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篇1

中、西医学属于两种医学体系。中医学文明源于东方中国文化,西医学文明源于西方欧洲文化。尽管研究对象具有同一性,但由于地域与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异化为认识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中、西医两种医学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医学,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必须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会贯通,创建一个新的医学体系,即中西医结合整体医学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1]。中西医结合经历了50多年的探索过程,许多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都进入到这一广阔的领域中,有的以中医为主,兼通西医;有的以西医为主,兼通中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甚至面对“结而不合”的尴尬局面。笔者现就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和方法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1  中西医结合存在问题

1.1  中、西医缺乏对应性语言

   

即使是相同的概念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难以沟通,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障碍。如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虽与西医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其生理、病理上的含义却不同。因为中医的某一脏腑不单纯指一个器官,它包含了现代医学多个系统的功能,它是建立在中医藏象学说基础之上的,具有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经验反证的特点,虽有较为粗略的解剖印迹,但其主要关注的是功能和关系,本质上是归纳人体各种功能和表象信息的符号系统。

1.2  中医学某些理论难以被证实或证伪

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哲学思想方法直接参与了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哲学思想的引入虽然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的表达,但因理论概念较抽象,思辨性强而精确性低,随之亦产生了歧义性和模糊性。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宇宙间各种现象和事物属性的一般概括和总结,含有丰富的哲学含义,不能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证明。中医学理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难度。

1.3  缺乏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

虽然目前在临床上可以实现中西医两种手段和技术的交叉并用,但在理论上依然需要掌握两种不同的内容体系,在理论基础与学科内涵上依旧分别脚踩着中西医学两条“旧船”[2],中西医结合在理论范式上至今还处在“结而未合”的状态。现在不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既用传统的望闻问切,也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测,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医诊断的不明确性;治疗疾病时既用中药,又用西药,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只是简单的药物叠加,对其作用机理和相互间作用不甚明确。所以,目前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还是机械的、低层次的结合,处于结合的初级阶段。

1.4  中医现代研究的某些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

如中医证实质的研究,一开始就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最主要的攻关对象,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以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为中介,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和融合[3]。然而,一个证研究出来的理化指标往往多达几十个,由于很多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因此,在临床上不具有可操作性。以脾虚证为例,观察的指标有70余项,所观察的众多指标在脾虚状态下均为异常,最终脾虚证成了无病不涉、无指标不异常的证候,这种结论的本身就是对特异性的否定。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最后认为脾虚证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指标是尿中d木糖排泄量减少、唾液淀粉酶活性异常。尽管这两项指标的改变对小肠黏膜疾病和吸收功能障碍一类疾病具有诊断意义,但脾虚证的范围远远不只小肠黏膜异常所能概括,即使是小肠黏膜及其功能正常者,脾虚患者也大有人在。中医常说的素体脾虚、脾虚状态不一定都有明确的病理改变,一项或几项客观指标的改变不可能概括所有的脾虚证[4]。

1.5  中药药理研究的困惑

   

目前所进行的中药药理研究主要是用西医药理研究方法对中药进行分析,提取有效成分,研究某一有效成分对某病或某一检测指标的影响。虽然用这种方法研制出了一些具有稳定疗效的新药(如青蒿素等),但更多的药理研究结果与中医临床实践不符,如许多中药实验证明抗菌作用不强,但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另外,由于每种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复方少则几味药,多则几十味药,到底是哪些成分起治疗作用,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综合作用如何,在人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高难度的课题。

2  中西医结合方法探讨

中、西医学体系迥异,各有优势,同时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从总体上对两个医学体系有深刻了解,分析彼此的优势和不足,在具体环节上应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要使中西医学在较高层次上相结合,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要坚持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坚持中医学基本原理,不要以西医原理解释中医;不能丢失中医学的精髓;不能以西医的标准与尺度作为科学标准;不能一味地分割人体,全赖实验与局部检测,而应保持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现于结合之中。以往的中西医结合实践证明,把中医西化,只能使中西医结合徒有形式,难以深入发展。

2.2  要在继承中创新

要结合好,首先必须继承好。继承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不可缺少的第一步,“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没有认真的继承,创新就没有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是创新性研究,需要在中医、西医原有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中超脱,形成结合的新思路,所以,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可因循守旧,惟古独尊,钻到故纸堆中。创新的核心是研究内容、手段的先进性,要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念、成果与方法,形成、发展和完善中西医结合新的理论和诊疗方法,寻求优于中、西医方法的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在某些疑难病症的治疗中,通过长期实践和探索,逐步实现结合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已经出现了一批结合创新的成果,如病证结合、微观辨证、隐潜性证、急瘀证等概念,以及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等。

2.3  努力在理论体系上实现突破和完善

没有成熟的理论,再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只能是经验,而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既是临床应用的基础,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要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的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推动其学术发展,从而为更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2.4  要多学科协同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单学科研究已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多学科、多中心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只有面向现代和未来的基础学科及高科技领域,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系统科学、生物信息学、细胞分子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前沿衔接,才能使中西医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2.5  要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

任何医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必须能够经受临床实践的检验,能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否则,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是缺乏生命力和没有实用价值的。中西医结合是从实践经验开始的,其学术发展的基础在于疗效。所以,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也必须在医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得到确认和发展。

2.6  要尽快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标准和规范”

临床疗效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存在的基础。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还刚刚起步,尚缺乏现代社会认可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因此,建立起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只有建立其标准和规范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

2.7  要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步进行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一级学科已经形成,但其理论体系还相当不成熟,结合创新性成果还不多,学科建设比较薄弱,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力度不够,后劲不足。所以,要狠抓人才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充实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内容,合理安排课程,避免某些中西医结合专业只是简单地把中、西医课程各半,中医教师讲中医课,西医教师讲西医课,大家互不联系的旧的教学模式。

3  结语

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咸中教授曾预言,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主要有3种形式,即交叉兼容、中西互补、结合创新。中西医之间的交叉与兼容由来已久,随着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交叉兼容会更加自觉和充实。兼容不仅局限在药物上的相互应用,在理论、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兼容将普遍展开。中西互补是一种已被公认并已取得丰富经验的结合形式,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优势,在某些疾病,特别是疑难疾病的防治中,同时采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分别针对不同发病环节,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已收到良好的疗效。结合创新是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目标,这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在某些疑难疾病的治疗中,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创新。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中西医结合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孔德娟,杨学辉,安胜军,等.李恩学术论文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6.

[2] 肖小芹.从思维方式看中西医的差异[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3):2-4.

