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0: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14-02
当前有学者产生了这样的担忧“许多来自农村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原本并不具有现代政治意义的‘民族意识’,但是当他们在民族院校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之后,民族意识开始萌现并不断强化。”
本次调查为了真实了解客观情况,特选择西南民族大学作为研究样本。选择西南民族大学是因为西南民族大学有在校学生近2.5万人,少数民族学生占有较大比例,加之学校地理位置靠近少数民族地区,即具有代表性,也具有重要性。
一、研究思路
为测量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我们首先需要对于民族意识的概念进行界分。在哲学体系中,经典作家都曾论述过意识问题,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他们把“社会意识”这一概念明确地作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来使用,指出:“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定义是对复杂意识问题的哲学概括。
具体到民族意识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学者们的论述大体都是把意识的定义套用在民族这个对象上。王希恩教授认为“民族意识是民族社会存在的反映,笼统地讲,此话无可非议,但如果以此为民族意识定义,则显然过于宽泛,过于沉重了。譬如给一个三岁的小孩穿一件三十岁大人的衣服,他撑不起来,也难以承受。”民族意识“是一种具体化的心理现象,它包容于总的意识、精神活动之中,却又反映的是民族心理的特殊内容~,因此他倾向于在心理学范畴内使用意识定义,他采用列举法来界定民族意识,认为民族意识包含社会成员对于自己民族归宿的感悟和对于自己民族利益的感悟两大部分。
笔者赞同王教授采用列举法来界定民族意识的做法,只稍作调整的是,笔者将王教授认为与民族归属意识重合的民族边界意识单独列出来,认为民族意识包含民族归属意识、民族利益意识和民族边界意识。
二、调查过程
鉴于以往对于民族意识的研究大多是采用定性分析,概念逻辑推理的方法,笔者尝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辅助以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宏观层次的研究以外寻求个体层次的探讨,以期能以不同的视角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调查小组在西南民族大学在校学生中投放问卷200份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5份,考虑2.5万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不足50%,现回收175份问卷,抽样比例超过1%。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抽样。
三、结果分析
(一)民族归属意识
王希恩教授将民族认同即对民族归属的感悟视为民族意识的第一个组成部分,熊锡元教授也认为民族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但如何建立起这样的归属,这种归属意识如何表现出来?
对于民族归属的讨论实际上又涉及到对于民族这一认同主体的界定。斯大林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只有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算是一个民族旧按此观点,民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民族成员对于民族的归属感就是建立在对于民族特征的认同上。我们的调查也表明人们确定族属的标准主要还是一些客观的民族特征。
我们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判断同属一个民族的标准以民族语言、民族风俗、共同地域等客观特征为主(占62%)。因此笔者选择把对于各个民族特征的认知感悟作为测量民族归属意识强弱的指标,一个人对于民族各特征若做出积极地评价,我们就可以视为其对于民族的归属感很强。
表1我们直接测量他们的民族归属感,发现他们对于自己的民族归属感很强,这两组数据之间是符合的,我们可以判断民族类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归属意识很强。
(二)民族利益意识
“没有共同利益的群体是不存在的,而有共同利益却又不能觉悟的群体却是很难表现自己作为群体存在的”。在谈论民族意识时仅仅等同于民族认同,而不去考虑民族利益意识,那么民族对立、抗争、冲突等现象的解释就显得困难。王希恩和熊锡元教授都主张把民族利益意识作为民族意识的第二个部分。
熊锡元教授认为除了民族认同意识以外,民族意识还包括“在国家生活中,在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兴衰荣辱、权利与得失、利害与安危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强调民族认同是基本内容,民族利益意识是核心要素。这里所定义的民族利益意识是一种宏观整体的观点,意味着民族成员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但现代社会中存在多重认同,我们具有多重不同的集体归属认同――家庭、性别、区域、职业团体,党派和族群――并且随着环境的需要可以从一种认同转向另一种认同。在此种环境下,即使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民族整体利益受损,但他仍可以选择转换认同主体,通过对于其他集体的认同来防止自己的个体利益受损。只有当人们认为自己利益与民族利益存在紧密关系时,民族利益对于他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民族利益意识应该包含两部分,一是对于个体与民族利益关系的认知,二是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只有在第一个认识很强的时候,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否则人们很容易通过转换认同主体来逃逸,而非捍卫民族的整体利益。我们在调查中对于这两个部分都进行了测量。
调查中,61.7%的学生对于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评价。表2显示89.1%的人认为国家的强大是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不会认为国家与民族之间存在对立关系,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利益意识就不会驱动学生为了民族发展,而对现有国家政权提出民族利益的诉求。
(三)民族边界意识
王希恩教授把民族意识分为民族认同和民族利益意识,认为民族边界意识不过是民族认同的重合。对此,笔者认为民族认同形成个体对于民族主体的归属,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可,并不必然形成对于非民族成员的看法,不能简单地由民族认同的情况推知其对于其他民族的态度。两种意识之间的关联性不可否认,但简单地混合起来视为一个概念却是不妥的。人群的主观认同往往由界定及维持群体边界来完成,在民族关系之中,一旦以某种主观范畴界定了民族的边缘,民族内部的人不用经常强调自己的文化内涵,反而是在民族边缘、民族特征被强调出来。因此,边缘成为观察、理解民族现象的最佳位置。民族边界具有自己的内容,民族成员对于民族边界的感悟是不容忽视的,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次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边界意识。
调查显示86.9%同学对于与其他民族同学的交往呈现一种积极态度,调查发现64.6%的同学都会在生日聚会这样的私人交际活动中邀请其他同学参加。67.3%的学生择偶时不考虑对方民族身份。由此可以断言: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并不存在明显的边界意识。
四、最终结论
针对当前学者担忧“民族院校的民族理论教学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的观点,调查组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民族院校大部分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在民族院校的特殊环境中民族归属意识确实存在强化的可能,自身较高的认知水平,与异民族的交往,民族院校教学过程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对于民族归属意识的强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篇2
