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语言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媒介。无论是语言交谈、书面合同或者电子文档,语言应用都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工具。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语言应用的复杂程度也随之不断加深。例如,随着商品的复杂化,对具体销售商品的质量、数量、价格、运输模式以及售后服务进行相关描述也需要复杂化、精确化。对语言的要求不仅仅取决于商品的复杂程度,而且还取决于商品的国际化程度。世界级的商品又需要国际化的交流方式。这就意味着花费在语言沟通上面的时间相当于金钱,而语言交流是商品成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语言与加深贸易合作
文化与语言在国际贸易中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元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元素往往反映在交流所用的语言当中。文化元素有助于增进谈判双方的信任程度,而文化元素又必须依赖语言来进行传播,因此,语言不仅是贸易双方交流的工具,也关系到双方的信任程度。例如,在1990年代,一个国际股票资产经理去日立公司(Hitachi)谈生意。日立公司当时的常务董事是一个强势、蛮横的电子工程师,在日立公司任职十多年之久。在九十分钟的会议中,该资产经理使用熟练的日语与其谈论了包括日本银行投资、日立公司的股份分布等重要事宜,日立公司的常务董事逐渐的开始对该经理产生好感,当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日立公司的常务董事坚持要请他出去喝一杯,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谈论的事宜要比九十分钟会议中多的多,而且极大地加深了双方的合作关系。这个例子充分说明语言是贸易会谈中的工具,但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能够加强谈判双方的信任度,易于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三、语言与商品成本的关系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通常使用能够降低成本的语言。因为低成本促进贸易双方的利润,而能够促进降低成本的语言往往被贸易双方经常使用。相反,不能促进降低成本的语言,往往很少甚至不被使用。语言的相似性决定了该语言是否能在国际贸易中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有一些语言彼此之间非常相似,例如同一语族的语言,在词法、语法结构、语音等。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可以促进沟通,因此国际贸易中语言应用遵循两点原则:第一,语言之间的相似程度简化学习目标语言的难度。例如,中文与日语之间在词法和语法方面非常相似,使得在贸易中中日双方学习语言比较容易。第二,语言的相似程度简化共通语,使得共同语方便学习与沟通。例如,荷兰和日本两个国家的贸易沟通,就会用共通语英语来沟通。
当贸易的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由于他们使用不同的语言,所以在贸易交流过程中,要么使用其中一方的语言,要么使用两者的共通语。如果贸易双方使用同样的语言,或者语言上非常相似,那么在沟通上基本没有语言方面的障碍。Hejazi(2011)的研究表明,双边贸易或者投资双方,如果使用差异及其微小的语言,在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另外,语言的选择与应用也被其他一些因素所影响;例如,产品的流行程度,应用程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贸易双方所使用的语言改变。
四、中文与中国经济发展
到目前为止,英文仍然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官方语言。中文在国际贸易中虽然并没有被定为官方语言,但是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学习中文,以便贸易之需。在韩国,政府举办官方的中文考试来评估考生的中文水平。2010年约150万人参加中文评估测试。而同时相比,参加英文评估考试的人数为200万。可见,在韩国,中文与英文的流行程度不相上下。另外,其他语言,例如法语,日语,这些国际贸易官方语言的学习趋势近几年有所下降。
此外,孔子学院是中文在国际贸易中的热度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的文化交流机构。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自2004年建立以来,在全世界一共开设500多家,进行中文文化的传播,以及中文的普及。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其他国家对中国以及中文的了解。因此,中文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程度也呈逐渐上升趋势。
五、总结
语言在国际贸易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日益复杂化的贸易中,语言应用决定着贸易双方的的合作关系,因为语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也是谈判双方建立信任的桥梁。语言的应用还影响着商品成本的变化,使用双方都非常熟悉的语言,使得交流顺畅,商品成本降低,反之亦然。英语被认为是国际交流的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到目前为止最普遍使用的语言。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中文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上升。在很多国家,学习中文是一种热潮。所以,国际贸易的交流语言不是不可改变的,随着贸易的多样化,国家经济的扩大化,国际贸易语言的应用也会随之而改变。
参考文献:
[1]Lazear,P.(1999).Cultureandlanguag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07(6),95-126.
篇2
关键词:就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我国重视对外关系,与多个国家实现了经济往来,对外贸易成为加强国际交流的重要纽带。随着我国经济实体的不断壮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型人才极为短缺,为了更好的满足国际经济的需求,高校应以此为契机,以就业为导向,将专业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就业前景做好规划。目前,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面还有所欠缺,要采取措施予以完善。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概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大学专业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国际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研究对象为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流程、政策等内容[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多个国家建立友好的国际贸易关系,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该专业课程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融合,要求专业人才要具备专业的操作能力和国际贸易的分析能力,同时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是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在高职专科、本科都有专业设置,可见教育对国际贸易型人才的重视。
二、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实践操作机会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市场环境中,要具备足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2]。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是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像商务单证的制作、国际市场的分析等课程内容,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且缺乏实践条件,不能激发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就业中占取先机,是教学模式落后的重要体现,也是当前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2.对英语教学不重视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精力大都集中于对经济类课程上,而忽视了对英语的学习,导致英语水平不高,尤其是商务英语口语。该专业所开展的英语教学,大都以听、读、写为主,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力度小,也是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致命伤,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英语商务谈判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1.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成为困扰大学生的重要问题。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就业意味着迈向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会对未来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必须谨慎选择。为了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应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3]。其一,加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意愿和个人需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不断的积累专业经验。其二,对人才的培养要充分结合职位需求和岗位的特点,充分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应的培养出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2.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保持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不可行的,且国际经济类知识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提倡创设情境式教学,模拟相关的国际贸易情境来增强学生的课程实训,要求学生能将书本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转变到实际的应用中,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而言,商务谈判是关键的一环,对整个贸易协定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4]。教师可以设定商务谈判的情境,让学生分别代表中美两国双方谈判代表,针对我国出口服装贸易进行谈判,双方对商品的详情、价格、运输、关税等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从中体会谈判所蕴含的智慧,为学生就业积累经验。
3.建立课程实践训练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的操作平台
为了更好的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性人才,应建立课程实践训练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的操作平台,做好就业前的国际贸易实训,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的一体化,对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商务谈判、外贸制单、外贸跟单、租船订舱、报关报检是外贸中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实践基地对这些内容进行训练,为未来工作的开展提前预热[5]。
4.加强英语师资力量建设,加大英语课程教学力度
英语是国际贸易开展的重要基础,应重视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加强英语师资力量建设,加大英语课程教学力度。国际交流要具备沟通工具,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能与合作伙伴进行正常的口语对话。作为英语教师,应意识到在国际环境中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将英语口语的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提倡采用小组合作、创设情境等模式开展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将职场英语与商务英语紧密结合,增强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德云,艾莹莹.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贺州学院学报,2013,02:107-110.
[2]崔鸽.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86-188.
[3]张裕晨.基于就业导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1:94.
[4]黄芸.就业导向的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文学教育(中),2012,08:44-45.
