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地理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自然地理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自然地理的认识

篇1

一、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自然地理学以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而自然地理环境正是人类存在于其中的环境。用传统方式表述,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圈层,或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及生物等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整体。用比较现代的方式表述,它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巨大复合系统。人们很容易认识到,自然地理系统乃是地理表层组织水平最高的系统之一。

高等学校一般在一二年级开设自然地理学课程,作为基础课和先行课向相关专业学生传授有关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部门自然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整体的和综合的观念。这包括三层相互关联的意思:

1、对自然地理和相关专业学生而言,部门自然地理知识与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或前提。没有足够全面的部门自然地理学素养根本不可能形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观念和系统观念。因此,在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少不得,浅不得。

2、仅仅让学生掌握一些部门自然地理知识,结果可能是,论地貌不及地貌专业,论气候不如气象专业,论生物不如生物专业,论水文不如水文专业,而课时有限,因此这部分内容又多不得,深不得。

3、在少不得,多不得,浅不得,深不得的限制条件下,自然地理学课程作为先行课不仅应传授部门自然地理知识与理论,更应使学生确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观念和综合观念。这是设立这门课程的初衷,也是课程的目标和方向。

内容不多、不少、不深、不浅,尽可能恰到好处,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力求把握的尺度。105学时、75学时和50学时讲授的内容不同而重点一致。

二、关于任课教师

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任课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善于进行地理相关分析,不孤立看待任何自然地理过程与自然地理现象,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谓渊博的学识,不应仅仅局限于地理学尤其是自然地理方面,还应包括社会、人文、区域、环境、生态等方面的知识。自然地理学家任何时候都必须既注意观察,更注意思考。根本不了解或只是一知半解地认识自然,不认识自然规律,就谈不到尊重自然与自然规律

所谓不独立看待任何自然地理过程和自然地理现象,就是这门课程始终必须用地理相关分析方法或系统分析方法解读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例如沙尘暴是令许多人头痛的事,但自然地理学应该告诉人们,少尘暴是古已有之的一种自然过程,第四纪以来的一系列粉尘事件不仅造成了比中国陆地面积还大(约1000万平方千米)的黄土沉积,还深刻影响甚至促进了中国北方古文明的诞生。又如,水土流失也是一种自然地理过程,陆地地表径流注入海洋是全球水循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径流搬运进入海洋的水体是维持海洋收支平衡的重要水源,被径流携带入海的固体物质是形成新陆地的物质基础,而溶于水中的矿物营养物质和有机物,则为生物所必要。水、固体物、溶解物和有机物,一个都不能少。再如,沙漠是许多人所不喜欢的,变沙漠为良田不仅是一些人的善良愿望,而且许多人还为此流血流汗。但全球陆地平均降水量730毫米,既有乞拉朋齐的12500毫米和台湾省大烧寮的6500毫米,当然就有撒哈拉和塔克拉玛干的不足100毫米,甚至托克逊的6.9毫米。干旱背景下发育沙漠是一种必然。沙漠的存在是合理的,变沙漠为良田至少是不现实的。自然地理学就是要告诉人们,我们能做到的不是改造沙漠:而是防止人为的沙漠化;不是消灭水土流失,而是不人为加剧水土流失;不是消灭沙暴,而是不要再破坏植被,不使内陆湖干涸和河流断流从而制造新的沙尘源。

至于理论联系实际,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既是自然地理学得天独厚之处,也是这门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关系自然地理学的问题确实很多。有的过分荒唐,人们一看便知不可行,如:(1)炸开喜马拉雅山,引暖湿气流到西北;(2)说中国的希望在西北,西北可养活3.5亿人,主张在西北大面积开荒;(3)在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之外,主张来一个大西线,把人引入柴达木、塔里木。有一些则需要运用自然地理知识和理论,认真进行思考。如:(1)某项防护林建设工程号称要形成从大兴安岭到新疆绵延数千千米的绿色长城;(2)宣称在不毛之地上建立农业型产业:(3)在黄土高原治理中主张“水不出沟,土不出沟”;(4)滥垦草原,导致农牧交错带继续北移西进等。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灾难,自然地理学应帮助人们寻求既发展经济又可把生态与环境破坏降低到最低的方法。

篇2

关键词: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改革创新;对策探索

在高校的教学中,自然地理教学主要便是帮助高校学生了解基本的自然状况,并且去实地的接触大自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更多的便是通过讲解模式教学,很少的让学生真正的走到户外,自我感受户外的基本环境,进而教学效果较差。伴随着理念的进步,现代的教育理念进入大学教学中,促使自然地理教学做出改革,完成创新。

一、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概述

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现代的教学理念中,为了真正的保证教学效果,需要其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而传统的教学中,此类实践教学模式较少,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自然地理教学的效果未能取得最为良好的教学效果【1】。因此,在现代中对大学自然地理教学采取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措施,通过有效的提升具体教学效果,使得其成为一种崭新的教学体系,保证高校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获得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并且有效的应对各种难题。笔者认为,自然地理的教学的创新更应该遵循体系的创新发展,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进入到实践中采取学习,才能真正的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并且伴随着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颁布,更是提升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任务,在当前的大环境中,需要学生了解并热爱自然。其对于我国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改革更是提出了时代要求,只有通过有效的建立对应教育肢体,使得学生更加熟悉并且亲近大自然,才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想,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二、大学自然地理教学创新探索

