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心理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心理学总结

篇1

【关键词】实验社会心理学;两种取向;新进展

1.实验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创始人冯特提出了两种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学的取向或者说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科学的取向或者说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实验社会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实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现象不作玄学思辨或空洞理论的探讨,而是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结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实验社会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在内的一切客观方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系统观察、比较文化的研究、档案研究、测量法、统计法(包括相关法)、模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每一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

2.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2.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持实证主义观点的人认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抽样调查收集各种经验数据。他们认为,唯有采取实证的方法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唯有可被这种方法接近的现象才是科学的兴趣所在,才能被纳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实证主义直接衍化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主张数据及其收集过程应剔除偏见)、行为主义(主张只着眼于外显行为,坚决排斥直觉主义、心灵主义以及现象学)和操作主义(主张社会心理学使用的概念,其意义不能来自经验过程之外)。

2.2实验主义

自20世纪20年“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那本全面介绍实验成果并系统阐述其个体主义立场的《社会心理学》发表,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也叫“科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首次将社会变量系统引入实验室中以后,以实验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受实证主义影响,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上极力向一些精密学科靠拢,重定量而轻定性研究,力图在控制得十分严格的实验室中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来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致实验法,尤其是实验室实验基本成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寻求答案问题的唯一方法。肖(M.Shaw)和康斯坦佐(P.R.Constanzo)断言,只有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室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才是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2.3个体主义

在有关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批判性著述中,这一学科的个体主义倾向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伊恩.帕克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中,将“社会心理学中无处不见的基本概念——个体主义”视为与旧范式有关的五大观点之一;A.佩皮在总结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教训时更是明确地写道:“纵观构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历史的纯理论和实际研究领域,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有影响的重要学派及运动都将个人视为研究中心。与此相对的是,那些以群体或集群现象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即应用相互依赖或其他关系概念的理论研究),对该领域的影响则远没有那么深远。”F.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中认为:“社会心理学不应该被当作与个体心理学截然不同的学科,它是个体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所研究的是与个体的由其他同伴组成的环境相关联的个体行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的科学,这种行为特指个体刺激别的个体时的行为或对于别的个体的行为的反应;社会心理学也描述个体的意识,这种意识特指对于社会事物与社会反应的意识。简言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3.1生态学的研究趋向日益浓厚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既是当前心理学的一种改造运动,又是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心理学方法论。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如采用准实验设计、无觉察技术等。

生态学取向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在心理学的社会行为领域中出现。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布伦斯维克,分别注意到当时的心理学研究不注意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和心理过程,力主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心理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开创了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这种研究取向不但在社会心理学中继续发展,拓展其在这个领域中的影响范围,而且逐渐向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扩张。20世纪90年代,生态学取向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属于该研究模式下的各种专题不断出现。

3.2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

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到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体现在:第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的深入。本土心理学的兴起是对作为主流心理学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反叛与分化,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心理学追求普适性而忽略文化因素的不足,建立在美国文化下的社会心理学并不能解释在所有其他文化下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原因。第二,跨文化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心理学者的文化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就文化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更为敏感。跨文化研究者借鉴了“主位与客位”的方法学,把在所有文化中对行为都起作用的普遍的原理称为客位;而把在文化上受限制的原理称为主位。跨文化研究的深入,避免了传统社会心理学将欧美文化强加给其他文化,促使研究者以更加丰富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现象,促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3.3研究方法也日益科学化和多元化

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现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问卷法,还有个人生活史法、档案材料分析法、话语分析法,等等。每一种研究方法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强调是以牺牲另一种研究方法为代价的。因此,对每一种研究方法都应抱着宽容的态度,在多元化观念的指导下,实验社会心理学日益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和多元化,用各种方法的组合去弥补使用某一种方法所带来的局限。

3.4充实传统课题研究内涵,增加了新的研究课题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社会心理学对于传统的研究课题并不回避或否弃,而是从新的角度进一步充实、扩展和深化。如对社会时尚、社会态度、社会认知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仅仅拘泥于传统的课题框架,已不能适应或包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和理论认识的创新发展,为此,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增加了新的课题。诸如:社会潜能、社会欲望、民族潜意识等。

【参考文献】

[1]方文.社会心理学百年进程[J].社会科学战线,1997,(2):240-249.

[2]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沈杰.社会心理学中两种研究取向的历史作用及其综合趋势[J].社会科学辑刊,1996,(3):25-30.

篇2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思想工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026-2

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是我党思想工作中长期研究和探索的话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加强思想教育,积极开创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工作方法势在必行。人们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使传统的理论说教、思想灌输等思想工作方法不能适应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思想工作的直接对象是社会化的人,而社会心理学正是研究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思想现象和心理现象的学问,将其有效地应用到思想工作中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们复杂多变的思维活动,从而走进人的心理。以人们的心理为基础和导向开展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社会心理学和思想工作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来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即“怎么想”的问题。而思想工作则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即“想什么”的问题。两者的研究和作用对象都为社会化的人,“怎么想”和“想什么”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过程。一方面,思想工作必须以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社会心理和现象的研究为基础和出发点,这样才能保证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思想工作的开展将会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例证。另外,思想工作中所指的“思想”,在社会心理学中就是通过个体或群体的思维而得到的认识、行为的观点的综合反映。社会心理学关于个体心理特征的研究为区别对待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提供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可以为思想工作直接运用。

二、社会心理学在思想工作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在思想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学中动机和需要、情绪和情感、人际关系、归因等理论的应用上。

(一)个体的动机和需要理论是思想工作的出发点

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在了解个体政治历史、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把人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这里的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也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说的动机。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引起和推动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前进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的各种活动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并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动机具有激活和指向功能,懂得动机产生的本质和功能运动机制,有助于思想工作者深入了解和分析人们活动的各种诱因,从而根据正面引导的方针,采取不同方式,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动机,使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它可以来自个体内部,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产生的重要源泉。思想工作者只有准确的了解了教育对象的需要,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教育对象不良动机的产生,从而实现思想工作在尊重教育对象需求、得到教育对象认可和支持的状态下,引导教育对象在符合社会要求的动机下产生行为。

(二)情绪和情感理论对思想工作的及时性引导

在思想工作中成功的实现对教育对象的社会引导总是与有效的情感激发相联系的,它表现为从情感的角度唤醒对象,并运用情感的力量感染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富于情感的沟通最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富于情感的沟通方式首先要求思想工作者对自己所传播的思想信息有着真切而强烈的感情,这就使被引导者在情绪上受到教育者的感染,从而使自己的思想逐渐向社会要求的方向靠拢。情绪感染是人际间情绪同化的反应,它是情感低级的、简单的表现形式,具有情境性和时效性,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受已经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和情感相互转化。

情感和情绪具有信息交流和影响心理状态等功能,所以,思想工作者要注重对教育对象情感、情绪的影响。比如消除心理屏障,找到思想上的“切入点”。就是要注重消融受教育者的防御、抵触情绪,能在对象倾向方面找到共同点。其次要注重情感感化,即主动观察、寻找和教育对象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地方,以便使教育对象情感发生微妙的改变。还可以通过对教育对象性格特点的了解进行相应的情境和事件感染,以此来达到对受教育者教育的目的。

(三)人际关系理论促进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等。”人际关系有多种类型,就思想工作者而言指“教育者团结和协调受教育者以及教育相关的受众群体,以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活动的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取得教育对象的信任和支持,顺利开展思想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紧张、情绪对立,任何形式的思想工作都不会取得积极效果,反而会使教育对象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发生消极行为。这就要求思想工作者首先要坚持真诚原则。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以“真正的自我出现”,没有防御式的伪装,做到表里一致、真实可信;其次,要坚持尊重原则。尊重原则包括对自我尊重、对他人尊重、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在人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中,自尊、人尊和他尊是紧密联系的:只有首先尊重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才可能尊重别人,别人才可能尊重自己;再次,要坚持宽容原则。宽容是一个人自信、魅力和勇气的表现,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错误明显在对方时,如果能表现出“有理让三分”的宽容态度的人更是如此。宽容是一种美德,通过宽恕别人而得到别人的信任,从而建立起人与入之间和谐友好的桥梁。

(四)归因理论促进思想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了解原因之后就可以对行为加以预测,从而对人们的环境和行为实行控制。思想工作者需要预见教育对象的行为,通过控制周围环境,以便使教育对象在行为发生前对其行为的适宜性有清醒的认识。归因理论可分为外在归因和内在归因两类,外在归因主要是把事件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内在归因是把事件的原因归咎于自身的主观因素上。思想工作者既要注重从外在归因出发,了解和分析外部环境对教育对象思想的影响和制约,预测对象思想的变化动向,寻找时机展开思想工作;又要注重从内在归因入手,根据对象对即成事件中自身因素的总结来制定相应的思想工作策略,从而以恰当的方式和气氛开展思想工作。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作为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其理论成果还是其研究过程在思想工作中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思想工作者首先应以社会心理学个体动机和需要理论为出发点,从而对教育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对象的情绪和情感是影响思想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充分关注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情感和情绪能够对思想工作进行及时性的引导 。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思想工作的效果,人际关系理论能够帮助思想工作者正确处理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必然促进思想工作顺利开展。人总会在一定事件和事实发生后产生思想的波动和变化,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积极主动的对其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强化对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的预见性,从而实施符合教育对象需要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将归因理论运用于思想工作当中。总之,社会心理学在思想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是创新符合时展需求思想工作方法的必然要求,以社会人自身的心理为出发点,思想工作定能取得积极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肖旭.社会心理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4]孙时进.社会心理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篇3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外部因素

