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学范文
时间:2023-03-15 03:1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问: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广播电视学要教会学生的主要本领是: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广播电视记者和节目编导,当然也会涉及影视节目的制作,如果有兴趣,大可在本科期间拍摄几部微电影,过过导演的瘾。
问: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答:如果你是影视爱好者,对动态画面有良好的感知能力,欢迎你报考本专业。此外,本专业强调动手能力,希望考生在高中期间已经对摄影、视频制作有浓厚的兴趣,乃至有些实践尝试。另外我们十分欢迎兴趣宽泛,涉猎甚广的考生,因为对画面的感觉可以后期加强,但是对学科的兴趣和快速吸取知识的能力,却不是短期内能教会的。
小编插话:果然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要行动起来,用镜头来观察世界,用知识来武装自己!
问:社会上是否对广播电视学专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答:很多人以为,电视天天看,还需要学习吗?其实制作影视节目的流程相当复杂,属于团队合作型工作。例如制作一档综艺娱乐节目,需要编导、摄像、灯光舞美及后期制作等专业工作的综合配合,如《中国好声音》有27个机位、百余人的团队为之工作。
小编插话:原来一档节目需要这么多的工作人员合作完成,广播电视学要的是“团队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哦!
问: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核心、特色课程有哪些?
答:本科生课程大致分为大类必修课、大类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专业必修课包括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影视编导理论与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主持概论、节目策划与营销、西方电影史等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技术含量的课程。专业选修课包括纪录片创作、视听语言、新闻评论、媒介融合等。强调动手能力,培养专业性人才是课程的总体目标。
小编插话:想要做一名合格的电视人,可不是那么简单,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强调动手能力。感兴趣的同学,你们准备好了吗?
问: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什么行业?
答:最对口的行业是广播电视机构,还有影视制作企业。当然还有不少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媒介策划、公共关系方面的人才,我们在培养方案中兼顾了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类课程,毕业生也能应聘相关岗位。
问:看来广播电视学还是很有就业市场的,作为一名本专业的“资深学生”,你能谈谈自己的大学感悟吗?
篇2
[关键词] 农广校;发展;思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现代农业和农村社会必须要求具有高素质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而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培养与培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教育工作,作为农业教育生力军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简称农广校)就肩负着这一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
一、新时期农广校发展的意义
1.发展农民教育,是新时期赋予农广校的历史任务
根据国家“十五”发展规划要求,在2050年前,中国城市化率必须提高到70%—80%,即在未来50年内,中国将有80多亿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而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直接影响了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进程,更不适应城镇经济发展农民转移执业的需要。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见》[2002]4号中明确提出,要下大力气把农民职业培训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因此,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加快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步伐,是新时期赋予农广校的历史使命。
2.发展农民教育,是农广校与时俱进,开拓发展的需要
自80年代初,农广校开办以来,以其系统办学优势,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适应了“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需要,为农村培养了大批人才。特别是农广校围绕种养业开设专业,培养的人才充实壮大了农技推广队伍,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基层队伍建设。针对变化了的新形势,农广校作为一所面向“三农”,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远程开放式农民终身教育机构,必须与时俱进,把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3.发展农民教育,是农广校下沉工作重心,更好地服务农民,体现办学宗旨的需要
农广校办学重心下沉是各级党政对农广校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农广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所谓“重心下沉”就是要把办学重心切入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上去,就是要把农广校办学与千家万户千差万别的农民的现实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多层次、多领域地为农民提供教育服务。而当前提高农民的择业、就业和从业能力是农村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因此,农广校必须下沉工作重心,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三农”,引导农民尽快走上富裕之路,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出力。
二、农广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办学条件差,办学经费严重不足
农广校从诞生之日起,就缺少必要的硬件设施。 作为农广校自身来讲,由于它是是政府举办的一所社会性 公益性的学校,不可能积累资金改善自己,而政府又不加大对农广校的投入,办学过程中既不注重也无力来更新、添置教学设施,形成了电教不电,远教不远的局面。许多学校基本上是既无硬件设备,又无软件贮存,无电视、无电脑、无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只有办公室、桌子、凳子,与远程教育名不符实,难于与其他成人学校抗衡。
2.教师队伍专业面窄,实践技能差
随着农民培训内容的多样化,多数农广校非常缺乏能满足农村生产实际的专业老师,影响了农广校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专业性非常强的培训内容,多数教师都是停留在理论上,没有动手能力,实习实践水平低,传授的知识大多经不起实践的推敲。尤其是农民朋友迫切需要的农村实用技术,更是匮乏。许多社会急需的专业开办不起来,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员学不到所需知识,必将导致农广校办学声望下降,走向恶性循环。
3.只重学员培养,而轻视学员出路
农广校将学员招进来之后,进行为期两年的理论学习,只要求各科成绩及格,毕业资格审查合格,发放毕业证书就算了事,而学员毕业回到农村后,很少过问他们学用结合情况和效果,也没有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提供致富、招工、劳务输出等就业方面的相关信息,学员的出路完全靠自己,这样就增加了招生的难度。
三、新时期农广校发展的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办学实力
加强教学场地、实验设施、实习场所等教学硬件建设刻不容缓。一方面,我们要依靠各级政府在经费上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要坚持走自我发展的道路。并要充分利用有关政策兴办经济实体,实行以商养学。只有我们学校的硬件设施上去了,才可能立足于市场于不败之地。
2.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素质
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农广校教职工都必须加强学习,尤其是市场经济、世贸知识、双师型和多师型知识学习,以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农广校应根据教学专业设置,增加学校编制,推行教师资格聘用制,急需短缺人才向外引进,不断充实师资队伍,让学历高、有专长、又愿意从事农业教育的同志走进农广校,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作用。总之,要采取多种形式,造就一支高效、精干、爱岗敬业、的农广校教师队伍,以适应新时展的需要。