通常在现阶段的高校学习任务之中,主要便是通过自然地理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有效的认识自然地理现象,并且可以通过在学校的学习中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2】。不仅仅是单纯的解决问题,更加应该将现阶段的知识采取积极的总结,并且采取有效的创新措施,进而真正的帮助自然地理教学完成有效创新,笔者认为,创新并不是离经叛道,在创新中更应该注意以下内容:(1)重视应用。理论不仅仅是书面上的内容,更加应该有效的应用在实践中,在实践教学设计中,更应重视将一类问题设计到实践中,将一类典型问题作为重点问题,使得理念的研究更加贴合实践。(2)通过探索加强认知。在知识的认知过程中,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明确基本认识,更需要做到的是通过探索来提升学生认知的愿望和认识的内容,在针对教学探索创新时,更加需要做到贴近实际,所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3)创新同样要遵循可行性。前文曾经提到创新并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开放思路,使得整体教学模式完成有效转变,一方面需要整体设计富有新意,另外一方面同样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3】。

三、大学自然地理教学创新探索对策

1.合理编制教材

在探讨创新措施中,首先便应该着手于现阶段大学自然地理教学的教材之中,现阶段大部分教材的实习指导内容比较局限,不能满足大多数高校的具体要求,因此在教科书编订中首先应该遵从高校实际情况,了解高校的基本状况,通过有效的应对情况使得大学生更加了解人与自然的交际关系等。

2.建立实习基地

自然地理教学更应该贴近自然,寻求地方政府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结合多地区的实际教学力量,建立对应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自身应该具有对应的综合性,使得其能为高校教学提供的内容更多且更加综合。实习基地一方面利于教育开展实践教学,对于高校而言还有另外一方面的作用。便是可以通过实际基地建立学生休闲场所,使得所有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记得陶冶情操并且提升精神面貌。

3.改革实习模式

在创新探讨中,更应该明确传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通过对问题的了解,基于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改革整体教学。在实习中,学生需要锻炼的更加是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的知识对应的也应该是综合知识,使得传统的点对点教学变成现代的面对面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改革,真正的帮助实习模式得到最为有效的转变,成为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改革中的天然帮助力量。

4.体系变化

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应该明确认识学生建立空间辨别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区域分析能力,并且能够帮助他们将自我学习的地理学知识成功的应用到实际应用中,此类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体系的创新。体系的创新才是教育制度创新的开端,通过有效的创新模式,才能真正的帮助我国的教学内容得到有效提升,并且有利于整体的进步。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实践教学的引入,建立对应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得创新的效果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更是有实地的帮助学生提升对应的相关能力,进而通过实际的提升,帮助该项教学理念和办学理念的成功进步。文中的分析仍然尚显浅薄,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高文莲.以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带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求知导刊,2015(10):64-65.

[2]翁翎燕.南京地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高师理科学刊,2015(10):107-110.

篇3

【关键词】 GIS 自然地理学 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60年展起来的地理学研究技术,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为各门涉及空间数据分析的学科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而这些学科又都不同程度地提供了一些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与方法。地理学为GIS提供了有关空间分析的基本观点与方法,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依托。而GIS的发展也为地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并使地理学研究的数学传统得到充分发挥。因此,GIS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而地理学为GIS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方法指导。

1 GIS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科学。不管是部门自然地理学还是综合自然地理学,学科的分科特点和研究对象,都决定了它与其它技术学科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GIS也正是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遥感技术逐渐成熟,制图手段更为先进,管理科学逐步重视,地球科学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它就与资源及环境的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资源与环境问题正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GIS在全球性研究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无论是全球变化,还是全球监测,都不同程度地属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范畴,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GIS与RS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模拟分析和动态研究自然地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撑,而在现阶段,GIS、RS及GPS等技术的发展,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推动着自然地理学理论、方法、实践等各个领域的变,收革,特别是信息的应用,在GIS技术中得以极大的体现,势必影响着人们对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问题的认识。归根到一点,GIS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手段及工具,自然地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又为GIS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源及研究对象,两者相互结合,并将开拓出新的应用领域,同时,也孕育着新学科领域的诞生。

2 GIS在自然地理学中的应用与方向

目前,GIS软件的开发十分活跃,操作系统灵活,数据库管理系统多样化,而且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强,针对某个行业,某个专题研究的地理信息系统近年来不断地被开发了出来,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地理学所研究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种开放式的系统,对自然地理环境每一问题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及应用技术之上,才能从更深层次上去认识它。所以今后GIS在自然地理学的应用将会更专业、更有深度、更具体。

2.1 资源清查

按多种边界和属性条件,将各种来源的数据汇集在一起,并通过系统的统计额覆盖分析功能,提供区域多种条件组合形式的资源统计并进行原始数据的再现。为资源单位合理利用、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2.2 灾害预测

借助遥感遥测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对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洪水灾情预测和洪水淹没损失的估算,为救灾抢险和防洪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如据大兴安岭地区的研究,通过普查分析森林火灾实况,统计分析十几万个气象数据,从中筛选出气温、风速、降水、温度等气象要素,春秋两季植被生长情况和积雪覆盖程度等14个因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建立微机信息系统的多因子的综合指标森林火险预报方法,对火险等级进行预报准确率可达73%以上。

2.3 土地调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土地调查的工作量变得越来远大,以往传统的手工方法已经不能胜任。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地籍数据的管理、更新、开展土地质量评价和经济评价、输出地籍图,同时还可以为有关的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2.4 环境管理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退化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环境管理涉及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一切领域,传统额环境管理方式已不断受到挑战,逐渐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提高我国环境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很多新型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正不断建设。一个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以下功能:为环境部门提供数据和信息的基础数据库应包括环境背景数据、环境质量数据库、污染源数据库、环境标准数据库、环境法规数据库等。

