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程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体育课程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何乘着这改革的浪潮发挥高中体育的功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了新时期广大体育教师的使命。但体育课进行的好坏,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学生对于所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喜爱程度,体育教学内容是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强调教学内容不等于教科书,同时教师也不只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会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因此选择、组织好高中体育的教学内容,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作者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中体育课程内容匮乏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希望对其他同行有所帮助。
一、注意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现在有人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淡化运动技术教学,只要活动起来,身体受到锻炼,精神得到满足,就达到了体育的目的。但是学生不掌握最基本的运动技能,不具备基础的跑、跳、投能力和身体素质,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吃力,力不从心,对体育课失去信心,失去兴趣,今后走向社会就不可能在体育锻炼中挑战新的项目,因为无论什么类型的运动,都必须以一定的基础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作保障的。
二、对传统教材优化、整合,对竞技性内容进行改造
传统的田径教学是学生最怕,也是教学效果最不理想的,那么是不是就此将田径项目统统删除?基本的跑、跳、投可以不练?
前面我们已谈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田径项目是其它运动项目的基础,其内容的开设是必须的。对于铅球、背越式跳高、跨栏跑等趣味性较差,技术要求高,难以掌握,又无益于终身体育的项目可只作介绍,对有些项目,在体育教学中不一定学习过于繁杂的竞技技术和追求运动技术,但可以对这些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新的课程内容;以游戏和比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讲解一些动作要点,提出教学要求,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最基本的动作方法,又能达到预期目的。球类和体操及其它项目,部分学生往往是因为学某个技术动作的掌握难度大、进度慢而失去信心,产生自卑,从而厌学。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同类项目中难度小、易掌握的技术动作,进行分组教学,不同组别练习不同难度的内容,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基本动作,又增强了信心,培养了兴趣。
三、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主体是学生,制定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需求、爱好,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精选既受学生喜爱,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的内容,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有专长,并能加以运用。根据高中学生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应用,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同时应注重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学生终身锻炼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
四、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为了实现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应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确保每一个学生“平等受益”。在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前,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等,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达到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喜悦,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不一定苛求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课程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自练的能力,教师应针对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特点开出运动处方,让学生自我练习,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受益。
篇2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新课程内容选择 知识体系
引言
近年来出台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验)》,其中内容涉及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选择和知识体系构建,这也被誉为解决高中化学在新课程内容选择和知识体系构建问题的最有效和最权威标准。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必须和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相挂钩,需要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立足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高中化学的时代性和基础性相统一。
1.高中化学需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对于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应该进行转变,特别是高中化学,需要领导学生形成自主的基本学习理念,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需要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和其他科目之间的时间联系[1],要更加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
基于此,在当前环境下,高中化学的新课程内容选择和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所以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应该重视对于学生的基础训练,因为只有巩固了基础才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实现学习的既定目标;②高中化学学习应该和当下相结合,在发展过程中对化学知识进行不断补充,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于化学学习应该秉承这种发展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高中化学在新课程内容当中的选择和知识体系的改革目标[2];③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还需要立足实践,从化学的特点看,对于化学的学习需要立足实践,学以致用,而且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2.关于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和知识体系的构建
化学知识在当今社会中是一项重要内容,其关注度长期以来一直很高。关于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关注两点问题,分别是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高中化学课程更加重视这两点,试图将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支持体系的构建进行转化。
分析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是体系的构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对于以往的狭小局限性作出了突破,而且摒弃以往那种呆板和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在现实生活当中,高中化学的新课程内容选择和其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在逐步进行中,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尽力避免学生只看不学[3]。何为只看不学?就是在教学过程当中,在课上双向互动,很多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对于老师的号召和布置的任务积极完成,但是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同的人会持有不同观点态度。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对待这些学生?从教育的观点和立场出发,从教师的根本职责出发,笔者认为应该正确积极对待这一现象,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需要将课堂上的任务细致落实。上课前,老师应该对下一次互动活动做好详细分析,学生积极地将老师分配的准备任务落实到自己身上,禁止的交由某个人或几个人进行准备,这样能够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使所有人都参与进来。
第二,上课时,教师在进行双向互动的时候,选择的对象应该具有统一性和平等性,不能仅仅局限在自己所喜欢的学生和学习成绩优秀学生身上,更应该兼顾一些学习成绩较差和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
第三,对于活动的记录表进行详细的记录。一些工作主要针对教师,当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以后,详细制定近期的交流互动表,这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时间和课时,也能够使即将每节课都落到实处,有条不紊地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工作,安排教学任务,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
结语
笔者主要就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文中分析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化学的影响,针对高中化学在新课程标准下,其内容选择和知识体系构建提出了看法。笔者认为,当前高中化学的新课程内容选择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还存在很多问题,这种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够丰富高中化学知识的选择,促进知识体系的构建工作。
参考文献:
[1]郑学曼,徐国良.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保山师专学报,2014,05(27):163-165.
