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地理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与地理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换言之,企业文化就是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建立是密不可分的,要想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有高效而且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为基础。地铁公司作为城市窗口,对完善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地铁以其无比的优势完善城市的交通网络。地铁的属性决定地铁公司企业文化对社会公共事业需求和社会稳定有直接影响,而且,地铁公司的社会公共事业责任及城市发展需求对地铁企业文化的制约和导向不容忽视。地铁公司企业文化的建立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文化,因此,更应该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的建设来完善企业文化的形成,构建新时期地铁公司特有的文化形象。
一、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与捍卫者
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全员共享的信仰、价值和行为准则,人力资源是针对企业中“人”的管理,企业文化决定人的价值观、团队意识和上下级之间及同事之间的关系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企业文化,同时企业文化又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比如说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员工继续教育等。但总体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较为宽泛,人力资源具有文化建设的职能,包括人力资源增值开发。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是人力资源工作的基础,也就是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之一。所以说企业文化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同时人力资源又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与捍卫者。因此,针对地铁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而言,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从生活、工作、心理等各个角度真心地去关注每一个员工,并给每个员工以施展才能的平台,这样才能使企业上下一心,共同构建企业优秀的人文文化。
二、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的推进者
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的生存,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发展,企业长期健康发展会吸引有能力的真正的好的人才,先进的理念促进企业文化发展。因此,我们说高效率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推动者,任何企业都需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合理地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针对地铁公司而言,地铁公司的企业管理理念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从单纯的招聘、培训、工资、档案等事务性管理,走向策略性的业务伙伴和变革的代言人。从这一意义上说,从人力资源管理入手,推进企业伦理建设方案,进行组织的伦理建设和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三、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的升华者
团结、信任是合作的开始,也是企业管理运作的基础,一个没有团结基础的团队,是一支没有凝聚力的团队,一支没有凝聚力的团队,是一支永远不可能形成优秀企业文化的团队。因此,团结精神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任何类型的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不可替代的。地铁公司同样需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树立员工的团结精神、集体凝聚力,只有具备高度的集体凝聚力和团结精神,员工之间才能和谐合作,才能互相包容,才能真实地感受自己与他人存在的价值。随着地铁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员的不断增多,更需要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树立企业集体主义凝聚力,促进企业文化的深层次升华,共同推进企业的发展。
篇2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92年4月10日《关于国营老山林场与渭昔屯林木、土地纠纷案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国营老山林场与渭昔屯讼争的渭贵沟、渭贵坡位于渭昔屯村背后约3公里处。解放前后渭昔屯村民曾在该地割草、放牧,1961年、1962年曾在该地垦荒种植农作物。1965年老山林场将该地纳入林场扩建规划,并从1967年至1968年雇请民工种植杉木,但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将该地划归老山林场。纠纷发生后,当地人民政府将该地确权归渭昔屯所有。据此,为了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基本上同意你院审判委员会的意见,即:本案可视为林场借地造林,讼争的土地权属归渭昔屯所有,成材杉木林归老山林场所有,由林场给渭昔屯补偿一定的土地使用费。
此案政策性较强,且矛盾容易激化,请你院主动取得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并与有关部门联系,共同做好双方当事人的息诉工作。
篇3
关键词:经济地理 人文素质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一、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是时展的需要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经济地理是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区域经济活动与生产布局,研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中国经济地理一般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各高职院校商贸、财经类专业开设,从其教学内容看,主要包括我国地理位置、资源、人口、工农业生产布局、商业、交通运输、旅游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综合性增强,人文地理知识的比重大,这就决定了该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独特优势。钱学森教授指出:“地理科学是与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密切联系的一大科学部门,是人类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意识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想社会,成为全社会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八政治报告也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然而,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殊性,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人文素质水平不高,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在高职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努力挖掘地理学科的人文因素,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需要,也是地理教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二、中国经济地理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容
1.爱国主义情操教育