提供环境现状、环境影响、环境质量统计、评价、预测、规划模块。为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向污染源的污染控制管理提供支持,可实现排污收费、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管理,排污申报管理。提供环境管理的数据录入、统计、查询、报表和图形编制方法。提供环保部门办公软件。提供信息传输方法和手段。

2.5 实践教学

自然地理的野外实习是地理学实践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野外考察式的实习方式,尽管一些学者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仍然是以理论验证型和认知型实习为主,与以学生为本的实践教学理念有一定距离。学生被动地参与整个实习过程,对学生野外实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训练不够,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指导教师,观察和思维往往局限于教师所讲的范围之内,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

为变革传统的理论验证型和认知型实习模式,更好地在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可以利用GIS技术开发探究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平台系统。通过对系统需求分析,并根据该需求对平台系统框架和功能进行设计,能够提高实习质量,提高学生实习的自主性和能动。

3 结语

GIS作为一种正在蓬勃发展的新技术手段,它与自然地理学及其它相关技术的有机结合,将以全新的工作方式,使人们更加开阔眼界,从而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助推全世界的和谐、绿色发展。21世纪的自然地理学,也将因蕴含着GIS的新思想,而发生质的飞跃,迈向更新、更高的层次,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

参考文献:

篇4

桂林理工大学是以地学为背景的综合性大学,最早为1956年,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1978年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桂林工学院,2009年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是从地球化学专业转型而来,跟地学有紧密联系,考虑到知识传承,同时也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专门人才需求,为广西产业特点的有色金属行业培养环保人才,因此开设了地学类相关课程,自然地理学即为地学类课程之一。本着对环境科学专业的要求,对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实践。

一教学改革思路

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的环境科学基础及具有较全面的环境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及一定的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的科学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等环境保护事业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

相比来说,环境科学专业后续专业课程安排着重在具体环境科学知识的教授和能力的培养,而作为专业基础课的自然地理学,开设在先,一方面侧重学生宏观环境意识的培养,比如:全球环境问题的认识,人与环境;人一地关系观察认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应侧重解决本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带来的系列环境问题的知识教授和能力培养。由此针对自然地理学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了教学改革。

二教学改革实践内容

1.教学内容改革

自然地理学课程主要包括地球概论、气象气候学、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内容。考虑到我校地学背景和环境科学专业及人才培养目标需求,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加强了矿产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部分内容的案例讲授教学,同时鉴于广西及我国西南地区为岩溶广泛发育特色地区,授课内容也加强了石灰岩地区环境、生态环境及土壤发育等相关内容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则侧重桂林周边漓江流域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地区土壤发育特征及结构观察、南岭山脉主峰之一猫儿山地区生态环境观察等内容。

2. 教学方法改革

(1) 强调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环境及生态环境的综合作用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强调各种自然因素的环境、生态环境作用的同时,提醒学生关注,近年来的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现象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很多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自然因素固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某些自然地理想象的产生,人类活动已经能够越来越成为主要因素。例如,在南方岩溶石山地区广泛发育的“石漠化”现象,其成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往往是二者的综合作用成因。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因自然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6%。

作为自然因素:强烈的岩溶化过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因素、植被生长环境等都是石漠化发育形成的基础条件。而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地区经济贫困,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频繁,导致土地石漠化。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4%,主要表现为: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不合理放牧都是形成石漠化的重要因素。

(2) 灌输全球环境、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紧密相关紧密结合的观念

鉴于环境科学专业开设主要专业课程主要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具体环境问题相关的课程,如何将所学课程与现今全球性环境问题相结合,对学生培养非常重要。例如:全球变化、全球变暖、臭气层空洞,酸雨问题,结合自然地理学气候气象学、宏观环境,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土壤圈的尺度来理解这些具体环境问题。

(3)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结合课堂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在课堂上除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做好多媒体课件、根据专业特色,适当取舍组织使用教材、课堂上认真教授外,近年来我们还积极查阅有关的影像视频材料,采用边观看、边讲解、边讨论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教授内容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乏味的常见课堂现象。

3. 实践教学改革

自然地理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教学环节,对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和整个课程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学中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掌握区域综合调查及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

(1)加强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做好实习路线选择。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地区的环境特征直接影响着实习内容及实习效果,所以要真正搞好野外实习,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和实习效果,必须充分论证,选择好实习路线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十分重要。根据课程特色,理想的实习地区应该具有自然地理组成与结构的复杂性、鲜明的地带性、交通便利性和经济可行性。

我校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实习时间为期三周,通常安排在第二学期期末(18-20周)具体时间根据年度教学安排确定,实习路线主要有桂林气象局、桂林猫儿山、桂林条山、桂林灵川大圩-大境、桂林-漓江-阳朔、桂林唐家湾-森林公园、桂林灵川潭下-青狮潭等九条线路。主要内容包括:河流地貌、岩溶地貌、花岗岩地貌、气候气象观测及大气观测、石灰岩地区植被生态环境、花岗岩地区植被生态、碎屑岩地区地貌植被、岩溶地下水、环境地质等。其中野外实习两周,室内整理和编写实习报告一周。主要实习路线及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第一,桂林气象台大气及气象观测观测参观调查

