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范文
时间:2023-03-23 11:2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新媒体艺术论 新媒体艺术教育初探 新媒体艺术之新意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和现状 浅析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和本质 新媒体和社会空间 浅谈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 新媒体 新媒体 新广告 “新”媒体“新”民生 新媒体 新课堂 新媒体,新渠道 新媒体之“新” 新媒体 新影像 德国新媒体艺术给城市挑刺 新媒体艺术收藏浮出水面 新媒体艺术创作研究 新媒体艺术与视觉文化 涌现:让新媒体艺术常新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评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2005:192.
[5] Lev Manovich.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Cambrige Mass:Mit Press,2001:2747.
[6] 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
[7] 刘自力.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J].文史哲,2004(05).
[8] 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05).
[9]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326329.
[10] 朱其.Video:20世纪后期的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
[11] 马凌燕.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2] 张朝晖.什么是新媒介艺术[J].美术观察,2001(10).
[13] 张朝晖,徐翎.新媒体艺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
[14] 罗伊・阿斯科特.新媒体艺术专栏[EB]..
[15] 王端廷.《域外观――什么是新媒介艺术》主持人语[J].美术观察,2001(10).
篇2
新媒体艺术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主要是指运用录像、计算机、视频、装置、综合媒体等表现载体,以电子、光学等新科技语言为基础,特别是使用信息科技与网络技术为基本语言的艺术。它以多媒体性、互动性、非线性、虚拟性体现了当代审美心理诉求的新特征。
震撼与沉浸――多维的感官体验
法国理论家里吉斯?黛布蕾从文化与媒体的关系出发,将人类社会分为书写时代、印刷时代和视听时代三个时期。毫无疑问,从20世纪的下半叶开始,人类已经由以读和写作为接受和传播知识的主要方式,转变为以看和听作为主要的方式。数字化技术和媒介的空前发展重新塑造了人的感性,使艺术产生了变迁。单一的传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感性需求,艺术感受的形式即便不像本雅明所说的是触觉的,走向多维与综合却是不争的事实。毫无疑问,我们的时代已经“超越了视觉阶段而日益成为多种媒体和多种感官时期”。
后现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大众文化和商业逻辑向文化生产领域的渗透,所以后现代艺术已没有现代艺术那样的精英文化特征而表现出了对大众和日常生活的关注。正如本雅明所说,“大众想要散心,艺术却要求专心”,大众与艺术的这一矛盾在便利的机械复制时代得到了解决,伴随着复制而来的灵光的消逝,艺术借助科技带来的“震撼”效果“潜入”大众,从而满足“散心”的需求。新媒体艺术正是凭借现代化的媒体手段,突破了以往艺术的单一传达方式,从而营造出多重感官的情境和氛围,带来“震惊”效果使观众沉浸其中。
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就开始探索多媒体的艺术形式,他使用电视、录像等当时最先进的媒介创造多维的审美感受。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兴起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为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的更多的手段。
《Osmose》(如图1,2)是戴维斯1995年设计的沉浸装置作品。这是一个带有三维计算机图形和立体音效的装置,它提供一个耐人寻味的时空背景以探索自我的主观经验。用户需要戴上头盔显示器和情感追踪背心,以便观察他面临不同环境所产生的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通过使用头盔显示器,用户完全沉浸在一个360度球形的私人空间里,并控制手动摇杆在虚拟世界里航行。逼真的虚拟现实技术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幻觉,音乐为提升观众的情感体验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制造出强烈的临场感。《Osmose》还包括大型立体视频和音频设备以便实时传达用户经历的环境,虽然沉浸发生在私人地方,屏幕上的视讯画面使其他观众见证每一个身临其境的旅程。在这里,艺术家凭借多种媒体手段创造出的沉浸效果,不是为了模拟现实,而是探寻环境、感官与心理、情感的特殊关系。
新媒体艺术营造出的多维体验的沉浸空间使观众不必劳神专注于艺术的欣赏,而是通过多重感官的刺激带来的“震惊”把观众引入艺术。
交互――艺术受众的参与
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兴起,把我们的社会带入了一个奥尔特加所说的“超级民主”的时代,这个时代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对“他者”的关注。这使得艺术不再仅仅是艺术家自我情感的宣泄或美学追求,而是把观众的主动性放到了突出的地位,艺术接受也就不再是单纯的欣赏而走向交互。
20年代的艺术家很早就不断探索与观众交互的艺术形式,以期实现与观众更好地交流。1970年,美国艺术家汉斯?哈克创作的观念艺术作品《汉斯?哈克美展调查》就是让参加展览的观众填写一份调查表。这种方式极大增加的作品的信息量,使艺术作品超越美术馆而有了社会学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缺少技术手段的支持,哈克的实验显然缺少艺术特性而更多的是文化特性。
新媒介,特别是数字化媒介的发展为艺术交互的可能提供了便利,互动性也成了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特征。
澳大利亚斯艺术家斯蒂拉克在北京举办的“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新媒体艺术展上展出的作品《人造的头》(如图3)就是一个可与提问者进行交谈的互动装置。作者通过这一作品探索了人机交流的可能性。当有人经过它的投射范围时,传感系统就会进行提示,使人造的头做出相应的转动、睁开眼睛,并开始对话。在与观众的不断交流中,其基础数据不断增加和对真实世界反馈信息的不断累积,人造的头的表达将不再是艺术家的全权产物了。也就是说,通过交互,观众不仅参与了艺术作品,也重塑了作品――艺术作品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
偶发、拼贴与碎片――非线性的审美体验
波德莱尔早在1863年就敏锐地发现现代化工业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短暂、流变和偶然事件。偶发、拼贴、碎片构成了后现代艺术非线性的审美特征。
非线性的叙述方式始于电影的蒙太奇技术。新小说派作家马尔科?萨波尔通过他的《作品一号》探索了文学的非线性的表达。此外,波普艺术用即时拼贴、直接挪用、批量复制的创作手法使得他们的作品突出了非线性的审美特征。
当今,这种偶发性和间断性的叙述方式成为新媒体艺术普遍使用的艺术语言,强化了非线性审美的心理体验。超媒体是一种包括文字、影像、图片、动画、声音等图文声光的文件。其中的元素和机构是分离的,通过超链接将这些离散的元素和机构联系起来。如果说传统的线性叙述强调文本的内部关系和意义的会聚性;而非线性则更为重视文本的外部关系,其意义更具有发散性。
白南准在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的新媒体装置《电子高速公路:比尔?克林顿偷了我的想法》就体现出了非线性特征。白南准用铁架子把313台电视机做成了一堵墙,电视机之间布满闪烁不定的霓虹灯和管线,每个电视里不断播放着各种图像,包括政治新闻、城市街景、明星做秀、时装表演、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战争等等,传媒文化的各种碎片无序地编制在一起,被展示出来,揭示了信息泛滥所导致的人的经验与世界的分离与矛盾。
