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产养殖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产养殖培训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强渔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水产健康养殖。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并举的理念发展养殖业,增加渔农民收入,促进渔业生态环境改善,达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稳定养殖面积,通过推进健康养殖方式的转变,增加设施投入,促进产业、品种结构的调整和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的水产养殖业。

二、工作目标

**年通过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行动,实现以下目标:一是通过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区,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年计划创建6个示范场(区),使全市示范场(区)达到20个以上,达到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的作用,促进养殖技术水平全面提升,水产养殖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二是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普及,明显提高水产苗种质量和养殖技术水平,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渔农民收入。三是强化水产品质量的源头治理保障质量安全。全年对养殖水产品药残监督抽测样品400个以上,药残检测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四是加强养殖生产基础设施、水产良种繁育和水生动物防疫等支撑体系建设。五是加强养殖行业的管理。严格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继续推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养殖权制度建设,全市养殖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的编制和颁布有新的突破,水域滩涂养殖证发证率达到80%以上。

三、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进一步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创建工作

主要内容:**年创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示范场2个,示范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创建循环节水池塘养殖示范场3个,示范面积600亩以上;创建大水面养殖示范场1个,面积1000亩以上。严格健康养殖示范区的申报工作,从严筛选,优先从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选择一些积极性高、带动力强的园区,通过强化基础设施、水循环利用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减少养殖用水的排放;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支持,达到依标生产的目的;通过健康养殖管理制度的建立,提高管理水平。引导生产者树立生态渔业的观念,在发展精养高产健康养殖的同

时,提倡利用生物特性多品种生态养殖,发展水库生态渔业、利用湿地进行大水面生态养殖。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重点,保护南美白对虾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创建第三批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同时对第

一、第二批健康养殖示范场(区)进行监督和检查,保持其示范带动作用。

实施步骤:4月底前,市局选择确定第三批农业部水产健康示范场(区)申报单位名单并报农业部;5月至10月对第三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申报单位的创建工作组织培训、进行指导和检查,并对第

一、二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示范工作进行复查,发现不合格单位上报农业部取消其称号;10月至11月按照农业部部署组织对示范场进行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上报农业部。

(二)继续深入开展科技入户及示范推广活动

主要内容:重点示范推广我市水产养殖主导品种南美白对虾,选择一个海水、一个淡水主养南美白对虾的区县作为**年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海水养殖主推小面积高水位高盐度海水兑淡水全封闭健康养殖技术,淡水养殖主推以微生态制剂水质调控技术为主的健康养殖技术。通过“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使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普及先进、适用养殖技术、防病技术和质量安全保障技术,先进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均达到90%,示范户依标生产率达到90%。示范户平均亩产250公斤/亩,亩经济效益5000元以上。总产量比原水平提高10%,亩经济效益比原水平增加10%。

实施步骤:1月~3月为筹备阶段,确定汉沽区1.2万亩和津南区1万亩作为渔业科技入户万亩健康高科技养殖示范区。在示范县各选择25个科技示范户作为科技入户实施点,为示范户提供先进实用、配套集成的产品与设施设备,使示范户的养殖能力和养殖水平得到更加快捷有效地提高,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500户。渔业科技入户工作主要围绕优势水产品南美白对虾产业带养殖示范园区及健康养殖示范区来进行,成立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科技入户专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和健康高效科技养殖示范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审和论证;确定入户指导单位,指定入户技术员,制定技术指导工作方案,做好对示范户的技术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4月~10月为入户指导阶段。以实施春季、夏季、秋季行动为重点进行入户指导,春季行动主要以实施养殖池水盐度的控制、健康无病虾苗的淡化养殖技术、虾苗的中间培育技术为主;夏季、秋季行动主要以实施养殖水环境的调控技术、微生态制剂水质调控的研制与推广、病害防治技术及鱼病防治药物的监测、健康养殖生产管理技术为主进行。11月~12月为总结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进行项目总结、抽检、验收,总结典型经验,形成验收总结报告,初步制定2009年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方案计划。

(三)加强良繁体系建设,搞好苗种生产管理

主要内容:组织做好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工程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监督指导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和遗传育种中心建设工作,组织做好市级水产良种场监督检查工作。积极争取资金建立

良种补贴制度,鼓励引进、选育新品种、良种。规范和完善市级水产良种场管理。继续做好苗种生产的监督和管理,重点做好南美白对虾、良种鲫鱼苗种繁育单位的监督检查工作。

实施步骤:4~5月根据项目指南组织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工程项目申报、验收工作;5~6月监督指导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和遗传育种中心建设工作及市级水产良种场的监督检查工作;4~5月对《市级水产良种场管理办法》(讨论稿)征求意见;4~6月对苗种生产单位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主要检查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检疫证、生产记录、渔药使用情况。

(四)进一步推进水生动物防疫工作

主要内容: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组织开展水生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工作,做好重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继续组织做好鲤春病毒病的监测工作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组织开展渔业职业兽医试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编写职业兽医资格考试相关资料,组织开展培训及考核工作。做好水产苗种检疫,从源头控制病害传播,加强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工作。**年继续采取机场和产地检疫相结合的办法,重点放在产地检疫,进出市苗种检疫率达到90%以上。发挥区(县)人才和技术在水产苗种检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经由各区(县)进出市苗种的检疫,原则上委托给区(县)进行检疫。市病害防病中心负责机场检疫和全市检疫人员的技术培训,依据每年的病害监测和疫病流行情况,制定检疫方案、检疫项目,指导区(县)的检疫工作,对区(县)目前没有能力检疫的项目由市防病中心协助检疫。年底根据各单位检疫的实际工作情况下达检疫经费。

实施步骤:4月组织水生动物防疫法律知识培训、下达鲤春病毒病专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案、出台《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4~5月研究制定《**市渔业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市渔业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工作会议》,安排布置执业兽医相关工作;5~6月出台《**市渔业执业兽医管理办法(试行)》、《**市渔业处方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编写培训教材;6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培训及资格考核工作,7月颁发**市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证书,并完成渔业执业兽医和水生动物诊疗机构注册,8月公示注册机构和个人,10月对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工作进行总结。4~7月组织开展水产苗种检疫工作讨论会,安排布置检疫工作,组织检疫培训工作,全面开展水产苗种检疫工作。

(五)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主要内容:**年在做好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的同时,鼓励和推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将重点放在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监测上。计划全年新认定无公害产地20处、面积4500公顷;推荐产品认证45个。**年认证绿色水产品和有机水产品各1个。创建4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区县”、10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乡镇”。组织全市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改进抽检方法,加大水产养殖环节药残监测力度,计划全年组织2次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氯霉素等禁用药物残留监督抽查,抽检样品数量增加到400个以上,同比增长50%。加强检测机构建设,增加样品检测项目和提高样品检测速度。

加强用药管理。以鲫鱼出口项目为重点,加强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是建立

药残监测制度。投放苗种做到来源清楚,在生产中期或后期进行药残检测。二是严格落实生产记录制度。市水产局组织技术部门和渔政部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无生产记录及违规用药行为依法给予相应处罚。

实施步骤:全年开展无公害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7月组织开展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强化行政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产地环境是否污染、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对存在问题坚决依法予以查处。7月对鲫鱼出口生产基地进行药残检测并检查。10月组织开展“**市中秋节、十一黄金周节日期间水产品市场质量安全监测”活动,对全市水产品生产基地、部分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超市进行监督抽检。11月下旬开展“元旦、春节节日期间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活动,将对全市水产品生产基地、水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全面开展水产品监督抽检。

(六)积极推动养殖证制度建设

主要内容:制定《**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组织制定水域、滩涂养殖规划,要从渔业生产现状出发,充分考虑渔民所需空间,处理好水域、滩涂养殖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统筹安排好养殖功能布局。同时要将适养的浅海、滩涂、水库和盐碱地资源尽可能纳入规划,报政府批准。落实《物权法》要求,继续组织核发《养殖使用证》,作为渔民确权使用凭证,保护广大养殖生产者的自身权益,**年全市养殖证发证率要达到80%以上。

