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养生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中医养生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责任意识 培养
1、引言
高中历史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了各个方面,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关于责任意识培养的资源。所以,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历史以及掌握历史这方面,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通过各种历史事件看到丰富的内涵,领悟到历史对现实社会的重要意义。
2、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责任意识的主要内容
历史作为一门典型的综合性学科,它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来促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因而,历史教育的本身就应该是关于社会责任的教育。总的来说,责任意识的教育一般分为忧患意识、社会参与意识、自强意识以及协作意识这几个方面。
3、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责任意识的策略
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责任意识
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最终所获得的学习效果。如果一个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他就会勇于面对困难,并且战胜困难,具有强烈的自信心,无比坚信自己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学习兴趣是一个学生心里甘愿去做、去完成他认为有价值或者是重要的工作,并且努力追求完美的一种内在驱动力。这种学习兴趣会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当中建立自勉、自立、自尊、自强的良好品质。因此,如果激发了学生对与学习历史的兴趣,就能够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目的。
3.2传授历史知识,培养责任意识
3.2.1合理充分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
当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意识。例如,当讲这个部分的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北大校徽作引导,以此来提示学生将这个设计像想象为一张充满悲愤的脸,一张哭泣的脸,一张哀伤的脸,这样,就可以达到提醒每一个在深重的灾难中生长的中国知识分子,永远都不应该失去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3.2.2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意识,而且,还能够加强学生关于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例如,当讲到这个部分的历史内容的时候,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国共两党在当时没有相互合作 ,那么最终中国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呢?”这一问题,能够引起学生们热烈积极的讨论。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不仅能够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意识以及协作意识。
3.2.3通过具体的历史情景来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意识
比如,当讲到这个部分的历史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抓住时机,让学生们分析在当时各个群体他们所处的情境,同时,要求内容要与课本内容相符合,学生可以以群众、林则徐的身份,也可以是以侵略者的身份,甚至还可以是以当时的道光皇帝的身份来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在学生充分发挥他们想象力的过程当中,他们不仅对课本的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而且还能够加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3.3开展实践活动课,培养责任意识
3.3.1开展历史专题活动
专题活动,即基于某一事件或者某一专题,开展专门的课堂讨论又或者是其他的教学形式。像这一种围绕着某一个特定的历史主题而开展的教育活动,能起到直接、有效、灵活的作用。开展历史专题活动,不但能够加强历史知识和现实之间的联系,还能够加强历史知识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这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意识方面能够起到独到的作用,因而,在历史课堂上应该大力运用历史专题活动。
3.3.2编演历史课本剧
在历史教材中,有特别多的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融入到课程当中,安排组织学生进行编演历史课本剧,对历史中的角色进行扮演。这样,能够使学生们在探究中感悟以及体验到社会时代变迁所带来的种种变革,从而能够达到培养学生们作为未来时代社会主人翁责任意识的目的。
3.3.3举办分组辩论会
举办分组辩论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们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起到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作用。例如,当讲到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的时候,对于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得与失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进行辩论,一个小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失,另一个小组则是得。通过辩论,学生不仅分析了历史问题,掌握了历史知识,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4、结语
总之,应该认识到对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加大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力度,必须全面落实历史课程标准,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当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还有很多途径可以加强对学生们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学生们责任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乌当中学)
参考文献:
[1] 朱汉国.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J].中国科技信息,2005(4).
篇2
那么,如何辨别养生宣传中的是非问题呢7我主要想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对当前养生宣传中的一些糊涂观念、错误导向如何进行辨别;第二个是告诉大家中医的养生理念究竟是什么。
养生热与养生乱
养生热跟生活水平有关,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养生需求的提高是正常现象,人人追求健康长寿是积极的生活态度。近年来出版物、电视、网络、广播没有不讲养生的,在书店最显眼的地方,摆的大体都是养生书,广播、电视的黄金时段播的也都是养生节目。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出版健康书籍的超过二分之一,每年我国出版的健康书籍有1000多种。国人买书的投入,每年增加的比例是12%,而购买养生书籍的投入,每年增加25%。有人说养生书是中国家庭的“红宝书”,普及率非常之高。养生热从城市到农村,到处都可以体验到。面对如此汹涌的养生潮,面对众多专家念的养生经,老百姓既感觉兴奋又感到困惑。有人说。菠菜豆腐同食有害,不能同食;有人说,老祖先几千年就是这样吃法,也没见吃出什么毛病来。有人说,糖尿病是富贵病,许多人都是吃死的;有人说,糖尿病不能过于限食,90%的糖尿病都是被饿死的。有人说,肿瘤患者都是被药物毒死的i有人说,90%肿瘤患者都是被吓死的,如此等等。“健康问题究竟应该相信谁”的问题。终于凸显出来。很多老人说,买了一辈子菜、做了一辈子饭,现在不知道如何买菜、做饭了。如果不能正确解决养生理念的问题,所涉及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而且和我们的国计民生要发生直接联系了。
当前养生热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我简要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是偷梁换柱,把各种说法都寒入养生 中医养生是门科学,它既来源于生活,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又不能与生活和文化画等号,因为它是经过中医学研究、改造、升华之后才形成的。我们不能把文人书中记载的个人生活习惯、老百姓自己总结出的个性化生活经验都冠以“中医”养生的帽子,更不能把伪科学的东西强加给中医。我举几个例子,有人宣传喝生蛇血、吃生蛇胆、吃活泥鳅,其说辞是以类相求,同类相生。中医理论确实是有这样的说法,但中医是发展的,茹毛饮血的落后早已被祖先认识。当没有条件吃熟食的时候,人不得不吃生食。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的饮食带来了质的变化,人们早就不再以吃生食为基本生存条件了。生食带来的卫生问题,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其带来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触目惊心。有报道说,生活在南方,有吃生海鲜习惯的地区,寄生虫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调查发现,有一个村庄56%的男性青年都感染了寄生虫病,与他们生食或半生食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非典”的教训记忆犹新,也与生食某些小动物肉不无关系。还有一种说法,吃生鸡蛋能润喉清热,有人吃了之后喉咙疼痛的症状确实好转了,因为鸡蛋是凉性的,鸡蛋有清热解毒之效,这个说法与中医理论相关,中医确实讲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但古人处方中早已不用生食鸡蛋了,说明人类对生食问题已有了成熟的认识。如今,生食鸡蛋造成的感染问题屡有报道。细菌感染之外,如果不做熟,鸡蛋中一些物质对消化和吸收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古代一些生活习惯确实被中医引了进来,但是经过中医选择、提炼并提升到科学水平。还有一种说法,借酒消愁,因为魏武帝曾经讲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话。中医对饮酒问题,是从两方面认识的:一是无损害饮酒,有益于人。无损害,就是适量,健康的人可以稍微多喝一点;二是肝脏有问题的人,喝一滴都是有害的。中医也同时强调:“过饮不节,杀人顷刻。”这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喝得迷迷糊糊,就是醉酒,醉酒就是乙醇(酒精)中毒,借酒浇愁愁更愁,心病未去新病来。更有甚者,有人把一些不健康的民俗也拿来当养生知识讲,其结果肯定是既背离医学也危害人民健康的。