数字化与虚拟空间――非物质性审美
新媒体艺术的非物质性审美体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艺术形态的非物质性;其次是借助数字化技术艺术创造出的虚拟空间。
正如克罗齐说所的,艺术不是物理事实,艺术品的价值不能以它的材料去衡量。艺术是直觉表现,是传达的是人的思想、情感,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所以,我们看到,20世纪后期以来的艺术探索不断打破材料和媒介的范围,而越发强调观念的表达。在这个以数码统一信息的时代,艺术的存在形态已经从物理原子转向了比特,呈现于电子的屏幕上。
在2009年“我们的能力――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展出的我国艺术家马冈的作品《股文观止》(如图4)则是尝试非物质性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结合。这件作品使用数字手段创作,最后呈现为传统材料,着重于内容的观念与当时金融危机的联系,并赋予中国特有的色彩,是强调一种混合媒体的观念互动。
另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了身临其境的逼真体验;现代传媒,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这都促进了感官的发展,使得我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非物质性的审美体验。
今天的我们不得不穿梭于两个现实之中,在物质的现实中,我们仍然脱离不了春夏秋冬、甜酸苦辣、人间冷暖,徘徊在道德、伦理、法律的边缘;在虚拟的世界中虽然也有道德与伦理,真情与险恶,但那里仍然是一个逃离现实束缚的“网络天国”。在这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网络天国”里,人也非物质化了――没有了身体的限制,思维与资讯成了世界的全部。
加拿大艺术家卢克?库彻斯恩2005的作品《你在哪里?360度全景》(如图5)带给人一种虚拟化的时空体验。置身于作品中,观众如同在梦中飞翔,穿过一个多维的世界,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穿梭,在明亮与黑暗之间游走,在私人与公众之间转换。沉浸其中,通过一个操纵杆在X、Y和Z三个轴中调换,进入一个以等级衡量的信息/体验空间。
处在任何等级中,观众都将遭遇到其他的居住者:有远程设备连接的活生生的事物,有提前录制好的展示在视频窗口的事物,参观者还会遇到他们自己――隐藏的摄像机会将参观者的图片融入这个构造出来的世界中。
篇3
关键词:新媒体;视觉文化
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
项目名称:新媒体艺术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及未来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2008BwxlO
在人类文明史上,视觉媒介的进化有着很长的历史,不同媒介对人们感知空间、物体和时间的方式有着不同的影响。人如何看,看什么,不仅仅只是个生理的问题,还是个复杂的文化过程。从最初的创造幻境的媒介――绘画,到机械复制时代的摄影,再到数字时代的赛博空间,媒介的每一步变化,都伴随着技术的进步,都标志着视觉文化的发展。
一、新媒体艺术的内涵
1.何为新媒体
很难给新媒体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可以从以下的关于新媒体的解释中获得些许的启发。“新媒体是计算机交互及通讯技术与传统媒介(电影、图像、文本、音乐等)的联合”“是大量的集成交流方式中的一种新方式,电子方式的,如因特网、cD―rom”“新媒体亦称电子传媒,普遍具有交互性”。
新媒体艺术是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是充满了全新实验精神的艺术创作活动,包括数字视频、网络多媒体技术、全息摄影、三维动画,以及图形处理、虚拟现实等等。它涉及计算机技术、艺术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科学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体。新媒体艺术的定义十分多样,有许多理论被艺术家经常使用,用它们在艺术、科学与社会之间建立桥梁,从而表达在当下这一飞速变化时代中对人自身所进行的思考与反省。
2.新媒体艺术特征
与传统的媒介艺术相比,新媒体艺术有着以下的显著特征:
(1)多媒体并置,多感官综合体验。在包括网络计算机、传感器、投影、音效等许多设备的共同作用下,新媒体艺术让大众在虚拟场景中将视觉、声音、气味、触感甚至味觉一并体验。新媒体艺术的呈现形态,已超越了传统媒介带给大众的单一视觉体验。它的多感官综合体验,开发人的周身感官,这是传统的艺术形态所无法达到的。
(2)结构开放、交互特征。传统媒介作品很难与大众建立起直接的交互关系,都是单方面的“看”或体验。而新媒体艺术的瓦动性,结构的开放性,使得其作品一直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成为了一个“游戏”,大众可以参与作品其中,直接构成作品的一部分,进而转化为创造者。人与作品(机)的互动过程,才是作品真正意义上的完成。
(3)学科交叉,跨界整合资源。新媒体艺术涵盖了诸多技术与学科,最大限度的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如:计算机技术、生命基因科学、电磁物理学、哲学、文学、神学等等,体现了后现代多元的审美价值观和对众多知识领域融合发展态势的深层探讨。
(4)虚拟现实。在由电脑硬件和软件所创造的幻真性的虚拟情境中,民众通过使用各种工具(如电子手套、数据头盔、CAVE技术),使使用者进入一个幻真的世界。
二、虚拟视觉的文化革命
艺术的发展不能离开文化而单独存在,作为人类文化发展标志象征的视觉艺术,必定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境况。每一种视觉文化都包含了前面的文化因素,又改变了前者的面貌,推进了视觉文化的进程。
在手绘图像时代,人类用最朴素的方式手工模仿外部世界制作图像,努力在二维的空间里制造虚拟的三度真实。临摹原作,成为复制传播图像的唯一途径。从手绘图像到摄影,人类文化进入到了机械复制时代。一方面,照相机的发明使机械复制成为可能,使得图像的生产和传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另一方面,摄影术的出现,使像机成为人视觉的延伸,扩展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也标志着图像第一次从手工劳作进入到机械复制的“图像时代”。
电子媒介的出现,改变了视觉文化传播的方式,也改变了视觉文化自身的形态。图像被无限完美复制成为可能,而原型不会有丝毫的损耗。传播更是由以前的人对人的点状沟通方式,变为不需要人在场的虚拟互动。“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媒介的差别决定了所呈现的视觉表征上的差别和体验文化的方式不同。
“今天的抽象之物不再是地图或概念了。仿真的对象也不再是国土或指涉物。现在是用模型生成一种没有本源或现实的真实:超真实。国土不再先于地图,已经没有国土,所以是地图先于国土,亦即拟象在先,地图生成国土。”在手工制图时代,形象的创造是和客观世界中的原型密切相关的,从本质来看,是一种模仿。传统的模仿和数字时代的拟像有着本质的差别。前者依据的是“地域在先的原则”,先有地域,后有根据地域绘制的地图;而后者,是先制造了地图,根据地图,再把地图转换成现实中的地域。以前,无论是绘画还是摄影,都以现实存在的物象为原型进行创造,而在媒体技术发达的当今,已经不再需要现实中的原型了,用数字技术直接可以仿真图像。虚拟现实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国别、空间、时间的局限,在鲍德里亚看来,构成虚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拟像与仿真”。符号不再表征现实,甚至与现实无关。好莱坞许多大片都依赖电脑数字影像技术来创造形象,从《指环王》《2012》到《阿凡达》,无不如此。波德里亚的“拟像与仿真”成为这个时代最准确的预言,一种全新的虚拟文化也随即来临。
注 释
雏基百科http//en.省略/wiki/New,media
牛津词典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33
参考文献
[1]周 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2]刘仲严,艺术教育学新论:后现代艺术教育[M]香港:香港艺术发展局出版,2004.12
[3]马晓翔,新媒体艺术透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4]麦克卢汉,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互动性 交互