实施步骤:4月制定《**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4月下旬召开全市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动员会议,指导区(县)编制《水域滩涂规划》。5~8月全市组织核发《养殖使用证》。9~10月开展执法检查工作,检查养殖证制度建设情况,养殖证发放落实情况。11月召开养殖证制度建设工作总结会议,对成绩突出的区(县)予以表彰。

(七)全面开展水产养殖业专项执法行动

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年水产养殖业专项执法行动,完善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各级职责和任务,突出抓好养殖证、苗种生产许可证和养殖过程中的药品使用的执法检查,取缔无证生产和查处违法用药行为。切实加强执法人员和养殖生产者水产养殖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增强养殖生产者的守法意识,加强各部门的协同配合,逐步建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以渔政执法机构为主,技术推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环境及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协作配合的水产养殖业执法工作机制。

实施步骤:3月底下发《**市**年水产养殖业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并做好执法前的准备工作。4~6月市渔业执法机构组织各县渔业执法部门检查国家级、市级水产良种场和苗种场,并到机场对外省市进入我市的苗种检疫情况进行检查。7~10月检查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无公害生产基地渔药使用情况。4~10月市渔业主管部门将组织2次以上督查,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组织第一次督查,8月上、中旬组织第二次督查。11月由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组织区县渔业执法部门对全市水产养殖专项执法行动进行总结,于11月20日报市水产局。

四、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

各区(县)渔业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制定本区(县)的实施方案。为保证本“行动”实施,做到统一部署,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市成立水产健康养殖推进行动领导小组:

渔业管理处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申报、检查、验收,养殖证制度建设、水生动物防疫、良繁体系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管理工作。

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项目申报、督促检查、协调,组织验收。

科技市场处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组织技术培训,科技入户和技术推广工作。

渔政环保处负责组织渔业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执法检查。

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负责执法工作。

市水产研究所、技术推广站负责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工作。

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负责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查检测。

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负责水生动物病害防疫检疫,健康养殖示范场(区)技术指导工作。

各区(县)成立相应的由局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责任到人。

市、区(县)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的落实情况,协调相关问题,督促、检查工作执行的情况。

五、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各区(县)要结合本地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本区(县)的健康养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将推进行动纳入年度工作重点,积极完成推进行动的各项目标。在工作中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水产健康养殖创造良好社会条件。

篇2

[关键词] 水产 养殖技术 成本构成 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 引言

水产养殖是渔业产业的重要内容,其养殖技术和深加工技术是影响整天发展建设的核心因素,养殖企业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在运营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掌握水产养殖技术与其成本投入的关系,明确养殖技术在成本控制管理中的作用,这对于水产养殖的发展壮大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不断重视,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关键,逐步增加农业财政投入,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振兴农业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具体来说,这一目标的实现间接或者直接依赖于包含于大农业之下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相关副产业的发展水平的提升。渔业是其重要的形式之一,渔业的整体发展必然推动大农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提高水产养殖技术、降低成本投入的相关建议,分析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成本的构成,以期服务于水产养殖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成本的构成

从技术层面上解释,水产养殖就是指养殖户利用海水或者淡水水体加上配套的渔业设备,通过人工繁育、放养、管理苗种,科学的进行环境改良、防治病害与敌害、合理施肥、培养天然饵料、调控水质等生产措施,保证养殖的水产品生物健康繁殖、生长,并最终获得水产品的生产劳动。

水产养殖技术是决定养殖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能否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与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把握市场的能力有较大关系,水产养殖技术是科学养殖技术的一种,包括很多具体的生产技术,比如水产生物遗传育种技术、水产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产生物诱导与催产技术、水产生物饵料培养技术、微藻饵料培养技术、工厂化养殖工程与设施技术、养殖水处理技术、海上水产品繁殖与捕捞技术等,是各种技术的统称。而水产养殖成本指的是养殖户在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水产品的一系列过程的费用支出,间接反映了渔业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以及竞争力,是一项综合性指标。水产养殖技术的高低间接决定了生产成本的高低,水产养殖控制成本的能力决定了整体养殖的竞争优势,又反过来影响水产养殖技术,加强成本管理,科学利用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需要从养殖技术层面来研究,是广大养殖户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必须提高水产养殖,提高养殖的产量和质量,科学的利用成本,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二、提高水产养殖技术,降低水产养殖成本的措施

1.多方面运用水产养殖技术

多方面运用水产养殖技术是提高养殖水平,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方法,正确运用和理解水产养殖技术的应用范围,不仅仅只用于养殖的具体过程,还应该拓展到决策制定、销售、宣传等管理过程中,养殖企业可以从水产养殖技术的专业角度分析研究养殖的方案,便于做出科学的决策和部署,在后期的销售过程中,水产养殖技术能够提高水产品运输途中的存活率,最大限度的延长保鲜期,提高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在宣传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宣传的载体,从专业的角度将产品展示于众人眼前,让人们更信服,有利于建立厂家与消费者的信赖感。因此,多方面的运用水产养殖技术能够提高产品的收益,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整体实力。

2.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实现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更新

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水产养殖技术,使其与社会的发展同步才能保持养殖户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先进的养殖手段能够节省许多生产成本。水产养殖技术的自动更新需要水产科学技术的创新,通过生产实践不断研究摸索新的养殖方法,提高养殖的效率。养殖户应该适当的增加技术研发的投入,包括科学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的投入,保障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更新,建立独特的养殖技术体系,申请养殖技术专利,保持领先地位,国内不少水产养殖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科技研发队伍,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保持企业的实力和技术的先进性。虽然短期的成本会很高,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带来的经济利润是巨大的。

3.加强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员工的水产养殖技术水平

水产养殖技术的高低取决于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高低、知识储备的多少、理解创新能力的强弱、实际运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整个养殖企业的生存发展,决定着养殖企业在整个水产品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辽宁地区的水产养殖企业可以看出,整个工作人员经历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只占25%,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4.3%,接受过中等以上职业教育的只占0.36%,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或者培训的比例超过70%,因此,加强员工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掌握水平是提高水产养殖技术的必要措施,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手段。

4.加强企业间合作,促进水产养殖技术的共享

水产养殖企业往往通过借鉴学习外部的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在结合自身生产实际情况,消化吸收,并进行改进和重组,实现提升自身养殖技术水平的目的。对于广大中小型水产养殖企业来说,“合则两利”的原则必须坚持,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实现技术的互通,将优势技术互补,达到提升自身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优化配置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目的。

5.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水产养殖技术快速提升

水产养殖企业必须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中专职业技术院校的合作交流以及技术研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提高生产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科研与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科研机构能够为企业提供实际需要的养殖技术,职业技术学院能够为企业提高高素质人才,实现各取所需的目的,逐步提升水产养殖技术的综合水平,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投入,实现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博亚.2011年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7):12.

[2]郭国防控制和降低水产养殖成本的关键技术[J].水产科技.2007,(4):29

[3]刘新山。渔业行政管理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107.

[4]于孝东.水产养殖企业的经营之道[J].科学养鱼,2000,(12):14.

[5]潘开宇.渔业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39-40.

[6]郭国防.控制和降低水产养殖成本的关键技术[J].水产科技,2007,(4):29.

