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养生学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养生学的特征

篇1

情境体验法是体验式教学的一种方法。“体验式”教学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用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大众越来越需要不仅能够给他们治疗疾病,而且能够指导病后康复、预防疾病再次发生的医生。所以,中医养生知识大行其道,进入临床后能够熟练运用中医养生学知识指导病患、满足大众预防疾病和病后康复需求的医生供不应求。

1《中医养生学》的教学方法应更贴近临床实践:《中医养生学》不仅讲授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更有各种具体的养生方法。中医养生学的教学应以讲授中医养生方法的临床应用为核心,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胜任临床、预防、康复等工作。而中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重讲授、重记忆,学生学习后不能把各个知识点连贯起来、融会贯通。这使得学生们在临床实践中、甚至工作后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成了不会看病的大夫。所以我们要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使书本上的病案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经过培训能很快上手临床工作。“情境体验法”强调亲历、强调体验,正符合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的要求。

2“情境体验法”的特征决定其适合作为《中医养生学》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在近几年才开始的。

2.1“情境体验法”的3大特征:(1)亲历性:这是体验的本质特征决定的。(2)个人性:各个主体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其主体水平不一,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故其体验也各不相同。但正是这种个人性,又恰恰能促使学生认识交流和分享的必要性。(3)缄默性:体验是主体的亲历,即身临其境,在体验中主体获得丰富的内心感受,对其它的主体而言,有些成分是可以用言语表达的,而有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2.2“情境体验法”的特征与《中医养生学》实践教学的特征相吻合:(1)很多经典古籍中的养生知识只有经过亲历才能完全理解。我国古代文人讲究行文要“语意明白如画”,“豁人耳目”,另一方面又要“言外有无穷之意”,“沁人心脾”6。正因如此,古人的很多思想都不说透,医籍上的很多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到实践当中去体会,才能明白病案发生时的“意境”,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医“理法方药”的运用。所以,在《中医养生学》实践教学中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如以社区常见病高血压为例,讲解饮食疗法、运动疗法,使学生即便于理解、记忆,又便于临床应用。(2)“情境体验法”的个人性特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症状的多样性、养生方法的多样性。“情境体验法”的个人性特征告诉我们: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反应、表现。所以,不同的医生对同一种疾病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殊途同归,最终只要治愈疾病,就是好医生;同样,不同的患者生同一种病,症状表现可能会不尽相同,医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情境体验法”要求学生们充分交流对同一种疾病的感受,互相启发思路、开阔视野,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使每一名学生都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3)“情境体验法”的缄默性符合中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中医有很多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靠自己感悟。“情境体验法”能让更多的学生领会到更多的知识。

3以高血压为例,说明“情境体验法”在《中医养生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高血压病是当今世界最广泛流行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很多,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生活方式等。其中行为生活方式在高血压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并给予健康指导。

3.1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养生:(1)高血压患者每日盐的摄入量以3~5g为宜,同时注意少吃或不吃含钠高的食物,如酱菜、腊鱼、腊肉、咸蛋等。(2)高血压患者要控制热能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标准面粉、玉米、小米、燕麦等植物纤维较多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胆固醇的排泄。(3)限制脂肪的摄入。尤其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多食用植物油。可多吃一些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预防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预防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作用。(4)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中要有适量的大豆蛋白和鱼肉蛋白的摄入。(5)多吃含钾、钙、镁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含钾丰富的食品有土豆、芋头、茄子、海带、莴笋、冬瓜、西瓜等;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酸牛奶、芝麻酱、虾皮、绿色蔬菜等;含镁丰富的食品,如绿叶蔬菜、小米、荞麦面、豆类及豆制品。(6)忌食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等,吸烟者应戒烟。

3.2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养生:提倡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每天散步(慢跑、快走)30分钟、气功、太极拳等。但不宜做剧烈运动,因剧烈运动可使脉搏增快,血压升高,所以血压太高时,应减少活动,最好卧床休息,以免血压继续升高。

篇2

1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医学的渊源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过五千多年的雕琢,使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愈加炫耀夺目,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中医文化则犹如皇冠上灿烂的宝石,彰显着古老文明的厚度与张力。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医学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并在同一文化区域内相互融合、渗透,又共同丰富、发展。所以,复杂、庞大、系统的中医学理论不可能不对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以及技术等产生影响。从养生来说,方法来调通经络、流畅气血、协调阴阳,来提高机体健康水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在我国的医学典籍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点。《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行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静虚,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养生这个宽泛的概念中,也包括有传统体育的成分,指导着国人体育保健的活动。如果抛开养生的成分来看技击与我国医学的联系,从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发生、发展来看,远古时期的技法简单实用,几乎都是要命的招法,其目的就是制敌,比如插眼、锁喉、顶裆等。可以看出对这些部位的选择是离不开当时人们对人体的认识。而到后期武术发展中,人们去解释为什么用这些招法时,我们就可以想象到武术一定离不开医学知识,也就是拳谚所说的“拳起于易,理成于医”。

2中医学在中国传统体育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体育在漫长的发展中借鉴和吸纳了中医学的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以及中医伤科的应用。其一,武术拳理中基本上是运用中医的阴阳理论,通过“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如太极拳的名称和拳理中强调的动静、内外、快慢、开合等,这些都是阴阳法则在不同角度和方法上的运用,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理论是完全一致的。而形意拳中的五行拳则是根据五行学说的原理创编的。其二,传统体育与中医经络学说是长期相互融合的,经络学说指导传统体育的发展。如武术中的点穴法,八卦掌的“行桩”练习,少林功法中的目功、面功、鼻功、口功、舌功、齿功、身功以及擒拿术等就是以中医人体经络学和针灸学的穴位理论为技击指导的。其三,中国传统体育之武术理论将中医学的精、气、神学说完整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之中,认为精是本源,气是动力,神是主宰。如拳谚:“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拳意内经·神运经》则强调“练形而能坚、练精而能实、练气而能壮、练神而能飞”,形意拳也注重内外“三合”等。其四,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医伤科更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尤其是武术。在古代战争频繁,人体损伤严重,不断发展的伤科医学保障了人员的战斗力,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中医伤科在武术中的应用也更为频繁。

3中医学视角下中国传统体育的特征

    3.1整体性

整体观是中医学对人体疾病诊断、施治的出发点。中医学的整体观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把人体的五脏六腑看作是—个相互联系、制约、作用、影响并相互包含、相互映射的有机系统;二是把人体病变诊治与地理环境、气候、四时变化等自然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虑,中医学的整体观贯穿中医理论的始终。中国传统体育受中医整体观的影响,也表现出整体性特征。第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灵枢》中就有“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中医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受着天地间众多因素的影响,如季节、气候、 时间等都影响着人的生命过程,都与健康和疾病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并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中国传统体育从中医“人与天地相参”的观念中得出养生和预防应当“顺应自然”的实践原则。“择天时、地利、气候、方向而练之”,“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仇”等武术理论都是受中医学的影响而逐步完善的。第二,身心合一。中医从唯物的心身一元观中提出了“形神合一”、“形之神用”的辩证思想观点。认为人的生命过程是形与神两方面的相互协调、和谐,“形神合则生人,形神离则死人”,正因为形神合一,才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形神合一的理论,揭示了形与神之间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形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共养,做到养形调神,守神全形,使得形体健壮而精神充沛。这一观点影响着中国传统体育对人体心身的认识,形成了中国传统体育“神形兼备,内外合一”的习武观。中华武术健身术以“壮内强外”为目的,这种整体健身观与中医学摄生的整体观是一致的。