3.根据人才市场需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为了能够在生源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农广校就必须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深入研究人才市场,就业市场和信息市场,在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的基础上,搞清本地人才的需求状况和人才走势,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库,并以此为据,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层次、种类、数量、质量等,按本地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有计划地扩大招生规模。
总之,在新形式下,农广校应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办学途径,不断更新自身的软、硬件环境,以适应办学发展需要,更好的服务于“三农”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宝.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战略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 广播 电视 艺术学 概念 价值 意义 要素
因为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均系新艺术品种,所以研究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也自然成为一门尚在构建之中的新兴艺术学科,对这门新学科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不仅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学本身的构建,而且对于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与实践参考价值。为此,本文专门对比发表若干探索性拙见,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进行。
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内涵
广播电视艺术学是研究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特点、性质、规律的专门学科,也是一门广播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综合学科。
广播艺术是一门新兴艺术,它主要包括广播剧、广播小说、广播诗歌、广播散文、广播小品、广播音乐、广播曲艺(广播相声、广播二人转、广播山东快书、广播鼓词、广播评弹等)、广播话剧、广播歌剧、广播音乐剧、广播戏曲(京剧、评剧、龙江剧等等)、广播综艺节目、广播专题文艺节目、广播文艺谈话类节目等等。
电视艺术也是一门新兴艺术,它主要包括电视剧(连续剧、系列剧、单本剧、小品等)、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游戏类、益智类、真人秀、新人秀、达人秀等)、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晚会,以及直接或播映的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曲艺、电视杂技、电视魔术、电视皮影、电视木偶剧、电视戏剧、电视电影、艺术体操、冰上舞蹈、时装表演等等。
广播电视艺术学,作为专门研究广播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可见其研究的范围很广播,涉及的层面很深,要求的水准很高,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价值意义
广播电视艺术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作为一门艺术理论学科,广播电视学以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为研究对象,即以这两大艺术的具体艺术实践为基础,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升华,形成一门系统化,高端化的新兴学科。它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指导思想,坚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反转过来,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理论学科,它又对于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创作、表演、制作、欣赏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与实践参考意义,也就是说,它既来源于艺术实践,反转过来又指导艺术实践。
三、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构成要素
广播电视艺术学作为一门系统化的新兴学科,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广播电视艺术的性质、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广播电视艺术的发展规律等等,其中尤以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为重点与核心。
具体而言,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广播电视艺术是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完美结合的艺术。
众所周知,广播电视艺术的科技含量很高,其技术性特征十分鲜明。广播艺术通过把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发射装置发送出去,供听众通过收音装置把电信号还原成声音收听。其科技原理是通过无线恨波或导线传送、收听声频。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的,叫无线义广播;通过导线传送的,称作有线广播。不论有线广播还是无线广播,其技术性都很强。而电视艺术则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电视是同时传送声频与视频的电子技术,在发送前端,先由摄像机把图像发出的光信息——图像上各个画面上的亮暗、色彩不同的光点、逐点、逐行、逐帧转换成相应的视频电信号,与此同时,微音器也将与图像相关的声音(语言或音乐等)转换成相应的音频电信号。这些信号载荷在高频载波上,经放大后由天线辐射出去。电视接收机再将收到的电信号依次逐点、逐行、逐帧与发送端同步地还原为亮暗不同、色彩不同的光点,在显像管的荧光屏上再现出来,同时由扬声器产生原来的声音。20世纪90年代初,又出现了利用全数字压缩技术的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称为“数码电视”,并通过卫星传送与接收,简称“卫视”,其技术性更强、更先进。
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艺术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完全符合艺术的本质,具有艺术的基本特征,即“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像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头潜移默化的作用。”[2]
由此可见,广播电视学因为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所具有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统一的艺术基因,因此也自然以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作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二)传播性与欣赏性的统一
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是大众传媒艺术,传播性是二者共有的特点。特别是电视艺术,比广播艺术更具有传播广泛、快捷、完整的特点。由于电视的崛起与普及,使得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认为电视与卫星技术的产生,使地球“愈来愈小”,人类已跨越时空的限制,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则进一步指出:“从语言到文字,几万年;从文字到印刷,几千年,从印刷到电视和广播,400年;从第一次实验电视到从月球播回实况电视,50年。”[3]特别是电视与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的结合,构成了电子信息网——信息高速公路,更成为当今世界传媒的最大亮点。
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艺术又具有欣赏性特征,所有的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是供人们欣赏的。正因为如此,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才必须注意群众欣赏的主体地位的研究,注意与欣赏者的互动理论的研究。
(三)文化性与娱乐性的统一
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它们都代表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显著成就。
与此同时,作为艺术,它们又都具有娱乐性特点,即“寓教于乐”,传播文化要通过文化娱乐,文化娱乐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文化的传播。
因此,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也要注重这种文化性与娱乐性统一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209.
