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概论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养生学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养生学概论

篇1

对初中生来说,提问题,本来是他们的权利。然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提问题的意识比较薄弱,他们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甚至是不善于提问题。如何在教学中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建立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

教师对学生所提出问题时所做出的反应直接影响到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有些教师因为怕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或影响的自己的教学进度,有时会希望学生不要随意提问。如当学生提出一个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的预设之外时,教师往往会轻描淡写或置之不理,而只对典型的问题进行解决和肯定。当学生提出的问题经常得不到老师的回应后,他不可能会在以后的课堂中会有很好的质疑精神。所以,当教师遇到学生提问不当时,要耐心进行正面引导。切不可妄加指责。

二、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⑴启发学生敢于质疑

努力创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是在开始阶段,运用好适当的激励机制,使学生能大胆设想,敢于质疑。要让学生敢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问,毫无顾忌地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不管对与错,均应给予肯定和称赞。特别是上课要多抽学生发言,按不同的层次抽问,让他们感受到发言的成功和喜悦。充满自信心做事的成功率大于自信心不足或无自信心做事的成功率。自信心是学生敢于质疑创新问疑的原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自身存在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有坚强的自信心和不屈的竟争意识,通过努力都会获得成功。学生还缺少足够的自信心。我们的教师要注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有效地建立和利用学生的质疑创新的动力源泉――自信心。

⑵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处提问,向“教科书”提问,向“真理”、“科学结论”提问,并鼓励学生不能“浅问辄止”,而应刨根问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其次,要鼓励学生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所谓有价值的问题,就是通过表象看到实质的问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往深入想,不浅尝辄止。分析试卷时,不要仅仅就是报答案,而且要鼓励学生多问个为什么,学会分析原因。教师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课堂上留有几分钟让学生提问,而应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习提问,学会质疑。

⑶鼓励学生努力探究解疑

解疑就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师生一起研究探讨,从而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在科学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科学课特有的魅力,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自己选择材料、自己进行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失败了再定方案,再研究,一直到成功为止。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探究的方法,提高了能力,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师生在研究探讨中,如果学生对回答的问题意见不一致,必要时可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解决。但学生讨论的过程,教师不是放手不管,任其吵闹,而是要很好的组织指导,使讨论紧紧围绕着问题有序开展。课堂中如果学生发表了有独创性的意见,提出了有创造性的问题,且符合问题的答案,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感受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并带动和激发全班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即便是有的学生所发表的意见离题较远,教师也不要横加干涉,使其失去自信心。教师应给予鼓励大胆地想或说。

引导学生可通过课外书、电视、网络、老师等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

⑷启发学生再次质疑

起疑―质疑―解疑―再起疑―质疑―解疑……启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解疑结论中再次产生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并不是代表着结束,一节课的学习并不是因为下课而代表着本课内容学习的结束,鼓励学生再次发现问题,再次探究。

任何课程的教学,都应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智慧,创新热情和创新想象力为共同的追求,而创新型人格,诸如教授方法的怀疑求异,对现实问题的判断否定,对书本权威老师的挑战,对定式方法的突破、创新,等等,均在学生问题意识中得以体现。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切忌代替学生学习探疑。施教之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拔,激兴。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解放孩子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我们说解放孩子的口,让他们自己问自己答。专家预言,21世纪的文肓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也曾经提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呵护质疑热情,培养问题意识是我们每位教师值得关注的事,是我们应常抓不懈的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教师教学基本功》.陕西出版社.2003.4

篇2

关键词:中职;中医药学;教学;教法

一、中职生的学习特点

中职学生是一群特殊群体,很多学生选择职校之前,往往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基础较“差”。中职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培养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所以,学生到了职校,当他们学习的内容发生了实质转变,之前语、数、英等文化课不再是“重点学科”,他们面对从未接触的专业知识学习,站在了全新的起跑线上。加上这个时期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思维活跃,记忆好,知识接受能力强,只要教师教法得当,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让中职生恢复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欲望,他们的学习效果定会有所改观。

中医药学概论为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之一,内容涵盖中医药学最基本、最重要、最实用的理论,学好这门课程有积极的意义。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师,在了解中职生特殊性及其学习的特点后,应改变传统的简单的知识灌输,使学生学习不感到枯燥无味,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中的几点探索

1.精心备课,查阅相关材料

中职卫生职业教育中医药学概论编写十分简单,内容却覆盖了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三大板块。教学上,教师若照本宣科,完全局限书本的内容,就会出现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的情况。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容易些,学得轻松点,在备课过程中,围绕课程教学任务,根据大纲课时安排,我翻阅了一些参考书和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丰富了授课的书本知识。

2.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医药学知识非常丰富,在报纸上、网络中或生活里我们经常可以了解到很多这方面的内容。所以,为了引起学生课余时间对它们的关注,我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位同学每次上课前三分钟,按照号数顺序,一次课一位同学上讲台来,只要和中医药学相关,形式不限,内容不限,可以讲一些中医药传说,说一点养生常识,分享中药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等等。

3.借助图片、视频等,让教学更直观

中医药学概述理论抽象,诸如五脏六腑、经络等,学生没有临床接触,对其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困难,单纯靠教师或书本对这些理论的描述,往往不能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直接的感像。这时,若有其他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老师就会教得更容易,学生也能理解和接受了,学得更轻松。所以,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我使用一些教学辅助手段,若在传统的板书课堂,就带上相应的模型或挂图;若是多媒体教学,就结合视频、图像讲解。

4.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让学生学习理解更容易

《黄帝内经》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中医药学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医的思维方式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教师教学要根据学生理解的需要,适当引入看似“非医”的一些知识,这样学生理解中医药知识就会更容易了。

5.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为了方便记忆,古人总结了很多中医歌诀,诸如《药性赋》《汤头歌》《医学三字经》《频湖脉学》等,这些内容对初学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方法自古以来为诸多医家所推崇。然而,理解基础上的学习记忆更为重要。

6.进行适当的课堂讨论,辨别掌握易混不易记的知识

中医药内容众多,比如中药方面,形状、功用相似的两味中药比比皆是,它们容易混淆,不易记忆,很让初学者头疼。这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把它们拿出来,让学生自由讨论,从不同侧面思考,发表观点、看法。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通过讨论、辨别和总结,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

三、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将考核方式由以往的闭卷考试改为闭卷与开卷以及平时学习成绩结合的考核方式,三者成绩各占一定的比例得出综合成绩。这种考试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考过程又考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赛美,朱章志,蔡文就.博士研究生《伤寒论》课程教学改革新探[J].中医药学刊,2004.

[2]吴平.重视现代医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现代医院,2003.

篇3

【关键词】PCI术后,中医养生原则;应用 Principle of TCM Health Preserving Applying after PCI

REN Shunv

【Abstract】PCI brings lots of benefits for cardiovascular patients , but people have not been familiar with the maintenance after PCI, though the vessels has been dredged, some symptoms still has not been relieved, the life quality has not been increased. TCM has special strength in maintenanc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 of TCM health preserving applying after PCI and hopes it can give some help for patients.

