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科学性的表现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科学性的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科学性的表现

篇1

目前,公开课与常态课及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文献研究,国外主要是研究如何改变和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2]。国内多数文章都是在批判公开课的“演戏”和常态课的乏味[3],有些文章倡导将二者融合――公开课“常态化”,常态课“公开化”。而对于在公开课和常态课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的分析研究关注不足,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仍不多见[2],尚未形成一种与国内课堂教学研究相宜的方法,难以对实践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4]。

基于此,本文针对学生在常态课和公开课上的学习效果差异,尝试具体描述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因素,以便更好地促进常态课教学。

1.学习行为的概念界定

专家对于学习行为的内涵有各自不同评定。冀芳认为: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2]。高巍认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教师组织、引导和调控的,教师行为是学生发展的外在依据[5]。教科书中对学习行为是这样界定的: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6]。笔者认为,这一概念阐述的共同点是:学习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表现

目前,在对公开课的争议分析中发现,“公开课”的功利作用被人为地过分夸大。然而,在笔者的课堂上,公开课与常态课一样,没有刻意加工,但学生的学习行为存在明显差异。

2.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学习行为差异

笔者选择了四个行为项目作为观察维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观察,尝试进行总结,具体行为表现见下表(学生学习行为分解表)。

学生的行为表现差异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状态?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3.产生行为差异的因素

开设公开课的班级,经过了精心布置,教师也是穿着讲究,精神抖擞,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开课的班多了听课的老师。然而,产生差异的最根本原因,笔者认为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3.1充分的“备”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课前都进行了精心准备。对学生来说,无论是知识的准备还是心理的准备都是最充分的;对教师来说,笔者觉得更多的就是心理的准备。教师们在同行中都有好强、被认可的心理,愿意将自己的最高水平展示出来,因此,公开课上教师的投入度更高。教师无论从语调、表情还是动作都能给学生一种积极力量,感染学生。

3.2精彩的“展”

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感觉有那么多的人在关注自己,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展现自己,不愿意在那么多老师面前丢面子。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因为有充分准备,所以他们的展示很自信,也很精彩,这正是中学生的年龄特质。然而,在常态课上,我们也许忽视了学生喜欢展示、表现自己的本性,习惯了“灌输”,而学生好像也习惯了公开课上的“展示”。

3.3欣赏的“评”

教师在公开课上经常会说一些真诚温馨的话语,无疑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建立和谐、平等、民主师生关系的有效保证。在公开课上,我们少了常态课的批评、指责、说教和??唆,多了中肯的表杨和赞许,这也许是形成课堂良好教学效果的根源。

4.给教学的建议

心理学研究认为,高度信任者比低信任者更倾向于合作,也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7]。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从而感染、吸引学生;多鼓励赞美学生,营造和谐、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

篇2

关键词:一致性原则;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精神性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3-0110-08 收稿日期:2011-12-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12YJA190004);广东省哲社规划项目(GD10CXL05);江苏省社科基金(10JYC015)

作者简介:郭斯萍,博士,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510006;陈四光,博士,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225002

近30年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我国第一本中国心理学史教材,据此教材编写组的主要学术领导者潘菽教授介绍:“编写组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潘菽,1985,第1页)在这本教材中,潘菽实际上提出了一条有关科学性的判断原则,本文称之为“一致性原则”。原文是这样表述的,中国心理学史“应该从那些有关心理学问题的思想有没有合乎人的心理实际或能不能恰当地说明这种事实的见解作内容。”(潘菽,1985,第2页)这是一个不太被人注意但极重要的见解,因为它一举抓住了“科学性”问题的关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任何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的恰当解释或见解才是科学心理学的合理内容,这才是衡量一种心理学理论或思想是否具有科学性的基本标准,也是决定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与现代西方心理学体系能否结合的逻辑前提。

“一致性原则”回答了中西方心理学体系能否结合为一体的大问题。根据一致性原则,只要以那些“合乎人的心理实际”或“能恰当地说明这种事实的见解作内容”,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的结合就可以实现。现在的问题是,中西方心理学体系是否存在共有的“内容”?对此存在两种基本看法:一是认为中西方心理学体系完全异质,没有共同的内容,无法结合,称为“异质说”;二是认为两者有同有不同,通过或异中求同,可以结合,称为“求同说”。

一、“异”与“同”: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的结合观

“异质说”认为中西方文化起源不同、发展的时间不同,形成的特点不同,由此孕育的心理学体系显然“貌异神离”,无法结合。“异质说”认为,不同已是事实,而且还由于先来后到的历史原因,现代心理学已经形成了以西方心理学为主流的学科体系,除此之外很难再存在另外的独立的心理学体系。社会心理学家Michael Bond说过这样的话:“心理学不幸是由西方人创建的,结果,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了太多的变态心理和个。如果心理学是由中国人创建的,那么它一定是一门强调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彭凯平、钟年,2004)这里的“不幸”、“如果”似乎就有这样的意思。

对此表达最为明确的是港台的本土心理学开拓者们。杨国枢教授认为:“如果是在各自独立发展的情形下,诸国的科学心理学都应该是原生性本土心理学。但时至今日,却只有西方国家拥有本土心理学,非西方国家则已失去了发展本土心理学的历史契机,剩下能做的只有努力发展本土化心理学。”(杨国枢,2008,第14页)杨中芳博士也说:“心理学不是中国人最先发明的。一些历史及文化因素,使我们比许多地区较迟开始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这个无法挽回的劣势使我们本身已经是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副产物。”(杨中芳,2009,第23页)

大陆的中国心理学史研究也基本持此观点,如中国心理学史教材编写中的外在逻辑研究思路(郭斯萍、陈四光,2011)。在具体研究中,外在逻辑原则体现为不能辩证看待现代心理学的西方文化的本土局限性,缺乏对中国古代富于人文特色的心理学体系的意识与自信,也缺乏对未来的科学心理学体系的宏观与战略眼光,包括文化心理学的眼光,这样就更多地只能是为挖掘而挖掘,不仅在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方面难有建树,甚至有成为西方心理学的附庸的危险。“它以西方心理学框架来整理古代思想总给人一种错觉,即西方心理学理论具有普适性,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只是为之提供经典例证。”(彭彦琴,1999)这种“重理轻文”的取向在该教材20年后的第二版中依然没变:“继续贯彻以现代心理学的体系框架为参照来组织材料即以科学主义取向为主来取舍材料,而基本不考虑人文主义取向。”(杨鑫辉,2005,第3页)由于中国心理学史教材的实际编写依然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框架,没有照顾中国传统心理学体系的人文特色,因此对于解决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结合的对象问题也就难有见效了。

由于“异质说”无视中国传统心理学体系的人文特性,导致中国心理学史学科缺乏独立的地位,对于结合的对象问题,也不能或异中求同,只承认除了为西方心理学提供例证外,最多还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如杨中芳博士说:“将来中国本土心理学与现有的西方主流心理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可能会是在社会、性格及发展的范畴里。……与欧美心理学比较,本土化后的‘中国心理学’可能会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最为不同。”(杨中芳,2009,第21页)杨鑫辉教授也指出:“可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与中国近现代心理科学的结合点定在偏重于社会科学的心理学领域上,即广义的社会心理学(含管理心理学和司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和养生心理学等上面。”(杨鑫辉,2002,第48-49页)

“异质说”取消了西方心理学之外的其他本土文化心理学的独立可能,因而无论是外在逻辑研究还是本土“化”的追求,无论付出了多么辛苦的努力,收集到了多少的研究成果,由于无法看到或找到自己的合法研究对象,最终也只能是一片散沙。虽然我们看到了新学科“创建”的不断宣布(燕国材,2009),却始终不能建立一门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中国心理学史学科。中国心理学史有过“竖写”(如常见的按历史朝代为经的研究),也有过“横写”(如以范畴理论为纬的研究),但还没有“活写”,即还没有按照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与生命力,整理出合乎中国人心理实际的内容与体系。只有“活写”的中国心理学史才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本真反映,也是中国人意识行为的内在依据。中国心理学史可以与西方心理学进行比较性研究,也可以为其提供例证,但不能被其吞并或。它最终还应该有与其悠久文化相匹配、与西方心理学相一致的研究对象,共同为未来心理学科学体系的建立做出贡献。

“求同说”不赞成“异质说”的看法。即不认同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现代心理学体系就是世界各文化心理学的“盟主”,更不认同以发展时间的先来后到为依据来取消其他文化心理学的独特地位。例如,从中西方文化各自的发展特点与巨大影响来看,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的关系应该是彼此平等、的科学同盟军。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独具特色的心理学科学体系应该是没有疑问的,这是与绵延不断的中国文化本身的“独具特色而又自成一体”的既成事实一致的,一部客观的中国心理学史就必须是这个“既成事实”的反映。中国心理学史既可以提供西方心理学有关理论的例证,还应该能够与西方心理学一道,为未来的科学心理学大厦不仅添砖加瓦,而且提供重要而有力的理论支撑。

从这个意义上看,潘菽的一致性原则不失为“求同说”的理论依据。即解决中西心理学体系的结合问题,关键应该看中西心理学体系的有关理论是否与人的“心理实际”一致。只要是关于人的心理实际的真实反映,就无论时间的早晚、理论的中西,都在科学的范围之内,不应该存在结合的难题。

那么,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实际”是什么呢?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具有明显的情感性,是不同于西方科学文化的伦理文化。“西洋哲学总是一个知(智)的系统,儒家哲学,始终是一个仁的系统。”(熊十力,1996,第7-8页)仁就是指人的伦理情感。所谓伦理就是关于人际情感的理论,“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视感情的文化。看似矛盾地,它既重视压抑感情,又经常以感情为交往准则,因此可谓是研究情感的温床。”(杨中芳,2009,第78页)可见,关于情感的研究就是中国传统心理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与主要内容。

相反,过去的西方心理学更重视认知,不重视情感研究。导致中国心理学的情感性本土特色无法与其对应比较,只有在自己不擅长的认知上亦步亦趋。“过去数年间,欧美心理学家,如Maccaby(1982)和zajonc(1983)等,均批评西方心理学在过去二十年,有过分强调认知研究的现象。在他们的大力推动下,这几年已有逐渐转向重视感情研究的趋势。”(杨中芳,2009,第78页)

二、从意识到精神: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人性回归

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界关于精神性的研究逐渐增多。美国心理学家杂志2003年、2004年的杂志指出,精神性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之前对精神性研究的忽视主要是由两个设想导致的:一个是觉得精神性不能科学地加以研究,另一个是精神性不应该对之加以科学研究,这两个假设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William,2003)精神性是可以加以科学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协会36分会、行为医学协会等专家团队已开发大量研究工具和仪器开始应用于对宗教变量以及精神性的研究,其中有些已有了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标准的工具,这些工具已经开始应用于大范围的研究。(Hill&Pargament,2003)

西方心理学对精神性的关注可以追溯到美国心理学之父Wiliam James(1842-1910),他认为宗教是一种感觉、实践、一种当个体独处时的神圣的体验。可见,Wiliam James把宗教更多地等同于与人的心理相关的灵性、精神性等等,而不是制度上的宗教。(Hauerwas,2001,p,42)整个20世纪,Wiliam James以及其他的学者把精神性、灵性与一个人的性格、个性、性情相联系,通常强调一个人的社会和情感方式以及他的生活风俗。显然,人们的生活经历是了解人的精神性的主要因素。Wiliam James关于主体我的概念也有此意味。早期的人格心理学家如Gordon Allport和Gardner Murphy,也是宗教心理学的先锋。

