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1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国家经济;影响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形成,世界经济也向着多元化、全球化方向发展,同时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也向着贸易环境的自由化、紧密化发展。

1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国际经济贸易下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应该从辩证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

1.1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了,在这种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可谓是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世界加工厂的称号,可见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在吸引外资,推动跨国公司的发展等方面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带动了生产资料的流动,也使得我国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逐渐度过了寒冬期,这对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近年来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现象十分的明显,但是我国在加入国际经济贸易之后,国内的经济发展方式出现了很多的变化,尤其是很多多余的劳动力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好分配,各国之间的分工也不断细化,其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国际经济之间的联系。另外,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贸易和科学技术的流通,也有效的吸引了外国的先进技术[1],对提高我国的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加强了我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利于本国劳动力的分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2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从其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也可以看出,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破坏了本国的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但是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使我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十分严重,这就导致我国在招商引资方面发生了一定的困难,而且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外商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也会异常的谨慎,从而影响着我国经济对外资的吸引力。另外,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中,市场中出现了很多的新型经济体,这对外商投资的吸引也构成了很大的竞争。第二,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使得各项科学技术逐渐应用到了各领域中,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物理阻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内的对外贸易。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但是我们也应该积极的面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改善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缓慢的趋势,将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中面对的压力尽量降低,从而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能力。

2国际经济贸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

2.1加强高新产业的发展速度

国际经济贸易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为了更好的将我国的经济与世界各国之间联系起来,就应该加强高新产业的发展速度,做好进口和出口之间的衔接,将我国经济在世界发展中的优势充分的体现出来。另外,在国际经济贸易下,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应该有效的引进外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将这些技术与我国的经济建设有效的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从而实现我国市场经济从根本上、飞跃式的发展,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2.2注重人才的开发和利用

从上述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可以看出,在我国经济贸易竞争中人才竞争、劳动力竞争是最为明显和突出的,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国家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就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注重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将人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提高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我国人才的竞争力,才能够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逐渐消除各种不利的影响,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

2.3完善对外贸易的发展机制

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与此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打击,这也就使得我国的市场经济出现了很多的波动,这也体现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的现象,需要加强对对外贸易发展机制的完善,使得国内的企业能够从国际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然后据此对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2]。另外,对外贸易发展机制的完善,还需要对我国国际贸易的法律体系进行完善,以此来促进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也使我国的企业能够在政府政策的扶持和法律的维护下,不断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自身发展战略的重建,从而制定出更加优质的、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方案,促进我国国内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所以政府和各企业要客观的看待这一问题,对国际经济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科学的分析,尤其要准确抓住消极影响的弊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人才结构的优化、对外贸易机制的完善,健全和落实国际贸易法等,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微博力量。作者简介:杜堂正,1993年生,男,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作者:杜堂正 单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篇2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 全球化 经济政策

当今社会科技与经济不断进步,一次又一次的腾飞将国际社会引向了交流共存的发展道路。国际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目前国际社会炙手可热的发展浪潮,不仅将人才进行全球性融合也将科技、资源作全球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在国际社会中,经济一体化不单单表现在经济全球化上,还表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全球化与区域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这是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本质特征。本文中笔者按照当今现代经济发展的状况,结合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制度与现状,研究了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我国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意见与对策。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点

首先,在探究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影响之前,分析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可以充分的了解国际形式,并预见未来国际经济形式的趋势,这种措施可以一针见血的提出我国经济现状的缺漏之处以及有效解决措施,以帮助我国经济取得进步。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标志,是指各国跨越固有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交换、技术转换等手段相互交流相互联系以促进自身发展。经济全球化将全世界连成一个共同体,成为地球村,各国无障碍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世界因这种手段紧密联合成一个整体。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来,世界科技水平不断革新,互联网的建立帮助着各国的经济文化不断交流,促成经济相互沟通形成经济积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这是全球化的必经过程。各国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切磋从而推动着自身经济发展,这使世界各国紧密联合形成了统一市场。为了达成各国经济不断腾飞的目标,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的经济市场规范条例,经济运行的全球化战略也有条不紊的运行。在各种合作协约中国家与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关系,各种技术与资源不断涌动,国际市场秩序的不断规范完善帮助了世界各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建立良好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式。

第二,一体化,顾名思义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联合一体,两个或者多个国家签订合约或者协定,并通过一个由政府授权、各国政府共同承认的且超越国家性质的共同机构见证,制定出一个统一对外对内的经济贸易交流政策或金融财政政策。旨在消除合约内成员国相互之间阻碍彼此交流的障碍,完全实现区域内互惠互利,协调发展可持续现代化经济加强自身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加强国家自身的对外竞争力。这种交流形式使得各国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携手发展,可积极发现自身优缺点并及时取得进步。区域一体化帮助合约国最终形成一个经济政治高度协调统一的超越国家性质的整体,亦可称之为国家区域集团,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都属于区域集团式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但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初期,各个组织都以大洲为隔界范围,这体现了一定的局限性。现如今,区域化经济愈来愈开放与广泛,这标志着经济一体化伴随着实践不断进步与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完美状态。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伙伴国家之间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向经济政策的统一逐步深化。

