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

篇1

编者按: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自然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农业比较发达,所以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大国,玉米的种植数量比较大,玉米螟的危害也大。笔者在本研究中阐述了研究玉米螟防治技术的必要性以及玉米螟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我国的玉米螟防治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与缺陷。玉米螟的防治技术必需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辅的原则。预防为主就是在玉米螟没有发生之前就防住,把防治工作做好,尽量不要在玉米螟已经大面积出现,并且乐匚:Φ接衩撞量的时候才开始治理。如果预防工作做不好,不仅会使玉米产量受到威胁,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本文主要探讨玉米螟的预治技术工作对策,为相关部门加强玉米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玉米螟防治技术的必要性

1.1 玉米螟危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玉米螟的防治是指对玉米螟进行预防和除治。近年来,我国玉米螟发生的面积不断加大,防治难度也在不断加大。随着机械种植比重的不断上升,尤其是单一玉米片虫害现象的增多,玉米螟的危害情况也更加严重。近几年,全国每年因玉米螟造成的玉米产量减产达到70多亿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两亿多元人民币,对我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1.2 玉米螟潜在威胁很大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玉米螟开始侵入我国的玉米,由于我国相关部门及时的对这种危害性病虫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极力的控制,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危害,但是,其潜在的威胁仍然不能忽视。

1.3 顽固难治,暴况时有发生

对玉米危害比较严重的玉米螟相当顽固,而且有暴发成灾的特征,甚至几乎年年在局部地区都会暴发。如果对玉米螟监测不足,在一开始发生虫害时一般很难及时发现,而等到发现时才进行防治恐怕已经是危害相当严重的情况局面,导致防治情况十分被动。

2 玉米螟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我国玉米螟防治的监测预报技术水平基础很差,存在很大一部分地区至今还没有达到及时、准确地掌握病虫灾的技术水平,更不用说及时预报并指导玉米螟的防治。相关方面的科技力量薄弱,玉米螟防治技术较为落后。对于新科技的研究以及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太小。在防治玉米螟过程中因大量喷洒化学药物造成病虫抗药性增加、污染环境、伤害病虫天敌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生物防治玉米螟技术受到资金的限制至今也没有推广。农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工作缺乏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负责耕地部门的只管耕地,负责育苗的部门只管育苗,负责引种的部门只管引种,部分地方出现农业规划设计时直接忽略玉米螟防治的情况,预防机制非常差,导致玉米螟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检疫工作不到位,存在相当一部分地方的检疫跟不上的情况,再加上缺乏检疫检查站,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玉米螟传播不力。此外,玉米螟的专用资金缺乏,相关部门的整体抗病虫灾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缺乏基础设施,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信工具等也严重不足,对玉米螟的防治效率不高,对于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情况不容乐观。

3 玉米螟防治技术的对策和发展方向

3.1 提高认知水平

玉米螟直接影响到玉米粮食产量的保护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加强的玉米螟防治工作,必需从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提高认知水平。优质的生存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高玉米螟的防治技术水平是提高玉米产量,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有效的玉米螟的防治技术对于加快造林绿化粮食增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发展起着支撑保障的作用。我们应该从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提高国际声誉的高度来对玉米螟的防治进行认知。

3.2 加强玉米螟预防工作

预防玉米蚜虫,在六月和七月如果有玉米螟点片危害,玉米卷叶率超过百分之三时,一公顷用百分之四十的氧化乐果乳油1L,采用喷洒方式施用。预防玉米螟,8月是玉米螟发生的高峰期,一公顷用百分之二十杀灭菊脂四百毫升兑水250千克采用喷洒方式施用。防治玉米螟还可以用如下方法:刚开始发病时应该用百分之六十五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喷洒施用。预防工作是玉米螟防治技术的基础,我们必需坚持把玉米螟的调查监测工作摆在第一位,对玉米随时进行螟的调查监测,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玉米螟的动态,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预防,第一时间除治。杜绝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危害严重,难以防治时就为时已晚,很难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所以,加强玉米螟预防工作意义重大。

篇2

关键词 绿色消防;技术;火灾;环境;破坏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8-0052-02

0引言

火灾的类型可以分为很多种,不管是城市火灾,还是工业火灾,都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损失和危害,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恶劣而长久的。笔者结合现阶段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深入探究了消防工作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全面地进行绿色消防技术本源以及发展的探讨。绿色消防技术必须是一种集经济、快速、洁净于一体的消防手段,可以为绿色消防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基础,对于绿色消防的全面扩展与应用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1消防技术对于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之下,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人们的个人素质也在逐步增强,在消防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也与日俱增,对于消防和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消防这一方向的研究发展起步比较晚,但是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最近几年中,预防火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人们的安全的生活更有了保障。但是火灾发生时往往会造成大量的有害物质,这对大自然有着严重的危害,森林、草原等往往由于这些原因被破坏。灭火的过程对大自然也是有危害的,有一种叫做哈龙的灭火剂,它会致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在化工产品发生火灾时,使用泡沫灭火器产生的废水对水源有着严重的危害,由此可见减少火灾的发生大大减少了火灾发生时由于灭火过程而产生的环境危害。随着科技的进步,消防中所使用的灭火器和消防器材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

新型的绿色灭火器械大大降低了灭火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状况。比方:新型的灭火剂可以大大降低灭火过程对于臭氧层的危害,因而哈龙灭火剂被淘汰;绿色阻燃材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灭火带给生态环境、原料工艺以及人类健康的危害,逐步舍弃了以消防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是必不可免的这种想法,因此能够达到更加环保的效果。火灾的有效预防对于环保有很大的好处,近些年来,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秸秆转化等这些环保处理手段在农村取得了很好的推广,这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环境,而且从根本上达到了预防火灾的目的。很多城市在冬季都采取了集中供暖的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火灾的发生频率;而且,涂料油漆等的环保化也有效地减小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了其带给人们的危害。

2现阶段绿色消防技术面临的问题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并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可以得出,我们国家的绿色消防技术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摆在眼前,而且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存在很大的差距。总结概括得到如下的内容:

第一,消防企业整体的竞争力比较低下。消防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各方各面的,包括:规模过小、数目较多、发展不够均衡、布局欠缺一定的合理性,所使用的设备比较落后、产品的种类太少,质量以及技术都比较差,对于资源的浪费特别严重,整体表现为缺乏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力。在现实应用当中,甚至都不能够满足消防的基本要求,特别是那些大型的建筑、大片森林、密集交通以及工业区等等的消防要求。

第二,环境保护工作做得不到位。人们还是欠缺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绿色环保产品的生产以及使用都比较少,一些会给环境带来深度危害的产品本应该剔除,但是人们仍然在使用。对于灭火器械的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度,主要体现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方面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应举措的探索。

