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粮食的现状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浪费粮食的现状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浪费粮食的现状分析

篇1

我们深知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我国物质资源相对不多的前提下,发扬节俭精神显得更是举足轻重。据现状分析我国人生活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于是乎许多人在现有基础之上似乎已经满足,甘心在原地作踏步运动,他们认为中国地大物博,面对着“博大”的资源可以大肆地浪费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企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观察我们的周围,浪费现象就在身边,关不紧的水龙头、白天亮着的电灯、吃剩被扔掉的馒头、地上到处洒落的粮食等等。在中国,一件小事如果加上13亿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浪费一点资源,加起来就非同寻常,如果每人节约一点资源,加起来就是一笔巨大财富。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所以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如果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牢固树立节约意识,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入手,做到勤俭节约,我先行,以实际行动把节约落到实处,对于我们公司来说,那也将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勤俭节约,我先行;就是要从思想上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抛弃“家大业大,浪费点儿没啥”的思想;就是要在作风上艰苦创业,要舍得吃大苦、耐大牢,把艰苦奋斗当成有效发展的助推器,把勤俭节约当成战胜困难的传家宝。

勤俭节约,我先行,就是要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实践证明,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能力的人将会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企业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作为一个有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四公司员工,我会抓住点滴时间,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向精细管理要效益。

勤俭节约,我先行,就是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节约一张纸:少用纸巾、纸杯、双面使用打印纸,提倡使用手帕、少用抽纸。节约一滴水:避免大开水龙头,用后及时拧紧水龙头,避免长流水,见滴水龙头,随手关闭;提倡使用脸盆洗脸、洗手。节约一度电:电脑启动或后,半个小时内继续要用最好不要关,因为重新启动会浪费大量电资源;照明尽量使用节能灯;光线不足时,需要开灯时能用一盏,不开多盏;杜绝白昼长明灯,做到人走灯熄。节约一粒粮:尽量少去餐馆就餐,在外就餐要文明用餐,减少粮食浪费。

篇2

[关键词]灌区 缺水 解决途径

一、石堡川水库灌区概况

石堡川水库灌区位于东经109.7°~110°,北纬35°~35.5°,居关中平原北沿,涉及延安洛川、渭南市白水、澄城三县。设施灌溉面积40万亩,有效面积31万亩。灌区受益范围包括16个乡镇,180个行政村,人口3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1万人。

灌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常年多风,平均气温12.2℃,多年平均降雨量549.2mm,平均蒸发量1192mm,年日照时数2547h,光照充足,无霜期202d。灌区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夹少量褐色垆土,土壤有机质含量0.883%,酸碱度适中,质地、结构良好,空隙率50%,蓄水保墒能力较肥沃。灌区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油菜、苹果树为主,是陕西省粮食生产基地和苹果优生区。

灌区地下水埋深40~100m。地下水以降雨、河流渠道渗漏、田间灌溉水渗漏补给为主。

石堡川水库灌溉工程由枢纽、干渠、支渠、抽水站及田间工程五部分组成。灌区干渠一条,长38.708km,各类建筑物148座。设计流量9m3/s,加大流量11.5m3/s。灌区支渠8条,分支渠12条,总长214.3km,各类建筑物1895座,设计流量1.0~4.5m3/s。灌区抽水站9座,总装机1350kw,扬水能力1.65m3/s。田间工程有斗渠349条,总长486.5km,建筑物2940座;分引渠2229条,长2213.5km,各类建筑物24500座。

二、石堡川水库灌区水资源现状分析

灌区水资源有三大类构成,分别是地表水、降雨集蓄利用水、地下水。

1.地表水。地表水分为客水和境内自产水,具体分析如下

客水地表径流:石堡川水库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6717万m3,Cv=0.9,Cs=2.5Cv,多年平均入库流量2.04m3/s。石堡川水库总库容6375万m3,其中兴利库容4585万m3。

聿津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380万m3,Cv=0.9,Cs=2.5Cv。

区内地表径流:流经灌区境内的孔走河、长宁河、县西河、马村河、大峪河等五条河流多年平均总径流量4696万m3。

2.降雨集蓄利用水。灌区有人畜用水集雨窖4万多眼,灌溉用水集雨窖2万多眼,年可调蓄量396万m3。

3.地下水。灌区内地下水资源总量3219万m3,可开采量2030万m3。灌区现有机井265眼,现状可开采能力1200万m3。温泉抽水站灌溉供水系统水源取自“380”水系,该地下水系总储量13724万m3,其中静储量7355万m3,动储量6370万m3,目前已开采量1080万m3。

目前灌区水资源可用总量为8194万m3,灌区40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及人畜用水总量为9058万m3,灌溉保证率仅为43%时灌区仍缺水864万m3。

三、石堡川水库灌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石堡川水库灌区虽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灌区严重缺水,致使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衰减,直接影响了灌区的发展。灌区严重缺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水库大坝坝肩绕坝渗漏还没有彻底解决;左坝肩仍存在漏水问题、泄洪底洞淤积堵塞;水库淤积侵占有效库容;库区周围、沟边、入库沟道无水保工程,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库淤积,环境质量恶化;石堡川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缺乏统一管理,上游无章建库、建站情况严重等。

2.干、支渠道工程老化失修,衬砌率低,渠道衬砌冻胀破坏严重,渗漏损失大;量控水设施简易、失修,漏水严重。

3.田间工程配套差,斗分渠衬砌率36%,各类建筑物配套率不到60%,完好率30%,渠道渗漏严重。灌溉方式落后,水量浪费严重。

4.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配置不合理。

四、石堡川水库灌区缺水的严重性

石堡川水库灌区水资源极度紧缺,人畜用水一靠天雨,二靠沟道泉水,十年九缺;千百年来,群众一直从事旱作农业,广种薄收,生活困难。区内仅有利用客水――石堡川水库,目前已建成40万亩设施灌溉规模,仍处于干旱低产状态,缺水已成为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瓶颈。

由于缺水,旱区作物仍处于广种薄收低产水平,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合理调整,群众收入差;群众吃水问题得不到解决,生活水平较低,与相邻灌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缺水,生态环境质量脆弱,冬春季多沙尘,绿色少于荒芜,明显落后于周边,与适宜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条件相差甚远。

