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学范文

时间:2023-03-22 20:0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视新闻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视新闻学

篇1

行政/后勤

文字媒体/写作

职位名称: 行政助理 ; 宣传策划 ; 文员 工作地区: 湛江市 ; 待遇要求: 可面议 ; 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三天内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大学英语六级 ; 计算机能力: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2003年9月 - 2007年7月 湛江寸金书院 高中 2007年9月 - 2011年7月 湛江师范学院 本科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2008年9月 - 2008年11月 湛江师范学院 非师范生申请教师资格证补修教育学心理学合格证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大学英语学习报》 时间范围: 2008年9月 - 2008年10月 公司性质: 其他 所属行业: 其他 担任职位: 推销员 工作描述: 在学校学生公寓宿舍里寻求购买者,学会如何更好地说服潜在购买者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湛江师范学院《学生工作简讯》和《心言》 时间范围: 2007年9月 - 2008年9月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科研院所 担任职位: 学生编辑 工作描述: 负责采写学校学生工作新闻,协助老师整理稿件与报纸的编辑排版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湛江市遂溪县江洪镇姑寮村小学 时间范围: 2009年7月 - 2009年8月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科研院所 担任职位: 支教老师和调研组组员 工作描述: 作为“三下乡”服务队成员,担任支教老师和调研组组员,学会更好地与人交流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湛江师范学院首届校友寻访团 时间范围: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科研院所 担任职位: 学生记者 工作描述: 作为寻访团成员,采访了湛江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尚武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湛江电视台公共频道《第一视线》 时间范围: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媒体、影视制作、新闻出版 担任职位: 实习记者 工作描述: 学习新闻业务,学会如何更好地采写新闻 离职原因: 其他信息 自我介绍: 性格开朗乐观,能很好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学四年,当了三个学期的舍长(每个宿舍六人,舍长采用轮流制,每人当一个学期的舍长);

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及参加实践活动:在大一大二时,先后参加校报《学生工作简讯》和《心言》,负责采写与编辑,同时熟悉office办公软件、photoshop、premiere1.5、iebook超级精灵电子杂志制作软件等等;

责任心强,在任何岗位上都会尽个人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

篇2

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于2002年在传播学系新开设本科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胜任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的采写、编播、摄录、主持、评论、策划等业务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专门人才。传播学系办学涉及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文理交叉,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南开大学,简称南开,是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的综合性大学,正式成立于1919年。南开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选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被誉为“学府北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堂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6-0131-02

由于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科特点需要,课堂教学分为两大板块,其一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及教师、讲台、黑板、学生组成的课堂,现在又引入了多媒体技术,在这个模式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其二则是实验课堂,即通过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学生的学习目标,在这个模式里,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力图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新闻传播类专业是文科教学中较早开设实验课的专业之一。本文所指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是由以上两部分组成。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时代环境、传媒环境对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面临更大的挑战。作为培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的第一线——课堂更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创新课堂教学的意义重大。

一、创新的需求背景分析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科特点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新闻教育中应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则表现为:第一,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即以老师为主体,以灌输知识信息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第二,在教学手段上,要调动多种辅助手段。当今教育界特别重视建构主义理论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情境是便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情境是指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1]。因此,在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资料和工具创设情境是必要的。

(二)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行业的发展要求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后来居上,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行业发展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即需要既具备新闻业务也具备传播技术和前瞻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但要求学生对新闻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及业务有较深的认识,还要对新理论、新技术保持敏感的触觉,紧紧跟上传媒业发展的步伐。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高校更应该担负这一使命积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超前的专业观念和高水平的应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新闻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截止2011年底,全国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各级各类院校总计188所[3],严峻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创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创造力,满足高速发展的传媒行业的需求显得特别迫切。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现状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传统教学课堂

1.“学”与“术”的楚河汉界融合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主要由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三大分支构成。在长期的传统教学里,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新闻理论、史论教学如何与新闻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相结合是一个挑战,即“学”与“术”的楚河汉界难以融合。

2.新闻课堂教学与新闻业界的对接难。新闻是“易碎品”,时效性强,要求新闻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而传统教学里,由于教学理念、手段、方法的局限,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新慢,难以跟上新闻业界快速变化的特点,造成了新闻课堂教学与新闻业界的对接难。

3.新闻课堂教学内容与本校学生生源实际需要结合难。在我国,传媒的分布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即本土特色。这点在各所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院校制定的培养计划里都有体现,而实际的情况则不尽然。在课程体系设置、教材选用、教学理念、手段、方法上几乎雷同,培养的毕业生能力结构同质化,缺乏特色竞争力,与本土就业需求脱节,导致最后新闻专业人才的竞争演变为院校知名度的竞争。新闻课堂教学内容与本校学生生源实际需要结合难是摆在新闻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验教学课堂

新闻传播类专业是在文科教学中较早开设实验课的专业之一, 实验课教学是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仪器设备的使用、课程设置与评价等方面处在各自为阵的草创、摸索阶段,缺乏交流沟通和制度规范,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实验课教材匮乏。实验课教材是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指南,然而,目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材建设对这个板块不够关注,导致了各校的实验课教学教材五花八门,一般都是任课老师自己编写各种实验教材和讲义,而这些教学资料没有经过一定的审核和评价,它直接影响了实验课的质量。