篇4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艺术学和文学为基础,广播、电视、电影为基本媒介平台,着眼于媒介技术与艺术发展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培养从事广播、电视、电影和新媒体音视频艺术的内容生产、评论及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毕业生活跃于中央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灿星文化、远景影视、乐视网等全国各大媒体和影视制作机构。
(一)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包括节目编导、影视导演、摄影与制作三个培养方向。该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突出对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熟练专业技能、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出色团队精神的培养,主要为各电视台、影视公司、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等相关媒体输送电视节目、影视剧、网络节目与网络剧、广告片的编导、摄影与制作、主持、策划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也为企事业单位输送宣传推广人才。
(二)招生计划
2017 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向江苏省、安徽省、四川省、浙江省招收本科生 45 名,学制 4 年。
招生专业
招生省份
招生计划
专业考试形式
广播电视编导
江苏省
36
参加江苏省统考
安徽省
3
参加生源地所在省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统考或联考
四川省
3
浙江省
3(文科2名,理科1名)
(三)报考条件
1.考生必须符合所在省份 2017 年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考试报名条件,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有志于从事广播电视相关专业工作。
2.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需按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持报考所需的证件,到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地点办理高考文化及艺术专业考试报名手续,领取艺术专业考试的相关材料,并参加相关考试。
(四)专业考试
考生须参加生源地所在省份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统考或联考,具体考试安排详见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信息。
(五)文化考试
考生须按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参加 2017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文化考试方案及科目均按考生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文件规定执行。
(六)录取办法
对报考南京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高考文化分达到生源地所在省同批次同类型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且专业分(统考或联考)达到生源地所在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进档考生,录取时将其高考文化分与专业分(统考或联考)相加形成综合分,按照综合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江苏考生要求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 50 分。若综合分相同,则按高考文化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若高考文化分仍相同,则按语文、数学 2 门科目的原始分之和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
(七)相关说明
本简章内容如与教育部和考生生源地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关于 2017 年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文件精神相抵触的,均以教育部和考生生源地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文件为准。
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25)83720759、83598534
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网址:bkzs.njnu.edu.cn/
篇5
关键词:新时期;广播电视大学;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是对学生个人的信息及学习实际情况等进行考核管理,同时也是做好学生的入学注册、成绩考核、记载学位信息和毕业信息,这些都是学籍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内容。新时期的广播电视大学应该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籍管理方法及实践的作用。
广播电视大学学籍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之所以会受到制约,主要是因为思想认识不够。没有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就会使学籍管理工作陷入困境,主要体现在服务管理工作落后,缺少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技术更新速度比较缓慢,没有充分发挥出保障机制的主要作用。所以,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管理观念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为了实现教学管理模式的开放性,应该对服务手段进行逐步改善,以做好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通过积累和总结经验,使学生的学籍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树立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思想理念
从表面上来看,广播电视大学学籍管理比较重视数据的管理,其实质上学籍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至关重要,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学籍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思想理念,通过学籍的管理来体现学生被尊重、被关爱,使学生具有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要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理念渗透到整个学籍管理的过程中,使学籍管理突出教育的人性化,体现出学生的价值,从学籍管理工作中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被全面教育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广播电视大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实现。在近几年来,广播电视大学开始实施了学分制、自主选课的形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籍管理工作作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教学手段。
二、注重学籍管理的系统化
教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学籍管理,和学校的各个部门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应该注重学籍管理的系统化,使学籍管理工作逐渐向着独立性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注重学籍管理的系统化,有助于增强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发挥其协调功能,有利于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广义上来看,学籍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将独立性和开放性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也就是达成各个部门之间合作的默契。从狭义上来看,学籍管理系统工作是相对独立的,通过进行细化,贯穿学籍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例如,利用计算机对象学生的学籍进行详细记录和管理。注重学籍管理的系统化,可以完善学校学籍管理系统,使各项信息更加详细,同时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籍管理,有利于及时操作,并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
三、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是新时期的广播电视大学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谐的校园环境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公平对待学生、增强师生之间的交往、实现和平共处的目标。和谐的校园环境尊重学生自身的权利,能够表明学生的生活态度,给学生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主要让学生对自己学籍的重要性有个深刻的认识,当学生在学校期间犯错误时,可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的学籍和个人档案没有不良的记录。
