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现象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地理现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地理现象

篇1

关键词:名人故里之争;文化经济化;热爱;发掘;本土文化;渐进性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16-01

近年来,各地为名人故里之争屡见不鲜。各地争为历史名人考证身世,出巨资修建名人故里等工程。历史名人的“出生”、“葬地”以及“行游之地”等都可能成为某地争“故里之名”的充分理由。这样的争战此起彼伏,从炎帝故里之争到老子故里之争,再到曹雪芹、诸葛亮、李白故里之争,再到赵云故里之争,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趋势。

名人故里之争,实质上是利益之争,是资源经济的一种博弈形式,是区域竞争的需要。市场经济催生了物质利益的合法性,也让文化理直气壮的成为一种产业。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风起云涌的“名人经济”呢?如何在文化与经济的博奕中寻找着“双嬴”的最佳效果呢?

一、从名人故里之争看文化经济化

对于名人故里争夺,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件无聊而又劳民伤财的事情,有人就评论说“与其花钱花精力去争论一个作古的人物,还不如把钱拿去扶贫或建希望小学更得民心。政府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为民多办实事上。”

对于文化与经济的联姻,目前,至少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文化应该产业化,一种是文化就应该坚守文化的纯粹性,不能沾染上铜臭。但事实上,在当代的社会,是没有世外桃源的。一方面,文化确实应该坚持他的自主性和原生态,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文化与经济也存在互动关系,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而且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急剧扩张,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没有文化作支撑,生产力就不可能获得质的提升和大的跨越。因此,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

二、名人经济发展的策略思考

(一)本土居民支持的必要性

发展名人经济不是凭空塑造一个名人出来,也不是政府鼓动就能“热“起来,首先的就是广大普通民众对于乡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对于本土历史名人的熟知和崇敬。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的道理,打名人牌也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我们期待举办一次名人文化节,或者搞一次大典或公祭就能够怎么扬名国内外、赚到多少钞票、签上多少投资合同,那未免也太有些幼稚了。

发展名人经济,打造名人产业,首先在于塑造人的精神,名人之所以有名,不在于他身前是多的官、拥有多大的财富,而在于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对于后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楚庄王的发愤图强,关羽的忠义、张居正的政治改革。用名人的精神和特点来塑造地方特色,以名人的精神和特点来传诵地域文化,那么他就是一个新闻点、就是一个长期的磁场效应,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让人心向神往。

因此,发展名人经济,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对于以名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的普及工作。要让普通市民用热爱家乡情怀与精神,来触摸感知与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我们的新闻媒体和民间组织要尽量去发扬、挖掘地域文化。

(二)名人文化效应的渐进性

名人文化效应对地方的知名度和经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而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以荆州为例,作为古代中国重要的地域之一,从春秋战国到三国时期,从五代十国到清朝都在荆州设置将军府,可以说风风雨雨数千年。历史的丰富来源于著名人物的活动轨迹。屈原、宋玉、楚庄王、关公、张居正、岑参等等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名人。

但是,荆州虽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一大批文化名人,却藏在纸堆里,是那样的遥远和模糊,以至于游人都无法感觉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广泛的收集历史上荆州籍名人或者在荆州创作的有关著作,丰富地方文献,供今人研究;二要雕塑一批历史名人的塑像,修建扩大名人纪念馆,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三是组织创作一批有关荆州历史名人的故事,通过电影、电视、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善于充分利用大众媒介,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历史知识。

其实核心问题就是要如何通过历史名人来打造城市品牌。所谓历史文化名城,就要有标志性的人文景观,就要有自己的文化品牌。而名人及名人文化则是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形象最明显和最持久性的方式。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名人经济,注重的应该是长期效果,名人文化效应对提高地方知名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成大影响,而是缓慢地、长期地、持续地起作用,因为名人文化的价值作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篇2

一、人文地理学较低的学科与社会地位

尽管学科在持续地成长,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有相似的境地,学科体系真正的建立是在建国后,但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自由的发展。人文地理学不管是作为理学还是作为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在横向比较上,都不如其他学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历年报考地理专业人数较少,录取到地理专业的学生往往是调剂录取;(2)社会各个用人单位对地理专业学生限制。对于目前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考公务员”抑或企业往往都不需要地理专业的学生,地理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往往就业范围是中学教师,去城市规划部门、国土部门等相近专业工作的只占很小比例,其就业竞争的压力来自于与这些部门专业等更为贴近的学科;(3)在学科地位上,中国人文地理学是属于理学学科。但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面,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相去甚远,其研究成果在理学上得不到普遍认同,《地理学报》、《地理科学》等最高级别的期刊上刊载人文地理类的文章数量相对少;同时,在学科评奖上,获得“科技进步”奖项的也是自然地理的研究。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上还不为中国的社会科学接纳,研究成果也较少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奖项,得不到应有的身份认同,在学科上处于尴尬的境地。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与社会地位不高的原因,与其学科特性有关系外,更主要是这门学科的学科目标在教育、研究与服务上的脱节。(1)在教育上,与中国的高考体制有很大关系。在中国的高考历史上,地理曾经不是高考学科,或主要的高考学科,近年来“3+1”的高考模式,地理才与除了语、数、外的其他学科获得同等的高考地位。即使参加高考,也是被作为文科生的高考科目进行,而大学地理专业却大多不招文科生。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形成了大学地理教育与中小学地理教育的脱离。(2)建国以来,地理学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门学科应有的贡献,但却在政府决策、用人上得不到深度认可。大学地理专业的开设大多数在师范大学,其目的是为中小学培养地理教师,因此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脱离。只有当三者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并能良性互动的情况下,一门学科才会有其应有的地位。

二、学科深受欧美国家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后,大多数学生公派留学,尤其近年来以项目联合培养方式,去合作国的学校学习一年或半年。访问学者和学生的目的地不仅仅是美国,还有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而非英语国家的留学人数较少。出国留学拿到博士学位回来的学者还不多,而以访学,只留学半年或一年的则较为常见。这样的结果是:以出国归来的学者掌握了西方的科学研究范式,并熟知学科研究前沿,带动了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过程,比如保继刚教授的美国留学,归国后著书《旅游地理学》,一直是人文地理学学科的标杆教材,其研究的实证范式,研究成果带动了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关于旅游会展、小企业、社区参与等方面的视觉和立意也是基于其长达三年的留学背景。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在校学生的出国访学,尚缺乏在本国研究的扎实基础,几乎是刚熟悉国外环境后就返回国内,也缺乏在国外进行研究的工作经验,大规模的留学现象与20世纪20至40年代相同,但难以培养成学贯中西、频繁涌现像竺可桢等地理的大师级人物,对引领地理学发展还非常有限。

三、中国人文地理学的跳跃发展

中国的人文地理学在改革开放后,对国外理论实施了很好的“拿来主义”,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也确立了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在欧美人文地理学六十年的发展现象,在中国的三十年的历史和现在都能发现,只不过集中程度不同。至90年代以来,学界热衷计量科学,数理分析得到广泛应用,从《地理学报》刊载论文的研究方法上就可以发现。结构主义、新文化地理学和女性主义等在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也有,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周尚意的结构主义、李蕾蕾的新文化地理学及唐雪琼的女性主义等为视角申报的课题都获得了立项。

