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西医临床医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中西医临床医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中西医临床医学的认识

篇1

【关键词】 中风; 益气活血法;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5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2-0033-02

脑卒中又称之为脑血管意外,中医又名中风,是因脑血管局部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为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1]。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所在医院对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1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别予以西医单纯治疗及中西医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缺血性中风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本组110例患者当中,男76例,女34例;年龄55~76岁,平均(64.6±5.5)岁;病程3~15个月,平均(6.4±2.2)个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符合中风的中医诊断标准;发病时间在14 d之内;年龄在35~80岁;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本身有中风病史的患者;本身有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本身患有严重的心、肾功能疾病的患者;正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针对对照组的5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均给予波立维进行常规治疗,具体的用法用量为:口服75 mg/次,1次/d。持续用药14~28 d为一疗程。

1.3.2 观察组 针对观察组的5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在给予患者服用氯吡格雷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联合治疗。取黄芪60 g,归尾6 g,赤芍4.5 g,川芎3 g,桃仁3 g,红花3 g,地龙3 g,用水煎服,如常法[2]。持续用药14~28 d为一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NIHSS评分较接受治疗前减少>85%,病残程度为1级或0级;(2)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NIHSS评分较接受治疗前减少50%~85%,病残程度为3级或2级。(3)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NIHSS评分较接受治疗前减少低于50%,甚至增加[3]。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n=54) 25(46.30) 28(51.85) 1(1.85) 53(98.15)

对照组(n=56) 21(37.50) 25(44.64) 10(17.86) 46(82.14)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54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共有2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对照组的56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共有9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7%。由此可见,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患者总满意度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观察组(n=54) 25(46.29) 26(48.15) 3(55.56) 51(94.44)

对照组(n=56) 20(35.71) 24(42.86) 12(21.43) 44(78.57)

3 讨论

中风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以及发作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都是致使患者中风的相关因素[4]。中医认为,中风又称“卒中”,主要是由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因素致使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具有起病急、发病快、病情易发生变化等特点[5]。目前,临床治疗中风仍以用药治疗为主,西药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风病因,长期服用这些药物易产生很多副作用,使患者免疫力下降,恢复缓慢。这时,就突出了补阳还五汤的功效,它主要由黄芪、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等药物组成,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的功效;归尾具有活血破瘀的功效;赤芍具有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同时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为佐药,以助当归尾活血祛瘀之力,地龙通络,性善走窜,可增强全方补气通络功效,使药力周行全身[6]。本组方益气活血的功效十分显著。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服用氯吡格雷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总满意度分别为98.15%、3.70%、94.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2.14%、不良反应发生率16.07%以及总满意度7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因此,笔者认为,中西医联合治疗中风的效果要比西药单纯治疗更具优势,药效直达病灶,药效发挥快,降低了西药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减轻了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益气活血法联合西医治疗中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鲁启洪,刘红艳,张红星,等.益气活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2):80-83.

[2]魏涛,孟祥琴,王伟.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3):273-274.

[3]徐芳琪.益气活血化痰平喘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3):126-127.

[4]张利军,白宇.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9,15(1):23-24.

[5]杨姣玲.捏脊疗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8):11-12.

篇2

【摘要】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授课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概念,讲解具体操作步骤,并结合实例由学生亲自操作,体会如何应用。实践表明该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思维方法 中西医结合 教学改革

临床诊断思维,是医生运用已有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对于疾病的认识过程。采用的思维方法是哲学的认识论运用于临床上的典型实例,思维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对疾病诊断的正确性,必将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生实践技能要求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1]。我们在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开设的《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中非常重视学生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同时结合现代方法学引入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循证医学是指在各种医疗行为和决策时都必须遵循最新的科学证据。被誉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也必将是指导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理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rt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其核心思想是要求任何医疗措施的确定,即医生处理患者、专家制定治疗措施、政府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客观的、最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EBM已被当今医学界公认为对指导临床实践、制定计划、解释结果和临床决策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方法学。在医学教育研究中引入循证思想,也是近年来国外医学教育研究较热门的课题。

1 加强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培养的必要性

1.1 循证医学是发展中医药学,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中医药学的特色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临床疗效是其优势,更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临床疗效虽确切,但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重视不够,往往对临床疗效不能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价,严重束缚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体现在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西药与中药结合,最终目的就是把提高疗效作为最高的原则。中西医结合虽不是唯一途径,但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承发展传统医药途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在校生,肩负着提高中医药疗效、促进中医药实现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任,完成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掌握大量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他们同时也面临着有限时间和无限知识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引进全新的方法学——循证医学的理念,促进中医药与世界接轨。只有把中医药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变成具有确切科学依据的有效疗法,只有依靠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将中医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进行严格验证,才能转化为最佳的客观证据,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临床决策的失误。

近三十年来,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报道使临床医生面临着时间有限和众多文献的矛盾,如何进行文献评价,从良莠不齐的文献中选择精华则是EBM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国家从“六五”至“十五”期间资助一大批中医学课题,一些成果相继问世,如“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风病证候学、治疗学研究,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等项课题的临床研究部分都是多中心的RCT,所报道的文献质量较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使学生掌握检索、评价文献方法,如果将这些成果评价后应用于临床实践势必会提高他们的临床决策能力,从而提高疗效。另外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分会为规范临床治疗编写的相应领域指南,其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参考符合EBM原则的多中心RCT结论,这就需要一大批掌握EBM知识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1.2 循证医学是评价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改革的依据 循证医学不但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使疾病的诊治更准确、更有效、更安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中引入并实施循证医学,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医学实践,激发内在兴趣,避免了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在传统的经验医学教育中,大课讲授、小组讨论、床旁带教见习等各种方法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学生讲授,考试也是强调理论知识,学期结束时以分数高低评价教学效果,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当中,更没有寻找证据和实践的机会。近年针对以往医学教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各种医学模拟技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等新兴教学手段和评估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医学教学实践。以实践为导向,变灌输式教学为共同探索。把EBM理念引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教会学生如何去收集证据、检索文献、评估和利用证据,培养学生一种全新的医学思维方式,训练诊断与防治疾病的临床思维,使他们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乃至今后从医过程中主动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进行临床实践;教会学生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最佳证据融入临床判断中,才能做出最佳决策和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因此,循证医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教育创新;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结合,如计算机、英语与中西医结合。这些全新的改革效果评价同样需要采用循证医学方法。

1.3 循证医学知识尚未普及目前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循证医学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大多数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尚未接触循证医学, 临床医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不尽如人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课题的设计方案缺乏经过大规模RCT 验证。尤其是临床教师对循证医学也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主动培养学生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这是当今教学中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4]。

2 循证医学融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循证医学的原则、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为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2 教学方式根据华西医学中心李幼平教授等[5]提出对新入校的医学生应尽早开设循证医学课程,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理,我们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二、三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在介绍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时适时引入循证医学理念。计划用3个学时讲授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采用案例式、问题式教学法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资料、评价证据。并且提出问题由学生课下通过运用计算机检索工具收集资料,最后安排一次讨论课,内容是如何利用EBM的思维来解决临床问题。

2.3 教学内容首先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则,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经验医学缺陷与循证医学优势,把握住循证医学的精髓,避免陷入误区。这是循证医学理念在学生思想中的启蒙阶段,也是应教会临床前期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最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循证医学实施的具体步骤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估进行循证医学实践。例如选定一个专题“冠心病与血脂”进行检索尝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集体组织讨论,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作重点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通过检索实习后得出结论:①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②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③冠心病防治中降低LDL-C已确定为首要目标。④应用药物升高HDL-C以达到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结果不一致,尚需扩大规模进行临床观察。⑤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LDL-C最强效的药物。⑥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可损伤肝脏和肾脏。由此提出思考问题 “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调节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危险事件发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拓宽了思路,提高了兴趣,又锻炼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循证医学研究的方法也具有双重性,其理论尚在不断完善,很多研究仍在探索中[6]。但可以肯定的是,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融合的思路对于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研究水平,尤其是研究的设计水平将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这种研究的结果也必将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正确决策提供更加可靠和有说服力的依据。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将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推动现代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世纪人才需要“知识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春虎,温海青,纪正春.当前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5,22(4):362.

[2]王家良.循证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Welsby P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guidelines, personality types, relatives and absolutes[J]. J Eval Clin Pract 2002,8:163.

[4]Finkel ML, Brown HA, Gerber LM, et al. Teach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medical students[J]. Med Teach 2003,25:202.

篇3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其他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它的学术水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本文根据笔者所在中医内科学学科多年经验,从学情分析、教学方案、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发展进行总结。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中西医结合专业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其他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它的学术水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它以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病证的证候、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指导中医内科临床实践,系统地反映中医临床思维及辨证论治的规律。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各脏腑系统主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的证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知识及部分难治病、急危重症的诊治,熟悉中医内科的临床思维及实际操作程序[1]。中西医结合专业是培养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专科层次人才的一门专业,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中西医结合的诊法、辨证,中、西药对临床各主要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施治,是近年来的热门学科[2]。各大型医院除了在临床上进行中医、西医专业的结合诊治,并且逐步开展中西医结合专业科室,加之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倾斜,使得中西医结合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中西医结合专业缺乏相关的国家规划教材,如《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等,对于内科学的教育还在使用《中医内科学》和《内科学》两本教材进行讲授,这就对中医内科学的讲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中医内科学中将中医知识与西医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以适应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殊要求?笔者根据所在中医内科学学科多年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经验,对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发展进行总结。