一、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相较于其他传统的艺术形式而言,新媒体艺术是一门非常年轻的艺术形式。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录像艺术产生之时便开启了艺术结合现代技术的大门,60年代电视的普及、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又推进了各种新艺术形式的产生。自1971年美国硅谷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的时代便来临了。80年代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更多的艺术家们开始使用计算机作为艺术创作的新手段。21世纪新技术呈井喷式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移动终端设备便捷性的提高、VR技术的研发与运用等都给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营养。
新媒体艺术是一个综合了多种形式的独特艺术,它的“新”不仅体现在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上,还融合了如生物学、物理学、神经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表现形式和使用材料也与以往的艺术形式截然不同,并能在综合了多种技术后创造出全新的感官体验。
二、互动特征分析
互动是指两者之间会产生变化或者发生作用的一个过程。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是指新媒体艺术作品与艺术受众既观众之间的一个互相参与和作用的过程,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程度也是之前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达到的。其互动性特征也是一种人文主义的体现,它强化了观众与作品的关系。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特征按照互动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向:
(一)现实互动
首先,新媒体艺术家在创作新媒体艺术作品时由于技术上的需要,艺术家会和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合作,同时创作过程也不再被局限于固定的空间里。
其次,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创作手段上,在展示形式上也出现了更多样的方式。新的展示形式必然带来新的观看方式,观众和作品的关系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架上艺术在展示形式上需要特定的安静和明亮的环境,观众使用眼睛来观赏作品。而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方式则不仅仅局限在墙面或固定的空间里,观众不仅可以使用视觉,还可以使用触觉、听觉、嗅觉等其他感官来体验和感受作品,并与作品互动。
美国芝加哥的千禧公园(Millennium Park)中屹立着两块高达15米的LED显示屏, 这是由约姆・普伦萨(Jaume Plensa)所设计的电子喷泉――皇冠喷泉(Crown Fountain),自2004年7月正式启用以来成为吸引大量游客的户外互动作品。皇冠喷泉由计算机控制着2个高大的屏幕,循环播放约姆・普伦萨搜集的1000个芝加哥市民的面孔,这些不同肤色、年龄和性别的面孔时而微笑时而做出撅嘴吹气的动作,当播放吹气的动作时显示屏嘴部的位置会真的喷出水柱,喷泉看起来就像是从屏幕里人的口中喷出来的一样,市民以及游客则在喷泉下主动与作品互动嬉戏。
皇冠喷泉(Crown Fountain)
前面例子中作品与观众虽有所互动,但观众的参与并未改变整个作品的面貌。而有些媒体作品则是需要观众的主动参与来完成作品,作品的展示效果也因观众的参与而发生改变,观众的参与成为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2015年法国艺术家米古厄拉・契弗里埃(Miguel Chevalier)在英国的灯光艺术节上展出了他的互动作品――复杂的光网(Complex Meshes),艺术家利用投影仪把复杂的线条图案投射到达勒姆大教堂的天花板上,色彩缤纷的线条图案模拟教堂的拱形顶部结构,同时播放着雅各布・巴博尼・施林吉(Jacopo Baboni Schilingi)创作的电子音乐作品。教堂内安装了传感器设备用于采集观众的数量和位置,随着观众位置和移动速度的改变,顶部图案变得时而拉扯时而叠加。艺术家用观众参与的形式表达了人与建筑的关系。
(二)虚拟互动
早在1974年韩籍美国艺术家白南准(NamJune Paik)就预言了“电子超级高速公路”这一概念,新的通讯形式将会把不同文化的人连接在一起。现达的互联网技术正是验证了这一观念,庞大的信息和全球的用户组成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虚拟互动指的是作品借助虚拟的网络手段与观众所发生的互动,这种互动所产生的结果与过程被直接展示在虚拟网络空间里。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全球性决定了作品的参与对象可以是任何使用网络的人。
具有前瞻性的德国媒体艺术研究机构――尔斯鲁厄艺术和媒体技术中心(Zentrum für Kunst und Medientechnologie),在2012年被授予《电子羊》(Electric Sheep)APP艺术奖。这款免费APP可以下载安装在个人电脑或手机上,在联网且黑屏的“睡眠”状态下自动绘制渲染出图形动画。人们可以把自己终端设备生成的作品通过网络上传、分享及投票,还可以下载其他人上传的作品进行融合产生新的作品。软件的创作构想源自菲利普・K・迪克的小说《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探讨人类身边的机器在“睡眠”状态下像人类一样做梦会是如何的样子。这款《电子羊》APP在网络上大受欢迎,下载和使用的人群共同参与艺术创作过程并持续创作出更多的虚拟作品,同时又可以快速方便的进行展示。通过网络的力量艺术家和艺术受众的互动可以在瞬间完成,并使二者的角色互相转变,而作品也会有超出预料之外的效果。
三、新媒体艺术的问题和未来展望
电脑数字技术的使用使得艺术家可以创造出虚假的s又逼真的场景。而互联网的普及则更加扩大了艺术创作的群体。那么随之而来就会产生一些问题,艺术和技术的界线越发变得模糊起来。新媒体艺术即是建立在技术上的也是建立在观念上的,只有技术手段而没有艺术观念的作品是不完整的。艺术家的目标是借技术之力抒己之理念,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并非最终目的,新媒体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先有要表达的观念再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技术来实现和传达。现在有些作品只注重于新技术的使用而忽略了艺术的内涵思想,这也是极不可取的。
[]《电子羊》(Electric Sheep)自动生成的图像
现代社会人人离不开互联网,未来网络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将会越发紧密,展现方式也会更直接,艺术与人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新作品的诞生速度也会加快。艺术家对于新技术的尝试也反过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作观念也对技术手段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各学科的融合也会扩大化,各学科的新技术成果也将成为新媒体艺术的新助力,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四、结语
新媒体艺术不仅仅是时代和技术的产物,更是被社会和艺术受众所需求。它拥有以往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体验感、冲击力和传播速度,这也更容易被成长在高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的年轻人所喜爱。纵观当代国内外艺术展览,新媒体艺术作品在其中的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也证明了新媒体艺术这种艺术形式越来越被大众所接纳,也越发的被艺术市场所欢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艺术理念的创新,新媒体艺术必然会有更加多样的发展和更强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拉什 (Michael Rush).新媒体艺术[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篇5
(1)诞生:在全球化逐步渗入到社会各个地方的领域的背景下,在欧美新媒体艺术和中国IT产业迅猛发展下,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可以说在被动的状态下起步。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一批质量较高的作品和较为成熟的艺术家。影像艺术追溯于1990年代,主要是指音频艺术。影像艺术的产生,是90年代艺术区别于1980年代艺术的主要特征。
