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的缺点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旅游的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旅游的缺点

篇1

一、县域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一)县域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定义

发展客体在发展主体的作用下,逐渐向着人们所预想和需要的方向发展以实现让主体目的得以实现的中介手段便被成为发展模式。顾名思义,那些从县域自身的旅游资源特色为出发点,制定的符合县域发展需求的智慧旅游产业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模式就是县域智慧旅游的发展模式,而动态性、整体性、差异性是组成县域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的三大特征。

(二)县域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的特征

1、动态性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县域经济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同时不断完善的县域基础设施和不断调整的地区政策,推动着县域旅游市场为了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而做出不断的更新,让智慧旅游的服务模式和发展方式在不断调整中得到完善。

2、整体性

各个县域旅游通过相互纷繁交错的关系而得以成为一个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完备的旅游功能和完善的旅游产品,所以,为了实现县域旅游的良好发展,需要、同步发展,认清县域资源的优缺点,集中资源发展重点。

3、地理差异性

无论是各个县域的旅游资源还是自身经济发展都具有其典型性和特殊性,县域旅游的地理差异性往往是由于不同县域的信息化水平、旅游产业基础、经济基础等差异而造成的。

二、县域智慧旅游中以服务客户为核心的表现

(一)将人工智能运用于景点讲解中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旅游中的运用不仅仅可以迅速处理大量的信息还可以快速了解游客需求并做出及时反馈。不仅如此,人工智能设备还可针对游客的不同需求对他们进行相关的知识讲解,将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贯穿于游客的旅游全过程,实现游客出游体验的全面升级。

(二)将移动通讯技术运用于信息咨询获取服务中

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移动通讯数据传输的速度和规模得到质的飞跃,在智慧旅游中利用移动通讯技术开发移动终端,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水平的游客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便利和旅游资源,让游客可自行获得地图及导航,提高信息交流的及时性,同时还可让游客随时随地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旅游心得,这些都赋予了移动通讯终端高品质、高满意度的特性。

(三)将云计算技术运用与产品定制服务中

作为智慧旅游的基础构成,云计算技术的作用是给智慧旅游进行大数据上的支持。在网络得以迅速普及的现代,人们的个人数据和旅游活动数据早已存储在了网络之中,因此,只要借助于云技术手段,便可将零散的个人数据整合到智慧旅游的云技术平台上,让智慧旅游根据统计得到的大数据结果制定出更人性化的旅游服务。然而,将云计算技术运用到智慧旅游中并非简单之事,它不仅要求智慧旅游能将网络中的大量数据进行整合,建立起良好的云平台并深入分析和总结大数据,得到各种数据之间的联系,更需要保证云平台能够得到良好的开发,为数据分析提供大规模的内容数据,从而实现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三、建立以服务游客为核心的智慧旅游的措施

(一)深入分析游客需求

在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下,游客们更喜欢符合自身特点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类型,而不是以往大众化的旅游行程。因此,县域范围智慧旅游要想在游客旅行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种多样的旅游建议与资源,势必要深入分析游客的需求以及心理特征,为游客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让旅游体验与旅游服务的无缝对接,实现游客满意度与旅游服务水平的双提高。

(二)增强政府的指导

智慧旅游是我国县域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要想构建以服务游客为核心的县域智慧旅游模式,单靠县域旅游市场长期的自我缓慢调节是远远不够的。智慧旅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帮助,只有在国家相关旅游政策的支持下,才可以让智慧旅游行业得到规范,让智慧旅游的发展速度得到快速提高。这就要求政府在对县域智慧旅游做好宏观调控的同时,紧抓县域旅游市场的服务水平,同时不断增强旅游市场上各企业的服务支持,让公共旅游服务实现空间性和地域性的完美结合。

四、总结

篇2

智慧城市 建设运营 商业模式

1 引言

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社会精准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公众服务效率。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设当其达到实际应用程度的75%时,该城市的GDP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将能增加3.5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经济增长翻两番[1],当前智慧城市正以其独有的渗透性、冲击性、倍增性和创新性席卷全球,推动着以智能、绿色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来临[2]。

过去一段时间,世界多国政府和组织机构均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来改变未来城市发展面貌。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盟、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均已展开智慧城市重点领域技术研究和相关项目的建设,并且在一些试点工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智慧城市一说引入中国后,其概念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创新,实现了“本土化”。在“中国式”智慧城市中,在智能化的基础上更强调人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截至到2013年底,总计311个城市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涵盖4个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国内众多城市和地区启动“智慧城市”战略,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层出不穷。尽管智慧城市建设持续发酵,但是目前多数城市处于规划阶段,盲目上马的项目不少,社会力量参与的不多,长期的运营机制尚未确立,有效的商业模式缺乏,智慧城市的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当前急需分析解决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有效的运营机制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开展。

2 “智慧城市”建设运营过程中的主要

问题

这里主要阐述智慧城市建设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技术、体制、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

2.1 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体系

目前由于缺乏全国性的政策和标准规范体系导致智慧城市概念模糊、定位不清晰。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牵头制定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到2020年,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该《意见》自2013年开始起草,目前已是第4次修订,但迄今仍未获批准。各个主管部门依据自身职责范围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2年5月,国家旅游局公布北京、成都等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2012年11月,科技部下发《关于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并于次年10月正式公布南京、无锡等20个智慧城市试点城市;2012年12月,住建部下发《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地方积极申报试点。截至目前,住建部已先后2批设立193个智慧城市试点,成为试点城市最多的部委。2013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出台《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技术指南》,包括太原、广州在内的9个城市列入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全国试点工作。201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选定15个城市与欧盟合作,启动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合作项目。2014年6月2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部委研究决定将深圳市、佛山市、苏州市等80个城市列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搭建统一的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以实现不同部门之间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并逐步实现各类公共服务和社会信息服务的“一站式”办理。这种各个部委在各自侧重的领域和职责范围内开展的智慧城市相关领域的试点建设,使得地方政府在面对多条线上的试点示范和不同标准规范时难以判断和选择,且纵向指令过多使得城市内难以形成横向各部门资源整合和协同共享的局面,这种自上而下的统一政策性引导文件的缺乏导致智慧城市的建设遍地开花,很可能走上建设一堆信息化系统的路线,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的现象将会出现。

2.2 发展阶段认识不清,口号过大

目前国内的智慧城市口号过大,存在盲目追风的现象。真正实施起来却由于技术、行政体制、商业模式的原因困难重重,并且很多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智慧城市或者不具备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条件。部分地区甚至远未达到信息城市、数字城市的程度就积极参与住建部提出的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并且部分地区是以吸引投资、销售相关产品和设备等片面的目的而展开智慧城市的建设。缺乏远期的发展战略,地方政府盲目上马一堆信息化项目,口号过大、过虚。

