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粮食产生的后果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浪费粮食产生的后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浪费粮食产生的后果

篇1

—关于我省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调查报告

我省将增产百亿斤粮食作为##农业的“天字”号工程,符合省情,又顺民意。确保此项工程顺利实施,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不失为一个好路子,但“科学建仓”、“颗粒归仓”又绝不能忽视。政府为农民“建粮仓”,也是这项工程的辅助和延伸,至关重要。

一、农民的“天下粮仓”

目前,农村的仓储问题还是一个大问题。作为农村仓储的主要载体----农村俗称“苞米楼子”(由于笔者走访地区农作物以玉米为主,以下列举均指玉米仓储),虽然“安得广厦千万间”,但质量的良莠不一,却不能让人“尽欢颜”。有的玉米仓直接依地而建,用秸秆围上,成了老鼠觅食的天堂;有的干脆置于露天之下,任鸟啄鸡刨;有的虽然建的有模有样,但根本无法解决通风等问题,粮食霉变腐烂在所难免。农民这些“天下粮仓”的最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令人揪心的粮食浪费。为了客观反映因为粮仓不“良”产生的浪费现象,笔者对当地北、南、中三个村进行粮仓入户调查,每村均选择一个组(入户调查发现,这三个组在每个村都是仓储较好的组),对玉米的存储情况及玉米仓的结构、材质、建设地点,以及因仓储不利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调查。

不难看出,损失的粮食让人瞠目结舌。损失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粮食价格损失。秋粮(秋收后即出售)的价格要比仓储越冬的粮食每公斤便宜0.3元左右,每亩地按600公斤平均产量计算,每亩地农民就要损失180元左右。二是霉变腐烂造成的损失。平常的年份,因仓储不利造成粮食霉变的户数占接受调查户数的84%,仓储最好的农户霉变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10%,仓储最差的霉变损失占粮食总产量高达50%,一般的也要占总产量的20%。一户农民按10亩土地、霉变占10%最小值来计算,一户直接经济损失180元(10亩土地产粮6000公斤,霉变粮食比正常粮食每公斤价格低0.3元)。三是鼠害的损失。鼠害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2%左右,一户损失在150元左右。如此算来,平均每家农户按仓储最好的情况都要把到手的330元的收入白白浪费掉,如果再加上早卖秋粮的价格损失,每户损失就会高达20__元以上。当然,全省各地区的情况不一,还需调研各地实际情况来说明这个问题。按此估算,全镇有8137个不规范的粮仓,按一个浪费(霉变损失)1972斤粮食计算,共浪费粮食1600万斤,相当于新整合土地1.3万亩的产量。如果全省平均算来,这个浪费粮食的数量更会触目惊心!为此,规范建设农民的“天下”粮仓势在必行。

二、政府要为农民“建粮仓”

通过走访了解到,农民的粮仓质量之所以参差不齐、良莠有之,一方面是观念决定的:认为把粮收到家了,老鼠盗点儿、霉变点儿,属于正常现象,懒塌塌、大咧咧的惰性把到手的收入浪费掉了;另一方面是经济状况决定的: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农户因为经济拮据,尤其年终岁尾,急等钱用,不仅没有余钱来建规范粮仓,而且早早地把秋收的粮食卖掉了。以至出现了越是经济条件好的农户,玉米仓建的越是合理美观;越是条件差的农户,玉米仓建的越是简陋、不科学。继而导致恶性循环,舍得投入建粮仓的农民收入越来越多,不舍得投入建粮仓的农民收入越来越少。怎么改变这一现状?关键看政府能否大张旗鼓地引导、号召农民建规范粮仓,政府能否为农民“建粮仓”买单。政府为农民“建粮仓”也体现了四种需要。

一是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为农民建粮仓,目的是尽量减少仓储中不必要的浪费,间接避免过多向土地要产量而造成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同时,科学合理规范的粮仓,还可以最大限度自然降水,从而节省国家仓储采用机器烘干消耗的大量能源和资金。二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中,“村容整洁”是一项目标要求,统一规范农村的粮仓,既是“保增收”的需要,也是改变农村面貌、农民观念的需要。此外,粮仓规范了,也会大大降低因为粮仓的滥建可能引发的火灾隐患。三是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的需要。国家四万亿拉动内需的资金,我省争取的份额中,可以拿出一笔资金作为农民建粮仓的补贴。随之带动了部分制造业,这样既拉动了内需,又出台了一项最惠农的政策。四是农民增收的需要。建科学粮仓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帮助农民建起一座科学的粮仓,一定程度为农民每年发了一个“绿色”的存款折。

三、如何建“科学粮仓”

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农村现在仓储主要有三种方法:玉米摆垛放、秸秆围栈放、自制楼子放。无一例外,这些方法都会造成粮食在储存的环节上大量浪费。如何为农民建“科学粮仓”,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篇2

氨基酸口服液的出现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十多年前,一些健美运动员为了使肌肉显得更发达,在训练时服食用过氨基酸;也有些肥胖病人在节食减肥时,为了在减去体内脂肪的同时保存体内的蛋白质,也曾经服用过氨基酸制剂。近年来,一些销售商为了牟取暴利,媒体也过分渲染氨基酸的功效,使得许多普通消费者也不知不觉地加入到服用氨基酸补充剂的行列中。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产生了严重副作用,甚至导致死亡,由此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情况,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召集了研究机构对氨基酸补充剂进行了专题研究。这项研究表明,如果不是特别的医疗需要,普通人根本没有必要服用氨基酸补充剂!相反,却会发现了氨基酸对健康的副作用和不安全性。

一.造成某些氨基酸缺乏

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体内后,消化道、消化腺、还有内分泌激素,甚至大脑,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分泌消化蛋白质酶,并逐步进行消化:先分解为二肽、三肽,再进入小肠细胞内分解为氨基酸,最终转运到血液。这种逐步缓慢消化吸收的方式是一种最理想的方式,决定了哪些氨基酸先进入血液,哪些氨基酸后进入血液,避免了化学结构相似的氨基酸相互竞争进入血液。如果消化道大量出现一种或几种氨基酸,就会造成含量较低的氨基酸无法吸收,结果造成这种氨基酸缺乏。

二.因产生惰性而造成消化道衰老

氨基酸口服液代替食物蛋白质,这看似省事,其实是不能省的事。如果消化道长期不接受蛋白质的刺激,就会渐渐地失去产生和分泌蛋白质酶的功能,造成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功能的减退,严重时导致整个消化道的衰老、退化。