二是以偏概全,抽调中医的个性化理念中医学有三大特点:一是天人相应观,二是整体认知观,三是辨证论治观。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不是“斗”;提倡从整体看事物(人体),不能机械分割;提倡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能用单一的方法去处理问题。广东人和黑龙江人、老人和孩子、男性和女性、健康人和不健康的人,绝不能用一个公式去要求,提倡全民去吃某一种食物,这不符合科学。中西医有不同的理念,各有所长。有人用打比方的方法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说中医的法宝是望远镜,西医的法宝是显微镜:中医从整体上对人进行认识,西医把人体进行分解,细了再细,直至细胞,基因;中医治的是生病的人,西医治的是人生的病。中医看病,男性、女性、老人、孩子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体质,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同。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中国有中西医两种力量,这是人民的福气。中西医的结合,扬长避短,中国的养生、中国老百姓的健康一定会得到更大的益处。一些养生介绍忽略了中医的这些基本思想,不管自然的客观规律和个体的差异,用固定的模式和的方法,片面强调事物的某一个侧面或层面,很难达到中医学要求的养生或防病、治病的效果,给民众正确认知中医学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三是圆囵吞枣,混淆食养与食疗的概念
民以食为天,中医学非常重视食物的保健问题,这也是当今健康养生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今讲饮食养生的书居多,讲饮食养生的讲座也最多。如何体现出中医学的特点问题,却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也是民众首先需要弄清楚的。中医在饮食养生上有两个概念是不能混淆的:一是药食同源,许多中药既是人们的食物,又是治病的药物;二是食补(食养)与食疗(药攻)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譬如绿豆,人们使用它本身没有什么过错,关键是如何给它派用场:如果作为食养(食物),利用的是它的食性(性味、口感、营养成分等),只要体质、喜好和节气符合就可以选用,用量以食论;如果作为食疗(治病)时,它就成了药物,必须有严格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用量,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一些所谓的养生专家混淆了二者的概念,误导了民众的正常生活。出问题是迟早的事。
四是瞒天过海,夸大某些药物或食物的作用任
何药物和食物的作用都是有局限的,在养生和治疗疾病方面,任何食物和药物都不能包治百病,没有唯一性和“最好”、“最坏”之分,是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选择、多项选择的。不分青红皂白让全民都去吃某种食物、让所有的病人都去用某种药物是不科学的,是脱离中国国情、民族习惯和中医基本思想的。不少养生宣传中都刻意要求大家去吃某一种食物,把它说成“唯一的”、“最好的”,这显然不是科学态度,起码不符合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全国人都去吃某一种食物,这行得通吗?事实上,人对于食物有很大的选择性,并不是人人都要吃某一种食物的。错误的导向,加上一些人的见利忘义,养生问题的路非走偏不可。
五是混淆是非,迎合以补为尚的世俗偏见很多人把养生与进补画等号,以为补比泄好,补出问题了,还不以为然;泄不出问题,也不乐意接受。女人都要补血,男人都要壮阳,六味地黄丸成了万能保健药。过分养生既不是中医的理念,也不是西医的理念,不符合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也不符合国情。不要说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即使是很富裕的国家,养生理念也不能是这样糊涂的。养生与进补是不能画等号的:首先是要弄清需不需要补,二是要解决怎样补、补什么。中医把补法分为平补、温补和峻补三类,要根据人体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不同类型辨证选用。如果运用得当,对体质虚弱、久病体虚的人是有一定作用的。如果运用不当,会出现各种毒副作用。千万不要盲目进补,也不要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中医从来没有说过,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黄帝内经》中就提到“毒药疗疾”的问题。只不过天然植物药的毒副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比化学合成类药品小一些,这也是事实。中医的进补原则是无病不用补,无虚不可补、火大不能补、阴虚不受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补法,盲目进补贻害无穷。
如何擦亮眼睛,正确选择养生专家和书籍问题?
第一,是作者(讲座者)必须得是有学术职称的正牌专家。第二,编写、讲座的背景应该是他本人所从事的领域,那些从事文化研究来讲治病,从事骨科工作来讲内科,肯定讲不好。我认为,专家的价值就在于专。如果写养生书、讲养生知识的人是万事通,什么都会,我建议大家打个问号。第三,是看策划者和组织者的背景,他们的目的必须是公益的,如果养生讲座讲的就是某种产品如何好,还硬性动员你去买,肯定有问题。另外,对出版社也要有选择,国家新闻出版署规定,医疗出版物的出版单位要有医学资质,必须拥有5位以上医学经验丰厚的专业编辑人员,其中两位是必须具备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
中医的养生理念是什么
篇3
1.《周易》是一部什么书?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代关于研究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中国自然哲学典籍,阐明自然宇宙之理,人生之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开山著作。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被列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称为中华第一经。
《汉书・艺文志》中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做八卦。”这一观点在二千年来基本未变。三圣是指上古伏曦画八卦,中古的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系以经文,近古的孔子传十翼。显然,《周易》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从西周至战国由“卜筮”或哲人共同完成的一部经典著作。
2.《周易》对养生学的影响
自古以来就有“医易相同”和“医易同源”之说,中国唐代大医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知医。”充分说明了《周易》对中医学的重要影响。在养生学方面,《周易》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点,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周易》养生思想的核心―――人生知变、应变、适变三大生存法则。
l.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易・系辞》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素问》指出:“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这就是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整体模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更能体现中医养生学的整体调节优势。
2.居安思危的预防观。《易・系辞下》指出:“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在卦辞中指出:“君子思患而预防之。”《周易》明确提出了未病先防,居安思危的预防为先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后世医家和养生家都非常强调预防为主的防病健身原则。
3.奠定了中医养生原则的理论基础。《易经》的哲学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医养生学理论,使中医养生的理论更完整。除上面所提到的,还有很多理论原则亦源于易经。如,万物本原的天道观,动静互涵的运动观,阴阳和调的平衡观,顺应天时的达生观,柔静顺缓的静养观,抑阳益阴的调养观等。
道家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老、庄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养生产生过重要影响。
养生理念: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以柔为贵、弱者变强和重人贵生。
1.道法自然
宇宙自然。为什么条条江河归大海?为什么春去冬又来?为什么月球围绕着地球,地球围绕着太阳,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依照某种规律旋转着、运行着,片刻不息?这,便是宇宙,便是大自然。
“道”的内涵。“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为博大精深的哲学概念,它体现了自然万物的本原和运动变化的法则。简言之,易学旨在论一阴一阳之道。《周易》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情以至于命。” 其核心内容是讲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天地万物是由“道”所产生的。道教养生学以道教的宇宙生成理论为依据。《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规律仍为自然无为,必然要逆人欲之所为。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乃是通过对社会矛盾的观察和思考提出来的。无论在政治或人生态度上,都主张自然无为,即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发地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状态。这种观念称为“生态智慧”。“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 这说明人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能分离,得“道”即可长生,违“道”只能短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
2.清静无为
老子倡导的静神养生观,其精髓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少私寡欲”和“无为处世”。“少私寡欲”是养生的内涵,“无为处世”是养生的方法。