篇3
关键词:分类教学;高中体育;具体应用;教学现状
不同学生接受能力和身体素质不一而同,如果将这样一个群体放置于同一空间,即便传授相同的教学内容,全体学生也难以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尤其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男女学生体育兴趣不尽相同,体质存在差异,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项目,学生不愿意花费时间学习,教学目标自然难以达成,体育教师应当以学生兴趣为课程方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改革高中体育课程教学。
一、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在探究分类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之前,有必要对当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相关分析,以了解高中体育课堂应用分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学生兴趣较低
体育具有放松身心、增强体质的作用,普遍受到广大小学生的喜爱。随着年级的增长,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逐渐形成,对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倾向性,由于高考负担较重,大部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女生一般认为体育只适合男同学,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男生认为体育课堂枯燥,教学组织过于严格,滋生厌学情绪。
2.教学效率不高
与小学生相比,高中生思想已经进一步成熟,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流程和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基本了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也渐渐丧失。如果采用传统灌输式教育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只是被迫在教师的命令下参与体育运动,难以唤醒学生主人翁意识,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二、分类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
基于当前高中体育课堂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应用分类教学模式对于扭转教学不利局面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那么,分类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分类教学模式即指教师在尊重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教育。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照顾全体学生的个性学习特征,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三、高中体育课堂分类教学的具体应用
1.分类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一节提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改造传统项目和引人新兴运动类项目,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
高中体育课堂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首先可以从课程内容的分类这一角度进行切入。教师应根据地区、学校、学生的发展特点、发展要求安排课程内容。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国家,南方与北方、乡村与城市之间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存在差异性,地方体育办学需求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在尊重教育部门颁布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高中体育教师应当结合地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学生体育兴趣爱好进行课程选择,尽量突出地方特色和学生在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参与地位。
例如,在北方严寒地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地,除传统体育课程之外,教师不妨适当引入雪橇教学项目,可以开展摔跤体育项目教学和绕山林体育活动。
教学内容的选择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只要适合学生发展需要,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都可以应用于高中体育课堂。在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体育课程选择范围应当进一步扩大,以免学生学习了3年,总是只有几个项目可供选择,一则会引起学生厌学情绪,二则也不利于学生各方面体育能力的提高。
2.分类项目选择
不同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项目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对体育课程有自己的偏好。男学生热衷于篮球运动,女学生热衷于健美操项目,如果生硬地将学生绑在一起,全部要求学生学习篮球或者学习健美操,只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厌恶。
为了满足学生体育学习不同层次、多样化需求,课程设计思路设置了高中体育课程两级学习水平和七个系列项目,建议教师在此基础之上将高中w育项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健康教育、健康基础知识、游泳等体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项目定为必修课程;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太极拳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定为选修课。高一入学阶段,学校挑选出8~10个项目作为选修课程,学生按照自身体育水平、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任意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项目作为体育选修科目。高二、高三时,根据高一阶段选修课程完成情况以及自身意愿,学生可以选择在原项目基础之上进行继续学习或者选修另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将来步入大学校园,他们同样可以在高中阶段体育选修课程基础之上,对自己喜好的那些体育项目进行深造。
这种分类项目选择的体育教学模式,除了可以维护学生学习兴趣之外,还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将体育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生活习惯,增强学生把体育带入生活、带入社会、带入家庭的意愿,真正实现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目标,达到体育教学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目的。
3.分类学习主体
