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范文

时间:2023-04-08 03:2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

篇1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我国广播电视媒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得到了拓宽;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广播电视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必须对自身进行合理改革。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更好地推介节目,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进行创新与改进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的新发展

1.1多媒体合作日益密切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传媒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并为了迎合受众的需求变化进行了相应变革[1]。信息高速化发展使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依托互联网技术出现的新型传媒以其速度快、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的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与时效性。在互联网技术冲击下,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等媒介逐渐展开了合作与融合,媒介融合使信息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整合,受众对信息服务质量的要求得到了满足。

1.2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逐渐扩大。微信、微博手机APP等的普及,使信息传播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每个受众都可以通过手机自媒体成为信息传播者与者,信息传播方式得到了拓展。

2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受到的冲击

2.1节目内容受到了冲击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幅提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及效率,也使受众对信息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广播电视内容难以有效地满足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的精神需求[2]。传统广播电视由于其经营理念较为传统,导致播出的节目内容难以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滞后,亟需根据观众需求对节目理念进行改进与创新。

2.2运行机制受到了冲击

新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媒介的冲击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同时对传统媒介的运行机制也产生了巨大冲击。广播电视在进行媒体信息传播时,由于其运行机制没有根据信息传播方式转变进行调整,传统媒介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导致传统媒介传统活动难以满足受众爱好。

2.3人员培养机制受到了冲击

新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传统媒介人才培养机制产生了冲击[3]。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媒介从业者不仅应具备先进的新媒体传播理念、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还应明确受众对于信息传播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升节目收视率。由于新媒体时代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有效地满足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需要。

3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方法

3.1广播电视编导要积极创新节目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现代广播电视节目逐渐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广播电视媒介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应对传统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创新与改进,提高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重视程度[4]。首先,广播电视编导可以根据节目类型的差异性在广播电视中设置相应频道,使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更加多样化、丰富化,例如,开设专门的新闻频道、音乐频道、动画频道等,一方面可以丰富广播电视媒介的传播手段,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相应频道的受众固定化。与此同时,广播电视编导还应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加大对播放节目的审查力度,从质量把关出发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可以满足受众精神需求,从而为受众带来感官体验上的满足感。广播电视想要挽回受到新媒体分流的受众群,需要打造具有品牌性的电视新闻节目,找准广播电视节目的市场定位,通过把握受众的实际需求与兴趣点,贴合受众兴趣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改进与创新。同时,广播电视编导应对广播电视节目整体风格进行合理把握,在满足受众收视需求的前提下,利用亲切的节目风格培养观众忠诚度,通过打造具有群众基础的品牌节目,吸引更多受众。

3.2推进广播电视媒介与新媒体的融合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移动传媒的迅猛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不仅成为满足人们通话需求的工具,同时,其网络资讯功能日益突出。受众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手机APP等随时随地获取资讯、查看新闻。由于移动传媒在新媒体时代下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广播电视传媒受到了巨大冲击,为获得长远的发展,广播电视媒介从节目形式、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改进[5]。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使受众由传统信息获取者的身份转变为信息者,真正参与到新闻制作与传播中。同时,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新兴媒介具备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传播容量大等优点。因此,广播电视媒介要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就必须适应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积极推进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融合,利用依托互联网的新媒体,实现广播电视的网络化传播。可以通过开设广播电视媒介的门户网站、广播电视媒介的手机APP等手段,使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在线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拓宽传统媒介传播方式,将传统媒介优秀的传播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实现广播电视传媒的创新与发展。

3.3广播电视编导要革新传统媒体的发展思维

广播电视编导在传统媒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思维直接影响传统媒介的发展方向,因此,为实现广播电视媒介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可持续发展,广播电视编导应通过革新自身的发展思维,对传统媒体发展思维进行合理把握。首先,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应对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方向进行精确定位,通过把握新闻媒体以及市场竞争的发展走向,根据时展趋势制定合理化发展战略,从而提升受众对广播电视媒介的认同感。与此同时,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应从自身出发,革新自身发展思维,通过借助新媒体工具开拓思维空间,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引导广播电视媒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人员而言,灵感与直觉是其工作与创新的源泉,因此,为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科学创新,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应在工作之余积极汲取新知识,充实自身知识储备,在工作中不断积累自身工作经验,激发自身潜能,进而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融合成为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在互联网媒体、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下谋生存、求发展,传统广播电视应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广播电视编导,并通过广播电视编导推进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创新,打造具有品牌性的广播电视节目,从而保证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在新媒体时代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庆 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邱静,张梦平.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J].西部广播电视,2015(1).

[2]张菲.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J].西部广播电视,2015(8).

[3]孟家晖.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J].新闻研究导刊,2015(15).

篇2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与改进

广播早在许多年前就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发展历程是非常漫长的,是我国信息媒体行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等信息流通渠道的出现,使得广播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而广播电视编导对于广播电视的发展来说具有主导性的意义。由此可见,研究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对新时期广播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播本身的特点

现如今出现的类似于互联网等新媒体虽然其应用广泛,较受人们欢迎,但实际上确存在很多弊端。首先,由于其虚拟性,人们对其信息的很多方面都不太相信,在这方面,广播的可信度就比较高了。其次,对于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互联网往往报道的时间就不够及时。而相反,广播媒体在重大事件的发生过程中就能够进行跟踪报道,消息的播出较为准确、及时。除此之外,广播节目的制作花费的资金、人力、物力等都比较少,制作较其他来说是非常简便的。最后,人们可以在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机的情况下收听到广播,足以证明其收听的便捷性。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业的发展机遇

1.拥有丰富的经验

广播电视网较通信网以及互联网来说其发展历程是最长的,在多年的发展中,为广播累积了多年的经验,这是无论多么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无法超越的,是我国广播发展中的新的机遇。