篇3

农业污染源普查是摸清农业污染底数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做好农业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通过此次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不同农业污染物的区域分布、污染类型、产生量、排放量及其去向,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一)全面摸清我市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种类、产生量、排放量及其去向。

二)建立农业污染源资料档案,完善农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做好农业污染源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摸清农业源污染物排放规律和主要影响因子,掌握农业污染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倡导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从源头控制农业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二、普查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对象和范围

普查对象包括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

种植业污染源主要针对粮食作物(包括谷类、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包括水果、花卉、油料、以及棉、茶、中药材等)和蔬菜作物(包括叶菜类、瓜果类、茄果类、根菜类,豆类、花菜类)主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和农膜污染调查。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以舍饲、半舍饲规模养殖为调查对象,针对猪、奶牛、肉牛、蛋鸡和肉鸡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和污水开展调查。

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以池塘养殖、网箱养殖为调查对象,针对水产规模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开展调查。

二)普查内容

1种植业污染源:主要普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情况。普查内容主要包括:

肥料:包括化肥、有机肥两大类;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有机肥包括商品有机肥、人畜粪便、土杂肥、厩肥、沼肥等。调查内容包括肥料名称、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期等。

农药: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调查内容包括农药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农药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期等。

农膜:本次普查主要针对地膜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地膜厚度、覆盖面积、使用量、回收量等。

桔秆:调查内容包括产生量、直接还田量、露天焚烧量、随意丢弃量、饲料利用量、燃料利用量、堆肥利用量、材料利用量等。

2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主要普查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在规模养殖条件下污染物的产生情况。普查内容主要包括:

畜禽种类、养殖组织模式、存栏量、出栏量、饲养阶段、畜禽体重、采食量、精粗饲料主要成分含量,粪便和污水产生量、清粪方式、利用方式、利用量、排放量,粪便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方式、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和运行状况。

3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主要普查水产品在规模养殖条件下污染物的产生情况。普查内容主要包括:

养殖种类、养殖方式、养殖模式、养殖产量、养殖面积,饵料、肥料、渔药的生产厂家、品牌、剂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时期、养殖排水情况。

三)普查污染物种类

种植业:地表径流包括总磷、可溶磷、总氮、硝态氮、铵态氮以及毒性高、用量大、难降解的1-2种农药(如毒死蜱、阿特拉津、氟虫腈、克百威、2-4-D-丁醋、涕灭威、百草枯等,各县(区)可根据作物施药的具体情况选择,以下同)地下淋溶包括总氮、硝态氮、铵态氮、1-2种农药;地膜残留量。

畜禽养殖业:污水包括化学需氧量(COD铵态氮、总磷、总氮、铜、锌、pH等;固体废物包括含水率、总磷、总氮、铜、锌等。

水产养殖业:养殖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总磷、总氮、铵态氮、硝态氮、铜、锌等。

三、普查技术路线

普查采取产排污系数实地监测与分类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参考各级农业统计资料,测算全市农业源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

按照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根据我市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的区域布局,综合考虑影响农业源污染物产、排因素的基础上,分区、分类监测农业源污染物产、排数量,获得各区域主要类型农业源的产、排污系数。其中种植业安排18个产排污系数监测点(每县区2个)畜禽养殖业安排5个监测点。

此基础上,依据各区域在全市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在农业源产、排污负荷中所占的比重,遵循分类抽样原则,明确全市各县(区)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构、普查规模,全面开展普查工作,核算农业源污染物产、排数量。

四、普查单元

以县(区)为单位进行全面普查。

一)种植业污染源

以农田地块为基本普查单元,对分散农户按1%比例进行抽样普查。

三)畜禽养殖业污染源

依据养殖组织模式的不同,将畜禽养殖业分为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三类。

规模化养殖场是指具有一定规模,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实现安全、高效,连续均衡生产的养殖场,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过的养殖场。本实施方案中规定规模化养殖场的存栏或出栏规模如下:生猪≥500头(出栏)奶牛≥100头(存栏)肉牛≥200头(出栏)蛋鸡≥20000羽(存栏)肉鸡≥50000羽

畜禽养殖小区是指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地域内,建立的有一定规模的较为规范、严格管理的畜禽养殖基地,基地内养殖设施完备,技术规程及措施统一,只养一种畜禽,由多个养殖业主进行标准化养殖。

畜禽养殖专业户是指畜禽饲养达到一定数量的养殖户,本实施方案中规定养殖专业户的存栏或出栏规模如下:生猪≥50头(出栏)奶牛≥5头(存栏)肉牛≥1O头(出栏)蛋鸡≥500羽(存栏)肉鸡≥2000羽

考虑到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本次普查以舍饲、半舍饲的规模养殖畜禽为主,放牧饲养的畜禽不包括在本次普查范围内。

三)水产养殖业污染源

本次普查以养殖面积在50亩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和10亩以上的水产养殖户或养殖单位为基本普查单元。

规模化养殖场是指养殖水面面积在50亩以上(对于工厂化养殖来说,养殖水体体积在3000立方米以上)并且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水产养殖场。

养殖专业户是指除规模化养殖场以外养殖规模在10亩以上的水产养殖户或养殖单位。

五、普查步骤

根据《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实施安排的通知》国污普办[]2号)要求,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总体时间安排为年6月至年12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1组建机构、落实经费。

1组建机构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而且时间短,任务重,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来完成。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37号)关于“农业部门、环保部门负责农业源普查”精神,农业部下达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普查工作的通知》农办科[]45号)要求“农业源普查工作由各地农业部门牵头,畜禽、水产部门参加,会同当地环保部门共同完成。为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省、地(市、州)县(市、区)要成立农业工作组。要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环保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抓紧成立,并负责本地区浓业源普查的组织与实施”市已调整成立了由市农牧局副局长任组长的陇南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农业组”农业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站,具体负责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各县(区)也要由农牧部门牵头,会同环保部门抓紧成立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组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落实经费。根据国务院《通知》中有关“全国污染源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要求和精神,普查工作前期启动费需由市、县(区)财政近期内解决,年普查专项经费需列入市、县(区)年度财政预算,分期分批拨付。

2技术准备

1制定普查方案。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办公室依据《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制定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各县(区)也要根据市级农业污染源普查总体方案,并结合本地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情况制定本县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2开展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监测。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办公室根据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组和甘肃省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农业组的统一安排部署,分别组织开展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监测,提交普查所需技术参数和产排污系数。

3选聘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数据录入员

市级普查员已经确定,各县区普查机构要根据当地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需要,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要求,抽调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同志任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数据录入员,承担农业污染源普查任务。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数据录入员选聘工作完成后,各县区农业污染源普查机构应将获得工作证件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名单报上一级农业污染源普查机构备案。

1数量的确定

普查员:每乡镇6一8人。

普查指导员:每20-30名普查员配备1名普查指导员。

数据录入员:按照每人每日录入60张表格计算(合计2460=1440张)确定县区数据录入员的数量。

数据审核员:每5个数据录入员配一名数据审核员。

2资格的确定

普查员:普查员从各乡镇选聘,条件为: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能工整、清楚地填写表格;比较了解本地情况;对农业知识有一定的解;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一般可以从每个乡镇主管农业环保的领导和技术人员中进行选聘、抽调。

普查指导员:普查指导员的选聘资格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较高的环保业务知识;责任心强,能够对工作细致、认真;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要参与市级培训和通过市级考试。从县、乡农业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中进行选聘和抽调。

数据录入员、审核员:数据录入员、审核员可向社会公开招聘,对计算机操作熟练;工作能够吃苦耐劳;并通过市、县培训,达到考试要求者。

所有人员需持证上岗。

4普查培训

对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组织分级培训,使其能正确地开展普查工作和上报数据。培训内容主要是污染源普查方案,各类普查表格和指标的解释、填报规定和要求,普查数据录入软件的使用、数据库的管理和普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市级污染源普查机构农业组负责对县(区)污染源普查机构农业组负责人及普查指导员的培训。各县(区)污染源普查机构农业组负责对本县(区)普查员的培训。培训工作按照3个阶段进行:

l封闭授课。每个县(区)对选聘的人员进行为期2一3天的封闭式集中培训,由接受过省、市级培训的普查指导员按照国家规定的教材进行讲解。

2模拟普查和录入。授完课后,由培训人员现场模拟填写普查表格,并且由数据录入员和审核员在电脑上实际操作,把问题基本解决在课堂上。

3考试。对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数据录入员、审核员分别组织一次考试,考核良好者予以通过培训,否则进行二次培训并进行补试。