四、建立健全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
新时期的广播电视大学应该按照学籍管理的科学规律和规范的原则,建立健全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籍管理工作中的不良行为,以提高工作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以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对学籍管理的相关文件进行简化和完善,熟悉具体的工作流程,按照实际的操作流程进行,在注册学生个人信息、登陆学生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还要定期对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对工作优秀的人员还要给予薪金奖励,这样可以调动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广播电视大学学籍管理工作的需要,就需要学校从全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学籍管理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和学生的学习和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籍管理工作能为学生提供服务、保证学生的信息真实准确,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保证学生信息的可靠性,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对管理理念进行不断创新,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为提升学籍管理工作的质量摸索经验。
参考文献:
[1]毛小青.广播电视大学学籍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2]张琨.浅析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工作[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篇6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学 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37-02
一、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考核模式已不适应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既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发展,又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传统考试存在的弊端日益显露:
1.考试制度上的弊端
在考试制度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传统考试方式也是把期末进行的学业成绩考试作为对教学的最基本的评价。但考试作为教育测量的工具,学业成绩考试只能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同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新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要求学生受到广播电视新闻思维和实务的基本训练,更要求学生具有运用新闻理论、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而这一切很难从一次考试中得到真实和全面的体现。
2.考试内容上的弊端
传统考试在内容上重理论测试、轻实践能力考核;重知识的掌握、轻综合能力的培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的考试题型往往是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和理解题等识记性内容较多,案例分析等综合能力型内容较少,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很客观地反映出来。考试如同指挥棒,这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讲授,轻视或忽视对学生实务(或实际)能力的培养,极易催化高分低能。
3.考试形式上的弊端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考试,有笔试多于实践操作,记忆性内容多于理解性内容,内容形式单一,方法单调等问题。一般采用书面、闭卷的形式进行,而口试、操作、新闻实践、综合考试等很少见。这种考试方式偏重于考核学生的新闻理论知识,忽视新闻实践教学的考核,忽视学生新闻实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考核。
4.考试成绩评定上的弊端
传统考试由于多用闭卷,成绩评定一般是按教师编制的“标准答案”给分,学生几乎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这种按既定标准答案评定分数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另外,“一纸定乾坤”这种学业成绩的评定,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缺少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
由此可见,要摆脱传统考试的尴尬现状,培养符合现代传媒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考试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考
1.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考试改革应确立的指导思想
(1)坚持正确的考试理念。首先,要树立考试是双向活动的理念。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考试只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法,面对考试,学生永远是被动者,教师永远都是审判官。其实考试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活动,它既是对受教育者知识掌握和实际能力的考核,也是对教育者工作态度和教学能力的检测。只有树立这样的考试理念,才能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2)坚持能力导向,促进素质教育、就业教育。考试内容要反映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考核方式应当多给学生动手实践及独立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机会,真正做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
(3)坚持综合评价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程考试的直接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间接目的是通过考试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应变能力;终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每个学生的专业素质、认识和实践能力、先天的和后天的潜在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和谐的发展。
2.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考试改革具体措施
整体改革思路清晰之后,本人根据所任课程的特点进行考试方式改革。因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仅主干课程就有十多门,还有专业任选课、限选课以及职业技能课等,而每一门课程由于课程性质、开课时间和课时分配等均有不同,故不能采用统一的考试形式,而是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在此本人就所教《新闻学概论》、《电视节目主持》、《礼仪文化》等课程展开探讨。
本改革方案将考试分为 5个部分:平时表现、作品、展示、口试、笔试。成绩分别占总分的10%、10%、20%、20%、40%。
(1)平时表现。学生平时表现是指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笔记情况、回答教师提问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教师平时上课时一定要做好登记,以避免随意给分或者恶意扣分,引导学生注重平时表现,从点滴做起,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作品。为了巩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上交一定数量的作品是必不可少的。作品主要是指学生单独或分组拍摄、制作的成片。因为作品计入期末成绩,所以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会用心去策划、思考、拍摄、制作,因此有利于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3)展示。其方法是学生根据课程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出来。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很多课程落脚点在于学生懂,能上手。因此,展示既是对学生理解知识的一种检阅,也是对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次考查。
(4)口试。指的是答辩式口试,其程序可参照论文答辩的方式进行。教师预先做好试题库,考试时由考生抽取题目(可抽2次),当场宣讲对题目的理解,然后由评委围绕考题就相关知识进行提问,学生当场回答评委提问,最后老师根据考生的综合表现给出成绩。这种考试对学生和教师要求均很高,教师要充分准备提问,学生要非常熟悉所学课程内容,而且要很好地表达出来,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好的口才。可以说,学生要想得到较高分数,单凭临时突击是不可能过关的。