后来较明确与系统的研究则要算人本主义与超个人心理学等学派,虽然精神分析也有相关的论述,如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以及之后的新精神分析的理论中,宗教心理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超个人心理学尤其以对于精神性的研究热情为其特色,在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精神性在人格发展中的力量和在人格构架中的地位得以彰显,认为完整的人格发展至少应当涵盖身体、心理、灵魂、精神四种基本水平;在这四种水平中,精神处于首要地位,正是精神性为自我的整合提供了支撑性的构架。由于超个人心理学更多地从远离现实的神圣途径去研究人的精神性,与宗教意识纠结不清,因而受到心理学界的批评与抗拒。如1986年由于Rollo May(1909-1994)的反对,超个人心理学进入美国心理学学会的努力失败了(郭永玉,2002,第222页)。

精神性研究在心理学中的遭遇令人深思。就像意识研究的遭遇一样,在过去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把持下,意识以及认知无一不被荒唐地逐出科学研究的大门。现在同样,虽然人们都相信精神因素及其力量或作用的客观存在,但由于其主观性特色,尤其是由于它与宗教难分难解的关系,极大地妨碍了心理学有关研究的科学信心。虽然心理学史上不乏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探险者,但大多数心理学家还是受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影响,不愿蹚此“浑水”。从意识到精神性,这种明知其存在且相信其巨大影响力,但又不能或不愿研究的现象在心理学科中屡见不鲜。心理学研究史中的这种现象在精神性研究上特别明显,这也说明精神性是一个比意识更值得关注的心理学问题。

精神性一词“spirituality”源自拉丁语spiritus,中文有时也翻译为“灵性”。原始含义为“呼吸”,指“内部自我”的活动。到12世纪,精神性有了心理功能之意,主要与“有形的、物质的”相对而言。(David,2003)之后,精神性更多被用于宗教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精神性才开始引起心理学、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Simpson和Weiner于1991年在牛津英语词典中花了10页总结精神性的参考材料,形成了两大相关主题:一个是关注生命质量,赋予生命或肉体以能量。第二,精神性包括生活中的大量非物质特征,认为不是理解物质世界的可觉察的身体感觉。(Simpson&Weiner,1991)

精神性有多种定义,通常是与能感知外界世界的躯体感觉相区别。Reed(1992)认为:“精神性是一种个人追求(生命)意义的倾向,通过赋予个人力量使个人以自我价值不遭到贬损的方式超越自我,是一种对包括个人内在的自我关系、人际间的关系以及超越个人的关系等相近领域的领悟和感识,通过这样的活动为个人提供(和他人的)有力量的连接。”(Shelley-Rae&Ma~ha,2009)

MacDonald(2000)在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得出关于精神性的以下一些认识:A精神性是多维度的,包含一些复杂的体验、认知、情感、生理、行为、社会等组成部分。B精神性包含这样一些体验:精神、宗教、巅峰、神秘、卓越、神圣。C精神性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精神性的量和质的差异可以通过个人测量加以得知。D:精神和宗教不同,但是包含着虔敬。E精神性包含超常信念、体验和实践。

他编了98道题的精神性表达问卷(Expressions of Spirituality Inventory,ESI),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精神性的五大维度:精神性认知定向、经验主义现象学维度、超常信念、宗教意识(虔敬)、存在主义幸福感。他从测量学的角度得出精神性与大五人格的相关,经验主义现象学维度与大五人格的开放性相关最大,其次是外倾性;超常信念与开放性存在最显著的相关;宗教意识与怡人性、谨慎性关系最明显,与开放性关系最弱;精神性认知定向与怡人性、谨慎性关系最明显,其次是开放性,接着是外倾性;存在主义幸福感与神经性呈显著负相关,与谨慎性、外倾性、怡人性呈显著正相关。

Elkins(2001)从人本主义的取向给出了精神性的以下特征:精神性是普遍存在的;这是一种人类现象;它的共同核心是现象学的;是人类对敬畏之神圣的反应能力;它以“神秘的能量”为特征,以移情为终极目的。这或许可以作为对难以把握的精神性概念的一个参考。

Thoresen(2002)把精神性理解为能超越时空、物质、能量等物理感觉极限。David(2003)认为,精神性代表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包括信仰超自然现实、区分神圣和世俗、体验内心的和谐状态。Palmer(2003)则认为精神性是一种人类永恒的向往和追求,向往能与比自我更大的某物有所联系。

Boscaglia和Clarke(2005)认为精神性是一个信仰和态度体系,它通过与自我、他人、自然环境、一种更高力量和/或其他超自然力量的联系感来赋予生活以意义和目的,并体现在情感、思想、经历和行为中。

关于精神性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也开始起步。Persinger(1993),Cook(1997)等人的脑刺激实验表明,刺激左右颞叶可以激发强烈的精神体验。Newberg和Alavi(1997)用单光子脑断层成像(sPECT),检查冥想和宗教状态时的脑像,这些研究发现对不同脑区如颞叶、扣带回、顶叶皮质、右侧前额叶的激活可以产生精神体验。激活左右颞叶可以产生精神性体验。通过实验,大多数个体的左侧颞叶可以产生主观幸福感。(Giordano,2006)

三、精神性:中西方心理学研究的共同对象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并肯定人的精神性追求及其对人的影响力量,不仅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而且是人区别于万物高于万物的本质之存在证明。如人类的宗教现象,或者个人所有的那些抵抗人生之贫穷困迫、空虚寂寞、衰老绝望等一切苦痛乃至死之恐惧的力量,或能够替换与超越“荣乐止乎其身”层次的积极情绪。这些,都是人的精神性存在的证明。

在有着的西方,精神性更多地被理解为通过对“上帝”、“神灵”的信仰,接受这些至高无上的力量的指引,去追求理想生活。大量研究证实,宗教式精神性是慢性病和重症病人对抗疾病的重要的主观力量。实际上有少数美国人甚至认为精神信仰是他们生活中的决定因素,在他们应对疾病的过程中,精神信仰甚至是最重要的主观因素。Ironson(2002)的一项关于艾滋病幸存者的纵向研究中,发现有宗教虔敬指引者能存活更长的时间。

在此前提下,我们又必须承认,精神性及其追求所包含的意义因文化传统的不同而迥异。从文化的角度看,关于精神性的理解远不止“神圣”或宗教的一条途径。在西方文化的理解中,由于其传统宗教因素的力量,精神性更多地以超凡入圣的非世俗途径展现。事实上,西方心理学一开始走上实证科学研究的道路,便不得不与宗教切割是可以理解的,由此与宗教心理纠缠在一起的精神性也难免“孩子与洗澡水一起倒掉”的命运了。

但是,现代心理学开始摆脱过去的失误,即开始将精神性与宗教进行切割。一方面承认精神性对人的心理活动的重大影响。如认为“精神性应该是人格的一部分,即是它的第六个维度,精神性是衡量完整人格所必需的维度之一”。另一方面也认为,宗教固然离不开精神性,但精神性并不等于宗教,无论是带有宗教色彩的精神性(如)还是世俗的精神性追求,都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变量,就像过去所重视的生物与环境变量一样。

中国文化的传统不是宗教式的,但谁能否认中国人的精神性追求呢?熊十力先生说过:“中国人缺乏,言中国人无宗教思想者,确误。”(熊十力,1996,第16页)事实上,中国文化没有走上宗教的道路,即不是从神圣的途径实现其精神性,但其丰富的精神生活说明,除宗教路径外,还存在一种世俗的精神性追求的心理生活。

一方面精神性不是宗教的专利,宗教只是人类精神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宗教可以看做是彻底的社会现象,而精神性通常被理解为个体层面的内在认知。从这个角度来说,宗教与精神性的领域就像医学与健康的领域一样。(Thoresen,1998)另一方面精神性又是人的内在本质规定,是人的独特心理潜能。那么,缺乏宗教的文化必然有另外的展现人类精神性潜能的形式与内容,具体如中国传统文化。香港学者对比了东方的孔子思想、道教、佛教、印度教与西方文化的自我差异后,开启了精神性的跨文化融合研究,推动了精神性研究的本土化进展。(Ho,1995)中国传统文化不具有宗教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性特点,仅仅站在西方宗教文化的立场评估,恐怕很难让人理解中国人的精神归属。

宗教式神性追求只是精神性的一种表达形式。精神性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呈现,如“Pargament用将神圣浸染到日常的经验、目标、角色以及责任中的能力来界定精神性的构思,打开了探索经验世界的新的道路。”(Pargament,1999)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性特点表现为放弃了宗教式的追寻神圣的途径,致力于在日用伦常中寻找神圣性。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等等,就是这种中国式精神追求的精辟概括。

无论外在还是内在,精神性都是一种超越性的经验。当精神性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成为现代心理学的新的研究对象时,中国文化传统的心理学宝藏才真正可能成为一支独立的心理学力量而出现。或者说,现代心理学的精神性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将是中国世俗的精神性心理学体系以主力军的地位加入其中。“通往神圣的道路是多样的,宗教所提供的模式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在心理学的术语中,精神性作为一种超越性经验,所包含的内容超出了其宗教界定。我们最终希望能借鉴西方心理学对精神层面的探讨方法,找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路径。”(郝敬习,2009)

正如心理学家Emmons所指出:“心理科学正濒临一场精神性革命。为了推进精神性研究,我们需要扎根于世界伟大的智慧传统与当代的实证研究中,构成一个内容广博的模型。”(Emmons,1999)无论从历史、现实还是学术而言,这种宣言或判断都不是言过其实。

从历史而言,在中国传统思想的长河中,构成其主体的儒道释文化就以精神性生活的提倡成为鲜明特色,中国传统思想的第二座高峰、融合儒道释三者为一体的宋明理学也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性心理学内容,其重要观点例如“成圣论”。这个观点是宋明理学回答普通人应该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作出的回答。宋儒周敦颐、程颐等都持“圣人可学论”,即圣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远离俗世的修行而成,而是在后天世俗生活中学习发展而来。理学彻底突破了圣人天生以及宗教修炼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圣人可学的心理发展观,为人的精神性发展铺就了令人鼓舞的世俗之路。理学家不仅提出了这一极具精神性特点的发展目标,而且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日常路径,比如通过反省、模仿学习(如学颜回)、格物致知等方法来帮助普通人实现成圣的目标。

从现实而言,如今的中国人正面临着一场不亚于近代中西冲突以来的心理危机,即由于精神性缺失所带来的危机。近代以来对于中国伦理文化的精神性价值的妖魔化导致了传统价值观的断裂,以及随后科学文化、革命文化的强势,加上当代重利文化的冲击,使得今天的中国人处于上无片瓦(宗教关怀)下无寸土(传统伦理)的孤立无援的精神困境。中国人会如何选择?或者说会寻找什么样的精神支柱?是挤入别人的屋檐下(即信奉其他文化的宗教)避风避雨呢,还是寻找自己的心灵港湾(回归传统伦理)?抑或还有第三条路?任何理论发展的最大动力必须来自现实的需求。毫无疑问,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危机将是现代心理学“精神性革命”的最大推动力。