2.收听方式的多样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通信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之前,由于某些地方的信号不好,导致了很多的偏远地区都无法收听到广播,这严重阻碍了广播的发展。但是,现今由于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人的手机都可以进行在线收听。除此之外,收听的人群也逐渐多样化了,之前大部分都是成年人,现今许多的中学生、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可以在闲暇之余收听自己感兴趣的广播节目。除此之外,3G、4G网络的出现也使得听众可以随时随地便捷地收听到广播,而不再受信号不好等因素的约束。

3.广播逐步接近网络化

现今,大大小小的行业都通过网络来进行相关业务的宣传,这是我国现今几乎所有行业的发展手段与发展方向。再加上我国现今的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这就使得广播业可以依靠互联网来发展,通过其来进行广告宣传等等。总之,我国现今的广播可以通过依靠互联网等新媒体来更好的进行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该如何进行创新与改进

1.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来丰富广播节目的内容

现今,互联网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其内容相比广播来说较为多样化,因此,要想更好地发展广播业,丰富其节目的内容便是其中最好的方法之一。可见,我国的广播应该丰富其内容,加强其网站的建设,这既有利于促进广播的多样化,也有利于增加广播节目的观众数目。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广播节目的内容多样化了,听众在进行收听时就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来收听,收听到的节目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更广,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信号涉及到的范围,相反可以收听其它地区甚至是国家的广播。

2.实现其与新媒体的恰当融合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广播绝对不能固步自封,相反,应该与时俱进,实现与新媒体的恰当融合。这不仅仅是为了适应新媒体市场,而是广播进行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广播电台应该建立符合新媒体的平台,而这个平台最好就是网站,它可以方面听众的搜索与选择。除此之外,传统的广播要“按时收听”,过了收听的时间要想再重新收听就不可能了。广播网站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听众由于工作、学习等原因而错过了广播的收听时间,就可以在之后的空闲时间来访问网站进行收听。这就给听众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特别是许多学生,为了不错过直播,而在上课或者午休时间进行收听广播,这样下来便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导致其成绩下降。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错过了直播就无法再收听到相关内容的广播了。而广播与新媒体的适当结合非常恰当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由此可见,广播与新媒体的结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要趋势,既有利于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又有利于广播业的进一步发展。

3.实现广播网络化

除了加强其网站建设之外还应该通过其它手段全面实现广播的网络化,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微博、微信等等公众平台来加大其相关内容的宣传力度。因此,广播电视编导除了编写有关广播节目的广播内容之外,还应该加强有关公众平台的管理,编写吸引听众的宣传语,通过其来使得更多的人了解节目内容,吸引更多的忠实听众。

4.注意对节目内容的控制

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得在新媒体时代许多的不良信息得到了传播,特别是对于还没有真正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正处于树立人生理想目标的重要阶段,是绝对不能被不良信息影响其成长的。因此,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上网,害怕被不良信息干扰。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编导其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应该注意在加强广播业网络化的同时注意控制其所涉及的内容积极向上,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结束语

总之,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广播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这也为广播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广播电视的编导应该抓住这个机遇,从而更好地发展广播业。希望我国的广播电视编导能够认清广播业本身的优势,抓住新媒体时代广播业的发展机遇,从各个方面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广播业,以此来促进我国的各方面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小普,王冲,马琪.新时期中国广播电视业改革与发展30年[A].新闻学论集(第21辑)――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辑[C];2008年

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艺术修养;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物质文明得到满足的同r,精神文明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对其要求逐渐提升。广播电视节目作为传播精神文化的重要环节,要求其质量要有所保证,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人才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下面将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必备的艺术修养展开分析,旨在全面提升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素养。

一、广播电视编导必备的艺术修养

广播电视编导这项工作要求其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胜任其工作,进而保质保量的完成其工作,并最终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稳步发展。下面将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必备的艺术修养展开分析,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修养

就广播电视节目来说,其有着较为广泛的受众范围,从老头老太太到青少年都有涉及,许多人员其文化素质本身就比较高,而作为广播电视节目来说,又是能够接受心灵熏陶的节目。因此,作为这类节目的编导来说,其文化修养要极为良好,能够将知识渗透其中,实现节目档次的提升。在节目制作的相关环节中,所有的编导人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在节目创作中运用到自身的文化修养,结合生活素材,让节目和生活更加贴近,具备更加鲜明的特色,能够在观看的过程中,让受众的文化修养得以提升。所以作为编导人员来说,有必要对自身的文化修养予以提升,具体可以结合如下方面:首先要对相关的知识有所涉猎,实现知识水平的提升,编导需要对多方面知识进行学习,让后对其进行主动转化,实现节目文化素质的提升;其次,专业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加强,作为编导来说,专业知识的具备,由此才能够让知识的兼容得以实现,使得节目的质量得以提升。

(二)思想修养

广播电视编导人才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需要将记者、通讯员的一些不成熟作品或半成品进行加工,自己的劳动体现在别人的作品中,不能追求自己的名利,一旦出现问题还需要承担责任,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工作人员提高自我修养。还有就是工作人员需要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工作人员承担着广播电视编导的重任,要遵从党性原则,坚持真理的传播,根据中央政策和口径对新闻稿进行把关,支持群众的呼声,要秉公办事,不,在题材的取舍上要坚持质量标准,不唯上级,不注重名气,不,一丝不苟,实事求是。