篇2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应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治疗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的治愈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则是8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也明显提高了,且观察组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此外,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临床上脑梗塞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医学界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塞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75-01

脑梗塞(CI),又被称为缺血性卒中,主要是指患者由于脑部出现供血障碍、缺血和缺氧情况,从而引起的局部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症状[1]。目前,这种病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且多发生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且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以及多并发症的特点,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近几年来,医学界也在对其治疗方法进行相应的研究,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症的治愈率。因此,文章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部分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现将分析报告作如下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男70例,女50例,患者年龄均在40~80岁之间,且平均年龄为60±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并经过头颅CT检查中证实为脑梗塞症状,并排除了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等引起的脑出血情况。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患者的病程有5~60天,患有高血脂的50例,冠心病20例,高血压40例,合并糖尿病30例。并且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级对患者病情进行划分,其中重型(31~45分)10例,中型(16~30分)40例,轻型(0~15分)10例;对照组60例,患者病程为5~60天,其中患有高血脂的45例,冠心病25例,高血压45例,合并糖尿病25例。同样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级对患者病情划分为重型9例,中型39例,轻型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每日进行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ml配胞二磷碱,0.75g+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外加肠溶阿司匹林,并与调整患者的血压、降血糖与抗炎配合治疗,同时还要求患者配合进行功能锻炼[2]。

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首先,中药治疗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基础方加上辩证论治,其中基础方是黄芪30g,丹参20g,甘草5g,葛根15g,川芎20g,且口眼歪斜者加僵蚕和白附子,头痛者加钩藤和牛膝,意识障碍者加冰片,肝肾不足者加杜仲、牛膝和何首乌,血压升高且烦躁不安的患者加磁石、钩藤和石决明[3]。以上药方均须在辩证基础上进行加减,每日服用2次,每次100ml。其次,中医针灸疗法:对患者的相应穴位予以针灸疗法。在该疗法中主穴包括了内关、人中、极泉、三阴交。配穴则有足三里、中冲、劳宫、行间、太溪、行间、神门等,进行针灸治疗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治疗。针灸疗法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以30天治疗为1疗程,1疗程后对疗效进行评价。

1.3疗效判定。根据临床上制定的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相应评分:①基本痊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病残程度为0级,且可以进行正常的劳作;②显效:治疗后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90%,病残程度则为1~3级,且患者的主要症状明显得到了减轻,生活方面基本可以自理;③有效:治疗后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肢体肌力提高2级,或者瘫痪、失语症状有所好转;④无效:治疗后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下,且症状几乎没有好转,生活还是不能完全自理。

1.4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则采用X2。其中,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而且无效率也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观察组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其患者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了,而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值则有明显的提高,两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传统医学中,将脑梗塞划分为了“中风”的范畴,而发病的原因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由于劳逸失度,情志失畅等因素诱发的患者脏腑阴阳失调、肝阳暴张、横窜经脉等状况,从而导致患者发生半身不遂、口角歪斜等症状[4]。而现代的医学则认为,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管内膜发生损伤而使脑动脉管腔狭窄,并加之其他一些因素而促使其局部血栓的形成,使动脉狭窄情况加重或是完全闭合,从而导致患者的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情况,进而引发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脑梗塞病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患者体内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内、外动脉中发生了闭塞性的病变,而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侧支循环,从而促使患者局部脑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液供求之间发生的供不应求现象引起的。同时,由于该病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以及多并发症的特点,因此,患有该病症的患者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同时,患有该病症的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其年老体弱,且可能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因此,在医学中就会出现需对谨慎用药的情况。然而,若不及时的进行相应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容易加重,且还会有兵法合并症的发生,死亡率极高,且致残率比脑出血还要高。因此,寻找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该类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是医学界长期关注的话题。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60例患者在接受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之中医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在本研究的中药配方中,有效运用黄芪可以加快患者心率,并加强其心肌的收缩力,从而起到促使患者血管扩张,改善其微循环的作用,防止血栓的形成;而葛根能够扩张患者的心脑管和外周血管,缓解血管的痉挛,并较少自由基的运用;丹参则具有很明显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它的运用可以延长患者的出、凝血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得特性;且川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血脂,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要药[5]。这几味中药的运用可以对患者起到很明显的共奏活血化瘀等的功效。同时,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进行中医针灸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处于休眠状态的脑细胞迅速激活,使其逐渐恢复正常脑功能。

综上所述,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治疗脑梗塞患者,就有很明显的疗效,而且中药相对来说价格比较便宜,且副作用小,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占军.中西医结合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2,6(17):79-80

[2]陈振念.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1,7(26):861-863

[3]赦新宇.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112例的临床观察团.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 (24):52-55

篇3

关键词:  厌食症/中医药疗法; 医学,中国传统; 病因; 病机; 儿童

厌食是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而言。长期厌食会导致患者的体质量减少或影响正常生长发育,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各种急性感染时常伴有短期厌食;长期厌食者多伴有面色萎黄,体质量不增或下降,肢体消瘦,常有器质或精神方面的障碍。

    一、中医对厌食症的认识

    1  病因探索

    1.1  饮食不节,喂养不当  《景岳全书》谓:“小儿之疾,非外感风寒,则内伤饮食”[1]。《育婴家传育婴秘诀》载:“小儿之病,伤食最多”[2]。由于小儿乳食不知自节,饥饱无度,或家长缺乏科学喂养常识,片面强调补充高营养、高热量的滋补类食品,使饮食结构不合理,损伤了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或因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调理不当,过食肥甘、生冷或难消化的零食、水果,均可伤及脾胃。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为生化之源。若脾胃受伤,受纳运化失司,升降失调,乳食停滞,乃生此病。即《素问·痹论》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幼幼集成·伤食证治》也说:“小儿之病,伤食最多,故乳食停滞,中焦不化而成疾者”。说明乳食壅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不和,终致厌食。总之,饮食因素是导致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

    1.2  多病久病,损伤脾胃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皆属不足,但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万密斋在《育婴家传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中,将此总结为“脾常不足,肾常虚”。肺与脾为子母关系,脾之运化,赖肺之宣发敷布,精微方能濡养全身;肺之主气,赖脾之运化精微不断充养,脾胃健旺,则肺卫自固,小儿“脾常不足”,则肺气亦弱。若患泄泻、肺炎或其他传染病后,体虚,正气亏之,伤及脾胃,或病后失于调理,脾运胃纳失健,可致长期厌食。

    1.3  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先天不足的婴儿,古称“胎怯”或“胎弱”,多见消瘦、胃肠薄弱,出生后,往往不欲吮乳。后天如失于调养,每易造成脾胃虚弱,不思乳食,难以喂养。诚如《小儿药证直诀·胎怯》所言“生下面色无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无血气,时时哽气多哕,目无精彩”。

