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

篇1

1.1确定合理的网络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和方向,注重同时代电子技术的改良

计算机网络应用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能力,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方向是是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逐渐掌握较高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所以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所有设计和计划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因此在明确了这一目标和方向的基础上,人性化、科学化的投入各类电子技术,引进先进的Windows系统,不断提升校内网络软件的水平和质量,改良校内固有资源,紧跟时代脚步,时刻紧盯当下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尽可能多的加入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对计算机网络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这一方面的能力。多媒体技术是目前我国大学中学生获取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的主流方式,有了这类电可以直观明了的展示计算机网络的实际用途;采用电子技术与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是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和软件的兴趣,捕获新知。

1.2科学设计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加强软件设计的实际性、实效性

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的设计对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提高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软件的设计应遵循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强调实践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针对计算机网络设备、计算机网络软件、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通讯技术软件、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技术与软件这些方面进行升级,之后再不断深入探究计算机网络更高级的知识,如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网络故障的解决问题等等,这类软件的要求的水平更高,对于学生的能力提高大有裨益,也更具有实际性和实效性。我们强调对新电子技术和软件方面的引入,与市场需要接轨,与当下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水平相一致,同时,在设计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的时候,要突出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觉进行对本学科的软件设计,并将对此软件的设计加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设计、毕业设计当中,不断创新,端正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的程度,强化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注重在软件设计中对学生的实际效果,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培养方面共同进步。

2.优化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内容

理论性、知识性的内容应借用实践项目来重点巩固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方案不断优化,注重接轨我国的社会上的计算局网络发展的实时动态,在内容上不断深化、广泛化,同时更要侧重增加对学生的实践项目,在实践中检验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能力情况,强化理论性的知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能力,提高对计算机网络运用的熟练程度。

2.1面向市场需求,以适应市场发展为准,科学定位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

当今的信息时代对市场信息的迅速传播有着严格的要求,IT业的发展也是基于市场信息传播,所以计算机网络应用应该面向市场的需求,主动与市场上的公司加强合作,掌握市场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方面的需求信息,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发展,以此为准来进行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面向市场,在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培养的定位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并能够对网络实行一定的管理,精通社会主流的电子技术和软件,在专项方面能够参与到计算机网络的设计管理、网络工程设计,培养“高、精、尖”类的人才,能力突出,可以进行网络的开发创建和安全维护工作,提供创新性的技术和理念。

3.结语

篇2

关键词:网络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的作用日显重要,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为满足社会需求,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专业。由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制订专业培养目标、规划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实验内容等都必须充分体现以能力为导向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但是,有的高校在开设计算机网络专业时,制订的培养目标、设置的课程体系往往过于偏重理论,没有突出专业技能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导致培养出的学生能力偏差,严重影响就业。因此,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否正确,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发展前途,关系到培养出的网络技术人才能否为地方经济服务。

1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专业培养目标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计算机网络专业是应用性很强专业,要确定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分析计算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

1.1计算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专业可分为偏向理论的理论型专业和偏向应用的应用型专业。对普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基本是应用型专业,如“计算机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等,主要以培养软硬件开发、经营、维护的工程师为具体目标,人才培养面向计算机应用、生产、开发与经营,着眼于整个社会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提高[1]。如果要进行系统、全面的描述,计算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熟悉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环境,受到系统分析与设计和应用方法的训练;具有一定的工程实施能力、一定的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培养目标可表述为:理论+训练+能力。即首先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理论或知识,然后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较系统训练,最后达到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可见,理论和训练是基础,能力才是真正目的。

1.2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专业是一个涉及职业岗位多、专业关键能力多、专业知识面广而深的应用型专业。为了对专业关键能力有所侧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本专业通常划分为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网络编程两个主要方向。

1.3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

把计算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结合起来,可把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适应社会信息化需求,成为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和网络程序设计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应用计算机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能力。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 具有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4)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5)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动态。

2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改革

2.1改革的必要性

1) 现行课程体系结构与培养目标不适应。

首先,现行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材内容严重滞后。计算机的软、硬件升级较快,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技术发展也较快,与之相比,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材内容要落后3~5年:对等网中主机用的还是Windows 2000操作系统,Web、FTP等服务器还是用Windows 2000中的IIS设置,甚至局域网部分还在讲述NetWare、Windows NT的安装与设置,等等。学生现在还学这些较陈旧的甚至早已过时的网络技术,毕业后很难适应新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其次,教材中的实训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目前,很多计算机网络教材的学生实验主要是验证型实验,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不系统,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学以致用[2];另外,很多计算机网络教材缺乏大、中型网络组建和管理的典型案例,加之不少教师没有参与设计、管理大型网络的经验和能力,使得他们在教学中无法培养学生对大型网络形态和网络设备的感性认识,学生毕业后就不能很好适应校园网、企业网等大中型网络的建设与管理了。

