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

篇1

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主干学科: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生物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现今中国已有不少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学专业,招生状况也日渐升温。现今绝大部分单位需要心理学专业的人员,如学校,部队,公安部门,医院等,由此可见心理学的发展前景是较为广阔和明朗的。

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前景是比较良好的,一是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需要心理辅导与帮助,二是心理咨询逐渐受到各个行业、各类企业的认可,正在引进.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心理咨询顾问将成为一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的独特风景,而到高校从事教研工作仍然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途径。

总体来说,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况且这是一门朝阳学科,随着人们对它了解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量将日益扩大,就业前景乐观。当然,展望不等于将来的现实,还是需要时间来证实。

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

篇2

目前,全国有320多所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科和本科,6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每年培养2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另外,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六大人才队伍并且制定了发展目标: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

但是面对如此好的发展局面,社会上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局面。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了解很少,不少人根本不知道社会工作是怎样的一个专业。而且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一开始对本专业的了解也不够,很多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填报的这一专业或者是在录取时调剂到该专业。据统计,由于缺少社会认知、发展环境和使用平台,自1988年至2003年的15年间,8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流失。

这种反差就带来了这样的疑惑,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真的认同自己的专业吗?他们会认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吗?他们以后从事社会工作的可能性有多大。本研究就试图对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做一些探索,以更加深刻的了解社会工作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状况,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最后找出一些可以帮助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途径。

二、研究过程

(一)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界定

社会心理学家艾尔克森对认同的纬度进行了界定(见表1),认为认同形成和确立从理论上可以分为个人的、相互的、集体的三个因素,每个因素又包含了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四个方面。

国外对专业认同地界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专业认同认同被定义为一种职业认知、态度和情感的移入过程最终实现同一性,在这一过程中并试图对职业的价值观、技能等产生一致感。代表学者有Twiselton(2004)、Flores(2006)。第二种是从静态角度界定专业认同,他们认为专业认同是一种同一性状态,是从业者与职业在目的、利益、认知倾向等方面的同一性状态,代表学着有Maclure(1993)。除了这两种比较主流的认识之外,Sara Alves、Nicola Gazzola(2011)的观点也对专业认同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从系统层面界定专业认同,认为专业认同分为三个系统层次,第一个是中心区,它主要包括自我认同感;第二个是基础区,它包括工作经验和角色等;第三个是辅助层面,它包括认证。

表1 认同三因素模式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界定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度其本质上就是社会工作学生对于本专业的态度。因此按照霍夫兰和罗森堡的态度三要素说,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这种预先反应倾向由三种要素构成:情感、认知和行为。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国内Z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共217人,其中男生77人,女生140人。样本选取符合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男女的基本比例。

本次研究编制了问卷,利用spss19.0对问卷的各维度和整个问卷的信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专业认同信度分析表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问卷的三个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都在0.7以上,特别是行为性认同维度超过了0.9,而且整个问题的克隆巴赫系数也达到了0.93。因此可以说整个问卷的信度还是相当高的,测量的稳定性也有很好的保证。

三、研究发现

(一)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本次研究的量表采用的是李克特5点量表,在记分时1代表非常认同,2代表认同,3代表一般,4代表不认同,5代表非常不认同。通过分析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在各维度和总分如下表3所示。

表3 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总分均值为2.793,得分相对中间水平偏高,总体上认同度一般偏低,而在各维度来说,专业认知性认同最高,专业情感性认同次之,专业行为性认同最差。

(二)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差异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各年级社会工作学生在专业认同上的差异进行研究,在情感性认同方面大一与大四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F=3.536,df=216,p

在进行不同选择方式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得专业认同差异分析时,发现选择社会工作方式不同的社会工作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差异,特别是高考第一志愿和被调剂的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性认同(F=3.666,p

综上可以看出,在专业行为认同上不同年级以及不同选择方式的学生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专业认知、专业情感认同维度以及专业整体认同,仅高考第一志愿和被调剂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三)专业认同不同维度的关系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研究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如表4所示。

表4 专业认知性认同与专业情感性认同的相关情况

注:*表示p

总结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相当强烈,而且彼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为了更加明确社会工作专业认同三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专业认同方面的预测,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各维度进行了线性回归性分析。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专业行为性认同(beat=0.44,sig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