1做好学情分析因材施教

以河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为例,中医内科学课程一般安排在五年制中第三年上半学期进行,此时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部分的医学基础课,包括西医类和中医类基础课,其中西医类课程有: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诊断学等,而中医类课程包括: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学习中医内科学之前,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所接触到的基础课里,西医类的课程的数量要大大超过中医类课程。而一些中医学的基础课和经典课,如《内经》各家学说一类的课程,是放在第三学年上半学期与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同步进行,另外一些如《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课程,由于学时的关系,仅仅作为选修课或者限选课供学生学习。笔者曾经访问过许多中医类院校,发现上述这种情况不仅仅局限于河南中医学院,在许多地方的中医类院校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医内科学之前,中医的基础相对西医而言较为薄弱。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接受了大量西医学的知识后,对于中医学的理论和观念理解不透彻,甚至出现厌烦情绪,加之网络上、媒体上对于中医的质疑和指责声不断,也加重了这一现象。所以,在进行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强调中医的理念和科学性,强调中医药的疗效和群众的支持度,树立学生对于中医的信心,改变不良观念。

2根据课时要求着重讲解

由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殊性和中医、西医课程并重的特点,大部分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内科学课程均存在压缩课时的现象。以河南中医学院为例: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设计为120个课时,而选用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共分为上下二部分,包括总论、个论共8章,收录了53个中医疾病,以平均每个疾病3个课时来计算,全部内容讲授完毕最少需要160个课时,这对于原先设计的120个课时来说属于杯水车薪。针对这一现状,绝大部分教师上课时均采用只讲授部分疾病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如瘿病、疟疾、阳痿、遗精等临床较少涉及的疾病的相关课程,一般采取放弃讲授的做法,但即使是少见的疾病,也属于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执业医师考试的范畴,减少基础知识的教学,非常不利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未来临床工作的开展。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选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应对:(1)压缩不必要的课时,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方案中,一般设计有4~8个学时的病案讲解,而这种病案讲解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对此,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分组病案分析,一次8~12名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病案的分析,笔者选用一些临床病例,或以教师模拟病人,让学生模拟医生的形式,“病人”口述病情,佐以舌脉补充,让“医生”进行理法方药的分析,在课下进行门诊医疗活动的模拟,同时进行分组讨论和对比,对课上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这一方法一方面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对临床诊疗工作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知,明白自身基础知识掌握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或者选用换位教学法,就某个疾病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让学生课下充分准备,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听取汇报后提出问题并进行点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并积极思考,加强自主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锻炼。利用这些丰富的课下活动节约的课堂教学时间,笔者对重点疾病进行深入教学,对一些临床少见疾病也强调主要知识框架,让学生对这些疾病有最基础的认识。(2)改变传统观念,合理安排课时。传统课时的安排是结合疾病特点和教材篇幅来指定的,对于癌病、血症这一类疾病一般都安排6个课时来讲授,笔者认为毫无必要。以癌病为例,传统以脑瘤、肺癌、肝癌等分类方式进行讲解,而笔者一般将肺癌的相关内容总结到咳嗽—肺阴亏耗证中进行讲解,将肝癌相关内容总结到积聚的范畴里进行讲述,这种方式既符合临床疾病诊疗发展趋势,又减少了学生的负担。

3理论临床并重中西结合

不少教师在进行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的教授过程中,对于所谓的中西医结合,都进入了先讲授中医疾病,再讲授相关的西医疾病的概念和治疗这一误区。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不仅仅是治疗的结合,更应该是中西医理论的结合。以中医内科学的脾胃系统疾病———胃痛为例,笔者在讲授胃痛概念和历代沿革后,会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胃痛的别名叫心口疼?为什么直到《兰室秘藏》一书才首立“胃脘痛”一门,而在之前所述的胃脘痛一般都以心痛而名?比如“心下痛,按之石硬,大陷胸汤主之”。让学生体会到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心脏与胃的位置过于接近,临床上许多认为自己是胃痛的病人,其实是心绞痛或者是心肌梗死发作导致,比如不典型性心绞痛,其疼痛范围可以从肚脐中一直到下嘴唇。讲述这些概念,教导学生在临床上见到一些年纪比较大、身体比较肥胖,或者是有心脏病病史的“胃痛”病人,一定要注意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脏方面的疾病。在讲解胃痛的西医学相关疾病时,对于萎缩性胃炎的解释,笔者会强调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特点即胃固有腺体的萎缩,导致胃酸分泌不足,这与中医胃阴不足的理论和表现十分接近,同时胃阴不足的病人在全身会有阴虚的表现消瘦、乏力、阴虚内热伴有低烧,这些表现与西医学中的恶病质有一定联系,这又符合了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属于“胃癌前期状态”这一理论。这些中医理论知识与西医理论知识的结合,才是中西医结合的正确方向,只有理论得以结合,才能正确的指导临床治疗和用药,改变现在中西医结合仅仅是西医为主,配合吃中药的尴尬局面。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较之内科学和中医内科学这两个成熟的学科,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加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的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为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药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参考文献

[1]冯晓桃,李双蕾.提高中医内科学理论教学质量的探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1):120-121.

[2]孙闵,孙冰,胡申,等.PBL教学方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0):50-51.

篇4

中医思维与现代科学思维是两个不同的思维体系。中医学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和想象。现代医学注重的是探明人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探明病灶的化学变化及其物理表象等,习惯于运用逻辑思维思考问题。传统的《中医学》教学方法偏重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缺少临床实用性内容;教学手段偏重于课堂理论讲解与多媒体演示,学生被动听课,缺少动手实践体验与临床观察。因此,模糊、抽象的中医知识及思维方式常常使学生难以适应,加上中医理论深奥,学生感到难懂、难学、难记。若以常规的“填鸭式”、“粗线条”式教学方法,学生就无法理解中医理论和诊疗特点。虽然目前一些新教学手段的应用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医基础知识,但教学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目前西医院校中普遍存在中医学的教学时间短的问题,多数院校现行使用的《中医学》教材,几乎囊括了中医学领域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部内容,堪称中医学专业各科教材的缩写,而总教学学时一般只有四十学时左右,更谈不上临床见习。因此,授课教师只是单纯地为应付教学而完成任务;而学生由于对中医学的不理解,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或者失去兴趣,这势必与开设中医课的初衷相悖。笔者对我校临床医学八年制中医学的教学进行了调查问卷,总结发现存在问题主要有:①内容繁多,教学课时短,临床见习少;②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多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③目前仍套用七年制的培养计划,启发性不够;④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大。另外,我国目前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导致课程设置有别。再加上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起步时间较短,中医学教学尚无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模式,因此,必须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改革与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与传统中医院校中医教学相比,由于培养目标不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思考,是长期在西医院校从事中医学教学的教师们需要探索的问题。目前我国尚无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统编教材,尚无规范的教学模式,因此教研室对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2.1增加中医临床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

目前,我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课时数为42学时,教师要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将庞大的中医学理论基础知识一一介绍给学生,显然是不现实的,讲授内容与学时分配完全失调,教师总感到讲不完,学生感到内容繁多且听不懂,根本谈不上学以致用,因此必须调整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教研室在了解五年制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八年制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中医诊疗思路和辨证过程,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调整教学大纲,在《中医学》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合理使用中成药、现代中医中药研究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等内容,以增强学生对中医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兴趣。

2.2培养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西医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可以通过模型、教具、实验等直观的方法进行,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但中医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教师在深刻领会教学大纲精髓的同时,进行严格细致的剖析,改革教学方式,用自己归纳的教学语言传授最简单、最实用、最有效的知识,适当增加病例讨论,注重课堂启发式设问、讨论等教学技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横向联系。

2.2.1灵活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通过对文本、图形、图画、音频、视频等方面的处理,或者借助现代的各种仪器、脉象仪、舌诊模具等,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把中医理论中模糊不清、难以理解的内容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既节省教学时间,学生也易理解及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2.2.2增加临床带教学习安排一定的课时数,组织学生参加中医临床,见习舌诊、脉诊、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诊治方式,了解并体会中医诊断与治疗过程。带领学生参观中药房、煎药室或制剂室、中药博物馆,通过讲解与见习,了解中药的种植、生产、炮制、功效、性能等内容,增强直观印象。

2.2.3启发式教学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运用校园的现代化设施,如图书馆、文献检索系统以及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中医学自助教学、自学思考和相互讨论。在学习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一些有争议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激发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获取知识,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动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2.2.4增加病案讨论对于中医常见病症,采用病案讨论形式,体验中医诊疗疾病的过程,运用理论知识,加深理解,了解中医辨证论治特点。同时结合学生的西医背景,让学生在中西医知识体系中,体会认识疾病的角度和治疗方法是多样的,认识到中西医各有优势和不足,深化对复杂人体生命活动的分析能力,有利于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法则的理解。

2.2.5加强中医信息化教育课堂教学鉴于时间和形式相对少,传授的中医学知识相应较少,学生仅通过较少的课堂教学时间,尚不能满足其对中医学知识的全面了解,这使医学院校非中医专业学生中医信息化教育,成为传授中医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信息化教育途径可通过建设网络,设立公共的中医学习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搭配进行学习,了解最新的中医药科研动态,传播更多的中医知识,同时开设教师网上答疑辅导专栏、师生讨论区、专题讨论、中医中药知识介绍等内容,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更丰富的中医学知识。

2.3编写专用教材西医院校医疗专业现行《中医学》教材仍沿用高等医学通用教材(五年制),要求掌握许多中医基本理论、中药、方剂、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针灸等,很显然让西医学生根据四诊,开一贴理法方药具 备的汤剂是不现实的。根据八年制培养计划,有必要对现行《中医学》教材进行优化与修改,把现代的医学理论、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去,增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中医食疗、合理使用中成药等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对帮助学生了解和运用中医基本知识有重要作用,为医学生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

2.4探索合适的课程考核方式及标准目前学校对学生常用的考核评价标一般皆为百分制的考试。但对于八年制的医学生,应该以灵活、学到知识为主,以考卷形式的考试不必为唯一的模式,可适当改变考核评价方式与标准。对于八年制临床医学生中医学知识的考核,不是以掌握多少中医知识为主,而是要通过考核,考察其对中医学思维方式、理论特点、文化内涵等的理解程度。因此需改变一贯的出考题以试卷为主的考试形式,运用病例分析、撰写学习心得、总结性论文等形式,调整评价考核标准,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中医知识。