位于桂林市北部,为国家气候基准观测站,拥有目前国内常规气象及大气观测全部仪器设备,能人工和自动进行各种气象要素的观测,如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地温、降水量、蒸发量等。比较先进的有:多普勒气象雷达、L波段大气观测雷达。另外还能进行与大气环境有关的大气成分测量,目前主要可自动监测大气黑炭和气溶胶。结合学习各种天气现象及气候基本知识。大气监测、气象观测的主要要素,观测方法及监测、观测仪器设备。天气预报会商、气象数据采集及传输等。

第二,漓江实习路线(岩溶地貌及溶洞)

起点龙船坪码头终点阳朔。漓江发源于兴安的描儿山,由桂林沿漓江到阳朔大约是83km的水程,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风景的精华所在。桂林到阳朔的如画美景主要是由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和清澈晶莹的漓江流水构成的。漓江由桂林至阳朔段沿岸岩溶地貌发育,类型多样,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桂林市区附近为孤峰平原。桂林市区以南至阳湖,逐渐转变为峰丛洼地和峰林谷地地貌。沿江可以看到较多的溶蚀边槽和多层溶洞,如象山、七星岩、穿山、月亮山等溶洞。它们分别对应着桂林地质历史时期的四次较大的地壳抬升运动。在冠岩可看见地下暗河。溶洞内多发育各式各样的石幔、石忡钟乳。石笋。沿江出露的地层有下泥盆统(D1)、中泥盆统信都组(D2x)、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上泥盆统(D3)及下石炭统岩关组(C1y)和大塘组(C1d)。除下泥盆统(D1)、中泥盆统信都组(D2x)为砂岩及粉砂岩以外,其余均为石灰岩及白云岩。尤其是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和上泥盆统融县组(D3r)的层厚质纯的石灰岩为岩溶地貌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沿途还可看到河漫滩、边滩、心滩、河流阶地、褶皱构造、大型的节理面及单面山地貌。

第三,猫儿山实习路线(花岗岩及土壤剖面分带)

(1)沿盘山公路观察土壤和植被分带特征。根据1996年国家气象局的气候区划,猫儿山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但其同时受海拔高度、山地地形和森林等地理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表视为明显的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成土母质为花岗岩,从山脚到山顶,其土壤类型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400m标高以下为山地红壤、400-700m标高为山地黄红壤、700-1200m标高为山地黄壤,1200-1400m标高为山地生早棕壤、1400-1800m标高为山地黄棕壤、1800-2000m标高为泥炭土(主要在八角田一带)、2000m标高以上为山顶矮林土。猫儿山林区是我同中亚热带保存较好并有一定代表性的天然林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植被的垂直分布较明显,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出现的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叶人士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山顶矮林和山顶灌草丛。

(2) 编写野外实习指导书,提高实习质量和效率。编写实习指导书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和收集实习基地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几年我们编写了实习地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材及实习指导书,一方面教师能够全面系统地有根有据地向学生讲解实习地区自然地理特征,避免空泛的—般性介绍,从而使学生对实习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较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收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对实习范围、路线和具体内容事先有较系统的了解,使实习过程化被动为主动。因此编写野外实习指导书也是提高野外实习质量的重要_环[4。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观察,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野外实习是教学中的主要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野外实地工作能力和有关基本技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感性认识。例如为使学生充分理解土壤和植物这一部分知识,选择了土壤和植被垂直地带性都明显的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实习路线,先鼓励学生自主观察不同海拔的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要求学生讨论它们在形成上的相互影响,教师总结讲解,将课堂上和书本上对自然地理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引入现场观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并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的创新精神。这种学生观察、讨论、发言、教师重点讲解的现场教学模式,收到了明显效果,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三结论与建议

1. 环境科学专业自然地理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面向广西及西南岩溶区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必须。通过理论学习及典型地区野外实践教学,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普遍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加强。学生在专业知识阔展,野外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环境保护专业工作打下较好基础。

2. 加强与完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经过几年实习和全体师生的努力,使得桂林邻边地区气象局、猫儿山及漓江等几条自然地理实习路线初具规模;实习内容逐年丰富,有较完整的教学大纲与计划。但仍有一些科目的实习内容不能开展,部分实习点、路线还不太理想,需进—步调整。

篇5

摘要: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空间过程和区域差异,将一定时间或空间尺度上获得的结果推演到其他尺度,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的资源、环境问题。在贵州的喀斯特地区,新生代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塑造了陡峭且破碎的贵州喀斯特高原地貌。在这些地貌上,在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中,由于人口的压力,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生态状况均不同程度的向石漠化演变,在某些地区已经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如何使这些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得到良性发展,成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任务。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生态环境 石漠化

1.自然地理学概述

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其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对流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上部。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自然地理学具有环境科学的面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

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要素。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这就是地理学上所说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人类大量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的CO2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并引起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3. 贵州石漠化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的演变过程。贵州有大面积的碳酸岩分布,又由于不断地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威胁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并且影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贫穷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石山地区不但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也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3.1 石漠化的成因

贵州石漠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所导致的,但主要是以人为因素为主,也就是说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协调岩溶地区的人地关系。

3.1.1自然因素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的东部,全省地形多为山区,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000米,西部地势较高,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坡度较大,属中国中部地势第二级阶梯东缘部分。高原内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深切河谷和岩溶地貌发育,造成高原表面支离破碎,地形起伏不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并集中于夏季。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碳酸盐岩化学溶蚀作用强烈,形成丰富的岩溶地貌形态与洞穴系统,加速了地表水向下渗漏。地表土层含水量较少,土质疏松,一旦遭受高强度暴雨的冲刷,表层土壤极易流失,形成土地石漠化。