爱国主义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之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品质,党的十也号召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国经济地理课的许多章节都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我国生产布局的区域差异和对国土整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使学生深化对我国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全面认识,进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素质教育的目的。如在讲到我国农业生产布局时,教师就要给学生讲清楚,农业生产对于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有多么重要。而我们国家在20世纪末就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2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让世界各国都为之惊叹的奇迹。另外,由于我国有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在这种气候的影响下,我国种植农作物的界限是最靠北的。我国植物种类繁多,在历史上对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讲授轻工业地理时,教师要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手工艺品生产的精湛技艺和悠久的历史,四大名绣、四大名锦、文房四宝、三大特种手工艺的生产早已名扬四海,它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通过上述内容的讲授,教师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环保意识教育
地理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提高地理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现代工业由城市到乡镇遍地开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较晚,许多地区在发展当地经济时因缺少基本人文地理知识,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急功近利,往往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加速经济发展,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当前,环境、资源、人口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很好解决的问题,建立生态、低碳、环保经济才是我们正确的发展之路。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重点介绍我国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的布局,这些部门与环境关系密切,有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案例。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典型环保案例的讲解,指导学生重点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状态及治理措施,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责任感,能够自觉地用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能运用地理科学观念,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规范自己的行为,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地区性;关注全球命运,树立关心全球的责任感和伦理观。
3.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协调与优化控制人地关系,而协调人地关系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传统主题。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经济地理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国际环境教育的要求。而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农业、工业、交通、通讯、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涉及的内容与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这就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较好的素材,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开发规定、人口政策、环保政策,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更加积极地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实现党的十提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
三、经济地理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方法
1.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渗透于经济地理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应把人文素质教育与经济地理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地理学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中挖掘教育素材,寻找素质教育与地理知识教育的结合点,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例如:结合我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环境、资源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我国许多煤炭生产地利用塌陷地建起了湿地公园,这样既合理地利用了空间,净化了水质,也发展了当地的旅游业。在讲农业地理时可结合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桑基鱼塘发展生态农业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循环经济教育。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学习、注重积累,及时捕捉新的知识、信息,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在经济地理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选择课程资源,如教材、电影、多媒体课件、录像、图片等,丰富课堂教学。教师要自始至终贯彻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要培养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使学生的日常行为能自觉维护社会公德,能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寓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于社会实践之中
经济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许多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联系密切。教师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使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周围所见所闻的事物联系,同当地和祖国的生产建设联系,同国内、国际时事的热点、焦点联系。如:通过社会实践、春游等活动,让学生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在新旧道德观的碰撞中,通过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借以了解乡情、国情,认识自然,使学生感悟人口剧增、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造成的不良后果,引起他们深刻的思考,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地理伦理道德观。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上进行有关地理问题的讨论和演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参与社区环境与发展的考察、植树造林、清除污染等各种环境保护活动,使学生受到实际参与的教育和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内容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密切结合,要把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时引入课堂教学当中。