从学术而言,传统的中国心理学思想在与现代心理学的对接中,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基因而使得以往外在逻辑原则指导下的研究显出隔靴搔痒的效果。近30年前出版的中国心理学史教材,舍人文主义而取科学主义的心理学研究范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悖论:一方面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源自完全与西方科学文化异质的伦理文化,另一方面却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模型。中国心理学史当前的研究困境大概与此不无关系吧?杨鑫辉教授也指出:“遗憾的是,现在一些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成果由于未能很好地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大多具有历史的价值,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杨鑫辉,2002,第39页)既然西方心理学本身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框架”,那为什么不能同时借鉴与参照呢?人的心理世界之复杂绝非科学主义模型所能穷尽,尤其是面对缺乏自然科学研究传统或基因的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又怎么能仅仅凭科学主义模型一统天下而置人文主义模型于不顾呢?后来,燕国材教授在回顾总结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历程时也坦承这一不足:“遗憾的是,以往的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采取科学取向有余,注意人文取向不足。这是一个明显的缺点,必须加以纠正。”(燕国材,2009)

其实,西方心理学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文化的分裂并不一定是心理学学科本身发展的规律体现。对此国内外的不少学者进行过很多论述与批评,现在这个问题有缓解与进一步解决的趋势。比如社会心理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结合所形成的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就是这种分歧或分裂得以解决的一个尝试(朱滢,2007,第356页)。未来的心理学要想取得公认的科学地位,就必须也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今天的中国心理学史研究如果还囿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传统分裂不可自拔,就明显地跟不上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脚步,更谈不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科学体系了。

无论哪种文化,反映的都是作为同类的人的心理生活、人性本质,不可能也不应该没有共同的成分、共同的研究内容。过去的中国心理学史研究追求狭隘的科学主义的范式,排斥着种种人文色彩的心理内容,如意识,如精神性,等等。受此影响,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挖掘未能取得让人满意的理论或体系的突破。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找不到一把双方都承认的尺子,或者说没有共同的计量单位,说是驴头不对马嘴式的比较也不过分。

现在,精神性作为中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新的共同主题,其革命性意义在于最大限度上统一了中西方心理学体系曾经格格不入的局面,从宗教意义中分离出来的精神性概念将成为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的最大公约数。可以预见,中西方心理学通过对“精神性”这一共同内容的并肩研究,相互补充,对于最终促进世界范围的科学心理学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将有着极其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事实上,西方心理学对于精神性的研究,传统上主要是两大领域:一是宗教心理学;二是临床心理学,对日常的、世俗的精神性生活的研究比较缺乏。而中国文化传统几乎无,整体表现为一种世俗的精神性追求,对于精神性的临床应用性研究更是先天不足。再加上由于中西方文化在精神性的表现与理解上大不相同,这一方面使得我们在研究对象上的借鉴不易进行,另一方面又更加凸显了中国传统精神心理学思想在理论与应用诸方面研究的重要性,即对于丰富现代心理学的精神性研究从而促进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裨益。

同时,根据古为今用的原则,研究中国古代的精神心理学思想,必须有利于解决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危机。虽然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危机不仅仅是缺乏传统精神性指导所致,但是,如何运用中国古代精神心理学思想的价值消除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是一个艰巨性与紧迫性共存的重大考验,也是另一个反映中国传统精神性研究重大意义的现实命题。

篇3

(一)当代声乐科学体系理论符合时展要求

当前科学的研究已经向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并且学科之间的融合变得更加密切起来,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促进性也凸现出来,涌现了一大批交叉学科。声乐学科也不例外,大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我们需要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研究声乐的学习。在交叉学科背景下,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渗透到声乐学科本身,通过适应性的改造、融合,对声乐本体研究形成必要的补充,指向声乐学科发展的多维角度及历史形态。声乐科学体系就是在整合声乐要素的同时,充分发挥交叉学科渗透的优势,优化声乐教学结构,使声乐教学得到最大优势的发展。当代声乐科学体系理论就是在这样背景下,逐步梳理呈现出来

(二)当代声乐科学体系逻辑严密、结构性强

当代声乐科学体系理论通过其特定的划分依据及存在形式,将其内部表现为本体内部交叉学科和本体形态交叉学科,在本体内部交叉学科中,又分为支柱学科、基础学科、辅助学科、传播学科。在纵向构展的同时,又从横向方面探索了声乐学科发展的表现形态,即声乐学习过程研究。在声乐科学体系外部又与其他学科进行交融,形成本体客体交叉学科。当代声乐科学体系理论表现出了严密的逻辑性和结构性,为声乐学科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二、学前教育声乐课堂的特殊性

(一)学前教育声乐课堂的瓶颈

在教学中,声乐课堂教学与活动指导课堂教学相割裂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也正是声乐教师和活动指导教师的学缘学科教学背景的局限性,决定了在课堂上的教学导向性和分化性。在声乐课堂上,声乐教师按照声乐类学生教学方法进行声乐学习,而在活动指导课的艺术领域,教师对学生进行音乐类幼儿园课堂教学指导学习,学生声乐课上学习的专业声乐方法和歌曲,运用不到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活动指导中,声乐课堂教学与活动指导两门课程呈现并行状态,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实践性的运用到教学中去。因此,学前教学声乐课堂模式改革也就势在必行,让声乐课堂教学和活动指导两门课程即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

(二)学前教育声乐课堂的特殊性

传统教学中,学生在声乐课堂上学习声乐技巧,在活动指导上学生学习如何进行音乐课教学。两者并不矛盾,但是缺乏相互的指导和交融。而今,声乐的学科教学应该具有其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认清这个特殊性,对于学前教育声乐课堂模式的探索是至关重要的。学前教育声乐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声乐教学,但又不应当承担为活动指导范畴教学,而应该体现为让学生在职前进入角色中,学到能够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学习。这种能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职前角色进入式学习,学既是学,又是学教,还要结合表演,结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学习。不仅要注重声乐技巧学习,还要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构建学生的双重身份,即,又是学生,又是教师,通过角色的转换参与到声乐课堂学习中来。学前教育声乐课堂的特殊性,就是要让声乐教学符合学前教育发展,融入学前教育观念,突出学前教育特点,激发学生职业角色进入,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专业基础和职业基础。

三、学前教育声乐课堂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一)构建有职业实践特色的学前教育声乐课堂模式——职前角色进入式学习

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与学前声乐课堂要求的不相适应性,告诉我们,传统背景下的声乐技能性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中教师的职业需求,如何让声乐课堂的学习变得有效、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活动指导课中技能性的发挥,是值得我们探索和深思的问题。当代声乐科学体系理论对于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启示我们,在声乐课堂中越是能更好的以学前教育实践为主,越是以学生的职业就业特色为主,学生的职业角色转换就来的越快,角色进入就会越深入,学生在实习、见习乃至今后的工作中,越是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职业专长,而不至于觉得束手无策。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职业角色进入提出要求,并针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除了传统的声乐技能性学习,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职业性,进行幼儿歌曲表演唱、幼儿歌曲创编、幼儿歌曲范唱等等教学,一方面,在教学中,贯穿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幼儿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让这些专业知识与实际教学相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给孩子们随时提供职业就业的模拟环境,从不知不觉中,对孩子们进行职业训练,以适应未来的职场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二)以声乐心理学为依托的声乐课堂模式

在教学中,除了需要在学前教育声乐学科教学中体现学前教育的特性,在课堂中将学前教育艺术课程中的规范和要求贯穿始终,还应发挥当代声乐科学体系理论本体内部交叉学科中支柱学科的作用。在支柱学科中,我们往往比较重视声乐技巧学和声乐生理学的教学,常常忽略了声乐心理教学,而声乐心理的作用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在声乐教学中,一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让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学前性”的声乐学习,进行职业角色转换,另一方面,在声乐课堂教学中,应该运用声乐心理学的知识来辅助声乐技巧的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但绝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还仅仅限于演唱紧张情绪的处理,而这仅仅上声乐心理中情绪部分一小的研究方面。教师应以正常的教学心理策略分析为导向,从学生声乐学习的感觉、知觉、表象、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等方面全方位的引导学生自主式的声乐心理训练,引领学前教学声乐课堂的发展。声乐心理学还有众多的领域等待研究者们去研究和运用。总的来说,传统的声乐学科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就业所需。当前,我们应以学前教育学生的就业导向为目的,处理好当前学前教育声乐课堂教、学、用三者的关系,促进声乐学科课堂模式的改革。

篇4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具有的重要意义,并逐步完善管理能力,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实施管理。但是据调查发现,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认识不到位、相关教材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够、师资力量欠缺等等。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提高其应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体系

现如今,教育教学新观念不断深入推进,现代化教育是集学科教学和管理于一体的教学内容。在新的时展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摒弃固有的老旧思想,转变管理观念,健全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将心理学内容贯穿于其中,并强调管理的积极作用,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基础,促进学校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成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与人的思想内涵有关的教育内容,心理学使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外化为一种表现形式,体现在学生的行动、技术等各个方面。有些高校虽然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利用的过程中却无法使其有效的发挥。因此,各大高校一定要加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切实应用到管理中来,构建符合新时代的管理形式,逐步转变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坚持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完善学校管理水平,加强学校管理力度。

(三)完善师资建设,加强研究力度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一定要以科学合理的研究为基础,以完善的师资力量作保证。因此,学校一定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数量,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水平,设立专门的研究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找到其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紧密联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以正确的思想完善学校管理,增强学校管理能力。

二、结束语

篇5

前苏联解体后心理学家布鲁什林斯基等学者在秉承了鲁宾斯坦的主体思想后发展并创建的主体心理学。“主体———首先是自由的人,这样,在当代科学以创造的自由为其前提特征的同时,心理学的系统全面发展才有可能”[2];“主体不是人的心理,而是具有心理的人;不是人的某些心理特性、积极性的形式,而是活动和交往中的人本身。”[3]主体心理学在明确否认了西方传统心理学关于心理现象最初的物性假设之后,主张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作为主体的人,并进一步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主体整体性、主体自主性等因素,使得该理论兼容了科学性与人文性。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主体心理学作为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识形态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大理论流派,前者已经渗透影响到现今西方心理学诸多分支领域,后者在俄罗斯则独树一帜。通过分析、对比具有代表性的两个重要心理学流派思想并挖掘后者内在的理论优越性,将对构建完整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具有潜在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二、主体心理学相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优越性表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曾对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很大影响。而当前主体心理学主要趋势是以通过对阿布利哈诺娃等人所倡导的人学途径及谢尔琴科等学者所遵循的进化遗传途径进行整合进而成为一种系统的解释主体生成与发展的理论体系[4]51。结合两种理论观点的形成及主要主张,可以发现主体心理学更具有理论优越性。

