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康复医学 中医 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29-01
1 现代康复医学概念及特点
1.1 康复医学的内涵。康复医学是继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之后的第三医学,是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出现的一门新兴的学科,由理疗学和物理医学发展形成的一门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目的是促进残疾者功能和能力的恢复,促成残疾者重新回到社会并成为社会中自力更生的一位成员。总的说来,康复医学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发展是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同时也人类医学事业进步的重要趋势。
1.2 康复医学的手段及方法。现代康复医学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方法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帮助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得到康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物理因子及物理疗法一直是现代康复医学的主要医学手段。治疗方法主要是各种有效的功能训练,辅以药物、手术、饮食疗法。康复医学的着眼点在于不仅要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还要恢复其功能,让其从并且过有实际意义的新生活。
1.3 康复医学的特点。为了更好的理解康复医学,笔者对康复医学的特点进行了总结:①服务对象主要是伴有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人及老年病人或是躯体残疾者;②康复工作的指导原则是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③最终目的是通过康复治疗帮助患者重返社会;④重视康复治疗与康复工程相结合;⑤以工程技术辅助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
2 中医康复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2.1 中医康复学基本内涵。中医康复学是运用针灸推拿、药物食疗、导引吐纳、药浴熏蒸、自然疗养康复法,对病残、老年病证、伤残诸证等疾病进行辨证康复的中医应用学科。其主张辨证康复,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创造出中药、按摩、针灸、食疗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医传统方法。中医康复医学的指导理论是中医理论。中医康复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古代很多中医文献中都存在关于康复医学思想的记载,这些文献包括《十问》、《黄帝内经》、《五脏所宜食法》、《外台秘要》、《寿亲养老书》、《寿世保元》、《随息居饮食谱》、《老老恒言》、《庄子?刻意篇》、《吕氏春秋》、《管子?入国》、《本草纲目》等等。自然疗养康复法是中医康复学的常用的一种特殊方法,是指利用自然环境的天然因素促进神形兼养,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目的。
2.2 中医康复医学的优势。中医中药本身的优势以及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医康复学的许多优势,概括起来主要是下面六个结合:首先是中医康复学强辨证康复和调整体康复相结合;第二是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相结合;第三是临床康复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第四是内治康复与外治康复相结合;第五是药物康复和自然康复相结合;最后是食疗康复与药疗康复相结合。总的来说,中医康复学不仅重视整体上的协调,还不疏忽个体上的纠偏,这个特点极其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持续发展。
2.3 中医康复医学的特点。中医康复学的特点主要是“整体康复观”和“辨证康复观”。“整体康复观”是人体康复不仅仅是人体本身的康复,而是指人体康复与自然环境必须相统一,人体康复与社会环境必须相统一,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也必须统一。“辨证康复观”则主要是指相同的病但是不同的症状必须采取不同的康复方法,不同的疾病但是有相同的症状就应该采取相同的康复方法。
3.1 康复是中医学的传统优势。中医的传统优势之一便是养生与康复,然而这也逐渐发展成为了当代医学界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医学,还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西医学。所以中西医康复医学创造性的结合中医的传统优势和西医的现代科学手段,能够充分发挥出康复医学应有的作用和优势。
中西医康复医学在中西医结合基础上,研究和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和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和规律,对中医和西医的知识、技术、方法进行科学的整合,从而促进中医养生学和现代康复医学很好地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涉及的主要领域是养生,全方位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其核心是“康复”。
3.2 中西医康复学取长补短。中医康复学和现代康复学要取长补短。中医康复学应规范诊断,量化疗效评估。中医评价必须在诊断领域内进行,但是通过中医诊断很难反映患者的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所以康复医学的评价过程是量化外在形体及行为等功能障碍过程。对于中风偏瘫的病例,中医能够诊断出气虚血瘀,但是很难反映偏瘫的程度。所以,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能够弥补中医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建立中医康复学障碍评定对中医康复学和中医学的发展都很重要。
3.3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康复保健事业亟待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存在“亚健康”状态。从今天的学科领域来讲,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就成了养生学的热点。所以,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必然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外康复医学已经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诊疗制度。全世界残疾人能够得到康复治疗的仅为五分之一左右,80%左右的残疾人是很难得到较好的康复服务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愿意进行保健消费的人群数量和比例正在激增。
参考文献
[1] 丁辉.运动康复学科在康复医疗机构的生存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第21期
[2] 张慧敏,唐强.针刺加康复防治脑卒中异常运动模式的康复学评定[J].中国针灸,2011年第6期
篇2
中西医结合经过近50年的发展逐渐壮大起来,专家队伍和复合型人才的数量越来越大。然而,中西医结合药学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落后于医疗科技发展对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要求,这种现状会影响到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增加中西医结合药学人才的数量,但是我国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硕士、博士点还很少,即使有也没有完善的培养途径,形不成专业的人才队伍。因此,必须要重视中西医结合药学人才的培养,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问题进行深思。
1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继续教育
中西医结合药学具有药学科学的基本属性,药物是其研究对象,研究的范围是药物的来源、功能作用、加工制备和质量保障等,研究内容是药物与人体或与致病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中西医结合药学还具有中西医结合的属性,其主要特质是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对药物进行应用和研究。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基本属性决定其相关人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要熟悉和掌握中医药学、西医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并能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以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研制新药。
继续教育是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根本指导思想是终身教育。中西医结合药学从继续教育入手,根据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实践和研究中提出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引导,使中西医结合药学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而成长。同时,中西医结合药学具有阶段性,从中西医结合的内在规律出发,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确定其内容重点。
2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重要性
中西医结合药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医学和西医学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中药学和西药学相互交叉相互融合;采用先进的现代医疗科学对传统中药进行研究,可以研制出大量的新药,现在已经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创造出了许多国际领先水平的的科技成果。另外,用中药理论对西药进行研究或指导西医的临床用药可以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研究的深入发展。
3 推动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进程