目前,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容易有一个误区,都期望自己可以进入一个生产环境较好的地区、产业和用人的单位就业。先看单位是否可以满足自己一系列的要求,再决定是否应征,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就业地域偏向沿海发达地区。许多高校毕业生以向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作为自己的理想,对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情有独钟。二是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求地位、保稳定。大部分学生以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首选机关、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等金融机构,其次才是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三是就业收入期望值较高。在求职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制作简历。在制作简历方面,应该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评价,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找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对自己和社会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填写简历前,应当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的评价自身的优缺点,不应夸大自己的优点,避谈自己的缺点。

二、大学生自身心理问题对就业的影响

应对是个体为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困扰而采用各种方法、手段或策略的行为。应对方式主要有两种:自我调节和寻求他人帮助。大学生由于接受的心理发展与健康教育、挫折教育的不足,面对挫折和应激事件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能力;而自我意识的增强也使得一些学生对于外部的支持系统有较强的防御心理,遇到事情不愿意向父母、师长以及学校的心理、职业咨询机构等这些潜在的支持系统求助。应对意愿、策略与能力的欠缺,使得学生不能有效的处理就业过程中的各种事件、较快恢复心身平衡。

其实克服这种心理,就需要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向“生涯辅导”转变,更着眼于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定位”、“职业环境认知”、“职业决策”、“职业素质提升”等对学生未来发展与成长具有更深层次影响的问题;并以全程化的视野帮助学生及早规划、全面解决多元问题。加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心理辅导中要关注到就业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在职业生涯辅导中,更是要把心理辅导和发展作为不可或缺的组成模块和内容加以关注和指导,这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也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素质。

三、运用社会心理学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心理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心理期望值普遍过高。当前,社会上许多行业和领域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期望值非常高,当发现大学生的实际能力远远低于预期希望之时,这些行业和领域之中就会产生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负面评价,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群体的整体印象。其次,社会普遍存在浮躁心理。浮躁心理是当前社会的一个共性问题。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很多行业和领域过分注重短期效益,忽视了长期效益的培养。许多高校毕业生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很难在短期内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就导致了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转而招用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人才。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大学生毕业生个体要克服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和情绪。高校教师应当高度关注应届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帮助毕业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目标选择。此外,还要对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挫折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看待不良社会现象,学会如何面对竞争和挫折。通过这些方式逐步改善个体心理因素。其次,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也要逐步纠正不良的集体心理因素,如浮躁情绪、过分追求短期效益、拜金主义等等,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与此同时,适当降低对大学生的期望值,正确面对其成长的过程,为其提供展示自身价值的平台。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其意义在于,大一新生从入学开始,就寻找适合自身发展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兴趣、爱好,给自己尽早进行明确定位,最终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04.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吴正龙,李淑娜.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分析.教育与职业.第20期.2012.

[5]琥珀,柯岑.关于当前大学生择业面试的有关思考[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

[6]郭冬艳.浅谈社会心理学知识在大学生求职中的应用.百花园地.2012-02.

[7]王雨晨.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时代教育.2013-04.

作者简介:刘地格(1989-),女,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篇4

关键词 多元一体 社会共识 社会表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大转型”(the great thransformation)。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碎片化”已成为当前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主要表现为利益主体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中国梦”的提出,承载着一种用心理力量——“同心”——来凝聚社会的设想。承认多元,但同时也坚持一体,或者说,透过包容和协商、合作和共享的机制,将“多元”有机地凝聚成“一体”,并建构一种能够提供强有力支撑的社会共识,也就成为当前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积极进取的社会心态的应有之义。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凝聚力”与“社会共识”为“同心”的两个不同面相。本文试图探讨其中所涉及到的社会心理机制。

社会凝聚的社会心理机制:关系化、类别化与镶嵌化

社会凝聚力在社会心理上表现为社会成员具有“我们感”。“我们感”从何而来?有多少种途径?“我们感”会带给人们什么样的体验?对个体的社会行为有何影响?“我们”与“我”,“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对群体或组织发展,以及社会共识建构的影响怎样?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学学科群体过程研究领域中有关群体、群己关系、群际关系中的重要问题;是一个个体与群体之间基于什么样的文化心理或社会动力,藉由什么样的社会心理机制,建立怎样的心理联系,最后获得什么性质的“我们概念”及“我们感”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我”为何以及如何与“他”及“他们”融入到同一心理边界之内,进而成为“我们”的问题。总的来看,“我们”概念赖以建构的社会心理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

关系化。“关系化”过程是中国传统社会所特有的,个体通过以亲属关系制度为蓝本、以“尊尊亲亲”为相处原则的交往而形成“自己人”感的过程。这一过程或是在先赋性亲属关系体系中按照“差序格局”保持或中断关系,或是在非亲属关系中,透过交往而建立拟亲属关系,将他人包容进入自我的心理边界之内,从而使“我”与“我们”透过“自己人”概念相互沟通和包容。达到“小我”与“大我”在一些情景下的浑然一体。相反的过程是将他人排斥在自我的边界之外,而使“自己人”与“外人”区分开来。

关系化过程包含着浓重的伦理道德色彩,在传统社会中,它在资源分配、家庭及亲属关系维护和保持伦理秩序上有着重要的功能。但是,“关系化”的“我们”(即“自己人”)概念的几个特点,不能适应现代契约社会中“我们”概念的内涵。首先,包含在自我边界内的自己人,是被安置于上下尊卑的格局之中的,与个体自我的关系不是平等或同质的。因而,个体之间的关系必然远近亲疏各不相同。其次,“自己人”边界中包含哪些人,依赖个体自我的选择。少则只有自己一个,多则包括家人、邻居、朋友、同族、同乡、同事,再多包括国人甚至全人类。尽管个体有可能通过修身的引领,从齐家治国,到平天下,完成从“小我”到“大我”的升华①,但是,一旦社会文化情境发生变化或者个体道德修养欠缺,那么,个体的自己人范围就会很小,无法保证与他人合作共事。其三,包含在自己人边界内部的人,并不是以与个体形成共同感情、共识或共同利益为必要条件,而是被动地“被包含”。因此,“自己人”并不以共识为基础。这样的“我们”概念,主要是在责任、信任和亲密情感上与“外人”(即“他们”)相区别,其主要功能并不在形成共有的一体感上。

类别化。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关于群己关系和群际关系的研究发现,当一个个体将自我与一个类别建立心理联系之后,就会形成对该类别的认同(identification),并因此形成与该类别以外的人或其他类别形成积极的特异性(distinctiveness),并形成“我们”概念。个体所认同的类别被称为“内群体”(in-group),而其他类别被称为“外群体”(out-group)。这一个体与类别建立联系的心理过程被称为“自我归类过程”(self categorization)。这种通过自我归类而形成的身份认同过程一般会带来两种心理效应:其一,成员身份的原型化。当个体经过自我类别化,建立了与群体的心理联系之后,往往以为自己具备内群体成员的典型特征,认为其他内群体成员也与自己一样,具有典型的内群体成员特征。在很多场合,人们倾向认为自己是内群体的代表。这被称作“自我刻板印象化”(self stereotyping)。因此,原型化的心理效应,可以提高主人翁感。其二,内群体偏好(即“喜欢我们自己”效应)和群体自尊的提高。形成“我们感”以后,就会很盲目地喜欢内群体成员。其逻辑是“是我们的人,就是可爱的人”。群体成员往往看不到本群体成员身上的缺点、错误,即便看到了也尽可能为其辩解,进行外部归因,形成为本群体服务的归因偏误(group-serving attribution bias)。相反,对外群体也会形成归因偏误,在对立的情况下,经常会对外群体的缺点、失败进行内部归因。

从上述社会心理机制及其效应来看,这样的“我们”概念,主要是基于一些外显共享特征的有无而与“他们”形成区隔,其功能主要在于通过获得“一体感”,来满足与人共合、提升自尊等社会性需要,而共识作为一种“副产品”,则多与对“一体感”的有意或无意的追求相联系,“群体思维”(group thinking)、“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等现象的存在即能佐证这一点。同时也不难看出,在这一社会心理机制下形成的共识往往具有“我群中心主义”色彩,它在一定程度上为诸如歧视、偏见、污名等群际非对称性互动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关系化”是传统“差序格局”的核心表征,那么,“类别化”则可谓是现代“团体格局”的核心表征。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熟人社会”正在向“生人社会”转换,中国社会也因此而发展成为“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两相混杂的社会。这一社会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关系化”与“类别化”两种机制并非彼此孤立、互无关联,而是依随情景的变化而动态地发生着相互缠绕、竞争与协商②。“我们”概念的流变性,充分彰显出中国人自我的高度弹性、自主的应变力。由于受到种种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特别是以“爱有差等”、“推己及人”为主旨的儒家伦理思想)的制约与影响,中国人在选择群己联结机制时,更为倚重于“关系化”。这一路径依赖在“我们”概念建构中具体表现为,“关系化”在与“类别化”的相互缠绕、竞争与协商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诸如职场“站队”、为官者编织“关系网”(如以“同学”、“同事”、“校友”等名义拉关系)等现象即为注脚。

综上可见,“关系化”机制以“尊尊亲亲”(上下尊卑、远近亲疏)为框架,具有“自我主义”色彩,容易使人形成诸如“上尊下卑”、“亲疏有别”等有关权力关系格局的感受和思维定势;“类别化”机制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为框架,具有“我群中心主义”色彩,容易使人在对“内群”与“外群”的社会认知中,形成上下、主从、尊卑、大小、贵贱、先后、官民、强弱等二元对立的刻板格局,进而导致群际不平等的生产与再生产,在社会结构转型中促生严重的极化现象。而“关系化”与“类别化”两种机制的互动缠绕,则可能发展出“圈子”、“老乡”、“战友”、“校友”这类关系被类别化、类别被关系化的群己关系形式,容易在社会转型中导致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高度集聚的圈层结构的产生,进而为利益集团的滋生提供土壤。