【Keywords】 After PCI, principle of TCM health preserving, application

对于急性起病的心血管

病患者,大部分选择行PCI术及时开通血管以求得最大救护收益。但是做完支架并不表示从此就无后顾之忧了。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一个弥漫性的全身病理过程,支架非常小,只有约0.002m2,人体血管总面积是1000 m2,一个支架只能改变危及生命的一个部位;支架并不能消除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可能再次发生心梗或卒中。所以PCI术后应该养成合理的生活方式。

1医养生概论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健康概念,即“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1]。”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开始,历代有众多医家、佛家、道家对养生之道作过详细而深刻的论述,逐步形成了系统的中医养生理论。它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2PCI术后中医调养

2.1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灵枢·本神》谓:“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2]。”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天人合一”、“天人一体”的关系,要健康长寿就应顺应自然。

2.1.1作息有序,劳逸结合: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3]。”傍晚时分体表的阳气开始衰少,此时人们应减少体力活动,顺应人体阳气的昼夜节律,按时作息。中医养生之道的时间医学观倡导人们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以顺应时辰的阴阳消长变化和人体本身“生物钟”的自然节律。

2.1.2居处相宜,顺乎四时:

《灵枢·百病始生》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气候变化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的限度,人体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及时的调节,就会发生疾病。春夏阳气当旺之季,保养人体阳气,秋冬阴气当旺之季,保养体内真阴,以适应来春阳气生发的机体变化。

2.2辨证施治,药食并重:

治病必求于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内经》认为,饮食不但是后天生化之源,还具有补偏救弊的作用。患者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未能完全消除,且患者术后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易起胃口不适。因此,保证PCI术后患者的饮食健康对延缓疾病进程有重要的作用。

2.2.1谷肉果菜,杂食以养, 五味调和,不可偏嗜: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 杂合以食之,始得其全,以补益生命所需要的物质。

每天吃5份水果和蔬菜,保证纤维素的摄入(每天400-500克),一周最少吃两次鱼。扁豆、豌豆、燕麦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和咸的食物。每天摄入的盐少于一茶匙(5克)。限制脂肪食物。黄油和氢化植物油,肝和其他内脏,肥猪肉,乳酪,蛋黄等属于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可升高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增加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坚果、芝麻、菜籽油、豆油、鱼油属于多不饱和脂肪危险较小,但可导致体重增加,摄入量应适度。

2.2.2辨证脏腑,功能合宜:

食补疗法指通过饮食调节,以补养正气,治疗疾病的方法。《内经》详细记载了五脏虚损病人的“五宜”治疗方案,《灵枢·五味》云:“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即是以本味补本脏的食补疗法[4]。例如首乌荷叶茶:首乌10,荷叶5,决明子5,沸水冲泡,代茶饮服。该茶具有补肾平肝,祛痰化浊的功效。适用于形体肥胖,嗜食油腻,胸闷口淡的冠心病患者,适用于大便干结的患者[5]。

2.2.3寒温适度,节饥饱,适厚腻:

食物同药物一样,具有不同性味。肉类中性温的羊肉,性平的猪肉、鸡肉,性凉的兔肉,和性微寒的鸭肉的营养成分,在某些营养素的含量上有些变化的趋势,凉寒性的食物脂肪含量低、维生素E和硒含量有较高的趋势。在脂肪酸方面性平凉的食物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性温的食物为多[6]。饮食不可过量,不宜厚腻,少食多餐。

2.2.4禁烟限酒:

控制饮酒量。男性每天喝酒不要超过两杯,女性不要超过一杯。冠心病患者应禁饮烈性酒或以黑啤酒取而代之。红葡萄酒或黑啤酒中含有类黄酮,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作用。戒烟是必须的。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经,收缩血管,还能增加血液里游离脂肪酸含量,使血液粘稠度增加,使血栓形成,故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三倍。

2.2.5辨证施药:

PCI术只是解决了“病变血管”的问题,但患者整体体质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术后表现为“正虚为主,夹有邪实”的病机特点。其调理原则为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扶正即补心、脾、肾三脏之正气,临证时需观察以何脏虚损为主,祛邪即少佐活血、化痰、行气之品,如丹参、赤芍、当归、红花,使正气渐胜,而邪气渐祛[7]。治病求本是阮士怡教授一贯倡导的临床指导思想,阮老主张介入治疗后以扶正为主,兼顾其标,以防其标再度形成,治以“益肾健脾,涤痰散结,通心气调营卫”。临床常用丹参、麦门冬滋阴养血;鸡血藤养血活血;党参益气活血;郁金理气活血而不伤正。酌加焦三仙以顾护脾胃,未病先防,先安未受邪之地[8]。

2.3 形神统一,动静相济:

名医华佗说:“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积极合理的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脑功能,促进缺血区心肌侧支循环建立。从低强度小运动量开始,步行是PCI术后早期患者最适宜的运动方式[9]。可采取有氧运动的方式和较低的运动强度,如在公园快走,可坚持游泳,步行,慢跑,慢速跳舞,骑车,打太极拳等。 转贴于

2.4 修德修道,身心并养: 《类经》谓:“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心损则神伤,神伤心已损,心脏冠脉病变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心心病变。表现出对今后的生活工作担忧,失眠、食欲下降、对任何事都无兴趣等紧张、焦虑和悲观情绪[10]。阮士怡教授倡导心主神明,调整情志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不可或缺,常使用宽胸解郁之品如郁金、石菖蒲,安神定之类如生龙齿、煅牡蛎、酸枣仁等药[11]。

正心安神,忌生气、发怒,“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怡情养性,少参加竞技性的体育活动和欣赏刺激性的艺术作品,常听轻松、幽雅、恬静的音乐,参加一些书画活动,多与大自然接触。养生与修身结合,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孔子在《中庸》中提出“大德必得其寿[12]”。

4.5 调和阴阳,防患未然:

异物支架置入相当于异物入内,中晚期部分病例出现支架内膜增生,相当于伏邪隐而不发。通过PCI手术,虽然可以迅速开通血管,但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本病,如果不积极地干预,未放支架的其他冠脉也免不了再发生狭窄。患者PCI 术后需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降脂药、降糖药以减轻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的损害,预防降低危险因素。

中医养生在调养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千百年来的医学积累,已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养生模式,重视天人相应,以人为本,提出了养生宜顺应自然规律,其大特点是讲究整体与和谐,在中医养生原则指导下PCI术后患者得以养护正气,通利脏腑,调理体质,恢复机能,收到更好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贺松其.略论《内经》的形神兼养理论及意义.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1,3(2):90-91

[2]盛星明.浅谈天人相应与中医养生.中医杂志.2003,44(2):157.

[3]张忠民.中医养生之道的时间医学观初探.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2(1):6

[4]谭达全,邓冰湘.药膳食疗浅述.湖南中医杂志.2005,21(1)67

[5]陈玉卿.冠心病介入术后的中医养生调理.中国中医急症.2009,8(18):1366-1367

[6]蔡美琴.医学营养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40.

[7]陈玉卿.冠心病介入术后的中医养生调理.中国中医急症.2009,8(18):1366-1367

[8]高宇,张军平,阮士怡.阮士怡教授治疗冠心病临证经验.天津中医药.2011,28(1):5-6

[9]张秀芬,寇正杰,吴俊荣.冠心病的运动养生法.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8,7(2):75-76.