3.1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重视度
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学术、教育、经济和政策大等因素的影响,要使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就需要政府和学术界相关部门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相关人才滞后的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大力宣传或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全社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加强教育力度。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有关中西医结合药学教育的研究,并把这些研究运用到实践中,进行总结并相互交流,组织中西医结合专家和教育专家根据中西医结合药学的学术进展研究相关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重点和培养要求,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
3.2 注重中西医结合药学研究人才的培养
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应把着眼点放在相关研究人才的培养上,把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相关研究落实到实处。向学者们提供系统的中医药和西医药理论与方法,提供现阶段中西医结合药学研究的进展、成果与经验,提供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理论与方法可能对医学界产生的影响等,组织号召中西医和药学的有志青年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理论和技能并进行学术交流,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产生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出一批不仅具有扎实的中西医药学理论和技能基础,并且拥有中西医结合思想,能够进行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士,促进相关人才的成长和专业队伍的形成,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3.3 新药研制是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关键
新药研制就是以中西医结合药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正确的中西医结合药学方法,研究开发新型药物。现代医学的主要任务是防病治病、增强人的体质、提高免疫力、提高智力、延长寿命等,研究开发的新药就要满足这些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的中医药可以弥补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等研制新药中投入高、周期长和风险大等的不足,中西医结合研制新药成为了当代社会研制新药的捷径,它不仅是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结合点,而且是相关人才培养的生长点。把培养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研制新药作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出发点,既是药学根本任务的要求,又是我国医药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推进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培养研制新药的相关人才作为关键点和突破点。
篇3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实践
临床的实践经验表明,虽然中西医治疗手法和体系有所不同,但是中医和西医都有各自的优势,也各有缺点。随着时展,很多医学人才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经过长时间的探究,总结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总体比较缓慢。目前,中西医结合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这个体系所研究的病症范围在逐步扩大,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内科方面针对如肠胃炎等诸多疾病的治疗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首先对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再对中西医结合应用于内科临床治疗的发展状况做一概述,列举其部分治疗优势,最后对中西医结合在内科临床上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1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和联系
说起中医,大家经常用“老”来形容,是在说中医越老经验越丰富;西医是从国外引进的,与时俱进。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医强调整体思维,系统诊治,西医的特点是局部思维,但具有较强分析的能力。很多人喜欢用是否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作为区别中西医的重要手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对科学手段的运用已经不能作为区分两者的方法,因为现在中医也已经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中医和西医各有特点,互有联系,而能够让中西医之间产生联系的桥梁就是人体。它们都以人体作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并且都以人类的健康与疾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另外,它们之间还存在的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让人们让人们远离疾病,身体健康。正是由于他们的不同之处,才使得中西医得以实现良好的结合,在思维和医学方法上各自取长补短,互相汲取精华,也是由于他们的相同之处,让中西医的结合更加紧密且不可分割。
2 中西医结合在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发展
2.1中西医结合在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当展趋势 目前,中西医相结合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的认可。在中西医结合方面,我们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实践。而且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知识和理论基础,表示中西医结合在未来将会有很好的发展。除此之外,由于中医的博大精深得到很多外来医学人士的喜爱与研究,再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医学人士对中西医结合的认可,在未来中西医结合一定可以形成一个医学分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有很多的中医药品来实现西式化的制作,将中药也制成针剂、口服药剂等等的形式,这样不仅让汤药的用途变得更加广泛,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去接受中医的治疗。
2.2中西医结合在内科临床治疗中的优势 在多数人的观念中,认为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中医治内,西医治外。这种观点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医和西医各自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总得来讲,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它们的目的都是通过医疗手段来为患者治疗疾病。所以,中西医结合也许可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2.2.1中西医结合在内科疾病诊断中的优势 中医检查主要包括望、闻、问、切,然后将四字诊断出来的结果结合起来,来获取下一步的治疗所需要的资料。这样检查在最终下结论时会存在一定的客观片面性,缺少对患者身体内部具体情况的了解。西医检查主要包括通过声、光等科学技术,可以通过CT、核磁共振、超声波检测等一系列检查将患者体内的详细情况直观的表现出来,而血、尿常规检测能够清楚的反映人体病变情况,很好的补充了中医检查的不足。中西医结合可以通过各自的优势对患者身体内部和外部都有一个详细的判定,可以更加全面准确的检查出患者的病情、病因,利于医生对症下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2.2.2中西医结合在内科疾病治疗中的优势 中药一般气味浓厚难闻、味道苦涩难喝,杂质还伴有一定的毒性,患者在服用中药时常常产生排斥,甚至很多人服用不进去,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中药的治疗效果,虽然在一些特定疾病方面经过几剂中药的坚持治疗之后,能够实现根治,但有些人还是较为排斥。西医用药常常以针剂或者口服的形式出现,服药容易,患者较少排斥,一般见效很快,可以更好的完成治疗,如在治疗一些炎症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疾病时的运用,可以针对不同的症状运用不同的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治疗集中了中医和西医两门医学手段的优势,可以更快更准确的治疗患者,使患者早日康复。
2.2.3中西医结合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感觉自己肚子或是胃不舒服,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消化不良。消化内科疾病的种类很多,治疗手段也各不相同,而且有的诊治难度也比较大,这种疾病常伴有吐血,咳血,腹痛和腹泻的症状出现,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身体痛苦。中医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类疾病时往往选择几种适合的中药材进行,西医选择药剂来抑制胃酸以帮助患者减轻病痛。中西医结合是将两种治疗方法中和,采取整体调理的方法,针对病因和临床症状的消除展开治疗,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让患者及早药到病除。