1.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偏低。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偏低,最主要的表现为对专业价值认同低,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低。本次研究选取了217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专业认同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总体水平偏低。而过往许多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专业学习、实践过程的心理状态,更有可能对以后的择业和在专业上的深造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势在必行,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未来。

2.专业行为性认同过低。在前文曾提到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仅在1998至2003年间就有8万余名专业人才流失。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学生虽然能在大学期间学习该专业,但是最后留在这个行业的人少之又少。而本次研究发现,在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中,最低的一个方面是专业行为性认同,平均得分趋向于不认同状态,这也印证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严重这一现象。

3.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有很大影响。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第一印象对以后对事物的认知和学习的态度起比较关键的重要。从研究发现,第一志愿填报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和被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如何进行宣传提升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兴趣,尊重学生的志愿选择对提高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有很重要的影响。

4.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各维度之间相互影响。从研究中我们可以看见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之间是存在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专业认知性认同对于剩余两个维度的专业认同的预测性很强。因此在需要把发展专业认知性认同放在核心地位,进而提升社会工作整体的专业认同水平。

(二)建议

1.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宣传,尊重学生的志愿选择。前面的研究发现社会工作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在高考志愿填报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可以通过组织校园社会工作专业参观日,在网络上开辟专家平台,实现专业专家和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为他们解答关于专业办学、师资队伍,就业状况等各方面的问题,让他们对社会工作专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另外,现在高考录取时,应该尽量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尽量少调剂学生到社会工作专业,可以适当放宽对第一志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的分数划线,让更多志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能被最终录取。

篇3

关键词: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

自尊作为一个学术性概念,它主要是指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评价及其体验,属于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其发展状况对个体人格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自尊并非与生俱来,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伴随儿童社会化进程逐渐形成。它的发展是以个人成长的社会经历为基础,家庭、社会、学校及个人性格、气质认识方式等都会渗透到自尊的结构中。

侗族农村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成长中的成功体验和经历决定了其较诸同辈群体具有自我期望高、自尊水平高的特点;而同时他们的自尊又离不开其所在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文化的影响,也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的“烙印”,由此决定了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研究的针对性和特殊性。

本研究拟从自尊水平着手,探索侗族农村大学生群体中不同自尊水平在性别、年级、学科、地域之间有无差异,探讨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以积累真正反映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发展状况的资料,丰富中国化的本土心理学的研究。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选取怀化学院16个系220名侗族农村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所有被试均无精神异常史。由主试(由作者本人担任)统一施测,要求被试认真按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同时主试给予监督并适当指导。本次测试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20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99份,有效率90.45%。

根据研究需要,将被试按年级分为新生、中年级学生、毕业生三级,按专业分为文科、理科和艺体类三部分,按家庭居住地分纯侗族聚集地(当地人称为侗寨)和杂居地两类(以下简称“纯居”和“杂居”)。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FS),该量表只有10个条目,其中正向题和反向题各半。所有题目实行五级评分,得分越高,自尊程度越高,得分高于或低于二分之一的个体可分别确定为高或低自尊者。Dobson和Fleeting曾报告该量表的α系数为0.77和0.88,符合统计学的要求。同时,根据研究需要采用自编问卷,主要调查被试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被试的年龄、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纯侗族聚集地等人口学资料。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

1.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总体状况

表1表明,以理论中数3为标准来划分,在被调查的侗族农村大学生中,平均分大于3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5.9%,反映出绝大部分侗族农村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较高。

2.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状况的性别差异

结果发现,侗族农村大学生的自尊状况并不存在性别差异。

3.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状况的年级差异

(注:F1、F2、F3分别代表新生与中年级学生、新生与毕业生及中年级学生与毕业生的方差检验)

由上表可知,年级的不同并没有对侗族农村大学生的自尊状况造成很明显的差异。

4.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状况的地域差异

由表4可知,侗族农村大学生的自尊状况因居住地不同而导致的差异不显著。

5.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状况的科类差异

由表5可知,不同专业对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状况的影响不显著。

三、讨论与分析

从调查中看出,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水平总体较高,高自尊的比例超过了80%,其结果印证了学者李辉等人对我国大学生自尊状况的研究,反映出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其他大学生自尊状况的一致性。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水平总体较高这一情况可能与下述原因有关:一是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向来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本身素养较其他一般人群相对高些,在看待、处理问题上已经具备一定能力。其次,大学生在就业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知识、投资、睿智和创新的“竞争优势”,为大学生的成功就业提供了帮助,个人价值的实现反映到个人自尊状况上就表现出了高自尊。再者,高校及大学生自身对心理问题的重视也会影响到自尊水平的提高。