中国跃进式的人文地理学的繁荣,学科分支多,几乎每一分支都有追随者,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学论文和成果。但不容乐观的是,堪称翘楚的研究成果还未得到国际认同;习惯于运用“舶来”的理论,而少自身的学科贡献;西方研究形成的学科话语权对中国地理学的桎梏。究其实质和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人文地理事象明显的丰富的区域特征,有很多的题材,学者们就某一现象的调查、描述研究都可以进行;(2)正如保继刚、朱教授(2007)分析的一样:由于更多注重的是实用性,如注重规划、战略等,而缺乏理论方面的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科的发展根基。对实用层面的过分强调可能使学界忽视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也会严重弱化地理学的特色,失去地理学的学科优势。此外,人文地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科特性明显的专业,如果总是按照旧思维用自然科学的标准去要求它,过分强调数据和模型的应用,而忽视或排斥质性研究等思辨性的研究方法,可能会使学科本身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3)社会环境与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开放后,收入与生活水平、财富分配出现新的情况,高校教师工资普遍较低。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如旅游、区域发展、城市规划等方面,给高校教师带来了大量的机会,很多教师在利益推动的情况下,尽力争取项目,大量的横向课题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耗尽了老师们的精力,削弱了老师们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更致命的是,在这种氛围下培养的学生会以评职称、做项目、挣钱为人生目标,大量有才气的学生的梦想夭折在走向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殿堂的路上。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学生迅速增多的情况下,各高校地理院系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对评职称、和科研项目竞争也非常激烈,在学术刊物自身壮大、利益争夺的情况下,人文地理学的论文数量快速增加。但研究方法成为变“实证为虚证”、普遍缺乏第一手数据、成果贡献上有限,真知灼见者很少。这种由于评价机制引起的学科快速但不健康的发展,导致了学科的表面繁荣;(4)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来源于欧美地理学,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成果表述上在吸纳的同时,也主观的靠近,国内对论文的评价以SSCI为最高标准。一方面向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看齐”,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在迎合杂志的偏好。这种结果是中国自身研究得不到正确定位。学科的发展在普遍借鉴国外的成果,并以其为评价标准下,会导致地理学自身“话语权”丧失,影响学科的健康发展。如何利用西方的表达范式,研究中国的人文地理问题,需要学者们不懈的探索。

四、雾中前行的中国人文地理学

30年来的人文地理学繁荣发展,是在吸取西方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基础上的,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及学科体系。但目前,全球地理学的发展也在面临着自身的学科问题,包括地理学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上都逐步与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重叠,学科的边界逐步消解,学科特色逐步消失。如何走过这“喧嚣的六十年”,走入一个全新的道路是地理学面临的问题,中国人文地理学一直尾随的车灯在逐步暗淡,失去了国外地理学的领航,犹如雾中前行的车辆。但欧美人文地理学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有很多为人所不见的学科积累,而中国的人文地理学,正如学者所说,这种“舶来理论”尚未能根植于中国本土(刘云刚,2008)。所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面临更严重的问题。

目前,在这一混沌的格局中,也有一些学者在理性的关注地理学发展,包括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发展问题,刘云刚教授提出的“中国地理的二元论”,从研究领域、人员结构等方面分析“外来的理论地理学”与“内生的区域地理学”等二元现象,制约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学者提出人文地理学提出的“play with words”还是“play with number”的思考;也有学者指出通过新加坡著名地理学者Li-Likong 近来的研究,可以看出中西地理学融合背景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功案例。

从目前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看,应结合地理学的教育、研究与服务的学科目标,来发展人文地理学学科。服务需要另二者的理论支持与知识基础,并为“发现”与知识传播提供渠道,它需要“求善”的人文情怀;教育是走向人类文明的途径,并为另二者输送人才与知识储备;而研究是地理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追求真理是通向文明的进程,并通过教育和服务来实现,其目标的实现需要地理学者“求真”的科学素养。因此,只有广大人文地理学者真正走入对现实社会的研究中,变目前的“虚证”为真正的“实证”,吸纳国外的理论与范式,完善研究方法或发明新方法,才能提炼学科理论,并形成中国自己的学科特色,也才能形成与国际对话的中国人文地理学。

参考文献:

[1] Ron Johnston.Sixty Years of Change in Human Geography

篇3

【关键词】聘礼;经济压力;社会风气;人文风情

一、关于各地聘礼对社会风气、人文风情影响现状及原因分析

聘礼在男女心中地位提高。女性对于聘礼金额的在意程度导致聘礼金额不断攀升,然而,当前的高额聘礼所引发的炫富攀比现象给大多数的男性造成压力,只有部分男性会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幸运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累计,女性在聘礼认识方面更加的理性,更加看重一个家庭而不是金钱。

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如今房子似乎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女性当成是结婚的一项前提,然而如今居高不下的房价也给男性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且经济状况也成为了人们考虑的另外一项重要指标。这在让人们更加意识到社会的残酷的同时也变得更加现实。虽然,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不可否认,浮夸的社会风气和严重的攀比,炫富现象也是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

相比于更现实的长辈们,年轻人依旧追求真情。在青年男女中多数人更加在乎的是感情而不是物质,并且他们中不少认为哪怕裸婚,未来依旧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至少青年一代未被残酷的现实所打倒。然而随着年龄段的增长,人们对于物质方面考虑的更多,也变得更加现实。虽然门当户对的说法没有像古代那样严重,但门户之见依然存在。

社会风气亟待整顿,政府需要加强调控。对于如今这种聘金越来越高的现状,多数人认为,这是由于浮夸的社会风气和攀比虚荣心理造成的;当然不能否认,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也是一项重要原因。并且大多数的人也都认为这种风气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负面影响,会使社会上媚俗之风盛行。同时不难发现,其实人们心中更加希望出现的是一种实在是干,追求真情的社会风气。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风气已经出现问题,整顿社会风气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而政府也首当其冲,需要出台相应政策来应对这种现状,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贯彻落实社会风气改革。

二、针对高额聘礼现状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干预,进行调控

政府可以出面进行宏观调控,出台惠民政策,为一些适龄青年提供优惠政策,例如降低房价等措施,减轻民众的经济压力。政府还可以颁布法令,将超过一定金额的聘礼征收税收,以控制聘礼的不断攀升所带来的攀比炫富事件的发生。而且政府要做的心为民所系,法为民所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二)宣传引导,改善风气

组织宣传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思想,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提升国民素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贯彻落实社会风气改革。

(三)保持心态,量力而为

人们自身也必须有良好的心态,不要有盲目攀比,跟随大众的心理,要认清自己的条件,做出适合自己经济能力和承受范围的选择。

三、结语

无论是经济发展导致的聘礼金额上涨,还是盲目攀比炫富心理哄抬聘礼金额,最终都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压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主选择的权利。人们在竞相追逐聘礼的规格的同时,已然忽略了聘礼这一传统风俗最初的意义。我国很多地区将订婚时所下聘礼称为“下茶”、“送茶”;把受聘礼称为“受茶”、“吃茶”等。以茶为礼行聘的风俗兴起于宋代。古代的人以三茶订婚,茶为聘礼,如此简单朴素,聘礼只是用于订婚的风俗习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人文风情,而时下这些风俗被打破,聘礼逐步失去了原有的单纯朴素。