从以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为重要特征的社会结构转型来看,越来越多的社会参与者要求既能保持个人独特性,不在同质性群体中消弭个性,维护个人正当利益,不至于因参与公共事务而牺牲私利,又能与他人凝聚成为有力量、能合作的社会整体,这就催生出一种可称之为“多元一体”的理念。“多元一体”是先生于1988年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中的主要概念。“多元一体”即“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之意,源于中国传统中庸之道中“和而不同”的辩证思维,以及对中华多民族长期交往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在此所谓“多元”之“元”,即是指有着不同能力结构、价值取向与利益欲求的独立主体。作为一个单元,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还可以是一个组织;所谓“一体”,即是指这些独立个体或单元能够融入其中,并籍以获得相应成员资格的群体或整体。这样的关系模式,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积淀下来融合经验的现实图景,也是群己之间最符合平等原则的理想关系模式。它并不要求各社会主体放弃原有的主体性,相反却是在尊重其既有主体性的基础上实现的互补式的合作,是先生所称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状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样一种多元一体的“我们”概念更具开放性、主体性和社会合作性,可称之为镶嵌化的“我们”概念。

镶嵌化。所谓“镶嵌化”,是指在同一组织结构中每个成员的功能是无可替代的,既不是因同质而形成的类别群体,也不是其中一个成员以自己为核心对其他成员的包容,通过“关系化”来凝聚的群体,而是由于一个共同的目标,各自为实现共同目标提供必要的、独特的贡献而结成的共同体。所有的成员对这个共同体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缺一不可的。因而,所有成员都必然相互依赖,有机结合。当所有成员无论贡献大小,都不可或缺时,成员的平等性才可能得到保证。这样的“我们”构成机制其结果就是一种“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状态。就像拼图中的每一块图板和整幅图画的关系:缺少任何一块,就不能完成整幅图画。同志有关“中国梦”的核心阐释——“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就充分肯定了每个个体对于社会整体的贡献和价值。

不难看出,这样的“我们”概念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群体或组织边界,承载了更多的“公共性”。相比于基于“类别化”、“关系化”机制建构的“我们”概念,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以一种民主平等的方式,以一种较为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将多元主体有机地凝聚为一体。由此营造的多元一体关系,能够兼顾各方利益与欲求,真正实现多方共赢,具有可持续性与可推广性。

关系化、类别化与镶嵌化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来理解:一方面,不同的类别可以镶嵌在一起,不同的关系网络也可以镶嵌在一起。类别的镶嵌容易理解,例如工、农、商、学、兵构成一个社会整体。但是,关系的镶嵌就有些费解。事实上,关系化是一种特殊的镶嵌化,即根据亲属关系制度规定的差序格局来进行镶嵌。以自己为中心,尊者为上,亲者为近。这个有上下关系和远近关系构成的关系镶嵌,导致了关系整体格局的稳定性。关系的镶嵌,出现了特有的秩序感,替代了“社会”概念,也将个人、家庭、亲属、邻里、乡亲、朋友、国人都各居其位的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在关系化的过程中,“自己人”成为圈层边界的心理事实和表征,而亲属制度则成为社会事实和表征。它区分了圈层内外,将外群体置于整个格局之下,并且每一类的外群体都与自我有着一个相对的心理距离。这样层层相套的同心圆结构,在内外作用力的推拉缩进过程中,外群体始终是环绕着内群体的,而内群体始终是环绕着自我的。外群体不是一个简单的有别于自身群体A的B,而是非A,它会被个体定位于非A中某一个距离上。因而这种对偶关系不是类属性的差别,而是在格局背景下定格的。类别化则建立于类属性之上,强调成员资格来源的一致性,例如,社员、党员、学生、教师、公民等。

从现实社会生活来看,“我们感”的来源,亦即“我们”概念建构机制或社会主体凝聚机制,应该是多重的:既有“类别化”、“关系化”,也有“镶嵌化”,它们各自在不同的情景和条件下凸显出来。但是,在讨论社会共识建构的问题上,“镶嵌化”应该成为主要的社会心理凝聚机制,因为正如上文所述,唯有这一机制所建构的“我们”概念,才有助于在“碎片化”和两极化的社会背景下,协调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调动与发挥各社会主体的主体性,以共同的愿景将它们凝聚为一体。

去上下结构的社会建构:群际关系的扁平化设计

由上述分析可见,“镶嵌化”是社会凝聚力形成的重要社会心理机制,那么,人们为什么能够选择多元一体这一路径呢?这里涉及到“镶嵌化”所需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即对社会目标以及各社会主体彼此之间的互动关联形成共识。而在权力距离大、强调上尊下卑的“上下结构”的社会中,共识的建构就必然意味着要对群际关系的结构进行重构,也就是说,要重新考虑每一块“图板”要以与其它“图板”以怎样的关系来镶嵌成“画”。

就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而言,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无疑是最为简洁和本质性的概括③。所谓“差序格局”就是指社会结构的构成规则是“上尊下卑”、“远疏近亲”,从己身向外渐推,形成亲疏秩序;从己身向上渐推,形成遵从秩序,从己身向下渐推,形成要求下位遵从秩序。如此与伦理规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结构反映在社会认知上,就会形成很强的、富于儒家关系主义倾向的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在这一具身认知中,“上”“下”就带有主从、尊卑、大小、贵贱、先后、官民、强弱的社会心理意涵④。这样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潜移默化存在着的结构性认知,不仅会导致人们之间的隔膜甚至仇恨,而且会使人们以对应角色来期望对方。举例来说,所谓“上”会要求“下”一切服从,听命感恩即可;“下”则会依赖“上”的全面安排和照应,否则就心生不满和失望;位于权力中心的就会要求处于边缘的服从或者拥戴,多数人群体就会对少数群体形成支配和控制倾向等。由此可见,在传统社会结构下所形成的社会共识,无助于培育现代社会合作所需要的公共参与精神。

在充分认识传统的具身认知对现今社会共识建构影响的同时,还应看到这种认知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结构。中国现阶段的总体社会结构并非是人们通常以为的“金字塔形”或“洋葱头型”结构,而是层级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形似倒“丁”字型的上下结构。这样一种上下结构主要源生于社会分配不公,而非伦理规范的制约。当前普遍存在的“弱势心态”、“仇官心态”、“仇富心态”,与这种社会结构不无关系。

如果说传统社会的上下结构基于伦理规范,那么,现阶段中国社会所呈现的上下结构则可谓基于社会资源与机会分配的现实。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对以各社会主体独立、平等、协同为要旨的“镶嵌化”机制的形成构成了障碍。因此,如果要基于“镶嵌化”机制,以社会共识作为社会动员的力量,就必须建构去上下结构的群际关系,而不是上下对应的主从式的群际关系。这就要求逐步重塑社会结构,使之渐趋扁平化,以此减少阶层之间的差距,确保社会有向上流动的管道,促进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当然,社会结构扁平化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并不是仅凭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之力就能够做到的,它离不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

进一步说,“镶嵌化”在“关系化”的影响下,也可能出现核心和边缘、主角和配角、重点和非重点、多数与少数等问题,从而消解每一社会主体的主体性。因而,“镶嵌化”必须在确保各社会主体的独立性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这里所谓的“独立性”是指可自主进退,且在资格上与其他社会主体平等。那么,多元而独立的社会主体何以愿意镶嵌在一起,为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呢?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沟通、协商,以社会表征(social representations)为载体和切入点,建构社会共识是其必要条件。

形成社会共识:沟通与协商

通常来说,社会共识因社会凝聚而生,反过来又促进社会凝聚。所谓“社会共识”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看法”。从现实生活来看,社会共识实为经由归属于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集体性地协商建构出来的产物,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Sherif, M)的“游动光点”实验以及哈丁(Hardin, C. D)与希金斯(Higgins, E. T)的“言即信”(the saying-is-believing effect)效应实验,都从侧面佐证了这一点。

进一步说,社会共识是社会文化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具体体现,只有当彼此之间共享有一定的观念、意象与知识,即有特定客体(尤其是那些承载着身份认同的客体)的社会表征,一群人才能成其为社会群体,否则只能算是乌合之众。例如,高校教师或多或少地共享有关高等教育的职能与功能的社会表征;政府工作成员不同程度地共享有关国家、政府与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社会表征;企业经营者多寡不一地共享有关政府、企业与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社会表征。这些具有核心意义的社会表征,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种“库存知识”,既是社会互动过程的对象,又是社会互动过程的结果。它们一方面为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社会世界中的生存与发展进行定向,另一方面为人际或群际沟通提供符号资源。从这一意义上来讲,个体或群体作为社会主体,之所以愿意镶嵌在一起,为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彼此之间在特定的社会表征上呈现出显著的耦合性或相互依赖性,进而为其基于“镶嵌化”机制,构建起平等型、扁平化的多元一体格局,奠定了共识基础。例如,“政府搭台,校企合作”模式,即是一种典型实例。

当然,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莫斯科维奇(Moscovici, S)所指出的那样,“它们(社会表征)创造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彼此之间相互沟通、合并、吸引与排斥,当旧表征消逝时,新表征也随之被创生出来,由人们所共享并由传统来强化,它构成了惟一的社会实体。当其起源越是为人们所遗忘,其约定俗成的本质越是被忽略,它就变得越来越稳固。表征总是逐渐地被实体化”,⑤相关社会主体在特定社会表征上未必相互耦合,赖以构建多元一体格局的共识基础自然不会自动呈现出来。这意味着在形成社会共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沟通与协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沟通是一个双方都要负责的具有社会性的过程,其中存在着反复进行的相互觉察、相互印证、相互调整等复杂信息交流活动,而不是一方负责发送,另一方负责接收的单向活动。⑥就社会共识建构而言,这其中不仅涉及到政府与群体之间、群际之间的双向沟通,还涉及到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双方沟通。

