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盈利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盈利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乡村旅游伴随着其内容结构的不断完善化,相应的经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新世纪开始以来,这种旅游形式收到了各方人士的追捧。一方面因为社会经济的发现和科技带给社会的巨变,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的加快;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概念的提出和贯彻,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是促进乡村旅游兴盛的因素。繁荣兴旺的景象也不能掩盖乡村旅游各地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其中设计到经济水平因素、地区资源条件等原因,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经营管理模式的制约,这关系到地区旅游的发现程度。这里所讲的经营管理模式是指,在整合资源因素时,利用一定有效的管理手段或组织手段来达成目标的方法(方式)。基于乡村旅游时,经营管理模式主要设计到经营者、经营管理方式和利益相关者之间责任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
一、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模式
1.自主经营或分散经营模式。
1.1含义及其特征。自主所有权,自主选择经营管理模式,不进行、租赁等行为,在所有权下,自己行驶管理权和经营权,这便是自主经营模式。旅游资源的乡村所有者们以家为单位自发经营项目,不采取其他方式经营,这样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一体化可以避免一定的纠纷。自主经营管理模式的表现形式是,农村个体户自发开展乡村旅游业务,提供衣食住行相关服务,个体户可以形成一定规模,一般不设立管理机构。
1.2优缺点。个体户自发开展旅游服务,利益驱使个体户们的经营积极性较高,只有提升服务水平才能吸引顾客消费,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实现更大的价值;与外来者产生矛盾的可能性不高,权责分配容易发生的问题因为自主经营原因而减少;个体户更爱惜家乡环境,所有更有利于地区环境保护,有利于乡村文化传扬,体现当地风味。规模扩大,经济利益必然带来竞争加剧,面对竞争时,由于经济因素、文化素养、观念等因素的参差不齐,个体户会采取极端方式,如大肆进行价格战;资金和技术又是旅游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瓶颈,资金和技术的充足会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然而又不希望引进外资。
2.业户与公司结合的模式。
2.1含义。这种模式是在我国大力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模式。旅游经营管理要以经济实体、技术协会、科研机构等为指导,用社会上的服务使得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进去农村旅游发展,农户与公司之间以合约为基础,农户开展具体旅游经营,市场运行和销售环节由公司组织完成,二者工作相互配合。这种模式是基本特征是充分发挥农户的规模等各方面优势,不同于工厂生产运行,不必集中进行,更不需要程序化操作,各个农户分散进行作业和提供各方面产品与服务。当然也需要一个有顺序的服务结构,公司要保证农户工作的高效高质量运行,这就需要其对农户采取相应的培训教育。这种模式主要包含三种类型:一体化契约型、准市场契约型、市场契约型。一体化契约型,基于要素关联,农户提供的服务变成公司的操作地方。农户没有主体地位,而参加到公司的布局中来,从而获得以租金和工资等形式的补偿,公司形式操作控制权,取得效益。不过我国农业人口多,资源有效,这种方式整体推广可能性不高,推广价值有效。准市场契约型,基于合约规定,规定好农户与公司二者之间在产品服务生产销售、利益分配、权责分配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建立二者之间稳定的和谐的权责分明的关系。市场契约型,基于收购合同,公司为农户提供收购保障,但二者都是独立的,价格是二者关心的根本,二者之间的买卖关系是市场化的短期的,即在合同下,把买卖集中进行。市场经济下,商品因素变化大,这种类型稳定性不高,也就占不了主体地位。业户与公司相结合的模式就是要求二者合作于农村旅游经营中来,用具体合同使得二者之间权责分明。公司负责培植客源,活跃市场,改进经营管理模式,农户负责提供特色产品服务,按照公司规定操作标准,参加培训。开发成本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农户也可参加入股,进行分红。
2.2优缺点。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是基于解决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下单位农户经营规模小与大市场要求之间的矛盾,其可以把国家经济政策和市场政策具体运行到公司运行管理中,更好地实现公司指引农户行为,把产品服务的一体化过程有机结合,使得农户生产运行行为与市场紧密联系,组成经济实体。其具备单一农户不具备的各方面素质优势,可以满足农户的需求,提升农户各方面素质,有利于农村各方面的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可以集中利用公司在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农户的自身特色优势,有效结合二者,克服各种缺点和弊端,链接市场。然而,农户数量是巨大的,能够匹配的公司数量不足,这样农户就不能根据市场进行选择。就二者合作中地位而言,公司拥有资金技术信息等各方面的优势,熟悉市场变化,熟悉政府政策,把握销售渠道,而农户各方面均处于劣势,且为了获取有利地位,农户之间恶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农户处于不利地位。农户提供的产品服务相对形式单一,质量保证不能保证统一高标准,而且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公司进行培训,这些无形中增加了公司负担,沟通不适当,容易造成矛盾。
二、业户、公司和社区相结合的模式
1.含义及其特征。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是上一种模式的升级版。业户、公司和社区相结合的模式中的社区是相关乡村旅游协会组织,一般一户一个代表,整体参加,相当于一个董事会的作用,其职责是管理一切与本村旅游业相关事物,例如培训、财务、人事等。公司是指村里办理的企业,非外来的,接受协会委托,具体负责相关业务,如设施建设管理、营销策划、监督等。业户是农户单元,接受公司安排,定期结算业绩。经营模式特征是其中三者之间权责分明,利益分配得当。社区采取行动对整个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指导,公司负责营销项目,举办活动,业户负责生产,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服务。三者相互配合,利益分配明朗。三者之间相互制约,这种制约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行为,保证了旅游业发展的质量,而且具有公平性,充分保证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
2.优缺点。业户、公司和社区相结合的模式是一种升级,其可以保证效益的均衡化分配,其间的企业只负责管理经营,不直接提供旅游服务,而业户是直接提品服务的主体,这样可以保证业户的效益。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继承弘扬乡村文化,延续乡村特色,因为这种模式中的一切参与者都是当地人,他们更加珍惜生活的土地,而且可以把当地特色风情挖掘出来,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提倡的原则,权责分配均衡,相互监督和合作,实现共赢的局面,安定有序进行。虽然这种模式是改进版,但适应具体运行中还是暴露一些问题,伴随着游客增加,旅游规模就得扩大,资源就得开发,服务水平也得提高,需要开发更多的旅游项目,这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里的企业毕竟规模有效,资金远远达不到要求,就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矛盾就会产生。虽然权责分明是业户、公司和社区相结合的模式的追求,但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有不和谐情况发生,公司需要统一安排游客,而业户想用其他标准,这就导致公司和业户之间矛盾的产生。而且公司掌握着资金流向,有时候会发生利益分配上的问题。
三、整体租赁模式
1.含义及其特征。这种模式在我国兴起于上个世纪末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期,基于旅游业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具有具有资源而经济水平低的西部全面发现了这种经营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就是把旅游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由企业对景区进行长时间经营管理,按照合约由经营者和所有者分成经济收益,其实是企业负责资金、政府负责资源,共同盈利的途径。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是基于政府授权,企业开展建设,独家经营管理的模式。企业性质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国有企业,可私营企业,可外资企业等,而且合作方式多样,具体规定明确。资源由国家赋予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但资源的所有者还是国家,政府还关注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环境保护,企业追求利益,但必须保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环境,政府负责整个过程的监督与指导,协调各方面之间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调控,保证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优缺点。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主要由一家大型企业负责,这可以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更好地把旅游资源推向市场。政府和企业相互配合,更好地保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二者之间相互配合工作,发挥优势,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业经营管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风险,经营权长时间转让,管理体制不到位就会造成政策风险。这种模式主要各方利益分配均衡,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旅游业发展。投资企业如果由于某种因素未能按照合约投入资金,均衡就会被打破。政府的政策变动、人动等都会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有时候会引起文化冲突,导致不和谐。
四、其他经营模式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除了上文五种经典模式之外,还有以下几种模式,一般都是上述模式的演进和变化。
1.农户和农户相结合的模式。我国地大物博,农村区域巨大,有些地方发展观念比较保守,人们不愿意采取租赁的方式,而是选择相互间合作的方式,利用示范户的效应,在全村进行学习交流,分享经验教训,总结收获。这种模式一般不会与外部发生联系,不存在文化冲突,有利于保持原有特色,当然资金量有效,服务观念和经营管理理念不足都是制约因素,规模扩大一般较难,而且容易发生利益分配不均的矛盾。
2.旅游社、村旅游协会组织、公司和政府相结合的模式这种经营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全方位照顾各方面的利益,因为其充分考虑到农村旅游业发展的各方面参与者的利益,这也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如企业开拓市场、旅行社管理、政府规划等,这有利于发挥各方优势,有效避免分歧产生,为农村旅游业发展提供动力。
3.业户、公司和政府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为了避免公司和政府相结合模式存在的风险,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而发展起来的,其更强调政府调控能力,充分发挥公司经营能力,发挥业户主动性。
4.个体农庄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具有能力业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多表现为个体户,这种模式可以带动地区致富,但一般规模不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各方面需求不断增加,农村旅游大势发展,遍地开花,但发展情况各式各样,水平不等。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经营管理模式,只有解决好这个因素,才能合理利用各方面资源,促进农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国内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4-09-01.
[2]梁华,周武生.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选择——以广西为例[J].农业经济,2012-11-15.
[3]王静,方旭红.基于村民自治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研究[J].今日科苑,2008-01-08.
[4]魏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5.