虚静。老子认为“重为轻根,静为燥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不仅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在繁忙中静下心来。故宜“致虚极,守静笃”。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面对世事纷争,能够致虚守静,就可把握根本。他极力倡导“无欲”、“无求”、“无知”、“无为”的思想。其意是指要淡泊无为,无忧无虑,返朴归真,处于自然状态,保其精神,全其性命。
无为。《道德经》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在生生化化中反复运转,但无论怎样运转变化,都是源于“道”的本体,事物的对立面正好体现了“道”的运动。这句格言告诉了“有道无”又从“又到无”的深刻哲理。指导人们共同实现“无中生有”、“有生万物”的目的。
《道德经》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其义是修道者要天天反省自己,减少杂念,直至没有杂念,就能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名言,不能望文生义,要领悟它的精神境界。
“无为处世”的含义有如下三点:无为是相对有为而言,含有一种相生相成的道理;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即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勉强作为;无为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没有贪欲、杂欲,但不能没有发展。没有杂欲是一种美德,但创新是一种社会责任。若仅仅满足安贫乐道,止步不前,幸福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把“无为而无不为”理解为“在无为中生存,在有为中发展”。才能有健康的身体,稳定的生活。
3.以柔为贵、弱者变强
老子对“道”的解释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所讲的“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弱”,老子恰恰看到弱而无用的东西之大用。例如,“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强”,“洼则盈”,“曲则全”,“后其身而身先”,“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守柔曰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的相反相成的“相生”原理
老子的“相生”思想既包含一般意义上的相互为好,相互共存,相互共赢的含义,有包含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的法则,即“有无相生”之义。
“弱”和“强”是相反相成的。正如《老子》第二章指出的“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现实世界中所有价值和存在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弱者变强”的原则
对于“弱者变强”老子不是主张用人间的斗争和竞争。因为老子认为“弱者”本身,就是为了打破人类社会竞争和斗争所带来的反作用。老子虽讲“柔弱胜刚强”,但这里所指的“强”,并不是指人类社会中的强者所胜。这里的胜,包含着相生,即排除斗争和分歧的,结束斗争的“相生”的胜利。不是战胜“强”的“弱”,并成为强的东西,而是追随“反者道之动”的道走向“相反相成”。实际生活中以柔克刚的例子很多,如,“滴水石穿”,“以弱胜强”,“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等。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如果经常处于柔的状态,则可避免过早衰老。这种贵柔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守柔曰强”健身的方法
中国传统的健身术也是以柔见长,如导引、气功、太极拳、导引保健功等。
4.重人贵生
“重人贵生”既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命题,也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家提倡乐生、重生,鼓励人们去争取天年,最高理想是长生不死。在养生手段和原则方面,形成了修炼观点。
性命双修的思路
“性功”,即指精神意识和思想道德的修炼;“命功”即指对身体保健的修炼。全真派的开创者王重阳在《五篇灵文》中指出:“命无性不灵,性无命不立。”将形体的修炼和精神意识合而为一。
形神兼养的思路
庄子养生主张养形和养神并重,倡导去物欲以养形,致虚静以养神。 《庄子・达生》曰:“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庄子・刻意》曰:“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其作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对防病健身很有价值。1975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上有男女锻炼的不同姿势44式,为研究先秦导引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众术合修的思路
道家在理论上强调“生道合一”,在实践上重视众术合修,这是对后世道教养生学的一大贡献,并对其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老子练玄玄功,称为玄玄上帝。后世道家功法很多,如炼丹、服气、导引、房中、服饵、画符咒语、环境等等。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学派创始于春秋末期,后世把孔子、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被后世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封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影响很大,自然也影响到养生学。
养生理念:修身养性:仁德、孝道;中庸平和:和为贵,欲而不贪;饮食养生:美食、卫生和兴趣广泛:“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修身养性
倡仁德――施“仁”于人。儒家宣扬“仁”的学说,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讲孝道――敬老爱幼。《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者寿”。孔子提出“仁者寿”,“智者寿”。“仁”是修养品德,勤奋学习的结果。仁德之人乐观大度,没有忧愁。孔子明确告诉后人说:“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勤奋好学的品德是孔子所提倡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治学精神。“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德之君子,心胸开朗,积极向上,精神乐观豁达,使自己处于平衡状态。社会调查证明,与人为善有利于健康。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凡与人为善的人其死亡率明显降低。
2.中庸平和
“和为贵”的人生理念。孔子在《论语》中曰:“礼之用,和为贵。”《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和”就是强调“天人调谐”,其包括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共生共荣、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和”的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生健身之道,也是经商发财之道,社会发展之道。
“欲而不贪”,知足常乐。儒家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勤俭节用,克己复礼。孔子曰:“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常以“修己”、“克己”约束自己,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知足常乐的作用。《孟子・尽天下》也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论语》中指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赞扬其弟子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艰苦作风,抨击统治阶级的贪得无厌的丑恶行为。
因人而宜,养生“三戒”。孔子根据人的年龄不同,总结出著名的养生“三戒”:“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确为经验之谈。
顺应天道,养气中和。西汉前期儒家大师董仲舒将中庸思想和养生相结合,强调养气中和。他说:“循天之道,以养其身;中者,天地之所始终;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这种以“天人感应”为中心,以中和之道养身健体的思想是颇有道理的。
3.饮食养生
孔子是美食家,他很提倡饮食卫生,并提出饮食原则和宜忌,这是我国养生文献中有关饮食卫生的最早记载。
饮美
《论语・乡党》中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礼记・内则》中言:“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甘滑。”这种顺应四时的饮食烹调,可使饮美,烹调味美,可增加食欲,促进吸收,有利健康。
饮食卫生
孔子在饮食卫生方面提出“八不食”的膳食禁忌:“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酱,不食。”进食卫生提出:“食不言,寝不语。”这些饮食卫生要求对健康是有益的。
4.兴趣广泛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能享73岁的高寿,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奇迹。除了他科学地遵循养生原则和方法外,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也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孔子自言他的一生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的确是对他一生的生活概括与总结。孔子知识渊博,爱好广泛,他不仅精通诗、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对“六艺” ―― 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活动都非常有兴趣。他十分欣赏“乐而不,哀而不伤”的乐曲。正是这种广泛的爱好,陶冶的性情,促进了健康长寿。
《皇帝内经》对养生学的贡献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对生命认识的大量知识,对于养生从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1.对生命起源及本质的认识
《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同时认为阴阳乃生命之源,“生于本,本于阴阳”。
《灵枢》云:“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黄帝内经》对生命起源本质的认识是唯物的,也是符合实际的。
2.对生命规律的认识
《黄帝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人生历程中年龄阶段的差异,而且充分注意到了性别上生理区别。如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子以八岁为一生理阶段,女子以七岁为一生理阶段的递变规律,分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规律和特点,又详细论述了衰老变化的过程及其衰老的各种表现,为防病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