2) 现行课程体系结构不完整。

在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方向,忽视基础性硬件课程的开设,如不开设或不重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外部设备”等课程,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微机、打印机等设备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能力较差;由于对这些基本硬件了解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实际组网和网络故障处理能力。在网络编程课程设置中,忽略网页制作中最基本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学习,学生缺乏对网页基础结构认识,影响对后续高级网络编程语言的学习效果。

3) 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从目前不少普通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来看, 普遍重理论轻实践。一方面,在内容安排上理论内容多实践内容少,在课时安排上理论课时多实训课时少;另一方面,缺乏应有的实验设备,无法构建基本实验平台,缺乏配套的实验教材,实验课多流于形式,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真正的培养。

2.2课程体系结构改革方案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组建、管理和应用网络的能力,努力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1) 使用能够反映最新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技术的教材。

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更新周期快,为了使学生能学到最新知识和技术,毕业后较好适应实际网络工作环境,要求教材编写、出版部门尽可能快地更新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跟上知识和技术更新的步伐;要求任课教师尽量选用内容新的教材,在讲课中注意及时加进一些新知识和技术,使学生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2) 加强实训教学。

篇3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应用于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随着网络使用的扩大化以及越发频繁的网络安全事件使得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港口码头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也是国家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做好对于码头港口的网络建设及安全防护对于提高港口码头的网络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港口码头区的网络安全防护进行分析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以确保港口码头区网络安全、可靠的运行。

关键词:

网络安全;安全隐患;港口;应对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了广大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随着各种网络安全问题频繁曝出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形势更为严峻。做好港口码头区的网络安全防护对于保护港口码头的信息安全与促进港口码头的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计算机网络安全简述

随着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网络已经深入了居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网络安全从广义上说是要确保计算机用户的个人信息不泄露,从狭义上讲是指要在确保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和计算机的软、硬件加以保护,从而使其在任何情况下免遭任何形式的的泄露、更改和破坏。因此,计算机用户的利益与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安全密切相关,保护好计算机网络安全就是保护好计算机用户的切身利益。为做好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防护,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加强对于接入端的控制,这主要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的进入权限进行设定和控制,对不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禁止接入,在接入端控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加密技术来用于接入控制系统的设计。(2)安全协议,安全协议主要了为了确保通信协议的安全,但是一个安全通信协议的设计极为复杂,为了确保网络通信的的安全,一般采取的是找漏洞分析法、经验分析法和形式化法相结合的方式。(3)增加网络安全信息的保密性,计算机网络安全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保密通讯,因此,需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用户的保密信息的确认,增强其保密性,从而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2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

现今,随着计算机网络覆盖的范围与人群越来越广,所面临的网络安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从而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着极大的不安全性。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除了人为因素外,最大的安全威胁来自于计算机系统本身所具有的漏洞。总体来说,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最大的威胁来自于计算机系统本身所具有的漏洞,现今所使用的系统由于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并不存在一种绝对完美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同时由于广大用户缺乏专业的知识,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漏洞何难被用户察觉和修补,从而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在同步和文件处理方面,计算机系统程序由于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使得其在应对网络攻击以及网络安全威胁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攻击者可以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在计算机外部展开入侵,并利用这些机会干扰到计算机程序的正常进行。其次,计算机外部的网络安全环境日益恶化,其来自于外部网络的安全威胁时刻影响着计算机的信息安全,近些年来,由于计算机入侵而导致的信息泄露事件日益频发,前一段事件所曝光的油箱用户信息大规模泄露事件所引发的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中,来自于系统外部的问题是除了计算机系统本身这一安全漏洞外所面临的另一安全威胁.总的来说,计算机系统外部的网络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1)各种间谍软件的威胁,此种软件是由黑客设计出来的专门窃取存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各种数据信息的软件,其具有极强的攻击性,这些间谍软件甚至于还能够隐蔽与系统中对用户在上网时的数据进行监视,从而达到窃取用户信息的目的。同时间谍软件潜藏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还会对计算机的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2)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威胁,计算机病毒是长期存在于网络中的一种毒瘤,与间谍软件一样成为困扰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的难题。相较于间谍软件等,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网络所造成的安全威胁更为突出、也更大。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危害大等的特点,其直接攻击计算机系统,造成计算机系统的损坏,使得计算机用户的信息与资料等丢失,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计算机硬件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坏,浪费计算机用户的时间与金钱。(3)网络黑客对计算机网络所造成的安全威胁,计算机黑客都是一些具有较为扎实功底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人,其为了某种目的(窃取、窥视等)使用自身的计算机知识来肆意攻击普通用户的计算机进行信息的窃取或是破坏,这些黑客由于在暗中进行,缺少监管使得其行为肆意妄为,而一般的普通用户由于缺乏专业的计算机知识无法对这种攻击进行有效的防护。找到用户计算机系统中的漏洞并发动攻击获取相应的权限或信息是网络黑客锲而不舍的目标,也是最难防御的一种网络安全威胁。