2.3 数据开放壁垒未突破,合作平台未形成

对于所有智慧城市建设者来说,政府的数据开放是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目前政府各部门对外开放和数据共享并不乐观,它们多数不愿意放弃部门利益和权力,另外数据采集统计的真实性、有效性难以保证,这种缺点的暴露也是一些政府部门难以忍受的。当然还有处于安全考虑方面的原因,在未能建立有效的安全机制和技术保障的前提下,要想实现数据开放和共享几乎是不可能的。导致数据开放积极性不高的现实原因还有政府数据开放给企业和社会的合作平台未建立,双方未建立一个合法合理的机制来促进数据的开放,以便企业充分挖掘数据的商业价值。

篇3

关键词:智慧旅游;电子商务

之前举行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总结2013年的旅游工作的同时也对2014年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个简要分析。从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其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加快发展旅游业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决策,第二,旅游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持续提高,另外,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业还呈现了一个特点就是融合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带动,旅游跨国界、跨领域、跨行业、跨产业、跨部门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旅游业的外部环境进也在不断优化,大众化旅游的发展趋势也更加明显,中国未来旅游也会呈现新趋势,旅游业的新产品和新业态将层出不穷,比如海洋旅游、自驾车旅游还有房车旅游等新业态即将成为引领旅游消费增长的重要领域。而旅游电子商务的诞生恰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并未大家提供各种新的出行模式。

无论是通过团购参加团体旅游,还是订购门票和房间自行出游,人们都必须通过相关的旅游网站。各种网站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同时,为了推动自身业务的发展也不时推出各种优惠政策,让更多人能够实现自己的“穷游梦”。

但是由于互联网在我国普及时间较晚,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首先,旅游商务网站太少,总体发展水平偏低 。目前,中国已经有众多涉及旅游服务的网站,但能集吃、行、住、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为一体,并及时未游客提供具有个性化、信息化、季节化旅游产品的旅游商务网站太少。其次,网上交易存在安全隐患,另外,服务项目和形式过于单一很多时候不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为此,政府在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管的同时也应当加大对网上旅游交易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同时要完善其宏观环境,提升其行业的市场定位,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并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高校也应该加强对于其相关人才的培养,更多地开展与之相关的课程。

篇4

导言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行业水平也不断提高,中国成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最大客源输出国 ,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层次和数量上有更多的新要求。从了旅游专业发展的需要,旅游教育业应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出相应的改革也显现出其必要新,因此,对于某一旅游专业课来说也需针对其专业特征进行相应调整,从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当代大学生的知识基础、专业技能、人文素养怎样通过旅游管理专业课去培养,本文以笔者所教授专业课旅游宗教文化课程为例,对教育教学思想和方式、方法改革进行论述,从备课、课堂教学及课下任务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旅游宗教文化课程性质与特点

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国,其中人文旅游资源也是其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形式和类型也是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之一,宗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沉淀的精华,为旅游业增添了太多的人文魅力和智慧的结晶。旅游宗教文化是一门旅游专业的边缘性和交叉性学科。

(一)教材方面

学科发展也处于初级阶段,该学科作为旅游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往往是以介绍中国宗教文化为主干内容,对于旅游与宗教的理论和实践的融本文由收集整理合较少,多是以宗教理论为主要内容讲述。

(二)教师方面

旅游宗教文化对教师的历史、哲学、文学基础要求较高。主要体现在较少在课外的历史文化知识积累,把握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用科学的视角教授宗教文化知识,教师应在研究宗教文化的哲学理论和根源来运用到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与规划的旅游业活动中来。

(三)学生方面

旅游宗教文化这门课对于教学对象也有较高要求,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对宗教知识和旅游文化的理解能力,创造性地思考旅游宗教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探索。此门课应该在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哲学观上给学生一个较好的前提和知识基础,不至于学生错解了宗教文化的真正内涵。

二、旅游宗教文化课程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为民办独立本科院校,对于开展旅游宗教文化的专业课,也是为了提高旅游管理学生的宗教文化知识修养,改善民办独立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较为薄弱的现状。教师对于这门设立不久的专业课,也需要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准备。

就笔者对该门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的课堂教学优缺点总结如下:

(一)优点

课堂纪律该门课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为主,注重宗教知识的传承性。可以尽量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讲解有趣生动的宗教故事和历史发展。教学内容重点适中,框架合理,能做到讲练结合。布置课下作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和深度掌握。

(二)缺点

首先,由于课程设置安排的教学学期较晚,面对大三或大四的学生,也许是面临毕业和就业的压力,这样的学生相比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习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但缺乏旅游宗教的创新和发展。其次,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以教师主讲为主,较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次,学生对专业考察课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在学习动力上少欠主动性。教师对学生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缺少了解,没有注重学生的授课信息反馈,这样会导致学生容易产生课程的逆反心理;旅游宗教方面的案例式教学较少。

三、旅游宗教文化教学方法改革途径

设计学生对该门课的调查问卷或举行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对该门课的期待学习的内容,对教学范式的倾向选择。根据调查和反馈,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通过布置课内外作业,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旅游宗教开发的可行性报告,教师充分辅助指导学生操作步骤和实施。并且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旅游宗教保护与开发的报告,锻炼学生的阐述和分析及宣传能力。

开展宗教文化旅游景点导游词设计大赛,要求在原有导游词基础上增添个人色彩和情景模拟。可在期末之前开展旅游宗教知识竞赛,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锻炼学生对宗教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件的设计制作,通过跟旅游宗教的视频、图片、超级链接、课件背景制作及动画的使用,课件和教案讲义的关系,应在教学大纲和课时安排上制作教案、讲义,然后再根据这些制作内容丰富的课件。

从时间和空间上设计教学环节

篇5

关键词:智慧林业,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无线通信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慧地球”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应运而生,林业也从“数字林业”向“智慧林业”转变。智慧林业要求林业信息感知化、物联化和智能化,要求林业信息传输的互联互通和安全快捷,因此,通信技术在智慧林业建设中起到基础性关键作用。当前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和移动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立高效的林业信息传输系统提供了有效手段。以信息感知、传输和交换模式来建立高效的通信网络,从而实现智慧林业的功能。本文在介绍智慧林业产生背景、内涵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概述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我国智慧林业中的应用进展,分析通信技术在智慧林业应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探讨现代通信技术在今后智慧林业应用中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林业信息化和智慧林业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1智慧林业概述