3.顺应天时的整体保健观
《黄帝内经》把人体和自然界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强调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提出了“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顺四时而适寒暑”,“法于阴阳,和于数术”等顺应天时的预防保健的观点。
4.提出了养生原则和方法
篇4
大连金石滩医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650
【摘 要】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中医养生康复领域研究经验,在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阅读与研究基础上,以社区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样本,对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调查。通过采用调查问卷与统计学的知识,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汇总,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社区慢性疾病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法律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而促使了我当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等诸多方面的极大提升。这些提升影响了当代我国居民的个人需求的内容,及其对待事物的态度与价值观。经常会在电视机上看到一些这样的案例: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在了解到自身得了不治之症之后,在医院大喊大叫,并在公共场所将几万块钱的钞票分撒到人群当中。而这些电视节目通常都会引起网络上诸多居民的热切讨论,到底是要钱还是要命?更多的网友及社会居民都认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其比钱财更加重要。身体也是使用钱财、得到人生完美价值体验的重要基础。保持身心健康,提升自身体魄、锻造心理素质等诸如此类的需求已经被我国居民逐渐提上日常。人们渐渐的对于纯物质事物的需求越来越淡,他们更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坚持谋求能够不断提升自身价值、改变自身心态、获取精神满足的事物。
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形成与巩固都与一个人日常的起居习惯、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与脾气秉性拥有着重要的联系。而有些方面是生来就具有的,改变起来拥有着较大的困难,而另一些方面确是能够通过日常的坚持与努力得到不断提升的,例如:中医养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自由化市场的不断推进,人们仿佛对中医这一领域的发展关注逐渐减少。但是,对于我国南方地区依旧是比较关注中医治疗与中医理念的。人们在世界文化的冲击与快节奏生活当中,逐渐开始对快速治疗、快速康复产生了偏好,从而渐渐认为中医治疗是一种慢性治疗,不能够救急,并且拥有较长的流程使人们陷入两难的境地。这些观点与认识都是十分错误的,中医治疗对于现代医学有着最为初始的指导作用,其原理与理念均影响到了患者康复与药物作用之间的关系。为此,作者在本文当中将以中医治疗为主要途径,探讨中医养生对康复健康的影响,并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找寻人们对其主要的需求,提出建议来提高中医养生对慢性病患者的满足程度。
2 中医养生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重要影响
中医养生由来已久,其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年间。由于动物在吃下某种草药之后便会得到身体的康复,从而引起了中国老一辈医疗学家的注意。动物的寿命通常较短,相对于人这一杂食物种而言,野生动物相对而言其大多偏好与某一类食物,那么结合以上两点可以相对的认为动物的肠胃较人类的肠胃更加脆弱,其所能够提供消化食物的范围更加稀少。那么,当与人类相似的动物能够吃下草药得到疾病的康复深深的启发了我国古代医疗学者。将这些草药用于人类疾病的治愈将具有非常特别的功效,其能够在不损伤人类的肝肾脾胃等多个内脏的基础上,不断的调节人类体制、改善人类器官功能,从而提升人类的免疫能力,使疾病得到痊愈。另外,还有一则来源于生活的案例。在古代时期,人们日常所吃饭的种类十分单一,为此其对山上和森林里诸多植物进行了尝试,并在书籍当中对其进行了记载,最终发现当吃某些植物后,不仅能够使人充饥,而且具有调理一个人生理健康与身体器官功能等重要作用。这一案例的介绍主要是给出了草药具有能够长久服用的特点,并且能够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类的体制。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讲解与介绍,可以发现,草药在我国流传已久其能够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的内在体制,增强一个人的免疫能力,在长久的服用之后依旧不会对人体产生过大的危害。为此,将中医药学的经验用到社区慢性病治疗方面将会具有较高的居民需求契合度,从而满足居民对于慢性疾病康复的需要。
3 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
作者在本部分将对经过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与总结:
(1)调查样本介绍。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面向某省市的市级地区3 个社区(高档、楼梯楼和城中村)进行问卷的派发。在本次调查活动中,问卷共计派发数量为1500 份,基本囊括了该社区内所有居住人口,并回收有效问卷1500 份,回收成功率百分之百。
(2)调查问卷的设计。本次调查过程当中所使用的调查问卷格式十分的简单,抬头三个开放性的填空题为居住社区、年龄与性别。下面共设置有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为了了解居民对养生知识的了解程度,另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了解居民对于哪些中医养生知识具有更高的需求。在两个板块下分别设置有3 个和7 个选项,分为对项和错项;
(3)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之后发现,对于第一个板块调查而言,居民不了解养生知识的比重占到了百分之四十,一般了解的有百分之三十,非常了解养生知识的人占有百分之三十;
对于第二个板块的调查之后,作者发现人们对于养生知识的需求可以从高到低依次如下排列:顺应四时养生规律;服药知识;疾病预防;养生食疗;作息有时;调畅情志;锻炼身体;
(4)调查总结。通过上述调查之后,可以发现,社区居民不了解养生知识的比重占到了百分之四十之多,而非常了解的人数只有百分之三十。人们对于养生知识的需求程度是十分高的,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认为他们需要补充中医养生相关知识。
并且,针对不同知识人们具有不同的需求程度,人们更加趋向于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方面,比如说:顺应四时养生规律。也较为重视与日常服药、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他们更加迫切的希望能够在日常生活起居的过程当中就能够利用中医养生知识达到养生的目的,而不是需要刻意为之,例如:锻炼身体;养生食疗。那么,这些需求也就对当前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的推广具有的重要的参考意义。
4 对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社区宣传、根治中医养生文化,促使中医养生习惯形成
在经过上述的调查研究之后,作者发现人们对于中医养生知识的了解程度相对薄弱,大多数人并不是十分了解中医养生的相关知识。而这些知识的深入推广与日常使用将与宣传的力度与内容有着极大的联系。为此,作者建议我国医疗相关部门及社区服务机构应当在现有社区所能够管理的范围以及拥有的资源基础上,大力推广社区中医养生知识的宣传,从而促使良好社区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只有这种中医养成良好文化的形成才能够不断通过知识的宣传与推广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4.2 加大对社区医疗点的重视,提升辐射范围
除了需要不断加强社区内部的宣传之外,我国医疗结构还应当推进社区医疗点数量的增加、扩大现有社区医疗宣传定点机构的辐射面积,从而促使更多的人们能够从社区服务医疗结构当中获取相应的知识,在其需要了解社区医疗相关知识时,能够通过最为便捷的途径与推广人员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流。另外,我国社区医疗服务机构除了需要采取定点的推广方式之外,还可以采取上门宣传的方式,通过与社区居民保持良好的沟通、聘任社区工作义工的加入,来充分提升中医养生在根治社区慢性病患者当中所发挥的功能性作用。
5 结论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医养生在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健康需求不断改变的影响下已经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焦点。通过利用中医药学的治疗理念与治疗方式,将能够在不过于影响人类健康的基础上,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类的体制、增强身体机能、促进器官生存状况改变,进而对一些慢性疾病进行根治。作者在本文当中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以社区为单位,以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样本,针对在此范畴内开展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的主要需求进行了调查。经过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于养生知识的了解程度存在不足,并且对养生知识的了解需求十分大(包括对顺应四时养生规律、养生食疗、作息有时等诸多方面知识的了解需求)。为此,作者针对上述调查结果与分析,对在此范畴内推广康复健康教育提出对策与建议:(1)加强社区宣传、根治中医养生文化,促使中医养生习惯形成;(2)加大对社区医疗点的重视,提升辐射范围。
参考文献
篇5
中医药文化包含了养生学、治疗学、康复学等多方面的医学理论,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发扬和光大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整体论”的养生保健方法及“一推其本,诸证悉除”的思想更是贯穿中医药学的始终。中医药学曾经遥遥领先于世界,随着自我的封闭及现代西方医学的崛起和冲击,在一定的领域内中医学也表现出了相应的不足之处。但随着医学认识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医学越来越认识到古老的中医药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它的理论及方法正是现代医学所追求的。