    1.4  情绪变化,精神因素  小儿“肝常有余”,娇生惯养之小儿,所欲不遂,动辄哭闹要挟,久则性情乖张,易养成易怒易暴的恶习。且独生子女性多娇态,稍违其意则哭闹不止,或自生闷气,致肝失疏泄,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而厌食;或因生活环境改变,情志不畅,思虑伤脾,脾虚不适而致厌食。万密斋认为:“盖儿初生,性多执拗……,易使怒伤肝气生病”,均说明“怒伤肝”。因此,在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上,饮食指导和情绪疏导也是十分必要的。

    2  病机探索

    脾胃不和是小儿厌食症的病机关键。脾为脏,胃为腑;脾属阴,胃属阳;脾主升,胃主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属阴阳表里关系。正如《灵枢·脉度》所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和即协调配合之义,脾与胃共同完成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肌,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脾胃同居中焦,为机体升降出入的枢纽,称之为“后天之本”。由于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远大于成人,脾胃功能的相对不足和小儿机体对物质的高需求形成了矛盾,此矛盾是本症发生的潜在原因。加之小儿神识未开,食欲不能自调,饮食不知饥饱,若家长盲目投以肥、甘、厚之品,超出了小儿正常需求量及生理承受能力,使脾胃受损、纳运失权则致厌食[3]。

    由于摄食减少,生化乏源,胃失水谷之滋,脾无散精之用,脾虚无以生化气血,血虚不能荣养肌肤,则形体日见瘦削,面色少华,神疲肢倦;运化失权、食滞中土则腹胀。今之小儿,多骄横任性,若所欲不遂,即忿怨搅闹,如此怒躁久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横逆犯脾,或多病久病,先天不足,失于调理,脾胃益虚则加重厌食。《小儿药证直诀·虚羸》云:“脾胃不和,不能乳食”。《杂病广要》也云:“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说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或长期偏食,损伤脾胃正常运化功能,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

    3  临床分型

    辨证论治根据厌食症的病机及临床表现分为6型[2,4]。

    3.1  食滞内阻型  症见饮食懒进,脘腹饱胀,夜卧不安,精神尚可,二便如常或酸臭。舌质红,苔白或腻,脉弦滑,指纹紫滞。治宜消食导滞,健脾助运。方用曲麦枳术丸加味,药用:枳实、苍术、神曲、麦芽、鸡内金、茯苓、扁豆、陈皮。

    有偏食、暴食、饥饱无度的病史,临床表现为饮食明显减少或不思饮食,食不成餐,大便不调,便烂或食后恶心呕吐,舌质红苔白厚,脉弦或缓或指纹深红。治宜健脾醒胃,消食祛积,用消乳丸加减,由神曲、麦芽、陈皮、砂仁、鸡内金、山楂、甘草组成,大便秘结加枳实、槟榔。

    3.2  脾失健运型  症见不思纳食或食而无味,拒进饮食,精神状态及大便基本正常。舌质红,苔薄,脉尚有力。治宜健脾助运,开胃增食。方用自拟健脾开胃汤,药用:太子参、白术、茯苓、陈皮、神曲、焦山楂、生麦芽、生谷芽、砂仁。

篇4

中西医结合经过近50年的发展逐渐壮大起来,专家队伍和复合型人才的数量越来越大。然而,中西医结合药学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落后于医疗科技发展对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要求,这种现状会影响到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增加中西医结合药学人才的数量,但是我国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硕士、博士点还很少,即使有也没有完善的培养途径,形不成专业的人才队伍。因此,必须要重视中西医结合药学人才的培养,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问题进行深思。

1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继续教育

中西医结合药学具有药学科学的基本属性,药物是其研究对象,研究的范围是药物的来源、功能作用、加工制备和质量保障等,研究内容是药物与人体或与致病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中西医结合药学还具有中西医结合的属性,其主要特质是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对药物进行应用和研究。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基本属性决定其相关人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要熟悉和掌握中医药学、西医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并能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以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研制新药。

继续教育是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根本指导思想是终身教育。中西医结合药学从继续教育入手,根据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实践和研究中提出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引导,使中西医结合药学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而成长。同时,中西医结合药学具有阶段性,从中西医结合的内在规律出发,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确定其内容重点。

2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重要性

中西医结合药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医学和西医学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中药学和西药学相互交叉相互融合;采用先进的现代医疗科学对传统中药进行研究,可以研制出大量的新药,现在已经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创造出了许多国际领先水平的的科技成果。另外,用中药理论对西药进行研究或指导西医的临床用药可以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研究的深入发展。

3 推动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进程

3.1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重视度

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学术、教育、经济和政策大等因素的影响,要使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就需要政府和学术界相关部门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相关人才滞后的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大力宣传或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全社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加强教育力度。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有关中西医结合药学教育的研究,并把这些研究运用到实践中,进行总结并相互交流,组织中西医结合专家和教育专家根据中西医结合药学的学术进展研究相关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重点和培养要求,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

3.2 注重中西医结合药学研究人才的培养

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应把着眼点放在相关研究人才的培养上,把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相关研究落实到实处。向学者们提供系统的中医药和西医药理论与方法,提供现阶段中西医结合药学研究的进展、成果与经验,提供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理论与方法可能对医学界产生的影响等,组织号召中西医和药学的有志青年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理论和技能并进行学术交流,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产生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出一批不仅具有扎实的中西医药学理论和技能基础,并且拥有中西医结合思想,能够进行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士,促进相关人才的成长和专业队伍的形成,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3.3 新药研制是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关键

新药研制就是以中西医结合药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正确的中西医结合药学方法,研究开发新型药物。现代医学的主要任务是防病治病、增强人的体质、提高免疫力、提高智力、延长寿命等,研究开发的新药就要满足这些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的中医药可以弥补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等研制新药中投入高、周期长和风险大等的不足,中西医结合研制新药成为了当代社会研制新药的捷径,它不仅是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结合点,而且是相关人才培养的生长点。把培养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研制新药作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出发点,既是药学根本任务的要求,又是我国医药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推进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培养研制新药的相关人才作为关键点和突破点。

篇5

一、会议主题

1.以“实行中西医结合 发展传统医药学”为主题,探讨新形势下中西医结合的地位与作用、发展思路与途径;

2.总结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交流中西医结合学术成果;

3.回顾和纪念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历程。

二、征文内容

1.探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地位和作用,新形势下发展中西医结合的思路、途径与方法;

2.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传统医药学与现代医药研究如何更好地结合;

3.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的具体成绩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总结中西医结合科研、医疗、教育工作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建议;

4.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进展,以内科系统疾病为重点,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血液、内分泌、肿瘤、老年病、急救、灾害、肝病、风湿、变态反应、肾脏、心身、养生康复等各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重点、研究思路以及临床诊疗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新方法、新技术介绍和探讨等;

5.中西医结合内科的临床诊疗路径和临床共性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历程的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

