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建设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太阳能、风能的利用
在生态社区建设时,将太阳能资源运用到建筑中。在墙壁和屋顶内嵌入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让它最大程度的接收阳光,转换电量,从而构成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减少村民的花费,增加居住的舒适度。农村相对来讲地广人稀,且我国的季节性变化大,风能量储存非常大。广大的农村,可以运用风车提水、风力发电等。特别是我省沿海一带、不仅风能的密度大,年平均风速也高。因此,要深度挖掘风能利用的潜力。
1.2生活用水以及天然降水的循环利用
在水资源的运用中,做到“节流”和“开源”是关键。居民的饮用水约占5%,其余95%都用来洗涤和排污等。居民可将生活中洗菜、沐浴、洗衣服、盥洗等用过的中水,集中收集、储存,经简单的处理后,统一的应用于社区的景观绿化、冲厕排污、冲洗道路等。运用循环使用的方式达到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天然降水,同样是我们要充分利用的水资源。在降水的收集上,屋顶的降水收集应结合建筑物的规划布局,采用暗渠收集雨水的方式,既将墙面、屋面、阳台以及散水等的雨水引入环形滤水槽内,然后铺设砾石或鹅卵石等滤水材料,雨水渗入到滤水槽后,再入蓄水池。对于道路上降水的收集,采用透水性铺装,如停车场铺设的生态型透水地面,不仅能收集雨水,而且还能吸收扬尘,有助于保护地面生态。对于不透水路面,将降水引入绿地,不仅可以保护路面,还可以灌溉绿地。在布置绿地时,做到绿地比路面低,以保证水的流入。耕地是农村社区所特有的,所以,我们要将冬季的雨水收集储存起来,用于少雨的夏季,来灌溉农田。集水的水库就会被充分的运用出来,它不仅收集了雨水,而且还形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
2运用环保型的材料,减少环境的污染
在生态社区的构建时,选用节能、生态、健康的建筑材料,构建生态住宅,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山东大幢社区,在室内的装饰上,住宅的木门和楼梯扶手采用天然橡木,地面选用天然石材,墙面选用环保型乳胶漆,在材质上注重细节、充分考虑材质的实用性、环保性以及美观性。再如绿色屋顶的选用,在屋顶上大量的种植绿色植物。在建筑立面上种植爬藤类植物,道理也是如出一辙的。提倡采用天然材料———木材、树皮、毛竹、泥土等。尽量采用本土的建筑材料,这样不仅减少经济支出,而且能够体现出当地的特色。例如我省沿海地区的海草房,利用当地特色的海草作为建筑的顶面。
3绿地空间的综合使用
构建乔、灌、草比例协调的多层次植物群落,加大空间环境的绿化量,保证有限的土地面积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以山东省十里泉文化生态社区为例,采用乔木、灌木、绿藤、草本相结合的方式,在树种上,选用了适应本地环境的乡土植物,如银杏、合欢、棣棠、大叶黄杨、广玉兰等,并配合了雕塑、喷泉、休闲长廊、假石,营造出清新怡人的景观环境。不仅维护了生态平衡,又有利于植物种群的稳定。从功能角度讲,树木和灌木不仅可以吸收雨水,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还可以帮助过滤噪声、隔热、防风、防尘、增加住宅的私密性等。从低碳角度讲,绿色植物白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气,清洁了空气的同时,使氧气变得新鲜。这样不但能够使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神清气爽,还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4扩大村民的交往与活动空间,增强人文关怀
与此同时,在生态文明社区建设时,一定注意邻里间的交往空间和活动空间。由于以前村民们都是住平房,习惯于挨家挨户的串门。但是住进新型的社区后,自家的院子变小或者没有了,左邻右舍在大槐树下促膝聊天的机会少了,社区的文明建设就明显不足了。所以,在社区的入口和中心区要设置足够的空间和设施,来满足村民的这一需求,加强社区的文明建设。在社区道路设计上,在满足居民便捷生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富有变化的路线,在路线两边多种植树种;增加道路两旁的景观小品、休闲设施等,以吸引居民前来。
5提高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加强政府的监督机制
篇2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6-0142-01
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可以采用单指标评价法与综合评价法两种方法。单指标评价法虽然可以综合评价分析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但无法对多个区域的等级进行排序;综合评价法不仅可以对多个区域进行等级排序,还可以对单项指标进行评价。基于此,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统计与测量长株潭城市群2006-2010年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比较分析这五年来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一、评价方法概述
(一)数据处理。在构建的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于指标的性质不同,有些指标是逆指标,有些是正指标,同时各个指标的量纲与计算方法也不同,因此,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与评价,需要将这些指标进行正向化与无量纲化处理。指标的正向化主要有减法和倒数法两种方法,本文才用倒数法。无量纲化就是将无法直接比较与测算的不同指标经过处理后转换成可以直接比较的标准化数据。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如极差法、极值法、比重法和秩次法等。本文选用极差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二)指标赋权。指标权重用来描述各项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科学合理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是综合评价的关键。指标赋权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两种方法。主观赋权是根据专家的经验与主观判断来确定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可以避免各项权重与实际重要程度相悖的情况。然而,主观赋权往往受到专家自身知识背景与喜好的限制,欠缺稳定性与客观性。主观赋权一般用来确定数据难以收集、信息难以准确量化的指标分析中。客观赋权法是根据收集到的原始数据确定各项指标相对重要性的一种赋权方法。客观赋权法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但其结果过分依赖客观数据,存在赋权结果与实际相违背的危险。客观赋权法主要有熵值法、变异系数法与标准离差法等。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三)指标综合。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线性综合法、功效系数法、纵向拉开档次动态综合评价法等。本文采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
首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收集数据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再次,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综合评价值。
二、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一)总体分析。经济基础方面,长株潭城市群一直以来都是湖南省的经济中心。2010年该地区人口1365万人,GDP达到6716.55亿元,即该地区以全省13.30%的土地面积,20.80%的人口,创造了全省GDP的41.88%;人均GDP达到50107.00,同比增长13%,是全省人均GDP的2.03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3:54.7:39.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11.8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5.9%;全年实现财政收入4397015万元,占全省的40.6%;实际利用外资304282万美元,占全省的58.7%。长株潭城市群呈品字状态分布,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即使在全球经济发展不景气的背景下,也保持健康、快速的经济发展速度,为该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金融发展方面,长株潭城市群也处于湖南省的领先地位。经过多年来的发展,该地区初步形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多种金融业务并举、运行稳健与功能完备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如2008年,汇丰银行首次在湖南设立分行;金融总量不断上升,2010年,三市各项存款余额达8280.51亿元,占湖南省总量的50.02%;金融市场发展迅速,票据清算、期货交易、基金交易与股票交易等迅速发展;金融品种与业务不断创新,农民工银行卡等金融产品的推行丰富了金融品种,小额信贷业务、产业链金融服务以及个人金融业务的兴起满足了各种金融需求,推动了该地区金融业务的发展。法制建设方面,自从长株潭城市群实施两型社会建设战略以来,在执法效率、司法独立性与公正性方面得到显著提高,法律机构与法律服务人员的数量也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信用建设方面,2005成立了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经过几年的努力,以“三库、一网、一平台、一中心”的信用信息系统基本业已建设完成,为广大企业、个人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了较为详细的信用档案与信息档案。