通过精心的培训和严格的考试使参加全市污染源普查的人员真正达到要求,确保普查工作的准确性。

二)全面普查阶段

1清查。清查由县(区)普查办农业组组织本县普查员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细则》要求进行。结合统计、农业、畜牧水产等部门的资料,对本县(区)污染源单位的规模、数量进行实地清查。县(区)清查工作一般按照3个阶段进行:

1初查。由乡镇按年报表、统计资料进行初报。

2复查。为提高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准确性,采取二次清查的方法,由普查员逐村逐户复核,以确保清查结果不重复、不遗漏,再按复核结果确定抽样比例和普查对象。

3补查。确定清查名录后,再采取抽样或网式调查落实。

2入户普查。组织全市各县(区)按照清查确定的抽样比例和普查对象进行入户填报普查表。市上组成抽查小组,不定期、不定点地对各县(区)普查工作进行抽查,以保证普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普查表格全部收回后,县、市逐级进行复核,对于不符合的表格,退回各个乡镇重新普查,合格的表格进入数据录入阶段。

3数据录入。严格按照国家普查办数据处理工作细则要求,对收集的普查表进行初审、编码、整理、组织录入以及数据编辑、审核等数据处理工作。数据录入按照国家要求分为3步进行,严格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1初录。把普查表格的录入任务落实到各个录入员。

2复录。由数据复录员对每个表格按照软件的批量复录进行复录。

3审核。通过软件的数据审核保证各项指标在逻辑上的合理性。

4数据汇总上报。月底前县(区)负责所辖乡(镇)普查数据的汇总上报,市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农业组负责将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汇总,报省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总结阶段

1各级普查机构农业组进行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开展自下而上的验收和评比。

2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组对全市农业污染源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建立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形成总体报告,完成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上报与公布。

篇4

一、普查工作目标

农业污染源普查是摸清农业污染底数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做好农业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通过此次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不同农业污染物的区域分布、污染类型、产生量、排放量及其去向,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一)全面摸清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种类、产生量、排放量及其去向。

(二)建立农业污染源资料档案,完善农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做好农业污染源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摸清农业源污染物排放规律和主要影响因子,掌握农业污染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倡导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从源头控制农业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时点

普查时点:**年12月31日

时段资料:**年

(二)普查对象和范围

普查对象包括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

种植业污染源主要针对粮食作物(包括谷类、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包括水果、花卉、油料、糖料以及棉、麻、茶、烟草、中药材等)和蔬菜作物(包括叶菜类、瓜果类、茄果类、根菜类、豆类、花菜类)的主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和农膜污染调查。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以舍饲、半舍饲规模养殖为调查对象,针对猪、奶牛、肉牛、蛋鸡和肉鸡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和污水开展调查。

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以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围栏养殖、滩涂养殖、工厂化养殖为调查对象,针对鱼、虾、贝、蟹规模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开展调查。

(三)普查内容

1、种植业污染源:主要普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情况。

肥料:包括化肥、有机肥两大类。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有机肥包括商品有机肥、人畜粪便、土杂肥、厩肥、沼肥等。调查内容:肥料名称、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期等。

农药: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调查内容:农药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农药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期等。

农膜:主要普查地膜使用情况,调查内容:地膜厚度、覆盖面积、使用量、回收量等。

秸秆:调查内容包括秸秆产生量、直接还田量、露天焚烧量、随意丢弃量、饲料利用量、堆肥利用量、材料利用量等。

2、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主要普查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在规模养殖条件下污染物的产生情况。普查内容:畜禽种类、养殖组织模式、存栏量、出栏量、饲养阶段、畜禽体重、采食量、精粗饲料主要成分含量,粪便和污水产生量、清粪方式、利用量、排放量,粪便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方式、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和运行状况。

3、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主要普查鱼、虾、贝、蟹等在规模养殖条件下污染物的产生情况。普查内容:养殖种类、养殖方式、养殖模式、养殖产量、养殖面积、饵料、肥料、渔药的生产厂家、品牌、剂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时期、养殖排水情况。

(四)普查污染物种类

种植业:地表径流水体总磷、可溶磷、总氮、硝态氮、铵态氮以及毒性高、用量大、难降解的1—2种农药(如毒死蜱、阿特拉津、氟虫腈、克百威、2—4—D—丁脂、涕灭威、百草枯等,各地可根据作物施药的具体情况选择,以下同);地下淋溶水体总氮、硝态氮、铵态氮、1—2种农药;农田地膜残留量。

畜禽养殖业: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铵态氮、总磷、总氮、铜、锌、PH等;固体废物中含水率、总磷、总氮、铜、锌等。

水产养殖业:养殖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总磷、总氮、铵态氮、硝态氮、铜、锌等。

三、普查技术路线和步骤

采取分类抽样与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参考全区各级农业统计资料,测算全区农业源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

根据我区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的区域布局,在综合考虑影响农业源污染物产、排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全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分片,分片、分类监测农业污染物产、排数量,获得各普查片主要类型农业污染源的产、排污系数。

在此基础上,依据各片在全区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在农业污染源产排污负荷中所占的比重,遵循分类抽样原则,明确全区各片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构、普查规模,全面开展普查工作,核算农业污染物产、排数量。普查流程如下:

普查步骤:1、准备阶段(2006.10—**.12),成立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组,落实普查经费,开展宣传,组织动员;制订普查方案,开展普查培训;清查普查对象等。2、全面普查阶段(2008.01—2008.07),普查前的清查,入户调查,数据汇集、整理和录入,建立档案,审核验收。2008年6月中旬前,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组负责将本地区普查数据汇总,报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组审核,审核无误后逐级上报至全国污染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工作组。3、总结阶段(2008.08—2009.07):由省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组建立全省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数据库,编制**省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报告,开发利用普查成果,总结验收普查工作。

四、普查组织的职责

由于农业污染源普查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内容复杂、普查任务重,技术性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农业部门要与环保、统计等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认真做好相关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全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农业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在区农委,区农委主任乔治业同志担任龙子湖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选聘3—4名专业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要尽快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农办主任为副组长的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组织,在区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农业污染源的普查工作。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应经过逐级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岗。

区级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指南》和《全省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制定全区农业污染源普查方案,编制农业污染源普查项目预算,争取专项经费,组织协调全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各乡(镇)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组都要根据《全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级农业污染源普查方案,编制农业污染源普查项目预算,争取工作经费,组建和培训普查员队伍,完成普查工作任务。

五、普查经费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农业污染源普查实行独立财政预算。区级普查经费主要用于:普查方案制度、组织动员、培训、入户调查、必要设备购置、数据的录入汇总加工、检验验收与总结等。

篇5

关键词:水产专业 “校企联动、三阶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b)-0138-04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完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高等职业教育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4]。水产科技系探索实施“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水产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校企深度融合联合培养学生,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将职业环境资源引入教学过程,以职业能力评价为核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水产技术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5年该院水产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供不应求。该文主要介绍了水产科技系几年来探索水产专业“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 “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

1.1 “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水产养殖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专业教学必须与实际生产紧密相连,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性教学,使教学做到知与行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一致[5-8]。因此该系每年都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根据行业的最新进展、用人单位的需求对水产养殖专业的一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修订,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在2007―2012年连续6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校企共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生产性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企业生产过程为导向,以渔业生产过程为主线,以企业用人要求为标准,在渔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同时学习技术理论知识,最后通过顶岗实训,从而实现认知专业、认知行业、认知就业的逐步推进,最终达成高质量就业。

最后学校每年跟踪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和生产用人单位交流,针对水产专业学生的就业素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2009年开始探索将生产性实训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2010年开始在水产养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一些新课程,以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如《水产药品学》《养殖水处理技术》《兽药GMP及认证》《家庭水族箱的安装和维护》《甲壳动物养殖》等课程,通过新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深受水产专业学生欢迎和用人单位好评。

