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的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学科性质 教育社会心理学 多学科的视角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81
Resolve Disciplinary Nature of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LI J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s a new discipline is only 40 years of history, yet perfect discipline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social psychology carding status quo, based on the proposed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tudy and ref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form independent discipl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to resolve the ownership of the Nature of Psychology education community.
Key words disciplinary nature;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0 前言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逐步兴起并日益影响深远的年轻学科,传入国内并发展至今已逾40年。其中,“教育社会心理学”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Getzels(1969)编撰的《社会心理学手册》中,这预示着该学科的产生。国内研究始于1983年,以张世富撰写的《课堂中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和由章志光翻译林格伦的《课堂教育心理学》为起点。①随后,时蓉华(1989)撰写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八章提及“教育社会心理学”,并将此学科看作社会心理学的分支,更为关注的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性。②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整合了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所以关于其学科性质的界定问题,仍是不同学科研究者探讨的焦点。本文拟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梳理教育社会心理学在国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该学科的学科性质归属问题作出分析。
1 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时间较短,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纵观国内有关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者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学者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高峰期,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但近十年了,国内关于该学科领域研究的文献资料依然很少,无论是在理论建构,还是应用研究方面并无新的突破。(2)尽管有很多学者努力建立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出版相关专著,但其体系仍较多依赖国外教材的框架,或是搬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上无独特之处。(3)研究领域庞杂,缺乏有针对性的、突出的研究课题,研究的角度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不免有相似之处、重合之处。③(4)自教育社会心理学诞生以来,教育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入到该领域。但研究者根据各自研究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定向,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这不仅不利于其学科本身的发展,反而使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更加含糊。
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明确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应是首要探讨的课题。学科性质决定着学科体系的建构,决定着研究者改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从而造出是什么东西的问题。总结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中个体和集体由于人际交往而发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并探索它发生发展的规律的学科。④这一观点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定向,被后来的研究者普遍接受并引用。但是不禁引发新的思考:首先,既然已有了明确的学科定向,为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诸多混乱的局面,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与争论,是促进了还是阻碍了学科本身的进步。其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定向不完善造成的,还是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研究需要,对其学科性质定向的主观随意性造成的呢?
鉴于我国的教育社会心理学仍处于创建阶段,本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归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共识。在此之前,明确一门新兴学科形成的要旨是什么尤为重要。
2 学科性质划分的标准
判断一门学科是否具备形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其标准很多,一些研究者已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划分中,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特征:(1)内容的专门性;(2)对象的成熟性;(3)研究方法的科学性;(4)从理论形态上去把握认识。⑤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人们是一门学科的认识,其最根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象与方法两个方面。除此,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当然,关于学科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在应用中形成的学科并不妨碍其形成真正的学科,只要它有对象有方法,也可自成体系。第二,方法有“专利”,但并非专用。没有独特的方法也并不妨碍一门学科成为真正的学科。第三,实践指标也是评判一门学科形成的重要标准。归纳起来,评判一门新学科是否具备成熟条件,主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二是实践方面的,是否有代表的人物、著作、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
针对于后者,国内学者在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梳理出了相当清晰的脉络,不存在过多的争议。因而,另一重要的学科特征量――对象与方法,便成了研究者讨论的焦点,这也是本文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进行探讨的起点和落脚点。
3 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3.1 学科性质诸论
教育社会心理学起初主要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某些教育现象,例如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等问题。随着其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研究的问题逐渐广泛并产生了分歧。而这一分歧主要是由于研究者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看法不同所导致。主要表象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两个领域的结合,并且它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仅仅是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它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国内著名学者张志学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运用基本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和研究方法,来考察学校系统中,集体或个体由于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心理现象,进而探讨它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2 学科性质的分析
总的来看,无论如何界定教育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者学者都一直强调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这并不妨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社会心理学一经脱离社会心理学的,便会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寻求自己独特的方向。但同时研究者还是要反思: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至今真的寻找到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专门化的研究方法了吗?
首先,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实践基础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其自身发展的局限。社会的需要对教育问题提出新的改革要求,迫切需要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局限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仅仅依靠教育心理学已经不能承担起教育改革的重任。这促使了研究者对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反思,从而促发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萌芽。如果说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有区别于教育心理学的独特之处的话,那便是教育社会心理学开始变换角度看待教育问题,开始关注学校教育环境中所隐含的微型的社会关系。它试图从社会社会学的视角去描述、分析、解释和解决学校教育中的问题,深化对学校教育问题的理解。⑥
其次,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教育社会心理学并不是机械地套用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问题,而是经过吸收将其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把研究课题落实到教育系统内特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现象之中,从而其形成紧密的联系。在过程中便形成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所谓独特的理论体系指的是以社会心理学中成熟的理论观点为基础,将其转化的学校情境中进行研究。⑦因此,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建立在这种转化的关系上,并且由于研究情境和研究对象的变化形成了有别于社会心理学的新的理论体系。同时教育社会心理学所形成的独特的方法体系,这种方法体系的独特之处就体现在它必须借助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各种方法于一体。所谓方法有专利,并非专用,所以这并不影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后,教育社会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学也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特殊教育现象,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教育的影响和个体社会化进程方面,与教育社会学存在联系,但又因其强调从微观的视角考察社会文化和群体心理影响而与教育社会学相区别。⑧
4 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社会心理学与相邻的学科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架构方面,既从上有交叉又相互区别,它已经具备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但如果将其学科性质简单地归属于一门交叉的边缘学科,与其说是合理科学的,不如说是受限于当前的研究水平所致。因为,作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母体学科的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他们的学科性质归属也并非明确。例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就存在两种观点,即心理学家眼中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家的教育心理学,其学科性质的模糊性显而易见。所以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定向,依然是一个困难和漫长的过程,而这也正说明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未正真形成,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的分歧还有待解决。这无疑也验证了学科发展的轨迹:在混乱中争论,在争论中发展,在发展中达到共识。
注释
① 覃晓燕.浅析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J].教育理论与研究,2003(3):41-45.
② 时蓉华.教育社会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
③ 张志学.谈教育社会心理学[J].教育研究,1991(4):11-16.
④ 章志光.建立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当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2):52-56.
⑤ 张世富.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5):29-34.
⑥ 覃晓燕.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D].山西大学,2001.
篇2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法 幼儿心理学 中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43
Applica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ld Psychology" Curriculum
CAI Wen
(Guangzhou Normal 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s based on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as a direction to the goal of teaching ability, the purpose is to develop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Based on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aning, understanding "child psychology"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pedagogy from the direction of the goal, and then analyz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hild psychology" course applications, primarily teaching method, role play application method, case studies law, the final analysis application process issues should be noted.