篇3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对策
引言
全球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各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各国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意思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强。全球经济一体化主要是指各国之间经济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经济体制,在多国在共同的机构下,通过协商制定统一的经济政策,来消除各国之间的经济障碍,达到经济共同增长,最终达到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状况。在这中时代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应该怎样应对这种挑战,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脱颖而出也非常重要。
1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必要性
1.1国际贸易的定义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的和劳务之间的交易,这里的商品也可以指货物、知识和服务。各国之间的对外贸易主要由进口和出国组成。其中在资本主义社会,国际贸易的规模巨大,具有世界性的范围。国际贸易根据交换的商品性质可以分为有形商品贸易和无形商品贸易;根据货物的移动方式可以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等;按照结算方式可以分为现汇贸易和易货贸易。
1.2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对各国市场的供需非常重要,同时也能够充分促进生产要素能够被充分利用。同时也能够促进生产水平,优化生产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国际贸易能够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国民的生产水平,同时增加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易,促进各国的经济增长。对我国而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具有其必要性。经济贸易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改善我国比较单一的经济模式,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商品的样式、类型和特点多元化发展。能够扩展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模式,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经济贸易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各个区域之间的贸易和合作具有促进作用,同理的在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重要,能够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2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首先,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迅速。全球贸易在近些年来的增长速度迅速,经济全球化已经逐渐深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这些都是促进全球化的因素。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促进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促使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相互刺激的状态下,世界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同时使国际经济与贸易增长更加迅速。另外,国际经济贸易出现科技化发展的趋势。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科学技术进行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这些都能够有效的促进国际经济贸易按照我国现在的社会形势,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经济贸易模式,所以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要有效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国际经济贸易更好的发展。同样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下,国际市场呈现自由化发展的趋势。国家之间进行资源与贸易的交流,都有自由化的趋势。国际贸易的内容从之前单一的货物,转换成现在的技术、服务等多种商品的贸易形式,在这种多样化的状况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自由化趋势也就越来越明显。最后,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呈现独特的新生力量的发展趋势。在经济贸易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的货物出口和进口中有很大的份额,这都有利于中国获得很高的经济利益,这些都有利于中国经济贸易的增长。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地位。
3国际經济与贸易发展趋势的应对策略
面对多种经济增长模式,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我们应该更加积极的面对,并且根据具体的趋势,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能够更好的顺应时代的潮流,促进经济的发展。
3.1引进新技术和高素质人才
随着国际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为人才的竞争,在这种竞争下,具有优势就需要高素质人才,提高服务水平,扩大市场的占有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状况之,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强对人才的知识培养,提升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创新管理模式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该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在原有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加强企业文化的重视,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在不断的创新中,使企业具有新鲜的生命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
3.3加强监管制度
加强企业的监管制度也非常重要。首先是对企业的监管,应该适应时展趋势,而不能背道而驰。同理,对于市场的监管也非常重要,应该加强监管,防止产生通货膨胀和资源不足的现象。
结语
篇4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贸易;视角
中图分类号:D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4-0106-02
现阶段,全球经济已经得到了非常快速稳定的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来对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人们面临着逐渐严峻的环境方面的问题。现阶段,在二十一世纪当中,各个国家开始慢慢认识到环境与国际贸易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应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严格遵循,对经济、环境以及资源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在该问题方面,所有国家都应该参与其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运用积极主动的态度以及实际行动,真正的参与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当中。所以,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视角,探讨以及研究国际经济法当中可持续发展原则,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
一、对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国际经济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经济法当中的体现
通常来讲,国际经济法在二战之后所得到发展的重点处理跨国商品的自由流动和资源利用等都与国际法有关联的一些问题,主要的目的是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协调,在该框架之下所制定出的有着普遍遵循意义的相关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制度的总和[1]。在最近几年当中,可持续发展属于受到全球关注的一个全新概念,这个理论主要建立在人类的保护环境意识觉醒的前提之下,该理论的具体实施,一定会为人类的实际生存以及发展所处在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改观,对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进行有效促进,推进人类的快速稳定进步[1]。站在国际经济法实施的目的角度,本质是利用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一定的调整,进而来有效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富强,有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需要吻合,国际经济法在之后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需要对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严格遵循,结合其他原则来对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引[1]。
(二)分析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讲,国际经济法需要严格遵循几个主要的原则,主要包括原则、平等互利原则以及共同发展原则,这是被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属于是对国际经济有着非常重要遵循意义以及指导意义的原则,上面所提到的三条基本原则已经构成了国际经济法的基础,属于国际经济法内涵的重要体现,具体的内容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存在着互动性[2]。通常来讲,国家经济一开始的倡导是由发展中国家开始的,对于国际法当中的原则基本符合,对于世界当中各个国家的经济共同发展进行强调,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若世界经济当中不存在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根本就不能够有效实现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繁荣[2]。一般情况下,国际经济贸易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进行,在地位方面,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强国或者弱国都是平等的,然而,现阶段的国际经济法的框架之下依然有着非常多形式方面的不平等,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了追求本质上的平等,属于是平等互利原则的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国际合作求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入表明各个国家之间增强合作的重要性,南南合作以及南北合作是现阶段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可持续发展原则重点强调全球经济发展方面,所有的国家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不可以独善其身,本质是共同发展原则的一个深化性的发展[2]。所以,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两者之间属于是互动关系。
二、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一个发展全新概念,已经深入到人心当中,已经得到了各个国家的共识以及政策。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全不同于那些相对比较传统的发展观念,存在着独特的属性以及特征[3]。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发展性
在所有的国家以及地区,发展都是令人心动的一个字眼。从古代到现在,发展有着非常多的含义,在各个领域当中,人们对于发展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哲学家觉得发展是纯粹思维所规定的辩证演进,也就是将社会发展懒成是和辩证进展一致的发展。而社会家觉得发展指的主要是社会进步,经济家觉得发展在根本上来讲指的主要是国家、民族、地区怎样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发展属于研究寻找国家、民族以及地区的现代化过程当中遇到的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发展目标、模式、途径以及方式等所存在的联系[3]。可持续发展属于全新的一种发展战略,发展是最终的一种归属。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发展性属于根本性属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二)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可持续性
通常来讲,可持续性是一种不同于相对比较传统的发展观的一个全新发展策略,主要的原因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可持续性的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来讲,可持续性是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可持续发展觉得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的,构成了有机整体,重点强调发展持续性。通常来讲,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在环境资源危机问题解决前提下发展的全新的一种发展理念,然而,它不仅仅局限于此,重点是寻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间所存在的联系以及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是社会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以及生态持续性,同时还追求这三种持续性间的和谐以及统一。除此之外,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长期目标,有着一定的持久性与延续性[4]。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同时还不能够损害后代的实际需要的一种能力。
(三)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整体性
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来源是人类解决环境资源的危机,然而,它不是单纯的局限在此,经过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非常广泛的涉及范围,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范畴,有着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属性,该原则重点强调将这些存在着比较大关联的方面在一个相对比较大的系统当中进行有效的协调,实现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整体性指的是把资源环境的利用以及保护和相关的方面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环境和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各个相关方面的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会单纯片面的强调单一的方面,追求所有方面之间的结合以及协调,不可以用保护环境而对发展进行全盘否定,可持续发展所追求是的整体和谐发展,整体性在可持续发展当中属于是空间方面的要求,是其内在的一种属性。
三、对环境与贸易关系视角之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分析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国际经济法造成的影响
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角度,若把环境保护和开展自由贸易进行协调,本质就是有效促进资源利用,保证存在良好的利用率,保护环境和开展自由贸易本质上就变为了有效推进国际经济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电,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环境与贸易在本质上属于是相辅相成以及协调统一的,这两者属于国际经济法当中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性内容,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环境与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有着非常关键的指导意义[5]。因此,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经济法。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当作指导贸易自由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原则,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法一定会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对于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之下的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通常来讲,在环境与贸易之间存在的关系当中,过分片面的强度单独一方的均不可能实现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与贸易两者间最佳的结合点进行准确的寻找是国际社会需要面对以及解决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存在着下面的几点建议:第一点建议是,在国际层面有效建立以及处理环境以及贸易之间关系的基本框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国际经济法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丰富,并制定出具有遵循意义的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制度,进而来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指导,保证全球资源可以实现优化性配置,经过可持续经济发展,进而来有效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在该过程当中,应该始终坚持环境成本内化更加的符合各个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相关要求[6]。第二点建议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共同发展以及有差别对待的原则进行严格遵循,因为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有着不同的起点,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发展中国家在实际的国际贸易当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在共同发展的实际过程当中理所应当的需要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利益进行照顾,需要在国际经济法当中有充分体现[7]。第三点建议是应该有效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尽可能增强环境方面的立法,在本质上有效解决现在所存在的不平等的一些现象,对环境和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对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才能够有效解决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实现全球经济的繁荣富强,进而来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的来讲,在现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该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良好的处理,各个国家应该对国际经济法进行普遍的遵循,要想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促进,需要把可持续发展原则向国际经济法当中进行有效的渗透,目前,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视角,探讨以及研究国际经济法当中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现实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媛.试论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85-87+123.