7.其他中西医结合相关内容。

三、征文要求

1.来稿要求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强。

2.来稿未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

3.来稿务请注明作者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含邮编)和手机号码。

4.论文字数在4 000字以内,顺序为;文题、单位、邮编、作者姓名、摘要、正文。

5.论文排版采用Word文档格式,标题为4号黑体字,正文为小4号宋体字。电子稿以电子邮件附件方式发送至caim@cain.省略。来邮必复,如未见回复,请再次发送;如为打印稿,请邮寄至: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邮编:100700)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封左下角注明“结合战略研讨会投稿”字样,并随信附寄含电子版U盘或光盘。

6.截稿日期:2011年9月30日。

四、其他事宣

1.会议具体时间、地点请待“会议报到通知”;

篇6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课题探究;立项探究;创新型成果

【中图分类号】R77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77-02

如今的医学人员都意识到大多数的中西医结合的科研题目若想取得有意义的探究成效是非常困难的。在选择的课题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课题没有立项探究的必要性,课题不恰当的安排方式,甚至有些课题探究出的结果根本得不到想要的实际意义。在探究课题方面人们缺乏创新意识的成果,绝大多数只是注重解说和阐明。即便导致失败的漏洞是多种因素,然而最关键的是要意识到错误。选取和安排课题受到干扰是由于在意识上产生了错误从而造成判定的失误,也就造成了探究方面和方式的选取产生了失误。现实中所操作的探究成果和探究问题有分歧无法阐明研究的问题,使我们的探究成效无法获取实际的含义,是探究不谨慎这样的过失造成的。

1 不理解中西医学术内涵的差异

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即便在中西医贯通和中西医结合的过程方面都非常用心,然而成果却不如人愿?对于中西医内在的差别性的意识程度缺乏是关键的因素之一。许多研究在长久时期都处于基本性质的中西医概念的机制,得出的结果根本不能立足。将中西医贯通也是有技巧的,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性只是应用了不同的说法。如医学家在中医中的脉也就是西医中的血管,判定脑充血西医的说法但在中医方面就叫做血气并走于上之大厥,还有西医的荷尔蒙等同于中医的“藏德”等。

中西医结合如今的探究是怎样的?人们将泌尿系统用三焦来表示,肾上腺激素用肾阳来表示等等,这些是早期许多文章所描述的。而如今人们将松果体被说成肾应冬,将血流速度的变化被说为血瘀,将抗菌消炎表示为清热解毒,将免疫能力提升说为扶正固本等等,这一系列说明了现代复杂化的观察标准。人们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尖端标准的程度中找寻处理在中医方面含义、标准、辩证、诊疗等题目的方案。对于达到中西医结合的目的只是标准更加繁琐高端了并不存在现实意义,本质上没有发展,仍然约束在固有的思维方式中。

2 对中西医结合必然性的理论研究薄弱

中西医关系的意识和解决为何仍然处于这样的状况?对于缺乏探究中西医结合的必要程度的理念是关键的因素。中西医的所有规划都处于盲目的局面,取决于人们根本不明白中西医结合必要性的原因,对怀疑其正当性。

在众多建国以来的文献检索中,有许多关于讨论中西医结合的文章、临床报道、实验探究报道的等,但是有关中西医正当性和必要性有影响力的探究成效的文章却寥寥无几。想要是中西医的各个研讨会的状态和结果产生另一个局面,将中西医结合这项繁琐有意义的宏伟的科学文化事业发扬下去,我们应当有效的在理论上探究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有效开展关于中西医理念探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让中西医结合能够明确的知道理念,使其在探究的道路上步入正轨,远离茫然的状态和单纯的参考探究的形式,从而得到现实性的结果,可是没有得到更好的深刻探究。

3 对能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的中医药命题判断不准

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中医的许多题目的实际事物的基本含义无法确定是由于在施行实验探究时需要实际的事物,而中医方面缺乏西医方面的生物学。在实际中探究经络的生理学实质和探究经络的生物化学实质等项目方面都处于这样的误区。人们之所以将探究的目标转为临床研究,是想利用临床的探究结果来论证生理现象。大多数的中西医结合的现实探究过程中,都是综合处方和证明,利用探究病理的角度来研究关于生理方面的命题项目。在众多的诊治原则的探究过程中,诊治的方法不能概括表示所有内容,是由于在实验中只是局限于集中药物和处方,内容成果的实验研究也只是局限性的。实验的成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是由于各个药方的构成物质不一样,例如在诊治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方面所开的处方中药物就有很多种。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如我们将“肾主生长”作为实验的探究,从而来断定如何在整个诊治的过程中找出明确的药方成果。在现实的实施中怎样得到“肾主生长”的结论在有限药物的探究成果方面,我们所得到的也仅仅是对于甲状腺,垂体的组织学、组织化学的指标有影响的几种温肾益精中药而已。

4 科研设计存在事实错位和逻辑不对应

导致在科研安排方面发生错误的原因是在于了解中医命题的概念存在漏洞。最终造成探究结论不能成立。例如,对于证候的标准和疾病的标准没有分开,选取的观察标准和病症的关系解决的不恰当,只是注重了证候的本质探究,没有关注其存在的特异性,因此所有的证候模型都不成立。还有就是关于诊治的探究,诊治的概念无法证明是由于同样的诊治原则不能重复发生相同的药方结果,原本单一的处方内容在治疗标准上却非要得到上升而造成的。

再比方说,无法得到确定的结论,是由于只探究了体表的路线。在探究经络的本质方面的时候,对于属脏络腑和属腑络脏的关键性不能表明,归根于在测定标准的过程中仅仅局限于经络的循行,缺乏对于循行的内在的含义,从而导致经络的概念不完善。

5 未得出可以通贯中西医的理论结论

有关中西医结合的这么多年的探究,人们所研究的题目囊括很多,其中包括腑脏题目、气血题目、证候题目、诊治题目、药效题目、经络题目和有关临床证明药方等问题。对于中西医的概念都是通过研究获得临床观测和实验室的成果,容易产生中西医的错位并不完善。

总之,对于中西医这两门医学机制的综合的标准含义和价值是具有局限性的,无法过高的衡量,即便在探究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有效的现实成果,然而也只是局限在概念、技术和临床实验的基本标准。

参考文献

[1]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篇7

1 我国的中西医结合简史

自西医渐进,清代医家倡导中西医汇通至今,我国“中西医结合”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特别是在20世纪中叶(50~60年代)兴起和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不仅架起了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中西医学术交流、渗透和结合,而且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实验研究,促进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和走向世界。通过不同时期医家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8年全国开办“西学中班”[1]。1980年国务院批准“中医、西医、中西医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决策[1],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中西医结合医学”列为一个独立学科。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而且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人类医学特别是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带来了深刻启迪和深远影响。“结合医学”(或称“综合医学”“第三医学”)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人类医学的新概念。