(2)早期:一直到90年代中前期,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装置,录像,摄影和音频等媒介上的广泛使用,90年代后期则表现为使用在90年代中期在媒介实验上的所有手段用于传达表现社会和社会现象批评的内容。装置艺术和表演在1980年代后期虽然也有实验,但真正在媒介上大规模地突破原有的绘画和雕塑的传统媒介还是在9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的装置艺术和表演的盛行还有另一个特征,就是与观念艺术的结合。
(3)中期:在90年代中期,真正的新媒体艺术的卓越性的实验是录像艺术的兴起。在90年代末期,随着互联网视觉技术的普及,网络技术,Flas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互动艺术,三维视觉技术,以及计算机数字编辑技术等开始进入音频艺术的制作。90年代末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音频艺术不再成为一种单纯的媒介,而是用音频艺术的表现方式对中国社会转型进行了文化层面上的反映,表达和社会各个群体息息相关的话题。
(4)期: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入,随着中国IT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大大推动了个人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新媒体艺术被引进中国后,影响时间还超不过十几年,但它们却和产生它们的基础新媒体,包括光,声音,电能一样,以非常震惊人的速度发展和蓬勃壮大起来。
二、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
1.综合性
新媒体艺术摆脱了传统艺术单一媒介的局限性,融合了图片,文字,动画,声音等综合媒介的特征,具备了传统艺术的所有特点。在包括传感器,音效,网络计算机,投影等许多工具的共同作用下,新媒体艺术将触觉,视觉,听觉甚至味觉一并合成进行综合性的展现,让大众在虚拟世界中实现审美感受。
2.贴近性
新媒体艺术的取材大多是来自人民生活,或者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内容相对来说通俗易懂,但是它的与众不同是在于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了屏幕上来,通过这种表现形式,让观众过产生了共鸣,增加了新媒体艺术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社会的性质。
3.互动性
新媒体艺术打破了往日传统艺术单向互动的模式,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互动。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加深了观众对艺术的理解,从而对观众的思想意识产生一定的震撼,进而通过观众的人际传播就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新的观念和思想,发挥了艺术“文以载道”的作用。
4.迅速性
新媒体的特点就在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点,那么,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艺术也具备这样的特征。新媒体艺术,由于其传播的方便性和快捷性,让大家快速欣赏了它们的艺术特色,并且在社会上的反应也是快速巨大的。
三、总结
篇6
一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新媒体艺术属于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的发展只有几十年时间。1965年,生活在纽约的白南准在伯尼诺画廊最早展示了配有磁力变更的电视装置作品,这标志着新媒体艺术的开端。1966年,瑞典工程师比利,克鲁弗(loy KIuver)与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RaUsChenberg)创立了“艺术与科技实验”机构,他们联合数以百计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在纽约推出了一系列新媒体的实验艺术,其中最著名的是名为“九个夜晚”的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以大型的电子互动表演为主,其中,电子调试系统、便携式音响设备以及能进行远程遥控的电子元件首次被应用到艺术的创作中,它容纳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表演艺术以及电子影像艺术为一体,这成为新媒体艺术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西方许多国家的新媒体艺术主要以电视和录像艺术为主,众多艺术基金会支持新媒体创作计划,美术馆也开始设立新媒体艺术部门,对新媒体艺术家的直接资助,促使影像艺术在80年代末走向成熟。90年代末,随着IT产业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互动多媒体和网络作品得到飞速发展。此时,新媒体艺术逐渐建立了较完整的材料、载体、表现方式和艺术语言,成为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的一项新兴艺术门类。
20世纪80年代末,在国内就有一批传统艺术家开始进行新媒体艺术的创作,90年初,国内一些年轻艺术家开始尝试利用显示器和录像装备创作观念艺术和实验艺术。90年代中期,在国内的录像艺术领域出现了一批比较成熟的艺术家。90年代末开始,互动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三维视觉技术及计算机数字编程技术开始进入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中。新世纪的十年时间里,卡通、flas和电子游戏互动成为新媒体艺术不断使用的最新手段,艺术家们在计算机综合技术、媒体表现语言、叙事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国内的重大新媒体展览也引起了国际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二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
新媒体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艺术有着很大区别,它摆脱了各艺术门类呈现的单一性,为艺术审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知觉传达方式。
从传统的纸张、画布、石块或影像的屏幕,而变成一个在媒介上无限延伸的多维度的空间载体,是新媒体艺术的一大进步。这个载体是艺术家、科学家与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共同创造的,它最终实现了瞬间艺术向时间艺术、静止艺术向动态艺术、架上艺术向架下艺术的互换,如果说绘画只反映瞬间发生的事情,其图像是静止的、二维的,雕塑反映的时间观念是瞬间的、凝固的,那么,新媒体艺术更类似一种综合艺术,它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可以是凝固的、也可以是时间上流动的。它弥补各类艺术之间的不足和缺陷,不但实现了对传统艺术进行无限重复,也实现了在一定载体和空间对其内涵和语义的无限延伸。这种多时空、多维度的特点,使新媒体艺术更具诱惑力。当《蒙娜丽莎》被艺术家利用3D、全息和声音识别技术加以重新诠释,这种复制似乎失去了瓦尔特,本雅明所提到的艺术品中原有的“灵韵”,但是它带给观众另一不同的艺术体验,一种全新的视觉艺术之旅,而“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这种旅行可能让人获得更加多样的感受”。
新媒体艺术赋予了表现材料一种特殊的内涵。在传统艺术中,材料是在文化大背景下使用由来已久的艺术物化手段,而相应的艺术技能、技巧都与这些材料直接相关。虽然,传统艺术在发展中融合了许多新兴材料,并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但相比较而言,材料的使用还是比较固定的,单一的。颜料、笔墨、石材、绢布作为维系特定艺术门类的专门材料和表现手段,是轻易不能改变的。新媒体艺术的材料媒介十分宽泛,它不仅表现在特定空间的展示设备和组织形式,同时也体现了艺术对新科技的联系与依赖关系。在艺术发展史上,科技的每次进步都相应地对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传统艺术最终都脱离了科技本身而形成了独立的艺术表现语言。新媒体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彰显了高新技术作为创作要素的基本特征。