[10]褚昭形.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心理问题及护理.天津护理杂志.2004, 12(3):173

篇4

在中国,养生保健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瑰宝。“地域养生”即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制订适宜的养生保健和治疗原则,是利用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干预,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的基本特点在中医治疗学上因地制宜的应用。

“养生”一词,最早出于战国时期《庄子·养生主》,“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随着养生概念进一步发展,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了地域养生观点,并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指的是空气清新气候寒冷地区的人多长寿。而后《黄帝内经》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即西北地高气寒,上奉气不妄泄,人们多长寿;东南地低气热,阳精下降气常耗散,人易夭折。文中又提出了医学中很重要的观点,即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这是有关因地制宜的最早论述。由此可见,人们自古就认识到地域因素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进而影响着人的体质特点,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

近年来,养生保健成为人们生活的关注热点。但如何科学养生,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地理优势养生,已提到了人们面前。

历代统治者选择风景名胜、海滨湖畔修行宫别墅,作为避暑和“修身养性”的娱乐场所,这说明人类早就认识到地理、气候疗养对人体健康、强身疗疾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远在数千年前就有利用“自然力量”防治疾病、保持健康的文献记载。如宋代欧阳修提出的“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说明呼吸新鲜空气可使人神志清明,身体健康,抵抗力增强,虽有病邪而不易侵入。唐代孙思邈有“山林深处,固是佳境,拔山临水,气候高爽”之言,明代龚廷贤有“山林逸兴,可以延年”之说,这都说明山区气候凉爽,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这些自然气候条件可使人心旷神怡,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身体抗病能力,对健康十分有益。

山地的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不强,通常是达到地面强射的30%,夏季温度不高,气候凉爽,空气中的阴离子丰富,空气清洁,几无杂质。健康人或患者如能跋山涉水,可增加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很适宜于心血管疾患及患神经病、高血压、哮喘、糖尿病、贫血、结核等病的患者疗养。

海滨的特点也与山林地区类似。浪花的撞击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不断增加,所以,人们感觉空气新鲜、呼吸顺畅。山林海滨都属于空气中负氧离子富集区域,都适宜于疗养身心。在此基础上,人们提出了空气疗法、日光疗法等等。

空气疗法 即充分利用自然界的新鲜空气,以促进身心健康和疾病康复的方法。自然界的清气,是人体生命活动赖以维持的基本物质之一,人通过肺的呼吸运动进行排浊吸清,浊气出,则五脏调和;清气入,则五脏得养。如《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说:“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明代龚廷贤说:“呼出脏腑之毒,吸来天地之精,”“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字而自采天地之精气以补之。”因而“呼气”不仅是养生延年的重要方法,而且对某些慢性虚弱性疾病也有一定的康复作用。另一方面,人体的卫气布于体表,起保护作用,人体充分于自然界中,卫气与自然界清气可通过“气门”(汗孔)进行充分交换,因而加强了卫气的防御功能。

日光疗法 即利用太阳光照人体以促进身心疾病康复的方法,古代称“晒疗”,现代称“日光浴”。约在公元前三四世纪成书的《墨经》,就有关于光学的论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光学理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比较具体地描述了用晒太阳防治佝偻病的方法。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是国外第一个提出日光疗法的人。

《淮南子·天文》指出:“火气之精为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火部》说:“太阳,真火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自生”。人与天地相应,天之阳气可充实人体阳气,故《黄帝内经》强调养生防病应“无厌于日”,“必待日光”,即人体应充分接受阳光沐浴,人体背部属阳,行于背部的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主持一身之阳气,故古人认为以日照充实人体的阳气,当以“朝阳”“晒背”为好。如《列子》指出“负日之暄也”,晋代嵇康《养生论》主张“晒以朝阳”;清代曹廷栋的《老老恒言》则说:“背日而坐……脊梁得有温暖,能使变体和畅。曰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

可见虽以日光照背,其实有全身效应。阳光可使人体阳气得壮,气血和畅,阴寒得除。许多阳虚体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患者,常在春夏阳气升发旺盛时病情好转,也充分证明了阳光的这一康复作用。

上述各种气候疗法已被人类医疗实践证实,是一种切实可行、疗效可靠的医疗保健手段,其理论和方法至今被后人延用,对人类的健康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由此可见,古人选择、开发利用自然疗养因子的远见卓识,在治疗方法上重视天然气候疗养因子防病强身的独特作用,与现代疗养气象学以研究气候疗养因子为对象达到强身疗疾之目的相一致,其指导思想、基本理论和气候疗法一直沿用至今。因此疗养气象学自身的基本理论体系,在人类的医疗实践的漫长岁月中已形成。

现代人多认为气温偏低会影响人体健康,《学术交流》杂志发表崔家善研究员《“寒地黑土”是世界上最宜人的养生度假旅居地》,从一个崭新的高度论述了“寒地黑土”的地域特点和对人类生存的益处,低温会影响人体健康的旧观念被彻底否定。

现代科学对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低温使新陈代谢过程十分缓慢,生命反而因此延长;而高温的情况正好相反。这可以从非洲的马晒人与北极的爱基斯摩人的对照中得到印证,爱基斯摩人生活在世界最寒冷的地区,长年奔波在冰川雪地,年过50岁还具有青春期的面容和活力。而生活在非洲赤道附近的马晒族人,虽然其生活方式(游牧生活)及饮食结构与爱基斯摩人很相似,但是他们的平均寿命却很短,很多人年过50就夭折了。

因此,气温较低,其环境并不一定不适宜人类生存,相反,低温使得人体新陈代谢也变得缓慢起来,反而长寿。另外,中医认为先天的真气非常重要,大量出汗会损耗肌体的先天真气,较低的温度相对能够减少排汗量,固藏体内的真气。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具体数字也证实了以上的结论,黑龙江省65岁以上老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23%,至少高于全国平均值1个多百分点。

篇5

潘朝曦,我国著名中医学家。1949年生于中医世家,先后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师从当代中医泰斗张伯臾教授五年,尽得心传。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名医特诊部特邀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教研室主任,以及上海诗词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浦东美术家协会会员。

以擅治各种疑难重危病症疗效显著而闻名海内外,多次应邀赴日本、英国、马来西亚等国会诊和讲学。医余博涉社会、人文、古代天文、军事等诸多学科,造诣颇深,尤精于诗文书画。著有医著十余部、艺术类著作三部,发表医学及文化类论文数十篇。中央、地方及海外媒体均对其均作过专访,其业绩已被载入多部医学家及艺术家辞典。

见到了潘朝曦教授,说实话,这位名中医给人的第一印象真像个青年人。从他那一身普通的装束和毫不惹眼的仪表来看,不敢相信眼前竟是一位杏林高手,且是一位精诗文、擅书画、习古琴的文化大家。谈吐间,他那明亮的眼眸和风趣的话语,让笔者感觉到他是一个既平和,又睿智风趣,既沉稳,又热情豁达的人。

国学,是人类文明的精粹,中医,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凡有良知、有责任心的中华民族子孙,都应以主人翁的态度来拯救国学、救亡中医。

曲折走上学医之路

潘朝曦生于江苏连云港市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祖父及父亲除了精于医学外,还有个共同之处,就是特别精于文,尤精于儒学。潘朝曦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自然受到熏陶。

潘朝曦属于人们常说的“老三届”,读到高中二年级即1966年,“”爆发了,潘朝曦和当时几千万青年学子一样,被卷入铺天盖地的“革命运动”洪流之中。“”刚结束大学恢复招生,他曾以优异的成绩同年考取音乐、美术两所院校,然而由于所谓成分问题,政审不过关,上大学的梦被无情地砸碎了。尽管这样打击很大,前途黯淡,他仍意志不摧,初衷不改,并在一些正直人士的鼎助下,阴差阳错,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江苏新医学院(即当时的南京中医学院和南京医学院“”期间合并而成的大学)中医系,踏上了正规学习中医之路。