在对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水平的性别、年级、居住地和学科类别差异进行比较时,并没有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通过与其他学者的研究加以对照,我们发现有一定相似性和区别。

就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而言,伍秋萍等人曾对1990年1月至2006年7月国内学者有关自尊的研究成果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自尊的性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化。在初中阶段,女生自尊高于男生;此后,男生自尊才开始高于女生,这种年龄差异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趋向于不显著。另外,当一名女大学生凭着自身的实力走进高等学府并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与男生展开竞争的同时,她们会比一般的女性更自立、自强和自信。因此,当女性与男性一样融入到社会的竞争中后,其自尊水平将同样会得到提升,本研究中的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正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写照。

就自尊水平的年级差异而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分歧较大。本研究证明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水平不存在年级差异,与白丽英、张灵、周丽华等学者的研究一致。大学生自尊总体发展之所以比较稳定,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已经能对自身做出比较全面的、理性的自我评价,能够辩证地看待自己,自我评价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无论是思维(认知、智力),还是品德(社会性)都转入到稳定期,心理发展尤其是情感过程趋于成熟,也就是说,大学阶段已经不是自尊发展的关键期,自尊发展已经进入“高原期”。因此,大学生自尊在年级上的差异不显著。

就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居住地差异而言,由于学者们大多关注的是农村与城市、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差异情况,与本研究所做的居住地划分不一致,所得结果也不具备可比性。本研究中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水平不受居住地差异的影响,其原因可能由于本研究选取的被试基本来自侗族较为集中的区域,又属于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生活环境的状况较为接近,加之他们大多属于当地学习较为出色的群体,较早就进入县城所在地的中学学习,彼此接触的社会、生活、学习的环境比较类似。因此,不同居住地域并不会对个体的人格状况带来很大影响。

在大学生自尊水平的专业差异上,不同专业大学生在自尊水平上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表明大学生的自尊不受专业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与白丽英、李辉等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能是由于不同专业大学生在学习难度、学习压力、就业前景等方面在大学生心中并没有太大的反差,因而不对其自尊水平造成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郭永玉.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64.

[2] 李辉,等.云南省大学生自尊现状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6):135.

[3] 伍秋萍,等.对中国人自尊性别差异的元分析[C].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217.

[4] 白丽英,等.大学生自尊和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5):460.

篇4

新口碑传播时代加速回归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最先提出“网络社会”一词。

他用试验证明了:“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在米尔格伦看来,社会就是由人际关系网络构成的一张大网。通过这张人际关系网络,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传播发生在面对面的社会交往背景之下,传播双方彼此了解,并在现场交换各种信息。同时,信息接受方会对信息给予直接、持续的反馈。这也是信息传播最原始的状态。

在大众传媒居于强势的时代,“网络社会”这个概念并没有受到传媒业的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人们所能面对面接触到的传播对象,毕竟是非常有限的。这个时候,大众媒体由于其强大的人群覆盖功能,在信息传递上,处于优势地位。尽管它是单向传播,但是人们在没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只有被动接受这种单向传递的信息,任由其左右自己的思想。

在大多数情况下,信息传播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信息接受方是无从知道的。

可以说,在大众传媒强势时代,口口相传的信息传播方式,是无力与大众传播方式相抗衡的,更无力去挑战大众传播的地位。大众传媒的从业者也并不重视这种原始的信息传播方式。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却正在扭转这一局面。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社交性媒体的崛起,“网络社会”这个术语,开始引起传媒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美籍传播学者卡斯提勒斯认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传播科技带来了新的社会结构。在呈网状型相互关联的社会中,由联网计算机所处理和传递的信息,构成了社会关系网的中心点。

来自上海的博友伟雅认为:“微博最为形象地反映了互联网的网状通达特点,它通过无数个节点向无数个变数的方向延伸,几乎每个节点上都有它所期待的朋友关系、发展机会、合作可能。”