[2]刘宏.以国际经济法的角度讨论全球化下的可持续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0,09:69.
[3]刘媛.经济全球化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国际经济法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9,28:135-136.
[4]李屹东.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从环境与贸易的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345.
[5]曾婷.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J].品牌,2014,12:25.
[6]缪旖.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涵及其意义[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11:90-91.
篇5
【关键词】动手能力 创业精神 一体化教学模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180-02
一、教学模式的发展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早年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传授式。17世纪,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首次提出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程序结构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之后,赫尔巴特、莱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以上模式都以教师的灌输为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19世纪20年代,杜威(John Dewey)提出了“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它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并引导学生获得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辟了现代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在此之后,教育领域百家争鸣,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思想和理论,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自学―辅导式、探究式、自主学习模式、范例教学模式、累积学习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合作学习模式、发现式学习模式等。这些模式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互动学习,强调要引导学生,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高校现有教学模式的几个误区
目前,高校教学模式易呈以下几个误区:一是仍沿袭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法。将所有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阶段,强调知识性、系统性,忽视实用性、技能性。二是盲目崇尚“做中学”的教学法。学生从操作中学习、掌握、巩固知识,实用性强,但这种模式把教学过程和科研过程等同起来,贬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从而会影响教学综合质量。三是教学中虽然开办了创业教育课程,但指导性不强。不少高校鉴于市场的需求,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对创业中的团队建设、创业计划、商机把握等重要问题涉及不多或不够深入,加上实践机会少,该类课程往往不能适应高校毕业生的客观需求,对他们未来的创业帮助不大。四是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拓展,但忽视“适合”专业这一重要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部、各省(区)教育厅乃至各高校、教育专家均意识到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很多新型教学模式。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教育主体往往重视多样化并举,却忽视“适合”的重要性,提出新方法就试,不行就改,不少高校毕业生成为“试验品”。
上述误区将极大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快速攀升,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不仅要拓宽结业渠道,更要从源头上抓起,改革高校的教学模式。
三、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施“动手能力+创业精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动手能力+创业精神”一体化教学模式延续了以往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势,它强调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课程学习和课外影响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能有效突破上述误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缓解就业压力。
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通常专注于培养研究型人才或操作型人才,即培养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理论研究或从事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跟单员、国际货运员等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人才,是一个本就重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然而,如何才能培养出兼具动手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笔者认为,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推广“动手能力+创业精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既能延续该专业原有教学模式的优势,又能体现时代精神,使高校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中具备士兵(操作者)、想当将军的士兵(具有“动手能力+创业精神”的人才)、军师(理论工作者)的素质,也才能有更多的人向将军(该行业内成功人士)冲刺,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
四、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施“动手能力+创业精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强化“动手能力+创业精神”一体化教学理念
高校教学应有自己的特色,即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历层次要有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不能“大一统”;应强化“动手能力+创业精神”一体化教学理念,强化“教―学―练―试”的基本程序。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模式有这样的基础。大多数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很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之外设有较多实践实训课程,在此基础上,强化“创业精神”的培养,强化“试”的关键作用往往能取得“1+1>2”的成效。
(二)设定“动手能力+创业精神”一体化教学目标
构建“动手能力+创业精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初级目标是:在原有“教―学―练”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体系的教学模块,通过学习,促进教学模式向适应专业的方向发展。中级目标是:以教学模式改革为契机,使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模块化训练,提升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面向外贸领域等操作、管理、研究型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高级目标是:以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先行者,推动更多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实施切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模式。
(三)构建“动手能力+创业精神”一体化教学模块
以“动手能力+创业精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构建适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模块,确保基础课程为专业教学所用,专业教学为工作所用。首先,动手能力模块主要包括原有的专业课、实训课和实习课三大体系,即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6~7门、专业校内实训课程2~3门、专业校外实习2~5个月,这些课程一般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中的设计都较为完善。第二,创业精神模块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实习)的始终,从学生进校伊始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具体包括专门创业教育课程(在新生入学时和毕业实习前各1门,共2门)、分布在其他课程中的创业教育(如国际贸易概论课程中针对理论教育做创业专题宣讲、校内实训过程中针对实训内容开设创业实践教育)、创业模拟练习(如利用已有的模拟实验室,进行实景模拟)。这些课程则需要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课程的特点进行认真设计,既要考虑创业意识包括拼搏精神、团结意识、诚信品质、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的培养,也要关注创业技能如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或执业资格证的获取、了解创业相关政策等的训练。
(四)完善“动手能力+创业精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保障机制
1.打造优质的教学团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引导学生的关键要素。要实施“动手能力+创业精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有出色的动手能力和明晰的创业理念。单个教师很难完成这样的工作,就要求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在年龄、职称结构合理之外,还需要引入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并聘请具有国贸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专门讲座,促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逐渐适应“理论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以实践为主的锻炼”的过渡。
2.依托项目研究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国家和各省(区)包括一些高校自身每年均有定量的教改项目,专门用于教学改革的探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结合区域实际如临边、沿海、外贸发达等和自身特色如招生好、就业率高等,申报相关项目,进行深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于专业教学中,既能为项目研究提供载体,又使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完善,促进教学和科研的转化、互补。