【关键词】 汉族中学生;民族中学生;应付方式;心理控制源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者通过运用EPQ与16项特质性应付条目进行调查和相关分析[1],发现人格特性格内向者、易羞耻者更倾向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说明人格特质对应付方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跨情境性。还有研究显示,神经衰弱患者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低,个体在应激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较差[2],国外研究结果表明,病程和情绪稳定性对应付方式影响显著,而回避是癌症病人的有效的应对方式,屈服是癌症病人不利的应付方式[3]。马惠霞等研究发现,即将成为小学教师的中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幼师学生和其他中学生都差,较多地使用消极应付方式[4],其原因可能是对不同专业社会支持力量不一致,对本专业的认识态度不同。高山川等提出了影响个体应付特征的因素包括稳定因素和情境因素,其中稳定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应激倾向和他拥有的应付资源(生理资源、人格资源、社会支持),而情境因素则主要包括情境的客观特征和个体对情境的评价[5]。
所谓心理控制源,是指个体对强化物或后果究竟是由自己所控制还是由外部力量所控制的一种泛化预期,即对事件的后果是否取决于自己的一般信念。高内控者的泛化预期是,强化物或后果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行为或态度,而高外控者的泛化预期则为,后果主要依赖于运气、命运、机会,有影响力的人物或其他外部力量。据此推测:面对问题时,认为个人的努力对事态的结果起主要作用的内控者更可能采取主动的态度与行为,而认为自己的努力不会带来什么变化的外控者则可能表现消极。
应付方式与个体的人格特征和所处的情景有关,而内地民族中学学生由于过去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人格必然带有自身的民族文化特征,会与内地汉族中学生存在差异。当他们来到内地中学学习时,其所处的环境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研究试图探明民族中学生在异文化背景中的应付方式特征,并为民族教育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在本研究中,“控制点”的调查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对“应付方式”调查结果的分析讨论时的相关变量,在此不探讨二者内在的本质联系。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对成都市3所民族中学的346名初一至高二的民族学生(包括藏、彝、羌、回、满、蒙古、土家、布依族学生,其中藏族学生占80%)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调查表326份;同时在3所学校随机抽取初一至高二的汉族学生373人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调查表358份。
2.2 方法
2.2.1 研究工具 应用Levenson1981年编制的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内控性(I)测量了人们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能够驾驭他们自己的生活,有势力的他人(P)量表涉及了被试是否相信他人能够控制自己生活中的事件,机遇(C)量表测定了一个人对机遇可以影响他/她的生活经历与事件结果的相信程度。每一分量表包含了8个条目,整个量表共24个条目,以7分等级评定:评分从-3(很不同意)到+3(很同意),计算总分时加上24分以抵消负分,因此每个分量表的分值范围是0~48;“应付方式问卷”有6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有若干个条目,每个条目只有两个答案――“是”和“否”。计分各分量的因子分是:分量表因子分=分量表单项条目之和/分量表条目数。这6个应付因子是: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施测过程:整个问卷实测过程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集体匿名施测。发放问卷750分,收回有效问卷684份。其测验结果采用SPSS12.0数据软件包处理。
2.2.2 访谈法 以生活事件量表中的5个维度(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罚、丧失和健康)为访谈问题的内容,对学校科任老师和生活指导老师和汉族与民族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在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健康、受罚、丧失感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在这些方面遭遇挫折时常用的应对方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并用来解释测量结果。
3 结 果
3.1 汉族与民族中学生应付方式各因子上的得分 见表1。
表1可见,①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在自责因子上差异显著;民族学生比汉族学生更少的采用自责方式处理问题;②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在幻想因子上差异显著;民族学生的幻想因子得分高于汉族学生,即民族学生似乎采取更消极的应对方式处理问题;③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在合理化因子上差异显著;民族学生比汉族学生更少采用合理化的方式来处理问题;④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上都没有表现出本质差异。
3.2 民族中学生应付方式的内部结构 通过表1中应付方式各因子的平均分的大小及表2对各因子分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可知民族中学生的应付方式结构是(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排列):解决问题幻想与合理化退缩自责求助。“解决问题”和“求助”两种应对方式处于结构的两端,一是表明民族中学生的应付方式主体是积极的,但“求助”倾向不强是一个问题,因为从民族中学生来到内地中学求学而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巨大变化,不可避免会给他们带来生活与学习适应上的大量挫折,加之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独立问题解决的能力还存在缺陷,还需要成人和同伴等的社会支持网络来帮助他们提升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内心世界激烈变动的应对能力。
3.3 汉族与民族中学生心理控制倾向比较 见表3。
表3可见,①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在内控性上差异显著;民族学生比汉族学生内控性强;②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在机遇因子上差异显著;汉族学生比民族学生更相信一个人的机遇可以影响他/她的生活经历与事情结果的程度;③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在有势力他人因子上差异显著;汉族学生更相信他人能够控制影响自己。
3.4 民族学生的控制点结构 从表3中各因子分数大小和表4各因子间差异性显著检验可知,民族学生心理控制点的结构(从主要倾向到次要倾向排列)为:“机遇(C)”“内控(I)和有势力他人(P)”。
4 讨 论
4.1 “解决问题”是汉族和民族学生主要的应付方式 不管是民族中学生还是汉族中学生,他们主要的应付方式都是“问题解决”,而且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之间在倾向强度上不存在本质差异。这说明在这一应付方式上文化环境的影响较小,起码在青少年阶段是这样。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讲,“问题解决”的应付方式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年龄特征。这也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及能力发展水平一致。“问题解决”的应付方式作为主要的应付方式,不仅反映了青少年学生的独立意识,而且也反映了他们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体现了中学生对自我能力的信任。正因为如此,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在“求助”倾向上都表现得比较弱。