3.2融合性

中国传统体育的融合性指的是养、医、击三者的融合。养与医在中国传统体育甚至中医理论中认为没有明确的界限,是一种互渗互补的关系。中国传统体育中有很多项目都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养生”的功效,形成了“以养为主,养医结合”的鲜明特点,也就是说中国传统体育不仅有养生的功能,而且具有医疗的功能。这其中尤以太极拳为代表。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中医中辩证施治的整体观、阴阳平衡论、经络学说极其一致,具有调身养血脉、调息养气、调心养神的功效。在马虹著的《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中就论证了太极拳对人体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的调节功能。《黄帝内经》中也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巳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受此影响,传统体育理论对人体的认识划分为两类,从生理层次上来说,练习传统体育能够促使经脉通,精气流畅,从而使人气健神旺,健康长寿。从心理层次来说,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和调。八段锦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很好地凸显了我国传统体育“以养为主,养医结合”的特点。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从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医学的联系以及对中医学的应用可以看出,中国传统体育神韵的凸显是离不开深厚而庞大的中医学背景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传统体育彰显着迷人的个性、古老的神韵、现代的气息,同时也表现出与西方体育有别的个性特征:整体性、融合性。

4.2建议

篇3

“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世人皆知,庄子笔下那位神奇的主人公是一位刀法娴熟的厨子,在他的腕底,“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今人读而叹之:此公技熟生巧,巧而出神。

然而其本意是借庖丁的故事讲述“养生”的从容和幽雅之境界(篇名《养生主》)。节者有间,暗喻生命的航道犹如急流险滩,危险无处不在;刀刃者无厚,则隐喻生命的航船机智灵巧,左右逢源,穿越在危局、险途之间,毫发无损。这等养生境界,怎不叫人拍案叫绝。不过,庄子好梦想,此景或许是他心中的理想,宋人黄庭坚就半信半疑,有诗云:“谁言游刃有余地,自信无功可补天。”无功,即无为,就是顺天应时,抱朴归真,倒还入养生的话题,也得庄周要领。补天虽豪迈,却有些荒腔走板,庄子追求的是自然避险,山谷先生要寻伤补缺。不过,这一唱一和,将传统中医养生的哲理化、诗化、自然化、俗世化(生活场景化)的特征勾勒得八九不离十。

古人为何要蓄意养生,又为何如此重视养生?理由很简单,神仙梦(帝王的万岁梦)想长寿,人人都是神仙。人人都可以赛过神仙,这样的健康与生命理想值不值得推崇,不能轻率下结论,这要看时代潮流、社会风尚,看儒、道博弈谁占据了上风,因为养生精神对应着牺牲精神,出世与入世,享乐与奋斗,颓废与进取,所以大凡在浴血沙场、杀身成仁的边关将士中不会流行养生心法。信奉人生不过是“西西弗”之旅的苦行僧,也不主张放下推巨石上山,再将巨石滚下山的使命去养生遇仙。

养生奉为秘学,穿行在学术与方术、宫廷御馆与耕读的人家之间,派生出宫廷养生、文人养生、市井养生等诸多流脉及摄生、延生、达生、护生、卫生、赏生、惜生等诸多别称来。中医养生玄妙之处还在一个“养”字,曰休——养(身),修——养(心),培——养(元),绝不是现代物质主义的“营——养”那般局蹇,愿景不外乎长生久视(延缓衰老)、怡情养性(提高生活质量)。

篇4

“中医文化”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指中医是对人体病理、生理、防病治病规律的探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科学术语大文化,所以受中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狭义指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国汉民族的医学。

二、传统中医文化

(一)传统中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有关医药起源的说法,最早在皇帝时期就出现了。在经过了长期与病痛的斗争之后,中华民族的医学知识已经是非常的丰富了。关于在大众嘴里经常说的“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就是对我们祖先的医学医学回忆。医学早在夏朝、商朝跟周朝就已经是处于萌芽发展期了,中医理论体系主要是在战国、秦与汉三国时期形成的,其中标志性的理论著作有《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跟《伤寒杂病论》等。

从理论到实际临床的中医学新发展,最早出现在两晋至隋唐,并且还不断完善了中医学的文化内涵。晋王叔和着了《脉经》,关于脉学的一些理论还有基本知识记载都是十分丰富的,《备急千金要方》最为我国最早医学百科全书由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邀着。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的发达兴盛时期,形成了“寒凉派”、“攻下派”、“补土派”、“养阴派”金元四大家。革新趋势的医药学最早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发展的。温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术发展又取得了突出成就。

(二)传统中医文化以医家为传承载体

从历代名医大家著作中看出中医文化经过长期累积形成了特有人文关怀与伦理价值,唯物辩证思想、哲学思想、和衷共济思想等。

1.中医文化的形成受到儒家文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汉朝的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儒家思想始终贯穿于我国历史的变迁,儒家经典更是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趋向。儒家思想影响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文化活动无不和儒学紧密联系,同样中医也离不开儒家思想对其的积极影响。到了汉灵帝时出现了我国非常著名的与华佗齐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因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流传于后世。张仲景在汉灵帝时举孝廉入朝为官,曾经官至长沙太守,经常定期为百姓坐堂义诊,当时以及后世都被称为医学大家,他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扬着,是亦医亦儒的典范,所以“儒医”角色起到了以儒学帮助医学、改造医学的关键作用。

2.传统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等内容,大量渗透于中医学著作中。大量的伦理学问题、众多探讨医生行为规范跟医患关系的行为准则等学术理论都在很多医学论著中出现。唐代孙思邀在其所着的《大医精诚》中就有许多的记载。通过及其简短的语言叙述,就能非常深刻的描述出中医文化的精髓之处,这样的行为规范被以后的医家记载传承。

3.中国崇古尊经的治学方式,对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亦起了重要作用。儒家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崇古尊经,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并且还是中医学非常大的一种特色。从《伤寒杂病论》跟《内经》出现以后,在中医学界就在沿袭着这样的作风,到清代的时期崇古尊经的作风更为突出。

三、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虽然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中医的血液里任然流淌的是中国传统的血液,其中无不渗透的都是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医与其它形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一体。中医在发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表现。

(一)“心身合一”的有机整体观。儒家、道家、佛家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家都把世界万物跟人看做是整体统一的,认为世界万物都在追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整合,也就是所谓的“人天合一”

中医学中强调理论上“神形合一”“天人合一”, 诊断上“司外揣内”“四诊合参”,治疗上“辨证论治”,体现了动态、联系、和谐的有机整体观。

(二)人贵论一的人文医学观。儒家提倡的是无为而治,其中“仁”是根本,也是人本质特征的体现。“仁”其最本质的就是“爱人”和尊重人,是对人文精神的最好诠释。孔子还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贵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值得提倡的思想。

中医思想始终受到“人贵论”的影响,认识到人的“七情”“人格”“体质”和“行为”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从医疗模式上来,更趋向于个体化的治疗,不只是把疾病或者人当做一个单纯的生物体,而要把病人看作是失去健康并且有感情活动的复杂人体。把“人”置于外部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文化之中又关注“人”的身心健康。