篇2
[关键词]古村镇;门票收费模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古村镇作为一种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遗产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是当前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然而,古村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如环境容量饱和、过度商业化、不合理的门票收费、利益分配扭曲等问题,其中,尤以旅游门票收费问题日渐凸显。
目前,关于旅游门票收费问题存在的现实质疑聚焦于以下几点:①是否收取门票。比如,无锡惠山古镇之前不收门票,游客可以在众多祠堂内参观游玩,但是从无锡市物价局得到消息,从2012年5月20日起,这些原先免费的部分景点开始统一售票,由此立即招致旅游者和古镇内商家的不满,认为古镇内资源价值较低,不足以吸引人花钱来观光,影响了古镇的人气,从而影响了古镇内餐饮、休闲茶座、咖啡吧、手工艺商品店、创意商品店等的生意,而古镇管理办公室人员则宣称门票收费用于文保单位修缮维护。②门票收费的具体形式。古村镇门票收费形式多样,比如,出售给当地居民可供其一年内多次光顾不同景点的年票、出售给旅游者供其游览票上所有景点的通票,以及出售给旅游者或者旅行社的可供自主选择和组合景点的菜单式套票等等,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收费形式,以便在不抑制大多数旅游者需求的同时又能获取更多的收益是古村镇经营管理者争议的热点。③门票的构成和价格制定问题。我国旅游业发展中门票收入对于缓解开发资金不足,以及对旅游资源保护方面起到较为显著的作用,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依赖收取门票为主导的盈利模式和管理方式不利于旅游可持续发展,因而门票价格制定策略和具体构成方面仍在探索阶段,以期摆脱门票经济。④门票收入分配问题。如宏村之前由于门票收入分配方式不合理导致村民经营旅游业的积极性受挫,西递的“人口分配”和“房屋分配”需进一步完善,而江西婺源也因为门票收入分成纠纷导致村民阻止游客进入,从而部分景区紧急关停。
综上可见,古村镇旅游门票的收费模式,以及门票收入分配等问题较为突出。但是,理论界鲜有对此的论述。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江、浙、沪、皖四地若干代表性古村镇不同门票收费模式的特点,进一步归纳总结出古村镇门票收费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从各利益主体角度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门票收费模式的影响机制与程度,以期推动古村镇门票收费合理化,促进古村镇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古村镇旅游门票收费模式比较分析
我国各地历史上都形成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古村镇,近年来开发或计划开发旅游的古村镇数量剧增,甚至大有遍地开花之势。根据中国古镇旅游网上的统计,全国已开发旅游的古城镇200多个,有开发可能性的同类项目1000多个。其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分布相对聚集的古村镇群落主要集中在安徽、浙江、江苏、山西、江西、广东、福建、云南、湖南、广西、贵州等省份,以江浙沪皖的古村镇开发较早,并且相对成熟,综合这些地方的古村镇来看,在门票收费方面存在以下几种典型的模式:
(一)全封闭式模式
全封闭式的门票收费模式是利用围墙、围栏等将景区与外界隔离,使整个古村镇成为一个独立的景区,统一收取门票,并且在景区出入口设有工作人员进行检票的一种模式。这种全封闭式的收费模式主要是采取“一票制”方式,游客不得自由进入古村镇,必须先买景区门票,此门票包括景区中的所有景点或者其中的多个景点,而古村镇的主要收入也来自门票收入。这种收费模式表现出典型的“门票经济”特点。采取这种收费模式的古村镇有皖南的宏村、西递,江西的婺源,浙江的乌镇、南浔,江苏的周庄、同里等。
这些全封闭式收费的古村镇,一般资源价值很高,像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乌镇、周庄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故而旅游者愿意花钱去观光。同时,这些古村镇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吸引了规模较大、范围较广的国内外游客。比如,乌镇2009年接待人数为324万人次,之后两年都在500万人次以上;周庄2010年借世博会契机更是达到了592万人次的接待高峰。当然,这些古村镇旅游产品虽然种类丰富,但观光类产品仍然占主要地位。如西递、宏村来访旅游者花费最多的前3项是旅途交通(46.5%)、景区点门票(36%)、饮食(31.5%)和住宿(25%),基本需求消费比重较大,而需求弹性较大的购物、娱乐消费不足;而对周庄旅游发展而言,康体娱乐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的重要性较小,全封闭式收费的古村镇保持着门票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此外,居民参与程度根据不同的古村镇情况有所不同,像西递这种经营主体是村庄集体企业的则参与度比较高,西递本地村民占本地旅游从业人员的比例为65%;而像由外来企业经营的宏村、由多方持股采取现代股份制公司方式经营的乌镇,居民参与度有限,仅参与一些低成本、小投资的经营性项目,比如农家乐或者销售一些土特产、纪念品等,居民所得到的门票收入分红也很有限,比如京黟公司给宏村村民的分红只有门票收入的8%。
(二)半封闭式模式
半封闭式的门票收费模式具有封闭式收费模式的一些共性,如游客也要买门票才能进入古村镇,但是区别在于,如果游客在古村镇内有住宿、餐饮等消费则可以免门票或“借道”方式进入,这是一种将古村镇文化景观和旅游接待项目捆绑打包的收费模式。
以苏州明月湾古村落为例,该村位于太湖西山岛南端,从市区到明月湾的公交车并不多,对于自驾车主来说可进入性较强,主要吸引苏州、无锡、上海等周边城市游客,特别是一些周末度假的家庭游客和一般的团队观光游客等。就明月湾本身而言,古民居、古建筑资源而言等级并不高,但由于地处度假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俱佳的太湖西山岛,其旅游开发的潜力在于村落的休闲价值,产品经营的取向逐步由观光转向休闲度假。目前,古村经营主体是当地镇政府组建的西山旅游公司,为了吸引游客消费,并改善村庄经济,以及考虑到民居客栈老板夹带游客逃票的现象,公司采用了半封闭式的收费模式,将门票与村内住宿、餐饮等消费进行捆绑式销售,居民主要参与临湖农家乐、村内民宿等方面的经营,虽然公司门票收入减少了,但来访游客相对增多,逗留时间相对延长,提升了村庄经济和旅游的综合收益。
又如西塘古镇,作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AAAA级景区,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开发模式,由政府组建的西塘旅游文化发展公司负责景区整体经营。该公司向所有进入古镇的游客收取门票,但实际操作中,这一官方渠道只在周末和节假日才严格执行,平日里则出现官方规范和私下渠道并行的情况:所有组团游客必须买门票,而散客可通过本地居民引领或搭载专门的三轮车进入景区则不用购买门票。景区大门票以及景区内部分景点的小门票收入成为西塘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西塘逐步发展其休闲娱乐类产品以弥补单一的观光游览类产品,古镇内餐饮、民宿、旅游商店、小吃店以及游船、民俗节庆表演等带来的收入逐渐抵消门票收入的流失,形成一种“1+x”的抵消门票收费流失的盈利模式。当然,因商业经营难度较大等原因,本地居民直接参与经营的项目并不多,据调查,50%以上的商铺都是外来人员租用经营,本地居民则参与一些低成本、小投资的经营项目或者通过收房租、出售房屋等方式获得收益。
(三)半开放式模式
半开放式的门票收费模式是游客可以自由进入古村镇,但是其中部分景点是收小门票的,或者是部分景点采取联票的方式对外开放,除了这些收费景点外,其他地方都可以自由出入,游客可以在景区内自由选择住宿、餐饮、娱乐、观看表演等项目。
以苏州的木渎古镇为例,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采取景区联票的收费模式,联票内包含了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榜眼府第4个景点,共60元,游船另外收费10元,同时也采取了小景点单独收费模式,如严家花园20元、虹饮山房25元、古松园15元、榜眼府第10元、明月寺5元、明清古瓷馆5元等,以提高单个景点的接待量。木渎古镇景区由木渎镇政府成立的木渎旅游发展实业公司负责经营,上述收费景点大都由政府投资修复,景区街道和河道也由政府整治,公司仅负责运营与管理。古镇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自家房屋的租金、股份合作制的年终分红和参与经营服务的收益。
上海的朱家角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AAAA级景区,距上海市中心约50千米,区位优势明显,也采用了旅游套票的收费模式,分新水乡访古游(含8个景点)60元、民俗风情游(含4个景点)30元,游船单独收费(分每船短程60元、长程120元),单个小景点也可以单独收费,如棵植园20元、圆津禅寺5元、城隍庙5元,其余的收费小景点基本都是10元。目前,整个古镇景区由政府下属的朱家角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经营与管理,景区门票收入全部归公司所有,居民直接参与古镇旅游经营的较少,大都以经营权出让、房屋出租的形式间接参与旅游收益的分配。
(四)全开放式模式
全开放式的免门票模式,是相对于封闭式收费古镇而言,是指无限制游览范围、基本上无收费小景点的古村镇景区,旅游者可以自由进入景区观光游览、休闲、购物、娱乐等,古村镇主要收入来自游客在景区内的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消费,而不是门票收入。
以上海七宝古镇为例,位于外环附近的七宝古镇是离市中心最近的古镇,北邻大虹桥枢纽港、交通便利。2000年9月,七宝镇政府组建了“七宝古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对七宝老街进行修复改造,就七宝古镇而言,古民居、古寺或其他古建筑的文化价值来说并不高,主要以物美价廉的特色小吃、纪念品等见长,由于七宝古镇二期修建了露天剧场式的文化休闲广场和三期改造成的创意产业和休闲文化中心,七宝古镇的休闲旅游价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修建改造过程中搬迁了30多户居民,恢复了老街门面房130多间,新建了部分通用商业用房,本地居民很少参与旅游经营,得到政府补助后搬出古镇,主要由外来商家经营购物类、餐饮类、消遣娱乐类及公共服务类业态,交付门面房、店铺的租金及年租金0.5%的管理费用作为维持及发展古镇的主要资金来源,而门票收入甚微,一方面由于景区不收大门票,另一方面古镇内也少有吸引游客花钱观光的小景点。
上述四种模式具体特点如表1所示。
三、古村镇旅游门票收费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古村镇门票收费模式的潜在因素分析
首先,对于全封闭式收费的古村镇,如宏村、西递、周庄、乌镇等,一般资源禀赋很好,旅游开发较早,市场知名度高,而且有些占据良好的区位条件,因而拥有规模大、范围广的客源市场,能够为古村镇带来较为可观的门票收入。比如乌镇在2010年、2011年都实现门票收入2.7亿元以上,远远高于其他收益。而这些可观的门票收入又是古村镇资源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资源价值越高、保护压力与成本也就越大,这导致景区盈利模式更加倾向于门票主导,进一步加剧了景区封闭化经营,影响了其他商业业态的介入,使得整个景区经营取向更加依赖于观光产品。当然,采取封闭式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客流量,减少拥挤和避免过度商业化,较好地保护古村镇的历史风貌与传统特点。如周庄从2008年开始每年限制游客数量在300万人次之内。
其次,对于全开放式的古村镇,如七宝古镇、惠山古镇等,一般客源区位条件很好,位于市区边缘或高密度居住区、重要风景区附近,以服务周边城市居民为主,本身资源的观光价值相对较低,但休闲、商业价值相对较高,以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类服务为主,客源充足,且相对稳定,季节波动性小。如从七宝古镇2004年8月1日至2005年2月1日试行门票收费的情况看,实际门票收入与预期的每年200万元相去甚远,而2005年取消门票收费后反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带动了古镇内部商业发展,商铺租金收入、休闲项目收入和管理收费相应增多,大大提高了七宝古镇实业公司的盈利水平。
再次,对于半封闭式、半开放式的古村镇,它们介于前两者之间,在资源价值、客源市场、产品经营取向、盈利模式等方面没有太多明显差异,这与古村镇本身发展的阶段有关,并且表现出一种逐渐从观光性产品为主、转向以休闲度假性产品为主的趋向,使得越来越多的古村镇在旅游深度开发中走向半封闭、半开放的方式。比如西塘逐步提升其休闲娱乐产品以替代单一的观光游览类产品,部分茶馆开始有了一些西塘田歌、评弹表演,水上舞台也推出一系列富有当地特色的文艺节目表演,景区内部开展庙会、逛圣堂以及跑马戏、荡湖船、舞狮等民俗活动,延长了游客逗留时间,提高了住宿、餐饮、购物消费的比例,逐渐降低了景区对门票收入的依赖性,古镇收费模式也相应得以转型。
此外,不同收费模式的古村镇,有些在地理区位条件上虽然较为相似,但仍存在差异。比如,区位条件较好的江浙沪地区的古村镇,较之于皖南、婺源古村落,客源规模较大,且比较稳定,较高的商业开发价值减轻了门票的依赖程度,故更倾向于开放式的休闲古村镇发展模式。而从同一地域的古村镇比较来看,区位差的古村镇保护较好,观光价值较高,但商业价值较低;区位好的古村镇在城镇化发展中更容易被商业包围,开放性诉求更高。
综上所述,不同收费模式的古村镇在资源品级、区位条件、客源市场、产品取向、商业价值、居民参与、盈利模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它们是影响古村镇旅游门票收费模式的潜在因素。不同收费模式的古村镇异同点具体如表2所示。
(二)古村镇门票收费模式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利益相关主体的视角