三.无形中增加了肝脏和肾脏的负担

一旦人体摄入多余氨基酸,或者被肝脏代谢作为热量燃烧,或者被作为脂肪贮存,造成肥胖。可以说,擅自额外添加某种氨基酸,完全是画蛇添足,造成浪费。更为严重的是,在氨基酸代谢和代谢产物排泄时,还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成年人,身体健康,也许感觉不到。而对肝肾功能发育不全的婴幼儿、儿童和肝肾功能衰退的老年人,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将下列人群定为易受额外补充氨基酸伤害者:高龄妇女、孕妇、乳母、婴儿、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先天性氨基酸代谢障碍患者、吸烟者、低蛋白饮食者等。

赖氨酸事件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某些大城市出现以青少年、儿童为主的肝功能受损患者,调查发现是服用了过多的赖氨酸。原来,当时食物短缺,人们以粮食为主,不能从动物性食物中获得优质蛋白质。一些家长擅自去药店买来了粮食中缺乏的赖氨酸给孩子当补品,因使用剂量过高,远远超出粮食中缺乏的量,反而造成了孩子的肝脏损伤。

人体从食物中获得蛋白质的目的,是将食物蛋白质消化为氨基酸后,吸收进入人体重新进行自身组织蛋白质的合成。人体在合成自身组织的蛋白质时,对氨基酸的种类、含量,特别是各种氨基酸相互的比例或构成比有一定的要求,符合这种要求时,蛋白质的合成才能顺利进行。当某种氨基酸缺乏或过高时,都对蛋白质合成不利。在生活中,如果能做到平衡膳食,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蛋白质,如畜、禽、水产等动物的肌肉、内脏,就足以获得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如果消化功能也完全正常,则足以完成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何必要舍弃享受美味食物的乐趣呢?

友情提醒:

篇3

[关键词] 公益广告;传播;教育

公益广告是以提倡公众利益或提高公共道德而设计的广告,公益广告不同于商业广告要最大化的追求经济利益,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公益广告具有特殊的社会性,它的教育功能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公益广告的传播就是将公益广告的广告信息进行传递或者是其广告信息系统的运行,随着人们对社会公益的越来越重视,公益广告传播具备了新的特征:

1.倡导性

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提高的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随之发生并产生了不良后果,比如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浪费粮食现象越累越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看到大批的公益广告随之而来,央视等新闻媒体发起了针对浪费粮食的“光盘行动”,公共卫生间里可以看到提醒大家节约用水的广告招贴。

2.时代社会性

公益广告关注的是社会大环境里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大家普遍关注的社会性问题,关乎人们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因而公益广告具备社会性的特征。不仅如此,社会是处在发展进步中的,不同时代的社会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因此公益广告要宣传的社会问题也要根据时代的不同而改变,这就使公益广告具备了鲜明的时代社会性。当前,养老问题成为社会一大热点,除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外,儿女们对老人的关心才是最重要的,针对这种现象,很多新闻媒体发起了关爱老人的活动,一些公益广告也制作成视频的形式,提醒人们关爱父母老人。

3.教育性

教育性是所有公益广告的本质特点,是公益广告区别于其他广告的最大特征。公益广告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广告信息的传播引起人们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注意,进而产生对问题进行修正和改善的意识,并最终付出实践,这种修正改善付诸实践的过程就是公益广告的教育过程。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很大,对很多不良问题抱有不屑一顾的态度,公益广告正是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提醒大众公共良知的践行,教育大众是非功德的建设。

公益广告的教育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某一社会问题自觉或不自觉的注意,教育并引导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公益广告教育功能的表现和作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以情感人,情理结合

目前,我们看到的公益广告多是这种表现形式,以情感人,通过感性诉求的方式,用富有人情味的广告信息,调动大众情感,引起人们对某一社会问题的共鸣,以情感人并不代表纯粹的情感表达,而是通过情感阐述道理,寓理于情。以情感人,情理结合,不仅可以抓住大众的情感胃口,还可以丰富公益广告的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公益广告在情感传达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公益广告以情感人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一则非常经典的“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一位孩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劳累一天后仍给奶奶洗脚的画面后,也主动为妈妈端来洗脚水,伺候妈妈洗脚。广告中孩子天真的脸庞和稚嫩的声音很容易就引起大家思考对老人和长辈的关怀,同时,广告中的孩子更是直接教育了很多孩子们要关心家长、懂事乖巧。

2.教育倡导,知行合一

我们知道,公益广告首先教育倡导的是一种理念,进而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很多公益广告都是由政府或主要媒体单位投放的,这样的投放更带有教育的意味。2013年年初,最先由腾讯微博认证用户徐侠客(国土资源报副社长)发起的“光盘行动”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共同关注,不仅有央视《新闻联播》进行报道,还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宣传,更有很多民间组织和老百姓一起加入进来,“光盘行动”意在倡导人们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打包,不要浪费食物,这则公益广告的不断播出和不同系列同一主题的报道确实也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也使“浪费可耻,节约光荣”已经在人们面前消失很久的话重新出现,由此可见,公益广告的教育倡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独特创新,兼具艺术美

一则创意独特兼具艺术美的公益广告不仅能引发人们情感的共鸣,还可以给人们带来欣赏的愉悦,让情感共鸣产生的更深刻,并最终促成行动。公益广告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用绝妙的创意和漂亮的艺术手法丰富公益广告的信息和内容和外在表现,让大众在美的感受中接受公益广告的教育功能。2012年,一则独特的以“family”为主题的视频公益广告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这则公益广告分别将family的字母拆开用动画的形式表达各自含义,最后又将这些字母再次组合赋予每个字母组成单词并形成了一句完整的意思: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妈妈我爱你)。这则公益广告在创意上是独到的,赋予了family每个字母的含义,让人们在欣赏广告的同时也在思考自己对待父母和家庭的责任。

当前我们的公益广告投放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比如投放位置不对,广告更新慢,广告创意差强人意等等,“公益广告也是一盏灯”,公益广告的教育功能便发挥着灯的作用,政府和企业在投放公益广告时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将灯擦亮,让更多的人看见灯,在灯光的指引下正确前行,让公益广告的教育功能点亮社会。

参考文献:

[1]舒咏平.广告传播学 (2006年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科学教学;有效性;情绪;兴奋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思考与生成。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时时关注学生的情绪,以“趣”引“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就能起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一、良好的情绪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实际上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的内容上来。这个环节的关键就是“调情绪”,找学生的兴奋点,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因此,课前一定要注意抓住一个兴奋点。

案例:八年级(上)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笔者拿了2个2L的饮料瓶,一个瓶内装入一千克大米,另一个瓶内装满水。设问:生产出这么一千克大米,你知道需要多少水吗?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最后笔者揭开谜底:一吨水!相当于500瓶2L雪碧瓶所装的水。学生听后非常惊讶。“同学们算算中午浪费一两饭,相当于浪费了多少瓶这样的水?”“相当于浪费了25瓶这样的水啊!”“真是粒粒皆辛苦啊!”“以后可不能再把饭倒掉了,不能再浪费了。”用数据介绍大米的生产和水的需求之间的关系,既对学生进行了节约粮食的教育,又引入了新课的教学。