在推动构建多元一体格局的具体沟通实践中,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基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研究相关社会主体对特定客体的社会表征,从中发掘可资为社会共识建构提供支持的社会心理资源;同时通过牵头组织相关社会主体进行沟通、协商,引导其重构所持对社会共识建构成阻碍的社会表征,并建立健全多元参与、合作共赢机制。除此之外,还应积极顺应“个体的崛起”这一不容忽视的客观趋势,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从而为达成富有建设性的社会共识,优化社会环境,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毕竟社会表征作为社会共识的载体,其形成与发展是根植于特定社会脉络之中的。

“个体的崛起”本身也带动了公民社会的崛起,各社会主体均是以公民身份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共识建构的。为有效地应对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的客观趋势,应积极提倡和贯彻“多元一体”理念,即以推动社会结构扁平化转型为要务,以“镶嵌化”机制为引导,建构与之相适应的去上下结构却不失“同心”的社会共识。

在社会管理方面,要发展各类社会组织,真正建设有社会性、民间性的社会;增加社会身份的多样化和丰富性,使各类社会组织的成员学习、实践公共参与和协商合作;依法保障公民合法权利与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反之,假如一味进行“刚性维稳”,只能会不断加剧不同类别化“我们”之间的冲突对立,使得“官”强“民”弱的上下结构刚性化,进而导致民众对“官”、“公”、“上”的污名化。“越维稳越不稳”怪圈现象以及“暴力城管”现象的存在,即是典型实例。多元一体的社会共识建构最终也将因此而沦为空谈。

当然,也不能忽视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责任履行状况的监管。从“潍坊地下排污”、“黄浦江浮猪”、“山西苯胺泄露”等事件来看,政府与社会对公民责任履行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基于这一点,民众作为最终的受害对象,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与政府建构起任何一种“我们”概念,其所持的更多是一种“官/民”二元分立的认知框架,很难形成一种上下“同心”的格局。

注释

Yang, Y., Chen, M., Chen,W., Ying, X., Wang, B., Wang, J.& Kolstad A, "The effects of boundary-permeated self and patriotism on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Beijing Olympic Game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0, 13: 109-117.

杨宜音、光:“在‘生人社会’中建立‘熟人关系’:对大学‘同乡会’的社会心理学分析”,《社会》, 2012年第6期,第158~181页。

:《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

赵志裕、杨宜音、陈侠:“西方社会认知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启示”,《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六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17页。

S. Moscovici, "The Phenomenon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 in R. M. Farr & S. Moscovici (eds.), Social Representations,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p.3.

篇5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绝对伏特加、广告创意设计、迎合、认同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商业广告是宣传商品或商业服务的广告性手段,它的创意和设计要恰当地配合产品的格调和受众人群。如此一来,商业广告的创意和消费者的心理走向、心理活动都成为商业广告活动的重要内容。这样,就需要设计师们着眼于所服务的商品以及此类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

一、绝对创意

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是世界知名的伏特加酒品牌,它短颈圆肩的透明酒瓶瓶身设计深入人心,并加以彩色粗体字体透过瓶身,使消费者感触到纯正、净爽、自信的绝对伏特加酒。

绝对伏特加的广告创意,既是一种品牌形象的宣传,但更多的是带给人们一种艺术的美感和心灵的信服。最经典的应属10个广告系列中的城市系列这个瓶形广告。绝对伏特加的广告创意都是固定的,以其独有的瓶身形状为创意的发挥点,千变万化的只是广告的表现形式,有点像毕加索所言:“从艺术的观点来看,没有具体的形式或抽象的形式,只有令人信服的程度或大或小的谎言的形式。”以“ABSOLUT”开头,加上相应的一个与消费者易于沟通的的广告词。

1、绝对北京

广告中可以看出是中国京剧脸谱的造型,绝对伏特加将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京剧的元素融合到广告中去。首先,很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好奇,广告下方注明“ABSOLUT BEIJING”,消费者会在画面中找寻经典的绝对伏特加的瓶型,瓶子被赋予在脸谱的鼻子上,以这种幽默的方式在找寻的过程中将“绝对伏特加”这个品牌灌输到消费者的记忆中。其次,京剧的造型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眼球,透过中西经典的结合认可京剧的“绝对经典”,增加了中国消费者对绝对伏特加的认同感。

2、绝对布达佩斯

由两个魔方垒出的绝对伏特加酒瓶的形状,非常具有趣味性。魔方是布达佩斯的代表,由其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通过蓝白两色的强烈对比凸显出瓶身形状,用魔方这个元素来构架作品体现了对布达佩斯人发明的魔方的认可,更是浓浓的注入了自豪与纪念,受到布达佩斯人民的喜爱。

3、绝对日内瓦

日内瓦是是世界钟表之都,瑞士第二大城市。广告中将绝对伏特加的酒瓶形状以零部件的形式融合在了完整的钟表内部结构之中,这种结合体现了瑞士的一大特征,处理方式不仅直接而且明了,刺激了消费者的眼球,并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通过瑞士钟表的经典来体现绝对伏特加酒的经典。让观者感同身受,心中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也增加了对绝对伏特加酒的认可与喜爱。

这种出彩的绝对城市系列还有许多:绝对洛杉矶、绝对维也纳、绝对里约热内卢、绝对蒙特卡洛。

绝对城市系列体现的精神很简单,就是一个城市的特点与其经典之处与绝对伏特加酒经典瓶型的碰撞所擦出的创意的火花,即便如此简单却可以抓住观者的心理走向,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与认同。

二、绝对策略

1、绝对路线

绝对伏特加酒的广告与以往酒类广告有非常大的不同,普通的酒品广告不外乎强调其传统酿造品质、拥有历史悠久,渲染高贵奢华的情调以及传达品牌的理念。绝对伏特加并没有走这样的广告路线,它将广告置于一种文化基础上――艺术,时尚。绝对伏特加的品牌广告虽然创意点是相同的,但它却有不同种类的主题来支撑这个创意点,每一个创意都会成为母创意,从而延展出许多子创意,形成一种系列,这种独特的创意方式使“绝对系列”的广告脱颖而出并深入人心。

2、绝对感召

从绝对城市系列广告创意可以看出绝对伏特加对全世界各个城市致以崇高的尊敬和认可,以这种方式来感召喜爱他们酒品的消费者,当消费者以个体存在的时候,自身的利益是他们心里所重视的;当消费者以群体存在的时候,群体利益就上升成为他们所重视的。绝对伏特加广告创意对城市的认可和崇敬也是对消费者个体的尊重,从而使消费者信赖、肯定,并且建立了长久的联系。

3、绝对艺术

绝对伏特加走上了它的艺术旅程是自1985年安迪・沃霍尔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使绝对伏特加展示在世人面前。由此以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为其所吸引,并为绝对伏特加这个品牌贡献了自己的艺术力量,而且,这项艺术创作形式一直在吸引着各类各界艺术家的参与。许多作品因为十分出彩而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收藏并展览,绝对伏特加广告的积累,培养了一大批迷恋与收藏绝对牌广告的忠诚者,这又是另外一种对消费者心理的迎合,人心理追求不同,追求个性,绝对伏特加正是运用了这一点,生产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系列,这样,又是一个与消费者建立长久联系的方式。

三、广告创意必须迎合消费者心理

在商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广告创意这个具有巨大力量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巧妙的广告创意可以给商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卖点的决定无疑是创意的方向。广告创意的目的就是为了劝服消费者并建立消费者同产品之间的心理联系 ,即心理的依赖感、信任感、忠诚感和文化感,广告创意必须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 ,又以消费者心理的变化为归宿。因此,广告创意必须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特征。

相反 ,违背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规律 ,广告创意将失去其内在的价值。离开了消费者心理研究的广告创意 ,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还会给产品带来负面影响。

就如绝对伏特加绝对城市系列的广告创意,劝服消费者并建立了消费者同绝对伏特加之间的联系,使消费者对绝对伏特加表示认同,依赖和信任,这就是迎合消费者的广告创意。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广告创意的价值取向尤为重要,它可以达到促进产品的销售并达到企业文化传播的作用,同时促使广告创意唤醒或激发消费者对自身潜在需要的意识或认知。所以设计师们需要多观察留意,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动向,从而设计出优秀的广告创意作品。

总结:

社会心理学对广告创意与设计起到一个指导性的作用。

在艺术设计方面,社会心理指导我们艺术设计的进行,作为设计者,在研究如何向消费者准确传递信息的同时,也需要学习如何运用艺术的手段和社会心理学知识,设计出既美观又撼动心灵的作品。

开阔创作思维,深刻了解艺术创作的本质,设计本身就是为商品服务,商品又卖给消费者,只有摸清消费者这类群体的心理动态才能更好的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

作为我们年轻的设计者,我们更应该推陈出新,不仅仅只是将设计停留在表面,也不要抱怨这样的设计不是我所喜欢的风格。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将自己的风格与大众审美结合,并且要迎合消费者们的心理动向,如此才能设计出好的广告创意作品。

参考文献:

【1】《绝对伏特加创意整合营销》陈睿国际关系2007

【2】《广告心理》马谋超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7

【3】《设计心理学》唐纳德・A诺曼梅琼 译中信出版社 2003

【4】《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著朱锷 译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117