根据上述潜在因素分析,针对古村镇客观存在的资源品级、区位条件,旅游市场的选择、公司的经营取向、外来商户的加入、居民的合作参与构成了影响门票收费模式的主要力量。由此,游客、公司、外来商户、社区居民也构成了古村镇门票收费的四大利益主体,他们在门票收费模式的影响权力和利益诉求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从游客的选择来看,一般来说,资源品级越高越值得购买门票观光,门票越低越吸引游客进人,产品越丰富越值得消费;反过来,资源品级越低越不想购买门票进入,门票越高越限制游客进入,产品越单调越不想消费,所以,游客主要通过消费的选择来影响公司(决定门票高低)和外来商户(决定产品丰度)的选择,对收费模式的影响较大,同时利益诉求也较大,相对来说,游客更偏向于开放式或低收费模式。
其次,从公司的经营取向来看,资源品级越高保护责任越大,保护成本越高收费迫切性越强;向游客收费的门票收入一般比较稳定,而向商户收取的租金或管理费波动性大,且与门票收费具有一定的冲突性,是向游客收费(高门票模式),还是向商户收费(低门票模式)成为公司经营取向的焦点。所以,公司是收费模式的决定者(权力很高、利益很大),公司基于游客和外来商户的选择来决定不同的收费模式,当然也受到居民的态度影响。
再次,从外来商户的加入来看,游客越多商机就越多,就越值得加入经营,封闭式或高门票收费模式往往影响游客的消费,反而限制商机,造成经营障碍,影响到公司或居民从外来商户中收取的“租金”多少,进而影响到门票收费模式的选择。所以,外来商户对于收费模式的影响虽然权力一般,但利益诉求比较强烈,特别是对于游客的进入消费有着更多的依赖。
最后是社区居民的合作参与,一般来说,游客的增多、外来商户的加入,一方面创造了赚钱机会、抬高了房屋的租金、从公司获得更多补偿从而提高居民的收益,但同时也造成环境喧闹、交通拥堵、物价上涨等问题,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收入预期与生活干扰程度成为居民合作的立足点,居民(合作与不合作行为)对门票收费模式的实施影响权力比较大,同时在收费模式的利益诉求上也比较强烈。
由此,从游客、公司、外来商户、社区居民四类主体对不同门票收费模式的行为反应来看(具体如表3如示),封闭式收费将更多地影响游客消费、阻碍商户加入、增强公司的门票依赖性、增强居民的非合作性,而开放式收费将更多地提高游客消费、吸引商户加入、减少公司的门票依赖性、提高居民的合作性。
从上述分析也可以看出,古村镇门票收费模式的选择最终是各个利益相关主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权力与利益的平衡结果,如图1所示的权益影响传导过程一样,公司选择不同的门票收费模式最后会影响其他三个主体,三个主体及其之间的行为反应又会影响到公司的决策,从而在不断的权益平衡中形成最优化的门票收费方案。
综合来看,基于各个利益相关主体对古村镇门票收费模式的影响特点,结合江浙沪皖四地案例的现实表现,上述7个因素的高低、好坏及不同取向对古村镇门票收费模式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资源品级越强,居民参与诉求就越强,对封闭性收费模式影响越大,而区位条件、客源市场、产品取向、商业价值与盈利模式对开放式收费模式的影响程度更大。具体如表4所示。
四、研究结论
根据本文对于江浙沪皖四地古村镇的实地调研和归纳分析,当前古村镇主要存在全封闭式、半封闭式、半开放式和全开放式这4种门票收费模式,通过对采取不同收费模式的代表性古村镇的异同点比较,可以得出资源品级、区位条件、客源市场(规模、范围)、产品取向、商业价值、居民参与、盈利模式是影响古村镇门票收费模式的潜在因素。除了资源品级、区位条件这两大客观因素之外,其余5个因素都分别与古村镇来访游客、外来商户、社区居民和负责经营的公司这4个利益相关主体的权益诉求有关。
篇3
1山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战略
农业和旅游业都是对国家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产业,促进两个产业共同发展,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那么,乡村旅游正是这农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的完美结合点。近年来,山西省旅游局按照国家旅游局关于推动农业旅游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山西省“五位一体”旅游产品开发战略,把推进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展开,努力形成农业旅游产品区域布局均匀、产品结构合理、地方特色鲜明的局面。乡村旅游以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旅游效益的综合性,以及能够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而成为世界范围内最“热”的旅游活动之一。山西省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体验民俗越来越成为新兴的旅游方式。努力发展山西省的乡村旅游,对于增加人们的收入,特别是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山西省现有的乡村旅游景点分布广泛,尚难形成大型的聚集效应。如何大力发展山西省的乡村旅游电子商务,通过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将自身产品推销出去,是每个乡村旅游企业都应该关注的内容。为了加快山西省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整体推进步伐,山西省旅游局在积极申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同时,制定出台了符合山西省实际的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审办法,实行全国、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省农业旅游点三级指导管理。据统计,山西省目前已有农业旅游点500家以上,其中已经申报评定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达到23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4家,省级农业旅游点37家,在推广全国及省级示范点开发经验和服务标准的基础上,起到了对工农业旅游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示范作用,引导和推进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全面发展。
2山西省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
为全面提升山西省乡村旅游的产业格局和服务层次,①山西省旅游局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下大力气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努力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和引导,重视从业人员培训,确保乡村旅游发展融合于旅游与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之中,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农民发展致富、就业受益的有效途径;②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走电子商务的道路,使全省各地的农业旅游观光点和农家乐与广大的旅游者之间形成信息平衡和互动,让人耳目一新,这样乡村体验旅游和各种特色农产品会让游客流连忘返,不断迎来客流高峰。如何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主要有两种有效的模式:①建设乡村旅游网站,从信息的到网上预定等实现一条龙服务;②偷菜游戏的现实版的实施。
2.1乡村旅游网站的建设电子商务与旅游业具有天生的适应性[1],特别是乡村旅游必须依靠电子商务,是每家每户的信息能够通过网络的各个终端,信息及时地反馈到网上,使信息有效的交互和对称起来。并且不断优化网站的电子商务功能、开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多元化、注重客户关系的开发,建立顾客的申诉渠道等对策建议。可以说电子商务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发展途径。国外对旅游电子商务一般定义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旅游机构内部和对外的连通性[2]。国内的理解一般为: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旅游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包括通过网络、交流旅游基本信息和商务信息,以电子手段进行旅游宣传营销、开展旅游售前售后服务,通过网络查询、预定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也包括旅游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化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3]。提供个性化的旅行服务,是目前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也是进行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功能重构的基础[4]。今天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通过网上搜索来进行旅游线路的选择以及客房就餐的预定。对于农家乐类型的乡村旅游,只有通过及时信息传播才能使客户及时到找到。即使百度等搜索引擎再强大,如果没有自己的网站,或者在网络上自己的信息,也很难实现旅游者找到。所以,一个较为权威的山西省乡村旅游网站非常必要。而这一网站的建设必将为山西省乡村旅游信息提供有利的平台,并整合乡村旅游做大做强,从而实现乡村旅游的电子商务化,极大促进山西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2偷菜游戏的现实版的商业模式探讨从2009年开始,一款叫“开心农场”的网络游戏风靡全国。据不完全统计,等级四级以上的QQ用户至少有20%以上开通了QQ农场,以QQ用户活跃用户多达4亿的基数来看,保守估计也有几千万玩家在玩或者曾经玩过QQ农场,况且还有校内网、开心网等其他载体上的农场玩家,这个群体的开发潜力不容小觊。偷菜游戏的风靡,充分说明人们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游戏普及的同时,让一些网友偷菜成瘾甚至陷入疯狂,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或工作。令偷菜在网上走红的这些原因,可以移植到现实生活中,其快乐感及于田园生活的接触感必然较于网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将会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并引进新的机制,制定新的规则,使游戏更丰富或者更有益于社会和每个玩家。鉴于这个项目的前景与优势,并借鉴目前已有的现实版偷菜模型,可以丰富和研究更为成功的一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3农产品交易整合到乡村旅游中的模式探讨
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把农产品交易融入乡村旅游,将会极大地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并且促进经济的发展。纵观发达国家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经历了资金实力、信息丰富程度、交互程度,也非常重视彼此间的合作。合作形式不仅体现在信息网站的横向合作,也体现在旅游链上在线旅游企业的纵向合作[5]。山西农业资源多样,特色鲜明,素有“小杂粮王国”美誉。长期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推进特色农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为全国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好势头作出了重要贡献。乡村旅游与农产品交易是相辅相成的,乡村旅游和农产品交易整合发展,将是一条盈利模式丰满的发展之路。如何把乡村旅游和农产品交易整合起来,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借助博览会的形式,既有乡村休闲旅游的展览,也有农产品的展览;②网上交易平台的搭建,把农产品交易平台融合进乡村旅游网中,资源共享,人流相互带动,形成良性的电子商务平台。
3.1借助博览会的形式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是农业部支持山西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具体举措,旨在为山西特色农产品提供展示窗口、为产销双方搭建贸易平台、为相关各方创造合作渠道,推动山西特色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简称“特色农博会”)是由国家农业部、山西省政府、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专业化、开放性的博览会。特色农博会两年一届,首届特色农博会于2009年10月在太原成功举办,深受各界好评。第二届特色农博会于2011年10月20日举办,集中展示山西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及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513”工程的新成果、新进展,并以展会为平台,促进产销衔接和招商引资,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对全省农业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博会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第二届展会分馆内和馆外两大部分。其中馆内展销面积3.56×104m2,馆外3×104m2。展区共分七大部分:①农产品加工“513”工程龙头企业展示区,设1个高新技术产品展区和醋、红枣、核桃等13个行业产品展区,展销山西省龙头企业科研成果和特色农产品;②11个市“一村一品”及现代农业展示区;③省内外特色农产品展示交易区;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包装展示区;⑤民间工艺展示交易区;⑥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展示交易区;⑦农业机械展示交易区。这样就把乡村旅游和农产品交易整合进了一个平台,并且通过更多的内容丰富了乡村旅游和农产品交易,全面促进了农村农业的发展。