1962年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揭示了以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对植物病虫害的直接对抗和以化学肥料为代表的对植物的直接补充行为,随之带来了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化学污染和生态破坏。从农业生态危害反思现代医学对人类身体的危害,人们发现近百年来大量使用的化学合成药物疗法,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和灾难性的。人类本身受到大量的化学性物质污染,其结果造成了与原治疗目的相反的反目的性效果。1993年《医学的目的国际研究计划》(1993年)一文尖锐地指出:“当代世界性的医疗危机,根本上是由于近代医学中只针对疾病本身的治疗模式长期占统治地位造成的。”此种医学模式,忽视了人体的整体状况,只注重单一病灶的局部问题。此种方法在治疗单一病灶的同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人体本身的整体情况,而由此导致的相应副效应的危害可能大于疾病本身的危害。WHO在关于《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认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以疾病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应当以人类健康为现代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专家们认为,21世纪的医学发展取向将是:1、从生物医学前进上升为人类医学;2、从疾病医学前进上升为健康医学;3、从对抗医学前进上升为生态医学;4、从化学层次寻求物质基础的医学观,前进上升为从生命层次寻求自身组织演化调节的医学观。而这一目标正是传统中医药学目前就能实现的,并且是在传统中医药学方面最具有优势和最具有实践性的。作为天然药的中药,通过科学配比使用,安全、有效、根本地调养人体正气的思想,正是最符合人类生态及强化自组织修复调节观的。
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护、识别、适应、更新、复制、调节、防御、控制、自愈等能力,即自身组织调节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更好发挥是依靠人体脏腑功能的最佳状态实现的。当人体脏腑都能以最佳的状态持续、协调、有序地工作,人类在保证营养物质的充足供给,在气、血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就可以发挥自身的各种能力以适应自然环境的改变。如此,健康就不是一句空话,将是人人可以享受和体会到的。而中医学的养生学,正是以此为目标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实践证明,中医养生学方法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保养机体健康的方法。
中医学最根本的宗旨就是“治未病”,治未病即积极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将可能的疾病消灭在无形之中。中国最古老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它的意思是要在疾病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就要积极治疗,等到疾病已经形成再给予治疗就已经太晚了。中医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所创立的,虽然尚有许多理论不能用现代西方医学的实验证明,但却是经过中国人民几千年的生活实践积累总结出来的。其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普及的方法之一就是食疗。食疗即取药食兼用之理,中医方剂之法,平稳、和缓、安全、持久、有效地调节脏腑功能,以达机体稳泰,维护健康之目的。人们如果能够长期地坚持以食疗予以养生保健的话,一定可以取得延年益寿的功效,并可获得最佳的生活质量。
总之,人们要想健康,就要发挥自组织调节作用,依靠自身防御疾病的能力抵御疾病的侵袭,依靠自身自愈的能力康复已病的身躯,依靠自身更新的能力强健现存的机体。如达此境界,将在有限的生命中使自身的筋骨、血脉、肌肉更坚实、充盈、强壮。
篇6
关键词:中医药 特色优势 助推 健康服务业 作用
前言
中医药的发展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一直到今天仍然应用在医学上,它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中医养生理论和实践经验。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和健康产业的发展,肯定了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加强对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正确认识,发挥好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业的优势作用,推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
一、中医药特色优势概述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统称,其发展历史悠远。中医药的治疗方式汲取了我国各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理论,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才总结出来的。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应用广泛、治疗方案保存完整,在世界传统医药学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医药的药方能够历经千年的临床考验一直延续到现代,并仍然被现代人使用。这就表明,中医药药剂普遍具有修身保养的作用。中医药的治疗观念以调神为先,祛邪扶正,辨证施治。以一贯之,以简驭繁、行之有效、思维独到为其方法论,相比西医中医药更具有巨大的优势。中医药学将人类医学的主要任务回归到人类生活的本质上,意在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具有以下几方面:
1、中医药治疗方法在注重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疗效
中医药治疗方法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中医药的研究方法追求的是治效果,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其他治疗手段,中医药重点多研究其作用效果,在古代,某些药物的治疗原理还不能被解释,但中医药家能够在忽略其原理的情况下对病人进行合理治疗,体现出了中医药研究方法的超前性。例如,中医的针灸治疗,甚至在今天,现代医学仍然不能完全解释其治疗原理,但其疗效是被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临床实践所证实的。
2、中医药治疗中独特的辨证思维
中医药学不仅仅指的是数千种植物药,它体现出来的更加是难能可贵的生存质量健康感念,例如形神合一、阴阳调和、正气为本、与环境和谐生存和发展等。其治疗技术便捷廉价,使用自然生态的动植物药作为治疗方剂。中医药的药方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流传至今,并仍然被现代医学作为治疗的辅助方法,说明这些药方是许多中医药学者的智慧结晶,是他们通过千万次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中医药拥有独到的治疗方法,注重人体差异,在治疗过程中因人而异,对不同体质的病人使用不同的治疗手段,这样使其在治疗效果中更加具有优势。
3、中医药治疗更注重预防
《黄帝内经》中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就是预防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预防疾病的发生,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强调让人们注重强身健体,修生养性,避免情绪的过度发泄,保持愉快的心情。在生活方面,要顺应气候的变化,生活作息规律,达到与自然和谐统一,这样就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另一方面,除了预防疾病的发生,还需要防止疾病的转变。人们要正确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原理,就要从疾病的根源上入手,掌握疾病发生的规律,从而防止疾病的转变。在今天,很多“亚健康”问题的出现,在西医没办法解决时,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经络气血的方法使其得以解决。
二、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中医药不仅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疗卫生资源,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业资源。如果说中国的医改离不开中医药,那么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更加离不开中医药的广泛参与和深度耕耘。中医药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既丰富了健康服务业的内涵,也将提升其境界,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优势品牌,其具体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全国在深入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目的就是要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也成为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2、推广科学规范的中医保健知识及产品。几千年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是作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存在的,然而随着“西风东渐”,中医与我们日益疏离。重新让中医回归我们的生活,发挥养生保健、健康服务的作用,必须注重科学有效知识的宣传和养生保健产品的研发推广应用。例如,可以建立健康社区,对社区中的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给居民普及中药材的知识,推广太极拳的练习。
3、政府方面可以制定有利于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比如,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多种方法激励发展前景好、信誉好、口碑好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扶持开发特色健康产品,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进一步增加质量保障的中成药品种数量,让更多疗效确切、特色突出的中成药得到广泛应用;发展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业,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为各相关产业增添新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张永祥,周文霞.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39-743.
[2]王波.澳大利亚中医针灸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针灸,2008,28(3):228―230.