课程基本理念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特点,十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因此,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传统体育教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难以兼顾全体学生个性学习需求,没有真正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高中体育课程应当体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学习需求,量体裁衣,对学习主体进行分类,让具有共同学习爱好、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的学生集合到一起,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入学伊始,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体育运动水平进行科学把握,按照A、B、C三个类别进行分类教学。A类为身体素质较好,体育水平和运动能力较高的学生;B类为身体素质一般,体育水平和运动能力一般的学生;C类为身体素质较差,体育水平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这三个类别学生应当各自成立互助学习小组,教师根据三类学生接受能力实际情况,各自设计不同类别教学目标,发掘学生潜力,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运动水平。这种分类教学为相同技能水平的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的机会,同时对于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本文是笔者对当下高中体育课堂应用分类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现阶段有关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一直在继续,各种新教学理论层出不穷,如何进一步实现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新发展、新飞跃,依旧有待诸位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持续探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实施;现状;分析
一、高中体育与健康实施的现状
1、高中体育教学的方法较为落后
当今高中体育教学方法依旧沿袭着以前较为传统的授艺式教学,学生长期在这种教学方式的熏陶下,渐渐地开始缺乏独立自主性。同时,由于教学方法的落后性,使得学生所学的技能也与现在的体育社会实践相背离。
2、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不明确的教学目标
一个行走在沙漠里的人,如果缺少了指南针为其指示方向,那么他会很容易迷失在风沙里,从而走不出沙漠。当然,如果高中体育教学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么也就很难发挥出体育本身的作用了。大多数体育教师教课的模式是:先全体集合——再自由活动——最后集合解散。在教师的眼里:高中生当前最核心任务就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主要课程上面(像文综或者理综、语文、数学、外语),而体育不过是一门辅助课程,可教可不教,对学生的高考没有过多的益处。在学生的眼里:体育课就跟课间十分钟休息的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稍长了那么一些。有则好,无则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出现这种情况的大部分原因在于体育教学不像其他主学科一样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无法让教师和学生意识到体育本身的价值所在。
3、课程内容不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某种事物要想吸引别人的眼球,必定是其某个属性与他们的某种需求达成一致。如此,他们才会有想深入了解的欲望,当他们从这种欲望中得到快乐时,就会慢慢地演变成一种兴趣。反之,则会疏离。同样,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体育课中,也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确定课程内容的出发点只是为了保证整个教学的质量以及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却忽视了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其课程内容保守有余,开放性不足,且包含的体育文化和心理健康文化不多。因此很难够激起学生的兴趣。
4、高中体育的教学内容过多地侧重于体育健康的理论知识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体育健康理论知识,他们偏向于向学生灌输概念,却忽视实践操作。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实践才能出真知,真理需要放到实践中检验”。体育教学也应如此。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理论知识,不仅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脱离了体育实践活动。所以,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在课程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和体育活动相关的健康教育模块,当然这种增加的方式不是胡拼乱凑,而是能够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
二、高中体育与健康实施的发展对策
1、对体育教学局面进行合理的规划
一般来讲,当一个城镇需要扩建时,就需要对其可利用土地进行规划;当一个学生步入社会前,也需要进行职业规划。同样的,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其教学局面进行合理的规划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由于教师过多地依赖于教学大纲,并且课程意识淡薄,从而使得体育教学规划不能更好、更快地跟上课改的大步伐。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的难易程度来规划模块,如此可避免重复教学。像体操、武术这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可以规划为动作模块;而球类、游戏这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可以规划为娱乐模块。同时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不同,还可以细化模块,让其内部元素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最终实现体育活动利益的最大化。
2、对体育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是对竞赛项目的改造。例如,教师可以对足球、武术、掷铅球、1000接力赛跑等4个体育竞赛项目进行改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竞赛中克服自身障碍,挖掘自身潜能,强身健体。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其竞赛内容进行设计。像在其中加入一些小游戏,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反而会激起学生的兴趣。其次,就是在教学中引进一些有新兴的运动项目。任何人对新生事物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当然高中学生也属于这一群体中。因此,教师在体育课中适当地引进一些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益处,又能够让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是很有必要的。这些项目可以是攀岩,也可以是瑜伽,抑或是现代流行舞蹈。
3、对体育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
篇5