3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的临床思路将不再是我们的一种幻想。不管是从中医方面来说,还是从西医方面来说,医疗事业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很重要,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只有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才会让国家的发展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方向,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发展。根据中西医的优势和特点,实现中西医结合,两者取长补短,不仅能够减小医疗技术以及学术上的不足,还可以使医学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高颖,曹克刚,孙塑伦.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研究30年的回顾与分析[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汇编.2010.
篇4
【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调查和专家访谈,总结提炼外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并应用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疾病的能力。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结合点; 教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我国同时存在的两种医学结合的产物,中、西医学在各自的存在价值及所承担的防病治病的任务上具有共同性,两种医学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交叉渗透。中西医结合最重要的是加强对结合点的认识,如果没有结合点,那就无从谈中西医结合。我们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教学工作中注意总结和探索外科疾病中西医学的交叉点、结合点,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讨论,增加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1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的形式
中西医结合在在内容上有如下几种方式。
1.1 兼容性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不仅为西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措施,同时也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解剖学、遗传学、细菌学、生理学等医学基础学科中、西医学应共用。现代临床CT、B超、MRI等先进的诊疗手段中西医都可以应用。所以中西医结合医学应兼容中医学、西医学的精华,才能得到发展。
1.2 互补性结合中、西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与不同文化背影下形成的,互有长短,互补性很强。中医学产生于经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治疗观,并注重整体在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其整体、宏观、辨证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堪称绝佳;西医学产生于实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以实验分析法为主,从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以至分子水平,说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故中、西医学兼并融合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本质特征。如在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部分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为手术争取时间和创造有利条件,使患者度过急性期,降低了急症手术率,增加了择期手术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可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肿瘤治疗上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确有疗效,但副作用很多。中医在调节整体、增加食欲、改善机体免疫水平、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提高机体耐受能力和生存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强优势。
1.3 创新性结合任何科学的建立源于创新,科学的发展需要创新,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观点、新治则就是创新性结合的例证,如外科感染的“菌毒并治”理论;“动静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煨脓长肉”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理论;“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等[1]。
2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总结探索
在总结探索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选择内容选择中、西医学认识比较成熟的几个系统。如外科感染、围手术期处理、急腹症、乳房疾病、直肠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等。
2.2 查阅文献掌握中、西医学理论的认识观点及现代研究进展。
2.3 临床调查调查临床的诊断、治疗的新方法。
2.4 专家访谈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获得他们的认识和经验。
2.5 总结分析 对上述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提炼探索上述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将上述总结提炼的内容用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本系统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在本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哪里,提高教学效果。
3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1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原来上课大多按教材的顺序来讲,依次讲解概念、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诊断、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走,往往是中医是中医,西医是西医,二者之间常常孤立、脱节,甚至出现矛盾对立现象,不能将中、西医融合在一起,或优势互补,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甚至使学生感到困惑,达不到开设学习这门课的真正目的。以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如在讲解“外科感染”这一章节时,以“菌毒并治”的新理论为切合点,展开讲解,西医认为外科感染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突出“菌”,在治疗上主张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对于细菌释放的毒素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没有作用。中医将外科感染归属为“疮疡”范畴,认为主要的原因为热毒侵袭,突出“毒”,在治疗上主张“清热解毒”,通过清热解毒不仅能达到杀菌的作用,而且能够消除细菌的毒素。所以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要突出“菌毒并治”,从而突出中、西医学的优势,弥补了其不足,能够达到单纯应用中医、西医不能达到的效果[2]。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能兼容中、西医学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交融汇通,丰富了教材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
3.2 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医学临床思维的特征是不需依赖实验仪器检测,着重于整体宏观、联系变化、全程综合的“以表知里,司外揣内”的分析判断疾病的暗箱方法和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临证方法。西医学的实证思维则重视人体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重视病原学检查,注重体征和组织病理损害等客观依据,强调结构和功能、局部病理整体病象的一致性,从而对疾病的定位与定性准确诊察指标量化,以进行特异性和对症治疗。我们抓住中、西医学对疾病认识的结合点展开讲解,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新思维,并合理地渗透到具体病证的各个内容环节中。通过学习,对外科病证应能运用中、西医学方法进行诊断治疗,既要注意疾病过程的局部病理改变,重视病原学检查,掌握运用现代检测手段进行诊断与鉴别,针对病原、病理采取西医学方法防治疾病,又要重视疾病过程的整体反应和病人的个体特征,研究分析某病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运用中医学方法进行辨证施治。尤其在疾病后期作为一个“病”的基本特征已不明显时,更应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调治的优势,使患病机体获得更完全的康复。这样,就能使西医学的实证分析思维方法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辨证思维方法在外科学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结合与统一。在教学中重视阐释和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的同时,尤其应该将这些方法和结合点教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和科技创新能力[3]。
通过上述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优势所在,在认识和运用中、西两种医学基础理论解决临床问题时,突破彼此固有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中西医学优势互补的新思维,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长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乾利. 对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1):116.