2.实验过程及仪器使用方面和新闻业界难以对接。新闻传播专业目前开设的实验课有新闻摄影、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新闻采访、现场报道、电脑报纸编排等。其中所需的仪器设备如照相机、摄像机、采访机、编辑机甚至卫星转播车等,如果以现有的有一定水准的广播电视媒体的设备仪器来衡量, 则高校很少有能达到如此专业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验过程及其仪器设备的配置难以和时下的新闻业界对接,实验课的价值受到了挑战。

三、创新的思考

针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对创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做如下思考。

(一)打通新闻理论、历史、业务三大分支的关卡,实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与“术”的融合

新闻学专业的三大分支:新闻理论、历史、业务表面看来相互独立,在实际中却形成了三大专业课程群,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新闻理论和新闻史的课堂教学很容易陷入到只是关注基本概念、新闻工作规律、新闻人物、新闻历史事件和新闻经典作品的教学窠臼,一味地重“学”,使得课堂很“理论”化,而新闻业务课似乎又只是传授学生采写编播摄录的专业技能,一味地重“术”,使得课堂很“技术化”,这两种课堂似乎只能平行,也影响了社会大众对于新闻专业人才的认知。作为教学主体,应力图打通三大分支的关卡,积极去寻求三大分支的重合点,通过教研活动、听课评教等方式加强各课程群任课老师的交流,深化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认识,实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与“术”的融合,最终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

(二)密切关注新闻业界,实现新闻课堂教学内容与新闻时事的同步对接

新闻学专业要实现零距离授课,必须要密切关注新闻业界,实现新闻课堂教学内容与新闻时事的同步对接。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关注时事新闻,通过阅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手机报等多种渠道获取一周的信息,在上课时可设置5~10分钟新闻播报的环节,对学生掌握时事新闻的情况做考核;其次,作为专业课老师更要以身作则,关注时事,并选取热点新闻事件,和学生在课堂交流、评论,提升学生的新闻敏感,训练新闻思维。

(三)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造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新闻课堂

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课程。例如,本专业老师制作的《广播电视概论》多媒体课件于2009年11月荣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优秀奖。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源,如演示案例及网络视频,这些资源丰富了新闻学专业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广播电视概论》教学中,当介绍到民生类新闻时,笔者即选取了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栏目新近制作的“雅培奶粉喝出半截”、“老酸奶是破皮鞋做的,可能吗?”等新闻节目视频进行课堂观摩,同学们零距离地接触新闻热点事件,之后进行交流,气氛异常热烈,且观点各异,实现了新闻课堂的生动化和立体化。这一教学经验与同行们分享之后很快有了联动效应,在《优秀新闻作品选读》、《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等课程中均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从细处着眼,凸显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特点

1.组织优质师资编写出版实验课教材,实现实验课教材的规范化。根据各专业课程群的特点,组织优质师资编写并出版实验课教材,为实验课教学开展提供保障,实现实验课教材的规范化。

2.使优化和重组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成为常态。当今的传媒行业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要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就必须紧跟业界发展的步伐,在教学理念上即要使优化和重组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成为常态,使学生经常能接触到本专业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具备和业界对接的能力。

(五)与当地媒体联手,实现课堂教学与新闻业界的联动

高校与地方联合办学的模式已不鲜见,新闻传播类专业具有强实践的特点,因此,与当地媒体联手,已成为该专业办学的必然选择。第一,请新闻一线的名记者、名编辑进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与新闻业界精英的良好互动,为学生树立活样板;第二,将新闻课堂搬到媒体里,或是在演播室,或是在编辑室,或是在新闻现场采访,真正实现零距离接触新闻现场,使学生身临其境。这种办学模式使新闻专业培养的人才更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近,更能满足本土化的需求,从而根本上解决新闻课堂教学内容与本校学生生源实际需要结合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建构主义[OL].省略 /view /79065 htm? fr= a la0_ 1.2010-08-02.

篇4

(一)教学计划及实践教学方案的调整与修订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2010年11月启动,经历了相关文件精神的学习讨论、媒体单位实地调研、校内外专家反复分析论证等过程,于2014年6月完成。与该专业2006版的教学计划相比,2014版的教学计划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突出了应用型专业的特点,适当压缩了理论课学时。专业必修课中新增了电视专题片创作、视听语言训练2门实验课,专业必修课中实验课程合计25学分,占专业必修课程总学分(57学分)的43.8%。任意选修课中新增灯光技术与艺术、录音技术与艺术、影视片头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5门应用性较强的实验课程。其他实践类课程含专业实习8周8学分,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或毕业设计的创作),社会实践2学分,军训2学分,新增课外创作2学分,合计18学分。实验课程与其他实践类课程合计4分,占该专业总学分(168学分)的29.1%。不仅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有明显增加,而且实践类课程的手段,如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外创作、毕业设计等也日渐丰富。

