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养生学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动性;概念;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291-01

一、农村中下层初中生数学学习主动性培养的概念解析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突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性、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已经成为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着重突出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探究性,这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变革,更是教育教学理念和思维的转变。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重点就在于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去体验知识,锻炼能力,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

农村中下层学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习成绩偏差的农村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能够改善学习成绩的。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根据他们的现有学情,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创设现实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数学的教学内容,能让学生自觉和积极的参与思考和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理解并掌握文化知识、发展自身能力。

二、农村中下层初中生数学学习主动性培养的意义探究

1、体现时代性的优势,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就是不拘一格,各式各样的人才观,与此相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意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性选择、推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运用者,可以发展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智力也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2、把握规律性的优势,定位了教与学共同发展的结合点

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是把握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很好地改革教材和教学方法的体现。随着教材改革的全面铺开,初中数学课教材已经实现了新旧转型,教学方式也做了创新和改革,尤其是增加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环节,自主探究的环节,如:“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阅读天地”、“操作平台”、“辩论会”等;初中数学课每一单元开头都设置了“探究主题”(探究活动)来指导单元教学,案例和活动也较多。总之这些变化都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习主动性等主体性精神,变革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

3、富有创造性的优势,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品质

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品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品质是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习中,突出学生主动性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始自终充当主人的角色,他们把教学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在活动中,能够确立敢于负责的意识和精神。主动性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与教师、同学频繁的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的艺术,从而使自己具有一定的亲他性。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既能够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又能使别人有表现的机会,共同的活动是人们交往的前提,学生在共同的活动中将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合作。

4、强化沟通的优势,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主动性的培养,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我们知道,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相倚,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自我发展的自主参与者,是积极的探索与创造者,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关系。教师能够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参与愿望,学生就会有明显的向师性。他们高昂的参与热情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教师的教育热情,一种更加强烈的情感或许由此产生。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学生的人格价值也会得到体现。在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也会感受到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对学生无私的关爱,从而增强对教师的理解与尊重,教师的人格价值也会在学生心目中得到升华。

5、活跃的课堂气氛优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形成多边的教学交流,这是课堂气氛活跃的前提。学生主动性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需要(即表现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通过参与,学生可以获得表现的机会,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课堂上洋溢着的不只是教师的热情。成功的体验更有助于学生求知欲望的产生。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会让师生双方体会到教学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将形成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并不断反思学习方法,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由此看来,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特点,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发展,通过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教学过程整体的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食材;食物;食品;药用食物;功能食品

Abstract:By different meanings of ancient and present food materials,as well as differentiation of food of same type,food products,medicinal diet and functional food,it puts forwards detailed concept of detailed food material and concerned study range,offering foundation for further food material research.

Key words:food material;food;food products;medicinal food;functional food

食材作为食材学的单位要素,具有特定的内涵和范围,然而自古至今,在食物本草等典籍记载及人们日常生活习用中,食物、食品、饮食等概念重叠交叉使用,对食材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念和范围界定。近年,为养生保健服务的中医食疗学发展迅速,可是其基础学科尚未完善。为构建食材学,推动养生康复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医学的繁荣进步,有必要对食材的内涵进行研究。

1 建国前对食材的理解

通过对古代记载的有关食物、食养等典籍的研究发现,在宋朝虽没有明确的食材定义,但是人们己使用食材来区分与食物及食品等的不同。经过唐朝五代食物本草的兴起与繁荣,到宋朝进入食物本草的应用阶段,食疗、药膳广泛普及,人们对食材、食品、食物等具有不同的理解,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饮食养生保健理论至今仍具有临床及实践意义,如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在《食鉴》四卷中倡导“食养六要”,即“食品无务于淆杂,其要在于专简;食物无务于浓酽,其要在于醇和;食料无务于丰赢,其要在于从俭;食材无勿于奇异,其要在于守常;食制无务于脍炙生鲜,其要在于蒸烹如法;食用无务于餍饫口腹,其要在于饥饱处中”,指出了食物从选材到加工,直至入腹的整个过程的六点要求,并在不同的过程中提出了食物、食品、食材、食料、食制、食用的不同称喟,是古时对平衡膳食的精辟论点。从中可知,在宋代,“食物”是指可直接入口食用,己加工好之物;而“食品”的“品”为名词,又如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因此食品是指食物的种类、品种;而“食材”,其义则为烹调所用的食物材料。

2 同类概念——食物、食品、饮食、药用食物、功能食品

随着现代营养学的发展,与当代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同类概念诸如“食物”、“食品”、“饮食”、“药用食物”等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如“食物”通常指能够满足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需求并利于寿命延长的物质。具体的范围,包括加工品,半成品和未加工品,它的來源可以是植物、动物或者其他类別,例如食用菌藻类,亦或发酵产品如酒类等;“食品”,在《食品卫生法》[1]第五十四条中规定:“为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饮食”的含义有:①动宾词组,是指可饮用的流质食物;②联合词组,当指流质和非流质的食物,即饮品和食品。目前约定俗成的看法倾向于后者。“药用食物”与“功能食品”属现代词汇,是伴随着保健科学的繁荣而风糜起来的。在中药的发展过程中,有药食同源,药食同根之说,即最初的药物来源于食物,食与药根源相同。多数食物通常具有两种特性,用之充饥为食物;用之疗疾则为药物,因此对于可以药食两用的食物通常称为“药用食物”,古代称为“食药”,长期服用没有毒副作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简单的讲为具有药用功效的食物,为“药用食物”。“功能食品”与现代营养成分研究分析有关,是现代营养科学发展的产物,是指食品中含有重要分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对健康有益处或对机体某一或某些特定生理的,也可以是心理的状态具有改善的作用,其作用非正常基本营养成分所具备。在我国通常人们将功能食品称做营养保健食品。“功能食品”有利于因体质、因症施食的使用,因此是传统治未病思想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产物。

通过上述食物、食品、饮食、药用食物、功能食品的概念分析可知,食物、食品及饮食三者定义的外延基本重合,没有严格区分,通常可互代互用;而药用食物与功能食品为食物、食品、饮食中的一部分。

谷英敏,等: 食材内涵古今辨析

3 食材的现今应用及文字内涵

宋以后至民国时,未见有关使用“食材”这一术语的书刊和典籍。“食材”在古代及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记载,拆开来讲,“食”有两种读音、两种词性:①“shi”:具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作动词意为“吃”,如《礼记·大学》:“食而不知其味”。作名词一种解释是:“饭,饭食”,如:《说文》:“食,饣米也”、《周礼·膳夫》:“掌王之食饮”;第二种解释是“粮食”,如:《战国策·西周策》中有:“籍兵乞食于西周”;第三种解释是指“食物的通称”,如 《乐羊子妻》中有“受嗟来之食”。② “si”:作动词用,意为“供养”或“给……吃”,如《商君书·农战》中有 “先实公仓,收条以食亲”。材,为名词。①本义为木材、木料,如《说文解字》:“材,木梃也。”(梃,棍棒;注云:梃,一枚也)。 ②泛指原料、材料:《周礼·太宰》:“饬化八材。”引申义为凡可用之具皆曰材。现在“材”义广泛,可指资料,如:题材、素材;可指人的体貌,如:身材;可指资质、本能,如:蠢材、因材施教;通“才”,才能,能力,如《书·咸有一德》中:“任官惟材,左右惟其人。”;通“财”,财物,如《墨子·公孟》:“广辟土地,著税伪材。”