摘 要 游戏教学法是在体育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辅助教学法,通过游戏的采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将体育游戏巧妙地插入课堂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习积极性。本文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一系列游戏教学法运用的具体对策,希望能够有助于高中体育教学。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 高中体育 学习效率、
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作用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通过游戏的开展,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奋度。一般来说,高中体育课堂多以跑步、做操等为主,这些内容缺乏一定的活跃性和创新性,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而如果适当地加入游戏,那么可以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另外,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能够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学习中,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能够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游戏的开展必须要具备器材、场地和人员,游戏规则的制定可以由教师进行,学生执行操作,也可以由学生自由协商制定规则,并进行操作。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都能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加强游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游戏大多是以团队合作为主,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战斗力和凝聚力,改善人际关系,同时能够使学生形成和谐相处的局面,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游戏在准备阶段的运用
一般来说,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主要有慢跑、原地踏步、健身体操的运用等等,这些动作的运用比较频繁,长期采用这种方式热身,缺乏创新性,学生容易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因此体育课堂学习的氛围比较低沉,所以,教师要改变这种局面,多加入一些新颖性的体育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采用徒手操以及跳绳等来替代慢跑和体操等。还可以在游戏组织上进行创新,将体操的部分内容插入游戏中,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体操,以此来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同时可以采用“兔子舞”“踩尾巴”“报数比赛”等小游戏来提高学生的神经兴奋性,调动学习热情。
(二)游戏在正式体育技能教学中的运用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技能教学是重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很多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巧妙采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游戏合理地引入体育基础技能教学中,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篮球方面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投篮技巧和运球技巧,教师可以采用“投篮晋级”“活动篮筐”以及“一人运两球”等方式,将篮球的投篮技巧贯穿于游戏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再比如,在学习体操方面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操的基本要领,教师可以将“跳山羊”“跳人马接力”等游戏引入教学中,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比赛,让学生从中寻找到乐趣,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将低沉的课堂氛围转变为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不仅有效地克服了学生的恐惧心理,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体操要领的印象,极大地促进了学习。
(三)游戏在体育教学结束阶段的运用
体育教学的结束阶段在整个体育教学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不仅是对本节课程的总结,也是下节课程的引入。在这个阶段不仅要对中间阶段进行补充,还要做好身体筋骨的放松,缓解大脑和身体疲劳,同时还要对下节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地概括,以便下节课程能够更好地开展。一般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体力已经消耗了很多,学习兴趣开始减退,这时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身体能量消耗较小,并且又具有趣味性的游戏,例如“幸福拍手歌”“背人游戏”等等,一方面为了放松身体,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兴趣,让学生逐渐好恢复到安静的心理状态,促进对下节课程的学习。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应注意的事项
游戏教学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但是游戏的采用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同时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到达应有的目的。具体来说体育游戏教学法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一)游戏的选择要与课程内容相符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性别的学生也有不同的喜好,因此,在选择游戏上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状况,同时要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从耐力、柔韧性以及灵敏度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需求。
(二)游戏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选择游戏要注意与主教材内容的搭配,可以选择铺垫性的游戏、辅的游戏以及补充性的游戏,总之游戏的引入要具有一定的意义和目的性,而不是无意义的运用。另外,游戏的选用要适度,不能整节课堂都是做游戏,这样就丧失了体育课程的原有意义。
四、结束语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游戏不仅能够达到锻炼身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而且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活跃课堂氛围。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条件和创造条件,合理引入游戏,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胡胜勇.论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的运用[J].湖北体育科技.2013.
