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概述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心理学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作伪证;心理矫正;学科交叉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151-01
一、作伪证与社会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在法律实践中一直被广泛应用,心理学与法学交叉产生了许多学科分支,如犯罪心理学、侦查心理学、刑罚心理学等等。证人证言的心理学也很早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心理学是指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社会心理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概念为: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而伪证是指在诉讼活动中,证人故意做出的虚假证言。文章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剖析证人作伪证这一行为的心理状态,从而找出恰当地进行心理矫正的方法。
二、作伪证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证人证言作为诉讼活动中证据的重要分类,对审判人员客观、全面、公正地把握案情有重要意义。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民事诉讼法》第72条对证人证言均作了相关规定。然而,诉讼活动中证人作伪证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审判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了严重干扰。作为生物体的个人,刚从母胎里分娩出来就被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个体会逐渐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因此,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都会使证人产生行为偏差。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证人作伪证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个体的动机在具有复杂性的同时,还具有可知性的特点。因此,把握个体的社会动机才能判断其行为的出发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该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个体社会需要激发了社会动机。
诉讼活动中,有的证人认为原告或被告是有利于自己的,为了谋取私利,而作出伪证;有的证人则受到原告或被告及其家属的威胁恐吓,为了自身安全的需要,被迫作出有利于一方的伪证;有的证人为了尽快摆脱庭审或者避免再次受到询问而作伪证;有的甚至为了报答原告或被告的恩惠而牺牲他人利益,作出伪证。这些都是证人由于社会动机的驱使或者为了满足其某方面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偏差。
(二)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自愿的助人行为,也称为亲社会行为或助人行为。其特征为:出于自愿;有益于他人;不期望他人日后报答;利他者本人有损失。
诉讼活动中,证人一想到被告人因为自己的证言将会承担败诉的后果,甚至被判处死刑,其家庭生活必将受到严重影响,便生“慈悲之心”,冒着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伪证。
(三)攻击
攻击,又称侵犯行为,是指故意对他人产生伤害结果的行为。攻击是有意图的行为,是外置的行为,是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包括对他人的物质伤害和精神伤害。
诉讼活动中也存在攻击,证人为了陷害无辜者或加重罪轻者的刑罚,往往编造出虚假事实,通过作伪证来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有的证人还因为被告或原告与自己有过节,出面作伪证,借助国家法律对其进行报复。
(四)群体心理
群体是指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有共同的规范或目标。群体心理主要包括归属感,认同感以及群体的支持力量。
在诉讼活动中,尚未暴露的共犯,为了避免自己暴露或者为了掩盖其他共犯的罪责,往往作出有利于被告的伪证;有的证人为了自己的亲属、朋友的利益,往往会帮助包庇罪责,或者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虚假证词。
三、作伪证的心理矫正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证人进行心理矫正,以达到心理干预的效果,保证诉讼活动中证人证言真实可靠。
(一)改变证人的社会认识
社会认识是指人们对于社会的对象性认识和社会总体的自我认识。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对证人事先进行法制教育,提高证人对犯罪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向证人阐述法律法规保护证人的相关政策,消除其后顾之忧。
(二)排除情感因素的干扰
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人和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心理反映。排除证人与其亲友甚至仇人之间的情感因素干扰,具体来说,一是向证人讲明犯罪的危害性,激发其内心的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克服证人的封建家庭观以及人际交往中的不健康道德观,达到“大义灭亲”的效果;三是消除证人的侥幸心理,讲明作伪证的利害关系。
证人证言所包含的心理学内容非常丰富,因篇幅有限,文章所述作伪证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不过是挂一漏万。总而言之,借助心理学进行法律实践活动,有意义,更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方强.法制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2]石蓉华.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篇2
关键词 合作创造力 社会心理因素 模型整合 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创造力的研究已经从个体创造力逐渐发展到社会心理视角下的合作创造力。大多数的创造行为都发生在合作情境下,正如Sawyer(2007)在其《团体天赋:合作的创造性力量》中提到的,“孤独天才的神话”已不复存在,合作才能创新。近年来出现了从学术界、艺术领域到商业企业等各类不同领域有关合作创造力的大量研究。
二、合作创造力简介
(一)合作创造力的产生。
随着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逐渐深入,研究者们越来越发现,大多数的创造行为都发生在合作情境下。朱可曼(Zuckerman,1977)曾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工作方式进行了分析,发现1901年至1972年间的286位诺贝尔获得者中,合作获奖者占1/3。
Sonnenburg(2004)将合作创造命名为"creaplex",这一新的术语源于拉丁语"creare in complex"(在合作中创造),且将合作创造力定义为特定的沟通系统,认为合作创造力是一个动态的、即时的现象,该定义中,沟通是核心,是各类创造性合作的基本共同点。Moran和John-Steiner(2004)把合作创造力中的合作描述为技能、气质、努力、个性及共享意识的结晶。关于合作创造力,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对此还有待研究者们进一步探讨。
合作创造力涉及不同的形式,有虚拟合作创造力,如Sarmiento和Stahl(2008)研究的数学领域的学生虚拟团队合作创造力,即通过网络,允许不同地域的成员加入虚拟团队进行在线合作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难题;有即兴表演合作创造力,Sawyer(2003)即从研究即兴表演中的合作创造力出发,强调更广泛领域的合作创造力及其中的人际互动;也有学科间合作创造力,如Mamykina,Candy和Edmonds(2002)研究的商业企业领域和学术研究领域的学科间合作创造力。
三、影响合作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因素
(一)个体层面。
个体动机对合作创造力有着本质的内在的影响,因而也是研究最多的心理因素,研究涵盖了不同个体的内外动机,也得出了许多结论。大型调查研究法研究发现,个体内在成长动机和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在员工自我报告的创造力上存在交互作用。Bridoux,Coeurderoy和Durand(2011)结合了社会心理学动机观点和行为经济学观点来研究企业员工混合动机与集体创造价值的关系,分析了员工的混合动机对合作创造价值的影响,且比较了以下三种动机产生的集体价值:金钱利益、仁意助人、纪律要求,由此提出整合协调这三种动机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促进合作,从而创造潜在的集体价值。
同一性对于合作创造有重要意义。Wirtanen和Littleton(2005)均指出个体认同会影响人们进行创造性任务的方式,即选择合作还是竞争或其他方式,反过来,合作的过程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认同。同一性与合作创造力是互相的关系。同一性可以预测合作成员间能够发展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预测合作创造力,合作创造的过程也会影响合作成员的同一性(王亚男,张景焕,2010)。
在合作创造力中,信任和安全也很重要。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它能够促进共享、坦诚协商冲突和长期关系的发展,即使是在不确定和危险的情境下。曾有研究发现,顾及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是其合作创造得以发生的重要因素。
关于情绪或情感与合作创造力的关系,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积极情绪有利于促进合作创造的发生。有研究认为,合作伙伴能够在情感领域内为彼此创造最近发展区,因此伙伴能够通过共享性的情感体验促进彼此的认同、联结、扩大互补性及建设性的批评。
(二)群体层面。
群体层面的合作创造力研究主要包括内群体认同、群体规模与结构、群体研究的自主性、群体讨论的性质、群体内的权力关系以及与外群体的关系等因素。群体认同,即是指合作创造活动中,合作成员之间的同一性。群体的规模与结构对合作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权力关系对合作创造力的影响,虽研究较少,也不可忽视。群体中群体成员往往对权力关系非常敏感,特别是那些感到自己在合作团队中没有权利或没有参与权的成员,相比之下,那些在合作团队中拥有权力的成员也总是很难欣赏那些缺乏权力的成员们的观点(Etel pelto,Littleton,Lahti,&Wirtanen,2005)。
(三)制度层面。
对于制度层面的合作创造力研究,Heinze等人的对欧洲与美国的纳米技术和人类遗传学这两个科学领域中的创造性合作研究的概括也总结了影响创造性科学家和创造性团队进行科学研究的支持因素和障碍,制度层面的影响因素即包含了职业流动性、学科领域的名誉竞争、资金机构、科学技术和设备等的多重互补及其他多种因素的结合。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丛杭青,王华平,沈琪.(2004).合作研究及其认识论评价.科学学研究.22(5).