4.2 如何理解汉族学生与民族学生之间应付方式的差异 民族学生比汉族学生更少地采用“自责”、“合理化”的方式处理问题,但又更多地采用“幻想”的方式处理问题。从西方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来看,“合理化”是相对积极的应付方式,而“幻想”则是消极的应付方式。但这种不加分析判断的结论可能是极为错误的,它可能在此并不是一种心理机能上的差异,而仅仅是一种文化内涵上的不同。为此,我们对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汉族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的“合理化应对方式”,是自己寻找合理的现实理由来为自己的挫折行为进行辩护,如“我是不小心导致的,”“我身体不好……”;民族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的“幻想应对方式”实质上也是在为自己挫折状态寻找合理的理由,如“希望老师多与自己交流”,“想象父母经常来关心自己的生活”,“想到自己应该到宗教圣地去朝拜神佛”等。只是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民族学生离开了自己一直生活的家庭和原社会文化环境,他们寻找的这些自我保护的理由很难实际实现,长久下去就可能只会成为一种纯粹的习惯性“幻想”,并降低其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的自我效能感。对拉萨的藏族中学生的访谈调查可以证明这一预期的可能性:拉萨藏族中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也会产生许多合理化的归因,如“到寺庙去朝佛会让我心理平衡,我学习就会好”。按照我们汉族文化的理解这是一种幻想,但对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人来讲却是一种合理的理由,而且在这种想法马上就能变为行动,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信念。但到内地求学的民族学生而言,类似的想象理由却无法变为现实的行动。因此,在民族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关注、研究和理解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心理。
汉族和民族学生在应付方式上的差异可能并不是应付方式的心理机制上的差异,更多地可能只是应付方式机制所依赖的文化内容的差异。实际上民族学生在应付方式的结构上,“合理化”与“幻想”之间在趋向强度上没有本质差异,二者共处于其应付方式结构的第二个层次上。
4.3 如何理解汉族学生与民族学生之间控制点的差异 民族学生比汉族学生内控性强;而汉族学生比民族学生更相信机遇可以影响他(她)的生活经历与事情结果的程度,更相信他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活动。但我们研究发现,汉族中学生和在内地求学的民族学生其控制点结构并没有差异,都表现为:“机遇(C)”“内控(I)和有势力他人(P)”两个层次,其差异只是倾向强度上的不同。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汉族学生与民族学生在相信“机遇(C)”上只表现出0.05水平的差异,而在“内控(I)和有势力他人(P)”两个因子上却表现出小于0.01的水平,即后者的差异性更为显著。民族学生更“内控”,意味着他们更信任自己对问题的把握,而汉族学生更相信权威对自己命运的影响。我们可以从汉族文化中社会取向、关系取向和家庭中心来解释差异的原因[6];也可以单从心理品质的角度说内地中学的民族学生在人格上更独立,表现得更有力量。但实际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因为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都还未成熟,而且民族学生到内地中学的主要任务是求学,如果存在过于强烈的内控倾向,反而不利于他们在内地中学这一新的环境中为学习和生活建立新的有效的生活支持网络。而社会支持网络的缺乏必然会干扰他们的学习过程与健康心理的养成。如在我们的一个研究发现,内地民族中学的藏族学生在“人际关系、丧失和健康”上的应激量就显著高于汉族中学生[7]。作为民族教育管理者来讲,我们不能被民族学生内控心理倾向所迷惑,实际上他们在学习和社会生活别需要外部的生活支持。
5 结 论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自主学习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自从1981年Henri Holec的《自主性与外语学习》出版以来,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问题开始引起西方EFL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起,学习者自主性的研究开始成为我国外语界的研究热点。10多年来,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同时也对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最基本的问题。早在全国教育第九个五年计划提出时,自主理论的研究就已经彰显了它的重要性。在新世纪新教育标准要求下,自主学习又是什么呢?什么是自主?什么因素会影响自主性?自主学习与学生英语水平又有什么关系呢?诸如此类问题,虽已做过很多研究,但对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学生进行的实证研究是非常缺
乏的。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1.自主学习的定义
Holec将自主学习定义为“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own learning”。学生负责自己的学习,确立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展,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并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测和自我评估。因此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行为。与Holec观点一致的Dickinson把自主重心放在了学习能力上。他提出,自主学习者必然有能力去抓住学习的目的和方法,明确学习的目标,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控制学习情况及评估学习效果。美国著名的自主学习研究家Zimmerman认为:“学习者在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积极参与者时,就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者能够选择并创建学习的环境,还能从中达到最好的效果。
自主学习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自主学习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它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根据Zimmerman的定义,学生若要取得最好的学习,他们就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不可否认的是自主学习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着一定关系的。
2.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
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可简单概括为:动机、态度和学习策略。
动机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心理因素。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动机。最典型的动机类型是Gardner和Lambert提出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前者展现了学生对目标语言的极大兴趣并期待融入该社会环境,这类学习者自主能力较强,更易获得成功;后者侧重具体的学习目标,如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但有此动机的学习者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长期的学习热情。