(三)审美修养

就广播电视节目来说,其艺术性较强,因此作为编导人员来说,其艺术审美的修养也是必备的。编导首先要对节目的特点有所了解,比如说较为严谨的是新闻类的节目,而真实性一般是生活类的节目。再结合自身的审美,来让节目变得耳目一新。编导人员的艺术审美修养是这一活动必备的,进而来实现团队审美的提升,让节目的艺术价值更高。而就广播电视编导来说,这门艺术的本质就是美。所以,在编制节目的活动中,要对其审美特别注意,这是节目最根本的特性。所以,作为编导来说,有必要结合如下的几方面来实现自身审美修养的提升。首先,要深入生活,艺术一般是源自于生活,但是又明显高于生活。所以编导必须要注重对生活的深入,亲自去对生活进行感悟以及体验,从中对精髓进行提取,寻求节目和生活的贴近,实现对人心的出动,创作出人们欢迎的节目。其次,要能够结合现象了解本质,这是编导必备的能力,需要结合独特的视角,来实现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进而结合媒介的传播,让其对生活审美的感受有最直接的体现。

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审美修养的提高,要明白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真谛,从而使其节目的题材来自甚或,经过精心的编排,让节目贴近甚或,才能保证创作的真实性,最终获得观众的认可。

(四)创新意识

创新是广播电视编导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当前,广播电视中动态报道、会议报道、面子上的报道比较多,而对于一些深度的、反映群众的、贴近生活的内容报道却很少。要处理好这一问题就需要编辑人员能够创新报道的形式和内容。要判断哪些有价值,坚持内外结合的报道方式。节目编排应从一些弘扬主旋律的新人、新事上进行,贴近群众生活,反映问题,突出时代性和导向性。

想象力也是他们所必备的。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作为编导来说,需要从许多的题材中,对极具价值的材料进行选择,随后再结合想象力来串联材料。此外在制作的进程中,还需要其视觉创新的存在,能够实现文字和视觉创新的转化,使得节目具备更高的质量。所以,作为编导来说,有必要结合如下的方面来完成自身创新的丰富和培养。首先参考其他的节目的构建。良好想象力获取的基础,就是从同行那里进行方法的借鉴,再结合节目的具体特点,展开合理的形象力。其次,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也要注重。只有这部分能力得到了提升,其想象力基础才会更加丰富,能够从不同的事物当中获取灵感,进而开展想象活动。

二、广播电视编导人才艺术修养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具有艺术修养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还能够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持续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项工作,有着自身独特的性质,如:艺术性、时代性与思想性等,因此,要求其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工作主要包括,分析一系列的材料,从中挑选最有意义的题材;根据题材,展开对其策划、拍摄与制作等工作,在每一个环节中,均需要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又有较好的艺术修养,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理论与职业道德素养,通过不断的创新,进而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高质量,使其吸引更多的观众,并能够通过节目,传递真善美、杜绝假恶丑。同事,广播电视节目为了获得稳定的发展,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艺术修养只鹅姐影响这电视节目的质量,才能保证其节目具有相应的艺术性、时代性与思想性等。随着时代的进步,观众要求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要不断提高,从而满足其艺术修养的需求,广播电视节目要进行创新,进而保证其持续的发展。

三、结语

广播电视编导人才需要具备艺术修养,才能保证其节目的高品质、高质量与高水准。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艺术修养不仅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质量,还影响着电视节目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人员艺术修养的提高要注重其文化修养、审美修养与创新能力,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努力,广播电视编导人员艺术修养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思敏,刍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训[N].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5):78-79

篇4

关键词:人才;应用型;创新

在我国开设的高等教育学科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已经有五十年的发展历史。伴随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源源不断的发展,我国对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素质和在电视编辑、策划、创新等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广播电视编导行业急需许多经过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因此高等院校所负的任务变得更加重要。但是由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大,并且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被物尽其用,不得不思考怎样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来顺应时代的发展。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高等教育中崭露头角,设立此专业的高等院校队伍正在日益强大,已经从最开始几十家发展到几百家。这些院校为广播电视系统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育体系来看,目前院校的教育方法还有一些不足,对专业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产生限制,下面分析一下主要表现:

(一)设立的课程不够合理,与实践脱节

现在我国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设立的课程包括公共通识课、学科平台课、专业主干课、教学实践等四个方面。其中公共通识课缺少艺术专业课程,学科平台课往往侧重原理、史学而偏离了基础学科的初衷等。因此,设置课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合理设置课程是达到目的的有效途径。此外,广播电视编导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对动手和操作能力要求都很严格。目前的教育方式只是为了考试而教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应用型与其他理工科技能操作不一样,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育出全方位人才的专业。

(二)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方式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必然离不开高标准的师资队伍。院校需要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但是由于现在社会对广播电视编导从事人员的需求量在日益壮大,许多素质和能力较高的人才都留在了电视台等地方工作,只有很少一部分留在高校工作,高校用人机制也限制了优秀人才进入高校教学,并且院校在职教师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缺少实践C会等都限制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位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视节目的审美意识在慢慢发生着改变。因此,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方向也在发生改变。专业在培养人才方向需要符合该专业特点,也要适应社会的需要。现实中的编导不仅需要坚实的基础知识,优秀的组织能力,创新的理念精神,还需要有较高的基本素质。分析发现我们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区别在于缺乏组织能力和创新理念,可惜院校在这两方面教学上并没有侧重。

二、人才培养方法

(一)培养出达到市场需求标准的人才

人才培养的方向往往是随着社会的需求改变而变化着,对过去陈旧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做出调整,在确立培养目标时,主要按照三个方面来进行培养,其包括基础知识、组织能力还有创新理念。院校设置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既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方向,还关系到学生们今后的发展。课程设置需要做到以需定学、以用定学,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标准的人才。

(二)将学习与社会结合,走校媒联合的道路

院校想要培养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级人才,一定要学会不断创新。很多院校的方法都值得借鉴,既连横、内陪、外引等。院校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法就是联合办学,这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更为重要。校媒联合方式有非常多的成功经验,都有很好的成功价值。这可以使学生提前接触媒体,尽早的融入到社会之中,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将实践与学习结合,创新教学方法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应用型专业,需要较强的实践性的特征,需要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实验课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可以逐步来学习实践课。首先是基础性实验,然后是验证性实验和创作型实验,再逐步加深对实践课的认识。教师应该对学生创作全程指导,作出记录并组织学生点评,做出实验总结。

四、结论

总之,为了适应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院校需要对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制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调整,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首要完成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赵孟秋,张昊鹏.浅谈新时期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位及人才培养[J].才智,2011,26(06):145-146.