篇3
【关键词】民族心理学 高校民族舞蹈 民族舞蹈学习 应用分析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4CGD04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94-02
1.民族心理学理论概述
民族心理学是以民族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研究一定条件下某一民族群体的生活、情感、行为、心理等方面的学科。它是以普通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资料作为参考,不仅研究特定民族群体影响下人们的社会行为,也研究人们内心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具体要涉及特定民族集体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民族集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民族心理的特点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现象得以表现,比如生活习俗、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交往行为以及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等。
2.影响民族心理的因素及与民族舞蹈的关系
我国各民族为何会形成如此丰富多样的民族舞蹈呢?原因在于各民族不同的民族心理。民族心理是特定的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民族心理生成不同形式的民族舞蹈,下面通过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民族心理的因素:
2.1民族信念
民族信念是指本民族按照所确信的观点、原则和理论去行动的民族倾向,民族信念的内在表现是对世界观的信仰。对超自然神灵的崇拜而产生的是对社会和自然界的主宰者――“神灵”的志愿顺从,宗教作为人类和民族精神的支柱,有净化个体心灵、凝聚人民意志、提升社会道德的意义。
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大自然的崇拜表现为多神信仰和自然信仰。比如跳“祈雨舞”的一系列仪式都是为了向神灵祈求降雨。仪式作为文化原动力的“窗户”,人们通过它可以认识和创造世界。而舞蹈就存在配合民族信仰而进行的实际的、感性的、明确的仪式活动的功能。再如土家族的毛谷斯、傩舞、摆手舞、丧鼓舞、八宝铜铃舞都是包含对神灵的崇拜,从队形变换所形成的图案、动作的动律可以看出对龙、鹰、水、土地、白虎以及马的敬畏。人们通过舞蹈来娱神,来倾诉对神灵、祖先、图腾形象的崇敬,实现让神灵庇护村寨、祈求丰收的朴素愿望。舞蹈加入宗教仪式,扮演着所崇拜对象的角色。它凝聚着民族成员的情感、信仰以及愿望,抒发了民族成员崇拜神鬼、祷求平安、期待美好的情感。
2.2 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主要表现为民族的每个个体都热爱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习惯于本民族的习俗、生活方式,并关心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这种民族自我意识非常稳定、非常强大极具生命力,是维系该民族的重要因素。如侗族地区曾被誉为“没有国王的王国”。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极强的民族自我意识。侗族祭祀舞蹈“多耶”,侗语意思为“团歌”,这不仅是一种歌舞形式,更寓意团圆,领唱先开始唱引子“呀罗耶”,大家接“呀罗嗨”,然后逐渐绕成圆圈,按照音乐节奏,拍手跺脚,边歌边舞。引子过后众人重复领唱的后半句。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加入到载歌载舞的行列,像他们一样“手相握而歌”,歌舞表演到后面可形成一二百人同时载歌载舞的壮观场面。到结尾部分大家一起高声歌唱,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是大家一起“呀~耶!呀~耶!”的吆喝,在吆喝声中气氛达到最。有时气氛高涨还会把处于中心的人抛起来,也有男子彼此肩搭肩、女子彼此手牵手各围成圆圈,边舞边唱、互相应答。这种集体舞蹈对民族的凝聚、血缘亲情的强化具有极强作用,也显示出了特别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在民族的舞蹈活动中,民族成员能够真切地感受、深刻地把握民族意识的真谛。
2.3民族性格
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是该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之一,是民族风俗、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理的呈现和升华,反映着本民族的民族性格。例如生活在北方的朝鲜族人们图腾崇拜的艺术形象是鹤。在他们的心目中鹤是纯洁、善良、长寿的象征。崇拜鹤的心理经过不断升华与长期的艺术加工形成朝鲜族舞蹈最基本的步态,这种飘逸、柔韧的舞步――“鹤步”充分展示出舞者潇洒、优雅、飘逸的风格,营造出不同的舞蹈境界。另外,在朝鲜历史上屡次遭受外敌侵略,长期的斗争历练了朝鲜族人民团结一致、坚忍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反映在民族舞蹈中就形成了外柔内韧、柔中带着刚劲的民族性格。因此,民族舞蹈其实就是“性格舞蹈”,舞蹈中的动作性格正是来源于民族性格。不同的民族心理造就不同的民族性格。
3.民族心理学在高校民族舞蹈学习中应用的途径和方法
在我国“民族心理学”这个新兴的学科发展得飞快,尤其是在学校的教育和民族舞蹈的学习中,民族心理学理论有着重要的用武之地。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如果可以更好、更清楚地讲解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现象,深层次分析舞蹈动作背后的一些心理活动,这会对教学效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舞蹈学习中也会更加理解所学习的民族舞蹈的文化属性,从而更加贴合这个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因此,民族心理学应用到高校民族舞蹈学习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开设或增加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课程
准确的把控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表达其动作背后的内涵是民族舞蹈学习出发点和归宿,但是对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自身生活体验的欠缺,是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学习民族舞蹈之前需要首先了解学习该民族的历史文化,揣摩该民族人民的民族心理特征,感受该民族的地域特色风格特征,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的民族舞蹈教学中教师也会提到相关知识,但都只是只言片语,不够系统化也不全面。如果可以将这些需要前期学习的知识整合成为一个课程,就可以叫作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课程。学习了这个课程之后在进行民族舞蹈的学习就会更加理解所学习的民族舞蹈的文化属性,从而更加贴合这个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民族舞蹈学习上势必会事半功倍。
3.2 营造课堂氛围
民族舞蹈学习的课堂是老师与学生双向的作用过程,它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舞蹈动作的统一与规范。课堂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怎么教授,学生怎么学习,还取决于一定的学习情境。民族舞蹈学习过程中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辅助学习的软件,音乐、服装与道具等是辅助学习的硬件,巧妙地利用它们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习效果。在软件上,营造轻松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想象能力,把自己当作某个民族的人民,运用所学的民族心理学理论,激发自己的民族意识,感受自己的民族性格,为当下的学习设置一个情境。比如学习蒙族舞蹈时可以想象自己是蒙族人从小在草原的环境上长大,拥有勇猛果敢、开阔坦荡、永往无前的性格,骑着骏马疾驰在无边的草原上,那么动作上不由自主的就会带出一些豪迈的雄放的感觉。在硬件上利用道具或者所学民族的一些生活习惯来贴近这个民族,比如学习维族舞蹈时穿上高跟鞋立即就有了抬头挺胸的感觉,配合上立腰拔背维族的基本站姿就成型了。扎起长辫子学习身体上的一些动律时就能够更快地找到身体上的辫子,“旋”的那种感觉。
3.3 主动内化和使用民族心理学理论
当前高校民族舞蹈学习中有一部分同学平时都只是学习和练习动作本身,哪怕是动作非常到位,动作中还带着所谓的“范”,也不能让观看的人感受到应有的情绪和情感。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用最好的状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成好动作。这样的练习,再多也只是流于表面。俗话说“熟能生巧”,不管是课堂的学习还是课余的练习都应该主动的内化和使用民族心理学理论,让自己沉浸在那个民族舞蹈文化之中,唤醒自己的民族意识,一遍一遍磨练自己,使自己由内而外的带出一些属于那个民族的东西,更好地用身体语言表现出那个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还能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才是真正学会了那个民族的舞蹈。
3.4 开展采风实践