为了发展区域经济,当地政府多方招商引资,已组建起了较为集中的白水、澄城工业园区,这无疑会为当地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供就业平台、提升区域经济起到铸基奠石的作用,但由于缺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总之,该区域城、乡、工、农、牧、副、生态环境均极度缺水,企盼水,解决该区缺水问题,已成迫切的众望所归,社会所需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地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千百年来苦思觅想的事情。

五、解决石堡川水库灌区缺水的途径

要解决石堡川水库灌区缺水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大力推行节水型灌溉。其重要意义如下所述。

1.灌区水资源短缺,灌溉水利用率较低,现状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46.3%。另外,大量的“半截斗农渠”和田间渠系的不配套,制约了灌区水源工程、干支渠系工程效益发挥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灌区仍有很大的节水潜力。因此只有通过节水灌溉,减小灌溉输配水系统渗漏损失的水量,才能实现灌区的水土资源平衡,确保灌区设施面积都得到灌溉,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安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条件。

2.灌区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渠道输水跑、冒、渗漏,水量浪费极为严重,渠系水利用率不足53%。另外每年由于渠道引水决口、冲毁、淹没农田时有发生,据统计多年平均维修费用在265万元,农民水费负担有增无减,用水积极性不高,灌溉面积萎缩。

3.石堡川水库属北方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灌区,高效节水的灌溉系统是灌区水土资源平衡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节水灌溉改造,减小灌溉输配水系统渗漏损失的水量,才能实现灌区的水土资源平衡,确保灌区设施面积都得到灌溉,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安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条件。

4.节水灌溉也是骨干工程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实施后的必然要求。骨干工程改造后,输水安全、输水能力都提高了。这些能力,只有通过末级渠系输水至田间,才能实实在在的转化为生产力。因此,灌区实施节水灌溉是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协调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

篇3

2福建省粮食现状分析

粮食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大麦、高粱等;广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豆类、薯类的集合。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多山地丘陵,省内地势可概括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特殊的地理状况导致了福建缺粮的省情。福建省需求量最大的三类粮食品种分别为稻谷、玉米和小麦。其中,稻谷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以及主要粮食需求品种,占需求量的45%以上,玉米、小麦及其它品种约占55%。从供需现状上看,以口粮消费为主的稻米消费量三分之一左右要靠省外补充,市场供应的面制品所用的小麦和饲料行业加工所需的玉米则完全从省外调入,全省粮食自给率不足50%,粮食产销缺口大。福建省的缺粮省情早已不容乐观,而近年来耕地的不断减少、粮食总产量的不断下降以及人口的不断上升,更加剧了省内粮源的供给不足。从表1中可以看出,福建省的粮食播种面积由2000年的1828.51千公顷减少到2010年的1232.30千公顷、粮食总产量由2000年的854.68万吨减少到2010年的661.89万吨,人口却由2000年的3410万人上升到2010年3693万人,导致了省内人均粮食占有量日趋减少。福建省的人口不断增长、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求不断扩大和粮食的总产量的不断下降,导致福建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为了缓解这一矛盾,福建每年必须从浙江、江西、两广、东北地区以及海外调入粮食,使之自然而然成为全国粮食主销区之一。

3福建省粮食物流现状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生产资料的采购、粮食生产的组织到粮食产品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实现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流动。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粮食行业开始逐步进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对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视不断加强。除国家和地方政府掌握的政府储备粮源外,定购粮食逐步开放,并将最终走向完全市场。2006年由省发改委、省粮食局通过的《福建粮食现代物流设施规划》,更是在建设跨省和省内主要粮食物流通道,建设区域性粮食物流节点,发展散粮运输方式,提高粮食物流的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对福建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3.1主要粮食物流通道

受福建省铁路网运力的“瓶颈”限制,福建省的铁路交通并不发达,粮食的跨省运输主要依靠水路交通。福建省现有赣龙、梅坎、峰福、鹰厦、温福、厦深6个出省铁路通道,粮食铁路运输基本集中在鹰厦及赣龙两条线路。据调查统计分析,调入福建省的粮食中,水路运输约占54.4%,而铁路及公路等运输方式约占45.6%,较为薄弱。目前福建省进行粮食物流接卸中转的港口有:福州长乐松下港、厦门港东渡港区、厦门港招银港区、湄洲湾秀屿港区和泉州石井港区,其中,东渡港区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粮食接卸港口企业。

3.2区域性粮食物流节点

3.2.1粮食仓储设施

至2011年,福建省建设国家储备粮库10个、省级储备粮库10个,平均每个库点仓容为0.6万吨。在2011年,福建省粮食局根据省发改委、省政府下发文件新增了对长安库、松下库、南安库、长汀库、安溪库、晋江库六个粮库的扩建。福建省内仓储设施的仓型大多使用平房仓和楼房仓,比例分别高达78.9%和18.8%,但圆筒仓型的使用较为匮乏。

3.2.2粮食加工企业

至2010年,福建省共有150家加工企业,分别为:福州28家,漳州16家,厦门15家,三明18家,泉州20家,莆田7家,宁德11家,南平20家。其中较大规模粮油加工企业约20家,主要分布在福州及厦漳泉地区,年加工能力近500万吨。

3.2.3粮食批发市场

福建省共有批发市场20个,年粮食批发交易量约340万吨,吸纳经销商200多家,占全省粮食年流通总量25%左右。南安官桥、福州、漳州浦口的年交易量超过200万吨,成为全省粮食物流链上的重要环节。

3.3粮食运输方式

福建省粮食物流以包粮运输方式为主,占总流量的85%左右。与粮食包装作业相比,粮食散装作业具有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流通速度、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污染损耗和节约流通成本的优点,是国际通用的粮食运输模式。省内只有少数几家国家粮库配置了散装设施,省级以下储备库散粮存放比重较小,有散装粮条件的民营运输公司数量少,“四散化”流通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4粮食物流信息化建设

国家粮食局在粮食信息化技术讨论会中就以下几点关于我国粮食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展开会议:研讨进一步推广信息化成果,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粮食行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方式和方法;结合“十一五”行业信息化应用试点经验,探索在粮食流通过程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RFID等技术的途径和方向。响应号召,福建省粮油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已开通使用,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省局与各市、县(区)粮食局及各级储备库计算机系统联网,作为补充,南安官桥、福州等主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及商务工程也开始实施。