(二)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

1.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对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保证该专业实验课程的正常开设,2003年10月,人文学院筹建了器材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购置了少量摄像机、功放、组合音响等急需的设备。2006年6月,学院正式成立了广播电视实验室。当年人文学院和学院各出资11万元,购买联想开天计算机31台,筹建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2007年5月,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前夕,学院采取应急措施,购买专业摄像机10台,约30万元设备。2008年11月,日元贷款项目索贝编辑机等价值66万元的专业设备到位。至此,前期投入该专业实践教学的专业设备总值已经超过120万元。2011年8月,由该专业申报的采编技术实验室成功获批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下拨的专项资金300万元。2013年12月,项目完成,共新建专业实验室5间。其中,新闻编辑与播控实验室购置了索贝节目编辑工作站、节目上下载及播出控制工作站、节目播出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设备,能够完成新闻采集、素材下载、剪辑制作、节目审核、节目上载、节目播出等一整套的新闻节目制作流程;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拥有苹果影视后期工作站、数据采集工作站、服务器等设备,既可以对虚拟演播室后期生成的视音频信号进行录制和编辑,也能够完成电视节目及广告作品的剪辑、特效处理、包装、渲染等;虚拟演播室主要由主控室和演播大厅构成,主要设备由图形渲染工作站、主控工作站、抠像合成色键器、演播室摄像机、蓝箱、存储设备、监视监听设备和灯光系统构成,并有虚拟演播和实景演播两个功能区,能够满足新闻、文艺、专题等各种电视栏目录制实验和电视节目主持实验的需要;配音实验室有两间,主要设备有录音工作站、配音工作站、调音台、高保真录音话筒等设备,它能够满足所有实验室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录音与配音需要,能够提供兼容性高和数字化的高保真声音文件,也可以用于广播节目的录制实验。可以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在硬件和软件上有了质的飞跃,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新闻采编制作专业的办学条件,而且为相关专业进行媒体仿真训练、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以及课外创作活动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2.实习基地建设为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学院加大了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2006年11月至2011年7月,学院分别与伊犁州、伊宁市、兵团四师、塔城、阿勒泰、克拉玛依、兵团七师、奎屯、博乐等地的媒体合作,建立了22家专业实习基地。目前,该专业是学院拥有专业实习基地最多的非师范类专业。通过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不仅为该专业学生见习、实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进一步加强该专业与地方媒体的沟通与合作搭建了平台。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作为一所边远的地方高校,尽管该专业的办学历史只有短短的十余年,对于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也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但宏观上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已经相对稳定,并能结合本校实际形成自己的特点。就笔者观察,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即在专业课教学中,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环节结合起来。对于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策划等课程,该专业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学时,要求教师将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与课上、课下的实践实训操作环节紧密结合起来。理论课堂融入了实践课的内容,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2.实验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即围绕该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以强化学生某项实践操作技能为目标,开设独立的实验课程。如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像技术与艺术、播音、主持艺术、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视听语言训练、纪录片创作等。3.专业见习即低年级阶段的短期认知实习,分为校内和校外专业见习。校内专业见习通常是指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园新闻网等校内传播媒介的实践活动,对记者、编辑、播音员等工作进行初步的见习。校外专业见习主要指学生利用寒暑假就近在家庭所在地的电台、电视台或其他新闻媒体对媒体工作流程进行观摩、体验和学习。专业见习是专业实习的热身和准备阶段,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学院不作统一安排和硬性要求。4.专业实习即高年级阶段的媒体综合实习。专业实习既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所获得的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也是对学生即将“上岗”就业的一次实战演练。专业实习列入该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时间为8周。在专业实习的准备阶段,一般由院系作实习动员,明确该专业实习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实习单位原则上由学生自己联系,找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由院系负责联系安排实习单位。院系按实习生地域分布情况把学生编成若干个实习小组,分别选派教师或委托媒体单位进行具体指导。5.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旨在提高本科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针对一些学生单纯以毕业和完成学位为功利目的,拼凑、粘贴内容空泛的论文现象,该专业要求集体开题,严把论文选题关。引导学生尽可能结合媒体尤其是新疆传媒业的实际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毕业论文环节进行改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或毕业设计的创作,将毕业设计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大胆地尝试。尽管毕业设计的相关要求、评价标准还存在一些缺陷,尚不成熟,但此项举措无疑将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6.课外创作即以兴趣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和创作活动。该专业曾经组织学生成立过摄影、摄像兴趣小组,参与学院校庆、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大型活动的拍摄;也曾经依托学生社团,成立主持艺术协会,举办过多届校园主持人大赛;2008年以来,更是连续6年承办了学院大学生校园DV展;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独立创作的欲望。近年来,先后有6名学生在自治区主办的各类主持人大赛中崭露头角;2011年10月,该专业2007级学生刘毅龙拍摄的纪录片《锡伯文化的传承》荣获第二届全国校园摄影作品展示活动DV赛项大学组二等奖;2014年5月,该专业2011级学生迪力亚尔创作的反映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游牧民原生态生活的人文纪录片《游牧人家》一举夺得第九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国际分组赛西部组纪录片类金奖及“科讯杯”第九届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总决赛“最佳音效大奖”,为学院争得了荣誉。整体观之,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既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又互为联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前文所述,该专业自办学以来,在教学计划及实践教学方案的调整与修订、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进一步深化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也面临着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一)缺乏真正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