第三,疏于管理,引发问题。由于组织和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都不完善,很多劣质产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仍然存留在市场中,各个企业通过不正当竞争,例如压价、内耗等手段,对市场的正常发展有着严重的危害。

第四,消防技术不过关。由于消防技术还比较低,我们所使用的灭火剂灭火效率低、投入高、对环境的污染大、没有能够有效的替代哈龙产品的灭火剂。

我们需要承认的是,近些年来消防产业确实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上述诸多问题,需要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究,尽早得出相应的对策。

3 消防过程对于环境带来的影响

3.1卤代烷灭火剂对于大气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灭火过程当中的卤代烷对于臭氧层当中的成分有一个很大的消耗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对臭氧层造成了危害。臭氧层的破坏不仅会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安全,而且还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紫外线直接辐射地面,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高,并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农作物受害减产,影响粮食生产和食品供应;海洋生态系统当中的食物链也会遭到破坏,影响整个系统的平衡稳定性等等。

3.2灭火过程当中的酸性气体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

卤代烷这种灭火剂在灭火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各种化学物质,除了会破坏臭氧层之外,还会生成HF、HCl以及HBr等酸性的气体,不仅会在大气当中形成酸雨,影响大气环境的质量,而且酸雨的降落还会对地面物体造成一定的腐蚀以及毒害作用,给周围的生命带来危害。

3.3灭火过程还能够对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

灭火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水才能够达到扑灭的效果,而且会把此过程当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带进排水系统,对地表水产生一定的污染,甚至是污染到地下水。特别是在扑救化学物品、放射性物品及其他危害性物品等火灾时,火场使用过的水中含有大量化学物质或者本身遭辐射后具有毒害性、腐蚀性,一旦渗入地下,流入河流,均能造成地表、地下水的污染。

4 结论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强化,绿色消防将会越来越突显出自身的优势,这种对于公众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的消防技术必将受到人们的青睐,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篇3

一、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 

1.环保意识的定义 

从根本上讲,环境意识是一个哲学的概念。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也就是说,环境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即环境价值观念,包含有心理、感受、感知、思维和情感等因素;其二是指人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培养中学校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 

环境教育是全民教育、终生教育和全程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是社会赋予教育的责任,目前环保已成为全球人类关注的问题。教育影响着一代人思想,所以我们责无旁贷。近年来中国工业迅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它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遭受着污染的严重危害。有人说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这话虽有点偏激,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许多导致空气、水体被污染而对人体形成危害的污染物的形成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化学学科对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已成国家的议事日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向中学生渗透和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事情。 

二、环境及环境污染的定义和环境污染的分类和危害 

1.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体。 

2.环境污染的定义及分类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进而有害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环境污染一般可以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按污染源的性质可以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按污染源的形态则可以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体物污染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1)大气污染的定义及对人类的危害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并危害人体健康、生物生存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大自然曾经山清水秀、美丽如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工厂及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废气的任意排放,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空气变得污浊最近引起人们恐慌的事件是雾霾现象,冬雾有“冬季杀手”之称,加上工业废气、车尾气、空气中的灰尘、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附着在水滴上,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出行中,这些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气管炎、肺炎、哮喘、鼻炎、眼结膜炎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对幼儿、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均有一定的影响。雾霾天气不仅对人类引起各种疾病、还影响人的心情甚至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等。这些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2)水体污染的定义及其对人类的危害 

水体污染是指由于某些物质进入水体而使水体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且超过其自净能力范围的现象,并对人类及生物生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水体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的,它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以及农业上的农药不合理使用而引起水体污染,水污染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严重的污染。因为人在生活中摄入的水很多,人体中的污染物经过代谢富集起来,从而造成各种严重的危害并导致疾病。如1953年的水俣病事件,主要是含甲基汞的毒水排入水中,甲基汞被鱼吃后,人又吃了甲基汞的毒鱼,由于食物链的富集,而使人类摄入过量的甲基汞,从而使患者大脑受损,导致患者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耳聋目瞎,非常痛苦。造成180多人死亡,水体污染对对鱼类也造成很大的危害,造成大量的鱼类死亡。 

(3)土壤污染的定义及对人类的危害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如铅、镉等重金属引起严重的土染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于农药残留、化肥滥施以及使用工业污染过的水体灌溉造成的。1992年全国有不少地区已经发展到生产“镉米”的程度,每年生产的“镉米”多达数亿公斤。仅沈阳被污染的灌溉区已达2500公顷土地受到严重的镉污染。粮食产量遭到严重的损失。一旦人们吃了含镉浓度达到0.4~1.0mg/kg就会引起疼痛病,而我们所说的水俣病和癌症都与土壤污染有着一定的联系。当土壤污染严重时会造成土地板结。 可见,环境污染给我们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为了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需要加强环保知识的大力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充分挖掘教材中环保素材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介绍,大气污染物的头号“杀手”二氧化硫,其产生途径主要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工厂排放的废气。二氧化硫进入空气中会形成酸雨,酸雨的危害性很大,当酸雨进入河流会污染水源,导致鱼类死亡,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进入土壤会使土壤酸化,植物枯死,影响作物生长;酸雨还能腐蚀建筑物酸雨更会危害人体健康。要防治大气污染应从源头入手,化学科学家正在研制开发替代化石燃料的新型能源、化石燃料的脱硫方法、廉价回收二氧化硫的技术、尾气处理技术等,为减少以至消除大气污染而做出贡献。再如水资源,地球虽有“水球”之称,但可供给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而水体的污染又加剧了水资源危机,应用化学原理可以防止水体污染,如研究反应条件实现产品无污染生产、研制无污染的化肥农药、研制无磷洗涤剂、研制高效低耗污水处理技术等。通过这类实例的学习,都能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2.结合化学实验教学,强化环境教育 

(1)收集有毒气体时,要进行尾气处理,强化环保教育 

中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化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来巩固和深化学科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要在有限的实验中融入更多环保方面的东西。众所周知,在化学实验中,会使用或产生一些有害的物质,如果这些物质进入环境,就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 

化学实验,特别是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会污染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通过三角形的导管,进入相应的吸收液,进入相应进行尾气处理。(如图6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图)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2MnO2+8HCl(浓)3Cl2↑+2MnCl+4H2O 

尾气处理反应原理:(Cl2与NaOH 溶液的反应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 

(2)对实验后的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来加强环保教育 

教师可以把环境污染物作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SO2生成硫酸、硝酸的过程,化学老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进行环境教育。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又可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1)参观水泥厂、化工厂等课外活动时、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活动,并通过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从而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 

(2)通过办展览和出黑板报,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根据我国环境的现状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宣传意义的寄语。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请爱护我们的环境。还有如199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为了地坏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等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寄语的渲染来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如2002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宣传语:生命如歌,让绿色渲染这美丽的旋律。 