(三)道法“中庸”的和谐均衡观。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这里,孔子把中庸理解为人及自然之“德”的最高标准。所谓“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儒家提出的处理一切事物的总法则。在历史的长河中,推动天地万物生生不息运动不止,中庸所体现的正是这些过程。

(四)“忧患意识”下的防病养生观。“ 忧患意识”――以对未知事物将会带来的消极影响作为一种警示,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化解忧患,趋利避害,遇难呈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未雨绸缪”。在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主要包括对自然的忧患,对社会的忧患,和人自身的忧患。

这种“忧患意识”同样影响了中医思想,“治未病”就是人关于自身生命本体的忧患意识。“治未病”其首要思想是防病于未然,强调养生、摄生。其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部分。

“治未病”其首要思想是防病于未然,强调养生、摄生一一即未病先防。这方面的专家孙思邈是贡献最大的其中之一,他最早把疾病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梅国强.伤寒论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滕荣欣.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中医医院文化建设[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

篇5

关键词:护士亚健康中医养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83-02

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机体并无明确疾病,但却呈现活力降低、适应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人体于非病非健康、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较多的流行病学资料证实亚健康在护士中高发,护理人员亚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每天,面对各种病人痛苦的表情,暴露于各种职业危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噪音等)中,出现亚健康,在所难免。

1护士亚健康状态

1.1亚健康及其表现。

1.1.1亚健康状态通常不被人们所意识,不被社会所承认,也不为医学确认。非常普遍和严重;既可向疾病发展,又可向健康逆转的双向性。它是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起源。

1.1.2在护士亚健康人群中,躯体症状出现率较高的为易疲劳、腰酸腿痛、头晕头痛、双眼干涩、少气懒语、体力不足等。生理状态又直接影响心理状态,即出现心理亚健康,失眠多梦、困倦、烦躁易怒等不能保持正常生活质量、良好工作状态。在家庭生活、情感交流、人际沟通、精细操作等方面,护士们都会感到困惑、压抑、郁闷等。

1.1.3亚健康发生年龄分布在20~45岁之间,护理人员、女性、中级职称及工作年限长等特征的人群较严重,且女性略占多数。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临床护士在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再加上家庭、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护士的职业压力很高,常常导致护士出现身心紧张性反应,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生活和工作,故临床护士的亚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1.2护士亚健康的发生原因。

1.2.1生活不规律。护士因长期三班倒、工作不定时、节奏快、作息时间不固定等,容易出现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睡眠程度浅、经常梦魇、早醒等睡眠障碍的症状,不能规律的生活和睡眠,而且夜班常只有一个人,工作紧张、工作压力大、责任重等,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因此,睡眠的缺乏是健康的重大杀手,长期倒班造成的睡眠质量低或睡眠缺乏是护理人员群体高发亚健康的重要因素。

1.2.2工作责任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每天面对的是表情痛苦的患者,情绪压抑,如有急危重症患者时精神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且家属的期望值较高,重大的责任关系常使护理人员背负了沉重压力,各式各样医疗事故或纠纷的报道,也让护士们不敢放开手脚,无形之中加重了护士们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1.2.3心理压力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人员在完成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培训与考核及参加继续教育,如规范化护士培训、三基理论基础与技能、急救知识和技能等培训与考核,这样无形中给护士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同时还参加全国职称考试、职称英语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等,沉重的压力使她们身心疲惫,心理压力加大。

1.2.4护士人力不足,超负荷工作。各医院护士大都缺编,护士与床位配比严重不足。一个护士往往要负责几项工作,工作量大。经常拖班,不能按时就餐往往使机体不是处在饥饿状态,就是暴饮暴食,使得机体不能按照一定规律摄取营养物质。

2中医与养生

2.1中医在防治亚健康状态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的总病机为肝肺气血失调,阴阳失衡。正常体质的人因为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的变化、心理压力的影响,正常中医体质可能转向不健康中医体质。

2.2饮食养生。医食疗方法中的食药同用、食药同源,一直是中医饮食养生的一大特点。现代研究如生山楂、燕麦可以降低血脂,芹菜、木耳可以降低血压,莲子、百合、龙眼肉可以安神,核桃可以消除大脑疲劳等。总之,以饮食调理或治疗机体的例子不胜枚举。

2.3起居养生。护士长期处于竞争激烈、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加上缺少锻炼与自我调节,导致身心出现疲劳、乏力、健忘、失眠、头晕头痛等而不得缓解的亚健康状态。中医养生强调起居有常、动静结合,其中起居有常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包括食衣住行、站立坐卧、苦乐劳逸等都能够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生理常规,对于人体的养生保健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2.4情志养生。现代人由于长期处于快节奏且高度紧张的竞争环境下,造成精神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协调,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症状已是亚健康人群普遍存在的现象,因而精神心理的保健也成为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学认为人有七情,而七情致病不但影响人体气机血液的运行,也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

2.5心理护理与养生。中医认为形与神在生理上、病理上相互作用的密切相关联的。治病要形神共治,因此中医注重心理养生。当护士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心里失衡时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方法,进行自我修养方面的锻炼,自我淡化和松弛。

3亚健康人群的产生

虽然尚未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然而在生理、心理与社会环境方面已反映出不和谐,这些不和谐可通过适当的预防手段转化为正常健康状态,若不加以干预则会进一步发展为疾病状态。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有着独特性与实用性,在西方国家也逐渐受到多数人的欢迎与推广。护理职业有着特殊的服务对象―身心失衡的病人,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负担重、长期高度紧张,极易造成护士心理和体力的透支,如护理人员本身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不适,精神不振,则不可能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护理,甚至还易发生护理差错。因此,降低或消除护士群体亚健康状态和发病率,保证护理人员以健康心态和充沛精力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护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护士亚健康状态以中医体质学说理论为指导,制定出科学的、安全的、有效的治疗、保健、康复等一系列的个体化调养方案,包括起居、药膳食疗、情志调节、动静养生等,它既符合当代科学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祖国医学“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观”、“辩证观”和心身康复的特色,又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统一。

参考文献

篇6

1现状分析

本项目为景观改造工程,它位于北京地坛公园内的牡丹园,占地约3•5hm2.现状:地上物有一组亭廊和一个公卫;南侧水池形式老旧,布局不美观;北部门球场利用率高;道路系统不完善,但面层铺装较好;植被茂盛,大树多,种类较丰富,主要有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三球悬铃木(Platanusorientalis)、早园竹(Phyllostachyspropinqua)、元宝枫(Acertruncatum)、银杏(Ginkgobiloba)、蝴蝶槐(Sophoraja-ponicaf•oligophylla)、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油松(Pinustabulaeformis)、白皮松(Pinusbun-geana)、雪松(Cedrusdeodara)、海棠花(Malusspectabilis)、碧桃(Prunuspersica)、连翘(Forsythiasus-pensa)、木槿(Hibiscussyriacus)、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芍药(Paeonialactiflora)等(图1).

2设计理念及指导思想

2•1设计理念

中医药养生学的精髓在于通过“时间养生”和以经络连接的“脏腑养生”达到“精、气、神”的“和合”[6].本项目设计理念定位为:突出和谐养生主题,将文化养生、环境养生、运动养生、时间养生、五脏养生等中医养生内涵与景观营造相结合,打造集养生知识宣传、养生习操、互动体验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主题公园.

2•2指导思想

中医养生博大精深,对于广大普通的游客,能够在游园过程中真正学到一些切实有用、简单易行的养生知识是最主要的,所以针对服务对象,项目指导思想为:针对大众,神形兼备,通俗易懂,知行统一.