虽然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饱穿暖已不再是人们的追求目标,人们开始学会如何享受生活,人性的慵懒与贪婪使得有些人希望走捷径已到达富裕的生活,高额的聘礼虽然可以一时的装饰脸面,但是学会脚踏实地,勤俭持家才是长远之计。政府的正当干预和正确引导社会的价值取向也会对社会风气的优化起到不小的作用。面对络绎不绝的社会负能量,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杜绝盲从并且报以积极的态度享受生活。

篇4

一、真切展现人与自然共处中的人文风貌

(一)从名山大川中展示独特的文化地标

名山大川融入古今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变迁,具有浓重的历史文化色彩。十集电视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调动航空、逐格、三维、真实再现等各种手段对庐山这座世界名山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展现,并力图超越以往多数聚焦于庐山风景名胜的局限,将庐山还原成中国文化史流变的一个佐证、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文化地标。央视四十集大型纪录片《黄河》采取“横切面”的视角,展现黄河流域文化,还原一个“亲切的黄河”,通过黄河这个地标来展现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

(二)从建筑古迹中展现无限的人文气息

建筑古迹见证了历史,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等科学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由四川宜宾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拍摄的人文地理纪录片《江安夕佳山民居》,通过真实的镜头,向受众集中展示了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化石”的夕佳山民居建筑群落。该片围绕夕佳山民居的文化内涵、通过大量的实地拍摄,采访了20余名中国古建筑学家、文化名人和亲历者,通过与全国各地其他不同类型的民居进行比较,深入浅出地向受众介绍了江安夕佳山民居的建筑特点以及四川南部独特的民风民俗,从有限的古建筑遗存中展现出无限的人文气息。

(三)从名城名镇中剖析蕴含的历史内涵

名城名镇是历史的产物,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属性。大型纪录片《商之都》是一部解读、讲述郑州历史传承、风土民情、自然景观的纪录片。《商之都》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入解读了郑州从古老商汤亳都到今日商贸之都的城市生命史和中国商业文明史,表现了郑州人民良好的生活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石羊镇是一个拥有两千五百年经济文化历史的小镇,电视纪录片《梦牵石羊》由云南电视台和昆明浩大文化传播公司联合摄制,《梦牵石羊》是一部比较系统地反映石羊历史文化的人文地理电视纪录片,片长40分钟,将石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完整地再现于荧屏。又如江苏苏州有线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六集电视纪录片《苏园六记》,意在探究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蕴、文化精神与美学意境,将叙述的视角凝聚于形成苏州园林的文化,从吴门烟水到内涵丰厚的吴文化,从文化到文人,富有诗意与深情地表现苏园。

二、宏观审视人文地理积淀中的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纪录片依托于悠久深远的中国文化传统,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从宏观的角度看,人文地理积淀中的文化现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地理概念中观照特殊的文化现象

这里以中国地理概念中的西部为例。无论是在空间的跨度及其所包含的自然风光、动植物种群、地理形貌、民族习俗、生活状态等的多样性上,还是在时间的长度及其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文化精神、遗产遗迹的丰富性上,西部都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上,就是题材资源的优势。西部人文地理纪录片在观照特殊的文化现象方面表现突出,体现于作品的如《丝绸之路》、《黄河》、《望长城》、《敦煌》、《长安》、《汉唐陵墓石刻》等。除了独立的作品外,还包括一些大型系列纪录片、专题节目中的西部篇章,比如《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中的《都江堰》、《布达拉宫》等。在这些系列片中,中国西部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受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陕西电视合出品的八集人文地理纪录片——《大秦岭》,通过一座地理位置上的山脉,艺术地反映陕西省的文化和旅游成就,充分表述了秦岭不仅是陕西的、而且是世界的,是人类共有的文化家园。

(二)从地域风情中阐述独特的地域文化

大型纪录片《走进西藏》巧妙地将人文与地理结合起来,这部纪录片从雪域西特的地域风光,独特的地域风情中阐述独特的地域文化。《走进西藏》介绍了西藏藏传佛教中很多鲜为人知的内涵,包括磕长头、天葬、转经筒、挂五彩经幡、藏族的沐浴节、唐卡画、手工银器等藏族文化的精髓。又如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心中的香格里拉》,真实地体现香格里拉地域风情,挖掘香格里拉的文化内涵,关注香格里拉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生存状态,并用真实的影像纪录下来,提升“香格里拉”的地域文化品位。由浙江卫视策划、拍摄的人文地理纪录片《浙江文化地理》,以构成文明核心元素的书法、剑、曲、僧、琴、舟、茶、宅、藏书、青瓷这些千年历史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老物件”为主线,针对史书和民间口口相传的地域风情介绍,采访了大量的专家和民间学者,挖掘出大量尘封在老物件里的新鲜记忆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三)从历史变迁中抒写深刻的文化意味

人文地理纪录片力图梳理时代更替和历史变迁的重要节点,对中华民族之文脉进行一次深入且兼具现实价值的探寻。十集电视纪录片《敦煌》旨在记录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内涵。该片对敦煌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作了生动的展示,有命运多舛的舞女程佛儿,寡妇阿龙,无名的小画匠,商人沙拉,探险者斯坦因,敦煌守护者常书鸿等,使节目在保持文化内涵的同时,力图从历史变迁中抒写深刻的文化意味。《敦煌》不仅仅是要告诉受众敦煌的历史,更是要带领受众乘坐时空隧道,回到属于古丝绸之路的那片天空,再现发生在那里的惊天动地的故事。十集电视系列片《望长安》,是一部旨在用优美影像探索陕西历史文化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首次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陕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深刻地思考了陕西文化的原创力、开放性、交融度、辐射力,及其对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望长安》在构建三秦大地的历史文化影像时,关注的不仅仅是陕西曾经卓越的历史文化变迁,而是隐藏于这些恢弘文化遗产与文明碎片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深刻思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和谐问题

在人文地理的统照下,人与自然的故事,地理风情与民族风情的深度解析,一定地域中历史尘封的往事都可以在人文视界中得到高度的关注。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这对于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促进人文地理的文化整合,更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关注人在地理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在2010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玉昆仑”奖国际纪录片的评奖活动中,荣获最佳长纪录片奖的是《六搬村》。《六搬村》是一部反映云南少数民族苦聪人生活的人文地理纪录片。苦聪人只有六千多人口,几千年来,他们一直生活在原始森林里,过着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原始生活。2008年,在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他们终于搬到了生活条件较好的平原河谷地带。《六搬村》是一次有关民族发展和人与自然严峻命题的沉重思考,它重点关注人在地理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又如纪录片《楠溪江》,纪录了浙江温州楠溪江流域古村落的人文变迁和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以精雕细琢的细腻手法、令人心动的精美画面,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观察点上,表现了生活在这美丽江畔的人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及其生存状态。