篇5

    促使学生做好相关内容的预习。这种模式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处在临床医生的位置上,有利于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临床病例讨论,并注意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内容。通过学生预先准备,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最后教师针对病例特点及学生在讨论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以加强学生对临床病例的认识。这种转换是学生由被动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从机械性学习向思考性学习转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通过“临床路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临床路径”是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的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其目的是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并缩短疗程、降低成本[2]。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学生应熟悉和掌握其中的主要内容,了解患者入院后应采取的主要诊疗活动,重点医嘱(包括长期医嘱、临时医嘱)、主要护理工作及病程记录等。使学生主动建立临床动态思维,对学生医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保障临床教学质量甘肃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甘肃省中医院)、甘肃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共有1500张床位,病源丰富,可以满足本专业临床见习与实习的需求,为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中西医临床人才提供了临床实践的基本保障。目前本专业还与甘肃省人民医院、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成为我院的临床教学培训基地,为本专业的临床实践教学提供了有效支撑。使学生快速地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 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2临床实践教学与临床思维培养相结合

    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收集全部临床资料。通过临床实践的启发、引导,逐步建立用一种疾病解释多种临床表现的一元化疾病原则;用最新的发病率和疾病谱观点选择疾病;先器质性疾病,后功能性疾病;优先考虑可治性疾病,再考虑不可治疾病等临床诊断原则[3]。不断提高临床思维水平和运用临床思维的能力。临床实践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为目标,让学生经历选题、文献检索、课题设计、如何进行课题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分析、课题具体实施和总结等具体科研步骤。临床实践与科研训练相结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提倡医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活动,逐步加强科研实践能力[4]。

篇6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以情感障碍为主要表现,发生率在25%~80%之间[1]。中风后抑郁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影响患者的认知、言语功能和家庭、社会能力的恢复以及生命质量的改善,也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增加脑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对PSD患者进行系统的抗抑郁治疗已成目前中风神经康复治疗方面的一个热点。而中医药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现就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研究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发病机制

1.1 西医学认识

一般认为PSD是脑部病变直接作用的结果,肢体瘫痪、语言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作为应激因素促使抑郁症发生,多数学者认为内外因素综合作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目前PS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存在2种学说,一为原发性内源性机制学说。即PSD的发病可能与大脑损害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5-HT)之间的平衡失调及其通路破坏有关,因为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HT能神经元胞于脑干,其轴突通过丘脑下部、基底神经节到达放射冠区,由前向后末端终止于皮质,病灶累及以上部位时,可影响区域内的5-HT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的神经通路,使去甲肾上腺素和5-HT含量下降而导致抑郁,且前部损害较后部损害的脑卒中患者抑郁症严重。二为反应性机制学说,即家庭、社会、生理等多种影响因素导致病后生理、心理平衡失调而导致反应性抑郁状态。PSD发生率最高时并非在卒中的急性期,支持此观点。

1.2 中医学认识

中风后抑郁属中医学郁证范畴,对其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随着对中风后抑郁症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中医学者对中风后抑郁症的形成以及中风病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使中风后抑郁症病因病机理论不断完善,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中风后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与中风之合病,其病位在脑,有虚实之分,实证多为气郁、痰蕴、瘀血或气血上逆所致;虚证多因气虚、阴血不足、脏腑亏虚。二者相互影响,临床多虚实兼见。如金普放[2]提出发病关键有二:其一,风火痰瘀蕴结于内,不得宣泄,上犯清窍,神明失用,因实致郁。其二,气虚及阴血不足,心神失养,神不守舍,因虚致郁。临床多见虚实夹杂。杜玉玲等[3]认为中风后焦虑状态为中风后病理产物——风、火、痰、瘀邪毒郁结体内,不得正常疏泄,上犯清窍而发病。而刘群霞[4]认为其发病关键为痰气互结,心神不宁。许朝刚等[9]则认为中风后抑郁症的病理特点为气滞血瘀。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治疗PSD方法简便,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近年来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申鹏飞等[6]将256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口服西药对照组(76例)和醒脑开窍针法针刺组(180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针刺组选穴:内关、水沟、百会、印堂、三阴交。西药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林,开始时给药50 mg,每晚1次顿服,3日后每日增加25 mg,直至每日200 mg。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针刺组有效率72.8%,西药组有效率5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中药治疗

2.2.1 辨证分型治疗

PSD是建立在中风的基础之上,既具备中风的临床特点,又有抑郁表现的特殊性。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变涉及脏腑较多,加之患者自身体质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辨证具有一定的难度。现代医家则掌握其病变规律,充分认识情志因素在本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以脏腑为纲,以虚实为目,辨别新久虚实,对本病的辨证分型分析认识有许多独到之处。余尚贞[8]将中风后抑郁症分2型论治:①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理气,方选柴胡疏肝散。如肝阴不足,阴虚阳亢,多用一贯煎合逍遥散滋阴平肝潜阳为主;如肝寒者多用当归四逆汤或吴茱萸汤。②心脾肾虚证:治宜调补心肝肾,养心健脾为主。兼心脾两虚,用人参归脾汤合逍遥散;兼心肾阴亏者,用黄连阿胶汤合滋水清肝饮加减。肝寒肾阳虚者,宜温补肝肾,用肾气丸或菟丝子丸合当归四逆汤或吴茱萸汤。马云枝等[9]临证发现中风后抑郁症以4种证型多见,并总结出相应的方药:肝气郁结型治宜疏肝理气、解郁安神,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痰气交阻型治宜行气解郁、化痰开窍,方选顺气导痰汤加减;脾心两虚型治宜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方选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化裁;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肾壮阳、健脾安神,方选右归饮加减。齐铁钢等[10]将6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进行辨证论治,其中忧郁伤神型以加味甘麦大枣汤加减,肝郁化火型以丹栀逍遥散加减。对照组予缺血中风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抗抑郁疗效和神经功能康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2 基本方加减治疗

一些学者根据自己对中风后抑郁症的认识,在临床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拟定基本方,随症加减。金普放[12]认为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当虚实兼治,舒郁怡情,安魂定魄,采用自拟舒郁怡情煎治疗中风后抑郁症16例。药物组成:磁石24 g,生白芍药18 g,连翘15 g,莶草30 g,法半夏10 g,百合15 g,茯神15 g,生黄芪30 g,郁金10 g,姜黄10 g,合欢皮15 g。血虚加当归、熟地黄;气虚脾弱加党参、白术;肾虚精亏加熟地黄、山茱萸。水煎,每日1剂,取汁300 mL分2次服用。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4周后,HAMD平均得分由治疗前的(20.36±1.72)分降至治疗后的(13.35±1.32)分,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一些学者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PSD,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马云枝[16]运用舒郁调神汤(主方:柴胡10 g,郁金10 g,石菖蒲10 g,枳实6 g,桃仁10 g,红花10 g,柏子仁15 g,远志15 g,煅龙骨、煅牡蛎各15 g,丹参20 g)配合西药百忧解(20 mg,每日1~2次口服)治疗PSD 40例,与单纯用百忧解治疗20例对照观察,90日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问题和展望

中药、中西药结合、针灸治疗PSD取得了较好疗效,并具有毒副反应小、复发率低等优点,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从文献报道来看,中医药对中风后抑郁症的研究还很局限,仍存在不少问题。对本病的报道大多为临床经验总结和诊疗观察上,而真正严格的应用国际诊断标准筛选病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医学研究原则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报道罕见。对待中医在这方面的发展,有几点意见和设想在此提出。

3.1 诊断规范化

目前对PSD的诊断大都参照西医的诊断标准,而中医学科内没有规范的病名和诊断标准,同时中医疗效的评价也没有规范的体系以参考和依照。在临床治疗和疗效观察方面,各个医家大都自立标准,分型广泛而不一致,疗效评价也缺乏可重复性和科学性。因此,开展本病中医证候的调查和研究,探索证候演变规律,制定科学、规范、具有中医特色的脑卒中后抑郁的诊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具备其紧迫性。

3.2 加强病因病机的研究

目前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机的研究,大多禀承对原发的抑郁症的中医研究的基础,而对于中风及抑郁症的两方面的病因病机的结合起来的分析认识尚显不足,未凸显出本病发生在中风后的病机特点及临床意义。还应当在古代文献的整理和认识上,结合临床实践,结合中医整体观和辩证观的特点,探索可能的致病要素,以丰富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同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借鉴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手段来探讨本病的致病及治疗机制,研制符合疾病发病特点的“证”的动物模型,进行中医基础的实验研究,进而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永昌,赵乃伟,段兵.脑卒中后遗症期抑郁症调查[J].现代康复,2000,4(6):883-884.

[2]金普放.中风后抑郁症中医证治概况[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2):60-61.

[3]杜玉玲,钱仁义.安神舒郁疗法治疗中风后焦虑状态60例[J].中医杂志,2000,41(3):185.

[4]刘群霞.舒郁安神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60例[J].光明中医,2001,16(4):57.

[5]许朝刚.滋阴安神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40例[J].四川中医,1999,17(2):25.

[6]申鹏飞,孔莉,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1):11-13.

[7]鲍超.健脑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62例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0):9-10.

[8]余尚贞.卒中后抑郁及其治疗[J].新中医,1999,31(9):5.

[9]马云枝,武继涛.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4(4):76-77.

[10]齐铁钢,张泓.“调情志”对缺血中风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4):7-8.

[11]梁浩荣,谌剑飞,宋颍.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2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3):178-179.

[12]金普放.中风后抑郁症中医证治概况[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2):60-61.

[13]张姣兰,周莉.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28例[J].山西中医,2001,17(5):21-22.

[14]李宝玲,王进生.越鞠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3,19(1):11-12.

[15]赵殿法,段化端,赵己未.解郁饮治疗中风后抑郁症68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6):348-349.

[16]马云枝.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4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63-64.