1.2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该院充分利用实训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在生产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同时利用暑期让学生直接参与养殖生产实践,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从而实现水产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方面通过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综合实力。近几年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成水产实训中心和水生生物学实训室等6个实训室;同时跟一些企业单位合作加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水产专业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已经达到10多个,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时数,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接近6∶4,理论教学时数为1 217学时,占总教学时数43.02%,实践教学时数为1 612,占总教学时数56.98%。

1.3 “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

该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生产过程为导向,以渔业生产过程为主线,以企业用人要求为标准,在渔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学生参与相关涉渔企业生产实践,同时学习技术理论知识,实现认知专业、认知行业、认识就业的逐步推进,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1)认知专业。

第1~3学期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为主,修好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核心技术课程。第1学期在校内主要学习基础文化课,主修军事理论、大学英语、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等,加强基本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第2学期主修专业基础课,包括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普通动物学等,加强职业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3W期主修池塘养鱼、水环境检测与保护、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等专业技术课程,加强职业技能教育,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定期到水产实训中心和专业实训室开展养殖生产技能训练,巩固理论知识,勤学专业技能,定期轮岗,反复操练岗位技能。

水产科技系近年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水产实训中心)建设,该基地位于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内,其中养殖池塘面积200亩,池塘条件良好,设施装备优越,主要养殖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鳜鱼等,另外还有一个10亩的休闲垂钓池塘和一个占地8亩的田地(用于种植草食性鱼类所食用的黑麦草和苏丹草等),在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实训项目是水生生物学、池塘养鱼学和水环境检测等课程实训,以培养学生基本上岗技能为主。2010年开始,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水产科技系建成水循环养殖系统2套,目前已投入使用。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利用好寒暑假和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在寒暑假和周末节假日主动参与,一方面利用周末安排一年级的水产专业学生去示范园水产实训中心参观,并参与一些常规性的生产实训,一般1~2次/学期,让学校了解基本职业环境。在实训基地,初来的学生从感官就能了解专业的基本内容,了解专业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信心。另一方面在第3学期组织学生到一些养殖场、动物药品公司、饲料公司现场观摩,与一线人员座谈交流,增强对专业的认知能力,为走出校园,在社会上能真正独当一面奠定了基础。感性认识最直观,实训基地的示范教育正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2)认知行业。

第4学期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主,培养基本上岗技能。水产科技系不断加强同省内外科研院所、饲料渔药企业和养殖场合作,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才,先后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个,主要有通威集团、正大集团、天邦股份、无锡中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倍康药业等。在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中充分利用这些校外实训基地的人才、技术和先进设施等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每年水产科技系安排从4月份到8月份大约半年的时间,让每个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或技术服务,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了解和熟悉生产环节,增强其事业心与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与艰苦创业精神等综合素质,实现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水产专业学习在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实训项目是常见鱼类繁育技术、甲壳动物苗种生产技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饲料营销和技术服务、渔药营销和技术服务、饵料生物培养、观赏鱼繁育技术等。根据渔业生产季节和企业实际的需要,系部集中安排学生以学徒工的身份深入企业,学生干,老师教,边工作,边学习;同时系部选派专任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指导和考核,并根据学生兴趣和企业的需求,进一步强化、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认知就业。

第5学期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为主,强化综合技能训练。根据学生个人兴趣,选择专业发展方向,教师重点指导,为学生构筑良好的发展基础,为其毕业就业做好准备。为了切实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目前水产科技系所开展的鉴定工种主要有水生生物疾病防治员、淡水成鱼饲养工、饲料化验员等几个工种。另外,从2011年开始,水产科技系组织各毕业班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国家执业兽医师(水生动物)资格考试,并选派最优师资开展学生培训,保证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能获得一个或多个技能证书,增加学生就业筹码和竞争力。

第6学期以校企合作企业为主,进行顶岗实训。在顶岗实训企业,企业导师与系部专任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指导和考核,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把上岗就业作为评价学生顶岗实训成绩的重要指标。通过多种途径反馈,我们了解到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训中的收获是非常大的,学生普遍反映不仅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做人道理,还普遍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情感控制能力、应变能力、洞察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通过每年学院举办的校内人才招聘会,学生与企业签订协议,赴企业顶岗实训。在顶岗实训期间,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与技术服务。由于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考核,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在企业大部分学生直接上岗,不需要经过培训就能为企业服务。

2 存在问题与对策

2.1 如何发挥企业能动性,探索校企合作“双赢”机制

由学校、企业共同对行业用人要求、职业工种标准进行分析,确定课程内容与体系,使生产性实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按照水产养殖生产的季节性和技术服务的针对性,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企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共同开发校企合作教材,承担学生培养任务,切实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探索校企合作“双赢”机制。

2.2 如何建立实训基地学生管理的校企双重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实训效果

企业按照员工管理制度管理考核学生,学校委派专职教师管理教育学生,实施校企顶岗实习双重管理。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环境育人的作用,建立校企职责分明、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企业为管理主体的管理制度。

2.3 如何健全“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推进农业职业教育改革

通过接下来几年的深入研究和实施,校企合力,健全“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和调动企业积极性,形成品牌,引领农业职业院校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向同类院校进行示范推广。

3 结语

通过广泛的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了企业的现实需求,以“培养企业紧缺的未来员工、培养企业潜在用户、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为共赢点和切入点,携手企业,共同进步,共同实施水产专业“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性,强调开放性教育,做到职业素质训练全程化,依次构建堆砌“认知专业、认知行业、认知就业”三阶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信、阳光的心态和良好学习习惯,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

水产专业“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几年来,毕业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方面显现出明显优势,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100%,主要在饲料公司、养殖场、渔药公司从事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2012年麦可思公司的独立调查报告分析表明,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作与专业对口率、就业质量和薪酬满意率在该校52个专业排名名列前茅且均远高于同类院校。2013年麦可思公司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生月均收入为3 041元,远高于全校平均水平;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86%,该专业半年内离职率仅为18%,连续两年较低,为该院毕业生稳定率最高的专业,专业稳定率达到82%;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比例为82%。从反馈的情况来看,水产专业学生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工作能力出众,很多学生干出了斐然的业绩,目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已经成为学院特色鲜明、就业率高、学生适应能力强的新兴专业。

上述一些观点是水产科技系全体同仁几年来摸索出的粗浅认识,如何进一步提升“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效果,强化高职高专水产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全面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调整[J].中国高教研究,2005(9):48-50.

[2] 杜卫新,王慧才.高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J].职业技术教育,2009(20):49-50.

[3] 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13-15.

[4] 高雪梅,张美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7,14(2):36-40.

[5] 徐超.高职水产养殖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2,4(4):59-60.

[6] 陈宏智,潘开宇,周本翔,等.高职高专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3):116-117.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题,以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宣传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引导养殖者转变观念,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提升渔业科技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渔业科技服务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3000期,培训渔民30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0万份(本、册),使渔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渔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主动性显著增强,养殖者安全用药意识明显提高,健康养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活动内容

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要内容,采取常规性科技服务与标志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常规性科技服务主要包括技术培训、专题研讨、专家咨询、现场指导、编印资料、技术合作等;标志性活动与科技入户、科技救灾、科普下乡、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和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等工作相结合。我部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5个渔业科技服务年标志性活动。

(一)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暨渔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启动仪式。选择渔业科技工作基础好、科技入户工作成效显著的省份,举行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启动仪式,同时启动全国渔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现场还将开展技术咨询、赠送科技图书等活动。

(二)灾后恢复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在四川省举办灾后全面恢复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派出抗震救灾对口帮扶科技特派团,赴灾区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指导,向当地渔民赠送养殖鱼苗和病害防治药物,举办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为全面恢复和振兴四川渔业提供技术支持。

(三)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交流活动。以“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健康养殖”为主题,在江西省举办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会,现场开展技术研讨和交流活动,“淡水池塘养殖生态修复技术手册”,积极各地积极推动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