篇4
“国际旅游岛”是怎样的机会
通过与世界知名国际旅游岛的对比,以及对海南自然资源、市场及经济环境的分析,在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相关政策的解读中,我们发现,旅游休闲产业及旅游休闲房地产业是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两大主打产业,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协同与共同发展。
首先,《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鼓励建设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同时,政府将积极引导和发展与旅游业相适应的房地产业,科学规划房地产业发展的类型、规模和速度等。
其次,海南的资源优势是惟一、稀缺和不可复制的,这也决定了海南房地产不同于一般的住宅地产,而是“资源型房地产”,以旅游休闲养老疗养等为主要目的。所以说,海南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及“国际旅游岛”概念为其房地产尤其是旅游旅游休闲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最具竞争优势的发展条件。(图1)
第三,随着中国富人群体及其资产规模的增长、交通条件的改善及闲暇时间的增加,投资和享受旅游休闲地产的需求激增。同时,国内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通胀预期加剧,加之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这些都将催发海南市场向旅游休闲地产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第四,对比目前海南与三大国际旅游岛的接待人数、人均旅游消费和旅游收入三方面,可以发现,海南的人均旅游消费远远低于三大旅游岛,有待升级(图2、表1)。对比世界上一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历程可见,政策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海南岛得到类似的政策后,加上国际旅游岛的清晰定位,必将提升目前初具雏形的交通及旅游等基础设施,同时大量添加旅游和休闲的配套元素和文化设施,这将为在海南大力发展和提升旅游旅游休闲地产创造独有的历史性机遇。
政府应统一规划整体布局
笔者认为,海南省政府应强势统一整体规划布局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建设,并加强落实规划的执行力度,设置专门监督机构和落实机构,建立考核机制,落实相关责任到部门与个人,实行问责制。学习印尼明丹岛等国际旅游岛(由六个分别来自印尼、新加坡、香港等不同的集团公司开发不同的度假村)的统一规划经验,以海南目前惟一由政府主导的整体规划区域海棠湾为试点,推广政府强势规划经验。
可喜的是,目前国家已经明确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此外,“国际旅游岛”的实施蓝图――《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草案已完成制订,正在等待国家发改委的批复。这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定下了地产布局。其中规定,将旅游度假的一线土地主要开发建设酒店,购物场所,不夜城、酒吧等娱乐场所,文化体育展馆等满足公众消费的经营服务类旅游房地产项目,二、三线土地主要开发建设景区住宅(风格别墅)以及度假长居型地产。
从空间布局看,旅游地产和商业地产将形成三大圈层、南北两极和东西两翼。三大圈层。即海岸圈层,房地产重点发展区;台地圈层,房地产适度发展区;山区圈层,房地产限制发展区。南北两极。以海口、三亚为中心,形成海南房地产开发的南、北两大极核,并辐射带动周边房地产发展。东西两翼。东部沿海以旅游房地产为特色的房地产发展走廊;西部沿海产业配套与旅游度假相结合的房地产发展走廊。
旅游布局方面,2月7日,《海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通过了评审,它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目标,将构建海南“一海、两市、三区、多片(点)”旅游新格局。
其中,一海,即南海。重点是发展“豪华邮轮南海旅游”;开发海上游船旅游;建设中国游艇业基地。
两市,即海口、三亚。发挥海口、三亚两个核心旅游城市的作用,将其周边旅游资源和产品纳入,打造海口和三亚核心旅游区。
三区,即东部旅游带、中部旅游区和西部旅游带。将东部旅游带建设成中国椰树海岸,突出滨海度假休闲特色;中部旅游区建设成海南岛国家公园,突出风情民俗文化游和生态旅游;西部旅游带建设成中国金色西岸,突出文化娱乐和工业观光游。
多片(点),即特色旅游镇、村。根据资源分布的特色,构建多个乡村旅游发展区、生态旅游发展区和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区,作为支撑城乡特色旅游发展的重点。全省共规划建设16个乡村旅游发展区。
开发商应扮演什么角色
房地产开发商应积极落实政府的统一规划,转变传统商业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各市县共同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共赢,把海南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篇5
随着农村治水的战役在各处打响,乡村环境不断提升,不少过往“寂寂无闻”的古旧农村也迎来了各自的“春天”。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与谋划下,走出一条水环境治理与产业齐头并进的绿色发展之路。
环境升级助力旅游发展
顺着田边小路走去,两侧整齐划一地种植着两排笔直的杉树,一直通往记者此行的第一站:位于珠海市斗门区的南门村。
汽车驶过村边的小桥,只见碧绿的小溪从桥下横穿而过,隐约还能看见大鱼小鱼在清澈的水中畅游嬉戏。小溪两侧清一色的水上人家,白色的管网从家家户户延伸而出,汇聚在一起,最后通往桥边的一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
“过去,这里曾是一条无人问津的臭水沟,水边的居民把生活污水直排溪中,溪水污浊不堪。”珠海市斗门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冯悦有告诉记者说:“直至近年来,村子建起了污水处理设施,也铺设了雨污分流的管网,村子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还迎来了周边城市慕名而来的观光旅客。”
往村子深处漫步,豁然发现,藏于烂漫田野,是一袭三进三间、四合式格局的古屋旧祠……龙舟脊、蚝壳墙、硬山搁檩式梁架,说不完的古老故事,遵循了千百年的习俗,无不吸引着人们一探究竟――“此处名为猗堂,相传南宋末代皇族隐居于次。近年来,祠堂更是恢复了传承宋代的皇族祭礼,成为中国古典皇族礼仪活动的演示地。2015年,南门村的赵氏家族祭礼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冯悦有向记者介绍说。
离开南门村,沿着环村小道而行,记者又来到了一村之隔的另一处美景:“接霞庄”。经过村庄独有的“护庄河”,一条贯穿其中、宽约4.5米的石板街近在眼前。村庄的中央,是一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崇基堂”,“文馆”、“武馆”、“马房”、“暖阁”环绕四周,又有亭台楼榭、荷池幽径、曲桥廉船,又是一座古色古香的靓丽村庄。
原来,近年斗门为了形成农村、文化、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致力打造出“中国最美乡村集聚群”,在当地莲洲镇、白蕉镇北部地区的生态乡村群落,以“全域景区化”的理念整合片区的乡村田园特色,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汁原味的沙田水乡、生态乡村特色风貌;以“聚落开发”、“一村一品”的开发理念,形成桃源赏花、水乡戏渔、农园享田三大主题乡村体验旅游产品。
十里莲江、御温泉、灯笼沙、斗门明清古街、接霞庄、猗堂……一处处乡村美景逐渐广为人知。2015年,斗门吸引了超过500万的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9.37亿元,十余条村居、近万个农民尝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硕果。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得益于乡村环境的大幅改善。”冯悦有表示说,近年以来,斗门区把“生态村创建”“新农村建设”“生态补偿试点”等工作作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突破口,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统筹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方面提高集中处理覆盖率,另一方面采取分散式处理与集中式处理相结合,当地乡村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环境改善迎来生态农企
一座、两座、三座……小小的村庄,竟然建起了七座绿油油的人工湿地,用厌氧的方式处理村中的生活污水;硬底化的水泥路旁,是一座座崭新的平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个位于长宁镇上的松树岗村里,记者仿佛看到了广东新农村建设的一张立体概念图。
“通过农村环境整治以及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过去污水横流的臭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澈的河水、白色的管网以及崭新的人工湿地,真正实现了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松树岗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松树岗村村委书记告诉记者说:“得益于此,村庄迎来了生态农企,走上了绿色发展的道路。”
步入松树岗村刚刚建起的生态农业园,映入眼帘是一片波斯海。顺着绿树环绕的栈道深入,一座座白色的农棚,整齐划一地分布四周,棚内则种植着各式瓜菜、水果。
记者走进其中一个种植彩椒的生态农棚,黄澄澄的彩椒沿着架子生长,挂满枝头。在高约2米的架子中行走,仿佛置身隧道,不仅美观,采摘起来也十分方便。
“这样的立体种植方式,我们称其为空中田园。通过土壤改良和有机肥管理,运用该模式种植的蔬果亩产最高能达到传统种植模式的两倍以上。”农业园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整个种植的过程当中,完全不使用农药、激素、化肥、转基因工程技术,更没有抗生素残留、重金属污染。对于病虫害,农棚外设置诱导区,种植供害虫食用的蔬果,同时采用防虫网、粘虫板、捕虫灯等物理防治方式进行防治。
“有别于传统农业的种植模式,生机立体农业不仅强调生态的循环,更重视运用科技方法促进生态环境的机能活化,让土壤先健康、灌溉水源健康、使用肥料健康、种植环境健康,让种出来的蔬果也跟着健康。”农业园负责人表示说。
为什么这样的“高科技”农业会落户在松树岗这样一个传统农村?原来,自2015年开始,松树岗村以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契机,把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放在首位,实现了产村融合。为此,该县整合片区生态资源和特色资源,进一步引进高效农业、高能农业,帮助村民增产致富。
据介绍,目前松树岗村引进了台湾生机科技的立体农业示范园,园区主推有机立体芽苗菜、有机蔬果、CNT自然农法等现代化农业。目前该园区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后续工程仍在不断完善中,园区建成后,将集生产、加工、科研、培训、销售、观光于一体。
“目前我们的农业园还处在初级阶段,但也开发出几套有效的盈利模式。”农业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棚的蔬果主要通过会员制的形式进行统一销售;只要是有意向的人,均可以承包起这里的农棚,由园区管理,营利再进行分成;业主若是有土地,也可以采用加盟形式,由他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
“农业示范园的落户,成了松树岗村的一张‘新名片’,不少家住城区的旅客慕名而来,享受亲手种植、采摘瓜果的乐趣,也为当地“农家乐”带来了一定的收入。”村委书记对记者说:“现在农村环境改善了,村民也靠着农业园的地租增加了收入,真可谓一举两得。”
美丽乡村盘活文化艺术
中国梦、岳母刺字、三顾茅庐……沿着村道一路行走,一幅幅唯美的画面穿越古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跃然墙上;水车桃园、小桥流水、古朴人家……一座座别致的建筑物穿插其中,让人眼前一亮。“博罗县文联”“博罗县摄影家协会”“博田文学社”……一面面文化协会的牌匾随处可见,见证着这里的繁荣。
到了晚上,路灯与彩灯相映成趣,村道上徜徉着散步的人。在房子内,青年们正举行着各式文化活动,或练习乐器、唱歌起舞,或会友聊天、交流心得。商人、艺术家、市民赏画喝茶、小酌听歌。
这样的美景在哪里?答曰惠州博罗观背村。
然而,初来乍到的人可能不知道,就在两年多以前,这里仍是一个人烟稀少、即将被遗忘的破旧村落。
“过去,由于村庄房屋年久失修、残破不堪,大量村民选择迁移,老村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加上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进入,环保意识薄弱,造成村庄环境差、秩序乱的窘境。”观背村村委书记郑礼超告诉记者说。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观背村有如今一番繁荣的景象,得益于当地农村改造的“三步曲”。第一步是开展“美丽乡村”行动,通过清水治污、绿满家园等行动让观背村焕然一新,并通过壁画美化村庄,培育文化氛围;第二步是利用闲置旧房,改造成有品位的文化驿站,引进各界文化团体;第三步是利用文化品牌将村庄打造成一个艺术氛围浓郁、人气鼎盛的社交式创意生活村。