智慧林业是指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等途径,形成林业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的林业发展新模式,是“智慧地球”概念在林业领域的创新发展[1-2]。自2008年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理念以来,全球涌现出一股智慧化发展的浪潮,智慧化发展理念推动了我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我国林学家也提出了智慧林业概念[3-4]。智慧林业是在林业信息数字化、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基础上,实现林业资源的一体化、协同化、生态化和最优化[4]。林业信息资源数字化要求实现安全、智能、高效地采集、传输、存储和共享林业信息;林业资源感知化要求利用高效智能的传感器来实时获取林业数据信息,相互感知林业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林业信息传输互联化要求建立安全、贯通、高效的林业信息传输系统;林业系统管控智能化要求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林业信息的智能化采集、运算和管理,并利用各种自动化技术实现林业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林业体系运转一体化要求整合林业信息系统,并融入到智慧企业、智慧农业和智慧城市等多种信息系统中,实现社会整体的融合发展[5-6]。智慧林业将在数字林业基础上,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3S技术、移动通信)来实现林业的智慧感知、移动互联、协同管理和智能服务[7]。智慧林业的基本要求是林业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构建遍布整个林业体系的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快捷传输、交互共享和安全可靠。因此,通信技术在智慧林业建设中发挥着极其关键作用,只有建立完备的通信网络和完善的通信技术,才能保证林业信息的感知、传输、运算和共享,才能保证林业资源的综合监测、智能防控、应急指挥、移动办公和科学决策[8]。智慧林业是未来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3年8月国家林业局印发了《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表明我国林业信息化步入了智慧林业发展的新阶段。

2通信技术在智慧林业中的应用进展

现代通信技术开始向网络构建标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信息传输高效化、通信网络综合化方向发展[7],现代通信技术是智慧林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撑,在智慧林业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有线通信、无线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和移动互联网通信等,下面分别介绍这些通信技术在智慧林业中的应用情况。

2.1有线通信技术

有线通信技术是指利用电话线、电缆和光纤等介质来传输信息的通信技术,是最基本也是最可靠的通信手段。随着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发展,有线通信能较4为安全便捷地实现互联网接入、视频通话和图文数据传递。有线通信技术,尤其是光纤通信技术在林业综合办公系统、林业云计算平台及林业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中得到较好运用,具有传输效率高、技术安全等优点[9]。2009年我国改进了各省的林业光纤局域网,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省级林业部门和国家林业局直属单位的林业信息专网。我国林业下一代互联网在现有国家林业信息专网基础上,将采用有线通信技术构建具有管控和网络服务等功能的IPv6网络系统,联接国家、省、市、县4级林业网络架构,以满足林业系统日益扩大的各类业务模块和大数据量遥感影像、GIS数据、音视频数据等通信及传输需要。有线通信网络不仅在构建林业信息服务网络上应用广泛,而且在防灾监测、资源监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0]。刘亚荣等[11]利用光纤通信构建了基于分组传送网的山林防灾监控系统,并利用光纤传感器对林地温度、湿度、易滑坡部位进行监测。由于受林区自然条件的限制,在林区架设电缆、双绞线和光纤等传输介质线路困难,而且火灾、泥石流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容易导致通信中断。因此,有线通信技术在林业的应用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2.2微波通信技术

微波通信是直接使用微波作为介质进行的无线通信手段,主要适用于2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的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高和通过中继站能长距离传输等优点。我国林业部门在上世纪末曾利用世行贷款在黑龙江、内蒙古等林区建立了多个微波通信防火工程。大兴安岭林区建设了微波通信站30个,可满足雷电探测、气象自动预报、数据处理、计算机联网等多种通信需求,增强了林区森林防火、通信指挥和生产调度能力[12]。美国、欧洲等开发了多种基于微波通信的森林资源监测系统,包括POLSAR、ALOS-PALSAR、TanDEM-L、TerraSAR-X、RADARSAT-2、TanDEM-X、DESTINY等微波雷达监测系统;德国开发了依赖微波的Fire-watch森林火灾自动预警系统[13]。但微波通信存在着造价较高、信号传输受电离层影响大、难以跨越高山和海洋等缺点,需要依赖于卫星系统中继转发。

2.3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微波信号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通信覆盖区域大、通信距离远等优点;能够跨越高山、海洋而不受距离限制和陆地灾害的影响;覆盖面积大,可实现较大范围内的多边通信;工作频带宽、通信5容量大,适于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数据的高速传输,可靠性高。基于上述优点,近年来卫星通信技术在林业上得到广泛应用。林业部门开始使用“动中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IPSTAR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等来应对林区地震、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和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的通信需求[14]。上述卫星通信系统结合地面通讯指挥车或中心站,可有效地进行高速互联网接入、数据通信、音频视频传输和电视电话会议等高通量通信传输。美国和加拿大主要采用卫星巡回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林区温度来进行林火预警[15]。在智慧林业建设中,卫星通信技术结合3S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够高度集成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我国自主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林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有些单位还整合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和物联网等技术,构建了森林防火综合指挥调度系统,为林业资源监测、林火指挥、安全管理和生产调度等提供技术支撑。

2.4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

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是一种通过移动的无线通信技术接入互联网的新型数字通信模式。在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支持下,用户可使用PDA、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通过移动无线网络接入到互联网中,进行视频、图像、语音和大数据通信业务。随着3G和4G技术的快速发展,WiFi和Zigbee、蓝牙、超宽带等新一代数字超短波通信技术的成熟,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网络视频监控体系,为林业监测管理、应急感知和办公自动化提供了技术保障[16-17]。在林火监测、森林旅游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基于3G和4G技术的网络监控系统能有效构建一套实施监测的视频监控网[18]。近年来,国内开发了大量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林业信息化系统。如基于Android系统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系统[19],基于3G和GPS的林业资源实时监测系统[20],基于Zigbee网络结合北斗通信技术的林火监测系统[21],基于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卫星影像的林业资源三类调查系统等[16],已初步具备智慧林业的雏形,代表着未来林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主要将移动互联网通信与物联网结合起来,构建传感器网络通信系统和电信传输网络系统,以满足实时感知、信息短距传递和信息远距离传输的林业综合监测网络需要。传感器网络通信系统主要是依靠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近距离通信技术(NFC)、蓝牙通信技术、红外通信技术、超宽带通信技术(UWB)、毫米波通信技术、ZigBee通信技术等[22]。RFID技术是一种基于射频的无线识别通信技术,在欧洲和美国被广泛应用于珍稀动植物监测、木材储运管理、森林资源监测等方面,通过建立电子标签来达到对森林资源的实时监测和信息传输[23]。NFC通信技术可完成10cm范围内点对点数据的高频无线传输,结合RFID技术将识别信息自动“虚拟连接”到蓝牙和WiFi等移动设备上。蓝牙通信技术可支持10m距离内移动设备间的低成本通信,在手持移动终端上应用广泛[24]。ZigBee通信技术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近距离的双向可组网式无线通信技术,在林业信息通信系统上应用广泛。ZigBee通信技术可高效地实现林业资源的定位监测,如基于ZigBee技术设计的林火监测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系统、森林资源清查网络等[25]。电信传输网络系统主要采用WiFi通信技术、3G、4G和5G移动通信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效率高等优点,在林业监测和资源管理中应用广泛。例如,基于3G视频技术的森林防火系统,基于WiFi的手持森林病虫害监测系统,基于3G、GIS和GPS的森林资源采集系统等[20,26-27]。尽管目前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发展极为迅速,但受林业发展水平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上述通信技术在林区的应用还较少,新一代3G和4G网络覆盖度低,缺乏多种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整合,限制了智慧林业建设的发展速度。