4福建省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

4.1现代物流理念

淡薄在观念上,粮食企业只把粮食物流看作是运输、仓储以及配套装卸搬运的总和,并没有将现代粮食物流的理念扩大到流通增值加工、销售、信息处理等领域。大多数企业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及运输资源的合理性安排,没有顾及到整个供应链上宏观的资源分配问题 ,导致粮食运输环节中频频出现资源不能有效整合,不能共同开发利用的局面,造成了物流资源的浪费以及粮食物流成本的增加。并且,缺乏适应现代物流及整个供应链管理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也是福建省粮食物流上的一大问题。

4.2组织化程度较低

省内粮食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销脱节,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些地方所属粮食企业与中央所属粮食储备企业的粮食物流设施设备由各自分散占有,造成物流设施设备利用率低、资源闲置浪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物流基础设施不能得到有效的统筹使用。此外,福建省粮食物流所依靠的公路、铁路、水路三种运输方式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政府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宏观调控缺乏应有的力度,各公共部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造成了多式联运的过程衔接不流畅,时常出现拖延状况,大大降低了粮食物流效率。

4.3物流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虽然福建省通过《福建粮食现代物流设施规划》等一系列法案,并在粮食仓储建设等一些基础设施上提出大量改进,但省内粮食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总体进程缓慢,致使省内粮食物流基础设施仍比较落后。在省内现今的粮食物流园区中,粮食物流业务较为单一,仓储、运输、装卸、流通加工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具备一定规模和粮食流量的粮食物流园区只有少数几家。但从现代粮食物流园区的角度来看,物流园区应集粮食仓储、运输、货运、加工、交易、整理、配送、检验检测、市场信息等现代物流功能于一体,实施综合经营,目前省内的物流园区普遍只具有其中一小部分功能。另外,福建省内的粮食运输仍以人工拆包入库、灌包出库、人力装卸车为特征的包粮运输作业模式为主,这种运输作业模式不仅劳动强度高、作业环境差,而且粮食损耗高、作业效率低、作业费用高,增加了物流成本。

4.4信息化程度仍然偏低

目前,福建省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进程仍止步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粮食物流系统的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粮食物流信息系统技术标准和规范不统一;小型粮食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应用起步困难;物联网技术与传感器技术、RFID等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5福建粮食物流发展对策

5.1加强粮食物流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只有实现粮食物流全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才能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在现今福建省粮油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已开通使用的情况下,应以福建省粮食局为牵头单位,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继续发展粮食物流信息化,构建全省范围内的粮食储备和流通网络体系。对有条件的粮食物流企业,要加快信息网络技术的建设步伐,与国内大型粮食企业、银行、税务、海关等部门建立相连的电子网络,开展电子商务贸易,进行网上信息交流,不断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流通费用,提高物流效益,发挥政府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宏观指导作用。

5.2完善粮食物流基础设施设备

粮食仓储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粮食物流运作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加大对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粮食储运条件。适当增建部分圆筒仓和标准房式仓、散粮发放运输设施,并在更大范围内研究、推广平房仓的机械化作业,进一步提升散粮运输的整体功能。在运输环节上,应增加散粮自动接卸、计重设备和专用运输工具,适度提高集装箱运粮的比重。粮食加工环节应调整布局、重组资产,淘汰落后的、高能耗的生产设备,研制和引进先进的设备,为粮食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创造条件。加强粮食物流各个环节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粮食物流环节链始终处于良性运作状态,使粮食物流真正做到快捷、高效。

5.3完善政策法规制度

福建省应给予粮食企业特殊的市场准入、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性政策支持,如给一定的财政补贴,贷款支持,长期低息,鼓励和扶持一些条件成熟的粮食企业上市融资等。制定引导社会和民间投资参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尽快形成以国家政策为指导,投融资、财税、工商管理等领域的政策支持的福建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格局,清除束缚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障碍,为粮食物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在总结现行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等粮食行政法规的基础上,应尽快完善福建省粮食法制体系,制定粮食法,使福建省的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政策能通过法定程序具体化、规范化、法制化、提高粮食流通效率,改善资源配置的粮食政策体系,确保福建省粮食安全。

5.4促进第三方粮食物流的发展

众所周知,企业发展自营物流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建设仓库,购买设备以及建立信息网络平台,还需要有专门的物流人员。这样不仅运营风险与成本高,管理压力大,而且缺乏整合机会。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在整合与规范多元粮食市场中的核心带动作用,同时,积极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流通,促进第三方乃至第四方粮食物流企业的发展,从而节约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增强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如中储物流此类的大型物流企业的带动下,适度建设一批与粮食物流中心相配套的专业性很强的中小物流企业,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大中小协作配套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同时,还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粮食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发挥粮食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中的作用;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粮食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推动福建省粮食现代物流业的高起点发展。

篇4

内蒙古是我国最严重的缺水省区之一。全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2.3%,而水资源总量仅为545.95亿m3,占全国水资源量的2.1%。在总量短缺的情况下,时空分布又很不平衡。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两个盟市国土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 26%,水资源量占全区的67%,通辽以西的十个盟市国土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74%,水资源量只占全区的33%。由西向东150-450mm的降水量分布,70%以上集中在7-9三个月份,其余时间降水甚少。降水总量不足加上时空分布不平衡,使得原本就短缺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捉襟见肘,尤其是在近年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作为用水大户(占水资源利用约75%)的农业,如何合理配置水资源,通过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实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

一、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自治区现有耕地1.07亿亩,人均占有耕地4.4亩,是全国平均数的3.2倍;全区有效灌溉面积4541万亩,仅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42.44%,耕地亩均水量544.7m3/年,低于全国亩均水量的1/4。从近5年全区用水情况看,全区总用水量整体处于上升态势,从2009年的181.2亿m3增加到2013年的183.2 m3,增幅1.1%。而农业用水量逐年降低,从2009年的143.9亿m3下降到2013年的133.5亿m3,5年期间农业用水量减少10.4亿m3。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逐年减少,从2009年的79.4%减少到2013年的72.9%。虽然用水比例减少,但全区粮食生产到2014年实现了“十一连丰”,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十位,农牧业已达到年产550亿斤粮食、1.2亿头只牲畜、110万吨肉、950万吨奶的生产能力,每年调出粮食200亿斤以上,是国家13个重要粮食主产省区和5个粮食净调出省区。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好的支农惠农政策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二、农业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