Key words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child psychology;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1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含义
行动导向教学法源自20世纪80年代,是由德国提出的教育理念,能够代表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在1983年流传到我国。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是根据某一职业活动需要的行动、保持行动需要的环境设计、实行、评价职业教育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注重学习的过程,核心就是将学习与行动结合在一起,强调学习是行动的一部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咨询者、协调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执行者,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进行互动,通过实践来学习,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心、手、脑的统一,以便于掌握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增加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与专业能力。①
行为导向教育法以职业活动为方向,以学生行动为目标的教育方法,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当包括获得信息、设计方案、决定结果、方案实施、质量控制、评定成绩等步骤,这些步骤构成了教学过程。它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具体的方法,是有一系列教学方法所组成的,主要有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模拟教学、头脑风暴、引导文教学、张贴版教学等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方法。②
2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认识幼儿心理学教学目标
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幼儿心理学教育,教师应当用专业的角度审视课程的目标与定位,将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突显出幼儿心理学在中职教学中的重要性。③教学前,师生应当接受心理教育,达到以知识增加智慧、以智慧增加情感,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为步入社会后的幼儿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幼儿心理学的教育过程里,教师应当以“适合幼儿心理进行教育”的目标进行教育,把理论知识和幼儿园教育经验进行整合后,给学生讲解,例如,可以设计“实例说明幼儿感知觉影响因素”、“如何发展幼儿观察力”、“收集儿童区域,明确幼儿思维特点”、“用绘画分析幼儿的想象力”等实际任务,把理论知识中的学习和任务、实践相结合,把抽象知识转变成学生能够想象的对象,让学生轻松接受这些抽象的知识,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幼儿心理特点、了解分析幼儿心理特点的方法,学生还能深刻理解理论知识,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幼儿心理学是一门介绍幼儿心理特点与规律的学科,教材内容按照涵义、规律、应用三大内容展开,将知识教育与专业技能作为课程主体,这种教育结构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教材虽然也注重幼儿园实际教学,强调知识的作用,但是由于概念抽象,学生缺少实际经验,使知识空洞、抽象,行为导向教学法注重知识的运用,不是理论的进行计算与分析,教学中突出了教、做、学统一的特点。④对于本课程教学,只需要简单介绍心理的概念及种类,把教学重点应当放到增强幼师生教学训练上,例如使用幼儿感知规律,中职学生可以设置教具或是讲授内容,要展示中形象性与具体性。在“记忆”的一章里,教师可以增加对学生记忆策略训练,让学生设计幼儿英语单词巧记法,可以编出“Plastic婆婆后面的卡是塑料的”、“Crown乌鸦的礼帽像是一个王冠”等记忆方法。学生设计记忆力游戏,可以设置变颜色、找物体、飞机降落等游戏,在游戏中体会心理学的价值,其他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3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幼儿心理学课程中应用
幼儿心理学是幼儿师范学校主要课程,这门课程中名词术语比较抽象,内容概括性较强,中职学生没有接触过幼儿,幼儿心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比较空洞,学生既不感兴趣又难以理解。如何使中职学生更好地学习幼儿心理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⑤
中职院校教学方法必须要从教师与教材的角度转向学生行动导向教学的方向,行动教学意义在于:教师能与学生互动,使学生通过实践过程,掌握心理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不仅培养了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还强化了与人合作交流的社会能力。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和开发学生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方法主要有项目教学法、角色表演法、案例研究法等。
3.1 项目教学法
一个项目的过程包括设定目标、实施方案、评估和反馈。教学过程中的项目教学法,需要学生花费课余时间完成项目,教师要随着对学生进行咨询与指导,在“儿童心理健康”的一章中,针对儿童行为的偏差进行矫正,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小组,六人一组。
第一步,由组成员分析项目的任务,利用各种方法收集相关信息,每个小组还要根据成员自身能力确定项目的目标,有的学生选择进入幼儿园焦虑、有的选入攻击行为、有的选入社交恐惧等,这一期间小组要明确任务的要求,对任务有初步了解,还可以到幼儿园内选好目标。
第二步,拟定实施项目的方案,分配成员任务,制定任务计划表。实施者要针对幼儿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制定个性化方案,方案中包括:制定活动的总目标和层次目标,将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培养良好品质作为总目标,层次目标可以有单元目标、动机目标、情感目标、认知目标;活动的步骤,可以使用主体单元等系列方式;选用的方法最好是游戏法,游戏中的玩具和情境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游戏中的规则是幼儿容易接受的约束,在轻松的心理氛围下,能够让幼儿保持在自然状态里,不知不觉了解幼儿的行为问题。
第三步,以小组完成项目的计划,定期进行检查,例如利用游戏发现社会退缩幼儿干预中的问题,幼儿在游戏内外的表现会不一样,如何在真实生活中引进游戏情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象征性维度分析角色游戏、构造游戏、表演游戏的特征,将它们划分成不同层次,学生可以利用游戏情景增加与幼儿之间的接触,减少幼儿退缩行为。⑥
第四步,评估和反馈。师生可以共同评估项目完成的质量和效果,主要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共同探讨项目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之间的关系;对幼儿问题调查、矫正训练等经验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3.2 角色表演法
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要求,可以使用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把学生带入事件现场,用照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案例的过程,组织学生分析、研究、讨论,要注意的是:案例应当是对实际情境的描述,情境中可能包括许多疑难问题,也有可能包括解决问题的办法;案例展示时,教师要把学生与案例的环节进行结合,提出挑战性问题,让学生在认知方面得到探索;教师要启发学生提出评价方案与培养的策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⑦
3.3 案例研究法
角色扮演法是对角色观察和模仿的方法,由于模拟的情景具有真实性、形象性,能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到知识,增加了实践的能力。在“幼儿同伴关系”一节中,“如何解决幼儿之间的控告与争吵”,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幼儿争吵的情景,在课堂中重现争吵的情景,学生现场处理后,再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幼儿园场景再现,可以给学生一个实践的空间,增强学生发现、探索的能力。
4 在幼儿心理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4.1 项目选择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在选择项目之前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项目的难易程度,让学生尽量自主完成项目中的任务。项目可操作性要求尽量贴近工作过程,最好是学校能与幼儿园进行合作,有利于学生查阅更多的数据。
4.2 正确利用教材
幼儿心理学教材是对知识进行系统性规划,更注重理论知识,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所以,必须打破原有教材体系,教师要依据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环境、目标、要求,设计幼儿心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使用合适的教材,正确地利用教材中的内容。⑧
4.3 转变教师角色
行动教学法中,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理论基础,还要具有实践的经验。中职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增加自身的整体水平。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转变角色,从教育主导者转向教育活动的咨询者或是引导者,从而达到行动教学法的效果。
5 总结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中没有十分成熟的指导方法与理论,在幼儿心理学课程中更少,但是根据行为导向教学法特点及本质上来看,它比较符合中职院校教育的规律和性质,因此,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对中职幼儿心理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对中职教学改革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是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校级精品课程《幼儿心理学》资助项目
注释
① 文代君.《幼儿心理学》实施行动导导向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3.15(3):13-14.
② 刘佳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应用探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
③ 井绪伟.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④ 毕银彦,朱宏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电子世界,2014.12(15):177.
⑤ 冯社鸣.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4.26(13):159.
⑥ 黄春艳.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Flas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12):97-98.
篇3
关键词 求职行为,预测因素,求职结果,不充分就业。
分类号 B849: C93