二、兴奋展教学

有效的教学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的“需要”和“差异”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考虑“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他们对这些知识有热情”,善于培养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

(一)抽象内容生动化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刺激即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如果我们把枯燥无味的科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把科学问题生活化,那么他们就会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萌发探究科学问题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所以针对学生的学情,可创造性地选择比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问题作为素材,来内化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给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材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并激发课堂教学中的兴奋点。

案例:九年级(下)第四章第一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谁敢与我比老大?投影在大屏幕上的是各种动物、植物,在近距离醒目的地方有一个大的白色塑料盒巧妙组成的乌龟形状。一看到它,学生就高兴地叫了起来。那个热闹劲令所有的同学都兴奋起来,从而积极热情地参与课堂教学。待平静下来后,笔者再讲“塑料盒乌龟”多么难分解,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意识到人类对环境破坏产生的不良后果,有效地引领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课堂气氛和谐化

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不仅会使教师精神焕发,而且还会使学生思维活跃,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做平静的池水,那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活动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做到及时察言观色,甚至在备课中也要预设到这一点,想好对策。例如:当发现学生已经疲倦、不耐烦或是提不起兴趣时,教师要随时调节教学节奏,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课堂上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

案例:记得十二月份的一个下午,天气很冷,笔者在上九年级(下)第三章第一节“健康”,通过一番讨论后,学生弄清楚了健康的含义,而后情绪似乎有些平淡,注意力开始分散。注意到这种情况后,笔者环视了一下全班,说:“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进行一次全班评选活动……”学生一下子提起了精神。“从我们班级中选出五名最佳健康少年。”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纷纷推荐本组的最佳“健康少年”,争论很激烈,理由也很充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三、兴奋拓课堂

好的课堂教学的结尾,如同聚光灯一样,收拢学生的思绪,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将所学功课了然于心,变瞬间记忆为长时记忆。

案例: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九节“水的利用和保护”,笔者就设计了一些问题:(1)某地一小型私营化工厂老板见利忘义,不顾周围群众的反对,将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小河,双方矛盾激化。如果你是当地群众中的一员,你如何解决?(2)周边地区主要工厂分布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这些工厂对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问题一抛出,同学们的热情就高涨起来,看书、讨论,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第二个问题,许多同学提到了当时没有学到的风向、地形等影响因素,可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得以拓展。

实践证明,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促进学习者深入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科学;能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能促进学习的迁移,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从而更好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相信在新课程的实施下,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奋点”将会贯穿其中。

篇5

小补助撬动大投入

“多亏这个冷藏库,我们种的菜不但没有滞销,还卖到了俄罗斯、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在福建省漳浦县深土镇开通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大院里,董事长李待生指着一座新建成的组装式冷藏库对记者说。这个冷藏库由厚15厘米左右的聚氨酯彩钢保温板拼装组合而成,内部配备了压缩机可以制冷控温,包装整齐的“铁包菜”在库里成垛堆放,走进去寒意阵阵。

漳浦县是我国冬春季蔬菜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蔬菜价格波动越来越大,特别是大葱价格去年遭遇十年来的最低点,田头收购价只有0.2元/斤,不到2008年最高收购价格2.5元/斤的十分之一,这让当地不少蔬菜专业合作社经营陷入困境。16岁就开始收菜贩菜的李待生深知必须利用冷库“淡吞旺吐”才能避开恶性竞争,但相对高昂的建设成本和对冷库建设知识的缺乏让他迟迟下不了决心。2014年,在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的扶持下,李待生的合作社投资18万元建设了50吨库容的组装式冷藏库,通过错峰销售和运前预冷,不但让蔬菜卖上了价,还卖出了国。

“这批铁包菜预冷后将从满洲里出关,发往俄罗斯,如果没有预冷这道环节,最北只能拉到山东寿光,而那里竞争激烈,不但赚不到钱,可能还要亏损。”李待生算了一笔账,外租冷库贮藏蔬菜成本为40元/吨,而自建冷库的运营成本为30元/吨,加上拿到的3万元国家奖补,运营一两年就可收回成本。

“漳浦是2013年被确定为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试点县的,合作社和农户得知这个政策后都非常积极地申报。项目实施后,蔬菜平均售价比之前高20%~30%,产地减损率可达20%以上。”漳浦县农业局副局长张德生告诉记者,2014年该县继续大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核准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4个农户作为项目扶持对象,奖补新建冷藏库38座,建成库容24000立方米,有效改善了当地果蔬初加工设施条件。记者调查该县润华、益农信、建国等多家果蔬专业合作社发现,当地12月花菜收购价0.2元/斤,经冷藏库保鲜后,次年3月销往广州市场发货价可达0.8元/斤;花生收购价2.0元/斤,经保鲜一星期后,销售价可达3.0~3.5元/斤,杨梅旺季收购价3.8元/斤,经-10℃低温冷藏2个月后,销往南京市场价格可达12元/斤,利润达5~6元/斤。“现在是没有冷库,不要做蔬菜。”漳浦县杜浔镇庆丰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镇省告诉记者。

“实践证明,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已经成为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举措,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推进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稳定市场供应的重要保障,确实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宗锦耀局长说,自2012年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以来,中央财政累计补贴资金16亿元,补助3.89万个农户和36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产地初加工设施6.5万座,新增马铃薯贮藏能力116万吨、果蔬贮藏能力115万吨、果蔬烘干能力80万吨。政策实施地区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普遍反映,项目选得对、选得准、作用大、效果好。

相比每年百亿元级别的种粮直补和千亿元级别的农资综合补贴,每年6亿元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总额虽小,但由于补在了现代农业产业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可谓好钢用在了刀刃上,带动了民间资本的大力投入和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记者了解到,2015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6亿元转移支付资金,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按照不超过单个设施平均建设造价30%的标准实行全国统一定额补助,扶持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烘干房等三大类18种规格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实施区域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福建、河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小补助避免大浪费

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是实施产地初加工支持政策的另一重要成果。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产后初加工环节主要是由农民、合作社和部分小微企业完成,方法原始、设施简陋、力量薄弱、浪费巨大。比如北方地区的马铃薯,就是挖一个地窖放进去,不能通风、不能控温、不能控湿,贮藏到年底或来年一二月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整窖烂掉。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强,一些初加工设施,一年只能用两三个月,80%时间都是闲置,并且一次性投入较大,设施利用率低,企业不愿意投入。