3.打造良好的环境。发达国家重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我国教育部在2002年就要求新升格的本科院校要合理定位,要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在《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中也强调高校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这样良好的大环境下,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模式向“动手能力+创业精神”一体化改进,高校自身也应重视。应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和模拟实训以后,有顶岗实习的机会,充分实践并展示自身实力;应与外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甚至与其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莫晨宇.论高职教学中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2]陈蓉.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创业教育的突破口――外贸SOHU模式的思考[J].经济师,2010(2)
篇6
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分析
一、国际经济关系概述
(一)背景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日趋加深,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在各国的贸易与合作中,它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利益的分配却并不公平,在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中,由于实力差距,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交往和联系中处于不利地位。面对不利的外部经济关系,如果国内缺乏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将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
两极分化的日益突出,南北穷国富国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证实了政治经济学关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论述。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暗含着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平等。
(二)文献综述
世界贫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很早就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关系也随之深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贫富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并且直接影响到各国经济发展的平衡。对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国际上存在不同的理论和观点:
从著名的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以及更进一步的大卫·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比较成本说为始,建立了互利平等国际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然而,这些理论存在明显的片面性。就像大卫·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一样仅关注贸易所得却不考虑贸易所得的分配是否公平的问题,掩盖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平等的经济关系。
到了六十、七十年代,以A·伊曼纽尔、阿明等人为代表形成“依附学派”,强调现有国际分工形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附。他们从理论上阐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不平等交换和价值转移,并将穷国向富国的价值转移归结为工资差别。这一结论误把现象和方式当做了原因,工资差别并不是富国从穷国获得剩余价值转移的根源也不是唯一的手段。
二、国际贸易关系中的不平等
在国际贸易关系中,为了实现价值或剩余价值转移,发达国家所依靠的手段和优势可以概括为“三高”:高有机构成、高工资、高价格。
(一)高有机构成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根据价值与生产价格理论,如果国际市场存在自由竞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剩余价值会再分配,从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流向有机构成率低的部门。
可以看到,在国际生产价格形成后,发达国家凭借其出口产品所在行业的高有机构成,按42的价格出售其价值为40的产品,而发展中国家价值为30的产品却只能按28的价格销售,发达国家所得到的大小为2的价值,正是在国际贸易从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来的。
(二)高工资
随着众多发展中国家不断采取产业升级、改变出口产品结构、引进技术设备等政策措施,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具有相近甚至相同有机构成的部门内产品贸易比重不断上升。这时,发达国家也就更难凭借高有机构成保持优势地位,获得价值转移。
但是,即使是在资本有机构成一致的部门,由于穷国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剩余以及工会弱小等因素,相对低的工资水平同样导致高剩余价值在贸易中剩余价值流向富国。假设国家A和B都出口行业Ⅱ的产品,而且具有相同的资本技术构成,只是国家B的工人工资水平是A国的五倍,这样A国价值为2的可变资本就能雇佣到同B国同量的工人,原来用来支付其工资的8个单位的价值也转化为剩余价值。反应在在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中如下:
按照“依附论”思潮的代表学者A·伊曼纽尔、阿明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虽然A和B用同样的技术生产同样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销售。可是,B国的工资水平高于A国。“这样A国较高的剩余价值率提高了两国的平均利润率,低工资国(A)以同样生产率的等量劳动,在国际交换中所得低于贸易国B。”
但是,这种价值转移从根本上讲,并不是基于高工资的。就像阿明在《不平等的发展》中所说,“产品必须有一个一致的价格,即在世界市场上实行的价格”。如果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发达国家在竞争中要么损失利润要么失去市场。而其产品能够在世界市场上同欠发达国家的产品竞争,占有一定的市场,必然是基于其具有的影响价格的市场力量。
(三)高价格
发达国家资产阶级并不会满足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收入,因此在高工资造成的较高价格基础上,他们要求更高的价格和更高的利润。凭借在知识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以及对核心技术的控制,他们在很多部门都具有垄断力量,制定高于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获得垄断利润,进一步剥削穷国。少数发达国家对国际贸易的垄断,使这些发达国家的垄断组织能以垄断高价销售工业品攫取高额利润。
以国家B进行产业Ⅰ的生产为例,其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价值V=c+v+m、利润率T、利润p=T*(c+v)以及生产价格P分别为10、10、10、30、17.5和37.5,而垄断价格则高于37.5。
篇7
关键词:国贸专业;人才培养;实训
中图分类号: G710;F7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式和现状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更对各大高校和学院进行转型发展意义深远,因此各大高校在该专业发展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和人才供给状况,充分利用各大院校的办学资源和办学优势形成一套符合学院或者专业设置的具有可持续性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人才培养应当强调经济贸易原理的掌握,相关实务技能的掌握,加大模拟教学等。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
培养目标为学生的创新和竞争精神和意识,学生的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对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国贸基本理论加以掌握,对于国际贸易通行的规则和法律法规进行熟悉,至少掌握一门外语,了解对象语言的文化、社会、经济情况;培养具备到大、中、小外贸型企业进行国贸、国际物流等相关工作的技能,熟悉外贸相关经历理论和知识,熟悉互联网经济,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对外贸易领域具有应用型、复合型特征的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应当掌握相关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等,在能力结构方面,具备创新精神、职业发展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商务信函能力,在素质结构方面,具备较高的道德和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体系
全国各大高校国贸专业公共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学生知识面,获得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所需的专业技能。公共课一般包括马哲、思修毛概、等课程。学科基础课目的主要是掌握学习更深入的专业课程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专业必修课既是为补充学科基础课程设置和深化学科基础课设置,也是专业最核心的课程,通过学习必修课程,学生将具备外贸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通常包括国际贸易实务、结算、报关、商务谈判、外贸英语函电等。专业选修课是自由选择学习的课程,作为其他课程补充和拓展的课程,实践性教学是让学生更加理想地对具体商务实务操作进行了解,了解社会,从而取得一些实际经验,包括毕业论文和实习等。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式设置
通过对教学方式的调查了解得知,教师多是采用实务操练等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讲解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和模拟;在贸易实务学习过程中则进入实验室进行模拟操练。近年来,教师们也在探索不断取得突破的教学模式。例如积极借鉴合作性学习教学活动,强调自主与合作学习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国际结算》课程中则选择“基于工作流程导向的国际结算实践性教学,形成新型的学习模式,采取“双语教学”,强调英语的重要性;灵活采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互联网等辅助教学。在《国际结算》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该教学法是教学理念转变,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倡一种“大自然”的教学。随着现代教学理念普及,对像国际经贸这样的专业教师们也开始采用“实践性教学”方式,凸显该课程的应用型特点。
4.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专业考核方式
淘汰模式是迸行人才培养一个环节,与“考试”有关。考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成绩的评定是大学生十分关注的问题,通过率并非百分之百,有时候会出现补考或重修现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淘汰率,能够形成“优胜劣汰”,但考试科学化是保证合埋淘汰的关键所在,因此形成科学、合理的考试模式也值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究。