食材这一术语是二十一世纪始出现在一些养生保健书籍中,如顾奎琴编著《中医保健养生食材精粹》,书中撷取了38种中医保健养生食材,如白果、百合、白及、白芍、大枣、当归、冬虫夏草、杜仲、番茄、蜂蜜、甘草、枸杞、海参、何首乌、红薯、黄瓜、黄精等;林裕森《欧陆传奇食材》,介绍了脍炙人口的欧陆九大传奇食材,如摩德纳传统巴萨米克醋、布列塔尼贝隆生蚝、布雷斯鸡、盖朗德盐之花、哈布果伊比利亚生火腿、帕梅森干酪、罗克福尔蓝霉乳酪、阿尔巴白松露和佩里戈尔黑松露;蔡澜著《蔡澜食材字典》,书中涉猎的品种为中外饮食中最为普通常见的各种粮食、蔬菜、水果、鱼肉和调味配料,如芥蓝、番茄、冬菇、大豆、玉蜀黍、西瓜、栗子、腐乳、酱油、胡椒、羊、鸡、香肠、三文鱼、豆腐等等;张恩来主编《常用食材安全使用宝典》,选取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180种食物食品,划分为蔬菜食用菌、畜肉、禽蛋豆制品、水产、米面杂粮五个部分,介绍了性味、适宜人群、营养成分、食疗功效,搭配等;甘立森编《食材密码》,收载五谷、蔬菜、畜禽肉、鱼虾蟹贝、蛋、水果、坚果、奶、菌藻、油脂、调味、饮品等等各色食物材料。

以上所列举的书籍中虽然没有明确定义食材的具体概念,但从书中所涉猎的品种内容分析可知,对食材的认识或为药用食物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药材,或限于食物调料和加工后的成品,或指动植物、调料等未加工品、半成品及合成品。

4 食材的内涵

综合以上对“食”与“材”文字意义及对食物、食品、饮食的剖析,“食材”的含义是指:取“食”的名词性质和“材”的引申义,指可食用的、可直接用来或经过半加工或加工,而形成的可为人体的新陈代谢提供能源和营养,为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食物的原材料、辅配料和佐料。如茭白是一种食材,蚯蚓、蚂蚁可以是食材(有以蚯蚓、蚂蚁入菜的),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可直接饮用,又可经过再加工构成食物的成分之一,因此也是食材。食材通常來自植物(根据现代人的饮食趋向于天然无污染当包括野生植物)如谷类、果蔬、山野菜等。动物包括兽类如豕、犬等;禽类如雉、鸭等;鱼类如黄花鱼、小白鱼等;食用菌藻类如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等;可用来调味、发酵或醃制食品的食物辅料或配料,如味素、花椒、盐、小苏打和酒等等,都是人类重要的食材。而馒头、米饭、粥、蒸饼、酸奶、奶酪等属于可直接食用的成品食品,因此不属食材范围。

5 结语

饮食养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养为先是治未病思想的体现,而治未病是现代预防医学的理论渊源之一。食材作为食材学的构成基本元素,具有其具体的名称、来源、形态、食性及功用等,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重视实践反馈,应用辨证思维理念及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单味食材的理论研究,是建立食材学的基础,有利于促进食养的发展。

篇3

首先,大家应当了解事件的核心真气运行法是怎么回事。真气运行法的理论源自于《黄帝内经》“真气者,经气也”;“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据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介绍,真气运行学是甘肃省已故著名老中医李少波教授继承和发展中医医学宝库精髓之吐纳导引术所创立的养生保健方法,它通过特定的调息方法,培养人体自身的真气,是一种调养心神的养生手段。该法被传播应用50多年,深受海内外人士的欢迎。刘维忠要求各医院积极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熟练掌握真气运行学的方法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之中。

难能可贵的是,卫生部对甘肃医务人员打通“任督二脉”一事表态,鼓励医务人员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中医知识和方法,同时,在学术层面,国家鼓励开展学术争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类对于生命科学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并不断有新的发现,现代研究也在不断为中医药理论和方法提供科学证据。此次卫生部的表态,极大鼓舞了中医界,基层大力推广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方法理应得到官方的肯定与支持,这对缓解“看病难与看病贵”很有帮助。

社会上很多人之所以对此事关注,是因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气功热的影响。究竟如何理解“打通任督二脉”?根据中医经络理论,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故中医有“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的说法。疏通任督二脉,可畅百脉,利气机,祛瘀滞而除顽疾。任督二脉在中医与道家导引养生上相当重要,道家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任脉和督脉在人体上半身正中构成了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即被称之为“小周天”。借助功法训练,任督二脉经气畅通,即为打通“小周天”。全身经络气脉皆通,则为打通“大周天”。道家在修炼“气”的过程中,感觉到“气”从丹田(小腹部)积聚,积聚到一定程度后,从丹田下行至会阴,然后沿着脊柱上行至头,然后再下行,沿着身体正中下行至丹田,以贯通任督二脉,也就是气行小周天,所以,任督二脉通,也就是打通了“小周天”。

篇4

【关键词】 中医药; 知识库; 知识工程; 知识共享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Base System/YU Tong,YANG Shuo,LI Jing-hu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8):142-14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knowledge base systems became an innovative technology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knowledge asse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domain.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base system from 3 aspects such as constructing methods,coverage and applications,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researchers in TCM informatic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base; Knowledge engineering; Knowledge sharing

First-author’s address: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18.047

构建中医知识库系统是指用人工智能技术把中医药理论和专家的经验按规范化、标准化的格式,组建成知识库,达到资源查询和共享[1]。本文从构建方法、覆盖范围、应用情况等3方面对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供中医药信息化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1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构建方法

1.1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中医药知识库系统 王连心等[2]提出以关系型数据库为基础构建中药知识库的方案。据此方案,中药知识库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事实数据层,包含存在于文献资料中的原始数据;第二个层次是知识本体层,其内容是领域概念和领域规则;第三个层次是策略层,其内容是策略性的结论和规则。在中药知识库的构建中,可将关系型数据库作为事实数据层,在其基础上建立准则层和决策层,使中药数据上升为中药知识。陈国宁等[3]在构建中医咳感症诊断专家系统的过程中,采用关系数据库作为知识库的存储组织形式,并实现了知识的增添、删除、修改等操作,以支持推理机制和咨询模块。

1.2 基于本体技术的中医药知识库系统 本体(Ontology)是一个源自哲学领域的术语,探讨世间万物如何存在。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本体是针对一个概念体系的正式而明确的规范[4]。本体一般针对特定领域和议题而建,它使交互各方对特定领域内共用的概念、词汇以及概念分类等达成一致,从而支持知识的共享和重用。近年来,本体技术逐渐成为构建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主流手段[5]。

徐彬锋等[6]将本体技术引入到医学知识组织当中,构建出包括中医本体和西医本体两大分支的医学本体框架。该本体定义了医学领域的类、类间关系以及它们须满足的约束。其中,中医本体包括中医疾病类、中医证类、中医舌诊类、中医脉诊类、中医病案类;西医本体包括疾病属性类、化学物质类、疾病类、诊断类和器官类。Protégé工具被用于构建和展示这一本体。这项工作展示了本体知识库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