篇5
急诊、急救、危重病、ICU医学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交叉最多的综合学科[1]。急危重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力量[2]。中医急诊学是运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急危重症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诊疗技术、救护措施的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临床学科,用以指导急危重症的中医临床救治与现代急危重症医学密不可分,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3]。根据急诊医学临床治疗的特点,如何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中西医急诊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够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技能解决急诊医学临床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是我们一直在思索和探讨的问题。其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直接面临的问题。近几年来,我院急诊医学教研室就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现总结如下。
1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我科承担了我院急诊医学教研室的工作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急诊医学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发现目前教学中明显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固守中医不能治疗急危重症的观念。急诊医学是运用医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手段研究急危重症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诊疗技术及救护措施的一门学科。急救意识的强弱和急救能力的高低是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乃至某个地区医疗水平的重要体现和标志,而中医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被人误解为只能治疗慢性病,不能治疗急症、危重症,这样就限制了中医急救治疗的发展。从临床教学角度看,如何培养中医专业学生的临床急诊思维、急危重症抢救能力、中西医救治能力是我们所面临的严峻问题[4]。第二,中西医不同医学体系的混淆。尽管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是“两个基础,一个临床”,但中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方法不同,讲授的重点也因此不同[5]。每个疾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大多是讲课的难点,学生容易将两个不同医学体系的发病机制相互混淆,甚至相互排斥。如何将中西医教学内容整合,中西医知识融会贯通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2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教学的实施
2.1合理安排中西医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首先在学生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起中医、西医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在认识上不能混淆;其次,根据临床经验,以中西医两个体系对疾病的疗效来分配内容和课时[5],旨在达到中西医之间的相互衔接、有机联系,使急诊医学成为中医、西医兼容结合和交叉渗透的课程体系,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内容与临床医疗实际结合。例如,脓毒症的治疗就很具有代表意义,该病具有综合征的特点,其发生、发展与感染、免疫和凝血系统功能改变等因素有关,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而从中医角度分析,该病属于中医学“热病”范畴,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则属于“厥证”“脱证”,主要病机为阳气来复,邪热炽盛,正邪交争,阴津耗损;若进展至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CARS)阶段,正气严重耗损,常表现为正虚邪盛。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脏器功能衰竭(MOF)与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关系归纳如下:前驱期(卫分证)-急性典型期(气分证)-各器官系统感染(各脏腑气分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营分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营分证、血分证)(炎症介质异常释放)-多器官功能衰竭(内闭外脱证)-炎症介质正常释放[6]。这样培养学生逐步掌握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掌握西医的客观化指标和科学研究方法学的思路,将两者有机结合,在认知理念和研究方法上相互交叉渗透,由此形成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式。
2.2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思维方式急诊工作的首要原则是如何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解除患者病痛,而不能因为强求中医治疗却违背医学伦理道德,所以中医急诊阶段仍以中西医结合急诊学为方向。例如,在抢救重症“中风”昏迷的患者时西药“甘露醇”的降颅压的作用优于中药,而中药“安宫牛黄丸”开窍醒神的作用则优于西药,把两种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时,既让学生看到了中药“安宫牛黄丸”开窍醒神的很好的临床疗效,又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所以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思维方式是培养临床急诊观念的重要方面[4]。
篇6
本文结合精准医学概念,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如何在理念上、实践中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同时分析中医临床教育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阐述如何在中西医结合教育过程中树立“衷中参西”的根本理念和“兼收并蓄”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
个体化诊疗;精准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
中西医虽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历史发展沿革,但二者从诞生之日起,都是以治愈疾病为目的,对于疾病认知模式虽有偏向“形而上”或“形而下”的差异,但其临床疗效的实现,必然都是通过对人体的病理状态进行了调整而实现的。中医现代化科研所作的努力就在于使中医的诊疗方式能够用现代医学的方式进行阐释,在保持中医诊疗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医药特点和优势发挥的原理,这在中医发展过程中,是有益且必要的一个环节。本文结合精准医学概念谈如何在中西医结合教育过程中树立“衷中参西”的根本理念和“兼收并蓄”的学习模式。
1在理念上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