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实践、实训情况
专业实训实习环节非常重要,各个学校在仁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该环节要给予充分重视,通过企业实习、校企合作等方式搭建有效的实训、实践平台。国贸专业具有很强的实务性和操作性,实践和实训室应用型人才理论结合实践培养模式的关键。国贸专业实训和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系列软件的运用、专业课程和毕业实习论文撰写,各个高校在实践过程中都非常强调“实践性教学”,在《国际结算》《单证实务》等课程中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进行实验室对商务贸易活动进行模拟,邀请相关领域的工作者针对对外贸易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指导。实习基地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安排部分优秀大学生到实训基地去实习;根据实践教学需求,在校内设置实训实验室;校外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学生能够获得专业人士的指导,进行仿真模拟操作。
C上所述,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式和现状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更对各大高校和学院进行转型发展意义深远,因此各大高校在该专业发展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和人才供给状况,充分利用各大院校的办学资源和办学优势形成一套符合学院或者专业设置的具有可持续性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人才培养应当强调经济贸易原理的掌握,相关实务技能的掌握,加大模拟教学等。只有切实落实上述工作,高校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才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谭菲.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篇8
一、《国际经济合作》及其法律原则
传统全球经济治理模式是二战后形成的,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经济法律制度为核心内容。这一模式虽然促进了战后全球经济的发展,但从其诞生的背景到运作的方式、决策体制以及规则体系来看,它完全由美国、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强势主导,本质上维护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占世界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只能服从少数发达国家的“治理”,这已导致全球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公。美国著名学者基欧汉曾形容这种模式是一种“多国合作的俱乐部模式”,国际民主明显缺失:“从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开始,有关治理的关键机制就以‘俱乐部’的方式来运行。最初,少数富国的内阁部长及同一问题领域的部长级官员聚在一起制定规则。贸易部长们主导了GATT,财政部长们推动了IMF的工作,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会聚北约总部,央行行长则聚首国际清算银行。他们先秘密磋商,然后将相关协议提交国家立法机关公布于众。”〔1〕随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这种“多国合作的俱乐部模式”的不公正、不合理越发凸显,已面临严重的危机。〔2〕克服这一危机的核心应是扩大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权和决策权,“除非发展中国家能够积极参与新的国际经济体系治理程序的设计,否则这些组织的重要性与合法性就岌岌可危。”〔3〕发展中国家曾于上世纪60、70年代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运动,对传统全球经济治理模式产生巨大冲击。主要内容包括各国对其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充分,改革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金融制度和贸易条件等。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文件的法律效力表示怀疑,致使宣言和文件的实施效果不佳。〔4〕现如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已发生历史性变化,为落实“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运动体现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法律原则提供了机遇。但仅仅解决旧的模式存在的民主缺失问题绝不意味着解决了当前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全部问题。经济全球化程度今非昔比,且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已导致国际经济领域出现与半个世纪前截然不同的新特点:网络密度的增强、制度转化率的提高、跨国参与的加强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延续至今,造成世界范围影响和巨大破坏的事实再次表明,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挑战是全球性的,这对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尽管国际霸权依然存在、世界也并不太平,但近二十年来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为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方面,国际经济领域摆脱了冷战时期的东、西方相互排斥与对抗局面,具备了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政治基础;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领域更为广阔、内容更加丰富、性质更为复杂、影响更为深远,尽管法治化任务十分艰巨,但各国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规则化导向却更加坚定了信心。事实表明,在新的国际背景下,全球经济治理需要新的纲领性文献予以指导和规范。当前,应考虑制定《国际经济合作》,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运动创立的法律原则基础上,构建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法律原则。它们主要有三项:
(一)平等及相互尊重原则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各国不分大小和经济发展阶段均应一律平等,这是国际法平等原则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要求。这项原则要求改革现有国际经济组织由少数发达国家操纵决策并制定规则、广大发展中国家被动接受的不平等决策机制,解决全球经济治理中发展中国家长期缺乏参与权、决策权问题,建立相互尊重的国际经济关系。具体表现在三大组织的改革中。WTO实行的“协商一致”原则表面上赋予每一名成员平等的决策权,但实际上发达成员经常运用自身政治、经济实力影响WTO决策和规则制定,在重大贸易谈判过程中,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发达成员在关乎发展中成员实质利益的“特别与差别待遇”等多哈回合发展议题上至今不肯作出实质性让步,而在关乎其自身利益市场开放问题上却强迫发展中成员接受,从而导致多哈回合谈判至今停滞不前。〔5〕为贯彻平等及相互尊重原则,发达成员应当采取真诚、合作态度,切实考虑发展中成员的重要关切,充分尊重他们的立场和观点。发展中成员也应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参与WTO事务。WTO亦应采取实际行动加强培训和资助,创造条件令发展中成员的意愿得以充分表达,把平等及相互尊重的原则落到实处。〔6〕在平等原则指导下,WTO应改革现有决策体制,在坚持“协商一致”原则的基础上增设权重投票机制,充分考虑国家的贸易比重、国民生产总值、外贸依赖程度、人口规模、地区分布等因素,将决策权以公平、透明、平衡、包容方式分配给全体成员方。〔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实行的加权表决制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的表决机制,它造成的后果就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长期处于弱势地位。〔8〕对于这种“强权”性的决策机制,广大发展中国家早有怨言,但却无力改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IMF意识到了投票权改革对该组织合法性和有效运行的重要性,已着手开始进行改革,但由于发达国家的态度消极,改革的步伐明显缓慢。〔9〕另一重要国际经济组织世界银行的决策更是长期为发达国家所操控,美国及欧洲国家在其中拥有举足轻重的投票权,广大发展中国家被迫接受它们提出的各种极为苛刻的贷款条件和制度。〔10〕为贯彻平等及相互尊重的原则,IMF应当加快改变现有投票权分配比例,实质性扩大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其中的决策权。世界银行也应根据这一原则,增加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国家的发言权。〔11〕与此同时,IMF和世界银行应当加大各国间的磋商力度,充分听取广大发展中国家对重大决策和规则制定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各方对其决策和规则的普遍理解。待条件成熟时,彻底废除带有歧视性的“加权表决制”。
(二)实现共同利益的原则人们普遍认为,国家对国际法的尊重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量。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遵守国际经济法规则也是本国的经济利益使然。但各国国情不同,其追求的利益也千差万别。如果每一个国家都单纯强调自身利益而不顾他国利益,国际经济关系将陷入混乱。因此,作为需得到国家普遍接受并遵循的制度,全球经济治理及其法律制度必须建立在实现各国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基欧汉曾指出旧模式系霸权主导产生,不利于国际法的发展:“新现实主义强调,国际机制是霸权国一手主导的。这固然反映了国际社会的部分现实,然而霸主在没有国家一致同意的基础上,是不能制定和执行规则的。规则的制定必然在同意的基础之上,这是合法性得以产生的基础。”〔12〕但在改变旧模式这一缺陷的同时,应意识到,“同意”不仅仅是国家对自身利益的认可,也是国家间利益相互妥协的结果。各国不论大小、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其利益均应受到尊重,但也应同时考虑和照顾他国利益。在此基础上,通过充分协商、妥协,达成实现各国共同利益的治理模式和规则体系。经济全球化发展至今已使得各国成为利益共同体,贸易、投资、金融、人员的跨国流动均决定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密切和利益的不可分割。那种只顾自身利益或小集团利益而置他国利益于不顾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只能导致国际经济关系恶化和利益的全面丧失,因此,实现共同利益原则也是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必然要求。为贯彻实现共同利益原则,各国应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注重利益的不同点,尊重他国合理的利益诉求。在制定全球性经济政策和法律规则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利益诉求,各国应加强磋商与谈判。谈判意识应从对抗趋向妥协,谈判目的应从注重立场到注重利益,谈判方法应从以谋略为主转向运用科学与技巧为主,谈判的格局应以双赢或多赢取代一胜一败或少胜多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利益。〔13〕
