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医结合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肿瘤;中西医结合;护理;综述文献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每年的恶性肿瘤发病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肿瘤的治疗越来越重视综合治疗,越来越重视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优势和互补作用,深受广大肿瘤患者的欢迎。现将有关护理措施及进展综述如下。
1中西医对肿瘤的认识
1.1中医对肿瘤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商周时代的甲骨文上就有“瘤”字的记述,《灵枢・刺节真邪》[1]有“筋瘤”、“肠瘤”、“昔瘤”的病名。在《黄帝内经》及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金贵要略》中提出了肠覃、积聚等一些肿瘤病名和许多诊治肿瘤性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方剂。《卫济宝书.痈疽五发篇》[2]首提“癌”这一病名。随着中西医结合、现代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如钱氏在《肿瘤的辨证施治》中归纳肿瘤的发病机制为“气滞、血瘀、痰凝、热毒、湿聚、正虚”六个方面[3] ;郭氏在《现代中医治疗学》认为“在发病方面,各种肿瘤病因病机不尽相同,从总体来说,主要是正气不足,邪毒乘虚而入,致气滞、血瘀、痰凝相互交结,久而渐成肿块 [4] ;张氏则提出了“癌毒-正虚”致病学说,认为“癌毒内生是恶性肿瘤始动之因,正气不足是恶性肿瘤的内在依据[5]。
1.2现代医学认为 恶性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长期作用下,某一正常的组织细胞发生异常分化和过度无限增生的结果,这种现象一旦形成,具有向周围组织乃至全身侵蚀和转移的特性,最终患者因为肿瘤的不断生长造成原发或所侵袭的脏器功能破坏、出血、梗阻、继发感染、全身衰竭等而死亡。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恶性肿瘤基本上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核心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如原癌基因被激活,抑癌基因突变等[6]。
2中西医结合护理肿瘤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方法已被被国内外肿瘤专家和患者广泛采用,并得到了国际上学者的接受和认可。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模式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辩证施护的基础上,运用耳穴埋豆、穴位指针等方法减轻放化疗的副反应,提高放化疗的效果,并且可以减少复发,防止转移,延长生存时间。疗效满意,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显效迅速,患者安全无痛苦,不仅可使手术造成的损伤早日康复,利于接受其他治疗。
3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主要方法
3.1辩证施护 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点之一,是中医护理的基本法则[7]。辩证施护的过程,就是认识和护理肿瘤疾病的过程。韩琳、刘凤丽[8]观察中医辨证护理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根据不同的病症分型护理,结果显示,经辨证施护后,明显调动了患者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心理上、生理上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对疾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辨证施食增进患者的食欲,改善临床症状,降低“食复率”,增加疗效,给药护理使药效发挥最大效用,药毒性降到最小。
3.2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情志所伤对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明・张介宾《景岳全书》[9]云“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明・陈实功《外科正宗》[10]认为乳岩的病因是“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致经络痞塞,聚积成核”.由此可见,肿瘤的发生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七情内伤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不畅,久则脏腑亏虚,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则成癌瘤。张智风,李际君[11]等在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将心理护理方法分为以下5种。
3.2.1情志相胜法 情志相胜,是以中医五行相克为理论依据,用一种情志纠正另一种情志所致疾病的方法,即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丹溪心法》云:“怒伤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伤以恐胜之,以怒释义;恐伤以思胜之,以忧解之;惊伤以忧胜之,以恐解之;悲伤以喜胜之,以怒解之。”
3.2.2移情法 移情法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思想焦点从病所转移于他处,肿瘤患者注意力往往在疾病上,如果整天胡思乱想,就会陷入痛苦忧愁之中不能自拔。医护人员对患者要善于疏导,使之忘却病情,克服紧张、烦闷之感,保持愉悦欢欣的积极情绪。《理瀹骈文》中指出:“七情致病者,看书解闷,听书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3.2.3暗示法 包括心理暗示和治疗暗示。心理暗示指医护人员运用语言、行为、情绪等给患者以暗示,从而使患者解除精神负担,坚信疾病可以治愈,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部分患者,对疾病失去治疗的信心,形成十分顽固的偏见,正面说理开导及心理暗示不易接收时,可施以治疗暗示,通过某种场合某种情景施予一些治疗,暗示其病因已解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2.4开导法 是护士通过解释病情,阐明道理,让患者了解致病原因、后果及危害性,从而消除疑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纠正不良行为,以获满意疗效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应阐明真理、剖析病因、消除误解,才能破疑释惑,放下思想包袱,从苦闷中解脱出来。《灵枢・师传》中指出:“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
3.2.5集体心理治疗 这是针对具有共同问题的特殊人群同时进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集体训练、集体教育、成立各种问题小组等。患者之间互助、互勉,变消极被动的治疗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可提高了生存质量。同时要树立关心、体贴、爱护癌症患者的社会环境,营造和谐美好的气氛,医、患、亲、朋都进入角色,使患者乐在其中。