(3)聘请环保专家来校作讲座的形式、加强环保教育 

通过聘请环保专家讲座的多种形式和途径,让学生对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对其的治理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让学生通过收集身边环境污染的事例,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还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并开发使用新能源(如图9所示风能),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到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磷洗衣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做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通过课外活动,并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让学生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并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察,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以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活动等。 

4.透视社会热点,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关注化学生活也是成功教学的一个标志,经常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话题,如雾霾、苏丹红事件、塑化剂、三聚氰胺、低碳生活和绿色生活等。以上都是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话题,不妨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在教给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和关注社会的公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指导学生做到不乱扔脏物,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不使用含磷洗衣粉、捡塑料袋、督促父母不焚烧秸杆、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等活动。同时,也可指导每个人都应从防止家庭污染,保护环境通过这些信息的介绍,使学生切实感到环保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少用化学用品,以减少污染,为保护环境而改变生活习惯。 

5.借助多媒体丰富环保知识 

篇4

【关键词】:林业资源;森林防火;预防措施

森林可以称之为地球之肺,其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随着现代人们对林业资源利用需求的不断增大及“掠夺性”资源开发,管理与利用的矛盾冲突也就日趋明显。如不及时改善这种状况,定当危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发展,为此,必须提高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对森林资源的保护,防火灾防滥伐,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

1我国林业资源保护的现状

当前,我国在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诸多不足,导致林业资源保护成效较低,为了更好地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和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当前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的不足进行一下分析。具体来说,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忽略了森林的可持续化发展路线,并影响了森林生态化建设。

(2)林业资源开发过度,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尤为突出。

(3)林业资源开发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缺乏长远的考虑,加上很多林业单位管理模式的粗放科学技术应用成效不高,导致林木的质量与产量日益低下。

(4)林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单一,导致大量的林业资源被无情地浪费掉,例如我国的一次性筷子就导致了大量木材的消耗。

(5)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林业机构往往是习惯与传统的方式和方法。

(6)森林病虫害和火灾,除了人为因素的破坏,一些自然因素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也非常大。

2、森林火灾的危害性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苍翠茂密的森林化为灰烬,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严重损失。同时会烧毁林下植物资源,森林除了可以提供木材以外,林下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这是珍贵的野生财富。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林地失去了森林的覆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容易发生水旱风沙灾害,影响农业稳产高产使下游河流水质下降森林多分布在山区,山高坡陡,一旦遭受火灾,林地土壤侵蚀、流失要比平原严重很多。大量的泥沙会被带到下游的河流或湖泊之中,引起河流淤积。

再者,森林火灾会危害野生动物的生存,森林是各种珍禽异兽的家园,森林遭受火灾后,会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在居民点、农田、山林交错的山区发生了森林火灾,还会烧毁房舍、粮食、农具和牲畜,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森林火灾还会烧死林中的大量益鸟、益兽和烧毁各种林副产品。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动员大批人员去扑火,既耽误生产,又浪费人力物力,甚至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

3、积极进行森林保护的意义

生态环境建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和林地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并且生态系统制约着经济活动。在各种天然系统中,森林总的利用率和生物生产力是最高的。森林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较高,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森林生态系统是防洪保土的根本,洪水迅猛而下是因为森林系统遭到破坏,土地失去植被,导致雨水不能进行截留。其次,土地失去植被,会造成水土流失。

因此,进行森林保护对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以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森林防火的管理措施

森林防火是一项长期任务,因为其突发性和爆发性,一旦失火,损失将无可估计。绿色的森林是人类的母亲,人类的祖先从森林中称霸,继而走向文明。森林是人类生存充要条件。保护森林,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责任,是当今最有意义的公益事业。

4.1加大对森林防火的宣传

健全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网络,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森林防火、参与森林防火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并切实落实森林防火教育进学校、进村镇、进机关、进军营活动,支持建立森林防火志愿者队伍参与防火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用火知识,强化依法用火责任,提高全社会森林防火意识。

加强林火监测体系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森林防火的科技含量。

4.2切实改进森林防火预案和应急预案

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要进一步理顺县级森林公安管理体制,健全县级森林公安机构,加强人员力量,明确执法权限和执法程序,提高管理和执法水平。

4.3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

随着科技的进步,把现代通讯网络引入森林防火中来是必然趋势,建设一套科学高效的森林防火通讯网络,有利于对火情有效监控并及时作好处理,保证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

4.4落实防火责任

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森林防火责任制的“五条标准”,强化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营林单位的森林防火责任,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主要责任人。只有从严从实把责任落实到每一级政府、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员,森林防火各项措施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4.5依法治火,摒弃人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治”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人打感情分,虽然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人情社会”,但面对森林火灾之类威胁生态平衡的事件时,依法治火才是最明智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要把依法治火贯彻到森林防火工作的各个环节,严格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加强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建设,完善森林防火配套制度,提升森林防火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依法严惩破坏森林资源不法行为。

结语: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重点对其保护措施以及管理措施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希望能对未来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促进环保型国家的建设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世宁.如何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J].广西林业,2007(02).

[2]刘新宇.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森林培育模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篇5

基于我国人口众多和正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现状,有效地保护和发展林业,可有效促进新疆林业的稳步发展。新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林业资源,为其发展带来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快速的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带来巨大负面效果,也负责了巨大代价,特别是一些重工业的发展对大气带来严重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在我国新疆一些中西部城市,空气污染的指数居高不下,国际开始加强对各国环境保护进行监察,据资料显示,每年因环境破坏会造成30万立方千米的水土流失,目前,全国沙漠化的面积已经突破了15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6。由此可见,环境保护形势显得非常地严峻,做好林业保护和发展,对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提高新疆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新疆林业现状分析

新疆林业生态与环境保护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生态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进一步地加快我国林业的建设步伐,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与建设面做了一系列的调整,但是在此过程有一些无法避免的困难和瓶颈。(1)自然灾害频发:火灾、病虫害、气象灾害等是常见的林业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严重,具有预防难度大,危害性大,可控性小的特点,对森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遭到破坏后的森林资源基本无法恢复灾后原貌。每年因自然灾害带来的农作物受害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千米,因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量保守估计在200亿千克以上,如果不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谋求发展和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将带来巨大影响。(2)乱砍乱伐现象严重:基于经济快速发展和面对庞大的利益诱惑,木材的需求量逐年上涨,对森林进行过度开发,过度乱砍乱伐造成我国森林覆盖面积不断下降,森林物种多样性逐年减少,并引发生态失衡和水土流失,大大降低森林的生态功能,影响了生态平衡,森林资源匮乏,损失严重,存活的珍贵树木品种和数量逐渐减少,森林面积负增长。影响到森林的自我调节功能。另外,基于我国对粮食的依赖性和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部分地区以砍伐森林为代价来增加耕面积,换取农业的发展。(3)资源消耗巨大:虽然我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林木的资源消耗与供应始终处于矛盾状态,但大多数地区都非常重视木材的出产量,加上一些地区木材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木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巨大资源浪费和损失,使林业资源的消耗量远远高于林业的生产能力。