(三)促进合作与广泛共识原则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挑战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能源危机、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每一个国家不可能独善其身、独自面对,以往那种对抗性的或保护主义的政策只能导致危机不断蔓延。各国必须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因此,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在强调经济的同时,各国应奉行促进合作与广泛共识的原则,制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方案。〔14〕法治是实现促进合作与广泛共识原则的基础,只有法治才能使得合作更加规范、有序以及共识更加公平、有效。如果缺乏共同的法律规则体系,新的合作与共识不但难以实现,原已形成的合作与共识也终将因缺乏保障而无法实现,因此,为实现这一原则应首先创制能有效促进合作与共识的新组织机构和法律框架。英国学者斯蒂芬曾指出:“在所有对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广泛分析中,相关实力、国家和其他参与者的利益以及价值取向都是相关变量。所有这三项因素相互作用并影响着规范的革新。在特定情形之下,这些变量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在决策中所起的作用更大,但没有一个可被忽视。有拘束力的法律规范只能通过合法的程序以及具有价值的实体内容的结合而产生。”〔15〕可见,在创制新的组织机构和法律框架过程中,各国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均会对其产生影响,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只能采取包容、合作的态度协调不同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寻求对共同遵循的规则体系的最大共识。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程度不同,实现促进合作与广泛共识原则需要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开展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时作出更大让步。而发展中国家亦应充分意识到合作与共识的重要性,着眼于大局和长远利益,为实现合作与共识做出必要的妥协。为了获得广泛的共识,不仅需要各国的外交、经贸部门积极参与,其他政府部门如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经济决策部门、立法机构乃至民间团体、行业协会以及非政府组织之间亦应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合作并有效达成广泛的共识。〔16〕平等及相互尊重原则是全球经济治理的合法性基础,它要求国际社会每一成员平等参与国际交往和决策并彼此尊重各自立场;实现共同利益原则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它要求实现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些国家或国家集团的自身利益;促进合作与广泛共识原则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指导性方针,只有促进各国间的合作与广泛共识才能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新制定的《国际经济合作》应将以上三项原则作为指导全球经济治理的法律原则,整合包含了经济、自然资源等合理内容的其他法律原则,共同构建具有最高法律权威和拘束力的国际经济法原则。
二、“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基本架构
在确立了基本法律原则后,全球经济治理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统领全局、具有在经济领域最高权威的国际经济组织。这是贯彻和执行《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法治化进程的重要组织保障。二战后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为基本架构的经济治理模式是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国际经济关系特点而建立的,具有分工明确、专业性强等突出优势。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活动相互交融程度空前提高,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凸显出功能的不充分及相互之间的不协调。〔17〕当前的贸易、投资与金融等领域的国际法规则之间的交叉关系较之以前更为紧密、更加复杂,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和规则,现有规则的适用时常出现混乱。〔18〕同时,由于受到各自章程、协定以及调整范围的限制,对于全球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新领域,例如国际反垄断合作、电子商务、跨国公司行为规范、证券及金融衍生工具监管等,以上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均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规制。〔19〕事实表明,现有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体系已难以承担全球经济治理的重任,必须建立新的、具有更高权威的国际经济组织,保障和监督全球经济治理决策及法律规则的贯彻执行。该组织应当发挥统领全球经济治理的作用,协调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乃至其他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制定规范新型国际经济关系的规则体系,填补国际经济领域法律规则的空白。在现有国际组织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均因专业特点突出、规制范围有限,不宜作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组织的基础。除了以上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外,还有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且内容丰富的国际经济组织或论坛,但因其存在代表性不强、包容性不够等原因,也不宜作为新组织的基础。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是国际经济领域一个重要组织,但它主要由发达国家组成,且功能限于经济政策研究和分析,并不具备管理国际经济的能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影响日渐扩大,但其成员主要是由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国家或经济体组成,缺乏世界范围的代表性。其他现有国际经济组织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目前看来,建立统领全球经济治理的国际经济组织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当今的国际经济关系已为此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氛围: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国际经济的现实正在逼迫现有国际经济组织作出变革,另一方面,“20国集团”机制现已发挥了统领全球经济治理的实际作用,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组织拥有广泛的政治基础和客观条件。为体现合作之精神和原则,新的国际经济组织可定名为“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着眼于“20国集团”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不失为一条便捷而又实际的路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由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20国集团”已成为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经济论坛,具备了成为国际经济组织的基本条件。〔20〕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曾长期掌控国际经济重要决策、由少数发达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G7,后为“八国集团”)已为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20国集团”(G20)所取代。它定期就全球经济事务展开磋商,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次峰会,做出了一系列全球性重大决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现有国际经济组织无法比拟的重要影响。近些年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如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均已表达了将“20国集团”组织化的愿望,俄罗斯还提出将“20国集团”打造成一个常设机构、以便对国际经济关系产生实际影响的建议。〔21〕因此,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支持下,在“20国集团”体制基础上组建“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一“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应充分贯彻民主、法治原则,总结、吸纳现有国际经济组织成功的经验,克服其不足,努力成为一个有效、高效并负责任运作的崭新国际经济组织。要达到此目标,应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应具有包容性、代表性和权威性。包容性要求新国际组织最大范围地吸收世界各经济体(包括国家或非国家经济体)作为其成员,不分经济性质、发展阶段、规模大小,只要接受《国际经济合作》确定的法律原则和基本制度就应予以接纳;代表性要求新国际组织充分尊重不同地区、不同体制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的各种立场和观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效的决策体制,保证作出的决策和制定的规则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权威性则要求新的国际经济组织必须享有对全球性事务的重大决策权和规则制定权,并拥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机制监督和保障决策和规则的贯彻、落实,以法律手段避免各经济体自行其是、各自为政,遏制各种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泛滥。
第二,“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应建立一套民主、高效的决策机制。“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决策应建立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上,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均应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决策权。为了提高决策效率,避免出现类似WTO那样的决策困难,该组织应对决策事项加以分类,分别制定投票规则:对于全球性的重大决策和规则制定实行绝对多数通过的权重投票机制,但赞成之权重应包括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以及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体,绝对多数可定为80—90%;对于一般性、程序性决策则应实行在一定时间内的“协商一致”原则。若在该时间内未能取得一致,则可采取多数通过的权重表决制,多数的比例、协商的时间可根据不同的事项加以确定。笔者将这种决策机制称为“平权加权重表决制”。这一机制既不同于效率低下的WTO“协商一致”表决机制,亦不同于IMF等组织带有明显歧视性的“加权表决制”,体现了民主和高效的决策原则。