态度也是自主学习中的重要因素。Ellis认为有着积极态度的学习者经历着成功,同时态度也随着成功更加积极;同样地,态度消极的学习者因缺少成功而变得更消极。态度对自主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为改善自主性提供了基本依据。
策略在自主学习里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充足有效的策略是成功的关键,而有意识地选择学习策略是自主的重要标志之一。很多人认为学习策略既是可见的行为又是不可见的思想活动。自主学习者主动创造一切可学习的机会,主导自己的学习。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相互促进,自主学习需要使用学习策略;而策略的使用也会反过来增强学习者自主性。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实验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研究,自主性的问卷是在徐锦芬等所采用的问卷上加以修改的,根据受试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得到更有效的数据,测试变量从32项减少到13项,由四个部分组成(a,b,c,d):a变量1-3是理解老师讲的内容;b变量4-5是学习计划和目标;c变量6-8是学习策略;d最后4个变量是自我监测和自我评估。问卷对象是我校双语教育系的135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包括男生57人,女生78人。双语即藏语和汉语,英语是他们在学校学习的第三门语言,该对象的选用具有民族地区高校中民族学生的典型性。实验发放问卷共135份,收回113份,回收率93%,其中有效问卷103份,有效率为91%,包括男生36%,女生64%。实验使用了SPSS13.0软件包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严密的分析,测量采用五点计分法5分是“完全同意”,4分是“基本同意”,3分是“说不清楚”,2分是“基本不同意”,1分是“完全不同意”。
2.实验数据分析
自主性是否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将要解决的问题。但要弄清楚每个变量的均值,首先就要了解学习者自主的总体情况,均值是数据统计中数据分析和比较的最佳体现。经实验表明:LAa均值为3.30,LAb为3.01,LAc为3.10,LAd为3.07。各部分的均值都在3左右,即“说不清楚”。最高均值是LAa(对老师课堂内容的理解)。这些说明了学习者自主性很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迫在眉睫。
在了解了自主性总体趋势的基础上,求得每个具体变量的均值则是必要的。在变量N值均为103的情况下,每个变量的均值如下:LAa1均值是3.53,LAa2是3.05,LAa3是3.17,LAb1是2.85,LAb2是2.94,LAc1是3.46,LAc2是2.85,LAc3是3.06,LAd1是2.79,LAd2是3.28,LAd3是2.95,LAd4是3.31,LAd5是2.90。在四组变量中,最高值分别为:LAa1(完全清楚老师所教内容),LAc1(课堂上主动陈述个人观点),LAd4(极少向他人学习)和LAd2(遇见英语学习中的情感障碍);而三项最低均值是:LAd1(容易找出英语学习中的错误),LAb1(制订学习计划),LAc2(借助辅助工具学习)和LAd5(注重学习方法)。
尽管有很多人对自主性和英语学习水平都分别做过大量的研究,但是就民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少有研究。在实验中,为了便于数据的分析,根据学生在大多数考试中的成绩,将受试学生分为三个部分:分数在80以上的高水平学生(level 1),分数在70-80之间的中水平学生(level 2)和低于60分的低水平学生(level 3)。具体实验数据见下表:
如上所示,高水平学生(level 1)在各组变量里均取得最高均值,而低水平学生(Level 3)得到最低均值,这意味着学生学习水平越高,自主学习能力就越强。
通过实验同时也得到了不同水平的学生与每一个自主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一,在理解老师教授内容方面,高水平学生与低水平学生及中水平和低水平学生两两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第二,就制订学习计划和目的方面而言,高水平和低水平学生、高水平和中水平学生之间分别有显著差异,但是中学平和低水平学生之间在此点上无差异。第三,高水平和中水平学生、高水平和低水平学生及中水平和低水平学生每两组之间都在学习策略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第四,高水平和低水平学生、中水平和低水平学生之间在自主测试变量的自我检测和评估上有显著差异,但高水平和中水平学生就此却无任何差异。这些结论具体体现在表二中:
3.研究的结论
自主学习变量平均值的数据阐释了自主学习的总体趋势,表一和表二也呈现了自主学习与学生英语水平的相关性。实验结论如下:
第一,受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差。学生就学习目标、英语的理解、学习策略的运用及自我监测和评估是不清楚的,学生和老师都必须加强自主意识,明确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大部分学生都能听懂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他们也一致认为大家几乎都能投入到课堂中去并跟上老师的步调。但是,他们不常会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即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很多学生表示他们能克服学习中诸如心情和情感等方面的障碍,但在制订学习计划、找出学习中的缺陷和错误、选择辅助学习的工具及使用恰当的学习策略方面是很不相同。因此,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找到解决学习中问题的方法是以后教学的一大趋势。
第三,表一的结果是对Schunk和Zimmerman表述的有力支
撑――“自主学习者是高水平学习的人”。英语成绩高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变量平均值也是最高的,相应的低水平学生获得的平均值最低。鉴于这些数据,学生们尤其是低水平的应该尽可能地提高和拓展他们英语学习的能力。
最后,表二给出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之间与自主学习的变量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高水平的学生擅长学习。他们能主动地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并充分利用自我监测和自我评估。然而,低水平的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制订计划,如何使用策略。其中,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学会监测和评估自己的方法以便从学习过程中得到反馈,从而更能抓住老师教授的内容。
了解自主学习的概念,剖析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都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必要过程和手段。在教与学的进程中,老师必须要辅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找到学习的劣势,清除学习中的障碍,积极主动地向他人学习,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只有这样,英语水平才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参考文献:
[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xford:Per-gamon,1981.
[2]Dickson,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Cambrid-
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Zimmerman,B. J. Dimensions of Academic Self-regul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ducat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4:10.
[4]徐锦芬.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4-68.
[5]Schunk,D.& and Zimmerman,B.J.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Eribaum Associates,1994:4-20.