谷建军[5]基于本体技术构建了一个中医古籍知识库。中医古籍所蕴含的知识相当丰富,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错综复杂,每一部中医古籍都作为一个本体存在,将所有中医古籍构成一个综合本体的难度可想而知[6]。谷建军[5]提出基于中医古籍文献叙词表构建领域本体的方法,该叙词表以一个树状结构表达了中医古籍文献的概念体系,其中的概念来自于中医古籍内容。谷建军[5]使用Protégé 2000工具将该叙词表转换为一个OWL本体,该本体继承了叙词表的概念结构,但对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描述,为建立文献之间的知识关联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开展了构建中医药本体知识库的探索工作。例如,车立娟等[7]以Protégé为工具,构建了用于表达“肺阴虚证”病机规则的本体知识库;李新霞[8]以Jena为工具,构建了中医脾胃病领域本体知识库;孙海舒等[9]从规范控制、构建原则、本体构建工具、系统架构、术语规范化、构建本体模型等诸多方面,探讨如何基于本体构建中医古籍知识库;易钢等[10-11]基于本体,构建了一个中医知识库系统,其中包括中医概念、关系、推理及中医诊断等大量知识。这些工作初步验证了将本体技术用于构建中医药知识库的可行性,为中医领域内的知识组织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但构建全面、完整、实用的中医药学本体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1.3 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医药知识库系统 中医诊断学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等特点,需要能够充分模拟症状与证候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的数据模型。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是由大量处理单元(神经元,Neurons)互连而成的网络,是对人脑的抽象、简化和模拟[12]。ANN具有非线性映射功能,其通过对输入输出样本的自动学习,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因此很适合模拟中医诊断的推理过程。

吴芸等[13]使用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面向中医舌诊八纲辨证的知识库。该项研究基于“舌象”与中医“八纲”(包括表、里、寒、热、虚、实等)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了“概率神经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学习矢量量化神经网络”等3种类型的神经网络,并尝试将其用于中医诊断推理。另外,周金海等[12]也利用ANN算法构建了中医舌诊知识库,它所预测的舌像与八纲辨证的关系与临床诊断结果基本一致(个别属性存在误差)。这些工作说明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中医诊断知识库是可行的。

2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覆盖范围

2.1 中医人体知识库 赵静等[14]初步建立了一个“三维可视人中医知识库”,将经络腧穴学等中医知识融入三维可视人模型中,构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人体三维医学影像图谱。该知识库使用语义网络方法,描述腧穴与经络之间的归属关系,以及腧穴与解剖结构(包括肌肉、骨骼、内脏、血管、神经等)之间的对应关系。它还包含腧穴标准定位、功能主治、针刺方法、进针层次、毗邻结构以及针刺意外等针灸临床知识。这项工作为今后开发基于“中国虚拟人”的腧穴和经络三维可视化模型提供了支持。另外,郑雷[15]在三维人体可视化模型上对中医腧穴进行了系统定位,并开发了能够显示中医针灸针刺过程的三维影像浏览器。

2.2 中医疾病和证候知识库 在医学知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知识是关于疾病的知识[1]。徐彬锋等[6]以冠心病知识为例,建立了中西医知识相结合的本体知识库。该系统定义了“冠心病”及相关疾病的中英文名称、定义、发病率、病因和主要治疗方法等信息,并进一步定义了诊断学公理。这些公理是医学元知识(即关于医学知识的知识),比一般的医学知识具有更高的抽象层次。例如,发病率大于0小于1;疾病的并发症是一种疾病;疾病的人群死亡率小于发病率等。该系统再经完善、扩展后可用于中医辅助诊疗。

谷建军[5]建立以“病证”为中心的本体模型,将中医古籍中的相关概念和知识加入本体之中。该本体包括证候、病位、病因、病机、鉴别诊断、治则、治法、用药、处方、治疗禁忌等类型,明确了类型的属性和相互关系,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中医对“病症”的理解和认识。

李新霞[8]以老中医关于脾胃病的病案为基础,建立了中医脾胃病领域本体知识库。该项目对中医症状术语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将零散的中医脾胃病知识组织起来,实现了疾病诊断、证候诊断、治法、方药等方面的推理功能,以支持知识共享和疾病诊疗。

2.3 中医医案知识库 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思维活动和辨证论治过程的记录,是中医理法方药综合应用的具体反映形式[16]。特别是名老中医的医案,对于中医理论和方法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背景下,中医医案知识库的构建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彭笑艳[16]采用本体、Agent等技术,构建了中医医案知识库,其中主要包含中医肝病、胃病等领域的医学知识、材料和医案,为用户提供在线诊疗服务。曹宇峰[17]基于本体技术设计了中医病案知识模型,构建了中医病案的知识库,以辅助学生通过大量病案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2.4 中药知识库 中药知识是提高中医临床与学术水平的重要环节和文献宝库之一,值得当代医家学习与研究[18]。王连心等[2]提出了一套中药知识库的设计方案,该知识库的内容包括中药的名称、出处、剂量、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药宜忌等信息,以及方剂的处方来源、剂型、药物组成、功效主治、制备方法、用法用量与禁忌等。这些知识通过对古典医籍、学术专著、学术期刊和报纸、各种学术会议论文和报告以及相关指南等进行普查与筛选、分析与整理而获得。该方案还对中药命名、药效和剂量的规范化问题进行了讨论。

2.5 中医养生知识库 《黄帝内经》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其养生理论和方法对中医养生学有着深远的影响[3]。臧知明[19]采用Linux、MySQL、PHP等技术,初步构建了面向网络应用的《黄帝内经》养生知识库。臧知明[19]对《黄帝内经》的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词句的《黄帝内经》养生知识的表达模式,并提出了《黄帝内经》养生知识库的框架。

3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主要应用

3.1 面向中医临床诊疗的专家系统 中医专家系统是指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著名老中医诊疗患者的临床经验,从而使该软件具有专家水平的诊治患者的能力[1]。知识库是专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系统设计的正确与否,也影响系统其他模块设计的难易以及系统运行的效率[3]。马斌荣[1]于1979年研制了“中医关幼波诊疗肝病的计算机程序”。该系统开临床诊疗专家系统之先河,并启动了中医信息化的进程。陈国宁等[3]采用产生式规则来表示专家知识,以知识库的形式对这些知识进行组织,并实现了混合推理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能对中医咳感症进行诊治的专家系统。在中医诊疗技术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医专家系统、智能化辅助中医诊疗系统的研发工作成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热点,中医药知识库系统作为其中的支撑技术也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3.2 中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中医药知识库能有效支撑领域知识的检索、浏览和形象化展示,因此对于中医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徐彬锋等[6]将其开发的知识库系统用于《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习者反映,使用这个系统可以迅速定位到系统所包含的概念,从而加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但该系统的内容仅限于知识库构建者所掌握的医学知识,而未覆盖所有的相关知识。为提升该系统在教学中的实际价值,尚需扩展其范围并完善其功能。

4 结语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在中医药信息化和中医药知识工程等领域中都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在中医药领域,关系型数据库目前是实现知识库最为实用的手段;领域本体则在复杂知识建模和推理等方面显示了技术优势,且其实现技术和工具日趋成熟;学者们也在探索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手段来实现知识库,体现出了较大的潜力。知识库系统已被用于中医疾病、证候、医案、中药、养生和古籍等诸多领域,且在辅助临床诊疗、辅助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实际应用。但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建设尚不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者们尚需在术语规范化、知识建模方法、本体工程方法、知识获取方法和推理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开展中医药知识库系统在中医药信息化中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斌荣.中医专家系统与中医知识库-中医领域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68-98.