(一)主体心理学在方法论与对象观的确立上具有优越性

在方法论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倾向存在哲学和现象学的观点,在解释原则上,始终以问题为中心,要简单地面对人的问题,始终寻求发现,不寻求证明,要依靠人的主动性,始终探索未知、探索未来[5]。强调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方法为中心,兼容实验和经验两种范式,重视研究方法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得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甚广,但其强调研究人类中的精英的同时,过多从个人成长历程的潜能释放、自我实现等概念去理解人的积极品质,其对象观仍然以对个体经验研究为主。在个体如何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包括对认识过程中人的生物性或者说机体素质如何在人际过程中发挥其作用还无法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由此仍可以发现人本主义对现实存在的人际认知现象的忽视,过分强调个人而忽视社会的作用致使其无法满足自身关于心理学整体研究的关心态度。主体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科学,应该以人为研究的中心。俄罗斯心理学家布鲁什林斯基明确指出:“人和他的心理不是两个系统,而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体是所有心理品质和全部积极性的基础。”[6]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比,俄罗斯主体心理学强调以社会实践为其本体论,在借鉴人本主义推崇人性的现象学观点的同时,主张通过研究人的活动、通过主体概念的诠释来获得心理的解释。这使得它从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出发点上便获得了一个前者无法拥有的优势,即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研究,不单纯从意识与行为相对立的单一层面去静态地思考问题。主体心理学坚持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重点集中到具体的“人”,采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实践论观点去解释和研究心理存在之主体,既回避了意识与行为到底孰轻孰重这种导致心理学研究分裂的错误趋向,又为更好地解决心理学学科统一发展所必须具有的动态、联系的发展观构筑了坚实的方法论平台。主体心理学不仅在前人基础上以实证的态度将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升至主体化(如列别克关于“心智表象”的研究、科尔茨关于“主体颜色表象的多水平性”的研究以及赞科夫关于“人际认知的主体—主体型和主体—客体型”的实验研究[7]95-118),同时也建立了更为严谨和系统的理论,体现了其对心理过程及其机制在主体意义表现上的重视。如布鲁什林斯基时期及其后的主体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强调以具有心理与活动共同表现的主体为目标;方法上以系统进化与主体活动的双途径的统一来将主体定位于“心理组织系统在不同水平上的系统生成”[8],进而避免了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与动态发展性的缺失及单维方法使用的局限,主体心理学的对象观与相应的方法主张在不同侧面所表现出的统一性,是使其系统研究所具有的内部效度有望高于于人本主义乃至整个西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整体研究的重要前提。对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对象观,主体心理学更积极面对和研究人际认知及有关心理机制,这与它所持的关于人的心理具有自主、动态和完整性理念有关。在主体心理学看来,只有以社会实践为本体论,对主体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解释和阐明各种心理发生发展之假说的内在机制。从主体心理学所主张的方法论基础和对象观的统一性来看,其相对于人本主义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二)人本主义在更为普遍意义上的社会、群体实践应用领域可能遇到瓶颈

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对人善的宣扬与升华,注重个体交往在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使得它在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两大流派的对比中脱颖而出。马斯洛所倡导的自我实现和罗杰斯关于自我发展的理论,为西方心理应用治疗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然,受西方个人主义至上的意识形态观念影响以及存在主义强调体验的唯心主义倾向所左右,其在实践领域方面的应用尤其在解决社会心理问题等方面,还只是局限于简单分类下的个人或小规模的群体范围。如罗杰斯所提倡的“个人中心疗法”和“交朋友小组治疗”在教育等领域的应用等。这对于一个成熟的、完整而全面的心理学理论要求来说还远远不够。现实世界的价值观多元化,文化形态多样化,信息世界的全球化,使得各种形式存在的社团、政党、民族以及宗教的活动更具动态多元性;使得人类群体行为问题更为复杂和突出。没有一个强大的完整的将社会多元文化群体活动纳•194•入到研究与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学理论,不可能解决类似的问题。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关注作为对前苏联心理学传统的继承,也以更具直面社会问题的对群体主体问题的关注反映在主体心理学思想体系之中。布鲁什林斯基认为,群体应与个体一样可以成为主体。“在更完整和广义的意义上,人类作为整体主体是以下不同规模主体的矛盾系统统一体:相互作用着的国家、民族、种族、社会阶层、群组、个体”[9]。为了准确描述相关群体主体概念,主体心理学还将群体成员的相互关联性、群体能动性、群体自觉性作为其三个主要特征,并将它们运用到对群体主体水平的测量与评介之中。在此基础上,主体心理学更将研究领域扩展到社会实际问题,通过对主体群体性等问题的揭示关注并尝试在群体层面解决人类个体如何直接面向社会、面对政治经济体制之变革以及各种因素引发的失业等实际问题,指导民众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学会调动自身的主体积极性以对现实形成新的认同与归属;学会应对自身面临的劳动就业、经济活动的重新选择等问题。主体心理学对群体主体的关注,不仅取决于自身理论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更重要的在于其遵循的哲学基础。人类群体从事的各种形式的社会生产劳动、学校教育、社会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存在,唯有以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实践说为指导原则,才能保证其以客观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和把握有关群体问题。

(三)主体心理学理论体系更适于整合与修正当前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分裂与破碎

作为心理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批以积极心理学为最新代表的提倡积极人性观、生态、文化主导观等新生心理学流派相继开始出现。西方心理学学界面临这样一个困境:一方面期待有一个如同同步发展的科学体系那样成熟稳定的心理学范式来统一和整合现有的零散局面;另一方面却对以加速学科理论流派的分化和破裂作为结果的理论发展现实束手无策。主体心理学思想认为,无论多分散的具体的知识,都可以纳入主体概念之中并找到适合的位置[7]234。主体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甚至其他西方心理学流派相比,知识与理论体系更具整合的倾向,这一点实际上与其所持的“心理学研究的对象首先定位在主体”的重要主张有关。“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之一马斯洛研究创造性作为每个人出生就具有的潜能……对于我们的主体活动理论来说,心理发展最主要的基础就是在不同水平上实现的并被人本主义心理学所低估的主体活动。”[10]布鲁什林斯基在这里并没有彻底否定“潜能”这一人本主义现象学概念,而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对之进行了主体意义上的改造,这也是俄罗斯心理学相对于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前苏联心理学理论所完成的一次重要突破。确立了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之后,主体能动性、主体自主性、主体创造性等描述性概念在实际意义上有理由取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提出的“潜能”并使之更为具体化和形象化。对比人本主义思想,主体心理学理论相对地更显现出解释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灵活性,在学科本身内在理论丰富性的建设上相应地也更具有系统性和发展的空间。作为当今俄罗斯心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主体心理学把马克思关于主体对客体世界关系的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心理学领域,以主体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中心,规避了长期困扰学界的“人性”与“物性”的对立,从而使心理学学科的发展避免走入因“主客二分”而导致的哲学立场的重复冲突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又使心理学理论的发展真正成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不断自强加转的上升的螺旋。主体心理学理论体系因其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心理主体观更适于整合与修正当前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分裂与破碎。

三、期待对主体心理学理论体系最终的检验

篇6

所谓广告学是关于各种社会组织进行成功广告活动的方法和策略的学科,是对广告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相应的广告理论的揭示。广告学具体研究以下问题:

(一)广告发展的历史

在广告学所涉及到的研究领域,要对广告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中每一阶段广告现象进行剖析,以探索广告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二)广告人与广告人培养

广告学要对广告活动中的主体策划者,即广告人的问题进行研究。广告人在广告业中存在了上百年时间,对于广告人的界定、广告人的素质分析和广告人的培养,都与广告发展紧密相联,也是广告学科进一步完善的重要问题。

(三)广告组织

广告组织是进行广告活动的职能性部门和职业性机构的统称。广告组织的性质、设置的必要性和内部运行机制,对于广告活动的开展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何规范广告组织,使其更好地适应广告活动,为广告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广告计划

广告活动的有序化开展,直接依赖于广告活动的计划情况。基于广告调查围绕广告目标所制定的广告计划是广告活动的前提保证,又是检验广告成功与否的标准和依据。界定广告计划的内容和范围,成为广告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五)广告策略

广告策略具体包括广告定位、广告创意、广告文案。这是广告表现中的核心与灵魂。这些问题在广告学的大学科范围,都以重要专题形式加以研究。

(六)广告媒介

广告是一种传播信息的活动,在传播时;不同媒介的优缺点以及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会对广告效果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广告媒介分析研究,就是指对各种大众传播进行分析,以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媒介或媒介组合策略,有效地传播特定的广告内容。

(七)广告管理法规

广告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传播活动,必须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既对广告活动本身是约束,又是对广告活动行为合法的正当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陆续制定了广告法规,从宏观上管理国家的广告行为。我国也于1995年正式实施广告法,从而使广告管理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国广告管理法规在内容规定上不尽相同,但在具体规定上许多是具有相互借鉴意义的。

二、广告学的性质

广告学是从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一门边缘科学,是一门既涵有社会科学,又涵有自然科学性质和心理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在对广告学与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美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文学艺术等的既联系又独立的分析中,可以勾画出广告学性质的轮廓。

(一)广告学与经济学和市场学

广告学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广告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与成熟。经济学和市场学中揭示的许多规律,广告活动照样适用,也必须遵守。广告现象又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重要现象,它服务于市场经济,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和市场学的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广告学,而广告学理论的发展又影响到经济学和市场学的理论演变,每一次广告学理论的突破都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经济学和市场学对新问题、新现象的研究。

(二)广告学与传播学

广告学与传播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甚至在许多研究成果中,都把广告学视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告学不同于传播学。第一,广告学以广告现象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传播学以信息传播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广告的目的是通过传播广告信息而诱导社会公众,传播学中信息传递的目的是与公众进行交流。第二,广告的媒体是大众传播媒介;而传播的媒体既可以是大众传播媒介,也可以是自身传播媒介和组织传播媒介。第三,广告讲究突出重点信息,强化形象,可以采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形象塑造和文案设计;传播讲究的是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第四,广告追求广告效果,注重投入产出效应;而传播追求的是信息到位。第五,在约束机制上,广告信息传播受到广告法规的限制和保护,广告信息一旦失真、失误要受法律制裁;一般的信息传播大多不受到什么约束,即使失真、失误往往并不负任何责任,法律也并不追究。

(三)广告学与管理学

广告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传播活动的综合,在其活动中必然要求以管理行为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广告学借助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广告工作,以达到完善广告学的理论体系并指导广告实务。

(四)广告学与心理学

广告作为说服社会公众的艺术,它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提供了人的心理构成的机理和心理活动的特点和性质,广告借助于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才能达到说服的目的。一则广告从确立主题、构思内容到选择媒介,无不体现广告学与心理学的结合。甚至一则广告的版面设计、文字语言多少、辞义准确度、刊播媒体、背景材料等,都要求心理学理论体现于其中。

(五)广告学与美学、文学和艺术

广告要利用各种文学和艺术手段来达到广告的目的,它与文学和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文学、艺术可以通过其特有的形式去影响、传达、感染,甚至支配人们的感情,有时乃至改变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广告作为一种特殊意义的艺术形式,正在吸收美学、文学和艺术的理论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和规律,不断推动广告美学理论、广告艺术和广告活动的发展。

(六)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广告和公共关系都是运用一定的传播媒介,宣传自身、树立形象。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各自具有本学科存在的质的差异性和规定性。

1.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的差异

首先,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出现的先后时间不同。广告学先于公共关系学而成熟和系统化。广告学产生于20世纪初,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心理学已由普通理论向实验阶段转变而产生,并受到传播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趋势的直接推动。而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经济领域高度社会化和商品化、政治领域和文化传播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而形成。广告学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公共关系学的形成和发展。其次,广告以树立产品形象为核心,目的在于促进产品销售。而公共关系学以树立组织形象;提高组织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核心,目的在于树立组织的整体形象。最后,广告一般是一种单向式的传递诉求信息,以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而公共关系活动是呈全方位和双向沟通模式,充分显示组织的宗旨、实力、信誉和社会责任,造成一种全面的社会舆论,影响公众,使其对组织产生良好的总体印象。

2.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的联系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出现了诸多领域的融合与交叉。首先,公共关系必须在许多时候利用广告的形式来宣传自身,树立自己的形象,广告也在不断地吸收公共关系的思想来调整、修正、完善传统的广告活动。传统的广告往往直接诉求自己产品信息,而现代广告则开始以树立产品的形象为侧重点。其次,公共关系和广告在传播组织信息时,是从不同角度传递给公认有关组织的不同信息,但目的都是为组织整体目标服务,从而树立组织及产品服务的完整形象。最后,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出现融合趋势。