据农业部针对四种作物典型调查结果,粮食农户储藏环节的产后损失率大概在7%~11%,每年损失达到400~500亿斤;马铃薯产后损失率约15%~20%,每年损失浪费有1400万吨;苹果产后损失率约15%~20%,每年损失有300多万吨;蔬菜产后损失率超过20%,叶菜类蔬菜损失高达35%,每年损失1.4亿吨。按照马铃薯和蔬菜每斤0.5元、粮食和苹果每斤1元计算,大概折合人民币3000亿元。如果按照水土资源的消耗来看,相当于1.4~1.5亿亩耕地被浪费。

“在我国水土资源、农业生产资料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产出的农产品再次被大量浪费,实在可惜。”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科技处处长赵长军告诉记者,农产品产后损失带来的严重后果,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影响了供给。大量农产品在产后环节被浪费,没有形成有效供给量。二是减少了收入。4类作物每年产后损失大约3000亿元,人均到几亿农民头上,每年也有300、400元的损失。三是浪费了资源。每年有1亿多亩耕地资源和人财物投入白白浪费掉了。四是污染了环境。在收获季节,主产区烂果、烂菜遍地都是,有的堆积如山,严重污染了环境。五是危害健康。很多农产品霉变后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像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性物质,过量食用或长时间食用,都会致癌。马铃薯青化或长芽后产生的龙葵素,也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另外,有很多的干制类产品,包括葡萄干、柿饼、木耳、黄花菜、干辣椒等,在晾晒、土法烘干过程中,用煤火直接熏,产生了严重污染,带来了很多的质量卫生和安全问题。总之,农产品初加工已经成为现代农业产业链上最薄弱的环节。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实施后,帮助农民群众解决了初加工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记者了解到,新型贮藏窖、冷藏库改善了马铃薯、果蔬的贮藏条件,马铃薯可存放半年以上不长芽、不皱缩,苹果、胡萝卜等果蔬可存放5~6月不腐烂、不萎蔫。甘肃省新增设施预计每年可减少马铃薯、苹果产后损失9.6万吨,仅贮藏一个环节就减少损失1.5亿元以上。新型烘干设施解决了传统干燥方式残留物超标、卫生不达标及质量安全隐患问题,减少了环境污染、缩短了干燥周期、提高了产品品质和销售价格。宁夏新建设的枸杞烘干房比传统晾晒方式晒干的枸杞质量明显提高,每斤多卖4元钱,纯利增加了3元钱。新疆热风烘干杏干价格比传统晾晒杏干翻了2倍以上,而且带动鲜杏价格每公斤提高1~2元。“世界柚乡、中国柚都”福建平和县实施补助政策后,延长蜜柚销售时间3~4个月,通过冷藏保鲜,增加收入370多万元,带动出口欧盟9万吨蜜柚,创汇8000多万元。

据统计,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实施三年来,累计为试点地区农民群众减少产后损失8.92亿元,错季销售增收42.3亿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好效果源于好制度

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才知道。一项政策效果好不好,只有农民群众才最有发言权。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实施三年以来,基层和广大农民群众对补助政策拥护和接受程度很高,普遍认为该政策是“设计最合理、操作最规范、成效最显著、农民最欢迎”的农业项目之一。而之所以有这样好的效果,源于完善的制度,健全的组织和规范的管理。

记者从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了解到,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从项目实施程序、技术要求、审批流程、验收方法、技术服务、指导培训、信息咨询、档案管理等方面,建立了完善、规范的制度体系,实现了制度设计的“十合一”。农业部印发了一个实施工作通知和一个补助设施技术方案,编制了一套建管用培训教材,设计了一套申请审批表、一个补助设施统一标识、一个补助设施唯一编号方法,认定了一个技术牵头单位和一批技术服务专家,开通了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电话回访制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补助政策的这套管理制度是科学、规范、高效的。

记者调研时发现,为项目配套编制的培训教材针对性和实用性非常强,很多合作社和农户正是因此吃了定心丸,下决心投入。比如马铃薯贮藏设施及技术教材,不但介绍了马铃薯的贮藏特性,还详细阐述了10吨、20吨和60吨马铃薯贮藏窖的建造流程、验收方法,以及马铃薯、甘薯的贮藏操作规程等内容。果蔬贮藏保鲜、果蔬烘干设施及技术教材,不但介绍了苹果、柑橘、枸杞、杏等果蔬的贮藏特性和烘干特性,不同规格大小的通风库、简易冷藏库、组装式冷藏库和不同烘干能力的普通烘房、热风烘房、多功能烘干窑的建造流程、验收方法,还列出了15种水果贮藏保鲜以及6种果蔬热风烘干的操作规程,方便农户“一库多用”、“一房多用”,提高了贮藏、烘干设施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

记者在漳浦县采访时注意到,就像身份证一样,在试点地区每一个补助设施的醒目位置上都张贴或悬挂有由14位数字组成的唯一识别标记。这个标志以惠民的首字母“HM”作为主要图形,组合成房顶的形状,底色是绿色,体现了农业的特点和政策惠民的初衷。漳浦县农业局经作站陈滨妍副站长告诉记者,标志上的编号都要录入到全国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中。一查这个编号就能知道这是什么设施,谁家建的,哪一年建的,谁验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共补助了多少钱等等,这些信息都可以在管理信息系统内找到,随时调用。

篇6

    在以往麦收之后,农民都会把秸杆垛起来保存起来,等到冬天的时候当作饲料喂牲口或是卖给其他人(用来造纸之类的),每个垛可以卖上几十元钱;但现在农民种地随着机械化的普及,喂牲口的逐渐减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民用机械化收割完庄稼之后,为了省事都直接在地里把秸杆焚烧了;这样做一方面浪费了资源,另外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

    焚烧秸杆的坏处有如下几点:

    1、污染空气;消耗大量的氧气,产生大量的废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

    2、控制不好,可引发火灾;

    3、使土地表层微生物被杀死;以后要用更多的农药化肥,如此循环,后果很严重;

    4、浪费资源;秸杆也是资源,可以对茶园、花卉、苗圃等经济作物种植进行秸秆覆盖,既可提高土

    壤温度,又可保持土壤温度,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等。

    因此,如何充分科学地利用好秸秆资源,变废为宝,成为农村面临的重大问题。

    沼气开发利用,既简便可行,又有利于生态平衡,是解决农村能源供应、保护环境,实现废弃物资源化,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的战略措施。若把作物秸秆与人畜粪便置于沼气池内,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就能把低热质的固体燃料(秸秆)变成高热质的气体燃料--沼气。同时又可将不能直接燃烧的粪便转化为可燃气体,而发酵的残留物又成了优质的有机肥料。作物秸秆直接用作燃料时,一个五口之家每天需要12.5千克,而将秸秆发酵生成沼气,每天只需要7.2千克就够了,不但节约燃料,还可制取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沼气肥料。如把秸秆先用作牲畜饲料,再把畜粪下沼气池作发酵原料,制成沼气后的发酵残余物用作肥料,既可使秸秆得到多层次利用,又能有效缓解农村饲料、燃料、肥料紧缺的矛盾。