3总体布局及设计内容

根据设计理念,并遵照五行方位,园区整体上以水溪和陆路为经络联系五脏(五行)“5个特色区域”———火区(心区)、木区(肝区)、水区(肾区)、土区(脾区)、金区(肺区),其间穿插时间养生、运动养生、环境养生等理念和内容(图2,图3).

3•1火区(心区)

从正南门进入园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和”主题的石雕壁画,用抽象的图案表达了“精、气、神”的“和合”(图4).如果把园区看成一个人体,道路和水溪就是人体的经络,5个景区就是人体的5个主要脏腑.按中医理论,心区位于园区的南边,整体色调以暖红为主[6].火区(心区)的主要景点有:致和廊、致和广场、涌泉、火焰雕塑.火区(心区)有一组长廊,名为致和廊,取《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意,它是整体园区“和”理念的体现之一.廊上挂对联“秋风橘井落甘露,春雨杏林别有天”,这是岳美中老先生的名联,既得景观之趣,又体现了岳老对中医的热爱.心主神明,故设置致和休闲广场,以养心神;心为君主之官,要有规有矩,故其地面铺设圆中有方;铺以红砖,并养有金鱼,体现神明活跃之性[6].心主血脉,火区(心区)的中心设一块形似心脏的景石,汩汩流水,喻指心之泵血,同时,线刻铺地“涌泉穴”寓意滋水涵木,体现中医学火中有水,水火既济的阴阳平衡理念.心在五行属火,故在此区塑以火焰雕塑,明艳的红色象征君主之火、阳明之火,3朵火焰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生生不息.火区(心区)周围植以红色花系为主的植物,如红花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Decaisneana)、紫叶矮樱(Prunus×cistena‘Pissardii)、碧桃、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点缀黄花的连翘,在嫩绿的垂柳(Salixbaby-lonica)下营造早春欣欣向荣的植物景观.

3•2木区(肝区)

按中医理论,肝区位于园区的东边,以青绿色调为主[6].木区(肝区)的主体是一组曲屈的养生长廊,围合成一个草药圃(图5),名为悦和苑,是养生知识宣传及室外草药展示之所.“悦和苑”匾挂于肝区月亮门之上,“养肝之要,在乎戒忿”,所以名中取“悦”字,精神愉悦以使肝气得以疏泄;“和”字紧扣“精、气、神”三宝和合的主题,并与园中“望和亭”、“致和廊”、“明和仙域”等景观遥相呼应.曲屈的养生长廊,源于“木曰曲直”与肝的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长廊展示以彩绘创作、浮雕及展板为主体,宣扬中医养生文化.入悦和苑,映入眼帘的是长廊序,四字行文,押韵成趣.长廊序的左边是大型彩绘———时珍采药图.右侧是长廊入口,左右对联:“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体现了中医学顺养的养生原则.长廊墙壁上有中医养生适宜技术展示,包括拔罐、艾灸、刮痧、药枕、药浴等,以贴近大众、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了中医药的保健技术.长廊拐角之处,立一尊针灸铜人,铜人采用明代官办铜人的型制,标示了361个穴位,游客触手可得穴位,与自身对照,增加了参与性和趣味性.沿长廊向北,依次还有彩绘壁画“生生之道”、木雕八段锦、木雕五禽戏、彩绘壁画“融合共进”、中医运动养生展板.养生坊门庭两边挂“健行天地兼修内外七分养,康度春秋融贯古今百岁生”的对联.养生坊是集养生保健、互动演绎及售卖为一体的综合区域,给大众传达养生之道、养生之法和养生之源.在养生坊,可邀约中医药专家介绍养生文化,设置若干中医传统养生体验项目,进行养生适宜技术体验及养生文化的实践.悦和苑的另一个室内建筑是药房茶社,药房茶社命名为杏林问茶,它具有3个功能:一是展示中医药文化底蕴.整体空间装饰为古中医药房,装饰物件有:牌匾、药柜、宝阁、柜台及制采药工具、医疗器具、著作等.二是中医药人文演绎及养生常识展示,即进行人文表演,如:开方、抓药、制药过程等.三是通过茶文化让人们了解“以养御治”的养生理念.草药圃草木丰茂,以应肝之升发,其色青绿,以应肝之主色.这里种植了40余种华北地区适宜生长的药用植物,主要有扁茎黄芪(Astragaluscomplanatus)、落新妇(Astilbechinensis)、沙参(Adenophoraelata)、北柴胡(Bupleurumchinense)、薄荷(Herbamenthae)、北仓术(Atractylodeschinensis)、铁线莲(Clematisflorida)、地黄(Re-hmanniaglutinosa)、旋复花(Inulabritannica)、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远志(Polygalatenuifolia)、芍药、华北耧斗菜(Aquilegiayabeana)、委陵菜(Potentillachinensis)、东北土当归(Araliacontinentalis)等[7].草药圃内立有木制如意葫芦,象征“福禄吉祥”、“健康长寿”,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3•3水区(肾区)

肾是人生命活动的根本所在[6],按中医理论,肾区在整个园区的北边,道路铺设以暗黑色调为主.水区(肾区)设置了山石、瀑布、深潭、跌水、小溪,营造出宁静惬意的养生环境.瀑布之下,深潭之处,有“水中丹炉”矗立其中,取水中有火、阴阳并济之意.“火非水不藏,水非火不生”,二者是分不开的,与肾寓元阴元阳相符合.药王制药的雕塑位于瀑布一侧(图6),描绘了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读书制药的场景.孙思邈一生著作数十部,场景取最有代表性的《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放于前,同时手拿《大医精诚》长卷,体现其仁爱之心.旁边宣传牌展示了孙氏“养生十三法”,即:发常梳、目常运、齿常叩、漱玉津、耳常鼓、面常洗、头常摇、腰常摆、腹常揉、摄谷道、膝常扭、常散步、脚常搓.为对应黑色(深色),水区(肾区)周围以常绿植物为主,如油松、雪松、青扦(Piceawilsonii)、华山松(Pinusarmandii)、沙地柏(Sabinavulgaris)等,山石周围也围绕着似自然生长的植物,有紫丁香(Syringaoblata)、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金银木(Loniceramaackii)、迎春(Jasminumnudiflorum)、棣棠(Kerriajaponica)等,形成“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景观效果.

3•4土区(脾区)

按照中医理论,脾区位于整个园区的中心[6].脾和运动相关,所以这里设置了一个运动养生广场,作为群众运动健身的场所.“时间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土区广场周围摆放了“二十四节气”的主题地雕,并设立4个主要节气,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石墩,展示不同节气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养生知识[8].养生广场的中心渐渐升高,在3个抬高的斜面上雕刻了黄色的“水、云、火”纹,分别代表着“精、气、神”,欲表现“和合”的精髓(图7).土区周围以春天黄花的连翘、棣棠、黄刺玫(Rosaxanthina)和秋天黄叶的元宝枫为主,搭配海棠花、雪松,主要是在保留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植物景观改造.