由于时代背景和文化不同,中西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形成明显差异。西医的理论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如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气、阴阳、五行,更多地是从哲学的层面进行人体现象的解释,如果只从实证的角度评价,中医理论就会被认为是粗糙和模糊的,然而中医理论这种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对生命体的认识进而衍生的理法方药体系,恰恰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其明确的临床疗效使中医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对此持一味否定和固步自封的态度都不符合中医认识事物兼收并蓄的特点,而在与现代医学结合时,完全可以“和平共处”“”,不必强求理论上的融合,而从寻求理念上的对接入手。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过程中,对于最新的现代医学概念,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应该学会与中医学进行比较联系,发现异同之处,从而加深理解。如当“精准医疗”等概念出现时,我们应该在临床过程中将其与中医的诊疗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加深中西医结合的理解。“精准医疗”(PrecisionMedicine,PM)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的医学概念,它是通过深入了解每个患者的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信息,力争做出达到分子水平的准确诊断,为临床治疗决策和正确用药提供详细的参考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1]。精准医疗是一种基于病人“定制”的医疗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医疗的决策、实施等都是针对每一个病人个体特征而制定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在合理选择病人自己的遗传、分子或细胞学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2]。中医诊疗过程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基于病人“定制”的医疗模式,根据每个具体病人在疾病过程中某一个病理阶段的“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中医的“病”“体质”,同时考虑到患者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甚至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依从性要加以考虑,才能算是完成了一次“量体裁衣”式的诊疗。中医将每一个可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考虑,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加以处理或在医嘱中加以体现,虽不同于现代医学精准医疗借助了先进的现代科技将遗传信息与诊疗相对应,并做到精细、量化,但二者在诊疗过程中“量体裁衣”的个体化诊疗理念是一致的,并不存在冲突,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医也越来可能将其诊治方式以更加客观量化的方式加以呈现。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具备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基础。通过深入比较精准医疗与中医诊疗思维理念的异同之处,在中西医结合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在理论上“”,在理念上寻找共同的思想基础,进一步进行临床科研实践,才能更好地进行中西医结合。
2中西医结合教育如何在实践中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过程中,借助精准医疗等新的技术的出现,将其与中医理念与临床科研实践结合起来,有助于使“衷中参西”的中西医结合原则落实到临床和科研实践中。
2.1中西医结合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的临床实践
中医与精准医学结合,不是与精准医学比较谁更能做到精准,而是应该思考在临床上如何使之发挥更好的疗效,精准医学目前在肿瘤的治疗中应用较多[3],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患者肿瘤的特定基因选择一种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此过程中,中医与西医结合的原则应该是“减毒增效”,尽管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不可忽视,但相对于靶向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价的证据尚未能完全按照循证医学的规则进行,在抗肿瘤治疗时,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主要不是针对肿瘤瘤体本身,而是着眼于人体的整体状态,依据靶向药物进行“精准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临床不适症候进行诊治,通过发挥中医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优势,改善临床症候和病理状态,以减少毒副作用,使“精准治疗”能够顺利进行,从而达到“增效”的治疗目标,如中医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肺癌的研究,已总结出配合吉非替尼肺癌靶向治疗20种常用中药以及核心处方药物:党参、黄芪、金荞麦、沙参、麦冬、龙葵、白英、甘草、黄精、红景天。体现了扶正解毒的基本法则,在治疗过程别重视从整体出发,调补肺、脾、肾三脏,灵活运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之法[4]。从临床疗效的角度,更好地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实践。
2.2医学科研中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的中西医结合实践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使医学科研越来越精确,也成为精准医疗得以实现的基础,这些组学的理念与中医的系统观念有相似之处。如“代谢组学”的概念,是由Nicholson等在1999年提出[5]。因其“组”“群”“谱”集成的功能特点,可以更好地反映中医“证”的本质。使其成为证候标准化研究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代谢组学的系统研究方法在本质上与中医理论相一致。中医采用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方法用于疾病的治疗,与代谢组学的整体观完全吻合[6]。目前已有较多中医联合代谢组学技术的研究,如王喜军等[7]应用高通量、高分辨、高灵敏度的UPLC-MS分析仪器,结合模式识别、专家系统等生物信息学技术,建立黄疸证和阴黄、阳黄证的特征性代谢模式,并从微观角度解读黄疸、阴黄和阳黄证候的科学内涵。王广基院士课题组[8-9]采用GC-TOF/MS分析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痰阻心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及气滞血瘀型)患者血浆代谢谱,其结果显示能将疾病组与健康组明显区分,并与临床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指标显著相关,提示中医分型的物质基础可能正是代谢组学所研究的体内小分子化合物。代谢组学技术有利于助力精准医学的发展,也有助于进行中医“整体观”临床诊疗机制的阐释,从现代科学角度进行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这种理念上的共通之处更易于进行中西医结合。
3中医临床教育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中存在的问题
3.1信中还是信西的问题
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衷中参西”的观念,西医临床诊疗的过程中,以指南为参考依据,而中医临床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其临床统一模式形成的难度,因而在进行诊疗活动中,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西医的诊疗相对易于操作,中医的辨证相对较难把握,因而在心理上容易认为西医更加客观,中医更加主观,而且中医的阴阳五行及中药的四气五味等与西医学的认知在理论层面较难对应,所以在这个阶段,临床教育对树立中医临床信心至关重要,一方面,要肯定西医的认知模式的实用性,同时,要充分认识中医临床自身的特点、规律和优势,不能一味地在理论层面寻找对应,而要更多地从理念上寻找共同点,如目前西医学对中医扶正、驱邪的理念,未病先防的理念,并不存在认识上的冲突,从中西医的疗效优势上树立自信,进而比较中西医各自的优缺点,然后从相互弥补彼此的不足入手。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的深入,加深对彼此的理解,更好地为临床诊治疾病服务。