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威胁是多方面的,而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制度的缺陷也会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面临巨大的网络安全威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所带来的威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人员疏忽大意或是由于自身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不足,从而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漏洞,使用户的信息泄露从而造成的损失。(2)此外就是个别的工作人员疏忽大意或是主观行为而造成的用户信息的泄露,个别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为了获取不法利益而私自出售计算机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这种行为在现今的社会是较为常见的。其主要做法是将保密系统资料和文件提供给第三方或是故意泄露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数据库的重要数据等。以上这两种行为都被归结为管理上的漏洞或是疏忽,这些都会对计算机网络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胁,同时由此所引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是不可估量的。

3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措施

3.1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原则计算机网络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大量的数据被存储在用户的计算机中,一旦丢失或是损坏将会面临严重的后果。因此,做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防护刻不容缓。同时在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时要按照以下的原则进行:(1)加强信息的高密级防范原则,在对多密级信息进行处理时,很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系统都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防护原则,做好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加密,必要时应当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提升至最高级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2)安全适度原则,现今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是黑客的入侵对计算机网络所造成的影响。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中绝对安全的网络是不存在的,现今所采取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归根结底都只是针对具体某一方面的安全威胁进行防护,为进一步做好网络安全防护,需要分析不同网络安全威胁的特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做好防护措施,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3)授权最小化原则,对于重要的计算机进行物理隔离。

3.2应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的措施应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最主要的是做好技术防护,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需要从入侵检测技术、防病毒技术、计算机防火墙的开发和计算机漏洞的修补等多方面进行,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定期及时的更新计算机中的各种软件和硬件设施,将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做到最好,不断的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性能。在用户授权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技术上,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技术,通过技术的不断升级完善使得计算机网络用户的安全防护更为牢固、可靠,从而从基础端堵死网络安全威胁。在最好技术防护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计算机网络使用人员的管理,即使是在技术层面最为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仅仅依靠技术防护也是无法应对全部的威胁,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严控一些非法行为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威胁,通过建立起安全管理制度与技术的全方位防护,多方协作共同实现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

4结语

现今,计算机网络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其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威胁,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的分析与防护对于保证计算机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安全威胁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进行了分析阐述。

参考文献

[1]王爽.探讨如何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1).

[2]田文英.浅谈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3).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全新的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之中, 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地扩大,所以高等院校就需要为社会培养一批计算机技术型人才,在这个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时代,弥补计算机网络人才紧缺的情况。所以实施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弊端

1.1 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矛盾

在以往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OSI模型常被作为基础,用来讲述网络的层次结构、协议、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计算机应用较为广泛的IP网络协议,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讲解的理论内容与实际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偏差,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是都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很难在实际的网络中进行应用。另外,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正在不断地出现,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可是,教材的更新远远不及新技术的更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课堂上的许多知识都已经过时了。

1.2 具体的教学模式不够合理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都是非常强的。现在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很难适应这个特点,难以实现课堂教学与市场的需求密切联系。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在于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在整个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桌位上听讲,师生之间没有基本的交流,学生必定不会对这门课产生兴趣,没有积极的学习热情,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没有起到根本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1.3 对于教学实践不够重视

首先,由于学生和老师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践认识不够全面,在计算机的网络实践中主要就是进行一些验证性的实践,实践的内容不够系统,形式比较随意,理论与实践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学生大部分拿到了相应的学分,完成了课程的学习,但是并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在这种计算机网络实践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并且有些老师本来就缺乏实践的经验,他们长期处在课堂中,对于社会上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并不是非常的熟悉,所以他们的对于教学实践并不是那么的重视,这就必将导致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实践严重缺失,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

2.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改革

2.1 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想进行教学的改革,首先必将从教学内容开始,对于基本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优化。在教材中及时的更新计算机先进技术,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保持同步,所以就必须对于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进行及时的修改。例如:对于计算机行业新出现的概念,应用,及时的添加到下一期的教材中,对于本期教材的学生,在课堂上向他们提出这些概念,并且说明重点,让他们知道一些比较重要的新教学内容,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能够与时俱进,必会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计算机行业的又一批综合性应用人才。

2.2 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

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老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教学方法,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用比较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个教学方法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类比教学法;

将计算机网络中的抽象概念同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类比,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思维能力的训练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3)合作学习法;

将几名学生分为一组,他们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交流,不断地提出新的观点,在共同的努力之下完成任务。让他们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老师要充分的利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将他们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良好的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全面提升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

2.3 强化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目的非常的明确,需要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是由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强化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不要只做实践教学的形式主义,我们要在实践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创新素质、职业素质。对于教学实践的规范化,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遇到问题及时的解决,从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为今后的计算机实际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大,社会对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解决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紧缺的严重状况,各大高职院校必须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为社会提供全新的计算机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单泠;改变教育观念 更新教学方法[N];中国教育报;2012年08期.