“村庄的品位提升了,天蓝水清的环境和浓郁的文化风情,吸引来当地文化团体和协会的主动来电,要来观背村考察洽谈,有意落户。”郑礼超介绍,最先进驻观背村的是博罗县手有余香志愿者协会,接着是“桃李满天下”、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创享家企业家沙龙,随后茶馆、驴吧等三十多家文化团体和民间协会也纷纷进驻。村庄的旧房子成了“抢手货”。村民纷纷与原来的旧租户解除租赁合同,逐步转租给这些文化团体。
篇6
关键词:石林县;农庄经济;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242-02
现代农庄经济是以市场经济相对发达为条件,在不改变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体系的前提下,以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委托经营为机制,以生产商品和组织商品交换为目的,按标准化合约方式组织起来的生产经营组织。都市农庄不同于农家乐,而是由现代农业、生态林业、休闲旅游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组成,集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发展模式。
一、石林县农庄经济发展现状及意义
(一)石林县都市农庄发展情况
石林万家欢蓝莓庄园、石林锦苑都市农庄、杏林大观园、云烟印象烟庄和统千香草园、石林县青泽农庄、石林景尚山水都市休闲农庄、云南业大园林绿化有限公司都市农庄7个项目,已经被石林县人民政府确定为石林县都市农庄规划点,七个已审定农庄总规划面积12 895.13亩,建设用地规划面积644.76亩,占总规划面积5%。服务设施用地根据各个农庄的详细性规划按用地审批程序报批。2012年启动了石林万家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石林万家欢蓝莓庄园项目和石林统一千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云烟印象烟庄和统千香草园项目,2013年启动建设云南青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石林县青泽农庄项目、石林锦苑康乃馨有限公司的石林锦苑都市农庄项目和石林圣火药业有限公司的杏林大观园项目。到目前为止,5个已经启动建设的都市农庄累计完成投资72 495万元,其中2013年完成投资17 492万元,2013年以前完成投资55 003万元。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锦苑花卉为龙头的花卉产业园,以万家欢为龙头的休闲观光农业园,以圣火杏林国际养生度假村为代表的休闲观光养生度假园。万家欢农业生态园是集节水增效示范、高床厩养示范、高校农业示范、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科技生态园,园区建设主体由果园、苗木园、养殖园、休闲园组成,给游客带来了丰富的体验性,拓展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杏林大观园项目,是一个以医药文化旅游为前导,集居住、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商贸、绿色农庄为一体的农庄式大型养老社区,通过植入与当地历史相关的人文元素,对自然景观进行美化,给与完善的养生条件配置,给入住老人和游客营造颐养天年的快乐空间,促进了康体养生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锦苑花卉在石林投资建设了大型现代花卉产业园,通过整合花卉产业链,以花卉为亮点,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搭建锦苑品牌的经营服务型公共平台。
(二)发展农庄经济对石林县旅游发展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农旅结合,推动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台创园内的每一个都市农庄都有自己的主题,并且融吃喝玩乐购为一体,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农产品加工配送和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为重点,引领着云南农旅结合、低碳休闲的生活方式,每年都有40多万人次入园游览。第二,拉动石林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综合收入。石林旅游目前仍然以观光游为主,过于依赖门票经济,因而需要探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而农庄经济正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特色都市农庄依托石林的旅游资源,拉动石林的旅游业发展,真正做到“吃住行游购娱”,让游客“留下来”,提高石林旅游综合收入。第三,有助于整合旅游资源,创新休闲旅游方式。农庄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把石林景区和台创园片区之间的路线串联起来,实现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最大限度发挥旅游资源的效用。
二、石林县农庄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
云南省2014年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庄园的意见》,主要是为了鼓励“老板下乡”、“资本下乡”、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石林县的实际看,政府在资金扶持、用地审批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缺乏有关农庄经济发展的规划性政策文件,指导性不强,庄园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模仿性。由于政策不完善,使得农庄的优势难以发挥,市场前景分析、庄园规模定位不清。同时,发改、农业、林业、交通、金融、质检等部门在部门联动、项目建设、信息共享、整合资金方面统筹协调不够。
(二)农庄规划及选址和建设存在矛盾
石林县已经启动建设的5个都市农庄,有4个在云南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选址在石林风景名胜区二、三级保护区之内,而石林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在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选址前就完成了,所以园区的选址不符合石林风景区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批下来后,园区入园项目建设在办理选址意见书时没有依据,无法办理项目开工的前期手续和相关证照,造成建设上的实际困难。由于4个都市农庄的项目和部分规划地点在石林风景区保护范围内,在办理环保、水保、住建等部门的审批手续时难度大。此外,建设用地及5%以内的设施用地难以落实。
(三)农庄土地占用导致农民权益受损
由于农庄项目的特殊性,石林县各大农庄在建设初期的占地及规划面积都较大,平均每个农庄的面积超过1 000亩。农庄建设用地大,难免要占用到周边农民的土地,尽管目前石林县的农庄规划用地主要集中在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石林旅游度假区、国家圭山森林公园、九石阿旅游专线附近,但都难以避免要占用到农民土地。农庄经济目前主要通过企业要推动,因此农庄开发商在运营过程中必然要以盈利为主,加之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约束,因此处于实际的垄断地位,在农庄内打工的农民工资低、报酬少,利益分配不公;在土地补偿方面,政府的土地政策也没有明显的倾斜,农民获得的补偿有限;而一些失去大部分土地的农民没有稳定生活来源,加剧了生活困难。农民权益受损,就会导致石林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不能实现很好的融合发展,也阻碍了石林旅游转型升级的步伐。
(四)农庄经济运行机制不畅
由于资金、经营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石林县的农庄开发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管理规范、经营不善、违规操作等问题。例如:有的开发商经营管理能力较弱,导致农庄管理不规范,营销手段匮乏,难以实现预期收益;有的开发商在经营过程中经营转向,违背了农庄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一些开发商的服务体系不全,因而导致庄园发展受到制约。基于上述因素,促进土地、资金、管理、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生产要素尚未在石林县农业庄园集聚和合理流动,农庄经济运行机制不畅。农庄经济运行机制不畅,导致了各农庄收益盈利模式的不稳定,影响了农庄经济在市农林旅游综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推动石林县农庄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出台农庄经济的政策和意见
庄园经济既是一种经济模式,又是一种发展战略和规划思想,更是一次深刻的改革创新,各级政府是推动其大力发展的责任主体。石林县应根据云南省和昆明市政府出台的发展都市农庄(农场)的相关政策,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建设标准,确保“政府主导、龙头带动、多措联动”的措施得到保障,使都市农庄建设质量、速度、效益并重,得到健康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通过农庄经济发展政策或意见的出台,指导石林县农庄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在资金、税收、用地、体制、机制等方面给予明确支持。
(二)完善农庄的规划编制
在编制农庄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分片区、分类型、分特色进行开发建设,避免大部分农庄出现模式单一、风格雷同、缺少独特创意等问题。通过农庄经济的深入调查研究,建立和完善石林农庄在项目用地、资金筹措、农民工安置、产品和服务开发等方面的机制,确保农庄规划的科学编制。其次,整体布局、统筹安排,避免单纯企业行为导致农庄的盲目建设,确保政府主导、监管到位。最后,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农庄发展方向和目标,要充分体现“一庄一品”的独特魅力,并让农庄建设和乡村旅游规划、农村土地规划、农业产业规划等衔接,促进石林县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合理组织供地,发挥农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
农庄项目选址确定后,由项目所在县都市农庄发展领导小组根据项目规划组织土地(林地)流转和依法办理征占用手续,并负责实施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工作。提倡和允许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采用转包、转让、“反租倒包”、股份合作和出租等多种形式进行有偿转让,促进农村土地依法、有偿合理流转。上级政府应给予安排配套设施建设专项用地指标和专项扶持资金。
在此基础上,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规范农庄用工报酬标准,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创造性地发展多样化的现代农庄。石林县政府可以实行差别化政策,鼓励各农庄因地制宜开发不同的产品与服务体系,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体系。各农庄应加强对村民的旅游专业培训,邀请更多村民参与到农庄的建设中,实现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整合,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四)构建良性的农庄经济运行机制
首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坚持民办是为了更好地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尊重投资开发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坚持民管可以有效地避免盲目决策、管理混乱、损失浪费等行为,提高农庄经济项目的收益。坚持民受益是农庄经济组织的生命力所在,农庄发展建设好了,消费者才能享有安全丰富的食品和休闲娱乐、回归田园的体验,让农业、企业、农民、消费者都受益。其次,建立庄园经济监管机制。石林县农业、林业、水利、科技、商务、质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多部门应实现联动,以此整合资源、项目和资金,协调配合,引导投资开发企业制定管理标准,促使农庄正确处理利益分配关系,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最后,依托资源多元化发展,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园,建立集生产、加工、物流、旅游、购物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庄园。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综合开发和利用,不断发挥农庄经济在石林旅游综合收入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在一个处于纷繁变幻中的成长性行业,把握重大事件是记录产业发展、解读产业动向的基本方式。我们在持续跟踪的基础上,基于对行业影响的广度与深度、有无里程碑或符号性意义、媒体的关注程度等三方面的对比分析,遴选出了“2006年广电行业十大热点”。
1、 秀场斗秀 实力比拼 荧屏三秀带动节目创新
2、 媒企联动 品牌拓展 活动营销促动商战升级
3、 政策推动 创作转向 现实题材成为电视剧新宠
4、 生活题材 平民角色 栏目剧创作遍地生花
5、 观众导向 市场先行 播出季引入电视实践
6、 净化荧屏 规范经营 行业加强管理新规频出
7、 全新布局 商机无限 电视购物重建经营产业链