(四)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组织专家对西部地区水产养殖病害情况进行调研,举办盐碱地渔业产业化开发技术研讨会,并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推进西部地区和盐碱地区的水产健康养殖工作,指导当地渔民脱贫致富。

(五)渔业科技服务年总结交流活动。在辽宁省召开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会暨全国渔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交流各地渔业科技工作情况。

四、工作进度

1月至3月:制定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部署各项工作;举办渔业科技服务年暨渔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启动仪式;组织编印水产健康养殖、病害防治、安全用药等系列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和书籍。

4月至10月:开展灾后恢复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召开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交流会;举办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专题研讨盐碱地渔业产业化开发技术。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渔业科技服务活动,宣传报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情况,检查指导各地、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

11月至12月:召开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交流会议。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部属有关渔业单位要提高对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其作为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促进渔民增收、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部成立以渔业局局长为组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各地、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突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合理安排进度,明确责任分工。渔业科技服务年全国标志性活动由我部渔业局统一组织和协调,部属有关渔业单位按分工组织实施。其中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暨渔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启动仪式、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交流活动和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总结交流活动由我部渔业局组织实施,部属有关渔业单位配合;灾后恢复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国水产学会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配合实施;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水产学会配合实施。各牵头单位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确保标志性活动按计划顺利进行。

(三)精心组织,扎实抓出工作成效。各地、各单位要组织水产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以及学会、协会、水产企业和广大渔民积极参与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在配合做好全国标志性活动的同时,组织实施好本地、本单位的标志性活动。要紧紧围绕广大渔民群众对科技的迫切需求,以水产健康养殖为重点,不断创新科技服务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欢迎的科技服务活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渔业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要积极参与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把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强化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着力培育渔业科技示范户,扩大辐射带动范围。

(四)争取支持,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渔业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经费,推动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的全面开展。承担我部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试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项目任务的地区,要充分利用项目资源,争取当地的支持,为渔业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创造条件,确保渔业科技年活动顺利开展。

篇7

【关键词】水产养殖 职业教育 教学实践性

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求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水产养殖专业存在着培训方面的不足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等各种新情况,笔者在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合理、完善的教学改革方案,并在改革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具体做法如下。

一、明确水产养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水产养殖的从业人员中,真正接受过水产专业教育的大、中专人才很少,特别是从事生产第一线工作的专业人员素质低,社会对高素质的人才需要量很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根据水产养殖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初步确定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极具地区特色服务的,能从事鱼、虾、蟹、贝等水产品养殖生产,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基础的,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应用技能的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具体要求是熟练掌握中国对虾,河蟹的养殖技术原理及应用技术熟练应用河蟹工厂化育苗及土地孵化的原理及技术熟练掌握海、淡水鱼类养殖技术及原理,熟练掌握水产动物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基本掌握渔业水质常规指标的分析技术,基本掌握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成分分析及制作技术,具有一定的从事水产养殖企业的生产管理技能,具有一定英语,计算机及应用文写作技能。最终毕业生应具有以下三方面的能力首先是基本素质。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适应生产第一线较为艰苦的条件,并且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其次是操作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渔业水质采样、监测、分析,能够独立进行与养殖有关的水生生物常见物种的鉴定,能够独立进行鱼、虾、蟹、贝等水产动物的养殖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够对各种养殖用饲料进行成分分析及配制等。最后是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养殖需要设计相应的水质监测检验,对养殖所需苗种,土地,规模及进行水质调控,按规划使之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对虾、蟹、贝能够进行整体投入,操作及对策规划,具有参与管理和生产第一线的指导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课时超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目前,普遍存在着把实践性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而依附于理论教学的观念,实践课都是在理论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的。

2、实验课教学方法和模式过于陈旧,缺乏新意。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实验课一般是由老师先讲解,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准备好的材料以及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机械式地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这样,学生养成了惰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对实验的内容不加思考地学习,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受到了限制。

3、教师实践能力欠佳。随着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教学工作量增加,教师埋头于上课,因而没有精力去探索实践性教学的模式,尤其是实践性人才培养的模式。

三、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索

在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之重要性的前提下,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其成为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对水产养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进行了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索。

1、以实习基地为依托的实践性教学。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是学校的“练兵场”,是学生的“习武地”。比如我们所进行的《鱼病学》课程实践性教学,利用了实习的机会,以实习基地为依托,结合鱼病的具体病例教学,将教学范围延伸到校园以外的实际生产单位,把学生分成5~6人一组,每天清晨进行各自范围的巡塘,寻找病鱼,并将每种首次发现的鱼病带入课堂,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症状观察和确疹、设计并实施治疗方案,且要求观察其疗效。

2、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实践性教学。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根据水产养殖专业课程的特点开辟第二课堂进行实践性教学活动。例如《鱼病学》课程,以学校附近的鱼病专业防治诊所作为第二课堂,使学生在参加鱼病的实际诊断的活动过程中,从对专业知识、鱼病诊治现状等中获得了生动、具体且较为系统的第一手资料,尤其能够将理论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融为一体。

3.、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实验。实验课是训练学生阅读资料、调试和操作仪器设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等方面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我们在《鱼病学》课中进行漂白粉有效含氯量的测定的实验时,仅提供该实验所需的材料与物品,整个实验工作均由学生根据实验指导去完成,我们只提示给学生实验中的重点问题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指导学生观察滴定时颜色的变化,终了则根据学生的整个操作过程和实验报告来进行评定实验效果。这样既克服了学生的依赖思想,又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还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水产养殖是有一定季节性的,但是7~8月份学生又正好放暑假,而此时恰好又是水产养殖生产的最佳时期。例如,为了让学生能更系统、更熟练地掌握鱼病防治的知识与技能,我们则安排其利用暑假回家的机会在家乡进行鱼病诊治实习,待下学期开学初递交一份暑假鱼病防治的总结报告来进行该课程实践性考核的最终成绩综合评定。

篇8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开展投入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和监管工作

为保障我区渔业生产资料市场经营秩序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上半年,我站多层次、多方位的开展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印发法律法规、养殖投入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强化水产品生产经营户安全生产要求,提高养殖户对投入品质量安全判的别与防范能力。同时,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渔药的使用。督促各渔药经营单位建立经营台帐,完善产品溯源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渔药流通领域的监管。把渔业投入品市场纳入到有序管理的轨道上来,严防禁药、假、劣兽药等流入市场,坑农、害农。并与投入品经营等单位100%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经营氛围。同时根据苏州市农林局《关于加快推进渔药gsp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展开渔药gsp工作的前期准备。为渔药gsp工作的后期实施提供保障。上半年,我站出动执法车12台次,执法人员46人次对辖区内所有渔药经营单位实施例行、突击检查17次,对少数不符合经营规范的单位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抽检渔药1批4个品种;抽检水产品3批4个品种;抽检产品全部符合相关标准。有效的促进了我区渔业生产有序、健康发展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

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五一”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执法行动,对重要渔业生产基地和渔药经营单位的渔药、饲料等投入品和水产品进行清查,严厉查处绿霉素、孔雀石绿等违禁用药和非法添加剂,累计出动执法车5台次,执法人员24人次,检查渔药经营单位和养殖场33家,没有发现使用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剂的行为,抽检水产品10批次;抽检产品全部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要求水产养殖户建立健全健康养殖档案,准确登记渔药(饲料)购买、使用及水产品购销往来情况,做到有据可查,规范渔药、饲料的使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为此,开展了对水产养殖场的执法检查,检查了新南渔场等5家养殖生产单位的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检查没有发现使用禁用药物和违规使用添加剂等不法行为的现象,但少数单位养殖档案不健全。为此,我们现场要求并督促水产品养殖场(户)建立健全健康养殖档案,进一步规范水产养殖用药行为。