对自己的从医之路,潘朝曦强调自己受父亲“人无德不立”的影响至深,学医后就立下像父亲那样“从医济世”、“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志向。从话语中,无不透露出潘朝曦对高尚医德的推崇,他认为,无论贫富贵贱,以治病救人为惟一宗旨是医生的基本操守,这也是他对医学事业不断追求、不断攀登、精益求精的动力之所在。

改革开放后,潘朝曦于1982年考取了上海中医学院的研究生,有幸得随当代中医泰斗――著名中医学家张伯臾教授精研医术,整整五年,在恩师悉心指导下,他的医术日益精湛,特别擅疗疑难病症,行医三十多年来,在行内外有极大声望。尤为可贵的是,潘朝曦医术虽高,但架子不大,他待人谦和,诊病耐心、细致,与别的医生不同的是,他人到哪里就医到哪里。

潘朝曦十分关心社会大众的疾苦,他虽为一介寒儒,却特别热心于公益事业;他发现家乡有一要道,道路崎岖泥泞,大众极为不便,在那时万元户还十分罕见的年代即带领弟兄多方筹集资金38万元为家乡修了这条路。1991年南方水灾,潘朝曦只身冒酷暑,赴苏北灾区救诊,将所得近万元悉数捐赠灾区。为治一退休教师,他多年共捐赠药费近2万元,并多次上门为一些不能行动的病人出诊。正如他药名诗所写:“未得灵仙饮上池,惟将血竭报民黎。”(灵仙、血竭为中药名)灾区淮阴市政府为其行动所感,曾专函致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要求给予嘉奖。

潘朝曦医余有多项发明。他思路独特,独具匠心发明了防治感冒的空调、研制了有特效的多种药物。因他看的病人多,有的厂家请求他推销药品,许以大量回扣,有的用尽心机,想巧取他的成果。生性谦和的他,此时却十分耿直,绝不就范,他要把这些成果转让给真心为民造福的人。他的另一首药名诗《明志答友人》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愚性难教路路通,车前马拍耻为功;坎坷不改忍冬志,甘作蓬门白头翁。”(路路通、车前、忍冬、白头翁均为中药名)

敢与“健康圣经”叫板

前些年,各类养生书籍为大众所青睐,其中有一套由北京洪昭光教授主编、被自封为“健康圣经”的养生书,总销量已逾五六百万册,在群众中传得很热。潘朝曦也找来看了,发现洪书中有违中西医学理的地方很多,其理论大多是来自西方的过时的错误理念或纯为自己杜撰,甚至把一些洋人的生活方式照搬到中国来。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潘朝曦作为学者,心中正义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他再也坐不住了,在繁重的诊务和教学之余,查阅了大量资料,根据自己对中西医学理的理解,撰写并出版了《洪昭光“健康圣经”大颠覆》一书。该书以专家的眼光、翔实的资料、科学而又雄辩的说理、大量而又有力的例证,对洪昭光的养生理念进行了全面的批驳,目前已引起社会很大反响,被人称为“值得人人一读的好书”。

当前“养生热”中问题很大,所谓大,就在于有人精心误导,有人盲目追风,更有甚者为了追求名利;有些人仅对医学一知半解或一知半解也不到,就出书大谈养生,什么《求医不如求己》、《人体使用手册》等等之类,名目繁多,其实只要静下心,仅剖析一下书名,就会发现问题:像这些书让你生了病不去求医,只靠自己胡乱折腾就行,面对现实,你认为可行吗?可以说要是生了重病,这样做不把自己搞死才怪呢!其不科学、不符合实际已十分明显。然而,可悲的是,由于商家别有用心的炒作,作者的巧舌如簧的忽悠,加之大众的医盲和出版管理界的把关不严,终于使这种邪风越刮越重,以致迷雾漫天。潘朝曦认为,凡有良知的医学科学者及相关人员,在事关全民族健康这一大事面前,皆应挺身而出来捍卫医学的尊严,以及医学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复兴国学救亡中医

国学,是人类文明的精粹;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一大发明,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中医学术的独到之处在于把医学与哲学人文融为一体,例如对疾病的发生,不单认为与自然界的一些因子(中医指六,西医仅指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有关,还与地域、社会境遇、人的具体体质、人的情志有关,这就比西医单纯以微生物为惟一致病因素宽多了、合理多了、且更符合实际。因为除了自然界微生物会致病外,生活中的人生际遇、经济状况、家庭状况,这些都会影响到人,如果协调不好都会导致疾病。有关后者,西方医学多年来基本是空白,直到近年才开始发现和扭转。

潘朝曦还告诉笔者,中医对疾病本身规律的认识极其智慧且符合事物内在的规律。这从哲学上来讲就是极其符合辩证法。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的,用中国哲学来讲,就是世界万物是“恒变不居”的。然而,在具体病症的认识上,中西医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医总是时时处处和哲学中的辩证法连在一道,西医却相反。比如感冒,西医不管是男女老少、体质如何,都用同一种药。而同样是感冒,中医认识就不一样,如有的人表现为怕冷、流涕、无汗、舌淡,这是属于风寒,就给他用辛温发汗解表药,日常生活中的生姜也可代用;有的人则表现为发热、口干、面红、咽喉肿痛,这是属风热邪毒,这时就要用银花、大青叶、草河车、板蓝根一类辛凉解表、解毒药;有的人表现为寒热不显但气短乏力、脉弱,这是体虚感冒,就要补虚和解表药一起用去扶正解表……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他就曾亲眼目睹一位老人因体虚、患感冒被西医不知应变固守阿斯匹林多次发汗,而虚脱致死的实例。中医从其性质及认识事物方法来看,不仅是智慧的,也是科学的、实用的。然而,十分可悲的是,类似上述的中医智慧,仍未能被大众所广泛认知,非但未被认知而更为可悲的是,明明是大智慧却遭到不公之待遇,甚至谩骂、污蔑,并欲取缔、消灭而后快。清末民初以来,由于中国国门被打开,不少人被洋风冲昏了头,纷纷起来干洋人欲干而干不到的蠢事,那就是砸自身文化的家当和“镇国之宝”,当时他们打砸的对象有汉字、京剧、中国画、中国建筑,还有中医,几乎涵盖中国的一切固有文化。建国以来,不少被批、被砸的领域似乎得以纠正和正名,重整旗鼓,惟独中医仍沉冤深深,未得彻底昭雪,以至于当今仍有人翻起旧账、沉渣泛起,声称“中医不科学”,叫嚣“要灭亡中医”。而中医界呢,偏偏也不争气,不少人不是沉下心来研习中医、传承中医,而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甚至干脆全身倒入西医怀中,把中医学术搞得西化、异化,根本不像中医、且也不能治病。鉴于此,潘朝曦认为尽管中医虽表面繁荣,但那是虚热、高烧,其内实已元气将竭。中医危矣!