篇7
【关键词】中风偏瘫 中医康复
中图分类号:R24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421-02
中风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在临床上,一般将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脑血流循环障碍性疾病,统称为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中风。我国每年新发中风约200万人,每年死于中风约150万人[1]。中风致残率高达80%左右[2]。在中风所导致的多种功能障碍中,偏瘫发生率最高。而偏瘫是直接关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核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到其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中医在中风偏瘫的康复方面见解独到,行之有效,兹就其理念,原则,方法做一初步探讨。
1 天人相应的整体康复观
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对临床康复对象的选择、康复适应症的辨证、康复医疗原则的确定以及康复方法的运用均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从而决定了中医康复学的目标必须使患者在形体、精神、职业等方面实现全面康复[3]。
1.1 因时治宜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强调,人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顺应自然环境变化开展康复治疗是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条件之一。与气候变化相适应,随四时阴阳之气的升降,寒热温凉的变化,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精神活动等都随之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气血的运行也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有异,天气温热则气血则易于畅通运行,天气寒冷则气血易于凝涩。人体的康复也与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密切相关。顺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来调理脏腑,调畅气机,调摄精神,保持人体内外阴阳的相关平衡,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1.2 因地治宜
地理条件的差异,既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又能影响疾病的康复治疗。地势对疾病和治疗方法均有较大的影响。在治疗上应首先把握患者所居住的方域,天时,地理等生活情况,然后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方法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2 形神合一的康复理念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形体是形神合一的统一体,各种组织器官构成的形体,是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而形成的来源由精神所化生。精神是形体的产物,是依附于形体而存在的。形体与神气的统一是生命活动正常的体现,形体与神气的平衡关系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特别是神败不复,是病后难以康复的重要原因。众多的康复医疗措施,不外乎调整形体与精神之间的关系,使形体健壮以促进精神康复,精神健旺以有利于形体康复。
3 辨证论治的康复原则
对中医偏瘫而言,中风是疾病,偏瘫是症状。中风造成偏瘫,偏瘫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及其他能力的障碍,两者有因果关系。中医治疗学认识的范围是病、证、症;因偏瘫症状造成的功能障碍则是中医康复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辩证论治的原则来指导;当这些方法在中医康复过程中用来改善功能障碍时,同样需要辩证论治的原则来指导。因此,在中医康复方案中,辩证论治是基本的原则。
4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康复方法
中医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与非药物治疗两大类。这些方法体现了中医数千年有关疾病、养生及康复的发展水平,在临床行之有效。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中药、针灸、按摩、熏洗等,对偏瘫的弛缓和痉挛两种状态具有明显的效果。由于中风偏瘫是中枢性瘫痪,其功能恢复不是单纯肌力的恢复,而是运动模式的恢复。现代康复学中对偏瘫的康复治疗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主张以康复训练的方法重建运动功能。由于中枢性瘫痪的特异性是运动模式的改变。决定了其训练方法应以促进正常运动模式恢复,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为原则。将现代康复学中有关功能障碍的康复方法与中医传统康复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吸收中医临床学、中医养生学的部分知识,吸收现代康复学的某些思想[4],遵循现代偏瘫康复治疗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康复程序,与中医对中风偏瘫的认识及康复治疗手段相结合,以达到中西康复的汇通,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马长生.脑卒中是一种可以高度预防的疾病.药物与人,2008(1):5-7.
[2]李振卿,杨云芳.浅论偏瘫的康复治疗.四川中医,2008,26(8):26-27.
篇8
关键词:中医精神医学中国哲学
1对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认识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内经》时期,“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灵枢·平人绝谷》篇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此后,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响。
2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1]。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2]。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引下,中国人对挫折、逆境有着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应激源,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譬如儒学中一些压抑、束缚人性及苛求完美的东西又是导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仅讨论儒道佛对心理世界的积极影响。
3中国古代哲学对精神医学体系的两点影响
3.1中国古代哲学语境下的“心主神明”论中国哲学中的心有多重意义,或以心为思维器官,或指思想、性情、本性。而西方人所谓之心,与灵魂离为两物,只指肉体心之一种机能而言。西方人认为超肉体者只有灵魂,中国人所谓之心,则已包容西方人灵魂观念之一部分。中国人舍弃人的灵魂而直言心,便舍弃了人生之前世与来生,而就此现实世界,从人类心理之本原与终极的大同处来建立一切人生观与宇宙观[3]。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模拟社会政治礼制秩序建构了“心主神明”的特殊理论,《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这一观点被中医学吸纳并发展,如《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类经·藏象类》中说:“心为一身之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
3.2中国哲学一元人生观对心身观的影响东方人认为心身不对立,对世界并无精神界与物质界之分。中国的人生观是“人心”本位的一元人生观。心虽为人身肉体之一机能,而其境界则可以超乎肉体。中医理论认为心与身是相互影响的,是统一的,从未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进行严格区分,自《黄帝内经》以降的中国古代医学,其生理上的五脏五志说、病理上的内伤七情说等都表现了心身一元观。这种相沿至今的中医学的心身理论,并没有经过二元的分裂,而是由对早期心身朴素同一的认识直接深化而来,因而也就不可能完成对心身混沌同一的彻底分化[4]。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传统中始终贯穿着形神合
一、形质神用的心身一元论思想,没有以二元论的思想把生理同心理的东西区别开来。而西方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总体说是二元的,即认为在肉体生命之外另有一个灵魂生命,因此有所谓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分别。尽管古典二元论带有贬低肉体、抬高心灵的错误倾向,但却因为有了二元分立的思想基础,才有了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明确的区别对待,于是西方渐渐产生了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医学,而中医对心理及精神疾病始终没有产生区别于脏腑病证的系统认识。
4儒道释—安抚心灵的良药
传统文化的主干儒、道、释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任务,在《三松堂自序》中将其称之为“意义”哲学。儒家通过发挥个人主体性来正面应对心理冲突或困惑,用“命”来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道家采用退让、弃智守朴来处理遇到的困境;佛教则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以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5]。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中有句诗说得好:“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