2 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和方法,使中西医药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通过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要求,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与生命问题的科学。

3 中西医临床结合的重要价值

临床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要领域,其研究应该遵循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般原则,同时其研究成果应能增强临床诊疗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并要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应用效果。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兼容共扬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长处,客观上成为传统中医学与现代科学体系的连接点,为两大医学体系的沟通、渗透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医院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中医学与西医学两大体系相互结合,互补应用,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4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2]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取长补短,相互渗透。一般说来,中医重视辨证论治,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重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性改变和功能变化,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许多特长。因此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即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

4.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在西医作出诊断的前提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是目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断及辨证治疗经常采用的方法。

4.1.1 病证诊断的结合简言之是双辨诊断,是对同一患者的疾病状况作出中医病、当时证的诊断,同时又作出西医疾病诊断——这是目前中医医院临床的诊断模式。所谓“双辨诊断”就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要反映出中、西医疾病的发生变化规律,又要体现证候进退的变化规律,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断模式,双辨诊断模式适应临床复杂多态的情况,应灵活地选择不同的结合形式。

西医辨病+对应联系相关中医病+中医辨证:首先辨病,掌握疾病过程的本质和全局,并在病的层次上进行中、西医临床思维整合;后辨证,了解疾病当前的病理特点,以便辨证施治。例如某患溃疡病,对应联系中医病为胃脘痛;多属脾胃虚寒证,可拟建中温阳止痛治方(从整体调治);同时根据溃疡病病理特点施以制酸、护膜、活血化淤等措施(从局部施治)。

病证诊断的分期分型结合:在比较明确掌握疾病过程某些中西医结合内在规律的情况下,可建立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分期分型诊断 。例如某患者诊断为脑梗塞,根据疾病不同阶段中、西医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期分时段分型诊断[3]。

4.1.2 病证施治的结合 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本身就体现了同病异治的原则。 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如病人、病种、诊疗条件、疗效分析等)按不同的思路,灵活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和(或)西医病因治疗,目的必须是提高临床疗效。

西医病因与中医辨证均清楚——辨证论治与病因治疗并举 。例如:肺炎球菌肺炎(痰热壅肺证),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清热宣肺化痰)+西药抗生素治疗。

中医辨证清楚,西医病因未明或无特效疗法--辨证论治为主+对症治疗 。例如:胃癌晚期(痰瘀内结),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活血行瘀,化痰软坚) +静脉营养/胃空肠吻合术或胃肠造口(对症+姑息性手术);慢性肝炎(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胸腺素、强力新、水飞蓟宾(免疫调节, 保护肝细胞)等。

病因病理明确,目前辨证不典型——则以病因治疗为主+经验方或协定方。 例如:输尿管结石(X线检查发现结石,中医证候不典型),解痉、碎石/总攻疗法(消除病因)+排石汤、金钱草冲剂(利尿通淋验方)等。

病情好转,病因未除,一时无证可辨——则继续病因治疗+康复经验方调理。 例如:肺结核缓解期(原有证候基本消失),坚持全程正规抗结核治疗(彻底消除病因)+白及补肺丸/白及百部丸(扶正补虚杀虫)。

若有针对西医病症且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确实有效的专药专方,则直接辨西医之病,采用专药专方治疗 。 例如用蒲黄降血脂(治疗高脂血症),五味子降转氨酶(治慢性肝炎)。

4.1.3 其它方面的诊断及辨治

分阶段的病证治疗结合:疾病演变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抓住各阶段病证发展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中、西医方法在不同阶段治疗上的实际效果以及中西医药配合的疗效优势,灵活运用中、西医方法,彼此有机结合,以期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分阶段结合是中西医临床结合的重要诊疗思路,如肝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肝功能代偿阶段,侧重中药益气活血调治+西医一般治疗;肝功能失代偿阶段,中西医积极配合,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抗腹水治疗;晚期顽固腹水,腹穿放液+白蛋白输注+中药健脾益气,滋养肝肾;严重并发症(出血/肝性脑病),以西医方法为主抢救+中药急救方应用;险候缓解后,中西医方法继续调治。

中西医融贯的病证治疗结合:所谓“融贯结合”,就是中、西医理论相互渗透,中、西医方法彼此借鉴,两者融会贯通,有机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从其概念可知,这是一种建立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基础上的高水平结合,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提示中西医结合由初步、局部的结合,逐步积累向较高层次结合的方向发展。目前临床上的融贯结合有 3种不同的形式。①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某些疾病西医诊疗有其薄弱环节或不足,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使疗效显著提高。例如根据中医学“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理论原则,指导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通里攻下、扶正祛邪治法; 根据具体情况兼以清热解毒、理气开郁、活血化瘀等法,可分别针对急腹症的若干主要病理过程产生良好疗效,不仅明显地降低手术率,而且更有利于患者的整体康复,促进病情好转。②中西医理论互用,共同指导结合针对中、西医理论方法临床运用时各具优势和不足,在各自的医学理论指导下,中、西医方法互用,优势互补;或从不同角度配合治疗,发挥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例如抗癌治疗时,用西医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方法消除局部肿瘤病灶,并追剿转移灶癌细胞;用中医扶正固本方法调动患者机体整体自稳机制,减轻西医治疗给机体组织细胞造成的损伤,并兼有祛邪抑癌的作用。③把中医现代研究或中西医结合应用研究已取得的成果直接运用于临床通过中医治则治法的现代研究,在认识到传统治法的具体作用环节、主要药物和作用机制之后,即可使中医方药新用、新药专用或与现代诊疗技术结合发挥中药最大的疗效,达到中西合璧提高疗效的目的。例如用活血化淤方药解除心绞痛,促进心肌梗塞的恢复;活血化淤方药还具有抑制免疫损伤、调节免疫水平和代谢过程的作用。通过对治疗慢性白血病的经验方当归芦荟丸效方原理研究和有效药物筛选,将其中的有效中药青黛的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研 制出靛玉红,用于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仅其抗慢粒的效果可与白消安(马利兰)相同,而没有其细胞毒性和抑制骨髓的毒副作用。

4.2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所谓微观辨证,即是临床上收集辨证素材的过程中引进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它们长于在较深入的层次上,微观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特点,更完整、更准确、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简言之,是试用微观指标认识和辨别证。