(二)动态变化分析。根据前述评价方法,可得2006-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其具体评价值与排序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2006年至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2006年该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水平仅为0.2225,经过五年的努力,主要表现在政府治理的完善、经济与金融的快速发展、法制建设的加强与诚信建设的改善,使得该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水平提高到0.8095,这是该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进步。
三、结束语
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该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与沿海地区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经济发展方面,经济总量过小、二元结构明显、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等制约了该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金融发展方面,金融机构体系的不完善与融资渠道的单一是急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法制建设方面,司法效率不高、法制体系不健全仍深深困扰着广大企业与金融机构;信用建设方面,公众金融风险意识的缺失、企业诚信意识的淡薄与失信行为的普遍存在降低了银行的放贷信心,严重影响该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为此,要抓住机遇,健全基础性金融体系,建立长株潭城市群国家性区域金融中心;要结合自身的优劣势,大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多元化的金融格局,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金融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子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J].济南金融,2005,42(5):3-6.
篇3
广义地说,城乡规划建设就是城乡规划管理者通过城乡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动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调动城乡的各种资源,去实现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狭义地说,城乡规划建设即为组织编制和审批城乡规划,并依法对城乡土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的安排实施控制、引导和监督的行政管理活动。
(1)城乡生态环境的概述
城乡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城乡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广义的城乡生态环境除了物理环境外,还包括人口分布及动态、服务设施、娱乐设施、社会生活等社会环境、资源、市场条件、就业、收入水平、经济基础、技术条件等经济环境以及风景、风貌、建筑特色、文物古迹等美学环境。城乡生态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按人的意志,经人类加工改造形成的适于生存和发展人工环境。它既不是简单的自然环境,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环境。人是城乡生态环境的缔造者,也是城乡生态环境的一员。城乡生态环境的系统性,由自然、经济、社会三个部分融合而成,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具有一定的负荷能力。矅
(2)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联系
城乡生态环境是城乡规划的前提和对象,城乡规划的对象是城乡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生产建设活动,它们都是城乡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自然、人口、社会环境是城乡规划的物质基础。城乡生态环境的特点决定了规划管理的方向、方式、方法和效果。城乡规划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就是从城乡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有序地配置城乡有限的空间、环境资源,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协调发展。从古到今在城乡规划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思潮,都以提高城乡的生态环境为基本宗旨。城乡规划决策系统是指城乡规划组织编制与审批管理,主要包括城乡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组织编制审批管理。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不仅使城乡建设和经营管理更经济,而且是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如工业用地的合理规划布置绿地系统,对城乡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它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自净能力,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三废”的集中回收与治理。
2、在城乡规划与建设中应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的措施矅
(1)局部地区的成果
在我国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许多农村已迈开了城镇化的步伐,因此,做好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事关全局。生态学应用的缺失是现实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生态的重要,但却不一定能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此,将生态应用到城乡规划中应该是规划工作者该身体力行的理想。生态学在城乡规划的应用,更强调的是生态学的实践部分,并且范围更为广泛,更侧重于把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去。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作为“应用者”不一定要把生态学的原理都讲的清清楚楚,但应用者本人却要对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非常熟练。矅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要准确的把握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旨,重点是要了解城乡生态环境本身的特点。首先城乡的生态环境建设都是人工培植的绿树和花草,与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植被不同。城乡里的绿化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只是一小部分。防治水土流失靠的是树木的根系紧抓土壤,还可以防风沙。但是在城乡规划中,城市里是不方便种植参天大树的,通常人们都会选择柳树、松树来替代,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美化了环境,实际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却不显著。其次城乡主要是人们的密集区,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大量的垃圾就会产生。尤其是塑料袋、塑料瓶、还有各类化学药品,无法在空气中自己降解,都会严重的危害城乡的生态环境。如今政府提倡垃圾废物分类处理,政策很好,但是实施起来难度依然很大。甚至很多老百姓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哪些是一直都以扔掉的,导致了多功能垃圾桶不能有效的发挥自身的功能。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基本上只能改变表面的环境,深层次上还需要人们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公共来完善城乡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3)城乡规划工作中生态环境建设的宗旨
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房展;生态环境
一、水利工程建设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从水利工程本身来说,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进行施工的水利工程属于一类非污染型生态化建设项目,并不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不仅如此,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存在,还可以对周边的环境及居住者带来诸多的便利条件及综合性效益。具体如下:
首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存在可以有效的阻止洪水对下游沿岸造成的影响,对于周边地区抵御洪涝灾害起到了重要行的作用。