篇5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管理

【分类号】X321

1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要突破旧的模式

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来源于艺术学和新闻学两大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开始,该专业从电视编辑专业逐渐发展。在电视行业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举足轻重,不过,由于我国媒体发展及其迅速,竞争非常激烈,很多问题也随之显现。例如在实际学习当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目的性较差,对设备的技术性使用、综合性使用有所欠缺,教学环节松弛,对实践课程安排的时间不够,课程内容衔接脱节。进行综合性操作中,有的同学懵懵懂懂,有的熟练度不够,布置的作业不全面,检查作业不到位,练习作业乏味无生机。

在我们身边的朋友无论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多元化一味都是一些用人单位对能力的要求倾向,而局限于广播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容易受到冷落。对于刚刚学会的专业技能尚不熟练,专业优势远不明显,怎样运用所学,站稳脚跟,发挥自己的特长呢?这就需要学习者卯足劲头,勇往直前,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练就过人的组织和策划能力,具备创新的眼光,拥有向上的精神,保持乐观的心态,临事不乱,处理问题有条不紊,事事显出过人的胸襟韬略,在迅猛发展的广播电视行业中如鱼得水。

2 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问题

媒体行业的发展日益壮观,可以号称一日千里,同时我们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同样是水涨船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自从确立以来,形成了自有的体系,在动态发展中形成了多元化的学科格局,我们要以新的眼光透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其科学定位。定位的方向包括很多,比如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对教学旧框大胆改革,尝试、借鉴新的教学方法,重新审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创新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模式。艺术是相通的,本专业也可以借鉴其他艺术学科中的表现手法、学习方法,使之交叉互利,增加技能的练习,增加能力课程,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可以肯定地说,随着媒体行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细化,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社会的影响力的增强,以新的眼光透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新的定位必然是大势所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省去了写板书的时间,可以专心的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听课、做笔记的时候也可以快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节约的时间还可以用来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如此一来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大幅的提升;突破了视觉的限制,可以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3 管理缺陷

体制在这里主要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模式。体制的缺陷首先是人才培养方案问题众多,作为新兴专业很多地方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方案缺乏锤炼,在课程设置上问题较多。比如有的学校把概论课在第三学期开设,而作品分析则在第四学期,而史的部分则放在第五甚至第六学期,这种安排显然有违常理,而涉及到专业内涵问题就更多了。其次是管理模式,很多学校衡量一个老师的优秀与否不是看你的教学效果如何,而是看你发表的文章怎样。教学能力再强,没有科研或者说没有高水平的文章,在学校看来也是无用的。在此情况下,老师们重科研轻教学也不足为怪,因为高水平文章看起来比培养优秀的学生更重要。再次,各种机器设备数量严重不足。扩招却不扩容,无论是教室、实验室、指导老师、各种设备,还是实践经费都远远不能满足基本教学需求,往往是10个甚至更多的人一台机器,而实践经费更是无法满足需求。这方面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的解决较之学风的解决恐怕更为困难。因为有些问题不只是意识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机制问题。

4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方法

增加学习的范围,电视业的发展瞬息万变,知识的更新必须亦步亦趋,局限于传统教材,必然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所以,要增加学习的内容,扩大学习的范围,要从创新的方面进行选择,比如实用性、趣味性以及时效性。涵盖的内容要范围广,符合时代的潮流和创新要求,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教材的选用要使得学习者走在媒体行业的最前沿。

(一)重视实践,全力适应媒体行业的发展

提倡创新,就是为了学有所用,就是为了能在工作中一枝独秀,实践、创新唇齿相依,只有更多的实践,才有创新的可能。目前中国的教育制度属于是“应试教育”,在面对考试时,大部分学生都抱着一种合格的心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教师要加大对学习者动手实践的能力,达到实践与理论共考核的办法。学校方面可以结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进行统一实践。比如,学校可以先通过校园的话剧社、广播社、影视剧社组织比赛活动,筛选出优秀的作品,然后联系当地或外地的广播电视等节目组,将这些优秀作品的作者推荐给他们。进行学习实践,不仅能丰富他们的社会知识,还能提供本专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定要鼓励学习者的创作性。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新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创作自己的作品,其乐无穷。教师可以把学生创作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创造,激发创新灵感,活跃创新思维。

篇6

关键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并且广受欢迎的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育教学处于不断摸索—改革—适应—再摸索—再改革—再适应的阶段。这意味着教育教学中应该秉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创造性、实践性的特色,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式,不断推陈出新。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新兴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尚处在摸索阶段,我院专业课教师在经过了几年的教学之后,发现培养方案的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实践课时少。

在课程设置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理论课开得较多,覆盖面过大,占据较大比例的课时量,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少。虽然开设了实践教学课程,但因为师资力量薄弱、实验设备不足等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压缩了实践课时,甚至取消了实践环节;或者即使有了实验课仍然采取封闭式教学,学生的实践仅仅局限于少量的课堂时间,下了课实践也随之结束。

2.实验设备严重不足,学生平均实验课时较少。

我院08年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由于学校资金投入有限,实验设备明显不足。我院为了缓解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在实验课教学中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一个班分成三到四个小组,甚至有些班级学生人数多要分成七、八个小组。一次课只能一个小组上,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做不了几个实验课题。如《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等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实际操作练习,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是一个由易入难的过程。但是,由于设备数量少,平均每个学生接触设备的时间有限,一学期下来,可能学生只是对设备的功能、特性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但对设备的操作技巧、在节目创作中的使用规律要熟练掌握就很难。