(二)聚焦地理资源利用中的生态文化

未来社会是生态文化的社会,生态文化是从人类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人文地理纪录片关注和探索生态价值,传播生态文化。在辽阔的滇中大地上,闪烁着玉溪这颗璀璨的高原明珠。而纯洁的抚仙湖便是镶嵌在这颗明珠上的碧玉,培养孕育了无数的玉溪儿女。在瑰丽多姿的抚仙湖背后,是玉溪人“生态立市、天人和谐”的发展观念。纪录片《抚仙湖》以云南省玉溪市创建生态型城市为背景,以整治抚仙湖、星云湖环境为叙事重心,全方位多视角展示玉溪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化。纪录片《抚仙湖》将镜头对准“水”,找准了具有地域性的生态文化命题。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把绿色留给子孙》分为森林、湿地、沙漠、生物多样性等5集,反映了高黎贡山、大山包、西双版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文化。我们相信,随着生态文化的出现,人类将实现生存家园的重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绿色人文“理想。

(三)重视文化历史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篇5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学 人文精神 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39

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文化素质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培养就是将各种人文学科的知识和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的精神风貌,形成受教育者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近年来,高职院校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其中,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培养内容、将人文精神培养与课程教学相融合是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笔者在人文地理学课程中的教学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

1 发掘人文地理学教学在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优势

1.1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优势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人地关系的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它既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也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研究内容有很强的人文性。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的一个分支,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揭示人类活动空间结构和地域分布的规律性,它侧重于从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角度研究人文现象,特别强调时间、空间和人文现象的整体性关系,使人文地理教学能更好地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1.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贴近生活,利于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面的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政治、旅游、宗教、城市化等诸多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内容。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密,人类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影响着地理环境。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如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环境和社会问题,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等各种问题。如何科学处理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未来发展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管理者,他们的认识和行为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能更好地涵盖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可以帮助学生关注人类发展,解开心中的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自然而然地形意识,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2 将人文精神培养作为人文地理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标

人文素质教育实质是向学生进行深入的人类文明的教育,通过知识的传授和环境熏陶,使学生开阔思维,产生情感,理性思考,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对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素质的教育应更关注学生内在品质修养和外在精神气质的统一。因此,人文地理学教学应将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性环节,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作为人文地理学教学的终极目标。

3 将人文精神培养理念贯穿于人文地理学教学设计之中

在教学设计中贯穿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从教材的重构、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过程的把控、学生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考虑人文教育的因素,形成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系统性过程,而不是仅仅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支离破碎的思想教育。

3.1 精选蕴含丰富人文事项的教学内容

充分挖掘课程的人文素材,精选教学内容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第一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将人文精神培养内容渗透、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合理编排形成精炼型模块。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该从遵从以下原则:①教学内容应蕴含更多的人文素材;②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③教学内容的选取应更能体现时效性;④教学内容更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利于学生能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3.2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人文地理学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地理学科特点,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运用提供了基础。人文地理学涉及内容的社会性、综合性、地域性、实践性的特点为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强,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和体现人文内涵的探究内容,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学习技能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如学生在中学的地理知识学习中掌握了图表分析,就能对地图、图表、图像进行判读、绘制、分析。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将事物从科学领域调整到社会学领域的特点,对地理规律的认识、地理空间上人的事项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对人文事项要从社会学角度对信息资料进行提取、认识、分析、理解、推导、阐述现象,通过知识的迁移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获取新的知识和提升学习能力。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辅以针对性强的案例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突破,也可以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或开展辩论,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深化教学内容。可以在探究过程中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社会,开阔眼界,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包容性、创造性,合作意识其本身就充满了人文内涵。

4 将人文精神培养作为教学成果评价的标准

将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化成果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参与评价主体、确定评价指标、使用评价方法等方面体现多元化,建立对学生人文精神内化成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篇6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论文格式是:人文地理论文格式要求;论文格式说白了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那么人文地理论文格式又有哪些要求呢?以下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人文地理论文格式要求,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朋友们~

一、论文需报送全文,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A4版面,单倍行距,页边距上下各2.5cm、左右各2cm,页眉页脚取默认值,插入页码居中。文题和正文中的数字及西文字母用TimesNewRoman字体。全文字数不超过5000字,版面不超过5页。

二、文章结构。论文应依次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其中,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通讯地址、邮编、摘要、关键词分别用中英文表示。论文应完整且简明扼要,需包括必要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等;应保留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并注明数据来源。根据论文集出版需要,编辑有权对稿件进行删改。

三、论文格式

1.正文以前部分

(1)中文格式

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排,文头顶空一行。

作者姓名:小三号楷体,居中排,两字姓名中间空一全角格,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

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五号宋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作者单位与省市名之间用逗号,城市名与邮编之间空一全角格。作者单位多于一个在作者姓名处用上角标注。

摘要:“摘要”二字小五号黑体;内容小五号宋体,不少于200字。

关键词:需列出3~5个。“关键词”三字小五号黑体,其他小五号宋体,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T13745-92),中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

(2)英文格式

英文字体均使用TimesNewRoman字体。其中,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加粗、居中排;作者姓名用四号字体、居中排,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姓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中间不加连字符;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用五号字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摘要,“Abstract”一词五号加粗,内容五号字体,不少于200个词,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关键词,“Keywords”一词五号加粗,内容五号字体。英文关键词之间用逗号。作者单位与摘要之间、关键词与正文之间分别空一行。

(3)正文之前的所有内容左右各缩进2字符。

2.正文

五号宋体通排;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h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以10幅为限。尽量采用Word文档以插入表格方式制作三线表。图(表)须有图(表)题,紧随文后,且在同一页面。图中文字、符号或坐标图中的标目、标值须写清。标目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图、表体例见表1、表2:

表1标题体例

标题级别字体字号格式说明与举例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顶格排,单占行阿拉伯数字后空1格,如“1概述”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顶格排,单占行如“1.1仿真实现方法”三级标题宋体五号加粗顶格排,单占行如“1.1.1管网仿真实现方法”四级标题五号宋体左空2字,右空1字,接排正文阿拉伯数字加括号,如“(1)”允许用于无标题段落

表2图、表、注释及参考文献体例

内容字体字号格式说明图题五号黑体排图下,居中,单占行图号按流水排序,如“图1”“图2”图注小五号宋体排图题下,居中,接排序号按流水排序,如“注1”表题五号黑体排表上,居中,可在斜杠后接排计量单位,组合单位需加括号如“表5几种车辆的速度/(km/h)”表序号按流水排序,如“表1”、“表2”表栏头小五号宋体各栏居中,计量单位格式同上图文/表文小五号宋体表文首行前空1字,段中可用标点,段后不用标点

3.参考文献

文章必须有参考文献,请列主要的参考文献,在文中对应位置以右上角标的形式标注;“参考文献”四字作为标题,五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各空0.5行;参考文献内容用小五号宋体;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译著:[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论文集:[序号]作者.文题[A].编者.文集[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P].国名及专利号,日期.