竭尽心智设法救亡

面对中医国学的严峻现状,作为中医界一员,除了扼腕长叹外,就是竭尽心智设法救亡中医。潘朝曦教授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其一大力传播与复兴中华文化。文化,是中医学术之根,古代称文以载道。近百年来中华文化的滑坡、断裂,正是中医不被传承、认同的根源所在。要传承中医,就得从根本上对传统文化加以重视与传播。为此,潘朝曦除了在多种杂志发表有关中华文化的文章外,还在多种会议及有关论坛上呼吁重视中华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此外,他率先在全国开设中医院校古天文课、中医文化课,并主编和参与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全国研究生教材。为了充实自己,他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博览群书,以扩大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其二把中医教给大众。大众是中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基础,也是中医服务的对象。让大众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把中医的种子播撒于大众心田这一沃土中,中医才会根深叶茂,谁也别想将它消灭。而大众当下偏偏不了解中医,甚至误解中医,特别是国民的国学文化素养相对偏低,加之中医文辞古奥,不加浅释,谁接触到中医的书都会头大。为了扭转这一现状,潘朝曦的做法就是先将文辞深奥的中医理论,用大众都能理解的道理和语言进行现代表述,深入浅出,力避直谈医理和医学名词。第二步则是,以现代图文、声像的录制与传播手段,把自己中医治病的过程,用声像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以期用活生生的事实告诉大众,中医是科学的,是治病养生的至宝。他的这项工作已开展近两年,目前仍在进行。

篇6

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中医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称,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与根基。因此,中医院校在医学人才培养上应把中医药文化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

一、加强对医学生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1.提高医学生的身心修养

从古至今,我们都将中医称之为“仁术”。“术”乃方术,即医家救死扶伤的技术,只掌握这门技术而缺少“仁”只能算是“工”。而“仁”指的是“怜惜、疼爱”,即是“人命至重,以贵千金”。正如“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等名句所言。因此,必须将中医药文化中的“仁”渗透到医学生的教育中,使其具备仁爱之心,身体力行,对患者不论贫穷贵贱都一视同仁,视患者为亲人,视他病为己病。

2.加强校园的文化氛围

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场所,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必不可少。营造良好的校园中医药文化环境,医学生会将自我生活方式和中医药文化相互联系,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习兴趣。

3.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精神

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关于中医药文化的误解,认为“草根树皮就是中医”、“中医没有副作用”,甚至还有人提出“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的论调,可想而知人们对中医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医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枢纽作用,他们不仅需要努力传承好中医药文化,而且还要发扬传播中医药文化,消除社会上部分人对中医药文化的误解,更好地扩大具有坚定中医药信念的群众基础,为中医药文化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当前中医药文化教育的瓶颈

1.医学生缺乏对中医药文化深入的了解和坚定的信念

一方面,跟其他非医学的院校相比,中医院校的医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就接受系统、专业的中医学习,因此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不需要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不需要创造更多让他们接触中医药文化的机会。然而,根据马科等人对宁夏医科大学学生中医药文化认知状况调查显示,即使中医类的学生在对中医药文化认知上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在中医就业普遍比较难的大环境下,许多医学生失去了对中医的信心,他们连专业课都频频缺席,更何况中医药文化。

2.缺乏具有深厚中医药文化功底的师资力量

目前中医院校的师资队伍中基本上具备有富有中医专业知识教师,但其对于文、哲、史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甚至知之甚少。还有一小部分教师,他们文、哲、史理论功底好,但没有接受过中医药文化的熏陶,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也较少,在其传授知识时并不能很好地讲出其与中医药的联系。据报道,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里的中医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时间不足在校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有些中医学生在校学习之后、中医教师在教授一段时间的课程之后,“弃中学西”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可谓是中医药教育领域的一种悲哀,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人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对中医药文化教育的观念尚未形成。

3.缺乏完善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培养的课程

随着现代医学知识的涌入,学习现代医学知识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中医院校也普遍增设了有关现代医学的相关课程。然而,现代医学的课程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了一些学生“废中学西”,最后把中医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同时,对于中医药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明显不足,对中医经典、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并没有加以重视,使得学生普遍缺乏有关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由于一些教师上课方式的欠缺,有的照搬书本,一字不漏地死板教学等等,致使课堂气氛沉闷,枯燥乏味,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加强对医学生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措施

1.深入开展中医药特色活动,营造中医药文化的良好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建立中医药展览馆、宣传中医药膳饮食、编写中医药科普读物、举办各专业之间相互交流的活动及创造动手的机会等形式,营造中医药传统文化氛围,使医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投身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去。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成果,提高学生进一步研习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中医人文精神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效能

在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中,要把中医药文化传承光大,需要培养一支涵盖研究、教学、科普宣传、传播、管理等方面,专业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队伍,需要培育一批能够展示和播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科普人才、普及中医药知识的中医药文化教师。此外,对于强化学生的中医人文精神培养、树立良好的学风和医德医风建设中,还应该适当地改进他们的教学模式。通过“派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得以改善,一方面,将具有中医专业知识的教师派遣到其他学校进修,进行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将其他学校具有深厚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师引到学校,以师与师之间、师与生之间等形式进行沟通讲授,最好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只有这样,在教育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共同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使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篇7

【关键词】武术本质 特征现状 发展走向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对攻防技击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武术始终是围绕“武”的价值和规律发展的。它是一门特殊技能和技艺的学科,这也正是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的所在。

1 中国武术的本质与特征

武术作为一种健身手段,它的本质与特征和中国传统的导引养生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体现在武术的运动方法、动作与呼吸的配合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武术的理论与导引养生术理论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中国的导引术讲究吐故纳新,武术也同样讲究调息运气。武术的修养方法讲究内外兼修,即注重筋骨的锻炼,又强调心神义气的结合。无论是“提、沉、聚、托”,还是气沉丹田、以气催力、心与意合等都说明呼吸与动作的结合,不仅使动作的完成更加合理,而且通过呼吸增强了对内脏器官的锻炼,同时对人的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又有特殊的调节作用。

中国武术的独特之处体现在,一是武术技击讲四两破千斤,讲究方法巧、运用妙、丰富多变,与西方技击的快、狠,技法简单,重体能、体力、打击效应的特点迥然不同;二是重德,在传统武术中多强调以练功健身为主,二人比试点到为止,做到打拳人不知,出手不伤人。习武者在对抗中切磋技艺,相互提高,以愉悦身心,提高武学境界;三是武术的思维模式最注重直觉感悟,靠亲身实践去体验内在的意蕴之深、技巧之妙、意境之美,追求理想境界。不论浅层结构的运动技术,还是深层结构的文化形态,都需要去学,练和揣摩,学会一个武术动作似乎没有太大的难度,深入之后,那上下内外的高度协调,劲力技巧的体现、心神意的配合,以及它所赋予的哲理,则需要人无止境地去体悟修炼方能心领神会。