舞蹈专业的同学们应当多出去采风来感受外面的世界,也可以积极地观看一些相关的现场舞剧、舞蹈比赛、音乐剧、电影、电视剧、书籍等。这些对于学习民族舞蹈的同学来说都很重要,这些可以让大家了解在真实生活中看不到的、经历不到的民族事物,并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参演大型情景舞剧《边城》中的学生所经历的:他们在排练过程中,编导带领学生们进入凤凰景区,观察当地苗族人民的形象,亲身体验苗族人们的日常生活。还跟苗族同胞一起过端午节,真正体会了小说里描写的过节场景。并且组织他们认真研读了《边城》一书,书中的一幕一幕都深深地刻在了学生们的心里。这一切的一切都对最后舞剧的成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结论
将民族心理学融入到高校民族舞蹈学习当中,通过对民族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以及影响民族心理学因素的分析来充分肯定民族心理学在高校民族舞蹈学习中的价值,不仅能有效发挥高校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功能,使高校成为重要载体,有利于舞蹈编导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增强专业的办学特色;还有助于同学们的编创与舞台表演艺术实践,有效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表演水平、掌握艺术表演的创作规律,丰富艺术素养、为该将来的编创与表演实践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46-47.
篇4
关键词:社区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挑战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67-02
自心理学研究产生以来,经典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层出不穷、不断发展,其中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各分支中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也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领域。但在近十年中,教育心理学不断适应各学科的要求,朝向一种包容性广泛的方向发展。我国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但形成体系的教育心理学还源于西方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学者一方面学习、引进西方的研究结果,另一方面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展开独立研究。尽管当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比较成熟、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体制上也趋于完善,但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创新,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不足逐渐显露。
一、社区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一)社区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显现。为了捍卫个人利益,美国国民发起了心理卫生运动和民权运动,为社区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准备条件。然而,社区心理学真正诞生的标志是1965年5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维姆斯哥特市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会议产生并创建社区心理学这一新领域,同时呼吁社区心理学重点关注“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连接个体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心理学过程”。美国心理学会则在第二年成立了社区心理学分会。
尽管如此,直至1975年4月,社会心理学才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中真正取得了学科建设的独立地位。会议的主题是预防与促进社会行动以及公平与尊重多样性作为主题,同时探讨了社区心理学家的培训模式,促进了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卫生的分离,使社区心理学真正走向学科独立和特色化发展。1987年,美国心理学会将社区心理学分会改名为“社区研究与行动学会”(SCRA),促进了美国社区心理学向多学科合作及重视行动研究过渡的新阶段。
(二)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社区心理学的服务和干预重点是加强个人与社区目前的心理防御能力,同时发展和提高个体个人能力而不是治疗其病例缺陷。因此,这种服务和干预重点可以大大降低心理或药物治疗的个体人数。因此,社区心理学家逐渐将工作聚焦于一级预防(心理问题的预防)和二级预防(心理症状早期阶段的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官能障碍的治疗等)。
2.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区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与社区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合作的研究关系,将理解提高个体、社区及社会的生活质量作为研究对象。广义地讲,社区心理学关注个体与社区之间多样的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关系,社区心理学家对其进行了生态学水平的分析,像朋友圈、工作环境、学校、志愿者协会、宗教集会、教会、社区及邻居,或者更大意义上的社会或文化均属于这类社会关系。此外,社区心理学还关注互助型组织和自助型组织,当个体面临巨大压力事件时,会采用非正式渠道(朋友,邻居,同事)来获得社会支持。因此,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等因素都是社区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内容。
3.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社区心理学属于交叉学科,因此其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参与观测法,是研究者“加入”社区生活,与社区成员一起工作、生活,从而观测他们的情况的方法;(2)个体定性访谈法,是以合作的方式和开放式问题来消除参与者语言和经验的影响,集中于小样本研究的方法;(3)聚焦组访谈法,与定性访谈相似,但在团体中可能消除一致的观点;(4)社区个案研究法,是集中于一段时间仅研究单个组织或社区的方法;(5)定量观测法,是以大样本数据进行标准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6)随机区组实验法,是采用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的实验方法;(7)非同质比较组实验法,和区域实验很相像,无随机分配条件;(8)间断时间序列设计,是采用多基线设计,在实验干预前后对一个或几个情境进行纵向测量的方法。
(三)社区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自1975年美国奥斯汀市召开的学术研讨会议以后,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多样的趋势,每种趋势都代表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1.预防和提高社会胜任力
社区心理学的发展能有效解决社区居民的各类问题,如儿童的社会发展障碍和学习障碍;青少年各类行为问题;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离婚、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
2.社区构建、公民参与和授权
为了体现社会构建以及公民参与的趋势,社区心理学家集中于研究、开发或创造一种社区系统。这种系统一方面能够加强社区居民的社区感觉,推动其参与群体活动计划、实施的经验,另一方面能够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影响更多的居民群体,帮助他们进行社区变革并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3.理解人和文化的多样性
社区心理学家正尝试创建与文化社区中居民的合作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心理学家不仅鼓励居民参与研究设计和实施的各方面,而且试图让他们理解不同的文化群体以及这些不同文化群体所产生的各类因素。
4.社区心理学的生态学转向
社区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向是逐步建立生态化的社区。研究者凯利及其同事提出了社区心理学的四个生态学规则,即相互依存、资源的循环、适应和延续。社区心理学还对环境心理学进行了长期关注,他们都强调自然条件下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同时将其概念、理论等应用到社会行为中。此外,研究者西恩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社区心理学对物理环境的研究兴趣逐渐增加。
(四)我国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西方的社区心理学正趋于成熟,但在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直至20世纪90年代,国内才显现一些有关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个体对社区心理学的认知仍旧模糊不清。不少人认为,社区就是“居委会”的翻版。但是综合我国实际情况,社区心理学既要狭义地研究小区居民的心理服务工作以及和谐小区建设工作等问题,也要广义地研究和谐社会建立的问题。因此,我国的社区心理学重点关注个体问题行为的预防以及个体社会能力的促进,同时提供社区的生活水准,建立和谐文明社会。