3.寓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于课外活动之中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经济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在经济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经济地理知识竞赛、举办经济地理墙报、举行地理演讲等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地理人文素质教育。针对日本政府对我国上演的购岛闹剧,以及我国在南海维护等问题,教师可以举行“爱我海洋国土,保卫我神圣海疆”主题报告会等,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也可以结合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网举办低碳、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等专题讲座,开展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进行野外考查、旅游、社会调查等,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学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既增长地理知识,又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人文教育;高中地理;融合策略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但就我国社会的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现状来看,其中存在严重的缺失问题。归根究底在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扩大,使得国内民众受各国思潮影响,造成价值观动摇、道德缺失等,进而引发巨大的矛盾冲突,并导致人们逐渐形成金钱或物质至上的错误价值观。因此,基于这种情况,各界学者普遍指出在教育教学阶段,要加强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注人文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难发现,当前人地关系非常紧张,自然环境更是遭到严重破坏,还有各种资源短缺等问题屡见不鲜,以至于人类社会发展受到阻碍。同时也表明人文精神缺失,是制约社会发展等的主要原因。因此,人地关系的合理管理,人文精神及其素质的培养,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要想提高人文素质,就需要从学生阶段着手。地理知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地理教师既要重视地理教学,又要积极渗透人文教育,引导学生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进而自觉自主地爱护、保护环境,并通过人文精神引导,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充分提高其整体素质。同时人文精神作用的发挥,可以促进社会、人地的和谐发展。另外,引导学生构建人文精神,可以加深其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地理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中地理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策略
1.激发兴趣,增强科学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探究精神和观察力的培养。比如,在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学中,可设置如下情节:二战前德国人向本部上报盟军登录的消息,然而本部并未给出指示,盟军最终顺利登录,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通过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参与讨论,不但可以培养其探究精神,更能增强其创造性意识与思维。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产生疑问才能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进而不断推动科学发展。由此可见,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如海地扩张说、大陆漂移说等,均是建立在质疑基础之上,再结合具体海底岩石和陆地形状所创立的,就以其中的“大陆漂移说”来说,它的创立是维格根据海岸线吻合现象提出的。总之,要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与激发,可通过强化逆向思维,积极训练其求异思维,组织实践活动等,使学生恍然大悟,踊跃表述自己的见解。
2.结合实际,培养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实质上就是理论知识的教学,其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对学生毫无吸引力,难以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因此,要实现高效地理教学,关键是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更何况当前的地理课程考试,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人文地理综合知识的能力也非常重视。比如,我国的酸雨为什么以硫酸性为主,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积极分析,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而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只要与水结合,就会形成硫酸性酸雨。针对这个结论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化,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条件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在实践中证实结论。另外,地理教学中还要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运用正确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并将地理理论转化为能力。总之,人文精神培养必须立足实际,做到实事求是,通过增强其动手实践能力,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同时实践也是学生深刻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和谐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
3.构建科学地域观念
地理最鲜明的特征即地域性,特别是人文地理中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具有非常典型的区域化特点,因此,地理文化之间的差异非常巨大。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人文地理知识教学,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并树立起多元化、多样性的区域及地域文化意识。世界文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地域文化均不同,而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域差异。因此,让学生尊重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也是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在高中地理人文主义精神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理解和意识到不同区域文化发展的差异及其多样性的重要作用,使其积极构建科学地域观,为提高地理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自觉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地理课程的教学特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走进地理课程,同时还要注意将书本内容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对学生而言学习地理知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未来的生活,并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因此,这就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杜志忠.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融合性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
篇5
关键词:地理教学;人文精神;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原因就在于人类对生活现状的不断研究探索和对未知事物的不断思考追求。多年来人们发现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人文精神的忽视,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地理学科以其广泛性和丰富性,从独特的视角,向学生描绘自然、社会、人文、技术这样完整的世界,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但是,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重视地理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因此为了科学地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注重人文关怀,改革地理教学,以人文性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一、地理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内容
地理学科中人文精神的体现主要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人类通过研究地理环境来实现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尊重自然的最好表现,这也是地理学科中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不能忽视环境的承受能力,既要利用环境提供的条件,又要顺应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环境。