打开微博,我们就可以看到彼此,就像生活在一个大院里,清晨起来,大家彼此打个招呼。有个什么事情,现场就传递过去了。我们自己写微博,也会看别人的。相互会支持一下,互动一下。遇到对方好的微博,就赞扬两句。再好一点的,顺手就转发了。非常自然,不必刻意。

古老的生意,本来就是口碑相传。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口碑相传的时代,在最新科技手段的帮助下,再次实现了回归。当然,是以一种更高形态的面貌出现。

因为新技术推动之下,在立体社交网络中好友关系,都是基于真实关系存在。通过关系链推荐,就非常有利于信息裂变式传播。

大众媒体遭遇的严峻挑战

口口相传时代的加速回归,对大众媒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使得人们沟通的成本越来越低;移动通讯设备日益完善,还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异常的方便、快捷。这使得面对面的交谈,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按照米尔格伦的“网络社会”理论,你可以随时跟地球上任何一个人联系上。一个人的交往圈子,被无限扩大。

口口相传,能够在短暂时间内,取得令人惊讶的效果。口碑传播,有了达到甚至超过大众传媒传播效果的可能。

这样一来,社交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被凸现出来:信息传播既可以达到大众媒体那样广泛的覆盖面。同时,在每一个具体的信息交换过程中,还能保持口口相传的信任特质,确保了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效果。

因为口口相传,主要在熟悉的人之中进行。你熟知对方,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说的话,你可以很快进行判断,是否值得信任。

美国营销大师约翰・詹斯奇说,“评价和推荐是我们一种生存方式”。他认为,人们会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别人,以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建立信用。这有点类似银行存款,“要是你曾经帮助过我,那么我就欠你一个人情”,人们通常会用这种方式,来积累尽可能多的社交资本。

与大众媒体比较起来,人们更信任自己熟悉朋友的口口相传,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使得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人们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大众传媒单向硬塞的信息,更愿意用朋友交谈的方式获取信息。很多情况下,他会倾向于跟对方进行沟通来进一步求证。

这种互动,正是新型社交媒体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人们一般是通过对话来了解对方,并从对话来给对方的可信度打分。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可以将大众媒体冷冰冰的面孔,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出现在你面前:跟你说话的人,有思想、有情绪,有喜怒哀乐,让你觉得真实可信。

而对于大众媒体传递的信息,比如广告,大多数情况下,你无力去求证。

正如那句经典的话:广告吸引的是受众的眼球,互动吸引的是受众的心。

学者多次研究也证明,在商品选购上,人们更倾向于相信自己好友推荐的商品,而不那么信任大众传媒上代价昂贵的广告。

接下来的连锁反应是,广告商必然会注意到这个趋势。他们在选择广告投放时,也会越来越青睐于社交性媒体。

为了充分利用人际关系中的信任感,他们也会更新投放方式,灵活运用社交媒体来达到自己品牌推广、商品信息传递的目的。

具体来说,以往,厂家在生产出一个新产品之后,会选择在报纸、电视台、电台上做广告,告知社会,然后再派业务员去寻找商业机会。

而现在一些聪明的企业,已经开始制定利用社交媒体来促销的计划。通过社交媒体,让客户和合作伙伴自愿地加入公司的营销工作,向他们的亲友来推介公司的产品。这种产品推荐的成功率,是大众媒体难以望其项背的,而成本要比在大众媒体上投放广告低得多。

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对话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

这意味着,传统媒体在与受众接触点的覆盖面上不敌新媒体之外,还将在信任度比拼上,又失去一块阵地。

企业利用社交媒体的另一项尝试,则是可以根据客户的位置、性别、教育程度、兴趣等关键概念来定向广告,提高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实现更多的销售。目前,在微博平台上,已经为企业发现客户提供了很多十分便利的工具,包括搜索、群组、私信、关注、投票、评论、转发、视频、活动、收藏等。有人统计,目前方便我们玩转微博的应用工具,总数超过3000种。

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产品部助理总经理刘曜则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将其广告预算,投入到包括在微博营销、视频营销、SNS广告、APP植入中。微博、视频、SNS、无线等已成为企业营销的新触点。

对于这种影响,有人甚至说:“媒体”已经成为一个过去时的词汇,社会化媒体正在重构传统媒体的价值链。这一趋势,使得传统报纸、杂志、电视、甚至老牌门户网站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定义影响力。“真实身份+社交关系”将是今后社会化媒体的核心。

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应对?