求职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关键组成部分,有效的求职行为可以缩短求职期,增加成功就业的可能性。在心理学研究中,就业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求职与就业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揭示有效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心理学家将就业看作是求职行为的结果。我国求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系统地介绍和参考国外已有的关于求职的研究成果,无论对求职者本人、政府劳动就业机构,还是对职业咨询工作者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求职行为的定义×
从职业探索的角度来看,有三种主要的求职行为定义:Steffy,Shaw和Noe将求职行为定义为“对职业信息的数量和适用性进行探索的行为,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搜寻过程” [1]。Bretz,Boudreau和Judge将求职行为定义为“花时间和精力获取有关劳动力市场信息的特定行为,无须考虑动机因素及求职结果,只是一种信息搜集活动”[2]。这两种定义都将求职行为看作是一种信息搜寻过程。Soelberg认为,求职是一系列彼此相关的四种行为:识别理想职业、制订搜寻计划、搜寻并选择工作、确定并接受选择结果[3]。他的求职行为定义不仅包括搜寻信息,而且包括为申请职位而制订决策、确定并接受工作等一系列行为。然而,他的模型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信息搜寻和制订决策上,并没有将准备求职简历和参加面试等行为包括在内。
求职行为还曾被看作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应对策略。Lazarus和Folkman认为,个体在面对压力时会采取两种应对策略:问题解决策略(直接采取行动解决压力事件)和情绪转移策略(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以缓解压力)[4]。Latack,Kinicki和Prussia认为,失业者除采取参加培训、重新定位职业等手段以外,再求职也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策略[5]。
将求职行为看作一种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是行为适应领域研究的拓展。然而,应对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方面,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应对策略并非是一种求职行为,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应对是成功就业的有效预测变量。Kanfer等将求职行为定义为“动态的、循环的自我调适过程,是一种有目的并受主观意愿驱动的行为模式,它开始于就业目标的识别,进而为实现就业目标付出努力”[6]。在他们的定义中,求职行为被看成一种指向目标的活动,目的是为了缩小目前状态与就业目标之间的差距。
后两种关于求职行为的定义(问题应对、为目标努力)以求职行为的目的为基础,问题应对将求职行为看作以成功就业来降低由于失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的一种策略;为目标而努力的概念进而将求职行为看作是走向成功就业的行为过程,它们比前两种概念(信息搜集)的内涵更广。在这两种概念中,为目标而努力的概念关注的是求职结果,而问题应对概念倾向于消除失业所带来的压力。所以,若将研究目标确定在求职行为与求职结果之间的关系上,则应考察为目标而努力的概念,而若致力于研究心理健康与就业的关系,则应重点探讨求职行为中的应对策略。如果研究求职者如何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显然,Kanfer等关于求职行为的定义更为合理。
2 求职行为的测量
2.1 求职行为的测量模型
2.1.1 Solberg的一般决策过程模型
Soelberg的一般决策过程模型(generalized decision process, GDP)描述的是求职与职业选择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Soelberg认为,求职包括四个连续阶段:识别理想职业、设计搜寻计划、搜寻并选择职业、确定并接受选择结果。第一个阶段是识别理想职业。这个阶段求职者要做的是设立理想的职业标准,并在多个可供选择的职业中识别自己的理想职业。他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胜任度,然后为自己的理想职业设立一个标准。这个阶段结束时,他们或许已经明确了理想职业的特征,也可能还没有明确。第二阶段是制订求职计划。这个阶段又分为三步:(1)选择一个指导求职行为的计划模型;(2)为求职行为分配人力、物力;(3)挑选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第三阶段是搜寻与选择阶段。这个阶段开始了真正的搜寻行为,直到接受一个工作机会。在搜寻阶段,求职者以获取的各项职业信息为依据,对工作机会做出评价。他们会将获取的职业信息与自己理想工作的标准相对比,然后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工作机会。理想职业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明确,但如果求职时间拖延太长,并且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支持的话,这个标准就可能变得不明确。第四阶段是确定并接受选择结果。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选择出的工作机会进一步经受评价,做出的选择更为理性,最后的决策也更为坚定。
2.1.2 Schwab的职业搜寻与选择模型
Schwab等在回顾求职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搜寻与选择模型[7]。他们以决策理论为基础,认为求职过程包括两个主要的策略和阶段:搜寻阶段(信息获取)和评价阶段(信息整合)。职业搜寻与评价在个体层面与劳动力市场层面分别有几个预测变量:就业状况、职业偏好、技能基础、认知能力、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人事政策(包括失业救济政策)。就业状况与就业质量是这些指标的结果变量。Schwab因此提出了求职行为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他们认为,求职行为受经济压力和求职者自尊水平的影响,求职行为的结果变量包括就业状况与就业质量。
2.1.3 Blau的双维求职行为模型
Blau认为求职行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预备期求职和行动期求职[8]。在预备期求职阶段,求职者通过各种渠道搜寻用工信息(报纸、亲友、原来的同学、同事等等),因此,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搜集信息。预备期求职之后,紧接着是行动期求职阶段。在这一阶段,求职者投递求职简历、与可能的雇主会面。行动期求职才真正说明了求职者的求职承诺。Saks和Ashforth在对一组大学毕业生的研究中发现,行动期求职行为对毕业初期的就业状态有预测作用,而预备期求职行为则对毕业后4个月的就业结果有预测作用[9]。Saks在2005年对225名大学毕业生的研究中进一步发现,行动期求职决定面试机会、面试机会决定工作机会、工作机会决定最终的就业状况[10]。但也有研究结果不支持双维求职模型,Wanberg,Kanfer和Banas在对478名失业者的研究中没有发现求职行为具有鲜明的两个维度,同时研究者们注意到,失业群体的求职过程中可能同时发生两种求职行为,其求职行为的先后顺序并不鲜明[11]。Wanberg,Hough和Song 2002年针对失业再就业人员的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假设[12]。
Blau试图将自己的双维求职模型建立在已有的Soelberg的GDP模型基础之上。他将双维求职模型中的预备期求职阶段与GDP模型中的计划求职阶段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两个阶段都包含着信息采集过程。他还认为模型中的行动期求职阶段等同于GDP模型中的搜寻与评价阶段。但Blau的这种联系是不准确的,Soelberg的GDP模型中,求职活动并不是开始于计划求职阶段,求职者是在后面的阶段中才开始搜寻职业信息的。Blau的预备期求职阶段实际上与GDP模型中的搜寻与评价阶段很相似。而GDP模型中并没有与Blau的行动期求职阶段相对应的活动,如投递个人简历、参加面试等等。
2.2 求职行为的测量维度
Kanfer等认为,求职行为作为一种目标指向行为,可以在三个维度上进行测量:频率-强度,内容-性质,短期-长期。
2.2.1 频率-强度
频率-强度测量的是求职行为的频率和努力程度。这一维度主要是受动机因素影响。如果求职者的求职动机很强,无论他的动机是为了赚钱养家还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他们都会在求职过程中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大部分求职行为的测量都是从这个维度入手。频率方面的测量通常是罗列出求职者可能的求职行为,如:浏览报纸上的用工信息、毛遂自荐、或参加求职面试等等。通常要求被试回答某个特定时期内完成每种行为的次数或在每种行为中花费的时间,然后将这些次数或时间相加就是求职频率的测量。关于强度的测量,是要求被试回答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为求职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报告他们实施了哪些具体的求职行为。
2.2.2内容-性质
内容-性质维度是根据求职行为的内容,可以将求职行为分为正式求职和非正式求职。正式求职的组织性和结构性更强,使用正式求职方法的求职者依靠就业机构或出版物来获取职业信息。到职业介绍中心求职和浏览招聘广告就是这种正式求职的例子。使用非正式方法求职的人往往是通过私人关系发现用工信息并为自己谋职。社会关系对求职的作用不可低估,Wanberg等在他们的求职方法研究中,使用“大五”人格量表探讨人格特点与社会关系利用程度之间的联系[13]。发现外向性、责任感与社会关系的利用程度有高相关;同时还发现,社会关系利用程度与再就业速度、再就业状况及工作满意度有密切关系。
Stevens在一所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对来访者进行一系列调查后,将求职行为划分为不同性质的三类:积极性求职、消极性求职和过渡性求职[14]。积极性求职行为表现为:求职者准备充分、目标明确,行为独立并能调动各种求职资源;而消极性求职行为则表现为:求职者准备不充分、目标模糊、被动、依赖。过渡性求职行为表现为中等程度的准备状态,正处于积极的准备过程中。Stevens的测量方法要求职业咨询顾问对求职者逐一进行评价,所以很难进行大样本调查。
2.2.3短期-长期
短期-长期维度指的是求职行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此维度反映的是求职行为的动态性和持续性。因为难以进行测量,所以关于这一维度的研究很少。更为复杂的是,这个维度与前两个维度有重叠的地方。比如,那些在求职过程中求职强度和频率较高的人更倾向于长期的求职行为。还有研究表明,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使用不同的行为策略,不同的求职行为在求职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比如,在早期求职阶段,准备求职简历是求职行为之一,而在较为满意的求职简历写好后,则无须再多花费时间和精力,只须在细节上做些修改就可以了。因此,准备求职简历只是个临时性的求职行为,而搜集职业信息则是贯穿于整个求职过程中的长期的求职行为。
Barber等使用求职者报告的每周平均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或三个时间段内使用的求职资源数量作为动态求职行为的测量指标,他们使用方差分析手段检验不同阶段的求职行为差异是否显著[15]。Jansen等在他们的追踪研究中,要求被试每三个月报告一次他们的求职强度和求职频率,然后求加权平均数,作为描述动态求职行为的测量指标[16]; Wanberg等将跨时段的平均求职强度作为求职行为持续性的操作性定义,使用多层线形模型描述持续性求职行为的动态特征[17]。通过对903名失业者10次电话调查发现,他们的求职强度随着时间推移而呈U形曲线;不同的求职活动伴随时间发展而呈不同的趋势。比如,到职业中介找工作的求职活动呈U形,而另一些活动,如浏览报纸获取职业信息,则随时间发展而呈倒U形趋势。
3 求职行为的预测因素和结果变量
3.1 预测因素
有关求职行为预测因素的研究很多,Schwab等认为,求职行为的预测因素分为两类:个人特征和劳动力市场因素。个人特征包括:就业状况(就业或失业)、职业偏好、培训和个人能力。劳动力市场因素包括:供求状况和就业政策。他们进一步提出两个变量――经济压力和自尊,作为求职意向的预测因素,而求职意向则可能会对求职行为产生影响。Schwab强调劳动力市场因素对求职行为有影响,但很少有实证研究探讨劳动力市场因素对求职行为的影响。大部分行为研究是在排除劳动力市场因素对求职行为的影响之后考察求职行为的预测因素,而大部分劳动经济学研究则关注失业与再就业问题却忽视了求职行为的作用。因此,尚没有劳动力市场因素与求职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