其次,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其核心部分就是水库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库建设作为水利调节过程中的枢纽,可以满足周围农田在枯水期的灌溉需要,合理的对上下游的水量进行调节,拥有自净能力的水库还可以对中、下游的水质进行改善,为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最后,水利发电是水利工程项目众多作用中的一种,也是最为重要的作用之一。水力发电与普通的火力发电不同,水利发电是充分利用水流动的力量来发电,在发电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的排出。与火力发电相比,其环保能力更强。风力发电虽然也具有环保性,但是由于风力强弱受季节性的影响较大,并不如水利发电稳定。因此,水力发电被称为可再生的情节性能源,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从水利工程的整体构造及作用上来看,水利工程建设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能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管理,必将对周围的环境及居住者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具体如下:
首先,水库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工作人员对其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必将导致河流上游的水域过高,对周围的农田及居住区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下游的流域,由于工程水坝的阻拦,长期得不到河流水源的冲刷,其自然流态以及河道宽窄必将改变,生物的迁徙习惯也会发生变化,对该地区周围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其次,人类的文明发源于河流,河流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许多河流的上游沿岸依旧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遗迹及美丽的自然景观。由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存在,上游水域的海拔不断被提高,如果不进行妥善的管理及控制,必将会对沿岸的居住者、文化遗迹、及风景名胜造成破坏,造成不可估量的文化损失。
三、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建立生态环境评估制度
为了减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可以建立生态环境评估制度,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其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真实、准确的评估。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工作通常在立项之前便开始进行,相关的文件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的关键。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管的施行情况来看,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施工开始前与结束后的两个阶段。因此,生态环境评估制度的建设,可以有效的研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控制与管理,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并完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要充分全面体现出水利工程建设中各类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综合评价的方法及影响生态平衡的相关要素作为评价的手段,科学有效的反映出目前人类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确保其考核标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能够对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价值进行真实、准确的衡量,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要落实工程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各个环节,还要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标准,展开全面性的保护措施,利用强制性、规范性的手段,确保相关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与执行。
3.建立并健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补偿机制
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必定会对相关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在这些不利影响彻底消除以前,应该建立一套健全的补偿机制,对存在不利影响的地区或个人进行补偿,尤其是因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而产生的大面积移民,要尽可能的给予最大限度的补偿,对于因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而受到破坏的周边自然环境,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完成以后,要给予恢复。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健全相关的补偿机制,尽可能将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对于生态环境及周边居民的生活有利有弊,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完善评价体系、建立评估制度、健全补偿机制的方法,充分的发挥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利因素,尽可能的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不良影响,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为周围居民、生态环境以及农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问题 保护措施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过程中,当地的生态环境会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目前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逐渐认识到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对环境进行保护,创建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对水利水电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共同进行。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从整体上来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首先是有利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可以利用水能进行发电,这样的发电方式属于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但能够缓解目前我国资源紧缺的现状,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所带来的有害物质,减少了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水利水电工程除了利用水能进行发电之外,还能够起到防减灾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二)不利影响。从整体上来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要远远大于有利影响,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当中,能够增加水汽的蒸发量,当地的降水量也会相应的增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天气条件。另外,对于一些大型水库来说,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对河道造成阻拦,使水库的水文环境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会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水利水电工程会阻挡某些生物的回游路线,使其不能得到顺利的繁殖,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对当地的物种造成较大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虽然能够防止由于水势过大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但是相应的会对当地土壤的肥力和酸碱性造成影响,另外,也会对当地地质结构造成影响,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滑坡或者崩塌等自然灾害的产生。随着目前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对其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会占用大量的植被面积,这样就会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而在生态平衡造成破坏的同时,当地物种的生存情况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生态问题的保护措施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知道,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虽然能够在一定范围中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其不利影响要远远大于有利影响,加上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情况并不容乐观,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具体的方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是加强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各个角度提高其中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使其在施工的工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对比较环保的施工方法,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设计人员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物种环境的实际情况,在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环保设计,其中所采用的施工材料需要符合环保工程的实际要求,在具体的施工当中不能产生大量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垃圾。最后,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设计图来进行工程的建设,以此来减少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利影响。