篇6
关键词:体育课;现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13.9]
体育是增进人们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而且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不久前,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如何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从学校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目标和主动适应学生终身需要出发,实现由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体现“社会需要”与“主体需要”的协调;实现由学会向会学层面推进,体现“学技”与“终身受用”的和谐发展,这是新世纪学校体育教学努力探索的教改方向。
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本文对高中体育课的现状进行相关的调查分析,从而提出高中体育课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兰州市部分学校高中学生199名。
1.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共发出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199份,有效率为92.6%。
访谈法:通过与部分高中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对体育课的态度。
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所有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体育课是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校体育新大纲中又鲜明的指出:“学校体育要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健康发展。”所调查的各学校高中体育课的现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对体育课内容,时间安排的认识
调查表明,60.3%的男生,37.9%的女生,认为所上的体育课内容都已掌握,没必要再重复,基本练习太多,不实用,体育课的时间安排较合理。据调查大部分高中学生喜欢课的安排在上午的的第四节和下午的第一、第三节,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与高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时间安排,另一方面,要考虑与学校其他课程和其他班级体育课安排的协调。
2.1.2高中学生对安排体育课必要性的认识
调查表明,有6.5%的高中男生和9.8%的高中女生认为没必要。
2.2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经调查,11.6%的男生、37.2%的女生表示不喜欢上体育课。
2.2.1喜欢上体育课的理
2.2.2不喜欢体育课的理由
2.3高中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
2.4高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身体反应
2.4.1体育课后的身体感觉
大部分高中学生体育课后感觉稍累,这说明体育课的强度基本合理,相当一部分身体素质很好和较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感觉轻松,而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感觉稍累,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缺少锻炼和本身身体素质较差。
2.4.2运动较激烈时的不良反应
高中男女生在进行较为激烈的运动时不良反应的比例基本相似,部分学生偶尔有不良反应,有46.3%的男生和40.1%的女生表示从未有过运动时的不良反应现象,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有不良反应。从整体上说明,高中学生的身体状况是良好的,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宜的、娱乐性的体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体质,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
2.5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大部分高中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超过半数的学生偶尔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男生比女生经常,这与男生更喜欢体育活动有关,少数高中学生受学习影响从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女生的比例偏高,究其原因时由于女生喜静性格和对待学习的态度与男生有差别,以及当前的教学条件的不足的影响。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不断加深,高中学生对体育的价值有较高的认识,态度较积极,但对健康知识贫乏,影响着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发展。
3.1.2大部分高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率为主的目的明确。
3.1.3影响高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是基本练习太多、课的内容单调,体育器材缺乏,不够自由、有趣。教材内容设置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存在“多、繁、深、旧、难”问题,被动体育项目较多,学生无兴趣,教师不满意,体育教学往往技术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限制,造成被动体育人口比例偏大。
3.1.5高中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以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居多。
3.2建议
3.2.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更新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2.2高中体育教材的制定更应体现现代化、健康化、理论化、结构化、多样化、趣味化、实用性、针对性。
3.2.3部分学生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上课纪律涣散,对此应加强教育,严格要求。
3.2.4由于场地器材、学生体质状况、师资力量、师资水平等多种原因,有些课程在某一学段或某一学校无法完成,要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置换”功能,提高课程内容选择的自由度。
3.2.5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专业技能之外,还要从政治、道德知识、能力、心理、审美等各方面提高自己,因材施教,提高体育课的有效性。
3.2.6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工作相对辛苦,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广虎.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走出四大误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1.