三、广告学的学科任务

广告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学科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告学应该以探索框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广告法律

广告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于我国国内实际,基于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注重我国民族文化实际,探索适合我国现阶段和未来一段历史时期里广告活动的规律,框架符合于我国国情的能够行之有效的广告学体系。

(二)规范广告基本概念和范畴界定广告理论内在逻辑

在我国目前广告活动中,对于广告和广告学中诸多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常常众说纷纭,在广告理论的内在逻辑的界定上,往往各执一辞。在广告实务中,大量存在着“重视觉设计、轻文案创意”的现象,似乎广告活动就是色彩、点、线、面的问题。因此,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使广告学成为一门有严格概念、范畴和严谨理论逻辑的学科,以科学化的理论规范广告行为,从而使广告理论和实务达到有序化和规范化。

(三)抽象成功广告案例和优秀广告艺术

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广告学应该时刻注意广告活动实务,从广告实践中抽象、概括和归纳出具有对实践指导意义的广告理论。在广告学的研究上,我们要做到既要宏扬民族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广告表现方法和技巧,又要积极学习国外成功的广告经验和理论。

(四)从理论上指导广告实务提高广告事业的水平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告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总体上看,目前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广告创作和主创人员,在综合知识背景上、技能素质上,尤其是对于现代广告理论的掌握上,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这必然限制了我国广告业的发展。改变广告界现存的人员素质较差、广告水平较低的现状,应该成为广告学的任务之一。

总之,广告学的学科任务应该是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从广告活动的现实出发,吸收各种成功的广告经验和理论,规范广告学的概念和范畴,完善广告理论体系;探索在我国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里行之有效的广告规律;推动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的经济繁荣。

三、 广告学的研究方法

根据广告学自身的性质 ,在学习和研究广告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比较借鉴法

所谓比较借鉴法师把广告学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广告理论,进行比较性研究 。借鉴成功的广告和广告思想从而探索出规律性认识的方法。

(二)具象观察评析法

具体观察评析法,就是要对自己所见所谓的广告做到捉摸一番、思考一下分析其优与劣,成功与失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断积累自己对广告的感性认识。

(三)定性与定量结合法

在广告活动和广告理论中,应该在广告的确定与评析上,学会运用定量化的内容来界定其确定性。要把统计的方法应用于广告之中。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就是要尊重广告效果客观事实,尊重社会公众认可标准的观念。

(四)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法

广告理论必须运用于广告实际,在实践中以广告效果来评判和修正、完善。广告理论必须以广告实践来检验,而且只能用广告实践来检验。广告理论的是与非、优与劣绝对不能用纯粹逻辑方法来推论。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研究广告现实,而无视实在的活生生的广告世界的人,其理论往往只能为空中楼宇。坚持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是培养自己广告思想的基准。

篇7

1.行为心理学概念简介

行为心理学是在20世纪初创立的一门科学,但其学习原理及行为规范技术是自从人类有了文学历史以来便存在。本世纪20年代,曾在美国风靡一时。俄国的谢切诺夫(1829—1905)是第一个在行为学研究方面以严谨的实验来取代哲学臆想和偶然观察的学者。他认为:所有人的行为实质上都是反射性的,甚至人类最高级的艺术和智力成就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系列连续反射作用引起的特殊联想在变态行为研究时,谢切诺夫探究了条件作用现象,但他还没有完全承认条件的作用。接着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在研究狗的消化腺功能时,作了著名的消化腺分泌体外引流实验,发现了条件反射规律,对后来确立的行为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行为心理学真正创始人应为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年他在美国的《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行为心理学的确立。华生把心理学界定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动物的行为,而行为的基础构成因素是刺激和反应。因此,他断言,能将一切心理学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都纳入刺激和反应的规范之中,并提出S—R即刺激反应的基本公式。华生在对复杂的学习过程,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定律,即频因律和近因律。某一反应对某一刺激发生次数越多,该反应就越可能对同样刺激起反应称为频因律;同样,某一反应对某一刺激次数在时间上间隔越接近,这反应就越容易产生称为近因律。尽管后来行为心理学经过不断的充实和改造,但始终保存了华生的行为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条件刺激产生主体反应的理论认为,一个人无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后天习得的结果。这与我国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可以说是不谋而合的。由于华生的学说对后天学习作用的重视,使得后来逐步完善的行为心理学进一步发展形成一个新的概念即学习理论。

2.师范高等专科学生的行为特点

目前,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下简称师专)的学生多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他们年龄偏小,心理状态不够稳定,且大多属于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多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宠爱。久而久之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具体表现分述如下。

2.1 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大学生开始独立生活,对家庭及父母的依赖减弱,要求社会、老师、家长将他们作为正式的成人角色对待,希望在衣着、择友等多元社会行为方面有更多的自由,要求“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在行为上还喜欢标新立异,对成人束缚和社会的约束常有反抗现象。

2.2 情绪行为强烈而又不稳定

大学生情绪反应快而强烈,可因一件小事高兴或失望,能从高度兴奋转入沉默和抑郁。而且情绪一旦产生,便较快地转化为情绪行为。大学生的情绪行为具有很大的“动作性”,情绪体验与动作联系很密切,既可能具有建设性,又可能具有破坏性。如看到斗殴及欺侮妇女事件,有正义感的大学生常前去制止,这种行为具有良性的社会效应;反之“哥们”意气大打出手,这样的行为则具有破坏性。大学生的情绪行为,有明显的易弥散的特点,容易受环境气氛的感染。

2.3 学习行为富有创造性又具有随意性

大学生年龄相近,是人一生中最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他们不保守,对事物充满好奇的憧憬,喜欢大胆探索。他们的学习行为表现为喜欢怀疑和争论,不盲从己有的结论,勇于批判等等,纵观历史,许多重大的学术论争常是由青年学生发起。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另一特点,是不如成年人那样耐心有计划地研究和探讨问题,容易表现忽冷忽热,兴趣不稳定。例如,对某一问题怀有浓厚兴趣时可以废寝忘餐;一旦失去兴趣,积极性一落千丈,甚至会厌倦这门学科。

2.4 社会经验不足行为难规范

一些大学生在恋爱、服饰等方面遭到同学、老师的批评或指责时,不是冷静分析,却抱着“我偏要这样做”的逆反心理,不顾后果,甚至可能会做出学校和社会不认可的事。

2.5 趋众行为突出

趋众行为是大学生行为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说的“一窝风”、“赶时髦”都属于趋众行为。学生在这一种环境中常感受某种气氛的无形影响。若为良性的气氛,这时所产生的趋众行为是积极的;反之,如果不爱学习之风和恋爱风盛行,这种气氛给教育带来消极作用。

当然,上述这些特点,并不是每一个师专生都一一具备或每个特点都十分突出。如果师专教育中,教师不注意及早对学生的这些弱点予以纠正,将来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所产生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3.师范高等专科教育的对策

根据行为心理学的SR公式,外界不同刺激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因此,笔者认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刚步入高校门槛的17~18岁学生就必须有的放矢地不断给予正确引导,将各种有利于他们身碰的良性刺激贯穿纖的学习过程中,并产生长期稳定的良好反应。这些反应对高师学生形成高尚的行为表现将起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高师学校应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学校在开学典礼上就应着重强调教师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光荣性以及学习教育科学和专业知识的严肃性、严谨性、科学性;还要通过典型事例进行教育,邀请在教学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有突出成绩的先进工作者作报告,以现身说法,使刚入学的教育幼苗,对教育过程有感性认识。

其次,在不同场合(如班会或授课时),教师都必须循循善诱,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当好人类灵魂工程师重要性的认识,使新生形成正确认识,指导实践达到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而表现出正确的行为目的。

第三,教师要为人师表。师专的教师是“未来教师的教师教师的一切行为,对学生尤其是新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但要有较渊博的学识,而且要有良好的人格和严谨的教风和学风。学生往往会以自己的老师为摹仿的对象,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由于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有些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常常会利用这点,去诱惑甚至勾引学生。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时常向那些思想幼稚、“免疫力低”的学生,尤其女生敲起警钟,对可能出现不良行为的苗头,应晓之以理,做过细的思想工作,防范于未然。

第四,必须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并不断宣传和执行。管理制度规范的长期刺激,对学生的行为反应能起约束的作用。对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除正面教育外,适当的处罚是必要的。这样,不但能对违规的学生有教育作用,同时对其他学生也能起正确引导的作用。

第五,学校应经常组织有益心身健康的课余活动。例如,“学雷锋”、“青年志愿者”、“献爱心”、“义务献血”及各种文体和兴趣小组活动。学生能置身于丰富多彩、有益心身的良好氛围中,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塑造和完善大有裨益。

第六,教师应热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效。学生以学为主,科学知识浩如烟海且多数学科枯燥复杂。低年级的学生,入学时往往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当考试成绩与自己的愿望有距离时,常常会怨天尤人,甚至消沉而一厥不振,或者想方设法作弊。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是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心智活动和认知活动上存在某些不足;有的是缺乏坚强的意志,畏难情绪严重;等等。针对这些情况,作为教师切忌歧视或讽刺,以免使成绩差的学生因受不良刺激,产生逆反心理,而出现不良行为反应,有时甚至相当严重。所以,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情况,找出主要矛盾所在,并指导他们解决矛盾,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与他们一道应用行为心理学的有关规律,摸索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应用频因律和近因律)帮助他们养成有组织有成效地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督促他们合理地分配学习和业余时间;在他们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鼓励等。

篇8

在科学心理学的一般性表述中,研究心理现象并揭示心理规律成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在追求科学化道路上,心理学总是将研究对象定位于心理现象,并假定心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心理学家自信可以凭借理性力量、适当工具、方法及符号等逐渐反映它们、把握它们、揭示它们,力求以“心理学是什么”这一严格意义的科学问题表述形式来客观说明。但是,纵观心理学史会发现,心理学研究对象远不是以客观性特征而存在的表现样态,而且,对其表述也没有遵循着“事实陈述”规则来进行。因为一个在逻辑上十分明确的追问事物本身是什么的问题一透过纷繁复杂的心理现象揭示和建构心理规律或机制一并没有得到一个事实陈述,而是不自觉地将“事实陈述”与“价值表达”两类性质不同问题混淆。例如心理学中经典研究研究对象一“人性”的问题,如“人之初,性本善”、“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人皆可以成尧舜”、“人是万物尺度”、“人是机器”、“人是较大的白鼠和较慢的机器”等论述,在回答“人性是什么”的事实同时,也在回答了“人性应该如何”或者“人性应当是什么”价值命题,从而,附带了论说者的价值意向,换言之,这不仅是一种事实陈述,也是一种价值表达。不仅仅“人性”问题如此,中外心理学史上,心理学其他研究对象也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事实表明,仅仅将心理现象确定为心理学研究对象,或者对心理现象进行的“实然性”表述,还难以真正做到这一点,也尚不足以揭示出心理学研究对象全貌。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心理学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心理学发展和进步,心理学理论体系演变需要创新,心理学理论体系创新需要超越科学心理学关于研究对象的局限,扩展其边界与范畴,对其重新理解与定位。因此,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探索,可以说就是反思心理学发展的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引领和推动心理学理论体系不断转换模式。从这个层面上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域扩展、转向与创生既是心理学方法论的创新,也是研究视野的进一步延伸,从而使推动心理学理论体系创新成为可能。