2.资源与环境问题
地理学科中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 重视和节约自然资源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大部分资源都是有限的,对资源进行无限制的开采和浪费只能造成资源枯竭的后果。因此,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高效并节约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并且带来的环境效应的反馈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也是人文教育的内容。
3.人口的因素
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是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在人地关系中,人口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人口在数量、年龄结构、分布的变化,从而引发包括资源、经济及社会等一系列的变化。
这都包含着人文精神教育因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进一步树立起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理念。
4.世界多元的文化
世界如此之大,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着其独特的发展方式和民族人文特点,这是由长时间的文化沉淀下来的精华。人类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各地人类的发展多种多样,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生活交往方式,也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们都需要具备的人文素质。
二、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在指导思想上,忽略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观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中,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要求远远超过了对人文精神培养的要求。在指导思想上,教学的目的性太强,有很多只是为了考试去传授知识,虽然学生学到了地理知识,但是综合素质很难得到提升,教学工作没有取得根本性的转变。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忽略了人文精神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不打自垮。”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对人文精神的教育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有一个新的安排,改变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当前的教学工作过分地强调死记地理知识的教学计划对学生产生地理价值观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培养兴趣非常不利。
3.地理教学评价体系不能适应人文精神培养的需要
从考察内容来看,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缺少对地理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查。对地理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价也缺少相应的科学标准,这是导致人文精神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相关建议
地理学科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其中人文精神的建设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地理学科在人文素质方面的独特优势
教师在传授课程时要深刻认识到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上存在的优势。例如,在对降水分布进行讲解时,可以拿我国南北方人的居住方式作对比,南方的房屋多是尖顶,北方的则是平顶,引出降水分布的概念;在对文化差异进行讲解时,可以拿南北方人的饮食习惯作对比,南方常吃大米喝汤,北方人则多吃馒头,多讲讲各地不同文化带来的生活趣事,并对地球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风俗尊重理解,认识到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在对自然地理知识讲解时,重点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树立资源观、环境观,把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到知识传授中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方案中,人文精神在教学内容中占的比例较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尤其是在资源和环境方面,要增加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形成,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地理美学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能够学到欣赏美的方法,融入感情,从中分析归纳地理规律。例如,在学习必修3《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的时候,结合教材“热带雨林的危机”这一部分内容,引用近现代世界各地因过度砍伐森林使局部气候发生变化,生态系统失调,加剧珍稀野生动物灭绝,并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给人类带来无法估量的生态灾难的事例。通过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分析,生动地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肆意破坏环境就是自毁家园的道理,明白人与地球生物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共存的道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全球合作意识,懂得善待生命,尊重客观规律,做一个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能源的人。
3.加强地理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要靠教师去落实,因此首先需要让教师认识到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转变教师长期以来的教学观念,建立一支高素质、新理念的地理教师队伍。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培养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素质的意识,并扩大教师学习的范围,例如,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方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使教师在处理人文地理方面的问题时能够得心应手地为学生讲解。
篇6
(一)人文地理知识教育
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良好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素养的基础和前提。高中旅游地理主要包括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旅游资源的分类、分布、开发,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旅游开发的基本内容及开发中要注意的问题,出游常识及旅游对环境的破坏等,这都是人文地理知识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旅游资源模块最为丰富。例如,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人文旅游资源众多,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建筑、宗教、民俗风情等各不相同。又如,我国北方的建筑,一般比较低矮、平顶,且讲究坐北朝南,这是为了适应北方寒冷、干旱、风沙大的气候条件,而南方多为干栏式建筑,主要因为南方湿热。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学生构建和完善人文地理知识体系,是地理学科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基础和前提。