[2]邱兴和;加快教学改革 突出素质教育[N];中国财经报;2013年22期.

篇5

[关键词] 知识拓扑;任务驱动;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100-02

一 背景

与综合型或理工科院校相比,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学生要求既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知识,又掌握信息处理技术,能够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信息技术,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建模、决策和组织实施[1]。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其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各个专业,包括计算机系、信息管理系、管理科学系和电子商务系均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由于专业需求不同,培养模式不同,课程性质不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存在着很多差异,采用统一标准授课很难对各个专业方向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因此,针对财经类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讲授要找到一种既基于又区别于纯理工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模式,立足“管理+工程”专业特色,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联系应用,学以致用,培养满足专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 财经类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近年来,财经类高校对技术专业基础课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对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2-3]。但是,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仍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1 课程内容方面

(1)专业特色不突出

尽管各专业按教学目标制定课程内容,但各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几乎是一样的,只是根据专业特点确定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理论或应用的偏重程度,在知识点的难度和深度上有所差别,这样很难突出各个专业方向需求的侧重点。

(2)知识组织结构松散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知识内容大多基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的分层结构排列,讲述网络层次结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其应用,知识结构较松散,在未建立全局知识体系的前提下,不利于组织逻辑严密的教学过程,这也给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增加了困难。

2 教学方法方面

(1)创新能力培养欠缺

着重于基础理论的讲授,缺少创新环节的设置,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网络技术知识的应用也仅仅是“照搬使用”,不能在未来的专业学习和工作中运用创新思维,“举一反三”,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教学方法习惯于使用“填鸭式”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而现有的教学手段,不仅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也轻视了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 基于知识拓扑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财经类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在充分考虑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知识体系构成,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知识拓扑、任务驱动式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力求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适合财经类院校各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途径。

1 不同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内容的整合及知识拓扑的构建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内容多、杂,且难度较大,特别是在涉及多专业方向,知识难度和重要程度都有差异的课程,基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的分层组织方式很难满足多个专业的课程系统化和统一化需求。课程知识拓扑可以表示知识点之间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关系,可以呈现出一个清晰、完整和系统化的课程知识图谱[4]。因此,本文针对网络系统的层级结构和行为模式,分别构建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的课程知识拓扑,从而形成立体化的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实现基本原理与不同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内容的有机整合。

(1)在横向视角上,不同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通常按照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组织课程知识点,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际层、运输层和应用层五个层次,通过分析各个网络层次内部知识点及关联关系,构建层内知识拓扑,使得学生从宏观上掌握计算机网络工作方式,帮助他搭建网络基础知识粗框架。

(2)在纵向视角上,针对不同专业特色不突出问题和培养需求,构建层间知识拓扑,展现计算机网络交互行为模式,帮助学生在网络知识粗框架内实现专业知识点的有机关联与无缝组合。

2 各个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的组织及教学任务的设计

由于各个专业不同,学生感兴趣知识点也不同,创新能力培养方向亦不同。任务驱动教学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一个目标,基于一个或几个任务来完成,适合于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5]。同时,任务驱动方法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情境的差距,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既有针对性又有真实感,而且,这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变成了知识的主动学习者,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其学习兴趣,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基于各专业网络技术知识培养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两个角度出发设计教学任务(见图1),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1)从学生学习兴趣角度看,以知识拓扑中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为中心设计教学任务,通过几个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来形象地解释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强化学生对兴趣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从创新能力培养角度看,以知识拓扑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的知识点为核心设计教学任务,任务与现实接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综合性,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在后续相关专业课程中的综合运用。

四 教学实践与效果反馈

首先,结合各专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不同需求和培养目标,重新梳理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体系,进一步确定各专业网络技术知识点的难度和深度,为知识拓扑构建和教学任务设计提供基本的依据。为了研究工作的科学、合理和有序,在教学实践期间,多次组织各专业授课教师开会讨论,对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汇总,同时广泛查阅文献,积极对所提出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