    沼气是一种易燃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正常燃烧时,显蓝色火焰,并释放大量的热量,其燃烧的反应式为:CH4+O2CO2+H2O,1立方米沼气热量,主要是以沼气中甲烷含量来计算。

    因为,1立方米甲烷放出的热量为35822.6千焦。沼气中一般含甲烷为50%~70%。所以,1立方米沼气所放出的热量为17911.3~25075.8千焦。沼气要在氧气助燃的条件下,才能充分燃烧,即一份甲烷需要两份氧气助燃。而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约为20%,所以,甲烷与空气的燃烧比例为1:10。由于沼气中甲烷的含量为50%~70%,因此可算出,1份沼气大约需要7份空气混合,才能充分燃烧。秸秆气化的优点是:

    (1)气化原材料价廉气化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是秸秆、稻壳、玉米芯、木屑、板皮等,原料来源广泛,价廉易取。

    (2)转换率高秸秆原料的挥发组分高、灰分少、易燃,是气化的理想材料,气化炉的转换效率一般可达到70%以上。

    (3)清洁、方便气化所产的可燃气用管道输送给用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

    秸秆沼气发酵后的沼渣也有重要的用途。江苏省沼气研究所和长江水产研究所多年养鱼经验证明,沼渣养鱼较猪粪处理的增产,其中白鲢、花鲢增产幅度大致可达,还改善了鱼的品质,增加了鲜味,降低了养鱼成本。沈阳农业大学在义县试验表明,以沼渣配入配合饲料成糊状喂猪与全喂配合饲料的猪比较,增重与料肉比无明显差别,每育肥一头猪可节省饲料费元左右,还节约大量粮食。沼渣有机质含量比目前栽培平菇常用的原料棉籽壳高,而且含有更多的促进食用菌生长发育及可利用的速效养分,能加快平菇菌发育,杂菌污染少,出菇时间早。根据经验,采用沼渣,棉籽壳,并按棉籽壳用量每公斤加水公斤拌匀,再与沼渣充分混匀即可上床接种。栽培后的沼渣残留物还可继续用来培养蚯蚓、养鱼或作为肥料还田。据推算,一个立方米沼气池,每年出2次料,总出渣量不少于3立方米,其中四分之一作食用菌栽培料,约公斤,折干物质公斤,相当于公斤棉籽壳,栽培平菇可获得鲜菇公斤。

    发展沼气,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沼气的推广利用不但能减轻国家商品能源紧缺的压力,还能改善农业生态循环,降低生物质消耗,对促进生物质良性循环,建立生态农业及维护生态平衡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将秸秆科学的处理,不仅资源能合理利用,而且能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优化处理利用。

    参考文献:

    桔秆综合利用技术/秦光蔚等主编.-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

篇7

[关键词]国策;环境问题;两会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45-01

一、引言

十的召开,在提了多年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之后,又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并且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说法。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了三十多年一直追寻的致富之路上,仿佛要来一个华丽转身。但是“两会”前夕,全国许多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鲁地区等区域,大气污染程度十分严重,与此同时,地下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问题也层出不穷,环境问题受到举国上下的高度关注。

二、相关国策所提到的污染现象

(一)水污染

水乃生命之源,我们的日常生活处处都离不开水,而如此重要的生命资源现在正面临着严重的污染。今年“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就通过微博发出呼吁——“我家乡小时候可以摸鱼抓虾的清澈河道,早已变得臭气冲天,村庄上的老百姓很多生了病,我的很多堂兄表哥得怪病死去。3月份政协会议,我会发动政协委员提案向水污染宣战,请大家多支持。”而俞敏洪的这一番话同时也代表了2013年“两会”相当一部分代表、委员的共同心声。我国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城市以及农村的河流几乎都惨遭污染,成为死河、臭水沟。我们应该正确面对由粗犷式发展经济带来的后果,并且对其加以治理。

(二)土壤污染

继水污染之后,土壤污染是我国目前污染比较严重的又一环境污染。从目前的重金属污染调查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地区的土壤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江苏省某丘陵地区14000平方片米的范围内,铜、汞、铅和镉等污染面积达35.9%。广东省地勘部门土壤调查结果显示,西江流域的10000平方千米的土地遭受重金属污染面积达5500平方千米,污染率超过了50%。其中,汞污染面积高达1257平方千米,污染深度达40cm。最近,湖南省因为重金属污染,导致1.5亿亩耕地受到影响,并且因为镉超标的毒大米而再受全国关注。

(三)农业污染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粮食问题从来都是国家的大问题。而直接影响粮食产量与质量的就是农业发展。环保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达6.5亿吨,近20%未有效综合利用,每年地膜残留量高达45万吨。今年3月3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一号提案,更是由九三学社向中央提交的“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提案,提案重点关注了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破坏、污染日趋显现、农业生产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而这一提案被提出的背后是农村环境日趋污染严重,且易被忽略的现实。如果没有绿色环境作为支撑,包括干净的水和空气、无毒的土壤、绿色农业便无从谈起。

三、针对相关环境问题提出的解决政策

要真正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地方各级政府必须转变观念。转变唯GDP的政绩观,加快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对于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人不能一罚了之,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环境风险控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应成为具体的生态文明制度内容之一。改变以往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污染,群众受损,政府买单”的状况,增加市场化手段管理环境污染风险。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要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依法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严禁新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实施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水土保持和防治沙漠化等生态治理工程。

四、结语

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已被国家政策写入提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积极响应。保护环境,需要我们从思想意识和日常学习中对国家提出的相关国策加以关注,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与实际行动,更需要我们跟随国家政策的脚步,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加强污染专项整治,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搞好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积极响应国策,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初娜,两会环境热:自然保护底线如何坚守[EB].聪慧水工业网,2013-03-05.