[2]王连心,孟庆刚,王志国,等.中药知识库设计浅析[J].世界中医药,2011,6(6):535-537.

[3]陈国宁,陈秋莲.一个中医咳感症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6(2):101-104.

[4]Liu L,Zsu M T.Encyclopedia of database systems[M].Taiwan: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Incorporated,2009:1-60.

[5]谷建军.基于叙词表的中医古籍文献领域本体建模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2006.

[6]徐彬锋,温志浩,罗小刚,等.基于本体的医学知识库构建及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2,30(6):618-623.

[7]车立娟,王瑾德,,等.基于“肺阴虚证”本体的中医证候知识库构建方法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4):18-20.

[8]李新霞.基于本体的中医学脾胃病知识库的构建[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9]孙海舒,符永驰,张华敏,等.基于本体论构建中医古籍知识库的探索[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3):64-68.

[10]易钢,罗尧岳.基于本体的中医知识库系统的研究[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9):3516-3518.

[11]易钢.应用Protégé构建中医药学本体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2,8(1):223-225.

[12]周金海,杨涛,沈大庆,等.基于ANN的中医舌诊八纲辨证知识库构建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5):1771-1772.

[13]吴芸,周昌乐,张志枫.中医舌诊八纲辨证神经网络知识库构建[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3(6):188-189.

[14]赵静,庄天戈,刘红菊,等.基于语义网络方法的三维可视人中医知识库[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39(4):517-521.

[15]郑雷.结合中医针灸的三维医学影像学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4.

[16]彭笑艳.基于中医医案的知识库构建[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9.

[17]曹宇峰.病案分析引导下的中医智能教学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18]胡滨.中医药文献检索[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33-45.

篇5

1中医学和武学的文化交融

1.1中医学和武学在理论上的契合

中医起源于远古时期,是中国人民通过各种手段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武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成为人与人之间搏斗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和武术都经受着传统哲学以及儒释道等主流文化的影响,并从中汲取营养,总结经验,建立起联系密切的理论体系。

在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思想指导下,中医把人看成一个内外一体、五脏相应、六腑相通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讲究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调人治病。而武术在修炼过程中也是讲究内外合一、内壮外强、内意气外形力的技击整体,讲究“踢打摔拿靠”的全息技法,以及“头肩肘手胯膝足”无所不练、无所不用的整体技击部位。此为中医学和武学在天人合一整体思维观上的契合。

精气神学说是对中医和武术影响最大的中国古典哲学之一。在中医中,精气神是人之三宝,精和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者。精气可以相互生化,而神则是由精气化生而来。精可以化气,气可以生精,精气生化而生神、养神,而神又有统领精和气的作用。张介宾在《类经》中指明:“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 又在吾心之神。”而在武术的修炼中,讲究内外双修,即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肉,因此,精气神也是武术内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是武术修炼的三个不同的阶段,精足、气盛、神明是武术人追求的高级境界。此为中医学和武学在精气神学说上的契合。

在中医中,阴阳用以解释人体生命的特征和现象,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在武术的修习中,阴阳也是用以解释人体的阴阳二气、人体结构、动作结构、运动规律、技击原理等。因此中医学和武学在阴阳学说上是相互契合的。

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同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以及生克规律来认识事物、解释世界和探索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医学中,五行学说用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在武术中,五行学说的运用在心意六合拳、形意拳、少林五行拳和太乙五行拳中达到极致,讲究五行生五拳,五拳配五脏,外练五行以生克变化、克敌制胜,内练五行以濡养五脏,壮内强外。可以看出,其中的五拳配五脏以及练五拳养五脏的理论是在中医五行配五脏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中医学和武学在五行学说的理论上是完全相同的。

在中医经络学说中,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有路径之意,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为经络系统的主干;络脉是有网络之意,是为经脉别出的分支,较为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其功能是沟通表里,联系脏腑,行气血,养脏腑,传导感应,调节脏腑机能,以及保卫机体。经络不但是营养脏腑、四肢百骸的气血运行通道,同时也是信息能量交换的通道。而在武术的修习中,特别是在内功的修习中,也正是以疏通经络为主,调整气血的运行,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武术内功中的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十二经脉等循经导络的基本理论是对中医经络学的直接借鉴,所以说武学和中医学在经络学说的基本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

1.2中医学和武学在实践上的交融

中医学和武学在实践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养生等都是中医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导引、吐纳、行气、服气、武术修炼等都是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养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的手法、技法的来源,离不开导引、吐纳、行气、服气、武术等内容特别是武术内容的支撑。在临床实践中,正骨、针灸、推拿过程中的劲力、感知力和耐力的展现更是离不开武术功力的支撑。传统中医养生的手段和方法从总体上来讲不外乎四个方面,即饮食养生、起居养生、药膳养生和传统运动养生,传统运动养生是根本。

在武术的修习中,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观贯穿始终,崇尚力发全身的“整劲”,追求“身上无处不弹簧,无点不打人”的浑圆之力;外练“明劲、暗劲、化劲”的三个阶段,又要求配合“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三个内练阶段;同时又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指导动作的变化规律和生克关系,以在外练五体的同时濡养五脏;而中医经络学说则是武术内功实践中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十二经脉等循经导络的理论指导。因此,习武之人喜欢中医,懂一些中医的基本理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武术家们研习中医,并且悬壶济世者也大有人在,单从近现代来看,就有黄飞鸿、杜心武、孙禄堂、王子平、万籁声、郑怀贤、吕紫剑等等。在中国武术史上,武术的传承机构、武馆同时也是医馆的记载也颇多,最著名的的就是少林寺,许多武功造诣颇深的高僧同时也是医术高明的大医家。

1.3武学在中医学影响下价值功能的丰富和转化

    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武术套路、武术功法和对抗格斗三种运动形式。从传统武术的本质来讲,这三种运动形式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她们共同构建了传统武术“打练结合”、“练养一体”的特性。也正是传统武术的这一特性,使传统武术由初始单纯的“技击”属性而转变成以“技击”功能为主、兼具“健身”、“强身”、“修身”、“养性”、“医疗”、“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别属性。这一特别属性使武术的价值功能得到丰富和转化,而传统武术这一价值功能的丰富和转化直接得益于武术功法也即是武术内功的产生。武术内功的产生是武术在传统哲学以及儒道佛等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借鉴中医基础理论、融合导弓I、吐纳、行气、服气、食气等中医传统养生实践的结果。

武术内功的产生首先丰富了武术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丰富了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和中医伤科、中医针灸推拿功法的内容和形式。由于受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和影响,所以武术内功不但可以为武术的技击本质服务,还可以为传统医学的技术实践服务,并为人民大众提供健身、强身、治病、养生的技术和方法。所以说,武术内功的产生,也拓展了武术的习练群体,使武术的价值功能得到了丰富和转化。