从2001年开办之初没有1名专任教师,发展到今天拥有8名专职教师,该专业师资紧缺的情况有所好转,且80%的专职教师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讲师以上职称,专职教师的学历、职称水平也有较大提升。但8名专任教师中,有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承担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仅有3名。可以说绝大多数专职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为避免照本宣科,纯理论背景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加以弥补,但因为其自身缺乏新闻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所以他们对案例的解读与分析往往加上自己想当然的理解,也因此往往与媒体实际并不相符。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内容与媒体实践的脱节也就不可避免。即便是有一定操作能力,能够承担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他们所开设的实验课程,也往往是依托实验课教程,一般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实验教材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在这种模式下,虽然也有实验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实验能力是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的,教师自身缺乏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必然导致学生“创造性”应用能力培养的缺失。由此观之,缺乏真正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是目前直接影响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最为关键和最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该专业也曾经倡导专职教师去媒体观摩、见习或进行专题调研,但因为目前学院教师工作量考核体系只承认学时,即课堂教学工作量或其他能折算成教学工作量的工作(毕业论文指导、专业实习指导等),教师因而缺乏主动参与媒体实践的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的主体单一,缺乏与媒体行业的深层次合作

尽管经过十余年的摸索,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实践教学的主体比较单一。高校与媒体行业的交流还停留在依托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层面,缺乏较深层次的合作。与媒体对接、合作办学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尚未展开,人才培养脱离媒体实际的矛盾比较突出。

三、相关对策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

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界的通则和共识是新闻传播教育一定要学用结合。在国外,新闻学专业教师通常要有较长时间的媒体从业经历,很多人甚至认为,新闻从业经验而非博士学位,才是聘任一位新闻学专业教师的先决条件。但在我国,大部分高校新闻院系的教师普遍缺乏新闻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高校专业教师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都是硕士、博士。实际上,教师的学历层次越高,实践经验往往也越少。目前,内地高校新闻院系为解决此问题一般要求从事新闻业务课程教学的教师到新闻单位实习或在新闻单位兼职。我院也可以借鉴此类做法,有计划地选派部分专职教师到媒体见习或在本地媒体做一些兼职工作。当然,为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媒体实践的积极性,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应考虑将教师去企业(含媒体)观摩、见习、兼职工作等与毕业论文指导、专业实习指导一样,折算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总之,采取可行的措施,下大力气培养既熟悉媒体工作,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双师型”教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专业教师理论与媒体实践严重脱节的矛盾。

(二)积极探索新闻院系与媒体行业协同创新的机制

篇5

【关键词】广播电视;实践教学;拟态环境;环境化;教学模式

随着近十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人才的需求空前旺盛。高等院校也积极着力培养相关人才。于是自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很多高校纷纷开办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一门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社会学科,实践教学在检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媒介市场化改革和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利用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出复合型高级应用型新闻人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这也是该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借鉴传播学当中“拟态环境”的理论,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设想。

1 何谓“拟态环境”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李普曼曾提出这样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众由于其精力、注意力和实际活动范围的限制,不可能对日益复杂的整个外部环境都保持经验性接触。WwW.133229.coM大众传播媒介就成了人们了解未能亲身感受感知的事物的唯一渠道。于是,人们的行为就不能单纯理解为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对大众传媒所营造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媒介机构就成了这种“象征性环境”的制造者。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日本学者藤竹晓又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他认为,“拟态环境”虽然与现实环境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信息时代,人们的态度行为的依据往往是来源于大众传媒的信息,这些态度的积累和行动的结果又反作用于客观社会,使之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在现代社会,这种由大众传媒营造出来的信息环境造就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

2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在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化发展和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西部各广播影视机构人才结构与素质水平急需提升,目前最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的功底、理论实务都强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但从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来看,不少广播电视视专业学生存在着上手快、后劲不足的问题,难以胜任大型题材节目的采编工作。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各地方高校纷纷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师人数上就出现了较大的缺口,尤其是西部等地方高校,师资力量方面更是先天不足。最为突出的方面是专业教师严重匮乏,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是从中文以及其他社会学科改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稍嫌欠缺,更难以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其次,由于广播电视从业的特点,很多高校新引进的专业教师,大都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在广播电视媒体一线的从业经验不足,课程讲授容易流于纸上谈兵。

2.2 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受开办时间短、可借鉴的经验有限的限制,西部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根据对西部一些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了解发现,大部分院校在学时设置中,公共课所占比例大、学分多,基本上占据了学生主要的学习时间。另外,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内容大多为背景性的知识,如中国古代文学史等,这些知识虽然是必要的,但在学生就业时,与其他专业学生的竞争方面优势并不明显。还有,课程的设置跟不上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在媒介融合已经空前繁盛的今天,相当一部分西部高校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传统媒体阶段,被学生认为是“炒冷饭”式的教育格局。

2.3 教学硬件条件欠缺

应该承认,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一个办学成本较高的专业,由于本专业教学所需要的广播电视采编设备价格不菲,就需要办学单位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进行管理。虽然各地方高校在创办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的投入,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扩招,这种需求的矛盾日渐明显。同时,传媒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很多高校的实验设备却存在着严重滞后的现象。在广播电视媒体已经大量采用数字化采编的今天,仍然有一些高校停留在用模拟信号设备教学的尴尬状态。

那么,如何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科学地进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设置,尽可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是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拟态环境”的建立,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法。

