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调查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教学调查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20年开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开端,一场肺炎疫情改变了国人很多生活节奏,教育战线同样遭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安全,我国史无前例的延期学校开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疫情期间成为每位老师、学生及家长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上级教育部门及时根据疫情情况,制定相关文件指导精神。我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由原先微信小程序(功能单一)、作业帮网课网络形式进行知识复习。在3月2日起,改为更方便实用,功能更强大的“钉钉”软件进行线上网络授课,我校教师认真落实这一规定,使用一周以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根据学校开展线上的教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线上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 员:教导处、全体科组长
二、学生线上教育条件调查摸底
为实现局要求的做到学生线上教育全覆盖,一个不漏的原则,我校组织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调查摸底,确保我校学生能做到一校一案,一级一案,一班一案,“一生一表”,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
三、开展线上教育工作举措
(一)2020年3月1日上午,我校召开了线上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先由校长解读上级相关文件及就线上教育提出几点建议,强调学校要为老师创造条件,充分提供硬件、软件设施,保证线上教育有序开展;做好家校沟通,保证有条件接受线上教育学生的教育外,还要关注条件欠缺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不放弃每一位同学的学习。
郭少华副校长就线上教育进一步具体的部署。从全面加强领导组织、责任明确、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及其他特别注意事项等几大方面进行了详细具体的部署。特别提出要重点做好教师线上教育的培训、学生的教材的及时发放、各年级的课程合理安排达到“五育并举”。最后,分年级讨论各年级实施方案。
会议明确了我校在特殊时期线上教育的具体做法,为我校开展线上教育带来了及时、合理的引领。
(二)为保障我校线上教育有序开展,提高线上教育实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线上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一校一案,一级一案,一班一案,“一生一表”。
(三)致全体教师及家长、学生的一封信,明确在疫情防控、教育教学两不误情况下,于2020年3月2日正式利用“钉钉”教育平台开展线上教育,学生开学不返学,教师居家授课,进入正常的工作、学习状态,期间随时关注上级和学校的工作安排。
(四)专人负责“钉钉”教育平台培训,3月1日利用微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钉钉”教育平台操作;并要求各班通过各种途径(微信、短信、打电话等)通知学生或者学生家长,要求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尽快下载“钉钉”平台APP、登录和熟悉该平台操作。
四、开展线上教育情况
线上教育以“任务驱动式”开展,对标完成上级要求,教师制订“学
习任务清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切实做好学生作业批阅,做到及时辅导答疑和指导。
(一)推行钉钉网络授课好的方面及收获。
根据要求七、八年级各科目线上推送(直播、录播课),九年级线上课程一律采用直播进行,但时间不超过20分钟。
通过钉钉,很多老师反映自己又学会了一项技能。授课过程发现有些同学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不错,也许是隔着网络,不用面对老师,面对同学的原因,许多学生都能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也有私下提出疑惑的。
老师利用“钉钉”线上教学,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先进教学资源化为己用,增加知识,学习更好的现代化技能,与时代俱进,适应社会需求。师生及家长因在网络中沟通联系更紧密。很多老师悟出这道理,特殊时期,更能激发人的潜能,自己身兼两职(教师、家长),深知其中的责任,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通过线上教学,老师和学生都能努力学习探索线上应用技术,在资源分享这个方面是值得肯定的,能够及时把课件、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实时分享给学生。班中有一部分同学始终坚持参与学习,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二)推行网课后出现的问题。
1.部分同学网络不是很好,有学生甚至要用流量上课。由于网络问题,或者硬件终端等因素,老师上课的连麦功能不好,导致这师生不能互动。
2.教学过程中无法确保学生是否有认真的听课,是否有做笔记,一切只能靠自觉。不上课,不写作业的同学也无法处理。
3.很多家长在家做好“监学”的职责。老师对没上课或没交作业发信息给家长,甚至打电话给他们,都无明显效果。
4.有些科目对着屏幕改作业很费老师精神和眼力。有学生的字本来就写的潦草,照片拍不清晰,老师对这些难以批改。
5.软件里的手机圈点勾画的功能,有不方便使用的情况,例如:放大了又难移动。电脑改作业,能放大,但是图片又不好圈点勾画。
6.大部分同学能参与直播学习,课后做作业 但交作业量只有一半以上,不大理想 。参与每天签到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 由于参与直播授课,有回播功能,学生偷懒不积极按时参与,配合度不高。有些同学一次都未交过,通过微信,钉钉去催交作业,都未及时上交。作业质量得不到保证,应付式、抄作业的现象较普遍。
五、后续网课实施的建议
1.继续摸索线上教学模式的先进方法,多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2.加强科与科、科与级、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的沟通交流,多探讨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3.及时掌握学生参与线上学习和做作业的人数,把数据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家长,争取100%学生参与线上学习。
4.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微信、钉钉等组织各类有意义的线上主题教育,并让学生每天加强体育锻炼,努力做到人人身心健康。
5.“停课不停学”是疫情蔓廷的特殊时期的教育系统一项重要工作,“网络直播授课"也是当今时期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下,能够逐淅解决“网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努力做到真正的在家“停课不停学",让毎一个孩子在这个特殊时期都能够学有所获。
总的来说,大多数同学参与线上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家长欠缺监管力度,有些学生的网络质量和学习终端因素影响,网课学习比较卡,师生隔空上课,师生互动效果不太理想,不能很好地在课堂上因材施教等。
篇2
为了切实做好开学复学后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衔接,
进一步巩固线上教学成果,确保实现本学期数学课程教学
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要
求,帮助学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后教育教学衔接,保
障春季学期教学时间,确保完成本学期小一数学教学任务、
和教学质量。
二、做好学情诊断
1.梳理笔记作业。要梳理线上课程的听课笔记、学生
的
作业情况,尤其是作业中的错题,充分了解学生的线上
学习情况。
2.单元测试。开学要基于教材目标与学生学情,对每
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检测,方式可以是纸笔测试与口头测
试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
3.设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情与学
习需求。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根据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一份科学
理的教学计划。如哪些内容要重新让学生体验理解?哪些
内
容要重点讲解?哪些内容需要查漏补缺?对于学生已经
掌
握的知识点,怎么展开复习?总上所述,安排以下几种
课型:
1.理解体验课。一是体验不深刻,让学生再次体验,
比
如100以内的进步加法和退位减法,需要引导学生摆小
棒,真正让学生体会算理。二是理解不深入,要设计活动
加深理
解。如第五单元,人民币的单复名数之间的互化等。
2.查漏补缺课。有些内容学生错误率较高,有些线上
学
习的局限性,学生接受新知比较难得知识点,这些内容
要查漏补缺。
3.单元整合课。学过的单元,鼓励学生自己去整理,
加深学生对一个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联系。
四、基于学情精心备课
线上教学,教师教了,不等于学生学会了。不同学校、
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学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这些学过的
课,
怎么上?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学情备课来展
开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次新授课之前可以结
合前面
的内容进行回顾梳理,尤其是有关联的知识,加深
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学科知识学习上的衔接。
五、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学生学得不好,原因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是因为学
习
态度问题,没有在线认真听课;有些学生接受能力慢,
认真
听了,听不懂;还有些孩子在老家没有条件听线上课程等,