亚健康状态,西医认为“无病可认”,够不上任何疾病的诊断标准, 往往给予“神经官能症”或“××系统功能紊乱”的诊断。但中医认为却是“有证可辨”,也“有药可治”。以上是指虚证而言,实证则不一定是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空白,而是机体的种种反应状态,西医对这种反应状态不曾予以理会,中医则同样“有证可辨,有药可治”。微观辨证将揭示许多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通过宏观辨证就能发现人体隐潜性变化,例如见到肾阳虚外貌就可预测到下丘脑的衰老钟调节功能已提前衰退。可以说是“宏观辨证通过微观指标可以发现隐潜病变, 从而弥补了辨病的不足”。

宏观辨证不足之处,在于人体内在病变,不一定都会在外表显露出来,也就是尚未“形见于外”出现典型的证。“证”的症状有时全部显露,有时会部分表现而不易辨识,有时还潜伏着,要到一定阶段才表现出来。例如支气管哮喘,从明、清以来的治疗理论一般都是“发时治肺,未发治肾”,说明传统中医通过方药测证,已预见到补肾将对哮喘可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近人对哮喘患者的内分泌研究中,发现患者即使无肾虚的临床表现,也有类似于肾阳虚证的隐潜性变化——肾上腺皮质功能偏低。西医学长于识“病”,中医学长于“辨证”,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在治病的认识和实践上确是各有所长,我国广泛的从宏观上采取辨病与辨证的结合,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对中医“证”本质的研究,越来越感到病与证的结合必须从深入的“微观”层次上,才能找到结合点。在具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并不应以微观辨证取代宏观辨证,而是弥补宏观辨证用肉眼来观察事物方法之不足,因此也是为发展宏观辨证,提高宏观辨证的水平,将微观辨证和宏观辨证有机地结合。结合得好,必然会把识病治病的水平提高一大步,有时也可能有不一致的表现,这就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所取舍。微观辨证,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一次飞跃和突破。

4.3 功能辨证与形态辨证相结合 功能辨证是指以中医生理功能为依据的临床症状辨证;形态辨证是指以西医解剖结合改变为依据的病理结构改变。两者结合就是将中医传统的辨证方法与西医病理形态变化结合起来认识疾病和提出诊断。例如在中医辨证诊断基础上,把诸如甲状腺肿大、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等也可包括在内,其目的是逐步使中医学与现代人体形态学接近。

4.4 病证舍从西医治病与中医治证各有其“理”,各有所据。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并行不悖,相济为用。若两者在治疗理论上发生矛盾,医理有悖时,则只能依据临证当时的具体情况,舍弃次要方面,而依从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称为病证舍从。

4.4.1 舍病从证 如肝硬化胃底与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溃疡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在肠道内积聚,按西医的一般原则,不主张使用泻下方法消除陈血。因为按西医理论,泻法增加胃肠蠕动,可能导致新的出血。但中医辨证认为呕血为胃火上逆迫血妄行,黑便是瘀血内留,淤血不除,胃热不减,出血难止。据此认为应舍病从证,急宜逐淤止血,选用生大黄为主的止血不留瘀为方药,不仅可以排除肠内积血,使隐血试验转阴,而且可迅速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

4.4.2 舍证从病 如免疫性抗体增高的孕妇在分娩后常发生新生儿溶血症导致新生儿死亡。按中医辨证理论,活血化瘀药可以堕胎,故孕期严格禁忌使用活血化淤药。但中药现代研究证实活血化淤药物能抑制免疫性抗体,据此则舍弃中医辨证理论,依从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症的治疗原理,自孕期4个月开始,持续服用益母草、当归、川芎、广木香等活血化淤药物直至分娩,使孕妇体内免疫抗体下降,明显降低新生儿溶血的发病率。

4.5 中医临床思维在诊疗实践中创新在中医临证过程中,继承并非最终目的,不能为了继承而在中医理论框架内驻足不前,尤其是在中西医都在发展,彼此临床视野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要有突破传统、逼近真理的临床创新思维。

4.5.1 中医辨病应吸收现代先进的理化检查方法,延长拓宽自己的诊断视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存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生血障碍,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的理 论,使用补肾药治疗;急性肝炎有急性传染的特点可与中医的“疫毒”相类,病位在肝,故治疗时不仅限于传统方法采用疏肝柔肝,而且兼以使用清热解毒之法。

4.5.2 对以西医诊断的疾病,按中医理论探索新的病因病机和传变规律 如对乙型肝炎不一定按传统认识“黄疸”“胁痛”分湿热熏蒸、肝郁气滞、肝阴亏损等 证型辨治。可从湿热邪毒袭肝、病情迁延反复难愈、久病人络成瘀的慢性肝炎临床特点,提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当责之于毒、痰、淤,病机为邪毒袭肝,肝脾失 调,继而痰淤留滞,三者相互滋生,搏结为患,从而确立解毒、化痰、消淤作用治慢肝的新治法。

4.5.3 诊断疗效判定标准的制定,应在保持中医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借鉴西医之长 如《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的制定,可参照西医《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来辨析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并对 卒中(中风)分期标准、疗效判定标准互为参照补充,深化中医对“卒中”的认识。

5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2]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必然依据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维方式而确定,即体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亦服务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总体目标:在继承中医整体、宏观、动态性的思维优势,吸取中医注重观察、比较、类比、分类、调查等方法的精华,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解决临床医学的重大诊疗问题,揭示“病”与“证”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内在统一的客观基础,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

5.1 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是采用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吸取运筹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DME(Dsign,设计;Measurement,衡量;Evaluation,评价)是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和方法。近年来,应用DME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为人们广泛接受,在病证结合研究,新药临床试验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5.2 循证医学方法

循证医学指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强调从系统研究中获取依据,以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具有说服力的、充足的证据基础上,从而使在个人经验及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诊疗手段、方法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研究主要指有关疾病的诊断、预后、治疗、 康复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循证医学亦重视临床实践中个人经验与从系统研究中获取的科学证据、结论相结合,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并认真、确切、合理的应用于临床决策中改善对人的诊疗结果。中西医结合临床既重视从临床中获取患者的信息对诊疗的指导作用,又注重科学系统的研究;既遵循疾病防治的科学 系统性原则,又遵循了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体现了循证医学研究的基本思想。

5.3 数理统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运用数理统计以及概率的原理,从数量上通过分析事物的部分(样本),来推断事物整体(总体)特征和本质规律的方法。临床医学中存在大量的“软指标”,此外,中医学从整体功能的“司外揣内”的观察和推理模式,更迫切需要甚至是较复杂的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5.4 计算机科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应用软件的开发,计算机在我国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医药卫生各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医计量诊断模 式、专家模拟系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生物电信息的处理和中医药信息处理与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中医辨证论治的标准化和客观化以 及中医药的学术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 对中西医临床结合的几点看法[4]