3.重理论、轻实践,没有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完整的教学体系。

按照科学的专业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包括从节目前期策划开始到编、导、摄、录、制等多门实验课程的统筹协作,形成一个科学的实验课链条,而目前,由于师资、设备等问题的制约,有些课程在开设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讲授,使专业实验课开设不完整。比如《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我们开设此门课程仍然是重视新闻写作而忽视镜头前采访。《影视语言》这门课由于设备有限,学生人数多,所以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一学期下来,学生用到摄像机实践的次数很少。实验课程的开设不仅要使学生对设备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所学得的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实际的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中,使学生形成立体化的“画面感”,使理论知识更充分地体现在一个个生动的电视画面中,而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

4.缺乏一支具有实战经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来指导学生专业实习。

广播电视编导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理论到理论,很少有老师真正涉足广播电视业而具备实际操作的经验,甚至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从事教学的。教学方法也是从书本理论到书本理论,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无多少实践经验,实践的课程过少,也非常单一。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

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是保障落实教学的关键。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将实践教学环节作为重点列入。此外,我院还邀请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方面的编辑、制作及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在制订新的培养计划时,调整原来培养计划中不合理或不适应新形势的课程设置和先后顺序,增加实践教学和本专业需要的实践项目和内容。

2.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建设优质实验平台。

专业引进高端电视节目制作系统,提供摄像、照相设备、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建成集数字音频录制、数字音频编辑、广播节目制作的多功能一体的电声实验室。以高性能的先进设备的引进及高端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3.通过开放实验室构建开放式实验课教学模式。

开放式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实验时间,让学生充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并且产生自己新的创作空间并予以实施,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

4.充分利用校内媒体机构,为广播电视编导学生提供在校实践机会。

充分利用校内广播站、学生电视台、校报等媒体性质的学生组织。学生在各个部门中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这种实践活动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另一种开放性实践模式,学生在完全宽裕、自由的情况下自我发挥创造,对于综合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5.深入校外媒体进行实战演练实践。

我院先后在省内七家电视台、三个传媒公司建立实践实习单位,这样学生在毕业实习时,进入电视台、传媒公司进行深入细致的综合性实践。学生可以在实际实践过程中,了解我国广播电视编导行业实际情况,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奔赴新的工作或学习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实践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专业实践模式,实践证明该实践模式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时红燕.对高等师范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2(4):181-182.

篇7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广播电视编导教学改革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意义

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候,通常学生基础都要非常扎实,不仅仅在课本理论上,在专业素养的掌握上也要非常全面。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让学生将理论有效地运用在社会实践当中,在社会中创造价值。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就是“用”,主要意义就是活学活用,以知识为基础,以社会为目标,进而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

二、广播电视编导教学改革相关策略

1.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课程进行改革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课程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不能违背教育规律,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学校的一些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努力完善课堂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合理开设专业课程。课程设置的改革对学生来说有着本质上的意义,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要学到知识,更要积累一定的经验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就是对其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培养专业能力的课程分为几部分进行学习。每一部分要针对相应的岗位进行学习,让教学形成系统,按照现实生活中的工作步骤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模拟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应用型人才对于社会的意义,促进学生实现多方向全方面的发展。常规教学一般只是模拟教学,因为没有现实的场景,更没有职场带来的压力,学生就无法感受到那种紧迫感,也无法体验到工作带来的动力,这样的教学是无法和真实工作相吻合的,那样教学意义就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没办法真正地走出课堂,即使课本理论已经熟记于心,但是如果进行实战,则不免败下阵来,那么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很大打击。而如果是以应用型为基础进行教学改革,将真实工作、真实项目作为教学内容,通过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那么教学效果必然有大幅度提高。

2.对实践教学进行优化

实践教学应该通过导师的正确引导来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导师在教学时要着重于学生个性化培养,把理论和现实有机结合。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详细指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地解答。还要重视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组织相关部门成立实习基地,便于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对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导,全程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比赛,利用比赛来提高临场应变能力,同时在比赛中学习他人作品的长处,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及时改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学校还要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让实践教学得到延伸。

3.完善相关考核体系

在常规课堂考试中,学校主要以学生成绩为标准,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学习成绩压力下,有的学生渐渐产生厌学心理,甚至抵触课堂,这样的情况下则很难提升学生的能力。应用型培养则改变了教学模式,以学生多方面综合水平为考核目的,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可以通过教师、实习单位和学生三个方面对综合水平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形式更加公平。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创作,团队作品让教师和实习单位相关人员共同评判,给予具体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讨论,激励创作水平的提升。在论文撰写方面,教师要鼓励其作品的创新,保证作品有较高阅读水准的同时,还要有创新思维。

4.加强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在教学改革时,亟须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改变常规培养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会自身专业的特质。专业素质对广播电视编导从业者来说,是基本功,必须具备坚实而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广播电视艺术创作能力和较高的文学素养,才能更好地迎合社会需要。

三、结语

篇8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设在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江苏高校同类院系中是办学历史最久、学科层次、专业设置、实验室及硬件设施的一所二级学院。学院成立于 1995 年 4 月,其前身为 1964年创立的南京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学院现设有新闻系、广播电视系、广告系、新闻摄影系、网络与新媒体系五个系科,拥有新闻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三个学术型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两个专业型硕士点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的新闻学博士点。另有江苏省新闻人才培训中心、江苏省党委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基地、江苏省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媒介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舆情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民国新闻史研究所等科研、教学机构。学院现有 6 个本科专业,即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

(一)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及文艺团体培养各类编导、策划及节目主持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人数及学制

2016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向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招收本科生 32 名,其中面向江苏省招收 24 名(文理不限),面向浙江、湖南两省各招收4名(均为文科3名,理科1名);学制4 。

(三)报考条件

考生必须符合所在省份 2016 年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考试报名条件,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无色盲、色弱,有志于从事广播电视相关专业工作。