3通信技术在智慧林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展望

虽然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林业信息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有效保障,实现了信息的快捷传输和交互共享。但其在智慧林业建设中的应用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1)林区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覆盖度很低,接入传感器和物联网的水平较低,尚不能实现通信技术在林区的全面覆盖;2)无线宽带通信技术、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现有林业基础数据库在大数据、云计算方面的整合程度不够,没有构建一体化的信息感知与实时传输体系;3)智慧林业建设缺乏全国统一的标准,不同地方的系统采用不同开发平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很难实现互联互通,导致形成了无法互通的信息孤岛;4)智慧林业系统内部信息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导致信息系统数据面临泄露威胁,对智慧林业的信息安全战略重视不够。针对通信技术在智慧林业中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今后在智慧林业建设中应加强以下方面工作:1)加强林区无线网络覆盖,提升林业资源的实时监测水平,推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整合[28]。林区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是物联网和智能设备在林区应用的网络基础,可选择一些基础条件好的林区推进无线网络建设,提高其无线通信能力。林区无线网络应以公众网为主,鼓励网络资源安全共享[29]。2)要加快林业监测信息与现有公共基础信息、林业基础信息、林业专题信息及政务办公信息等共享和大数据、云计算整合,提高林业资源的监测效率和应急感知处理能力。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林业遥感卫星、无人遥感飞机等监测感知手段的整合,实时提供林业资源监测所需各类遥感信息和位置数据的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3)要整合无线宽带通信技术、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3S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一体化的信息感知与实时传输体系,这是智能林业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使物联网技术实现从林木感知、动植物感知、林区环境感知到整个林区的综合化智能监测感知网络,从而快速提高林业智能检测、管理服务和决策支持水平。作为智慧林业建设的关键技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4)加快建立现代通信技术在智慧林业建设中应用的统一标准,采用同一开发平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通与共享,并加强智慧林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

作者:马建浦 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世东.中国智慧林业路线图[J].林业经济,2014(10):54-57.

[2]LID,YAOY,SHAOZ,etal.Fromdigitalearthtosmartearth[J].ChineseScienceBulletin2014,59(8):722-733.

[3]刘亚秋,景维鹏,井云凌.高可靠云计算平台及其在智慧林业中的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11,24(5):18-24.

[4]张扬南.智慧林业:现代林业发展的新方向[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4):77-81.

[5]左家哺,邓平.林业发展新模式:智慧林业的评述(Ⅱ)[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4,1(3):52.

[6]李世东.从“数字林业”到“智慧林业”[J].中国信息化,2013(20):64-67.

[7]BOY,WANGH.Theapplicationofcloudcomputingandtheinternetofthingsinagriculture8andforestry[C].2011InternationalJointConferenceonIEEE,Beijing,2011.

[8]刘广平,刘波,滕轶䶮.“智慧林业”时代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13(6):33-36.

[9]刘赟.林业位置服务(LBS)系统构建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10]杨伟,林元乖,郑泽龙,等.无线通信技术在森林资源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7):86-90.

[11]刘亚荣,谢晓兰,杨春,等.基于PTN的山林防灾监控系统设计[J].电视技术,2014,38(1):168-170.

[12]曹轩.数字无线通信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4,37(13):17-21.

[13]BOERNERW.FutureperspectivesofSARpolarimetrywithapplicationstomulti-parameterfullypolarimetricPOLSARremotesensing&geophysicalstress-changemonitoring[C].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sandDevicesforCommunication(CODEC),Guangzhou,2012.

[14]王芳.IPSTAR卫星通信系统在“森林草原防火快速处置”中的应用[J].卫星与网络,2008(10):44-49.

[15]KURUMM.C-bandSARbackscatterevaluationof2008gallipoliforestfire[J].IEEEGeoscience&RemoteSensingLetters,2015,12(5):1091-1095.

[16]吴鹏.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卫星影像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14,39(6):10-15,33.

[17]ZHANGJ,LIW,HANN,etal.ForestfiredetectionsystembasedonaZigBeewirelesssensornetwork[J].FrontiersofForestryinChina,2008,3(3):369-374.

[18]JIANGS,FANGL,HUANGX.Anideaofspecialcloudcomputinginforestpests’control[M]//CloudComputing.Berlin:Springer,2009:615-620.

[19]陈万钧,张维玲,钟建华,等.基于Android系统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系统设计[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181-185.

[20]LIUY,ZHUYT,LIYR,etal.TheEmbeddedSystemofForestResourceInformationAcquisitionBasedonOMAP3530[J].AppliedMechanicsandMaterials,2013,241/242/243/244:2242-2245.DOI:10.4028//AMM.241-244.2242.

[21]邢劭谦.Zigbee网络结合北斗通信技术在林火监测中的应用[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2.

[22]ZHAOC,LIXS,CHENJS.StudyontheApplicationofInternetofThingsintheLogisticsinForestIndustry[J].AppliedMechanicsandMaterials,2011,97/98:664-668.DOI10.4028//AMM.97-98.664.

[23]ANDERSB,MARTINE,JANNEH,etal.MonitoringenvironmentalperformanceoftheforestrysupplychainusingRFID[J].ComputersinIndustry,2011,62(89):830-841.

[24]KALEGM,LABADERP,PAWASERS.TunableanddualbandrectangularmicrostripantennaforbluetoothandWiMAXapplications[J].Microwave&OpticalTechnologyLetters,2015,57(8):1986-1991.

[25]QUY,HANW,FUL,etal.LAINet:awirelesssensornetworkforconiferousforestleafareaindexmeasurement:design,algorithmandvalidation[J].ComputersandElectronicsinAgriculture,2014,108:200-208.

[26]LÓPEZO.Monitoringpestinsecttrapsbymeansoflow-powerimagesensortechnologies[J].Sensors,2012,12(11):15801-15819.

[27]张劲松,齐怀琴,苗凤娟.3G视频在森林防火系统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2013,(3):74-77.DOI:10.3969/j.issn.1002-7351.2013.03.16.