在水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有力支撑农业发展的同时,由于对农业水资源的管理不善,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没有得到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水资源利用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农业需水量与实际供给量矛盾突出

从1988年开始,农业用水量开始超过全区用水量的一半,约占55%。从2000年开始,我区农业用水所占比重超过75%,一直居高不下,在全国七个农业用水比重超过75%的大省(自治区)中排位靠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及生活用水需求量逐年增加,污水排放量也日渐增长,在不同程度导致农业用水进一步被挤占,加剧了农业水资源问题的严重程度与解决的难度。

(二)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低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有些区域农业灌溉基本上采用漫灌的传统方法,节水设施不足,灌溉工程不配套,大部分灌溉渠道无防渗措施,水量损失严重,灌溉水的利用效率相对比较低,只有0.446。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不合理的开采布局造成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三)地下水超采情况严重

多年以来,一些地区过度发展大型喷灌机,以大量开采深层承压水为主,局部形成了地下水超采区,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如阴山北麓发展的喷灌圈,地下水位由开采之初的40-50米,这几年下降到100多米,有的地方水位达到200米;通辽市的科左中旗地下水水位也由过去的40-50米,下降到现在的100米以下,形成了较大范围的地下水开采“大漏斗”。如果不控制对地下水的开采,势必会造成漏斗水位的持续下降,含水层将面临疏干的危险。同时,长时间过度开采,会引起地面沉降,导致地震、水质恶化、水源枯竭等环境地质灾害。

(四)农业水资源管理落后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开采布局和调蓄,区域水资源开采布局不合理,开采程度不平衡,使得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造成有些地区严重超采,而有些地区则尚未合理开发。同时,由于缺乏对农药、化肥施用的合理配套技术,现有的地表施肥施药技术构成了水资源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施肥可引起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土埂酸化等。目前,深层水质已有恶化趋势,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令人堪忧,水质污染不断加大、加重。农业水资源管理亟待加强、改进、完善。

三、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对策

针对农业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以保障水资源与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在整个农业区要强化高效利用天上水,严格控制开发地下水,节约利用地表水的水资源保护利用措施,最大化地发挥水资源对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支撑功能。通过选择节水型作物,节水型品种的选育应用,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节水型耕作制度等,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增加且逐减的情况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5

【关键词】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现状分析 对策

一、农业节水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粮食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量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4。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用水矛盾日益尖锐,缺水问题更加突出。而农业作为我国的用水大户,用水苗约占水资源总量的65%,农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平均仅为45%左右;自然降水利用率低,仅达到56%;农业用水的效率不高,其中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仅有1.0kg/m3左右;初步改造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仅占全国灌溉面积的30%,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另外,发展节水灌溉,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用节约农业用水量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用水,从源头节水,严格控制上游用水,不仅可以缓解下游用水紧张矛盾,而且遏制下游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逐步恢复和保护生态提供支持,同时减少灌溉用水量,有利于遏制地下水进一步超采和减少地质灾害等。

因此,只有做好农业节水灌溉,才能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社会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粮食安全,并且对于维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

1.渗灌技术

渗灌技术是当代国际上最先进。最有发展前途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它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透水管道,将灌溉水直接的送入作物根层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喷灌、滴灌等地表灌溉造成的地表蒸发和水土流失等现象在此技术中不会发生,渗灌技术还能使土壤疏松、土壤肥力提高、地表温度增加.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因此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发展推广的商效节水灌溉技术。

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利用塑料或混凝土等低压输水管道代替输水土渠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作物,以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的技术措施。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有移动式、固定式和半同定式王种.常用材料有PVC管、水泥沙管、现浇混凝土管等。其优点是:输水快,灌水及时,管道输水利用率可达95%~97%;节能增产,省时省上省地;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便于推广。缺点是维修不太方便。

3.喷灌技术

喷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设备、水泵、管道等)将水加压后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的喷洒在田间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溉方式。和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喷灌可以节水30%~50%,并且灌溉均匀度高,节省劳力50%。推广先进的喷灌技术,使农业灌溉喷灌化,是节水的霞要措施之一。我国70年代开始发展喷灌技术;80年代喷灌面积达60万左右;90年代全国约已形成喷灌面积80万ha,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节水、增产效益;当前我困灌溉设备生产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按性能、可靠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目前美国喷灌面积为40%以上:,以色列为50%以上,处于领先水平。

三、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对策

1.节水灌溉符合农村实际

为了进一步推动节水灌溉持续、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把科学规划摆在位,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期开发、注重实效”的原则,从全局和长远着眼,慎重决策,严格管理,以保证节水灌溉建设的合理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不仅是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节水灌溉技术如果不能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就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就不能持续快速地发展起来。按照山丘区、井灌区和地面水灌溉区进行节水灌溉技术改造,结合各个地区经济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及管理模式。

2.提高节水灌溉认识

农业灌溉用水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在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方面,必须加强水危机的宣传工作,推动全国人民养成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的习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简报、宣传标语、移动宣传车、网络等,整改以往喷灌、漫溉等粗放型用水方式,逐步向集约型节水灌溉方式改变。采用科学灌溉设备并实施扶持政策;大力提倡和鼓励节水行为,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在作物栽培上,主要针对农作物生长的特点,推广节水,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3.灌溉系统多功能化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是以水分高效利用、 资源合理配置为宗旨, 以最大限度提高设施的利用和产出效率为目的。因此,灌溉系统也必须增加其多方位服务的功能。目前应解决的问题是:进行微灌条件下水、肥、药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包括精量注肥技术及设备、水动精量注肥器、精密低成本文丘里流量计等;研制在微灌系统中具有最小结晶度的液体肥料, 针对不同作物、不同蔬菜和不同果树研制相应的专用液体肥料以最优产量和品质及防止地下水污染为目标的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等,都是我们今后发展微灌事业要重点加以研究和解决的。

总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只有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才能持续快速地发展起来。我们应加大对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使全社会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通过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削弱低效益膨胀型的用水需求,杜绝无效益浪费型的用水需求,促进节约农业用水的需求,从而推进节约灌溉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华,节水农业技术的现状,西南农业学报,2001,14(5).