3•5金区(肺区)

由土区向西南进入金区,即肺区.按中医理论,肺区位于园区的西面,以白色调为主[6].肺是人的呼吸器官,金区(肺区)以林木为主,通过高大的侧柏林、银杏林及点缀的七叶树,营造安静的“呼吸吐纳”的养生环境[9].林下开辟了动、静两个小广场.一是调息广场,适于练习静功,位于金区的茂林之中,是一个相对闭合的养生活动空间.按照五行理论,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所以肺阴与肾阴相互滋生,称为金水相生,广场上以“金水相生”景石为中心,设置有6个调息打坐台,滴滴答答流水不断的景石给练习呼吸吐纳的人们提供了视觉焦点(图8).二是导引广场,适宜导引运动.导引是指由意念引导动作,并配合呼吸对形体进行锻炼的运动.草地中的金石雕塑是肺区的标志,肺在五行属金,金石以河北曲阳黄石料制成,石上镌刻金区的简要说明.健身步道位于导引广场的边上,是按照中医足底按摩原理设置而成的.步道上铺有突起的卵圆形小石头,游客可赤脚行走其上,以按摩足底穴位和反射区,从而调节脏腑,强身健体.由金区向东就回到了南入口广场,结束了一个短暂的人体养生之旅.在此过程中,还可以看到各个区域内的宣传栏、养生箴言及穴位的铺装,听到悠扬的五行音乐,处处精致,处处用心,让游客在游玩、娱乐、休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和学习中医药养生文化知识.

篇7

儒学奠基于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正宗地位;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以《内经》为其代表作。儒学与中医学共同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这一丰厚土壤。

中医学理论是一种带有浓厚哲学色彩的科学,《内经》表现的中国哲学的特征极为鲜明:阴阳互补、五行反馈、动态平衡、中庸和谐[1],《内经》深受儒学“中庸”哲理的影响,中医学在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方面,都蕴含了“和”的思想。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一书是论述中庸哲理的儒学主要典籍。 中庸是儒家思想体系的哲学核心。“中庸”是儒家最高的准则,它要求人们立定“中道”做到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不要不及[2],中庸之道,重视和谐。

儒家的中庸与中医的理法方药在哲理上都体现了“和”的思想,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特别是古代农业社会中,除军事斗争的特殊情况,并非任何矛盾都必须激化或转化。特别是从一些生命有机体来看,以维持机体系统的和谐稳定为目的,强调对立项的依从渗透,中和互补,避免激剧的动荡、否定、转化、毁灭[3]。这种“和”的思想,在中医学具体表现为中和、平衡、适度的意思,崇尚和谐。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也蕴含着“和”的思想,如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个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亦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是结构上的和谐;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这是功能上的和谐;在患病时,体内的各个部分亦相互影响,有不和谐的表现。中医也认为人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人与自然环境应保持和谐的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密切,亦须保持和谐的关系,中医学的整体观应是整体衡动观[3],和的思想贯穿其中。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它是中医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也蕴含了“和”的思想,如阴阳交感的理论,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蕴含着“和”的思想。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这种最佳状态的实现来自于阴阳二气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协调,即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谓的“和”[4]。阴阳二气和谐而发生交感,就产生了自然界、万物及人类。阴阳学说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指导养生、临床诊断与治疗时,实质上把“和”放在核心。

中医的五行学说,也蕴含着“和”的思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和制化,维持事物生化不息的动态平衡,这是五行之间关系和谐、亦即正常的状态。五行的相乘、相侮、母子相及是五行之间关系不和谐状态,亦即病理状态。其原因不外“太过”与“不及”。五行学说运用于临床指导,亦是致力于人体和谐,如确定治则时针对“太过”或“不及”原因采取抑强扶弱,治疗木旺乘土宜疏肝平肝为主即是一例,总宜使人体复归于和谐状态。

阴阳的和谐,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的根本。人体组织结构属性既中和又平衡。阴阳失调(即失和),则是一切疾病发生的重要原理之一。阴阳的过与不及都致人体失去和谐,发生疾病。治疗就是要首先把握阴阳失调的状况,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以恢复阴阳的和谐平衡。和谐,必须适度,方能做到。

《内经》的养生学说,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更蕴含着和的思想,以顺应自然致和谐,以调摄精神情志致和谐,重保养正气保持和谐,和谐的思想存在于养生方法之中。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实持是调和,即“以平为期”。李东垣提出“善治者,惟在调和脾胃”,强调“和”的重要性。清代程仲龄更把治法归纳为八法,专门叙述和法,通过和解或调的作用以祛除病邪,主要包括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具体治法,这是后世医家对《内经》“和”的思想的具体应用之一。

总之,有关“和”的思想贯穿于全部《内经》之中,这是儒学中庸哲理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中医学是“和”的医学。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3-196.

2 刘俊田,林松,禹克坤.四书全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9.

篇8

    1 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学术思想

    为什么在低下的科学知识和科技水平条件下,成书于东周和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就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并有着较高的医学水平,而且还具有自然科学的深厚内涵? 关键就是先祖们从生活和生产劳动等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人的健康、疾病发生和药物治疗等也离不开自然界,而了解二者之间关系的最简单、易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人和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研究,从中认识医学问题。

    众所周知,人如果没有支撑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不能存活的。人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才能成长,才能摄取到食物营养,自身废物才能排出。显而易见,环境应列入到生命之中,即环境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细胞和细胞液,它们都是生命。因此,中医学的医学思维,具有现代医学科学意义。

    由上可见,中医学的医学学术思想是从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生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环境也是生命的组成部分的角度来研究医学、研究人类健康、疾病和治疗等医学问题。这也就是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或“天人相应”的医学整体论。这种医学学术思想表明中医学是一门整体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医学,因此才有《中医学》这门课程,西医学就没有这门课程。所以解剖学、生理学和全科医学不能等同于西医学,西医学是多门类医学学科的综合。

    由中医学的这种医学学术思想出发,从而建立了以阴( 月) 阳( 日) 为“和”( 即平衡) 的中医阴阳学说、以木火土金水所表征多种医学含义的横向相互关系、纵向系统联系和总体连结的中医五行脏腑体系学说,以及以经、络、穴之气液为形实的经络学说等。相应地,也就有了辨证论治、四诊八纲、病因病机、治则、药食药理和养生等临床医学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学的医学整体论还包括药食和药理在内,因而凸显了中医学使用天然药物的医学意义和绿色意义,更体现出了中医学在防治疾病上的科学观: 大自然就是一个极好的医生。当然,恶劣和污染的环境也是非常厉害的杀手。

    2 中医学医学整体论的主要学术思想内容

    阐述中医学学术思想内容的论着颇多,本文则着重从医学科学角度来阐明它的医学科学学术思想内容。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 1 人与时间的统一 建立在天干地支的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文时间”与疾病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素问·六节脏象论》中亦有述及。故“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四气调神论》和《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论述了季节对人体健康状况的专属影响,故“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论述了昼夜与疾病的关系: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经络学说论述卫气的运行具体到时辰。《素问·上古天真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论述了人的年龄与身体健康状况和生育等的关系。《素问·热论篇》讲到了疾病与时间的关系。《素问·脉要精微论》阐明了痈疽致人死亡的时间。中医学还阐明了疾病发生阶段的治则,因而出现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临床治法。其实,中医学在许多方面,如脉学、治病、养生、药食等都有时间观念,特别表现在采药和用药上:如《温病条辩》曰: “凡夏日所生之物皆可去暑,尤以扁豆花最”; 《本草纲目·四时用药》的用药规则和用药方法。所以,中医学“时间医学”的学术思想是非常突出的。恽树珏先生言: 脏腑乃“时序的脏腑耳”,“五行为四时之代名词”,“医学不讲四时、寒暑……即属荒谬”。