篇6

一、大理旅游业现状与资源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一起构成了大理最自恃骄傲的景致“风花雪月”。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平畴万亩、灰瓦白墙的白族民居掩映在绿树花丛中。炊烟缭绕,时隐时现,房前屋后的翠竹、村头寨尾的绿树,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悠久漫长的历史给大理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境内遍存着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众多的古建。这些宝贵的历史遗迹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魅力,是大理旅游资源的重要台柱。大理地区各民族节日繁多,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有三月街、花朝节、火把节等,随之而来的还有百花齐放的民族文艺。此外还有独特精巧、典雅大方,“三场一照壁,四合三天井”的民居风格。大理人民聪慧灵性、勤劳勇敢,生产出了远近闻名的地方名特产品与美食。白族“三道茶”既是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概括,形成了西南地区典型的茶文化。

美丽神圣的大理,古往今来都在吸引着各类名人志士,也留下了流传时世的足迹佳作。大理地处云南省两大旅游区和两大旅游线路的交汇点,形成了集航空、铁路、公路、航运一体的立体交通网,具有良好的客源扩散、渗透以及组织能力。长期滞后的交通建设,使得大理受限因素较多,通达性不强。丽江等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更使大理目的的性质减弱。游客平均逗留时间减少、人均旅游消费降低,过境性质增强。“苍山洱海一日游”的线路目前成熟,这对于提高大理旅游吸引力,促进接待水平有很大帮助,但也缩短了游客逗留时间,降低了效益。大部分的旅游资源仍还处于没有统一规划的状态。大理具有国际独特性的文化产权,曾一度被国外旅行者奉为最美的中国小镇。可近些年来知名度逐渐被周围各种旅游城镇所掩盖。

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晚,大理现有宾馆规模档次不合理。同时许多接待、服务人员教育水平较低,极大地影响到了大理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二、丽江模式对大理启示

在上世纪大理旅游缓慢发展的时候,一座震后余生的小城丽江,正由一座鲜为人知的古镇发展成为人气见长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小资中国”的代名词。短短十年间,丽江创造出民族文化与经济对接的“丽江现象”,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丽江模式”,以及被称为中国经验的“束河古镇保护开发模式”。在如今这个商品越来越相似的风景区市场里,文化底蕴显然成为了决定品牌价值最重要的筹码之一。以古城、雪山和东巴文化为元素,丽江热情地向世人展示着他们的古老智慧,创造出了大批的创意产业。相比之下,大理只是将自己的文化关在了博物馆里,仔细分析两地旅游业,不难发现大理一直无法跳出苍山洱海的思维局限,摆脱不掉“风花雪月”的文化优越感;而丽江已举全市之力,将旅游业发展成了主导枢纽产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入三江并流自然遗产、记忆遗产东巴古献,丽江还创造出了《印象丽江》等一批引领潮流的文化形式。传统文化接轨市场文化,正在演变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

三、大理旅游资源开发策划

(一)开发历史人文资源

大理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悠久的历史和浓郁民族风情是大理旅游资源的最大特色以及优势。为了让游客更容易地感受到文化资源,必须要有所创新。就像酒吧歌手侃侃提取丽江晦涩难懂的东巴民歌,改造成了“嘀嗒”一样脍炙人口的现代乐曲,大理的资源开发必须要鼓励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前来,创造更多通俗艺术精品。

(二)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洱海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蔚蓝湖泊,但由于离古镇相对较远,大部分的游客依然是住在古镇,乘船在洱海边匆匆逛逛便打道回府。

在严格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不妨精心打造“湖畔文化”长廊――铺造人工沙滩、建设天然浴场,修建栈桥、凉亭,制造游览船只――全面开发充实洱海日夜游。苍山同样也是一座尚未开发的宝库。目前的游览方式只能容许游客到达半山的玉带路上,觊觎一下山顶的积雪。丽江的玉龙雪山已是一个独立景点,融自然景观以及天龙八部影视城等人文景观于一身的苍山为什么不能被深入开发呢?不妨开放几条徒步上山线路,沿途开发新的人文景点,并在山顶建设一些留宿客栈,开发大理特色登山游。同时在半山草原开发高山草甸游不妨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三)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

大理旅游规划的最大目的应当是在争取更多游客之余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这需要做到两个方面:产品引人注目;旅游活动丰富充实。大理的旅游现状并不可观,大部分游客选择了十几年来未曾更改过的大理一日游,显然不符合日新月异的旅游业发展。我们可以在古镇里开发民俗风情园,精心推出一系列民族特色表演,如对歌台;同时强化古镇名街的特色性,形成专业的特产街、小吃街、花卉街等。充分调动游客感官,营造更好的参与气氛,使游客感到“山水依旧、感受常新”,增强路途目的性。大理的气候条件、空气质量都非常好,也可以考虑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疗养业与体育训练营地。

(四)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篇7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也许生活就是一方包容另一方,一方迁就另一方,然后不计较的把日子过下去。生活没有完美,只有包容、理解、不计较。

婚姻,需要努力经营;但态度,最终决定了婚姻的高度。

从爱情过度到婚姻,有三样东西不可少:爱的感受,爱的能力,爱的智慧。

婚姻如一所房子,是让它住满阳光,装满温暖,还是让它空空如也,凄凉寒冷,要看你往里面放的是爱心还是冷漠。如果两人都努力爱对方,给对方爱的包容呵护,给对方爱的理解,这房子里就会长出爱的种子,房子里的每个物件、每个角落都会充满爱的样子。

婚姻必须切实平淡似细水长流,平淡才能长久,细水才能长流,但平淡不等于无味,细水不等于完全波澜不惊,否则就是走入婚姻的另一个极端,也是婚姻的另一个死角,淡而无味毫无新鲜感才是婚姻最大的致命伤。

在婚姻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有仪式感,寻找一些浪漫的东西,制造浪漫,短暂的人生,就需要有仪式感,两夫妻年轻时做过的事,年老也要去做,该送花送花,该逛公园逛公园,该一起旅游就一起旅游,这样才能长久为爱保鲜。

真正相爱的人是不需要无时不刻在一起的,他们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沟通和默契,是对彼此心灵的助长和赞许。他们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宽容以待;他们同时拥有自己的人格和世界,不容破坏。他们相容,并且相让。

叶萱在小说《纸婚》中说道:“决定嫁给一个人,只需一时的勇气;守护一场婚姻,却需要一辈的倾尽心力。因为,从一开始,爱情就是一件浪漫的事,而婚姻,却是一件庄严的事。”

当时光荏苒,当年华不再,当最初的激情回归平淡,恍然发觉,最稳妥的感情不是海誓山盟,不是千回百转,而是彼此间相濡以沫,结伴,直至终老。

如果爱对方,就要珍惜对方,珍惜对方的一切,无论是缺点还是优点,这样的态度才是开启婚姻生活的金钥匙。

婚姻就是一场两个人的修行。两个因爱而走到一起的人,要彼此慰藉、彼此滋养、彼此成就。两个不同环境成长的人,生活的习惯、兴趣、爱好、成就都会有差异,要付出,包容,理解,关爱。在琐碎红尘中过生活,难免有分歧和烦心的事,要冷静处理,不迁怒、不指责,其实这也才是真生活,天天花前月下的浪漫是不存在的。

婚姻是经营,不是赌博,只有让对方感受到你对她的爱,才能让婚姻更甜蜜、走得更远。

让婚姻生活得以保鲜的爱的表达,并不需要你煞费苦心的准备、大张旗鼓的浪费,它不一定非是一顿奢侈的法国大餐,一件特别昂贵的礼物。

它可以是:冰箱上的暖心小贴士;吵架后的先低头认错;对方饿的时候帮他煮的一碗面;清晨的一个吻,出门的一个拥抱;洗完澡后,为她擦干湿漉漉的头发;平常生活里的一点一滴,小路上手牵手的漫步……是俗事缠身的间隙,朝九晚五的空闲,给对方的那份独一无二的专属用心。

篇8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一个人如果不读书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一样。所以,同学们,多读书吧!为了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读 书吧!共同阅读两分钟的读书演讲稿,请您阅读!