3.1.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贵州喀斯特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为了生存和发展,石山区居住的人们不惜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形成“人增—耕进—林退—岩石出露—土壤侵蚀—石漠化”恶性循环。主要表现为:

(1)陡坡开垦。喀斯特岩溶地区耕地总量少,人均占有数量低,长期以来,毁林开垦,刀耕火种,植被对土壤的固持能力减弱,土壤流失,造成大量岩石,土地向石漠化方向发展。

(2)过度樵采。喀斯特岩溶地区群众生活能源相当一部分是靠薪材,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过度樵采更加快了植被的丧失,导致石漠化进程的加速。

(3)过度放牧。喀斯特岩溶地区农村牲畜放养,不仅毁坏林草植被,还造成土地板结,有机质流失,导致土地石漠化。

(4)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不合理开采挖掘和厂矿企业产生的垃圾,所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气、废水和废物,抑制林草生长,加快碳酸盐岩侵蚀速率,加剧了石漠化扩展。

3.2 石漠化主要治理措施

石漠化是一种生态灾害,从导致石漠化的直接原因看,治理石漠化应遵循生态建设基本规律,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措施如下:(1)植被保护措施。(2)封山育林措施。(3)退耕还林措施。在保证满足农民基本口粮的基础上,优先对石漠化地区25°以上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4)人工造林种草措施等。

4. 结语

自然地理学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人地关系的协调、统筹区域发展等的普及起到独特的作用。我国的自然地理学家做了很多的工作,促进我国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阻止了人与环境之间关系恶化的趋势。贵州省岩溶地区自然条件特殊,土地石漠化现象严重,是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条件是石漠化形成的主导背景因素,人类活动诱使石漠化加速发展。如何推进西南喀斯特地区国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使贵州脆弱的生态环境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成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一个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伍光和等编著.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2]蔡运龙,陆大道,周星一等,地理科学的中国仅占与国际趋势[J].地理学报,2004.

[3]黄秉维. 自然地理学的一些最主要趋势[J].科学通报,1960.

[4]蔡运龙. 自然地理学的创新视角[J].地理学报,2000.

[5]杨明德. 论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0.

篇6

本节课内容虽说难点不多,但知识点零散,因而在教学处理上一直是教师们感觉比较难的,教学时往往依据教材泛泛而谈,未能深究与活用教材,学生对此课题兴趣不大,从而达不到预想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人教版必修Ⅰ第五章第一节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生物循环等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还有平衡功能,即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紧接着说明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二是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过程与方法:收集家乡某条河流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具有尊重自然的态度、人地协调观念和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难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功能。

五、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新课程理念,紧紧围绕“体现学生主体性”这个要义。为方便说明问题,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对应的设计意图列表归纳如表1。

六、教学过程

导入一

读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图,思考:从图上看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

再问: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是否会生长这种植被?如果海拔超过5 000~6 000米,这种植被是否还会出现?这说明什么?

读教材图5.2(生物循环图),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生物、土壤、大气、水、地形等)

(2)简述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阅读材料并思考: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归纳: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导入二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会产生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等。

思考: 什么是生产功能?什么是平衡功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大气、水等要素共同协助才能完成,所以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就像手表的各个零部件并不具备计时功能,而这些零部件组合而成的手表却具备计时功能一样,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如藏羚羊数量的波动变化(无人类干扰时),如图1。

导入三

降水丰富的地区,一般河流众多,这说明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在景观上它们力图保持一致。概括起来地理环境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个统一的演化过程

案例: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

思考: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后,水文、地貌、植被、气候等要素有什么变化?

讨论得出结论:教师用表格形式展示如图2。因此,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

活动:如图5.4所示,地形由湖泊陆地的过程中,地理环境其它要素如何变化?

讨论归纳:气候由湿润变得干燥,生物由水生生物变成陆地生物,土壤逐渐由湿变干,水面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2.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改变。通过“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这一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位,并通过下面案例进一步巩固此部分知识点。

案例: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地壳中的碳元素减少大气中CO2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出示讨论题:请联系日常生活举出几个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例子,运用这节课学习的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知识进行分析。

*太湖蓝藻爆发。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由于人类向太湖中排放大量废水,加上高温降水少,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兴修水库(即改变局部地区水文状况)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产生的影响。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可以蓄洪、发电、发展航运事业,但在修水库过程中也改变了地形、土壤等要素的条件,威胁到许多水生植物的生存环境,有利有弊,要综合考虑。

篇7

关键词: 地理学 学科体系 学科定位

1.地理学学科划分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人类环境。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地理学相应地划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1],有些把经济地理学放在人文地理学里面,另外还有一类是地理技术学科。这三个分支学科,又包括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图1)。

图1 地理学学科划分

系统论认为,现实世界是由规模大小不同、复杂程度互异、等级高低有别、彼此交错重叠,并且互相转化的系统组成的有序网络系统。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把客体分为一系列层次,每一个层次就是一个等级的系统。此级别系统由比它低一级的子系统组成,而其本身又是更高级系统的一部分,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依据上述观点讨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可将地理学分为三个主要组织水平和相应学科,即: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称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要素的学科统称为部门地理学[2]。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等)、部门人文地理学(包括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

按照上述层次性观点,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等。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为具体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虽然部门自然地理学各有分工,但是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存在和发展变化,都是以整体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背景的,而且不同程度地以其他组成要素为因素或条件。