全球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在积极地探索应对之策,尽管还没有找到非常可靠、有效的手段。

但是,这也并非意味着传统媒体只能毫无作为,坐以待毙。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社交媒体的优势,嫁接到传统媒体的运作流程中来。

比如,《南方周末》的一位资深编辑就表示,《南方周末》开通了官方微博,有意识地借助社交媒体搜集选题线索,结果非常成功。目前,该报的线索,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微博等互联网上的爆料。

还有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开设“民意直通车”、“征言”等栏目,了解读者想法和愿望,协助自己完成报道任务。

比如,凤凰卫视就针对很多自己无力操作、或者觉得时机不成熟的选题,放在官方博客上,听取网络读者的意见,并在网络读者参与讨论的留言中,选择操作选题的机会。

结果,读者提供的点子、线索,要远比仅靠凤凰卫视那几个编辑记者的头脑想出来的,好得多。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也在主动地利用新媒体来化解社交媒体对大众媒体影响力的冲击。

创办六十余载,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培养了一批资深的名编辑、名记者,他们在社会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多年以来,他们在传统纸质媒体上,用深刻、有见地的文章征服了广大读者,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但是,在社交媒体日渐崛起的今天,这种影响力的发挥却受到阻碍。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接触传统媒体。

在这种情况下,该集团董事长、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博导江作苏审时度势,果断决定在集团范围内推广知名编辑、记者开微博的活动。要让这些思想深邃、文笔优美的名编、名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拓展自己的影响力。

但是,在推行这一战略时,却遇到阻碍:很多年纪稍大一点的老编辑、记者不大愿意接受新媒体。为了将活动进行下去,集团将这一战略性任务,交给集团团委,首先从年轻编辑、记者中推广。按照这一思路,集团团委首先从下属10个报刊、10个杂志、3大网站中,精心挑选了30多名优秀的青年编辑、记者,组成“荆楚青年传媒精英沿海研访团”,前往广州、深圳、香港,与南方报业、腾讯、深圳报业、香港大公报的同行们交流新媒体使用经验。同时,在研访团启程之日,就要求每名团员开通微博,同时硬性规定,每人每天发微博不得少于10条。

这种集中、强化推广使用新媒体的战略成果显著:30多名青年传媒精英,不仅熟练掌握微博使用方式,还发现了利用微博搜集线索、提升团队凝聚力方面的诸多好处。绝大多数人,变成了微博这一新型社交媒体的忠实拥护者。

他们在腾讯网上开通的“荆楚青年传媒精英微博行栏目”,7天之内,点击量超过20万次,非常成功地扩大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年轻人中间的影响力。

目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内越来越多的人开通微博,每个人的影响力,将最终构成集团的综合影响力。集团董事长江作苏的微博,开通之后,短短几天之内,粉丝就达到2万名。

最后,即使在社交媒体口口传播的“信任特性”方面,传统媒体也远非一无是处。

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公司被没有新闻从业经验的人所控制。当然,这些媒体公司包括社交媒体平台。这些媒体公司都希望,通过迅速扩大用户量来增强自己的商业价值。这意味着,跟传统媒体一样,他们同样要面临大量陌生的用户并向他们提供真实可信的内容。

这就会遇到一个对于新闻界来说老生常谈的问题:怎样在与受众之间建立起信任,怎样才能获得信誉,如何及时地为受众提供准确的各类信息?

熟人之间对话没问题,但是要迅速地在大量陌生人面前建立信任,则需要足够的技巧。如果访问者对网站的内容不信任的话,他是不会信任更不会接受网站上提供的经营内容的。同样,可信、客观、准确、公正这些好新闻所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仍然会得到公众认可;何人、何时、何地、何因,这些新闻要素也不会被取代。

最终,他们不得不仰仗大众媒体从业人员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自然意味着新的商机或者就业机会。所以,那些传统媒体中,对自己就业前景一片悲观的人,应当振作起来,看清自己的优势,看清自己在未来传媒业格局中的潜在机会。

说到底,在由社交媒体催生的新口碑传播时代,能够生存下来的传统媒体,必然是那些能够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的媒体。他们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他们能够将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优势,嫁接在新媒体和电子商务上,找到生存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