篇7

人类产物的科学,不等于真理,更不是绝对真理。在不同学科间,也不存在凌驾一切的学科之王,一切都必须以实践来检验。因此中医学应当以实事求是、实践第一的科学精神来激励和要求自身,寻求发展的正确途径。从坚持实事求是,正确看待中医的历史和现状;坚持实践第一,合理评价中医药的有效性;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学科区别和中医药学的发展等三方面对张功耀最近全面否定中医的《告别中医中药》一文提出质疑。

【关键词】 中医学 科学性 发展 标准 张功耀

Abstract: The science of human being’s substance does not equal to truth, even not the absolute truth.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there’s no science king surpassing every thing, all must be tested in practice. Therefore, TCM must be realistic, and put practice in the first place to encourage and require itself and find correct way of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s doubts in “Farewell TCM” where Zhang Gongyao completely neglects TCM from these points:(1)insist on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correctly consider TCM history and status quo; (2)insist on putting practice in the first place, reasonably evaluate effectiveness of TCM; (3)correctly treat difference between disciplines and TCM development.

Key words: TCM; science; development; standard; Zhang Gongyao

我认为实事求是、实践第一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源于客观存在是认识本源的基本的认识。因为客观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所以必须在“实事”——客观的、真实的可靠的客体中开始寻求一切正确思想。这一原理,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的相同看法。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万物唯一的原理就在物质本性”,他“认为事物的本质寓于事物本身之中,是内在的,不是超越的。为了把握世界的真理,必须重视感性经验。” [1]达芬奇、林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真知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人们从感性经验开始认识客观。实践第一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实事求是原则的体现,但就科学体系而言,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我以为,所谓科学,是人们对其所感知的客观世界进行探索而得到的规律性、系统性的认识。由于认识对象和认识角度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科分支。一切科学体系,包括历史的和未来的科学体系,都是人类在一定条件下认知活动的产物,由于宇宙在时空上的无限广延性和事物的复杂性及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人类不可能穷尽宇宙。换言之,人类产物的科学,不等于真理,更不是绝对真理。在不同学科间,也不存在凌驾一切的学科之王,一切都必须以实践来检验。因此中医学应当以实事求是、实践第一的科学精神来激励和要求自身,寻求发展的正确途径。张功耀先生最近全面否定中医的言论从根本上违背了实事求是、实践第一的科学精神,为中医药学的未来蒙上阴影,是有必要进行剖析的。张功耀先生对于中医的看法,集中体现在他的《告别中医中药》(简称《告文》)一文中,故结合该文的主要观点来加以讨论。

1 坚持实事求是,正确看待中医的历史和现状

《告文》从文化进步、尊重科学、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人道主义四个方面来否定中医,在历史和现实的基本事实方面,张先生没有表现出尊重基本事实的实事求是态度,这集中体现在《告文》的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人道主义的两个论题方面。张先生完全否定了中医药在保障中华民族健康和繁衍上的历史功绩,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虽然历代医事的记载并不完整,也不系统,但从包括《史记》在内的史书和历代浩瀚的中医文献,都可以看出中医药学从摆脱迷信巫术,到形成其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自身的过程中,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过的重大贡献。如果中医的历史状况不易为人所了解,那么,从传统中医流传下来的各种防治疾病的方法至今仍然卓有成效这一点,就可以反推出中医的历史功绩,中医对治疗SARS所起的作用就是最近的实例。在张先生看来,现在广大的中医工作者,都是在做耗费人力物力而又无效的乃至骗人的“不仁”的事。我认为,判断中医药存在合理性的问题,应当是看中医药的方法有无实践意义。第一是谁来评判的问题,除了专家意见,疗效标准、检测标准之类的评价体系外,最有发言权的是实践着中医药方法和接受着中医药方法的人们,有没有效,要问他们,要不要中医药,必须问医学的服务对象——老百姓,只有他们才是中医药方法的切身感知者和取舍的最终裁判者,而不是名人、权威说了算数的,这从中医药在我国,进而华人社会,进而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受到的欢迎和重视就可以得出结论。张功耀的言论不但侮辱了整个中医药界,同时也严重贬损了信任和接受中医药方法的广大病患的识别判断能力。对此,中医药界和广大民众是有权利讨回公道的。许多人对张功耀先生表示义愤,言辞或许激烈可以理解,这只能怪张功耀自己不检点。第二,必须解决评判标准的问题,关于这一点,下面将继续讨论。张功耀先生在《告文》中采用非理性的攻击方式贬低中医,言辞霸道而偏激,诸如“标榜”、“装腔作势”等等。所列“证据”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于无中生有,“挖掘”什么“狗屎绞汁”、“灵猫”、“发菜”之类,连一般中医都不了解的所谓中药来诋毁中医,真是令人震惊。《本草纲目》是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倾毕生精力完成的集大成的药学巨著,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译为多种文字,其多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张先生居然煞费苦心从全书52卷,约200万言中找出“立春雨水”之类来加以诟病,这种做法令人痛心而费解。张功耀先生说中医缺乏逻辑基础,但他自己却不讲逻辑,甚至采用没有事实根据的所谓“论据”,哪里谈得上逻辑二字。《告文》的许多论述,文不对题,比如他认为中医“不科学的医药措施”,危害了生物的多样性,但他首先列举的却是“姜”和“鸦片”,难道中医用姜入药,使“姜”成了濒危物种!中医曾经用“鸦片”止痛、止泻,现在已经禁用,这与生物多样性何干呢?为了生物的多样性,中医已经用水牛角替代犀角,人工牛黄替代天然牛黄……,这些事实张先生真的不知道吗!人们无法理解中医在生物多样性和人道主义方面存在什么重大问题!张功耀不顾基本事实,以偏概全,甚至无中生有,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正如国家卫生部发言人所说,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无知”

2 坚持实践第一,合理评价中医药的有效性

中医无疗效,中药无作用是张功耀先生认为应当告别中医的基本论点。在讨论疗效的问题之前应当明确医学的任务和区别医学原理、临床医学和医疗行为的关系。医学的根本任务是维护人类的健康,属于应用学科,与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基础学科不同。因此,判断医学有无存在的必要性主要在于它的实效,而不是它揭示了多少客观规律。医学虽然起于实践,但它需要寻求理论的支撑和指导,需要在实践和理论的相互促进上发展进步,这就是医学原理的重要性。临床医学是在医学原理指导下,结合当时的实际条件制定的临床治疗原则或条例规范,是人们的一种选择。而医疗行为则是根据临床医学规范由实施者结合自己的经验等做出的处理,虽然有时医疗手段的科技含量,又大大超越简单的医疗原理。如前所述,任何一种医学原理都是人类在一定水平上的认识,可能逼近真理,但不等于真理。作为一种“合理”的选择,临床医学就更不具备真理性,而具有个人因素的医疗行为根本谈不上绝对正确的问题。所以把一种医学体系说成是真理是不对的,而认为与其不同的体系就必定是谬误的判断更不能成立。医学以防治疾病为目的,如果我们将疾病简单地分成精神性和躯体性疾病,以及两者混杂的心身性疾病三大类的话,现在对于精神类疾病,所知甚少,效果欠佳;简单躯体性疾病也许有些办法,但对复杂性疾病则常常力不从心;对于心身性疾病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人类引以为自豪的感染性疾病,因为爱滋病、禽流感……而变得信心大减。基因医学曾使我们激动不已,然而随着对基因决定论的讨论和对基因治疗风险的清醒认识,人们已经冷静多了。在人与疾病斗争的这种态势下,医学互补是明智的。

21 关于疗效标准 西医治“病”,中医对“证”。现代医学将正常人体量化成复杂的指标体系,其疗效标准以追求指标恢复正常为基本特点,有客观、明晰、标准化等优点,但也存在不足,首先是指标体系不可能完美地描述疾病现象,而且有认识水平的局限,因而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另外,冷冰冰的数据常常忽略患者的感受而缺乏人文关怀。传统中医强调病人对疾病体验,体现人本精神,但不易标准化,不够明晰、客观,有时会受到感觉的欺骗。跟着感觉走可能误判,跟着指标走也许不全面。我们以高血压病为例,西医对血压的正常值经过不止四次的重大修改,我们就不能说这种修改中的标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即便是现在的标准,也不能保证其为终极标准。再者,时至今日,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还有许多疑团,所以有“原发性”之称,血压的升高是主要的、共同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但远远不是全部,如果用血压这唯一的“金指标”来判断疗效就有缺陷。比如,在病情复杂的病人中常有这种情况,病人血压“正常”了,“疗效很好”,但自觉症状未能改善,甚至有加重的现象。中医治疗降压不及西药,但可稳定血压,能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当承认症状的改善也是内在病理变化减轻的表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应当是临床医学的终极目标,可以成为中西医疗效判断的共同标准。从大量临实来看,西医在疗效上具有总体的比较优势,而中医的关注点不同,疗效有自己的特点,对许多疾病显示突出的效果,能达到西医的疗效标准,对某些疾病虽然显示效果,但不能满足西医标准。完全以西医标准来衡量中医的疗效是有缺陷的,中医界应借鉴西医标准,尽快研究能展示自身特点的,合理的疗效评价体系,并拿出具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

22 关于统计分析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统计学原则被中医界无条件接纳,从此,个案报道逐渐销声匿迹,传统意义的经验积累和疗效判断被视为不真实,中医疗效遭到了统计门槛。统计学的介入为排除误差和杜绝虚假提供了锐利武器,统计被尊重为科研必须遵守的原则。我们通过西医借用来的统计方法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从众性原则”,它承认绝大多数,否定少数个别;认同一般,否定特殊。因此,很多特殊疗效的病例被排斥,以个体化为重要特点的中医治疗难于纳入统计。世间万物都有多数与少数,一般和特殊的问题,没有理由否定少数和特殊的存在,生命现象也不例外,我们不是承认特异体质吗!有时,少数和特殊反而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少数和特殊的变异,物种演化的渐变形式也许就不存在了,不知道人类是否还在猿的阶段,甚至连猿都不是。我们在抑郁症证候学研究中就发现,具有非常典型辩证意义的病例被排斥在聚类分析之外。[3]中医体系比较强调个体化,在统计学的应用上,不能简单的照搬,而应当引进消化吸收,研究合理使用的问题。当然,排斥统计学原则也是不可取的,一切虚假都必须杜绝,任何浮躁和不实只能给中医摸黑。