我国心理学者对社区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一是社区与青少年发展。考察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社会态度以及家庭因素中家庭软环境(家庭关系和家教方式)之间的关系。在保护青少年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社区预防与矫正使社区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二是社区老年人的研究。考察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社区集体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三是其他社区人群的研究,特殊女性(更年期妇女、离异女性)、亚健康人群、残疾人群、外来人群等。
二、对当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挑战
(一)方法论的挑战
社区心理学为当代教育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多元化、生态化的理论视角。随着社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兴起,教育学者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研究,将原有的方法论进行改进,并从另一角度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充分体现了取向多维、方法多元、立场多重、观点多样、研究环境生态化的宗旨。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文过程,而教育心理学面对的是情感丰富、有情感体验的人,因此量化研究与实验方法必然导致教育情境的局限。社区心理学以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生活环境生态化作为研究目标,在方法上给当代教育心理学家提供了另一种研究决策。
(二)对研究内容的挑战
社区心理学是一门建立在众多相关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开放,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区分什么不是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而不是什么是社区心理学的。尽管这门学科的科学地位已经得到承认,但其具体研究领域仍在不断发展,相关内容界定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很可能与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有部分重叠。同时,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对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有一定作用,例如在对青少年教育的一些观点方面,社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能对经典的教育学原理发起了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2]陈良,张大均.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7,(5).
[3]曹智荣.国外青少年社区心理健康促进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2).
[4]冯增俊.美国社区心理学概述[J].心理学动态,1989,(2).
[5]王广新.西方现代社区心理学述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6]金庆英.社区心理学研究综述[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6).
[7]于华林,杨毅.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述评[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8]佐斌.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1).
[9]张骞,张大均.当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问题与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2).
篇5
关键词:文化定型;成因;解析
一、文化定势概述
文化定势是一种对自我的维护,它将我们个人的价值观念投射于整个世界,因此各类定型中都融入了许多的个人情感因素,进而影响我们对所接触的群体所持的态度和情感。[7]。当我们看待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从年龄、性别、职业、地区、民族等方面对其进行归类,并根据已有的关于这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作为评价和判断他人个性的依据。
应该承认,“定势”有时是人们认识某一对象的捷径,不失为人的一种智慧的表现,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某一类人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生活、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准,容易产生许多共同特征[6]。但是,由于他们各自具体生活经验多少有些差异,从而导致彼此都有其个性,而且这种个性有的相距很远,甚至截然相反。所以,用“定势”看待人,往往看不到人的复杂性,以至对人的行为品质作出错误的评价与判断。造成这种偏见存在于人们的头脑里,有其认识方面的根源。
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prejudice)通常被理解为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对某个社会群体产生偏见,就会倾向于用特殊的(通常是消极的)方式来评价其成员,而对该成员的具体情况和表现只给子很少的关注或根本不关注。因此,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偏见可以被定义为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一种不公正态度,它是一种事先或预先就有的判断[4]。例如,Bourne认为偏见是一种态度,就有的判断,因而也是感情、看法和行为倾向的组合,是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 Allenson认为偏见是不正确的看法与态度。他还认为,对错误态度的肯定或偏爱也属于偏见,只不过人们一般讨论的是具有否定倾向的偏见 [8] 。实际上,偏见是普遍的分类(定势的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偏见的不可避免性的基本观点是,只要定势存在,偏见就会存在。此观点表明,定势是自动地(或启发式地)应用到该定势群体的成员中的。从本质上讲,一种定势的知识与对该群体的偏见是等价的。
在与本文化群体成员交流时,个体在与本文化群体的外的其他的文化群体交际时感情脆弱的多。这是因为同一文化群体内部,成员进行交流时,使用习惯性的交流言语和交流风格。然而在与群体交流时,这些习惯性的言语和交流风格似乎不在起作用。更进一步而言,由于文化陌生人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规约和准备,他们经常会使用定势以加强文化陌生人行为的预先判断。然而,一些定势几乎是事实,还有许多对群体产生的定势是不准确的,并且会由此产生跨群体之间的误解和偏见。
二、研究方法
本论文通过向某医科大学中国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开展访谈,了解其对该校南亚留学生学习、生活、行为举止及其所属文化类别等的态度和看法。问卷的发放和收集也由该校学生完成,问卷共发放9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3份。
三、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结果的综合性评析
目前该医科大学有南亚留学生200多人。其文化、生活方式与中国主流文化截然不同,饮食、衣着、娱乐、 体育等一些与中国文化习俗相悖。服装上,部分南亚男留学生的传统着传统服装,下身的是托蒂,垂至膝盖甚至脚面。女生大部分穿的服装是“纱丽”。他们喜欢佩戴各种各样的首饰,如发饰、耳饰、鼻饰、项链等,大多为金、银或宝石制品。在饮食方面,主要是谷物、面包、辛辣咖喱饭,用餐通常用手抓饭。日常娱乐活动,他们喜欢享受生活,踢足球,席地而坐喝啤酒,喜欢吵闹的环境。生活懒散,有些身上有很重的体味,这些方面使得其在主流文化中更容易引起定势。
针对中国学生与学校南亚留学生群体的交流频次,在所有测试者中,67名选择“从没有和他们交谈过”;10名同学选择“在英语角等其他地方交谈过”;6名同学选择了“有朋友并且经常聊天”。这充分说明受试者与外国留学生接触少,对其文化十分陌生。笔者在访问过程中得知,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比较黑,看着不舒服,体味等主观原因,大多数中国学生不大愿意与南亚留学生开展交流。
四、定势的来源以及形成过程
社会学家认为,定势是社会化的结果,是在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来源于社会传统和规范。心理学家认为,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过于复杂,任何人都不可能对世界上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一一地亲自体验。因此定势是人们在一个博大的世界中求生的应对措施[2]。本文作者拟从情感和认知角度对偏见的成因进行解释与细致分析。