篇6

[关键词] 农机 土肥 融合 实践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2-0234-01

淮北市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市,耕地面积227.9万亩。粮食生产是农业的根本,随着人们树立“绿色、增产、效益”理念,土壤肥料是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土壤肥料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土壤肥料科学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学科的角度看,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高土壤以及肥料的利用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土壤肥料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土壤肥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只有满足了起码的温饱问题,才有能力去谈精神建设。其次,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合理施肥能够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在今后很长时间之内,化肥的使用仍然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措施。

2 解决土壤肥料问题的对策

2.1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加强耕地的质量建设利用高新技术对耕地实行动态监测,并且及时将{查结果应用到农作物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利用中。其次,要注重科学合理施肥,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发展绿色农业减少环境污染。

2.2 机械化秸秆还田是培肥土壤的有效途径之一

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还田666.7O鲜玉米秸秆(1250K)相当于施4000K土杂肥的有机质含量、18.75K碳酸氢铵的含量、10K过磷酸钙的含量、7.65K硫酸钾的含钾量,可使下茬作物平均增产10%-20%。

2.3 增施有机肥,改进施肥技术

耕地保育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土壤均衡供应各种养分的能力。建立一个科学有机结合与无机结合的科学施肥体系,因地因土制宜,提高土壤均衡供应养分的能力,加快物质与能量的循环。

2.4 研制新型化肥,增加科学投入力度

要加强科研力度,以科学带动农业发展,研发出适宜土壤状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肥料,以此达到减少污染,发挥出肥料的最大作用的目的。

3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机工程是指农业机械化工程,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将生产的手工化达到最低,节省大量劳动力。并且,将科技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既探索了科学技术发展,又增强了低于自然灾害的能力。

我市正处于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这一转变的关键性标志就是农业机械化程度。我市的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因此,农业机械化的提升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步骤。

首先,要将这一技术进行推广,要广泛普及农业机械化技术,就要加强对农机工具的使用。其次,要培养专业性人才,光靠宣传推广普及还不能满足农业农业机械化的要求,因此,要培养专业性人才来进行指导。最后,要因地制宜,实现农业机械化。不同地区发展模式与快慢都不相同,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作出合理的方针与措施。

4 农机土肥的融合探索

在认真分析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以后,由以上观点总结出来农机与土肥融合的探索方法,采取积极的措施,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使用培肥土壤、研制新肥料等,减少农业中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机土肥深度融合的产物体现在生产工具上,就是耕地施肥播种一体机的出现。这种机器包括机架,机架前部还设有发动机及转轴,发动机驱动转轴转动;在机架的中上部又设有播种机,传动轴的中间齿轮与播种机的主动齿轮相互啮合。这种农用机械可一次性的完成耕地,施肥以及播种等一系列工作,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既省时,又节约了劳动力,是科学融入农业的发展结果。

这种一体机,在所有的车轮上方都设有防滑快,在机架的后部又设置有手柄,油门以及刹车,这样操作起来既简单方便又安全。在播种机部分设有料斗,料斗包括种子箱和肥料箱,在种子箱里有播种棍,肥料箱里有施肥棍,而在这两个棍上又分别设置有播种齿轮和施肥齿轮,两个齿轮相互啮合,配合工作。

在我市种肥同播已成为一种趋势,它省工、省时、节约成本,同时提高化肥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农机与土肥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劳动力生产的强度和力度,节省大量劳动力,而且将科技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既探索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机与土肥相结合,有利于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形成,这样就使农业生产的布局逐渐趋向于合理化,减少了因个体分散生产而带来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农业生态化道路的建设。

农机与土肥相结合,使农业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得到了合理利用。当今社会,农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得多人们的认可,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得到了人们的共鸣。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稳定发展的前提。

农机与土肥相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法制化。目前关于农业的法律尚不完善,在农业生产领域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中法律法规的日益增加与完善,农业生产将有法可依,这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5 小结

农业是的第一产业,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促进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只有保证农业的稳步增长,确保基础农产品的产量,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才能促进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地位,起着关键性作用,如何选择土壤肥料,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究。但不可置疑的是,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姝宇;中国农业机械化制度变迁及政策研究[J];吉林大学;2010年第6期

篇7

继大卫・李嘉图之后,赫克歇尔和俄林从投入生产的各种资源要素的比例出发,拓展和完善了比较优势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资源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在生产那些能够比较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时,必然有比较利益,即比较优势是一国参与对外贸易的基础和前提。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入世前后,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们一致认为: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蔬菜、水果、园艺产品以及绝大部分畜产品和水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大都缺乏比较优势,如玉米、大豆、小麦、谷物及其制成品等。

但实际的农产品贸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下面我们分别看一下各大类农产品的具体情况:

粮食

入世以来,我国粮食一直呈净出口格局。直到2004年上半年,我国才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净进口73.6万吨。据比较优势理论,我国的粮食不具有竞争优势,但事实上我国的粮食出口是在连续4年减产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入世后我国粮食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并未受到预想的大冲击。特别是玉米虽然不具备比较优势,但却一直保持良好的竞争力。

水产品和畜产品

两者均出现进出口双增长态势。水产品入世后,一直处于良好的增长势头,但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并逐渐扩大。畜产品2003年出口额27.2亿美元,进口额33.6亿美元,贸易逆差6.4亿美元。到2004年上半年,贸易逆差6.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同比上升50.1%。

水果

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顺差,并处在不断上升中。2004年上半年,水果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比分别增加25.5%和29.7%,进口量和进口额同比分别增加12.2%和21.5%。但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有比较优势的品种并没有出现出口增长。比如,我国的荔枝和龙眼。我国是荔枝和龙眼的原产地,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品种丰富,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很大,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市场体系,储藏保鲜技术不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荔枝出口不到20%,龙眼基本没有出口。

蔬菜

入世以来,我国蔬菜保持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平衡农牧渔业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近年来,虽然南北美洲的市场份额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亚洲和欧洲仍是我们的主要进出口市场,2004年上半年,向亚、欧两洲的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2.2%,从两洲的进口额占农产品进口总额的27.5%。

