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科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科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篇1

2010年我院围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任务要求,继续加大创建力度,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使“平安医院”工作在往年创建的基础上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我院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度完善

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工作,把贯彻落实平安医院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年初工作计划,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岗位专业一起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创建工作,落实责任分工和工作目标任务。“平安医院”创建领导小组领导按照各自分工项目定期、不定期组织职能科室开展排查,及时整改发现问题,消除不安全隐患。

二、宣传发动,增强意识

及时召开领导小组及有关成员会议传达上级关于开展平安医院活动并部署工作任务、行动计划,下达到每位职工,认真开展法律法规、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通过网站、宣传栏、板报、讲座、警示教育、登载典型事故案例等形式广泛宣传,如印发消防应知应会知识宣传单700份,人手一份,投资2万多元在门诊楼前增设室外电子屏幕,利用门诊大厅和室外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平安医院”宣传内容。同时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对重点岗位及重点部门职工的培训,提高防范安全风险能力、医疗救护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使“患者的平安就是医院的平安”理念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三、强化措施,确保平安医院取得成效

1、严格依法执业。医院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时根据国家规定进行登记和校验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规范医疗行为,防止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2、提高医疗质量。我院围绕三甲中医医院复评,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各项医疗质量规章制度,重点在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方面,加大对医疗质量的监控和检查力度。对全院医技科室的检查报告、检查记录单、问题整改记录单和医疗质控分析记录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落实措施和限期整改的意见。由于措施得力,整改及时,全院医疗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重点在院、科两级责任制、合理检查、用药、治疗、规范执业行为、严格收费管理、加强评价监督等方面,积极探索规范管理和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在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病人医药费用等方面,让群众亲身感受到创建平安医院带来的好处。在三甲中医医院复评中,受到了评审组专家的好评,7月份荣获“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称号;7月份代表福建省地市级中医院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中医医院管理年评估检查,取得较好成绩(总分92分,超出全国平均分6分),被省厅指定为典型材料进行经验交流。

3、保证临床检验质量。制定并严格执行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维护规程,建立完善了质控文件和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室内及室间质控制度,保证了实验检测质量,并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检验科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和福建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成绩获得优良的好成绩。

4、确保药品质量与用药安全。再次修订《药事管理工作手册》,进一步完善药事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标准操作规程及相关记录凭证;强化岗位责任制,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每月强化质量抽查,并进行标准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严格药品质量检查制度,从科室到每个小组,小组到每个人,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做到一切差错可追溯。同时加强毒麻、精神药等特殊药品的采购、使用和安全管理。

5、确保院感工作取得成效。一是完善并修订《**市中医院感染管理资料汇编》,同时将其制成电子链接文档挂在院内局域网,方便广大医务人员随时学习、查阅。二是调整充实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配备专职人员,加强督导。三是对重点科室产房及血透室的布局进行了完善。针对产房存在的一间多床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进行了分隔,设立了隔离待产室和隔离血透间,严格做到对感染阳性血透患者实行分室专机透析。四是加强和薄弱环节(如监护室、ICU、病区治疗室等)的院感监控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感染率为 4.04%,漏报率为2%,均符合要求。五是严格执行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六是加强对医疗废物管理,严格医疗分类收集、处置,加强医疗防护,确保医疗废物处置人员及医护人员免受职业暴露的危害。七是进一步加强一次性用品的管理、督查力度,杜绝一次性用品复用现象。八是全力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等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建立领导带班的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组建包括ICU、呼吸、心内、神内、妇产、儿科、感染、院感控制等专业的专家组,做好应急准备,严格执行发热病人的预诊分诊制度,做好病人的登记、筛检及隔离治疗。储备足够数量的丙种球蛋白、达菲等药品,配置相应数量的呼吸机(多功能及无创)、监护仪、便携式血气分析仪等救治设备,确保重症病例的救治需要。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确保疫情报告渠道畅通。组织培训医护人员和应急演练等,以提高诊疗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强化安全保卫工作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作为平安医院工作的重点。一是认真做好医院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今年我院重新修订了《消防安全工作制度》、《火灾应急预案》、《停电应急预案》,加强了对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除医院保卫科日常例行检查外,院领导定期、不定期率领有关职能科室人员进行消防、安全保卫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明确了相关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和义务。医院投入2.6万元,继续与有资质的专业公司签定了医院消防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合同,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保养维护和测试维修,今年共购置更换灭火器85个,维修更换应急照明灯54盏,安全出口灯38盏,确保消防设备在良好的情况下运转。同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工作,邀请消防支队专家到我院讲课,参加人员达1000多人次,并举行灭火的实战演练,使全院职工增强了消防意识,基本掌握消防技术。二是切实加强医院治安保卫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平安医院。针对我院的新病房大楼开工建设,安全隐患增加,治安形势更加严峻形势,为确保患者、医护人员和医院的财产安全,构建和谐平安医院,我们积极采取整改措施,主要有: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完善并落实各项防盗工作制度,及时调整充实保卫科人员1名,充挥发挥警务室的作用,继续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易发生盗窃案件薄弱点的防范设施,做到防范于未然;监控设备24小时全天工作,并将可疑镜头记录归档,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努力完善防范体系,加强与公安机关的联系,保持对医托打击的高压态势;强化对车场承包商和建筑商的监管,继续聘请保安人员建立中午和夜间医院下班时间的巡逻制度、财务科每日派出工作人员巡查各收费窗口、保卫科加强门诊大厅人流高峰期的巡查等措施,同时加强病区管理和病员的安全教育,积极摸索、建立一套警方、院方、患者紧密结合的防范体系,形成专业力量、辅助力量和群众三位一体,共同打击盗窃、医闹、医托行为。