技术标准:[序号]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

技术报告:[序号]作者.文题[R].报告代码及编号,地名:责任单位,年份.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在线文献(电子公告):[序号]作者.文题[EB/OL].http://…,日期.

光盘文献(数据库):[序号]作者.[DB/C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4.作者简介

请在正文首页以脚注形式附第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四字小五号黑体左起顶格排;作者简介内容小五号宋体,100字以内,包括姓名、性别、学位、职称、从事的研究领域;参加的全国学会名称、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登记号(相当于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个人的学术号,如您目前尚无,可通过加入相应的学会得到,已是会员的,可向学会索要。学会的联系方法请登录中国科协网站查询)、联系电话(手机)、E-mail等

参考范文:

例谈人文地理试题的解题策略

一、人文地理试题的特征

人文地理试题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口、城市、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图表为支撑,考查人文地理主干知识,考查考生运用图表、数据解题的能力及对地理信息的采集、整理、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人文地理试题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性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域分异的科学,以区域为研究核心。人文地理试题常以微观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内重要的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要求考生能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来分析或评价某一区域环境中的人类生产活动的合理性。

2.综合性

地理学研究的地球表面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这决定了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地理学不限于研究地球表面中的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地球表面作为统一的整体综合地研究,着重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故人文地理试题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3.探索性

地理学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也就是说,学习地理是奔着解决我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或将要遇到的问题去的,作为考查地理知识和地理素养的人文地理试题必然具有探索性的特征。

4.开放性

地理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其目标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培育家国情怀,拓展全球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方法认识、理解、解释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具备地理实践能力,为未来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开放的人文地理试题能全面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科学的人地观、发展观,是否具备辩证分析问题、科学合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来,人文地理试题的开放性越来越明显。

二、人文地理试题的解题策略

1.科学建模

人文地理学虽然知识点多、散,但人文地理内容“形散而神不散”,可以通过建模的形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例如,我们在学习鲁尔工业区时,要详细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工业类型、支撑其发展的基础、兴起衰落的原因、整治的措施,整理出一套有关鲁尔工业区的模型。我们还要将鲁尔工业区模型进行补充、修正,以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工业区模型。我们还可针对某类试题,建立答题模型。一个完整的答题模型包括四部分:标题、适用条件、答题要点、备注。

2.精准套模(套用模型),巧妙用模、验模

完成各类问题的建模只是完成了基础性工作,要想在人文地理试题上获得高分还得精准地分析背景材料和巧妙地运用模型。

一道人文地理试题一般由背景材料、图形、设问三部分组成。在做题时,我们一般分四个步骤进行,下面以2016年高考江苏省地理试卷第28题第(1)题为例(试题略),简述套模、用模方法。

第一步,粗读材料、细审设问。拿到试题时,要快速、粗略地浏览所给材料和图形,知道材料和图形描述的是攀枝花城市转型的地理现象。然后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分析每一个设问,从设问中剥离出所考查的知识点,思考可套用的模型。第(1)题设问有两个。一个是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什么?“钢城”顾名思义攀枝花的工业以钢铁产业为中心,故可将设问归为传统工业发展的条件。另一个是攀枝花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攀枝花作为老工业基地,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单一和发展中没有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该设问可以归为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第二步,依据模型要点细嚼材料,提取有用信息。根据第一步对第(1)题设问的分析可知,本题要用到两个模型。第一个模型要点为位置、交通、市场、能源、钢铁原料、水源、科技、劳动力、政策、产业基础等。第二个模型要点为产业结构单一、钢铁过剩、资源短缺、煤炭地位下降、技术冲击、环境问题突出、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等。

第三步,整理答题要点,并作修订检查。在整理语言要点时,要将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用针对性和专业性强、逻辑性和层次性分明、条理清晰的简洁语言表达出来。要点间要相互补充,以形成完整的答案。

第四步,书写答案。要求字迹清楚,分点作答。

以上四个步骤中,第一步实际上就是通过细审设问来套模,第二、三步就是用模、验模的过程。

在解答人文地理试题时按上述步骤和方法能有效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但要娴熟地运用此方法还需多加练习。

篇7

一、人文地理复习策略

1.理清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起来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且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同学们应抓住人文地理“形散神聚”的特点,理清知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把书本由厚变薄,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人文地理考查的核心主题包括人口(增长、迁移、分布、容量)、城市(城市化、城市区位、空间结构)、工业、农业(区位选择、地域类型)、商业(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主要方式、区位选择)等(形散),而其中区位分析与评价是贯穿人文地理始终的灵魂(神聚)。复习中我们可以以“区位分析与评价”为主题构建知识网络:

此外,复习中还可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位,抓住一条线索将单个知识串连起来形成清晰的知识链。以“人口数量的变化”为例:

2.,建立思维模型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立意所在,亦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尽管试题情境、问题设计千变万化、推陈出新,但答题所用的知识、原理还是教材中的。对于“切入容易深入难”的人文地理而言,建立思维模型是提高思维能力、防止思维偏差的有效策略。以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区位分析与评价”为例:

(1)求同――构建区位因素结构

各种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多受自然因素(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等)和社会因素(政策、环境、科技等)的影响,因此要用综合的观点观察分析区位因素。

(2)存异――形成区位分析方法

根据区位分析与评价的不同要求,对同类问题进行归纳,构建区位分析微观模型。如主导因素分析(理清各区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决定性因素)、动态分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类或某地区区位因素的变化)、综合分析(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辩证分析(从有利、不利或优势条件、制约因素两方面分析)、比较分析(找出两者或两地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3)发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原理模型是经典的、抽象的、简化的形式。因地制宜是区位选择的“魂”,因此区位分析与评价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区域为背景对区位因素进行描述与阐释,使区位分析与评价“区域化”。

3.抓住联系,学会综合分析

人文地理知识的考查不是孤立的,多是从区域的角度研究人类活动现象,注重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区域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归宿,我们在进行人文地理复习时一定要形成这样的意识:与自然地理恋爱,与区域地理联姻。

以农业变迁为例: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其水稻种植面积却逐渐减少。长江三角洲作为“鱼米之乡”的区位因素,既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也要考虑劳动力、种植历史等人文条件,而这些自然、人文条件恰恰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组成部分,且相应的自然条件往往都是图中“应有之义”。要从发展变化的视角找出“水稻种植减少”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水稻播种面积减少;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增加导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以上两例分析可以看出,高考对人文地理的考查多以区域为载体,将解答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巧妙地隐藏在图表中,对图中自然要素、区域特征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往往是组织答案的落脚点。

4.以图为本,强化图表技能

图表是地理的特色,尤其是在表达人文地理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时间变化规律方面更具优势,因此高考试题多以新颖的地理图表为载体考查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所选用的214幅图表中,与人文地理相关的图表接近2/3。

在复习中要加强图表技能的训练,面对纷繁复杂的图表,要从“读会图”向“会读图”转变。首先,要根据图名确定图表所反映的主题,利用图例从图表中的线条、符号、数据中找出“有什么”;其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认清图中各要素的特征,明确“怎么样”;最后,分析揭示图中各要素反映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理解“为什么”。要注重地图信息的叠加和图文转换,提高图表阅读的深度。