第三,贸易自动化、自由化标志着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在各种经济制度与协作管理条例的催动下,贸易的自由化不断衍生成贸易的自动化。在全球经济的不断交流与运作下,贸易自动化成为国家经济交流的必要手段。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篇3

一、环境与国际贸易发展的关系

人们的生产活动都不开对环境的依托,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目前各国纷纷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经济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来保障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平衡。自从“绿色浪潮”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绿色变成了所有健康、环保的代名词,这不仅使人们的生活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而且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环境问题频发,全球变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这引起了世界各地人民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进行,人类发展并不能摆脱对环境的依托与利用。尽管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环境与国际贸易并未达到一个平衡点,并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首先,国际贸易的发展确实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因素,另外,一些国家往往会在贸易过程中对其他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进行干预,这实际上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形成了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以及生产经验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很多方面达不到环境的标准,再加上一些国家制定了双重标准,这就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形成了一定的环境贸易壁垒。

二、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1.对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产生了影响

近年来,环境贸易壁垒的蔓延日益加快,这与国际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当前的情况看,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这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出口贸易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也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就拿我国的发展实际来说,2003年我国的高档消费品出口总额达到了684亿美元,与5年前相比,足足增长了20多倍,并且所占比重达到了31.2%。然而,我国的出口贸易之所以陷入了困境,是因为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了环境贸易壁垒,他们所制定的一些相关环保的标准,超出了我国目前的生产能力范围,因而,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呈现了缓慢的趋势。

2.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产生了制约

一直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这些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有限,与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一些产品的输出主要是靠直接从大自然进行掠夺,而发达国家往往以较低的价格对这些资源实施购买,然后再利用自身现有的技术水平与先进生产技术,对这些生产资料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将能源产品转换为具有较高技术价值的新产品,并将这些产品重新定价,以超高的价格销往各大发展中国家,获取高额利润,这之间的价格差是难以想象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生产所必须的能量与资源,又不能在这期间获取相应的补偿与回报,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另外,发展中国家在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较为宽松,因此,一些发到国家更愿意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逃避本国的环保法律的限制,这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更加严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处于霸主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尽管近年来已经实现了充分有效的发展,仍然处于弱势,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3.环保产业得到了有效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下,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来保护环境,并对一些高污染企业进行了限制,倡导绿色企业、环保企业,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许多新兴的环保企业实现了充分有效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使环保产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目前环保意识已深入人心,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消费心理都有了一定的转变,为绿色市场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环保产业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篇4

关键词:环境保护;自由贸易;挑战;机遇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78-01

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作为一对特殊的矛盾,尽管它们表面上长期处于对立的位置,但从本质上和长远的利益来看,双方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而环境保护对自由贸易的影响也促成了绿色壁垒①的出现。环境保护是为了人类有一个可靠而安全的生存空间,自由贸易是为了我们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生存。

一、自由贸易给环境保护带来的机遇

1.有助于我国环保意识的加强。虽然WTO各成员方设置环境措施依据的环境标准、使用的评估方法等存在不少差异,而且很难统一,但WTO在环境保护上无疑可以使环保意识从地区走向全球。1991年在GATT历史上发生了第一起涉及环境问题的贸易争端――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海豚、金枪鱼案。1996年,美国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海龟,又引发了印度等四国联合诉美国海龟――海虾案。WTO对这两个案例的处理结果显示了国际环境保护政策已开始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抵制。WTO环境规则对国际市场影响相当大,使得对环境有益,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和设备将日益占领市场,对环境有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和设备将受到各种限制,会丧失竞争力而被淘汰。显然,中国要发展,必须适应国际市场这一变化,必然要求对外贸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有助于带动我国绿色产品的出口和市场的兴起。绿色消费热也的确使企业对绿色产品趋之若鹜,2009年3月,APP(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宣布顺利完成了“碳足迹”评估项目,这是中国造纸业的首例。众多跨国公司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向外界宣传自己的环保和公益行动。环境保护从单纯的社会效益混合了经济收益,企业界已经意识到,绿色产品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和市场的竞争力。在WTO的环境规则的影响下,非绿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小,利润率越来越低,使得各国环保投资额不断增加,环保产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热点。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已加入WTO,国内市场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只能顺应这一绿色潮流,迎头赶上、抓住时机,开辟广阔的市场,才不会永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3.有助于我国外贸产品结构的进一步规范调整。风行全球的绿色浪潮必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外贸商品结构,使那些不利于资源再生、环保和生态平衡的有关一系列产品比重进一步下降,而使不污染或有利于环保的绿色产品的比重日益增长,有助于我国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使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过渡。随着环保产品的受欢迎程度越来越深,有关引进环保技术、环保工艺及环保设备的市场准入制度也越来越宽松,很多国家还采取各种优惠措施鼓励进口这类技术和设备。显然,这也是高环境标准在市场准入方面带来的积极方面的影响。