以高新技术为支点的新媒体艺术脱离了传统艺术的“程式化”表现形式,其符合艺术规律的本质结构以及用以丰富作品内涵和加强艺术表现力的特定艺术语言尚未完全形成,从另一角度讲,科技的发展是不断进步,这决定了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方式也是多变的。虽然艺术家们在实践中有了大量的经验积累,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目前尚无相对稳定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和语汇。在新媒体艺术中,创作的群体发生着极大变化,一些科学家、程序编写人员和技术人员,也加入到创作者的行列。而他们并没有受过多少专业的艺术训练,于是,艺术家、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全力合作最终是艺术成败的关键。
新媒体艺术的另一特点就是打破了传统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上,当观众可以像艺术家一样在公众展示中影响、改变展出的作品时,观赏者和创作者的界限就变得越来越模糊了。许多当代新媒体艺术展览的主旨是打破传统的艺术品和受众的关系,并鼓励参观者以双重的身份加入艺术审美的活动中。1989年,美国艺术家杰夫瑞・肖的作品《易读城市》较早地体现了这种审美过程及方式的转变。作品中,由计算机生成的三维模拟字母构成城市的楼群及街道,车把和接口的自行车踏板给观众一个方向和行驶速度的交互控制,并不断地将显示中观众的操作调换到虚拟环境中。当参与者骑动自行车时,就如同一个身临城市的旅者,而游走城市也变成对由文本组成的城市的阅读。在《易读的城市》里,审美主体已变成一个艺术行动的参与者,而“互动也提供给艺术家与观众一起采用多种方式关注社会问题的机会’。艺术线索的发展与受众的实践在虚拟的空间里相互重合,观众的视觉感知又同时在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跳跃,审美的活动成为一种艺术实践的参与,又变成一种互动的游戏愉悦。
三、走向公众的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是开放性的、大众化的,它不仅推动了当代艺术的发展,其多媒融合、实时交互的传播特征也赋予公众更广泛地参与体验和互动交流的机会。从教育宣传、审美愉悦、讯息传播等功能来看,新媒体艺术具有更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更易引起人们对作品内涵的关注。新媒体艺术的这种艺术特性促使其逐渐进入环境设计、空间展示、公共教育、现代舞台 设计、室内装饰、户外广告等众多领域,在欧美地区,新媒体艺术活动和样式已经广泛进入了社会生活和公共空间之中,并且与商业行为有了紧密的关联。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法国公共艺术家埃里克,萨马克为拉维莱特公园创作的艺术作品《电子青蛙》,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法国政府投资的公共艺术计划的一部分。埃里克,萨马克的作品由公园的声音装置、太阳能板及一些外部机械设备组成,曲调以精密的设备录制,并由相应的技术控制。每当夜幕降临,路过公园的游人就可以听到美妙的田间的蛙鸣。《电子青蛙》由]2个声音模组组成,它们对温度、湿度和动作都比较敏感,传感技术使作品如同真的青蛙一样,如果我们离模组较近时,蛙声会自动减弱或消失。萨马克的作品“混合了科技、电脑、太阳能以及自然的元素……”,,其作品是向传统雕塑的极限提出的挑战,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新的艺术观念,并由此“改变了环境,也影响了人和动物与场所的关系”。外一个值得提到的艺术家是日本的宫岛达男,在纪念长崎原子弹爆炸悲剧事件50周年联展上,他利用3000多个红色光纤二极管、数位计数器、集成电路、电线等装置在长崎的浦上河上铺了一条红色的河流,这件作品被命名为《光阴似水》,在夜晚尤其具有震撼力,流水和斑驳的光点使人不禁想起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悲痛记忆。《月光》是在一个建筑抽风塔上安置的作品,它由光纤二极管,集成电路、电线、铝板和塑胶盒组成。在夜空中,6排数字来换,红色光和银白色光数字相互辉映。在长崎。这件公共作品具有特殊的宣传意义,它所要呈现的是个人的心灵如何被多数人死亡的数字所影响。
篇7
[关键词]数字媒体 艺术美学 特征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358-02
1、概述
在这个信息时代,数字科技已经深度介入到了艺术与文化领域之中。现在更多的艺术家、设计师及数码爱好者们都在数码的“工具箱”里找寻新的创作灵感,拾取更加得心应手的创作工具与手段,不同程度的通过其他的形式实现着自己的艺术梦想。不管是艺术家、艺术对象、材料、方法和手段,还是艺术理念等都到了数字化集成和整合的底部,这也很大程度上的促成和实现了艺术元素间的有机互动,产生出和传统艺术特征,风格完全不同的新审美特质。
伴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是各种不同艺术的有机结合,进而真正的实现各种艺术的辩证统一,同时也把语言和艺术的统一性进行了更加有效的整合,在广义的数字媒体艺术中,在进行数字媒体艺术的构架时,其涉及的领域包括很多,比如:科学技术、媒体等多个方面,同时也包罗了更为广阔和深邃的文化理念。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态中可以看出,其大量的介入了数字和多媒体技术,其中也包括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等,进一步通过这些技术的有机结合来形成数码的图像或者是音频,包括诸如动画等一系列的艺术形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同领域的艺术创作形式的完美结合,把之前传统并且简单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空间进行了进行了一定的扩展,使之变的更加的多样和多元化,这其中要求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充分运用,而同时也是多个领域和学科的团结与写作,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对艺术的认知和造型进行的一种全新的理解和认识,使艺术家的综合素养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艺术的对象,也不仅仅局限在以往的艺术的美感和视觉的享受,而是对众多的艺术的长处进行完美的结合,并且同时也借助于现代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和音频进行有效互动,从而实现多媒体和多艺术的有效结合。
2、数字媒体艺术的简介
数字媒体艺术是在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这种艺术形态很好的实现了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一般来讲,艺术创作人员必须要深入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形态本质,从而进一步更加充分的掌握数字技术的多样性,进一步的利用数字媒体来完成艺术创作,为人们提供更加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于数字媒体来说,它的本质形态就是价值观的开放性,拥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艺术创作人员将会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因而我国的文化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3]。
在一般的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也就是将计算机媒体技术应用在资讯、传播和生物科学等各个领域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这其中主要包括了数字图像、只读光盘艺术、虚拟现实艺术作品、网络艺术、数字音频艺术、虚拟生物作品、综合数字艺术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媒体艺术与各个领域是息息相关的,七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要想加快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速度,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员就必须要更加深入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内容,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艺术创作的速度。
3、数字媒体艺术美学特征的简要分析