(四)专业考试

1.报考说明:我校将不再对报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考生组织校考,考生直接参加生源所在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联考或统考。

2.江苏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联考:根据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选拔的需求,参照义务教育中学阶段课程标准,重点考查考生的影视作品分析及创作的基本能力、综合艺术感悟能力、审美能力,考核科目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满分 300 分)。

(1)报名时间:2015 年 12 月 14 日-17 日(截止时间为:2015 年 12 月 17日 17 时)。联考报名采用网上申请的形式。考生须登录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网址:bkzs.njnu.edu.cn/),按要求进行网上确认信息和网上缴费。网报系统实行考生个人确认,支持银联卡付款。考试费按每生 4 门考试科目共240 元收取。

(2)考试安排:

面试时间:2016 年 1 月 10 日左右起(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面试地点: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市宁海路 122 号随园校区新传大楼)

笔试时间:2016 年 1 月 17 日 上午 9:00-11:30,影评创作2016 年 1 月 17 日 下午 14:30-16: 00,故事创作

笔试地点: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文苑路 1 号)

(3)考试内容

笔试科目:包括影评写作和故事创作,满分为 200 分。影评写作和故事创作各 100 分;

A.影评写作主要考查考生的影视审美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考核方式为考生观看影视作品,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影评写作,字数不少于 1000 字,考试时间(含影片播放时间)共 2 小时 30 分钟。

B.故事创作主要考查考生的想象力、艺术思维和感悟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考核方式为考生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编写一个故事。字数不少于 800 字。故事创作考试时间共 1 小时 30 分钟。

面试科目:包括才艺展示和综合素养考察,满分为 100 分。其中,才艺展示 20 分,综合素养考察 80 分。

A.才艺展示考试目的为考查考生的自然条件、才艺水平和艺术修养。考试内容为在演唱、演奏、舞蹈、朗诵、小品五类中任选一项进行展示。考试现场仅提供钢琴,其他乐器须考生自备。考生如需伴奏音乐,请事先用标准 MP3 格式作为文件存储至普通 U 盘,考试现场提供播放器。考生不得将任何具有录、放音功能的电子产品带入考场。时间不超过 2 分钟。

B.综合素养考察考试目的为考查考生的性格爱好、特点特长;口头表达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独立判断能力和生活观察能力;心理素质、临场应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考试形式为考生现场回答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相关的问题。时间不超过 4 分钟。

3.有关浙江省、湖南省考生需参加生源地所在省份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统考,考试安排详见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

(五)文化考试

考生须按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参加 2016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文化考试方案及科目均按考生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文件规定执行。

(六)录取办法

对报考我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高考文化分(江苏考生要求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 50 分)和专业分(江苏考生要求达到联考前 300 名)达到生源地所在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且无色盲、色弱的进档考生,录取时将其高考文化总分与专业考试总分相加形成综合分,按照综合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若综合分相同,则按文化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若文化分仍相同,则按语文、数学 2门科目的原始分之和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

录取办法以我校在本科招生网上公布的招生章程为准。

(七)有关事项说明

1.我校为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填报联考、统考与单独考试(校考)专业志愿时可能不在同一批次,请广大考生根据所在省的志愿填报办法报考我校。

2.考生报考期间,往返路费、食宿费一律自理。

3.本简章内容如与教育部和考生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关于 2016 年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文件精神相抵触的,均以教育部和考生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文件为准。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咨询电话:(025) 83598525、85891023

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25) 83720759、83598534

篇9

关键词:实验 实践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10-0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更新节奏也在不断地加快,不论是在各大城市还是村县等地方,对于生活、经济、文化等方面和对于信息知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传播的形式相对于传统方式来说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根据社会的快速的发展,社会对于电视、电影、等传媒类的学校培养出的人才量也在不断的加大。那么作为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的高校也就成为培养传媒人才的重要地方,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就更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专业。怎样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求的高水平专业性强的学生就成为所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校及教师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单独从广播电视编导这一学科来说,开设在我国从产生到普及也只有20多年的时间,那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算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过去的广播电视媒体的节目比较单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广播电视编导这个新兴专业也在跟进脚步不断的进步和发展。除了全国各大知名高校有这样专业以外,在各个省市的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也在不断开设这一专业。但是这种高速的发展就会带来一些不得不解决的问题。经济发展过快引领科技的不断更新进步,广播电视行业的各大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所使用的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这些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能够加快制作的质量和速度并与世界接轨,而作为高校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重要阵地,则不能及时地更新实验设备和与之配套的理论知识,在学校的实验硬件设备方面就会产生一定的理论与实际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脱节的现象。

1 调整核心课程讲授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课环节的比例,通过开放实验室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

(1)在调整核心课程讲授课与实验课环节上,以新闻采访,电视短片制作、纪录片等几门课独立的开设实践课程进行阶段性实践教学。这几门实践课程独立的开设不但解决了初期实践教学课程的条块分割问题,还可以加大实验课程的比例和实践教学效果。其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还有很多课程,是可以增加实验实训环节的,如,广播编辑与制作,摄影艺术、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制作、电视采访学等,都带有着很强的实验性,处了增加实验课时之外还可以增加实验课程的总体分数,把实验学分与理论学分真正的从传统意义上分离开来,形成各自的学分模式。并按学期和年度的不同为各个学年开设阶梯样式的实验课,使之形成实验课环环相扣,不断递增的形式。在不同的实验课上可以利用三个阶段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能动性:①以个人为单位制作,提高学生个人对于整体操控的掌握能力,并能清楚的了解个人的不足之处;②以组建小组为单位,提高团队协作能力;③以小组之间的合作为单位,因各个小组实验训练内容不同,同时可以提高沟通的能力。