二、环境保护给自由贸易给带来的挑战

1.环境保护对产品成本及竞争力的负面影响。对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而言,在工业化过程中的高消耗、高污染问题在短时期不可能迅速得到解决。因此,高环境标准的推行必然会牵涉到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监督与检测。出口产品不得不越来越多地接受各种检验、测试、认证和技术鉴定等繁杂手续,这样,出口产品的各种费用将会大幅度上升,出口企业在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等过程中因添加了环保因素提高了自身的直接成本投入。例如: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传统出口优势为产品低价位,但近年来为应对国际市场上尤其是欧盟的绿色壁垒,相关企业实施许多绿色化措施,使得纺织品服装的成本不可避免的增加,销售价格相应提升,原来的低价出口竞争优势明显受到消弱。

2.环境标准对市场准入的消极影响。 以进口产品采取的环境标准过低为由实施限制措施。进口国往往认为来自实施较低环境标准国家的低成本产品时在进行“生态倾销”,是在国际市场上不公平的获取了竞争优势,严重威胁了本国产品的竞争力②。有些国家在对进口商品作出高环境标准的同时,其本国产品可以不符合统一环保规定。最典型的例子如1994年美国环境保护署作出规定,在美国九大城市出售的汽油中含有的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一定水平,其国内生产商可以逐步达到标准,但进口汽油必须在1995年1月1日该项规定生效时立即达到。这种内外有别、带有明显歧视性的市场准入措施的主要目的显然不是为了保护其本国环境,而在于保护期国内汽油生产商的竞争优势。

3.影响我国的贸易关系。近年来,发达国家以环保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进口,由此引发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渐增多。我国作为WTO成员中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也不可避免与其它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因为环境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

三、结语

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均具有突出的国际性、广阔的影响面,为当今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面对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特别是当代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深入分析其产生根源,有助于从根本上采取措施消除冲突。环境保护的理念应贯彻到国际贸易的全部环节中,使绿色成为可持续发展法制下国际贸易的基调,使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得以协调。

注释:

①“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服务直接或间接加以限制的贸易手段和措施。

②钟筱红,张志勋,徐芳.绿色贸易壁垒法律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37.

参考文献:

[1]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学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

篇5

世界经济受世界科技、生产力、各国关系等因素影响,有三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是在18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但是对东西方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2.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体系,使世界成为两个经济阵营,相互联系又相互敌对,但是世界经济关系却变得复杂。3.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的出现,科技的发展、国际之间出现的贸易往来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春天,因此国际贸易进一步的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二、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经济增长机制。现在社会上有两种的经济增长机制。一种是传统模式,只是增加原材料或劳动力的投入来提高产量;另一种是规定原材料及劳动力的投入分量,采用最新的科技,提高原材料及劳动力的使用效率,优化其配置,以提高产量。因此可以得出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基本要素的数量;二是运用最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国际贸易也主要是通过这两种资源的进出口贸易,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国际贸易出口贸易的结构受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并不断的进行调整、优化升级,使世界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让各国可以将本国富余的资源出口到稀缺的国家,取得较大的资金收益;再用这笔资金向其他国家进口本国稀缺的资源,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和居民生活需要,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们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2.国别经济层面。国别经济是构成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别经济的分析,得出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国别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主要体现在贸易的进出口上。

(1)进口

①国家进行进口贸易是因为本国对于所进口的商品比较稀缺,而国内又需要对这种商品进行消费。国家为了以后能够减少对这种商品的进口,就会研究这种商品,形成新的产业。②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富余的资源,也会有自己稀缺的资源,这是就需要进口稀缺资源,增加本国的要素供给。还可以进口其他国家的最新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本国的生产力和生产率。③企业在日益激烈的进口要素竞争中,可以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完善,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2)出口

国家将自己剩余的资源出口到其他国家,既可以为这些资源提供市场,还可以减轻因这些多余资源所带来的压力。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某商品有市场、有需求,国家就会增加商品的生产量,推动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并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3)概括