1.价值无涉一科学意义上心理学研究对象论评

在科学心理学家的视野中,心理现象与近代自然科学中物理现象一样,可由研究者的感官或感官延长物理工具把握到。尽管心理现象具有高度复杂性,但却可以还原为构成心理现象更为简单的生理基础或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导致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物化和自然化。

1.1本体论前提预设

科学心理学以本体论为前提假设。“本体论”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形态。它追求万物的终极存在、永恒原则、绝对真理,这是它的基本宗旨。本体被看作事物的本真存在、初始本原、生存和演化的内在根据。“实物”是事物的存在形式,“概念”或“结构”则是本体的存在形式。它所蕴含的理念是任何事物以外都存在着一种实体实质上是事物的一种模型,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特征。这样,本体论这种理论就把世界分裂为二,即彼岸的本体世界(本真世界、超越时空的概念王国)和此岸的现象世界(实物世界、时空存在的感官世界)哲学任务就在于发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这个“本体”和“本体世界,,’以便从它去规范、理解、说明万物的存在及其变化121。所以,人们关注的核心是揭示“实体”共有的、抽象的、普遍意义上的规律。人们一旦揭示了规律,就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把握或占有了真理,更好地预测、描述和控制事物,实现人类存在的绝对主体地位。科学心理学以本体论为研究前提预设,假定人类所有行为背后存在着一种“心理实体”。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试图以事实表述的科学形式来解释这种实体规律或本质,在实体中还原行为的原因。无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眼中的“行为实体”还是人本心理学家视域中的高度抽象的人的“类本质”实体抑或是认知心理学家的“认知”实体它们研究目标所指就是通过客观的心理现象,去追问其背后的“实体”的规律。本体论帮助心理学迈上科学殿堂,但学术惯性与使命却又迫使科学心理学在逼近、探究和揭示心理“本体”的规律和机制上过于夸大“本体”对于心理学而言所具有的意义,遵循还原论和简化论原则,将心理学研究对象彻底客观化和抽象化,专注于人类心理自然状态和机制研究,从而,将鲜活的人类生命意向离弃于研究视野之外。

1. 2可证实研究方式

证实原则经近代孔德提出以后,历经马赫主义批判基础上的修正,直至卡尔纳普之集大成,它已经成为判定科学的准则和尺度,也成为今天心理科学奉行的标尺。既然人类心理现象背后有“实体”存在,那么,它应该是可证实、可验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现象应该有着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特征。它是客观的、实然存在的,以一种物理事实状态为人类所知、所感。心理学家自信可以凭借实验、技术程序及逻辑分析,能够实现对其描述、预测和控制,并加以检验。不仅使其研究对象可经得起检验,而且,理论假说是可重复的、共证的,力求将心理现象研究起于经验,经由经验,最后回到经验,而不超越经验。这就意味着当一个心理学家提出一个心理学研究对象,并形成关于这个研究对象的实验程序,进行同样的验证。科学心理学研究将心理现象限定在经验范畴之内,证实地加以考察,凭借该原则将无法考察、检验的心理诸如情感、智慧、善良、爱等元素挡在了理性思考视野以外。

1.3实验方法技术支持

科学的标志是实验方法,它是最重要的科学方法|31,换言之,是实验方法的支持,科学研究才会以逻辑、理智、公正等特征,实现研究过程和结果解释的客观性。西方心理学秉持自然科学研究旨趣,坚持实证方法论,以实验方法促成和维系其科学性质。所以,科学心理学家优先考虑的是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否精致,实验设计程序是否严密,结果说明是否客观中立。他们以实验方法为镜,精心地审视、考察着研究对象,寻找着符合实验方法特征的研究对象。任何无法满足实验方法理性要求的研究对象,或主观成分过于浓厚无法用实验方法来加以考究的东西,都难以进入科学心理学研究视野。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机能心理学等流派,行走的都是同样的研究路线,进行的都是同样的研究方式,坚持着同样的研究准则。实验方法为心理学带来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表征,也带来了心理学知识的精确性和可验证性。在实验方法支配下的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学研究对象在外在表述形式上,力求表现出“事实陈述”特征。

1.4绝对分离主客体关系

自然科学研究中,是人研究物,探究的是物背后的物性。物就存在那里,物性也在那里。人对其研究始终站在物的外面,而不是涉入其中,这种绝对分离关系确保了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中立性和理性。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秉承于近代笛卡尔所创立的自然科学形而上学的基础一“镜像隐喻”。他把人类心灵比喻为一面巨大的镜子。人类正是通过这面巨大镜子来反映和认识世界。“镜像隐喻”将人与世界划分为两极,世界成为人类认识的对象,人类是认识的主体。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始终是处于主动和控制地位。在这层意义上,人类与世界的关系是价值无涉、分离和中立的。自然科学研究在这方面无疑做的很成功,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14。心理学研究借鉴、采纳和移植了自然科学主一客二分的绝对分离关系模式,研究者超脱出来,保持着与心理现象的绝对距离。研究方法上由过去的内省演变成现代的实证检验,研究对象由研究自身演变成之间的研究关系由此演变成主客体之间的绝对分离。科学心理学目的是通过这种“距离”研究,促进和推动心理学科学化追求,力求实现对心理学研究对象不带任何价值色彩和主观成分的研究。

综上,科学心理学将心理学研究对象定位在类同于自然现象的心理现象或类同于物理事实的心理事实,这是现代心理学发展史上一个伟大创举,为证明心理学研究对象具有学术性和客观性,可谓功不可没。以心理现象这一学术命题从某一视角或从一定意义上揭示出人类心理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客观性和逻辑性品质,并且,力求以事实陈述形式来揭示心理学研究对象不证自明性,这是应该得到认可的。但是,它也不可避免地为心理学带来诸多问题:坚持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可证实标准,将无法验证的心理问题拒之门外;只是看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实然性”,试图实现对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说明,而没有看到其“应然性”往往以“价值表达”形式来描述;只关注人类心理的客观性水平,忽略了人类心理的主观体验;这种力求以价值无涉的研究立场试图实现对人类心理客观说明的科学研究可能会限制心理学家的眼界和胸怀,窄化了研究范围,而且,难以实现对人类心理更深一层次理解解将人类的丰富的心理趋向平面化、结构化和同质化。

2.价值涉入一文化学意义上心理学研究对象论说

   2.1心理的主观性

仅仅把考察、关注的视野局限于人类心理的自然属性层面,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人类心理与自然物理既有彼此关联,又有彼此的区别,最根本的关联在于人类心理是一种自然存在一遗传信息决定了人类个体大脑与躯体的成熟,这是人类心理自然属性;人也是一种文化存在,人的心理也必然具有文化属性一文化提供了人类适应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带有一定的自觉性,“遗传信息与文化信息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人的心理发展过程”。这种自觉的心理历程也使人类心理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也就是与客观的心理现象相对应的心理生活。“文化提供了物质与符号工具,概言之,人类心理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进化和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内在价值、意义体验和获得过程。所以,人的心理世界不仅仅是可见、可知和可感的心理现象世界,而且也是能能体验、能自觉和能觉知的心理生活世界。心理现象世界是科学世界。科学心理学家以技术理性和逻辑语现象背后的“实体”的本质和规律探寻,这一点,科学心理学做得很成功。心理生活世界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内含着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情感、本能、直觉、意向等整体、复杂的多重结构。它是人类最能直接体验到的内心现实,以自我认定的心理生活方式,主动地构筑其心理生活18。如果说心理现象体现的是客观性、抽象性和逻辑性,那么心理生活则体现的主观性、价值性和历史性。

与心理现象对照,心理生活是体验对象与体验者在消除了彼此的绝对分离后,以一体方式体察自己内心世界,体察的过程也即是改变生成过程,这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而且,是通过文化影响来实现的。因为心理生活的独特性,不同文化传统、社会背景、生活经历,都会使个体心理生活呈现不同色彩。每种心理生活只能由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来解释,这就使每一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生活深深打上文化烙印。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民众,就是科学家也有自己的心理生活,“实际上,所有心理学家都在他的科学思考中运用常识观点”,不时引用“心理学俗语”为自己的学术辩护。所以,不同心理学家因为不同的心理生活背景,对于同一心理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理解。可以这样讲,西方心理学曾经是分离性地理解人类心理,这包括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分离,研究对象中的心理行为与所处环境分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的心理生活是发生、融贯在社会、文化和历史当中。因此,可以通过社会、文化历史来理解人类心理生活,也可以通过人的心理生活来理解社会、文化和历史。

对心理问题的考察不应限于客观层面的关注,需要诉诸于各自文化传统。因为文化科学问题是人自身问题,这与自然科学描述和说明“自然事物”不一样。自然科学研究可以保持距离,做到客观性。而在理解和解释“人”过程中,解释者与被解释对象之间距离消失了,经常的情况是,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改变,内向观察伴随着、补充着以至于改变着外向观察。这就意味着心理学的科学性可以通过主观上理解而未必是逻辑上说明来求得或揭示。这便是心理问题的主观性。

2.2心理的价值性

从科学视角,科学理论须当具备内在完备和外在证实条件,即逻辑上的严格证明和经验的检验与证实,方可称之为科学理论。自然科学无疑做到了

有效性就需要重新考虑。文化世界中,人是文化的,文化亦是人的文化。人与文化之间不仅仅是单纯的反映关系,还包含着相互生成与创造意蕴112。由此决定人文科学中研究主体与客体间关系并非如自然科学研究那样清晰、分离和理性,而是有着交错性与复杂性。人与文化及文化产品之间存在着一种可贵意志,它从根本上不断地改变文化世界状态,从而使人和人的意志凸显出来。人一切活动和问题都受人的意志指引,打上了文化的烙印1131。心理学家也不例外。他的一举一动也无不带有他所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印痕,他对心理问题的探索和理解尽管有客观性一面,但是,进一步思索会发现,他们多是从自己的经验和价值立场出发而不单单从纯粹理性、学术和逻辑视角出发,这便使心理学研究对象内隐着主观性和价值性前提。

那么,一个本应是对客观的心理学研究对象解释何以会包含着价值前提呢?答案在于,心理学家对心理问题的兴趣尽管试图从理论的完备性和学术性来考虑,并且,也尝试从纯粹的经验和理智背景来说明。但是,面对人类所有的心理问题,他通常会以自己的价值观、兴趣以及愿望等文化“前见”选择了某个他认为“重要”的心理问题来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而没有选择“其他”的心理问题。这个选择过程所牵动的不仅仅是研究者的理智与理性,还包括研究者的整个世界。这就使被选中的“心理问题”从人类心理问题的海洋中凸现出来,成为心理学研究对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者的主观因素是构成心理学对象更为本质的方面。从根源上说,是研究者所生活的时代、社会及文化背景向他提出的某种要求和责任,使心理问题的解释和说明牵涉到的就不仅仅是研究者的理性,更多的则是包含着深刻社会历史性和文化制约性,这就会为“心理学问题”深深地打上文化印记,并引导着心理事实的解释维度和价值取向。所以,心理学研究对象尽管有其客观方面表述内容与形式,也有理性方面的要求,但究其实质则是个性、历史性、文化性及价值性表征,这是心理问题只所以成为“心理学问题”的根本标志。