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特殊性;对策
一、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
(一)民族心理特征决定了民族外语教学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民族心理是指特定的民族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民族精神素质和心理状态的总和。民族心理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表现在与他民族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中,就是这种心理所形成的排他性和可变性①。我国 55 个少数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其,如藏族信仰藏传佛教,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深受本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许多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家庭、社区寺院都接受了宗教教育,宗教观念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该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来自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其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深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 接触、了解西方文化的机会较少,加上他们英语学习的起点相对于汉族同学较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易对英美文化产生陌生感,这种陌生感对英语学习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双语教学方式增加了语言习得的复杂性
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校普遍采用本民族语言与汉语相结合的双语教学方式,有些地方中学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同时又增加了外语教学。以我校藏族学生为例,在城里读书的藏族学生从小学四年级或五年级才开始学习汉语,之前都是通过藏语学习其它课程。而在农村读书的藏族学生直到高中毕业,除汉语课以外,所有课程都用藏语讲授。从某种意义上讲,本民族语和汉语都是他们的母语,多种语言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认知规律、语言转换、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复杂性,学生由于不同语言的混淆势必产生学习上的障碍。
(三)语音差异的障碍
语音是语言的外壳,同意义紧密结合。表达同一个意义,各民族、各国家的读音是不一样的。如汉语的“我爱你”,藏语为啊措那嘎[a'qio'na'ga],维吾尔语为“曼斯子索以曼” [men’sizn’soyimen],英语为“I love you”。英语与汉语、藏语、维吾尔语等的生母、韵母(包括音素、音节、音位)均不相同。贺知章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时外出,老了回家,两鬓斑白了,小孩不认识了,时间跨度几十年,却唯独“乡音未改”,原因何在?就是声母或韵母难改。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自幼用本民族语言交际,形成了独特的声母和韵母发音(包括音素、音节、音位),对于他们来说,学习英语要受到两方面的干扰:一是汉语发音的干扰,二是本民族语发音的干扰,难度自然加大。
(四)英语学习的时间短,起点低,基础极不扎实
由于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较为落后,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短、起点低、基础极不扎实。以我校藏族学生为例,大部分从高中才开始学习英语,而且是以藏语为媒介语学习,三年只学了一本书。从新生的入学英语测试结果看来,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停留在初中二、三年级的水平上。
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水平的对策
(一)激励需求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需求是外语学习最基本的动机因素,如果学生没有学习需求,没有学习的愿望和目标,那么培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无从谈起。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熟练掌握英语必然成为个人生存、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另外,就我校而言,在校学生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只有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才准予毕业。需求分析可分两步走:首先,找出学习者的需求是什么?其次,把需求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如果学生难以找到除顺利拿到毕业证书以外的其它需求,教师可提供指导。
(二)及时鼓励和表扬
成就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受人尊重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不仅可以加强这种感受,而且能产生继续追求满足感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洞察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闪光点,关注和珍视后进生的进步和成绩。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成就,将之向学习“成就感”迁移。
(三)科学选用相关教材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可在学生进校时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分班、分层教学。目前,大学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方式与教材并不适用于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状况。应依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教学大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到教材选择及教学计划制订的过程中。Ellis(1986)提供的相关研究表明,当教师给予一定的自由选择题目时,语言习得便能得以加强。赋予学习者选择的权利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不仅要注意思想性,还要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少数民族学生的兴奋点。
(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交际能力
学生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将习得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因此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对培养学生成就感尤为重要。研究证明,利用自己学得的外语技能获得的信息往往给人以满足感和成就感。而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往往会产生一种驱动力,激发起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特点,为他们营造良好的交际外语语言环境,组织开展各项外语第二课堂活动,在实际交流中培养他们外语习得的成就感。
三、结论
总之,由于受方言、文化差异、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目的,培养兴趣,指点学法,课内外结合,以弥补外语环境的不足。教师只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萍.试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4).
[2]于波.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交际氛围的创设研究[J].考试周刊,2008(42).
[3]吴乾珍.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障碍及对策[J].成才之路,2008(14).
篇5
1.1思想方面。总体来看,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思想稳定,政治立场鲜明,树立了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及人生观,拥护党和国家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专心学习,安心生活,与同学相处和睦。但同时,也有少数民族学生对党的建立和发展历程不甚了解,缺乏入党意愿;少数民族同学民族意识浓厚,抱团意识较强,特别是所处大学城的环境为这种交际圈的形成和扩大提供了便利;部分学生学业落差导致缺乏信心却仍渴望被尊重;一些学生对当地采取的严格措施有不同意见、个别学生思想出现偏差等。1.2生活方面。各高校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问题,普遍建立了清真食堂或窗口,帮助学生解决饮食问题。各高校普遍采用混编住宿、混编班级,各民族同学同学习、同娱乐。少数民族学生中不少是家庭经济有困难的,除了国家助学金、励志助学金、冬令帮困等常规补助外,各高校还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向少数民族学生发放伙食补贴、特殊助学金等,这些资助大大地解决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一些学校在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主动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交流或聚餐联谊,有的学校还组织少数民族学生过集体生日。1.3学业方面。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弱,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数学、外语、计算机、物理等课程学习难度大,学生成绩两级分化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重修率不及格率较高,尤其是理工类专业。不过绝大部分同学都能通过自身努力和学校的帮助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最终跟上学习进度顺利毕业,有的同学还取得了非常优秀的学习成绩,在少数民族学生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1.4就业方面。大多数高校历届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绝大部分学生选择回生源地就业。受当地思想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学生认为的“好工作”范围比较窄,多数学生喜欢公务员、医生、教师、电力公司、银行等,同时也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创业。1.5综合发展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大多都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能结合自身特长参与到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但也有部分同学不愿意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各高校也通过举办少数民族文化节等活动来丰富民族学生文化生活,如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关学院等高校面向少数民族学生举办了少数民族风情文化展、少数民族文化节、少数民族同学风采展示等活动,上海政法学院还举办面向中外学生的“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节。
2少数民族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2.1教育管理队伍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中,各高校碰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对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地区历史的掌握还不够全面深入,对某些问题概念比较模糊而在工作上底气不足,与少数民族学生家长沟通时语言存在障碍,对敏感话题的尺度不容易把握,学生的动态不易在第一时间掌握等。2.2各高校学业评价标准不统一。在少数民族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上,各高校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调研情况,有的高校根据招生渠道不同采用不同的及格线;有的高校英语采用三级半考试,预科班部分课程免修,部分课程学分可冲抵;有的高校根据入学分班考试设“基础班”,对少数民族同学成绩的评价标准会适当放宽。少数民族学生之间进行攀比,不利于校园稳定及育人质量的提高。2.3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跨校合作欠缺。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抱团意识较强,各高校学生个体之间交往密切,尤其在大一新生中,这种现象较为突出。各高校应该在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方面协同发展,同时与社会、家庭形成合力,打破小集体文化圈,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的大学校园生活。
篇6
关键词 四川省高校 少数民族学生 文化疏离感 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Status of Cultural Adap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Minor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HUANG Yong, YU Hongmei
(Student Affairs Office,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130)
Abstract Our country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 the ethnic groups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of live together, which will inevitably produce the cultural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process. In our country colleges, especially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re ar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minorities, what about their adaptation to Chinese cultu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ultural adaptability of some college minority students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although some students have no good cultural adaptation, which didn't affect their normal lives and studies. This is a normal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process of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2) Due to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re is the difference for the senses of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between different minority students. (3)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literature Adaptation sense of Different minority students is not the same.