因为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如没有
在
线上认真听课的,重新听,反复听;还有部分听不懂的
学生,就要一对一的个别辅导。
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线上学习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
约束力,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师生互动、
学生交流的环节,导致学生上课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参与
性。另外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容易中断以及不利
于学生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成为
开展线下
教学的障碍。所以恢复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班
级学习氛围、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学
习状态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同桌互助、比一比,
小组合作等学习
活动,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交流互动,
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重建学习规则。
篇3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远程开放教育;网络课程直播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微课、慕课出现,学生能通过各种在线媒介免费听到想学习的课程,增加知识,既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又能及时与老师在线互动。因此,在线教育的兴起对现代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目前成人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在线上平台提供教学视频和知识点PPT等学习资源,学生课外自主完成对线上资源的学习,而在课堂上(线下)教师则对学生反映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本文从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出发,对远程开放教育中如何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二、远程开放教育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途径
针对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的特点,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优化在线教学资源
相对于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在线教学模式下师生处于分离状态,传统意义上的感情交流消失了,课堂气氛也不复存在,教师的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也难以发挥,因此,在网络资源建设时,要尽量做到“活”与“动”。“活”是指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制作文本文件时,多使用课堂语言,使其尽量口语化;而“动”是指学习资源不应只包括教学大纲、考核方案、在线答疑等文本(静态)形式,还应有系统讲课视频、微课视频等动态形式,学生在网上能看到老师,学习更有动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在线教学较之传统面授教学的不足。当然,视频制作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时间不能太长,系统视频时间不要超过40分钟,微课视频不要超过20分钟。
(二)组建课程教学团队
在线教学模式下,某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再是单一的个人,而是一个教师群体,因此,组建课程教学团队能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课程建设的全面发展,推动教学改革。在教学团队中,应有明确分工,比如课程责任教师应利用自身的位置优势和学术优势,制作有特色的各种教学课件,针对学生特点和上网条件,在网上多开展定时集体备课、课程实时专题讨论、课程非实时专题讨论等活动。而课程辅导教师由于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应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和答疑等活动,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都要第一时间给予回应。通过课程建设,将整个课程教学团队凝聚到一起,充分调动团队中每一名教员的积极性,给其展示和发挥的空间,使每一名教师的能力显著提高,从而推动整个教学团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三)采用网络直播课程模式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互联网+”计划,而网络直播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直播课程可以实现网上实时互动教学,它不拘泥于课堂形式,相较于远程教育更人性化、更实时、更有互动性。因此,可以组织课程辅导教师积极参与网络直播课程,根据课程的重点及难点问题设计网络直播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网络直播课程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在直播教学中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遵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基础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课程教学团队结合企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设计了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教学、线上互动交流、线上评价反馈的混合教学模式。
(一)改革方案设计
1.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制造企业基本业务的核算、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及错账的更正法、财产清查的方法及账务处理、账项调整的类型及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等;第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学生应能够熟练做好登账、对账和结账工作、编制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熟练的对财产清查结果和账项调整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制定简单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第三,人文素养目标。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规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品德。
2.教学内容
“课程单元”是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目的是指导学习者更有效的学习。为了方便自学,本课程共分成八个“课程单元”,包括什么是会计、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编制的依据、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企业会计工作组织等内容。
3.教学方法
本课程基于Moodle平台和具体的教学对象,设计新的在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了课程网页内容、系统讲授、微课、专题讨论、在线考核、在线答疑等模块,同时,结合面授课和网络直播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通过这种混合式教学方法,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引导和监管,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实现个性化教学。
4.考核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只靠平时的作业和期末的考试,课程团队借助于广东开放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了全新的数字化课程,学生所有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平台上都有记录,为真正意义上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数据,课程总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学习活动成绩、课程测试成绩和学习过程评价成绩。
(二)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1.线上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网上学习指引完成查阅课程学习资料、观看系统讲授视频和微课、参加专题讨论等线上学习活动,其中,系统讲授视频便于学生学习,而微课便于学生碎片化学习,这样将系统化教学与碎片化教学为一体,就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中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学习平台上进行反馈,以便教师合理的安排线下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2.线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主要根据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反馈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并对应用性知识进行拓展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出一些跟实际工作联系紧密的应用问题,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做到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通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课程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