3.3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食物的“四气”、“五味”及疾病的证型,采取“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强调饮食有节、清洁、合时令,以及脾胃的调补。肿瘤的中医饮食护理主要体现在3方面,即根据临床分型指导饮食宜忌;佐以中草药制成药膳,增进治疗效果;指导食用具有抗癌功效的特殊食物和药物。谭芳[12]根据肿瘤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将其分为气滞血瘀、湿聚痰凝型,阴虚内热、热毒内蕴型以及气血两亏型3大证型。分别采用行气活血、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滋阴、益气、养血功效的饮食。代表的食物分别有海带、大蒜、山楂、柚子等食物, 攻坚消积,健胃消食,活血祛瘀;冬瓜、赤小豆、鲤鱼、黄豆芽、薏苡仁等,取益气化痰祛湿癌功效;无花果、甘蔗、西瓜、苦瓜、河蚌、茄子、萝卜、薏苡仁、芝麻、莼菜、猕猴桃等滋阴、清热、解毒;牛奶、甲鱼、乌龟、木耳、鸭、海参、鲍鱼以及黑糯米等乃滋阴补血、止血之品;番茄、黑木耳、藕、丝瓜、茄子、苦瓜、马齿苋乃凉血止血、生津止渴之品;进食牛肉、鸡肉、海参、银耳、香菇、牡蛎、芦笋、菱角、芝麻、龙眼肉、胡萝卜等食物,以炖、煮法为宜, 其治则为益气养血。
3.4中医护理技术 李少芳[13]通过对106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实施艾灸、穴位注射、中药穴位贴敷、耳穴、中药灌肠、中药泡洗湿敷等中医护理技术,改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力,体现了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价值。张瑞香、王萍等[14]对于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的护理采用按摩上、中、下脘穴,3次/d;脾胃虚弱时艾灸足三里;有食积时针刺三脘,采用针刺泻法,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中西医结合护理肿瘤的研究现状
4.1促进手术早日康复,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毛喜莲,张春虎[15]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辅助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的效果。将101例早期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予化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卡氏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陆金英[16]对高龄结肠癌手术后胃瘫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加香砂六君子汤滴注和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明显缩短了康复时间,良好的护理对保证其成功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4.2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化疗期 李玉华[17]在肺癌化疗期的40例患者中开展了中药药膳、针灸、穴位贴敷、足浴及中医情志等方面的护理;根据化疗后患者出现的中医四诊资料又可将其分为脾胃虚弱、肝胃蕴热、肺肾两虚等3型,并进行辨证施护。研究结果显示,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化疗通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4.3并发症处理 肿瘤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有关,容易引发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 张洁,孙爱云等[20]在4例恶性肿瘤并发丹毒的护理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除药物干预外,加强饮食调护及心理状态的调整,予以金黄散加冰片调敷,有清热解毒、燥湿化痰、散瘀化结、消肿止痛、围聚之功效。4例患者经综合治疗与护理,均予痊愈,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王静、田玉英[21]对恶性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发现及早给予全身与局部结合的护理干预,并配合围针及艾灸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胡喜兰、楼望丹[22]对3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在减轻和缓解胃肠道反应,口腔、鼻咽、咽喉等部位的粘膜反应,照射野皮肤反应等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有利于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4.4介入治疗 陈月华、曾永军等[23]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将确诊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全部行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术,术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一系列护理措施。通过治疗和护理后,98例患者中症状改善72例,肝肿瘤病灶缩小20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原发性肝癌行介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能使部分肿瘤患者症状消失,病灶缩小,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副作用发生,延长生存期。
5研究进展
吴胜菊,杨海燕[24]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充分发挥中医情志护理和中医饮食调护的特点,优化组合电针止痛、中药外敷预防静脉炎、耳贴及沐足等中医特色护理措施。比较对照和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及住院费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住院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均缩短(P
6广阔前景
中西医结合护理肿瘤的广阔前景是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病程特点,将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的方法引入护理实践,强调心理护理、辩证施食,运用中医技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案和客观评价标准。中西医结合护理肿瘤的研究,必须立足继承和发扬,通过有组织的凝聚各种积极力量,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肿瘤骨干的培养,提高科研素养,扩大科研队伍,为肿瘤护理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67.