其次,构建课程知识拓扑。基于谢希仁教授编写的《计算机网络(第六版)》一书中第二章到第六章的核心知识点及其章节关系,构建横向层面的课程知识拓扑,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构建纵向层面的课程知识拓扑。以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信息管理专业为例,计算机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课程重要的后续专业必修课,与网络安全有关的大多数协议,比如SSL和SET协议,都与运输层和应用层的知识点有关,因此,该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纵向知识拓扑构建多数集中在运输层和应用层的知识点之间。

第三,设计教学任务。从学生学习兴趣角度看,财经类院校的大多数学生会选修会计类课程,以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为例,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对会计电算化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各专业教学任务更多地以会计系统的组网和数据共享为实际背景来展开。

最后,从教材选择、课时安排和试卷比例三个方面进行调整,以保证各个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有序而顺利地进行。在教材和资料选择方面,为不同专业学生推荐不同的扩展阅读资料和案例,以契合不同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需求;在课时安排方面,按照专业特色和教学任务设计,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在期末试卷题型比例分配方面,不同专业试卷在设计和应用类题目的比例上均有所提升。

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新教学方法的使用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和好评,学生希望有进一步的改革实施。特别是,在期末考试中,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在设计与应用类题目方面,均有很好的发挥和进步。随着知识拓扑结构和教学任务设计的不断完善和扩展,本研究提出教学方法的优势必将会在不同专业后续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验证。

参考文献

[1]黄要武, 李天俐. “计算机网络”课程按专业分类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123-124.

[2]徐恪. 高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6(1):21-25.

[3]张明华, 韩彦岭, 周汝燕, 等. 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的启发[J].计算机教育,2013(14):86-90.

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 实验教学 弊端 完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85

1 计算机网络课程日常教学中的弊端

计算机网络课程既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基础理论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践应用课程。可以说,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于一体的课程。该门课程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建立起网络体系的基础概念,为日后开设的相关课程打好基础。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日后网络通信类课程的学习效果。然而,目前各高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即:教师普遍重视理论部分,而忽视实验部分。课堂上,老师机械死板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往往不能够建立起网络体系的相关知识链接,学习效果不尽人意。

2 成因分析

2.1 受制于传统观念束缚,实验人才方面的建设力度欠缺

目前各高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问题直接导致实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滞后于理论人才的建设。[1]这就直接导致理论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水平良莠不齐,学科整体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实验室教师的水平跟不上理论课教师的水平,学生往往是理论听得明明白白,而落实到实验的环节就会变得糊里糊涂。这样,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来说,无疑是阻碍其发展的桎梏。因此,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将理论和实践放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去发展,应该说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克服现实弊端的第一步。

2.2 忽视网络课程硬件建设,实验教育环境亟待改进

目前,各高校囿于学科建设经费的限制,很多实验室的实验条件早已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要,比如:实验设备数量不足,设备配置落后,新专业领域的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等等。这些都实实在在的制约着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发展,同时也真真切切的影响着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方面的专业学习。因此,这是改进计算机网络课程现实弊端的第二步。

2.3 教学方法墨守成规,教学效果令人堪忧

在当前计算机专业培养方面,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墨守成规,效果不尽人意,学生学习状况不佳几乎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理工类老师受制于专业限制,其上课方式大多比较严肃死板,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讲授法,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填鸭式”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显然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其教学效果如何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当然,理工类教师也不能为了取悦于学生而人为去声情并茂的“演绎课程”。但是,最起码需要改变的现状的一点就是务必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在实验教学方面的互动,唯有如此才有希望改进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现实弊端,此第三步也。

2.4 实验课内容设置不合理,考核形式单一且效果欠佳

针对实验课内容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由于理论课教师的普遍业务水平高于实验课教师的整体水平,导致学生在理论课程学到的知识与实验课运用的知识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的问题,实验课的内容完全不能起到帮助学生诠释和消化理论课内容的作用,更有甚者实验课形同虚设也是比比皆是的现象。另一方面,即便个别高校是理论课教师“双肩挑”的承担实验课的教学任务不存在教师差异导致的课程效果与目标偏离,但受制于传统“重理论轻实践”思想的禁锢,教师普遍存在忽略实验课重要性的现实弊病。教师如此,学生更是如此。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实验课程考试方式单一化。目前的实验课考试方式普遍采取以实验报告的考查方式代替正规的考试方式。这样直接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于实验课重要性的“双重忽略”。实际上,实验课也有考试的必要和适合该课程的考试方式(无论闭卷还是开卷)。总之,以往的单一考核形式已经被现实否定,因此增加实验课的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是势在必行的,也是能够从根源上加强教师和学生对于实验课重视程度的治本之策。

3 完善方案

针对目前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日常教学中存的一些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通过增加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考核方式,实现其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建议将其考核权重提升至与理论部分相同的程度,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的主动性。具体做法就是:将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大量增加实验课内容。在该门功课的结课考试方面,将实验课内容的考核提到可以与理论课相提并论的程度。

第二,建议将理论部分的相关内容按其教学进度适当增加与之配套的实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可以适当引入“案例教学法”等先进生动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现实应用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建议将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建设为“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所谓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坚持以“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具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通过崭新的方式来处理教学或生活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并且熟练应用到实践当中。[3]这种模式是一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成功教学模式,是改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实弊端的有效途径,也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值得借鉴的立体化全方位的教研教改的良策。

参考文献:

[1]蔡文辉.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6,(12).