读书的演讲稿1明代的王心斋曾写过一首《乐学歌》:“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他把学和乐视为一物,的确是极好的见解.当然,学习并不仅仅限于读书,但读书也确是人生一大乐趣.正因如此,古往今来,有多少学者或是读书人嗜书成癖,我也是小小的一条“书虫”.

读书的乐趣是多方面的:有的为增加知识,有的为陶冶性情,有的只为获取片言只语作为谈论的材料或令人莞尔的笑语.无论究竟是为何,都会使读者心有所感,乐而忘忧.

古人把读书者分为三类:苦读、痴读和闲读.比起点墨成冰而心目如磐的苦读,还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痴读,我更多的时候是在闲读——茶余饭后,书摊站前,随手展卷,目走如行.“知于天地外,意在有无中”,不求甚解,只求一得.

当然,精读一些书也十分必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学而思,才可免于迷惘和危殆.做些摘抄,或是开动脑筋细细回味一番,从而从先哲的著作中汲取智慧.事后思来,都是极有乐趣之举.

读书是一种乐趣,要享受这种乐趣也需讲究些意境 .

我爱夜读.尽管在寄宿学校受到限制,在家里,我总有这一习惯.当夜深人静、晚风轻拂之际,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拧开一只8支光的小台灯,调好一杯香浓苦涩的咖啡,捧出书来,心便进入了一种宁静的意境.

白天的紧张与劳累忘却了,处事的烦恼与愁绪也消失了.没有寒暄与打扰,独自神游于字里行间——刀光剑影,风雪飘飞,艺术的美妙,人生的感叹——都奔凑到眼前.待读得会心之处,击掌而笑,与古人交谈;或临窗而立,看星月移动,听树影婆娑之声,更是乐在其中.

温馨朦胧的春夜,烟云缭绕的夏夜,潇洒倜傥的秋夜,静谧严峻的冬夜,都赋予夜读丰富多彩的乐意,而风雨雷电又平添了无数的趣味.

书是传播思想的,能启发人的思维,也能成为束缚人的框框,所以读书既能入,又要能出.在看《庄子》时得一佳句:“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我想,这里的“得意”,既指书中之意,又指自得其意,自得其乐.大概,这就是王心斋所说的“学是学此乐,乐是乐此学”吧 .

在读书中,我实在是得到了许多难以形容的乐趣,也得到了知识和智慧.这些也只不过是我读书的一点点感受而已.

读书的演讲稿2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你们好!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读书的乐趣》。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思想的宝库。读书可以让我们无知的领域不断缩小,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加丰富起来,成熟起来。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读书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茫茫宇宙的无限神奇,埃及金字塔的灿烂和瑰丽文化,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壮观和震撼,海洋世界的浩瀚和富饶,而不必亲临其境;读书使我们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与人类历史上一些先贤伟人进行无声的交流和探讨,而不必回到过去,回到从前。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分清美丑,识别善恶,明辨是非,让我们渐渐地高尚起来,纯洁起来。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是啊,读一本好书使我们可以从圣贤和智者的叮咛中顿悟人生的真谛,从伟人的人生记录中感悟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从科学家奋斗的文字里体会攀登的艰辛和执着,从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中找到与命运抗争和搏击的无穷力量以及坚强意志。

我也曾切身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受家庭的熏染,我从小就爱读书,因为父亲和母亲都是书迷,一天到晚都在看书写作。而且我家的书比较多,父母亲单位图书馆更有数不清的好书,只要我想读都能读得到。虽然我还不太明白古人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真实意蕴,也还没达到“三更有梦疏作伴”和“为书消得人憔悴”的程度,但现在读书的的确确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一直手不释卷的读着,完全沉浸在知识编织的美丽世界中。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至理名言曾激励着无数学子发奋读书。书中有许多乐趣,我们读着也感到快乐。同学们,为了我们的进步和成长,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进步和繁荣,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读书的演讲稿3同学们,你们好!

大家应该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期东吴君主孙权的麾下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他是东吴既周瑜之后的第一武将。可是,吕蒙是一介武夫,有勇无谋。难以担当保卫国家的重任。作为一国之君,孙权便力劝吕蒙多读些书。吕蒙接受劝告后,逐渐成长为三国时期的一代名将。可见,读书对一个人成长十分重要。

凡是取得重大成就的伟人,名人,对书都会有一种挚爱,因为书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基石。于是,我总是抓紧空闲时间读书,便从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我就像一条小鱼,跳入书海,尽情地游动。渐渐地,我发现这片海,是如此的博大深远。我更感觉到自己在这片海里,是如此的自由快乐。在这里,我与武松一起打虎,与诸葛亮一起草船借箭,与孙悟空一起降妖伏魔,与刘姥姥一起游览大观园;在这里,我还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秘密:猿人是人类的祖先;恐龙高大可怕;远古人钻木取火。哦,世界原来是那么奇妙!

我爱读书,书教给我冷静处事的方法,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成长路上的每一次坎坷,因为有了书,我总能越过。当我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她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于是在书的引领下,我学会了挑战困难。当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时,她又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于是,在书的鼓励下,我学会了慎重考虑,自己选择,自己承担。当我烦恼一大堆,意志消沉时,她接着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在书的教诲下,我学会了用剪刀剪除烦恼,重新整装待发。读书让我享受着痛苦过后的成功喜悦。

书山有路,登山有情。在一日又一日的读书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书对于人的真正价值。她能把我从一个小小的天地引向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开阔了我的眼界;她能连接古今,贯通中外,丰富了我的生活;她记载历史,传播知识,积淀文化,砥砺了我的思想。与书作伴,其乐无穷。

我相信,在这条登山的道路上,我将一路欢歌。谢谢大家!

读书的演讲稿4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的快乐”。有言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也许你最初不是天资聪颖,但你若能在与书中伟人交流时受益匪浅,你也会沉醉于其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接受知识的灌输。知识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有知识才能有智慧。智力水平不是与生俱来的,不用的刀会钝,常掉的水能滴穿石头。就像我,最开始是个笨拙的人,但经过几年读书,空虚的头脑变得充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智慧,也得到了乐趣。所以,一味只想变聪明的人应当记住,你不笨,你只是没有让知识与智慧融为一体。

拿起一本好书,我们可以如痴如醉地细细品读,以至于忘却了一切。当嘈杂向我们袭来,置身于书中境界,我们也会无动于衷。这让我快乐。我可以饶有兴趣地读着一本喜欢的书,而不是终日无所事事乃至时光悄然飞逝。有一次,我在图书馆找书,眼睛瞄到一本自己想读了很久的书,心中喜悦难以言说。将它携回家中去,花了一个早上的时间捧读。我忘却了时间,像鱼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着。就这样毫无间断,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我不是囫囵吞枣,那的确是本好书,也不薄。在享受阅读之乐趣时,难道不会忘却一切忧愁吗?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捧读一本好书,怡然自得?