Kanfer等将求职行为的预测因素归为6类:个性特征、求职期待、自尊、动机、社会支持和人口学变量。他们的元分析表明,个性特征中的外向性和责任感对求职行为(将求职强度与频率作为求职行为的测量指标)有最强的预测作用。其他如自尊、自我效能、就业承诺、经济压力和社会支持也与求职行为有显著相关。在人口学变量中,年龄、工作年限与求职行为存在负相关。白人男性比非白人女性表现出更强的求职行为。教育水平也与求职行为存在正相关,即受教育水平越高,则求职行为更强。他们主张,就业状态、求职期的长短以及获得的职位数量都应该是求职行为的结果变量。具体来说就是,求职期(从开始求职到就业的时间)是成功就业的一个负向指标,而获得职位的数量,说明了求职者在求职期内获得的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是成功就业的一个正向指标。从他们对21个研究的元分析结果来看,求职行为与就业状态、求职期和获得职位数量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21、-0.14和0.28。
3.2 结果变量
现在对求职结果的定义倾向于将就业看作是一个连续变量,而非二元变量。Dooley认为,将就业结果划分为就业与未就业无法充分说明就业状态的复杂性,还应该考虑到各种不充分就业状态[18]。Jensen和Slack将不充分就业划分为5种[19]:未就业、准失业、工作时数不足的就业、收入过低的就业、个人能力与工作需求不一致的就业。“未就业”指的是,一个人想工作,但现在没有工作,在过去的四周内仍在积极地寻找工作。“准失业”指的是,一个人想工作,但现在没工作,并且由于对求职失去信心和希望而不再积极地找工作。“工作时数不足的就业”指的是,从事临时性的工作,想工作更多,但却找不到全职工作的人。“收入过低的就业”指的是,年收入水平低于政府贫困保障线的125%水平的工人。最后一种指的是那些教育程度远远超出工作要求的就业者。
Brasher和Chen将一组就业质量的衡量指标作为成功就业的标准,包括:工资、职位与教育程度的符合度、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和工作年限[20]。Wanberg等将职业改善程度(新职位与旧职位在工资、上班的方便程度等)、职业-组织符合度和离职意向作为再就业质量的指标[21]。研究结果表明,只有求职行为与离职意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此研究还发现,求职行为与职业改善程度受经济压力的调节,那些经济压力较低并积极求职的人,最终能获得更好的工作。
4 未来我国求职行为研究的方向
首先关于求职行为的测量。以内容-性质维度为基础,通过访谈的方式,掌握求职者可能实施的各种求职行为,包括正式求职和非正式求职,同时考虑到求职行为的动态变化,采用追踪调查的方式,通过求职者报告的几个时间段内平均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从求职频率和求职强度两个方面测量求职行为。
其次,关于求职行为的预测因素。这方面的研究很多,而且研究结果莫衷一是。有效地整合这些研究结果,并不是罗列出所有的预测因素并一一加以验证,关键是需要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为基础,并考虑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进而对求职行为的预测因素进行研究和验证。
第三,关于求职行为的结果变量。相对于就业状态的二分法(就业和未就业),求职期的长短、获得职位的数量更能精确地衡量求职行为的结果。另外,有关不充分就业和就业质量的概念的提出,为求职结果的测量增加了精确度,同时也增加了难度。各种不充分就业状态应该与工作满意度相关,职位与教育水平的符合程度测量的内容仅涉及教育程度,显得过于单一,应该加以补充完善。
不充分就业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普遍,比如像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大国。我国的工业化程度还远比不上那些发达国家,劳动者多数仍以个体经济或小农经济等自我雇佣的形式就业。过多的人口以及相对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导致大批劳动力无法获得充分的就业状态。所以,研究者需要对中国的多种就业形式投入足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Steffy B D, Shaw K N, Noe A W.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job-search behavior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89, 35(3): 254~269
[2] Bretz R D, Boudreau J W, Judge T A. Job-search behavior of employed managers.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4, 47(2): 275~301
[3] Soelberg P O. Unprogrammed Decision Making. Industrial Management Review, 1967, 8(2): 19~29
[4] Lazarus R, Folkman S.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1984, 163~175
[5] Latack J C, Kinicki A J, Prussia G E. An integrative process model of coping with job-lo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20(2): 311~342
[6] Kanfer R, Wanberg C R, Kantrowitz T M. Job search and employment: A personality-motivational analysis and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1, 86(5): 837~855
[7] Schwab D P, Rynes S L, Aldag R J. Theories and research on job-search and choice.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1987, 5(1): 129~166
[8] Blau G. Testing a two-dimensional measure of job-search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4, 59(2): 288~312
[9]Saks A M, Ashforth B E. Effect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job-search behaviors on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recent university graduat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9, 54(2): 335~349
[10] Saks A M. Multiple predictors and criteria of job search succes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5, article in press.
[11]Wanberg C R, Kanfer R, Rotundo M. Unemployed individuals: Motives, job search competencies, and job search constraints as predictors of job seeking and reemploy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9, 84(6): 897~910
[12] Wanberg C R, Leaetta M H, Song Z.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multidiciplinary model of reemployment succes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2, 87(6): 1100~1120
[13] Wanberg C R, Kanfer R, Banas J T. Predictors and outcomes of networking intensity among unemployed job seeke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0, 85(4):491~503
[14] Stevens N D. Dynamics of job-seeking behavior. Springfield, Ill: Thomas publishing. 1986, 33~37
[15] Barber A E, Daly C L, Giannantonio C M, et al. Job-search activities: An examination of changes over time.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4, 47(4): 739~766
[16] Jansen P W, Stoop P M. The Dynamics of Assessment Center Validity: Results of a 7-Year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1, 86(4): 741~753
[17] Wanberg C R, Glomb T, Song Z, et al. Job search persistence during unemployment: A ten wave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 90(3): 411~430
[18] Dooley D. Unemployment, underemployment, and mental health: Conceptualizing employment status as a continuum.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3, 32(1/2): 9~20
[19] Jensen L, Slack T. Underemployment in America: Measurement and evid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3, 32(1/2): 21~31
[20] Brasher E E, Chen P Y. Evaluation of success criteria in job search: A proces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999, 72(1): 57~70
[21] Wanberg C R, Hough L, Song Z.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multidisciplinary model of reemployment succes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2, 87(6): 1100~1133
Psychological Researches on Job Search Behaviors
Liu Zewen1,2Song Zhaoli3Liu Huashan4
(1Institute of Psych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3Depart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117592)
(4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Psychologists see effective job search behaviors as precondition of successful employment. Job search behavior is a complex and dynamic process, three dimensions to evaluate job search behavior are described here: frequency-intensity, content-direction, temporal-persistent. There have been many researches about the predictors of job search behavior, and they have obtained various outcomes. The evaluation of job search outcomes has made new progress recently, that is, rather than regarding employment status as a dichotomization-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but considering kinds of underemployments. The paper commented on some future salient features of job search behavior.