[2]龚怡祖.计算机网络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科技信息,2010,(15).

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知识模块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8-1857-02

Research of Teaching Project on "Computer Network" for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UI Yan-rong

(School of Computer and 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Jinzhou 43402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all walks of life, as the core curriculum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omputer and the network engineering, "computer network" has different teaching plan under different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In view of the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the module of knowledge, the course orientation, teaching goal, content organization are studied for the "computer network", after many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the method is feasible,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eaching.

Key words: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plan; teaching aim; knowledge module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主要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基本原理与技术。在计算机科学专业,特别是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计算机网络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研究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模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形成一套适合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教学方案。

1《计算机网络》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后续课程提供支撑。以我校网络工程专业为例,与《计算机网络》密切相关的必修课程就有网络工程、网络管理、TCP/IP协议分析、密码学、网络安全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也有象电子商务、无线网络、组网技术IPv6技术与应用等专业选修课程,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是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群的核心,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模块及教学目标

2.1知识模块

《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模块[1-3]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的主要功能与技术等核心知识模块,以及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等相关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由一组互相关联的知识点组成。

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因特网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性能;体系结构主要描述了OSI的七层体系结构、TCP/IP的四层体系结构和常用的五层体系结构。

物理层的任务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它包含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信道复用技术和数字传输系统等。

数据链路层定义相邻两个结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它包括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扩展的以太网和高速以太网等。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它包括网际协议IP、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IP多播和虚拟专用网和网络地址转换NAT。

运输层的任务是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它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控制协议TCP、TCP的流量控制、TCP的拥塞控制和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它包括域名系统DNS、文件传输协议、远程终端协议TELNET、万维网WWW,电子邮件、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等。

2.2教学目标

同一门课程,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教学目标也不相同,应用型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

的教学目标分为两方面:理论知识水平目标、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理论知识水平目标: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分层的思想以及各层的数据传输原理与协议。重点掌握网络层IP协议、路由协议、运输层的UPD、TCP协议以及与这些协议相关的各类技术。

实践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计算机网络实验课和课程设计以及课外作业,掌握双机互联技术、VLAN划分技术、网络互联技术、IIS配置、FTP配置、IP地址规划和网站开发等实用技术。

3《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

同一门课程,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也不相同,应用型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如下:

3.1教学内容

根据应用型本科专业的特点,选取如下的内容进行教学,并以64学时为例,其中理论为52学时、实验为12学时,理论教学内容如表1。

表1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教学学时为12,计划了三个实验,分别是双机互联(2学时)、VLAN划分(4学时)、网络互联(6学时)

3.2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和课程结业考试成绩两部分。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结业成绩*8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作业、小测验、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实验单独计算成绩,不记入平时成绩)。结业考试试卷分别从能力层次和题型上做如下设计:

从能力考查方面分三个层次:

1)基础知识的考查: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协议和应用,分值比例为60%;

2)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考查,分值比例为20%;

3)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考查,分值比例为20%。

从题型上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题型:

1)选择题,分值比例为30%;

2)填空题,分值比例为20%;

3)计算题,分值比例为15%;

4)综合题,分值比例为20%;

5)设计题,分值比例为15%。

4结束语

计算机科学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针对应用型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结合《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模块,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制定了一套可行的教学方案,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4-8229-0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技术性、综合性较强,涉及到的内容、范围较广,而且该课程的理论性较高,其中有很多抽象的定义、概念及协议,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瓶颈。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一味的强调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训练较少,导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低下,无法满足新时期下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新时期下,高校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1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主要是讲解网络体系、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等相关原理和概念,在网络应用方面也只是简单的讲解网络的工作原理等抽象、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关于具体应用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很多学生都在学习过程中都觉得非常乏味、枯燥,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深入了解、学习网络新设备、新知识,在教学内容中自然也无法体现出这些新技术,导致学生和社会发展相互脱节。其次,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很少和学生之间互动,课程教学氛围紧张,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使学生养成依赖、懒惰的学习思想,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低下。另外,最重要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内容较少,网络技术实践课程很少安排,而且实验教学的内容都是网页制作、网线制作、网络操作系统配置、安装、网络应用等方面简单的知识,学生往往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实际应用能力较差。