五、仪器设备及信息安全管理

1、针对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这个医疗行为的重要环节,包括CT 、数字化X光机、彩超等在内的所有大型设备,都按相关规定由市计量所进行计量设备强检,保证了机器的安全运行。严格执行电梯司机持证上岗制度,已到期的按要求进行培训,及时年审。医用电梯有专人管理,建立安全的运行机制,按相关规定由有资质的维保单位进行保养,由质量监督所进行检定,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医用氧气的使用管理,中心供氧中心吸引24小时值班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增强后勤员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认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并针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和薄弱环节,制订并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做到边整边改,严防事故发生。医院实行双向供电并配备发电机,保证医疗用电安全需要。根据市锅炉办的要求,医院投入 3 万多元迁移锅炉房,以符合安全要求。医院设备、设施安全运转,配电室锅炉房电梯等实行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3、加强微机信息管理,完善信息系统监管与执行权限相分离。通过政府采购招标的数据审计存储系统和黑盾安全审计系统V3.0已完**装并投入使用,确保信息系统后台数据库有效监管和数据安全。

今后,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医院发展大局,立足本职,立足实际,继续努力,为创建“和谐**、平安医院”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2

一、“”卫生工作成就令人瞩目

“”时期是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卫生系统上下群策群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卫生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卫生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卫生改革发展确立新理念。五年来,卫生系统全面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卫生问题,统一思想认识,调整发展思路,强化薄弱环节,改革运行机制,全面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各项卫生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二是政府卫生投入大幅增长。五年间,全市卫生总支出24.67亿元,是“”时期的2.78倍;财政用于卫生事业投入5.68亿元,是“”时期的6.58倍。争取各类卫生项目34个,总投资6518万元,建设改造了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服务领域的基础设施,综合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三是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改善。与年相比,人均预期寿命增加3.4岁;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5.35/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12.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9.18‰。四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适度增长。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124个,比年增加167个。每千人口病床数3.19张,比年增加0.29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3.91人,比年增加0.74人。五是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通过三年的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员培训、技术与管理进一步加强,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卫生系统经受住了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出色完成赴川抗震救灾防病、食用“问题奶粉”婴幼儿筛查与医疗救治、省运会等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任务。在最关键时刻,广大卫生工作者不畏艰险、不辱使命、舍生忘死,抢救生命、救治伤员、防控疫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交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市卫生局荣获年全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先进单位。过去的一年,卫生系统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条主线,强化责任,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开拓创新,五项重点医改普惠民生,其他卫生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新农合扩面提标使更多的农民受益。新农合筹资标准由100元提高到150元,最高支付限额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年,全市新农合参保人数70.73万人,参保率96.42%,比上年增加2.47%。统筹基金使用率91.96%,参合农民一次性报账率为91%,总补偿金额977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9.2%。