6.1 重在融合“病”“病”与“证”概念的研究现代西医学的病名定义严谨,有较明确的病理生理理论,病理解剖系统的理论基础,临床表现演变过程及辅助检查等。而传统中医学所言及的病名较宏观,内容较广,缺乏特异性、针对性的客观指标。而传统医学的“证”是从客观角度阐述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特征性表现,缺乏特异性客观指标。应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着重进行研究。

6.2 在研究四诊与现代检查的结合传统中医学的四诊诊察方法,凝集了二千多年以来历代医家的智慧和宝贵经验,较真实反应了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诊断方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对人体疾病微观的科学认识。而现代西医学重视对人体的微观研究,忽略了宏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人体自身的协调统一关系。如能汲取两者之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且能及时吸取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势必减低对疾病认识的盲目性,做出恰当的诊断处理,是祖国医学的发展。

6.3 重在制定统一的“病”与“证”诊断辨证标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中医学及现代医学均受到挑战。若观点被别人认可,就必须言之有据,经得起重复验证。做到这一点,就要用统一的公认的标准来衡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更应该重视这一点,搞出切实可行的诊断辨证标准。

6.4 重在恰当使用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是依据某位患者所患某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演变及临床表现,采取恰当中医和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好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期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并不是把中医和西药同时应用于某人治疗某种疾病即为中西医治疗。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着重认真加以研究,总结经验,以供别人及后人借鉴。

6.5 重在制定统一的、客观的、科学的疗效判定标准疗效的判定要有标准,而这一标准应具有统一、客观、科学、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为学术交流建立平台,供研究者选用。有了统一标准,才能得出相一致结果,才具可信性。为“肯定”或“否定”提供了依据。

6.6 重在选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手段传统的中医药学凝聚着历代医家的智慧和宝贵经验,是来源于临床实践之经验,故有“经验医学”之称。缺乏现代科技体系双盲、随机、对照、大样本多中心、统计学处理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难以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故在研究中应重视选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手段。拿出切实可信的结论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季钟朴.中西医结合30年回顾与展望[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2):1.

[2] 王 伟,陈可冀.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36.

篇8

温州市中医院妇产科,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经验和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所收治的100例符合妇科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并且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而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为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的中药方剂,在3个月左右的治疗周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周期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0%,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对这10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相得益彰并且互为辅助,服用方便并且取材低廉,与单纯的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的效率更高,并且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应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 R71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c)-0132-02

[作者简介] 张佳佳(1982.10-),女,浙江温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

作为育龄期妇女的一类常见疾病,慢性盆腔炎的致病原因可能是妇女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是临近器官炎症蔓延或是妇女产后感染,这类疾病是以反复发作并且不易治愈的小腹和少腹疼痛坠胀,同时还会引起白带增多并会伴有低热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盆腔症状,其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西医上认为妇科慢性盆腔炎是由于流产后或是产后感染、不洁性生活史、经期不良卫生习惯以及急性盆腔炎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等原因而导致的病原体侵入器官所导致的,并且在患者自身抵抗力、情绪以及劳累等因素的干扰下,还可能会导致其他类型疾病的出现。在治疗时,如果仅以西医治疗的方法为主,就会影响预后,还会形成抗药性,而如果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其治愈效果更佳。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经验和效果。现将该院在2010年4月—2012年4月所收治的100例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的进行了分组,分别采用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以及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和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所收治的100例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并且随机的将她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25~49岁,平均年龄32.2岁;观察组的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为33.5岁;疗程3个月~10年,分别在疗程和年龄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具有可比性的。入选标准:①宫颈举痛或是摇摆痛;②子宫及其附件区压痛;③宫颈或是阴道的分泌物异常;④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时,显示附件区有增厚的趋势,盆腔内部有异常的积液,输卵管显示有包块;⑤属于性生活较为活跃的人群,以上的纳入标准均参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2008年PID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有肾病、肝病患者;②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③合并有其它生殖道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月经干净后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的方法,每天服用1次,左氧氟沙星500 mg/d,其通用名为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生产厂家为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地址为河南省信阳市羚锐大道6号;甲硝唑100 mL,其通用名称为甲硝唑片,化学名称为2-甲基-5硝基咪唑-1-乙醇,生产厂家为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地址为驻马店市驿城区光明路2号;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妇康消炎栓,其通用名称为妇康消炎栓,生产公司为葵花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地址为黑龙江省铁力市红叶大街1号。在每晚睡觉之前塞入患者的,1次/d,1粒/次。1个疗程的时间为1周,在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过程中,严禁患者冲洗阴道、进行盆浴和性生活。

1.3 疗效标准

在判定疗效时,应充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相关要求,治愈:临床的体征和症状完全消失,B超检查时,盆腔内的包块和积液小时,妇科检查时无异样;有效:自觉症状消失,临床表现减轻,B超检查时,盆腔内的包块和积液减少,妇科检查异状减轻;无效:临床表现无变化,B超检查时,盆腔内的包块和积液无变化,妇科检查症状无减轻。

1.4 统计方法

对数据进行检验时,采用的为PEMS3.1统计学软件,所有的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2 结果

在对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完成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见表1、2。

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均有所减轻,但是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并且观察组46%的治愈率也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24%的治愈率,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用药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参数时,我们发现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在这些方面上都有着一定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如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费用约为2 000元左右,而采用纯西医治疗的方法,治疗费用接近3 000元。

3 讨论

通过对上述的研究结果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与采用纯西医的治疗方法相比,前者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上都是有着明显的优势的,其治愈率达到了46%,而总效率则高达80%,而采用纯西医治疗的治愈率仅为24%,总有效率为50%。并且该研究还对比了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用药时间以及治疗费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也有着一定的优势。在中国实用医学所发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104例效果分析》中,西医治疗采用头孢曲松钠加生理盐水的方法,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则采用桃仁、当归、蒲公英、丹参、黄芩以及益母草所组成的自拟中药方剂,从最终的治疗效果上来看,采用西医方法治疗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5.30%,而采用中西医方法治疗的患者的总有效率80.77%,与该次的研究结果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因此,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有着重要的临床研究经验。

妇科慢性盆腔炎就是指输卵管、盆腔腹膜、子宫及宫旁结缔组织等内生殖器官的炎症,这类疾病可能是局限在女性身体中的某一个部位,也可能是涉及到女性身体的整个内生殖器中,从我院所收集的资料中可以看出,这类疾病在30~50岁范围内的已婚妇女中是比较高发的。因慢性盆腔炎而导致的腰部和小腹坠胀性疼痛通常都会被妇女所忽视,也无法意识到它的危害性,因此也都没能及时治疗,而输卵管因为炎症而粘连导致变窄或是闭锁时,就可能会导致不孕,并且也容易导致迁延不愈,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妇科慢性盆腔炎应积极的治疗,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并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并且增强治疗效果,避免疾病的复发。