    1.4传统武术桩功在武术功能丰富和转化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

    在武术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武术桩功的产生是伴随着武术内功的产生而产生的。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检验,越发显现出其特殊的作用,因此不断的被加以强调、重视和改进。长期以来,她已经成为传统武术的入门功法,同时又是提高其技术、技法、功力,从而达到武学大成的必修功法。从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来看:广义的桩功泛指各种武术内功的锻炼功法,它是采用或静、或动、或站、或坐、或卧的各种身体姿势或组合套式,精神内敛,调节意、气,锻炼人体运动时意、气、力、形四者一动俱动、一到俱到、一止俱止的能力,从而达到内壮外强、内外合一以及激发人体潜能的效果。狭义的桩功是武术内功中静功的站功,即采用武术中的某些步型保持静站姿势,以求得腿力充沛’下盘稳固,犹如桩之栽于地中的效果,并且通过精神内敛,意念、气血的调节,达到以意领气、以气运身、以身发力、内壮外强、内外合一以及激发人体潜能的效果?9]。一般来讲,我们通常所说的桩功多是指狭义的桩功。在武术功能丰富和转化的过程中,传统武术桩功伴随着武术的发展而发展,并影响着武术的发展和衍变。由于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击,因此,随着武术的发展,武术内功的静站式功法也即是狭义的桩功成为武术内功的主要练习形式。

武术桩功的发展使武术“内外兼修”之“内修”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出来,从而出现对内修极为重视的内家拳法,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受桩功影响最深的当属近代武术家王芗斋先生创立的意拳。意拳的训练没有套路,只有站桩、试力、发力、推手和散手,用王芗斋先生的话说就是“万法皆得于站桩”要知拳真髓,首有站、桩起。“由此后期意拳的发展不单单是健身和技击,还能通过不同的桩式和不同的意念以及不同意守部位来辅助治疗多种身体的慢性疾病。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武术桩功在武术功能丰富和发展的过裎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她是武学和中医学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中间桥梁,她既是武术功力提升、人体潜能开发的途径,同时也是中医养生和辅助治疗某些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从武术的角度看,她具有内外双修的技击价值和民族特性,从中医学的角度看她具有健身、强身、防病、治病的医疗价值。因此,无论是在武术内功中,还是在中医传统养生功中,传统武术粧功都可以说是精髓部分。

2中医学视角下传统武术桩功的医学价值

2.1中医学视角下传统武术桩功的“治未病”价值

    “治未病”理念最早见于我国的医学古典《黄帝内经》,它既是传统的、先进的医学预防思想,又是现代、全新的预防医学课题。在中医领域中,“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是众多医家的一贯主张,因此有“上工治未病”的说法。在古代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利用中医气功、导引、吐纳来进行积极的健身锻炼是极其重要的手段,《素问·移精变气论》中记载:“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其中的“动作”就是指古代的导引可以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擎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筋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其中的“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正是传统武术桩功的雏形,这也可以说是远古时期上古之人利用桩功来健身、养生、延年的写照。

武术功法运动即武术内功,是武术在中医学的影响下,结合导引、吐纳等传统养生方法形成的重要运动形式之一。传统武术桩功是武术功法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动形式特别,健身价值独特。从广义上看,桩功是一种静止或缓慢柔和的运动,从狭义上看桩功是一种静止的各种站立式的运动。但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其外在的表现都不是绝对的。外在静止的桩功有着丰富的内动,这种内动包括内在的意动、气动和全身肌肉的“蠕动”,也即是意拳站桩里所说的在不动中的“微动”,在微动中的“速动”,所以静止的桩功,静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外在柔和缓慢的桩功有着安然的内静,这种内静包括神定、意专、气静,也即是武术练习中要求的“形动而神不动、意不乱、气不喘”,所以运动的桩功,动是相对的也不是绝对的。也正是传统武术桩功这种特殊运动模式,即相对“静”或“动”,才使其在锻炼过程中既能达到外调身形、又能达到内调意气的独特健身效果。这样“练养结合而不伤”,“气以直养而无害”,同时又有利于开发人体的潜能。所以说,运动形式的特别,决定了传统武术桩功和中医养生功法具有相似的健身防病价值。

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形体官窍、经络皮部、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都通过经络相连、气血相通。它们互为表里,彼此所主,又分属五行,并通过五行的生克变化规律相互影响,紧密联系。所以通过传统武术桩功这种内外兼修的练习,外练筋、骨、皮、肉可以舒经活络,通达脏腑气血,颐养元神,达到练外以壮内的奇特效果;内练精、气、神、意可以濡养脏腑气血,通达形体官窍,强筋壮骨,达到练内以强外的独特功能,从而达到内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内壮外强的全身锻炼效果。因此,中医学的整体观原理和传统武术桩功中的内外兼修原理也决定了传统武术桩功具有健身防病的“治未病”价值。

2.2中医学视角下传统武术桩功的“治未病”价值

    《黄帝内经》是记载导引、养生功法能够治病的最早的古典医籍,据不完全统计,《黄帝内经》中涉及导引法达14处之多,其中《素问》5处,《灵柩》9处。治疗范围由单纯治疗关节痛发展到能治疗19种病症,包括内、外两科和急慢性两大类疾病。

传统武术桩功是武术内功和中医导引养生中的精髓部分,因此,她既有健身、技击的价值,同时也具有“治已病”的医疗价值。由于传统武术桩功的锻炼具有能波及到身体各处的独特作用,因此,它对全身几乎各处的病变都能有一定的缓解和医疗作用。中医学受整体思维观的影响,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强调从整体出发,把握全局,讲究“调人治病”。而传统武术桩功内外兼修的整体锻炼原则刚好和中医学的治病原则和出发点相契合,在锻炼过程中外调“引体令柔”内调“导气令和”,从整体上调整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促使人体机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能通过扶植正气,而祛除邪气,因而使其具有了能够“调人治病”的可能。

在传统武术粧功治疗各系统疾病的过程中,由于其涉及的范围较广,病种较多,因而在治疗不同的疾病时,内在和外在的要求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其相同点有:心理上“排除杂念、神意内敛、抱圆守一”的要求,呼吸上“腹式呼吸、气息绵绵、若有若无”的要求,是进行气机调节、祛除疾病的内调基础。身形上,“屈膝下蹲、头顶项竖、命门后顶、脊柱竖直、两臂不过曲也不过直”的要求,“肌肉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松紧适度和用意不用力”的要求,是调整形体肢节、疏通经络的外调基础。不同点有:心理上“意守病罩、气贯痛点、意念假借、引浊外放”的要求,是进行气机调节、祛除不同疾病的内调基础。身形上,“姿势高低、动作各异”,是调整形体肢节、疏通经络、内合意气、治疗不同疾病的外调基础。因此,有了以上丰富的内调和外调基础,才使得传统武术桩功具有能够治疗全身多个系统、多种疾病的医疗价值。

3结论

(1)中医学和武学在基本理论上是相合契合的,包括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精气神”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等;中医学和武学在实践上也是相通的,特别是在古代“医中寓武,武中存医”,没有严格的分界线,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弥补,相互为用,相辅相承;传统武术在中医学的影响下价值和功能进一步得到丰富和转化,而传统武术桩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她在中医传统养生功和武术内功中都可以说是精髓部分。