(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使百姓就医负担减轻。从中心卫生院率先启动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到15个中心卫生院和12个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扩大试点,经历了探索实践、总结完善、逐步推广的过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在全市32个乡镇卫生院和14个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全面实施,提前一年覆盖10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改革前相比,试点机构门诊人均费用下降37.22%;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5.15%,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5%,大处方、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等现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城乡居民免费享受。一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推进,完成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1174例,唇腭裂手术8例;免费救治儿童白血病12例,实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手术88例;6.48万名8-15岁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免费为农村妇女开展“两癌”检查1.88万人次;8104名农村孕产妇享受分娩补助,补助金额243.12万元;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1.14万人次;免费婚前医学检查1.54万人,婚检率达75.28%;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9100座。九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价值1056.66万元,建立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71.70万份,家庭电子健康档案18.46万份;6268名高血压病患者、1277名糖尿病患者和941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慢性病规范管理;建立慢性病专项档案1.54万份;完成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1.8万人、3岁以下婴幼儿生长发育检查1.13万人;为孕产妇开展孕前孕后保健3418人。

(四)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与完善。建立了公益性管理体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和初级保健职能,限制其向单纯医疗方向发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基本工资实行全额保障。大力推进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契机,争取上级项目资金4600多万元,完成基层卫生建设项目13个,改扩建业务用房1.68万平方米,添置医疗设备742台(件)。全市32个乡镇卫生院、2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09个村卫生室(所)达到省卫生厅建设标准。加快基层卫生机构人才培训,培训在岗乡村医生1095人、乡镇卫生技术人员156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388人、全科医生22人、社区护士17人。选派18名专业技术骨干到基层卫生机构进行技术帮扶,选派50名农村卫生人员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培训。

(五)公立医院改革尝试有益探索。以强化服务为抓手,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全市有5家医院11个专业开展了29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进入路径管理病人260例。在8家重点联系医院20个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99%以上,家属陪护和自聘护工比例明显降低。医院内涵建设取得新突破,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先后步入三级甲等医院行列,新钢中心医院、分宜县人民医院、分宜县中医院先后晋升二级甲等医院。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重点加强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临床合理用药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围手术期、医院感染及临床用血等安全管理。

(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以重大疾病防控为重点,认真落实结核病、艾滋病防治策略,完成结核病初治涂阳病人426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2106人份、各类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病毒检测58879人份;现有需管理的HIV感染者及病人54人,管理率为100%。全力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全市报告手足口病例893例,未出现重症与死亡病例。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覆盖面达100%,五苗常规接种率达99.69%,新增疫苗接种率达95.33%;全市48个预防接种门诊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率达100%。市、县(区)疾控机构检测项目进一步拓展,实验室检测能力经省卫生厅考核达标。认真实施“降消”项目和“关爱儿童”项目,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全面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服务能力建设,全市所有开展助产技术的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母婴安全乡卫生院”标准。建立健全了卫生应急预案体系、监测和预警、应急报告、信息、协作联动、应急处理等机制,院前医疗急救实现了科学指挥,合理调度,有效救治。

(七)卫生行业监管措施更加有效。加大服务要素监管,组织开展了大型医院巡查、处方点评,加大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和合理用药监测。加大药品招标监管,推行网上统一药品招标采购,年,全市医疗机构网上采购药品1.46亿万元,让利患者8672万元。加大食品卫生监管,全面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认真落实餐饮单位现场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切实保障食品卫生与安全。出动卫生监督人员6675人次,检查单位5989家,限期整改192家,实施行政处罚4家。加大临床用血监管,定期开展采供血机构执业检查,血液安全得到保证。全市无偿献血2.53吨,比去年增长13%,成分输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99%。加大医疗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查处无证摊点及非法行医案5家,销毁各类违禁健康相关产品580公斤,价值4.5万余元,非法行医得到有效遏制。