分析得知,心理问题与心理学问题是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两个命题。心理问题是人类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心理发展和演化中的心理事实、心理事件,其存在状态具有客观性。心理学问题是学科发展本身展问题,例如心理学研究方法问题、方法论问题、研究方式问题等。此外,心理学问题还指称着这层意义,是研究者经由价值选择而使某个“心理问题”成为的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问题可以成为心理学问题,但前提条件是经由研究者的“用心”选择,其中包含着一种主观取向和价值追求。没有成为心理学问题的“心理问题”则因为研究者没有关注,而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这便产生这样的问题,同样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社会历史条件下或某个研究者那里会成为心理学问题,而在另外社会历史条件下或另一个研究者那里便不会成为心理学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回答,实则是将研究者的个性与时代要求体现出来,这些是心理问题构成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本质性要素。

2.3心理的常识性

人类心理可以表现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科学水平,是人类为探究和追问自身心理机制而以逻辑术语和实证方法所构筑和支撑的心理。这是抽象水平的一种心理,也是人类为实现对自身的方便解读而采取科学化结果所人为提炼、抽象和建构的一种心理,这也是科学心理学所要研究对象。它一般是以规律、机制、结构、模型、数据等要素架构的科学世界。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类解读自身的初步目的,只是距离现实生活过于遥远,无法观照到现实生活;另一种水平的心理是常识性心理。常识性心理是日常生活中的人们表现出的真实的心理状态。这是一个由约定俗成的规范或规则等源自日常生活朴素的人生信条和人生信仰等既非逻辑的知识体系亦非纯粹的价值知识所建构的生活世界。人们正是生活于这样的世界中,使常人有可能涉入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生活,达成心灵活动素朴、直观理解和沟通。相对于科学水平的心理,常识性心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历史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风俗、仪式、习惯、信仰、读语、艺术等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从而也就构成了具体的、可感知、可领悟可知道的实在的心理生活。人们通过常识性心理指引或指导着日常民众的心理生活,实现着人们心理生活的绵延传承。可以说,正是常识性心理将个体的心理生活与社会文化传统中介起来,并使之以特殊方式联结在一起。从一定意义上,这个水平上的人类心理比科学、抽象水平心理更能接近人类真实的心理原貌。

常识性心理是在某一特定的文化中表现出来的化产生不同常识心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判断、解释和理解生活的依据是不一样的,进而,凸显着差别浓郁的文化色彩和民族个性。离开文化环境或民族环境,常识性心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事实上,科学与常识并不矛盾。心理学家作为曰常生活中个体,其思想、意识、价值等都带有常识性知识的印迹,在不自觉的举手抬足之间其实已经落入了常识性心理之“网”中。所有心理学家都在科学思考中运用常识性心理,但是,通常他们并不分析它们,使之明晰化。应该说,常识性心理是科学化心理的前提与基础,科学化心理正是常识性心理抽象化和提炼的结果。今天的心理学不仅要关注人类心理的科学化水平,寻求心理规律,构筑心理机制,还要关注人类常识性心理,关注它们背后的文化传统,超越理性、学术思维和逻辑思想束缚,这对于心理学而言,是深刻、全面认识和理解人类心理的必要条件。

3.从价值无涉到价值涉入一心理学研究对象扩展性论析

一直以来,科学心理学将心理学研究对象定位于心理现象,以实体论为前提假设,以精致的实证方法为支撑,以价值无涉为原则,试图以事实陈述的方式来探索心理现象背后“实体”的本质或规律。尽管这种研究取向为心理学带来了学术上的繁荣和科学尊严,但是,需要追问的是,由抽象数据和严格的程序设计所建构的人类心理规律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或者逼近人类心理实质?并且,以心理现象探究为先导的整个心理学自然科学化研究,带给心理学除了学理上的倨傲和学术资本以外,它对于现实中人类幸福、人类面临事件处理及人类心理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其作为值得商榷。自从19世纪中后期心理学获得了科学地位以来,尽管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争论一直没有间断过,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可以探究,可以追问,可以建构,从而引导着心理学研究越来越成为一种专门的、理智的和客观的学术活动。在缺少广阔的社会历史洞察力、文化底蕴和深厚的知识基础上,心理学家多被各自狭隘的学科界限和头脑中实证科学标准所束缚,失去了独立分析和判断所具有的原创力和开拓性,从而被狭隘的科学主义心态遮蔽了求真的视野。心理学家在单一的学理化建构的努力中,回避或忽视心理学研究对象在客观性背后的主的生存方式的文化根基也连同研究对象的文化品性的衰微而消解于科学化追逐当中。分析后发现,心理学研究不仅要关注有着客观性的心理现象外,还要关注可体验和可觉知的心理生活,并且,心理学研究对象能够进入研究者的研究视线,必然地会附带上研究者的主观价值取向。心理学研究不仅力求实现人类心理抽象化的科学水平建构,人类的常识性心理也应该进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而不应该排除在视野之外。因为,常识性心理尽管缺乏逻辑性和理性,但却是人类真实、本来的内心世界。所以,应该把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文化品性找寻回来,将其置于文化框架来重新审视和考评,使其从单一的学理上追求转向价值上的表达。

心理学研究对象不仅仅是具有客观性和逻辑性的学理上的品质,从其实质上说,它是富有主观性、价值性和日常性为本质特征的探索对象,牵涉着研究主体的价值需要。同一个心理问题可能在不同的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会产生和被赋予多元化或不同的解释,牵涉出多样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一个看起来是属于心理现象问题,其实也是内在地包含着价值前提,体现着价值追求。没有特定价值观支配,心理问题也就不会成为“心理学问题”,不会进入到研究者视野。从一定意义上说,价值在人文学科研究领域中,往往起到主导作用。人们正是带着“价值之镜”来确定、审视和考察所研究的问题和领域。对于心理学家而言,他们往往是站在社会和历史之内发表意见,而不是站在社会和历史之外;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都有着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但并不是说他们的标准、意见和主张是随心所欲的,完全是个人意见,而是同一时代或同一文化传统下的心理学家所关注某些相同或类似人类心理问题,从各自不同角度来探索,在不同程度上所取得的共识[18。从而,打上了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极大丰富了对心理问题的探索,拓展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这对于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而言,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也是它独特性所在。也正是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表现出的独特性,才使心理学研究成为张扬独特的文化意义活动,而不仅仅是理智、学术上的探讨。现在看来,那种把心理学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客观心理现象范畴,试图建立在学术规范内从事着普遍有效的唯自然科学化的心理学研究尝试,是值得深思的。或许,心理学研究对象永远都无观性、价值性和常识性等具有文化意义品质,其自身法统一在学理和逻辑上的范畴之内,其本身就是充满着文化追求和文化上的个性,这便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事实。从冯特一直到今天,所有的心理学研究的努力还没有哪一种心理学流派成为今日心理学真正的统一范式;建构人类心理规律的学理上的努力尽管也一直没有松懈,但还是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问题的关键可能与心理学研究对象范畴与边界的局限所致。如果以一种比较宽泛的研究视野来审视心理学研究对象,那么,心理学研究理念则会从学理上探究向价值追求转向,研究立场从价值无涉转向价值涉入,引领和推动心理学研究对象范畴与边界得到扩展从而使得心理学理论体系创新成为可能。

篇9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大数据逐渐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心理学中有很多研究表明大数据对技术的高效率,如果将其运用到心理学研究领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和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的心理学研究变革,探讨大数据时代对心理学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大数据;心理学研究;变革

和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相比,大数据具备搜索快速、信息齐全、共享资源等优点,更是很好地解决了数据冗余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在很多行业、学科等领域得到了重视。近年来,大数据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也有很多的作用和效果,心理学能够通过事物的表象反映出事物的内在特性,当然也需要对表象进行大量的研究分析,大数据在其进行研究分析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大数据

1.1大数据的特点

大数据相对于传统数据,对社会的发展影响力更大,它的特点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数据十分庞大,已从TB级别进阶到PB级别;第二,数据的类型也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在图像、文章、视频和定位等一些方面有非常多的有用信息被提供;第三,它处理的速率特别快,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在数据中快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这是传统数据无法与其相比的;第四,数据提取的准确性,在任何时候数据分析准确性的高低都是关键,公司能因其准确性的高低做出最佳的决策,在现今时代,快速获取有效性信息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正是因为大数据具备的功能和作用,它被各行各业广泛采用。

1.2大数据的用途

目前,虽然大数据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但大数据技术上已经是相当普遍了,大数据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是大数据科学性的一种体现,它主要是发现和验证大数据的实际应用。同时,其在天文学、基因组学、生物等其他复杂的科研中应用广泛,是不可忽略的。通过研究者的不断改善和革新,大数据将会给各行各业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效果。1.3大数据于心理学研究利用大数据开展心理实验研究已经是水到渠成。2014年一项针对Facebook大量用户的情绪调查研究表明,情绪对心理的影响,利用大数据把研究结果进行分类。令人惊讶的结果出现了,在主要接受积极情绪的人群中,积极向上是人们主要的想法。在接受了较多的消极情绪后,原本积极的人都会慢慢就变得消极。在以前的心理学研究中收集近70万个样本,将耗费巨大的人力与物力,而大数据技术却能够轻易的做到。

2心理学

2.1心理学的特点

人都是通过刺激下丘脑产生各种情绪,不管是何种表现都是表象,内在的情感需要通过心理学研究进行探究,心理的变化和发展是重点考虑的因素。大多数人都很排斥心理学家,认为他们是能轻易地探究人的内心。然而,在真实的心理学界并不存在人们普遍的这种想法,心理学家必须通过人们的行为举止,推测他们的心理,以逐渐推断出人心里真正的想法。心理学对于保持人们思想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并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和身体健康。

2.2心理学的研究逻辑

在心理学研究上首先要提出一个假设:在当下飞速发展的数据采集技术,不管结果是支持哪一种推测,都会使人们展开无限遐想。然后再证明研究结果与预想的大规模用户实验,进行全程跟踪记录并证实,否则意味着预想错误。心理学在进行假设检验时的研究逻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先验性,在得出最终结果前先进行推断。另外,和心理学研究的逻辑有所不同的是,大数据得出结论之前必须要经过严密的数据分析,它的研究逻辑具有后验性。心理学研究的先验性实质上是由于传统研究方法在获取数据上的局限性,而大数据可以帮助心理学突破这一局限,使先验变为后验。这有利于推动心理学研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也符合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哲学理念。假设检验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是,要想得到正确的推断,必须逐次验证各项假设,这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间。而大数据不同,其从各项数据中提炼出来的信息就可以引导出最终要证实的结论,这就是“数据驱动”的妙处,它极大地提高了最终推断的正确性和获取合理结果的可能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2.3心理学传统的研究方法

大数据不仅可以解决数据冗余资源共享等问题,还让心理学研究逻辑不断得到数据采集的改进和完善,带来了全新的契机。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中,心理学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样本进行检验,再把结果统计在一起进行比对。反复地抽取样本才能体现结果的综合性,才能得出最终的结果。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传统的研究方法得到改进,庞大的数据不再是头疼的问题,它能对数据进行快速对比,得出总体的比对结果,不再仅仅依赖于样本的检验。在心理学研究中,调查法占据重要的地位。问卷调查是最常见的调查法之一,把要调查的问题集中在一起,统一打印出来分发给众人填写,之后集中在一起查看大家对问题的看法。除了此之外,访谈法也是调查法中的一种。它一般是用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各方面的信息,从而达到要调查的目的。除了听,看也能很好地对心理学现象进行阐述。人内心的想法都会有相应的肢体语言,对于一些不能用听获取信息的问题,观察法能很好的从侧面获取所需的信息。想得到比较严谨的研究结果,测验法是一个选择,它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完整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践性,更能说明研究结果。与之相像的是实验法,在大数据时代,实验法仍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宝法”。实践让它在时代的洪流中仍不逊色,心理学研究的突破不仅要靠病例,也需要大量实验的数据证明,变与不变的量是一次次实践得来的,严格的实验条件是实验法的首要条件。