以地理统计图为例,解读地理统计图表要正确理解图表所表述的地理信息,判读其表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并以这些显性信息为基础找出隐性规律与变化趋势,解释或说明相关地理事物的特征、原理和规律。其解读方法、技巧为:抓双重联系(图内信息;图外知识)、重数据分析(定量分析数量特征;定性分析趋势;对比分析找差异)、归纳总结(综合评价得结论)。

5.关注现实,用地理视角看世界

书本是经典的、抽象的,现实是复杂的、具体的。复习中我们要拓展知识来源、活化地理知识,要特别关注与地理相关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及贴近生活的素材,让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学会从地理的视角认识世界,在具体材料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还要将书本中的地理知识、原理还原到实际领域来解决具体问题。

二、人文地理解题指导

人文地理试题的综合性、开放性强,切入容易深入难,答题往往词不达意,甚至离题甚远。不少同学感觉人文地理答准、答全很难。现以两道经典试题为例窥斑见豹,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例1】(2011年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请读图回答1~2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 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2.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 ①② 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解题思路】 第1题,该题以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化进程,重在考查图表信息的判断与推理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2000年,甲城市市中心人口密度逐渐下降,乙城市市中心人口密度不断上升,两城市的边缘区人口密度都逐渐上升。甲城市各地段人口密度与楼高都比乙城市高,且城市边缘距市中心远,因此甲城市人口规模、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第2题,该题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和楼高统计判断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从楼高和人口密度判断,甲城市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M处的,N处人口密度与楼高比周边地区高,为甲城市的卫星城;乙城市P处人口密度与楼高最大,为中心商务区;由1982~2000年人口密度变化可以推断,乙城市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卫星城。

【参考答案】 1. D2. B

【规律总结】 统计图的判读,首先要读图名,接着要根据图例弄清图中线、条的含义,把握统计图表达的内容,然后是找出线、条发展变化的趋势,再结合所学知识、原理对变化趋势做出合理的分析与阐释。

【例2】(2011年江苏单科卷)下图为北非简图,右下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该题以北非区域图、气温和降水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发展、城镇分布和交通布局的区位因素,对信息获取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切忌泛泛而谈,要结合具体区域回答,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等高线河谷平原;临河灌溉水源;气候图热带沙漠气候光热资源、昼夜温差。图文中没有相关的社会经济信息,可不涉及;(2)对“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要特别注意“沿海”的限定条件。思路:等高线沿海多平原;气候图地中海气候(容易漏掉);石油等资源资源开发;临海海运便利。(3)交通布局受经济、社会和自然等因素影响,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图中铁路、公路主要连接城镇和矿产地,因此城镇分布和资源开发是影响交通布局的主导因素;在山区铁路多沿等高线延伸,因此地形影响选线。

篇8

[关键词]团队研究性学习 教学范式 人文地理学 实践与反思

[作者简介]李茂林(1974- ),男,湖南新宁人,凯里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地理教学与研究。(贵州 凯里 55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凯里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高校团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构建和实践研究”的终期成果。(项目编号:JG20102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05-02

一、理论维度:团队研究性学习概观

团队合作性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被称为是“教育创新历史上最成功的故事之一”。团队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来源于组织学,组织学认为当人们在现有书本中无法解决某类问题时,可以通过组织内成员合作探究和分析,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教育学领域通常将团队研究性学习界定为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学习与讨论,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团队研究性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学习经验、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并且根据这些基本要素来组建相应的学习团队。团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寻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社会现象,通过团队资源共享、共同探究以及合作调查等方式商议和达成问题解决方案,形成最后的课题结论。团队研究性学习并不是纯粹的学生团队自学过程,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只不过教师由原来的教学“主导者”退隐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来制定相应的研究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团队组合与合作分工,对团队制定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案、数据筛选等环节进行及时的指导、审核,对团队最后形成的解决方案与研究报告进行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

团队研究性学习将原来个体化的学习模式转变为团队化的学习模式,将原来单一性的知识获取目标转变为课程学习、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以及科学精神等多重性的学习目标;同时将个体化的考核方式向团队化的互评与自评模式转变,既达到了互相取长补短的效果,还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了过程评价。因此,有教育学家认为,团队的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作为唯一知识权威的神话,而且将学生本身以及学生集体作为知识来源的重要补充,是教育民主化的一种表现。基于团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所蕴涵的新颖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不但重新定位了教学双方的地位,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与创造性,还使大学的教学在教与学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两者之间形成合理的张力。因此,世界发达国家无不将研究性教学作为大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创新为核心进行教学改革,是高校新时期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任务与途径。

二、团队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解读:以人文地理学为例

基于团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并没有一个固定化的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智慧地把握其原则、策略以及其限度,也正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性与个性化特征才很难让教师准确把握其各种要素。个案或者示例的方法可以为我们理解和把握这个教学模式提供诸多的参考。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关注人与地理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它在高校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有知识点杂乱零散、知识点的逻辑性不强、理论性较弱的特点。在授课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灌输方式,该课程显得非常枯燥,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考前背、考后忘,考试能得高分却无法高效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为此,我们尝试以人文地理学为依托,开展基于团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范式变革。

确立主题是基于团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最首要和最为关键的步骤。我国的人文地理学起步比较晚,加上教育体制的原因,我国人文地理学在发端期就着重引用西方和前苏联的理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人文地理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且各分支学科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部分师范高校已经形成了由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课程所构建的人文地理教学体系。可惜的是,在当前的21世纪及“十五”规划人文地理学教材中,仍然沿袭“总”“分”并重的编排方式,使得讲授内容与后续的相应的部门人文地理严重重复。针对此问题,笔者在平衡学习者需求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以下6个研究主题:(1)近代人文地理学有哪些流派;(2)当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4)古今中外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是什么;(5)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历史演变与地理环境存在哪些联系;(6)当前世界和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成因、特点、危害和解决办法是什么。

篇9

作为一线地理教师,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历史文化资源,满足学生学习知识多样性和实用性的需求,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凭借本地优越的乡土资源,在教学中尝试探索。

1.教师要熟悉所在地区的人文地理状况,以利于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貌类型奇特,岩溶面积分布广,水能、矿产资源丰富,民族风情、自然风光旖旎多彩,气候宜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全省20多个省级风景区中,这里就占5个。群峰叠翠、逶连绵的万峰林;自然天成的泥凼石林;芙蓉多研、香飘四野的招堤荷花;彩练当空、银河落九天的马岭河谷瀑布群;清幽秀净、碧水醉心扉的三岔湖风光,及东湖围山湖、西湖鲁布革、南湖万峰湖、北湖木浪河、中湖兴西湖等,如诗如画,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景观。有全国唯一的展示贵州高原十多个少数民族婚姻习俗的婚俗博物馆;有省级风景名胜安龙招堤、十里荷塘、明十八先生墓、南明王朝遗址及正在规划的四季水上植物园;兴义猫猫洞旧石器时代“兴义人”遗址;有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贵州龙化石、鱼化石、海百合化石;有被称为音乐活化石的布依“八音座唱”;有贞丰小屯乡的古法造纸,它被中外学者誉为东方文明古国土法造纸的“活化石”;黔西南是原军政部长何应钦先生、贵州省四任省长(刘显世、刘显潜、袁祖铭、李晓炎)的衣胞之地(全国唯一的军阀庄园),至今保存完好;有明末流亡皇帝朱由榔的南明王朝王宫遗址,有为其殉难的十八先生墓及王子坟;有东汉时期的文物精品铜车马、摇钱树、抚琴陶俑等,这些都是罕见珍品,曾被选调到北京参加中国文物精华展;有二战时期的“史迪威公路”24道拐,堪称公路建筑史上的一件杰作;有神奇的双乳峰,造型奇特的盘江奇石;还有省级风景区贞丰三岔河、贞丰北盘江大峡谷、鲁布格深谷湖等景点以及多姿多彩、独具民族特色的纳蝉民族村寨、打凼民族村寨、南龙布依古寨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教师要把地方文化资源合理地、有机地结合进自己的教学,作为教学内容必要的扩展、延伸和补充。在讲课时能信手拈来,开阖自如。