3 从传播学“拟态环境”的角度阐释广播电视实践教学

实际上,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育环境、学生的工作能力的培养与相应行业的就业环境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互动关系。将传播学中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引入高等教育的相关专业,可以对广播电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做出较为清晰的梳理和阐释。

3.1 相对于就业的“客观环境”,实践教学提供的是一个“拟态环境”

与客观的从业环境相比较,高等院校广播电视专业实践教学传授给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是带有亲历性的“第一手资料”,而是带有明显的经验间接性。教育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环境既反映现实又反作用于现实,能够对现实环境起到梳理和引导作用。这其实也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3.2 实践教学的“拟态环境”与行业客观环境的互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会首先在学生脑海当中形成对客观从业环境的象征性认知,然后逐步潜移默化成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播学当中“拟态环境”的内化过程。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以后,其工作能力的相关信息再反馈到教学单位,可以形成对实践教学拟态环境的互动性反作用。

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以后,在工作环境里获取的相关信息,会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其对从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行业环境的主观创新,亦会反馈到教学部门的拟态环境,这一互动的过程,即为传播学当中的拟态环境的“外化”过程。

与其他专业相比,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拟态环境与行业的客观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建立,效果也更明显。传媒业的本质就是为大众采集、制作并传播各种讯息,其工作对象——信息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广播电视媒体采访的亲历性就更使得该专业的教育较其他专业更易于建立一个高度仿真的拟态环境,并实现环境化。

4 结语

篇6

笔者认为,在现实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中,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必争论该专业应该上马还是下马。面对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的高考招生易与对口就业难的矛盾,如何通过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定位办学方向,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使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健康发展,是新闻教育界亟待探讨的课题。为此,笔者总结了创建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的粗浅认识,借此机会就教于各位同行。

发展背景:媒介融合与文化产业

媒介融合,是2000年左右在发达国家逐渐呈现出来的各种媒介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包括“技术网络化、产品多媒体化、业务融合化、市场一体化、组织整合化,最终体现出来的是媒介产业融合”。由于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全球范围内加速了媒介融合的战略进程,“在集中和融合的媒体集团中,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某种流程控制实现资源重整,电视台帮衬报纸,报纸联动网站、网站呼应广播电视,利用各自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

在国内,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如广播、电视、报纸纷纷上网,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相继出现,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合一的战略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在此背景下,社会对广播电视类人才的要求突破单一化而呈多样化的趋势,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培养的人才类型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而且,在媒介融合的大势驱动下,特别是近年来数字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许多以媒介传播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新兴文化业态,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所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的价值在人类创造文明历史和实现人们各自追求的各项生活目标中凸显出来。以文化价值为灵魂,以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载体为支撑,由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制造、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所构成的产业链已经形成。”2009年9月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该规划强调的八项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就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第七项则是“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因此可以推断,社会公众对广播电视类职业的热衷必将受到这一文化产业振兴走势的影响而持续升温。

这些来自业界学界和政府高层的信息,给开拓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办学思路提供了启示:在媒介融合加速与文化产业振兴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有了新的变化,为该专业新建本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机遇和创新空间。

培养目标:新闻专才与媒介通才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科,原本面向广播电视机构培养能够从事新闻采访、现场报道、策划编排、节目主持等工作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即新闻专才。这是其得以在新闻传播学科中确立专业门户的基本依据。但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体制的产业化改革,广播电视机构实行制播分离已是大势所趋。这一趋向表明,政府对与社会稳定直接相关的新闻制播的控制不会减少,但广播电视机构因此精兵简政,从而会减少对新闻专才的吸纳量。即有部分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无法进入电台电视台就业,这是近年已经呈现的严酷现实,也是不容否认的就业趋势。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如果仅以新闻专才作为培养目标,显然不现实。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在媒介融合加速与文化产业振兴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一专多能型多面手媒介通才的需求量上升。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可以据此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就业去向从电台电视台拓展至报社、杂志社、网络公司;业务岗位从新闻采编拓展至产品制作、广告创意、公关策划;专业领域从新闻传媒拓展至商业传媒、行业传媒、企业传媒;学科视野从传统媒介拓展至新媒介、融媒介、泛媒介。以此广角观照当下的中国,除广播电视业以外,还有出版业、报刊业、电影业、音像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会展业、数码产品制作业、网络传播业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都有运用影像传播技能的业务岗位,因此都有吸纳广播电视类人才的需求和空间。换言之,精通影像传播技能的广播电视类专业的毕业生,就如上世纪精通汉语言文字的中文系毕业生一样是“万金油”,也是当今文化产业格局中的媒介通才。

综上,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应以能力建构为导向,培养能够在各级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媒介和文化传媒领域,从事策划、采访、写作、编导、主持、摄编、制作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人才。简而言之,以培养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新闻专才为主,兼顾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各行的媒介通才。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的课程体系,应该突破传统,大力改革,为这一宽泛的培养目标提供强大的能力支持。

课程体系:学术兼备与能力建构

目前,我国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通行必修课三大板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两大平台(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的架构。除公共基础课板块中的课程须按教育部的规定开设以外,其他均是各个专业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可作为空间。本着学术兼备的原则和能力建构的导向,结合本院师资与设备的开课条件,我们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了创新设计(见右表):