国家进行贸易进出口会对国家经济产生以下影响:①国家进行国际贸易可以打入世界市场,扩大市场范围,使国家经济增长不再局限于本国市场。②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引进本国没有的商品,刺激本国消费,产生新的需求,促进新的产业的出现。③通过国际贸易将剩余资源换取稀缺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④国际贸易所引起的需求和资源效应,可以促使企业进行企业改革,优化企业结构。以便国家淘汰效率低的企业,扶持效率高的企业。⑤企业的增加引起竞争的加强,可以刺激企业引进新技术,提高创新意识,提高劳动生产率。⑥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有利于加快国家增长经济发展速度,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出口贸易可以加大企业的生产率,提高人们的就业率,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经济福利 国际贸易作用 影响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前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模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各国之间开始了贸易往来,从此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国内生产总值迅速提高。自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经历了高速增长,在世界GDP中的份额从5%增长到15%,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增长接近了3%,人均收入增长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可见贸易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各国之间的贸易最终要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贸易之所以互惠是因为它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已最擅长的活动。正如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提出的,“如果购买一件东西所付出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所付出的代价小,就永远不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个家长都知道的格言。”我们通过比较贸易之前的世界价格和国内价格,就能够判断出哪个国家生产的商品更好还是更坏。

一、贸易如何产生经济福利

我们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国内供给曲线、国内需求曲线、均衡、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来分析贸易对经济福利的影响。这里我们解释一下名词,国内供给曲线表示国内生产的商品量,国内需求曲线表示国内消费的商品数量,消费者剩余是买者愿意为一种物质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价格以上和需求曲线以下的面积),生产者剩余是卖者得到的量减去生产成本(价格之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

1.当一个国家不能在市场上进行贸易时,价格会自发调整,使国内需求与国内供给达到平衡。也就是说国内价格使国内生产量与国内消费者需求量保持在均衡位置。

2.当一个国家允许贸易并成为出口国时,此时世界价格高于国内价格,较高的价格将减少本国的消费量,将有更多的生产该商品的比较优势,国内生产者会大幅度增加生产量,以满足出口需要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生产者的状况变好,而国内该物品的消费者状况变坏。

我们看图1可知,无贸易时:生产者剩余为面积C,消费者剩余面积A+B,总剩余面积A+B+C。有贸易并为出口国时:生产者剩余为面积B+C+D(比无贸易时增加了C+D),消费者剩余面积A(比无贸易时减少了B),总剩余面积A+B+C+D,这时的出口量为G2-G1,与无贸易时相比增加了经济福利面积为D。比较可以得出贸易给国家带来了好处,尽管给消费者带来了损失,但从总体上增加了额外的经济福利。

3.当一个国家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者时,此时世界价格会低于国内价格,较低的价格会增加本国的消费量并减少该物品的生产量。因此本国该物品的消费者的状况变好而国内的生产者的状况变坏。

我们看图2可知,无贸易时:生产者剩余为面积B+C,消费者剩余面积A,总剩余面积A+B+C。有贸易并为进口国时:生产者剩余为面积C(比无贸易时减少了B),消费者剩余面积A+B+D(比无贸易时增加了B+D),总剩余面积A+B+C+D,进口商品时尽管使国内价格变低,但是使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明显增加,这时的进口量为G2-G1,增加了经济福利面积为D。比较可以得出贸易给国家带来了好处,尽管给生产者带来了损失,但从总体上增加了额外的经济福利。

从以上两种情况分析得出,无论是作为出口国还是进口国,只要存在贸易,都能增加贸易国的经济福利,虽然给本国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的利益损失情况不同,有所差别,但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总剩余增加,经济福利提升了,因此国际贸易带来了经济福利。

二、国际贸易的作用

1.经济方面通过国际贸易,发挥了成本优势,比较优势,扩大了国内的优势产品,使国内产品转变成规模经济,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劳动就业,增强了国际竞争能力。在本国内较小的市场难以使企业形成产业规模,当国际贸易流通后一国企业在更大的世界市场才得以发挥它的产业优势,大批生产商品并出售商品形成规模经济,只有大批生产该种具有竞争性的商品时生产成本才会降低,同时给本国人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实现国民收入的增长。

2.资源方面国际贸易使国内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提高了产量扩大了出口能力,从而提高了国内的生产水平,福利水平,促进了经济增长。

3.技术与环境方面国际贸易使生产方式得到改良,引进了新的技术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竞争环境,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三、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发展国际贸易对进出口国不外乎有两方面的影响,其中有利的一面,进出口贸易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途。

(1)资本结构向优势领域集中,促进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动。由于国际贸易的出现,国内经济结构在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外国市场势力的垄断,逐渐形成集中、统一、富有竞争力的市场规模,从而提高竞争实力。

(2)国际贸易的出现,使国外资本向国内市场流入,加速了资金的积累,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一国的经济收入。

(3)贸易增加了物品的多样性,不同国家生产的物品并不完全相同,使所有国家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4)贸易拓展了国外市场,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加强了思想交流、文化交流以及精神层面等深层次的认识与转变,使我国的经济得到繁荣发展。