(5)笔试。这是通用的一种考试方式,它主要是考查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考试改革中加入笔试部分主要是两个原因:①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而并非单纯的实践课,学生只有掌握了必备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才能做好新闻实践工作,提高实践技能,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②如果没有笔试,学生就会放松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容易误导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思想形成。因此,理论知识考核的分数在整个考核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40%)。
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效果分析
笔者在所教班级进行了为期2个学期的试点,通过试点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1.形式新颖独特,深受学生喜爱。
由于此种考试制度构思别出心裁、形式新颖独特,一改过去那种沉闷单调的方式: 既考理论也考实务;既考期终也考平时;既有笔试又有口试;既有任课教师打分,也有评委小组打分。其透明度很高,基本能做到公平、公正,因此深受学生喜爱。
2.充分发挥了个体优势,激发了学生各种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对此种改革积极拥护、兴趣浓厚,因此,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气氛空前高涨。当然,不可否认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新的考试制度、考试形式多样,能充分照顾到学生不同能力表现的需求,学生在此种考试中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途径,发现自己的强项和优势,让考试充满快乐,重新找回曾经失落的自信。
3.杜绝了突击复习和“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篇7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enan Radio & TV University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郑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6开
国际刊号:1671-2862
国内刊号:41-1326/Z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8
第一条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宏观管理,保证教育质量,促进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广播电视大学是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地方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分校、教学管理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
第三条广播电视大学应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为办学的指导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
第四条广播电视大学应加强同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协作。
第二章性质与任务
第五条广播电视大学是采用广播、电视、印刷和视听教材等媒体进行远距离教学的开放性高等学校,是在教学上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远距离教育系统。
第六条广播电视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举办以高等专科为主的学历教育,同时,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社会各界的职业技术教育、岗位培训、专业培训、继续教育提供教学服务。
第三章设置原则
第七条设置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分校、工作站,应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办学条件的可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处理好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同发展其他各类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讲求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设置。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设置。
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含地级市,下同)可根据在籍学生人数设置广播电视大学分校。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所属市,可根据办学任务及在籍学生人数设置广播电视大学分校或工作站。
县(含县级市,下同)和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可根据在籍学生人数及其他类成人教育的需要,统筹设立相应的工作站。
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及工作站,根据教学管理的需要组建教学班。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可举办实验性直属教学班。
第八条广播电视大学设置专业和课程,应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符合通用性强、适应面广、学员视听率高的原则。
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专业,可分别由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及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分校设置。
广播电视大学可按以上原则接受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委托设置专业和课程。
第九条广播电视大学可根据人才需求附设中专部。
中专部的专业或课程,可分别由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及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分校设置。
第四章设置标准
第十条设置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分校,应当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达到大学本科毕业文化水平,熟悉远距离教育规律的专职校长和副校长。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分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教学管理人员和专职或兼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
设置工作站,应当配备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达到大学专科毕业以上文化水平的专职负责人。
第十一条设置广播电视大学,须配备与教学任务相适应的合格教师。
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须具有与所担任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学术水平,懂得远距离教育的教学法,并具有编写辅导教材和进行面授辅导的能力。
第十二条广播电视大学的专任或兼任教师,均须通过任课资格审查,方可担任课程教学,其资格审查和聘任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广播电视大学每个专业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务的专任或兼任教师两名,每门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讲师或相当于讲师以上职务的专任或兼任主讲教师一名。辅导教师的配备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开设课程的主讲教师和教材主编应从全国范围内择优聘任。
第十三条广播电视大学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办学经费,须有稳定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学员人均经常费开支标准和解决办法,应区别不同的办学层次,学科类别及学习年限,按国家或地方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设置广播电视大学,须具有与学校任务和规模相适应的固定校舍、图书资料、仪器设备,有相对稳定(含租用)的教学实习、实验基地。
第五章审批程序
第十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的设置和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审核,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