该课程体系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学术兼备,层次设计分明。梁启超在《学与术》一文中指出:“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严复对“学”与“术”的关系,也有较为明确的分疏,他在其译作《原富》一书的按语中这样认为:“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由此可知,“学理”课程的内涵在于揭示研究对象的因果联系,形成理性认知,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思维方式,赋予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术理”课程则是理性认知的具体运用,有技术技能之意,培养学生灵活娴熟的业务技能,赋予学生必备的就业条件,有利于学生的当下生存。

该课程体系的特点之二,是突出能力建构,模块组合清晰。人的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的体现。据此,我们把基本素质、专业素质、业务素质三大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整合建构为六项能力,在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存发展之间建立了内在关联。在基本素质课程支持建构的两项能力中,政治类5门课程侧重培养积极的与时俱进能力,其他课程侧重培养持续的终身学习能力,皆为满足学生的社会适应需求而设;在专业素质课程支持建构的两项能力中,必修的9门课程侧重培养敏锐的新闻判断能力,其他选修课程侧重培养宽广的社会观察能力,皆为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而设;在业务素质课程支持建构的两项能力中,必修的13门课程侧重培养专业的影像表达能力,其他选修课程侧重培养宽泛的岗位适应能力。皆为满足学生的就业生存需求而设。如此设课目的明确,避免了课程规划的盲目性,直接支持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学特色:媒介产品与模拟实践

在这个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建本科的培养方案中,还安排了体现教学特色的系列实训课程:报纸新闻业务课模拟报纸新闻编辑部制作《先锋报》、电视新闻制作课模拟新闻中心制作《山青新闻》、电视节目制作课模拟电视节目摄制组制作《先锋电视》、数字媒体技术课模拟电子杂志编辑部制作《先锋时空》、网络新闻业务课模拟网站开发技术部制作《先锋网》。这些媒介产品均由学生模拟职场团队按一定的周期运作,教师在课堂上讲评指导,学生分别按评分细则完成课程学分。

篇7

新闻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怎么样

新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媒体传播的工作,一般在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及一些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新闻学专业一直是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新闻学的录取分数往往比正常本科线高出数十分,这样的分数也体现出了新闻人才的素质之高。

业内人士普遍看好,未来几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将会快速蓬勃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是,入世后,市场竞争加剧,国内的新闻传播业迅速整合。同时,这方面人才的“门槛”也会逐渐提高,只有那些具备一定专业基础以及良好外语优势的国际化新闻人才才被看好。

新闻学专业就业方向:新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媒体传播的工作,一般在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及一些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近年来,去网络公司或广告公司从事文案、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管理工作的学生也比较多。

新闻学专业主要学哪些课程

新闻学包括新闻学方向和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学方向。

新闻学方向核心课程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新闻评论写作》、《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摄影技术》、《公共关系学》、《报纸编辑》、《新闻事业管理》、《现代汉语》、《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广告学(新闻类)》等。

篇8

一、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新内涵

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发展是基于传统电视新闻和网络视频新闻的特点而进行的,两者具有融合性及发展的共同性,正如冯新章在《视频新闻怎样与电视新闻融合中》指出的,“传统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各具特色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如果能够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新闻信息的利用效率同时实现共赢。”但包含了众多类型的网络视频新闻与电视新闻仍存在较大的不同。我们将从“新闻定义”、“传播过程”入手筛选,探究网络视频新闻中哪些不属于“电视新闻”的范畴。

(一)从新闻定义来看早在1943年,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曾提到,“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李良荣编著的《新闻学概论》也如此定义,肯定了事实作为新闻本源所具有的重要性以及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真实性的基本要求。前文也提到,“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从理论层面肯定了电视新闻讲究事实的重要性。而网络视频新闻中所包括的网友原创视频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揭示了社会现象,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但因缺少必要的新闻属性,有的甚至含有虚假内容,遂不能将其定义为新闻,将其排除。

(二)从传播过程来看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要有三个要素,即信源、讯息和宿,这是传播过程的一个经典的、认可度较高的理论。因此,我们将借助这一理论,运用排除法。因为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的接收者无明显差别,故我们将重点放在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的“信源”和“讯息”比较上。1.信源传统电视新闻发展历史久远,电视台作为专业的新闻信息采集、编辑加工机构,有专门的部门及人员负责,分工明确,流程严谨,环环相扣。网络视频新闻在发展之初,新闻内容的重要来源也是通过传统电视新闻。蔡李章在《网络视频新闻的生产及其规范》表示,网络视频作为电视新闻的网络版在最初时进行的是简单的复制工作,即把各地电视新闻节目下载进行简单、转码处理后上传到互联网。这只是网络视频新闻发展中最简单最基本的第一步,只改变了视频载体形式,主要内容却没有变化。网络媒体发展后,专业的新闻门户网站有了自己的采编团队及采编规则流程,制播相对独立,视频内容的新闻性以及多样性也有了显著提高。对比可知,网站与网民自行采集制作的网络视频新闻因与电视机构、电视组织或电视台委托的外包机构制作的电视新闻在信源上存在明显不同,故排除此类型。值得注意的是,网站有时也会播出电视没有播出过的最新时事新闻,因为此类网络视频新闻的信源同属电视机构,所以即便只是作为网络视频新闻在网络上播出,没有电视制播环节,但仍属于电视新闻范畴。2.从信息来看通过电视新闻专业人员的长期努力,以及电视媒体严谨的编辑过程和健全的把关审查,电视媒体的权威已经受到受众的认可。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由于把关制度宽松,信息传播过度开放、没有节制,导致新闻信息真假难辨,公信力、真实性都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同其他网络视频新闻相比,电视新闻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其传播信息的权威性与公信力。而部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视频新闻由于缺乏权威性,传播中的信息无法在受众中形成较高的可信度,故我们将此类网络视频新闻排除。