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2.1 课程改革的目标及课程改革思路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专业课程,应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同时应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实际需求密切联系起来,使课程教学目标和市场需求保持同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人才。具体而言,“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关于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知识及相关概念,同时应了解、掌握网络各层的基本功能及其特点,应熟悉广域网、局域网的建设以及互联网技术。其次,要求熟练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了解最新的网络技术及其发展情况。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而言,我们应深入市场调研,跟踪了解IT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人才在知识、能力及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根据调研结果不断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建设。

2.2 改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技术变化快、更新快等特点,鉴于此,课程教学内容也应不断改进、完善,不仅应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方面的需求,同时也应该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和社会企业合作的优势,及时纳入社会上最新研发的网络技术。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可以按照下几个项目进行编排:1) 网络基础知识。应使学生能够在市场应用的角度理解网络,了解网络产品。2) 局域网组网。主要是比较局域网组网的策略以及实现措施。3) ICP/IP以及IP子网。要求学生能够制作一个单位子网的部署方案。4) 网络的基本配置以及服务。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个企业网络系统的基本配置,并且能够排除网络系统故障。这些项目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一些主要的知识点都涵盖进来,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不仅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学中做。

2.3 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3.1 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也应运而生,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利用声音、图片、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组合将传统、枯燥的文字转化成形象、生动的画面,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课堂信息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文、视听组合的方式将交换技术、七层协议等一些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动态画面,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其次,教师也可以慢慢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提高报告、在线讨论答疑、批改作业、公布课堂教案等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2 讨论教学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探究教学、合作教学模式,将讨论代替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使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发挥的机会和平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某一个问题让学生们质疑,相互讨论,如果存在有疑问或者争议的地方,教师应适时的进行引导,协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3 比较教学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比较抽象、复杂难懂的问题,教师如果按照课本上的解释向学生们讲解,相信学生很难完全理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例子进行想象比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知识转化率和实际应用能力。比如在讲解“UDP”、“TCP”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将邮寄挂号信以及平信与“可靠服务”和“不可靠服务”类比,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

2.4 注重实践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加强实验教学,在实验之前应按照教学大纲规定要求学生制作实验预习报告,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发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学会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其次,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定期、分批次安排学生到现实企业岗位中进行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了解网络技术的应用,并且了解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人才的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时期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的满足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许金普,徐鹏民,孙晓梅等.“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18(7):25-28.

篇9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普遍感到较为抽象、空洞、难学、难懂。该文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方面就如何改革《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进行探究,旨在全面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在计算机硬件性能飞速提高和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课程成为了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基础必修实践课程之一,但由于教材的编写、学校的硬件难以达到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合适等因素导致该课程成了一门较为抽象、空洞的理论课。我校针对《计算机网格》这门课开展了教研教改,对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及教学考核展开深入研究,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改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这门课程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增强了动手能力。

一、教学目的

目前,《计算机网络》在各个学校计算机专业中已成为核心课程之一,有些学校已将《计算机网络》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门课涉及到的职业岗位多,专业知识广。我校对行业市场进行了调查,由学校副校长牵头,组织校办公室、招生就业办、教务科和学生科等多个科室到广东、深圳、长沙等地的公司了解岗位的定位与需求,确定了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及要培养的能力与素养。具体来说,要重点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组建网络的能力;(2)基本的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能力;(3)网络操作系统的运用能力;(4)一般故障检测与排除能力;(5)中小型网络的管理能力等。

二、教学内容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的后,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应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对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只要求学生了解,重点是通过可操作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具体来说,分以下五个方面:(1)认识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类、应用及相关的基本概念;(2)熟悉网络: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3)使用和管理网络:熟练使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能够使用基本命令和常用工具软件管理网络,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方法;(4)配置网络:掌握组建局域网的方法和步骤,了解Win2003及Win2008服务器的配置方法;(5)网络工程:掌握网络工程方面的布线、测试等过程。

三、教学方法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把课堂模式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理论课的内容以实训课的训练项目为目的。下面我从理论课和实训课两方面的教学方法进行阐述。

(一)理论课1.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进行电子课件、教学素材资源库及多媒体视频展示等,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2.比喻教学法《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以分层、协议、路由为主,由于比较抽象,学生学得一头雾水,理不出头绪,渐渐对课程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深奥为浅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训课1.项目作业法即教师给出企业网络系统建设设计方案,或将已有网络系统运行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分析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或为学生宿舍互连上网,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让学生自己带着任务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企业计算机网络方案进行讲评,指出其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施实现。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作等基本的职业素养。2.成立计算机与网络维修小组该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宿舍网所管辖楼层的维护和信息服务平台的维护工作,协助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共同维护网络,帮助同学解决网络故障,保持网络畅通,通信服务正常,建设一个稳定运行的校园网络环境。目的是给学生增加实践锻炼的机会,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评价