8、 业务融合 产业增值 手机电视打造移动资讯平台
9、 地面启动 卫星上天 数字电视步履蹒跚
10、频道开播 标准出台 高清产业初起脚步
秀场斗秀 实力比拼荧屏三秀带动节目创新
“综艺秀”、“脱口秀”和“真人秀”是2006年电视荧屏最热门的节目形态。
“综艺秀”持续升温
2006年的综艺选秀节目竞争白热化,具备全国性影响力的选秀节目就有央视的《梦想中国》、《星光大道》、《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挑战主持人》、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我型我SHOW》,江苏卫视《绝对唱响》,山东卫视《天使任务》等等,尤其是央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的《梦想中国》、《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等节目,地域特征渐趋淡化,节目之间竞争异常激烈。下半年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更是在全国刮起“红楼”娱乐风潮。
“脱口秀”强势出击
国内第一档纯娱乐脱口秀当属刘仪伟主持的《东方夜谭》 ;央视经济频道去年推出的首个脱口秀节目《今晚》,收视率直逼《幸运52》等王牌栏目;浙江卫视请来“名嘴”曹启泰携手胡可、朱丹两大美女主持亮相《太可乐了》 ;湖南卫视的《娜可不一样》打出“内地版《康熙来了》”的旗号;旅游卫视推出明星脱口秀节目《哈拉孙国庆》。
“真人秀”大行其道
2006年更是成为国内荧屏“真人秀”的火爆年,影响广泛的有“新奇特绝技”的央视《想挑战吗?》、湖南卫视《谁是英雄》 ;东方卫视别出心裁推出的“公益真人秀”;一向凸显财经特色的广东卫视也转换视角,一口气推出了五档热门题材“真人秀”;还有“结婚真人秀”题材的浙江卫视《让我们结婚吧》、天津卫视《今晚谁结婚》 ;“武打真人秀”的河南卫视《武林风》、深圳卫视《功夫之星》等林林总总。
下半年,两类真人秀异军突起,一是“创业真人秀”,代表性节目有央视《赢在中国》、东方卫视《创智赢家》,二是“明星真人秀”,代表性节目有东方卫视《舞林大会》、湖南卫视《我是冠军》。
湖南卫视推出的全新大型生活角色互换真人秀节目《变形计》,因其个体的换位体验唤起公众广泛的思考,将“真人秀”推向了另一种全新的境界。
大江南北荧屏内外躁动着火爆的各色秀场,使观众的审美疲劳开始显现。
媒企联动 品牌拓展活动营销促动商战升级
2005年,蒙牛酸酸乳与“超女”的联姻,使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把广告经营的注意力转向活动营销上来。如果说2005年是中国电视活动营销元年的话,2006年大的基调就是活动年。
各大媒体传来的消息也证实了这种判断的正确性。东方卫视在2006年推出了主题名为“真实四季”的真人秀主题营销活动。重庆卫视3月份举行“春雷行动――2006年重庆电视台活动营销广告客户征订会”开辟省级媒体以活动营销为主要推介内容的推广会。浙江卫视联手雅虎中国打造“雅虎搜星”,山东卫视策划地市城市形象代言人选拔,央视启动奥运舵手选拔,东南卫视推出搜狗女声,各大活动秀鸣锣上马好不热闹。
而在所有活动营销中,央视的两大案例更值得关注。年中,CCTV-2《绝对挑战》强档推出的《绝对挑战――巅峰营销》,为东风日产汽车招聘营销总监,节目策划录制全部过程,将东风日产的三款新车的下线上市推广完全镶嵌其中,既是国内首次亮相的最大规模、最真实、最激烈的“职场真人秀”,又是东风日产最完美、最有效的市场营销策划及实施过程。
从年中到岁末,中国联通斥巨资与CCTV-2联手打造的国内首个大型创业节目《赢在中国》,更是博得满堂彩。贯穿节目始终的不仅是各界年轻有为的创业英雄,还将国内最知名的企业和最有影响力的商界精英一起揽于麾下,诠释创业理想,呼唤创业精神,选手、企业、投资商、评委、观众、媒体多方全情参与,一股创业报国热潮在电视节目所展现的真实商战角逐中得以实现并延伸开来。
归根到底,活动营销的主体还是节目,节目内容的创意策划必定是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也是企业产品借助媒体平台得以实施营销措施的根本。
政策推动 创作转向现实题材成为电视剧新宠
广电总局在2006年3月份明确提出2006年中国电视剧的创作方向:“大力推进现实题材创作”。之后,在申报的电视剧中现实题材数目上升幅度很大。在2006年6月公布的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中,现实题材作品的数量和集数分别占公示总数的81.2%和82.2%,比3月份提高了20个百分点左右。
在此背景下,《激情燃烧的农村》、《乡村爱情》、《界湖村的故事》、《俺爹俺娘》、《爱在离别时》、《心火》、《靠近你,温暖我》、《八兄弟》、《纸醉金迷》等一大批现实题材电视剧纷纷播出或者立项。
现实题材特别是亲情伦理题材还应该有更开阔的选题思路、更具审美理想的立意和更丰富的艺术想象。
生活题材 平民角色栏目剧创作遍地生花
近两年,附着在电视栏目下面的栏目剧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荧屏上,以其亲和力和真实性受到广泛好评,并且开始以强劲的势头争夺电视剧的地盘。
国内第一部栏目剧应是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各地电视台看好这种低成本同时又以真实性吸引人的电视节目新品种,纷纷效仿,湖北经视《经视故事会》、湖南经视的《新闻故事会》、陕西电视台《都市碎戏》、山东电视台《绝对故事》、重庆电视台《生活麻辣烫》、四川电视台《经济麻辣烫》、辽宁电视台《百姓故事会》、西安电视台《狼人虎剧》、青岛电视台《岛城故事》、成都电视台《成都情事》等都在当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半年相继出炉的还有北京电视台《星夜故事秀》、湖南卫视《爱情魔方》等。
栏目剧的最大优势在于 :题材平民化、故事真实、有时效性,而制作的成本相对较低,也是栏目剧的另一大优势。因此,栏目剧这种简单明了的快餐式电视表现形式,似乎越来越适合观众的胃口,已经形成挑战新闻、电视剧、综艺节目这荧屏“老三样”的架势。
但是,由于大家一拥而上,栏目剧也面临题材枯竭的困境,制作标准的不统一也使国内栏目剧的剧本难以流通。预计今后会有更多的栏目剧出现,但“小作坊”节目生产方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仍会维持。未来的市场需要几个有实力的玩家来整合目前分散凌乱的资源。而走产业拓展之路是使这个节目类型生命力长远的根本。
观众导向 市场先行播出季引入电视实践
从国内电视市场看,由“假期特殊编排”演变而来的“播出季”在2006年已经被引入电视实践。央视2套就在全年推行了“季”播计划,并圈定了五张播出表 :日常正常编排表、寒假“季”表(包括春节)、五一“季”表、暑期“季”表和十一“季”表。重庆电视台也是“播出季”的先行者之一,2006年初,重庆卫视利用元旦、春节紧密相连的机会,推出了“黄金月、中国节”的编排项目,同时提出了“编播季”的概念。
净化荧屏 规范经营行业加强管理新规频出
过去的一年,广电总局新规频出,为的是还荧屏一方净土。
全新布局 商机无限电视购物重建经营产业链
曾经只是占据着电视频道垃圾时段,以一种最简单的产品广告形式大行其道的电视购物,2006年也呈现出新的经营动向。
湖南广电“快乐购物”成为经广电总局批准的国内第一家全国连锁的电视直播购物企业,并通过与当地电视台的合作相继落地南京、广州等城市。同时,它还依托全国性数字频道“快乐购物频道”,重点覆盖深圳、青岛、杭州等已经完成数字电视平移的城市。此外,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打造全天24小时播出的专业电视购物频道――“开心购物”;安徽广电开播“家家购物频道”;陕西电视台开播西北地区首家专业电视购物频道……
目前国内的购物频道有两个通路:一是有线电视,一是数字电视。前者如陕西乐家购物频道、上海东方CJ频道、重庆LG频道;后者如广电总局批准的10个数字电视购物频道:北广集团、安徽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南方广播影视集团、山东电视台、武汉电视台、太原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各有一个。
这种刚刚起步的“新式”电视购物经营模式,目前依然存在产业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行为不规范、售后服务不到位等等问题,但这种全新电视购物产业链重构中,所蕴涵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已不容忽视,未来谁能够把握机遇,适应市场需求迅速长成,谁将赢得更加可观的利润空间。
业务融合 产业增值手机电视打造移动资讯平台
6月,通过手机电视看世界杯已经在上海变成现实;9月6日,DAB移动多媒体广播又在北京正式开播,除了转播现有的节目外,还成为了移动公众信息平台。政务、文体、票务、餐饮、医疗、路况、旅游、商务、新闻等多媒体信息包罗其中,甚至还出现专为手机量身定做的电视剧。
上海文广、央视、中央电台、中央国际广播电台也先后获得手机牌照,有的还与移动运营商联合组建独立的制作公司备战手机电视。
这预示着,以广告为盈利模式的传统媒体出现发展缓慢、竞争加剧的态势,而互联网、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却增长迅猛,不断侵蚀着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以内容收费为盈利模式的数字新媒体正在迅速崛起。
手机电视的市场前景十分诱人,众多研究机构认定手机电视将是下一个“杀手级应用”。手机电视还给“三网融合”带来破局的希望,在手机电视业务中,广电和电信的业务优势得到互补。
但是,对于尚在襁褓的手机电视产业而言,尽管中国有4亿手机用户有待开发,其中的无穷变数和风险依然值得深虑。手机电视是很有希望的市场,但现在还不是金矿,目前所做的更多是整合储备创业资源、培育潜在的大众消费群体,蓄势待发。
地面启动 卫星上天数字电视步履蹒跚
2006年,整体转换模式在推动数字电视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刚性的操作方式也带来了有线电视网络总体收入的下滑。在数字电视的推广多次遇阻后,广电总局又开始使出新招。
8月30日,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正式公布,并将于2007年8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出炉后,整个产业链都将启动,规模庞大,有条件的城市地区已经在开展移动车载数字电视广播业务,地面数字电视在城市的应用将大大提高该标准的商业价值。
“鑫诺三号”计划于2007年投入运营。从市场格局层面看,虽然直播卫星首先解决的是村村通问题,但它势必对传统的渠道和内容提供市场产生冲击。
内容匮乏、商业模式匮乏仍然困扰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如何开发更多的个性化增值服务吸引用户,争夺更多更好的内容合作商,是数字电视下一步竞争的关键和重要出路,最终节目内容的差异化将是地面、卫星和有线三种传播模式各司其职的根本。
频道开播 标准出台高清产业初起脚步
中央电视台“高清影视”数字电视频道2006年1月1日正式开播,按照规划,2006年春节晚会、世界杯、多哈亚运会开闭幕式及游泳、体操等赛事将会用高清技术进行转播。到2008年奥运会时,将全部提供高清节目源。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新视觉”高清数字电视频道也于2006年元旦当日正式开播,内容包括影视剧、纪实节目、综艺直播,其影视剧中心也开始全面投拍高清数字电视、电视电影、情景剧、动画片。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开办的“CHC高清电影频道”以及“CHC动作电影频道”两个全新的高清付费电影频道,4月27日也正式开播,其投资方都是中影集团。
高清频道的盈利模式是高清产业发展的难点。过高的收费以及节目的匮乏,将使得这些高清频道的“入户”步履维艰。其他一些省级/地市级电视台,普遍感到高清电视盈利模式尚不明晰,在发展初期难以支撑一个完整、全天播出的高清频道,独立开办的难度较大。
篇8
一、对新《旅游法》的解读
(一)以人为本,保障导游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旅游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于由旅行社聘任的专职导游,要求旅行社必须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对于目前作为由旅行社临时聘用的各类社会导游和兼职导游,则要求‘应当全额向导游支付本法第六十条第三款规定的导游服务费用’(即在包价旅游合同中载明导游服务费用)。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还规定,“旅行社安排导游为团队旅游提供服务的,不得要求导游垫付或者向导游收取任何费用”。这就保证了专职导游和各类临时导游所拥有的合法权益。第五十七条规定:“旅行社组织和安排旅游活动,应当与旅游者订立合同。”同时,《旅游法》还对合同违约责任、旅游安全、旅游者投诉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都是从以人为本出发,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二)“零负团费”将被遏制,成本更加透明化
新法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新法前,很多旅行社通过低价甚至亏损价来吸引顾客,然后在旅游过程中通过诱骗、欺骗的方式强迫旅游者购物和消费来获得经济利益。新法实施后,这些变相的消费将被取消,旅游者的消费和成本更加透明化。
(三)景区门票上涨情况将得到解决
第四十三条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自然文化遗产不应该是某一部分人盈利的工具,而应该是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共同享受的。新法实施后,景区门票将逐步降低,甚至取消,使其真正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二、新《旅游法》的实施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一)行业发展日趋规范
新《旅游法》对禁止“零负团费”、强迫购物的规定,使得旅游产业回归到旅行社和导游的利润分配上,将旅游市场推向正规化。这一规定,改变了导游人员和旅行社的盈利模式,给导游、旅行社和整个旅游市场带来了一阵痛苦,在这样的环境下,以前靠低价恶性竞争或者违法加旅游景点的旅行社将会因为“玩不起、没实力”而清出市场。新《旅游法》堵住了导游和旅行社的非法收入来源,从而净化了市场环境,旅行社的合法经营能够使旅游行业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向上发展。
(二)自助游得到快速发展