二、竞争优势理论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矫正与充实

通过上述对农产品竞争力现状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现阶段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其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并不完全一致: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如玉米虽然无比较优势,但却表现出很好的竞争力;而大部分畜产品、水果和蔬菜虽然有比较优势却由于种种原因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不力。许多农产品潜在的比较优势并未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首先理顺我们的理论分析工具,找到真正制约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发挥的相关因素。

以上现象并不能证明以往的研究失误,也不是比较优势失灵。而是说明以生产成本为基础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竞争优势的全部内容。我们可以用比较优势理论前提条件的变化来解释上述问题:

比较优势理论假设只存在两个国家,在两个国家之间各自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分别提供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品

而现在讨论的问题是多个国家的全球化贸易,不同国家提供的同种产品在质量、品质、服务等方面的表现是大不相同的,贸易参加国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有的国家因有较高的技术或较多的资本投入而有较高的质量或知名的品牌,可以占据成本、质量、信誉等多重优势,吸引更多的购买者。

该理论假设各国的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

在这种假设条件下,只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及其产品才可能进入国际市场。而现阶段,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资源、劳动可以被资本和技术所替代,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或被新材料所替代;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又可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矛盾,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所有这些表明,除了一部分不可替代的资源(如石油)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以资源的相对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虽然能获得贸易利益,但如果不能在品质、质量、技术含量、营销服务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下大工夫,比较优势无论如何是不能转化为现实竞争力的。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代农产品国际贸易和竞争,已经超越了生产、交换、分工和贸易的传统阶段,扩展到资源、技术、生产力、资本、市场、产业链和管理等多领域,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在发达国家的消费示范下,各国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品质、安全性、包装、甚至品牌和营销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的品质、质量、营销环节、流通体系、外部政策环境等因素都对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能否把产品成本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在我国,现阶段上述各方面因素表现如何?它们是怎样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和竞争优势的发挥?

三、目前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农产品经营成本分析

我国农产品参与国内外贸易所付出的主要代价不仅包括生产成本,还有流通环节费用、中国农业特有的成本外支出,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农产品的总经营成本。

1.生产成本。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土地经营规模进一步缩小,土地总量水平不断下降,要保持与过去相同的土地产出水平,就需要投入更多的配套资源。此外,由于消费者需求的转变和外国“绿色贸易壁垒”的高筑,使得质量控制成本也在不断攀升。目前,我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2003年3月,小麦、玉米、大豆的国内市场价格分别比国际市场高27.8%、35.6%和37.2%。许多农产品价格竞争优势丧失殆尽。

2.流通成本。长期的家庭小规模经营,造成我国农业严重的“重生产,轻流通”。农产品流通缺乏有效的市场中介组织和运输系统,致使大量超额利润滞留在流通领域。从国际间比较来看,中国玉米从产地吉林运到大连港口的运输成本是300元/吨,而美国玉米从芝加哥玉米区到墨西哥的运输成本合人民币还不到100元。农产品国内流通效率低下、费用高昂是造成农产品总经营成本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

3.成本外支出。根据世界农业投资的一般规律,工业化中期,农业比较投资率应接近或超过1,但我国从1984-2000年,农业比较投资率多数年份在0.2以下,且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农业投资极端不足。目前,农产品的成本外支出占总成本的10%以上,成为农业竞争过程中的一个额外负担。

农产品质量水平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现代生产要素(资金、技术)的投入不足及市场导向的失误,我国农业区域性趋同、品种单一、质量低劣。大宗农产品专用性不强,优质和专用品种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大规模加工企业和现代化市场需求;水果、蔬菜口味、外观、农药残留等方面问题严重,不仅出口屡屡受限,而且在国内市场开始引起广泛关注;畜产品存在疫病防治、饲养方式、屠宰设备等卫生安全方面问题,成本价格优势迟迟发挥不出来。2003年,我国66%的出口企业,25%的出口产品受到外国“技术壁垒”的限制。

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80%处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只有5%左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初级产品加工率仅在20%左右,其中,二次以上深加工还不到一半,与发达国家80%,甚至90%的加工率相差甚远。我们的许多加工品出口到国外仍然作为生产原料,这大大减少了农产品的增值机会,加大了资源的浪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0.3:1,而发达国家最高能达到4:1。以肉类为例,中国自1990年起,已成为世界第一产肉大国,但肉制品产量仅占肉类总产量的3.6%,年人均不足3公斤,与国外发达国家肉制品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50%相比,差距很大。

农产品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营销组织没有足够的能力提供国际市场所需要的农产品,更没有大型的农业跨国公司,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尚未形成。大部分农户条块分割、经营分散、且往往与市场脱节,至今仍缺少充分适应政府政策、技术变迁、市场风险及国际贸易规则的中介组织。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工作滞后,品牌、信誉和信息资源严重匮乏,许多小企业急功近利,不守企业道德,再加上一些地方或部门对企业进行过渡干预,很多企业不能履约,造成严重的市场诚信危机,农产品品牌和信誉竞争力不足,很难在国内外市场上立足。现阶段,农产品出口流向越来越集中于日本、韩国和欧盟,其中,出口日本的农产品金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上升到36%,不利于规避风险、适应市场需求的剧烈变动。

四、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途径探讨

全面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不懈的努力: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加强高产、高效种养技术的研究和农畜产品优良品种的引进、繁殖和推广工作,通过一定形式的技术积累,使比较优势内生化,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用来实现成本节约。

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农村公共品供给

利用“绿箱”、“黄箱”政策空间,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农业科学技术、卫生防疫、公共交通等的投资力度;重点建设产地-市场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和销售网络,解决农产品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走以质取胜的道路

大力整顿农业投入品市场,加强质量认证、标准认证、安全认证等基础性工作,仅仅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这个重点,逐步建立市场自检制度,把好市场准入关口。建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打生态牌,重点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业和畜产品深加工,走农业生产企业化道路,把龙头企业发展成为联系农民与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中介和桥梁。

篇8

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区域性,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正确的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正确评价能制定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方法。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向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应的农业自然资源可以得到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保证自然环境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不仅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不损害后代的利益。

1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业发展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我国粮食产量的“十一连增”,不仅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同时还开发了一系列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新技术。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的发展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但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垦殖比较严重,部分植被已经被破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质量变差;东部地区的森林损失率较高,生态功能正在退化;中部地区的农业长期得不到耕作,土壤的肥力正在下降;同时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土壤污染比较严重。