偏见的来源大致有三类,一类是社会来源,另一类是情感、情绪方面的原因,三是认知原因。引起定势的第一个原因是标准社会思维加工(The normal thinking procrsses)。人类大脑是在“类别”概念帮助下进行思考。“类别”的形成是人们做出处正常的预先判断的基础。这一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大脑想要处理日常生活中纷繁缤纷的现象就必须对它们进行归类,然后尽可能把相似的事物和现象归类,并且继续吸收其他的相似的现象。这常常是偏见的重要来源之一[1]。例如: 一个人有着黑褐色的皮肤,那么一个黑人的形象首先充斥了大脑。
通过访谈结果发现,中国学生习惯性地将南亚留学生群体成为“老外”或“黑人”等。这种偏见性的称呼表明了南亚学生在其大脑中形成的印象。社会分类是人脑认知的一个基本性质。它可以让我们迅速有效地处理纷繁复杂的现象;同时。它也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功能……人脑的分类组织系统高度反映了人类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这导致了对其他群体处成员行为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却与异族定势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客观对象的分类使我们夸大了群体内的一致性以及群体间的差异性。只是由于归类的原因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群体内成员看成有更多的一致性,而群体间则有更大的差异性。 所以“当我们看自己种族的成员时会觉得个个都是有特点的,因而比较容易识别,但是对于另一个种族的成员,你就会觉得个个都是一样的,要识别他们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引起偏见的第二个认知原因涉及到刺激的特性,如果是有特色的刺激往往引起我们的注意,对它所形成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在对人的认知过程中,有特色的个体也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其特征可能会引起我们对这一类人的好与坏的品质或特性的一种夸人的知觉。 对某一事物的过分注意,往往会导致在两个变量之间产生错误的相关[5]。例如某个有特征的人出现,与另一件事情的发生并没有联系,但由于我们对该人的特别注意使我们认为该人与该事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
偏见的第三个认知来源是基本归因错误。根据Taij(1981)等学者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内部团体的偏爱,而对丑化外部团体,从而以提高个体和社会的认同(Brewer and Miller 1996)。当解释外群体负面表现时,内群体(in-group)倾向于夸大外群体(out-group)的负面的性格特征影响,而忽略环境因素;而当内群体负面行为发生时,内群体则归因于正当的情景因素。偏见源于解释外群体的行为时,总是采用否定原则,因为人们注意到的消极信息总是多于积极方面的信息。
这一归因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如访谈问题所示“用几个词语来形容本校南亚留学生”。在接受访谈的学生中,出现字眼频率最高(93% (共83人))的是:野蛮,懒散,粗鲁。几乎没有正面评价,在这些评价中,几乎都指是全体南亚留学生,显然,中国学生的评价虽然基于客观事实,但却以偏概全。这也说明,中国学生过分关注其消极行为,夸大其负面影响,从而不能或者很少关注他们积极的行为。这也是偏见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原因分别用于解释内群体和外群体的积极和消极行为。我们总是倾向于用积极的性格特征来解释自己的正面形象,然而用情景原因来解释外群体的正面行为。相反,我们用情景因素来解释内群体的负面行为,用性格、本质特征来解释外群体的行为[3]。
五、结论
本文从访谈以及调查问卷中得出中国学生对南亚留学生存有的定势,并且尝试着从认知的角度对其形成的原因做了探讨性的解释。作者对于如何消除该类定势提出了建议:第一,中国学生应正视自己的偏见或者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看待南亚留学生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并做出客观的评价; 第二,我们应该在平时的交流过程中去检验我们所产生了的定势,并对错误定势做出调整或摈弃;第三,我们应该对跨群体间的复杂性加深理解,由于个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必要对南亚留学生群体进行再分类,加深对其个体成员了解,同时有意识的去用友好的、客观的语言去评价他们的行为;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彼此间的交流,由于文化的历史条件的差异,我们接受不同种族文化,而不应该夸大种族间的不同点,而忘记了作为人类的共同点。
参考文献
[1] Samovar LA, PorterRE&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 [M]. 北京: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 2000.
[2] S.E.Taylor, L.A. Peplau, D.O. Sears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82-211.
[3] Stella Ting-Toomey, 跨文化间的交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145-171.
[4] 蔡浩. 社会认识偏见及其对策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1,(4):89-93.
[5]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篇6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因此,大学英语教学除了注重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之外,尤其注重语言输出的技能,更需加强英语的实用性和交际性,并需和学生专业英语相结合,使之掌握与其专业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ESP)。大学英语教学中更需重视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能力培养为取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一、概述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从未停止过改革的步伐,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尖锐挑战。在观念上,教师都接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很多仍然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单词、讲课文,学生边听边记,教师代替学生的阅读行为,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体和主导者,学生仍然处于从属和受支配地位。问题的成因包括多方面:一是学生主动性太差,课前准备工作不能完成;二是学生基础相差悬殊,很难把握课堂活动进程;三是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的组织安排。另外,学生数量太多,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仍为传统的注重词、句、语法的讲授和准确的字面翻译等语言表达形式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标准的语言知识。缺乏注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较强的交际能力和较好的应变能力。传统课堂中,学生处于竞争机制之中。“优等”成绩相对于“劣等”成绩而存在。一个学生的成功需要以其他学生的失败为代价。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叫做negative interdependence(具有负面意义的相互依赖)。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习英语,可以避免这种不利因素。因为在合作小组中,每一个学生的收获都是整个小组的收获,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都是对小组的贡献。一个小组的成绩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所以合作学习有助于引导其互相尊重,鼓励学生民主平等,互相支持和优势互补,竞争与合作。从二语习得的角度,语言输入、输出和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合作学习有效结合了这三个环节。合作学促进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机制,激发学习动机;合作学习注重语言输出,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在降低课堂焦虑,增强学习者自信,促进团队合作方面和发展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增强跨文化意识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二、合作学习的要素
我国合作学习领域著名学者王坦从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景观和评价观等六个方面对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认为:“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模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2]Brown & Ciuffetelli Parker(2009)and Siltala(2010)认为合作学习的5个基本要素包括:[3][4][5]