3林业保护与发展的措施探讨

(1)采取保护性营林建设:林木属于可再生资源,做好可持续的经营非常重要,新疆各地区应以保持生态平衡原则为前提条件,维护人类对林业资源利用的关系,做到合理利用,拒绝林业经营的单向性,形成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全面保护系统和经营保护方式。1)抚育间植:在营林建设过程中,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林木的后期抚育,不断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更好地促进林木的生长。2)护林措施:建立森林资源重点保护区,专门成立护林小组,做好护林工作,加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尤其是在造林之后,做好重点保护与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于林业保护的意识,达到护林的效果。3)因地制宜:根据新疆土壤条件和环境、气候等特点,种植适合新疆土壤与环境条件的林木品种,做好森林的再造工作。(2)建立良性循环机制:森林资源的保护就是做到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以加快森林的成长速度,降低森林砍伐速度。在此过程中,林业补偿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对保护森林的人群予以相应奖励,以此来增强人们对林业保护和发展的意识,逐渐发展成每一个人都自觉遵守的林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机制。(3)加强林业科技支撑:加大林业科技研究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发挥科技力量,用科技手段,实现林业科技创新和林业生产力的提高。在科技支撑下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林业发展水平。(4)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开发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是一对矛盾体,如何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林业生态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应以保护好新疆的天然林业资源为前提,对森林利用和发展模式进行改革、调整,结合市场需求,最大限度解决当前木材供需平衡,实施合理分类经营,大力发展以工业原料林及其他速产、丰产林为主的经营模式,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4结语

森林作为地球上最大的资源库,对地球生态的影响和作用巨大。林业建设与发展承担着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责任。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林业保护和发展现状分析,应认识到新疆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只要增加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并能够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做好林业保护和健康发展,才能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

作者:阿卜杜热西提•喀迪尔 单位:新疆轮台县林业局胡杨林管护站

【参考文献】

[1]杜国晨.论中国林业发展的生态建设之路[J].林业经济,2013(04):11-31.

篇6

关键词:情感教育 差生 心灵施暴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043-01

在人类的心理结构中,包括两种因素,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人对主客体关系的主观体验,它是心理活动的色彩和背景.人的生存和延续种族的过程中,有许多适应生存的方式和手段,而其中情感是最重要的。

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成绩似乎已成为衡量一名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成绩较他人比较差的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差生”自然是苦不堪言,他们从不被这个社会所认可。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家长,对差生的认识偏见都极为之大,一提到差生,似乎就叫人担忧。于是便出现了一些对待他们的不恰当行为,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被称为“心灵施暴”,它比体罚的危害性更大,这些不恰当的行为表现在:

1、远离学生。很多学生,尤其是学习不好的学生课堂上很少主动回答问题,能够对老师提出质疑或到办公室请教问题的那就更少了。一个教师若采用死守住三尺讲台,一手捧书,一手捏粉笔的呆板式教学方法,那学生连于你交流的机会都没有。提倡情感教学就是要打破这种局面,深入学生中。

2、讽刺。对差生进行挖苦,甚至侮辱其人格。如:“你生了一副猪脑”“我要是你,早无脸再读书了”“真浪费了国家的粮食”。这种教育方式将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甚至伤害了学生的灵性,造成学生内在经省精神世界的残缺。

3、冷漠。对差生采取不闻不问,自生自灭的态度,差生往往遭到冷遇和白眼。大多数差生的学习成绩虽然差,但自尊心很强,往往争强好胜,喜欢显示自己,企图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一旦遭到冷落,白眼太多,就会自暴自弃,自甘落后;虽有上进心,但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心灰意冷,失去学习兴趣。这种教育方式给学困生心灵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这时,他们便另作途径,如通过与别人打架、顶撞老师,以其来满足自己争强好胜的虚荣心。

4、贬低。用优秀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差生,达不到要求就任意贬之。经常受到贬责的学生自信心受到强烈冲击,会产生自卑心理,抬不起头,甚至受到同学的歧视,造成过重的思想负担,最终自暴自弃。在智力和心理发育上比受体罚的差生危害更大。甚至有可能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完全毁灭。

5、抹煞。无视差生的进步,即使成绩提高,也认为不真实,这种行为极大地挫伤了差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使他们心灰意懒,导致学习意志消沉。教师应该要懂得知识的积累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人的十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差生也是如此,他们并非处处都差、时时都差。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时也有一些进步。

6、恐吓。对不守纪律的学生采取威吓的手段,如上课不听课时,就威吓他:“再不听课就不准你在学校读书”或者“不准在教室坐”等等,这样只能使差生产生对抗心理。教师应对差生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耐心引导,切勿嫌弃他们。

以上均属“心灵施暴”现象,老师虽未对差生体罚,可实际上对差生成长造成的伤害与一顿殴打性质是一样的。“心灵施暴”受到的伤害甚至比体罚更重,体罚只是身体受到伤害,恢复的时间不算长,但心灵的伤害却可能伴随着孩子的一生,严重的话甚至能扭曲孩子的心灵。心理学家爱基兰德说:“心灵施暴可以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完全毁灭。” 要转变这种教育模式首先应该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是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转变教师观念是情感教育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教师观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教学观。过去的教学观是一种应试的教学观,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进行。学生成了被动的“吸收器”——学习的奴隶。而情感教育观截然相反,它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情知并重。这一教学观使教师唱独角戏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第二,学生观。长期以来,把学生人为得划分为优等生与差生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情感教育的学生观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都能学会只要给他们提供了适当的前提和适当的学习条件”。这一学生观表明,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是不是好学生不能仅以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还应该包括情感发展水平的高低。

第三,评价观。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选拔少数淘汰大多数,这实质上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全面发展,来换取少数学生的个别发展。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年复一年地遭受挫折羞辱,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观念,被这些预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摧残了。

时下社会是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社会,这个社会学要的是具有健全人格、身心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那些高能力、低情感的发展极度不平衡的,人格不健全的人必将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在高科技发展的时代,人们真诚呼唤着情感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照,对人的人文素养的陶冶。教师们,热情地善待每一位学生吧,让这些幼苗在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陶冶下健康成长,日后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病虫害;结构调整;可持续治理

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灾害之一,其危害不仅是粮食增产的障碍,也是降低农产品品质的主要原因。为此,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促进我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