(2)通过开放实验室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实验教学,其核心思想是一周七天全天性开放,从根本上开放和从传统意义上开放模式解放出来,这样可以把学生从封闭式的学习环境中完全解脱出来,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能动性、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加丰富的、思考空间和更加充足的实验空间。其最终目标是充分利用学校有效资源避免学生因时间限制而中断学生的创造发挥。

开放实验室,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开放实验设备,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实验教学模式进行系统化地实施和改革。在整个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环节中,由于教学的手法和过去传统方式的教学手法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在这种开放性实验室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实验学习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为基础实训实验。这一类型的教学重点主要是针对制作电视节目前期与后期灯光的运用和节目制作编排上的训练,通过摄像机以及非线性编辑系统实验设备的开放性使用,使学生可以运用课余时间练习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的气候所运用的灯光和摄影手段的多方面训练。第二种为复习性实训实验。这一类型的教学重点在于针对学生以掌握的节目编辑制作与创作技术流程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实验课教师拟定的一系列主题实验当中选择其中的一个系列,对实验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学习,在复习性实训实验的过程中将实验室开放,能够使学生的电视节目创作在充足的实践时间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更能将摄像构图、布光角度、机位设置、和电视画面编辑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复习性实训实验当中去。第三种为创作性实训实验。这一类型的教学重点在于由学生自拟题目进行练习,而练习的内容需要包括一定时间的限制、策划书、采访、和采访方案、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

利用实验室设备开放的有力条件,使学生能够培养出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能够制作出精良作品的能力。在创作短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将全程进行跟踪性指导,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扎实性和前后期制作技能的熟练成度。制作完成后,并组织学生个人讲解、观摩、点评、总结。在实验室的开放过程中,重要的是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设备还可以逐渐发现设备中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所需的与时代相符的现代仪器实验设备,并且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修复已有的实验设备的破损,这样就避免了过去教师上完课后就把实验室门关上,学生没有实验的地方可去,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利用实验室开放之后的便利条件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电视节目的前期与后期制作。实验室的开放不仅大大增加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也为学生做出精良的电视作品和积极进取的优秀学生提供了物质和时间上保证。

实验室的对外开放,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验室内完成电视摄像制作、视频编辑、摄像构图、布光角度、机位设置、和电视画面编辑等等。其他课程中的一些实验环节也是可以在实验室内完成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运用课余时间来充实实验内容和复习性实训实验,加强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的牢固掌握。这样不仅大大的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而且对于学生平时实验课学习有很多的帮助,更有助于学生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和作品的创作提供了练习的机会。

2 通过建设校园广播电视台给学生建立一个实验实习基地

近些年来通过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实验方式和手法也在更近脚步,不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设备都在力求和国内和国际接轨。高校都设有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和校园报社等实验性强的校园组织。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力求在学生毕业后能到了公司能有一技之长。所以依托校园实验实习基地这个平台,可以建立起专业性较强的开放式的实验实习基地,让学生可以和社会接轨。这不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以个对外宣传本专业的好方法。

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和校园报社等实验性强的校园组织,由于实验实习的工作性质和范围的决定,需要大量的采集信息,编辑制作,和播报工作。所以须要学生参与编排和播出,因此,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一个真实性的广播电视采编制作环境的熟悉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便具有了很强的实战性,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能够将传统意义上的实践和理论知识真正的保持一致。

在一个电视广播机构中,一个电视节目的播出是由多个栏目构成的,校园广播电视台就可以根据电视广播机构的运行模式选择播出时间,设置不同的电视广播栏目。在这样的设置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就可以,根据栏目类型和目的的不同进行各门专业课的实验与创作了。使学生在宽泛的学习环境中学会根据栏目各种不同的主题将课程中曾经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初级实验练习的制作方法和手段与实际创作结合起来。这种学了完全开放学校实验设备还开放了学习模式,是一种理论知识融于实际的有效途径。

3 毕业论文与作品结合的方式答辩

在近些年来毕业生的毕业形式多以论文答辩的形式出现,艺术类的学生更是如此,但是由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是动手能力强,并且学校在四年的教学过程中也是把这一原则放在首位,所以艺术类的学生只是通过论文的形式毕业,并不能完全能够展示出学生的长处。所以毕业形式以作品创新能力的展现和对理论知识通过论文表现是比较符合艺术类毕业生特点的。毕业答辩是学生自我学习的最终总结。而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而言,除了论文以外,对自己的另一方面就可以通过节目制作的作品最终完成的情况来判定。把大学四年所掌握的广播电视艺术原理、采集、编辑、播出等技能反映在一个电视作品当中去,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答辩,是一种检验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成果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提供毕业前最后的实验实践机会,以这样的形式完成最后的作品。这能让学生在走出校门的那一刻,能够通过大学四年实验的努力手里拥有一定的东西来说服即将走进的企业或电台。切身走入媒体行业,学以致用,通过实践的体会将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媒体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现代汉语;课程改革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现代汉语》课程现状

1、教学人数多,学生基础差

就我国目前的基本情况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大多为艺术生,高校招生录取的文化课分数相对低,学生语言学基础较差,且各高校招生的编导专业学生数量还比较多。就笔者所在的文化传媒学院来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重要专业,在校生人数众多,数量最高的一届将近400人,而现代汉语教师的数量一时间难以适应庞大的学生数量,加上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

2、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这里的教学内容既指现代汉语教材的内容,也包括教师上课所教授的知识内容。就教材来讲,现代汉语教材数量众多,权威教材也为数不少,目前学术界使用较多的现代汉语教材有黄廖本《现代汉语》、张斌的《新编现代汉语》、邵静敏的《现代汉语通论》等等,这些教材大多理论成熟,观点公允,市场占有份额较大,具有权威、丰富、好用、新颖等特点。但是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来说,上述权威教材恐怕缺乏针对性,它们不能根据编导专业的学生特点、专业特点和就业趋向进行语言讲解,学生面对这样的教材难免会有所迷茫。笔者所在的高校选用的教材便是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剧本创作等专业类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毕业以后从事编辑、撰稿、文字记者等工作打下语言基础,但是所选教材与课程目的却无法匹配。由于教材缺乏针对性,教师在教学中所传授的教学内容相应地也缺乏针对性,很多现代汉语教师会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教案直接搬到编导专业的课堂上,上课传授的知识体系陈旧,信息量不足,语料和案例缺乏专业特点,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的兴趣必将大减。