2.发展国际贸易有其不利的一面是进出口国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性。由于盲目扩大出口,追求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忽略了贸易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如果以消耗能源和原材料为代价,长久下去恶化国内收入分配格局,损害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总之,国际贸易之所以给国家带来了好处,归根结底原于它生产的比较优势。通过国际贸易的交流与合作,无论进口与出口,从赢家收益与输家损失的角度看收益远大于损失,国家经济福利得到提升,并附带一系列经济方面的联带效应与乘数效应,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充分利用国际贸易交流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篇7

负效应。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一、国际贸易的环境正效应

自由贸易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与环境并不冲突,贸易并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贸易有益于环境质量的提高。他们认为贸易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从而带来了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的提高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对生活质量的关注,这样更加有利于环保和清洁产品的生产和交换。Cole(1998)、Strutt 和 Anderson(1999)研究认为自由贸易有利于环境改善,有助于实现环境资源全球化的最优配置。这些研究者认为,贸易自由化有助于消除市场的扭曲,基于比较优势的专业化分工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并且得出更广、更深程度的开放市场,从而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二、国际贸易的环境负效应

环保主义者认为市场机制下的国际贸易,在诸多方面恶化了生态环境,因此这种观点认为自由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是负效应的。Daly(1993)主要通过研究自由贸易对污染排放量的影响,验证了自由贸易将加剧污染。Chilchilnisky(1994)运用经济学家科斯(Coase)的产权理论,研究认为在私有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下,贸易自由化会进一步加深对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破坏。Dua和Esty(1997)、Copeland(1997)和Kennedy(1994)研究认为,全球贸易自由化导致各国纷纷降低自己的环境标准,来维持或增强现有竞争力,出现“向环境标准底线赛跑”的现象,使得贸易加剧了环境污染。另外,自由贸易推进了有害物质的跨境转移,还助长了濒危物种的贸易,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Copeland和Taylor(1994,1997)实际上先假设了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高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南北贸易模型深入实证研究了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表明贸易自由化减轻了发达国家(北方国家)的环境污染,同时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的环境污染,而且加剧的程度高于减轻的程度,因此国际贸易总体上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可以看出,上述学者认为自由贸易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没有考虑环境和社会成本,因此贸易是环境质量下降的直接诱因,贸易危害了生态环境,即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是负效应。

我国学者余北迪(2005)研究表明国际贸易对我国生态环境负的规模效应大大超过了正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因此,总效应为负。罗(2007)研究表明我国进口污染密集型产品可获得正的结构效应,但需承受负的技术效应,出口情况恰好相反。党玉婷和万能(2007)研究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的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为正,但由于比较大的负规模效应,总效应仍为负。

三、国际贸易对环境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国际贸易与环境之间关系复杂,贸易对环境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应该辩证地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综合后的影响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结果取决于正负效应的各自大小比较。Grossman和Krueger(1991,1993)先行就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就此影响效应分解为技术效应(Technique Effect)、结构效应(Composition Effect)和规模效应(Scale Effect),建立了国家贸易环境效应理论的基础性框架。国际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复杂性在于这种影响是上述三种效应之和,而不是单独某一种效应。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贸易竞争力得到了提高,但贸易结构调整缓慢、发展不稳定、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过低等等,都是制约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调整: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且加大研发投入

前述分析中指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因此,必须重视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研发的投入,政府可以通过资金配套吸引企业进行研发活动,以及为企业研发投入提供低利率融资贷款,对于企业的研发投资收益给予税收减免,加强知识产权及专利的保护力度,刺激厂商进行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

五、将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创建品牌优势相结合

企业是一国产品出口的生力军,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为主体,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对高、中、低档产品都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避免频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挡,重视产品外观包装等非价格因素的影响,实现产品的高档化、特色化、多样化生产,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信誉,努力塑造自主品牌,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六、调整加工贸易方式且加快发展高深度、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当前在我国对外贸易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加工程度较低,且附加值不高的加工贸易出口在出口贸易总额中占了较大比重,是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的一大弊端,所以促进贸易方式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篇8