篇8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发展分析

1.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1实施生态农业,可以建立和管理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在不会明显改变原生态环境的情形下,形成一个投入产出合理的农业生产系统。生态农业要求合理地安排生产结构和产品布局,努力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促进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和多次利用,以尽可能减少燃料、肥料、饲料和其它原材料的输入,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林、副、渔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输出,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的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性效果。

1.2实施生态农业,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环境不仅常常遭受其外源污染与破坏,而且现代常规农业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生态农业有利于缓解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过度开垦、乱砍乱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控制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造成的污染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生活废弃物、废水、废气污染。

1.3实施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生态农业的研究与实践一直是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连成一体。以循环经济理念来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推动各相关领域的“产业共生”、“要素耦合”、“整体循环”、“综合利用“和“产业生态链”,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载体。因此,实施生态农业,有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使农业融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之中。

1.4实施生态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沿用以往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顾生态环境后果、单一追求高产农业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理念为中心的生态农业,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

1.5实施生态农业,有利于改善农村居往环境。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中的体现,可以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居往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如,实施“生态家园”式生产,把农家的猪舍、厕所、沼气池连建,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形成无病菌、肥效高的农家肥,同时又改善了庭院的卫生环境;农民不再焚烧作物秸秆,减少了空气污染等。

2. 我国农业结构现状背离循环经济理念

我国当前农业结构无论从农业内部农业结构,还是农业的投入产出结构以及技术结构,抑或是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不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

2.1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导致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农作物种植单一化连作,使农业系统中生物多样性遭到削弱,其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加大,对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下降,而且这会破坏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的平衡,导致农田生态系统逆向演替。种植业内部一直粮饲不分,饲料作物依赖于粮食作物生产,导致对粮食和农业资源的非经济利用,相应增加对粮食的需求;林业内部长期以林业产业体系为主,忽视林业生态体系的建设;畜牧业则形成了以养猪业为主体的耗粮型结构;在渔业上,我国渔业以捕捞为主,捕捞强度不断增强,生物资源结构日益恶化,生态环境遇到破坏。这种不合理农业结构使得在资源投入方面产生倾斜和偏差,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2可利用资源与日俱减与农业粗放经营之间的矛盾

农业资源总体不足,加上有效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等,使可利用资源与农业粗放经营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农业用水往往要让位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的紧张局势将日益加剧。与可利用资源的与日俱减相比,农业粗放经营却是大行其道。据农技部门的调查分析,农田季节性抛荒面积很大,长年性抛荒也存在。传统的沟港、漫港等灌溉方式,造成了水分的大量流失,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左右,同时也使肥料的利用率降低。典型的粗放经营生产方式,造成农业资源浪费,比较效益低下。

2.3农业产业链短,各环节联系不紧密

农业产业链是指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农产品消费领域之间通过物质交换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是从环保和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对加工原料进行综合利用,把农副产品转化为饲料和高附加价值产品,从玉米芯、果皮、果肉和果渣中提取膳食纤维、香精油、果胶物质、单宁、色素等,我国的农业产业链较短,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加工层次低,导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许多农产品直接进入消费领域,消费后剩余物质也是直接排放于自然界中,没有很好地将各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

3. 农村产业生态转型是循环农业发展的必须选择

生态农业实际上是农村地区运用可持续发展原理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活动,其基本内涵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因地制宜,通过合理规划、组织农业生产,建立和管理一个结构、布局合理,效仿生态系统的能量梯级利用和物质循环的、生态经济效益良好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从而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自调节能力,提高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村生态产业不仅能提供无公害农产品,更能提供生态公益服务。在循环经济中主要发挥四种功能:一是经济功能。提供各种直接供人们消费的绿色农产品以满足都市消费需求,优化城郊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环保产业兴起,增加就业机会,提

高农民收入。二是向生态工业等其他产业提供可再生的原材料。三是生态功能。消化利用来自生活领域和其他产业的排放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深入,直接发挥净化、美化环境和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四是社会功能。在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中增强现代农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游玩的场所与机会。生态产业发展除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外,更重要的在于直接接受大都市里强大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力量的辐射,与工商产业、服务业融为一体,发育成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新的市场经济增长点。

4. 循环农业产业转型的战略重点

随着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生态农业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深化。生态种植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生态牧业以及延伸的生态型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以及农产品消费领域间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或产业生态链延伸生成网状分布、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和协同作用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经济系统在不断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农副产品的同时,与其他产业间有着密切的能量、物质、资金和信息的流动与交换等联系。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样应放在大的生态系统中,并且系统地研究其与生态系统及包括工业、社会服务业、社会系统等于系统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才更具有科学性。因此,生态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农业,它指的是在农业经济子系统与外部社会经济及其他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符合循环型社会的原则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内部规划、组织的生态化。

参考文献:

[1] 刘伟明 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模式 [J] 台湾农业探索 2007年第01期.

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环境治理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

生态现代化概念一般认为是由德国学者MartinJänicke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柏林州议会辩论中最早提出(郇庆治和马丁•耶内克,2010)。生态现代化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强调在工业生产中以科技创新来应对环境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关注经济和文化因素以及产品消费而转向科技、经济市场、政府三者协调平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全球化影响及制度本身(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三个阶段,研究区域从西欧国家逐渐扩展到中欧、东欧、北美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Mol,2000)。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现代化理论仍处在不断发展完善当中,并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扩散,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Jänicke,2008)。生态理性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根本,生态理性使人们开始将经济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视为生态过程,而不仅仅是经济过程。生态现代化理论不断地丰富发展,由单纯地关注科技转向政治、经济、文化,逐渐包含科技、经济和市场、政府、环境运动、环境意识形态五个方面内容(Mol,2010):(1)科技不仅仅是应对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是更多地转向环境改善和预防环境危机,将环境保护纳入技术和组织创新的设计当中,而不再过多依靠传统的修复式技术;(2)经济市场要素和组织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日益增长,生产者、消费者、信用机构、保险公司、商业协会等成为生态重构、生态创新、生态改善的重要承担者,带来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化,并且将环境成本以货币、价格、供需、产品、服务等清晰地表达出来;(3)政府的角色、位置、运作发生改变,政府管治由从自上到下的命令式的方式转向权力分散下放、更加灵活、更加趋向于公众参与的管治方式,非政府以及跨国、全球性组织和机构逐渐发挥影响;(4)环境运动的角色、指导思想发生了转变,环境运动在环境决策中作用得到显著增强,环境运动指导思想也从单纯的反现代主义转向以合法性、负责任、公开透明、广泛参与为原则;(5)环境意识形态从纯粹地反对经济增长和完全忽视环境保护两个极端转向两者的协调统一,并被广泛接受。