4.1儒家的修身正心之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心理冲突的必要条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原则。儒家提倡的中庸是一种在严酷现实中的安身立命之道,要求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心理平衡、适中,做人不狂不狷,处事无过亦无不及,态度温而不厉,情绪乐而不,哀而不伤。儒家还赋予“心”以伦理和道德的色彩,孔子把心看作主体的道德修养,说:“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尽心知性”是儒家的重要修养方法。孟子的“存心、养性”、《大学》的“正心”、《中庸》的“慎独”以及宋明时期理学家们的“惩忿窒欲”等,无不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对情感的调节[6]。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用以讨论养生学,朱丹溪主张养生要正心、收心、养心。张介宾认为养生必寡欲保精,才能气盛神全。李认为“心静则万病息,心动则万病生,延年不老,心静而已”。这些养生法则往往与养德并论,可见中国古代医学中之伦理色调,正如《医源》所说:“如能清心寡欲,则情不妄发,致中致和,不但可却病延年,而圣贤正心,诚意,修身俟命亦在于此。”
4.2道家的修心养性之术道家崇尚幽居的田园生活,以求抛弃一切俗念和争执,超旷出世、知足保和等思想提供了在命运多舛的现实中自我调节的方法。林语堂说过:“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是道家的养生处世之道[7]。不争就要知足,庄子反对心为物役,《金丹大要》也提出寡欲的养心之术:“夫圣人之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家追求心灵的安静、祥和,《庄子·天道》说过:“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道家哲学提倡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力图把情感从现实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超脱世俗之纠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道教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三十七·道林养性》中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志错昏乱”,均是对道家追求心灵宁静的践行。极私多欲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与躯体劳累,使人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者导致精神崩溃,而儒道思想倡导的清心寡欲就是保持平稳的心态,使内心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疾病防范术。
4.3禅宗对尘世困惑的超越禅学是一门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人生艺术,它始终不渝追求完整的个性化人格,可以说是一门近乎心理分析和治疗的学问[8]。禅学是生命哲学、心灵超越法。精神病学者贝诺瓦说:“禅非宗教,而是一种为实践而成立的睿智,一种当代文明可用作范例,以摆脱焦虑而达到和谐平静生活的体系。”佛教思想及修持方法的心理治疗作用主要有破我执,除妄念,破法执,空世界。我执即对我的执著,佛教认为我执是万恶之本,痛苦之源。只有破除我执,人才能消除烦恼,达到解脱。佛教宣扬“三界唯心”,“一切皆空”。佛教认为,只有认识空性,达成空观,才不会产生种种贪爱执著情感,才能超越生死轮回,得到解脱[9]。禅宗亦重视心的修持,提出“平常心是道”和“明心见性”的心性修养命题。佛家教人们面对大千世界,做到心净、心空、目空一切,从而得到心灵的平静。解脱与超越是禅学的最高境界和终极果报。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苦,生存就是苦。因此,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断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以求得解脱,即所谓成佛。尽管它是虚妄的,但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虚,构筑了对来世的企盼。《冷庐医话·卷一·慎疾》记载了一个以佛家“静”、“空”治愈心病的例子:“真空寺僧能治邝子元心疾,令独处一室,扫空万缘,静坐月余,诸病如失。……观此知保身却病之方,莫要于怡养性真,慎调饮食,不得仅乞灵于药饵也。”新晨
5小结
中医学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受心身一元哲学观的影响,“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论成为中医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医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中几乎无处不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观和疾病观。中医养生学即强调养心、养性、修身,在临床治疗上也体现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变患者的认知和生活态度,而传统文化强调的内省即指出了个体内求超越的心灵发展道路及个体与世界相和谐的心理生活道路[10]。杨德森等创立的精神超脱心理治疗即以道家处世养生原则为指导思想,日本森田正马受中国禅宗文化理论影响,开创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方法。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模塑下的本土心理学在现代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医精神医学虽然先天薄弱,但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鲜明的特殊性,其与文化的相关性也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慰丰1开展医学文化史的研究[J]1中华医史杂志,1997,27(4):193~194
[2]葛鲁嘉,周宁1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J]1求是学刊,1996,1:27~31
[3]钱穆1灵魂与心[M]1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19
[4]张福利,车离1古典二元论与心身分立[J]1医学与哲学,1992,2:34~35
[5]景怀斌1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1心理学报,2002,34(3):327~332
[6]周天庆1论儒家伦理中的情感因素[J]1求索,2007,5:142~144
[7]杨德森1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与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J]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8
[8]徐光兴1心理禅—东方人的心理疗法[M]1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1
篇9
该书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揭示了中医与易学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以及易学对历代中医理论家与实践者们所给予的智慧启迪。在人类发展史上,巫医是结伴而行的。《周易》作为卜筮之书,它能够对中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在于历代医家对易学的自觉认同,在于他们对易学思维方式的把握。正是易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医学理论与实践,都带上了易学智慧的烙印。自我国早期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开始,《周易》的思维方式和范畴系统对医学便表现出了的极为明显影响。
在分析主要医学典籍文本的基础上,萧汉明教授认为易学对传统医学的滋养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周易》的天地人“三才之道”与汉易的“卦气说”、“九宫图式”等内容,为传统医学提供了系统的、有机的思维方法,使传统医学对人的考察,能够着眼于放在整个自然的大系统中,对影响人的内外因素作整体的分析。二是《周易》的“取象比类”方法,即是将人体与自然现象相比附,医家视人体与天地同构,以及人体局部信息对整体的反映等,就是对“取象比类”方法的运用。易学对自然界的阴阳对称平衡、五行生克等现象的把握,为医家对人体的平衡、生克、变化的认识,提供了基础。历代有成就的医家,诸如张仲景、王叔和、王冰、刘元素、朱震亨、楼英、李时珍、张介宾、吴有性、唐宗海等等,他们在医学上的成就,无不与他们自觉地对易学思维方式的运用、对易学智慧的吸收有关。三是《周易》与医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周易》中的原则、方法,对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介宾就明确地提出,医易之间是相通的,两者都是关乎阴阳之事,“《易》之与医,宁有二哉!”这种自觉的医易会通,正是传统医学走向成熟与完善的标志。
在总论易学对中医的指导意义之后,从中医原典出发,以专题的形式,具体地阐述了易学与中医的典型相关课题,将易学对中医的影响令人信服地展现出来。作者深入地发掘了《周易》对中医认识人体的影响,认为在中医的病源机理理论中,历代医家都明显地借鉴了《周易》的各种解释世界模型;医家在建构各种传染病的周期理论时,则受到了易学中“卦气说”的影响;在中医的辨证诊断学中,历代医家根据望闻问切所获取的病变资料,不断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辨证理论,都自觉地运用了《周易》中的“穷神知化”的认识方法,即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达到了解病源、病史、病变的症候,进而预知和把握阻止疾病的方法。
篇10
一、中医的概念基础