篇6

A. 课程简述

1、课程性质 2、课程价值

本课程涉及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哲学原理、美学原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原理、课程和教学原理、测量和评价原理等范畴,并结合本专业的特性,介绍音乐教师教育和研究性教师的基本知识。围绕音乐教育这个核心,本课程在多门学科范畴内,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音乐教育的广泛问题给予多角度的阐释。学习本课程能够使学生学会将音乐教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纳入上述多种学科的范畴内,运用经过学生融会贯通的这些学科的传统的和现代的观点,分析和解决自己遇到的音乐教育的各种问题。它是所有学习音乐教育或有志于了解音乐教育的学生应当牢固掌握的1门重要专业课程。

3、课程目的

(1)总体目的

本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在从历史、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课程论和教学论、测量评价、教师教育、研究方法的角度,了解这些范畴的基本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掌握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奠定广泛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2)具体目标

本课程本着“厘清范畴、形成观点、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目标原则,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

1、明确本学科涉及的各个基本范畴和相应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掌握本学科各基本范畴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上相关的人物及其研究的对象、思想、方法和结论,构想进1步探究的可能性。

3、使用本学科的方法,设计和实施自选或教师建议的研究项目。

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研究和学习的兴趣以及具有个性的研究设计思想。

5、了解主要的教育哲学、美学、心理学观点,在理解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看法,并运用前人和自己的观点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实际问题。

6、了解主要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的相应问题。

7、了解课程的分类、要素和过程,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的课程和教学课题。

8、理解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工具,了解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国际的评价新概念和方法。

9、理解研究型教师的含义,以及音乐教育研究的方法和课题。尝试使用本学科的方法,设计和实施自选或教师建议的研究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研究和学习的兴趣以及具有个性的研究设计思想。

10、了解音乐教师教育在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在自己的发展规划中运用这些知识。

4、课程内容

(1)内容选择原则

1、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的定位,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原则为:

(1)现实与历史、教科书与经典原著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既选择本学科的现有范畴和知识,又选择相关的历史知识尤其是有关的教育原著,要求学生在浏览原著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来理解教科书表达的影响音乐教育的各种观点的历史渊源,以及各种观点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局限。

(2)系统与开放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既选择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又引进本学科的最新进展,鼓励和敦促学生追踪最新的音乐教育观点和和方法。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本课程的内容属于理论性质,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又顾及这些理论知识与音乐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

(4)知识与研究相接合的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既保证基本的知识,又着重考虑学习的内容能够激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

(2)课程内容与进度

1、课程内容

(1)音乐教育的历史。

(2)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3)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4)音乐教育的功能和目的(自学)。

(5)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6)音乐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7)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8)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

(9)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10)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11)音乐教育研究。

(12)音乐教师教育。

2、教学进度与要求(参考表1)

表1. 教学内容与活动要求参考进度

次序 内容 重点 课外/课内要求

1 音乐教育的历史 历史线索和人物、事件 阅读第1章/项目

2 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 阅读第2章/项目

3 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各派观点的合理和局限 阅读第2章/项目

4 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 阅读第3章/项目

5 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各观点与音乐教育价值 阅读第3章/项目

6 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对象与音乐教育 阅读第5章/项目

7 音乐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社会心理影响音乐教育 阅读第6章/项目

8 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和角度 阅读第7章/项目

9 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其他概念与音乐教育 阅读第7章/项目

10 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 目标分类学及其运用 阅读第8章/项目

11 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课程分类、功能、要素 阅读第9章/项目

12 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原理与现实的课程改革 阅读第9章/项目

13 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工具、类型、用途、过程、 阅读第10章/项目

14 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型教师、方法类别 阅读第11章/项目

15 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阅读第11章/项目 17 音乐教师教育 国际比较、音乐教师标准 阅读第12章/项目

18 复习周与考核 研究项目总结 考核/项目

5、课程实施

(1)学时安排

本课程的学时为36学时。

(2)教/学方式

1、教师课堂讲授。

2、学生课外自读。

3、学生个体/小组课外研究(项目)。

4、学生个体/小组项目演示(课堂)。

5、课堂讨论。

6、网络交流/网络答疑:使用本课程“教学互动”学习论坛和网络互动栏目。

(4)主要教学材料

1、主要教科书(2)刘沛编制(中英文电子对照版本):《Foundations of Music Education-音乐教育教育原理》。

2、同类教科书(2)曹理等:《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3)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4)郁文武、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详见“教学资源”。

(5)教学条件

1、教师条件

本课程要求对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具有1定积累的教师承担主讲。

2、设备条件

本课程需要使用计算机、投影、声像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6、课程评价

(1) 评价原则

本课程的评价原则紧扣课程设立的学习目标,重在考察学生在阅读、讨论和理解的基础上,是否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是否能够把音乐教育中的问题纳入本课程的相应范畴和专业的思维及语言给予讨论,是否能够主动地运用本课程的基本范畴、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解决音乐教育活动的某些实际问题。

(2)本课程的评价性质重在过程评价,而不仅是卷面的终结性评价。评价紧扣课程设立的学习目标,重在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地投入属于学生应当自主完成的项目研究、项目展示和观点辩论。本课程还重视“隐含性”评价的功能,对学生的发展过程的评价与教学的过程自然地融合,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3)评价标准

1、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范畴、基本观点的掌握和理解。

2、学生的表现与课程基本内容的相关性。

3、学生在项目研究中体现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4、学生在项目研究中体现的深刻性和广泛性。

(4)评价比例

1、课堂出勤(必须)。

2、项目研究(50%)(平时+期末)。

3、课堂演示(10%)。

4、讨论参与(必须)。

5、试卷考核(40%)。

B. 内容详述1、音乐教育的历史

教学要点

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国音乐教育简史。

2、西方音乐教育简史。

考核要求

了解中国和西方音乐教育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及其观点,以及对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

2、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教学要点

主要哲学流派的人物和观点,及其对音乐教育实践的启示和局限。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3种基本的哲学观点。

2、3种观点的强点和弱点。

3、哲学观点与教育。

考核要求

了解3种教育哲学观点的形成渊源;理解各自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哲学观点解释音乐教育的实际问题。

3、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教学要点

6种主要的美学观点,及其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论证。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6种音乐教育美学观点。

2、对学校音乐教育的论证。

考核要求

理解不同美学观点对音乐和音乐教育的论证角度;综合不同的观点,用全面的视角解释、分析和设计具体的音乐教学案例。

4、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教学要点

音乐素质的遗传与习得;社会化;与音乐行为相关的因素。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先天论与后天论。

2、社会化的过程。

3、人类音乐行为。

4、影响音乐行为的生物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

考核要求

理解音乐教育包含的社会学性质,以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音乐教育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思考在音乐教育课题中运用社会学原理的可能性。

5、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心理学原理

教学要点

青少年在群体中的发展心理特征及其对音乐学习尤其是学习内容的影响。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自我意象。

2、从众。

3、角色和期待。

4、竞争与合作。

5、领导能力。

6、自信感。

7、态度。

8、创造力。

考核要求

理解在群体环境中,青少年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方面对音乐学习的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思考如何利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促进青少年的音乐发展和健康的音乐教育的实施。

6、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教学要点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和发展观点,以及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和局限。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理论观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2、儿童发展(皮亚杰、布鲁纳、加德纳等)。

3、认知过程。

4、学习动机。

5、音乐能力。

考核要求

理解各派心理学观点的立场、角度和方法,结合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和学习中综合运用心理学的不同观点来全面地解释和设计课程与教学。

7、音乐教育中的心理学应用

教学要点

教学目标分类学;目标模式的局限及其拓展。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教育目标分类学。

2、音乐教学目标的行为化表述。

3、有序的音乐学习理论。

4、目标模式的局限以及其他模式。

考核要求

在理解目标模式和其他模式的基础上,设计音乐教学的任务分析、目标设计和过程设计。

8、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教学要点

课程分类、功能、要素的原理,以及现实的课程改革。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课程的定义和分类模式。

2、课程发展的要素、课程 文件。

3、国际著名音乐课程思想和方案。

4、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和过程。

考核要求

了解课程的分类、功能、要素,相应的文本逻辑体系。了解国外音乐课程思想和方案以及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和重要的课程文本。思考并表述课程改革现状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9、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教学要点

音乐教育的评价和测量工具的工具、类型、用途和实施过程;国内外音乐教育评价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测量的基本知识。

2、测验的类型。

3、音乐教学的传统评估方式。

4、评估方式的更新。

5、教学方案的评价。

6、音乐教师的评价。

考核要求

了解音乐教育的评价和测量的工具及其类型、用途和实施过程;了解国内外音乐教育评价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在自己的发展中运用相册式自我评价的方式。

10、音乐教育研究

教学要点

研究型教师的意义;研究方法的类别、用途;研究的课题和研究设计。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研究型教师和研究的价值。

2、研究文献的检索和解读。

3、研究的类型、方法和适用范围。

4、适用于课堂教师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等)。

考核要求

了解研究方法的类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在理解主要研究方法的功能基础上,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案,并体现出1定的研究构思的独特性。

101、教师教育及其发展方向

教学要点

教学专业化;音乐教师标准及其评估的趋势。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教师教育专业化及其发展历史。