(二)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地理学科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全球意识教育全球意识是指认识到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超越意识形态分歧,承认世界各国存在共同利益,用全球化观点看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高中旅游地理涉及旅游意义、影响出游的因素及旅游环境保护等,包含全球意识教育内容。例如,学习旅游的意义可以认识到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外汇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学习影响出游的因素可以了解国际旅游的发展与他国经济发展、公民收入水平及闲暇时间的增加有关,由此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他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且意识到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因此,要树立全球意识,用全球视野看待问题,跨越政治、社会藩篱,消除民族、种族歧视,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只有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
2.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可持续发展意识,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识。高中旅游地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例如,旅游交通、食宿、游览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会造成空气、水、土壤污染;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使旅游地区传统文化消亡或趋于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不文明的游客行为及不合理的开发会对文物古迹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等。学习这些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旅游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旅游开发和保护要同行,否则会阻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在旅行游览中规范自身行为,做个生态旅游者,自觉践行可持续发展观。
3.国家意识教育国家意识是公民基于对祖国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意识,是一种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高中旅游地理涉及我国旅游资源的相关内容,必然不乏国家意识教育的内容。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例如,以泰山为首的五岳名山、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学习这些,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相关国情,感受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为身为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国民的骄傲与自豪,从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和主人翁责任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在实际行动中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安全。
4.地理审美教育地理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地理学习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情操。高中旅游地理有专章讲述旅游景观欣赏,包含地理审美教育的内容。例如,“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的瞿塘峡、霜重色愈浓的香山红叶、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蒙古草原等景观的自然美;人文美主要有古建筑美、民俗风情美、古典园林美、雕塑艺术美等,人文景观美不仅具有外形美,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内在文化美,通过领略这些人文美,培养学生具备高尚情操。高中旅游地理教学中包含丰富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容,需要采取适当策略开展地理人文素养教育,推进地理人文素养教育实践,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二、旅游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策略
(一)学校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推进人文素养教育
首先,学校要转变传统以科学知识传授为主的观念,注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统一。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科学技术异化,很大程度上与人文素养缺失有关。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是学生发展的双翼,二者缺一不可。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使之“考个好分数”,还要教会他们“人如何为人”的道理。其次,学校要营造浓厚的人文素养教育氛围,推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文情怀、人文气息,形成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教师增强自身人文素养,提升人文素养教育能力
杜威说:“所有的改革都取决于从事教师职业者的素质和性格的改革。”地理教师要深入学习新教育理念,意识到忽视人文素养教育的弊端,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一个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教育认识和高尚情操与修养的地理教师,更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同时,地理教师要熟悉各种地理人文素养教育素材和形式,掌握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在旅游地理教学中有效开展人文素养教育。
(三)充分利用旅游地理课堂教学,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首先,挖掘地理教材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容。高中旅游地理教材处处都闪烁着人文素养的光彩,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让学生掌握人文地理知识,领悟人文精神,彰显人文情怀。其次,选择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人文素养教育内容。旅游地理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服务、应用于生活实践。例如,教育学生在旅行游览中不要乱刻乱画、攀枝折花、乱扔垃圾等,使学生把人文素养应用于生活,落实于实践。最后,将地理人文素养教育纳入三维目标体系。教学目标设置应包含具体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容,使人文素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将“说出我国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设置为知识与技能目标;将“在旅行游览中,正确使用景观欣赏方法”设置为过程与方法目标;将“在旅游中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设置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
(四)恰当利用旅游地理实践教学,开展人文素养教育
篇7
关键词:体育地理学 理论体系 构建研究
一、前言
体育地理学是一门横跨体育学与地理学的新兴学科,在具有所有学科门类通性的同时,也有着其学科本身的个性。研究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体育地理学的教学实践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概述体育地理学着手本课题的研究。[1]
二、体育地理学概述
1.体育地理学的概念
体育和地理学界的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了体育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问题。到现在为止体育地理学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之一,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于竞技方面,对于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这两个研究领域还处在一个不够深刻的层面。
2.体育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体育地理学是体育学、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属于综合性的学科之一。根据地理学和体育学本身固有的待殊的性质,既属于人文科学又属于自然科学,所以,体育地理学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性,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限,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区域性是体育地理学与其他体育科学区别的根本点。休育地理学属于地理学与体育科学交叉的学科,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又属于社会科学。起源于地理学和体育学的体育地理学从诞生之时就具有学科综合性特征。[2]