一、引起病虫种群变化的因素

1.耕作制度的改革

耕作制度的改革,引起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利的一方面是恶化了一部分害虫的生存环境,抑制了其发生为害,但同时又为另一些害虫的生长繁殖创造了便利条件,结果使一些潜伏的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其为害更加猖獗,一些间歇性暴发害虫变为常发性害虫。

(1)单作改间作。间作套种因为具有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和光能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等优点,成为我市农业增产的主要措施。间作套种抑制了一些害虫的发生,但同时由于套种免去了一些耕作措施而导致另一害虫的发生加重,如棉花由单种改为麦棉间作,使小麦田蚜虫天敌迁入棉田,控制了棉花苗期棉蚜的重发生,甚至不需要防治。但同时麦棉间作由于冬天不能全面翻耕,红蜘蛛在土壤中能安全越冬,导致次年红蜘蛛基数较大。再如玉米棉花间作,由于地力消耗大,如果此时不能保证作物生长的养分需求,作物抗逆性就会变差,田间杂草增多,相应地增多了红蜘蛛的寄主,越冬后红蜘蛛先上杂草,再上玉米,最后在棉花上定居越冬,形成了恶性循环,一但高温干旱,其危害将更加严重。

(2)不同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市

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随之发生了一糸列的变更。如我市的小麦种植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急剧增加,截至2001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达8.7万hm2,小麦种植面积的增大,一定程度上为麦田病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殖条件,导致一些麦田害虫的猖獗发生。如小麦红蜘蛛,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发生程度逐年加重,2001年发生面积达3万hm2,盛期虫量高达防治指标的十倍以上。去年又是一个大发生年;再如小麦穗蚜,近16年来其发生程度也呈稳步上升趋势,且居高不下,据2002~2008年调查统计,历年发生面积均达3万hm2以上,盛期虫口密度高达5000~6000头/百株,远远超过其防治指标800头/百株,小麦蚜虫的大发生还引发了小麦黄矮病等病害的流行。复播作物如玉米、大豆等种植面积的增加使玉米螟、粟灰螟、豆天蛾,大豆包囊线虫、麦叶蜂等病虫的发生均有抬头。玉米螟原来在我市一年只能发生二代,现在由于地膜覆盖玉米早熟,特别是甜、糯玉米等一些新品种的引进,其生育期较短,致使寄主作物跨度大,为玉米螟生存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寄主,出现世代重叠现象,一些地方玉米螟一年发生三、四代,虫口密度最高可达20%以上,农贸市场玉米螟幼虫随处可见;由于复播大豆不注意轮作倒茬,连年复播,导致大豆包囊线虫、豆天蛾发生严重,据调查,在我市泽州县等地大豆包囊线虫被害株率高达20%~28%,高平市被害株率达18%~20%;豆天蛾1998~2005年连年在泽州、高平等地严重发生,被害株率达48%以上,百株虫量高达25.6~31.2头,部分地块被吃成光秆。

2.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出现许多新的变化,给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以果树、蔬菜、中药材等为主的经济作物在我市的大面积种植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农作物的生态环境,一些新的病虫害有所抬头,危害较重。覆盖面较广的主要有果树叶螨、介壳虫、桃小食心虫、梨黑腥病等果树病虫害,蔬菜棉铃虫、菜青虫、小菜蛾等蔬菜虫害,党参根腐病、山茱萸白粉病、炭疽病等中药材病虫害,许多农户对这些病虫害防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经验,导致其发生势头有所蔓延。

3.新品种的引进

农作物品种存在病虫害抗性方面的差异,在20世纪50年代小麦锈病是影响我市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推广小麦抗病虫品种后,条锈、秆锈等病害几乎绝迹,叶锈也几乎不存在,但近几年来,因盲目引进外地一些作物品种的同时,忽略了对病虫害抗性的筛选,使一度绝迹的一些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如泽州县水东乡一农户盲目从河南引进一农家小麦品种,结果种植该小麦品种的地块小麦条锈病严重发生,减产达30%~48%。

二、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的对策

目前我市大面积防治病虫害实际上主要还是采用化学防治,化学农药防治可以直接杀死害虫,迅速压低虫口密度,但不可能彻底消灭害虫种群,残余病虫害一但遇到适宜的三因素条件,还会迅速大量繁殖再度危害。长期施用化学农药,反过来又增加了害虫的抗药性,杀死了大量的天敌,增加防治成本,导致病虫害的发生更加猖獗。化学农药的大剂量施用,往往导致农药残留超标,某些粮食作物和蔬菜水果特别是中药材,由于农药投入超标,农药残留率达到了40%~50%,有违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在目前新形势下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搞好我市病虫害防治工作,就必须转变观念,统防统治,从农业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综合协调农业、植物检疫、化学、生物、物理等方面,达到防治病虫与持续安全、高效、低成本的三重目的。

1.耕作制度恶化病虫害生存的条件

耕作制度的改革必须合理,种植制度要和土壤耕作、肥料使用、灌溉排水、植物保护等制度综合配套,互相协调,确保“养”、“用”、“促”、“抑”兼顾,恶化病虫生存环境,在有水利条件的地区要三沟配套,排灌分开,不串灌、漫灌,防止有病虫害的水流入无病田,浅水勤灌,适时搁田,可延迟或减轻病害。合理追肥,不过量偏施,迟施化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反之则弱。可以选用一些对天敌较安全的广谱性农药,遵循“高效、低毒、低残留”原则施用,最好不要在农作物生长期施用,以保护春季的天敌初始种群,或者采用隐蔽式施药方法(处理种籽、涂抹茎秆等),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2.引进和推广抗病抗虫新品种

严格来说,农作物优良品种应该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抗害(抗病虫)的特性,但要某一个优种完全具有以上的特性确实不易,往往是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高产不抗病,抗病不高产。我们在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时,要采取严谨的科学态度,通盘考虑,权衡利弊。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引种调种时一定要按照《植物检疫条例》等有关法规规章,积极申报植物检疫,将危险性病虫害拒之门外。二是在引种调种过程中,一定不要盲目引进中感及高感病(虫)品种。三是在引种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引种先试验,推广先示范”的原则。

3.加大植物检疫力度

植物检疫是以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由于一些技术人员特别是一些农民朋友对植物检疫对象的危害性不重视,对检疫法规不了解,一听到有高产品种,不论是否带有植物检疫对象,不论是否适合本地自然条件,大调大运,导致后果不堪设想。