篇4
《执行力》最新学习的心得体会
执行力在当前是一个热门话题。前不久,在省公司领导干部培训班上,余世维教授用精辟的语言,从细微处着手,宏观上把握,利用典型鲜明的案例,为全体学员诠释了执行力的真正内涵和实践宝典,对此我深有感触,下头我结合自我的实际工作谈谈在企业执行力方面的学习感想。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完成自我所被指定的工作和任务。简单的来说,执行力就是将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合理进行运用,以到达战略规划的实现和改善。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加强执行力。能够说,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执行力是否到位。
近年来,***供电公司紧紧围绕企业工作重心,坚持改革、发展、创新,本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企业两个礼貌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坚持了国电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称号,荣获了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异常是应对去年严峻的缺电形势,全体员工奋力拼搏,争抓实干,企业售电量达36.63亿千瓦时,供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实现多经销售收入7.3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证明了我公司拥有着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团队,企业执行力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在当前的电力企业管理、改革、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以下问题:为什么当初雄心勃勃、精心编制的工作计划总要大打折扣为什么某项工作任务已经交待得十分清楚,结果出现了互相推诿的尴尬局面答案是:执行不力!经过多年来企业管理经验来看,大多数计划的落空背后总是隐藏着执行力的黑洞!当前,我公司在执行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安全生产,虽然一再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可是不安全情景还时有发生,少数职工的安全意识还不强,人员职责的不安全情景占有相当的比例,习惯性违章仍未做到根除;再如优质服务,这是我们供电企业的服务宗旨,尽管一再加强对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的管理,但仍会有一些个人服务意
识不够、服务不到位被投诉甚至影响企业形象的事件发生。经过本次学习,结合个人的工作实践,下头我就安全生产、绩效管理、优质服务三个方面的工作汇报一下对如何提高执行力的个人理解。
一、明正思想,提高领导本事
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位经理人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所以,提高‘执行力’对领导者来说十分重要”。仅有参与到企业运营当中的领导者,才能拥有把握全局的视角,并且做出正确的决策。作为企业的领导者,首先要明正思想,树立领导班子执行本事建设的正确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执行理念体现正确的方向。当前我公司在各项工作中执行力不强的因素主要表此刻:少数干部表率作用差、作风不够深入,安排部署多、身体力行少,不愿应对矛盾,做事不够踏实;个别部门在落实工作中本位主义思想时有显现,尤其是在工作职能的交叉部位,这样,就使全局性工作的发展合力、执行力明显衰减,工作得不到最佳成效等。XX年,是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的目标,落实“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的起步之年,企业的创一流对标工作体系也刚刚订立,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公司领导必须带头解放思想,不断强化执行意识,匡正思想,提高认识,使执行理念不断得到提炼升华,抓大事、谋大局,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领导本事。
二、建章立制,倡导执行作风
工作的推进、任务的完成、创新活动的实践,需要好的制度做保障,既需要靠人格的力量带动,更需要靠制度的力量拉动。
第一,在企业内应建立一种“执行文化”。在一个企业中,仅有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具有执行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执行力烙进职工的思想意识中去,要建立一种企业执行文化。在企业执行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专业应用的本事。例如我们在企业的安全教育文化建设过程中能做到常变常新,每年开展一个系列活动,XX年公司将开展贯彻《安全生产违章处理规定》主题教育活动,其中包括了公司领导与职工代表安全生产问题交流应对面、电力安全进家庭等12项系列活动。经过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公司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安全生产的教育基础得到明显加固。公司先后荣获XX年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XX年江苏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等荣誉称号。
《执行力》最新学习的心得体会
经过这两天的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提高个人执行力对公司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下头就分享我的一些感想。
一、加深了对提高执行力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执行力,顾名思义是执行并实现既定目标的本事,就是指把理念、思路、战略、决策、规划和部署付诸实施的本事。对于执行力的概念,虽然早就看到过、听说过,可是理解上还是很片面和肤浅,对执行力的内涵和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不深,掌握不透。经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执行力的含义。
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不断增强提高执行力的自觉性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执行某项任务时,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而对待问题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不怕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消灭问题,结果是圆满完成任务;一种是应对问题,一筹莫展,不思进取,结果是问题依然存在,任务也不会完成。反思对待问题的两种选择和两个结果,我们会不由自主的问到,同是一项工作,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得很好,有的人却做不到呢关键是一个思想观念认识的问题。我们常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转、天地宽,观念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经过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科技管理本事和业务创新本事。
对照提高政府执行力对干部素质和本事的要求,结合我自身的情景,我总结了一下差距,确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一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职责意识和效率意识。讲政治、讲纪律、讲服从、讲执行,进取主动地思考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选准结合点,力求有新的突破。加强岗位职责意识,明确自我的职责,层层推动、步步实施。
二是结合自我实际,努力做到“十个不”,推进工作落实,即:不要自行其是,不要以权谋私,不要不学无术,不要不思进取,不要是非不清,不要无所作为,不要错失良机,不要推诿梗阻;,不要坐而论道,不要浪费奢侈。
篇5
一、全面学习,加深对执行力的理解和认识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的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完成任务的程度。在管理领域,执行对应的英文是execute,其意义主要有两种,其一是:to do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carefully planned,强调的是对规划的实施力;其二是:to complete a difficult action or movement,指的是完成某种困难的事情或变革。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与管理能力,其关键在于企业文化对执行力的营造,如果员工每天多花十分钟思考如何改革工作流程,将工作做得更好,企业的经营策略自然能彻底地执行。
二、深入反思,强力提高执行力的方法与途径
1、提升执行能力
执行能力即会做,这是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一是保证目标一致,执行到位,各尽其责,要求执行前明确行为指向、行为规划以及行为目标;二是要明白自己的工作依据,这是执行力的基础,也是工作执行的目标;三是要明白控制工作的关键点,按照工作程序,尤其是在金融机构,往往要在一些单据上签字、盖章,这就是工作的控制点,签字意味着负起相应的责任。
2、强化执行动机
工作中不仅要会做,更要肯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接受工作后尽一切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要以实干精神为主导,细心观察,处事果断。
3、端正执行态度
执行态度即对待工作的态度与标准,要以较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实践严、实、快、新原则。第一,着眼于严,要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第二,着眼于实,要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面对平凡岗位,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干出一番事业。第三,着眼于快,要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坚持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第四,着眼于新,要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经验束缚,不断寻求新思路、新方法,使执行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4、严格工作控制
要对工作进行有效控制来调整行为并控制事情发展不偏离正常轨道,更好地落实工作。一是事前跟进,发现潜在风险,提前预警;二是事中跟进,在任务进行中发现问题后寻找有效解决办法;三是事后跟进,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找出原因,提供具体补救措施,避免再犯同类错误;四是前瞻展望,要对未来有所规划,使将来的工作能集中到焦点上来;五是规范操作,要明确岗位职责与目标,执行操作步骤,杜绝经验操作或违规操作。
三、强化执行,出色完成本岗工作任务
执行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也是个人事业发展的基础。要把执行力具体化、完整化、可操作化、高效化,就要敢负责、肯学习;勤动手、不怕错;面对困难、永不言败;享受挑战、能耐高压;充分沟通、协调合作;顾全大局、不计小利;努力创新、果断行动;立足本岗、服务日常。
一是要加强学习。作为新进员工,联社的基本社情要学习,省联社的战略与理念要学习,各项基础理论要学习,岗位业务更要学习。学习是对自身知识和能量的补充,是对改革发展的前瞻,是事业和前途发展的基础。我们的党是学习型政党,我们的企业强调学习型员工的培养,我们个人要做不断学习的典型。
二是要有效沟通。良好的沟通是执行的关键,是有效提高执行力的重要途径。做储蓄员要用与储户的良好沟通推广农信,做信贷要用与客户的有效沟通确保企业不受损失,做办公室工作要用上下级之间的畅顺沟通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作为一名新的农信人,只有通过真诚交流,尊重他人提出的意见,才能尽可能快地融入集体,开展工作。
三是要树立服务意识。服务三农、服务储户、服务基层,这是农村金融机构的根基。就目前从事的办公室工作而言,要协调、要监督、更要服务。协调各种内、外部关系,服务机关、服务基层、服务领导决策,在上传下达的工作中保证执行力度,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篇6
【关键词】 心血通;心力衰竭;疗效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即慢性心功能不全,简称心衰,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几乎不可避免的晚期病理结果。以肺郁血所致的左心衰竭及体循环静脉郁血所致的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为临床主要特征,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严重发展的结果,故应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1]。近年来,我院应用心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96例患者,根据1980年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诊断88例患者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中男58例,女30例,年龄35~78岁,评价年龄56.5±4.3岁,冠心病36例,风心病20例,心肌病18例,高血压心脏病10例,肺心病5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5例、Ⅲ级46例、Ⅳ级27例。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除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如去除病因及诱因、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强心、利尿、吸氧等。口服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小剂量洋地黄制剂;治疗组加用心血通注射液(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生产)10~12ml入5%葡萄糖中静滴,每日1次,共用14天,对照组应用门冬氨酸钾镁20ml,能量合剂1支入5%葡萄糖中静滴,每日1次,共用14天。