3.线上互动交流
对于学习的重难点内容,课程教学团队每学期都安排课程教师通过QQ群视频开展网络课程直播,全省所有学习该课程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课程实时与老师交流,及时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另外,学生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在线答疑”模块,提出自己的意见、观点和疑问,课程辅导教师负责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适当补充和总结学生的意见及观点。通过线上实时和非实时指导与答疑,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4.线上评价反馈
教学结束之后,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完成课程测试,辅导教师通过学习平台统计的数据和课程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教师还需要进行教学反思,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看法及意见,对教学方案不断改进和优化,进一步提升后续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课程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让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做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够解决成人学习者存在的工作与学习、家庭与学习、分散居住与集中学习的诸多矛盾,同时,教学平台上丰富的课程资源,线上线下实时、非实时的教学手段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不同要求,教与学的方式更加灵活,让学生通过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
2.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仅有线上的自主学习,还有线下的课堂教学、网络直播课程实时线上学习。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网络课程直播,都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都能及时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有效的避免了因网上自学、长期脱离学校而出现的无组织状态。
3.及时掌握学习情况,调动学习积极性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弥补过于依赖网络学习所产生的放任性,学生所有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平台上都有记录,老师能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对于综合表现稍差、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辅导教师制订个性化辅导方案,及时通过网络平台或QQ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大限度的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4.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教学团队的老师需要不断的自我学习,提高信息化操作能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组织能力。课程责任教师每学期都要组织两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体教学的不足,促进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提高课程辅导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篇4
关键词: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内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技术深度融合,在网络平台上传教学视频、教学知识、重难点解析、PPT等学习资料,然后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对这些资料的学习,而在课堂上,教师再针对学生反馈的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将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先进学习工具和课堂有效结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
2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一言堂”、“满堂灌”,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教师提前做好教案和PPT,以板书加多媒体的形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很少提前预习课堂上要学的知识,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互动、讨论的时间较少。这样会使学生对课程感觉枯燥乏味,经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睡倒一大片,或者在下面玩手机,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依赖心理强,被动接受学习,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2.2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面对不同的学生都是一样的,然而不同的学生其专业基础、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和习惯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把握学生阶段性学习状况,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3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滞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但大多数教师只是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授课时还是以板书加PPT的方式,未能有效地结合现代技术手段,由于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落后和学校网络信号差等原因,致使课堂上真正使用翻转课堂、慕课、雨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教学的很少。
2.4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传统的教学中,学校一般采取终结性教学评价,而过程性评价显得微不足道。虽然学生的出勤、作业、平时表现期末考试时也会考虑,约占总成绩的30%-40%,但还是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主占60%至70%。因此,这样很可能会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坐在教室里,但不好好听课、交作业的时候抄一下,期末根据老师画的复习重点背背而通过考试,实际上关于这门课程的相关知识也没有掌握住,应试教育在大学课堂中无疑再次重演。
3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3.1课前准备
(1)学习者分析。教师首先要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及习惯等,确定课程教学起点以及对学习者实施个性化教学。(2)课程设计。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参照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其次要设计教学内容,包括教学日历、教案、课件、习题及作业、教学视频等;最后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提前把相关的课程资源上传到该教学平台上,为学生线上学习做准备。(3)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线上学习,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完成老师的任务或作业,针对自己不会的问题,可以在教学平台或微信、QQ交流群上反馈,可以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也可以求助老师,以便老师在线下时间进行答疑解惑。
3.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程的基本内容,还应当对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并对线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教师提前设计好引导性问题,通过提问、课堂测试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组互动和师生互动过程中,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术氛围和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反馈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加深,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课后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上的记录如:观看视频时长、提交作业的质量、参与讨论发帖的次数、阶段性测试情况等,跟踪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整体表现给予考核评价,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然后结合期末卷面考试成绩给出最终结果。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和看法,总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得出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教学反思,在后续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进一步提升后续教学的效果。