关键词:全球化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国际贸易 进口 出口 资源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综合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和国际贸易也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这就需要对金融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 金融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可以为金融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提供参考和依据。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相关性的问题,即因果关系,金融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见,二者是高度相关的。二者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经济的增长对金融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金融无法凌驾于经济增长之上,同时金融又是为经济增长服务的,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经济的增长决定着金融的发展,一方面金融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依附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商品经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金融的发展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经济增长就决定着金融发展的方向、结构以及层次。其次,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金融的运作特点、基本功能以及产值增长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增长,首先为经济增长提供资金支持,提高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效率,为经济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金融发展也会产生自身产值的增加,进而为经济的增长作出了直接的贡献。与此同时,金融的的发展也可能会为经济的增长带来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金融发展失控时,会引发社会需求的平衡,进而加剧供求矛盾,导致经济发展的风险加大,进而引发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此外,在金融的发展中,如果操控不当,会出现信用过度膨胀的现象,这样就容易引发金融泡沫,造成了经济的虚假繁荣,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因此要正确的认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加强对金融发展的重视,真正的发挥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一方面要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保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对称性,另一方面要结合经济增长的需求,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推动金融的发展和进步,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最终使金融在经济增长中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 国际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国际贸易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实现了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各个经济资源的优势,为世界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进口导向和出口导向各具优势,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最大限度的发展进口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要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采取一定的限制进口策略,加速资本的积累,并借助进口替代的方式减轻国际收支压力,降低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借助出口导向策略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为出口创造有利的条件,增加外汇收入。由此可见,国际贸易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实现资本的积累。其次,经济的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秩序安全稳定、投资环境良好,这就对外商产生了重要的吸引力,进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增强了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影响力。因此为了实现经济增长与国家贸易的双向发展,需要坚持比较优势原则,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并且要积极的参与到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中,进而灵活的处理对外贸易摩擦,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国家要加强对国际贸易的政策支持和保护,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推动金融发展、国际贸易以及经济增长的有效策略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直接的决定作用,因此需要结合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有效的策略,为经济的增长以及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充分发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大的环境,对经济的增长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真正的发挥其作用,需要加强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搭建其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桥梁。探索出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是多方面的,需要建立在分析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效益的基础之上:第一,形成资本,金融的发展可以将信贷企业的资金盘活,扩大了银行信贷的流向,并且有效的拓宽了非国有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大大的提高了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这就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第二,人力资本,金融发展降低了人力资本的约束力性,提高了投资的积极性;第三,技术创新,金融发展为企业的发展进行了管理和治理,有效的避免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了资金的配置效率,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第四,产业联系,金融发展可以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减少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对企业的纵向和横向整合起到了促进作用,加剧了企业之间的凝聚作用;第五,产业升级,在金融发展中产业升级实现了二次经济结构的转换,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第六,制度变迁,金融发展有利于所有制改造、加速市场化进程及对外开放度,从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充分发挥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了市场的共享,为实现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真正的实现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采用合适的贸易战略,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特点,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大限度的带动经济的增长。其次,要适当的进行贸易保护,这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一方面需要选择适当的保护产业,一般而言,要选择本国资源能够得到更好地利用、具有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处于寡头垄断竞争市场态势并具有良好的国际市场发展前景的产业;另一方面需要在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和内在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不仅避免受到保护的产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冲击,又要将受保护的产业推入市场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不断成长和壮大,进而为实现经济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经济的增长又对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有着反作用,需要结合三者之间的关系,采取合适的措施,实现三者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四、结束语

总之,金融发展以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经济增长又带动了金融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这就需要以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指导和依据,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金融发展体制和国际贸易体制进行改革,一方面要优化金融结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投资体制和风险机制,推动金融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支持国际贸易的发展,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最终建立金融发展、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实证与政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1)

篇9

关键词:经济增长;外贸依存度;经济贡献率

一、国际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一)国民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经济增长理论是指一个国家在一段时期内该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有时也可以指一定时期内该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其中经济增长用来衡量的指标可以采取总量指标的形式也可以采取人均指标的形式。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因素主要由三个因素来影响即为传统意义上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其中在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是拉动该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对该国经济的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些因素都与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二)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理论支撑

国际贸易从传统意义上则可以分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国际贸易中的出口贸易是将在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出国外市场进行销售。一般而言,国际贸易在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在我国国际贸易拉动经济增长,则主要指的是国际贸易中的出口贸易者这一方面。一个国家的出口不仅能使本国的商品和产品在国外进行流通和买卖,还可以使得该国的外贸储备增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解决该国的国内人口就业问题。一国的出口有利于增加该国的外汇储备,而外汇储备在抵御国际货币风险增加国际地位等多个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国际贸易中的服务贸易则是和货物贸易完全不同的概念。服务贸易主要是指服务上的进出口,具体而言在国内教育、咨询、金融、信息、媒体行业的进出口都属于服务贸易的行列。

二、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分析

(一)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分析

对于一国经济而言,国内需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衡量国内需求最主要的方法和手段则是衡量该国国内消费水平。根据国民经济核算方程,消费会直接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即为GDP。如果一国国内需求旺盛,产品就不会发生大面积积压现象,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人们失业率的下降和经济的繁荣。在欧美国家,国内需求较高,国内人们的消费成为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消费水平主要是由人们的可支配收入(DPI)和国内物价水平决定。如果人们手中的可支配收入较多或者国内物价水平较低,人们就会积极放心的去进行消费购买,这样一方面加速了货币的流通,缩短了货币的流通期限,另一方面使得国内总需求增加,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得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二)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分析