(八)其他各项工作富有成效。一是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新增中医特色专科6个,培训中医药人员542人,完成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18人,推广“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30项。分宜县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考核验收,渝水区被评为全国中医药社区卫生工作先进区。二是学科与人才建设全方位推进。6个市级领先学科经验收达标。各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梯队已经形成。医药卫生科技迅猛发展,年经市科技局批准立项的卫生科研项目82项,通过鉴定26项,9项卫生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三是创业服务年活动有亮点。启动“牵手企业”行动,开展了“帮企业助发展,帮企业解难题,送政策进企业,保权益促和谐”等四项服务。组织75名医疗卫生专家与72名企业家结成服务对子,为企业家提供诊疗优惠待遇、开展医疗保健服务、协助办理诊疗手续,提供卫生保健咨询。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1个,实际进资2.4亿元。四是行业作风建设有长足进步。组织开展了卫生行风专项治理、卫生行风大家评、医德医风示范科室、医德医风示范岗位等评选活动,引导医务人员争做人民满意的医务工作者。出台了商业贿赂不良记录、收受“红包”或“回扣”处理、效能告诫及问责等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从业人员服务行为,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有新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归功于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无私奉献和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向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忠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全市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结构矛盾突出;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负债较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补偿政策落实不到位;医患关系不够和谐,医疗纠纷和“医闹”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梳理,切实抓好解决。

二、科学谋划“十二五”

卫生工作市委、市政府提出:“通过8-10年努力,实现人均期望寿命80岁”的目标,赋予了卫生部门重大使命。我们要把综合反映卫生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以及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作为“十二五”卫生规划重要指标,坚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统领,加快推进各项卫生工作科学发展,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一)明确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卫生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1‰和13‰,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内。

(二)认清发展形势。我市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时期,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生产生活方式变革迅速,卫生问题更为复杂。传染病危害依然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威胁不断加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职业病危害时有发生,给人民健康带来严峻挑战。群众对健康的期待和对卫生服务的需要越来越高,对保障制度和服务水准的改善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繁重,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卫生发展的内部结构和发展方式上,仍不同程度存在重治疗、轻预防,重规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轻精细化管理和机制转换等问题,因此,卫生工作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范围也必须作相应调整和改变。

(三)理清发展思路。新余是全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试点城市。如何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必须付诸行动,必须加快“四个转变”。一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卫生资源统筹力度,增加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服务投入、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中医医疗服务、重大疾病控制等薄弱环节,不断缩小城乡之间、人群之间卫生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卫生投入机制、高效规范的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完善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兼顾公平的监管机制,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转变服务模式。从偏重治疗向健康促进转变,从注重个体服务对象向家庭和社会群体转变,服务内容由专科向更加注重全科转变,建立起涵盖每个生命周期的连续模式。四是转变人才观念。发展卫生事业,必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依靠人才和科技上来,把培育高素质卫生人才放在优先位置,抓住引进、培养、使用等关键环节,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精良的卫生人才队伍。

三、扎实做好年各项卫生工作

年是“十二五”规划起步之年,也是完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任务的第三年。年,全市卫生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让群众“得病有保障、看病更便捷、平时少得病、治病少花钱”四个目标,推进五项改革,提升五大能力,做好五项重点工作,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

(一)继续推进五项重点医改,着力解决医改重点难点问题

1.完善相关政策,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新情况、新问题也有所暴露。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抓好“四个落实”。一要落实经费保障政策。省财政下拨的80%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经费,要及时下拨到基层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或挪用。要做好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县(区)财政部门的支持,落实卫生投入政策,确保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要落实采购配送政策。省卫生厅在采购平台建设、招标投标规范、供货配送、电子监管等有明文规定。我们一定要按省里的要求,坚持省级统一招标采购,保障基本药物的质量,合理有效降低采购价格。积极探索价量挂钩新模式,一次完成采购全过程,降低采购成本,促进基本药物生产和供应。落实药品配送责任主体,加强监管和服务,确保配送及时到位、方便可及。三要落实医保报销政策。基本药物要全部纳入医保“三张网”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门诊统筹,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合理控制服务成本。四是落实配备使用政策。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加强使用基本药物管理,引导群众按需使用基本药物,确保基本药物的合理配备使用。要严格执行基本药物使用管理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目录药品品种数量和销售金额严格控制在30%以内。非目录药品要严格执行招标采购、零差率销售,严格执行医保报销补偿等相关政策和规定。各地要及时总结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经验,积极探索创新,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人员编制、财政补助、机制转变和绩效考核等政策,切实把药品费用负担降下来,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基本药物政策的实惠。

2.以强化内部管理为重点,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要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采取“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先易后难、边试边推”的方式,积极推广较成熟、见效快、易操作的惠民便民服务措施,让人民群众尽快享受到公立医院改革实惠。