篇7
【关键词】新课高中体育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高中体育课程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革,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体育课简单且枯燥。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内容一定要与生活、时代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当前高中体育课程的内容仍然是以传统的篮球、田径、足球为主导。很少有游泳、健美操、街舞等具备新时代气息的体育运动。并且受到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一些体育教师甚至是形成了上课的固定模式:开始、准备、基本、结束。且准备活动又是固定的慢跑或者是终身不变的徒手操,还有很多老师仍旧采用“放羊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让学生“受伤”。学生因此丧失兴趣,觉得体育课枯燥、乏味,最终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课而不喜欢上体育课。
2.体育器材配备不齐。体育场地严重不足。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场地是体育老师开展体育活动最基本的条件。由于学校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学校已经没有办法再增设体育场地。
3.教师资源不够,且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由于很多学校人员超编,而学校只注重文化教育,所以很少引进高素质的体育教师。特别是现在的模块教学,对师资的人数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分析
1.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每完成一个动作,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应该具备经受挫折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置一些比较困难的动作让学生接受考验,在克服困难的过程当中逐渐提高自身的信心和承受能力,引导学生在面临挫折的过程中将困难当作是一种锻炼,通过百折不挠的意志来实现目标。
2.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业、事业成功的催化剂。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该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互相支持和帮助,形成稳定的交际圈,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高中生的心理还不是很成熟,个性非常鲜明,往往很不适应复杂的人际交往,很难处理人际关系。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当中,有很多人际交往活动,教师在此一定要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通过体育项目中需要的团结来培养学生交际交往能力。
三、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途径有哪些
1.首先要转变高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以校为本是新课程改革实践所需要的,在理论的指导下,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地吸取他人的优秀教学经验,善于发现问题、质疑问题,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使自己一步步成为具有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专家型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应该树立起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把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主,这样就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学生在民主并且生动宽松的教学环境下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批判精神,真正实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2.创新改革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适应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高中体育教学设置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比如说把游泳课作为必修课程。在技术上如果学生存在一定的难度,师生可以相互讨论,适当地加以修改教学内容。为了方便学生和教师的选择,更好地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互统一起来,在选修课程中可以适当地把教学内容进行分层。适当的分层次和分类型教学可以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且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3.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应该灵活运用积极振奋的语言、专业的技能、乐观向上的态度来面对学生,使学生产成一种想要参与其中的心理。并且体育教师应该以鼓励教育为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且加以鼓励。学生感觉到自我价值能够得到肯定,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这是高中体育课程的理念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选择一定的竞赛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活跃课堂的气氛。教师要配合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使学生主观上认识到学习体育的重要性,同时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会得到提高。体育教师也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相互讨论,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有很好的作用。
4.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高中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吸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更新知识结构。不仅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体育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还要积极涉猎与体育相关的其他领域科学知识,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能够开阔视野,从多层面、多维度认识和研究学校体育,深入认识“健康第一”的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念。
总而言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地创新教育方式,不断改革旧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换新的教育理念,认真地学习研究,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主,不断地对发生的问题进行解决和调整,使体育课程成为学生培养身心健康的一个温馨港湾。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体育教学提供的全新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郑锦英.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之友,2010(18).
[2]陈祥清.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1(03).
篇8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高中体育 情境创设 多元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过程中,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体育教学的要求,体育教学更加重视多元情境教学的模式。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多元情境创设,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1 高中体育教学多元情境的创设
体育教学作为一项特殊的教学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情境及特点,人类的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无处不在,不同教学情境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良好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而教学方法不当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多元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高中体育教学有重要的作用。
从多元情境教学的实施过程来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个性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以解决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多元情境的创设,在情境中教学,情境中学习,寓教于乐,是当前体育教学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教学情境的选择上,首先应根据课程的实际需要来设定和安排,如生动活泼、紧张激烈教学情境的选择适用。再者,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别,以唤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从多元情境教学模式来分析,高中体育教学多元情境教学有以下特点:
1.1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从传统体育教学来看,对课程内容安排和设计上并没有予以充分重视,大都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要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新教学模式对体育课程内容设计提出了新要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特征也不断显示出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将日常生活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将体育运动与个人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价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寓教于乐