(二)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目前,这样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大型项目的建设当中,主要指的是在对一些可能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的工程建设之前,结合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并且对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防止措施,最后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和方案,来对项目工程进行施工设计。这样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样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当中,在这样的评价制度下,能够全面准确的对当地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并且根据具体数据来对影响的程度进行预测,在对生产要素和环境变化进行综合评价之后,选择出合理的建设方案,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三)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理念相互融合。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在其中的每个环节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考虑,以此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中这样的建设理念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需要结合当地物种的生存环境特点和习惯,来为植物和动物创建有利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对于部分鱼类的回游产卵,需要采取相应的设计手段建立专用通道,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其中需要采用较为环保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以此来保证当地植物和动物的正常生长,维持生态的平衡。最后,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需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环境监测系统,对生态环境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跟踪调查,在l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时候,需要第一时间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
三、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理念,建立环境评价制度,并且在施工的各个环节融入环境保护理念,以此来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徐建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5,(35).
[2]何护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9).
篇6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X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79-02
1 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加大,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的紧迫任务。以2010~2014年的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和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了2010~2014年间靖江市生态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全面掌握靖江市生态环境质量,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战略措施,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2 靖江市概况
靖江市位于中国内地最富庶的经济发展区――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东部水陆交通要冲,处于江苏省中轴线与长江的交汇点,襟江近海,素有“苏北小江南”之美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以耕地为主,主要矿产有煤。靖江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削减和碳排放量达到国家和省下达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四城同创”,即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和园林城市。
3 结果分析与评价
3.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与标准
3.1.1 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标准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
3.1.2 评价指标权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权重分配,见表1。
3.1.3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标准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5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2。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0.35×生物丰度指数+0.25×植被覆盖指数+0.1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胁迫指数)+0.10×(100-污染负荷指数)+环境限制指数。
3.1.4 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标准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与基准值的变化情况,将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幅度分为4级,即无明显变化、略有变化(好或差)、明显变化(好或差)、显著变化(好或差)。各分指数变化分级评价方法可参考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见表3。
如果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呈现波动变化的特征,则该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波动变化幅度,将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分为稳定、波动、较大波动和剧烈波动,见表4。
3.2 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通过遥感解译,2014年靖江市土地总面积为654.23 km2,其中耕地面积为258.21 km2,林地11.31 km2,草地0.12 km2,建设用地175.31 km2,水域湿地209.29 km2,未利用土地为0。
在全市土地面积中,耕地占比最大占39.46%,林地占1.73%,草地占0.02%,建设用地占26.80%,水域湿地占31.99%。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面积量算,靖江市土地利用有以下特点。
(1)土地利用率为100%。这一特点既表明靖江市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开发利用高,又反应出靖江市的自然条件较好。
(2)垦殖率高达39.46%。这说明农业在靖江市的国民经济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
(3)靖江市的植被覆盖率非常低,仅有1.75%(含林地、草地)。
(4)城镇建设用地比重超过农村居民建设用地比重。城镇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的44.96%,而农村居民建设用地为25.23%,说明城市化程度较高。
根据各项数据计算可得靖江市2010~2014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具体指数见表5。由数据可知2010~2014年靖江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