第三,“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应建立符合“善治”标准的管理体制。斯蒂格等学者对国际组织提出了“善治”的四个标准,即“有效、高效、问责性以及代表性”。〔22〕该标准系在总结现有国际组织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依据法治的基本原理和要求提出的,现已在国际法学界取得很大共识。因此,应按照上述原则设计“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体制。为达到“善治”的目标,应在“20国集团”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常设机构,由“20国集团”派出代表参与该机构的日常工作。鉴于现有重要国际经济组织均设在发达国家,为了体现平衡原则,这一常设机构应设立在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该机构应定期就全球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交流、磋商,对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时作出反应,同时应对全球经济决策的执行与落实情况行使监督权。对于全球性重大经济决策和规则制定,该机构有权提出决议案供全体成员方大会决定。该机构内部就一事项作出决定时,亦应实行充分协商基础上的“平权加权重表决制”,赞成的多数票通过比例可高至80—90%,以体现最广泛的共识。该常设机构应设置秘书处,负责“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日常事务,并向全体成员方提供各种信息和咨询服务,建立与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企业和民众之间的联系,听取他们对全球经济决策和规则制定的意见和建议。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整合现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各组织之间合作与协调的必要性。因此,“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常设机构应将整合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现有国际经济组织资源为己任,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促进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决策和行动之间的协调,最大程度地保证全球经济治理的目标和重大决策顺利实现。在法律规则的制定方面,该常设机构应设置法律部,专门研究国际经济领域的法律规制问题,尽快制定现有国际经济法规则未能涵盖领域的法律规则,改变重要领域法律空白的局面。此外,法律部门还应研究并制定现有国际经济法规则交叉适用办法,协调不同领域国际法规则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规则冲突或互不适用的情况出现。建立一个有包容性、代表性和权威性、拥有民主和高效的决策机制并贯彻了“善治”原则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时代需要,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治理的法治化进程将产生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构建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
稳定、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务必建立在规则导向的基础上,规则导向需要一套有效且具有权威的争端解决机制加以保障。在这方面,WTO极为成功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提供了良好范例。相对于WTO的成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决策和规则明显缺乏执行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强有力的争端解决机制。〔23〕“20国集团”针对全球经济事务作出的决策具有指导性,重心在于协调和统一各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但缺乏法律规则的可司法性。随着新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正式建立,许多重大决策将以法律规则的形式固定并加以细化。如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监管问题及为此制定的对策,未来势必形成相应的国际法规则。此外,除全球性重大决策外,该组织也肩负着在国际经济关系新领域建立法律规则的重任,特别是要制定那些涉及贸易与金融、经济与环境保护、金融合作与监管、跨国公司、国际反垄断、电子商务规范等现有规则未能涵盖领域的国际法规则。所有这些决策和规则都需要法律机制予以监督和保障,而在建立伊始设计一套强有力的争端解决机制则无疑是确保其能够被执行的必要条件。在总结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新的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内容:
第一,坚持以协商作为解决争端的首要原则。运用外交手段解决分歧是国际法推崇并使用的传统方式,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经济争端一向是各国处理国际经济关系的首选。与一国国内的司法机制不同,国际上的争端解决机制所面对的大多是享有的国家(或享有经济的经济体),这一特点决定了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必须将协商解决争端作为首要原则,WTO争端解决机制亦奉行了这一原则。〔24〕当争端发生时,当事方应首先通过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如谈判、磋商、斡旋、调解等外交手段,当协商未能在一定时间内取得成功时才能进入正式的司法程序。争端进入司法程序后,负责审理争端的专家组、上诉机构亦应本着“息讼解纷”的精神,首先采取调解的方式力促争端得以解决。不仅如此,在争端审理的各个阶段乃至执行过程中,只要当事方之间达成妥协或表达达成妥协的愿望,审理或执行的司法程序即应终止,以充分体现协商解决争端。
第二,设立“两审终审”的程序机制。大量贸易争端得以顺利解决的实践证明,WTO设置的专家组、上诉机构“两审终审”程序是成功的,既保证了案件解决的公正性,又体现了争端解决的司法性。从司法解决程序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来说,为防止专家组出现失误、偏差或不公,设置上诉程序是完全必要的。为此,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应借鉴WTO的成功经验,设立专家组、上诉机构“两审终审”的程序机制。在专家组、上诉机构人员组成方面,应贯彻公正、中立、权威及代表性原则。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应当吸收国际著名的经济学家、法学家等组成专家组。这些人员不隶属于任何政府或组织,严格保持中立,并兼顾各地区、各类经济体的代表性。该机构可设置若干名固定的法官,并实行任期制。法官的选择应涵盖世界各大法系和各大经济区,从而保证裁决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
第三,确立公开、透明、高效的争端解决原则。公开即要求专家组、上诉机构的审理过程向公众开放,允许各方代表、非政府组织等旁听审理过程,并通过视频、网络等现代科技方式吸引广大公众参与;透明即要求专家组、上诉机构将案件审理过程中除了涉及商业机密的事项全部予以公布,各方代表、非政府组织以及普通公众均可及时获得与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高效即要求专家组、上诉机构审理案件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出裁决,无正当理由不得拖延案件审理,从而及时化解经济争端。也可根据争端的具体情况,依据“先易后难”原则针对一些具体事项首先做出裁决,循序渐进地解决其他争端。〔25〕
第四,争端解决机制的管辖范围应明确并具有开放性。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的管辖范围包括了除WTO管辖的国际经济贸易争端以外的其他经济领域,可涵盖金融、证券、投资、网络经济、反垄断、跨国公司等尚未被WTO争端解决机制所包括的经济争端。这一管辖范围应当是开放性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的创新,管辖范围应逐步扩大,从而保证新经济领域的规则导向。此外,对与全球经济密切相关的人权保护、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非经济事务,该争端解决机制也应予以充分关注,运用平衡原则协调经济发展与上述非经济事务之间的矛盾,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9
摘要:为全面了解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学生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的期望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分级分专业教学,弥补教材的不足,推动互动式教学,以及要积极备战双语教学,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双语教学;调查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国际经济学课程,随后,该课程在全国迅速普遍,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国际经济学是涉及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西方经济学等的综合叉学科,他主要运用微观、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些分析工具和模型,来研究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在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学课程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目前,国际经济学的课程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做了一次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调查,利用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该课程教学的建议与方法。
一、样本与数据说明
本次调查以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和现代科技学院的经济类专业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涉及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和市场营销3个专业。为了数据真实有效,问卷采用匿名填写,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98份均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有效率为100%。本次调查内容较为详实,样本涉及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①收稿日期:2009-04-15作者简介:刘妍(1981-),女,河北保定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第11卷第2期2009年6月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JournalofAgriculturalUniversityofHebei(Agriculture&ForestryEducation)本次调查主要从学生对该课的总体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的期望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总体评价调查显示,有107名学生对国际经济学表示很感兴趣,占总回答人数的54·04%;38·38%的学生持有一般兴趣;另有7·58%的学生不感兴趣。可见,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学习国际经济学,这表明该课程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与国际经济学本身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有一定关系。不过,学生普遍反映该课有点偏难。调查中有8·08%的学生认为它是最难的课程之一,39·39%的学生感觉比较有难度,另有46·47%的学生认为难易程度一般,仅有6·06%的学生觉得比较容易。在学习的困难方面,38·46%的学生认为图形解释难度最大,29·23%的学生认为难以把握经济学思想,16·92%的学生认为数学基础薄弱是学习的障碍,另有15·39%的学生认为该课知识量太大,无法全面掌握。可见,该课程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前面表明,仍有多数学生对其很感兴趣,并没有因为其难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一方面,这表明学生能够认识到国际经济学的有用性,挑战难度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个考验;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更应该透彻掌握该课程的精髓,抓住教学任务的重点,努力为学生排疑解难,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1写作秘书网
篇10
一、我国国际经济法体系建立之初存在的间题