2、开展病害测报、防治服务

目前,已在区内重点水产养殖区域设立了6个水产病害测报点。并选择工作能力强、专业技术硬的技术人员,作为病害测报员加以重点培训与培养,采取定期上报、扎口管理等方式,形成了覆盖全区,监测品种齐全的监测网络,为全面掌握区内水产养殖品种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提供了硬件保障。上半年,通过分析水生动物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系统收集的基础信息。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预报一期,分析了当月发生的病害情况及流行趋势,及时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并预测了下月可能发生的病害情况,反馈到养殖户手中,以做到无病早防、防治结合,降低养殖风险。保障全区无重大疾(疫)病流行,有效控制水生动物疾病漫延,减少因病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并针对上半年气候多变、气温不稳定,水质清瘦,水草长势不好,清泥苔疯长、河蟹脱壳困难等的特点,及时组织水产技术人员深入一线,下到乡、镇、村及鱼塘边,指导渔民调节水质,对症用药,尽量使渔民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

为了适应东太湖环境综合整治的需要,打造新形势、新机遇下沿太湖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使农业真正成为农民持续致富的源泉、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和社会文明和谐的保障。__区人民政府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__区现代渔业示范区,20__年年底已完成了主体工程的施工,20__年开始我站积极协调后续配套设施的建设。

到目前,已在采莲路示范区入口,中心路东入口设置形象展示牌楼二座,在示范区管理中心科教培训室外广场处设置渔业科普长廊一处,在示范区管理中心北门建设传达室用房60平方米,示范区管理中心装修工程基本竣工,完成了示范区内景观绿化工程,水质在线监测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今年以来共接待中外渔业考察团、各级领导参观考察31次720人。

4、实施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渔业科技服务年行动

今年是我区第四年承担江苏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作为示范工程的主要实施部门,我站在总结前三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将河蟹作为本年度主推品种。同时,围绕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将池塘水质生态调控技术、优质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和河蟹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作为主推技术。从建立完善的渔业科技入户服务体系和专业、负责的渔业科技入户工作队伍,优化优势产品,打造生态、健康、可持续的渔业主导产业着手,确保今年的科技入户工作在产量效益上取得新成效、入户机制上取得新突破、促进增收上取得新成果。

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区20个技术指导员、420户河蟹养殖示范户的遴选和基本信息采集工作,确定了在东山镇潦里村、临湖镇湖桥村、临湖镇采莲村3个渔业村实现区域性整村推进,确定示范面积9240亩。其中:潦里村--示范户226户,指导员11名,入户指导面积4385亩;湖桥村--示范户106户,指导员5名,示范面积1662亩;采莲村--示范户88户,指导员4名,示范面积3193亩。其中,2

5户为河蟹良种养殖户,面积259亩。同时,辐射我区及周边地区6000户河蟹养殖户,辐射面积90000亩。组建了由一名研究员、两名高级工程师、两名工程师组成的科技入户专家组,已报送省海洋与渔业局科技入户信息10条。

制定并落实渔业科技服务年行动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已邀请水科院淡水所、市推广站等的资深水产专家、学者,在全区组织举办塘水质生态调控技术、优质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河蟹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18期,受训渔民4000多人次。组织编写发放实用技术资料6种,举办技术指导员培训1期,组织赴高淳、新建参观学习一次,补贴发放急需生产资料优质河蟹环保饲料2吨、生物调水王(复合芽孢杆菌粉剂)等微生物制剂2吨,折合人民币80000元。赠送各种专业宣传资料、《科学养鱼》、《水产养殖》期刊120__余份。深入塘边生产一线现场接受咨询指导近20__人次。同时向社会公布两部技术咨询电话,全天候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技术服务无盲点,截至目前,累计解答电话咨询100余人次。

5、强化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加强全站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落实学习制度,保证学习质量,同时注重加强专业技术、法律知识及办公自动化知识学习,选送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将业务学习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开展工作,进行技术服务。

6、其它工作

撰写渔牧简讯9篇,及时相关信息。

结合__区第九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开展渔业科普宣传活动。

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实验室建设,目前实验室已建成,正组织实施内部装修和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

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下半年我站将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加大渔业法规宣传力度,继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渔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努力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确保消费者能吃上放心的水产品。

2、继续做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服务。在做好养殖病害预测报工作、相关信息的同时,针对发病情况,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巡回服务,为基层解决病害防治技术难题,服务渔业生产。

3、继续做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在生产关健时节,积极深入养殖一线,做好各类病害的检测、预防及治疗工作。

4、抓好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狠抓配套措施落实,加快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同时做好示范区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服务工作,把示范区打造成__区渔业特色示范区。

5、继续抓好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切实作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集中推广,重点抓好技术培训、入户指导、中期检查、测产评估和统计汇总等工作,确保本年度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6、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对池塘水质生态调控技术、优质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和河蟹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培训。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提高渔民养殖技术水平。

篇9

关键词 水产养殖;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339-02

位于南海之滨的广东是我国水产养殖大省,区域内水系发达、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其养殖水面居全国前列,水产品产量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13.6%以上,是我国第二大水产品生产省,是广东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办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该校于197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第1批本科学生,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水产养殖是广东省重点学科,1988年获准设立水产养殖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准水产学科博士学位点建设,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批准,正式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从而实现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并且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

1 抓住机遇,贯彻战略部署

目前,党的十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国务院通过了《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发展规划》,为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农业部《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三大方向,即推行水产健康养殖,促进水产养殖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向转变;推广水产良种和渔业科技,促进水产养殖向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实施水产养殖生产全程质量监控,促进水产养殖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进入后建博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此时与同样开设有水产养殖专业的中国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相比,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每年培养的水产高素质复合创新人才数量明显偏低,在质量上与兄弟院校的毕业生也有着明显的差距[1]。因此,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探索新时期水产养殖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缩小与一流院校的发展差距,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是当务之急。

2 立足应用,培养“三能”人才

“因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广东海洋大学在华南地区海洋和水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科技支撑作用。在南海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技术均居国内先进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海洋和水产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及“日本囊对虾和斑节对虾地膜覆沙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等相关成果在南方各省的推广面积达2.2万hm2,培养对虾养殖技术人员2.4万人,实现产值116亿元,新增利税11亿元,解决了近50万人就业。在水产科技的有力支撑下,仅湛江地区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均为全国第1位。

辉煌成绩的取得,与广东海洋大学“肩负海洋使命,培养三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立校之本,发展之源[2]。水产博士点的建设和取得,更是如虎添翼,为水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探索创新广东海洋大学校新时期水产养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成为一个新颖的课题。

3 依托科研,创新培养模式

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体制改革,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增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动力。自从2008年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科博士点立项建设以来,水产学科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快速、重大的发展。近年来水产学科专业教师承担各级科研课题350余项,总经费10 352万元,其中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行业公益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等近40项,经费逾4 000万元。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或源期刊论文100余篇;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其中省一等奖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4项,授权专利23项;目前建有8个省部(厅)级重点实验室(中心),仪器总值逾5 000万元,实验室面积达14 000 m2,水产学科科研条件及水平获得重大的改善和提升。实践证明,以科研为依托,致力于教学、科研及实践的创新探索,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科研实力,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实现科研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科拟以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契机,依托科研,努力探索教育、科研、实践三大人才培养工程的创新模式。

3.1 依托科研,致力教育创新

广东海洋大学定位为具有鲜明鲜明地域特色、国内知名的研究教学型高校,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始终是该校的发展主题。

3.1.1 本科教育创新。一是特色专业培育。加强水产养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以省级和国家特色(重点)专业为建设目标。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科学指导、分类培养、自主选择的培养机制,探索和构建结构合理、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有效统筹学科、专业、师资、课程、教材、基地等人才培养要素,逐步构建适合研究型教学学院要求的多学科综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体系[3-4]。三是优秀教学团队培育。实行专业首席教师制度,建立一支优秀的专业课程建设团队;完善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助教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选派教学骨干赴境内外参加课程教学能力培训和交流;以科研项目、教改课题、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建设为载体,加快培育省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