4.大力开展“低耗、持续”的生物防治

近年来,由于过多地施用化学农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对人类及动物(包括天敌资源)影响极大,提高生物防治水平,促进病虫害可持续综合治理,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防治作用物,如天敌昆虫和昆虫病原微生物来调节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使其虫口密度持续保持在经济所允许的受害水平以下的一种方法。近20年来,欧美等一些西方国家在总结了化学农药对环境产生的一些弊端后,提出减少对合成化学农药的使用,提倡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病虫害的综合治理,通过生物防治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这显然是符合新时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

搞好生物防治,要注意贯彻“高效低耗,可持续治理”,具体说来:一是要尽力保护和利用自然界的生物资源,如天敌、有益杂草和微生物;其次,对环境不应造成不良影响;另外还要考虑低成本和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切忌盲目过分强调使用高成本的生物杀虫剂,以免浪费大量的资金。我市天敌资源极其丰富,保护和开发利用好生物防治资源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尤其是为害一年生农作物的害虫,如玉米螟、棉铃虫等,非常奏效。我市沁水县生物防治站,利用赤眼蜂和七星瓢虫等有益生物,连续放蜂数年后螟虫等虫害得到了控制,发生程度甚轻。

篇8

2016幼儿园开展世界地球日活动总结一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万物的母亲,人类的家园。曾经,她是那样的美丽壮丽,和蔼可亲。然而,不知从何时最先,地球妈妈的脸上最先笼罩起阴霾,她最先饮泣,最先!为了借助世界地球日这个有利的教育契机,培育栽种提拔全校少先队员节约资源、珍爱环境,做地球主人的意识。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围绕着今年的主题善待地球 可持续成长,开展我为地球妈妈生日献礼六个一系列环保主题活动:

1、进行一次国旗下讲话。

2、一次主题活动:各年段开展节约一滴水从我做起勤俭节约奔小康勤俭节约从一做起节约一张纸等主题活动。

3、一次画画竞赛:中年级举办地球妈妈我想对你说画画竞赛,队员们用自己的笔描绘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4、一次家长问卷查询拜访:对一二年级的家长进行环保常识问卷查询拜访。从抽样问卷中,了解到大部分的家长环保意识照样较强的,同时家长们也进展黉舍能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做环保小卫士。

5、看一本环保书:全校结合书香校园活动。并填写好阅读记录卡。厚厚的一叠记录卡,足可以看出队员们的环保热情。

6、高年级进行我为环保做些啥作文竞赛。从队员们的作文中,可以感触感染到,小小年数的他们也在为我们现在的环境污染而担心,也进展用他们稚嫩的小手为环保做些什么。有的队员的环保意识较强,已经用他们的小手拉起了大手。

活动暂时告一个段落,然则每个队员的环保意识还必需从小事抓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毕竟这是全球面临着严重考验的一个大问题。进展更多的小手拉起更多的大手,共同来珍爱这个赖于生计的美丽的家园。

2016幼儿园开展世界地球日活动总结二

为了让幼儿从小珍爱地球,保护环境,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结合x月xx日第xx个世界地球日,xxx幼儿园开展了保护环境 善待地球为主题的绿色环保活动。

教师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分别开展了变废为宝亲子创意大赛、关爱地球、关爱生命绘画展览;我为地球添色彩捡拾垃圾义务劳动等活动,提高幼儿、家长及社会公众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倡导大家节约一张纸、一粒粮、一滴水,减少一次性木质筷子、塑料袋的使用,多乘坐公共汽车出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让每一个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保护环境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体会这次活动的意义,也认识到了环保绿化的重要性;更是用实际行动来宣传环境保护,用实际活动美化我们的环境。让我们携起手来,播种绿色,放飞希望 ,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2016幼儿园开展世界地球日活动总结三

在纪念第47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中,幼儿园以地球、绿色、我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种子。

在活动中,各班根据幼儿特点精心设计了活动内容,题材丰富,形式新颖,寓教于乐,符合每个班孩子的特点。小班的老师们通过绘本教学《大树在唱歌》的形式,让孩子们明白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同时,她们开展了给地球妈妈过生日活动,唱生日歌,观看环保图片,加深孩子们对保护环境的认知。

中班老师通过绘本《美丽村》,被村民到处乱扔垃圾让地球变得不再美丽,各种塑料垃圾让地球肚子生病的故事,使孩子们知道随手乱丢垃圾以及各种不易分解的塑料制品的危害性。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搜集到的废旧物品进行分类,并再利用制作成了环保垃圾袋。

大班老师则带着孩子们观看并讨论了环保动画片《兔子的自述》,并一起阅读了绘本《树真好》,孩子们在老师轻柔的声音中感受着树木对人类及动物的好处,生活中有关树的一切美好的记忆和体验。他们还以自制绘本的方式,记录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2016幼儿园开展世界地球日活动总结四

4月22日,我园在幼儿园开展了以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低碳生活、绿色消费为主题的世界地球日活动。其目的在于倡导大家环保行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营造人人保护环境的氛围。

活动前幼儿园利用海报和公示栏,将活动告知家长。各班利用一日生活环节的等待时间组织幼儿学习环保儿歌。中大班教师指导幼儿利用手中的画笔绘制保护环境绿色行动的环保画,以激发幼儿保护地球的美好心愿。

活动当天,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全体家长和幼儿的参与。在幼儿园操场上开展了垃圾分类大家学,教师和家长现场教幼儿学习区分垃圾的分类。在幼儿园的风雨棚下进行环保宣传及幼儿环保画图片展,宣传教育幼儿保护环境。在环保儿歌大家颂活动中,各班教师负责现场指导幼儿学习环保儿歌。在环保呼吁我响应的活动中,家长和幼儿用彩笔表达自己对保护环境的心愿和决心。幼儿园的环保小天使们还给每一位家长分发《家庭节水节电小妙招》、《家庭绿色消费》等宣传单。呼吁大家积极响应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的活动。

总之,活动让我园的孩子们知道了如何将垃圾进行分类,懂得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的绿色低碳生活的方式。我园将会持续不断地对幼儿进行保护环境,将环保教育坚持到底。

2016幼儿园开展世界地球日活动总结五

2016年4月22日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为了让幼儿从小珍爱地球,树立环保意识, 4月21日,在第47个地球日前夕,我园开展了《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篇9

一、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

农业污染主要有面源污染和点线污染两种情况。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燃烧农作物秸杆造成的,染源面广。点线污染主要是由工矿企业,人们生活排出的废水、废气和动物粪便造成的,虽然是局部污染,但有时对动植物和人类影响较大。

1、面源污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市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基本上以化肥当家,农家肥用量很少。20*年,全市化肥施用量按折纯计算达17.8万吨,平均每亩耕地达47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5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近几年每年用量达4000吨左右。据应城市农业局环保站调查,亩平耕地农药使用量为1.31公斤,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32倍。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农用薄膜用量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膜在土壤中残留逐步增加,难以分解。化肥、农药的流失和农膜的残留,污染水、土壤和空气。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耕牛减少,加上农村大量使用煤和液化气作燃料,农作物秸杆未得到利用,许多在田间被焚烧,产生浓烟,污染大气环境。