1.积极互赖。学生必须充分参与,尽心努力;每个小组成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个人和整个小组的学习负责。方法包括:(1)建立小组认同;(2)建立学习目标(只有每个小组成员均学会,小组目标才算实现);(3)建立报酬系统(小组成员得到相同的报酬或达到某标准可为小组加分);(4)建立互补或相互关联的角色(分配工作);(5)建立必要的资源(提供部分或小组共享资源);(6)安排任务。
2.面对面互动。小组成员彼此交流学习内容,并协助他人理解和完成任务,使每个人都能推动他人成功。方法:(1)互相帮助;(2)交换使用资源与信息;(3)有效处理信息;(4)挑战彼此的推理与结论;(5)相互鼓励;(6)相互信赖;(7)为小组共同利益而奋斗;(8)有效处理焦虑与紧张;(9)提供回馈,也接受别人的回馈;(10)相互影响彼此的推理和行为。
3.个人和小组责任。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掌握学习内容,每一个人都必须尽职尽责,不能“搭便车”,要求每个学生都承担并完成一定的任务。要点是:(1)评价每一学生的学习情形,判断小组学习成功状况,并将结果回馈给小组成员,让成员感受到自己和其他人学习成功的重要性,也知道谁需要支持、鼓励和协助。(2)注意小组成员的个别贡献,以确保每一成员都尽一己之力。(3)学习小组不宜太大,以让成员能负较大责任。(4)如无法评价每一学生,可采随机抽测方式。(5)组内可安排检查员,负责检查成员的学习状况。
4.社交技能。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交技能,包括领导和决策,彼此信任,有效沟通和冲突管理能力。
5.团组历程。分析小组目标实现程度,并检讨小组运作状况和功能发挥程度。每个小组都必须经常性评估其学习效果,发现问题,积极完善。
三、合作学习的具体组织策略
篇7
关键词:态度;旅游阶段;旅游发展
一、研究的现状和研究意义
关于旅游态度的研究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达到的共同认识是:旅游者的态度是其旅游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旅游企业应该随时注意调控旅游者对本企业及其旅游旅游产品的态度。这篇文章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心理学家凯尔曼(Kelman)提出态度的形成的三阶段说,即服从,同化和内化阶段,将旅游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旅游准备阶段,旅游进行阶段,旅游结束后阶段,从这三个阶段能够全面,准确的分析旅游态度以及其和旅游行为的关系。从而为旅游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旅游态度。
态度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的所有行为都有密切的关系。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的中介因素。美国的Allport (阿尔波特)认为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最突出,最不可忽视的概念。埃舍认为态度或许在社会心理学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态度的概念能概括为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态度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人、事件、物、团体、制度以及代表具体事物的观念等。而旅游态度一般包括旅游认知、旅游情感和旅游意向三种成分。
(二)态度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态度形成的过程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而一旦形成之后,就比较稳定,比较长久,并且不轻易改变。例如,某厂由于管理不善而利润减少,在职工中就形成了“总是搞不好了”的思想,这种思想反映了对该厂前途抱消极、悲观的持久性态度。当然在态度形成的初期,引进新的经验和科技方法,可能促使态度的改变。因此,在对职工的管理过程中,对职工的某种不正确的态度,要及时加以引导、教育。否则,当不正确的态度形成并稳定后,再进行教育,就困难得多了。但是态度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态度这种主观的感受是会在不同阶段和条件下发生改变的。
(三)旅游态度形成的过程。
针对一具体的事物的态度,美国心理学家凯尔曼(Kelman)于1958年提出态度的形成的三阶段说。一是服从阶段。服从指人们为了获得物质和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二是同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自愿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的一致。三是内化阶段。它是指个体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个阶段,态度才是稳定的,才是真正成了个人的内在心理特征。
三、研究分析
旅游者在不同的旅游阶段受到主客观因素的改变因而旅游态度会发生变化,了解在不同的阶段的旅游心理需要,使用各种方法来改变旅游者的态度,使其向极端肯定的态度转变。
(一)旅游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其实不是十分了解,那么对它的态度更是不可能自身增长出来。如果旅游企业在营销策划时能做到一些给予旅游者一些实惠,如机票打折,特殊旅游路线安排,免费赠品等等。或者有书刊介绍,朋友绘声绘色的描述,众口皆碑的信誉和知名度,那么就有可能吸引旅游者前往,哪怕开始并没有出游的打算,但是受到这些好处的诱惑是有可能产生出游行为的。这就是态度的服从阶段,处于此阶段的旅游态度,是在“压力”的推动下,而不是心甘情愿产生的行为倾向,带有很强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是非常不稳定的一个阶段。如果这些好处消失或有相关负面的消息都有可能使旅游者产生消极的 旅游态度,从而打消出游的念头。
另外,一些顾客在接收到这些外部刺激的时候,会自觉地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需求,当发现这些信息与自己的需求倾向产生共振的时候,那么就会加强对该旅游地的正面态度,这往往预示着旅游行为要发生。这就是所说的同化阶段的旅游态度。当然,若没有产生共鸣,说明这部分游客不是这个企业的细分市场,但如果企业有条件,可以挖掘出能够真正吸引这部分游客的条件。处于同化阶段的旅游态度,已从被迫接受转入自觉接受,但还没有同自己全部的态度体系相融合,其态度也不是那么稳定的。因此旅游企业或旅游从业人员应该在旅游态度的未固定化,使用各种方法来使旅游者形成积极地肯定的态度,最终产生旅游行为。
通过下面的概念模型图来描述这两个过程:
(二)旅游进行阶段
当游客离家以在旅游目的地访问为核心,并且在访问过程中由各种有形和无形因素的集成而成所构成的旅游经历过程就是旅游进行阶段。此阶段是旅游活动的重点,阶段;也是旅游者的旅游态度由朦胧,期待到具体的阶段;游客经历的一切都会深刻的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态度。因此,把此阶段影响旅游态度的因素列表如下:
游客亲身在旅游目的地体验时,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最终形成的态度是最重要,最稳定的。它是指个体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观点,新思想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部分。如果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失望,与之前的期待有较大差距的话,那么形成的消极影响是需要旅游经营者付出很多的代价的。相反,如果经过这个阶段游客产生的是积极肯定的态度,那么,这部分游客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回头客,为提高旅游企业市场占有率做的贡献是不可小觑的。因此在这个阶段,企业经营者要花更多的精力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使游客的期待成为现实,满足游客需求。
(三)旅游结束后阶段
这个阶段,旅游者很自然地对旅游全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此过程做出满意或不满意的判断。如果旅游者旅途顺利,这一回忆就会使旅游者再次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形成极端肯定的旅游态度。这时,旅游经营者做好售后服务,进一步维系好与旅游者的关系,不需要更多的成本就能吸引游客再次发生旅游行为。
通过下面的概念模型图来描述上面的两个阶段:
四、总结
将旅游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旅游准备阶段,旅游进行阶段,旅游结束后阶段。在旅游准备阶段,通过分析服从和同化阶段的旅游态度的形成过程,了解这个阶段的态度所具备的特点,我们发现这个阶段的态度是很不稳定的,因此旅游经营者需要在旅游准备阶段做大量的工作使得使旅游者持有的否定态度向肯定的态度转变,肯定的态度向极端肯定的态度转变,已经形成的极端肯定的态度保持动态稳定。而在旅游进行阶段所形成的旅游态度是最稳定的,即内化阶段的旅游态度是最稳定的,并且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因此要求旅游经营者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拿出百分百的诚意为游客提供服务。总而言之,旅游经营者通过认真分析旅游态度形成的过程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李天元主编:《 旅游学概论 》,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2008:120-125。
[2]林南枝、陶汉军主编:《旅游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84-88。
[3]李昕、李晴主编:《旅游心理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0-92。
[4]沈祖祥:《旅游心理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83-93.