篇5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堂建设;经验与成效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3-02
一、建设概况
1.调研工作
成立调研团队,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笔者深入调研了多所高职院校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及需求,为项目建设搜集了丰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团队成员召开专题研讨会,明确了项目建设思路,制订了项目实施方案。
2.建设工作
以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修订教学内容;完成每一课的教学设计,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共完成11次课教学内容的配套空间课程资源建设,构建了优质的课程资源库;通过“大学语文”空间课程展示建设成果。
3.应用工作
率先在校内试点应用,将线上、线下学习有效对接,实现学情调查、在线辅导、答疑、测试、成绩评定等,实现了个性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4.总结推广
发表多篇论文,总结建设成果、经验和创新之处,及时发现问题,改进不足,撰写项目总结报告。通过空间、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在省内外进行经验交流,广受好评,网络选修该课程的人数大大增加。
二、主要建设成果
1.完成调研,重置内容,修订课程标准
团队成员分批调查部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状况和学生需求。校内外专家、骨干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课程标准等问题开展专题讨论。以学生专业和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置,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修订了“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2.理清架构,明确思路,完成“大学语文”空间课程建设
“大学语文”空间课程分为课程概要、单元教学、互动交流、改革创新四大版块。课程概要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等。单元教学包括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辅助资源、教学视频、训练题库等。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便捷的交流平台。改革创新主要展示相关论文、反思及创新成果。
3.共建共享、动态开放,构建优质课程资源库
完成基本教学资源的整理上传。制作完成了11次课的全套教学资源。目前共有课程资源近4000个。录制课程教学视频共71个,每个教学视频时长不少于5分钟,均为申报教师本人原创。完成拓展资源的搜集、整理、上传。通过空间交互方式,将其他教师和学生的空间资源、有效建议纳入资源系统,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4.增设交流板块,拓宽交流渠道,形成多维互动的良好局面
专门增设互动交流区域,包括需求调查、课前自学、话题讨论、训练自测等八个板块,拓宽交流渠道,为师生提供了有效沟通的场所。
5.形成多元评价方式,加强对空间教学的管理
建立多元、透明的考核评价指标,将网上听课评课、资源访问量、交流互动次数等都纳入对师生双方的考核评价之中,通过对学生选课及学习情况进行数据收集、统计分析,进一步反思、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管理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6.提高教学效果,推动校内信息化建设进程
名师空间课堂打破时空限制,焕发了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语文课程教学活力,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学习积极性,参与课程学习的学习者学习效果好。
三、项目建设经验
1.有良好的建设保障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从政策、组织、资金、技术等多方面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保障项目顺利开展。
2.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成立项目建设团队,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的浪费,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
3.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课程开发之前必须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状况和学生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组织分析、研讨。课程内容以学生的专业需求和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按知识点录制视频,方便学生课外按照不同进度和兴趣自学。
4.课程资源丰富、系统
在建设课程资源时,尽可能做到丰富、系统,通过空间交互方式,多方借鉴其他教师和学生的空间资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动态开放,以满足学生个体化、差异化、自主化学习的需要,使网络空间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第二课堂。
5. 沟通渠道便捷、通畅
除平台原有的交流功能外,增设互动交流区域,拓宽交流渠道,为师生提供有效沟通的场所,随时进行在线交流,及时回复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形成多维互动的良好局面。
四、项目创新点
1. 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初步实现课堂的翻转
运用空间教学方式,创新师生的思维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课堂讲授与网络学习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学,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效对接,初步实现课堂的翻转。
2. 有效地实现分层教学
按知识点录制视频,学生根据不同的时间和进度有选择性地学习,可暂停思考,可重复播放,使单独辅导变得更为有效、快捷,有效解决了分层教学的难题。
3.通过PDCA循环模式实施教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按照“P―D―C―A”的顺序实施教学。P阶段进行课前调查,了解需求,确定目标,制订授课计划和教案、学案,搜集整理课程资源;D阶段完成每一课的课堂任务;C阶段听取意见, 查找问题,总结反思;A阶段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按照这个过程周而复始运转,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水平。
4. 同步建设电子教材
在进行名师课堂建设过程中,同步进行“大学语文”课程MOOT建设,学习者可以在网上快速查阅所学知识点对应的教材内容,获得更多附加信息,使在线阅读更加便捷,也满足了没有教材的广大社会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的问题
(1)项目资金预算不够详细,前期资金只进行了大体预算,重点考虑了视频录制费用,却忽视了其他环节的重要性,比如前期调研、课程开发、实践应用、成果推广等专项资金少,导致项目中有些内容实施效果不理想。
(2)在前期调研和后期总结的过程中,对兄弟院校、同行教师和学习者的意见征集还不够广泛、全面。
2.整改建议
(1)制订资金预算细则,充分考虑各环节的资金预算情况,做好协调、规划,争取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确保每个环节的建设质量。
(2)充分发挥组织和团队优势,多方调研,集思广益,更广泛地征集兄弟院校、同行教师和学习者的意见,争取项目建设更符合学习者的需要,扩大受益面。
参考文献:
篇6
“创意木质产品设计与制作”是专业模块课程,围绕提升学生木质产品设计以及处理产品与用户、环境关系的专业设计能力,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接企业产品设计师岗位职业标准,基于学情分析,组织教学。课程以合作企业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木质产品设计开发工作流程设置教学环节,通过直观演示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前导课程学习具备三维参数化软件(Creo)、三维造型软件(Rhino)和渲染软件(Keyshot)绘图技能,掌握设计基础理论、造型方法和材料工艺知识,但未进行以任务为导向、基于企业工作流程的综合设计实训,无法将木质产品的造型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有机融合。基于上述内容,制订本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如图1)。教学实施方案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前,教师在职教云平台上教案和教学资源,要求学生按照教案内容,在规定时间内观看微课、预习课件、参与测试、反馈疑惑。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划分课堂学习内容,整合知识点制作微课,设计任务和试题,并上传到职教云平台,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时间,特别是要求其及时反馈疑惑。教师可以集中精力收集常见问题,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或方法。例如,“创意木质产品设计与制作”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观察并总结上传常用木质产品的结构设计。根据学生的在线反馈,教师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案例,还可以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进行相应调整。在课堂上,教师要分析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并以学生反馈疑惑中常见的问题为例进行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分组反思和讨论问题,并分别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对重难点进行阐述和分析,引导学生积极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例如,在“创意木质产品设计与制作”的课堂学习中,各组学生进行设计汇报,由其他小组作为第三方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课后,学生要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间互评,再由教师和企业专家评分,其中优秀的木制品设计案例可以再次分享。同时,针对学生课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师生可以一起讨论,并作为教学资源不断拓展。