对于数字媒体艺术来说,它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实现各种艺术之间的有效结合,并且同时特完成了语言和艺术的整合工作。为了将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科学、技术和媒体等多个领域,艺术创作者必须首先要深入的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理念和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以此来实现数字媒体艺术的有效应用。从字面上来看,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多媒体性,这主要体现在数字媒体艺术必须要依赖于多媒体技术来完成数码图像和音频等内容的艺术创作工作。
互动性也是数字媒体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的特性,是数字化艺术在作者与观众之间过程与结果之间所表现出的一种角色换位,互动沟通,即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一种艺术模式,这也是艺术同一性的一种典型的体现。例如网络艺术就是典型的互动性的数字平台,无论人们身处何处,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可以接入到网络系统,接下来就可以参与到网络中的艺术创作中来,进而对作品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再创造。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性认知,生活体验,个人爱好,对作品进行一定的再创作,期间可以不断注入新的题材内容。从一名艺术家和原创者角度来看,网络作品,只是原创者搭起的一个作品框架和供人们表演的舞台,目的是让更多的网友都尽情的参与并表露个自的才艺与特长,以此拓展作品、增强自信。另一方面,在网络互动中,参与者都品尝到了艺术家及艺术创作的,人的个性化的元素在作品中成为了艺术的对象,没有专门的艺术技能,凭借数字技术提供的“半成品”(网络资源),进行“来料加工”式的合成一与后期制作,这种共同参与艺术创作的互动平台与氛围,最终形成了当今人们所关注的艺术的互动性特征,即:艺术与非艺术的互动,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互动,它的结果,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艺术对象有爱无类,艺术作品走向复制时代,走向边缘与混沌[1]。但是不得不说,这都与互动性密不可分。的确是这样的,互动性的数字创作平台,充分的给予观众对作品享有更大的选择权利与修改权利,每一个观众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去出发,去找寻和确定作品的样式。在观众阅读完他人的故事之后,又以“艺术家”的高度在个人意念的支配下,可以对作品做出回应和进行新的探索。主动的去参与到创作之中,在互动式的沟通中,真正可以实现艺术家与观众,艺术创作与接受的换位思考与真诚的对话。
与此同时,创作者才能够真正的将作者真正的内心心甘情愿的展现到人们的面前,通过作品让读者充分的体会到创作时的心里活动。只有这样,观众在分享作品时,才可以得到切身的精神满足与情感的陶冶。科技对艺术的挑战是不以艺术家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的结果是通过其自身的吸引力将更多的“门外汉”吸引进艺术的大门,所以才会艺术被简化成一个“工具箱”,使用者在需要时便可以拿来使用。这种艺术的技术与工具化倾向,在数字媒体艺术里,使更多的人能加人行列,使大众气息的艺术氛围,表现平民生活的数字化作品应运而生。[4]
然而,任何一种艺术,都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精湛的技艺支撑,这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所以这就形成了艺术的神圣并且高不可攀的倾向。尽管这样,数字科技的普及趋向衍化,使的艺术日益走向纯技术的道路,现在的这种倾向九十分的明显了。因此,只要是经过一定的重复不断的操作,通过此来不断的提高熟练程度,几乎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可以创作像模像样的作品了。所以现在就有一种情况不断的在发生,艺术家们不愿意再花更多的时间去在作品中“惨淡经营”,反而缺渐渐学会了去“偷懒”,在创作中走竭力的去寻找捷径的存在。
大众化也是数字媒体的艺术的新美学特征之一。在之前通俗的数字处理技术和互动的艺术创作模式的依托中,构成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又一鲜明的美学特征[3]。当代的数字技术十分人性化的设计,我们可以进行规模化的复制,同时也可以快速传播工具与载体,这可以说是都在根本上解放了艺术的“劳动生产力”,这也就大大的消解了艺术的高难度。数字艺术作为最普及的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媒体,自始至终都在和大众媒体携手共进。从当今的“第四媒体”的网络艺术来说,其中的交互性及双向互动传播而论,比如说开设电子论坛(BBS),公布记者电子邮件,在每篇报道之后设置评论区等等手段与途径,给大众提供一个交换意见和发表评论的场所,这使的进人网络的人们能够直接参与作品和新闻报道,这不仅做到了媒体原创,网民之间的沟通,还实现了观众对观众的传播,从而真正使媒体与大众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数字媒体成为“大众的代言人”[5]。这就像平民作曲家雪村等一代青年艺术家产生了以《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为领衔的一大批大众化的数字化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平凡但是却让人感觉十分的亲切,凭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传播,几乎是一夜之间,独具特色的东北腔“翠花上酸菜”就热遍了网里网外,可谓家喻户晓。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数字化艺术的互动与共享,使成千上万的人共同地创作,共同地欣赏,共同地评论,共同地开拓新的艺术天地。
结束语
数字媒体艺术中所展现出来的大量的美学特征,在现代艺术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多样,形形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能够通过美学特征的存在,而使人类对未知的科学和人文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探索,从而进一步的对现代艺术进行重新定位。现代艺术会沿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是向着现代化的方向继续发展,还是会返回到复古典的复兴,这都是由其所具备的美学特征所决定的,所以说,数字媒体艺术的前途在于其美学特征的有机结合,才可以不断的创造出新的形式和途径。
在现代的社会,文化与传媒产业作为信息经济发展的重要综合指标,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兴盛和发展使得艺术文化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在存在着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就是,自诞生以来,数字媒体艺术正在以它那特有的品质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带来不同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以媒体技术本体化与视觉文化审美化为表征的新意识形态的不断的扩散,深刻影响着现代文化的发展。数字技术所引起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由话语文化形式向形象文化形式的转变,在摧毁传统文化等级秩序的同时,同时也消解着艺术传统对意义的深度追求。物质性存在的强势与观念性存在的低限之间的博弈,是数字艺术以及电子视觉文化无法回避的现实,数字艺术的发展函待解决唯技术主义的迷瘴与意义场的虚设等现实难题。“数字化生存”的技术和“艺术化生存”的人文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数字艺术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晓岩.试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2]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探讨[J].饰,2006.
[3] 王伟毅.数字媒体艺术的多种可能性[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5.