“十二五”末,靖江市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状态,并发挥着良好的固碳效益,但从资源利用上看,仍存在较大生态压力。“十二五”后期靖江市植被覆盖指数下降趋势明显,土地胁迫指数逐年上升,污染负荷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全市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承载力偏低。“十二五”时期,是靖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苏中地区率先融入苏南“第一方阵”、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规模的扩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将趋于复杂,环境污染将出现四个转变,即污染物介质从以大气和水为主向大气、水和土壤三种污染介质共存转变;污染物来源由单纯的工业点源污染向工业点源污染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并存转变;污染物类型从常规污染物向常规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型转变;污染范围从以城市和局部地区为主向涵盖区域、流域转变。
4 生态环境改善的建议及措施
(1)重视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提高政府与公众的生态意识与认知,全民参与,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2)做好制度建设,改变唯GDP的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3)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控制煤炭总量的同时发展更清洁的能源以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优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型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集群化。
(4)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继续开展整治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对违法排污企业保持高压态势。
(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实施“五年环境再造计划”。着重围绕水、气、声等环境要素,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碧水、蓝天、宁静工程,始终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避免过分人工化,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陆地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陆地的影响甚大,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在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对陆地环境的影响破坏。如,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很大程度和面积的损害其附近的树木、植被、农田等,影响农民的正常耕种和林业的发展。再者,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建设单位会发生经常性的工程占地情况,从而破坏了植被的生长,甚至造成附近居民生活的迁移。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难免会产生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大量有害性物质污水在未经过严格水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流入其他河流造成居民食用饮用水的污染。等等示例举不胜举,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环境所造成的种种破坏已是事实,且已严重危害到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动物的生态失衡、生存环境的逐渐丧失、森林植被的日渐稀落,从根本破坏了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生物结构链。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
作为一名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笔者深深认识和了解到水利工程建设所产生的污染问题种种。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来,水利工程建设对人类的生存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发电、使用水的供给、防洪、灌溉、水产品种类的养殖等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条件。水利工程的良好建设,可以在洪汛期“削减洪峰”,提高旱、涝等自然灾害的伤害,为民众的正常、良好生活提供稳定、必要性的保障。
水利工程建设带动的发电建设,重要作用和必要性更是人尽皆知的。水利水电属于高效的真贵可利用能源资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水电的成本使用低廉在很大程度上可取代化石燃料供生产使用,节省能源的使用。
2.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水库的兴建,形成了巨大的停滞水域,由于太阳辐射和水的理化特性,造成一种同原来天然河流完全不同的水域环境,从而给水库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种种影响。例如,大多数深水水库的水质,尤其是水温,是沿水深呈明显的季节性分层分布的。水库深层,其水温低、溶解氧少、游离一氧化碳和还原态物质多、浑浊度大。
水库蓄水对上游的淹没,导致的土地、自然文化遗产、景观、移民、动植物栖息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等的损失和破坏。
三、对于水工建设的可持续环境保护发展对策
对水利建设环境影响带来的长远的、潜在的和不可逆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水利工程正效益是人所共知的。水能既是清洁能源,又是永续利用的能源,与其它不可再生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水利工程建设高坝大库而带来对上、下游影响和局地气候变化、生物物种变异、土地被水库淹没、造成大量人口迁移、人文和自然景观的不可修复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1.要重视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是当前解决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问题不作深入而全面细致的研究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尤其是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解决任何问题都应该站在科学的角度上,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也不例外。
2.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环境损失成本计算和补偿方法,特别是创新移民补偿机制。要根据一些生态环境要素的需水特点,利用水利工程的调蓄有利条件,适时进行补水,保护生态环境。在水资源开发中强调合理开发利用,而不是充分利用。在考虑经济及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时,还必须为生态环境以及水环境留一定的用水份额,提出合理的环境需水和生态用水量。
3.尽快研究制定出能反映人们现有认识水平的水利工程生态影响的评价体系,建立起生态环境综合及关键要素承载能力的评价方法,制定各类工程对各类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的量化评估标准。而且有必要对生态环境价值进行核算,以探讨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基础上,分析工程的可行性。切实在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中落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要求和强制性、规范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4.进一步提高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开放度,健全公众参与的决策机制,畅通公众或利益相关者表达利益、参与决策的渠道,走向公共决策。尽快建立水权制度,切实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大力提高用水效率和用水效益,以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为约束,去调整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
总结: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社会经济的推动促进作用毋庸置疑,我们在看到美好一面的同时也要顾及到其他方面,只有相辅相成的生产发展才能做好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维系。因此,我们要站在现实的角度出发,将环境保护工作渗透到水工建设的方方面面,做到两者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生态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促使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蔺秋生,黄莉. 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及其工程补偿措施浅析[J]水利电力科技, 2007,(01) .