一、教学资源
(一)教学环境企业化
基于木质产品开发工作流程,建有打样实训基地、生产技术实训基地,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二)教学资源多样化
根据项目化教学实际需求,团队与企业专家按照“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主线,成果为导向”共同编写了新型活页式教材,将木质产品设计师的任职要求、职业标准、工作过程作为教材主体内容,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材,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材以适应企业木质产品设计加工新变化。结合慕课资源“家具结构设计”“木家具制造工艺学”和虚拟仿真软件(榫卯App/榫卯工艺App),相互补充,促进项目化教学落地。
二、教学策略
(1)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适度调整学生课前慕课学习的任务量,着重任务驱动下的现场教学。(2)教学设计基于木质产品开发工作流程,以真实工作为导向开展教学。利用虚拟仿真软件、专业绘图软件,有效突破课程重难点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岗位核心能力。(3)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开展设计调研和产品汇报会等教学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三、教学评价
基于木质产品开发工作流程,将教学评价方式由期末考核转变为提升能力的过程性考核,采用企业导师主评、专业教师辅评、学生组间互评、学生自评的全过程考评方式,依托网上课程平台,严格按照企业验收标准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和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依据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师职业资格标准、木制品国家标准制定评价内容和评分标准,最终形成多元有效、可评可测的整体评价方案。
四、教学效果
立足学情分析,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实施内容,进行分层教学,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木质产品的核心知识,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素质表现均有显著提升。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从真实的项目任务入手,可以提高理论知识和软件技能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用于探索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之后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触类旁通。基于工作流程组织教学环节,能够使学生对接合作企业,开拓整体产品开发设计思维,提高设计实战能力,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最终,学生的设计能力会受到校企合作企业的一致认可。
五、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
针对具体学情和课情,专业管理委员会在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及金字塔理论的基础上,依据ADDLE模型,将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分为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个阶段,每一阶段包含具有不同目的和作用的子步骤,构建了一个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
(一)任务驱动线上学习
利用职教云平台,在课前上传学生自主学习任务清单及相应的教学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任务清单包含学习目标和建议、具体要求、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问题反馈等,可以准确记录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情况。这样,教师可以提前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和任务完成程度。常见学习问题的反馈会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给予重点解答,个别问题也可以在线上或线下单独解答。
(二)讨论式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以解决问题为首要任务,关注学生在线学习中的常见问题。一些难以通过线上指导的问题,可以在线下课堂解决。在课堂上,学生在小组中进一步探索任务,在教师的帮助下深入思考,积极参与学习经验的交流,积极构建知识体系。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反思,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思想。
(三)课后形成教学闭环
篇7
【关键词】生物化学;课程;信息技术;翻转课堂
作为医学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生物化学》具有学科前沿性强、课程内容庞杂、概念抽象不易理解等特点,历来是医学院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生物化学与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日益深入,融合范围也更加广泛,网络课程层出不穷[1-5]。如何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采用符合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网络教学模式,支持在线开放课程上线运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医学院校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2013年起,按照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目标,教务部门牵头组织建成了网络课程中心,专门用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教学。依托课程中心,《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团队于2014年筹建网络课程,实施网络课程教学,课程建设效果得到教师、督学和学生的积极评价,对于今后其他网络课程的开发和上线具有借鉴价值。
一、网络课程构建思路
网络课程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依托学校教育信息化网络硬件,开发建设网络课程中心(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建设的深度融合,进而面向广大师生,将传统课程上线予以开放,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这与慕课(MOOCs)的开发过程极为相似。因此,《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团队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特点,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全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推行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共享教学资源,从而有效改善学习环境,提高《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网络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网站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的一个互动平台,便于师生之间在线远程交流和沟通。同时该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不仅有兴趣接受知识,更能够主动学习,适应网络环境下学习模式的转变,拓展学生“第二课堂”自学空间,增强自主学习能力[6]。因此,《生物化学》网络课程构建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结合近年来这门课程传统大班教学的既有经验和教学成果,在网络互联条件下将其转变为网络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呈现给学生。在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网络课程中的一些案例和问题引导,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早期临床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网络课程组成要素
为《生物化学》网络课程提供依托的网络课程中心,是学校近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标志性成果。网络课程中心展示系统的设置简明易懂,便于教师操作和日常维护,更有助于学生在任何时间进入该网络课程平台进行线上学习。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结合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生物化学》课程网站内容设计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课程简介、教师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资源、教学录像和互动栏目。