我国经济法的引进与体系的建立,始于已故前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会长姚梅镇教授,其将日本学者樱井雅夫的《国际经济法研究—以海外投资为中心》第一章译成中文①,并明确提出“国际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鸣。姚先生如此划分的依据仅是“其(国际经济法)法律行为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及其所涉及的法律规范,都具有同其他法律部门不同的特点。”这些是否足以决定一个法律部门的形式和出现呢?上述不同的主体、内容和规范由什么来进行统摄呢?姚先生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直至1989年姚先生在其主编的那本影响甚大、流传甚广的《国际经济法概论》一书中,也未论及该问题。(其他与姚教授意见相左者如王铁崖教授提出“国际经济法是国际法的新分支啼等学说,因影响较小故略过)。
实际上,姚梅镇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所建构、至今仍被广为接受的这种“大经济法”理论,来源于对美国经验的一种借鉴。这从姚先生早年发表的论文中就可以发现④。这种“大经济法”的观点,采用归纳实证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实用主义学者思潮和规范实证主义法学思潮的体现。如果从解决实际间题角度来看,这种方法当然是科学的、可取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复杂的法律问题往往不是借助于某一部门法的理论或知识就能完全解决得了的。一个专利纠纷的解决,往往会涉及劳动法、行政法、民法等多个部门法。但如果仅基于这个原因,而将这些相互独立的部门法规范综合成一个“部门法”,恐不为学者们接受。以哈佛大学凯兹、布利斯特、哥伦比亚大学的杰塞普为代表的这种融自然法、法人、国家等多个主体、公法规范和私法规范、国内法和国际法为一体的“大经济法”观点,与英美法系的经验主义传统有深刻渊源。正如美国大法学家霍姆斯所说:“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心。这种观点在美国大行其道,除与主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及经验主义法学传统甚为合拍的原因外,从法学学科的分类来看,也是没有间题的。在美国国际私法就叫冲突法,它解决管辖权、法律选择及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三方面的问题,它与国际经济法的界限依然是清晰的。
然而中国的“国情”却不一样,自20世纪50年代苏联、东欧学者将统一实体法纳入国际私法体系中以来,实体法一直是国际私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一来,造成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在“实体法”上的严重交叉和重叠。究其根源,就在于借鉴美国的经验时,没有考虑中国已经形成的国际私法的理论架构,过于追求实用,忽视了建立科学体系的重要性。对国际经济法的功能和任务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实质上反映的是我们一向所遵循的大陆法系的理性主义传统与英美法系的经验主义传统在思维上的基本分歧。可以说,中国国际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理论根据先天不足。那么,如何弥补这些在建立之初即存在的缺陷。追本溯源,最终的解决方式就要从法学基本理论中来寻找了。
二、国际经济法划分的依据:调整方法的特殊性
法理学上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论断和命题:“划分部门法的标准主要是法律所调整的不同社会关系,即调整对象。其次是法律调整的方法。’心这一标准尚未遭到质疑。
如果国际经济法能够成为独立的部门法,则对其界定仍有必要坚持法理学上的这个标准。“这一点至少目前是应该坚持而不能动摇的心。否则,将直接导致现有部门法体系的崩溃。因此,应从其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方面着手确定其划分依据。唯有如此,才能建立一个科学的体系。下面,我想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调整对象的广泛性使其不能成为划分依据。
1.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经济关系,既非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也非国际经济活动。法律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任何法都是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但是都不调整法律关系。如果不存在需要被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就不会产生法。法的历史表明,是先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存在,后制定了众多的法律规范予以调整,这才有了法。法律关系是根据法的规定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它的发生以法的存在为前提,是先有法后有法律关系。就国际经济法律关系而言,它是根据国际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是以国际经济法的存在为前提的,是先有国际经济法后有国际经济法律关系,而不是相反。应该明确,国际经济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国际经济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关系,它们是分属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不同范畴的两种社会关系。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是把社会关系分成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思想关系只是不依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牡质关系的上层建筑。’咽把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经济法律关系等同起来,或者将权利与义务关系视为国际经济关系的组成部分,抹煞他们的原则界限,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的,显然是不正确的。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不能把国际经济活动当作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这是因为,法制由法律规范组成的,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和相应的法律后果,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简言之,法的规范对象是人们的行为,其调整对象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人们的行为体现社会关系,又影响社会关系。它与社会关系有联系,但有区别。不能把人们的行为当做法的调整对象。我们知道,法理学所讲的人们的行为,也就是人们的活动。在国际经济法学中,国际经济行为或者国际经济活动,是国际经济法的规范对象,而不是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2.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过于复杂、缺乏统一性。
国际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国际商业交易,没有国际商业交易,就不会有各种国际经济关系,自然也不会有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因此,应当首先分析国际商业交易,而国际商业交易是从非国际商业交易发展而来的。为此,最初的研究起点是一般的商业交易。
一般的商业交易起源于实物交易。从法律角度看,实物交易意味着所有权交易,这是货物买卖的法律实质。尽管人类社会已进步到电子商务时代,货物买卖仍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商业交易形式。至今,无论是调整纵向或横向的国际经济关系法律制度,都以货物买卖中的法律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前者如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体系中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后者如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制定的《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一般的商业交易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性:A.商业交易与市场相联系而存在,不同的商业交易会有不同的市场形式。比如,近年来出现的电子商务与依托;国际互联网的电子化市场相联系而存在、发展,可以说商业交易本质上是市场交易。B.商业交易是人为的一种经济行为,与之联系的市场则是人为的制度安排。这种在一定时间、空间内进行商业交易所包括的三方面要素,即交易的主观要素(物及价格的主观判断)、客观要素(可观察的交易行为、交易时间、地点和设施等)、客体(主观要素所指向的被交易物—商品)。从法律角度看,一般的商业交易都形成了市场交易主体,即平等的民事或商事主体之间的横向经济关系。
因此可以认定,就一般的商业交易性质而言,国际商业交易和国内商业交易并无本质区别。即便是在调整纵向经济关系方面,各国的法律制度也在,并且相同的程度正逐步提高。但是,国际商业交易和国内商业交易毕竟是有区别的。在有国家的现代国际社会中,国际商业交易是超出一国范畴的商业交易,因而带来了一系列在一国范畴内没有的法律问题,包括与一国领域范围及其国内法有关的适用空间、时间效力,一国国民的国籍及其待遇等许许多多国际公法或私法(冲突法)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以国际商业交易为基础的现代国际经济关系是市场交易主体之间跨国贸易、金融、投资等经济关系和政府(或单独关税当局)及政府间对这些经济关系加强管理与协调的综合关系。其所涉及的对象与国内法、国际法均有较大的交叉和重叠,作为划分依据明显不当。
(二)调整方式的特殊性可以作为划分依据
1.国际经济法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是在国家调控跨国经济活动中产生的。
经济需要国家协调,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协调,体现了国际经济管理职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体现了“国家之手”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国际经济运行需要的国家协调有时是一个国家对本国经济运行的单独协调,有时则是两个以上国家对国际经济关系运行的共同协调,即国际协调。国际经济法正是基于此对自然人、法人进行管理和调控,在国家之间进行磋商解决,其调整手段与其他法的部门有明显的不同。
2.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使以国家为主体、为核心的调整方式成为可能。
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近20年以来,以国际商业交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呈现出两个新特点:第一,在全球一体化日益加深的条件下,国际经济关系趋于多样化、综合化。如今,国际贸易已从传统的货物贸易发展到包括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在内的综合贸易;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至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社会呼吁各国的贸易部长和财政部长或央行行长联合商讨对策,而不是像传统的那样各行其是;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相结合,增大了国际经济竞争的范围和力度;国际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愈加引起了各国的极大重视;最后,当代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将世界经济发展推进到“无边界经济嚼。第二,各国政府及政府间对全球化经济的管理及协调趋于加强。以实际贸易组织的问世为标志,政府间对全球化经济的协调,成为日益重要的,或者说具有框架性意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区域性(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和全球性(如世界贸易组织)的政府间协调齐头并进,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以调整方式为基础,国际经济法作为一独立的部门法就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