篇8
关键词: 文科大学生 就业问题 自我同一性 解决途径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成为就业问题中的“大问题”。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急剧上升,大学教育逐步褪去了精英教育的光环,同时随着社会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特别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尖锐,而与理工科大学生相比,文科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如何正确对待当前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探究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1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文科主要是研究人类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的科学,大学文科专业设置主要有: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外国语言与文学、新闻传播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等。我对我院198名2010届文科毕业生做了一次调查(包括中文专业、英语专业、旅游专业、广告专业四个专业),调查结果显示,有近90%的学生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工作不好找,其中50%成以上的学生赞同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1.2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结合文科专业和文科大学生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
1.2.1体制的转变和改革。过去文科生的毕业去向大多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制、事业单位改革,这些部门对大学生的新增需求越来越少,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现在已经形成了供远大于求的局面。同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对理工科的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文科大学生就业较难。
1.2.2文科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各个高校都不断增加专业,与理工学科,相比文科专业建设投入较小,因此许多高校一哄而上,专业设置不规范,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文科专业80%以上的课程趋同,因而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同质性,加剧了文科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同时也减弱了文科大学生的不可替代性。我对我院198名2010届文科毕业生(包括中文、旅游、英语三个专业)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40%成的学生表示是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工作的,其中主要是旅游和英语学科这两个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的学生。
1.2.3文科大学生中女生的比例较高,在就业时性别歧视严重。我院为文科院系,包含中文、旅游、英语三个专业,在198名毕业生中,男生所占人数不到30%。江苏省妇联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进行的专题调研显示,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而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0%。
1.2.4文科大学生的自身综合能力有待提高。“麦可斯―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毕业生亟待改进的基本工作能力依次为管理能力、动手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等。而这些对文科大学生而言,更是至关重要和必须具备的素质。根据招聘单位反馈:绝大部分文科大学生缺乏实际意义上的实践经验,他们既不具备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或专业能力,又缺乏工作经验,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对应届文科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不断减少。
2.提升自我同一性,促进文科大学生就业
正如前文所说,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既有社会需求减少等一些客观原因,又有文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等主观原因。目前最有效地解决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方法是从文科大学生自身入手,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最重要的是个体在明确自我的情况下,不断追求自我的发展。因此,促进文科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文科大学生就业。
2.1自我同一性的内涵。
埃里克森从发展心理学和发展社会学角度,于1963年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此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自我同一性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现象,也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1)最基本的层面,即ego-identity,此层面的自我同一性为自我综合和个人性格的连续性,指儿童期自居作用的私下或无意识的综合的基本信念;(2)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即自我(self)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个体表现出的一套目标、价值观和信念;(3)社会同一性(social identity),即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团体的归属感。
2.2文科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研究。
一项针对文科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的调查显示表明:文科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在年级间存在差异,大一年级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呈上升态势,因为大一阶段新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迅速地整合和完善高中时代的自我;大二、大三年级出现复杂变化――先下降后上升,这个阶段表明学生正在调整自己,审视自我以适应新的环境,重新达到自我平衡;大四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此时正处于转折的关键时期,面临就业、考研压力。同时调查数据也显示就业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大四年级这一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文科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助于其就业。
2.3促进自我同一性发展,促进文科大学生就业。
我针对我院毕业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对就业的了解主要来自学院组织的有关就业的讲座和相关就业指导课程,但是自己以后应该怎样发展目标不明确,很多时候出现随大流的情况。正如上文所说,只有从自身出发,明确自我,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文科大学生才能应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此我考虑采取系统就业指导课程和团体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文科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以促进文科大学生就业。
团体心理咨询有传统心理咨询所无可代替的优势,在学校心理健康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被许多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所证实。为了证明就业指导课程和团体心理咨询的相结合对文科大学生就业促进的作用,我对其进行了验证。首先从参加就业指导课程的同学中随机选取数名自愿者,经过初测和面谈情况,筛选6名适合团体心理咨询的学生作为被试。对所有被试进行就业效能量表的测验,同时采用观察法和自我表述法,把被试在咨询过程中的作业及咨询结束后的个人总结、自我评价表作为评价咨询效果的方法。正如上文所说,与自我同一性有密切相关的概念有很多,其中自我概念与自我同一性更是有紧密的联系,可以说自我同一性是自我概念的高级成熟的形式,它标志着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因此根据被试所具有的共性,即自我概念偏低,实验方案设计为6个主题活动:我是谁、自信训练、他人眼中的我、人际交往训练、自我探索、我的发展(结束)。此次团体心理咨询主要目标是改善自我概念。整个咨询为期6周,每周1次活动,每次活动为90分左右。
咨询结束时,对所有被试进行第二次测验,结果显示接受团体心理咨询之后平均分为3.3,显著高于测试前的2.34分。同时被试的总结和体会也显示,被试“可以更客观更清楚地分析自己,评价自己;更加自信,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人际交往更加积极主动,自我更加明确,发展目标更加明确”。
目前文科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只有从文科大学生自身出发,不断提高其自我同一性,促进文科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提升,才能进一步缓解文科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参考文献:
[1]邬大光,俞俏燕.单科类高校专业为何普遍趋同[N].中国教育报,2006,(15).
[2]茆汉成,王欣.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M].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7.
[3]杨学新,李小丽,李小刚.我国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以河北省文科大学生为例[M].教育理论和实践,2009,(29).
[4]郭金山,车博文.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M].心理科学,2004,27,(5).
[5]王书.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概述[M].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0.12.