23 关于事实和解释 有一种思维或者潜意识是值得注意的,就是只要讲得出道理,哪怕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也是好的;即便有效果,讲不清道理,也应该淘汰。这里的“道理”,当然是指现代医学体系的内容。这种将某种“道理”(认识)真理化,赋予高于实践属性的观点,显然是有害的唯科学主义的排他性思维。张先生对《内经》水肿病认识的贬低就含有这种成分。《内经》是从整体来理解水肿这一疾病现象的,认为人体水液应达到生成与消耗排泄以及输布的综合平衡,否则即发生水肿。虽然对体内的具体变化认识笼统,类似于黑箱辨识的方法,最多是一个认识水平的差异,并非科学与不科学的问题,更何况现代中医对水肿的理解和治疗已经发展和丰富了许多。在白箱和黑箱的认识水平上,人类的认识基本是处于某个灰箱层次的水平上,绝对的白恐怕是难以企及的,因为我们只可能接近真理。现代西医对水肿的认识也属灰色的层次,否则就不会有“特发性水肿”的名称了。至于开鬼门(发汗)、洁净府(利小便)、祛菀陈莝(逐水)的治疗原则,也就是寻求人体水液的平衡措施,现代西医不是讲水和电介质平衡吗?在治疗时不是要记出入量吗?不是也使用利尿剂吗?应当说,中西医在某些基本原理的思维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如果从医疗实践的层次来分析,就更没有肯定一方而排斥其它的理由,医学原理和临床治疗学不是一回事,而临床实践就更带有一定个人的试探的性质。比如抗生素的应用,从理论上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临床实际很难办到,我们不可能每次都等到药敏试验出来才选择用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凭分析判断和经验。又如胆石症,虽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也无良法根本预防,结石也难化解,于是在不得已的时候,进行取石、碎石或连同胆囊切除。不可否认外科手术对挽救病人生命、解除病人痛苦方面的巨大功绩,手术本身有精湛的技术和很高科技含量。但治疗的基本原理却并不神秘,实际上就是把有病的东西去掉,这与《内经》有水去水的思维如出一辙。总之,从临床治疗的实用性来看问题,一切无害而有实践意义的东西都具有合理性。

24 关于预防、亚健康和养生 虽然存在普遍的重治轻防的现象,但预防为主的思想毫无疑问是正确的。近年亚健康状态的提出,特别为非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开辟了一个很广阔的空间。中医的养生原理和方法,对健康人群、处于疾病康复阶段的人群,特别对亚健康人群,非常适合。亚健康是健康和疾病间的灰色地带,亚健康概念具有模糊思维的特点,亚健康的对策应当是综合性的,应当以调节平衡为原则,中医养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中医界应当大力推进亚健康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亚健康方向应该是一个有极大发展前景的领域。

25 关于药物的有效成分 张功耀先生《告文》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观点,那就是中医的复方不合理,甚至单味药也不合理,只有提纯为单体才是科学的。很显然,这是他所称之为化学医学的逻辑。药效作用是依赖于有效成分,成分复杂的中药乃至复方道理说不清,又难于研究把握,简直就是“异物入药”或者是什么有效成分都没有的“水”。我们不否认单体药物的合理性,它给人类与疾病作斗争提供了有力武器,但由此而否定中药饮片和中药复方的合理性也是片面和武断的。人类对天赐之物的应用,既有取其单一者,也有复合者,亦不乏混合者。就药物而言,不同纯度各有其利弊。单体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体内过程容易研究掌握,治疗作用针对性强,但针对的病理环节比较单纯,易出现副作用。人体疾病很复杂,往往需要几种药物的配合使用,特别是一些老年慢性病,常常多药同服,差不多就是混合物。其实适当地配伍用药也是现代西医经常使用的方法,比如复合维生素、复方降压药等等。如果从制剂学的角度看,赋型剂、助溶剂、溶剂、稳定剂、雾化剂……的使用在所难免,即便是现代的缓释剂、微粒剂,有哪种是真正以单体的形式使用的!如果按照张功耀先生的论点,除了有效成分,其它的都应该是异物入药了。中药的使用从来不拒绝去除杂质、异物、有毒和不洁的部分,否则就不用炮制了。中药也从来不拒绝提取,煎剂就是水提取,酒浸便相似醇提取,只不过没有提得那么纯而已。而现代的颗粒剂就是混合物,青蒿素之类的现代中药(我绝不赞成说青蒿素就成了西药,应该说是中药西制)就是单一成分。大多数的中药,不经特殊工艺提取,疗效经过数千年的实践考验,为什么不可以直接采用呢?我们可以与食物作一个逻辑学的类比推理:中药与食物成分同样复杂,中药的作用机理取决于有效成分而食物的营养作用取决于营养成分,许多中药和食物同样经过数千年的实践证明对人是有用的,营养和治疗同样是复杂问题,而且有些中药本身就是食物。如果按照营养成分决定论,那人类应该进食提取的营养素,人们的餐桌上将是三大营养素、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食物纤维则是近年才开始上桌的一道菜,这显然是可笑的。推理:按有效成分决定论来对待中药同样是可笑的。虽然类比推理是或然性的结果,但仍能提醒我们深思。这里的主要问题有二,与食物一样,人们对于成分极其复杂的中药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如多靶点的观点),包括所有成分的作用及其合理的搭配等未知的秘密,更不要说中药复方了,经过实践检验的事物,不能以人们的是否认识清楚来决定其合理性,理性的态度是,中药的单体成分作用强(如青蒿素)就用单体,有效部位合理(如多糖)就用有效部位,原生药好用就用原生药(如人参,是经历了医疗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有效的)。单体与复方的矛盾,实际就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差异,这需要寻求新理论的指导来解决,也需要各种新方法的建立。我认为,中药研究中“血清药理学”和“指纹图谱”方法就值得关注的。血清药理学的设计者非常智慧,他把血清划界为一个黑箱,不管什么药以什么途径在体内产生什么变化,它总要通过血清这一最基本的环节作用于靶点,因此载药血清的作用能代表该药的效果,这对于成分异常复杂的中药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指纹图谱则是以最先进的分析方法而得出综合的结论,它具有分析的精细性又有综合的整体性,这种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思路是发展的方向,值得称道。总之,对于人类的生命现象,人们的认识有限,对于其中的精神现象就显得更为贫乏。医学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学科,任何一种形态的医学都没有骄傲的理由,任何一种经过实践验证有用的医学体系,都有存在的必要。

3 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学科区别和中医药学的发展

前面,我们主要从实践第一的观点出发,讨论了中医药存在的合理性。以下我们以实事求是的观点简要地讨论学科关系,说明中医药学的位置和发展的方向。如果把科学划分为自然和人文社会两大部分的话,以数学、物理、化学为代表的,以研究物质世界为对象的自然科学极大地造福人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现代人无不沐浴在科学的阳光之中。在我们满怀感激的时候,人们也对自然科学释放出来的难以驾驭的力量感到恐惧,自然科学遭遇到伦理的屏障,自然科学需要人文精神。而且以还原论为主的现代自然科学体系,在思想方法上也需要向整体论(或系统论)的转化或结合,也需要从人文学科中吸取营养。哲学是对最基本的问题,诸如世界观、方法论的探索,是对人类知识的高度概括。但哲学的基础是所谓其他学科,没有人类在不同领域的知识,也没有哲学。哲学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思想和方法学的指导,但不能赋予宗教裁判的地位。在基础学科之外,还有应用学科,虽然应用学科有赖于基础学科的成就来武装自己,但它们也在不断地为基础学科的进步提供支撑和养料。我以为,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各种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像生态系统,虽然有不同的层次,但根本上是互补的,学科间有共性,也有各自相对的特点,而无至尊者可言。