3、教学手段缺乏新颖性

现代汉语课程实用性强,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文字修养的高低,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广播电视编导行业关系密切。在现代汉语课堂上,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现代汉语课“学院气”浓厚,在课堂中我们看到的是以教师一人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讲课索然无味,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教学方法的陈旧和教学实践性、创新性的欠缺,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没有达到。加上编导专业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思维活跃,喜欢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课程,对现代汉语课程的应付情绪与日俱增。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广播电视编导方向的现代汉语课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适应应用型和实践型的教学需求,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现代汉语》改革举措分析

1、结合专业施教

首先要选用适合专业的教材,理想的现代汉语教材不仅应该做到理论体系符合汉语实际,教材体系反映汉语研究的最新成果,还应该做到结合专业需求,体现专业特色。目前,学术界这样的教材还十分缺乏,仅有的几套突出实用性的现代汉语教材依然带有浓重的因袭痕迹,教材中的理论体系和所用语料也并不能突出编导专业色彩。因此,对编导专业现代汉语教材的选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其次要侧重结合专业施教。考虑到专业实际需要,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时,不需要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都讲授得那么全面精致,可以在每一章中取其精华,降低难度,重点讲解,同时拓展的内容不宜过多。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生入校门槛较低,中学的语文底子较弱,现代汉语课本中的很多知识与中学的语文知识有所重叠,但是学生掌握得并不牢固,针对这样的情况,根据编导专业的情况,教师应该查漏补缺,重点突出,引导学生讲重点和难点加以深入学习。比如,语法中的“常见的句法失误分析”一节,学生在中学已经学过了如何修改病句,在大学阶段再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就要注意突出常见句法失误的深度和广度,教师所举例子也要更加全面,让学生能感觉到,学习这一部分和中学相比在对病句的了解和修改方面有所提高。另外,教师在编导专业传授现代汉语课时,所举例子也应该尽量和编导专业相挂钩。比如随着《甄嬛传》的热播,“甄嬛”的“甄”字读音的争议性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可以将此例搬上课堂,让学生审慎思考,同时提醒学生作为传媒工作者遇到这样的问题应当力求精益求精,避免失误。再比如,随着《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儿》等真人秀节目的推广,真人秀节目的后期剪辑和字幕也成为了一大亮点,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分析这一类节目的字幕来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组合和表达。这些内容的设置,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和语言动态,同时,让学生了解了语言与传媒必不可分的关系,这样学生可以从编导这一行业的角度去审视现代汉语课程的重要性。

2、丰富课堂手段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很强,面对这样的群体,教师传授现代汉语知识时如果还像传统教学那样使用陈旧的教学手段,恐怕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代汉语教师可以尝试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的魅力。多媒体的应用无疑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有力手段。多媒体的使用有助于教师展示精美的PPT,更有利于直观地呈现教学信息,也能最大力度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当然,多媒体的使用还可以播放普通话训练光碟,让学生听说跟读,进行正确的发音训练;利用多媒体,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经典的朗诵节目和辩论赛,让学生观摩经典来提高自身的朗诵水平和辩论水准;利用多媒体,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经典的影视剧目和口语交际片段,让学生通过观看理解来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除了多媒体的应用,教师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和学生沟通互动。比如,课程网站的使用可以实现师生多途径全方位的沟通。教师可以利用课程网站上传教学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这样不仅能在课堂上随时调阅查看,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随意复习巩固;教师还可以通过课程网站公布作业和习题,同时进行辅导答疑,让学生通过这一新颖的形式上交作业,并且能及时获得信息反馈;利用课程网站,教师还可以进行模拟考试和批阅试卷。网络的普及和现代汉语课程网站的建立对丰富课堂手段作用巨大,对调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的热情也会功不可没。

3、提高实践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地讲解”。但是目前,在很多高校,现代的教学还是以理论讲解为主要形式,作为内容相对枯燥的一门语言课,学生本身兴趣不高,教师如果再一味陷在干巴巴理论讲解的循环中,学生学习时心不在焉是在所难免的。就笔者多年的现代汉语教学经验看,现在的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积累得比较丰富,现代汉语教师完全可以和这些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互动起来,发动学生的力量,引导实践参与,这样既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也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语言现象,现代汉语是很实用的一门课程。有趣的语言现象也不是深藏的书本中的,而恰恰是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在讲解汉字一章时,教师可以把学生放置到校园,甚至社会里,让学生分组采集校园和社会中的错字错词,整理成PPT,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并讲解出来,这种方法一定会比单纯的教师讲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从广大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在编导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中,语法的教学应该以实践为主。我们可以结合编导的专业特点让学生进行语法实践。比如,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纪录片或者访谈节目的视频,取消字幕,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视频添加字幕,甚至学着撰写文本说明书,这样学生势必会用自己学过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寻找合适的方式进行制作,这种做法既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回顾审视在课堂上学到的现代汉语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功不可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目前很多高校的一个热门专业,学生人数多,基础较差。给编导专业上课的现代汉语教师多为兼任多个专业的汉语教师,教学内容陈旧,专业针对性不强,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提倡现代汉语教师结合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施教,从专业角度出发酝酿如何丰富教学手段,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将有利于真正提高广播电视编导的现代汉语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汉语素养,让他们成为真正专业型、实践型和应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占勇.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转向[J].中外教育研究,2011,(8).

[2]王邦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J].科学大众,2010,(1).

[3]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J].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