[2] 张传新,戴克义.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0,(05) .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影响;治理
水利工程建设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当下水资源愈发宝贵,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十分必要,需要利用水利工程来对水资源进行集中利用,提高水源的利用率。各种水利工程拔地而起,如:水坝、岸堤、水闸、沟渠、运河等等。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便利这点无可厚非。水利工程的存在就是为了消灭水资源浪费、水害。
1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资源的消耗。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快了。水作为世界上目前而言很匮乏的资源,更加需要合理的利用,避免过度消耗的情况。我国目前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有着14亿的庞大人口基数,人均水资源过少,对于这一情况,必须对水资源的使用采用集约化的形式。而集中水资源的好方法就是兴建水利工程,从本源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水利工程越来越多,相应的生态环境的破环也是越来越显著。如何合理地开发水资源,合理地建设水利工程。必须加大对工程建设方面的研究,努力寻得消除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影响的方法。
2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河流流域的生态平衡
大的水利工程往往会人工地改变水的流向、水的流量等参数。人工建设的钢筋混凝土强行建设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中,导致原来的天然河道受损,破坏河道内的生态平衡。更甚者会影响河中正常生存的物种的正常生存,威胁内部物种的生命安全。若河流还常年携带泥沙,就会在河道内出现泥沙淤积的情况,抬升河床高度,造成两岸的水患问题。
2.2对局部气候的影响
当大型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往往会造成当地的土壤湿度变大,地表的吸水能力变差,一旦有强降雨天气出现,极易造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是反过头来想一想这还不是自作自受。水利工程的作用是为了在旱季进行灌溉,雨季蓄水防洪。但人为地改变地形无疑会造成植被的破坏,山体结构的破坏。改变降雨量和地表蒸发量,提高温度的上下变化幅度,反过来对当地一直生存着的植物动物造成巨大的影响。
2.3土壤条件的变化
北方半湿润地区的土壤多为黄土,主要是因为土壤水分的不足,造成土壤中碱性物质的含量高;而南方的红土更多是因为降雨量大,土壤常年被雨水侵蚀,造成土壤中酸性物质更多一些。而在建设完水利工程之后,当地的地下水位会出现变化,改变土地的酸碱度,影响土壤的含氮量,造成当地农作物减产、歉收。当然,土壤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土壤中的小动物造成影响,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小动物的死亡。
2.4对生物多样化的影响
水生生物不可避免地会被水利工程影响,随着水位的提高,水流速的变缓,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沉淀,本来水深10米的时候就能获得的食物,现在可能20米深的水域才能获得,这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带了来巨大的影响,长期下去会造成水生生物的灭绝。陆生生物也会受到影响,由于蓄水量的增大,陆生生物的活动范围变小,一些以水生生物为食的陆生动物觅食会更加困难,再加上气候条件更加严苛,陆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也会变得十分严峻。
3新形势下水利工程的建设原则
3.1保护河流流域的生态平衡
水利工程的建设应当因地制宜,不应当盲目从众。不同的河流的条件、状况是不同的,这就更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河流的保护。以不破坏河流的多样化环境为底线,对河流流域环境进行恢复和保护。
3.2保护动物栖息地的稳定
每一条河流都或少地会存在野生的动物,那这些动物的生存环境不应当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受到破坏。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生态栖息地的建设也是工程的一部分。
3.3保护河流的自净能力
河流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具备一定的自净能力,同时存在一个自净极限。一旦超过自净极限,那么河流就被严重污染了。水利工程会造成农业、工业废水的排放。因此排放废水应当有规划和标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4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
当下,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已经越来越不适宜环境保护的要求。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水利工程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之前不合标准的水利工程要进行整改,之后尚未建设的水利工程要采用生态保护性原则进行合理地建设。最终同时实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4.1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进行保护。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应当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减少对河流天然河床的破坏,防止因施工计划不合理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的状况出现。生态建设水利工程能够有效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周边环境进行很好的保护。
4.2提高水利工程的作用
建设人工湿地,人工栖息地,合理地划分区域,利用水利工程拟真本来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也是生态水利工程的一大亮点。水利工程的建设关乎万千民众的利益,同时也关乎着当地动植物的生存权益。生态水利工程可以有效的化解水利工程建设和动植物生存之间的矛盾。
4.3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化的水利工程
不光是作为工程项目本身而存在。生态水利工程还可以开发生态旅游,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水利工程作用单一,而生态水域的开发和建设,将是一片更为广阔的市场。
5当下应当如何开展水利工程的建设
5.1建立环境评估监督制度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努力保护的同时应当引入监督体系。针对目前一些不顾生态环境恶化的生产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在建设水利工程前、建设过程中、投入运行后,全周期地进行监督审查,保障水利工程的环境友好性。
5.2对高污染项目进行整改
或关闭水利工程往往会导致一些高能耗的企业单位向其靠拢。因此,应当做好把关工作,对企业能耗和排污量进行严格控制,对于超标企业要进行整改或关停。并向所有依附的企业征收环保税,税收用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治理。
5.3河道的生态建设
河道是整个水利工程的关键,一般大型的水坝必须建设在河道之上,这对于河道的生态环境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水利工程的检视应当加强对河道的保护,尤其是针对天然河床的保护。开发河道资源的同时也要尽到保护责任。谁受益谁保护,严打人为破坏河道的行为,保持良好的河道状况。
6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关乎国计民生,但是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兼顾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义.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253.
[2]张瑞焕,曾新生.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城市地理,2014(16):156.