(一)摄食平衡养生观中医异于西医的治疗观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所有的独特与系统的养生观。中医治疗的核心思想在于恢复身体整体的阴阳平衡,养身观的核心则在于使得身体保持阴阳平衡的未病状态。养生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一方面是身体和精神通过主动的法于阴阳,顺应四时、调摄精神和顺情志、和于术数勤于锻炼等方式来保持阴阳平衡[9],另一方面是通过特定规律的外在食物摄取以达到体内的阴阳平衡。身体的五脏六腑有阴阳五行状态之分,身体摄入的食物也有五气和五味之分。中国的食物按照“五行”———土、金、火、木、水,分为“五气”———酸、苦、甘、辛、咸和“五味”———膻、腥、香、臊、臭[8]184-186。此外,中医还把食物分成凉性、中性和热性三种大类别。这种分法同食物自身的温度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侧重于食物对人体阴阳平衡带来的影响。凉性的食物如白菜、水芹、胡萝卜可以缓解和治疗人体发热所带来的不适,热性温补的食物如猪肉、内脏可用于治疗低热、虚弱或者发冷的病症[8]184-186。除了凉热区分外,中医还会通过食物的外形和颜色来判断该食物对人体某个器官或部位产生何种作用。尤金(E.N.Anderson)认为这是交感巫术在中国人的认识中的体现:核桃的形状像人脑,所以有健脑的功效;红枣和葡萄酒的颜色是红色,所以有补血的作用。稀少的、昂贵的和不易得到的食物如野生禽类、燕窝和人参等被认为有滋补和治疗的功效。雄鹿在季节能与70头母鹿,因此雄鹿的生殖器能特别滋补人的生殖器。人们把从经验观察到的事物关系推理应用到了人自身的生活当中[8]187-188。
(二)身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时间对应性现代科学发现,生物节律调节着生物体的一切生命进程和功能。相应地,现代时间医学认为,疾病的诊断、发病与恶化均受近日节律影响。实际上,中国古代的身体观念与医疗方式都建构于时间观念的基础之上。不过,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现代时间医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以近日节律为研究核心,而中医的时间观念则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与阴阳五行和数术思想密不可分[10]。在中医看来,人的身体状态和疾病与四季、月份、早晚等时间变化具有关联,进行诊断与治疗时也要考虑所处的时间段。在中医中,身体和疾病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既有四季与“四时五脏”的对应,也有月份划分与“十二月—十二脉”的对应,还有“九宫”模式与“气”的顺行规律的对应[11]。正是由于身体与时间的这种密切关联,身体疾病的发生也与时间紧密相关,如人体的脏腑功能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有强弱,五脏疾病的发生有季节变化。而疾病的发生则大多数是因为人没有按照时间的规律生活或者人体受到了季节反常变化所带来的不良刺激。时间性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在切脉中的“脉从四时”。按照中医理论,人体的脉象在四季有不同的体现:“春脉如弦,夏脉如钩,秋脉如浮,冬脉如营。”[12]如果脉象不符合相应季节的特征,那么就表明人体已经患病。治疗中的时间性则主要体现在服药和针灸这两种治疗手段上。病人在服药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如清晨到上午,人体的阳气上升,此时可以服用发散性的药物、催吐的药物,因为药物借助阳气把病痛从身体中驱散出去,依靠“气”的上升帮助病人呕吐。这个时间也适宜服用补阳治气虚的药物,药物顺应阳气在身体中的上升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针灸的使用同样要考虑时间的因素。医生施针时要顺应“气”在人体中的运行,而“气”的运行有时间规律,如子午流注是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因此针灸的应用要根据一天12个小时人体气血从盛到衰,从开到合的时间特性和时间节奏来选择恰当的时机。中西医概念基础差异巨大,要求人们在进行现代中医研究和实践时需要首先分析中西医进行结合的可能性及可能方式。
二、中医现代化途径及其可能性
中西医的概念基础差异使得中医面临:一方面要进行现代化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环境,另一方面又要现代化的同时不能完全丢弃自己的概念基础、自我否定而逐渐消亡。为此,一部分学者尝试按照西方科学和医学的理论及研究方式改造中医理论或者进行中医现代化,而另一部分学者则从学理上讨论了进行中医现代化的可能性及维度。
(一)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的一种路径是使用西方科学和现代西医的理论、方法和规范对传统中医进行阐释和改造,以使中医成为类似于现代西方科学或西医的科学。这一现代化进路具有大量的支持者。以针灸为例,20世纪60年代,朝鲜学者金凤汉通过对皮肤组织进行染色后使用电子显微镜观测、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等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经络,并声称发现了经络和腧穴的解剖学对应———“凤汉小体”和“凤汉管”[13],不过并没有得到医学界的承认。张香桐[14]、韩济生[15]等人尝试从神经生物学、神经化学的机制解释针刺镇痛机理,但这些工作与论证经络的存在无关。不仅如此,对针灸治疗效果的随机受控实验(RandomizedControlledTails)评估也显示,尽管针灸治疗有时候是有效的,但同样存在大量反例[16-17]。中医现代化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的核心只是使中医适应于现代科学环境,而不是要使中医变成一种现代的科学技术或者现代西医。持此类观点的人从中医的理论模型出发,认为中医所采用的阴阳模型、五行模型、干支模型、河洛卜象数理模型等“象数符号模型”是思维模型,而西方科学和医学则采用的是对原型进行模拟的物质模型。中医的思维模型虽然也能进行简单的运算,但不能提供严格的量的依据,而只能提供定性和推论性的依据[18]。因而,中医现代化不应以西方科学和西医改造中医,而应是借助现代科学阐释、补充和发展中医[19]。中医现代化中的以上两种不同观点涉及中医知识与西方科学和医学知识之间的通约性问题。若中医可以转化为一种与西方科学和医学类似的知识体系,则对中医的西方科学和医学改造是可能的。但如果两种知识系统之间完全不可通约,则使用一者对另一者进行改造必然是徒劳无功的。
(二)中西医之间的可通约性目前,学界对于中西医之间是否有可通约性存在三种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中西医之间存在通约的可能性。使用现代西方科学和医学方法对中医的现代化研究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中医治疗手段(如针灸、中药)也逐渐为欧美医学界接受,并作为补充与替代医学融入欧美医疗体系。因此,持这类观点的学者乐观地认为中医迟早都会被现代医学所吸收[20]。第二种观点认为,中西医之间是一种不可通约的关系。持这类观点的学者通常是基于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视角。他们认为,全面理解一种科学需要弄清楚它产生的各种地域和背景,但是我们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特定地域的文化背景中从事科学活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的科学无法相互通约。中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基础都极为不同,认为两者最终会结合并成为“普遍”医学的观点是乌托邦主义的[21]。第三种观点认为,中西医之间是一种弱的不可通约性关系。弱不可通约性是相对于第二种观点中完全否定通约性可能性的强的不可通约性观点而言的。弱不可通约指的是虽然两种理论中的基本术语无法相互精确翻译,但是不同理论之间能够互相理解。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虽然中医中的基本理论术语如“阴阳”、“五行”、“气”等词汇,很难被翻译成西医的术语,也难以对西医所采用的因果解释模式与中医所采用的将可视的现象与不可视的世界的对应解释模式进行比较,但这并不表明中西医之间不能完全沟通。因为,由于中西医在检查人体时都用相似的知觉系统,中西医之间存在的大部分差异能够通过认真、有意的学习替代语言、不同概念机制和解释模型等来克服[22]。有学者认为,中医中的常山对西医疟疾药开发的启发,就是中西医之间不能互相翻译但可相互理解例证[23]。不论对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通约性持何种观点,都无法回避中医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性、社会性和文化相关性等特征。正因此,近些年也出现了一些从这些特征来研究中医的新进路。
三、中医研究新进路
对中医文化理解得越多,对中医理论本质的认识往往也会越深刻[24]。中西医的研究对象虽然均是身体,但中医中的身体既有着气、神等非肉体性内容,也在历史演变中获得了社会和文化意义。近年出现了一些从比较科学哲学、大众文化、社会学以及人类学视角研究中医的新进路。
(一)比较科学哲学进路中西医对于身体的理解分别是基于东西方不同的哲学。以针灸为例,不同的哲学基础使得人们对针灸的理解不同。同样是针灸师把针轻轻地捻入身体的穴位,在身体的另一个部位产生治疗效果。中医用经络理论解释针灸的治疗机制。由于穴位与通过穴位产生效果的部位离得很远,中医认为它们之间由“气”这种中国自然哲学中的基本对象连接。针灸通过施针影响“气”的运行而起作用。西医则从细胞结构、神经路径和化学信息等西方科学基本概念看待针灸的机制,用解剖学方法探究针灸中的相关结构和生理变化。当针灸传到美国的时候,一些内科医生认为穴位是有高灵敏度的“触发点”[25],而完全不能理解穴位与“气”的关系。中西方关于穴位、经络以及针灸的治疗机制的解释是基于各自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基础。对于中医的理解离不开中医所基于的自然哲学基础,比较哲学视角为现代中医研究提供了新的进路。
(二)大众文化、社会学及人类学进路有些咒语或仪式在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古时产妇在生产的时候会让丈夫念咒缓解自身的紧张情绪。大众医学的研究也表明,古代中国人认为疾病、疼痛大多是着魔,是因不道德被鬼神入侵的结果,需要法师做法式驱鬼神治疗。人们对这种仪式的信念使病人在经过“仪式治疗”后慢慢恢复健康。这种治疗手段到现代仍有很多人相信。信念可以引起疾病也可以治疗疾病,身体会对这种信念做出响应[4]31-32。这些咒语或仪式既不能单纯靠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受控实验来证明和理解,也很难进行哲学基础角度的分析,而只能通过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来进行理解。白馥兰(FrancescaBray)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女性扮演的是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关于中国妇女月经不调的治疗以及女性的生育问题大多是基于这些角色而定的,更多的妇女会因家族的利益和自身的社会地位而借助能够控制生育的技术[26]。古代中国妇女的疾病治疗程度取决于她们的社会地位,显然处于社会上层的妇女可以得到更多优秀医生的治疗和更优越的治疗条件。从社会学这一新的思路有助于理解一些疾病的产生和治疗方式的内在社会因素。正因此,马伯英认为“人类学家已经获得的成果,例如巫术原理、原始思维、神话分析、部落文化考查、文献资料研究等等”[24]有助重新认识中医。席文(NathanSivin)也认为用大众文化、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方法研究中医不失为一种新的进路[4]23-53。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