新《旅游法》实施后,旅行社购物和自费项目将被禁止,从而使得旅行社普遍提高了团费旅游价格,然而市民出行游玩的个人意愿并没有相应的减少,加上假期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使得更多市民选择自助游,呈现出自驾游、短途游、一日游一片火热的态势。少了旅行社的路线安排,一方面使得旅游目的地更加分散,市民出行不再集中于某些城市和重点旅游景点,各地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兴致高涨;另一方面,自助游也使得旅游形式更加多样,近郊游、生态游、乡村游、海岛游为居民提供多种选择,成为新的旅游方式。
(三)游客对旅游体验和服务质量期待提高
新《旅游法》实施后,由于导游和旅行社因购物和自费项目的非法收入来源被切断,旅行社推出的团费旅游价格必将上涨,这就导致游客出行的费用增加了。根据多家旅行社透露,新《旅游法》实施后,国内外旅游产品费用都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而旅游本身就是一件注重体验的活动,旅游者花更多的钱自然期望得到更好的享受和体验,因此对旅游产品的体验度和满意度以及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都有更高的期待,游客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也会增强,这就要求旅行社和导游将产品和服务内容做得更加细化,以使游客达到物有所值的感觉和效果。
三、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市场秩序不规范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涉及到酒店、旅行、购物、娱乐、饮食等方方面面,旅行社或者商家可操作性强,在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都随时会出现不规范的行为。部分景区以次充好、无证拉客、价格混乱、欺诈游客、违规操作等情况经常发生,整个旅游市场秩序十分不规范,游客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同时,市场上的旅行社还存在和加盟的关系,店打着直营店的招牌,但内部运营管理不受直营店的监管,而游客无法辨别两者,一旦发生纠纷,直营店和加盟店之间的相互推诿,使得游客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新的《旅游法》一方面要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规范一般的民事关系,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各个行业,理顺行业之间的关系,规范行业秩序,使其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二)专业人才不足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众所周知,导游员在旅游者游览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游客来讲,参加旅行团离不开接受导游员的服务。“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游客在面对较为陌生的旅游地时,对其蕴含的文化、流传的历史故事或传说等都需要导游员进行详细的解说,才能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气息。同时,游客在吃住行等方面都需要导游员细心的照料。然而,我国的旅游业季节性特别明显,在旅游淡季时,挂靠在一些规模小、业务量少的旅行社的导游员往往只能在家歇业,许多导游员逐渐将带团作为副业,寻求新的谋生方式,这就导致出现旅行社找不到好导游,好导游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另外,旅行社对导游人员的薪酬体系不健全,导游员只能获得微薄的收入,一方面很多导游宁愿在家休息也不愿意出去带团,另一方面,促使导游员通过欺客、宰客、蛮客等方式获得经济利益,甩团、与游客发生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景区管理机制不健全,接待能力不足
“拥堵”已经成为黄金周旅游的代名词,而面对超额的游客人流量,我国很多景区都没有提前制定完善的疏散和应急措施,管理制度十分不健全。新法中明确规定,求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然而今年的国庆黄金周,著名的四川九寨沟就出现了严重的旅客滞留事件,上下山通道陷入瘫痪,现场情况一片混乱,游客情绪激动,以至于出现了游客攻陷售票站的尴尬事件,景区最大承载量沦为空谈,作为5A级景区的九寨沟游客滞留事件正折射出我国景区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随着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居民手头越来越宽裕,旅游情绪愈发高涨,尤其是假期来临,出行人数激增,全国各大知名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数量都屡创新高,但由于景区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景区在还没达到最大承载量时就出现接待不力的情况,导致出现滞留事件,一方面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受和满意度,另一方面也破坏了该景区的声誉和生态环境。
四、新《旅游法》背景下加快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旅游执法,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新《旅游法》中的相关规定对规范我国的旅游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立法是一大进步,立法效果的保障还需要加强执法的力度。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只有建立健全法律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才能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使新法真正实现其预期效果,还需要尽快出台新的细则细化相关规定,防止某些旅行社打“球”,特别是物价部门要加强对旅游费用的监管,防止某些旅行社乘机恶性涨价。同时,还需要成立监管机构,建立健全统一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落实政府、经营主体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旅游活动、无证经营、无证导游等违法违规现象,加强旅行社和导游员的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形成社会、媒体、行业、游客共同监督的良好机制。
(二)重视和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旅游专业人才是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必须转变观念,重视旅游专业人才的作用,探索创新旅游专业人才的开发模式,完善旅游专业人才市场体系,不断提高旅游专业人才的数量,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首先,健全和完善导游人员薪酬体系,不断提高导游人员待遇水平,加大对导游人员的财政投资;其次,重视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信息交流、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从业人员学习历史文化和旅游专业知识,提升旅游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最后,开展旅游人才技能培训,开展旅游人才技能鉴定工作,全面推进旅游人才持证上岗。
(三)完善景区管理,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景区管理机制混乱、规划不合理和服务理念偏差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也是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建立完善的景区管理机制、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景区数量庞大时突发事件的处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一方面,景区旅游规划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加强旅游危机意识的培养,完善预警系统以处理突发事件。另一方面,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欧盟国家的经验表明,欧盟地区旅游业之所以能保证持续高速高效的发展与其拥有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是分不开的,基础设施建设时还应充分考虑游客滞留的情况,使滞留情况发生时游客能够得到有效安顿,做到有备无患。
(四)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打造精品旅游路线
篇9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旅游的发展,旅游业和电子商务结合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研究当前旅游业中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功能简单、公众对网络安全缺乏信心、以及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等。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我国旅游总体水平、提高我国旅游企业竞争实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级生活质量心理诉求的发展,旅游业规模正在逐年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全球旅游电子商务连续5年以35%以上的速度增长,一度占到全球电子商务总额的20%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旅游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有着典型的意义。
1 旅游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
1.1 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泛指一切通过电子方式开展的贸易活动。旅游电子商务是指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化网络所进行并完成的各种旅游相关的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综合服务活动。
1.2 旅游电子商务的特点:旅游业是典型的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产业,是最适合应用电子商务系统、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行业之一。在旅游业中应用电子商务,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旅游电子商务具有三个特性,即聚合性、有形性、服务性。网络时代,电子商务营运成本低、用户范围广、无时空限制、能同用户直接交流。这无疑能提高顾客满意度,赋予旅游业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1.3 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在欧美发达国家,旅游电子商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是整个电子商务领域最大、最突出的部分。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网民登录旅游网站仅限于携程、e龙旅行网几个大型网站,网民在网上旅游预订也局限于机票、酒店的预定。目前,我国旅游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总体水平很低,信息服务能力有限,国际竞争力较弱。
2 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企业不重视:大多数旅行社包括一些知名旅行社都认为,目前大多数消费者依然凭借传统的服务方式选择旅游公司,因而忽视了应用电子商务系统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从成本角度考虑,建设电子商务网站需要较大支出以购买相关软硬件设备、引进人才,但是相应的回报却难以保障。从实施角度,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旅游公司没有相关经验和人才,不清楚如何着手开展电子商务。
2.2 旅游网站信息匮乏:很多旅游企业即便建设了网站,网站上也只是进行一些诸如景点、旅游路线、旅游知识等介绍性的描述,还没有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在商家与顾客之间架起“直通桥”,也不能提供全面的、专业的、实用的一整套的旅游服务,不能尽显网上旅游的无限魅力。旅游网站功能非常简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站功能简单,内容更新不及时,搜索功能差,网络广告形式单一,虚拟社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网站不能给浏览者的留言予以及时回复。
2.3 旅游企业人才缺乏:目前,旅游网站信息构建所需的硬件和软件都已比较成熟。旅游网站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较高的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知识,同时还应具备旅游专业知识、市场营销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事实上,现在缺乏既熟悉电子商务又精通旅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正是由于人才的缺乏,致使旅游公司的电子商务不能顺利开展和发展壮大。