(三)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发展特性:通过上述对电视新闻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所表现出的不仅是一种传播手段或是报道形态,更多的是一种生产、流通、传播新闻信息的“电视新闻模式”,同时具有数字化时代的基本特性。1.从技术特征来看“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突破了单方面线形传播、有限交流的方式,利用网络资源海量性、易保存、易检索、超链接的优势,通过电视以及电脑等移动终端,实现了电视新闻个人化、随时随地接收的特点,方便快捷的可点播性也极大地丰富了电视新闻的内容选择。”同时,传统电视新闻严谨的制作基础也增强了电视新闻整体的权威性,使得电视新闻节目无论通过何种渠道传播都具有可信度,大大提高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普及程度。2.从受众特征来看,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发展呈现分众化趋势随着传播过程中双向性的增强,媒介占据主导的地位正在发生改变,主动性减弱。正如马博雅在《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传播的比较研究》中指出的那样,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使受众正在逐渐从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向主动选择者转变,参与意识增强,选择范围更广。与此同时,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接收电视新闻可以通过电视机、互联网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接收的渠道以及渠道内部本身多样性的发展,例如数字电视的频道多样性以及网站的分流趋势,都使受众群出现了分众化、小众化的特点。3.从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来看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为满足小众化的受众需求,定位则更为细致准确,不同类型的新闻内容有特定的选择加工标准。同时与互联网结合,让信息接收更为个人化,因此所呈现的传播网络逐渐向“一对一”发展。4.从互动特征来看传统电视新闻反馈机制较弱,而网络视频新闻依托新技术手段,增强了新闻内容反馈的时效性。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充分发挥了网络及时评论的功能,提升了受众的参与热情。但即使是在评论速度加快的情况下,新闻在本质上仍然没有发生变化,传统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在内容上依然相同。

二、结语

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为电视新闻加入新的内涵,从而完善、全面概括“电视新闻”。

篇9

对于传统的新闻学,大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有如下几种:新闻是对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可以使人们感兴趣的生活事实;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最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所进行的一系列报道。这些定义,虽然在表达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时间概念上,都了忽略了“正在进行”这一电视新闻的不可或缺的特点。根据新闻节目的“现场性”的要求的越来越高,电视新闻的音画同步可能同步于远隔重洋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代取简单的组合型时代。一般,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以“前期”和“后期”来划分记者编辑职能范围,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编辑的能力,导致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发挥不佳。

记者通过观察、调查而发现的生活现状就是新闻事实,新闻得以形成的基础是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而形成新闻,新闻随着客观事实的而存在。电视新闻的画面不但要使反映更多的事实的过程,而且要以现实的细节体现出客观事实,提供最直接的依据给观众,有利于观众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不仅要抓拍好现场,还要运用好现场声,新闻的现场感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同期声,电视新闻能合理地运用好同期声,就会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给观众带来真实感。也能更强化新闻的主题。现场的同期声,必须为表现新闻主题服务,在新闻事件现场,记者要做相对完整连贯的报道,做到声画同步。与此同时,还要和环境声互不干扰、使其突出主题。由记者出镜作报道,让观众看到、听到的是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报道过程,这是现场感强的现场报道特征。随着事态的发生和发展,记者要做到边观察、边采访、边叙述,同时还要现场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应用他们在现场的同期声通过屏幕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使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视性增强。

在采访时,记者要根据视觉的选择原理及新闻现场光线、距离、物象、环境、时间等要素,先寻找出其中容易捕捉的单纯构造进行感觉,来把握物象的主要特点。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对其加强、减弱或修正,再慢慢加深或淡化,这就是单纯性的基本特性。以简单的视觉效果,来表现深刻而多彩的内容,由集中且易于理解的,形势,让预想的意义更好地传达。

篇10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编辑艺术;编辑技巧;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是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营口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以新闻立台,新闻节目占整个频道播出时间很大比例。目前,电视新闻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新闻节目的采制和编辑工作显得极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电视新闻的编辑艺术。