3.2会不会影响中医思维的问题
中医和西医的思维方式有差异,西医以客观数据作为诊疗的依据,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辨证论治,收集到临床信息都必须由临床医生进行主观思维的综合判断,在中西医结合教育过程中,要牢固树立采用中医思维方式进行临床的思想意识,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必须完全按照理、法、方、药的思维过程进行,在此过程中西医学的认识作为参考,不能影响到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否则可能会影响中医疗效优势的发挥。在中西医结合临床过程中,将理念的相同之处作为结合的切入点,将临床疗效的提高作为结合的目的,将机理的阐释作为结合的手段,将理论的差异作为深入思考的方向,在保持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同时,借助现代科技,借鉴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更好地将中医临床有效性的机制和原理加以阐释,使中西医能够进行更通畅的交流,更好地为提高临床疗效作出贡献。
作者:王睿林 单位:第三二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
参考文献
[1]彭亦良,周雄.精准医疗对未来医学发展的启示与质疑[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6,11(1):88-90.
[2]夏锋,韦邦福.精准医疗的理念及其技术体系[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22):1-3.
[4]刘浩,林洪生.基于无尺度网络分析中医药配合肺癌靶向治疗用药与处方规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7):1671-1673.
[6]贾伟,蒋健,刘平,等.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8):621-624.
篇7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中西医结合;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78-02
新生儿黄疸是指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血中的胆红素水平的升高,而出现的皮肤、黏膜等部位的黄疸的疾病[1]。临床中常采用传统的西药对患儿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但是效果不佳[2]。多位学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制剂对患儿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3]。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中西医结合与西医在新生儿黄疸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接诊的7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西医组39例患儿,其中男25例,女14例,孕周为37~42周,平均为39.0±1.4周。患儿出生体重为2.4~5.0kg,平均体重为3.6±0.7kg。中西医结合组39例患儿,其中男23例,女16例,孕周为38~41周,平均为38.7±1.3周。患儿出生体重为2.3~3.9kg,平均体重为3.4±0.6kg。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孕周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西医组患儿采用常规的西药对患儿进行治疗,即5~8mg苯巴比妥,分为3次进行口服。中西医结合组的患儿在西医组用药的基础上,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口服,10-mL/次,每日3次。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不停止母乳喂养,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的胆红素水平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疗效评价标准为:①显效表示患儿经治疗后,黄疸出现明显消退,精神状况良好。胆红素值低于119.7μmol/L;②有效表示患儿治疗后,皮肤黄染出现大部分位置的消退,患儿精神状况出现好转,胆红素值在119.7~171.0μmol/L;③无效表示患儿治疗后,黄疸状况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势。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来表示,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胆红素消退情况的记录分析:两组患儿在治疗前胆红素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儿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明显多于西医组(P
2.2两组患儿疗效的记录分析:治疗后,发现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7.4%)明显高于西医组(82.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7484,P=0.0208)。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疾病。是由于红细胞的破坏和患儿肠肝循环的增加,使得患儿的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4]。患儿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的广泛黄疸。病情发展迅速,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临床中常采用传统西药对患儿进行治疗,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但是临床效果不佳。随着中医在临床儿科治疗中的应用,多位学者发现采用中医治疗手段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效果良好[5]。多项临床研究也显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对患儿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患儿血中的胆红素值,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西药治疗手段[6~7]。本研究中,我院选择接诊的7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研究。分别采用西药对症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手段对患儿进行治疗。治疗后,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值,治疗后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及黄疸消退时间。并分析比较治疗的疗效。最终得出了与多项临床研究相似的结果。
本研究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治疗,可显著增加患儿血中胆红素值,加快黄疸消退的时间,从而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西药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娟,甘玉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77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131.
[2] 贾会芹.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112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9):131-132.
[3] 吴肖妮,费健丽,陈祺雅等.中西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13,9(3):52-55.
[4] 陈余粮,张艳清.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03(24):25,27.
[5] 李风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5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8):663.