31 关于学科基础 张功耀先生对学科关系的看法是很极端的,可以归纳为三个唯一,唯一来源、唯一道路、唯一标准。现代科学体系的主要发源地是希腊,但是否除西方就没有科学的起源?张功耀显然是赞成“中国古代无科学”的说法,这一命题虽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但我们还是感到奇怪,难道中国古代的数学、农学、天文立法都算不上科学!张衡、祖冲之他们也算不上什么科学家了。从张功耀先生的言论看,他的矛头并非仅仅是针对中医学,在他看来包括中医学在内的,非西方的一切成就都微不足道。既然只有西方有科学,当然植根于中华文化而流传至今的中医学的发展道路就应该被否定。张功耀认为古希腊的医学起源比中医早,更为先进,“但欧洲人还是告别了他们祖先遗留下来的草医草药,走上了化学医学的道路”,进而是生理医学、基因医学,按这个道理,中国早就应当告别中医。与西医学现代科学体系同步发展不同,中医学走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从迷信蜕变出来的世界各地医学的原始形态大体相似,都使用以草本为主的天然药物,形成了不同地域民族的传统医药,但在西医学的强势面前几乎都濒临灭绝,惟有中医药学仍然独具生命力,这除了数千年丰厚的经验积累外,中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重要原因。很难用简短的语言来准确全面地评价中医理论体系,我仅从学科基础的角度加以说明。个人以为,科学奠基于客观的真实,而萌芽于合理的抽象,一个学科必有其成为基石的支撑。[3]中医学的理论,并非如张功耀先生认为的那样“中医的绝大部分概念和陈述没有经验基础”。阴阳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它起源于阳光的向背,冯友兰先生说:“阳字本是指日光,阴字本是指没有日光。后来,阴、阳发展成为指两种宇宙势力或原理,也就是阴阳之道” [4]阳光的向背是一个基于经验的事实,对日出日落几近乎麻木的现代人来说,对于阳光的向背也许不屑一顾,然而在古人眼里则可能是他们的第一感受,没有阳光就没有生命!古人从阳光的向背显示两种不同的景象,抽象出阴阳的基本概念来认识世界是没有错的,阴阳观具有典型的辩证法思维。《内经》承袭和发展了阴阳学说,并以此认识人类疾病现象,建立了“八纲”的病理基础和调节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的治疗规范,时至今日,每一个中医从业人员,都能深刻体验到阴阳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指导作用。用现代的眼光,也可以把人看成为一系列对立而又统一的生理机能的有机整体,诸如合成和分解、吸收和排泄、兴奋和抑制、扩张与收缩(心脏、血管)、凝血与溶血、成骨与破骨、细胞的生长与凋亡、胆固醇的运转与逆运转, cAMP与cGMP,基因调控的正调控系统和负调控系统……,难道《内经》:“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道理就如此荒谬吗?中医有病的概念,诸如“疟疾”、“蛔虫”、“霍乱”、“哮喘”、“中风”、“风湿”、“癫痫”等这些现代病名就是借用于中医,但中医更重视的是“证”。如果说病是从病因、病理改变的复杂因果联系来认识疾病的话,“证”便是从疾病的不同时段(时间)和不同类型(空间)来看待疾病,病和证有经纬的关系,西医擅长病而中医擅长证。证是疾病存在的客观反映,疾病发展具有时间的阶段性,同一种疾病又表现出不同的类型,而多种疾病的某阶段又可以表现出相同的状态,这显然是真实的,证的概念抽象具有合理性。现代西医没有“证”的概念,但有疾病共同病理环节的认识,有综合征的表述,虽然与证不同,却有相似的认知方式。证和病可以互补,中医辨证并非是张先生说的“煞有介事”的做秀。和西医与现代学科体系同步发展不同,中医学独自走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它从中华文化中吸取营养来武装头脑,以直接观察的方法探索人体奥秘,从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进步。正因为如此,中医学才具有一些可贵的特质,它有古朴的宇宙统一和谐思维,而无征服自然的狂妄;它不分解客体来认识生命,为整体论提供了一种朴素的原始方式;它注重生病的人,而不是只是把目光凝聚在我们认识尚肤浅的病上……,这些都是医学发展到今天所需要的元素,而以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换来的经验积累更是无比的宝贵。我们没理由苛求古人,更不能嘲笑我们的先贤,在一些最基本问题的看法上,他们超凡脱俗的深邃目光,比之现代人浮躁而功利的头脑冷静和睿智得多。对我们还不能理解的东西,可以搁置,但不宜随便否定,金字塔可不是来源与现代科学体系!中国有中医,是福不是祸,将之抛弃则是罪!

32 关于科学标准 张功耀先生忽视学科间的差异,对科学的判断采用了惟一的标准,基本上是数理的标准。张功耀先生提出了“理性医学”的概念,似乎那才是称得上科学的医学。张先生的“理性医学”是源于他的“以形式化的推理为特征”的“理性科学”。不错,中医肯定不是这种形态的学科。其实现代西医也远远不是这种“理性科学”,数学以外的学科,恐怕与“理性科学”都有距离,物理、化学也不可能完全通过推理来保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人类对于自身的生命现象还有许多未解之迷,生理属性在物理化学层次上也许知道得多一些,但在生命层次的把握上就显得不足,而对于心理现象则所知甚少,对人的精神活动能进行“形式化的推理”吗?医学上的疑团一大堆,真正能解决的疾病为数不多!我不知道张功耀先生所说的“理性医学”在哪里?由于生命现象的随机和非确定性,特别是精神现象的复杂性,也许生命科学、医学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张先生所说“以形式化的推理为特征”的“理性科学”。生命现象包含着物理、化学现象,如果把生命现象简单归结为物理化学现象的集合就大错特错了。由于张功耀先生坚持以非生命科学的原则来判断一切,所以他对科学的判断特别强调了“明晰的原理关系或因果关系”。在非生命科学中,事物的因果联系的确表现得比较明晰,几乎是“铁的纪律”,然而这种决定论的观点,在生命科学里就变得不那么管用了,生命现象的分叉性、反馈性、混沌性、汇聚性、经验积累性、时间的不可逆性……这些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使得因果关系变得十分的错综而不那么明晰,有时呈现出一团乱麻式的网络状(神经网络、免疫网络、细胞网络……)。面对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广泛混杂的最为复杂的生命体,我们更需要高度智慧的概括,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来把握整体,而中医的思维有这方面的元素。张功耀先生举出“脉诊” 没有正常的参照而妄言异常来说明中医的描述连经验性都不具备。这再度表现出他对中医学的无知。中医对“脉”,是从快慢、节律、“形状”、“态势”等方面综合描述的,即便是今天,我们仍然难以通过数学和物理的方法,全面解析人的知觉所能感知的所有脉搏。对于这个高难度的问题,中医的先辈们是极其聪明的,《内经》有言:“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他们所采用的思维方法是“以不病调病人”,也就是说以正常人为标准来判断异常,比如对于脉搏的快慢就是以正常人的呼吸节律作为记时器来判断的,而这种以正常人为标准来确定正常值的办法正是现代西医所采用的普遍原则。中医针灸学在确定穴位位置时采用的同身寸法,进一步将标准个体化了,是更为科学的标准确定方法,学了三十多年中医的张功耀先生为何不知道?

33 关于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药学具有不同于西医学的确切效果,在理论上具有可贵的特质,我们在要求学术界和全社会事实求是公平地对待中医药学的同时,也应该事实求是地对待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在发展方面的困难,在不可能倒退的历史进程中,中医界不能总是在前进和后退中蹉跎岁月。个人认为,把回到过去作为目标和方向是没有出路的,因为这不符合客观规律,也不符合中医的历史(不同于张先生所说,中医药学发展虽缓,但仍然在积累式地发展)。我们应当回首过去,应当努力继承,那是为了新的出发,我们应该记住“有容乃大”的古训,吸取一切人类文化的优秀部分,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我们应当心平气和地对待现代医学体系,摆脱排斥性思维,中西医各有优势,对方的优点也常是自己的缺点,中医学两者即便不能结合也应互补,有竞争,但更是值得相互借鉴和学习的友军。我们应该摆脱封闭发展的禁锢,走现代化方向。我认为,中医的发展,主要受制于理论的瓶颈,传统、原始的整体思维很难为中医插上起飞的翅膀,中医的突破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生命科学中更高层次理论的出现,这种理论应该是分析和综合在高层次上的统一。中西医之间的分歧首先是认识方法的差异,一个是不断追求现象后面的物质基础,一个是通过现象进行整体的把握,精细确切与宏观全面显著不同。前者依托整个现代学科体系同步发展,中医则保留了原始整体性思维的火种,独自前行,发展的动力和速度不能相比。在现代科学从还原走向整体的时刻,是中医有可能振兴的机遇,以系统论、控制论、生态论等为代表的新理论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中医自身不具备独立产生新理论的条件,但可以为之提供一个初级模式,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第二是中医学的有效积累。这包括理论和临床两方面。中医理论有许多事必须做,需要再整理和深入挖掘,发扬优秀的,有活力的部分,绝对不能固步自封,神化中医理论同样违反实事求是的精神。临床疗效是中医赖以生存的基础,主要的任务是加强继承、弘扬传统、提高疗效,制定规范。临床直接观察是中医经验积累和理论研究的重要途径,通过临床进行中医方法学的研究应当成为重要方向。中药应与中医协调发展,如果脱离母体,只能成为西药研究的初级样品仓库。特别是中医的科研,必须解决低水平重复问题,不能是不想就跑,跑了之后还是不想。第三是人才的涌现,特别是杰出的大师级人物与大量精英人才的出现。中医学的确处于困难时期,要不被淘汰,只有奋起,让我们记住老子的名言:“反者道之动”!我们应该接过先辈智慧的火炬,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吸取力量,排除一切干扰,为中医药学的未来努力奋进!

参考文献

[1]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0.

[2] 陈文垲.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抑郁症中医病机规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5):276.

篇8

关键词 七年制 中医学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4.026

Abstract Currently seven-year training model in medicine has matured, but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also shows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ven-year medical training model in the current problems that exist, analyzed the causes and propose a way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of seven-year medicine.

Key words Seven-year training mode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re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l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市场对中医人才的创新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虽然目前的中医长学制的培养模式已渐趋成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目前,如何培养中医拔尖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医学七年制拔尖人才培养问题

1.1 专业意识淡化,课程设置冗杂

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设置较冗杂,除了中医类的专业课,还包含了较多公共课、基础课,西医学临床课。例如,我校2011级中医学七年制专业在入学后的第一年,中医学类的基础课程却安排较少,却开设了大量公共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有机化学、大学物理等,及西医的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等,而这些公共基础课程对中医拔尖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并没有什么作用。在第二学年至第四学年,才真正开始系统学习中医学,这样在无形中就加重了中医院校学生后三年的学习负担;新生刚入学后,中医学基本思维方法尚未建立,便开始学习西医基础课程,较早地建立了西医的临床思维体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临床思维体系的培养与巩固,等到接触“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学说”等中医传统理论,容易抵触。导致中医专业意识淡薄,或是对专业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厌倦。

1.2 忽视师承教育,缺乏中医思堆

师承教育是中医学教育不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及鲜明特色。①但是目前的中医学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授课为主,以老师讲授和教材为主,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没能够较好地重视中医思维能力训练,是一种灌输式被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整体的中医辩证思维,无法领会中医学的精髓所在。临床思维是指医生运用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认识活动,其本身病不属于医学理论范畴,而是一种基于医学理论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过程。其认识基础是中医的整体观和恒动观,讲究天人相应,五脏一体,形神合一,其临床是一种协调的活动及过程,并讲究理、法、方、药环环相扣,其思维方式和逻辑线路是一个独特的认知程式。②七年制学生应善于开拓和扩展思路,善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把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高度。中医学是一门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经验医学,要体会其中的奥秘,缺少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指点,很难发现其中的精深奥妙,中医学精髓的发扬和继承主要依靠师承教育。