读书可升华气质,开拓胸襟,使人气度非凡,思想进步。当然,前提是读好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之说,你可否听过?当你用足够的智商沉浸在知遇的快乐中读一本好书时,你必会去浮华之气,心境清闲。书可以直接给人快乐。闷闷不乐代表什么?眼光太小,胸无格局。但你从书中精通奥义,知书达礼,又怎会昏庸而自怨自艾呢?闻过则喜,不温不火;遇难则解,不急不躁。已有足够开阔的眼界,也有豁达的胸襟,有什么苦愁?

增长学识,成聪明人,不亦乐乎?而终成格局,气质高雅,则无苦愁。愿诸位都能读书,读好书。

我的演讲到此完毕,谢谢大家。

读书的演讲稿5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五年级六班的巨__。”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可以让我们陶冶情操,也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每读一本书都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读《红楼梦》悲惨的结局时,不禁眼泪花花;当我读《仙女蜜儿》时,明白了人不要只看人缺点,也要多想想别人的好处;当我读《西游记》时被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吸引;当我读《满足》时明白了人不可以一味索取,而是要懂得付出……

篇9

一、主动学会式管理是管理促进发展的最佳途径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往往通过不断发展自身的优势来适应社会的进步和人才之间的竞争,而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忽略掉自身的劣势。在小学的管理中,小学校长需要不断地完善自身,发现自身的缺点,主动学习,改正自身的缺点,善于自我管理,这样才能在小学的教育管理中起到带头作用。要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重视对不同学科教师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加大培养力度,让他们在众多的小学教师中形成榜样的力量,激发广大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学会主动管理。

二、小学主动学会式管理的基本内容

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学会管理是在教育工作中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自身管理的工作实践,在自我管理中体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情。作为一名小学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学会主动学习式管理。

1.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有长远的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学习计划,通过自我管理和持续学习不断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教师要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育工作中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以实现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2.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

小学教师要通过自我管理,做一个幸福的、有成就感的教育工作者。与传统的教育不同,现代的教育正在逐渐发展为独立生活式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成为学生独立生活的示范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条不紊,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教育热情。学会如何生活和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成为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3.学会管理自己的言谈举止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示范者,一言一行都关系着教师的形象和对学生的教育。教师行为、品德都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得体的言行举止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隐性的教育。主动学会式管理要求教师学会管理自己的言行,言行举止要符合教师的职业形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近年来,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教师在工作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巨大的工作压力,压力的增大会导致教师产生焦虑、倦怠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教学。主动学会式管理要求教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情绪,努力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

三、小学管理中主动学会式管理的应用

1.充分的赞美和肯定

在小学管理中,校长要经常赞美教师,对教师工作中的积极表现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许多小学管理者在教师管理工作中经常忽视教师在工作中的表现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小学管理者要学会赞美教师,对教师的工作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教会教师在赞美中学会学会式管理,在赞美中学会肯定自我。

2.利用多媒体手段

在小学管理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鼓励教师录制自己的教学片段,组织其他教师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片段,对优秀教师的课堂进行深度的剖析,充分挖掘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多媒体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自我管理,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分析自身的优势。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为教师的课后反思提供了便利条件,与传统的榜样式和说教式的管理有很大的区别。多媒体技术可以引领教师掌握主动学会式管理方法。

3.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主动学会式管理方法要求教师要积极培养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校长在小学的管理中不但要教给教师管理方面的知识,还要教会教师掌握知识的技巧,让教师在各种实践中培养自身的管理和教学能力。例如: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外出旅游活动以及各类的教学创新比赛活动,让教师从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体会主动学会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学会式管理在小学的教育教学中的功用。

篇10

一、形成及其相对封闭性

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管理对象是国土档案,即国土资源部门在日常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照片、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①。由于档案类型多样,形态差异大,质地多样,管理国土档案存在一定的困难。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信息化策略推动下,国土规划部门开始档案数字化工作,建立数字档案目录,使用计算机进行检索利用等。进入21世纪初,目录数据库已经完成,全文数据库不断增多,形成了大量的国土档案,相关管理部门开始建设国土档案管理系统,并不断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近10年来,尤其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引导下,数字档案馆基本建成。如武汉市国土规划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山东省济宁市国土一张图档案管理系统、安徽省安庆市可视化城建档案管理系统等结合自身工作职能,称谓“不同的数字档案馆”。目前,全国范围内,国土规划数字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满足特定区域内国土资源系统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而且能够满足T级档案信息数据的可靠存储和快速检索,对土地、地质矿产、测绘、综合文书、声像等各大类档案数据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实现了国土档案数、图、文“一体化管理”。②近年来,国土档案管理系统通过与GIS技术的结合,形成了“空间库、目录库、图文库”三库合一的数字档案馆管理模式,不仅将电子公文流程形成的电子档案、档案数字化后形成的档案进行统一管理,而且具有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和档案利用平台,实现了档案利用的电子化、平台化,初步建成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这种数字档案馆,通过与规划部门、土地管理部门、测绘部门等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应该说,从国土档案到国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再到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化,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GIS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土规划管理部门不断创新的结果。然而,目前看来,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主要体现在:以管理为主,利用为辅;以系统内部使用为主,公共使用为辅;以土地规划为主,与其他部门的结合有限;以区域内利用为主,全国范围内的整体使用尚未形成。也就是说,数字档案馆的功能集中在工作人员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主要是单位内部国土规划部门使用,面向社会公众、面向其他管理机构、面向全国衔接的统一平台尚未建立,导致了国土资源规划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和“输出”与“输入”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是因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时间不长,其功能的完善需要时间;二是因为从已有的档案管理系统开发成数字档案馆是一个质的飞跃,这在不少单位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促进其快速成熟。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是“数字档案馆空间范围内的人与其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复合体”,“是用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数字档案馆的结构、功能和管理运作”③。据此,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人、国土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地域环境等要素组成的完整统一体。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不仅涉及该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而且存在结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以及工作人员与数字档案馆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从而实现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和“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平衡。

二、开放性是基本体现

档案馆在社会中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门,它存在于社会之中,受社会的制约,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作用,具有社会服务性。档案馆不同于档案室,它保管档案的目的不是为某一单位、某一系统小范围服务,而是为社会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它的服务范围大而广,面向社会各个方面,遍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④这是自19世纪40年代至今档案开放的基本结论。数字档案馆的本质是档案馆。数字档案馆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将原有的馆藏档案数字化,并收集、采集、捕获有价值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技术建立分布式、跨地域的有序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以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为平台,以用户需求为根本,提供各种信息服务。⑤国家档案局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⑥指出,数字档案馆的四项基本业务功能“收集、管理、保存、利用”,一旦缺乏广泛的、本机构以外的“利用”环节,便不能称为数字档案馆。基于这种认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理应是服务社会大众的档案馆,是大众利用国土资源信息的开放性的窗口。