厌氧细菌、葡萄球菌、支原体以及沙眼衣原体都可能会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作为一类高效且光谱的抗厌氧细菌的药物,而西医治疗方法中所用的甲硝唑治疗的机理就是厌氧细菌会将甲硝唑中的硝基还原成氨基,从而有效的抑制厌氧细菌DNA的合成,无法合成DNA细菌最后就会死亡。左氧氟沙星的抗菌能力是氧氟沙星的2倍以上,其也是一类广谱抗菌药,对衣原体、支原体、阴性菌、厌氧细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菌都有很强的灭活性,生物利用度高,并且药效更强,在静脉注射后通过人体的血液循环就可以作用在病灶的部位了,将细菌杀死,从而发挥出其消炎抗菌的作用。

在上述的研究结果中,采用纯西医的治疗方法时,我们采用的便是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的方法,通过每天让患者服用的方法来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并且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有13例患者,完全的治愈的患者有12例,总体的有效率也达到了50%。

在中医学上,不孕、下腹痛、带下以及症瘕等症状都属于妇科慢性盆腔炎的范畴,临床治疗时应遵循温经散寒、清热解毒和调整气机的原则。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就是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又对患者加用了康复消炎栓,其是一类中药合成剂,其主要由猪胆粉、穿心莲、蒲公英以及地丁等材料组成,其主要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广谱抗菌以及清热解毒等功效。在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妇女的生理解剖条件,由于其疼痛的位置处与直肠临近,所以通过直肠给患者使用康妇消炎栓,这样康妇消炎栓中的药物成分就会直接通过静脉、直肠以及局部淋巴循环作用在盆腔的病灶处,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的作用,提高炎症的吸收效率,使已经粘连到一起的组织松懈开来。并且与灌肠的治疗方法相比,患者更易接受此类疗法,同时其还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并且疗效更好的优点。

同样的在上述的研究结果中,在西医治疗的基础再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也就是再加用中药妇康消炎栓,这种药物能够直接通过静脉、直肠以及局部淋巴循环作用在盆腔的病灶处,进一步的提高了验证的吸收效率,而从治疗的效果上来看,在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有17例患者,完全治愈的患者共有23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也高达80%,可见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药物,两者互为辅助并且相互促进,对提高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十分有利的。

通过对以上100例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认为在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时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并且其效果是明显的优于单纯的采用西药治疗的方式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明显的要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高达80%,并且也证实了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方法,两者相得益彰并且互为辅助,促进了盆腔慢性炎症的吸收,其治疗的效果也很好,并且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

参考文献]

[1] 彭文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4):325-326.

[2] 刘朝晖.康妇消炎栓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盆腔临床试验[J].中国实用妇科杂志,2010(10):787-789.

[3] 杨秀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104例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学,2013(3):153-154.

[4] 周晓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2012(2):243.

[5] 刘艳林.谈谈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方法[N].山西科技情报,2012.

[6] 徐海燕.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148.

[7] 任慧兰.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11(6):62-63.

篇9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5370

国内刊号:11-2787/R

邮发代号:2-5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篇10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肾脏疾病; 体会

【中图分类号】R692.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086-01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优势

1.1 “中西医结合要源于中医,而高于中医;源于西医,而高于西医”。这才是中西医结合的目标,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所在。如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使用泼尼松、细胞毒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的同时,再结合雷公藤多苷、火把花根片或中药汤剂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其疗效较单纯中医或西医疗法显著提高。中药还可明显减轻大剂量激素引起的医源性柯兴综合征副反应,减轻环磷酰胺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和性腺功能的抑制。中西医对疾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各有优势和劣势,中西医结合能取长补短,使病人得到一体化的治疗。如IgA型肾病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时,西医无特异性疗法,中医汤剂加火把花根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表现为中等蛋白尿和血尿时,以小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大量蛋白尿时,则以大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雷公藤多苷或火把花根治疗;出现细胞性新月体时,则以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出现慢性肾衰竭(CRF)1、2期时,以中药汤剂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及中药熏洗,同时配合减轻肾脏“高灌注、高滤过、高压”的ACEI和ARB等治疗;到尿毒症期以替代治疗为主,中药配合改善营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为辅。中西医结合在疾病各个不同阶段切入,各施所长才能得到最佳的一体化治疗。

1.2 判断疾病预后,提高治疗敏感性。例如,肾病综合征不同的病理类型都可以表现脾肾阳虚证型,而微小病变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好,预后好,局灶节段硬化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差,预后差。西医诊断下的中医辨证,提高了中医对肾病预后的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同时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中药的成分复杂,经过炮制、配伍、煎煮和体内代谢后,成分的变化更是不得而知。因此,中药很难用单一指标去考察其疗效,作用机制不明。中医学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其“证”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现代化的瓶颈。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前景

2.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报道很多,疗效也比较好,但现在还没有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化方案出台。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已经开始资助中医肾病临床优化方案的研究,另外,建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科技部门以及企业以各种形式支持中西医结合肾病优化方案的研究,为编写中西医结合防治肾病指南提供证据,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为行业诊治CKD提供最有效的方法,提高肾病的诊疗水平。研究优化方案时,需注意以下问题。为使临床试验信息透明化,提高研究的社会公信度,请在临床试验开始前,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认证的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为优化出最佳的方案,请在做优化方案时,先将专家的经验在协作组内讨论,并在协作组外征求中医肾病专家、西医肾病专家、肾脏病理专家、免疫学专家、药理学专家、统计学专家、医学经济学专家、伦理委员会以及护理学专家的意见。

2.2 优化方案制定后,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客观评价其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第一次临床试验结果出来后,针对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将方案再优化再试验直至优化出满意的方案;CRF应按原发病进行单病种优化研究。CRF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病因不同,其进展的机制和速度不一样,临床疗效和预后也存在差异。因此,CRF应按其原发病分类进行优化研究。另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也要按病理类型进行单病种优化方案的研究。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探索中医肾本质的研究 。

2.3 系统生物学是由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表型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组成,通过生物信息学把基因、蛋白质、代谢产物及表型等横向的研究结果整合起来,采用系统综合的思路和手段从整体水平上动态地对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特征、活动规律和相互联系加以描述。中医传统理论最具特色的就是整体观和辨证观,与现代的系统生物学思路不谋而合。以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核心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将为中医肾虚证本质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手段。

3 结论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已经在媒体开展宣传,举行讲座,组织普查,但还有待其他相关学会及政府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并组织专业人士参与大规模尿常规普查。建议及早建立我国在临床广泛应用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的方法,对可能引起慢性肾脏病的住院病人和体检者进行GFR评价;对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等引起继发性肾脏病的因素及早进行预防;对已有肾脏病要积极干预治疗,防止肾损害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