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的考核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强调学生工作过程的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过程实行多方位考核,重点在实训方面的考核,如对等网络实验、局域网络扩展实验、VLAN网络实验、路由器的配置初步、广域网络配置实验、计算机网络的路由实验、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按实验内容分步计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教师还要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参加计算机网络认证考试,如网络管理员、助理网络管理师等。网络管理员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学生在参与考证的过程中能学到很多最新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主要途径,我们必须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在结合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内容的基础上,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研究,培养出适应网络工程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四版)[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1).

[4]杨志娟,吴少杰.浅谈网络课程及其交互方式[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5).

篇10

关键词:网络课程 问题 措施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生长起来的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领域,当前,我国在局域网、校园网、企业网和Internet等方面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社会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建设、网络应用与开发和网络管理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热情日益高涨。因此,计算机网络就成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脱离、教学模式不适应课程特点、实验教学环节薄弱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现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矛盾

传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活动中,多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讲述网络层次结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原理,而目前广泛应用的则是TCP/IP网络协议。这样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存在着理论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矛盾,即在理论方面的OSI/RM的七层协议和实际广泛应用的TCP/IP协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学到的抽象理论知识与实际网络应用联系起来。另外,从计算机网络的科学体系开始建立到现在的20多年间,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各自的迅速发展中进一步融合,新技术逐步成熟并不断涌现,新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和深入。但是,在教学中很多新技术、新应用领域并不能及时地在教材内容出现,这就要求对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

(二)教学模式不合理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叉学科,它综合应用这两个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它与计算机专业的其他课程不同: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结合,需要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需要理论和应用的结合,需要课堂和特殊实验环境的结合,需要教学与市场的密切联系。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课程本身特点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缺少师生间的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三)实验教学环节薄弱

实验教学环节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计算机网络实验的认识不足。一直以来,人们观念中的计算机网络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不系统,随意性大,形式松散,结果使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少学生修完了课程,拿到了高分,但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认识并不深刻,尤其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学以致用; (2)缺乏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环境。目前高等院校中,网络实验平台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将数十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设备连接的小型局域网;另一种是只提供简单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和计算机。学生无法通过自己动手组建网络,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技术,锻炼网络工程应用能力的目的;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当前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具备了设计、管理大型网络的经验和能力。没有参与过大型网络组建、管理的教师,必定缺乏对大型网络形态和网络设备的感性认识,导致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优化教学内容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的优化,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对此,在认真分析现有各类计算机网络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思路:

第一,简化OSI参考模型的内容,扩充事实标准TCP/IP的内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本来计划通过推动OSI参考模型与协议的研究来促进网络的标准化,但由于OSI参考模型要照顾各方面的因素,使OSI参考模型变得大而全,效率很低。因此,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我们在教学中采纳一种层次参考模型,它吸取了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二者的优点,是一种折中的方案,自上而下包括5层,即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与OSI参考模型相比少了表示层与会话层,用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取代了TCP/IP参考模型主机与网络层。

第二,不断跟踪先进技术,以适应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新概念、新应用不断涌现、快速发展之特点。为此,必须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和充实新的教学内容。经过多年的修改,我们教学大纲的主要特定是:简化了目前已经基本淘汰的如帧中继技术等部分内容,增加了如先进的ATM技术等;增加了已经走向人们身边的接入技术;增加了作为TCP/IP网络骨架的路由器技术;增强了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技术等内容。

(二)构建具有学科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

(1)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演示出来。如用PowerPoint等课件将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等知识点制作成动画,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2)类比教学方法。用实际应用和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物与枯燥、抽象的计算机网络中的概念、基础理论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化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时用人们熟悉的邮政系统进行类比。(3)参与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你教我学”的被动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为此在教学中尝试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主题教学和问题教学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较为有效的授课模式,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置若干个教学主题或问题,同时也有选择地接受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将其作为新的讨论主题,围绕对主题或问题的讲解和讨论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三)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从加强实验室建设、规范实验教学环节、合理设置实验内容出发,对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1)加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目前许多高校没有独立的、综合的专业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有的学校实验条件落后(只有几台交换机、路由器等),不能满足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积极配合,投入资金,加强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室的建设。(2)规范实验教学环节。教师对每一部分实验要有明确的要求,对每一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会遇到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等,都要在学生的实验报告中得到体现。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融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另外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搞好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的分析、设计、开发、管理与应用开发技能的网络人才,是一个迫切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