[3]贺咏梅.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及其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4(3):279.
[4],朱小飞.浅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价值工程,2011(31):40.
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 自然 生态 协调
一、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依存关系
1.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有着的必然联系
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是以对控制、使用水流为目标而建设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满足日常生活中供水、航运、防洪、发电等需求。为了控制水流,必然会改变水生态系统,或者将水从生态系统中分离出来。当水体在改变的生态系统中或在某种人工环境中脱离了生物群落,自净能力就会降低,就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由于我国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用水的供需矛盾突出;同时水环境的污染也使得水资源有效利用量在减少;严重自然灾害,加剧了供水紧缺,这些都是造成了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这样,如何使水利工程建设既满足人们需求又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就显得尤为重要。
2.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它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及其他生产、生活资料,而且还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它对维持水循环、净化空气、抵御自然灾害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持。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迅猛增长,水土和植被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出现了大面积水土流失、草原严重退化、荒漠化进程加剧、水生生态失衡、生物多样化丧失、生态系统功能降低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等等。同时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加快,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强。因此,水资源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认识到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并不总是有利的,通常一项工程既有利也有弊。我们必须在实践中重视起来,从项目设计时就考虑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因地制宜的进行建设,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水利工程建设是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的需要
目前,由于缺乏深刻的认识,在对水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城市用水和 工业 用水等各类用水需求挤占生态用水的格局。结果导致了水污染严重,库区富营养化,自然植被衰退、河床淤积、河流断流、水生生物多样性锐减、河道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大面积超采、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严重的生态问题。
在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也遇到水污染问题,若得不到有效治理,调水就会成为调污。北京的两大水库之一的官厅水库,就因为水污染在1997年退出城市生活用水体系,造成北京缺水形势更为严峻。所以说,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缺乏生态环境的意识而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己严重的影响了社会 经济 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4.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我国的水利工程学,是以对水流的控制为目标建造水工建筑物,经过设计 计算 ,保证水工建筑物承载的强度、稳定及耐久性,以满足人们对于供水、防洪、水力发电、航运等需求,但同时也忽略了水体自身的需求,如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建设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城市水域往往忽略了水流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需要,使河流失去了在自然环境中生机勃勃的生命。所幸的是,生态环境系统受到人类的活动的干扰和损害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受损河流的生态修复研究和实践日益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
二、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1.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本理念
(1)树立起人与自然相协调的 科学 发展观,系统全面理解生态水利的理念和方法,正确把握和确立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水利模式,以相应理念的渗透为指导,主动与自然相适应,才能使二者相协调,造福人类。
(2)树立起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的资源观,水利工程不仅在防洪、供水等方面作用巨大,在改善水环境、修复生态系统方面同样大有可为,水生态系统的改善对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保障作用。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以水利工程建设带动水生态的改善可谓一举多得。
(3)树立起水利工程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地位观,把水利工程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起来。主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的更高要求,以水利的适当超前发展来保障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生态型水利工程的方法
首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方法上要体现亲自然的特性。不但要掌握水在气候系统、水文循环中的运动转换规律,还要研究其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既要研究水体的物理特性,也要照顾到其系统循环特性。在开发利用河流时,将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置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考虑,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等。
生态水利在工程建设中没有固定的方法,应视不同的水文条件和不同的河道形态进行具体分析。河床长期适应水沙变化的结果造就了不同形式的河槽断面,不同的地质地形和水文条件形成不同的断面。对于不同的水文条件,其特征、形态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灵活的进行规划施工。
3.生态水利建设的基本模式
建设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河道治理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系统的、发展的观点,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分期实施。治理要以突出防洪和环境优化为重点目标,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河流资源。采取清障、疏浚治理、合理调配等综合措施,全面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和标准,并且达到合理治导河流延伸方向,统一安排延伸布局,保持河态稳定,达到安全泄洪、改善水环境的目标,并使河道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为河流流域地区防洪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水利工程建设与 自然 生态和谐 发展 展望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状态的水利工程进行了反思,并逐步对己改造的河流进行回归自然状态的再改造。总之,修建生态河堤,增加河边湿地及河滩面积,恢复河岸边植物群落,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己成为国际上河流建设发展的趋势。
本文在着重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依存关系,对己往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退化、恢复重建和河道生态治理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水利工程建设要重视河流形态的多样化,重视河流周围的生物群落的存在,重视建设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2)水利工程建设属于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范畴,发展生态水利是今后水利建设的方向。生态水利的提出和蓬勃发展是人们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回归。(3)实践证明发展生态水利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水利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也证明了生态水利的现实可行性。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 规律 的进一步认识,在水利建设中,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处处都能意识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但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多成分、多因素、多变量的综合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认识规律、掌握规律、按照规律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是本文的最终目的,只有建设者在思想认识到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才能将水利工程建设成生态型的、能造福子孙后代的水利工程。
参考 文献 :
[1]孙宗风.生态水利的理论与实践.水利水电技术,2003,(4).