2.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地理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是它的研究内容涉及范围广,从宇宙空间到地球内部都是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只不过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研究内容涉及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自然方面又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地质地貌等。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从图1可以看出,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在大学里都有对应的专业,如经济地理学对应的有经济学专业、人口地理学对应的有人口学专业、土壤地理学对应的有土壤学专业,这充分说明地理学涉及面广。

3.地理学学科定位

地理学涉及面广的学科性质,需要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准确定位,否则就会陷入地理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又什么都不是的误区。实际上,地理学虽然与许多专业有交叉,但有自己的专业特点、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科体系。地理学与其他专业有交集的部分主要是在基础知识方面,但对于地理学是基础知识的内容,而相关专业则可能是详细解读。地理学侧重点是事物的空间性、整体性、地域差异性及相互联系性,而相关专业则是某一领域内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课程内容一般偏微观、比较专。由于侧重点不同,在进行地理课程教学时,把握适当的度非常重要,特别对于部门自然地理方面。

地球表层的岩石、气候、水体、生物、土壤等组成成分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等进行复杂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自然地理环境[2]。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理学的基础。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土壤圈。它们分别是部门自然地理分支学科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和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另外,自然地理学还包括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地球概论和研究地球内部环境的地质学。部门自然地理的内容比较多,有些内容还具有一定难度,如果要求学生什么都学,全面掌握,那么按通常分配的学时将难以完成,而且效果不一定好。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地理的精髓,从地理角度进行教学,可以过滤掉一些微观的、偏工科方面的较难理解的内容,而侧重于宏观的、空间的内容,着重研究对象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重点关注研究的对象要素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为了强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综合性,现在许多院校的地理专业都不专门开设部门自然地理,而综合为一门自然地理学。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突出自然地理的综合性特征,不足之处是内容偏少,较浅显,而开设部门自然地理课程能很好地弥补这种不足,但如上文所述如果把握不好度的话,则学生不仅感觉学习难度大,而且容易偏离方向,体现不了地理专业性。如果能兼顾二者的优点,在进行综合自然地理教学时,补充一些部门自然地理的知识,而在进行部门自然地理教学时,要经常性地强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综合性,这样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下面以笔者讲授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和土壤地理学三门部门自然地理课程为例,探讨地理专业的课程定位问题。

(1)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定位

对于气象学与气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教材是由周淑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此版本有些内容对于目前的高校地理专业学生来说,太深太难,且无多大实际意义。故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与地理科学专业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第一章至第四章为基本气象知识,它是学好天气学、气候学的理论基础,应重点掌握;第五章为天气学,主要介绍天气系统的概念及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演变过程,属于应用性内容,从地理角度看不是重点内容;第六章至第八章为气候学部分,主要介绍气候的形成、分布及变化[3],气候学与地理学的关系最密切,所以这部分是全书的总结和重点,学生应重点掌握。

到具体内容环节,第一章至第四章为基本气象知识,但里面不乏一些难懂的内容,如第一章里的虚温;第二章的有关辐射的基尔荷夫定律、位温和假相当位温、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局地变化等;第五章第二节里温带气旋的发生和发展;第四章则学生普遍感觉较难。对于这些较难的知识点,有些可以不要求掌握,有些可以只领会结论而不要求掌握整个推导过程。具体要视其重要程度及与其他内容的联系程度而定。还有一些内容较多,但不是重点,典型的如第三章第二节地表面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第三节降水;第五章第四节对流性天气系统;第六章第四节里的地面特性与气候;第七章第一节、第八章第一节等内容可以只作为了解性的内容。总之,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度,抓住主线,分清主次,掌握重点,减少盲目性,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轻松,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4]。

(2)水文学课程定位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5]。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水圈自身的水文现象及规律,另一部分是水圈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圈层及人类智慧圈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部分是基础,第二部分是核心,特别水圈与自然地理环境其他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重点。

作为部门自然地理的水文学主导思想是以水循环、水量平衡为纲,将地球各圈层的水体,按水循环过程做系统的、有机联系的阐述,使学生掌握各种水体运动、变化和相互转化的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方法。一般选用的教材是由黄锡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学》,本教材由下列四部分组成。一是水文学基础知识:主要通过第一章阐述水及各种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水及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二是水文循环及水量平衡基本理论:主要通过第二章阐述水文循环基本过程、影响因素,各要素的物理机制和分析计算方法,水量平衡原理,以及水文循环的作用、效应等。三是水文循环具体过程的分析:由于水循环实质上是一个动态有序的大系统,按系统分析的观点,本教材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阐述陆地表面、海洋、地下三个水文循环亚系统的水文循环具体过程及其理论,并阐明亚系统之间和亚系统内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四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日益扩大,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明显增强,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干扰了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改变着各个水体的性质,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效应的研究,也已成为现代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故本教材第六章专门阐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水环境的影响。从地理学角度看,第一章的内容是基础,第二章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是水文学的核心内容,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水文现象、水文循环过程及规律等都是水文学的主要内容,但从地理的角度,着重点更是各种水体通过水文循环过程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以及影响气候、生态、塑造地表,实现地球化学的迁移,并给人类不断提供再生的淡水资源等这些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第三章至第五章的内容是水文循环具体过程的分析,分别阐述陆地表面、海洋、地下三个水文循环亚系统的水文循环具体过程及其理论,同样,地理学侧重于偏宏观的内容,而对于各个水体水循环的微观的、机理性的一些内容应投入较少的学时,重点关注亚系统之间和亚系统内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特别是陆地表面的各种水体的水循环是地理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和沼泽、冰川,其中河流又是重点掌握的内容,内容明显多一些。而对于第四章海洋这一章,一般不会详细讲解,同时由于一些内容与地球概论、气象气候学课程内容有重叠,所以一般投入的学时较少,主要学习最后一节海洋效应的内容。第五章地下水也一样,一般不会深入学习,主要从宏观尺度上把握。