篇8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服装;虚拟艺术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79-01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的悄然而至。人类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上的巨大变革,科技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新媒体艺术逐步融入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艺术20世纪60年代,个人电脑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形式,而现在,手机的变革与普及使之成为个人电脑的主要设备。以互联网,手机媒体、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蓬勃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社交网络、移动设备和各式各样的数字平台,人们的生活理念、消费习惯和日常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样的背景下,新媒体艺术对当代服装的销售产生了很大的变革。新媒体艺术不仅仅对服装这一个行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影射的行业将会更多,更紧密。
一、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指新媒体的艺术,新的技术支撑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扩展了艺术的内容和外延。20世纪之后出现的除了架上艺术之外的所有的艺术形式都统称为广义上的新媒体艺术。由传统艺术发展而来的新媒体艺术颠覆了传统艺术作品创作者与观看者的关系,使观众也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以数字技术核心为基础的新媒体艺术,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交叉渗透多学科背景,以电子媒介和光学媒介为基本语言,同时包括声音装置、影像装置、数字艺术以及声光电与其他媒介混合运用的新形势艺术。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与技术的革新,建立在数字技术为核心基础的新媒体艺术,随着观念的与时俱进,材料的不断创变,呈现出新媒体艺术的新特点,这些特点也闪现着对当代服装领域更深层次的解读,带给人不同层面的体验,使得服装时尚创新与流行性的表达有了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形态。
二、服装会中的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的声光电艺术效果在服装创意领域还是很广阔的,结合投影科技等数字媒体的应用,新媒体艺术在服装舞台会上有着巨大的发挥空间。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艺术被应用在时装会上,投影科技的应用就是代表。
全息投影技术突破了传统声、光、电的局限,空间成像对比度、清晰度都非常高。高强度的空间感、透视感、立体感对传统的平面舞美审美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也带给了人们前所未有的感官感受。广大观众开始渐渐腻味起传统舞台的声光电,3D全息投影的适时出现大大缓解了他们长久以来的审美疲劳,带给人们的虚实结合的梦幻立体感受,为服装秀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新媒体服装秀就是采取服装展示与数字媒体有机结合的表现方式,利用数字媒体和影响、灯光的互动表演,集时装、灯光、舞台布景、音效及交互艺术使服装秀现场的现场感更立体化,营造更丰富的秀场氛围,观众对服装的视觉也感觉更丰满。
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使时装秀变得更加有戏剧性和表演性,并把服装秀营造成为超现实主义的媒体视觉盛宴,成为服装秀制作的里程碑。CHANEL领衔国际上享誉盛名的品牌,用新媒体的形式来展示自身的品牌理念。
三、新媒体艺术服装橱窗
现在服装橱窗的展示艺术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只是商业的意义,融入新媒体艺术的橱窗,在展示服装魅力的同时,也间接的向社会表达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风格,更生动的传递社会抽象的积极影响比如文化、生活。巧妙的创意、新奇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谐协调节色彩等,其中任何的一个要素都不可或缺。
橱窗的本质是营销。新媒体艺术的高科技、互动性、趣味性,在几平米的空间中展示时尚服装的美丽面孔,使服装本身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传递给顾客更多的时尚信息,使顾客能够在橱窗中找到类似自己的梦想和生活方式,消费欲望更强。
运用新媒体艺术制作橱窗的3D效果,利用特殊的光效应运结合新媒体艺术制作的各种3D动态的效果,营造出超现实的气氛,给消费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把光学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是建立在新媒体技术为核心基础上的。制作橱窗变幻空间数字媒体设计过程中,运用数字媒介所特有的声、光、电以及人机互动的特点,来更有效地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
另外,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特殊效果,改变材料的视觉表面,突破传统的二维平面,看上去是不同于普通平面的立体效果。而拥有直观展示效果的服装橱窗,必须有强烈真实性和感染力,才能表现出服装的独特与美,展现服装品牌的文化,吸引行人的目光,拉拢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篇9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当代演艺活动;运用
0 引言
从历史层面分析,新媒体艺术对当代演艺活动的介入主要是摄像技术的发明;从技术层面分析,投影、互动、全息虚拟现实、动作捕捉以及实时渲染等全新技术为新媒体艺术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从空间层面分析,新媒体艺术的传媒性与信息可传播性特点,促使当代演艺活动能够更好地面向全世界。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无疑为当代演艺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1.1 舞台投影技术
自20世纪60年代捷克舞台美术家斯沃博达把投影技术带入了舞台演出以来,随之2000年之后游戏、动画、数码互动以及影像合成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新媒体艺术逐渐渗透到每一种艺术形式当中,与舞台、表演、戏剧以及音乐等多种艺术类型相融合,最终形成混合媒介艺术,创新当代演艺活动。[1]投影影像被广泛地应用于当代演艺活动当中,其技术手段与表现形式层出不穷,从投影类型上就能够分为多种形式,例如全息投影、二维投影以及三维投影。
应用表演舞台的投影技术,其形式主要被分为立体影像、平面影像两种。[2]立体影像在当代演艺活动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其主要是用于舞台空间相对较为平行的时间与空间。在当前的许多当代演艺活动中,视频影像已经成为舞台布景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主要负责地理条件、时间点等转变的工具。平面影像又被分为视频影像和图片影像。在许多的演艺活动中,都存在图片投影环节,其主要描述人的记忆、自然情景以及背景环境等信息,在舞台灯光的交替中进行变换,促使当代演艺活动呈现动静交叉的目的。
1.2 新媒体穿戴道具
就目前而言,新媒体艺术中,穿戴道具主要是指有LED灯光的舞台装扮。在使用这些舞台装扮,装扮在演员身上之后,会发出不同颜色、不同频率的灯光。这也是舞台光线的一种全新展现方式。这些舞台道具有一定的互动作用,其能够按照穿戴者的肢体动作适当的调节光线颜色、大小以及明暗度等等,从而满足当代演艺活动的需求。
例如,2012年在旧金山歌手左拉・杰西就穿戴了一个大型的LED灯光“围脖”。效果图见图1。由图1可以发现,这个大型的LED灯光“围脖”由薄膜材料和骨架结构构成,其中有多个LED灯。这一种LED道具形状能够凸显表演者的装扮,该演艺活动在旧金山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中进行,这一道具也能够体现一种会发光的“水母”的优美感,这与主题也是非常符合的。
2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表演形式的运用
2.1 投影内容大量引入演艺活动舞台
就目前许多的新媒体艺术影响之下的演艺活动,大多数作品都具备独特的、别具风格的投影创意。在这些投影当中,有些图像的含义一目了然,是具象的表现方式,例如动画背景。而有些是抽象的,例如由线条色块或数字图像等拼接组成的内容。
投影在演艺活动当中的运用能够为舞台表演提供各种各样的效果,体现演艺活动的多种精神和意义,投影在演艺活动当中一般扮演四种角色,分别是互动角色、场景表现角色、表演空间的重塑角色以及心理表现活动角色。
就以场景表现为例。场景表现是投影最为重要的运用之一。场景表现主要是指对时间运动和空间环境变化的表现。投影表现场景,应用一段实际的影像去替代人们的想象,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呈现人物和表演者所想要描述的环境,与此同时展现舞台的表现力。
2.2 肢体语言与数字影像的结合运用