2、音乐教师教育的国际国内动态。

3、教学的科学、艺术和技术。

篇7

关键词: 归因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指导作用

1.归因的定义

归因是人们对于和他们相关的事件给出的认知上的原因或理由(Biddle,1993)。简而言之,归因是把某个行为或事件的结果归因于一些具体的原因。

归因活动就是人们如何发现“为什么”问题的答案的过程。随着人类的发展,归因活动早已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寻找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参与到“归因”的过程。归因活动可以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人的情感偏好、动机关系不密切,归因的结果不会影响人的情感、动机和随后的行为,这种归因活动被认为是客观的。但社会现象的归因和人的动机、情感关系密切,归因的结果可能会影响人的情感、动机和随后的行为,这种归因活动是主观的。人们对于工作或学习中成功或失败的解释或推断则属于后者。

具体到本篇论文,归因被作者定义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寻找他们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在归因理论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归因,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归因理论的发展

归因理论从社会心理学发展而来。归因理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海德早期的作品。195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ritz Heider)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出版象征着归因理论的诞生。随着海德的步伐,许多心理学家也对归因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琼斯和戴维斯(Jones and Davis),凯利(H. H. Kelly)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韦纳(Bernard Weiner),他把归因理论广泛应用于实践。归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认知理论的研究到研究其结果和影响这样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

随着归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归因理论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渗透于教育领域的各个角落,这些研究包括学生不及格现象,对学习持有的不正确态度,还有学生的心理焦虑,等等。归因理论在人们处理这些复杂问题时给提供一个新的视野。正如第二语言研究所显示的一样,归因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学习者的动机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秦晓晴,2002; Tremblay et al,1995;William and Burden,1999),甚至会对他们的学习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2.1海德的归因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被公认为归因理论之父。1958年,他首次提出归因理论,即个人怎样形成意图和动机这样的心理概念或个人如何解释他的行为。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海德把归因理论定义为“朴素心理学”,因为人们经常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找出日常生活中他们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

海德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个体理解或思考事件的方式对他们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他研究发现,当人们被要求解释一些事情或他们某些行为发生的原因时,他们可能会归因到一些外部(情境,环境)和内部(意向)的因素。内部归因指某人因为自己的原因做出某种行为,包括需求、愿望、情感、能力、意图和努力;而外部归因或情境归因,指的是某人因为他所处的情境表现出某种行为,包括任务难度和运气。海德强调,如果某人把他或她的失败归因于环境因素,他就可能会降低对将来成功的期望,可能在将来不会努力。(Heider,1958)

2.2韦纳的归因理论

海德的思想对许多后来的研究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韦纳(1986-1992)。在海德的理论基础之上,韦纳把成就动机理论和控制点理论结合起来,构建了他自己的极具影响力的归因理论(Weiner,1986),“自我归因理论”(张春兴,2000:311)。韦纳对于归因理论的贡献非常大,他把归因过程和成就背景联系起来。在他看来,归因的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归因于对学术成就的影响。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在于个体如何解释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以及这些解释的后果。

韦纳采用三个主要的归因向度把个体感知到的原因分为三类: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韦纳(1972)确定了在自我归因背景下的四种主要归因。这些归因包括:个人完成问题任务的能力、付出努力的程度、任务的难度和运气对结果影响的程度。简单地说,就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韦纳(1986)把成功和失败原因的列表归入因果结构的三个大的向度:控制点向度关于内部和外部;稳定性向度关于稳定与不稳定;可控性向度关于可控制和不可控制(Weiner,1986)。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归因的动机“推动”来源于人们在分析因果性归因结构之后,如何在向度中分类他们的成功或失败。

3.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对归因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大多数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对学习英语的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如:秦晓晴(2002)对把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归因进行了定性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英语成绩好还是差的学生都试图归因于如学习环境、英语教学、语言能力和努力等因素。李昌真(2007)使用问卷和访问来调查不同语言级别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他们的动机、学习行为的结果和他们的成就因果性归因,结果表明动机对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影响巨大;不同级别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归因倾向。

本文主要研究大学英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进行正确归因,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韦纳的三个向度对于人们在心理上的归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向度在内部性、稳定性和可控性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期望信心和情感有着巨大的启示。

控制点向度关注一个原因究竟是内部(人为的)或者外部的(环境的)因素。韦纳认为人们倾向于把他们和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个人因素如能力和动机,或者归因于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和运气。内部或外部控制点看上去和自尊感密切相关。如果一个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功或失败被归因于内部因素,他的成功就会使他更加自豪、更加积极向上,而失败则会使他变得自卑。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英语考试的成功归因于他们的个人因素,考试成功说明他们学习英语的能力比较强,这样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

稳定性向度是关于原因是否会随着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韦纳看来,归于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对人们对未来表现的期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如果一个学生把他英语考试不及格归因于他能力不足,那么将来他还可能会不及格,因为能力被认为是稳定的;如果他把不及格归因于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或者糟糕的天气),他在将来的考试中就可能会取得好成绩。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英语考试不及格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考试一次不及格并不能说明他学习英语的能力不行,这次失败是偶然的。这样,学生不会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反而会怀着对未来成功的美好期望,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可控性向度是在成就领域里要考虑的第三中心向度。可控性向度区分了可以被控制的原因,如努力和效力,和不可被控制的原因,如天资、情绪和运气。韦纳认为这种可控性向度和情感紧密相连,如生气、同情、感激或羞愧就如果我们认为可以控制的事情却失败了,我们会感到可耻或内疚;如果我们成功了,我们就可能会感到自豪。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成功归因于他们自己的努力,这是学生们可以控制的因素,这样他们会因为成功更加自豪,进而更加努力。

4.结语

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归因能帮助学生总结过去的经验,调节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英语学习中取得成功。而不正确的归因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最终导致他们失败。韦纳的研究给教师更好的教学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教师利用归因理论帮助学生正确归因:把英语学习的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可控因素,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而把不及格归因于一些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引导他们在将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Heider,F.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New York:Wiley,1958.

[2]Tremblay,P. F.,& Gardner,R.C.Explaining the motivation construct in language learning.Modern Language Learning,1995.

[3]Weiner,B.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Psychology Review,1985.

[4]李昌真.运用归因理论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行为[J].外语届,2004(6).

[5]齐晓峰.论归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

[6]秦晓晴.大学生外语学习归因倾向及其对归因现象的理解[J].现代外语,2002(1).

篇8

关键词:面子;礼貌理论;面子磋商理论;面子感知

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5-0128-10

长期以来,与面子相关的理论研究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问题,即面子究竟是一个普适通用的概念,还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据此,可以将传统的面子理论研究划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对于面子的追求是全人类共有的特性[1- 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于面子的需要和关注仅仅存在“度”的差异,而没有“质”的区别[3];另一类则以本土学者的研究为代表,认为面子是文化积淀的产物,是华人社会特有的现象[4- 5]。随着跨文化研究的日益兴盛,迄今为止,面子概念的普适性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与此同时,他们并没有忽视面子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殊性,而是将面子界定为“一种根植于文化的社会心理建构”[6]。

根据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的不同,同样可以将现有的以面子为核心的理论研究归纳为两大类。其中第一类采用的是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多以礼貌理论(Politeness Theory)[1]为基础构建。研究者认为面子是礼貌用语的生成机制,使用礼貌用语的目的在于降低面子威胁行为的冲击,缓和互动双方的关系[1]。所以,他们多将面子得失感知视作衡量语言礼貌性和直白性的指标,侧重于识别和分析沟通过程中的面子威胁以及各种面子策略的应用[7-8]。第二类研究多采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以面子磋商理论(Face Negotiation Theory)[2]为基础构建。礼貌理论所坚持的面子概念的普适观点一直以来都遭到华人研究者的诟病,他们认为:礼貌理论从西方个人主义视角出发[7],假设面子的基础是自我,表征的是行为者的内在品质(如能力、自主性等)而非外在特征(如社会地位);假设面子行为出现在离散的事件和情境中,与长期的关系、义务无关[3]——这些均背离了华人心目中的面子的实质[9-11]。应用该理论针对华人的面子行为展开的许多实证研究得出了与理论假设完全相反的结论[3],这也进一步证实了礼貌理论的

跨文化局限性。为此,以Ting-Toomey为代表的研究者开始着手探讨文化因素之于面子的作用的影响[12-13],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面子磋商理论用于解释特定的跨文化沟通行为。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华人研究者秉持本土研究视角,聚焦于华人文化背景下面子的特殊性,对面子的产生、作用过程及社会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剖析[14-16]。近年来,此类研究渐成主流,笔者将就此展开重点的陈述。

一、面子概念的界定

面子问题在华人社会根植已久,即便到了现代,面子之于华人的重要作用依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17]。面子究竟是什么?几十年来,这一基本问题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他们尝试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面子展开分析,却久久未能达成共识[18]。

为了将面子与其他相似概念区分,早期的研究者首先对面子“不是什么”进行了界定。例如,何友晖就曾明确指出面子既不等同于身份、地位,也不等同于一个人的声誉或声望[19]。他认为身份和地位只是面子的外在表征;而声誉或声望指的则是群体给予个体的尊敬和信心,它与一个人的品格和责任密切相关,反映的仅仅是面子的一个侧面——换言之,有面子并不一定有声望[19]。再者,面子与自尊也不是等同的概念。面子的实质是个体对自我在他人心目中的价值与地位的关注,它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他人的评价;自尊则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确信,是一个以自我评价为核心的建构,无需通过他人的认可[20]。据此,研究者提出面子概念应该和社会认同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10-11],但二者亦不能混为一谈。社会认同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21],属于个体感知到的“他人眼中的自我”;面子则是一种需要经由他人确认的、内在的社会自我价值[22],是由个体“期望的自我”与他人评价或反馈之间的矛盾引发的心理感知[10, 23]。除此之外,面子和华人平常所说的“脸”也是各有所指。胡先缙最早通过强调脸的道德性对二者加以区分,认为它们代表的是两套不同的行为评价标准;脸作为人格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决定面子多少的前提之一[4]。她的思想为部分研究者所承袭,进而发展出了包含“道德面”和“社会面”的面子二元模型[5]。当然,也有人认为脸和面是由两个相关性很高的概念所形成的一组连续的标准,二者都可以涉及或不涉及道德[10, 19, 24],上述区分并不确切。但无论如何,脸和面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好比“实”与“名”,由一个“实”可以衍生出许多的“名”[25]。