(3)土壤地理学课程定位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各物质组成和各个土层之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各地理环境因素与土壤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以及物质能量从地理环境输入土壤,然后经土壤内部的迁移转化再向地理环境输出的过程[6]。可以看出,其研究内容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土壤自身方面的基础知识,另一部分就是土壤与其他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从地理的角度,我们更应重视第二部分内容。

土壤地理学一般选用的教材是李天杰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土壤地理学》。本教材篇幅大,内容多[6],用36个学时学完全部内容不大可能。这就要求我们从地理专业角度,把握核心,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有所取舍。具体到各个章节,笔者是这样安排的:第二章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和第三章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这两章是土壤基础知识,也是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第四章土壤形成因素学说,这部分内容虽然充分体现地理专业性,但容易理解,所以总体掌握就行了,对一些细节的东西无需过多探究,这一章一般只花两节课的时间,然后让学生自己课后浏览。第五章土壤形成过程属于提高的内容,它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需要详细讲解。第六章土壤分类属于一般了解的内容,第七章主要土纲特征属于综合性的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讲解,森林和草原土纲及水成型土纲里的盐成土是重点讲解的内容。第八章至第十章基本都属于了解性的内容。

4.学科专业体系层次引导

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一般分四个层次和步骤。①学生在入学开始学习专业课时,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一开始就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形成整体性的认识。②接下来学生无论学到哪一门专业课都要知道这门课在学科体系中处在什么位置,属于什么性质的专业课,学生首先就有了一个大的指导思想。③然后讲授某一具体专业课程时,首先要弄清楚课程教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这是最基础的环节,教师在第一节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知识层次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④最后各个章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教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弄清教材的层次结构,抓住主线,分清主次,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笔者认为这些对于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于地理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以学习水文学为例,各个层次引导如图2所示。

图2 水文学在地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层次结构

参考文献:

[1]伍光和,田连恕,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周淑贞,张如一,张超.气象学与气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胡巍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09(50):184,209.

[5]黄锡荃,李惠明,金伯欣.水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篇8

一、自主探究的素材准备

尽管在中小尺度范围内,不容易发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但结合旅游经验及阅读地理图片和文字素材很容易获得感性知识。所以在自主探究之前,要有一定的素材准备。

(1)几幅重要的地图。准备“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喜马拉雅山垂直地域分异图”、“中国地图”等几幅地图。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分异明显,要探究全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可以先从研究我国入手。

(2)自身的旅游经验。这是对环境产生最详实最直接感性认识的最佳方法,用小卡片记录所在地的自然景观,尤其是天然植被、土壤等,有照片更佳。

(3)报刊杂志、网络上的自然景观图片、文字等。有选择地把我国南北方、东西部的自然景观图片或文字介绍整理、归纳在小卡片上。

(4)贴图。把各种卡片按其所在地摆放到中国地图上(如图1),就可以开始探究我国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自主探究的方法与过程

1.探究现象

方法:利用区域分析与比较的地理研究方法寻找各地的差异。

过程:如图1中①、②两地都是森林景观,但①地为常绿林、②地为落叶林;③、④、⑤的植被由东向西呈现出由高到矮、从多到少的变化。

成果:由此可见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

2.探究原因

方法: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原因。

过程:如图1中①、②两地都在我国东部沿海,②地树木大都需要落叶过冬,可见其与①地相比冬季热量不足,究其原因可得出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原因是因纬度差异导致热量条件不同,①、②两地体现了陆地环境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③、④、⑤纬度(热量)相似但景观不同,如植被由沿海向内陆高度逐渐变矮、密度逐渐减小,究其原因可得出造成三地景观差异的原因是离海远近不同导致水分条件不同,③、④、⑤三地体现了陆地环境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而图中⑥地,位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相对高差大,海拔高度的不同也造成了不同的水热配置,所以会呈现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即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成果:由此可见,地理环境差异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不同,所以水热配置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有一定宽度且呈带状分布,即陆地自然带。

3.探究规律

方法:通过分析我国自然带的分布,结合“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喜马拉雅山垂直地域分异图”,归纳出全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过程:由上面自身的体验和探究活动可以看出:地域差异在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陆地自然带的存在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体现,其形成是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过探究学习可了解陆地自然带分布有三种地带性规律: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结合探究学习了解的三种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归纳总结,并完成表1。

4.探究应用

方法: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探究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过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则是绝对的。陆地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不同的区域特征,利用之前收集的资料,探究图1中各地农业生产的区别;联系生活实际,探究身边城乡建设与地理环境的统一性。

篇9

一、自然地理难教难学的原因分析

首先,从客观因素上来说,自然地理课本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难点集中,主要讲的是各种地理事物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规律,不象初中课本那么浅显易懂,特别是高一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地球和大气部分,本身是自然地理中的难点内容,所以学生刚开始就接触这些知识确实会感到困难的。