武术是以运动实践来体悟中国文化的一种途径。文化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及其结果”。而创造的文化都具有民族性。武术的形成和发展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武术在华夏土地上绵亘了数千年,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的浩瀚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武术这一独特的文化形式,从而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体育运动项目。武术作为文化的载体不论在理论和技法上都渗透着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伦理学、兵法学、中医学、宗教的精髓,集中地反映着民族精神、民族气质以及独特的民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人生观和宇宙观。对人际关系的和谐颇有启迪,它注重性命双修,德艺兼备,即讲克己正身、宽厚谦让,又讲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倡导人们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2 中国当代武术现状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武术运动是以套路形式展现在竞技舞台上的。以动作规格为主要评分标准的竞技比赛杠杆,使武术以功架练习为手段,以技击实用为主旨的目标追求发生了倾斜,竞技武术体现的仅仅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精神征服,也就是说是对观赏者而言的一种审美效应。而这种竞赛套路往往是由创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演练者的具体条件来进行编排的。在编排过程中一般不会考虑技击应用的必备条件,它脱离了实用价值的客观性和随机性。在演练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所谓“技击意识”,也带有浓厚的主观性、表演性,这种演练意识与真正的技击意识只能是貌合神离。在套路的训练方法上,竞技武术由手以争分夺牌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所以与传统的讲究格杀实用,并注重多种练功方法的传统训练方法发生变异而显得单一。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中国武术历来所追求的主体目标和本质特征正在渐渐淡化。

然而,也有许多人认为。近些年来开展的散手格斗运动,正是在大力开展武术的运动。散手格斗运动的开展,确是对以往单一以套路为主的武术运动的一种突破,给中国的武术运动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也可以看作是以前武术运动在发展到某一阶段对武术本质特征的一种回归。散手武术包含着踢、打、摔、拿等动作的运用,有着丰富多彩的技法和招数;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现在的散手缺少能够体现这些具有武术特征的技术,不少散手选手甚至连武术基本功也没练过,他们的武术技术基础一般都比较差,难于在散手中运用武术招数,这样就容易将中华武术混同于一般的搏击术,失去武术固有的本质特征。

目前,竞技武术中套路和散手运动两种形式并存,但它们都没有很好地保持武术的本质特征。套路越来越趋向于“技巧加体操”,散手也快要成为“自由搏击”;但套路却没有体操高难、优美,散手也没有跆拳道凶猛、厉害,这样下去,很难确保武术不失去其精华和魅力,弘扬武术,走向世界就更不能想象。

3 武术的发展走向

结合中国武术的现状,随着世界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传统武术开始向竞技武术过渡,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很多以专业队为主体的竞技武术体系,武术比赛也明显的分为套路和散打比赛,武术运动的技术水平和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武术文化的商业化运作已经不可避免。但一些人利用群众对武术的喜爱进行投机取巧,非法出版了一些质量较低的图书、光盘等武术出版物,大肆掠夺钱财;另外,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各种武术培训机构越来越多,难免存在武术教育不规范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传统武术在人民群众中的神圣地位,今后强化管理将成为发展武术的重点。

进行多种形式的武术交流也会成为今后的新潮。武术有多种派别,各个派别在形成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各成体系的。在现代的开放时代里,相对保守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开放的形势的需要,各派别独立生存的环境将消失,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发展才是大势所趋,各个派别应该敞开胸襟,真正发扬高尚的武德,相互学习,可以举行高级的理论研讨会进行武术理论的研究,也可以采用武术节、武术大赛的形式进行武术切磋,取各家之长吸收到自己的派别里,这也是传统武术在自我完善过程中的传统方式。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国文化中的各种元素,包含有哲学、养生、伦理、中医、兵法、宗教等多学科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形神兼备、内外双修的特色,许多外国习武者认为学习武术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更是了解、领悟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武术要发扬光大,有很多方面需重视理论研究,用相关学科的原理阐述武术的奥秘,要全方位、多层次挖掘武术理论的真谛,并且使理论联系实际,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用科研主动推动武术的发展,为武术的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科学研究,不仅研究武术技术,更要研究武术的管理体制和竞技体制。武术的发展方向,离不开武术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已是当代武术界的共识。需要武术科学化,需要在理论上对武术的发展作出应有的科学阐述和指向,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加大武术的科研力度,使中国这项优秀的文化遗产更加科学、完善,以它丰美的姿态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篇8

1教学内容多,学时安排少

中医学是国家教委规定医学本科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西医院校主要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中医类课程,是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浓缩精炼而成⑺。这些课程在中医类院校安排约550学时,而大多西医院校缩减至48-74学时。按现有的学时上课,教师不得不高度概括、删减大量的内容,从而影响了中医在学生心目中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教学中只能简单地介绍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中医诊断学只讲望诊、脉诊、八纲和脏腑辨证;中药和方剂学只是举例式的讲解40味中药和20首方剂;针灸学只能用4学时了解经络概论;中医内科学只能串讲4个疾病。加之学生无古汉语的基础,中医概念和理论深奥晦涩,内容跨度大、连贯性差,学生根本无法消化和理解,故他们感觉中医枯燥乏味,整个学习如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按照国家教委规定的教学目标:西医院校的临床本科生通过中医学理论的学习,要熟悉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精髓,初步掌握中医的阴阳五行、藏象、病因等基本理论;并通过对诊法、辨证论治、中药、方剂等基本技能的学习,达到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2注重现代医学观,轻视中医辨证论

中西医都以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以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为目的。两种医学理论体系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形成迥然不同的认知思维模式。现代医学是在近代医学科技发展的基础上,以实体结构为基础,借助科学实验,以构造自然观、结构中心论与解剖观察法为认知特点;在形式逻辑思维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系统;侧重于将人体分解剖析,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甚至从细胞、分子水平等微观角度研究。而中医学则是在古代哲学、文学、天文学等基础上,借助对自然宏观、朴素的功能观察,形成了有机自然观、功能中心论和司外揣内法的认知特点;在辨证思维、演绎逻辑思维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知识系统;侧重于从人体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动态性等宏观的角度探析。这两种体系认识生命的思维方式不同,诊治疾病的手段也迥然各异。

中医学课一般在三、四年级开设。学生经过两年西医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较全面地掌握了现代医学理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现代医学的思维模式。因而学习中医学时,常受到现代医学理论的影响,习惯性地将中医的“心”、“肝”等脏腑与现代医学的“心”、“肝”等器官对号入座,对“心藏神、肝主疏泄”等脏腑的生理功能感到不可思议,难以认同;习惯于用现代医学的组织结构、细菌、病毒等知识来分析中医的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理论;认为中医的阴阳五行为玄学。在现代医学脾为免疫器官,而中医的脾为消化器官,与人体的口、涎、思考、四肢肌肉等形体志液的功能密切相关,感到茫然。中医的整体研究、以外知内的思维方式无法确立,从而感到中医内容抽象、枯燥乏味,甚至在学生的调査中,认为中医学为伪科学的观点比例达10%。再加上学时紧张、内容跨度大,走进中医就很难,能用中医辨证论的模式去认识、防治疾病就更难了,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现中西医的优势互补只能是一种理想。消除排斥心理和对脏腑名称对号入座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转变看法和思想,相信中医,走进中医,用中医的理论防、诊、治疾病,是中医学教学的一大难题。

3校园内营造祖国医学的氛围薄弱

中医学属于生命医学范畴,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以天地人、文史哲、儒道佛、政经社等形成了一个带有明显的人文内容、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医学理论与传统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体系。积淀了数千年的临床经验和无可替代的临床疗效,显示出中医证治体系的巨大活力和兼容性,以简、便、验、廉为其显著特点。故有“医道同源、医儒同源”之说、“济民之术”之称,学好中医,也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是一种教育的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感性认知,发挥着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磨炼意志等多种功能。然而,西医院校的中医文化氛围薄弱,加之市场经济的冲击,人文教育显得更加苍白无力,提高学生医德修养,增强医患沟通能力是当前医学教学的重大课题。