[2]宋・东轩居士著.卫济宝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6:16.
[3]钱伯文.肿瘤的辨证施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2.
[4]郭子光,等.现代中医治疗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43.
[5]张成铭.恶性肿瘤病机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1988,(12):9.
[6]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2.
[7]徐桂华,池建淮.内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4.
[8]韩琳,刘凤丽.肺癌术后患者辨证施护46例[J].陕西中医,2009,30(6):694-695.
[9]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263,277.
[10]明・陈实功.外科正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73.
[11]张智风,李际君,陈春霞,等.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J].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16(35):5379-5380.
[12]谭芳.浅谈肿瘤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9(19):64-65.
[13]李少芳.中医护理技术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6):81,102.
[14]张瑞香,王萍,范宏宇.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及其辨证施护[J].光明中医,2009,24(3):550-551.
[15]毛喜莲,张春虎.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辅助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20(23):33-34.
[16]陆金英.高龄结肠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5):890-891.
[17]李玉华.肺癌化疗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 湖南中医杂志,2008,24(3):71-72.
[18]赵宏,高丽萍,陈利平,等.中药治疗减轻消化道肿瘤化疗毒副反应85例观察与护理[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87-2088.
[19]韩作芹,邓永莲,徐鲲.中医护理干预对CAF方案治疗乳腺癌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17):1358-1359.
[20]张洁,孙爱云.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并发丹毒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0):2555.
[21]孙爱云,王静,田玉英.恶性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566-1567.
[22]胡喜兰,楼望丹.头颈部恶性肿瘤急性放射反应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8):27-28.
篇2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681-03
古往今来,人类医学(包括中医学、西医学)一直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作出了不容否定的功绩。传统中医有其灿烂的一面,然而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现代西医更有其辉煌的一面,往往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时至今日,人们细细想来,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有其不足之处,仍有许多人还在疾病的阴影下倍受折磨。中西医结合可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具有着独特优势,最常用的中药治疗融合进西医治疗,在抢救心肌梗塞、治疗肿瘤、预防慢性病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疗效,共同为保障人民健康作贡献。但作为新兴学科,中西医如何更好地结合,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如何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历史及面临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可以从中西医汇通派的出现算起,至今约有300年的历史。中西医结合研究,是中西医汇通派的继续与发展。中西医汇通派多为中医学习西医者,在当时的背景下,只是为保持中医生存、被动地吸收西医之长作为丰富中医的一种意识。中西医汇通派是中西医结合的萌芽。其代表有人物:唐容川(1826-1918)、张锡纯(1860-1933)、恽铁樵(1878-1935)、陆渊雷(1894-1955)、章次公(1903-1959)、施今墨(1881-1969)等。1958年同志以伟人的远见卓识,高瞻远瞩地作出了西医学习中医的重要指示,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40多年来我国医学工作者在此重要批示的指引下,取中西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之长,走中西医结合之路,使中西医结合事业在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以其卓有成效的实践性和理论的创新性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瞩目,涌现了一大批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的高水平成果。如青蒿素治疟、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瘀症和活血化瘀疗法的研究、康莱特抗肿瘤等等。
40多年来,虽然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于中西医结合医疗保健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五六十年代培养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多数年事已高,许多已退出一线工作岗位。近年来,各地组织的“西学中”班明显减少,教学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了中西医结合人才青黄不接的较为严峻现象;各高校虽有开展中西医结合专业,但力度不大,其培养模式不够健全,同时也缺乏成熟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所以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更是紧缺。2006年11月23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人才后继乏人,与日益发展的卫生事业和市民健康需求不相适应。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为此,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中西医结合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已刻不容缓。
2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概念
那么,何谓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何谓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呢?
