和监控系统能够让相关工作人员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转情况,能够对故障进行提前的预测和接触。在本次设计方案中使用了基于局域网的集中监控系统,通过在每个机房中进行温湿度传感器、烟感传感器的设置,能够通过网管电脑和局域网实时采集记录外电输入、UPS、智能配电柜和机房的环境数据,能够对设备故障、断电等异常情况通过平台和声光报警的形式进行警报。利用局域网可以通过电脑对整个配电系统的工作情况和历史记录进行查阅,设计中在播出机房和数据机房各配置了一台电脑用来监测。3.3.1UPS监控系统实时显示并保存UPS能够通过通信协议对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频率、整流器状态、逆变器状态等一系列工作部件的工作参数进行收集和汇报。能够对UPS的部件是否出现警报进行监控,一旦UPS的某个部件出现了故障,监控主系统能够发出警报并对此次故障信息进行收集记录。3.3.2机房配电柜监控系统播控中心的机房在设计中使用智能配电柜,通过大容量的触摸液晶屏为人机界面的分体式监控系统,能够对配电柜内总进线的全部参数进行监控,包括了三相电流电压、无功功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电度、电量等参数,并且还设置有超过限制的阈值,能够在超出设定范围之后通过声光进行警告,同时对总进线的开关状态进行监控,在分闸时进行告警。3.3.3机房和机柜环境监控系统的用电设备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一旦机房的温度过高会导致设备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应当对机房环境进行监控。在这次系统设计中对PUS机房、播出中心各个机房的重要机柜内装置温湿度传感器、烟感传感器,从而对机房的环境进行持续监控,确保整个设备系统的良好运行环境。

3.4接地防雷系统

如果在机房中不进行接地和防雷系统的设置,极易导致严重的播出事故出现,特别严重还会导致人身的安全,因此供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应当包括良好的接地系统和防雷系统。在施工开始前应当对整个接地系统进行测绘,应当确保接地的电阻小于0.5Ω,并且在机房中使用30x3的铜条进行等电位带的铺设,从而确保整个系统的接地性。并且应当在PUS输出配电柜以及机房智能配电柜安装防浪涌保护器进行防护,防止雷电感应以及雷电波损害电子设备。

4其他方面注意事项

为了保障供配电系统能够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得到安全的运用,应当做好应急管理方面的工作。首先,应当加强对供配电设施的监督和监管,提前做好消防工作,同时还应当注重生物对供配电设施的损坏,以免在实际运行中产生影响。其次,要提升对突况以及故障的应对措施水平[5]。例如在出现外电中断、电气设备故障等现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确保随设备的故障进行有效的解决,降低突况对广播电视正常运行的影响。相关负责人员应当对紧急处理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从而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有效地使用。其次应当有专业的应急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加强广播电视的应急管理能力,并且应当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后,应当不断完善供配电系统的检测方式,从而确保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加强对高低压配电室等关键环节的监控,能够方便检测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积极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由于故障对供配电系统的损坏,确保供配电系统能够正常地为广播电视进行供电。

5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广播电视中心也在不断地发展,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广播电视中心的节目数量和时常也在不断突破新高,这对于广播电视中心的供配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部分进行论述,期望能够保证广播电视中心能够正常播出节目。在本次设计中,我们感受到广播电视播出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应当按照相关标准严格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加科学的方案制定,同时应当对设备、工程材料、实际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于监控系统和接地系统进行测量改造,从细节方面保证整个供配电系统的质量。希望本文能够对更多广播电视中心供配电设计提供思路,能够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黄金宝.广播电视中心供配电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9(4):210.

[2]许文跃,张林华.电视台播控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有线电视,2015(3):261-263.

[3]黄金宝.广播电视中心供配电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9(04):210.

[4]赵荣博.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技术要点探讨[J].新型工业化,2020,10(1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