篇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与养生越来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崇。保健不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它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1]。其限定人群为亚健康人群,但实际生活中也有一些疾病患者将其作为其它治疗措施的辅助手段。我国有着悠久的食养食疗历史和传统,包括药食同源在内的养生保健理论是中医药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医药与保健养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就以下几个方面议一下二者的关系。

中医药的最大潜力在改善和提高生命质量上

中医药理论体系重视整体功能的调节,维持体内外平衡,也就是说机体的内稳态以及机体和外界的协调平衡,如中医的阴阳平衡和中医治疗学中强调的因时、因地就是上述整体观和平衡观的体现。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体和外环境平衡和谐的养生理论,提出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观点,主张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提出夏宜养心,秋养肺气等四时养生保健的观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阴阳平衡和体内外的平衡,从而维持机体和各个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处于良好健康状态,并防止和战胜疾病,从而改善和提高生命质量。

食疗在中医药学和健康养生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食疗在养生保健强身健体和抗衰益寿等方面具有其独到之处,中医药学历来重视食养和食疗,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出了食养的概念。《素问·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记载的动植物中药材中,许多补益中药都是药食兼用,它们既可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原料,也可以用于养生健体的保健食品的原料,这为以中药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的研发及其产业提供了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经验[2]。

中药是我国保健食品原料的重要来源

俗话说:“药食同源”,保健养生离不开中医药。据统计,含中药原料的保健食品占所有已批准注册保健食品的60%以上,由此可见,中药在保健食品原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并非所有中药都适宜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为规范中药原料在保健食品中的使用和管理,卫生部于2002年2月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法[2002]51号)并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列为3个附件同时。其中,“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中包括山药、山楂、甘草、阿胶等87种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包括人参、女贞子、丹参、天麻等114物品;“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中包括草乌、马钱子、巴豆等59种物品。近年来,出于安全性考虑,除了上述禁用物品外,生大黄、黄芩、黄连、黄柏等中药也不允许用做保健食品的原料。此外,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禁止使用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作原料生产保健食品,人工驯养繁殖或人工栽培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也属于保健食品的禁用范畴。由此可见,保健养生离不开中医药但也不能盲目乱用中医药。

“治未病”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中医历来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治未病”是指疾病出现之前,积极采取措施,以防止其发生。也就是说,在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通过积极干预,防止进一步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疾病。在亚健康状态,采用养生保健的方法进行调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根据中医药理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方面的因素,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侵犯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所以,预防疾病必须从两方面着手:①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②防止病邪的侵犯[3]。保健养生的适应对象也正是亚健康人群,其作用主要是保持和保养人体各种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处于正常的健康状态,因此,中医药治末病的基本观点与保健养生的理念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中医药产业具备文化系列创意产业特征

中医药的个性化医疗保健和养生康复服务的特色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保健不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它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目前,国内外一般把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那些从个体的创造性、个体技艺和才能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其别强调基于个人灵感、理念、技艺的创造力,并把个人看作具有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特质来思考,创意产业的上述特点与中医药的医学理念不谋而合,中医的每1次望、闻、问、切和辩证施治都可以看作是一次创意,这也体现了中医药的独具特色。

篇7

【关键词】 养生;中医养生理论;疗养医学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theory in the recuperation medicine.Methods The combination point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the recuperation medicine were searched for in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 Being, the Season Health Care an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Unity of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Result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modern recuperation medicine, which could increase the treatment ability of the natural therapy in the sanitariums.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theory should be widely used in the modern recuperation medicine and become the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recuperation medicine research.

【Key words】 Health car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theory;Recuperation medicine

“疗养”与“养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医养生学与现代疗养学来自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疗养”一词的形成也在“养生”一词之后,虽然,近年来疗养医学的发展很快,尤其对某些疗养因子作用机理的研究已达到细胞及分子水平,然而,就目前我国的疗养医学的现状和特点,“养生”和“疗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亲缘关系。把养生学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疗养医疗的实践已成为我国疗养医学所独有的特点之一。

1天人相应观点对整体综合疗养的指导意义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1]。养生理论非常重视人体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构成人体各个不同组织和部分,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生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果脏腑发生变化可以通过经络互相影响并反映于体表,体表组织器官有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内在的所属脏腑[1]。因此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而了解体内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及邪正的消长。同时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功能改造和适应自然界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灵枢・岁露论》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以上论述说明自然界变化与人体变化相适应,人是受天地之间变化规律支配的,自然界中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唐代医家王冰称:“不顺四时之和,数犯八风之害,与道相失,则天真之气未期久远而致灭亡。”“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但因循四时气序,养生调节之宜,不妄作劳,起居有节,则生气不竭,永保康宁。”明确指出自然是生命的源泉,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康复都与自然变化息息相关。祖国医学还十分重视人体内因的变化,认为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协调和人体外界环境整体的统一,是人体得以生存的基础。《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又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的正气旺盛,邪气就不易侵入,或虽有邪气侵入也不会发生疾病。只有当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不足以抵抗外邪,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才会发生疾病,或者得病以后不易康复,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中医养生学常把自然界有利的因素作为机体康复的医疗手段,这与现代疗养学自然疗养因子综合作用的理论似乎同出一辙,如《吕氏春秋・尽数》说:“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说明气候条件对于人类的影响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用有利的气候因素来增强健康,避免不利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近代医家秦伯未常利用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正常转变来调养和治疗疾病。他说:“老年人常见的痰饮咳喘,春夏减轻,秋冬加重,原因是脾肾阳虚,湿浊凝聚为痰,临床上常用温药调养,并且主张利用夏季阳气最旺的时期来调理预防。”《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可知人之形气矣。”说明将人和周围自然环境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就能较全面地掌握人的生理病理变化,维持其相对平衡,而达到健康的目的。

充分了解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的基本理论,并在疗养医疗实践中加以运用,就能收到良好的疗养效果,如适应四时气候疗养,遵循冬南夏北择养原则,顺四时,适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可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同时,利用优美的地理自然环境,把疗养人员置身于奇峰异石,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清溪甘泉,山径迂曲,湖光水色,鸟语花香等自然境地使之心旷神怡,精神焕发,乐在其中。同时,还可以利用山地、海滨等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条件,展开日光浴,海水浴,森林浴,这些自然条件都能增进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有益于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复[2]。

总之,人体整体论说明养生措施或一切疗养因子,虽然作用于机体局部,但势必影响整个机体。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阐发了各种养生措施或多种疗养因子结合作用的基本原理。而重视内因作用的观点则是开展养生或积极疗养朴素的理论基础,这对于现代疗养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形神共养是综合疗养的基本办法