肢体语言是演艺活动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在新媒体艺术当中,许多作品都与肢体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除了肢体本身以外,其运动还能够体现更加丰富的舞台效果。而计算机成像技术也正是为了这一目的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新媒体艺术演艺活动当中,许多投影资源都是预先拍摄好的影像,而许多投影则是实时生成的。许多的影像生成都是建立在肢体动作的引导之上。演艺活动表演者借助计算机影像技术,使肢体动作表达以及声音的表述具备更加形象、生动的特点。当前,国外许多的演艺活动机构都将创新重点放在实时成像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当中。其中,特别是舞台方面的演艺活动对这一技术的投入更大。
3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舞台美术的运用
舞台美术的运用最为主要的便是空间的拓展。投影的场景展现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拓展空间的范围,使固定的演艺活动舞台能够更大、更高、更宽。拓展舞台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实际空间面积的变动以及创建剧场以外的虚拟空间。
按照镜框式舞台以及传统透视布景的原理,常规的布景主要是依靠舞台空间自身去体现空间的概念,前景是表演者的实际活动空间;中景是天幕灯光区域与表演区域之间的布景局域,这一个区域中没有表演者的活动;远景用于绘制幕布代替,构建空间功能。一般情况下,被空出来的中景主要承担空间的收缩能力,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空间调节能力,配合近景能够实现扩大空间的目的。
投影的发生大部分是弥补远景形态,一方面是让远景的景物能够活跃起来,用于体现室外空间,体现大自然这类空旷、广阔的空间概念,效果十分显著;另一方面,将中景的部分任务转变到远景上面,因为在新媒体艺术介入之后,因为视频的影像具备能够“动”的特点,空间的大小能够通过一定手段进行随意的控制,通过透视关系的调控,实现不同大小空间感,也就提升了空间大小。
空间的拓展还可以从提供舞台以外的虚拟空间来实现。这里所指的虚拟空间和通过戏剧表演产生想象思想中的空间不同,只是单一的物理空间概念。虚拟空间能够是与现有空间共存的次要空间,也能够是因为幕布投影而创建出来的数字化空间。例如,2015纽约时装周拉夫劳伦的时装会以及2008年的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3D表演都是典型的案例,其创造的空间就是一种典型的数字化虚拟空间,而以二维动画建设的投影背景同样也是虚拟空间。
4 结语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的创作空间非常广阔。在未来的创作当中,新媒体艺术应用下的演艺活动将不再受到空间的束缚,能够在几乎所有的媒介当中随意传播,包含物理、建筑墙面等三维空间,其在各种娱乐活动当中都能够得以绽放。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演艺活动的全新“身体”,为创作、内容、观众开放了全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篇10
1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特点和重要性
1.1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特点
连接性:超越时空限制、将全球各地的人联系在一起的电信网络中,在这个网络中使用者随时扮演各种不同的身份,找寻远方的信息档案,渗透到各国文化中,产生新的社群。
互动性:无论是显示在屏幕上的多媒体、机械操控的系统或环境式结构,使用者或关于经由作品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定义。艺术家不再是创作人的内容,而是设计环境、空间,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
1.2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不论与作品之间的接口为键盘、鼠标、灯光或声音感应器,抑或其他更复杂精密,甚至是看不见的“板机”,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互动。联结性乃是超越时空的藩篱,将全球各地的人联系在一起。在这些网络空间中,使用者可以随时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搜寻远方的数据库、信息档案,了解异国文化并产生新的社群。
艺术是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形成的,特别是现在。新媒体艺术不仅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同时也将传统艺术和新时期的艺术联系在一起。这种艺术在融合传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其中,使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以新的形势体现出来。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载体,能准确地反映出现代艺术的特点:信息密集、时空缩略、群体作用增强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新媒体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其不再是一种艺术,而渐渐成为人与信息之间的桥梁,成为当代文化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艺术手段将会越来越发达,与人们日常生活也将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未来的新媒体艺术中,文化将会成为人们交流的重点。只有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新媒体艺术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在新的形势下,可以使人们对新媒体艺术更加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反复琢磨,以自己独特的见解去选择、诠释它。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将会渗透到更广泛的领域,不仅对艺术领域有所影响,对其他领域也会有所影响。
2 新媒体艺术与中国
有关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研讨对于推动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面向新媒体艺术的本土化梳理,对新的艺术观念的延续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观念上看,新媒体艺术本无国界。在艺术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下,它虽不乏本土化的特质与闪光点,但毕竟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不论是西方当代艺术还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及艺术观念,对中国的艺术界来说都是一个(在影响的基础上)不断认识、理解、吸收和创新的过程。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算起来不过二十几个春秋,但它却和产生它的基础――新媒体,包括声、光、电和IT产业一样,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发展和壮大起来。MOMA录像部主任芭芭拉?兰登认为:“录像艺术在中国的活跃,是在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圆周闭合之后划出的一个新的起点。”
3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思考
新媒体为艺术带来了全新的科学技术、观念思想、行为方式,也为艺术带来了一些弊端,某些艺术的创作逐渐被大众同化,逐渐变为“快餐”、简单、无脑,可供思考的空间越来越少。因为对个性的追求,人们对自己的喜恶也愈发明确,在选择信息的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个人口味。如果无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辨别,可能在接收的过程中因为个人的差异选择更多的垃圾信息,从而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无法收获有益的资源。
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也可能导致艺术本质的偏离,从利用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情感进行思考变为单纯为表现客观事物的技术样态,从而忽略了人的主观思想的重要性。在这个信息爆炸、各种想法纷至沓来的时代,对与错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准或目的到底是什么,这又是未来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
4 新媒体艺术的展望
在我国,新媒体艺术经历了从模仿到原创、从局部到整体、从单媒到多媒以及从技术的跟踪到观念的升华的探索。1996年,在杭州美院举办了名为《现实与影像》的国内第一个录像艺术展;1997年,北京出现了纯粹的个人录像艺术展。至此,录像艺术成为中国美术界的热点。
90年代末,随着IT产业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编辑设备的普及,不但录像艺术进一步得到繁荣,更多的艺术家开始着手探索互动多媒体和网络作品。在各种大型艺术展览上,越来越多地出现新媒体艺术的身影。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联结性与互动性。联结并融入其中,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
对中国艺术家来说,新媒体艺术也是将本土化与全球化进行融合的渠道。21世纪,影像与媒体必然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语言和理解方式。没有媒体艺术家的存在,中国的艺术就无法真正进入世界,无法为世界艺术带来鲜明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