3.1.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一是实施优质生源工程。启动校内本科生专业教育与考研课程辅导项目,提高本校本科生考研的积极性和成绩;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健全学院、系(科研团队)、导师共同参与的研究生招生宣传体系;与兄弟院校建立研究生调剂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吸引优质生源树立良好的口碑。二是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围绕3个方面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在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中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加招生录取中导师与研究生的双向选择权利;加大对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从而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精神;建立和完善导师资助制度,使研究生的培养围绕导师的科研课题来进行,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步伐。三是实施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逐步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体系,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项目。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积极申请承办研究生学术论坛与暑期学校,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积极申报校级、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实施优秀研究生论文培育计划,全面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3.2 依托科研,致力学术创新

3.2.1 实施学科项目培育计划,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广东省“十二五”现代渔业发展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为指导,瞄准国际前沿,紧扣南海现代渔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建设大团队、争取大项目、培育大成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抓手,推动实施学科建设项目的培育计划。

3.2.2 加强科研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对“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的支持,积极争取“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获教育厅滚动支持,做好“广东高校热带海产无脊椎动物养殖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对虾质量安全控制实验室”、“农业部广东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的建设工作,从而建立起完善的科研支撑服务体系。

3.3 依托科研,致力实践和就业协同创新

3.3.1 依托科研基地,打造生产实践大平台。水产养殖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科学研究归根结底是为社会,为生产提供指导和服务,生产实践是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主题[5-6]。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研究基地位于湛江市东海岛,占地20 hm2,基建投资近3 000万元。主要包括有海洋生物繁育车间、种苗标准池、办公楼、综合实验楼和专家楼等科研设施。另配有完善的水处理系统设备、玻璃钢培育系统、海水渗滤与引水系统、淡水热水深井等配套设施,可供逾300名学生同时进行科研、实践和生产实习。近年来,以海洋生物研究基地为依托,先后立项并完成了农业部南方对虾质量安全控制实验室、农业部广东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对虾种苗种质分析实验室、病害防治实验室、环境检测与控制实验室的建设。科研生产实践大平台的成功建设,不仅为海洋生物技术与水产研发提供有力支撑,也已成为广东省乃至南海区域海洋与水产科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科研基地[7-8]。

3.3.2 院企协同创新,“订单式”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紧紧围绕现代渔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广泛建立学院与企业的联合,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产、学、研结合,强化学生生产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自2007年起,广东海洋大学与国内著名的水产企业联合,陆续开设了“海大班”、“粤海班”、“恒兴班”等,2012年又开设了“通威班”。企业定期安排高级管理人员、技术总监、营销精英及技术骨干进校为班里的学员免费授课,强化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训经验,并提前接触相关公司的企业文化。学生在这种校园文化熏陶下,逐步增强了对水产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学生就业有针对性,缩短了就业链条,节约了就业成本[9-10]。据统计,近几年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每年到水产行业就业的高达95%以上。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水产学科90%左右的毕业生一直在水产行业就业和创业,并在本行业得到较好的发展,也为水产学科就业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达到学院、企业、学生“三赢”的效果。

4 参考文献

[1] 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强化产学研结合培养水产创新型人才[J].中国校外教育,2012(9):20-21.

[2] 张光亚.广东海洋大学三能人才培养的实践[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108-109.

[3] 陈京华.水产养殖学专业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20-21.

[4] 赵文,蒲红宇.通过生产实习实现水产养殖学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的应用型转变[J].中国农业教育,2008(4):54-55.

[5] 黄进强,刘哲,蔡原,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实验与实习教学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1,14(1):177-179

[6] 安振华,王平.水产养殖专业苗种繁育和养殖实践教学的创新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335-340.

[7] 陈马康,魏华.面向21世纪的水产养殖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5(4):340-342.

[8] 张安国,杨凤影,侯文久,等.水产养殖专业高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22):140.

篇10

一、工作内容及目标要求

1、水域养殖证是使用养殖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合法凭证。持证人从事养殖生产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可以按规定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投资、技术服务和培训教育、病害防治等优惠政策。同时,水域养殖证也是判断水域养殖使用功能的基本依据。当水域因国家建设及其它项目被征用或受到污染造成损失时,养殖者可凭水域养殖证申请合理补偿或索取赔偿。

2、水产养殖生产者要持水域养殖证方可申请苗种生产审批、水产品原产地证书、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资格的认定、水生动物驯养繁殖证等,并享受国家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3、持证人在使用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时,应按规划要求合理布局,科学投饵、用药,不得造成水域污染,并严格按照水域养殖证所规定的养殖区域、类型和方式等内容从事生产活动。

4、完善以水域养殖证制度为基础的养殖业管理制度是现代渔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上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明确要求,今后养殖业的发展政策要与养殖证制度的实施结合起来,以水域养殖证制度统筹各项工作,凡是涉及养殖业发展的国家支持项目或投资计划(如良种工程、病害防治中心、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重大科技推广、科技示范场、出口基地县建设等项目)的报批,一律要审查养殖证制度的实施情况。

二、发证范围

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利用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取得养殖证。

(一)发证对象。

1、已开发且无争议的国有水面。

2、承包期三年以上的集体所有的山塘、水库和永久性的池塘。

(二)暂缓发证对象

1、未经水利部门批准私自占用河道开挖的池塘。

2、有争议的水面。

3、在土地权属不清的地域开挖的池塘。

(三)不发证对象

1、城镇规划区内开挖的池塘、库湾、库叉。

2、承包期为一年一包、轮流坐庄的水面。

三、发证程序

1、申请。单位和个人使用全民所有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应向县农业局申领《全民所有水域养殖证申请表》填写,单位申请的,还应提交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证明材料、养殖技术条件说明等。

2、审核。县农业局收到申请后,应对其进行认真审查,并会同县国土局、县水务局等相关单位人员进行现场勘验,确认标界,核实有关情况。

3、批准。经审核,对符合规定的,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颁发养殖证。

4、登记造册、公告。对已颁发的养殖证应登记造册,颁证水域要绘图标示,及时向社会公告。

四、工作步骤

我县的养殖证发放计划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即:7月底以前对符合条件的现有养殖水域全部发放养殖证。具体分三个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份)。完善水域养殖证制度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并直接关系到广大养殖者的切身利益。各地、各部门要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大力宣传和介绍养殖证的功能、作用和发放范围、程序,以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1、逐级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具体工作。

2、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介宣传实施养殖证制度的重要意义,发证要求和操作程序,做到家喻户晓,每个乡镇、村须张贴完善养殖证制度的宣传标语3—5条。

3、举办专题培训班。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分别对乡镇分管领导以及有关部门抽调的发证工作人员、村干部进行技术培训,重点学习和布置发证工作的具体工作方法、须掌握的有关政策和应该注意的事项等。

(二)调查登记阶段(5月份)。各乡镇应抽调干部、站所负责人等工作人员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深入生产第一线,对辖区内的水域使用、养殖生产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并填写登记表、绘图标示、建立档案资料。

(三)审核发证阶段(6—7月份)。县农业局要将全县普查上报的水域进行汇总,并筛选出哪些水域可办证、哪些水域暂缓办证、哪些水面不能办证。可办证的及时报县人民政府审批,暂缓办证的以及不能办证的水面要及时通知养殖户。要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水域养殖证的核发、换发、补发工作。在发放养殖证时必须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发证前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机构。为加强对此次发证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农业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县财政局、县水务局、县国土局、县文广局、县统计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完善养殖证制度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县农业局负责协调和水域普查摸底登记,以及提供技术资料和水域汇总、审核发证,编制水域养殖规划;县文广局负责宣传播放有关资料;县水务和县统计局负责提供水域的分布和面积;县国土局负责绘制普查办证水域界至图。各乡镇也必须成立相应的机构,并将成员名单报县完善水域养殖证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保此次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