中医学以其强烈的人文属性成为最能反映医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以人为本、悬壶济世、医乃仁术”的高尚医德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家,其中蕴涵的人文关怀,对医学生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激发了学习中医的兴趣,增强了对祖国医学的热爱。

4教学中未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疗效是中医长盛不衰的生命所在。中医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师承教学:①实践优势。学生通过跟师,直接参与对患者的望、闻、问、切等诊疗过程,既增加学习的兴趣,又巩固专业思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将书本的死知识变成自己理性的真知;同时提高了实践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②直观优势。许多刚接触中医的人,认为中医很抽象深奥,难以入门;当跟师临床以后,中医的一些抽象的东西,变得实实在在,生动具体。只有通过对无数病人脉象的反复体会,才能真正理解“浮脉如鱼游水面,滑脉如珠走盘”等脉象的生动描述。通过师带徒的临床学习,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融合,缩短了学习期限。从辨证到诊断,从方剂到药效,前后贯通,浑然一体,易学易懂,生动活泼,是久经考验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目前中医教育突出了“课堂、教师、教材”的中心地位,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听讲授、啃书本、背概念,不去研读中医四大经典或著名医案。老师在紧张的教学时间内很难补充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现代医学的相关进展。而且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只有走马观花似的对中药、中医诊断、针灸等简单的、示范性的实验教学,也无中医临床见习和实习,造成中医理论和实践完全脱节,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很难实现中西医临床的结合。

5教师注重临床工作忽视理论教学

根据教学大纲和目标,为了体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教师应该对讲授内容与学时分配进行权衡比较,突出特色和重点。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师大多从事临床与教学的双重工作,故教师的精力、时间有限,加之资历不同、所学各异,有时难免落入传统的教学模式:或满堂灌、或照本宣科,以致教学枯燥乏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造成教“难”和学“难”的恶性循环㈨。教师产生敷衍了事的心态,学生则经常抱怨中医“玄”、“难”,故敬而远之。其结果是学生对中医知识囫囵吞枣,无法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和重点内容,更谈不上运用其中的辨证方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篇9

【关键词】 中医教育;非逻辑思维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课题(项目编号:XJY10017);《中医养生学概论》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XJY11038)

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概括的反映,是具有因果关系的线性思维方式。目前的中医教育以培养医学生的逻辑思维为主体。例如中医的辨证就是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中医古籍中记载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也体现了逻辑思维的运用。然而,单纯对逻辑思维的培养可能使思维固化,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对学术创新的要求。非逻辑思维是根据事物提供的信息进行整体处理、综合判断的一种辐射性思维方式,它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跨越较大。在提倡学术创新、促进中医发展的今天,重视非逻辑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

1 中医教育需要培养非逻辑思维

中医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这是由中医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中医自身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需要运用非逻辑思维。例如,五行学说认为大自然由木、火、土、金、水五种要素构成,这五种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到自然界,也影响人体。《尚书·洪范》有“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中医学认为“木曰曲直”代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功能,在人体代表肝胆属性;“金曰从革”代表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在人体代表肺和大肠的属性;“水曰润下”代表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性质,在人体代表肾和膀胱的属性;“土曰稼樯”代表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在人体代表脾胃的属性;“火曰炎上”代表温热、向上等性质,在人体代表心和小肠的属性。古人运用联想和想象,创造性地将五行与五脏联系在一起,脏腑学说运用至今。再如,中医诊断学望诊中的望神,其神的概念和外在表象,绝不仅仅是依靠书本中所描述的那样,很多时候是凭借医生的直观感觉,这种直观感觉已经不是逻辑思维所能概况,主要依赖于非逻辑思维中的直觉思维。而中医对于脉象的描述,如“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夹似毛轻”,这仅仅依靠逻辑思维是无法体会的。同时,无论学习中医还是西医都强调悟性,这种悟性不仅仅是基于基础知识上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还有一部分是依赖于学习者的直觉思维、联想、想象等,即依赖非逻辑思维。

然而许多医学生在运用非逻辑思维时遇到了困难。习惯于逻辑思维的医学生,特别是刚从高中数理化逻辑思维中走出来的大一新生,在学习陌生而古老的中医知识时常常感到困惑。如果不能得到正确、及时的引导,他们极易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让其明白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会利用非逻辑思维来思考问题,这对于其学习专业知识、坚定专业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和必须的。

2 中医的创新需要非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主要包括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强调的是感性认知,通过自己的想象、联想来领悟研究对象的本质及规律,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有理有据的发散思维。非逻辑思维是创新的起点。历史上,非逻辑思维在创新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例如,凯库勒在睡梦中梦见了首尾相接的蛇,他抓住这梦中的一闪念,提出了苯分子的六角形环状结构。牛顿站在苹果树下,被落下的苹果砸中脑袋后,思考出来万有引力定律。虽然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在2010年被证明是后人根据牛顿和他朋友的一段对话“演绎”而来,但是,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已经成为了激励人类想象力的最好读本。牛顿的母校剑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都移栽了一棵牛顿苹果树到校园里,意在激励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都是非逻辑思维对于科学的贡献,说明非逻辑思维对于科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古代的中医人才既学习医术,还必须通晓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医人才医、哲、文、史四位一体的知识结构。[1]当前的中医教育存在盲目模仿西方医学教育模式的问题,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有专业知识构成,而文、史、哲的素养明显不足。造成中医学生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不如古人深,创新亦不多。而中医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的问题,与目前中医教育缺乏非逻辑思维训练密切相关。因此,中医教育需要重视对医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培养,这不仅是学习中医的需要,也是创新中医的需要。

3 时展需要非逻辑思维的培养

概念时代是近年来新兴的话题。美国现代知名作家丹尼尔·平克在其所著的《全新思维从信息时代迈向概念时代》[2]中告诉我们,世界许多发达地区正实现着经济和社会从以逻辑、线性、类似计算机能力为基础的信息时代,向建立在创造性思维、共情能力和全局能力基础上的概念时代转变。“右脑”形象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执著、快乐感和探寻意义,将越来越能决定世界的未来。概念时代要求我们开始重视对医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创新精神。

2 培养非逻辑思维的方法

在中医教育中开展非逻辑思维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2.1 重视文、史、哲等学科知识的学习 在知识结构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和手段,加强中医学生对于哲学、美学、文学等人文科学的学习及熏陶。如开展校内相关的选修课、鼓励学生跨校选课和辅修、加强校际交流、名家讲座、文史哲知识竞赛、电影播放等。在美国耶鲁医学院,学生们会去耶鲁英国艺术中心学习艺术,来锻炼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因为那些学过绘画的学生更善于洞察患者的细节情况[3]。

2.2 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将学术沙龙引入课程教学,在学术沙龙过程中,运用头脑风暴法,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抛出议题,让大家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发表言论。通过静听其他人的思想,进行发散性思维,在思想碰撞中产生思想火花,这些新思路对于未来的科学研究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有助于非逻辑思维的培养。如利用BB教学平台,开展课外知识的普及,将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加以展示,让学生自学,以利于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

2.3 建立将非逻辑思维转变为逻辑思维的可行途径 尝试将非逻辑思维转化为逻辑思维,便于一些习惯于逻辑思维的医生更好地掌握中医。例如应用国际量表学原理建立中医量表,量化诊断和评定中医证候;依靠临床和实验研究,验证非逻辑思维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通过循证医学寻找支持非逻辑思维的证据等。

当然,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不能截然分开的,需要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学习中医、思考中医,进而推动中医的创新。

参 考 文 献

[1] 蒋开平.当今中医人才成长的比较.医学与哲学,1993,(4):4950.