3.体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根据体育地理学的特性,体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对自然环境和对人文环境的研究两大类。自然环境的研究主要是体育活动的主体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活动项目符合当地的,校本的课程资源。如: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差异,地理环境差异等不同的人类生存环境对人类体育发展的制约性,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进程依赖于生存环境,影响人们的人文环境的研究主要是活动的项目与当地的民族、民间的非物质文化相结合,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发展和传播。不同的地区的人文环境差异很大,有些地区少数民族的人文精神丰富,有些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保留的很好,这就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开发人文环境资源作为体育课程的项目选择。
三、体育人文与地理环境的研究
人类文化形态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相联系的,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形态,同样也不可避免地与地理环境的发展相联系,甚至其依赖地理环境的程度远大于其他文化形态。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形态的一种,当然也深深地,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特质,民族文化又深深地规范着,体育文化的内涵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体育运动的风格、美学观、价值取向都深深地反映着这个民族或地域文化的特征。
目前,关于体育人文与地理环境的内在关系也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郑勤在2012年从文化学的角度,通过地理环境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的关系研究,探究世界体育文化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其原因所在,研究认为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着运动项目的产生、规范着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对体育文化空间扩散具有一定的直接影响。王秋娥从现代体育与人文环境之间进行了相关讨论,认为体育与人文环境有着本质和逻辑上的联系,一方面人文环境是现代体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它以内化、同化和默化等多种形式制约人们对体育本体价值的认识水平,进而制约着现代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另一方面现代体育的发展是人文环境优化和净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丰富人文环境内涵最生动最直观的媒介之一。段文彬等以地理视角观察体育文化,对我国体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探讨;文章从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地势和地形条件、水域条件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和人体体格、文化背景与民族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差异上探讨了体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朱梅新等就新疆传统体育的人文地理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新疆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与发展的,新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草原体育文化;而绿洲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产生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则呈现出各区不同的特征。[3]
四、体育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及构建过程
该功能主要用于获取体育原始数据,保证体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数值逻辑一致性与正确性等。一般而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设占整个系统建设投资的70%或更多,并且,这种比例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变。因此,信息共享与自动化数据输入成为体育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随着扫描技术的应用与改进,实现扫描数据的自动化编辑与处理将是体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获取研究的主要技术关键。我国体育数据库的建立工作还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区域性的数据整理工作目前还仅限于部分领域,如体育场地、体育人口等等。例如,国家体育场地设施普查可以得到城市体育场的整体情况,但是,在城市中的具置、交通、住宿、饮食等基本相关信息却基本不再统计之列。因此,今后应考虑建立科学、规范的数据统计体系,编辑数据也要充分考虑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将获取的原始数据按照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进行的各种转化。初步的体育统计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原始数据的格式化、转换、概括。数据的格式化是指不同数据结构的数据间变换,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组织方式,在GIS中数据表示方式主要有栅格数据、矢量数据及栅格矢量混合数据。数据概括包括数据平滑、特征集结等。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概括功能极弱,与制图综合的要求还有很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发展。
3.数据存储与组织这是一个数据集成的过程,也是建立体育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步骤,涉及到体育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在体育地理数据组织与管理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融合为一体。初步研究认为,可将二者分开存储,再通过公共项(如编码)来连接。这种组织方法的最大缺点是数据的定义与数据操作相分离。目前,诸如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都在努力解决这些根本性的问题。
五、结束语
通过对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要以其学科特点为基础,深入研究该门学科的精髓。有关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密切结合体育地理学的教学实践,构建出最为优化的学科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严艳,吴宏岐.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内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12):58-65.
篇8
【关键词】高校美术;人文精神;问题;措施
高校美术教学人文精神是美术教育文化思想的表现,它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等崇高的价值理念,关注人和事物存在、事物意义及事物价值,以促进人和事物的发展为最终目的。高校美术教学中包含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都是美术教育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一、人文精神与美术教学的关系
人文精神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人文精神内涵丰富,人文精神关注人存在的意义、价值、文化、道德、传统等,关注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密切相关,高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由于大学教育仍是在固定的环境和模式下进行,导致学生多元化创造力的培养受到阻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