2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可持续发展农业和传统农业不同,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合理应用的范围内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较大影响。

2.1经济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整个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其是农业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保证,另一方面是农业生产在经济上的盈利,可以更好地投资到农业生产中,促使投资有更好的产出,在农业技术的选择方面应该实现自我的维持和积累。

2.2资源减量投入

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就是资源减量投入,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需要在自然界获取对应的耕地等生产资料,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实现资源减量投入是非常重要的。资源的减量投入实际上就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3资源循环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从最大限度上对资源实现循环利用,保证资源得到最佳的优化配置,杜绝浪费资源,对于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需要进行更加有效的利用,保证资源最大化。

2.4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物质基础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主要目的是维护好农业生态环境,促使农业生产区域的大气、土壤、地表以及地下水等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的分析,四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需要做到协调统一。

3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建议

一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促使各个方面可以达到协调和统一。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计划和目标,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进行积极探索,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是大力?l展乡镇企业,对剩余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分流,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

三是加强污染的治理力度,引进高新技术对传统企业和产业进行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节省资源、降低能耗,不断改善环境。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对耕地加强保护,增强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促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五是做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规划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在相互协调和沟通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依照吉林省的人口规模、环境状况、资源现状、经济发展水平等,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篇9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成本对策

嘉锪鳌⑴┎肺锪鞒杀镜哪诤?(1)低碳物流是伴随着低碳经济发展起来的新兴概念,是指人类在发展社会物流的过程中,以节约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其目标,在物流的流通、加工、运输、装卸等各个环节的物流活动中,采取新的技术、新的能源、新的手段等方式尽可能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2)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是指以农产品作为服务对象,对于农产品运输、仓储、包装、配送、加工等各个物流环节提供服务,实现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的合理流动。 (3)农产品物流成本的构成。农产品物流成本主要是由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流通加工成本、装卸与搬运成本、包装成本、配送成本、交易成本等所构成。其中运输成本主要包括物流运营过程中的运营费用、人工费用及事故损失、罚款等相关费用所构成。这一部分成本是农产品物流成本中主要组成部分,毕竟物流成本的高低不但取决于运输的合理化,同时也取决于运输整体费用的高低。仓储成本主要是由仓储的运营成本、缺货成本、库存损耗等因素所构成。农产品总体物流成本的高与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其仓储成本的高低。例如农产品企业签订了某销售合同,但是农产品在仍未支出前,企业就需要承担大量的仓储成本,其中包括资金占用成本、产品损耗等。流通加工成本主要是由流通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企业需要对农产品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所产生的费用。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这部分成本需要根据不同农产品而各不相同。装卸与搬运成本主要是指在产品在装卸与搬运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主要由人工费用、运营费用及合理的损耗费用所构成。配送成本是发生在将产品从企业配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中的所有费用。交易成本主要由交易前的信息成本、交易中的成本和交易后的成本所构成。

2 吉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1 吉林省农产品发展分析

吉林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同时也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从2007年至2011年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吉林省的农业总产值在不断增加。通过下表我们可以看出,从2007年至2011年吉林省农林渔牧业的总产值从1414.9亿元增加到2275.15亿元,且每年增有增长(表1)。

2.2 吉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分析

农产品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从吉林省2010年物流总额变化来分析,2010年吉林省社会物流总额为22632亿,同比增长12.4%,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6790亿,同比增长14.1%,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74.2%,仍是带动吉林省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外省市流入货物物流总额4199亿,同比增长1.3%,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18.6%。农产品物流总额、进口货物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流物品总额分别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3.3%、3.6%、0.2%、0.1%。由此可见,农产品物流增长保持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速度。(见表2)

2010年,吉林省社会物流总额达2.26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幅比2009年提高了1%。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达到741亿元,同比增长15.3%,增幅比2009年提高7.9个百分点,占全省物流总额的3.3%。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农产品物流总额的增长幅度还是比较快的,但是与工业品物流总额相比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距。显然,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吉林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而对于农业物流而言,物流成本是影响农业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找出吉林省物流成本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可能地解决其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3 吉林省农产品物流成本过高的原因分析

3.1 吉林省农产品物流组织效率偏低

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产品的物流所占成本一般不到产品成本的10%,而在我国其花费物流方面成本基本都要超过总成本的20%~30%,而农产品物流成本所占比例昜高,约占30%~40%,例如粮食的成本占40%,鲜活农产品甚至会达到60%左右。吉林省本身而言,其农产品物流组织效率偏低,其物流成熟度远未达到理想水平。在美国 ,如果某农场主想要销售粮食,就会有相关的行业协会出面代表他与政府及其他部门进行协商、沟通各种问题,为其发展提供各种便利,同时还会承担农产品物流中的加工、包装、配送、装卸等重要职能。而对于吉林省而言,大多数普通农户仍然处于自产自销的状态,虽然不是面对消费者,但离组织化仍很遥远。这就非常不利于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同时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也使得农产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3.2 吉林省农产品物流设施投资不足

农产品物流需要大量的物流设施与装备。如果设施与装备不完善不但会影响物流的运输、配送、装卸等环节,同时也会造成大量产品的腐烂、浪费。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一般都采用的是自然环境下的常温物流,因而也导致了类似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存储等物流环节上造成重大的损失,每年我国在果品与蔬菜上的经济损失约上千亿元,这比发达国家要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吉林省本身经济总量不大,在农产品物流设施的资金投放上相比我国其他经济发达省份就更少一些,进而使得吉林省农产品物流成本相对更高。

3.3 吉林省农产品流通体制仍不完善

吉林省内大多数农户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基本采用的是传统的以各类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作为其流程范围。通过各级的分销商、中间商或者直销等形式进行销售。在这种流通体制下,其交易手段单一,而且市场管理也不规范,更重要的是农产品的销售需要向各级市场上缴不菲的交易费用。一般农贸市场都是企业或者单位开设,需要收取费用获得生存,因此导致农产品物流成本再次升高。

4 降低吉林省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对策

4.1 提升吉林省农产品物流组织效率

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是提高吉林省农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提升吉林省农产品物流组织效率是我们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挥农业协会的作用,多点开花,媾合各个地区的行业协会,同时加强行业协会的职能,提高其服务职能,进一步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尤其是对于农产品物流的各个环节。尽量在各地区鼓励当地的龙头企业带动零散农户,将农产品物流进一步流程化、标准化、统一化。