“形神合一”、“形神共养”是中医学的生命观,祖国医学特别强调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类经》说:“无形则神无已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伤则神为之消”。《吕氏春秋》“精神安于形,而年寿得长矣”。范缜说:“形有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些都是形神相应的精辟阐述,神形相应,形神共养是祖国养生学理论的精华之一。所谓神形共养,即不仅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即神)的调摄,使其形体健壮,精神旺盛,身体与精神都得到均衡的发展[3]。“人始生,先成精”(《灵枢・脉络篇》)形体的本源是精的化生。各种生命组织器官是形体的产物,形体对精神起决定性作用。“形是神主”而“形为神之主”、“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所附”神的生机旺盛,是建立在形体健康的基础上,所以欲养神必养形,如《素问・汤液醪醴论》所说:“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此外,神的昌盛与否也直接影响形的盛衰存亡,若欲健全形体必先养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祖国医学对神的论述有一套完整的理论,认为神是主宰整个机体,有“神去则机息”之说,充分说明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有鉴于此,故在中医疾病诊断中非常重视神的活动,提出医者须专神,测神为要点,察神寻病因,以神定病性,据神理病机,由神断预后等具体方法。同时倡导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的养心调神具体法则,“精神内守”是养心的要求,“病安从来”是养生目的,所谓内守是将精神安守于内,而不弛于外。使得“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从而做到“精神内守,则心神凝定”保持体内环境协调安和的最佳状态。养心调神还要求精神活动做到“发皆中节,谓之和”亦即调理得勿大过或不及的精神状态,孙氏《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说:“多思则神贻,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笑则气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气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此十二多不除,则营卫失度,血气妄行,丧失之本也”。这对养生和疗养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

基于形神统一的观点,在肯定形体决定精神的同时,又非常重视和强调精神意识反过来作用于形体,又对形体健康产生的巨大影响。因此养生学既重视养形康复,又注意养神康复以期达到形与神共养,形与神俱的目的[3]。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疗养医学在重视自然理化因子对身体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的同时,也重视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强调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是共存于一个统一体的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物质活动。指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复[4]。反之,机体病理活动的过程也能对心理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心理功能的障碍,因而在疗养医疗实践中既重视自然及人工疗养因子对机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又特别重视疗养地的自然社会环境对疗养人员心理状态的影响,建立了具有我国特点心理疗养理论,由这些基本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中形神合一、神形共养理论有明显相似之处,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疗养医疗工作,都是遵循神形共养的原则开展的,可以认为,现代疗养医学的心身医学是中医养生学形神合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形神共养是综合疗养的基本方法之一。

祖国医学有一套完整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法则,有“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的养神之道,有“形动则精气流行不郁,形动则脾胃健食易消”的动形之法,有“精存则外安内固,泉源不竭,长生久视的固精之理”,还有习吐纳、行导引、和七情、省言语的调气之法以及“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的饮食调养和以药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气血的药饵保健。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不仅从实践的角度证明了养生是保持健康长寿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有的还构成了疗养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疗养医学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挖掘发展中医养生理论使其更广泛地运用于现代疗养医学,已经成为疗养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白永波,孙光荣,主编.中医养生大全.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

2高恩显,主编.现代疗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9

3任后胜,周金泉,主编.道儒百家话养生.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21

篇8

1.1心衰的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

中医传统文献中无“心衰”之名,根据其临床特征,涉及中医“喘证”、“水肿”、“心悸”、“怔忡”、“痰饮”、“心痹”等范畴。大多数研究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以心之气阳虚衰为本,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为标。中医一般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的发生及心之气阳虚衰关系最密切。心气虚是心衰发病的始动因素并贯穿于心衰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现代医学则认为心力衰竭的发生和病情恶化涉及一系列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功能和形态的进行性改变。目前认识到,心室重塑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导致心力衰竭不断进展的病理生理基础。心室重塑的结构基础是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胚胎基因和蛋白质的再表达及心肌细胞外基质量和组成的变化。临床上表现为心室腔扩大、室壁肥厚和心室形状改变。整体来说,西医学中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分析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管加压素、肽类信号系统、炎性细胞因子激活等)、心肌重塑和心室重塑等。

1.2中西医对心衰的临床治疗证治情况研究

1.2.1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辨证论治始终是中医诊疗特色,尽管目前辨证各有千秋。辨证分型主要有:(1)心肺气虚——益气养心——养心汤,生脉散,归脾汤加减。代表医家史载祥,许心如,成启予等。(2)气阴两虚——益气养阴——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代表医家:顾景琰等。(3)阳虚水泛——温阳利水——真武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加减。代表医家:陈鼎祺,邓铁涛,韩子江,廖家桢,马连珍,刑月朋,赵锡武,秦伯末等。(4)血瘀水阻——活血利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血府逐瘀汤加减。代表医家:汤益明,李介鸣,刘家骏等;(5)阳气虚脱——回阳救逆——参附龙牡汤,四逆汤加减。代表医家:柯雪帆,周次清,任继学等。根据马术明临床治疗研究总结有以下几点:(1)心衰早期多以心肺气虚为主,晚期以心肾阳虚为主,故益气补阳为常用方法,参芪桂附为主治之药。(2)心衰乃心主血脉失常之病,无论阳虚、气虚或停痰蓄水,均有淤血的表现,故活血化瘀之药常可加用,可提高疗效。(3)由于心病发展致心衰多时日已久,故治疗时守方守法,方可取得较好疗效。(4)中医有“劳则耗气”之说,此病尤为突出,心衰一经确诊,务要病人做到体力、脑力同时休息,以利元气恢复。水肿重者,嘱令其断却盐味。中医在治疗心衰上治法多样,药味众多,副作用较小,疗效可靠。中药在纠正心衰症状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心肌供血,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如人参、黄芪等。同时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如联合西药对症处理,常得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1.2.2西医对于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传统的心衰的治疗原则是“强心、利尿、扩血管”。新的心衰治疗指南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患者的寿命,大量事实证明旧的治疗原则虽能暂时改善患者的症状,但对患者的生存率没有太大的意义。实验证明现代治疗心衰的新理念是从防到治的全面策略,从以往的短期血液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有力地改变衰竭的心脏的生物学性质。新的常规治疗或标准治疗是以神经内分泌拮抗剂为主的ACE-I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其中改善症状的有ACE-I类、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螺内酯;改善预后的有:ACE-I,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心衰的生物学治疗就是抑制与心肌重塑有关的刺激——介导因素,从而改善心肌的生物学功能。这些介导因素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Ⅱ)、机械刺激、内皮素(ET)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其他新进展还包括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脑利钠多肽、基因治疗、心脏移植、人工心脏及心室机械辅助装置等。

2.心衰患者实施中医养生指导的情况

2.1养生的定义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道教书籍,是在《庄子》内篇。养生,又有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的意思。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总之,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2.2心衰患者中医养生指导情况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积累了十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内容,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同时注重防病于未然的“治未病”的思想,中医养生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和独特多的养生方法,有助于人类的身心康复。因患者知识层次,掌握疾病支持和信息程度的不同,宣教的个体化显得极为重要,可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耐心准确回答并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文化知识缺乏,理解力相对差的患者更应将宣教个体化。可建议性的为患者制定养生处方,从四时,饮食,情志等方面给予患者参考。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养生学的知识,制作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宣传手册或是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宣教,内容可涵盖养生学的八个要诀:说情志、戒私欲、远房室、适四时、节饮食、常运动、顺性情、服药饵。并结合心衰患者的特点“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重点讲授如何强心。可具体提出养生方案,如嘱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每天读书看报、听听音乐,注意休息等。利用走廊宣传栏或医院宣传栏定期介绍养生的方法。丰富饮食疗法,遵循目前国际健康教育领域主要理论基础——知信行理论,将其关于卫生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争取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的理论结合养生学的摄生康复之道,设计健康评估表,结合宣教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发病率的目的。现代中医学对于心力衰竭的研究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研究,中医养生学从顺应四时,养神全形,调畅情志等方面重视疾病的整体调节,有着鲜明的特色的优势,尤其是结合现代医学及健康教育理论后,对与患者身心及社会诸多方面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减少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西医对心衰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多数内科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行馆,患者对于相关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预后。