(一)课程简介
简要介绍本门课程的起源、历史沿革及主要内容,开课前向学生说明教材各章节的理论和实验学时,使学生进入课程网站后,能够预先了解本学科的基本情况。
(二)教师简介
主要包括本学科带头人、负责人以及专任教师的姓名、年龄、学历、职称、工作经历和业绩成果等,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教师队伍的总体情况和业绩成果有所了解。
(三)教学大纲
依据课程特点和网络教学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对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教学形式及课程教学内容作详细说明,使学生对课程学习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四)教学资源
课程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电子教案、试题库、教学课件、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课堂教学方案等[7-8]。电子教案和课堂教学方案展示的是教师每个章节的授课思路、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使学生明确本门课程主讲教师的授课方案和学习要求,利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学习,达到线上自主学习的目的。学生可通过课程中心提供的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自选与本门课程有关的参考书籍,了解本门课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学科研究热点。在全面分析教材和授课对象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将所有授课内容整合,应用规范化的模板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的人机交互式在线开放的学习环境。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以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为核心建立标准化试题库。试题类型包括传统题型,如名词解释、填空、判断、简答等,还融入以病例分析为主的讨论思考题,实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适当穿插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在题干上加以标注,增加试题库的复习针对性和实用性。试题库涵盖《生物化学》课程考查范围内的所有知识点。试题难度、题型和题量的分布与教学内容结构一致,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并附有标准答案和参考题解,能够满足测试目标的要求。
(五)教学录像
教学录像能够直观反映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录像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院校网络课程教学水平。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技术要求,《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录像按照教学章节录制。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将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录制成教学视频短片,每段视频短片的时间不超过10min,利于学生课后或课前自主学习,不易产生学习疲劳和厌烦,也便于教师制作精品课程短片并上线运行。
(六)互动栏目
互动栏目是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搭建的交流互动平台。在课程主页设置“论坛”“答疑”“问卷调查”等板块,教师可以定期在论坛上思考题和作业。学生可在论坛上自由发表学术观点,便于课后思考讨论。教师还可通过与学生互动讨论、辅导答疑,启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和形成学习结论。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病例,也可拿到论坛中集体讨论,从而打破了教学时空的限制,提高了传统课堂大班教学所无法达到的灵活性。
(七)教学方法
由于前期在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开展过问题中心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改革试点,本次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融入问题引导式教学元素[9-10]。具体做法为:引入与本门课程相关的病例,设置一些常见的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同时辅助原创视频、动画、图片,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网络教学环境。
(八)考试评价
学生根据有关章节内容,通过课程中心的试题库和在线测试系统,评估课程阶段性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试题库还包含标准化试卷20余套,组织学生在课程全部结束后,对所有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学生提交答案之后,均由计算机即时显示标准答案和个人测试成绩。
四、课程建设实施过程
生物化学网络课程建成并经过测试上线运行后,分别在佳木斯大学2013级和2014级临床卓越医师班进行教学试点。采用传统课堂大班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课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线上自主学习
丰富和完善课程网站的教学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学生可借助该课程平台提供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了解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把握课程的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通过开放展示教师的授课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和教学动画,有助于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提交到课程平台的“论坛”区,与教师进行在线讨论和交流。课前预习结束后,学生还可将所有问题汇总提交至课堂上,与其同伴和教师作进一步的讨论。
(二)线下大班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线上预习时产生的疑问,结合每章节教学内容,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在传统大班课堂上开展线下教学,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且根据需要邀请有关学科专家赴课堂参与师生互动环节。线下教学要求教师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预习中提出的各类问题,此过程近似于“翻转课堂”教学[11]。
(三)课后辅导答疑
学生通过课程平台提供的测试题检测学习效果,也可通过线上教学视频对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有助于学科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掌握。还可在“讨论区”进行师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后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总结,在线辅导答疑,纠正认识误区,并向学生提出反馈和改进意见,为下一轮课程学习做好经验积累和准备。
五、课程建设成效
《生物化学》网络课程平台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建设任务,课程网络资源每学年都要进行动态调整和更新。通过在2013级和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师班的教学应用,网络课程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一)构建线上线下课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以“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为基本框架,辅以课后辅导答疑。通过图形、动画、视频展示等方式,将抽象而枯燥的学科内容直观、形象地加以表达,使学科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动态化,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可在任一时间和地点在线学习,打破了传统大班教学的时空限制。线上学习时间可由学生自由支配,自主掌控学习进度,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要,符合在线、开放、绿色、共享的教学理念。
(二)实行人机交互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网络课程将传统大班课堂教学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互联互通的人机交互方式,使学生能充分体验到网络课程教学的优势所在。网络课程的构建符合自主学习要求和规律,可有效地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丰富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借助网络课程平台的各类教学资源进行线上学习、预习和讨论,使全部学习过程更加自主化。
(三)增进师生线上线下交流互动,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篇8
关键词:积件;微课;微课程;线上课程
随着信息化进程强烈地激发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变革,基于教学网络平台的线上课程,以其具有大规模的学习人数、开放的学习空间、在线实时互动和智能评价等优势引发了教育史上的再次革命。目前,国内外大量优秀的线上课程远程开放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课程,如MOOC(慕课)、Moodle(魔灯)、超星数字课程资源学习中心等,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线上课程资源。近年来笔者主持开发了国家中职示范校数字化资源电子电器专业共建共享课题建设,践行“互联网+”的教育新模式。本文以C51单片机数字化资源建设为例,从最小的具有独立性的知识点积件入手,以微课为知识片段,系统开发微课程;再阐述应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对微课程进行组合开发,形成优质的线上课程。