在传统意义上,人们购买商品、土地或者其他财产,都称之为投资。然而从经济学角度所说的投资是指总体国民经济中资本的形成。国民经济中资本的形成主要是指社会总体实际资本的增加,主要是指国民经济中厂房和设备的增加称之为投资。

在由支出法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时,由公式为 GDP = 消费(C) + 投资 (I) + 政府购买(G) + 净出口 (NX)。由此国民经济核算公式,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投资会直接影响总产出从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这是一个很快捷而且有效地途径。投资,大部分情况下是社会居民对于厂房和设备的购买,称之为投资活动。

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净出口都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很强拉动作用,然而这三者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随着时间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三者贡献率也会发生变化。在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通过对于国民经济数据的查询,从而计算出十年内我国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于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得出下表中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的具体数值。

(三)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分析

当今世界中各国的经济都是一个开放的经济,国与国之间的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国际贸易活动。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就成为了四部门的经济,则一国的国民收入总额不单单只是取决于国内消费、投资以及政府支出,还取决于净出口。这是从传统角度来进行观看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然而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人口红利已经在中国消失,不能仅仅依靠廉价的人口劳动力来进行廉价的低附加值的商品出口,来增加净出口使得拉动整体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国际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

(一)中国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数据分析

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中国国民经济中,国际贸易对中国整体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大的拉动作用。本节从数据本身角度,定量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二)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数据分析

由上表可得到国内生产总值GDP、出口总额(EX),进口总额(IM)和进出口总额(TOTAL)的发展状况,通过做出四类数据的时间序列图来进行直观的描述。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8年以前各变量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且增长的步调较为一致。在2009年由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呈现小幅的下降。而在2009年的出口额度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表明我国之前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使得我国的经济结构处在一个不平衡的结构中。同时我们也可以很直观的从时间序列折线图中看出,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与进出口总额总体呈现大幅度上涨的趋势,说明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出口导向战略确实对我国经济额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进一步表明了国际贸易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三)中国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依存度分析

贸易依存度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对外贸易的总额和一国GDP的相除的商的结果。它主要的用途是用来描述一国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而言,外贸依存度是随之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当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外贸依存度也会随之而改变。一般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一国经济结构的分配,国家货币对应汇率的变动以及战争和政治等因素都会对经济上的外贸依存度产生影响。

其中在国际贸易中的依存度主要包括三种: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其中贸易依存度是最常用的经济指标,它能很直观的描述一国经济对于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贸易依存度是由对外贸易总额和一国GDP的商来进行表示。其中出口依存度则是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出口总额和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商来进行表示;进口依存度则是一国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所进口总额和国民生产总值得到的商来进行表示。

在下表中包含了从2000年至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出口总额,从而计算出贸易依存度。在经济学理论上,计算一个国家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主要是用国际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相除,得到的商即为贸易依存度。通过对于经济数据的分析,除了在第二部分定性的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作用之外,本节要通过搜集计算经济数据来定性的分析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依存度。由于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的影响,我们国家也逐渐看到了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在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时的缺点,因此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保持适度的贸易依存度才是健康的经济结构所应该具有和包含的。

由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年贸易依存度的具体数值,在2006年甚至高达65.29%,贸易依存度对于一国健康的经济结构而言并非越高越好,下图通过对于上述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得到历年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

表3-4 中国历年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很直观清楚看到,中国历年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三年我国国民经济中贸易依存度都达到了60%以上。最高在2006年甚至达到了65.29%。在2000-2007年中,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始终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在2008年后,贸易依存度开始大幅度下降,在2009年达到了历史最低点44.25%。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得我国的贸易依存度过高的问题彻底的暴露出来。

(四)关于经济数据结果分析

在第二节和第三节中,我们计算了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整体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率。正如上节所说,我国现在已经成为贸易大国,单单从净出口分析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在第三节中分析了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首先我们在图3-3和图3-4中可以看出,我们现阶段在对外贸易方面存在外贸依存度的现象。由历年外贸依存度变化趋势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近些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的确是在不断提高。尽管由于2008年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得国外市场对于我国商品的需求下降,使得中国外贸依存度有了暂时的下降,然而在09年之后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依然保持在50%以上,这是在对外经济中属于较高的贸易依存度。

其次,之前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中国现在属于贸易大国的地位,应该从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使得分析结果客观有效。同时,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也同样可以表明我国在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发挥着贸易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同时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经济发展谋求更大的利益创造了条件,这也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和政治基础。

最后,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是一个贸易大国,合理的国内的经济结构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现在中国正在处于一个较高的外贸依存度,而较高的贸易依存度则意味着中国经济较大的依赖于国际市场,如果再次发生了诸如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国必然将会受到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严重影响。