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分校、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市区分校或工作站的设置和变更,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县和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的设置和变更,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准,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设置专业的科类计划和岗位培训、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的课程及附设中专部,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核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及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分校设置专科专业和岗位培训、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的课程及附设中专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十七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规定职权内,依照本规定第三章和第四章的规定,分别对广播电视大学申请设置或变更学校专业及课程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第六章职责
第十八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职责:
举办全国统一开设的专业科类,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统一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
负责编审统一开设课程的印刷教材,制作视听教材,并出版发行;
负责统一开设课程的考试和命题工作;
加强师资、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培训工作;
开展远距离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
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业务工作。
第十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的职责:
举办面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统一开设的专业,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拟订自行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自行开设课程的印刷教材及教学辅导资料,制作自行开设课程的视听教材;
组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开设课程的考试及评卷,负责自开课程的考试和命题等工作;
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教学、教务、考务、学籍等管理细则,并组织实施。负责录取新生,颁发毕业证书、单科证书、结业证书;
培训师资,开展教学研究,总结交流办学、教学经验;
指导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工作站的教学业务工作;
指导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十条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市区广播电视大学分校或工作站的职责:
按照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计划,组织听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考核、实验、实习、毕业作业(论文)等教学活动;
贯彻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关于教学、教务、考务、学籍管理等规章制度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制定的相应的管理细则;
负责所属工作站、教学班的组建和教学管理;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颁发结业证书;
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分校须负责面向本地区自办的专科毕业及其他层次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的职责:
聘请辅导教师和非学历教育自开课程的任课教师;
负责各教学环节的组织工作和教学班的各项管理工作;
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七章教学
第二十二条广播电视大学面向全社会实施开放教学。采取视听、自学、函授、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以视听和自学为主。
第二十三条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过程采用全国统一开设课程和地主自行开设课程相结合,以全国统一开设课程为主的方式。
第二十四条广播电视大学举办的学历教育,学员须通过国家规定的入学考试,方能取得学籍。学籍管理办法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二十五条广播电视大学举办的学历教育实行学分制和学年制,并逐步向完全的学分制过渡。
实行学年制,应根据全日学习或业余学习和学科类别的需要确定学制。
实行学分制,应根据学科类别的需要,确定各门课程的学分。适当缩短或延长学员的学习年限。
第二十六条广播电视大学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与各类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联合办学。在相同层次、专业范围内逐步实行广播电视大学和其他类成人教育相互承认学分或成绩。
第八章管理体制
第二十七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高等学校,接受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领导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所属高等学校,接受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教学业务接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指导。
篇9
工程系的专业设置以应用为目的,以能为油城建设服务为宗旨,实践性很强,主要有计算机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排水工程、实用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等20多个专业,都安排相当比重的实验和实习任务。考虑到办学条件和经费使用效率等方面的问题,要求校内配备齐全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是不现实的。因此,为完成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教学任务,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主要分为两部分,即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和校外实验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实习基地是指大庆广播电视大学承担学生各类实验实习教学及其他部分实践教学环节任务的、经学校正式批准建立的校内实验实习教学机构。校内实验实习基地的范围包括校内综合性的实习训练中心及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应用文科类综合素质训练中心等,比如:演播室、语音实验室、微机室、财会实验室、实习宾馆(服务楼)、模拟法庭、模拟病房等。工程系各类的实验室有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物理实验室、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校外实验实习基地是指承担大庆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各类实验、实习教学任务的、经学校确认与之建立协议关系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外企、事业单位。与大庆广播电视大学建立合作协议的实习实验基地先后有大庆油田设计院、哈尔滨电机厂、大连石化总公司、大庆石油学校、东北石油大学、大庆有线电视台、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院、中国耀华玻璃集团、燕山大学、大庆啤酒厂、惠尔康乳业公司、大庆食品工业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塑料厂、大庆师范专科学校、大庆市建筑第一公司、大庆市电泵公司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此外,还要组织社会调查,使教学活动范围更加广阔。
二、实践教学计划实施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实验、实践课教学计划的编制、落实和硬件条件的准备,统一由校领导组织教务处和3个教学系共同编制和落实。学校不断提高和改进实验条件,做到实验课和理论课同步进行,二者密切结合。3个教学系中,工程系的实验实习任务最多,如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子仪器与测量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等都有9~11门课程,共计52~59个实验和实习任务。限于办学条件,这些实践教学任务校内完成率仅占50%,其余都是在校外合作单位完成。而经济、文史两个教学系的实验实习课程相对较少,一门至两三门不等。除了毕业实习之外,几乎都可以在校内完成。大庆广播电视大学在组织实验实习教学过程中,实施程序是非常完备的。在实验之前,教师首先布置任务并讲解实验目的、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教师提前做好实验室准备工作。在实验中,3~5名学生一组,小组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人人动手,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实验结束后认真分析实验中记录的各种数据和实验结果,及时书写实验报告。教师对实验过程认真观察记录,评价每个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和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庆广播电视大学的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方案是由教务处和教学系结合学生和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提出的,每学期初由教师布置、动员,提出具体要求,或介绍一些热点问题供学生参考。