一是抓好市中医院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在重大事项方面的职责,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扩大用人自,强化具体经营管理职能和责任,增强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二是优化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组织编制年新余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结构、功能定位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标准,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改善结构”的原则,限制老城区新增医疗机构,新增卫生资源向新城区转移,向社区和公共卫生服务转移,向康复、精神病防治、老年病防治等领域拓展。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促进民办医院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三是强化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推进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改革。大力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加强医院临床护理管理,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推行预约门诊、检查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措施。逐步推进医院全成本核算与控制,强化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考核,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四是完善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制度。结合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建立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工资制度。通过提高待遇、多点执业、建立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完善职业发展条件、改善执业环境等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五是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开展县级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远程会诊系统建设试点,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检查、远程教育和信息共享。建立与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相衔接,以电子病历建设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网络,推进电子病历试点工作,三级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率达到40%。

3.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基金监管运行水平。随着新农合保障范围扩大和保障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逐步释放,新农合基金的运行和支出压力随之增大。因此,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保障基金安全有效运行。一要完善补偿模式。坚持以大病统筹为主,积极探索门诊补偿与住院补偿有效衔接的补偿模式,要在统一起付线、统一封顶线、相对统一补偿比、统一补偿办法、统一门诊大病(慢性病)病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统一基本用药目录的工作,提高实际补偿比和保大病能力。二要改善监管手段。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管,查处不合理收费、不合理检查,严格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幅度。要积极防范基金风险,加强基金的筹集、拨付、存储、使用、内控等各环节的监管和运行情况分析。

三是推进网络“直报”。加快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和使用步伐,抓好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网络“直报”,确保统筹基金使用率和参合农民一次报账率分别达到85%、90%以上。各地要确保新农合管理部门、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网络连接,实现网上在线审核结算、实时监控和信息汇总,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大力推广救助对象住院新农合补偿与医疗救助补偿的“一站式”服务模式,逐步实现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共享。

4.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就医看病提供方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体制机制等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的瓶颈。作为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只要各级政府有决心,保证足够的投入力度,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人才队伍建设与体制机制改革是难点所在,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抓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继续实施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医学生和招聘执业医师计划,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基层卫生人员定期岗位培训。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从二级以上医院选派一批专业技术骨干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技术帮扶,从基层医疗机构选派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到二级以上医院进修培训。二是抓好基层卫生综合配套改革。认真贯彻《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绩效工资,落实绩效考核。建立有效的责任、竞争、激励机制,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发挥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功能。三是抓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项目主管部门和单位要落实项目建设责任,抓好项目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尽早落实配套资金,加强项目监管,及时跟踪项目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的困难与问题,确保项目按进度、高质量完成,早尽发挥项目效益。

5.强化责任与管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惠及城乡居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工作量大。我们必须按照项目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督促检查与考核,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一是抓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完成儿童白血病免费救治8例、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113例。按照长效机制管理的要求,继续抓好“光明•微笑”工程免费治疗手术。继续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补助,为农村适宜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为农村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二是抓好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为载体,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价值720万元公共卫生服务,为居民建立规范电子健康档案,确保建档率达60%以上。强化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的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努力把基线调查工作做实,把健康宣传工作做广,把随访工作做精,把防治措施落实到位。三是抓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病患者建立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建档率达到30%。继续为0-3岁婴幼儿提供免费生长发育检查、孕产妇免费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

四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定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办法,明确任务指标、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和资金监管等。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考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机构考核与服务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准确、合理地评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与补助经费挂钩。

(二)推进新一轮服务能力建设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第一轮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市卫生局受到省卫生厅的表彰。但与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能力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卫生基础还不够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然薄弱,尤其在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有所欠缺,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坚持不懈常地抓下去。根据省卫生厅的部署,市卫生局决定再利用三年时间,实施新一轮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在继续抓好房屋、设备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突出以人才、技术和管理为重点,全面提升五项卫生服务能力。一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拓展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项目,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推进医疗机构疾病控制工作达标建设,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加快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启动建设新余市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改善医疗急救设备设施条件;加强公共卫生人员规范化培训和关键技术培训。二是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巩固、提升已达标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积极探索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卫生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加快适宜技术、中医药技术推广与人员培训,全面完成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任务。三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100%的城市街道并达到三星级标准,6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二星级标准。进一步规范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转变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巡回医疗、上门服务和主动服务。四是提升城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省市共建学科、市级医学领先学科、专病专科建设,形成管理科学、服务精良、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的专病专科群体,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治水平进一步提高,住院病人外转率进一步下降。五是提升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加强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监督执法水平,卫生行政许可案卷和卫生行政处罚案卷合格率达到80%,快速检测设备配备、使用率达到60%。