(二)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

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危机同样蔓延到农业当中,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现实困境促使人们开始寻求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在发达国家,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带来严重的环境危机,产生空气和水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食品安全受到威胁、能源消耗巨大等诸多问题(Kimbrell,2002)。值得关注是,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虽然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快速增加,有效降低了全球粮食价格,大大缓解了一些地区的粮食紧张问题,但是“绿色革命”也引发了土壤退化、化学污染、地下水枯竭、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迫使人们转向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Evenson,2003)。此外,“绿色革命”带来生物多样性和地方传统知识的破坏,同时引起贫富分化加深和区域农业发展失衡的问题。“绿色革命”并不是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科学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理念,而在农业生态理念下进行新的绿色革命不仅要注重科技创新,还应与社会调整或变革结合,农业生态视角下政治、经济、文化转向明显(Altieri,2009)。农业发展研究中存在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的二元分立,生态现代化理论则是超越二元论的比较可取的理论分析框架(Evansetal.,2002)。农业生态现代化是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产生的,日益表现出一种多维、综合的整体性分析框架,逐渐拓展到科技、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空间、政治等多个维度,“弱农业生态现代化”正转向“强农业生态现代化”(HorlingsandMarsden,2011):科技上,从注重经济驱动科技发展、科技解决问题、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转向需求驱动科技创新、科技适应地方性;经济上,从强调企业化经营、效率优先、追求节约成本,转向推动生产经营网络化、综合化、整体化以及立足于农场水平追求高附加值、多功能农业;生态上,从较多采用生态和基因工程的产业生态视角转向较多采用生物型防护的农业生态视角;社会文化上,从提倡运用现代科技、理性的人地关系转向地方自主内生、人地协同、生产服务化;空间上,从偏重全球化、出口导向、外来资源大量使用,转向关注生产嵌入地方社区,注重本地资源利用;政治上,从自上到下式的单一方向的管治,转向内生扶持政策、参与式方法应用、社区发挥影响以及地方和区域灵活管治。

二、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思维

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过程伴随着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的继生转换,三个问题日益呈现出交叉、复杂的态势,而西方发达国家多年的环境治理表明,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有赖于公平问题的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涉及农业环境治理问题,而环境治理牵扯到公平问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思维转向整体统一的系统视角,农业生态现代化关注目标的平衡性、应对的多维性、行动的多元化。

(一)目标层: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

工业文明时代的科技进步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促使人类中心主义思潮蔓延,引发了深刻的环境危机。人类不得不反思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增长受制于环境和社会的原因而存在极限问题,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环境危机的根源不仅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问题是社会公平问题的反映。从社会公平拓展到环境公平,将完善发展人类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正义,走向兼顾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O'Connor,1998),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公平问题的解决。生态现代化视域逐渐从单纯关注环境问题转向环境问题的深层次的社会根源。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寻求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引发严重的环境危机,促使农业发展寻求发展与环境的统一,而环境问题不仅仅与“石油农业”生产技术有关,同样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问题一定程度转嫁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而加深环境危机。农业环境治理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发展、环境、公平的有机统一。

(二)应对层:科技、经济、生态、文化、空间、政治等多维治理

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的日益交叉复杂化,对问题应对提出了空前的挑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环境危机发生不仅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治理的视角突破科技局限,拓展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维视角,环境治理应对从单一向多维转向。西方国家环境治理经历了从单纯关注科技创新逐渐关注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过程。发达国家由于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开始面向农业现代化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面对粮食安全和农业收入增加问题,并着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但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已经显现(Pingali,2007)。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都涉及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使得农业发展问题复杂化。问题复杂性迫切需要全面、系统的分析与应对。生态现代化理论将环境问题嵌入农业发展本身当中,使农业发展兼顾环境问题,同时指出环境问题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从而使农业发展本身不是仅仅停留在科技上,而是拓展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维度。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农业发展适应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的挑战提供一个可行的框架。

(三)行动层: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协同

生态现代化视域下环境问题的关注从生产领域拓展到消费领域。面对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消费领域是整个经济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影响因素。环境治理不仅需要生产方式发生转变,更重要的是消费方式的转变,从而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地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可持续性消费是环境问题应对中的重要策略。消费者本身行为则是可持续消费的关键一环,而个人之间可以通过协作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生产,从而形成新的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生产者与消费者塑造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两者缺一不可。农业有机生产可以提供健康、天然的不含有毒杀虫剂的高质量产品,同时维持土地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欧美国家得到相当重视并发展壮大(Badgleyetal.,2007)。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成为生产的目的,消费成为生产的调节器,因而消费者塑造的重要性凸显,成为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要助推器。生态公民是农业可持续消费的重要驱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促成农业可持续消费的根本力量,可克服一些农业可持续消费面临的重要障碍(Seyfang,2006)。

三、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国农业正处在现代化进程当中,农业现代化进程仍处在较低水平,农业发展面临环境保护的问题,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随着现代化程度加深将会加剧,农业污染已然不容小视(温铁军等,2013),关系到国家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经验表明,环境治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公平问题的解决。农业环境治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面对日益严重的农业环境问题,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示。

(一)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应是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少,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将会长期存在,而在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农业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人地关系矛盾。当前中国农业仍然以相对落后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对缓慢,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加剧,并引发一系列文化衰落和社会失衡等问题。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一些欠发达贫困地区环境破坏事件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区形成恶性循环,区域发展公平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根源,这些地区的环境问题根本解决有赖于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两大选择问题:一是继续走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先污染再治理”的“石油农业”道路,还是探索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继续走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历的“强发展、弱公平”的农业发展道路,还是走发展与公平相统一的农业发展道路。中国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城乡、区域差距巨大,难以承受“石油农业”带来的严重的环境压力以及公平问题带来的环境风险转嫁,必须走一条发展、环境、公平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多维协调推进

我国农业现代化本身面临多重挑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农业发展同样面临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一方面造成农业生产中心地资源环境承载负荷过重,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另一方面,造成一些非中心生产地的小农生产者破产并由此引发土地荒芜浪费,同时造成一些小农生产者迫于竞争而加大对土地和资源过度开发,从而引发环境破坏问题。问题的交织复杂性需要多维综合应对:(1)在科技上,在关注环境修复技术的同时应更加注重预防性技术创新,从农业生产设计阶段就考虑不同区域的环境因素,最大程度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而环境恢复往往耗费更大,并造成不良的现实后果;(2)在经济上,在追求农业生产效率和压缩成本的同时更加关注生产网络化、本地化以及提升产品的品质,以带动本地经济和满足更加多样化的需求;(3)在生态上,在关注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生态技术的同时,应当遵循农业生态理念更多地采用生物型技术,并适应不同地方特性;(4)在社会文化上,在关注依靠科技来专业化生产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同时,更加主动地根据地方需求展开研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劳动力实现人地协同发展;(5)在空间上,在关注农业外向型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与本地生产和消费的联结,避免出现“飞地式”发展;(6)在政治上,在关注从上而下的集中、单一的管治手段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管治地方化和内生化,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防止区域发展失衡。