4.2 加大吉林省农产品物流设施投入,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

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于物流网点的建设,尤其是对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支持。2012年吉林省提出将要推出“三个三”工程,在吉林省30个县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在300个乡建立物流配送站、在3000个村建立物流配送点,以期解决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问题。同时,我们应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建立更多的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例如吉林省大成集团玉米深加工、吉粮集团的大豆加工、华正的肉产品加工等企业。

4.3 进一步改善农产品流通体制

大部分的经济发达国家都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地公益性质的农产品流通设施,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化组织机构,这在某种程度又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物流成本的降低。反过来看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不但收费高,其在物流配套设施的投入上也不尽人意,进而又导致农产品物流的成本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向国外发达国家来进行学习,进一步改善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而降低农产品物流的成本。

参考文献:

[1]胡玉莹.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港口经济,2011(8).

[2]赵晓霖.吉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及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9.12.

[3]雷蕾.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12.

[4]万媛媛.陕西省农产品物流成本降低的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2(6).

[5]李琰.农产品流通中物流成本节约优化问题的研究[J].物流技术,2012(15).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吉林省发展“低碳物流”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吉教科文字2011第324号。

篇10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布局整理,复垦土地,集约配置

1.前言

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人地关系的表现核心,是农村人口生产和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体,是农村土地利用重要组成部分[1]。武汉农村居民点规模小,数量多,土地利用率低,集约利用非常迫切。目前,这种粗放方式土地利用,已对生态环境、粮食安全和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诸多领域产生了不利影响,制约了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2]。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建设,及时的土地复垦,有利于高效配置城乡土地资源,缓解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综合绩效,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我们在承担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镇域村庄布局规划规划设计中,在城乡统筹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做了一些创新性的工作,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2.项目概况

潘塘街地处武汉市新洲区东北部,距新洲区城关邾城36公里。东南与徐古镇接壤,西南接三店街,北部与麻城市相连。潘塘街境内多丘陵岗地,夹杂一些小块平原,地势北高南低。规划范围是潘塘街的行政管理范围,总面积60.9平方公里,辖潘塘街镇区和28个行政村,共207个自然村。

3.农村居民点分布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浪费:农村居民点分布极不均匀,人口规模差异很大,部分基层村不到50人,而有些基层村600-700人。居民点平均规模小,宅基地占地面积大,各行政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多在110㎡/人以上,农业用地与村庄建设用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仅3亩,土地利用分散、无序,利用率低。

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滞:由于村湾布局分散、单个规模较小,不利于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配置和规模化发展;建设村庄农田水利设施普遍老化,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灌溉沟渠年久失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镇域文、教、卫、商等公共设施简易老化,医疗条件不能满足村民基本卫生需要;镇域内缺乏村民体育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镇域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和环卫设施。

现状农村居住点布局总体特征是:村湾分散、数量多、规模小、配套设施滞后、环境差。

4.村庄空间布局的原则

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从农村实际出发,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逐步迁并;遵循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的原则,节约利用土地资源,集约配置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分缓急,注重实施,保证城乡协调发展和各项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序结合[3]。

5.农村居民点整理路径

结合地方资源、市场需求和现状基础条件分析,本着扬长避短、兴利除弊的原则,确定村庄的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逐步撤迁方向,推进“一村一品”,一村可分为一般农业型、都市农业型、旅游休闲型、工贸型、历史文化型等。村庄逐步迁并的流向遵循经济不发达的向经济发达或发展潜力大的集中;人口规模小的向人口规模大的集中;镇区周边的向镇区集中;交通不便利的向交通便利的集中;沿河沿道路分散的向中心村集聚;受地质灾害或其它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的村庄向自然条件良好的迁移的原则。

根据村域内村庄建设实际情况,村庄规划建设模式确定为整治类,包括旧村原地整治、撤并扩建整治、逐步撤迁整治三种类型。旧村原地整治一般不扩大村庄规模,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现有村庄进行整治改造。“镇中村”重点是整治面貌、补充基础设施,逐步向城镇社区转变。

撤并扩建整治是以条件较好的村庄为依托,将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建设滞后、产业落后的村庄就近并入条件较好的村庄,并按扩建后的规模完善各类配套设施。逐步撤迁整治的村庄是指根据长远发展需要撤销、并入集中建设的村庄,在撤迁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新建建筑,只对保留部分做临时性环境整治,拆除后的村庄应及时做好退湾复垦还田、退湾还林等,安排好各类农业生产[4]。

根据农村居民点的迁并流向原则,规划确定潘塘街镇域范围内自然村的建设模式和逐步撤迁方向。行政撤并整理后镇域范围内共有22个行政村,其他各行政村依据逐步迁并的原则进行撤村并点:规划每个行政村设置1个中心村、保留0-3个基层村,村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00平方米以下。规划镇域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量为263.70公顷,节约用地126.03公顷,进行复垦,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6.近期建设的实施措施

6.1 近期规划建设的目标

依托镇区、现状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土地利用,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镇区投资环境和村庄生产生活环境。

6.2近期规划建设的内容

近期村庄撤并规划:近期撤并规模较小(人口在200人以下的村湾),并且撤并后对生产出行影响不大的村庄。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重点中心村、一般中心村、基层村三个等级镇域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内全部完成镇域一级道路的路面硬化工作和22个行政村的“村村通”、“湾湾通”工程,逐步形成镇域内部道路交通网络;完成镇区水厂的改扩建工作,近期实现镇区周边行政村居民通自来水;实现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完成镇域内农田水利设施的清淤、护坡工程;实现镇域户户通广播和有线电视;按服务半径,在中心村和基层村建设公共厕所、垃圾集中堆放点、转运点。

7.结论

在分析研究潘塘街镇域农村居民点建设状况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合理的确立农村居民点的集聚规模,迁并原则,从有利于农业生产出发,科学的布局村庄的空间形态,推进农村居民点的适度集聚[5],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实现土地资源高效节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正红,叶剑平.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路径选择.[J]城市问题.2007,(5):60-64.

[2]江文亚,郑新奇.杨玲莉等.村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6):16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