一、线上课程与微课程
1.微课与微课程的概念
微课及微课程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变革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方面独具优越性,且顺应了信息时代中学习者的惯方式。
(1)微课概念。微课是微型课的简称,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是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2)微课程概念。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其灵感来源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实验,是将原有课程按照认知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某一微课程是多个微课程单元组成的微课程体系;其核心要素包含知识点体系、教学方式、短小精悍的完整知识内容、辅助学习资源包;它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有参与、有反馈、有作业、有讨论和评价、有考试与证书,是将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
2.线上课程概念
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全球迅速兴起,这种网络上在线开放课程即为线上课程,特点是改变了学习者传统的学习模式,使不同受众群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由此使开展大规模和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线上课程本质上由微课程组成,依托于不同的互联网平台,展现给受众群体以自由选择的海量线上学习资源,从而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的集成资源环境。因此可表述为:线上课程=互联网+平台+微课程。
线上课程具有开放的学习环境,自主的学习控制,交互的学习内容,完整的学习跟踪、互动和评价,方便快捷实现了课堂教与学的翻转。
二、线上课程开发平台解析
实现“互联网+”的关键基础是平台。目前已有的优秀开发或应用平台,主要有三类八种,第一类为MOOC平台,包含Coursera、Udacity、edX三种;第二类为e-Learning开源网络教学平台,包含Moodle、Sakai、Drupal三种;第三类为商业网络教学平台,包含Blackboard、THEOL两种。比如MOOC平台,以视频公开课资源为主题提供在线和开放教学,实现自主学习的网络模式,是“翻转课堂”概念的延伸,它有师资、课程材料、也有开课和结课时间,学习的过程包含了沟通和合作;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属于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的开源免费平台,是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Moodle具有强大的课程开发、学习管理、交互、评价等学习功能,教师可以设定或开发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或学习课程;Blackboard平台,类似地支持在线学习和在线教学,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在平台上在线开发课程。
三、线上课程的开发实践
1.碎片化的知识点积件制作
开发线上课程需事先对课程进行规划和设计,结合课程的性质以模块、项目、任务的形式规划和细化课程,将课程体系碎片化,再把碎片化的知识点制作成“积件”,使其能够采用积木式的知识学习、组合或二次开发修改;积件是线上课程的最小单元,常用的Flash、Dreamweaver等工具制作,资源形式多为微视频、微动画、交互式试题、知识点文档、PPT等多种媒体组合。
在C51单片机线上课程的开发中,首先对课程进行项目设计,按项目―任务―知识点积件进行分解。如图1,项目九“简易数字电压表设计与制作”,划分两个任务,其中任务1“ADC/DAC”有两个知识点积件ADC和DAC,每个积件的内容包括知识点文档、微视频、微动画、PPT、试题各一个,构成线上课程开发的最小单元。
图1知识点积件内容
图2Moodle平台的三大管理功能图
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程的制作就是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表现手段对知识点积件的整合,以描述一个相对独立知识点学习为原则,综合知识准备、检索、教学设计、资源应用、管理、评价等教学信息资源,并封装成一个可独立运行也可组合的知识点积件;经平台再次封装后的积件就是一节相对完整的微课程单元,通常设计时控制学习时间为15~25分钟。而后再将一系列微课程单元组合成微课程,即:积件―微课程单元―微课程。
对上述C51单片机中“简易数字电压表设计与制作”微课程的制作,是根据ADC/DAC积件教学内容,经再次封装后形成包含“知识点资源包”“微课程教学规划”和“实训规划”三部分的微课程单元。“知识点资源包”是各个相关知识点积件组合;“微课程规划”内含课程设计、教学评价、实施要求;“实训规划”内含实训计划、任务书、实训原理、程序包、演示视频。然后对应地加载到Moodle平台上的课程区、论坛、测验、资源下载、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室、Blog和Wiki等,成为线上课程的一部分。
当然,线上课程除微课程的知识点外,需要有紧密结合知识点并为之服务的配套资源,如案例、方案、试题、拓展资源、竞赛方案等,称之为通用主题素材。
3.互动功能开发及课程管理
线上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的互动功能非常重要,可根据平台功能开发如“导航、检索、分组、评价、学习跟踪、教学讨论”等功能,互动功能开发越全面,线上课程提供的学习和应用功能也越强大。
以Moodle平台为例,应用该平台强大的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和学习管理等功能,如图2。
在各功能模块中都可以构建相应的互动,课程选择、知识导航与检索、学习分组、测试与评价、进度与成效跟踪、专题讨论、热点论坛、维基百科等。C51单片机线上课程构建好后可分权限给任课教师,教师根据任课班级设定学习者的身份管理,分组分项目,对指定群体设定学习内容,跟踪学习情况,定期开展主题活动或更新知识内容。学习者登录课程会看到老师单独的授课或指导内容,以及课程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学习进度和效果开放下一个学习或互动环节。
四、线上课程的应用研究
线上课程=互联网+平台+微课程,对教师而言颠覆了传统的备课模式、教学组织模式、授课模式、评价模式,开放了学习者的时间、空间和学习自主性;可依照实际学生情况利用丰富的资源制订个性化的授课模式,实现一对一教学,达到“翻转课堂”的目的。教师是作为授课者、管理者、经营者、学习者等多重角色参加线上课程的开发和应用。
从线上课程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发现,其助力并推动教育变革后,我们的教与学出现了如下新的趋势:①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支撑;②传统的备课、教学、课堂等模式要颠覆;③开放式的教学将使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挑战;④对知识的管理、非正式学习和终身学习非常重要;⑤随时、随地、随需、个性化自主学习将是今后学习的主要模式。
通过对线上课程的应用与研究我们发现,微课、微课程、线上课程三者之间是紧密关联的,而积件是其最小的元素;微课作为数字化资源包中的内容,表现为知识的“短、小、精”;微课程则是把这些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包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整合设计,形成一个个分开时相对独立,融合时构成完整课程的知识点;线上课程是将一门课程系统地数字化设计,形成微课程后,利用教学平台引入互联网,在平台上开发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学习管理的微课程。
参考文献:
[1]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
篇9
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确有一定的效果,这主要表现在教师收入的增加上。调查发现,约77%的教师工资得到了提升,大多数教师能够拿到30%绩效工资中的20%~25%,大多数教师的绩效工资集中于600元~900元的区间范围内,多数教师在新的工资制度下拿到了更多的工资,这是教师们非常满意的,当然这部分增量大部分来自地方财政的专项配套资金。收入的提高也产生了一个效果,即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有所提升。调查显示,5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态度有所改进,63%的教师表示,努力工作的动力是为了增加工资收入。不论教师为了何种目的而努力工作,绩效工资制度确实让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一定提升。
但这项工作也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即缺乏科学可行的绩效方案,而绩效方案是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和依据。由于绩效方案都是由学校自主设定的,因此每所学校在制订绩效方案时的标准都不统一。调查发现,有50.4%的教师表示没有参与绩效方案的制订或者根本不知情,有42%的教师对绩效方案不太认可或一点也不认可。究其不认可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很多教师付出多,但没有得到相应的肯定,收获比较少;二是很多学校又回到了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做多做少一个样,成了一种更大的大锅饭。
这背后还有一个共识就是:教师的劳动难以精确计量。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项您认为教师的劳动能否被完全量化,100%的教师都认为不可能。教师的劳动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教师的劳动更具有相当的特殊性,正如孙俊三教授总结的:教师的劳动具有独特的创造性、鲜明的示范性、显效的长期性等特点。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52%的教师认为教师绩效考核能够体现教师劳动的独特创造性,49%的教师认为教师绩效考核能够体现教师劳动的鲜明示范性,只有22%的教师认为教师绩效考核能够体现教师劳动的显效长期性。