二、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专业化,忽视人文精神培养。当前美术教学中过于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过分强调专业化,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美术不是简单的图画,而是创作者表达自身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因此在高校在美术教学中应渗透人文精神,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美术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创造性。当前高校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进行示范和讲解绘画的传统教学方法很难讲人文精神渗透到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长此以往美术教学便变成教师机械地进行教学、学生机械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创造性不仅不能得到发挥还会退化。
(三)实践课程与美术理论脱节,学生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发挥。许多高校美术教学内容过于强调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而脱离学生的文化和生活背景,让学生产生畏难甚至逃避的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要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还需要各方面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有机协调,改善实践课程与美术理论脱节的情况。
三、加强高校美术教学人文精神的措施
(一)提高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高校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只有优秀的专业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才能得到最佳的社会效应。因此,高校必须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建设高校与教师都可做出努力,高校可举定期举行教师素质评比大赛以检验和督促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举办教师之间的绘画大赛让教师之间进行切磋等,还可组织教师进行统一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教师也应自己主动学习,都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教师应不断学习,可在网上找线上资源进行学习,也可向其他自己认为优秀的教师学习,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进行改正。
(二)发挥学科整合优势。学科之间进行整合是现代教育中的理念,也是高校美术教学中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高校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以美术学科为中心并结合其它学科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新的情景中进行探究学习,如何发现与美术学科相关的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融合不同学科知识与技能,真正提高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理性与感性间找寻到平衡点,是自身身心能够健康和谐发展。比如:教师在教授风景绘画时,便可与地理学科相结合。地理学科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在这之中与美术相关的便是自然地理了。自然地理包括地貌学、生物地理学等,教师在风景绘画的授课中可引入地貌与生物,实现美术学科与地理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学习到一些地理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创设良好环境,营造人文精神氛围。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人文精神属于文化范畴,因此高校人文精神氛围对大学生的影响自然也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高校的育人环境一方面是高校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高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应显示出校园学生的青春与活力,显示出高校的文化魅力,给学习和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冲动。高校的育人环境另一方面是具有人文、自由、美好的学术环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都可以自由发表看法而不被指责。要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必须有良好的学校氛围。高校在营造本校人文精神氛围方面应更加重视,可每月举行美术作品交流会,教师与学生都可参加,作品展出时不透露创作者身份、姓名等信息,只在一旁的展板上指出“若对该作品有看法或建议,请将看法和建议写在便利贴纸上贴在作品背面”,创作者会在最后看见所提看法和建议,进而对画作进行修改。这种方式创设了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让所有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能进行很好的交流。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高校美术教师不能只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应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让学生在人文精神的影响下发挥其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的不断发展和自我文化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凤君.文精神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10:38-39.
[2]钱文.浅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08:175-176.
篇9
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笔者认为:人才人才,欲成才者先成人。学生的地理素养,尤其是地理人文素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人文素养的丰缺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做人的成败。在日常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学习和评价方式、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匮乏,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常显得力不从心,对其理解也显得笼统和肤浅。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悟到:源于我国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恰似培育和提高学生地理人文素养的沃土。
我国历史悠久,不同的地域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相对稳定而持久的蕴涵丰富文化内容的民俗文化,其形式多样,有传统节日、民歌(谣)、谚语、顺口溜、谜语、对联等。这些地域特色鲜明、被人们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和自然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了人文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的代言人。
首先,人文地理知识多半体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内容时空跨度大而繁杂琐碎,学生不易区别和识记。于是,概括凝练、朗朗上口的对联、谚语等便有了一展神威的舞台。如趣味对联“车轮滚滚描长卷,公路条条奔小康京广线纵贯南北,陇海路横穿东西”就概括了我国交通运输线路的特点和重要地位;又如“农民不怕险,火山口种田”则暗喻了火山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等。这样,借助民俗文化的平台,以优美凝练的语言将人文地理知识高度概括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奠定了基础。其次,因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某方面的人文信息未必是学生共同的兴趣点,从而导致学生对人文地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水平参差不齐。这时,充满趣味的地方顺口溜、民歌(谣)、谚语、谜语等民俗文化不失为一支“兴奋剂”。如顺口溜“云南十八怪”――粑粑叫饵块;竹筒当烟袋;东边下雨西边晒;双手可以当碗筷;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十八的姑娘叫老太;小和尚也能谈恋爱;老太太爬山比猴快;娃娃全由男人带;脚趾全年露在外;四季服装同穿戴……这则饱含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诸多人文地理知识的顺口溜在课堂上一引用,简直让学生笑翻了天。又如民歌(谣)――“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以幽默的曲调揭示了我国农民所面临的医疗经费短缺问题。另外,猜谜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将一些人文地理的专用名词作为谜底来呈现能让学生感到既有趣又难忘,如:江山如画(打一地理工具)――地图;三五成群的山峰(打一北京名胜)――八达岭;等等。