选择一些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较高的单位,经过协商作为合作实习实验基地,如前所述有20余家企、事业单位。学生通过现场参观、听取厂矿介绍、实地观摩、到车间跟班劳动等形式,学习生产流程、组织管理、材料供应、产品销售研发等方面的经验,主动请教技术人员,理论联系实际,一同深入探讨相关的问题。大庆市内调研实习一般是安排在平时进行,让学生深入基层以社会某一部门或某一社会问题为调查对象,使得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有目的地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探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出省的调研实习由于路途遥远,历时往往需要一两周,所以一般安排在学期末。比如工民建专业、电子仪器与测量专业、旅游宾馆专业等需要到秦皇岛、大连、北京等合作单位完成实习任务。毕业设计和毕业作业是对学生综合利用本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个全面考核和检验,对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专业课教师的大力指导、帮助下,把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中运用知识的体会,在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作业阶段有更深入的总结和应用,从更广泛的角度、更深层次地解决调查中的实际问题。有时调研结果直接为生产经营企业使用,转化为生产力,为经济建设作贡献。
三、有效完成实践环节教学任务的因素分析
(一)政府大力支持
政府重视、资金充足和我国经济社会成人教育发展的大背景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1979年大庆市成立伊始,正赶上我国改革开放,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百业待兴,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方兴未艾。此时成立的大庆广播电视大学是市政府管辖下的唯一一所高等教育院校,一开始就受到大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每年都得到政府的财政和师资支持。1996年正处于我国成人教育的一个快速发展期,为加强大庆广播电视大学的硬件资源建设,大庆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了4幢楼房,即科技楼、综合服务楼、学生食堂和宿舍,建筑面积为1.8万平方米;投资384万元创建了财会模拟实验室和微机实验室;为壮大教职工队伍,提高教职工整体素质,加强师资建设,从1987年到1997年10年间共接收56名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教学实践第一线,作为生力军为学校的事业发展注入活力。在大庆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支持下,1999年,市财政又安排资金,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改进,优化办学条件。对办公楼、教学楼、科技楼(实验楼)、招待所等处做了屋顶防水,维修了办公楼、教学楼和学生礼堂,对体育馆的照明电路进行了改造,重新修建了学校大门。打深水井,对校园环境进行了规化、绿化,使学校的整体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学校已建成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拥有9座公用建筑的花园式学校。学校固定资产达6000多万元,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在全省地市级电大中占首位,在全国电大系统中也居于前列。
(二)发挥教师一职多能作用
根据实验实习教学需要,各专业都必须安排实验实习教师,对学生的实验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指导能力,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由于大庆市是一个起步很晚的工业城市,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很不完备。采油、化工、建筑等行业以及油田服务产业需求旺盛,作为市级电大,为适应不断发展的人才市场的需求,专业的设置相对较为灵活,两三年内就可能变化很大,再加上经费所限,不可能配备那么多实验实习教师,为解决这个问题,大庆广播电视大学发扬铁人精神,充分发挥教师一职多能的作用,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合力,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几乎每名教师都身兼二职或多职。相应的课程实验任务也由经过培训的兼职教师承担,包括准备实验和指导工作。由于大庆地广人稀,厂矿企业、学生和学校的教学点都很分散,接送教师和学生实施教学工作的后勤保障任务就很繁重,但是教职工任劳任怨,不辞辛苦,严寒酷暑,早出晚归,通力合作,确保了各项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三)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共享
为保障实践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教学质量,大庆广播电视大学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围绕大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学。除了在校内搞好实验室建设以基本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实验外,在校外还积极与高校、厂矿、科研院所保持良好联系,先后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实验实习基地。按照“远近、点面、(校)内外三结合,协商共建、合作优先,相对稳定”的原则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积极与有关单位联系,鼓励多专业联合,建立满足教学需要、布局合理、质量较高、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例如,1997年,大庆广播电视大学与大庆职工医学院(现为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培养高护专业两个班,学生共计60人,由大庆广播电视大学负责招生、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实施一部分教学工作,对方负责教学、实验、实习等教学任务的实施,2000年这些学生顺利毕业,为医药卫生领域输送了合格人才。
四、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电大计算机;就业;教学评价
随着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了。近年来,广播电视大学在所有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的相关课程,还专门设立了计算机专业,在计算机的教学、课程改革方面也花费了很多力量,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一、计算机教学现状
电大各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专业的各个专业课程是电大计算机教学的主要课程。在各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可以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可以学到一定知识,但经过笔者的亲身体验和广泛调查,发现在电大的计算机教学方面都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同。目前由于我国各地普及计算机知识,在不少经济较好的地方,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计算机知识。但是我国还是有很多落后的地方,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只有在书本上见过计算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差距,就存在了部分学生没有关于计算机这方面的知识,需要从头学起。如果电大的计算机教学按照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教学,那么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学起来就会十分吃力;而在初中、高中的时候就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对于再次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就会感到厌烦。这样就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造成了基础好的学生“营养过剩”;基础差的学生“营养不足”。
2.学生动手能力差,与就业单位要求有差距。虽然电大学校在一开学就开设计算机课程,特别是计算机专业,虽然属于计算机应用方向,但课程大多以理论课为主,只有少数几门课如《VB程序设计》、《Flas设计》、《网页设计》等有上机操作的机会。而即使是这样操作要求很高的课程,在最终的考核时却还是以理论考核为主,这就导致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过分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与就业单位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评价环节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对操作能力的考查。
3.计算机课程内容存在问题。目前我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一些理论知识、系统操作、办公软件的学习等,但是这些早已“OUT”了。而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课程内容就更加落后,很多教材都已经用了将近十年,而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很多软件是一年一个版本,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软件在社会上根本用不上,或者是早就被淘汰了。如在《数据库基础与应用》中,教材上还是有关SQL Server 2000的学习,而社会上早就开始使用SQL Server 2010了。因此,电大中计算机的教学内容早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了。