现阶段,教师考核的指标主要包括:课时工作量、师德考核、教学常规、专业发展、教学效果、育人成效、教研成效、完成领导交代的其他任务等,但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师德考核、育人成效、教学效果这些重要的项目均难以被准确量化,对这几方面的评价很多学校都退回到单纯以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为指标的时代。
这些硬指标的难以量化造成一个后果学校矛盾加剧。学校矛盾主要包括了教师之间、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教师与工作之间的矛盾。调查发现:53%的教师认为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使得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46%的教师认为行政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加剧,他们认为学校的绩效方案基本上是由学校的行政人员制订的,会向行政倾斜。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教师的看法,并不一定代表学校真的有此倾向;34%的教师认为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与工作之间的矛盾加剧,教师应付性的检查和考核增多,教师疲于应对各种考核,很难集中精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上。这些矛盾加剧的根本原因还是评价指标难以服众。
绩效工资制度起源于企业,是基于经济人的假设提出的,绩效二字简单来说就是成绩效果,是衡量企业员工对于企业所做贡献的标尺。把这项制度移植到教育领域,目的是想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但实际在运用过程中,它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规律,出现了较多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无法对教师的绩效做出客观且服众的评价。
篇10
本校在读110名在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习惯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课堂上有85%的学生能自觉完成作业,52%的学生会积极参与课堂的英语口语练习活动,这表明学生还是会愿意参与英语课堂学的。但是调查还发现只有33%的学生热爱听英文歌,28%的学生能注意听其他同学做口语练习,26%的学生认为说英语出错会很丢人,18%的学生会听英语录音跟读,16%的学生会自觉记单词。可见,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不良,对英语兴趣不大也影响了她们英语学习的效能感。
二、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分为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显著的阶段。第一次周期将成为一个“循环圈”,将持续进行下去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本行动研究分三轮进行,中职英语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幼师英语》课程6个单元内容,所选取应用翻转课堂的内容是占5个课时,与传统课堂交替进行。
(一)主要工作
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视频、设计学生的学案及准备课前学习的各种资料,根据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践。
2.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情况、反应以及教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撰写反思日志。
3.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常用的聊天工具开展混合学习,监督学生课前课后合作探究学习。
4.组织及指导学生进行课上讨论、思考、自评互评,给个别学生或小组进行个别辅导,指导学生的作品录制及上传。
5.分析学生的表现、评价和学习报告。
6.设计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反馈意见,了解企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和毕业生对在实际工作中对幼师英语作用的评价。
(二)观察工具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对学习者进行课堂观察、个别访谈、调查问卷、口语练习与测试、规范性考试、学生自评互评记录、教师日志等方法收集数据资料。
(三)反思活动
主要通过分析学生口试和笔试成绩的量化数据、汇报评价记录、课堂自评互评记录、调查问卷,课堂观察结果、学生口述的评价意见、个别访谈、教师工作日志等描述性文字材料进行反思。
三、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一)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1、成绩分析
在三轮行动研究中,传统课堂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交替进行,参与翻转课堂教学的学前教育专业职二某班学生都先进行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测试,再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及学习测试。通过比较全班在各个测试中成绩的平均分进行分析。
(1)口试。三轮研究口语成绩来看,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有明显提高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而且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2)笔试。从三轮研究笔试成绩来看,翻转课堂下学生的笔试平均成绩由73.79到78.02,呈直线上升趋势,幅度超过2分,而传统课堂下学生的笔试平均成绩上升变化不大,由69.79到72.92,每次提升幅度小于1分,但也说明适当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对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有积极作用。
(3)教学活动展示。教学活动展示的成绩就是课堂上学生进行的两次模拟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都以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价。翻转课堂下学生的模拟教学表现平均成绩由76.83到84.42,每次提升幅度约为4分,而与传统课堂下学生的成绩由75到76.88分,差距在第三轮后明显加大,说明行动研究中改进措施对学生提高幼儿园英语教学法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上起到必要的作用。
2、翻转课堂各阶段效果分析
(1)课前学习的完成情况
在第一轮的观察和调查统计中可知课前微课学习的情况不理想,平均得分只有2.43分(总分4分),大约只有41.67%的学生看视频等资源。在第二轮开始加强了课前学习的引导,加入任务纸和进行课前线上检查,第二轮课前学习情况2-3分评价的占82%,第三轮增加案例视频和课后巩固测试,结合评价策略的改进,加强了督促学生的课前自学的力度,评价在3-4分的站63%。说明通过教学设计和策略的改进,学生的自学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2)课堂学习情况
从第一轮行动研究观察结果统计发现学生不大愿意参与讨论,因为没进行课前学习,或者没有把握好学习重点而不知从何讨论。第二轮行动研究对课前学习设计做了细化,学生掌握了重点和方向,而且对课堂流程也开始熟悉,课堂讨论比第一轮研究热烈了许多,2-3分评价的占64%,4分占15%,更有同学能主动发言,表达意见;第三轮行动中,学生开始驾轻就熟,无论是游戏的讨论、展示前的讨论还是展示的自评互评都表现的大方和大度,3-4分评价占77%。三轮的课堂教学活动成绩也可以说明学生的讨论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3)各阶段实施情况小结
在三轮行动中,学生的表现一轮比一轮好。课前学习从“无法完成”到最后大多数人可以按时完成;课堂上,学生由原来的害羞、尴尬、爱闲聊变得大方而大度,积极踊跃。说明课前学习资料、集体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的气氛都吸引着学生去学习和参与。
(二)学生对翻转课堂的看法
1、问卷调查结果
三轮行动研究结束后,就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看法和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参加行动研究的学前教育专业职二级的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课前学习阶段情况、课堂活动阶段情况和翻转课堂总体情况三部分。总共发放问卷48份,回收48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8份,有效率为100%。
(1)课前学习阶段调查
经过三轮的行动研究的不断修正和改善,课前学习的资料从量和度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学生能掌握知识和技能,40%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在互动交流上,由于住宿生较多、无线网络未能在校园普及等客观问题,学生多倾向于直接的面对面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方式。
(2)课堂活动阶段调查
经过三轮行动研究的不断修正和改善,经过课堂学习,学生比较接受这种课堂模式,在课堂学习中能积极思考,相互分享,熟练掌握技能,课堂学习效果明显。
(3)总体情况调查
80%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学习更有针对性,70%以上认为能学到个能多知识,60%认为知识掌握更长久;70%的学生认为学习效率比较高;70%以上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有利基础知识的深入掌握,40%的学生喜欢翻转课堂教学,40%表示可以接受。可见,翻转课堂模式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2、访谈结果
经过前两轮的访谈,对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做了修正,第三轮的行动研究结束后,对优、中、差三种参差的学生个案进行访谈。学生表示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比较喜欢互动环节和小组讨论,还有知识回顾环节。本来像催眠的英语课变得让她们有兴趣去学。由此可见,课前学习和课中互动的环节所采取的策略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都有不同的正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