    2. 2 人与环境的统一 俗话说得好: “一方水土一方人”,“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可见自然环境对人的生命多么重要。故《黄帝内经》曰: “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与天地相参也”。自然环境与人的健康、疾病和防治关系十分密切,四季和健康、疾病的关系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地区或地理环境和人的形体、体质、生理、性格、声音、治疗、生育、寿命、疾病和保健方法等都有密切联系。中医五行学说所述五方与人体等各方面的联系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关系。人是社会的一员,所以必然会参与到社会生活、工作和活动中去。这时由于个人的各种原因,如贫富、地位、性格、爱好等,常会引起心理和心态的反应,从而影响身体。《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素问·疏五过论》等多有阐述,在此从略。

    在这里要特别提到中医学的人与生物环境的统一。人也是生物中的一种,当我们阐述人与时间、环境以及下文所说物质性的关系时,其实,细菌和病毒等也与这几个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当中医学用病因六和病机病症等来说明人的健康、疾病和防治时,其实是间接地反映了细菌和病毒等的作用。当然,这是非常不够的。中医学应该按照自己的学术思想去研究细菌和病毒等,建立自己相应的分科。中医学“环境医学”的学术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值得进一步专门研究。

    2. 3 人与物质的统一 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防治疾病的用药等也主要靠自然物质( 气、水、动植物和岩石矿物土壤等) 。所以《素问·六节脏象论》曰: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神乃自生”。中医学十分重视人的物质性。不论脑、心多么重要,如果没有营养物质供需,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树、无米之炊。故《素问·平人气象论》曰: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千金要方》曰: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本草纲目》曰: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中医学的人与物质的统一性,特别表现在对食、味、色的研究观察和总结上。味与人体健康、疾病、防治、养生等的关系尤为丰富,有味入、味生、味合、味宜、味食、味走、味多、味过、味禁、味伤、味病等。

    人的物质性表现有二个方面: 无机性和有机性,从环境角度来看,则是人与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 或生物环境) 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物质演变和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必然与无机物质与有机物质具有统一性。现代( 微量) 元素医学研究就表明了这种关系: 地壳的、有机体的、人的各自平均化学成分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地壳的多种元素、有机体的大量元素、人的主要组成元素中都有氧、氢、碳、钙、钠、钾,后二者中还都有氮、氯、磷、硫、镁。此外,人体中 60 种元素的丰度曲线与地壳中相应元素的丰度曲线相一致,也是极好的证明。有趣的是,上述的 11 种元素成分亦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它们占细胞全重 99%。

    人是一个客观实体,物质是第一性的。中药也是具体的物质。那么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来研究中医学,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将会使人更深刻的认识中医学的深厚理论和临床疗效的有效性,并将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2. 4 人与自然变化的统一 俗语“不服水土”即是很好的说明。随着时间的前进,无机环境( 气圈、水圈、土壤、地质地理等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 、有机( 生物) 环境和社会环境会发生变化,从而会影响人的健康以及疾病的防治,并发生相应变化。例如,季节的变化、不同方位地区、社会处境的变化和不同体质等的人的健康以及疾病的防治等状况,就反映出这种统一性。

    2. 5 人体构造结构与自然的统一 人生活在地球上,受到它物理场,特别是重力场的控制。有趣的是地球构造具有三层: 地壳、地幔和地核,而人体也具有三层: 皮肤、肌肉和骨骼,人体细胞一般也具“三部结构”: 细胞膜、细胞液和细胞核,其中细胞膜亦为三层: 内、外疏水区和中间亲水区,间期细胞核也为三部: 核膜、核基质( 和染色质) 和核仁。又如把双手向上举直,如果手掌和脚掌相当于两极,头胸部相当于赤道,那么手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流注是由赤道向两极,而手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流注则是由两极向赤道,真类似于大洋中的冷、暖洋流的流动。这种流动显示出调节整体的平衡作用。中医学的“援物比类”研究方法和全息性观察( 局部看全体) 均反映出这种统一性、一致性。所以中医学有面诊、舌诊、目诊、耳诊、手诊、足诊、骨诊和脉诊等。

    2. 6 人体本身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阴阳平衡、五脏为首,通过经络体系而把全身相互联结起来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对环境既有顺从适应性的一面,又有主动适应( 或对抗) 性的一面,人体的自愈能力、通过治疗恢复健康和通过养生保健而长寿等,就说明了这一点。人体脏腑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有生克乘侮和相及关系,而且还有相聚、劳补、相济相助、互藏、别通和相通等的关系。这些关系至少表明二点: ①人的生命不是放在“一个蓝子”里面的。所以才有“脑死亡”和“心死亡”之争,所以保存好的古尸之肌肉皮肤还具有生物学特征。故人的生命是顽强的; ②人体切除脾、或人工心脏、或去一肺、去一肾、或去部分肝、部分胃,并不能说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不能成立,相反,却更体现出中医学的医学整体论和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医学认知。

    3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篇9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我们的老祖宗很早以前在医家圣书《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这一养生观念。近年来,在中医界,“治未病”这一观念又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大家的重视。许多朋友都很关心“治未病”是什么?它又是怎么样指导我们日常的保健养生呢?

何为“治未病”?

2010年1月16日,第三届“治未病”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传播“治未病”理念,总结完善服务模式及服务规范,探讨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组织形式,推动“治未病”的科学研究,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加快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治未病”已成为我们当今谈论健康的主导话题。当我们翻开“四大经典”和历代名医的论著时,我们不难发现“治未病”的理念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治病必求于本”,探讨“治未病”的理念,普及“治未病”知识,对于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中医药学,发扬广大中医药文化,提高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实,“治未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它既是中国传统哲学“道无”的追求,同时也是中国医学“医道”的智慧。

故事一

话说古代神医扁鹊,因为医术高明,能让危重病人起死回生,而名扬天下。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部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魏王不解。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这是中医的至高境界,所以他的医术最高明。而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他就能药到痛除,但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这时治病效果最明显,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大悟。

故事二:

有一次扁鹊晋见齐恒侯,通过近距离相见,发现齐恒侯气色异常,便坦率地对齐恒侯说,君王有病,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齐恒侯不信,还对此很不高兴。过些时候,扁鹊再度晋见齐恒侯时说,大王的病已到血脉,不治还会深入。齐恒侯仍不信,且更加不高兴,认为扁鹊是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见到齐恒侯时,便派人去问,扁鹊说:病在肌肤可用熨药治疗,在血脉可用针刺砭石取效,在肠胃可服汤药酒药调治,到了骨髓就无法治疗了,现大王的病已到骨髓,我已无能为力。5天后桓公全身疼痛难忍,赶紧找扁鹊治病,此时扁鹊已逃往秦国。桓公后悔莫及,在痛苦中死去。

这两个传说,讲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核心理念――良医治未病。先秦时人们认识到,人的健康至重病有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预防变化的发生,比治理变化结果更容易,对人体健康更有利,因此倡导未病预防,已病早治,重病防变,提出了“治未病”的科学论断。阐述了以预防为主,寓预防于治疗之中的治未病核心思想。

很显然,“治未病”概念可以让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有更高的期待。

亚健康人群的福音

自2008年国家中医药治理局特别发起了中医“治未病”安康工程以来,在各地纷纷成立中医“治未病”试点,到2010年,我国已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相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防备保健服务体系框架。