1.3 临床技能不足,实践经验匮乏

中医学是一门临床经验学科,无论是基础或是临床课程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医的教学模式体现“早临床、多临床”和“理论与实践反复结合”的特点,具备了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③而中医学从整体入手的诊断模式以及独特诊断方法,只有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诊疗和操作中才能培养起来,闭门造车或照本宜科是不行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目前在中医学七年制实际教学中,普遍采用“基础一临床一实习”三段式的培养模式,学生临床实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1.4 专业学习有限,科研创新不足

中医学七年制拔尖人才培养目的是在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质量人才。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作为中医院校中一个的特殊群体,不同于本科生,也有别于研究生,不是照抄照搬研究生培养模式,也不是五年制年限的延长和课程数的增加,而是对中医学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而目前七年制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在课程衔接、管理方式等方面,在五年的本科学习阶段中,实际学习医学的年限只有三年时间,因为要除去一年的公共基础课和一年的本科阶段实习。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课程学习半年,这就要求七年制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研究生学习,临床实践学习一年,这就要求七年制学生掌握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而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要想熟练掌握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则有很大的难度。在最后的半年里,他们在忙于毕业论文的设计的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找工作,这样很难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容易使得他们放松了临床实践能力的学习和培养。④

2 培养中医学七年制拔尖创新人才途径

2.1 重视中医经典,强化中医基础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知识宝库的核心,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石和源头,学习经典是中医的特色,可以帮助后来者体悟中医理论中一些难以言传的内容。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流,不仅包含独特的中医理论、蕴含宝贵的经验,更是集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一体的宝贵财富。建立了“阴阳五行”、“藏象五系统”、“五行六气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等学说。首先应注意不要操之过急,经典之所以经典就是要我们慢慢去啃,如《内经》在学习时可以在读每一章节时配合翻译书,历代名家的解读,还有网上视频可以配着看,切忌浮躁,学一点是一点,搞通一点。培养中医拔尖人才就要加强中医基本功,强化其对经典的掌握。因此,我校中医学院每年通过举办经典诵读月,国医节,读经典、用经典知识大赛等活动,强化学生对经典的反复研读。

2.2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科研能力

2.2.1 优化课程设置, 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课程是培养人才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心所在,是影响培养对象的直接因素。为了适应医疗市场实际需求的不同,迫切要求我们优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要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与所分设的专业方向相适应的课程。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增强适应性及提高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此我校共设置了四个层次的课程:首先是第一学年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有中医哲学、中医文化、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是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课程,以使学生掌握中西医学基础知识,强化中西基本功形成中医的学习体系。然后是临床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以使学生在掌握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临床的思维模式。最后是专业课程,根据不同方向的实际需要,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如针灸推拿方向增设针灸和推拿方面的课程,如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等针推临床课程,骨伤外科方向增设骨伤方面的课程,如中医骨伤学、创伤骨科学、中医筋伤学等骨伤临床课程,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临床特色。采用小班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模式,开展自主性学习,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将教学与临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2.2.2 加强科研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科研能力是在的创新思维中不断提高的,及早地给学生灌输科研思想,为学生科研能力打好基础。在第六学年,开设科研思路与方法、统计学方法等相关课程,组织有经验的教授进行与相关科研的讲座,对每1~2名七年制学生配备一名导师,指导中医七年制学生开始选择研究方向,阅读和整理相关综述,并在学期末组织开题报告,对其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捕捉能力,使学生掌握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⑤从而巧妙地解决了七年制学生时间短的弊端,使得学生的临床实践时间和课题研究时间相一致,都达到一年半。

2.3 加强临床训练,突出个性化培养

中医学的实践性体现在,其理论、教学效果、价值均要通过临床实践来检验。临床实践能力是培养中医临床型拔尖人才的关键。而临床教学质量是关系到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直接因素,脱离临床而一味地理论教学往往容易出现问题。首先,让学生早期接触医学,精简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在第一学期就开设中医基础、人体解剖学等医学基础,从而增加学生临床实践的时间。从大一至大三每年暑假可以安排暑期见习,真正实现早临床。师承名医,少走弯路,缩短成才周期。名老中医以自己的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中医经典理论学习,经典与临证的相结合,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寻找中医方证对应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其次,对于中医拔尖人才管理采取基础和临床双导师制培养的小组式管理模式,不仅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同时还提高中医拔尖人才的科研与临床实践等能力。⑦研究生阶段学生可以向基础导师请教理论问题,还可以跟临床导师临床学习,跟小组老师请教其他问题,充分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培养模式,而且能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注释

① 姚魁武,薛燕星,熊兴江,等.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9):952-954.

② 陈楚淘,李点,何清湖.中医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6):39-43.

③ 王岚,刘中兴,郭静,等.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技能考核模式探索[J].中医教育,2014.33(3):56-58.

④ 李友白,郭胜伟,李爱民.中医学七年制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4(10):115-116.

⑤ 刘慧萍,喻嵘,葛金文等.基于研究性教学培养七年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62-63.

篇9

关键词:循证医学;研究生培养;科学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212-02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即遵循证据的医学,它是国际临床领域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是一种重证据的科学思维方法[1]。随着临床医学、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计算机互联网等学科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兴起,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已成为21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分为“医学科学学位”(科研型)和“医学专业学位”(临床型)两种类型。临床型研究生由于缺乏较为系统的科学思维模式的训练,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能很好地利用科学的思维模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科学问题。因此,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尤为必要。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只限于临床能力的培养、导师经验的总结和临床综述的写作,还应立足于运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其全面的临床思维能力、严谨的科研思维意识、系统的科研方法和综合的创新能力和素质。通过运用循证医学思维模式解决临床实践中存在的实际科学问题,可使临床型研究生能有效运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发现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然后再利用循证医学的重视证据的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遇到的临床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以循证医学思想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

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临床型研究生培养的前提条件。目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新入学的临床型研究生的质量参差不齐,高分低能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研究生入学后,要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重视知识结构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如图书馆、校际资源等,学习掌握一些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尤其加强循证医学理论知识的培养,提高个人综合水平与能力。通过把临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了解相关临床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科学评价以获得最佳证据,从而深刻理解循证医学思想指导临床实践的科学性。以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可快速提高研究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意识,为今后利用循证医学知识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临床科学问题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以循证医学思想拓展医学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

临床科学是一门基于实践的科学,而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实践科学中决定临床医生医疗水平高低的关键,也是医生对疾病理性认识的过程。临床思维能力包括临床观察、判断、分析、综合和预测能力,这种能力往往通过分析病例、解决具体问题等方面表现出来。临床思维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详实的临床资料、扎实的理论知识、高质量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循证医学作为基于临床证据的医学,其本质是一种实践,是将医学研究产生的原始证据不断总结、提炼、整合,进行二次应用的过程。循证医学可以把临床思维的模式科学化、系统化,可以更好的为临床思维的创新提供动力。将循证医学引入医学教育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合格医学生。一般认为,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临床型研究生通过临床见习和实习以及遵循循证医学研究的思维模式,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临床实践的精华与理论知识有机系统的掌握扎实并系统地应用循证医学思维模式加以指导,同时尽可能多地参加各学科的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会诊、术前讨论及术后总结等,进一步扩大知识面,理解并掌握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开拓思路、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以循证医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机制

传统的教学模式禁锢了临床型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性人才。因此,在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积极采用循证医学的手段和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基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教学手段。通过对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典型病例,凝练出科学问题,运用循证医学思想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分析汇总相关的解决科学问题的证据,并客观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临床重要性;通过将教师的授课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串联起来,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临床专业课知识组织研讨,归纳总结病例并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思考。带教老师通过让学生利用各种数据资源查询相关临床的研究证据,审慎、客观地寻找出最可信的证据,提出最佳的治疗方案。通过利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模式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以循证医学思想加强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临床型研究生经过系统科学的培养与训练,是未来临床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而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于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临床型研究生在科研选题时,需要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即要求其研究选题一定要结合临床实践,并将科学训练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临床实践的全过程,通过培养研究生敏锐的科研思维洞察力,不断在临床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科学手段与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临床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通过运用循证医学的思想与方法对待现有的医学理论,敢于质疑与挑战现有的学术观点,通过寻找各种科学证据,解决自己遇到的疑问,提高科学思维与综合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因此,临床型研究生在进行科学选题时,以循证医学的科学思想为指导,发现提出和解决科学问题的突破口,也是提高临床型研究生系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研究生文献阅读的能力

循证医学是利用新的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是科学、系统的思维研究方法论。医学研究生对于专业文献的阅读是提升专业素质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医学研究生对于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除了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以外,还可以通过大量阅读相关专业文献,汲取他人宝贵的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与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临床型研究生在进行科学选题时,在导师的指导下,也要经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找到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的突破口,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目前很多医学研究生缺乏提出自己科学问题的能力,主要与知识面狭窄、阅读文献过少、不善于总结有关。通过大量调研阅读相关文献,以循证医学的科学方法找到提出科学问题和解决科学问题的突破口,也是提高临床型研究生系统科学思维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重视培养医学研究生科研写作能力

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所特有巨大精神财富,而科研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承载与传播。人类的医学知识具有传承性,科研论文的撰写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写作能力。在研究生临床实践过程中,导师通过指导学生撰写个案报道、病案分析、文献综述等,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总结与科研写作能力。因此,通过撰写科研论文进一步促进临床型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提高和综合业务能力的增强,从而真正达到研究生培养的目的,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奠定基础;在科研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以循证医学思想指导科研写作的全过程,通过撰写科研论文进一步促进临床型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提高和综合业务能力的增强;通过协助导师进行各项基金课题的撰写,根据导师提出的思路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知识凝炼,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综合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真正达到研究生培养的目的,也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医学研究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循证医学是新世纪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临床水平的重要途径。利用循证医学的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并加强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对临床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一名合格的医学生不但应具有精湛的医术,还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并能及时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将循证医学知识运用于临床教学以及临床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教师和临床研究生中应进一步普及循证医学理念和知识,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树立终生自我教育的意识,树立科学严谨的思维意识,从根本上促进临床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为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宽生.循证医学思想与临床研究生科研[J].循证医学,2003,3(1).