1.3 疗效判定 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改善1级为有效,心功能无改善或恶化为无效。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34例(占73.91%),有效8例(占 17.39%),无效4例(占8.69%),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显效20例(占47.61%),有效10例(占23.81),无效12例(28.57%),总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又称泵衰竭,通常是指心肌收缩功能明显减退,使心排血量降低,伴有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临床上引起肺淤血和周围循环灌注不足的表现,以及两者不同程度的合并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肌衰竭。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高、死亡率亦高。其病因包括各种原因所致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心肌代谢障碍(如缺氧、缺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其中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见于高血压左室肥厚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和(或)肺动脉口狭窄、限制型心肌病等。 其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为:血流动力学异常、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且三者互为关联,互为因果。由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长期、慢性激活而促进的心肌重塑,是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因此当代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就是阻断心肌重塑。
心血通注射液又名肌氨肽苷注射液,是以哺乳类动物的心脏和肌肉为基础原料精制而成。其主要成分是腺苷、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心房肽等。腺苷可扩张冠状动脉,促进冠脉侧支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缺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由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能神经递质,广泛分布于心血管及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释放递质,能引起很强的心血管扩张及正性肌力作用,并参与生理及病理条件下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和冠状血管循环的调节,对缺血性心脏病尤其是心力衰竭有重要的治疗意义[2];而心房肽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重要的心脏内分泌激素,具有利钠、排尿、抑制肾素及醛固酮、扩张血管的作用,尤其是体外合成的心房肽制剂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3]。本组资料已充分表明心血管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治疗组91.3%明显优于对照组71.43%,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故心血通注射液不失为一种安全、经济、方便的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良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衰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10(1):123-124
篇7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心理真实性 心理学
认知语言学研究方兴未艾,不仅仅是因为该研究范式具有无可比拟的心理真实性,对语言现象解释的自然性,而且它还具有深厚的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神经认知科学理论基础,是理论沃土孕育的娇艳奇葩。认知语言学心理真实性的根源主要在于其稳固的心理学基础,特别是认知心理学,下面就从四个主要方面试论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
一 维果茨基的语言思维交叉观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 世纪50 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一是因为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出现推动了以信息加工为理论础的思维研究;二是因为乔姆斯基(Chomsky)的心智主义(mentalism)在激烈的论战中战胜了斯金纳(Skinner)的刺激——反应模式的语言习得机制。
另一方面,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也得益于此前两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专家Vygotsky 和Piaget。Vygotsky 的“社会历史文化”理论和Piaget 的“相互作用”理论(Interactionism)为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Vygotsky 指出“思维的发展不是从个体到社会,而是从社会到个人体”(Solso,2004:391)。
Vygotsky 最早提出了外部动作“内在化”(internalized)为内部心理功能的观点。他指出:内在化是一个外部动作转换成内部心理功能的过程。人的意识由内在化的社会和人际关系组成。儿童倾向于用别人对待他们的行为方式去对待别人。他们以成年人为榜样,逐渐发展自己独立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
他通过观察儿童对物体进行的分类,发现儿童概念发展经过三个阶段:(1)主题概念形成阶段,例如,年龄很小的儿童会把猫和椅子分成一类,因为猫经常坐在椅子上;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主题(thematic)关系;(2)链条概念形成阶段,例如,6 岁以下的儿童对积木进行分类时,如果首先是三角形的积木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接下来仍然选择三角形积木;(3)类似于成人概念的抽象概念形成阶段。
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是Vygotsky 思维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方面。Vygotsky 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在语言发展中最为明显。他写道:“语言是儿童听到的外在言语和他用以思维的内在言语的连接体(merger)”(转引自Solso,2004:392)。因此,语言和思维是同一现象的两个实体。他认为:思维和言语具有不同的基本根源,其发展速度因人而异。思维和言语的发展曲线可能会“交叉再交叉”,但总是不同向。思维之源是儿童的生理发展,而语言之源则是他的社会环境。虽然语言和思维具有不同的根源,但是一旦儿童意识到每一个物体都有一个名称时,语言和思维就会交错。儿童意识到物体名称之后,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就不可分了。因此,语言的内在化使思维用内在言语表达。
二 皮亚杰的认知进化适应论
瑞士心理学家Piaget 是儿童心理学(认知发生论)领域的另一位巨擘。他认为智力和其他生理功能一样,都是进化适应(evolutionary adaptation)的产物,生理和进化是最好的智力诠释视角。所以,他提出了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理论,指出儿童的智力发展取决于生理和环境两种因素。
下面讨论Piaget儿童智力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根据Piaget 的观点,儿童的智力发展中存在着适应和组织(adaptation and organization)两个主要原则。适应是由同化(assimilation)和调节(accommodation)组成的一个双分叉过程。什么是适应?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用嘴巴、牙齿、胃和
胃液来摄入苹果并把它变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形式,这就是适应。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的身体已经同化了一个外部物体并把它转化成了人类的生理材料。Piaget 相信这种现象同样适用于大脑运动。根据Piaget 的观点,大脑有复杂而又综合的结构或组织,这种组织的最简短层面是图式(schema),即可以施行于某一个物体的动作的大脑表征。例如,新生婴儿的吸吮、抓握和注视都是图式,是他们通过动作逐渐了解世界的方式。随着大脑的发展,这些图式不断地综合并按照顺序并列存在,以至于最后发展成为成人的大脑。
Piaget 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1)感觉肌动阶段(从出生到2 岁);(2)预操作阶段(2~7 岁);(3)具体操作阶段(7~11 岁);(4)形式操作阶段(青春期和成年期)。感觉肌动阶段是由几个分阶段构成,分阶段包括由简单图式发展而来的最复杂图式。首先为反射(reflex)阶段,新生儿的反应是天生的、无意识的,然后逐渐发展为有意识控制阶段,简单图式发展为二级图式(secondary Schema);预操作阶段,幼儿的行为从依赖动作转移到利用动作的大脑表征(思维);具体操作阶段,儿童在智力发展的三个重要领域取得了进步:守恒(conserv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顺序性和传送性(Seriation and transitivity),但仍受制于现实的具体场景;到了形式操作阶段,儿童(青春期)已经能够突破具体场景的限制,可以把假设或更加抽象场景中的物体对等起来。Piaget 认为,形式操作阶段标志着智力发展的结束。
三 联通主义
1967 年,Neisser 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当代认知心理学有两大研究范式:一是符号操作系统,又称串行处理模式(Serial Processing model),二是联通主义(Connectionism),又称并行分布处理模型(Parallel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Model)。符号操作系统范式的代表人物为Newell 和Simon 等人,他们把人的智能比喻成计算机,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类心智活动,在心理学和人工智能之间搭起了桥梁,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然而,其“一组过程每次只发生一个”的理论观点,自80 年代末以来受到了联通主义的有力挑战。
联通主义的核心概念是“并行分布处理”模型,简称PDP模型。1986 年,Rumelhart & McClelland 和PDP 研究小组出版了两本关于“并行分布处理”的专著:《并行分布处理:认知微观结构探索基础》(卷1)和《并行分布处理:心理和生理模型》(卷
2),标志着人工神经网络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再次兴起。他们认为,大脑并不是把记忆储存在任何一个神经元或具体的神经元集合,而是储存在大脑分散的神经元整体。如果两个神经元同时激活,它们之间的联结(bond)就加强了,反之就削弱了;因此记忆储存在整个系统的网络模型中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分系统。
概括地讲,联通主义模型主要具有内在并行性、分布式处理、容错性和自适应性等四个特点。它实质上是由简单的单元相互联结组成的神经网络,原则上可以处理任何信息。换言之,并行分布处理(PDP)模型认为信息是用一种类似于神经网络的方式来处理的。神经网络意味着神经单元对信息的处理是在不同的区域同时发生的,单元之间存在着加强或削弱的简单连接。梁宇建说:“有关无意识自动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认知活动,则更适宜用联通主义理论来加以解释,比如内隐知觉、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等前沿性课题。”(梁宁建,2003:25)。除了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优势外,联通主义对心理语言学的词汇提取模型和认知语言学的一词多义现象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四 认知模式识别理论:格式塔理论、典型视角和原型匹配认识我们熟悉的事物,是人类令人称奇的能力。这种能力在认知心理学上被称为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模式是指若干元素按一定的关系集合而成的某种刺激结构,如物体、图像、声音等都可以是模式。无论是简单模式还是复杂模式,一个模式总是不同于其他模式。模式识别是指“把人输入刺激(模型)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
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梁宁建,2003:65)。模式识别是人的基本认知能力,但同时又依赖于人的经验。模式识别过程包括分析、比较和决策三个阶段。
下面,我们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着重探讨和认知语言学关系密切的三种模式识别理论:格式塔理论(Gestalt theory)、典型视角(canonic perspective)和原型匹配(prototype matching)。
1.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K?hler,1947)研究了人们如何对视觉刺激进行组织和分类的。早期的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模式结构涉及这样一个事实:所有的刺激信号共同产生的印象远远大于所有感觉信号之和。视觉模式的感知是根据接近原则(proximity principle)、相似原则(similarity principle)和自然结构(spontaneous organization)来组织的。K?hler 一个引人注目的假设是:一个模式的自然结构是刺激本身的自然功能,它和这个物体过去的经验有很少的联系。然而,许多实验研究报告都
证明模型的“自然结构”和人类主体的感知历史直接相联系。
格式塔理论(完形理论)对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结构和图式的形成与理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典型视角
如果说格式塔心理学是关于简单刺激和完形特征的研究的话,那么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家已经转移到和复杂模式识别有关的“内在”结构和过程的研究。典型视角(canonic perspective)就是一例。所谓典型视角,就是指最佳呈现一个物体的视野(views)或者是当你回忆一个物体时首先出现在你脑海中的图像(images)(Solso,2004:114)。
例如,关于一个茶杯和茶杯碟画面的典型视角很可能是正侧面,但绝不可能是空中的鸟瞰视角,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看到的只是大小不一的两个圆而非茶杯茶碟。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典型表征是通过体验一个范畴的很像的成员(like members)而形成的,尽管也有人认为很像的成员(榜样)只代表一种理想化的形式,它只是人们集合潜意识的一部分。
典型视角具有一般性。认知心理学家对这种一般性的解释是:通过和物体接触的一般经验,我们形成了关于一个物体最佳呈现和揭示最大量信息两种视野的永久记忆。因此,典型视角研究不仅能告诉我们关于形式感知的真理性认识,也能告诉我们很多关于人类信息处理、原型形成、思维的经济性、交际的有效性、认知语言学的原型和识解等方面的真知灼见。
Palmer, Rosch & Chase (1981)关于马和其他物体的名称确认试验结果显示,典型视角的物体被确认最快,越典型反应时间越短,非典型物体反应时间长。这样通过对世界的无数次印象,我们形成了关于某一类物体的大脑图像,而关于这种物体的典型(epitome)就贮存在记忆之中。
3.原型匹配