2.根据教材的单元系列,让本地区的人文地理素材进入课堂

高中人文地理所涉及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人文地理要素,在任何一个区域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学生最熟悉的是本地的一些人文现象,学生对本地的人文现象最有感性经验,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过从学生熟知的感性经验入手,通过恰当的呈现方式,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揭示人文地理的理论,无疑比用学生不熟悉的教材上的素材更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也有利于对新知识的建构。我在人文地理教学时经常翻阅《兴义府志》,从中摘取了大量的资料;经常阅读《黔西南日报》《贵州日报》,从中搜集整理黔西南州、贵州的工业、农业、城市、交通、人口等的最新动态,可以这样说教师掌握的本地素材越丰富,教学就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自由度越大。

把本土的资源与课本联系起来,可以使地理教学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更具活力和开放性。对教师来说,可以转变其教育观念,开拓其教学视野,激发其教学的创造性;对学生来说,可以改变其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建构者,增强在各种场合学地理、用地理的意识;给学生创设地理实践的环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知识,身边时时可以学到人文地理,使之尽可能多地吸收、品味、感悟和积累,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同时,也从中悟出学习地理的方法和规律。

篇10

一、统计分析

新课标全国卷Ⅰ、Ⅱ已使用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适用于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新课标全国卷Ⅱ适用于青海、、甘肃、贵州、内蒙、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单独命题的北京卷是第6年使用,天津卷是第7年,重庆卷则是第10年使用,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只适用于各自地区。

1.试卷结构(表1)

2.知识能力

说明:“四项能力”要求分别为A表示获取和解读信息;B表示调动和运用知识;C表示描述和阐释事物;D表示论证和探讨问题。

自然地理与地图(表2)

人文地理(表3)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表4)

选做部分(表5)

3.热点情景

统计梳理(表6)

解读分析

2015年全国及京津渝五套试卷突出关注重大社会热点,时代、生活气息浓郁。

热点共性:①素材选取多为重大社会议题,如城市问题,资源、能源问题;②近期社会热点,如高铁出海、中非合作、路带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电子商务等着重考查;③极端天气中的台风、沙尘暴问题连续、多地出现,显示其成为天气、气候这一主干知识的重要素材,应引起重视。以上共性,显示高考命题对社会热点并不回避,而是主动挖掘命题素材,体现高考命题选材鲜活的一面。

热点差异:①全国卷Ⅰ对热点考查以隐形考查为主,如城市问题、水源问题、工程建设,此特点与2014年一脉相承,需引起重视;②京津卷热点多选本地重大热点事件,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如北京的重大会议、活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等;③重庆卷对国际议题关注较多。

4.图表呈现

三年五套图表类型及数量统计(说明:复合图拆分统计、去重合计)(表7)

选图、用图规律、趋势解读(表8)

深度剖析、引领教学

纵观近三年、横比此五套试卷,全国卷Ⅰ在选图、用图上具有鲜明的特色,成熟度高。鉴于2016年起绝大多数省区将采用全国卷,深度剖析其选图、用图规律,具有极大参考价值。

(1)新颖景观图开篇。切合社会热点、考查背后原理成为趋势。如2014年选取太阳能电站景观图,2015年选取城市雨水花园景观图。

(2)区域选图重特色。如2014年选取新疆吐鲁番附近区域、错那湖附近区域、中东沙特区域,2015年选取纽芬兰岛、美国大盐湖、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这些区域要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要么区域的事物有较大变化,均可提供丰富的命题素材。

(3)光照图淡化。以置于区域图中结合经纬网等信息考查为主。

(4)图表信息挖掘深。2015年全国卷Ⅰ在用图数量、方式上具有一个区别其它区域的鲜明特色,即选择题一图均是三问(最后一题,题量所限除外)。其它则多一问、两问。一图三问,考查的角度、内容更多,对图表信息挖掘更深入。如图1城市雨水花园结构图,分别考查了目的、作用、功能等;图2纽芬兰甘德机场图则考查了区位及变化原因,并跳脱开去考查了地球运动知识。图3渤海年均气温图考查了海冰的厚度、资源分布及开发等内容。这要求在迎考复习中,对于图示的判读练习不可浅尝辄止,要尽可能深入、全面地挖掘图表信息,这也是高考命题区分度的要求。

二、总体特点

1.依纲靠标,紧扣主干,自然人文人地协调

从五套高考试题考点统计来看,考点主要集中分布在自然地理与地图、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没有离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紧扣主干知识。全国卷Ⅰ、Ⅱ、天津卷涉及地球和地图内容。全国卷Ⅰ继续弱化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而其它四套试题中均涉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难度设计高低不一,天津卷和重庆卷难度较高,但整体趋向难度降低。对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考查的比例,全国卷Ⅰ的选择题是36∶8,综合题是40∶16,整体是76∶24,自然地理内容是人文地理内容的三倍多。全国卷Ⅱ的选择题是28∶16,综合题大致是28∶28,整体是56∶44,自然地理内容比人文地理内容稍多。北京卷的选择题是24∶20,综合题是14∶42,整体是38∶62,人文地理内容是自然地理内容的近两倍。天津卷的选择题是32∶12,综合题是17∶49,整体是49∶51,基本均衡。重庆卷的选择题是20∶28,综合题是25∶27,整体是45∶55,人文地理内容多于自然地理内容。综上所述,全国卷Ⅰ、Ⅱ自然地理内容多于人文地理内容,北京、天津、重庆卷人文地理内容多于自然地理内容。

2.彰显特色,以点带面,学科主线不偏不倚

综合性。地理所研究的对象或现象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即整体性。如自然地理要素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人文地理要素有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城市、人口等,整个体系是一个内在联系完整的有规律的综合体。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其它要素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整个景观的变化,而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也要受到整体的制约。这一特征在综合题中体现尤为明显。如全国卷Ⅰ36题,考查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又分析卤虫产业的发展,并提出了对卤虫捕捞业的展望。