其次,从主观因素上来说。1.高一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尽管地理课本开篇《致同学们》很有新意地介绍了高中地理学科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编写体例,学习方法等内容,但要真正领会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的精神实质还有一个过程,许多学生心目中的地理还是停留在讲述地名、物产加数字的认知水平上,认为学地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了事。很多学生学习地理重记忆,轻理解;忽视理性思考和推理,对地理学科形成了“地理书有趣,地理课好听,地理题难做”的感受。2.初、高中学科知识衔接不够,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自然地理涉及到许多学科内的准备知识,如地球、地图的基本知识、气候的基本知识等。由于中考中地理所占分数只有20分,一些初中学校不重视地理教学,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上高中后地理的教学显得十分被动。同时,与高一地理有关的一些立体几何、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要在高二才能学到,这种教学中的知识“断层”增加了学生对有关地理知识理解的难度。3.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兴趣、需要不足,缺乏学习的内驱力。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一门副科的错误思想,由于现实的高考科目设置导向,部分学生刚入高中,就给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爱好志趣定位在理科上,从而潜意识地产生学地理 “浪费”时间,这些学生没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内在需要,结果是可想而知的。4.高一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思维品质存在缺陷,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的广并不够,综合能力差,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一定的广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但不少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地理成因的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关于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大部分同学只会从太阳辐射强度这一原因去考虑,只有少数学生能同时想到日照时间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2)思维的深度不够,分析、鉴别能力差。有些学生常把一些词语形成相似的概念混为一谈。(3)思维变通性差,常受思维定势的束缚。5、教师对教材的教学难度把握不准,教学方法单一。这是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恐惧抑制情绪,感到学习地理困难的主要症结。教师普遍采用以感知、理解教材为主,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严重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感到老师的教学空洞、乏味,久而久之产生了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影响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为了及早与高考接轨,平时训练用题照搬全国各地历年高考题,拔高了教学要求,更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与恐惧。

二、突破自然地理难教难学的对策

1.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做到教学的系统化。针对高一学生害怕学地理的恐惧心理,教师地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难点教学内容不能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2.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的活动化。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教学中应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尽量结合身边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去体验。人对图的记忆效果远远高于对文字的记忆效果,利用比原理,在教学中,可以改变课本知识的呈现方式,将课本中的语言文字转变成直观简洁的概念图,有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系统理解和掌握。在讲解“大气的温室效应”这部分内容是,先对知识进行复习,然后引导学生,师生共同绘图,并总结出温室效应的三个物理过程。让学生在画图中掌握知识,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内化。

篇10

在地理CAI教学系统中,包括教师、学生、地理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之间围绕着共同目标,通过地理教学信息的流动,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教学目标是系统的核心,地理教学信息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学媒体是教学的工具,教师和学生是这个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就取决于课堂教学中地理信息在师生间的交互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通过调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传递有用的地理信息外,还必须在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掌握信息的情况反馈,对学生的存在问题及时作针对性分析讲解,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缺陷及时进行补救。这样就缩短了师生间教与学的反馈周期,便于教师对教学过程随时掌控和教师调整教学内容,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生自然地理学习效果更好。

地理教育不仅要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地理知识的真正理解、巩固和记忆,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字面表述或知识的图面表述,地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认真设计的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能针对学生特点,结合地理教学目标要求,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规划组织,以学习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和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进行分析、研讨,并回答问题,达到学习地理的真正目的,让学生学习地理的效果更好。

自然地理教学中难点知识绝大多数是一些较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概念、事物、现象和规律,由于超出学生的感知范围(或者是只通过教师讲解去想象实际发生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和变化存在难度),往往形成学生地理学习上的障碍。如初中地理中地球的运动,经纬网,气候概念,等高线地形图制作及判读等,高中地理中太阳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大气运动,气候成因等,若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如用Flash、3D studio MAX制作二维或三维图像、动画进行模拟,可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大大缩短认知过程,使学生获得连续、动态、形象的感性认识,起到降低教学难度,浅化知识难点,使学生地理学习效果更好。

三、学生自然地理学习效率更高

我们知道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是人体各种感觉器官综合认知的过程,但不同感觉器官认知功能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种感官中视觉和听觉在学习效率方面是远远优于其他感官。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保持记忆方面视觉与听觉结合并用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音、像结合的计算机多媒体为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优越条件,尤其在视听感官结合上往往可让学生在地理知识掌握方面效率更高。

自然地理教材有许多自然现象的示意图,都是以静态形式出现,显得刻板、枯燥、缺乏直观性、生动性和系统性。若用三维技术把这些静态图、物变成动态的过程,使学生获得连续、动态、形象的感性材料,这样,既便于学生形象感知,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地形雨”的形成教学中,利用三维模拟动画,把暖湿气流前进受地形阻挡,被迫抬升冷凝降水的过程表现出来,并伴以风声、雨声。学生在动态的感知中,便形成了正确的地理概念,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果。

四、学生自然地理学习兴趣更浓。

经验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以完成学习目标为目的。不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各种媒体本身的特性,尤其是视听类媒体,适当发挥其逼真的声光效果,会激发学生自然地理学习的动机,引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应该是学生、老师与计算机交互对话的过程,多媒体自然地理教学可以设置多种交互对话情景,启迪学生思维。例如高中地理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反射及对地面辐射的吸收等知识点时可设置模拟情景,让学生运用鼠标增减太阳高度角,而计算机反馈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或可移动云层反馈出大气逆辐射作用。当然更普遍的是设置问答或测试等交互对话情景。

五、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的自主性更足

1、“创设情景,激发学习”。运用新异刺激,唤起好奇注意。刺激的新颖性、醒目性、变化性、奇特性,容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具体生动地呈现自学信息,使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景中学习,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