3.1西医对心衰患者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及主要内容

以下四类别那个人为反复教育的对象:(1)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下降者(2)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自护能力较低者(3)住院次数多且自认为疾病知识有较多了解者(4)对疲劳等症状易于忽视的病人及家属。心衰患者健康教育内容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具体需要确定方案并注意随时评估,不断调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成效突出。

3.2 心理健康教育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病情发展及转归与心理、情绪、社会刺激等因素有密切相关,患者能否维持健康及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相关性,同时还应教会家属提供情感支持,给予患者理解和关心。

3.3避免诱发因素教育

据统计有80%~90%患者病情复发是由诱发因素诱发的,对防治心力衰竭有重要意义。要教会患者如何做好防感染、防体力劳动过度、限制钠盐摄入、忌暴食暴饮、做好避孕措施并坚持服药。

3.4服药指导

指导患者应定期复诊,不能麻痹大意,按时服用强心药,教会患者自测脉搏和观察洋地黄毒性反应表现。间断使用利尿剂以及必要时加用扩血管药等。掌握各种服用方法、剂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定期复查。

3.5症状和体征的自我监测指导

指导患者每天测体重、计尿量,评价水肿消退情况,定时测量血压,同时应教会其对急性发作处理、如何改善睡眠、防改变跌倒的具体方法。根据心脏功能合理制定活动计划,逐步提高活动量,维持和提高心脏代偿功能。

3.6培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心力衰竭的主要特点有:长期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复杂性、预后差、直接影响日常生活,消耗一定费用。因此培养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调节生活习惯,实施自我管理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减少伤残程度,促进功能恢复,力求最好的预后。

篇9

曹雪涛院士为大会致词并宣布大会开幕。曹院士提出我国精准医学发展要有序推进也要重点突出,在癌症领域以外,我们需要拟定中国医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一位演讲嘉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他以《精准医疗时代的大数据整合》为题为本次会议报告开篇。他认为,精准医学在我国正处于一个非常火热的状态,是下一个医疗发展时代的开始。接着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张泽民教授、高远教授、赵屹教授等多位专家讲演,共同探讨“精准医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前途。

解读 鲁湾

“精准医疗”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开始兴起,各省医疗学术单位纷纷召开各种“精准医疗”研讨会。如在郑州召开的“精准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高峰论坛”,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办的“精准医疗的基础与应用国际研讨会”等。去年国家科技部召开了我国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精准医疗”已经纳入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2015年“中国个性化用药――精准医学科学产业联盟”在上海成立。目前,清华大学正在依托清华长庚医院筹建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建成一个面向校内外的开放式共享的科研平台。国家科技部规划在2030年前向精准医学领域投入600亿元。今年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2016年度项目安排进行公示的通知》,将61个精准医学方面的重点项目信息进行公示,这是我国确立精准医疗计划后,在精准医学科研领域项目落地的起步。

我国早在2006年就首先提出“精准外科”的医学概念,开始关注“精准医疗”。2011年美国医学界首次明确提出“精准医学”概念,2015年提出精准医学计划。

中医曾提出过个性化治疗思想,现在由于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和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个性化治疗获得了科学基础,发展出一种新型医学概念和医疗模式。因此,“精准医疗”比传统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我国传统医学的结合,可以大大减少临床实践的不确切性,将医学损伤控制到最低,克服大水漫灌的医疗模式。“精准医疗”关键在“精准”二字,它是把“病”的深度特征和“药”的精确性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高水平的医疗技术,由漫灌变成滴灌。

篇10

此外,人们现在接触的各种养生信息,大多都过分注重细节与专题的讨论,譬如说就营养而营养、就锻炼而锻炼,或者就心理而心理等等,很少有跨越多个方面来进行整体分析和探讨的。这往往导致人们无法系统地把握多种方法来综合应对日常养生的各种实际变化。因此,必须设法给出一套更具概括性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来彻底解决这一令人困惑的问题。

其实,我们日常养生的各种活动,概括起来无非两种――“养”和“用”。所谓的“用”,就是劳动、工作、锻炼等使用的过程,包括脑力和体力劳动,以及人体器官的其他使用过程。所谓的“养”,就是在劳动和使用之后的休养、补充和恢复过程。人的生命活动就是在“养”和“用”的不断转换中得到维持和发展的。不难理解,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饮食营养或膳食结构,无论是我们从事的任何工作或运动方式,甚至进行印度瑜伽的修习等,均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划入“养”或“用”的范畴。而我们养生的全部任务,归结起来无非就是结合各人的实际情况,来把握好“养”和“用”之间的关系。

此外,我们目前接触到的养生思想或方法,大多都偏于保守、趋于静态。这里所说的“保守”,就是它们往往忽视了人体潜能的锻炼,忽视了较高境界的追求。这里所谓的“静态”,是指在“养”或“用”的一方出现变动之时,我们应对的措施相对于另一方的变动远远不够及时、不够到位。因此,本文在给出“养”、“用”概念的同时,引入了“动态养生”的新理念!

举例来说,我们都知道每餐吃“八成饱”的养生观点,也听说过饮食营养的很多教条。但从维护人的适应能力或发挥人体潜能的角度看,每餐“八成饱”的恒稳进食状态,天天都按照一定的饮食结构摄入十分充足的营养,将会严重削弱人体忍饥耐饱的潜能,并直接降低我们对不同营养波动的应激能力。

如果我们能主动把握“大饱之后必以饥养之”、“大荤之后必以素调之”的动态调控方法,不仅能显著降低我们罹患各种胃肠疾病的可能,而且还可以明显提高机体耐受饥饱荤素的潜能。由此可见:主动锻炼人体的各种适应能力,对提高养生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那些一味只想让客观条件来迎合自己的思想,那些被动地遵循某些教条而不求变动的方法,只会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不难预见,能否理顺“养”和“用”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我们养生的质量和品位,甚至决定我们各种养生追求的成败!要想学会处理好“养”和“用”之间的关系,至少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防止过养或过用对身体可能造成的危害。“大用则大养,小用则小养”;反之“多养则多用,少养则少用”。“养不离用,用不离养”,及时调整,适时到位,才能较好地维护身体的各项功能。不言而喻,劳累之后能得到及时调养,多余的能量能被合理地消耗,多少伤病都将远离我们而去!

其次,在各种活动中,必须注意以动态的思路主动调控不同活动的节奏,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适应能力,以达到提高身体素质、深化养生质量的目的。以起居为例,如果能把握“足睡者适度多动以升阳,熬夜时多食厚味以养阴”的动态调养方法,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我们应对各种劳作变化的潜能,而且还能明显降低睡眠波动对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

最后,无论在“养”或“用”的过程中,都应注意“知强避弱,因用制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能较好地发挥自身的长处,而且还能极大地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从中医学的角度看,肝肾功能强盛者,多长于精细思维;脾肺功能强盛者,多善于文思联想。故从理多算者,须重养肝肾(西医的研究也表明,擅长于数学的人,体内的甲基酮含量往往高于常人――这与中医肾精充足的理论相吻合);从文多书者,则应强健脾肺。由此不难看出“知养善用”的极度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