Key words Sichuan Province Colleges; minorities' students; cultural alienation; cultural adaptation
0 前言
在我国高校,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校,有很多在读少数民族学生,了解他们的文化适应状况,提高他们的文化适应度,这将关系到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人发展前途,也关乎在读学校的校园稳定,以及民族地方的建设发展和民族团结。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四川省部分高校部分少数名族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选择问卷调查的学校有西南名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师范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选择的学生民族有藏族、彝族、回族、土族、哈萨克族和苗族。调查过程中,发放问卷共500份,回收450份,有效问卷421分,问卷回收率为90%,有效回收率为94%。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是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心理学专家刘曦和杨东老师编制的“汉区少数名族学生文化疏离感量表”,根据研究需要,量表在题目内容上作了部分修改。量表共37个题和四个维度,即文化孤立感维度(V1)、文化分离感维度(V2)、不和谐感维度(V3)和被控制感维度(V4);本研究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同质性系数是0.92,分半信度为0.74;量表内容来自研究队伍相关专家的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文献综述,并经过多检验,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本量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极其高度的评价。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证考察等研究方法。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为SPSS18.0中文版软件,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平均数差异和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各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平均数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在文化疏离感的四个维度的得分状况,做了文化疏离感平均数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21名高校少数名族学生在四个维度上的文化疏离感平均数都没有超过4分;在文化孤立感和不和谐感维度上,六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平均得分都大于3分,在文化分离感维度上,除了回族学生以外,其它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得分都大于3分,在被控制感维度上,藏族学生、彝族学生和哈萨克族学生体验到疏离感。说明在汉文化适应过程中,六个民族的学生都体验到两种文化交融带来的不和谐感和对新文化的不适应和被本民族文化排斥而产生的孤立感觉,回族学生表现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依赖性,藏族、彝族和哈萨克族学生体验到轻微的不自由,被束缚、被控制的压抑感,以上文化疏离感得分在3~4分之间,心理体验不严重,是一种正常的文化适应心理体验。
2.2 文化疏离感的人口统计学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使用相关分析法考察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的人口统计学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文化孤立感与学生的性别和家庭月收入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的正相关(P
2.3 文化疏离感人口统计学因素平均数差异分析
(1)本次调查对象中, 男生有150名,占总人数的35.6%;女生有271名,占总人数的64.4%。
在汉文化适应过程中,性别在四个维度上都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
(2)在调查研究对象中, 独生子女有89名,占总人数的21.1%;不是独生子女的学生有332名,占总人数的78.9%。
研究结果表明,在是否为独生子女因素上,文化孤立感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3)在调查研究对象中,经常上网的有215名,占总人数的51.1%;不是经常上网的有206名,占总人数的48.9%。
统计数据可知,在是否经常上网因素上,文化孤立感和文化和谐感两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
(4)在调查研究对象中,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有163名,占总人数的38.7%;2000~3000元的有102名,占总人数的24.2%;3000~5000元的有100名,占总人数的23.8%;5000~10000元的有44名,占总人数的10.5%;10000元以上的有12名,占总人数的2.8%。
统计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情况在文化孤立感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5)调查研究对象中,大一的学生有214名,占总人数的50.8%;大二的学生有87名,占总人数的20.7%;大三的学生有38名,占总人数的9.0%;大四的学生有82名,占总人数的19.5%。
从统计结果得知,年级因素在四个维度上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在文化孤立感和不和谐感三个维度上的均值大小排序是:大一>大四>大二>大三;在文化分离感维度上的均值大小排序是:大三>大二>大四>大一;在被控制感维度大小排序是:大一>大二>大四>大三。
L芸蒲锌翁猓?011年度成都师范学院重点课题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JYKT11-04
参考文献
[1] 杨宝琰,万明钢.文化适应[J].世界民族,2010(4):2.
[2] 徐光兴,肖三蓉,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4):234-235.
[3] Berry,J.W.etal.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278.
[4] 杨东,吴小蓉.心理发展与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47-52.