(三)新型农业现代化需从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并举

我国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农业消费方式的转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市场消费需求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当前我国更多是关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农业消费方式关注程度并不够,农业消费方式转变迟缓往往拖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是虽然我国居民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相当部分居民仍然趋向价格偏好,对质量较低水平的产品耐受较强,往往使一些落后生产方式得以存在,这些现象在经济落后的地区问题比较严重。二是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一些消费者对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或者由其生产的产品产生不合理的消费需求,推动一些不合理的产业发展,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破坏了生态环境。三是由于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产生了大量食物浪费,耗费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源,变相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而食物里程的拉长也同样会产生间接的资源消耗。农业现代化生态转型应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并举:(1)从生产端来说,农业有机生产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相契合,应不断推动农业有机生产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提高农业有机生产的效率,通过有机农业生产的不断提升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同时调整和增强农业认证管理机构,加强构建和完善有机认证体系,为农业生产有机化提供良好环境和重要保证;(2)从消费端来说,对于个人而言,应加强环境教育,塑造生态公民,提倡个人节约消费、绿色消费,摒弃过度消费和不当消费行为,而对于整个农业生产网络而言,应充分考虑食物里程因素,构建合理的生产和消费的空间耦合结构,强化农业本地化生产的内生作用,带动本地资源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减少资源间接浪费。

(四)农业生产地方化有助于解决区域农业发展失衡问题

篇10

关键词:幼儿;养成教育;策略;探讨

美国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经研究发现,一个人一天当中的行为中只有5%属于非习惯,而剩余的95%都是习惯,而且一旦形成某种习惯之后就难以改变。因此,习惯作为一种“自动化”的演化过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对幼儿园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几点探索和尝试,仅供参考。

一、构建良好环境,将良好习惯融入其中

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可以给幼儿刺激的,都是他们的环境。”可见,环境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需要构建轻松、愉悦、自然、和谐的教育氛围,所以幼儿园中的每一项事物都应对幼儿产生有益影响,我们要让幼儿园中的每一块墙壁、每一样物品、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都能与幼儿进行对话,不断促使幼儿对自身的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1)在阅读区域,铺上地垫,在墙壁或阅读板上张贴图文并茂的儿歌,引导学生静静地阅读,并爱护每一本图书;(2)在操作区域,可以提供形象奇特的垃圾桶,引导幼儿操作之后自己收拾和清理杂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在生活区域,可以提供各种样式的服装、鞋帽,还可以准备“美食”和“调羹”,让幼儿自己穿衣戴帽、喂食吃饭,以强化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4)班级中可以设置评比区域,对于表现好、习惯好的幼儿给予相应的奖励,以增强幼儿的习惯意识。此外,还可以将文明用语、卫生习惯、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内容用艺术化的方式布置成丰富多彩的墙饰,当幼儿经过楼道、墙面、活动区、班级时,随时都能感受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氛围。这些绚丽多彩的画面,随时都可以给幼儿相应的提醒,使他们在看、听、说、玩的过程中接受养成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有目的地设计活动,强化幼儿良好行为

3~6岁的幼儿,一般自控能力较差,他们虽然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但是往往搞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经常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或者良好习惯没有得到巩固。所以如果对幼儿进行单纯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我们要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活动,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例如,幼儿如果在吃饭时出现说话、交头接耳、将不喜欢的菜扔在地上等不良行为,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饭菜香喷喷》《白白的馒头哪里来》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了解农民伯伯的不易与辛苦,从而懂得爱惜每一粒粮食,不能浪费粮食,也不要偏食和挑食。然后准备各种水果、蔬菜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饭菜,使他们从择菜、洗菜、切菜、炒菜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厨房阿姨的辛苦,还可以安排幼儿轮流充当小班长,对表现较好的幼儿提出奖励和表扬。通过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认知,使他们懂得正确的生活道理,并在情理交融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趣味的游戏活动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让学生在情境交融的游戏过程中愿意主动做出好的行为。比如,通过“娃娃家”的游戏,让幼儿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和谐相处、礼貌待人;通过“开商店”的游戏,促使幼儿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幼儿诚恳礼貌的良好习惯。

三、加强正面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养成阶段,没有问题的大小区分,要知道问题都是由小开始积累的,所以,我们要本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原则加强正面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不良习惯只是表现在个别学生身上,看似不突出、不普遍,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这种不良习惯就会在幼儿群体中开始滋生并广泛地传播,这时再进行正面教育就为时已晚了。比如,轻度暴力、不文明的语言行为等;但还有些不良行为习惯看似比较严重,但随着幼儿心理的成熟就会不断地减少甚至消失,比如,不注意卫生、自控力差等。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分析问题的轻重缓急,积极挖掘教学优势资源,从负面影响大的不良习惯入手,及时制止不良行为习惯的扩散和发展。例如,我所教的班级去年新转来一个小男孩,由于是外地的新生,从小比较喜欢往高的地方爬,每当教师不注意的时候就会爬到高处的地方,但多亏我发现及时,并进行了制止,但终于又一次在我没有注意的情况下爬到了课桌上,并向大家炫耀自己的勇敢,然后直接从课桌上跳了下来,但好在没有发生什么危险。因此,我只是对这个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告诉这个学生这种行为的危险性,但这个学生只是觉得心中委屈,却丝毫没有将我的话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直到一次家长会上,有几位家长反映发现自己的孩子养成了爬高的习惯,总是喜欢爬到高处炫耀自己的勇敢,这时我才意识到不良习惯是具有传播性的,如果再不加以制止,必定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于是我开始着手计划教育方案,利用课下时间从网上搜集了有关安全方面的案例和资料,制成了主题名为“珍爱生命”的多媒体课件,将一例例“有血有肉”的真实案例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幼儿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这样一来,远比教师口头批评效果要好得多,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自觉修改不良习惯,从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加强家园配合,矫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造成幼儿不良习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原因,还有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原因。所以说,对不良习惯的矫正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从发现引起不良行为的线索开始矫正:(1)形成积极的情感认同体验。具有不良习惯的幼儿一般存在偏消极的态度定式,其周围的人际关系也不是很正常,所以应从调整幼儿与周围幼儿的人际关系着手处理,要求教师真正爱护幼儿、尊重幼儿、关心幼儿;教育全体幼儿要互相帮助,尤其对于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可以采用一对一、互助组的方式,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认同体验。(2)持之以恒,反复矫正。坏习惯的形成是非常容易的,但是矫正坏习惯的过程却是漫长的,需要持之以恒、反复矫正,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急不躁、反复督促,一定要按照幼儿的身心发育规律进行矫正。比如,一位小朋友每天一回家就看电视,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互相配合、长期坚持,最终帮助齐心协力帮助幼儿改掉不良习惯。

总而言之,幼儿养成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我们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要从生活细节入手,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以爱的名义进行引导,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将是幼儿一生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孙彦霞.如何提升幼儿一日生活的养成教育价值[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9(12).

[2]江玲玲.榜样示范在小班养成教育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1).

[3]张健.如何抓好幼儿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