篇10

关键词:中国传统武术 文化特性 发展策略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武术是一项再平常不过的体育运动,在普通学校里,它的魅力和教学重视程度往往不及篮球等项目,而在不少武术探索者的心中,它却是魅力无穷、源远流长、内涵深邃的民族文化。本文试图从武术形成与演变史着手,以技术体系形成与演变过程和结果为研究主体,从文化视角探析其文化特质与特征,进而探讨传统武术的自身发展规律,结合当今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阐述武术未来宏观发展的策略。

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

纵观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武术文化原始形态、准武术文化形态以及武术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等几个阶段。由于中国武术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于复杂的历史条件与社会背景之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生成、发展、心理、文化、艺术、道德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具有了独特的魅力,获得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武术文化的原始形态。几万年前,甚至更为遥远的史前时代,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原始人必须一方面依靠群体力量抵御猛兽的袭击,一方面还要发挥自己顽强的斗志和强悍的体魄去进行积极的自卫,这就造就了原始人勇猛的性格和格斗技艺。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文化发展,最终导致了原始武术文化的形成。

准武术文化形态。从时间跨度上看,是指先秦到两汉时期的武术。这一时期武术形式初步形成,武术意识逐渐出现。独立的武术形式的形成是准武术文化形态的一大特征,意味着武术已开始从原始社会多位一体的状况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式。经过秦汉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与军事技术分离走向竞技,而且得到交流,出现了系统的武术理论著述,《汉书・艺文志》中就收有“剑道三十八篇”、“手搏六篇”等论述。自两晋到隋唐,武术意识更加成熟。这一时期出现了口诀要领,说明人们已能用较精练的语言把技击精华要点加以浓缩和概述。到了隋唐五代,随着社会的繁荣,武术得到蓬勃发展并出现了套路的雏形。武术意识的出现促成了中国武术文化从原始形态到最终的形成。

中国武术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得以最终形成。它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武术文化体系的完善;二是中国武术文化内涵的成熟。到了宋代,民间武术界就流行着“十八般武艺”的说法。

中国武术的文化特性

中华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孕育出了中国所特有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技击文化的武术,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中国武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收和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武术文化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

“德、艺”的统一。中华武术武德观念最为鲜明的表现为“德”与“艺”的统一。儒家的“仁义思想”,深深地浸透在古代武术的武德观念之中。“学拳以德行为先”就反映出了这样的观念。综观我国传统武术的各个项目,均能呈现出东方文明的气质――争斗而有礼让,有劲而不粗野,艺纯熟而不玄浮,情饱满而含蓄内向,富于观赏且追求高尚的精神气质。传统武术所显示出的美,也具有东方文明的特点,以优美为主;与西方文明所突出的壮烈、惊险,富于强烈刺激性的审美观构成鲜明的对照。可见,传统武术中“德、艺”的统一,使武术在其本质特征之上,又渗入浓厚的理性因素。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中国武术生长在传统文化的环境之中,它的指导思想无不体现传统文化。武术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

传统的辩证思维。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包含了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互转和阴消阳长等基本理论。这些朴素的辩证法在传统武术的劲力运用、技击法则、演练风格及战术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对刚与柔这一矛盾关系的处理,是区别不同武术拳种的劲力标志之一。传统武术认为:“无柔无以至刚,无刚无以即柔。”没有纯粹刚的拳术,也没有纯柔的拳术,刚与柔是相互存在而又相互对立的。太极拳是“极柔软然后极刚坚”,体现了“阴极生阳,阳极转阴”的阴阳辩证观;而刚劲勇猛的少林拳等外家拳,也是“刚中寓柔”的,“柔在他力之后,刚在他力之先。”攻与防的辩证关系,是武术技击术的一个重要原则。提倡进攻与防守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进攻能转化为防守,防守能转化为进攻,“攻不忘防,防不忘攻”,“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这蕴涵了阴阳辩证法思想。

养生性。人们从事武术练习,总是把技击实用、健身娱乐等作为主要目的。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相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唯精气神”为三宝。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哲理性。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中国武术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如孙福全《八卦掌》借助天地之气候形式法,《少林八卦五行功》按不同季节练不同的功法等。此外,从“天人合一”思想引发出“圆”与“空”的观念,是人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因而也是动功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圆而又空则做到活泼自如,循环不息。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如峨眉拳和太极拳等均以圆、空为技击特色。特别是太极拳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等太极哲理而产生的。由于中国武术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因此,它在世界上对很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我国古老的健身术与气功早与印度瑜伽相互渗透,少林拳法于明清时代传入日本等国,都足以说明中国武术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有着传统的思想基础。

技击性。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种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虽然各家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武术因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健身性。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建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唯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娱乐性。中国武术早在奴隶社会就进入娱乐文化的领域。它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精湛无比的技艺、精深广博的内涵,赢得了古今中外人们的赞誉,这是与武术本身的娱乐性分不开的。千百年来,武术以其独特鲜明的娱乐性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

当今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基本策略,只有认真总结历史,切实结合当今形势才能更好地制定发展蓝图,武术之树才能在原有的高平台上长得更健康、长得更茂盛。

武术的发展要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首先是一种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传统武术可谓是一种“文化体育”,也是一种“体育文化”,它的发展不应背离其文化性,它的发展也不能被小个体发展所代替,否则就是片面的,其发展也会失去平衡。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违背其发展规律和舍弃其特质的改革或改良势必给武术的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就如当前人们把武术分成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一样,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当今武术改革后出现“文化断层”所造成的。

武术的发展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科学化进程。探析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史便可知晓,虽然起源、技术体系形成之早,在世界同类文化现象中位居前列,但完善过程偏长,科学化、规范化起步晚,有早生晚熟之感。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武术科学化进程,加强对武术相关学科研究,重视武术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重视其科学系统化模式的构建。最关键的是将特色的文化建设的全新理念注入当今武术发展规划,以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指导武术发展,切莫“以西为模,削足适履”。

武术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必须建立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技术特征的基础之上,技术水平评价指标更应体现本项目特征和特色。在技术改良和武术技术适应性演变的具体过程中还应遵守的原则就是万变不离其质,万化不移其根,这是武术文化的根本所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百戏、杂技,元代还有戏剧。把武技中的某部分技术内容、形式借鉴融合而成的如抛接器械表演,其器材可碗、可帽、可刀、可枪,而且可单耍、可对耍,然而其根为“戏”、为“杂技”,文艺界人士成功地创造舞台“武戏”、“武舞”形象不仅得到同行认可,也得到社会大众的公允。因此,本文认为,吸收其他文化、其他项目的技术内容,完善和改良自身也是完全可以的,关键是武术技术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技术特征的基础上。

结语

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和载体,能充分体现武术的民族性,在现代化社会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武术源于中国,但属于世界,植根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武术必将以其独特的健身、养生和技击功效及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而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武术推向世界的先决条件已经具备,武术走向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张应杭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宋广文、王云强:《文化力与教育的相互促进及其融合》,《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

5.谢惠蓉:《武术文化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