[5] 刘曦,杨东.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8):550.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写作;问题;措施
G633.3
少数民族学生写作现状如何,这是一个值得教师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结合在少数民族班级或少数民族学生占多数的班级汉语教学的经验,现就边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作文的现状简单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少数民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背景及交通信息的落后,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障碍尤为突出。而写作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对他们学好汉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少数民族学生在写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词语位置不当
修饰语位置不当也是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写作学习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前后互相对应的词语次序不一致,造成句子结构混乱。词语的位置不当影响整个句子的表达,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没有全面的、深度的了解和掌握汉语知识,因此在汉语写作句子中往往会出现词语位置不当的不良情况,影响整体表达效果。
2.作文内容空洞
由于语言的局限性,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文长期按照陈旧单一的作文模板,内容非常空洞,大多都是空话甚至假话,没有创造性,缺乏真情实感。有些学生的作文语言平淡,过程描写细致,但是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表达能力很差。
3.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在少数民族学生中有很大部分对作文有一种厌烦心理,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头疼,心情烦躁;还有些学生对写作文缺乏信心,缺乏提笔的勇气,缺乏作文的练习;还有一些学生写作文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作文随便写完便交给老师,对老师的指出的错字、问题等批改意见置之不理等诸多问题,由于语言的局限性,使学生对汉语写作“敬而远之”,缺乏写作兴趣。
二、在借鉴优秀文章的基A上,促进自身汉语写作水平
1.培养少数民族学生阅读及背诵的能力
在学习汉语写作的初期,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首先大量阅读优秀的汉语文章,背诵、模仿等形式,学习文章写作过程中的好词好句,不断积累成功经验,提高自身词汇积累量。
2.从口头表达起,培养笔头写作能力
一个人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反应了其笔头写作能力的高低。为此,少数民族学生应该多多同汉族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不断学习汉族学生的日常用语习惯,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身笔头写作的水平。同时,少数民族学生之间也应该多多进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相互鼓励促进,提高各自书面表达方面的自信心与准确率。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确保少数民族汉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1.将阅读课与读写相结合,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将作文课同阅读课分离开来。教师在上阅读课的时候,经常会有意识的将文章拆分成若干区块,将文章结构讲的十分详细。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文章的整体性,容易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不知道文章究竟在哪些方面值得借鉴,也不知道文章好在哪里。事实上,优秀的文章只能起到示范作用,在具体讲解文章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少数民族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思路,进而为学生介绍文章值得参考的写作技巧,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过程中。
2.保持作文形式的多样化
一般而言,教师普遍重视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而对口头作文却采用忽视的态度。实践证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十分重要。一方面,口头作文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完善他们书写表达方面的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开设主题班会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更好的促进学生口头作文的表达水平,进而提高学生汉语写作能力。
四、适度的进行作文指导,让少数民族学生养成列写作提纲的习惯
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作文前期的指导,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不断给予学生汉语写作方面的指导意见,让学生掌握写作的目的及要求,准确把握写作题目的意思,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好指导的分寸,不能讲的太多、太细,这样容易使学生按照老师的逻辑去书写作文,严重束缚了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能力,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写作模式僵化。一般而言,教师可以采用在写作前分钟帮助学生反复推敲作文题目,正确理解作文意思的方法,既能够良好的点拨学生,也可以启发学生正确的写作思路,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五、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与作文的批改过程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人们认为教师让学生辅助老师批改作文,是老师故意偷懒的行为,是老师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实不然,老师自行批改学生作文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也会产生一定的弊端。由于每位老师对作文评价的观点不同,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偏差。此时,如果让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到教师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来,既可以避免教师主观批阅作文的缺点,又能够让学生看到更多同学的作文,吸取其中值得借鉴的地方,相互取长补短,更好的提高自身汉语写作的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在相互分享作文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全面发散自身的思维水平,顺应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六、善于发现少数民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心
每一位少数民族的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其他人不一样的个性和特点。而汉语写作是体现少数民族学生自我个性与特点的做好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观念,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不断鼓励学生突破自己已有的写作风格,借鉴其他优秀文章的写作模式,通过反复的咀嚼消化,提高学生在汉语写作方面的能力与水平。同时,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支持与肯定。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充分肯定学生身上的优点,调动学生对汉语写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篇8
中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族学校更是如此。搞好民族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不仅是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的重要方面,也是为四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需要,更是促进我国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民族中学设施器材不足、教育部门不重视、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加大经费投入、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水平能力、实现民族传统特色体育项目与当代体育项目共同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民族中学;现状;对策
发展民族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和基础条件,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发展民族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少数民族教育是一个关系各个民族生存、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问题。体育教育不仅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面提升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取少的重要内容。就目前情况而言,部分民族中学的体育教学依然面临着严峻地挑战。民族学校特指为中国境内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开办的学校,我国少数民族学校有两类:一类是专门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校,学生能享受到政府津贴,从名称上就可以识别;一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办的普通学校。
一、发展现状
(一)地理位置及风俗习惯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广大少数民族同胞主要生活在山区、高原和海岛,从事农业生产和渔猎。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交通不便,工业落后,也无大中型国有企业投资,使他们长期处于经济、政治、文化滞后的发展状态,经济的落后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家庭贫困,家庭子女多,经济收入大多用于解决温饱问题。而且他们思想较为保守,存在着重男轻女和早打工早赚钱的思想,这就导致了学生入学率低、学习不积极,而促使当地教育部门狠抓文化课,以保证当地的升学率和教育达标率。
(二)教育部门重视程度及对体育设施建设