学生有了兴趣为“良师”,有了民俗文化为“兴奋剂”,便情不自禁地潜入人文地理知识的海洋遨游,真可谓以趣激情、以情导思,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快乐多多、收获满满。最后,通过传统节日导入人文地理的学习,是巧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起学生共鸣从而达地理教学目标的智慧之举,也显示了“生活化”地理课堂的构建策略。如学生熟悉的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南方有赛龙舟、吃米粽、喝雄黄酒及户户挂艾草的习俗。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和长辈们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以及身边多种信息渠道的反馈,很容易汇总出一系列的人文地理知识:此节日源于南方地区,其中反映了南方传统的运输方式、农业生产、饮食习惯及随物候变化所产生的民间习俗等。如今,随着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高度,全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回归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于是,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的传承热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所以紧扣生活的民俗文化像一条条神奇而密集的线,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诸多人文地理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以“民俗文化巧搭台,人文地理唱大戏”,地理的人文素养必然如雨后春笋般在学生心灵的沃土上滋长,不断丰盈。
篇10
一、强化地理知识与技能训练
区域经济开发与人地关系的相关分析是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地关系是贯穿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思想主线,二者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引入区域历史地理学的视角来学习区域,一方面能够加强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如区域的发展阶段、区域的特征等,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位因素、区域问题的能力,掌握学习区域的方法。
以人教版地理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中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开发为例,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要明确这个问题,需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社会因素,包括交通条件、农业结构、人口迁移等状况,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表1),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古代农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逐步发展成我国的“鱼米之乡”,原因是什么?当前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通过追溯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阶段的开发状况和社会因素,可以有效地突破本节教学的核心问题。同时,整个学习过程突出了区域发展历程中人地关系由“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寻求人地和谐”的发展演变。
二、丰富地理教学过程与方法
区域是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载体,一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研究最终都要落实于具体区域才具有现实意义。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来诠释区域地理的学习,体现了中学地理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即将地理科学知识的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区域历史地理研究通过复原区域历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阐述区域地理要素的历史变化过程,注意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阐明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以人教版地理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节为例。如何阐明在区域生态环境变迁的历程中,人类活动起了最主要的作用?教材呈现了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两部分内容,但对历史时期荒漠化的介绍十分简略。荒漠化是一种自然现象,当这种自然现象不断加剧,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时称之为荒漠化问题。在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加剧的问题上,人类不合理的缔造经营是最主要的原因,教学中如何有理有据地讲述这一结论,显然通过教材内容是不够的。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已出现了荒漠化,那么当时西北地区开发状况如何,荒漠化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这些问题涉及到西北地区区域开发的历史,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化、人口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化、政策性移民垦荒、战争等诸多因素。通过这种分析思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客观原因;西北地区在历史时期就出现了荒漠化问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因此,通过补充历史背景知识,学生了解了知识的史地渊源,对知识的认知有了连续性,就能更好地理解区域问题的现状,形成科学的自然环境观。
中学区域地理教学要通过学习区域将人地关系的思想具体化并付诸于地理教学实践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收集区域发展的相关资料,交流讨论,从寻找区域发展问题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到探讨解决区域发展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形成一个由发现问题、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成为学习的主体,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区域、探讨区域问题的方法,认识到区域发展过程中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在教学目标的达成方面,既实现了知识的学习,同时突出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升华了地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提升地理素养与人文情怀
历史地理学反映了地理学的人文属性。现代地理教育的职能,除了传授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最终归宿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统一体。区域历史地理文化研究重点阐述历史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背景、历史文化区域的划分、文化的扩散与融合等。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历史地理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从区域的角度培养学生对祖国自然环境、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综合性认识的视角。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旨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它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要求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历史地理、文化地理知识,能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地理原理以及人地关系协调统一的地理观念来分析地理问题。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载体,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具有地域性,即以区域自然环境为依托,寻求人地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地域文化。
- 上一篇:智能建造概论
- 下一篇:关于城中村改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