篇9

【关键词】青年;“网抑云”;心理成因;网易云音乐

“‘丧文化’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丧文化’是指目前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1]“网抑云”表面是以青年为主体的用户的乐评行为,实际体现了网络“丧”文化的特质,显现了用户复杂的心理及行为。“网抑云”充满了自我调侃之意,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群体情绪表达、压力宣泄等方面的需要,但其长期发展必定不利于青年的健康成长。研究“网抑云”现象的心理成因并提出引导策略,对引导青年群体及其亚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抑云”现象

“网抑云”是因2020年网易云音乐APP评论区大量存在带抑郁性情绪的词语或句子而兴起的网络流行语,由“网易云”谐音衍生而来,它不仅是网络流行语,也是以青年为代表的网民群体心态的展示。网易云音乐是网易公司所运营的音乐软件,它与其他音乐软件一样,具备搜索歌曲、听歌、分享等基本功能,但其真正的亮点与卖点是它的乐评。自上市以来,热评就是网易云音乐运营的重要方面。早在2017年3月,网易云音乐与杭港地铁联合打造了“乐评专列”,旨在让音乐与人们“同行”。同时,其平台本身就设置了诸多“榜单”,如“热歌榜”“飙升榜”“歌手榜”等,评论的数量和热度是歌曲上榜的一大因素。这种营销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一首歌的热度,而且还给用户和歌手提供了社交条件,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扩大了用户范围。“听歌看评论”甚至成了绝大多数网易云音乐用户的习惯。在评论区,用户不仅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公开展示出来,也可以自由浏览并且评论其他人的观点。从对网易云音乐“排行榜”中“热歌榜”前十的歌曲(2020年12月25日截止)观察发现,每一首歌曲下面的评论最少“1w+”,甚至有几首评论达到了“10w+”,由此可见其评论区的热度。正是因为评论的便捷性(绑定手机号,注册账户即可评论),使它迅速流行起来,尤其是在青年群体中。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20年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互联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64.5%……在年龄结构上,20-29岁的网民群体占比最高(21.5%)。[2]“根据艾瑞数据显示,网易云音乐用户以‘90后’为主”,[3]这表明网易云音乐在青年群体中广受欢迎。网易云音乐是一个线上平台,其评论区是为其用户即特定的群体提供发表言论和交流的场域,正是在这样的平台中,广大青年得以集聚,群体的思想也得以表达与碰撞。乐评不仅是网易云音乐用户的一种习惯,更逐渐成为了青年新的社交方式,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设置评论区本是为方便用户了解歌曲以及促进用户间的交流,但现在看来,它已经变成了另一种状况:评论区大量充斥着带抑郁情绪的词语或句子,而这些带抑郁性质的评论却获得了很高的点赞与回复,占据了评论中的“最热”榜单,以至于不少人对此戏谑道:“到点了,该网抑云了。”“今天你网抑云了吗?”甚至有网友总结了“网抑云经典语录”:“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我们究竟是活了365天,还是1天,重复了364遍?”等等。正是大量用户借助网易云音乐平台以评论的方式表明自己抑郁及悲观的态度,传播抑郁观点,表现抑郁行为,导致评论区充斥着负能量。而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不能缓解自己的压抑情绪,更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负面影响。这表面上是用户在评论区的情绪表达,实际上体现了“丧文化”在音乐消费领域的流行,反映了以青年为主体的用户复杂的心理及精神文化面貌。

二、青年“网抑云”现象的心理成因

从乐评到“网抑云”流行语,“网抑云”现象之所以能在青年群体中得以迅速扩散,和以青年为代表的用户进行情绪调节、寻求认同、盲目从众以及受他人角色期望影响等有着重要联系。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解读“网抑云”,有助于我们把握青年的心理状况,深入认识此类文化现象。(一)情绪调节的需要。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支配人的大多数行为,它“是个体通过把对行为的计划、预期与行为的现实结果加以对比、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适当调节的过程”。[4]青年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及特殊时期,他们有着极大创造力与活力,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同时又因现实生活和人生发展存在焦虑及压力。当自己预期的人生目标与现实生活存在差距时,他们会出现自我否定、消极悲观的心理体验。但青年又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常常不愿意将自己的压力或悲观情绪随意表露,经常压抑于内心之中,久而久之,不断积累的压力和负面情绪无处发泄。然而人有正常的表达和宣泄的需要,当他们接触到网易云音乐提供了具备相对自由及相对隐蔽的特殊评论平台时,便以此为切入点将自己对歌曲的看法或将自己的情绪、经历及压力等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表达出来,“网抑云”现象正是用户负面情绪的自我调节。他们的评论多以自我表达为出发点,将文字当作“批判的武器”,既有对自己的批判,也表现出对现实或他物的无奈。当用户以这种吐槽、戏谑方式实现自我调节后,便形成个体行为的动力,促使其不断重复此类行为,让他们有如同真正的释放了压力的感觉,得到了情绪调节的满足,实现了“批判的胜利”。(二)盲目从众心理的驱使。“网抑云”现象是青年网民群体在特定情境中的盲目从众行为。“从众就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5]促使青年网民群体从众的因素除了其自身掌握信息的程度影响了自己的认知及判断之外,其渴望被接受与合群也是重要原因。青年群体作为网易云音乐的主要用户,当其进入网易云音乐平台,浏览评论时发现评论区充斥悲观、抑郁性质言论,他们仿佛感受到或想象到来自群体“抑化”的提示,于是也不知不觉地在这样特殊的情境下以相同方式看待此现象以及做出相似行为,即以段子及“丧”系用语方式表达情绪。青年从众心理和行为是其人生阅历欠缺的体现,加上媒介的介入,更是加快了“网抑云”现象的流行。抑郁性质言论和句子经由媒介大量传播,形成一股“抑郁风暴”,裹挟了人们的言谈举止。于是他们将曾经见过或知道的词语或句子写入评论里面,更有跟风直接复制他人评论的做法,把别人的悲伤当成追逐热点和消遣的方式。当失去“良机”未能及时评论的时候,他们便集中于热评的回复区,提高虚幻的参与感。正是在“真抑”和“假抑”行为的大量蔓延下,最终形成“网抑云”现象。(三)对认同和归属的期待。“社会认同理论将认同定义为‘个体对其归属的社会群体认知,并从其获得的群体资格中得到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6]也就是说以青年为代表的用户通过网易云音乐平台与其他用户相联系,并从群体中获得了一定的情感或价值意义,引发了其情感共鸣。首先是身份认同。“网抑云”现象得以在网易云音乐评论区大肆流行,与群体内身份认同有着极大联系。当一个用户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真实的感想后,本意是自己情绪的表达与释放,不知自己的言论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当其评论占据热评时,无异于向话语者表明,在用户群体中,有其他人跟自己有相同处境,让言论者心理上认为自己属于这一类群体。于是青年网民将群体思维和行为方式强加于自己身上,努力使自己能够与群体得以保持一致。这于言论者而言就如同找到了群体归属感。其次是情感认同。由认同定义可将情感认同定义为“个体从群体感受或获得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网抑云”本身就是青年为主体的网民情绪的表达,这些表达里蕴含了他们的兴趣、态度及情感,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他们可以享受情感上的释放与愉悦。尤其是得到群体成员的点赞和回复后,其更是加大情感投入,放纵自我情绪,获得情感和心理上的,与群体内其他人仿佛实现了相互认可、相互慰藉,实际上无形之中集聚了负能量。(四)集体的情绪感染和行为感染。感染指“感情或者行为从一群人中的一个参加者蔓延到另一个参加者。”[7]心理学所指的感染分为情绪感染和行为感染两种,“网抑云”现象正是在情绪感染和行为感染的无意识行为下形成的。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网络参与者,青年网民群体的情绪感染与行为感染是在网络媒介基础上实现的。当一个用户发表抑郁、悲观性质的言论后,经由互联网媒介的传播,其他用户看到此言论,认同了其观点并对其点赞回复,将其推上热评榜。当其他的浏览者进入评论区,最先看到以及最多看到的便是这样的评论,注意力便集中在此类抑郁、悲观性质的言论上,多次浏览,就加剧受到此悲观情绪的感染。由于这种情绪感染了他人,再经受到感染的人在其他歌曲下以此类风格进行评论,这种受感染的行为相互刺激、强化,加剧了对其他人的感染,以此循环,使得悲观言论不断占据热评,最后“个体孤独”变成了“集体狂热”,形成了“网抑云”现象。此外,在“网抑云”成为流行语后,以表情包和流行语形式在网络上流行,如“网抑云时间到了”“深夜到了,网抑云模式已启动”等,以戏谑的方式存在的同时,对他人的情绪和行为也存在一定的感染。(五)符号互动基础上“自我意象”的保持。社会学家米德认为,心智、自我、社会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社会和个人之间的联系凭借符号及其作用实现,而人是唯一可以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人会根据不同的情境及群体不同成员的态度做出不同的反映和行动,社会通过符号影响改造个人,个人也会通过符号来改造社会。以青年为主体的用户与网易云音乐正是通过语言符号系统实现相互制约的。首先,用户发表评论后显示在网易云音乐平台,当众多用户参与到评论之中时,网易云音乐就提供了社交功能,为用户提供表达交流的场所。用户发表抑郁、悲观类语言影响了整个评论区的风气,而当用户见过过多抑郁、悲观类词语后,网易云音乐便会通过这些语言符号对其思想行为产生影响,因为人是主我和客我的综合体。客我是“社会的我”,是他人眼中及他人想见到的我,客我规定了行为的方向。抑郁、悲观类语言占据主导地位之时,给大多数人一种暗示:人们更倾向于见到此类语言和情绪,抑或在此平台大多数人都存在此类行为。“‘自我意象’是我们对自己在不同情境或不同场合的角色身份的反映”,[8]对于从众的用户,他们不同于真正存在心理问题的用户,他们了解只要发表这种“抑郁文”就能获点赞、上热门,隐含之意便是人们赞同这种类型的评论。于是在网易云音乐这样特定的情境下,他们将自己真实正常人身份转化为具有悲观或抑郁情绪的人,将自己进行“角色扮演”而形成“另一个我”,无病以迎合他人的“期待”。这时的人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成为了“社会人”。“网抑云”现象正是在青年语言符号互动的基础上,遵循“客我”的行为方式,为满足他人期待而保持“自我意象”逐渐形成的。