篇8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皮肤性病学 教材编写
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的21世纪,医学将会在寻求还原分析方法与系统整体方法相结合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医学发展的这一走向,注定了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现实可行与不可或缺。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起步,以199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方向为标志。1992年,泸州医学院率先开始了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的探索并得到好评。教育部于2002年批准包括泸州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湖南中医学院等在内的部分院校在专业目录外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正式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2005年,我国第一版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第一批16本)凝聚了全国40多所医药院校和中医院校200余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心血,正式编纂出版。这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西医结合教育由零散走向规范。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专业教育的依据,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的出版,标志着中西医结合专业拥有自己的教材。其中《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主编单位由我院担任。回顾我院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育18年的探索,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协编教材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规划教材的筹建、出版和反馈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新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材的编写与研究。
一、筹建过程和出版意义
中西医结合专业独立于中医、西医专业以外,非常年轻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尚有许多空白有待探索和开发利用。我院自建院以来就是中医系、西医系并存,这在全国的医药院校也是少有的优势。这一优势非常利于我院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故我院继199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后,1992年率先在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之。医学教材建设是保证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中西医结合专业没有自己的皮肤性病学教材已成共识和积虑,我们在充分利用自身、科室和我院特色和优势的同时,经全国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教学改革研究协作组第二届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教学研讨会讨论决定,由我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与附属中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为主编单位,率先联合全国十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着手于2002年编写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协编教材。2003年8月由四川出版社出版发行,2004年3月在我院临床本科2001级投入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协编教材的出版和发行,使部分中西医结合院校使用自己的皮肤性病学教材教学成为可能,对我国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同时,该协编教材的发行和使用为我院担任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主编单位的编写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规划教材的编写经过主编会议、编委会议、初稿、中稿和定稿会议的周密安排和精心编写,历时两年,凝聚了全国21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知名专家的辛勤和努力。2005年10月,由中国中医教材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她的出版,使中西医结合专业自豪地拥有自己的皮肤性病学教材,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该规划教材在全国较多中西医结合系学生中已使用5年,反应较好。
二、教材研究与提高
任何一本教材的编写都凝聚了编者的心血,任何一本教材的出版都具有不能磨灭的作用。但是,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完美无暇、无可挑剔,特别是对于毫无蓝本参照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规划教材更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面向 2 1世纪的教育改革,教材必须要反映临床技能训练及社交能力、判断能力、主动获取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的教育内容。所以,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不断地升华提高,才会使已出版的教材有顽强的生命力。教材编委会对《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规划教材非常重视反馈调整。2004年7月,规划教材昆明定稿会议上,教材编委会独创性地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秦万章教授提出成立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学组的建议,以便更好地交流和收集反馈意见。这一提议立刻得到秦万章教授的高度赞赏,并于2004年11月广州会议正式宣布成立。“中国首届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临床与教学研讨会”于2005年6月2-5日在美丽的四川康定举办。此次会议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安徽、辽宁、四川等地的会议代表共120人,共收到学术论文近70篇,其中皮肤性病教学方面9篇,有皮肤性病学研究生培养、病案式教学效果分享、《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材编写的会议纪要等内容汇报,为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学经验交流拉开了序幕。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学组已定期举办两届教学研讨会,及时沟通、交流教学研究经验和教材使用中发现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有利于不断改善和提高。2007年9月,昆明第十七届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年会正式宣布成员名单并颁发聘书,商议学组的工作计划。
目前,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我国医学发展中的一个独立学科,国家职业医师考试也将中西医结合列为与中医、西医并列的一个类别,使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伴随着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学组的成立,这一教学平台无疑更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校际交流,有利于教学用书及相关课件的开发利用,出版的教材质量将处于良性循环和监控中,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教学、研究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更有利于新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材的编写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炜,严火其.从库恩范式理论解读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3,24(9):55-56.
篇9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西医治疗组4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服用奥美拉唑加左金丸加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西医治疗组给于标准四联[PPI+2种抗生素+铋剂]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西医内科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多发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这类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自从幽门螺杆菌[Hp]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在胃粘膜组织发现幽门螺杆菌[hp]并在1983年顺利的从人体中分离出来,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机构[IARC]正式将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成为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重要课题。目前,西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国内报道仅70%。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中医内科脾胃肠病症的痞症范畴,病位在胃腕,病变脏腑在脾胃,以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为基本病因。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症状迁延,西医治疗差,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低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中医辨征中属脾胃湿热证居多,这符合六病中湿邪特点,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粘,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疗效优于单纯用西医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本院患者80例。随给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应用标准四联治疗各组4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20~55岁平均37.5岁,西医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20~60岁,平均年龄40岁。
1.2 选例标准,13c-尿素呼气实验[BUT]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电子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脾胃湿热证。