一、符合欣赏逻辑

选择、编辑画面就是舍弃次要的情节,这样,上下画面之间有跳动是必然的。但如果能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次序或人们观察事件的一般思维方法进行画面的编辑,这种跳动就不会引起观众的注意。时间次序要流畅。比如报道今年营口蓝旗机场正式通航这条新闻,谁主持仪式,谁代表市委市政府讲话,谁代表航空公司致祝贺词,应按照现场流程剪辑,这样符合新闻的真实。也可以在领导讲话、致辞中间,插入一些现场观众的反应的画面,这样符合欣赏逻辑,同时也避免了画面的单调。再比如:一条报道市领导到某大型企业进行工作调研的电视新闻,其中一个镜头是市领导手指前方说话,那么接下来的镜头应是领导所指的景物。这样,符合观众所需要了解的领导指的是什么。在剪辑画面时,还要注意景别变化的循序渐进。比如第一个镜头用全景,第二个镜头就用中景,第三个用近景或特写。剪辑时,要避免同景别相接。画面景别不同,包含在画面中的内容不同。远景、全景等景别大的画面,所包含的内容多,观众需较长时间才能看清,所以,远景、全景的镜头可稍长些;近景、特写等景别小的画面,所包含的内容可简单明了,所以镜头长度可稍短些。通常情况下,特写1-2秒;近景2-3秒;中景约5秒;全景约8秒。在画面中,亮的部分比暗的部分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所以,以表现亮的部分为主时,长度可短些,相反,则长些。

二、符合视觉匹配原则

符合轴线规律。任意两个镜头之间都有一条假想的连线,这就是轴线。轴线规律规定,用分切镜头拍摄同一场面的相同主体时,摄像的方向应调度在轴线的同一侧,否则即为越轴。越轴镜头会破坏画面空间的同一,令观众费解。例如,拍摄一组特警在街面上巡逻的画面,先以轴线一侧拍摄一组镜头,然后拍一组在轴线另一侧的镜头,进行比较,会出现不同的画面效果。两画面组接后,将会使观众产生视觉混乱。需要注意的是,在画面剪辑中,遇到拍摄方向不同一,不符合生活逻辑的素材是难免的,可能是不同的摄影师拍摄等原因造成,可以在后期制作中弥补。如在两个越轴镜头中插入一个特写镜头,或者无方向特征的中性镜头,也可以是空镜头等。例如:镜头之一:汽车往前开;镜头之二:(中性镜头)驾驶员开车的近景;镜头之三:车往回开。这组镜头由于了中性镜头,观众会以为在某处转了弯,所以再往回开就不足为奇了。而且,当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中性镜头时对前一个镜头运动方向的印象会渐渐淡漠,再接一个反方向镜头就不会产生一种明显的跳轴感觉。此外,插入空镜头亦可缓减跳轴的感觉。比如,一体育教学片中,第一段讲篮球训练,而第二段是排球训练,中间用一个蓝天的空镜头,从篮球场转到排球场,这样就比较自然顺畅。

三、符合镜头切换规律

画面组接的一般规律:动接动,静接静,声画统一。如果画面中同一主体或不同主体的动作是连贯的,可以动作接动作,达到顺畅、简洁过渡的目的,简称为“动接动”。如果两个画面中的主体运动是不连贯的,或者它们中间有停滞的,那么这两个镜头的组接必须在前一个画面主体做完一个完整动作停下来后,接上一个从静止到开始的镜头,这就是“静接静”。“静接静”组接时,前一个镜头结尾停止的片刻叫“落幅”,后一镜头运动前静止的片刻叫做“起幅”,起幅与落幅时间间隔为一二秒钟。

四、镜头长度适当

如何处理镜头长度,要看镜头表达的内容是否完整。镜头过长令人生厌,过短则让人看不明白。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因题材特点和节目长度的限制,镜头长度一般较短。电视新闻特别是消息,镜头长度最多一两分钟甚至更短。

五、正确处理画面和声音的关系

笔者认为新闻节目最好是用现场同期声,增加节目的真实感。剪辑时要处理好解说词和画面的关系,对画面本身已明白无误表达的信息,就没有必要再用解说词重复注释一遍。同期声切忌冗长与杂乱。适当删除记者的提问过程,只将被采访者的同期声编入播出稿,有效压缩单条新闻所占时间。如果现场同期声不是很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改成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加上同期声字幕,提高传播质量。在剪辑中还应注意声音的衔接问题。准确掌握剪接点,可以达到:每个镜头在相连时,各个剪接点都选择得十分合适,在恰当位置剪断,在恰当位置连接上,那么镜头之间的不断转换就能保证动作连贯、节奏鲜明流畅,事件的叙述清晰明了。剪接过紧会造成语句密集,缺少抑扬顿挫,给听者有压抑感;而剪接过松,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就会破坏声音的美感。当镜头内容是为了营造气氛,表现某种主观情绪时,选择剪接点要根据情绪、气氛烘托的需要,在情绪、气氛对观众感染力最强烈时切换。描写性镜头大多用近景、特写来表现内在的情绪,剪接点要以表达感情、情绪的需要,以人物在不同情境中喜、怒、哀、乐的表情为依据,镜头长度可以对“叙述长度”作适当延长,剪接点拖后,以便宣泄、抒发未尽的情绪,以完整地表现情节含义。情绪、气氛镜头之后,应留下适当的“空白”。如果马上开始新的解说或音乐,观众的情感可能被打断,从而削弱了感染力。

六、正确使用电视特技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一般不提倡使用特技。因为新闻要求公正、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本身,而任何特技都是对新闻素材的加工修改和再创造,从而削弱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求新闻的真实性和增加信息量,新闻剪辑一般使用硬切,或者一些简单的特技,例如,淡入淡出(或称渐隐渐显)、化出化入(或称溶出溶入)、划(或称扫)、翻页、停顿(定格)。

【参考文献】

[1]《电视新闻学》朱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