就让我们来看看“治未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福音――“治未病”改变了她的失眠

主人公资料:谢娜,35岁,广州某私营企业老板,已婚

谢娜忙于生意,饮食无常,昼夜颠倒,慢慢地患上了神经衰弱。如今她已被失眠困扰了几年,吃安眠药都不见效,每次入睡的时间最多持续两个小时。于是,她慕名来到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医生先让谢娜填写了一份体质情况调查表,对她的自我感觉、自主症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又对她进行了面诊,把脉、看气色;然后,医生让她进行仪器检查。谢娜告诉医生,她刚在别的医院进行过系统体检,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医生笑着说,这台仪器进行的是功能检测,它不同于普通的体检,普通的体检主要是发现已经发生的器质性病变,而这个检测系统能准确地评估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状态(包括经络功能),预测潜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及疾病发展方向。谢娜欣然同意。

谢娜被带到一台仪器前,医生让她坐到仪器前面的高凳上,让她把两只手掌按在仪器的两块金属板上,两只脚掌踏在桌下的两块金属板上,她的额头两侧也贴上了两块小金属片。这六块金属模样的东西实际上是六个电极,通过它们,只需五分钟,计算机就能扫描全身。检测完后,仪器的显示屏上出现了一个转动着的五颜六色的人体模型,各种颜色就代表了她体内各个系统的不同功能状态。检查结果显示,谢娜的植物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免疫系统功能偏低、氧自由基增多、抗衰老功能减弱。

根据以上种种检查,医生最后判定,谢娜属阳虚和气郁混合体质。

体质辨识后,谢娜被带到健康调养咨询门诊,在这里坐诊的中医药专家将为她量身打造一套远离疾病的“锦囊妙计”。医生问谢娜:“你是不是很容易上火?”谢娜说:“是啊!吃点煎炸食品或辣椒就上火,咽喉痛,大便干结,所以我经常要喝凉茶。”医生连忙摆手,说:“凉茶不适合你。你动不动就上火,是因为阳虚。你以为是湿热,就喝凉茶,这会让你的阳虚更厉害。大便干结,并不是火气大,是因为阳虚而动力不够,不能每天排便造成的。总喝凉茶虽然能缓解咽喉肿痛、大便干结,但那是暂时的,长远来说对你的身体不利,越喝你的体质越差!你适合吃的食物应该是这些……”听着医生的详细讲解,谢娜恍然大悟。

做完膳食指导,医生又对谢娜的起居和运动养生进行指导。“阳虚体质的人不适合整天呆在空调房里,这样伤阳气,应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吸纳自然界的阳气,这对身体非常有利。不要以为运动就一定要打球、游泳,对于阳虚的人来说,走路也是很好的运动。”

医生还告诉了谢娜适合她自身情况的穴位和经络自我保健方法。“你的心包经功能亢进,也就是俗称‘心火旺’,很容易睡眠不安稳。你可以经常揉捏手臂上的心包经,它位于上臂内侧中线位置,这对你的睡眠有帮助。”谢娜对自己面色枯黄多斑耿耿于怀,请教医生有什么妙计可以改善面色。医生说:“你没事就捶捶胃经吧,它位于大腿正面外侧,这是一条多气、多血的经络,多捶对改善面色很有帮助。

医生的谆谆嘱咐让谢娜受益匪浅。针对谢娜的失眠症状,结合她的体质,医生给她开了一些中药回家服用。医生建议她在服药的同时尝试传统疗法,比如雷火灸疗法和针灸里的腹针疗法。谢娜遵从了医生的建议,

到治未病中心的传统疗法中心进行了理疗。一个星期后,谢娜准时到医院复诊。她欣喜地告诉医生,她可以连续睡4个小时了。第三次来医院时,谢娜又带来了好消息:在安眠药减半的情况下,她前一天晚上一觉睡到了天亮,连续5个小时没醒过!医生让她大胆地甩掉安眠药。

其实,像谢娜这种检查不出器质性问题,却整天头痛、经常感冒、出汗多、睡眠差的人,多属亚健康人群。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中国城市“白领精英”人群健康白皮书》,以国内31个省、直辖市的589个城市300万份白领体检数据抽样,近百万人参与调查。数据显示,这批城市白领精英人群饮食睡眠不规律占八成,慢性病高发,中年开始“生理年龄”就提前衰老10年,年轻女性白领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是癌症致死的2倍。随着城市越大压力越大,五成人感觉“很疲倦”,而聚居在各大城市的“移民白领”们最担心“空巢父母”的身体健康,买房成为一大重压。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感到疲劳,没有精神,去医院做检查,却是一切正常。大家会有一种疑问?我怎么啦,是病吗?为什么检查不出问题。其实,这就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这是间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主任林钊介绍说:亚健康状态如果不及时干预,有可能突然出问题。而那些血脂、血压和血糖等理化指标位于临界水平的人,如果不及时干预,就很可能发展成器质性疾病。所以,他们主张“治未病”。她说:“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让你不生病。”

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专家解读中医“治未病”

“治未病”――这一诞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古老医学理论,它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即便是现在看来仍然是超前的。在工业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空气、水源、农作物与各种食品的严重污染,人类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大,许多身心疾病日益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一些老年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肿瘤以及糖尿病等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这不能不让人焦虑和担忧。今天,我们在努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普及“治未病”的观念,并实行各种措施,非常必要。

其实,“治未病”并不仅仅是未病先防,其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最近,记者采访了湖北省知名的中医专家,对这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进行深度解读。

湖北省中医院涂晋文教授认为,中医“治未病”含义广泛,是祖国传统医学养生防病方面一个重要的范畴。中医养生学与中医预防学有着许多共同的理论基础,许多养生的方法也是中医预防的常用方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被称为“三级分层预防法”,此法将预防思想及养生思想贯穿于疾病的整个阶段。

未病先防

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工作和根本出发点,养生重在平素调养身心,防患未然,是现在较为时尚的话题,怎样科学饮食起居,怎样进补调养,怎样益寿延年是现在人们较为关心的问题,自然,也成为“治未病”工作的内容。

例如,现在正是春季,春归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柳丝吐绿,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同时自然界阳气也开始升发。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天,我们应怎样“顺时养生”?春天有哪些气候特征?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此时“治未病”中心的专家就会指导春季养生应遵循养阳防风的原则。

专家介绍,此类的应季养生指导只是广博的“治未病”理论中的一部分,还有关于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等项目,而在方法和手段上,拥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武术等举不胜举。养生的目的在于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并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因此是“治未病”中最基础、最广泛的作用。只有及早地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并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这样才能保持在“未病”的状态,健康享受人生。

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发生后,通过采取措施以防病情转变及促进康复的方法。疾病发生后,要及早诊治,防止表病传里,轻病转重。此正所谓“上工救其萌芽”。一般而言,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初期病在皮毛,渐次入肌肉、筋脉、骨髓。当病邪初犯,机体正气尚盛,此时治疗,不仅易于祛除病邪,而且也有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不久前,曾有一名警察到湖北省中医院找到知名老中医涂晋文教授,他看完其它疾病后,偶然谈到他的手指有时有发麻的感觉,但无大碍。此话立即引起涂教授的警惕,从中医理论上讲,若手指发麻,可能存在中风的迹象。涂教授当即对其进行询问、检查,初步断定其脑内有梗塞,该患者经过CT检查后果然得到证实。涂教授针对其病情开出处方,取得很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在病要发之时进行治疗,治未病的优势不言而喻。”涂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病后防复