多元情境创设在于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将传统体育教学的任务式、负担式教学中解放出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防止厌烦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趣味性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体育智力竞赛、趣味运动比赛等方法,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结合起来,体现体育教学的快乐化目标。
1.3 重视教学成果的应用
教学成果的应用是体育教学最重要的特点,是体育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在新教学模式下,高中体育教学应更加注重教学成果的应用,将教学成果运用于具体的生活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生活实践出发,不断适应现实生活,最终实现体育教学的终身教育化、生活化的目标。因此,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应不断拓展体育教学的方法、知识、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
2 高中体育教学多元情境创设的具体方法
从传统体育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方法老套、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教学内容简单,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没能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出发,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更加重视知识的讲授,而非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导致知识与技能严重脱节,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体系方面,由于学校教育偏重知识传授,体育课程长期以来不被重视,体育课程研究也受到影响,导致体育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在教学内容方面,高中体育教学普遍呈现出教学内容空洞化、简单化的情况,体育教学敷衍了事,教师并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方面不断改革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体育教学多元情境创设的具体方法如下:
2.1 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应不断改革教学理念,促进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实施。体育教师应对课程改革及终身体育教学理念进行深入认识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及厌烦情绪。
2.2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不断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传统体育教学生硬老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课堂组织上,一般是以章节、单元进行分类,如足球教学、篮球教学、排球教学等,且时间间隔较长,学生知识学习的连贯性较差,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应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多元化设计,将传统的分开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如在篮球投球课程中,可以将网球发球的知识技能一并讲解,这样就能够把知识串起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还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应该适当拓展教学的内容,适当安排传统教学任务,如健美操、乒乓去、羽毛球等,这样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为学生的自由选择提供了更广的范围,大大增加了体育教学的活力。
2.3 构架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在高中体育教学多元情境创设中,多元化教学评价的构建是重要的环节,对高中体育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从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验证和考核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在考核体系构建时,应避免传统教学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指标的方法,在考察学生的体育成绩时,应包括课堂参与积极性、平时表现及考试发挥等情况,不仅应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还应该包括体育成绩测定等内容,保证评价的全面性,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4 结合多媒体技术,辅助体育教学
当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也是教学活动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也是体育课程多元化的补充和拓展。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的结合,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也将抽象的体育教学具体化、生动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相对轻松的教学环境,能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幻灯片的播放,分解和展示体育动作,还能够播放与体育有关的视频,让学生能加深对体育精神的理解。
3 结束语
在素质教学全面推行的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加强对高中体育教学多元情境创设的研究及探讨,从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改革体育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茂春.高中体育教学要创设多元“情境”[J].当代体育科技,2012.2(27):50-51.
[2] 于志浩.浅析高中体育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242.
[3] 张勇.浅议高中体育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J].新一代(下半月),2010(10):16.
篇9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对策
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和生命,关系到整体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素质,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教学的质量,针对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然后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需求,运用有效的对策,从而全面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效率,为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首先,学生体质较弱,现阶段,我国的高中生身体素质一般,运动能力不强,由于在平常的生活中缺乏运动,并且以车代步、营养过剩的现象较为普遍,所以,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体质无法适应多个体育项目,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其次,终身体育意识流于形式,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包括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终身体育训练的思想。不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缺乏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导致这种终身体育意识仍然停留在形式与口号阶段,无法贯彻落实。再次,体育课堂测量的挫败,由于体育运动属于竞技类的项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有测量环节,充满着竞赛模式。体育训练中表现一般者会十分沮丧、失望;表现优秀者则激动、兴奋,特别是一些体质较差的学生,往往会丧失信心,对体育运动缺乏热情。
二、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正确转变高中体育教学理念
为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高中体育教学理念,同时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高中体育教师应该以教育家的角度出发,担当体育教学的义务和责任,通过体育训练培养人才,充分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研究和探索,掌握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落实,不断实践与学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的良好习惯。另外,教师还应该根据现阶段的社会形式与时代特色,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时俱进,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接受新课程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素养。
2.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兴趣
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需要重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与兴趣,从他们的爱好与兴趣出发,激发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与动力,有的兴趣与生俱来,无需后天培养,有的兴趣则需要在后天的生活中进行慢慢培养。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和安排课程内容,通过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改良与创新,再加上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充分树立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体育教学,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与关注,从而体会到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认识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价值和意义,对体育锻炼充满无限兴趣与动力。例如,为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训练的兴趣,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精彩的NBA比赛视频或集锦,向学生展示精彩的篮球运动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篮球技巧的兴趣与动力。