三、青年“网抑云”现象的引导策略

“网抑云”现象之所以能在青年网民群体中得以传播和流行,是因为青年有情绪表达、认同等需要,而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恰好是其排忧解惑的便捷平台。“网抑云”现象一方面展现了以青年为主体的网民在缓解压力和情绪表达方面的诉求及复杂的心态;另一方面也侧面反映了我们现行的教育及主流文化在满足青年排解压力和心理焦虑方面作用的欠缺,长此以往必定会对青年的心态培育、价值观塑造及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一现象,并积极应对,以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一)提升青年的心理素质与审美素质,引导其理性表达情绪。通过对“网抑云”现象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青年群体的心理状态及行为趋向,“网抑云”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群体情绪表达、压力宣泄等方面的需要,但同时也反映了青年存在盲目从众心理、消极心态等问题。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真正存在心理问题的用户进行重点关注,在确定其真实存在心理问题后,要注重加强对用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开展心理辅导,提高用户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要对不存在心理问题又盲目从众者进行教育引导。青年跟风寻求热度的盲目从众心理究其原因,是因为作为主体的青年“主见”缺失,理性意识薄弱。青年富有朝气与活力,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与新信息,但这种特点在网络空间中容易被不良信息与行为带偏。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面貌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而在乐评中弥漫大量抑郁话语,其精神状况与社会主流期待有很大差距,对其积极引导有着必要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对青年灌输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全面提升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审美情趣,引导其在评论中发表对歌曲及生活的真实感悟,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促使评论取向由负能量变为正能量。(二)加强网络平台和机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我们如今处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借助互联网平台参与社交、表达情绪、缓解压力已成为常见现象。青年网民通过网易云音乐平台听歌本是休闲娱乐行为,评论也是其参与网络生活或社交的一种途径,但大量悲观性质言论不仅“抑”化自己也影响他人。评论区存在的“丧”言论与行为,除了小部分用户真实存在抑郁等心理问题外,大多数是无病、盲目跟风以获取热度的行为,“网抑云”成为流行语更多也是对无病的人的“嘲讽”。这样不仅给真正存在心理问题的网民带来了伤害,更不利于网民正常进行网络生活。基于此,网易云音乐自身要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及平台优势,辨别用户行为真假性。网易云音乐应从后台观察用户的活跃度及其言论的数量及趋势,认真观察、筛查和鉴别,区别对待真假“网抑云”行为。同时,出现“网抑云”现象有部分原因在于平台机制不够完善,所以平台应当加强和完善机制建设,包括信息管理机制、预测及监管机制等,对用户评论行为进行监测、管理,分析其性质,加强对用户的行为约束,营造良好网络评论环境。除网易云音乐自觉做好本行业管理外,其他媒体也要参与进来,通过评论、转发等手段发挥监督作用,协调联动、共同为网民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实现真正的“网愈云”。(三)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网络“丧”文化虽然对青年的思想行为和网络环境都产生了不良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网易云音乐中的流行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青年创造语言的活力,也侧面反映了青年在文化及心理方面的诉求。正是因为现有文化及主流文化不能有效解决青年群体认同、归属及宣泄等方面的需求,才导致了他们转向网络平台,借助亚文化满足需要。对待“网抑云”现象不能简单否定,既要重视网络文化建设调节网民行为,又要利用主流文化对其加强引导。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9]在网络空间也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网易云音乐的评论与歌曲风格有着一定联系,经观察研究,“网抑云”现象多出现于伤感类型音乐中,而在一些振奋人心的歌曲下极少出现负面评论。同时,“网抑云”现象从侧面反映青年群体对网络流行话语和表达方式的态度,以及反映了他们对流行文化现象的关注。因此,社会文化组织要主动介入青年文化建设中去,鼓励音乐工作者根据青年身心发展特点创作出有利于其健康发展的优秀文化作品,彰显音乐文化的育人价值。同时,针对青年对新奇有趣事物关注的特点,积极借鉴和利用亚文化的表达方式并将其运用到主流文化中,在引导亚文化发展的同时规范青年的行为,让主流文化在青年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做好青年的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萧子扬,.常进锋,.孙健..从“废柴”到“葛优躺”: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7(3):.3-7..

[2].中国网信网..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报告[EB/OL].

[4].乐国安,.汪新建,.主编..社会心理学理论与体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17..

[5].乐国安,.主编..社会心理学(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96..

[6].吴莹,.韦庆旺,.邹智敏,.编著..文化与社会心理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163..

[7].[美]克特•W•巴克,.主编..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77..

[8].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4..

篇10

关键词:意识变化在前;经济体变化;相关性;社会心理;

一、美国主流媒体统计的女性高跟鞋高度变化情况

自08年以来,美国在经济危机的泥潭中反复挣扎,美国主流媒体进行过一项有趣的数据调查,他们发现女子高跟鞋的高度反映美国经济的运行情况。他们的结论是,女子高跟鞋高度与经济运行情况呈反比。既是,经济越好,高跟鞋越低,反之则越高。

我们研究发现,女性高跟鞋的高度在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前确实只有2英寸左右,随后经济危机持续爆发加剧在09年初达到,美国gdp在09年第三季度触底,09年高跟鞋的平均高度也是达到了7英寸。之后,美国经济危机处于稳定以及放缓状态,高跟鞋也与11年初回归2英寸。从总体印象上来说,两者确实呈现一种反比倾向。

二、同时期美国主要经济数据

根据图表现实的内容,美国失业率在09年末10年初达到峰值,其中10年一月份达到10.6个百分点。可见08年以后美国失业率一路走高,在10年初触底,随后开始略微反弹,这与gdp数据大略呈正相关,而与女性高跟鞋走势大致反比。在搜集和处理了这三个主要数据表格以后,我们可以进行着三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进而为我们研究女性高跟鞋高度与经济走势的相关性提供依据。

三、在主要美国经济数据和女性高跟鞋高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女性高跟鞋高度与美国gdp相关性的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非常微弱,只有非常可怜的0.136,基于此笔者基本可以断定它们基本是无关的。

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更加微弱,只有更加非常可怜的0.038,基于此笔者基本可以断定它们更加基本是无关的。而这与我们刚才的定性分析的发现和描述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因为我们的描述定性分析中,认定两者是有一定相关性的,而且变化趋势也是可以看到这种方式的。暂且将这个处理放在一边,我们先看一下美国gdp与失业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gdp和失业率的处理之中,我们发现两者出现了极高的负相关趋势,虽然在六个自由度的情况下,两者负相关的假设还缺乏海量数据的支撑。但是在我这个小规模的处理上,我基本认定他们是负相关的。因为它的结果和我对它们之间进行的定性描述的预期是完全一致的。正是因为这两个数据之间的高度负相关,更加使我坚信可以通过对高跟鞋高度和gdp、失业率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时期错开处理,可以有所发现。

四、将gdp和失业率时期错开后与高跟鞋高度的相关性分析

考虑到高跟鞋的高度并不一定和gdp和失业率变化同期,本文将前者的前六个季度的数据与后两者的后六个季度的数据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随后得到了符合预期的规律。我们看到相关性达到了-0.53,呈弱负相关,与之前的值0.136变化了百分之489.7%。也就是说,我们的这种处理方法,不仅找到了负相关还找到了这种弱关系。因为如此巨大的前后处理差距足以使我们相信这两个变量之间必然存在着负相关性。

按照同样的方法处理美国女性高跟鞋高度与失业率的相关性,相关性此时达到了0.5205,呈弱正相关,与之前的值0.038增加了369.7%。也就是说,同样按照这种处理方法,不仅找到了正相关还找到了这种弱关系。因为如此巨大的前后处理差距足以使我们相信这两个变量之间是存在着正相关性的。

总结来看,由于失业率和gdp是同步变化的,那么高跟鞋作为社会个体或总体意识可能不会跟经济实体变化的步调一致。所以我想到要错开这个时期。随后的实验证明了我的这个预期。

五、关于高跟鞋高度与经济数据相关性的社会心理学解释

对于为什么会出现高跟鞋效应,在各种研究报告中有各种角度的解释,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种:

第一,女人的“安全感”,它同时带来自信、竞争力和逃避现实的慰藉。

据考证,高跟鞋的发明者是路易十四,这个身高只有156公分的小个子法国国王,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加挺拔和伟岸,让鞋匠把自己的鞋跟拔高,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高跟鞋一下子风靡起来。如今,高跟鞋演变至今天已经变成女性的一种象征符号,鞋跟的高度也越来越让人“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