体育场地、器材是否能够满足体育教学需要是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加上自然损耗和个别学生的人为损害,给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留下造成影响。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训练达不到相应的强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甚至部分学校使用不合格的器材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体考与体育类比赛的学生。根据教育部门修订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目录》的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大部分民族中学的体育器材和体育设备远远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场地器材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民族中学体育课的正常进行,成为制约学校体育整体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明确指出,教育、体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完善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六条指出,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而部分教育部门依然未能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对当地的体育发展尚不够重视,不能很好的支持当地的体育发展。
(三)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中学体育教师的配备要求(中学每六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体育教师,师生比例约为1:300),当前许多民族学校体育教师较少,且非专业体育院校,没有按照运动专业进行划分排课,在主课教师欠缺的情况下,体育教师还兼任其他文化课教师。体育教师的学历与职称状况不佳,教师不能按照规定的教学大纲上课,同时兼任其他文化课教师,教学压力大,也导致教学效果差。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灵魂,薄弱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导致差强人意的教学质量。
(四)体育课的教学结构和课程内容设置
民族中学体育课的开展,取决于体育教师,而对于兼任多课的体育教师而言,备课就是一个大问题,既要做好文化课的备课,又要兼顾体育课的备课,这无疑会分散任课教师的精力,导致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采用“集合整队-准备活动-分发器材,自由活动”的上课模式。对于三大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课程没有系统的教学,甚至部分教师对其也是浅尝辄止触及皮毛而言,更谈不上系统教学。
二、建议
民族中学处于偏远的地理区域,少数民族思想保守落后,当地政府机关应当促进其思想文化建设,扩大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促进,同时要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经济的资源,提升当地人民的经济水平,并且扩大教育的财政补贴,使每个小孩能够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并且鼓励当地学生多读书,把目标定位在高层次学历。政府应当鼓励学校促进学生体育文化共同发展。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提高对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了才会有更充足的精力进行文化学习,升学率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当地教育部门及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当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习两法的精神,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以及对体育设施的监管与维护。同时,体育教师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特点,自制教材教具,灵活运用一些小类器材,如毽子,跳绳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搭配体育游戏进行,既保证了体育教学效果,又增加了教学乐趣。学校应该调整体育教师的课程安排,应该根除体育教师身兼多课的现象,缓解体育教师的教学压力,给予其鼓励与关怀。应加大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无论是从教师的专业知识还是能力以及素质方面都应予以培训与再学习,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在整个中学中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同时,学校主管领导应该宏观的对体育教学工作的进行管理和掌控,使教师能够教学大纲安排课程,使学生够按照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来进行体育考试。学校教研组在合理的制定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体育课时,学校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在深度挖掘体育资源的同时,将其与当代主体体育资源相结合,达到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携手并进的目标。学校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保质保量的安排好体育课的课时,不得随意占用。教师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考评也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考评,纳入学生的评优评奖,真实反映出学生的体质情况。
作者:王勇 单位:重庆市铜梁二中
三、参考文献
[1]李庆贺,丁先琼.试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民族中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5:75-77.
篇9
【关键字】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民族特色文化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但是少数民族中的精英人才,更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未来人才。然而少数民族同学在多方面与普通大学生有着一定差异。经济上,由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可能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在经济上与其他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虽然学校与政府对少数民族尤其是民族大学中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有特殊补助,但毕竟僧多粥少。学习上,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高考题目相对简单,同时对少数民族同学实行高考照顾分政策,使得少数民族同学在学习方面不如汉族同学,对其心理上造成了一定压力。
为此,笔者特此展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现状的调查,通过对问卷的整理、统计与分析,不仅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的学习生活现状,还能够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心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二、调研概况
调研对象:吉林省长春市主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包括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大学等高校。
抽样方法:总体按高校少数民族人数分层抽样,层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方法,以保证样本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样本容量及样本有效率:按所抽取学校的少数民族同学比例确定各高校发放问卷数。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问卷,有效问卷714份,有效率为89.25%。
三、调查内容
(一)问卷内容
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经济情况
2.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
3.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4. 少数民族大学生庆祝节日的形式
5. 高校所开展的民族特色活动
6.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民族政策的认知程度
7.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荣辱感
(二)指标体系
四、相关意见建议
(一)从实际需求方面解决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困难
关心少数民族同学日常生活状况,对于高校较为贫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除对其建立绿色通道完善生源地贷款外,还可利用奖、助学生对其进行经济补助,改善少数民族同学生活条件,解决少数民族同学实际需求问题。
(二)举行“一对一帮扶”活动
为了能进一步改善高校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现状,高校可考虑举行“一对一帮扶”活动,即汉族同学对少数民族同学进行一对一的援助活动,无论是在学习上或是在生活上。这样做可以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发展,并减少少数民族同学在异乡生活的孤独感。
(三)高校成立“少数民族联谊会”部门
为了进一步的服务少数民族同学,传播民族文化,高校可考虑成立“少数民族联谊会”部门,以增进民族团结,共促和谐校园。少数民族联谊会可承办少数民族节日庆祝活动,举办少数民族特色活动。
(四)少数民族节日全体同学共同庆祝
少数民族与汉族在节日方面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在汉族同学看来可能不是十分重要的节日,但在少数民族同学看来却如同春节般重要,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期间依然会参与本民族的重要节日。为加强各民族交流,可考虑汉族同学与少数民族同学共同庆祝少数民族特色节日。
(五)举办少数民族特色活动
学校应举办各种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如:民族文化节、民族风采文化大赛、民族知识竞赛及民族特色晚会等各类民族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增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使更多的汉族同学了解少数民族,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以使少数民族同学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
(六)民族恳谈会
开展“民族恳谈会”活动——高校领导与少数民族同学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深层次的了解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现状,为少数民族同学扫除疑惑,排忧解难,让少数民族同学对大学校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
五、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现状正逐步改善与提高,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我们看来了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所在。弘扬民族文化是民族政策的主要方面。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是悠久历史的积淀和文明的结晶。在几千年改造世界、适应环境的长期历史发展中,各少数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同时,又由于少数民族的地域性及经济滞后性,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许多方面对大学生活有一定的不适应。为此,我们应弘扬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本着民族文化交流的宗旨及为少数民族同学排忧解难的原则,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加强各民族同学间的了解,展现高校少数民族学子朝气,让同学们体验民族风情,感悟民族风采,加强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10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