二、专业知识评价量表
专业知识是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在实践之上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专业知识是一切专业活动的基础,专业技能的水平是构建在专业知识之上的。现在的教学制度将专业知识看得过重,这虽然有失偏颇,但是这恰恰说明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进行专业知识评论时,虽然不能仅仅靠专业知识作为评价的标准,但是也不能忽略专业知识在专业评论中的地位。
(一)电大专业知识的特点
1.基础性: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所学学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专业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基础,是理论系统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是专业框架的基础,是专业技能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电大专业知识学习的质量好坏对整个专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2.应用性:任何一种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应用,电大计算机的学习也不例外。电大计算机专业在学习的时候要结合实际,解决实际生活中与学科有关联的问题,以专业知识为科学手段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3.浅显性:电大专业知识的学习过于浅显,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结果但是不懂得原因,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这与电大专业的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只知道解决思路与解决办法,但是不知道为何会出现这种思路与办法。
(二)专业知识评价量表
依据电大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专业方向、参考等级评价标准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第一分册,设计了专业知识评价量表,如下图所示。
三、专业技能的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是认识并定位阶段。在这一阶段由老师做出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使专业技能在脑海中存在一定的印象,将老师讲解的要义,操作技巧以及解决问题印入大脑中,使学生对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定位。第二阶段是模仿阶段。电大学生在第一阶段的认识之上模仿老师的操作行为,通过对老师行为的模仿去解决一些专业性的问题,每个模仿动作都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样就会使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实践起来。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操作技巧,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他们的注意力对知识内容熟识度降低。第三阶段是动作的熟练和巩固阶段。由于第二阶段的发展操作技能的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练习逐步得到熟练和巩固,对操作技能的实施都会做到很到位。第二阶段是将学生的模仿的技能加以联系得到系统的操作手段,此阶段则是对技能动作达到更加连贯性、灵活性,总结出如何更简洁的实现操作目的,将多余的部分消除,有利于最便捷的实现操作目的。
四、关键能力的评价项目
(一)关键能力的培养对于电大计算机学员具有现实意义
这关系到学员能否跟上时代的要求,能否满足就业单位的需求,能否为社会创造自己的价值。电大计算机学员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呢?一是进行文化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将两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二是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实现科学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三是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实习,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将知识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在设立专业的实习岗位时,要融入关键能力的培养。实习项目必须要与岗位相结合,以岗位活动为基础,以关键能力为指导,实现通过岗位实现关键能力的提升。在实习岗位上进行工作时,应该加入学员之间的小组合作,这样有利于学生社会协调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进行实习项目时要讲究循序渐进的原则,要不断深入项目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关键技能的提升。
(二)关键能力的评价特点
1.关键能力的评价主要是根据知识和技能两方面进行评价,单纯的关键能力培养很难实现,在就业时要根据就业岗位进行评价,充分考虑多种因素。
2.关键能力的评论缺乏实践性。电大学生的能力是通过对教学的反应以其对操作项目解决问题的结果实现对关键能力的评价,其中缺乏了实践参与评价因素,在对关键能力的评价方面不应该仅仅看结果,也应该注重过程。
3.关键能力评价的主体的单一性。关键能力评论应该实现评论主体的多样化,不应该仅仅依赖教师的个人观察,同时也要对小组成员,家长的评价,社会的评价给予相应的重视。
五、对电大计算机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
电大开放教育使得当前的高职教育有了一条新的途径,在面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时,我们经过分析对比,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让学生的就业压力最大程度地减小。
1.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面向应用的教学体系。电大学校计算机教学课程要以就业为导向,力求以培养计算机各个专业领域的人才为目的。从学生的专业出发,在教学中切合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将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特点与计算机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科学设计,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例如新闻学的学生,除了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学习有关的计算机知识,例如对报纸的排版、网页的制作、图片的修改、视频制作等方面的知识。
2.以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为目标。计算机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加强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感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使用PPT教学之外,还可以采用影像、图片教学,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使用的例子要和学生有关,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使用Excel制作通讯录、使用Dreamweaver制作个人网站、使用Flash制作一首歌的MV等。其次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操作,还要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具有艺术的课程,在学习它的过程中不断地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学会自己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可以提高自身的独立能力。
六、结语
从文中可以看出专业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关键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就业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关于关键能力的评价我们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就要求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大计算机教学评论中要提高关键能力评价质量。
参考文献:
[1]庞燕芳.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9).
[2]黄永刚.浅谈计算机教育在电大学校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0).
[3]张丽丽,廖明海.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现状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0,(06).
[4]罗明玉.关于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