原型匹配(prototype matching)是针对模板匹配(template matching)的不足而提出的模式识别理论。原型“不仅是刺激集合的抽象,也是这一模式的典型(epitome)或‘最好’的表征”(Solso 2004:5)。原型并不代表任何特殊的、具体的事物,它反映的是某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基本共同特征。关于原型识别的证据,我们身边到处都是。
例如,人的脸庞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肤色和五官特征,但其原型是人颈上的带有五官的扁平器官。原型匹配理论认为,所有的外部刺激都是以原型的方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按照原型及其系列变式储存在人脑之中。因为原型是一种抽象化的内部表征,所以它并不要求外部刺激与原型严格匹配,只要能近似匹配即可。因此,某一范畴中的“好”成员和变异都能够被识别,纳入同一范畴。和模板识别相比,原型识别既减轻了记忆负担,又使模式识别变得更加灵活。
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目前出现了两种解释原型的理论模型:集中趋势模型(central-tendency model)和特征频率模型(attribute-frequency model)。集中趋势模型认为原型就是一个表征榜样(exemplar)集合的平均值的概念。因此,原型可以理解记忆中的抽象事物,因为它代表着某一范畴的集中(量)趋势。特征频率模型认为原型代表一种特征方式或最经常经历的特征的组合。Solso & McCrthy(1981b)的试验研究支持这一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原型是一个模式集合“最佳例子”的(best example)的同义词。最经常经历的特征是构成原型的材料,贮藏在记忆里,而这些材料每次的组合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有不同的原型。
认知心理学中的原型匹配理论对经典范畴理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基于范畴观的变化,它对语言学中的意义、所指、词性的分类以及句法结构的分类研究都有深刻的揭示意义。
注 释
①模板匹配也是一种模式识别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刺激信号要与脑中的模板进行最佳匹配,这种匹配要求二者具有最大程度相似的重叠,方可识别事物。其明显特点是事物稍有变化就无法做到和模板最大相似程度的重叠,可能无法识别事物;此外长时记忆中储存的无数模板既会给记忆带来沉重的负担,也使人们识别事物缺少灵活性。
参考文献
[1]K?hler, W. Gestalt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Concepts in Modern Psychology. New York: Liveright, 1947
[2]Neisser, U. Cogn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67
[3]Palmer, S. E., Rosch, E. & Chase, P. Canonical Perspective and the Perception of Objects. In J, Long & A, Baddeley.(eds.).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IX.. Hillsdale, NJ: Erlbaum, 1981
[4]Piaget, J. The Origins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52b
[5]Rumelhart, D. E., McClelland, J.L.& the PDP research group.(eds.).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Exploration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gnition(vol. 1).Cambridge, MA: Bradford,1986
[6]Solso, R. L. Cognitive Psycholog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7]Solso, R..L.& McCarthy, J.E. Prototype Formation: Central Tendency Model versus Attribute Frequency Model. Bulletin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1981b(17)
[8]程琪龙.神经认知语言学引论[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
篇8
1.学困生的定义以及形成原因
所谓学困生,相近的称法有后进生、差生等,现如今国内一共有这么几种的定义方法:李耀明认为:“所谓差生,是指那些比其他学生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勉强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梁超认为:“差生是指学业成绩不及格或勉强有几门及格科目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失败,往往就体现在学业上。他们认为的学困生指的是学习上的一种失败。
洪虎认为:差生一般是指那么理解能力较差、反应缓慢的学生。他们掌握知识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往往比其他学生要多。他们总有一种自卑心理,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指出学困生在学习上的某些特征存在问题。
而现如今,国内并没有统一的对于学困生的定义,通过对于本班学生的观察以及相关理论书籍参考,我认为,所谓学困生指的是,首先应该是一个身体健全、没有特殊心理缺陷的群体;其次,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中,在接受同等教育条件下,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第三,要想达到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和家长付出额外的时间、精力以及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
而通过原因分析来看,笔者认为造成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可分为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来看,主要在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基本学习技能的发展缺失与错位。而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体现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缺失;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强迫性的焦虑、逃避或回避、对抗和抑郁;自我学习意志的薄弱。
2.学困生现状的心理指导策略
从学困生定义的研究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认知领域的差异性并不是主导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却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对于学困生现状的改变,心理指导就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克服自身心理障碍、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坚强的学习意志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2.1 激发和引导学困生建立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对于成功有极大的渴望,才能复出不懈的努力与持之以恒的奋斗。所以对于学困生来说,建立其学习上的自信心是其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不论在学校、在家或者其他的地方,自信是其保持昂扬斗志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去关心爱护学困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正确引导教育他们,对学困生的错误,不可一味的训斥,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进行情感上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表现出对待学困生与优等生的一视同仁,排斥、偏见、讽刺这样的行为、言语应当禁止发生在学困生的身上。相反,要拿出更多的爱心、耐心来关心、照顾他们,鼓励、信任他们,要号召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使他们融入到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去。马卡连柯说得好: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任用他,赋予它更多的责任,往往是调动他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教师一定要善于用学困生,因为“用”是对一个人最大的信任,信任往往会给人以力量,也最容易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
2.2 协助指导学困生克服自卑心理
笔者在工作期间观察,很多学困生因为初期成绩跟不上,自卑心理就非常容易出现在他们的身上。而教师在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客观公正的对待学生,不管是学习上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更应该客观的评价每一名学生。为了克服学困生的恐惧心理,教师要积极融入到学困生中。平等互动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寻找可交流的共同话题,从中找到他们的优点,赞扬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使他们有话对你说,乐于对你讲。不管是课上课下教师要多留意学困生,比如,课余经常找们闲谈,让他帮老师干些送作业、发作业本的活,拉近与特困生的距离。上课时发现他有所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
2.3 培养学困生坚强的意志
学习意志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心理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在所难免,这时,作为老师,如何培养其坚强的面对困难的意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正视困难,学会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懂得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遇到困难时,首先要沉着冷静。做到不放弃,并且朝着目标不断努力,这样最后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当学困生在思想上处于低迷的态度时,教师要及时引导,激发其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找学生谈话,恰当的鼓励等方式。同时还要适时的严格要求学困生,培养学困生的自制力。高中学生在自我管理和约束力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在这方面的教育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篇9
关键词:心理弹性;德育;价值
中学生所处的阶段既伴随着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也伴随着心理上的巨大改变,可能会面临许多的困难。这一时期,教师要在加强德育的同时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保持一个平稳的心理水平。
一、心理弹性在中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心理弹性被称之为心理韧性,是积极心理学的热点问题。心理弹性显示出个体在压力事件中良好适应的过程,是压力、逆境等与保护性因素同时作用的动态过程,拥有良好韧性的个体,可以充分处理生活上的压力。
在中学学习中,中学生需要这种心理弹性来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挫折和挑战。在学生面临挫折后,心理弹性中的许多因素会发挥保护作用,减少挫折带来的消极感受,使学生振作起来面对接下来的挑战。心理弹性的提出为我们解决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带来一个新的视角。
二、在德育中充分发挥心理弹性的作用
1.提高教师对“心理弹性”这一概念的认识
教师是德育的主要实施者。心理弹性既是先天自有的,又是需要后天培养的,老师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
(1)从自身出发时,提高对心理弹性的认识
教师也是人,教师在教学生涯和生活中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认识到拥有弹性心理的重要性。通过自身的实践,便可在改善学生的心理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评价生活中所谓的“挫折”。当一件事情失败后,要转变一下思维方式,提示自己,自己已经尽力了。例如,班上某个学生的品行不良而受到学校的处分。教师不必因此而过分内疚自责,正如教育心理学者张春兴所言,有些学生问题的“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并不仅仅与教育有关,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教师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
(2)引进专业性的人才
普通的教师对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不特别精通,若是对他们进行培养,只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即使对这些老师进行培训后,这些老师在面对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时也会无从下手,因此要引进具有心理学知识的专业人才。如,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添心理学方面的课程,让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给出建议。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强,有时并不愿意在课堂上将困扰自己的问题提出来,针对这样的问题,学校可以在校内设置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的色调最好是暖色调,而不是冰冷的白色,让学生在讲述困难时放松下来,达到良好的心灵抚慰效果。
2.重视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闪光之处
我国现有的初中教材中选取的许多课文,都对学生弹性心理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如初中语文课本中《愚公移山》的故事,这个故事生动地告诉学生做事情时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做事途中总会遇到困难、遇到挫折,但是在遇到困难后仍要积极地努力。在讲述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的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使学生对文章中隐含的坚持不懈、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并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从学生自身出发,培养弹性心理