四、国际贸易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为使得我国的国际贸易能持续健康的拉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应立足于现有的外贸政策,注重国际贸易整体的拉动作用,同时针对之前出现的问题给出合理的措施。

(一)保持适度的外贸依存度

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近十年来贸易依存度的提高,不仅仅是由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拥有了更加宽广国际市场进一步导致了我国的商品对外出口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高的外贸依存度表明了我国已经跻身成为了世界贸易大国,在国与国的国际贸易舞台上正在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和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与综合国力的上升相关的。

在拥有高的外贸依存度的背后,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它给中国国民经济结构带来的弊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过于集中,如果这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使得国外市场对于我国国内产品的需求下降,我们将不能有效的分散经济风险,使得整体的国民经济受到损失。在这其中有些经济风险很可能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命脉,构成经济政治问题。因此我们国家应该采取合理措施,使得国民经济保持适度的贸易依存度。

(二)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出口导向战略,依托巨大的人口红利和数量多而且廉价的大量劳动力,使得我国的商品出口大量增加。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贸易连续顺差。但是我们要看到两点,国际贸易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我们仅仅只是在货物贸易这一块保持顺差的状态,在服务贸易我国连续十几年一直是处于逆差的状态。货物贸易有了国内廉价的拉动力自然顺差,而服务贸易主要是指在金融,媒体,咨询等资本行业,由此可见我国的服务贸易还是需要大力的进行发展。

其次,我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也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长期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拥有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一方面使得我国在抵御外来资本风险的能力加强,另一方面大量的外汇储备过多,却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产生的负面的影响,例如过多的外汇储备会使得我国的通货膨胀加剧,更加难以治理。另外长期的贸易顺差,不仅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影响,也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方面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摩擦增加,容易引起纠纷和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三)重视加强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国际贸易中的服务贸易一直是处于逆差的状态,和货物贸易多年持续顺差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一直以低价格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出口来赢得贸易顺差,然而一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对于一国国际贸易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一国服务贸易的出口不仅仅是能增加外汇储备,最主要的是能够促进国内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改善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服务贸易通常包括保险、金融、媒体等服务类行业

五、结束语

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本文研究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由经济数据的研究我们发现应该从进出口总额方面总体的对国际贸易的拉动作用进行研究。我们在看到国际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巨大拉动作用的同时,也要清楚看到我国在国际贸易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从长远的角度看,我国对外经济中一直实行的出口导向战略不足以维持中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为了更好的发挥国际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贸易平衡发展的道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应该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在国内经济中要注重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贸易依存度方面通过调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使得拥有适度的外贸依存度,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增加人们的总需求,使得国际贸易正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

在大学期间发表多篇经济学科研论文,毕业论文凭借对于贸易依存度的研究获得山东省优秀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樊明太.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财贸经济;2000年08期

[2] 武敬云.论进口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及中国的政策选择[J].商业经济;2005年11期

[3] 方燕;胡志帆.中国外贸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5年11期

[4] 吴代红;王小华.FDI、对外开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5] 王鹏.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篇10

关键词:知识经济 国际贸易 趋势 对策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之上的经济,它是一种以知识作为发展资本,靠人类智力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新型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知识既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国际竞争的重点。因此,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的今天,国际贸易的发展表现出一系列的新趋势。

一、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交易方式网络化和交易市场垄断化。网络贸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电子方式所进行的贸易或商务活动,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大都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也有实物产品交易。目前,网络贸易发展十分迅速,2002年全球网上贸易总额高达3490亿美元。网络贸易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领域中一朵鲜艳的奇葩。由于跨国公司垄断了国际技术创新的70%-8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90%,因此,在国际交易市场中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日益加强。

第二,交易对象高级化和利益分配两极化。在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今天,国际贸易交易对象逐渐高级化: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的构成中发展十分迅速;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也日益高级化。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都普遍重视科技的开发研究,实行科技发展战略,把高科技产业作为制高点。(2)世界技术发明创造与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也是加快国际技术流动的重要原因之一。(3)与技术贸易有关的社会条件日益完善,尤其是各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努力,为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法律环境。(4)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浪潮使各国的经济合作与依赖进一步加深,国际技术交流更加频繁。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两极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明显,即所谓“中心-外围化”趋势。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发达国家“中心化”和发展中国家“边缘化”、“外围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发明与创造中处于不对称地位,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世界科技发明与创造;在国际贸易分工和产业升级换代中,发达国家也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发展动因知识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为主要标志的知识革命迅猛发展,我们正在迈向一个以智力资源和知识要素占有、分配、生产和消费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将代替资本成为竞争的根本要素,智力资源的丰缺盈余程度将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禀赋状况的重要性日益被削弱,以自然资源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被以知识和技术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所代替,科学技术知识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的重要动因。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了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也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进步获得的。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贸易对策

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将不可避免,因此,应及时把握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