区域性。地理综合体千差万别,地理学科的内容离不开各个具体的区域,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特征,区域和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环境及经济结构的地域差异,表现出无可替代的区域特征。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就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学习地理时,要从区域性出发,突出地区和国家的主要特征,综合某地区的各自然地理要素和经济人文方面特点,与其它地区相比较而显示其特性。全国卷Ⅱ36题选定区域是非洲尼日利亚,考查了铁路网特点及作用、布局特点、沿海气候及其对铁路建设的影响、铁路建设对我国工业部门的影响等。

空间性。地理所研究的对象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存在空间,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空间是一个具有长、宽、高的三维空间,空间性指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联系三个不同而又有联系的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是学习地理极重要的方面。学习一个区域,首先要了解这个区域的空间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地理与经济地理位置;继而弄清地区内部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气温、降水、植被等的空间分布及其原因,以及经济资源、工业部门、主要农林牧产品、交通运输线的空间分布规律及配置原因。

动态性。现存的地理事物是过去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应随时留心它的时空变化。分析比较各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并放到一定的空间中研究,是地理学习的思维特点。如全国卷Ⅰ10~11题,考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变化,推测淤积和侵蚀的先后顺序和黄河流域降水、入海年径流量、植被覆盖率、农业灌溉面积等变化。

试题用自然和人文两条腿走路,充分体现了人地关系这一主线,深刻落实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不偏不倚。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全国卷Ⅰ37题青藏高原冻土层对铁路建设、运营的影响及对策;43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北京卷36题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主赛场的气候条件、张家口发展新能源的地理条件;天津卷13题南方丝绸之路选线的影响因素。

3.关注社会,稳中求新,生活有用终身发展

地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能力。高考试题更是引导师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关注社会热点,联系生活体验,反映时代特征,彰显人文关怀,这是地理学科价值的最终体现。如“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天津卷13题以“南方丝绸之路”为载体考查交通运输选线的影响因素,铁路、公路建设对我国西南地区的积极影响及地震次生灾害的成因;北京卷40题选取丝绸之路上尼罗河沿岸和我国南疆的绿洲农业,考查农作物的分布及其优势自然条件。如“京津冀一体化”,北京卷36题以北京与河北张家口为依托,考查交通运输的变化及其影响、产业合作与发展(葡萄酒),共办赛事(冬奥会)、区际联系(能源调整)。天津卷12题围绕“合作”分别考查古都的分布及形成基础、河北钢铁工业调整的目的、天津旅游发展的条件。再如北京卷6~8题取材APEC会议期间的放假旅游,考查景区门票优惠政策的影响、旅游资源多样性分析和放假期间各地的地理现象;11题以“城市牵挂”切入考查武汉人口迁移的流向和地域差异,给人感觉生活就在身边。全国卷Ⅰ1~3题考查“雨水花园”的结构和功能,全国卷Ⅰ、Ⅱ的选做题考查旅游、灾害和环境保护,更体现出人文关怀以及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应用。

三、教学启示

解读全国及京津渝五套试卷,可见如下特点非常突出:一是内容上回归区域的趋势加强;二是图表考查深度增加;三是以景观图为载体,重视其背后原理的探究;四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热点成为命题的重要情景;五是复杂的或局部的光照图等已基本不再考查。这种命题规律、趋势,对今后的教与学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师生应适应这种变化,顺应这种潮流。

1.回归区域

从五套试卷的统计看,区域图占绝对比重,且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而统计图、等值线图、光照图等趋于减少。图表是载体,区域图增多意味着对区域的关注增多,也表明高考命题的趋势是进一步重视将自然、人文地理及可持续发展知识落实到具体区域中考查。

重点区域重点研究

(1)重点区域及选取标准。从全国及京津渝5套试卷看,所考查区域多为常见的重点区域,如全国卷的美国西部地区(大盐湖)、北大西洋海域、青藏地区、北非西海岸地区、美国五大湖区域、河套平原地区,京津卷的京津地区,重庆卷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等,这些区域都是历年考查的重点。

解读以上区域,可见高考命题对于区域选择有两个特点较为突出:一是所选区域地理要素集中,便于综合考查;二是所选区域地理环境独特,便于深入考查。进一步具体分析可发现高大的山地、典型的河湖、复杂的海域、独特的岛屿是命题人青睐的重中之重。

(2)区域复习方法及策略。首先是整合。即要梳理考查过的重点区域,分析其考查方式。以此为依据,推及哪些区域可能考查、如何考查,又如何应对。对于已经考查的区域,还有哪些点是没有考查而将会考查的。梳理、整合是为做到胸有成竹,而不是见招拆招,疲于应对。

其次是解剖。可能考查的区域众多,不能一一兼顾,故需择其最典型的区域进行深入解剖式复习,在“透”字上做文章。

关注区域特色地理事物

区域的特色农产品、独特生物等是区域地理环境的反映,是命题的重要抓手。以全国卷为例,从2013年尼罗河的鲈鱼、西南地区的速生桉,到2014年科隆岛上的企鹅、鼠蜥,到2015年大盐湖的卤虫等,即为体现。

宏观上不割裂自然、人文及可持续发展的联系,注重以区域为载体,整合式复习。把自然、人文及可持续发展的地理知识、原理放到区域中去运用、检验,回归地理学科区域性的本质属性。具体上,对重点区域要进行小切口、精研究(所选区域要小、要典型,研究要深、要透)的解剖式复习,对区域要吃透、挖深。

2.深挖图表

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为提高试题区分度,在图表考查上呈现出拓广度、挖深度的特点。这要求在日常教、学、练中,不迷信成品题的权威,不止步于对一图一题的理解,不满足于对题目的正确解答。对高质量的图表,多站在更高的高度上,跳脱出原题设定的试题情景,进一步挖掘试题信息及可能的命题方向,方能跳出题海、决胜高考。

2014年全国卷Ⅰ的太阳能电站、Ⅱ的握手楼,2015年全国卷Ⅰ的城市雨水花园、青藏铁路热棒等均为景观图。这些新颖的地理景观,要么深刻反映当地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点,要么背后隐藏着地理原理,是地理环境、地理原理的直观体现、映照,是地理命题的重要抓手、切入点。在教与学中,要善于寻找、剖析此类景观,探寻其反映的地理特征、蕴含的地理原理、规律等,学会运用所学去迁移解读。

3.关注重大热点

从五套试卷看,高铁出海、中非合作、一带一路、重要会议等,多卷多次考查。这些事关国际民生的重大热点,深刻反映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等,为高考命题提供了丰富的情景。

对热点的关注,一要注意科学筛选,选取与地理学科特点(区域性、系统性、边缘性)紧密相关,能深刻反映区域自然、人文、可持续发展特征的重大热点。二要注意以地理眼去审视、剖析热点。不可过多关注热点本身,应以热点为切入点,将热点落实到具体区域中,剖析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明晰热点事件、现象发生的背景、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等。将书外之热点与书中之原理紧密结合。

4.淡化复杂光照图判读

从五套试卷看,对地球运动的考查,题量、题型、考查方式基本成熟。单纯的光照图判读基本回避,将地球运动知识置于选择题区域图中的最后一题,多结合经纬度等信息,以时间为切入点,考查时间计算、经纬网图判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