培养弹性的心理,学生是主体。要从学生自身出发,通过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的心理弹性。首先要保持学生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整体健康的基础,也是学生在逆境中得以恢复的基础。保持学生的身体健康与父母是密不可分的。在做好重大疾病和伤害预防的同时,规律性的体育锻炼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一系列的体育锻炼,会促进学生与他人的交往。如在体育活动和赛场上,人们通常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拥抱、拍肩膀、击掌、握手、欣赏的眼神来表达友好,通过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性项目的锻炼中,改善心情,释放压力,更好地面对遇到的困难。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形成与父母是离不开的。在学生遇到挫折后,父母要经常性地鼓励孩子,关注孩子,必要时和孩子共同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改善的措施,通过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放松心情。加强双方的交流,改变以前的对话方式,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沟通。在家庭中可以每周或是一段时间,家长和孩子坐下来进行交流,孩子诉说遇到的问题,父母倾听。同时,父母要加强与学校老师之间的联系,当老师察觉到学生反常时,及时联系家长,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
总之,在现今的中学教学中,对心理弹性的认识还不全面。心理弹性与德育是密切联系的,在进行日常教育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弹性心理,提高他们的心理抵抗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曲美他嗪;福辛普利钠;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9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6(a)-063-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imetazidine combined fosinopril in treatment for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ZHANG Xiaolu
Fengtian Hospita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02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fosinopril combined with trimetazidine (TMZ) to treat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CHF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medical treatment. Fosinopril was add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itial dose of 5 mg/d, gradually increased to target dose of 10 mg/d; Besides fosinopril, trimetazidine was add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0 mg, tid. 12 weeks later,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cardiac function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1.3%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4.6%) (P
[Key words]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Trimetazidine; Fosinopril; Clinical observation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临床各种病因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是内科常见的疑难危重病,终末期住院率、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目前常规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患者病死率仍然较高。随着对心肌缺血代谢过程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目前人们提出了干预心肌能量的代谢环节,完善线粒体能量代谢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新概念。近年发现曲美他嗪有改善心功能的作用[1],曲美他嗪作为一种优化心肌代谢的药物,抑制自由基的生成,抑制体内炎症反应[2],对心力衰竭有改善作用,与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特别是ACEI有协同作用,而且不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本研究采用曲美他嗪联合福辛普利钠(TMZ)治疗CHF,并与同期福辛普利钠治疗效果作对照,旨在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福辛普利钠治疗CHF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TMZ的应用提供更多的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96例,均为本院循环科2008年3月~2010年3月的住院患者,男56例,女40例;年龄52~83岁,平均(66±13)岁;心力衰竭病程9个月~15年,平均(3.5±3.2)年;均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并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贫血、甲亢、低血压(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96例患者在联合用药前2周均未使用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低盐饮食、休息、吸氧、扩管剂、利尿剂等。对照组加服福辛普利钠(商品名蒙诺,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19980197),初始剂量为5 mg,每日1次,逐渐加至靶剂量10 mg,每日1次,治疗12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曲美他嗪(商品名万爽力,法国施维雅药厂生产)20 mg/次,3次/d,治疗12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新药治疗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评定[3]。显效:治疗后心功能恢复到Ⅰ级或者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Ⅰ级,但未能到Ⅰ级心功能;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级,或心功能无改善或恶化。
1.4 监测指标
治疗前后常规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1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室射血分数(1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6 min步行试验等。6 min步行试验:在指定6 min内记录步行的最大距离,试验在50 m的长廊进行,由专人测定6 min内所行走的最大距离,若在运动中出现严重胸闷、气促、胸痛、心律紊乱等,患者可减慢行走或终止试验。BNP水平检测:患者于清晨空腹自肘正中静脉取血2 ml,将其中1 ml注入10%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Na2)50 μl和抑肽酶800 IU的试管中,轻轻混匀后立即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5 min,分离血浆,用免疫荧光法测定BNP(试剂盒由美国BIOSITE Triage公司提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变
两组治疗后LVESD、LVEF、6 min步行距离结果及BN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P
2.3 不良反应
96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及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无明显的肝、肾功能恶化。
3 讨论
目前,常规针对CHF的治疗主要着眼于冠状动脉供血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治疗方案主要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洋地黄为基础[4]。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运用,证实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和心肌纤维化,福辛普利钠是一种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纠正心室重塑,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动脉顺应性,可使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内膜正常化[5]。但其临床疗效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以及对心肌缺血代谢过程的进一步认识,人们认识到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失调是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理机制之一[6-7],在心肌能量的产生、供应、利用和贮存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导致心肌收缩减弱,从而导致CHF。因此提出了通过干预心肌的能量代谢环节,完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来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新理念。曲美他嗪是一种新的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抗心肌缺血药物,可以使心肌能量代谢由脂肪酸代谢转移为葡萄糖氧化,从而在相同氧耗条件下,能量输出增加和氧自由基产生减少,发挥抗心肌缺血和细胞保护作用,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和减轻组织损伤[8]。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及血浆BNP水平在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及判断心力衰竭程度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9]。BNP是心肌分泌的重要肽类激素,主要在心室合成,在心室负荷过重或扩张时分泌增加,已日渐成为判断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血液学指标。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联合福辛普利钠,对CHF患者治疗后心功能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研究组的LVESD、LVEF、6 min步行距离结果及血浆BNP水平改善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曲美他嗪联合福辛普利钠在治疗CHF上疗效确切,虽然机制各异,但作用协同,与有关报道一致[10]。由此可见在常规ACEI类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心力衰竭,可有效地改善心力衰竭的心肌收缩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耐力,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曲美他嗪Ⅳ期临床试验协作组.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9):793-795.
[2]刘素云,李拥军,张辉,等.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过程中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1):15-17.
[3]陈明哲.心脏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482-483.
[4]Marzilli M,Klein WW.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trimetazidine instabIe angina: a meta-analysis 0f randomized,double-blind,controlled trials[J].Coron Artery Dis,2003,14(2):171-179.
[5]胡大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与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6-8.
[6]Fragasso G,Perseghin G,De Cobelli F,et al.Effects of metabolic modulation by trimetazidine o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phosphocreatine/adenosine triphosphate ratio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Eur Heart J, 2006,27(8):942-948.
[7]Wolff,AA,Rotmensch HH,Stanley WC,et al.Metabolic approaches to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the clinicians,perspective[J].Heart Fail Rev,2002,7(2):187-203.
[8]Marzilli M.Cardioprotective of trimetazidine:a review[J].Curr Med Res Opin,2003,19(7):66l-672.
[9]王春,郭美姿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老年呼吸困难中的应用[J].实用老年医学,2007,21(3):184-186.
[10]张之亮,马俊爱.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6,ll(4):30l-303.
- 上一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作用
- 下一篇: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