篇9
【关键词】技工院校;心理健康;德育教育;心理咨询
目前技工院校学生大都为15~20岁的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生理发育快、心理状态不稳定、感情用事、缺乏深思等青春期特定的心理特征。作为我国劳动大军的重要后备力量,培养造就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索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有效途径,已成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环节。
一、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现状概述
技工院校学生来源层次复杂,素质千差万别,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差异无法一概而论,但可以归纳具有普遍性的不良心理状态,如下:
(一)逆反心理
初中生起点的学生逆反心理明显,具体表现为对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具有逆反情绪,或采取一种较为强烈的对抗态度,或采取一种无动于衷的冷淡态度。
(二)失落心理
有些学生本来极其希望上高中或大学,但由于成绩和家庭经济等原因,非自愿地选择了技工院校,感觉受到了社会的抛弃,由此而产生悲观的情绪,滋生失落心理。当然也有些学生是由于遇到其它挫折,内心受到压抑,因而产生失落心理,成为迷茫一族。
(三)自卑心理
青少年一方面具有很强的攀比心理,另一方面又不具备相应的调控心理,于是种种挫折、失败和逆境带来诸如沮丧、忧郁、苦闷等情绪反应,久而久之,形成自卑心理,缺乏进取的动力。
(四)职业心理障碍
技工院校学生就业面向企业生产或商业服务一线,主要是技能性岗位。这些岗位的工作强度相对较大,工作质量要求较高,工作流动性也较强,因此在部分学生身上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或逃避心理,铸成职业心理障碍。
二、探索技工院校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面对复杂的不良心理问题,单一的教育手段注定是不能奏效的。笔者认为,学校必须采取多种互补的手段,锻造出健康心理素质培养的“组合拳”,实现全方位出击,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培养效果。
(一)以日常德育工作为载体,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德育教育说白了就是人心的教育,与心理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首当其冲要针对技工院校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心理健康的有关规律,帮助学生走出自卑、失落的阴影,树立信心,端正学业思想;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与疏导,只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顺利开展,并取得应有的效果。
当然,对于技工院校而言,德育工作具有“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四位一体的网络结构,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我们需要积极搭建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实践教育载体,如重大时事、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宣传橱窗、广播网络、社区活动、企业实习等;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德育实施方法途径,如德育案例、主题班会、学生座谈、专题讲座、日常行为规范等;灌输和渗透内容新颖的德育教育内容,如安全法制、创业励志、心理健康、国学经典、现代思潮、企业文化等,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平台,普遍提高学生心理调节能力,提升心理素质
目前技工院校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通常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以青少年和青年心理学为主线,以职业教育为特点,渗透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新体系,向学生传授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和自我心理减压方法等。事实证明,通过教学,可以有效解除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方面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使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显著的提升。平心而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可以释放更大的能量:一是需要及时更新内容,让内容与时俱进;二是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多媒体等;三是需要培养专职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等。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以心理咨询工作为抓手,化解学生心理顽疾
当前对技工院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诸多认识误区:一是误认为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学校无法承担这样的责任,应由医院的心理医生才能承担;二是误认为德育工作可以代替心理咨询工作,将德育工作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认为没有必要专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事实上,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不仅仅是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心理交流与疏导的学生。高度重视与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是学校引导人才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大使命,责无旁贷。为此,技工院校尚需在以下两方面努力:
第一,建设并完善心理咨询专门机构和场所。如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必要的办公场地和设施设备等,为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和广大学生接受心理咨询提供必要的安全环境以及营造宜人的和谐氛围。
第二,加快并加大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培养。学校缺乏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有效的心理咨询工作就无从谈起。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培养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而且要立足于自身培养,还要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的执业资格考试,这是走出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开展不力或效果不佳困境的关键。
总之,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认识,多管齐下,才能走出健康心理教育的困境,取得健康心理素质培养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明骏.技工学校大德育教育模式之我见[J].广西劳动保障,2010(4-5):53-55.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孤独感 网络依赖 沉浸体验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199-01
1 孤独感概述
1.1 孤独感概念界定及分类
“孤独”这一术语最早起源于医学领域, “孤独”被视为情绪问题。继而,研究者将“孤独” 引入社会心理学的范畴。PePlau(1982)认为,当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存在数量不足或质量低下时,会出现不愉快的体验,即孤独感[1]。Poriman(1982)提出,当个体渴望的社交关系与现实中的存在差异时,也会体验到孤独[2]。
Weiss(1973)从孤独感产生的原因角度将其划分为情感孤独和社会孤独,他认为,当人们缺乏亲密感,或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情感孤独;社会孤独产生的原因是个体与周围同事、朋友相处不和睦,或缺乏社会融合提供的社会关系[3]。朱自贤(1989)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否的角度出发,将孤独分为主动孤独和被动孤独,他认为,主动孤独通常与宗教皈依有关,个体为了满足一定的文化要求,刻意追求心理上的隔离状态;而被动孤独则是个体希望与他人接近,但却被迫与他人隔离,这种强烈的渴望由于某些社会因素而得不到满足[4]。频繁地使用网络会导致个体产生孤独感;孤独个体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从而产生网络依赖倾向;孤独感与互联网的使用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京邮电大学各专业的本科生中,选取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的本科生作为研究被试,共发放问卷450份,剔除无效问卷,剩余有效问卷345份。其中男生170人,女生175人;一年级114人,二年级104人,三年级69人,四年级58人;文科生56人,理科生104人,工科生185人;农村生源154人,城镇生源90人,城市生源101人。
2.2 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统计调查问卷,Russell编制的UCLA孤独量感表,白羽教授和樊富珉教授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量表》,杨胤甲(2006)编制的流畅经验量表。
2.3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对采集到的问卷进行编号,对有效数据进行整理、录入及处理,所用到统计方法有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孤独感总体情况分析
该校大学生UCLA孤独量表得分的最低分22分,最高分66分,平均分数42.73,标准差为7.86。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孤独感,其中,148人处于低等或中等孤独的水平,68人体验到孤独或严重孤独,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中等孤独或严重孤独的水平。
3.2 大学生孤独感水平与网络依赖、网络沉浸体验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对被试的孤独感量表得分与网络依赖量表总分做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336,显著性水平(Sig.)为0.000。可见,个体孤独感水平越高,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深。
3.3 大学生孤独感水平
本研究对被试的孤独感量表得分与互联网沉浸体验量表得分做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016,显著性水平(Sig.)为0.763;该表说明,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与其互联网沉浸体验存在负相关。当个体获得较高的互联网沉浸体验时,其孤独感水平会相应缓解。
3.4 大学生网络依赖和互联网沉浸体验对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以网络依赖、互联网沉浸体验为自变量,以孤独感状况为因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24.816,P
4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该校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孤独感,高孤独感群体的比例高达19.7%。该结果与骆光林(1999)、孟晋(2002)的结论相一致[5,6]。大学生的孤独感问题应成为当代高校重点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
研究显示,网络依赖群体大学生的孤独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使用互联网的学生。王滨(2006)、张志松(2011)认为,网络成瘾倾向者比无网络成瘾倾向者更易形成孤独感,大学生网络成瘾和孤独感相关显著[7,8]。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无限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对缤纷多彩的网络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减少大学生与现实社会接触的机会,语言表达能力越发拙劣,人际交往范围变窄,从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导致个体产生更深的孤独感;而原本就孤独的个体,由于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则更倾向于选择网络社交等功能寻求个人情绪上的发泄,长久如此不仅会出现网络依赖倾向,还会加重个体自身的孤独感,最终产生恶性循环。
同时,研究以孤独感为因变量,网络依赖和互联网沉浸体验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两个自变量全部进入回归方程,网络依赖第一个进入回归方程,其次是互联网沉浸体验。该结果说明,网络依赖和互联网沉浸体验能够很好的预测大学生的孤独感
5 结论
1.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孤独感,部分学生孤独感水平偏高。
2.大学生孤独感水平与网络依赖显著正相关,与互联网沉浸体验负相关。
3.大学生网络依赖与互联网沉浸体验可以联合预测大学生孤独感。
参考文献
[1] Peplau L.A, & Perlman D. Perspectives on Loneliness. Loneliness: 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herapy [J]. New York: Wiley, 1982,1:18.
[2] 赵晨.大学生孤独感与社交能力、气质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3] Weiss R.S. Lonelines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Cambridge Massachusetts[M]. The MIT Press,1973,1:134.
[4] 朱自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53.
[5] 骆光林, 阮俊华, 楼成礼.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3:112-115.
[6] 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2):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