1.是自然生态系统基本法则

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有输入和输出,而输入的变化总会引起输出的变化。虽然输出并不是立即变化,有时会延迟,但是决不会赶在输入之前。输出是输入的结果,输入是原因和源头,两者呈现一种动态的平衡。⑦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生产者、传递者、分解者、消费者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构成了一个信息生态循环。⑧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作为人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复合体,与外界环境有着不断的交流,其自身处于不断输入和输出的循环往复之中,通过信息传递和价值转化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交流,包括机构、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法则。

2.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第三次浪潮”的兴起,信息技术对档案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对数字档案馆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驱动作用。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存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web2.0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数字档案馆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集成了众多现代技术的复合系统。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在建设过程中主要依托3S技术、物联网、ArcGIS、WebService等先进技术,这些先进技术在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开发应用,本身就是一个种开放性的体现。同时,这些技术不断更新、升级,早期的国土档案数字化也不断发展成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不仅体现了技术的推动作用,也展示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的开放性。

3.是落实民生政策的必然要求

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将民生问题与部门职能相结合,形成了全社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新局面。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显示了我国在推进政治民主化、打造阳光政府、满足公民信息获取过程中所做出的积极努力,也为进一步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社会价值、实现档案信息共享迈出了坚定步伐。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保存有国计民生的重要档案信息。例如,征地文书、土地调查、土地登记、违法占地处理材料等,详细地记录了土地开发利用过程的基本情况。这些信息不仅是确定土地权属的依据,也是征地、处理纠纷的依据,还是土地科学规划利用的依据。从这个角度看,落实民生,也必须将国土规划档案馆设计成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三、推进实践应用

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符合数字档案馆本质与时展潮流,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有着广泛的实践应用。

1.应用视角

(1)多目标

不同的使用者,对同一档案信息有不同的使用需求。例如,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的人口信息,可以用作学区规划,也可以用作住房区规划等。档案资源具有多目标的使用特性,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开放国土规划的档案资源的价值。

(2)多内容

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含有丰富的专业化档案信息资源,在开放性的视角下,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载体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例如,同一主题下不同载体(纸质和声像)档案进行整合,或透过共同的地理坐标系统将各种不同主题的档案资源套叠,以方便对档案信息的深度挖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3)多途径

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拥有调查、收集、整理的专业档案,是真实、完整、可靠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利用土地的不同机构(尤其是政府机构)和个人提供了保障。例如,有关机构进行土地规划、旅游规划、商居土地投入或个人进行土地置换、拆迁补偿等,就可以通过专业数字档案馆的平台进行咨询利用。通过协调“管”与“用”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

(4)多范围

公路建设选线、垃圾场选址、工业发展区区位规划等空间选址,均需要利用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支持,再配合专业的数据库,整合专家系统,出台建设规划方案,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从而使决策的过程更加科学化。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整合了庞大的国土及规划专业档案信息,通过该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有利于未来空间发展。

2.应用重点

(1)与政府部门相结合,实现生态系统的区域开放性

为政府部门规划服务是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基本任务。201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和住建部在28个市县开展了“多规合一”试点。⑨随之,其他市县甚至一些省级行政区也陆续提出。究其实质,“多规合一”就是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与政府部门结合,不同的政府机构利用数字档案馆平台,消除原有的市县规划下的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问题,以此来提升政府对于土地空间的管控能力,促进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和规划管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开放性应用最早体现在政府规划方面。在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建设以前,由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各种与规划相关的信息无法及时地传送,冲突时有发生。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拥有精准的土地档案信息等资源,通过信息的及时推送,打破了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国土资源与管理机关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进而为政府各部门之间搭建起了“桥梁”,形成了节约型的生态系统。

(2)与“智慧城市”相结合,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开放性

为“智慧城市”服务是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功能的拓展。近年来,国土档案管理系统通过与GIS技术的结合,形成了空间库、目录库、图文库三库合一的数字档案馆管理模式。例如,陕西省西安市勘察测绘院建立了规划用地档案管理的GIS系统,科学管理大量征地信息和档案资料⑩;安徽省安庆市城建档案馆通过融合城建档案管理规范、著录规范和GIS技术,研制开发了“可视化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山东省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建立的“国土一张图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国土档案“数、图、文”一体化管理;武汉市国土资源局开发设计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初步实现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图文一体化查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人口激增,交通等问题开始凸显。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为加强城市管理,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框架和基础。“智慧城市”绝不仅仅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还包括人的智慧参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具有丰富的内涵。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整体开放性就是与“智慧城市”建设全面结合,充分展现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实现档案信息与地理信息、社会信息的融合与共享。例如,与实时路况结合,实现智能交通;与遗产资源结合,实现历史遗产的保护;与旅游资源结合,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等。总之,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与不同行业、系统或空间的结合,创建“互联网+”国土规划数字档案的空间,衍生出基于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新平台,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3)与民生工程相结合,实现生态系统的全面开放性

为民生服务是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最高境界。例如,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承建的“数字城建档案馆系统”,将科技、文化、医疗、电子商业等领域信息数据库建立互联关系,为丰富传统档案馆馆藏提供线索和可能,并实现资源共享,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从民生角度出发,数字档案馆通过档案信息资源集成系统和档案网站构建档案信息总和服务平台进行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够打破馆际界限和“信息壁垒”,集成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协同各数字档案馆间业务处理,实行统一认证、统一浏览和统一检索,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现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发展的整体趋势。网络环境下,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开放性建设与当前各种互联网应用相结合,如公众常用的地图软件、出行租车软件以及团购软件等,通过开发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移动应用或平台,创建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中的数字档案信息以立体或平面图及文字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方便公众的日常生活,增强国土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在公众生活中的影响,激发国土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活力,实现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全面开放性。

作者:陈胜 张萍 丁玲 单位: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

注释:

①林琼.国土档案数字化建设问题与建议[J].中国土地,2015(7).

②李晓燕,范威,陈三梅.济宁市国土资源局数字档案馆建设设计思路[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3(3).

③金波,汤黎华,何伟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建构[J].档案学通讯,2010(1).

④朱玉媛.档案学基础[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⑤倪代川,金波.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功能[J].档案学研究,2013(4).

⑥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EB/OL].⑦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M].科学出版社,2000.

⑧蒋录全.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M].图书馆出版社,2003.

⑨“多规合一”:找准方向绘蓝图[EB/OL]

⑩马骏,贾斌.基于GIS的西安市规划用地档案管理系统[J].测绘技术装备,2002(4).

11.安庆市城建档案馆.安庆市可视化城建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J].2003(4).

12.李晓燕,范威,陈三梅.济宁市国土资源局数字档案馆建设设计思路[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