“病后防复”是指疾病经治疗后,病邪基本消除,正气尚未复原,处于初愈的康复阶段,此时若调养不慎,易致疾病反复。特别是一些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患者,在疾病急性发作被控制以后,更要注意日常调养。对此,中医理论认为“病后调理,不轻于治病。”提出了调养情志、调理脾胃等有益措施。“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称为七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故应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让消极的心理因素,转变为积极的心理因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全靠脾胃的供给,人的生命活动依赖水谷精气的不断充养,而不合理的饮食,能伤害脾胃之气,影响水谷的运化和吸收,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引起疾病。

例如,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复杂,而且容易复发,中医“治未病”理论就主张“排除病因,增强人体正气。”包括:①忌食肥甘辛辣酒热之类的食物。②避免劳伤太过,劳累过度或性生活过度可损伤肾中精气,导致人体的衰弱。③自我保健按摩。顺时针按摩小腹部,先轻轻用力,后稍加重,时间以5分钟为宜,以达到补下焦的作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营养过剩的代谢紊乱等已成为人们健康的杀手,中医“治未病”,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以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可以从功能的、整体的变化来把握生命,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

不要等有了病,才把健康当作一回事。这是专家的忠告。

热议:两种不同的声音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人对“治未病”观念缺乏。“治‘胃’病?我又没得胃病。”这是很多人听到“治未病”时作出的反应。对于“治未病”的概念,大部分市民听起来还很新鲜。

“除了市民对此了解不够外,人才缺乏也是制约治未病发展的关键。”一位医生说,眼下“治未病”的医生大都是“治已病”医生转行过来的,目前各高校培养的“治未病”人才还很稀少。此外缺少监管也是“治未病”发展的一个瓶颈。治未病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现在很多市民直到得了病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而在平时稍有不舒服就过分依赖西医。几千年的养生观念要想传承下去还得各方共同努力。

那么,网友是怎样看待“治未病”呢?

网友肖悄悄:“治未病”是很好的观点

医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这不仅仅是现代意义上讲的现代科学和自然科学,而是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治未病”的理念是很好的,发达国家每年都要进行调查。例如1000人中,每年有750人患病,只有250人去看病,有2/3未就医。何况“治未病”,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怎么预防,真正的“治未病”要落实到实践中,要从观念、思路、模式、体系等等一系列根本性的进行变革。健康保障是当代人的需求,如何将“治未病”和当代人的需求结合起来,个体人的健康状态的问题,将当代人的几何需求和未来的医学两者融合在一起,这是很好的观点。

篇10

【关键词】中医五色理论;应用

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5种颜色,中医五色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五行学说的组成部分。西方现在应用的色彩疗法和食品营养学,正是五色理论的再现,中医早就利用五色的不同特性,来对应人体进行养生和治疗疾病。

1理论来源

五行学说是以金、木、水、火、土5种物质的抽象特性来归纳各种事物,以他们之间相生相克关系来阐释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协调平衡。五行配五色始于《逸周书·小开武》。《小开武》记载周公旦的话:“周公旦曰:在我文考,顺明三极,躬是四察,循用五行。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这是五行配五色的最早文献记载。五行学说按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五行与五方、五时、五色、五气、五脏等联系起来,把人体内外环境连结成一个整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在色为苍……南方生热,热生火……在色为赤……中央生湿,湿生土……在色为黄……西方生燥,燥生金……在色为白……北方生寒,寒生水……在色为黑。”

2应用

2.1用于疾病的诊断

2.1.1用于指导望诊中医的望色,又称“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说的色诊指的是望面部的皮肤,它根据五色与五脏的配属关系理论,通过观察面部肌肤、络脉、眼目及舌的颜色变化来推断内脏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难经》说:“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根据五色与五脏的联系推断病位所在。《灵枢·五色》:“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根据五色还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盛衰。《四诊抉微》有言:“天气由脏发,色随气华。”五色亦可以推知病因和病性。《灵枢·五色》云:“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现在五色主病的规律是:白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黄色主脾虚、湿证;赤色主热证、戴阳证;青色主寒证、疼痛、气滞、淤血、惊风;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淤。

2.1.2用于推断病情根据五色之间以及色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推测病情的轻重,判断疾病的预后。我们以“主色”和“客色”的变化,以五行的生克关系为基础,来推测病情的顺逆。“主色”是指五脏的本色,“客色”是指应时之色。“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色诊和脉诊相结合时,《医宗金鉴·四诊心法》:“青弦赤洪,黄缓白浮,黑沉乃平。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除此,还要依据色的荣润含蓄和晦暗枯槁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的主要依据。《望诊遵经》说:“倘色夭不泽,虽相生亦难调治;色泽不夭,虽相克亦可治疗。”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病情的变化,病人的面部色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注意观察病人面部色泽的动态变化,可以推测疾病的发展变化和转归。清代医家汪宏的“望色十法”(即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分别用于判断疾病的表、里、阴、阳、虚、实、新、久、轻、重)可以作为参考。

2.2用于疾病的治疗

2.2.1指导用药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颜色与气味,色有青、赤、黄、白、黑“五色”。药物的五色与五脏的关系是以天然色味为基础,以其不同性能与归经为依据,按照五行归属来确定的,即:青色多入肝,赤色多入心,黄色多入脾,白色多入肺,黑色多入肾。临床脏腑用药时可依照此理论,比如朱砂色赤入心经以镇心安神,石膏色白入肺经以清肺热,白术色黄以补益脾气,玄参色黑入肾经以滋养肾阴。

2.2.2用于辅助疗法美国策勒医生认为环境的颜色能医治神经紊乱的人,他将医院的病房、门窗、墙壁、家具、布单、人工灯光等涂上不同的颜色分别用于不同的治疗目的,首创了颜色疗法。根据病人的病证特征和体质特征来选相应的环境之色。如气虚阳虚的可以选择有兴奋作用的红色;阴虚者用蓝色、绿色等起到镇静作用,蓝、绿色用于治疗失眠、高血压病等;而红色、黄色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我们还可以把环境之色用到生活和工作学习当中,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效率。

2.3用于指导饮食养生食物的颜色与五脏相互对应,搭配合理,是饮食养生的基础。从中医的角度上讲,青入肝、赤入心、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肝色是青色,表现为绿,所以青色食品多补肝,有利于稳定心情和减轻紧张情绪,与其他颜色的食物一起摄入则效果倍增。相应的食物有青笋、青菜、青豆、菠菜等。心色是赤色,红色的食物养心入血,能促进血液循环,振奋心情,促使人们将想法付诸实施。相应食物有山楂(红果)、西红柿、红苹果、红桃子、胡萝卜、红辣椒等。脾色是黄色,所以黄色的食品多补脾,还可以刺激神经和激发能量,对集中精力和提高学习兴趣有帮助,尤其适合作为早餐和盒饭的颜色。相应的食物有山药、土豆、黄小米、玉米、香蕉、蛋黄等黄色食品。肺色是白色,白色的食品有补肺作用,白色具有很强的能量,有助于激发创意或积极的想法。相应的食物有白果、豆腐、萝卜、百合、牛奶等。肾色是黑色,所以黑色的食品有益肾抗衰老作用,黑色还可以保护身心,令人沉着自信。相应食物有黑米、黑豆、海藻、黑芝麻和荞麦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