2.4心理学研究的载体

量表和问卷作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载体,需根据自身的情况,回答问题以让别人获取信息,信息的准确度取决于提供信息的人。这受表达者表达方式的限制,而情景式和投射式的量表,可以很自然地避免这种限制。情景模拟可以直观地反应人在这种情况下的行为,这时的行为是由下丘脑直接控制发出的,具有较高的真实性。投射测量会向被研究对象提供一些刺激情景,被研究者自由表达,分析其反应推断其人格特征。这几种工具载体被积极地应用于研究各种心理学问题,同时还有很多专门针对某种研究的载体工具,不同的载体在针对不同问题时,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认知精神科学的兴起,记录神经方面的设备和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发展。

3大数据时代的心理学研究

3.1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运行

大数据时代,网络是人人必不可少的联系媒介。网络浏览也是人们最快获取信息的途径,浏览过的网站会留下浏览的痕迹,浏览的痕迹能间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心。大量的浏览痕迹也能被快速捕捉,这些微小的痕迹在探究用户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作用。数据冗余不再是提取庞大数据需要担心的问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与大数据越来越息息相关,对于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够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恰当的解决。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用社交网络进行交流,传统的社交是永远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和作用的,所以网络社交从根本上创新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而通过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浏览痕迹,可以分析人们对彼此的心理,会对某些事做出什么样的回应。为什么会有虚拟世界的存在?什么样的虚拟世界可以构成一个虚拟的社会?网络的存在不是构建虚拟世界的主要因素,它只是一个虚拟基础。主要因素是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只有类似于人类现实社会的生活状态,才能被称之为社会。在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在虚拟世界中都要得到体现,其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个体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一致性,构成了人们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理解,对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已知悉的研究,探究两者之间的不同和一致,对认识虚拟社会、研究有关心理学理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剖析心理

研究表明人在接受某项服务或者用过什么产品后,一定会在心里产生一个想法,这可以归纳为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用户在使用某种产品上会产生海量的使用记录,大数据方法能筛选出一些类似的记录提供给需求者,快速、有效地使研究者得到数据的有效值,有利于加快研究的进度,同时尽量准确地得知用户的想法,尽最大能力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

3.3避免错误

个体或者群体行为数据的逐渐增多,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心理行为分析,这能反映出比较大众的认知和感受,群体情绪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有利于把握大事件的走向,避免由于数据调查精确性低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3.4在线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在心理学研究中对人是很有效果的,但是执行人员的不足让心理干预不能同时进行,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然而运用大数据技术在网络上进行快速有效地信息获取,能提高流程的速度,这样的在线心理干预能大面积进行,也会提高效率。

3.5在线心理测评

目前,心理学界通用的主要测评手段是主观性较强的、来自用户自身的心理报告,这种方式的推广难度较高,且时效性也会受到限制,迫切需要改进。国内外学界对此已经展开了多项研究,试图运用数据技术,建立心理评估模型,借助超级计算机的力量,专家可以运用模型对广大用户实施实时的动态分析。3.6心理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在大数据背景下,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体系也将迎来革新。目前,心理学界的知识体系是在分析了大量现实的个体案例后建立起来的,然而大量研究表明,许多人的性格在网络上与现实中差别较大,大数据为相关人员分析人们在虚拟网络世界的人格提供了便利,有助于其了解在不同环境状态下人所能表现出的人格。

4心理学研究的新动力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大数据采集信息的技术,对于人类行为等的预测,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目标。而现今的心理学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但仍然需要继续在研究的路上不断创新和前进,这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有着很积极的作用。从某方面来说,行为预测这种外部表现是决策的关键。如果人们在研究结果上不过度加以解释的话,大数据方法将能直接通过群体的行为来进行数据分析,这可以对研究起到较大的帮助。心理学在逐渐发展的途中,需要的不仅是列出一大堆的课题研究,更需要考虑使用高效的方法去进行研究。

5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成为了体现科学技术的重要产物之一。在心理学领域应适当运用这种技术,尤其对于行为这种外在表现的研究分析。目前,在大数据时代的心理学研究方面,很多研究都能依靠大数据取得较为有效的帮助,尤其是在效率和信息价值方面。同时,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在很多方面也有密切的联系,适当在研究上提取出对其有用的信息也是必要的。对于研究的目标,相关人员需要充分运用高科技技术和设备,将心理学研究与大数据相联系,给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让心理学研究不断得到提升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廷劭,汪静莹,赵楠,等.论大数据时代的心理学研究变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2]喻丰,彭凯平,郑先隽.大数据背景下的心理学:中国心理学的学科体系重构及特征[J].科学通报,2015(1).

篇10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方式方法很多,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从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接受性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着眼点,探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方面的问题。

一规范教师的仪表言行

体育课上教师的装束、言谈举止、教态、眼神以及上课时的精神面貌等方面,对学生的心理诸方面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健壮的体态、饱满的热情都会直接给学生带来英俊、健美的感觉。再加上标准而有吸引力的示范动作,生动、简洁、宏亮的语言讲解,很大程度上会使学生精神振奋,很容易聚精会神的倾听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得到初步的调动,结合教师的自信、炯炯的目光、沉稳而潇洒的教态,在教学过程中又能恰到好处的博引相关学科的知识,无疑会激起学生探求体育知识的愿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体育课的课堂教学,直观性特别强,学生直接知觉和感觉的对象主要就是教师,教师的综合素质及表现,无形中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升华。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的体育课教学,会使学生从知觉到心里产生由欣赏到羡慕,由羡慕到向往,由向往到追求直至实践的一系列的心理过程。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生学习主动与否,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学生学的行为直接反应教师教的行为。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解和示范及纠正错误动作为主,过分依赖教材复制式,只注重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用机械的教育方式进行灌输,没有实现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转变,教学内容拘泥教材、僵化陈旧,与实践脱离,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难怪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机器人”般的听而不愿意动手动脑。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三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或许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高压态势下,初、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过大,过于紧张,一考入大学以后,部分学生“玩”的心态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加之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自我要求标准不高,对考入农业院校有抵触情绪,不愿学,不想学,被逼着学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学习中,学习没有目标,缺乏动力。因此,教师的能动性会逐渐约束和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主动和学生交流,和他们交朋友,长时间的接触,逐渐会改变和完善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重新回到正确的学习生活的轨迹上来,慢慢的积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无形中就会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博引相关学科知识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现代科技的新成果被广泛的运用到体育领域后,不仅使竞技体育的成绩提高很快,而且使人们在美的追求方面也逐渐的体育化。诸如在人群当中穿一件时髦的运动衣或是一双考究的运动鞋,不仅从心理上感觉自信和美,从外观上也给人们一种健康向上的美感。由此可见,体育理念正从各个方面日益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重视和热爱体育。主要原因就是体育越来越被人们从心理上更加的了解,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了解了它的科学性,了解了通过科学的锻炼方法,很大程度上能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那么,作为学校体育,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突出体育的科学性、跟上时代的步伐,使我们的体育课教学在科学性方面进一步升华,这不仅只是关系到教学效果的提高,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对上述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就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用相关学科的一些理论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精辟阐述。如在乒乓球教学中,协调的动作示范给学生一种美感的视觉享受,同样对比不正确的技术动作,让学生非常直观的看到差距,同时心里会产生强烈的模仿正确的技术动作、防止做出错误动作的心理欲望,向大家介绍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以及经常从事乒乓球运动的益处,对眼睛、四肢的协调和灵活性、大脑的反应速度和瞬时的反应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和益处,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技术的兴趣,再讲解一些关于人体力学和美学的相关知识,例如对男同学可以介绍一些健美方面的相关知识,对女生可以介绍一些艺术体操和舞蹈等项目的美感方面的知识,为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种理想中的美感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他们努力朝着心目中健壮的体魄和娇美的体型去主动的努力,自觉的去锻炼和训练,再结合相应的科学的运动方法和训练技巧,使学生茅塞顿开,不但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起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更不能忽视,通过引证有关学科的理论,使学生逐渐的认识到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这比起单纯的说教,体育是一门科学性很强并牵连很多门学科的空洞道理更具有说服力。据此,我们在各个项目的教学中都能恰到好处的引用有关学科的科学知识和原理,不但能起到从心理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也会使教学效果显增,同时也向不了解、不理解体育是综合科学的学生进行了宣传和教育。从长远看将会逐渐从根本上扭转那种把体育工作者看成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无知邪说,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的多种作用,在这里主要是针对部分学生在入学前由于种种原因,认为体育课没什么学问,体育课就是玩儿的课,给个球就行了这些心理因素出发,在体育课的教学别注意科学性的教学。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及方法,经过一段体育课的教学后,从心理上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由不感兴趣到开始感兴趣,最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拓展体育教学的艺术性

教学的艺术性,是从心理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行之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会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魅力又有生气。在教学中,田径中跑的教学课,学生不感兴趣,教师在适当时机运用接力跑或是追逐跑等形式来为本次课的任务的完成作为一种手段,会收到很好的效果。青年好胜心理强,带有竞争性质的内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兴趣,这样从教学艺术、教学方法角度考虑处理好课堂上手段的安排,即可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又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师可结合教材的特点,采用各种方式从学生的心理上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诸如上健美操课时,可展示形体优美的图片及影像资料等,无疑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使学生从心理上自然的产生羡慕,向往和追求之念,若教师再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做精辟准确的介绍,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兴趣和积极性会得到进一步的调动和升华。

六适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趣味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用过去所发生的某些生动有趣的事迹,借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的目的,同时也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巧妙的渗透进去。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单元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讲述一些国内外勇攀世界体育高峰的优秀运动队或运动员生动感人的先进事迹,不但会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崇拜、振奋之感,而且会激发学生产生练就健美体魄的决心,学习兴趣会油然而增。

如在排球课教学中引用我国女排在争取五连冠中的英雄壮举,在健美课中,引用举重运动员在2008年奥运会上为国增光,在勇夺金牌时那种力拔山河的英雄气质,在体操课的教学中引述那融汇音乐、舞蹈、造型于一体的体操运动员的飒爽英姿,飞腾在各种器械上的动人场面等等,不仅会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激起了学生从心里上的崇拜之感和学习情趣的高涨,并生动形象的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

七注重体育课教学的可接受性

学生的体质、素质、志趣、爱好、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各不相同,千差万别。教师如何根据这些方面的差异对待,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获得一定的知识和学到相应的基本技术,并得到较为合适的运动量,这是教育者较难做到,但又应必须做到的事情。否则,会产生基础好的学生感到不满足,吃不饱,兴趣不高,基础差的学生身体受不了,丧失兴趣。因此,要上好一堂体育课,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的安排好每一次课的具体内容、手段、数量、次数、运动强度以及密度等。使学生上完一堂课都感觉有点儿愉快的累和满足,欢声笑语的离去。

总之,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领导者,还应该努力成为一位艺术大师。要巧妙、恰到好处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从心理上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并应做到因人而异的掌握与安排好每次课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密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一堂课中既学到了知识、技术的同时,身体得到了锻炼,体质逐渐的增强。并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巧妙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等方面的品德教育,为我国早日实现体育强国,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培养出体魄健壮、思想高尚、有文化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陶国富.大学生心理学[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3]杨宁宏.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