2.4 公众对网络安全缺乏信心:目前,影响网上交易的阻力之一就是安全问题。电脑病毒和非法闯入等均构成对电子商务网络系统的威胁。很多用户不愿意进行网上支付是因为担心网络安全没有保证,以致自己的信用卡等资料被网络黑客窃取造成损失。除此之外,就是网上做交易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用户认证程序,用户大量的隐私被暴露在网上,这使得越来越重视隐私权的公众不愿意进行网上交易。目前,在线的网上支付尚未真正解决,仍大量沿用“网上交易,网下支付”的支付模式。
2.5 电子商务信用安全有待加强:尽管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是普及率还有待加强。据调查,目前我国有网购行为的网民还局限于年轻人,广大的有经济实力的中年人并没有发展起来,除了一部分人不会使用电脑以外,更大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对电子商务信用的顾虑。如旅游公司景点描述不符,旅游团队组成夸大宣传,纪念品以次充好等。如何保证旅游公司在网络上的宣传所述属实,如何保证旅游公司本身的信用,成为进一步开拓旅游网络市场的问题。
3 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3.1 领导作用,专人负责:旅游企业想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立足,就必须明确开展电子商务的决心。企业领导要足够重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领导全公司开展电子商务,制定负责人管理电子商务质量。开展电子商务不能局限于建立网站,更要宏观规划统筹全局,保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有效进行。包括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策划、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与维护、网络营销和网络支付、做好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分析。
3.2 统筹全局,加强合作:首先,积极加强与酒店旅馆、旅游景点、特产经销商、银行和交通部门等部门合作,保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游客流这“五流”顺畅运行。酒店旅馆、旅游景点、特产经销商、银行和交通部门可以推行电子票务、电子消费券。其次,积极加强与交通部门的合作,推行电子票务(机票、车票、船票等),抢占市场份额。电子票务的出现可以提高供需双方的效率,节约印票、取送票的成本。此外,还得加强与银行合作,解决网上安全支付问题。
3.3 校企合作,引进人才:旅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的许多负责网站日常建设与维护的工作都是这些学生学过的专业课程,优秀的学生们是能够胜任的。企业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负责网页设计及内容更新等工作,进而负责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同时,可在学校里聘请一些知名的教授或者熟谙前沿知识、有影响力的教师学者指导。还可以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任务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安排实际任务,这样学生学习也有的放矢,企业也可以从各个项目中获利。
3.4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网上交易能否做到保密和安全将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利益,安全问题是推广电子商务的关键。企业自身首先要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如从事电子商务的旅游网站要安装确实有效的防火墙,防止“黑客”攻击,保障网民的隐私权和财产安全,使游客对网络安全有信心,敢打开页面,敢在网上支付。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热点,其安全性的措施随着信息化的深入而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同步升级,不断改进。
3.5 加强网络信用保障:从政府角度,需要为旅游业应用电子商务建立必要的法制条件,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和执行就有效地规范和改善了旅游企业网上支付信用。我们需要更多的法律法规,除此以外,网络信用的保障还需要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支持。比较权威的相关机构,如银行、电子商务平台都可以发起网络信用联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来建立旅游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有效评估并定时公开旅游企业的信用,以保证旅游电子商务业内信用。
综上,我国旅游业若能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努力适应网络时代的变革,利用电子商务为消费者提供更满意的旅游服务,实现旅游业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和市场创新,通过旅游电子商务的实施,必将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促进旅游业的新飞跃。
参考文献
[1] 章素华.北京城郊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1-2
篇10
一、汲取苹果精神,完善创新模式
20年前还曾陷于困境的苹果公司,随着近年推出一系列炫人眼目的时尚产品,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改变其命运的首要原因,就是创新。
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足迹和苹果的创新之道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最典型的是“旅游农业”:数年前,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渐入小康,刚刚显露出回归自然,走入乡村的需求时,南京农业就率先引入、准确定位、成功包装,把农业旅游这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在南京发扬光大,并由此开创了从单纯提品向产品和服务相结合的新跨越,进而塑就了“农业嘉年华”、“生态农业”、“绿色南京”等一张张南京农业新名片。
进一步汲取和借鉴“苹果”精神,可以让南京农业站在新的历史结点,回顾以往的成功经验,更好地坚持和完善。苹果的创新特点,最为关键的就是围绕市场需求而创新。相比之下,近年来,南京农业旅游的理念在不断提升,但内容变化不大,五郊二县的农家乐基本上仍是“钓个鱼、吃个饭、打个牌、摘个果、过个节”。要看到经营方式的同质化已让市民们产生疲劳;要看到城里许多年轻家庭在节假日,仍然不知带孩子们去哪里才能健康有益地玩个尽兴;要看到网上的版友、群友们常纠结于没有特别新奇、有趣,可以在网上晒出好照片的“腐败”地点;要看到爱好户外运动的驴友们,正四处寻找安全、野趣的市外佳境;要看到黄金周的休闲人群,既不愿受知名景点的拥堵之苦,又不甘于农庄游玩形式的单调。
苹果手机再炫,如果没有内含超酷的动画游戏、数字媒体,也不可能抓住那么多“果粉”的心。面对新的消费需求,如何在内容上创新转型,让各类游客都能“乐农不疲”,已成为当务之急。南京农业旅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突破:一是要坚持 “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传统特色,并加以深化:让人们玩得久一点,乐得多一点。二是由主管部门牵头策划一系列新颖的主题活动,带动民间自创出更多更新的“乐子”。三是在布局上体现多重选择,既要打造航母级龙头,也要营造小而集中的农家乐产业圈,以满足不同需求。四是针对农家乐效益普遍低迷的现状,将农家乐与农产品相结合,发挥多重效益,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可持续性地在农业旅游产业中注入和增长。五是开创乡间助学游,既为社会的爱心搭建桥梁,又为家长们提供给孩子们受教育的机会,更为弱势农民提供帮助。
二、把握时尚脉搏,坚持原创信心
苹果赢在时尚,而农业与时尚的结合在当下也屡见不鲜:很多城市白领,已不满足于节假日到乡间解压,平时也希望能与自然、农趣相接触,这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强劲的潮流; “Office种植”越来越小型化,就连苔藓也成了新宠,充分说明桌面种植业可以做出更多文章。此外,随着老年化的趋势和市民自种需求的提高,利用楼顶、阳台种菜、开发盆栽蔬菜、立体瓜果栽植,都给南京蔬菜、园艺、农机业带来新的机遇。“苹果”在每一步创新中,都以硬件为基础,多个领域伸出触角,南京农业也要学习这种做法,坚持与多种产业的联合,真正做到跳出农业抓农业。
创新的点子要长成创新的果实,既需要有创新的灵气,又要有坚持过程中的傻气,不能总是停留在“想出”的阶段。南京农林局按照“偷菜”游戏的原理,及时推出了以网络配送服务为载体的“网上种菜”,这个令人叹服的创意虽然还没有象“农家乐”一样全面开花,但只要坚持完善,待云媒体、远程监控等技术条件进一步成熟时,一定会受到市场的认可。
所有的原创,在初期只是一些异于常理和正常思维的怪念头,从心理学上讲,人有时会过于看重别人的成功,而对自己的独到创意产生怀疑。吸收外来的成功经验固然可取,但一旦自己有独到的想法时,一定要珍惜和自信,别人想不到或想到却没有坚持,你想到了,你坚持了,你就会成功,这种成功往往是突破性的。
三、善用拿来主义,加速创新周期
掌握高端技术需要漫长的研发周期,苹果公司推向市场的产品包含的原创技术并不多,就连触摸屏技术也不是其首创,在核心技术上,苹果采取了“拿来主义”。“苹果”这种有别于基础型创新的整合型创新,对于没有土地、气候等资源优势,农业技术远不如日、台,近不如苏、杭的南京农业颇具借鉴意义。
南京有广阔的消费空间和科技消化能力,可以在已有的宁台农业合作基础上,进一步与先进的农业国家和地区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合作。前不久,国家副主席率代表团访问美国时,除了华盛顿,还特地访问了两个在美国排名第二和第一的农业州。并表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中美农业交流合作,要加强科技合作,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千方百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美两国农业部还共同签署了《中美农业战略合作规划》,明确深化合作目标,确定优先合作领域。借此国家层面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的东风,南京也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全球农业技术领先的地区展开交流与合作,在学界和业界等领域展开多层面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缩短研发时间,在原创的基础上进行“为我所用”的改进,提升宝贵的二次开发能力。
四、重视末端体验,强化服务创新
苹果公司总是尽其所能做到极致,从店面的设计、企业形象展示,到产品的外观、包装,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内外兼美,使他们的产品显得更友好、更方便,赋予产品一种打动消费者的气质。
相对于技术提升,客户体验更为重要,良好的第一印象可以很快引起人们的注意,引发拥有的欲望,在购买后更是爱不释手。苹果有句话叫:“如果从心理上、从精神上打动消费者的话,这样的消费者对你一定是最忠诚的、口碑传播效果一定是最好的。”客户体验构成了用户对产品的体验认知,并通过感受差异对产品和服务做出评价,口口相传,所以重视客户体验、在客户体验方面加大投入,潜心提高管理水平,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该说,南京农业还是比较重视客户体验的,比如嘉年华就是极好的产品和服务形象展示活动,但相对于其他行业,农业作为传统的第一产业,对于客户体验重视不够,理念比较落后,更新换代步伐缓慢,不能适应市民不断变化的需求。就拿产品包装来说:从无到有,从简易到精美,相对于过去有了长足进步,但大多数包装观感缺乏品味;实用性不强,不方便、不环保,另一方面,一些农产品包装走入了误区,一味追求豪华,增加了重量和成本。再如农产品的销售服务,一些在业内知名的有机蔬菜在城市缺少供应点,且品种单一,摆放简单,无法引发人们购买的欲望,更无法让用户从细节上,了解到产品的优质体现。
要改变落后的农业客户体验现状,一是要有艺术的心境,农业是相对粗放的,但从事农产品和服务的商业开发工作要追求精细,每一个从业者都要把各个环节完成得尽善尽美,要有精品意识。二是要认识到客户体验是多方面、多维度、多环节的创新,从盈利模式、从运营模式、营销模式、品牌理念等方面入手,实现客户体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应用技术创新的完美结合。三是农业产品和服务要花大力气去了解市场,去洞察身边的需求,调研消费者在使用产品和服务的完整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期望以及在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四是要利用网络技术,将所有农产品纳入网上大超市,为购买查询、产品信息介绍、售后服务等提供便利。
五、珍视乔式人才,健全研发机制
尽管“苹果”的成功不单纯依重于技术层面,但是科技仍然、也永远是创新的驱动力,所以在对现有成果进行整合,缩短技术研发进程的同时,也要潜心发展独具特色的科技产品,这样也更有利于增加拿来过程中的话语权,。
南京有许多科研院、所和相关的事业站,人才济济,每年嘉年华的新品陈列也总是摆得满满堂堂。可在成果推广中,在市场的表现上,有时会差那么一把劲,有时会“水土不服”。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我们的科研成果在吸引眼球的同时,更要广泛听取农民的宝贵意见,反复在乡间验证,真正做到养得活,抗住病,出效益;我们的技术人员要在农户和科研院所之间当好纽带,努力消除科研、推广中的断链,使我们的服务和产品真正适生于脚下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