至今,中西医结合医学还没有一个内涵明确、外延清晰的科学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处于一种“嵌合”的状态。所谓“嵌合”就是指没有达到真正结合这个质的飞跃,尚处于量变、积累的阶段。因此,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去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由嵌合转向真正的结合,促成质的飞跃。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应具备系统全面的中、西医学理论知识,受过严格的临床实践训练,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干预过程中,均是在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尤其是在疾病的诊断和选择治疗手段上。这些人才,可以是中学西、西学中及中西医结合专科培养的学生及医务人员,部分自学具备两种医学系统知识的人才也可划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而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必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队伍中的精英人才,他们具备各种工具的应用能力、扎实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和立体的临床思维模式、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较强的科研与创新的能力。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因此创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继承中探索,探索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应是中西医结合医学未来发展的基本路向,是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指导方针。
3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近年来,医学本科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诚然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培养医学精英的重要渠道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其创造性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是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主要培养对象。从什么角度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建立何种培养模式,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使他们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中坚力量,便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工作的重点。这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笔者认为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应用能力的培养
3.1.1注重研究生医古文与外语的学习正所谓先通文理后通医理。只有学好医古文,并注重实际运用,才能更好地阅读、理解和体会古代经典医籍的精髓;更好地搜寻前人具有指导或研究或应用价值的理、法、方、药,把精髓继承下来,使之与现代医学结合,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良好的外语基础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到国外进修及阅读外文资料,及时了解国内外动向,跟踪学科最新动态及掌握前沿知识,都离不开良好的外语基础。外语是及时获取最新知识,进行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加强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课程的建设,开设专业外语必修课程,鼓励学生坚持学习外语,以提高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熟练阅读或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时获得科研和医学应用性信息。只有具备医古文与外语的应用能力,研究生才能更好地了解过去,掌握未来,才能促成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3.1.2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高循证能力一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献的检索、收集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在科研、临床、教学、学术交流中要完成高质量的医学科学研究,均离不开计算机应用,必须有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文献检索是一个循证的过程,是循证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检索,找到科学的证据,使得对病人的治疗决策都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的基础上,从而作出对患者最有利的选择。所以需要加强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献的检索、收集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循证能力。
3.2重视中西医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的培养 提高诊治能力
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出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而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形成新的临床思维,所以他们必然需要更长的培养时间,他们需要更完善的培养机制,他们必然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一般而言,研究生在校第一年,必须高要求的学习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知识,能达到西医从解剖、生理病理到具体的疾病及治疗;中医从中医基础、方药到各具体病证的纵向贯通,并熟悉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现状和最新动态,初步确定今后的研究方向。进入临床实习后,则在导师、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下,从采集病史,到归纳分析,去伪存真,得到相对正确的初步诊治;再从整体出发,捕抓有意义的阴性症状及体征,从主症考虑本专科疾病的同时,由此及彼,从单一到多元,学会鉴别诊断,排除其它专科疾病。在提高疾病诊治能力的同时,提倡结合临床横向、发散性的学习方式,即以疾病为中心,学习相关知识点,并注重积累,以点-点成线、线-线成面、面-面构成立体的方式进行学习,由此完成由纵向到横向思维的转变,培养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立体临床思维模式。另外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文献查阅,找到科学的证据,使得对病人的治疗决策都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的基础上,从而作出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选择。鼓励研究生这样通过一年的临床实习,培养研究生立体的临床思维及过硬的临床基本技能,是使其具备较高临床能力,为今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3.3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目前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医学实践中以病论病的纯生物模式,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从整体出发去认识、治疗病人的模式。早在1987年英国医学会已将对医生交往能力的评估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上指出:“所有医生都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如今,医患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契约、合同及法律关系,已演变成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所以研究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疾病,同时还要了解病人心理、人格特征、社会因素、个体差异,与病人建立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平等关系,才能实现治疗目的。通过对医患沟通问题调查分析发现,在医患沟通中医生起主导作用。所以加强研究生学习与病人沟通的艺术,改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与策略,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学习并具备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知识,以便能够和患者进行良好的信息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提高诊疗效果。