篇10

1.旨在把中医学融入现代科学之林的中医现代化事业是150 多年来一个连续不断,并已取得很大进展的进程。

尽管中医现代化有多个侧面,如教育体系现代化,科研体系及程序现代化,诊疗技术现代化,临床病种现代化等,中医理论现代化却是其唯一决定性部分。

传统中医理论是具有自然哲学特征的非实证性为主要表现的理论,这种理论只有形式上的意义,中医学的实质是长期积淀的经验,中医理论现代化就是建立新的与现代各种科学理论有共同特征的以实证性为主要表现的中医理论,使中医从自然哲学、经验科学成长为理论科学。简言之,即"夫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王清任)

理论科学相对于经验科学的优势,一是真理性强;二是在发展上常呈质的飞跃的加速型发展。就医学而言,即"基础医学每前进一步,临床医学就会前进十步。"这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的意义。

2.经验和理论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两种知识类型。经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观察体验,属感性认识。经验蕴含着真理,但具有表象性,主观性,偶然性等缺点。理论是人对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规律的认识,属理性认识。

理论科学以"大"理论为标志。即①学科的知识体系以理论为中心构成 ,理论是学科的代表;②理论发展是学科发展的动力【1】。经验科学则相反。

自然科学发展史表明,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经验性知识为主,如灌溉技术,造纸术,历法,火药及指南针的发明,铁的熔炼法,丝织技术等;而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主要则是理论,如太阳中心说,万有引力定律,光的波动与微粒说,氧化理论,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相对论,量子力学,板块构造理论,系统论等以及在理论指导下的技术如电力技术,放射线技术,原子能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2】。医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古代总结了许多治病经验, 而近、现代医学则是从《论人类机体的构造》开始【3】。

3.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已完成了相当大的工作量,①研究全方位采用了从现代哲学、科学哲学、现代科学各学科的原理及技术、方法。如80年代初兴起的中医多学科研究;②研究在中医学各领域如生理、病理、治则、药理、经络等全方位展开及发展;③研究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符合现代科学理论实证性特征的多种现代中医理论;④上述理论已有相当成熟度而有大量现代中医理论专著出版。如:《现代中医生理学基础》(季钟朴)、《中医免疫》(刘正才),《中医病理研究》(匡调元),《中医体质学说》(王琦),《祖国医学肾的研究》(姜春华)、《中医理论现代研究》(沈自尹)、《舌诊研究》(陈泽霖)、《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危北海)、《中医药药理毒理与临床》(李广勋)等。上述几方面表现甚至在现有水平上出现了"饱和"迹象。这些工作无疑是中医现代化事业的最重要进展。

但是,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并未使中医学出现从自然哲学、经验科学向理论科学的转变,①中医学框架没有改变,显示其知识体系仍以经验为中心;经验是学科的代表。②中医学的发展动力仍是经验的总结。新的辨证方案、新药的产生仍靠临床医生个人经验积累。中医学仍呈缓慢的经验积累型,而非理论科学的变革、加速发展型。

总之,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产生的现代中医理论呈现与其学术性质、成就不相称的"小"理论特征。

"小"理论特征损害了对这一事业的信任。理论研究可有可无的想法带有普遍性。在证候实质研究领域,出现了以"药方法理"研究及"病-方"研究取而代之的想法,经络实质研究的必要性更经历了大的波澜。证候发生机理研究在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中未受重视。中医多学科研究转入低潮,等。

"小"理论问题直接阻碍中医理论现代化及中医现代化进程。

二、现代中医理论发展的非主体定向

1.现代中医理论处于上述从理论上应该发挥作用而实际上并未发挥作用的困惑之中。对这一现象之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习惯上从三个方面进行:应用现代科技,接受实证性方法论,中医特色与优势。但在这三个方面上,现代中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已与现代科学理论同步,而问题仍未解决。这是因为这三个方面涉及的分别是形成理论的新、老方法关系,新、老方法论关系,中、西医理论关系,而未涉及这一现象的实质--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2.现论科学之所以具备"大"理论特征,是因为在理论与经验的关系上,理论发展具有主体性。表现在:①理论发展的目标是无止境地追求对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其起点是这种认识的不完备性的存在。理论发展的目标、起点包含但又不局限于对经验的解释和经验提出的问题。例如:对大西洋两岸地形的相似性这一现象的解释在大陆漂移说受证实以后已完成,但大陆漂移说的内在逻辑要求把其研究扩展到海底,从而形成海底扩张说。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整合、统一则形成板块构造学说。而板块构造学说今后又面临着自身运动机制及运动历史两个理论问题。从狭义相对论到广义相对理论的演变则起源于把相对性原理推广于非惯性系的逻辑合理性。广义相对论更提出了引力波、光线在引力场中偏转、引力场影响时间快慢、物质场统一理论等超出当时或现在经验、实验可及范围的预测。②由于经验具有表象性和理论具有本质性,对同一事物所形成的经验知识体系和理论知识体系必然不同且以后者为判断标准。所以,理论知识体系对于经验知识体系关系的本质是改造而不是证实。例如:进化论的产生改变了生物的人为分类法。

3.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之所以有"小"理论的困惑,是因为在理论与经验关系上,理论发展失去了主体性,成为经验的附属。①把理论发展的起点和目标局限于对经验的解释;②以经验知识体系作为取舍理论知识体系的标准,认为后者对于前者关系的本质是证实。

对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一贯、最高要求就是理论解释、证实经验。汇通学派的恽树珏鉴于"中医尽能愈病,总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而倡"若要捍卫中医,则需将其晦涩之处诠释明白,使举国皆能明了,然后能伸其说。"至当代之研究,虽所用科学技术与恽氏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指导思想却无有出其右者。如"把中医黑箱变成白箱","用现代语言阐明中医科学内涵",经络研究上"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实质"方针,控制论证明了"中医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环核苷酸研究"证实了阴阳学说",证候理论研究均称为"实质研究","机理研究","药理研究为'通里攻下法'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医急症研究上"临床提要求,剂改走在头,全力夺高效,说明跟在后","宏观病理微观化"等,均是仅仅把理论作为一种说理工具。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公认地在很大程度成了一种解释,证实性研究。阴阳学说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研究,中药理论研究,复方药理研究,治则原理研究等,述其要者均只是对中医已发现之经验,做出"从现代科学技术来看也是有道理的"这一说明。

对现代中医理论与经验不相吻合之处则认为不宜接受。如在证候实质研究中微观指标的低符合性一直是导致否认这一研究的重要理由,而不认为这正是理论超越经验的起点【4】。或是以"求同思维",避而不谈。

这就使现代中医理论失去其理论意义,而成为经验之现代训诂。

三、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发展

1.所以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应建立主体性,从而使中医具有"大"理论特征而成为理论科学。

2.中医理论的主体型发展并非于今斯有。《内经》即是典型的第一次。《内经》的阴阳五行、精气神学说、脏象气血学说、经络模型、术数理论均直接移植自古代哲学【5】,这种移植所考虑的是理论本身的逻辑自洽及完善, 并不囿于对医学经验的解释,甚至并不考虑多少医学经验。并依理论体系而重构其经验。

《内经》理论的主体性使其能发挥理论的作用。后世之医学经验(如《伤寒论》均依靠与此理论建立联系而被纳入中医学体系,经验的变革与发展(如金元四大家,温病学说,当代之肾实证,肝阳虚论)均要先在此理论中找出依据。

但《内经》之理论缺乏实证性,故其主体性及作用仅是形式上的。这也是中医理论现代化工作之缘由。

3.现代中医理论的主体型发展是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发展。这种发展即:从发展的起点看,不受经验范围之限制,可启于中医经验未达之任何领域,可启于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可启于解决理论在逻辑上不完善性之需要。从发展的目标看,不受解释经验之限制,而在更深更广地把握医学有关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超出经验范围的预测,产生超出经验范围的应用技术。故研究主题也不限于"××证(药、治法、经络等)机理研究",而多是"人体生理(病理、药理、遗传等)学研究"。在理论知识体系对于经验知识体系上,应着重在"求异",并发挥前者对后者的判别,改造功能。

4.现代中医理论的主体型发展已有一些例子。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自序》中开宗明义的说:"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即说明其研究主旨是不受临床经验束缚之纯理论研究。

一些"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概念"如微观辨证,潜隐性证,生理性肾虚等,均在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扩大了经验性诊断的范围,虽然这种扩大并未改变原有经验性知识框架。

证病结合研究提供了单纯证、病研究所不能揭示的许多信息,据此有人提出应建立中西医统一之"疾病状态组合学",研究中医病、中医证、西医病、西医证之分期或分型等疾病状态自身及相互之间更广泛组合之病理意义。这是现代宏观中医理论研究对辨证施治体系之改造和扩展。

从证候机理研究成果看,证候间各微观指标之改变互有交叉,因此可依据微观指标改变对原有的证候体系进行多角度重新分类,以辅助或代替原有分类。

从经验表象而言中医证候与西医病之间似有明显区别,但多年来对此之证实性理论研究并未给二者建立具有本质性差异的定义。这从反面推动了对证、病的统一认识。

5.现代中医理论与现代西医理论必然是一体的,或:只有唯一的现代医学理论。所以,现代中医理论发展除了无止境的创新外,一大方面工作就是引用已有之现代西医理论。后者同样存在理论主体性问题。

参考文献

【1】[苏]п·д·拉契科夫著 韩秉成等译 科学学--问题·结构·基本原理 科学出版社 1984

【2】潘永祥主编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

【3】[西德]文士麦著,马伯英等译 世界医学五千年史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