篇10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社会治理 治理体系 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部署给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构建基于治理理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这里所指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治理”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所指的是一种体制,是一个包括指导思想、组织机构、法律法规、组织人员、制度安排等要素构成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体系;后者是一种行为或过程,指生态环境的整修、修复,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同义语。
治理理论是一种公共管理理论,其涵义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由于当代的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民众需求的多样性,使得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就治理理论兴起的直接原因而言,是西方的学者看到了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既可能存在‘市场失灵’,也可能存在‘政府失灵’。”为管理好日趋复杂的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理论就被应用于社会公共事务领域,为创新体制、机制起着框架性解释和指导作用,构建起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党等方方面面。”因此,把治理的范畴和方法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构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内容之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实现形式就是要构建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使民主、协作融入治理,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建设的运行机制,克服基于传统管理理念的旧的监管、建设体制的弊端,更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2治理理论对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方法论启示
2.1培育多元主体
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是区别于基于统治和管理的传统生态文明建设体制的本质特征。培育和壮大包括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非政府的主体,是构建基于治理理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首先任务和前提条件,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由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的转变过程,就是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过程,既包含着制度、文化和行为方式等的综合性转变,也代表着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
2.2权力运行方式的多向性
传统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的主体一元性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方式是依靠公共权力来推行,表现出公共权力资源配置的单极化和公共权力运用的单向性特征。而治理理论强调公民和社会机构等非政府主体的参与,多主体通过参与、合作、协商谈判、反复博弈、伙伴关系等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所要实现的是一种权力上下互动的过程,其权力运行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
权力运行方式的多向性决定了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应实现以下几种转变:一是从管制到服务。适应多主体的治理格局的要求,政府必须改变过去所使用的管理手段,加强服务职能,为非政府主体的参与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从规制到协调。要实现各种非政府主体有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离不开政府的协调,所以政府的行为应实现从着重规制到着重协调的转变。三是从封闭到回应,多主体治理格局以互动性为基本特征,即权力从封闭的单向性的运行到对公众提出的政策建议做出迅速反应,呈现出互动性,从而提高公众参与的程度。
2.3丰富建设手段
与政府单一主体一家独大的传统管理体制相应的运行方式是以行政手段和法律为主,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而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使生态文明建设手段和方法呈现多样化,除了行政、法律手段外,还包括社会化手段、市场化手段和自治化手段等。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所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采用单独或多种手段综合使用,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治理的效果和降低治理的成本。
2.4追求目标和评价标准由“善政”到“善治”
传统的生态环境监管的理想模式为“善政”。善政的构成要素包括严明的法度、清廉的官员、高效的行政、良好的服务。善政是建立在传统的社会统治结构之上的,是包含于传统的政治与行政的理念之中。而治理的概念已经超出了传统的统治范畴,它强调了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所追求的是“善治”。
“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在“善治”状态下,社会治理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维护和发展,经济与社会的长久利益和根本利益能得到最低成本的有效维护。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善治”,就是要使生态环境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善治”,政府必须转变观念与职能,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非政府主体进行培育、构建多元主体的建设格局。
3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路径
3.1转换政府观念和职能,简政放权
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目标就是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及公民个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协作的建设体制,关键是能否培育多主体,创造社会主体参与治理的条件。单一主体的建设体制式往往重视政府的管控而忽视对被管理对象合法权益的保障,必然会无限扩大权力的运行,窒息非政府主体成长的空间与参与建设的平台。因此,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建设格局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权力运行的空间,把不该管,管不好,可以让社会管理的事情交给社会去管理,创造出非政府主体参与的空间,为其的成长壮大创造条件。
3.2积极培育多元社会主体
(1)通过培育市场主体来培育多元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市场经济是公民社会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能够为公民的独立提供有力的保障。只有当市场完善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公共服务和公共问题的治理也才能通过市场的运作得以进行,如政府公共服务的外包、政府公共服务的购买等。
(2)培育和壮大社会组织。要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力量,倡导社会责任和培养公共人文精神,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参与,形成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逐步迈向多主体参与,整体性协作,网络化治理的态势,实现治理结构良性和均衡,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弥补政府供给的缺位或低效,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3)引导公众参与。 转变政府观念,推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公开化,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优化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建立公众建议意见的回应制度及引导和进一步发挥民间绿色环保等组织的作用。最后是积极培育公民的自治意识,逐步祛除“凡事找政府”的惯性思维,强化自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3.3发展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与手段
要完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运行规则,提高执行力,维护行政权力的权威性,划分行政权力运行边界,为社会化、市场化等手段的使用提供空间。
要强化市场机制在自然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一是推动自然资源市场化进程,大力探索自然资源定价机制和自然资源交易市场运行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要大力推行第三方治理,畅通社会资本进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通过政策优惠、财税导向培育生态环保产业。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第三部门作用,完善社会的自治组织机构(如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使之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建立政府与社会的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