2、点线污染。*市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虽然基本能达标。但工厂多,集中后浓度较高。生产、生活废水长期排放,造成城区、集镇、村旁的塘堰河流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当工厂出现事故时,排放的废气超标,也会污染周围的空气。*市每年出栏生猪200多万头,家禽7000多万只。这些动物的粪便如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在堆放过程中污染了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市交通发达,来往的汽车排放的尾气也对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二、农业污染的影响与为害。

农业投入品中无机物大量广泛使用,除了被农作物吸收一部分外,其余的被土壤吸附,流入河水,弥漫入空气,残留于农作物产品中,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治理难度较大。可再生资源未充分利用,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1、污染了环境。化肥、农药大量使用,有机肥施用少,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板结,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物污染了土壤。特别是施用劣质化肥,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影响农作物生长。长期大量使用化肥,排入塘堰河流后,使水体富营养化,水中藻类得到充足的营养后疯狂生长,导致水中含氧量降低,影响水生动物正常生活,有时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由于部分地区地表水污染较重,有些农户只得打井取水,以保证生产生活的需要。因工厂废水污水污染了河流,在农作物需水的高峰季节,遇上天旱,沿河地区用污水灌溉农田后,导致农作物畸形生长,有时造成死苗。工厂排出的有毒气体,直接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和人们身体健康。20*年*月,*市某工厂因故造成二氧化硫泄漏,导致大悟县芳畈镇6000多亩农作物受害。集中大量燃烧农作物秸杆,污染了空气,加剧了温室效应。特别是公路沿线,造成浓烟弥漫,能见度降低,有时造成交通事故。

2、降低了农作物品质,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单一使用化肥,使农作物品质降低,口感差,上市价格较低。单纯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病虫,使病虫抗药性迅速增强,加重环境污染。为此,人类加紧研制新农药防治病虫,但新农药的研制速度难以赶上病虫抗性增长速度。农民常常加大用药量,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使病虫抗性更强,形成恶性循环。另外,由于用药数量和次数的增加,在安全间隔期内仍然使用农药,使农作物产品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增加,直接影响人们身体健康。上世纪末,武汉市蔬菜实行准入制度后,*市少量蔬菜因农药残留超标不能上市。

3、浪费了资源。化肥、农药、农膜主要是通过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出来的。*国地下矿产资源不太丰富,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进口量大。农业投入品的大量使用,加剧了能源紧张状态。农作物秸杆通过水、肥、光照、热量等可以生产,是可再生资源。但*市每年有数百万吨秸杆被白白燃烧浪费。一方面不可再生资源过度使用,另一方面可再生资源又被白白浪费。不仅增加投入,也浪费了资源。

三、治理对策

农业污染要采用法律、生物、物理等措施综合治理,要研究、推广、普及新技术,提高治理水平。要对农业内部废弃物实行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减少无机投入品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品质,增产增效,以达到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和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1、推广农作物桔杆、动物粪便深度开发利用技术。一是利用稻草生产食用菌。*市应城、安陆、云梦等县市利用稻草生产双孢菇,每亩可获收益万元以上,搭棚的稻草和生产了双孢菇的废渣是优良的农家肥。这条草——菇——肥的路子使稻草既可增值,亦可肥田。

二是大力推广沼气池。利用动物粪便或农作物桔杆生产沼气,可用于照明或作燃料,残渣和沼液可用作肥料。猪——沼——果,猪——治——鱼的模式,既可生产能源,又能增加有机肥,还能改变农村卫生面貌。三是秋冬季节推广麦田盖草,既能保温,使农作物免受冻害,又可作下茬农作物有机肥。四是用稻草种土豆。将稻草直接铺在田里种土豆,土豆易收获,也做到了稻草还田。

2、科学施肥。要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用量。*市主要蔬菜产区大量使用鸡粪、猪粪、人粪尿等有机肥,基本不用化肥,果园用土杂肥作底肥,培肥了地力,提高了作物品质,产品在各地十分俏销。云梦县隔蒲镇施用农家肥长出的黎蒿,在武汉三角塘、皇经堂等蔬菜批发市场有一定名气,俏销价高,深受顾客青睐。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可推广农家肥与化肥混用,以农家肥作底肥或当家肥。可先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试行逐步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湿度、天气、农作物的特异性和不同生育阶段,确定施肥品种及数量,减少肥料流失造成的污染,实现高效低耗。

3、科学防治病虫害。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应用推广基因技术和生物技术,推广栽培抗病虫品种和轻型栽培技术,恶化病虫生活环境。运用高压汞灯等物理防治措施,降低害虫数量。加强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研制推广,严禁使用国家和地方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在安全间隔期内不得用药。要组织、推广机防队防治病虫,做到统一测报,统一防治、分户结算,做到科学用药,提高防治效果。

4、逐步推进规范化农业生产。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逐步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研究、制定、推广落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生产基地,扩大种植面积。通过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等无机投入品的数量,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污染。

篇10

第一条凡卫生系统医学实验动物工作规划,由卫生部科教司统一管理。卫生部科教司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医学实验动物学专题委员会作为卫生部的咨询机构,协助制定实验动物规划、管理条例,科研课题论证和科技成果审查等。

第二条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科教处设专人主管实验动物工作。并成立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由主管业务领导和实验动物部门负责人组成。各基层也应建立相应的组织。

第三条本条例所指的实验动物包括用于科研、医疗、教学、检验、预防医学等方面的鸡、大鼠、小鼠、地鼠、豚鼠、家兔、狗、猫、猴、猪和其他经过实验室培育的野生动物。

第四条本管理条例适用于卫生系统一切实验动物的科研、生产、繁殖和使用过程,保证实验动物的质量,同时保护使用动物和管理动物人员的健康的安全。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房舍设施和饲养管理

第五条实验动物的房舍设施要求。

1.实验动物的生产和实验部门应分开为独立的建筑。包括工作人员更衣洗澡间、动物饲养室、洗刷消毒室、饲料储藏室、垫料储藏室和隔离检疫室,粪便、污水、用过垫料、动物尸体和废物应有安全处理设施。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动物如无菌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纯系动物和裸鼠均应有符合特定要求的建筑设备、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动物室设施应有良好的换气通风装置和排水通道,室内六面光洁,设有防鼠防虫和降温防寒等设施。

3.猫、狗、猴等大型实验动物的繁殖室或实验室应有适当的运动场地,可靠的铁丝网或高墙和双层门的设施,以防动物逃遁。

4.感染和放射性及其它危害性试验的动物应严格按安全规定进行建筑,以防污染环境。

5.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动物室建筑,周围至少应有20米卫生间隔区。

6.新建动物室的选址,工程设计等必须由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第六条一般动物室的管理要求。