3.完善高中体育教学课程教材
要想保证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精心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与定理特点,学生的教学设施与教学条件,完成体育课程和教材,丰富教学内容。高中体育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前,需要进行一定的分析与调查,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育基础、兴趣爱好、实践能力、性格特点以及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等;教学内容应该具有较强的实效性,符合高中生的需求,教学过程可以尽量运用分层教学法,关注整体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各个层次学生的体育技能都能够得以提升;在体育过程中要灵活使用训练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负荷能力,以免出现身体超负荷或受伤现象,做好真正的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体育锻炼而提升身体素质。
4.运用多种形式评价学习效果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学习效果评价十分重要,教师应该运用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再采用传统的教师全权评价模式,以此提升学生继续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体育训练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小组评价等,并且谨慎确定各个评价主体的权利和分量,使教学评价公开透明、多人参与。由于学生具有自我评价的权利,所以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与积极性会大力提升。同时,高中体育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还应该对他们的参加体育运动态度、训练过程等进行全面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与客观。通过对学生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让他们从多个角度认清自己,审视自己,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三、总结
总之,为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师应该全面接受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体育爱好和兴趣,完善课程和教材,丰富教学内容,综合评价学生,全面提升他们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玉.高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8:183
[2]母奉杰.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15.02:34
篇10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高中体育教学 存在的问题 新发展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高中体育也面临着新的教学改革。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体育教育无论在内容、结构还是对学生的考核形式上都有了极大的创新。高中体育教师应抓住新课改的有利形势,摒弃旧的教学理念束缚,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基础。
二、传统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理念落后。竞技运动项目通常是传统高中体育的主要教学部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比较重视对运动技能和技术的掌握,忽视了体育的目的是锻炼身体。学校只重视体育教学的短期效果,忽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二,教学方法单一。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尽管有不少学校在教学方法上做出了改进,仍旧存在着一些长期积淀下来的顽固问题。传统的传艺式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独创性和自主能力;三,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生涯具有特殊意义,高中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巨大,再加上家长和教师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不高,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对体育课产生逃避心理。
三、高中体育教学新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下,高中体育教学取得了新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
(一)体育教学内容的进步
纯粹的以竞技为主的体育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新课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对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通常靠进行田径、三大球以及体操的训练来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技术,教学时以全班学生为教学对象,对性别、年龄体质等不做区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容易被忽视掉。而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需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体能不同等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和以往的教学活动敷衍理论知识形成鲜明对比,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比较重视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通过对健康知识、营养和保健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育意识,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体育教师还应将我国体育历史、奥运发展历程等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对祖国体育的热情,引导学生领略体育魅力[2]。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社会将教师的职业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整个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最重要因素,学生通常被看做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教授的知识就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只能从教师处获得知识。因此,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凸显,个性得不到张扬。新课程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例如,在进行田径运动之后,为增强学生韧带活力,教师一般会安排学生做侧压腿活动时,在统一口令发出后,由于学生的习惯不同,有的喜欢前压腿、有的习惯左侧压腿,另外一些同学则喜欢右侧压腿。对于这种训练,教师不必要要求学生按照统一规则进行,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压腿方向。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锻炼氛围,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愉悦,调动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后面的体育训练做好“暖场”。
(三)更新教师的体育教学理念
高中生正处于接受知识的上升阶段,对各类知识的把握能力较强。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另外,体育教师还应将新的体育文化、动向等融入教学中去,增强高中体育课程的内涵和思想性。由于高中教育的特殊性,高中体育教学既要秉承基础教育的特性,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拔高,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体育爱好项目,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体质的发展,从而增强高中体育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更加灵活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重要手段”。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体育活动方案,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以跑步为主的传统热身活动,形式比较单调,为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安排其他项目进行代替,如:健身操、游戏、太极拳等项目也能起到很好的热身效果。在进行比较激烈的体育如跳山羊、单双杠等活动项目,教师应注意对不同体质和性格的学生进行观察,对于在运动中表现不佳、体能较差、胆小自卑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杜绝对这类学生进行负面评价,帮助学生提高体育能力。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内容,使学生保持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自信中学好体育课程[3]。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对体育科学等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懂得人体运动的规律,启发学生思维,思考选择怎样的姿势、力度才是更科学锻炼方法,鼓励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将所学到的体育科学知识运用到体育锻炼中,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四、结语
高中体育教师要深入学习新的课程教学要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对教学经验不断进行理论总结,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为促进高中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玉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新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2011(34):113-114.
- 上一篇:文艺晚会安全应急预案
- 下一篇:线上教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