(三)做好五项重点工作,促进卫生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切实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与流行。一是抓好重大和重点疾病防治。抓好鼠疫、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监测,提高监测质量。加强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防控,提高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及时有效处理传染病疫情。切实抓好艾滋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强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继续推进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保持策略覆盖率100%,确保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70%以上、病人治愈率85%以上。实施“慢病综合干预示范区创评”策略,加强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重性精神疾病防治。二是抓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加强疫苗管理,规范接种服务,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与处置工作,强化疫苗流通和冷链运转管理,确保疫苗接种工作安全有效。三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以“妇幼安康工程”为总抓手,认真开展“两纲”终期评估,建立危重孕产妇监测和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推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创建儿童保健示范门诊,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到40%。继续抓好婚前医学检查,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2‰以下。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人规范化培训率达到40%,设备配备率达到50%,以县为单位产儿科关键技术培训率达到90%。四是强化卫生应急工作。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充实卫生应急队伍,改善卫生应急装备,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推进卫生应急工作社区(乡镇)示范点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继续开展卫生城市、卫生乡(镇)村、卫生单位创建工作。突出农村改厕和水质监测、健康教育和促进重点,积极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强化病媒生物控制,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素养,促进疾病预防控制。

第二、全面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理顺食品监督管理体制,抓紧移交餐饮监管职能,重点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信息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组织开展创建食品安全先进县(区)工作,加快推进基层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网络建设。切实做好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的监督管理。加强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督,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加强医疗执法监督和采供血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

第三、强力推进学科与人才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学科与人才必须同时抓,“两个轮子”必须一起转。在人才建设方面,要抓好五大卫生人才工程实施,按照《年新余市卫生人才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创新人才及学科团队建设工程、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公共卫生人才推进工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程,统筹推进各类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学科建设方面,要重点扶持省市共建学科、市级医学领先学科和特色专病专科建设,打造一批服务品质高,群众口碑好的优势学科。在医药科研方面,要加快研发能力建设,引进一批先进技术项目和最新诊疗技术,向基层推广一批适宜医疗卫生技术项目,不断提升卫生科技创新能力。

第四、抓好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医院一切工作的核心。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群体意识,明确自己的使命,对病人极端负责,对工作严肃认真,对技术精益求精,养成人人讲求质量、人人注重安全的自觉性。要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从环节质量入手,加强全员、全过程、全部工作质量的管理,建立并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的定期检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和告诫谈话制度。加强等级医院动态管理,巩固评审成果,促进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开展大型医院巡查,重点检查医疗机构是否接受政府指令,完成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任务。是否承担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任务,是否积极开展义诊、医疗服务下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医学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工作,作为考核医院公益性的重要指标。在民营医院开展“规范服务行动”,加强民营医院监管,引导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继续开展“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创建活动,加强科室管理与建设。认真贯彻《献血法》和《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严格血液质量与安全管理,大力推进无偿献血和临床合理用血。

第五、加快中医中药发展。建立健全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的体制、机制和投入政策,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在公立中医院改革试点中,推进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强化中医医院管理,深入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巩固分宜县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渝水区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成果。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适宜技术推广,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开展。加强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加大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力度。

统筹做好其他工作。第一、深入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为巩固提升机关效能年和创业服务年成效,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卫生局决定年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各地各单位要按照活动内容、工作步骤和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一是着力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正确处理依法依规办事和创造性工作的关系。二是着力提高高效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快完善和规范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制度,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改进服务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治各种影响机关效能、损害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三是着力提高破解难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以创造性的工作争取突破性进展,破解影响和制约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四是着力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卫生工作政策转化为推动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并一以贯之地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严格要求,强化督查、健全机制,协调推进,确保全市卫生系统提升服务年活动深入开展。

第二、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好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工作,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加强“三重一大”制度及财务管理“三项制度”的监督检查。继续开展“医德医风标兵”评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要以“卫生行风大家评”为载体,加强对医务人员服务质量和服务行为的动态监督。加强网上药品采购和药品使用的监督,推进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