1.动物室应保持整齐、清洁、安静,室内动物不能过密,每笼动物只数不能过多。

2.各动物室有其专用的工具,保持清洁,各种笼具要定期清洗消毒,垫料经高温或药物消毒,及时更换。

3.动物实验室和繁殖室室温应相对稳定。

大鼠小鼠18—22℃

豚鼠18—20℃

家兔15—18℃(户外饲养不拘)

地鼠19—26℃

室内相对湿度以40—60%为宜,氨浓度20ppm以下,噪音在70分贝以内。

4.不同品种、品系的实验动物和不同来源的动物原则上不准在同一室内饲养。

5.每个饲养室应有严格的生产繁殖、饲养和使用记录,卫生管理、消毒管理制度,每个动物笼必须有记录卡片,育种群每只动物应有档案,逐项填写,字迹清楚。

6.繁殖动物应保持动物的健康,不准饲养有病(指有临床症状)的动物,严禁在饲养室内处死动物。

7.饲养室已发出的动物,不准回收饲养。

8.禁止非繁殖动物室的人员进入繁殖室。

第三章实验动物的工作人员

第七条根据实验动物室的不同规模和不同工作性质,配备一定数量饲养员和少数不同专业的科技人员如兽医、病理、微生物、卫生学、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等人员,在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动物繁殖室内,其负责人中必须有1—2人是从事实验动物的专业人员。

1.实验动物的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水平,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经验技术交流。努力掌握现代实验动物学知识和技术。

2.动物室技术工作人员的职称按卫生部规定的技术职称条件考核晋级:技工、技士、技师、主管技师、副主任技师和主任技师。

3.技工应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并经过三个月以上的实验动物专业的培训,懂得动物学、微生物学和饲养技术的一般知识。

4.实验动物工作人员应带头遵守动物室的一切规章制度,工作操作守则(操作规程另定)。

5.实验动物工作人员应每年体检一次。如有传染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肠道传染病和带菌者,传染性皮肤病者应调换工作。

6.对人畜共患的动物的传染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7.切实保障实验动物工作人员的健康,应给予必要的劳动保护和与医护人员一样享受同等医疗保健津贴。

8.保持动物室工作人员的稳定性,不宜随意调动。

9.动物室工作人员应随时检查动物健康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

10.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动物室,如因参观学习而必须进去,须经业务领导同意并在指导下进入。

第四章实验动物的要求

第八条常用实验动物的品种按国际通用品种:

小鼠:NIH,C3H,BALB/C,615津白1,津白2。

大鼠:WistarS.D.

豚鼠:DunkinHartley。

家兔:新西兰家兔,日本大耳白。

地鼠:金黄地鼠。

1985年使用以上品种品系。1986年起最低要求使用封闭群动物。

1.可按科研要求繁殖饲养特种的实验动物品种品系。

2.科研、检定要求使用同一来源生产的动物,各次试验应注明来源。

3.外购实验动物逐步做到从实验动物中心或繁殖场购进。勿用来源不明的实验动物。

第九条鼓励实验动物的科技和繁育人员,选育出我国实验动物的新品种和新品系,同时开发我国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定向驯化和培育成为实验动物。对作出成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条引进国外动物之前,必须先对提供单位进行了解,作好准备后才能引进。引进后必须经过2周以上的检疫期,检查病原微生物,证明健康无病后才能使用。

1.国外引进实验动物应具有遗传背景,动物检查证明,品系的全名等资料。

2.各单位由国外引进实验动物后,应向卫生部委托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登记。由中心定期向有关单位公布交流,以避免重复引进造成浪费及混乱。在必要时可请有繁殖条件的单位扩大生产,以便供应其他单位使用(原种)。

第五章实验动物的检疫和传染病的控制及处理

第十一条凡外来实验动物至少要经过2周以上的隔离检疫,以防传染病的侵入。外观无病征(必要时作相应的实验室检查阴性者)方能进入饲养繁殖室。

第十二条动物发生疾病死亡应及时进行病理尸检或其他实验室的检查,作出诊断,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报告负责人及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有病动物不准作动物试验,发生传染病时,原则上全部销毁。房屋、用具、笼架、垫料、衣帽鞋等必须进行彻底消毒,动物室封锁一定时间后才能使用。

第十四条实验动物发生烈性传染病流行时,应立即上报卫生部实验动物检定中心,同时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措施,以免传染病的蔓延。如有拖延或隐瞒不报者,所在单位要承担责任。

第十五条实验动物的检疫由实验动物检定中心制定。

第六章饲料和饲喂

第十六条为了保障实验动物的营养和健康,保证动物的质量,必须供应实验动物全价饲料。根据实验动物品种和实验不同,各种动物饲料必须有严格的配方,按一定操作规程加工制成成品。

1.饲料原料应为优质的,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粮食。防止野鼠、昆虫、化学药品和农药的污染。成品应放在塑料桶内,最长不宜超过2个月。置于低温储藏库

内,可适当延长保存期。

2.逐步推广使用颗粒饲料以代替直接饲喂粮食和青绿饲料。

3.新鲜饲料,如水果、牛奶、牛肉必须冷藏(4℃—8℃),新鲜蔬菜必须洗净,凉干后再用。

4.饮水必须符合城市饮水卫生的标准。水瓶定期消毒,防止堵塞或水管过大漏水。

5.必须定时定量饲喂实验动物,禁用残羹作为实验动物饲料。

第七章实验动物的供应

第十七条经上级主管部门和实验动物检定部门的检查确定的实验动物中心或繁殖场,提供保质保量的实验动物。

1.提供的方法可采用签订合同,双方互相保证,按计划供应。

2.实验动物的原种供应必须事先商定,按双方协议供应。

3.实验动物的远途运输供应,必须解决好运输笼具,特别无菌动物及SPF动物的无菌状况必须保证。

第八章实验动物检定中心

第十八条卫生部确定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为实验动物检定中心(简称检定中心)是卫生部领导的一个实验动物检定机构。

1.指导和帮助卫生部系统所属的实验动物的单位进行实验动物微生物监测,遗传监测和环境饲料污染的监测,确保实验动物的质量。

2.定期抽查实验动物,发出检查报告。帮助基层单位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动物质量。

3.接受各单位申请监测要求,作出监测报告。

4.接受咨询,收集实验动物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提出预防的措施。

5.监测并指导各单位饲养合格的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6.为了加强管理提高实验动物的质量,逐步达到标准化,卫生部决定在北京、上海两地试行合格证,北京由检定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共同负责。上海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和上海市卫生防疫站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