1.3 治疗方法,西医治疗组服药方法,给于标准四联,[PPI+2种抗生素+铋剂],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奥美拉唑20mg+左金丸和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每日一剂,水煎服,分2次饭后服,两组均治疗四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13c-尿素呼气实验[BUT]检测为阴性,有效,临床症状减轻,13c-尿素呼气实验[BUT]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13c-尿素呼气实验[BUT]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
1.5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中显效3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西医治疗组40例,显效29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p
讨论: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西医内科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幽门螺杆菌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全球各地差异甚大。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我国属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估计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40%-70%左右。人是目前唯一被确认的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经济落后、居住环境差及不良卫生习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成正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几乎无例外的引起胃粘膜炎症,感染后机体一般难以将其清除,而变成慢性感染,因此,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患病率与该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是平衡的。
治病求本,只有针对病因治疗才是治愈疾病的最佳方法。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大力提倡和宣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就餐习惯,是预防消化性疾病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疗效优于西医治疗。一方面,奥美拉唑具有强大持久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另一方面,中药黄连、黄芩、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除了直接杀灭幽门螺杆菌外还可提高机体抗幽门螺杆菌的能力,苍术、吴茱萸、半夏、陈皮、藿香、茯苓、厚朴具有理气健脾、祛湿之效,可以调节胃肠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抑杀幽门螺杆菌。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血透;护理;中西医结合;保健
中西医结合保健护理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带有中医整体护理特色的护理教育模式,可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及中西医结合护理保健知识,从而增加患者知识,提高康复效率。长期以来,对血透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一直是我院血透室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院根据血透室患者病情重,护理人员相对较少,工作强度大等特点,边学习、边探索,边实践,建立了具有中西医结合血透护理特点的保健教育模式,使原有的模式更完善,更具可操作性,更切合实际,整体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现将2014年对41例血透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41例,其中男37例,女4例,年龄44~56岁。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3例,合并高血压患者6例,合并其他疾病患者32例。
1.2方法 收集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并查阅门诊病历,有针对性地制订中西医结合护理保健教育计划,确定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方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指导。比如常规教育、科普教育、随机性教育等,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内容,并对其可能出现的问题作预见性指导,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2 中西医结合保健护理教育的特点
2.1专业语言通俗化 由于血透室收治的患者症状较重,情绪不稳定,中老年患者较多,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背景不同,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的内容应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如必须使用医学术语,应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使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2.2随机教育个性化 由于血透室收治的留观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病种不同,有随机性,所以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应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注意因人而异,尽量满足个性化需求。
2.3反复强化有耐心 血透患者需要充分休息,这就需要护士合理安排,既不影响治疗,又不延误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工作。针对血透患者中突发事件多、病情变化快、并发症较多的特点,采取反复强化的中西医结合的宣教方式,注意与患者耐心沟通和交流。
3 实施内容与措施
3.1常见的中西医结合保健护理教育知识 血透患者由于长期血透,经济上的负担重,所以随着血透时间延长,并发症较多,易产生紧张情绪大多数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焦虑、忧郁、沮丧、恐惧甚至绝望等心理问题,部分患者还患上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因此,透析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加以宽慰、解释和开导,指导患者主动调节自己的生活及遵医行为,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与自护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心态平静的目的,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以及更积极的心态接受血透治疗,使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患者进入透析室前,更换鞋子,称体重,测量血压并作好记录。保护一侧上肢的静脉,尤其是动静脉内瘘[1],避免静脉注射,为保证建立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作准备。
3.1.1面对面交谈由医生和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肾脏疾病的表现及透析的原理、方法、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家属对透析有所了解。
3.1.2举例沟通让透析时间长的患者现身说法打消初次透析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增强治病信心。
3.1.3书面形式教育向患者发放一些肾脏疾病及透析的宣传资料,如小册子、书籍,并给予讲解,在宣传窗栏张贴相关知识进行宣传。
3.1.4问答式教育在透析过程中,多与患者交谈,了解病情的发展及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时为患者排忧解难。
3.2实施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保健护理教育
3.2.1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因此,在实施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保健护理教育工作过程中,不仅要主意局部病变,同时要主意相关脏腑的变化。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患者的体质情况及外界环境对患者的影响等,进行全面观察了解,正确认识疾病,施以妥善护理。如在肾脏损害和(或)肾功能减低背景下,血透患者的机体免疫应答已发生改变,导致促炎症状态,长期的炎症反应也容易引起营养不良[2]。而营养不良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心血管疾病和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3]。因此需要加强整体护理。
3.2.2注意调摄患者精神,中医认为精神神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如过喜伤心、暴努伤肝、过思伤脾、恐惧伤肾等。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均可导致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使气机通畅,气血和平,有利于疾病康复。做好血透患者的情志护理,对提高其正气,预防患者病情加重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3因人制宜实施保健护理教育,根据血透室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和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考虑其护理原则。如在年龄方面,老人生机减退、气血亏虚,行动不便和咀嚼不利,病多虚证等特点,护理上重在补虚扶正,搞好生活护理为原则。体质方面,有强弱和寒热之偏,阳虚、阴虚之体。要求护理上在安排病室,调节温、湿度,饮食、起居等方面均应有别。
4 结果
经过整理分析后,结果显示,患者的家属对在血透室接受治疗、护理的同时,接受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的指导是他们所希望的。通过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使血透室的患者加深了对自己所患疾病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自我防病、治病、饮食营养调节、功能锻炼、自我保健的能力[4]。通过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减少了患者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了治疗效果和质量,建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减轻了患者的精神负担,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唐銮玲,卢喜娥,周顺妹.护理指导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中的作用[J].中国血液净化,2010,9(5):283.
[2]焦春华.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0,8(3):17.
- 上一篇: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
- 下一篇:城中村改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