3.4培养科研能力 激发创新能力
21世纪医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终要求我们的医学人才必须创新地思维、创新地利用一切科学方法创新地解决各种问题。传统的医学教育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远不能适应今天医学发展的要求,构建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势在必行。21世纪的医学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项素质:具有医学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三维知识结构;具有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3种基本能力;具有独特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3个品质特征。所以应不断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研究生的视野,鼓励研究生在某一领域的深入学习,促进个性化发展。
当今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培养医学生知识追求、科学研究、借鉴能力、开拓创新等文化、心理、思维素质的综合培养。具体而言,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科研入手,而科研研究能力的提高,应培养其科研文献检索能力,设计能力,统计能力,论文写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科技竞赛活动,进入临床实习,参加导师的临床科研活动,选择研究方向,经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完成论文撰写。通过科研基础的学习、科研项目的参与,逐步培养较高的科研能力。最终使之具备科技创新的素质。
3.5注重中西医结合能力的培养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临床运用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而中西医结合则可以互补,弥补中医西医各自的不足,甚至达到“1+1>2”效果。为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而不是中医西医的简单嵌和,所以需要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思维能力的研究生,建立强大且有后劲的人才队伍。目前病和证的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主课题,证侯的研究可能是中西医结合的突破点。许多学者认为,病理过程这个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呈规律性组合的,具有一定时相发展的病理生理学的变化,与中医的“证”之间存在着平行的相关关系。所以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在于宏观与微观辨证的结合,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技术方法探讨中医传统理论与实践,观察四诊表象下的微观变化,通过研究找出能说明问题、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通过循证医学的规律,再按理法方药的辨证体系治疗并分析疗效。所以研究生中西医结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其有扎实的中医西医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其求同―找结合点、求异―找交叉点、求真―现代化和科学化、求新―创新的能力。
3.6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刘耀院士认为机制与个人努力对人才的成长都很重要。由于研究生本身存在着基础知识结构的差异以及研究生个体的差异,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模式也需要有相对的多元化,需要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根据研究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对自身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分型培养,分层次培养。前者大致可分科研型、教学型、临床型3类;后者大致可分3个层次。科研型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则重在培养其对现代医学的科学技术方法的掌握;科研文献检索能力、课题设计能力、统计能力的提高;及科研思维的形成及提高;临床型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则重在培养其立体临床思维的提高、临床技能的熟练掌握,及培养其跟踪学科最新动态和进展的能力,使他们能作出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策略。而对于基本功底较差,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自身不够努力者,一般要求其完成学校教学大纲所规定,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即可;对较为好学,学习认真努力,则在导师的帮助指导下完成相关实验,提高科研实践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及相关前沿信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具有一定悟性、科研能力强、且比较好学的研究生,则在导师的指导下,帮助其融合各领域的知识、形成发散思维,激发其创新灵感的产生、创新问题的提出,各方面都达到一定深度,尤其是创新能力,作丁字式培养,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4结语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并存的必然结果,是科学发展和科学研究走向交叉、综合、系统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必然趋势。1993年,“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经明确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中西医结合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搞好中西医结合人才教育与培养是关系到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百年大计。实践证明一个学科要保持长久的领先地位,关键是要有强大且有后劲的人才队伍。所以,加强人才对中西医结合基本知识和技能系统掌握、对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掌握;培养他们科研创新的能力,加强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高层次复合型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可以及时渡过中西医结合所面临的瓶颈期,应是现阶段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吴斯金.21世纪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J].中华常见病临床研究,2001,12(12):30-32.
篇3
【关键词】慢性肾炎;中医药疗法;临床分析;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对70例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进行分析,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本次的70例患者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在15~76岁之间,其中在21岁以下的患者有9例,21~30岁者13例,31~40岁者22例,41~50岁者15例,51~60岁者10例,61岁以上者1例;患病时间最长的有30年,2年以上的48例。
1.2治疗方法
该70例患者都需要卧床休息治疗,在依据患者的发病的轻重缓急、患病时间的长短及具体引发并发症的情况给予适当的疗程:对于发病急,合并症少的疗程,至少应控制在2个星期;针对那些久治不愈、体质虚弱,同时并发症又多的患者,最短的治疗周期在1个月或几个月。
1.2.1中医疗法中医的治疗理念是使用辨证的治疗方法,对病人进行治疗,如肺肾气虚型[3]:其症状是面部水肿严重,面色饥黄,身体虚弱,体乏无力,免疫功能降低,腰酸背痛,舌淡苔润,边尖有齿印,脉搏柔弱。针对这样的病人,应对其补益肺肾,方选无比山药丸加减,药用黄芪、怀山药、熟地、山茱萸、菟丝子、五味子、怀牛膝、白术、茯苓、芡实。
1.2.2西医疗法西医治疗为一般治疗,主要从病人的饮食、控制感染、降压、降脂、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方面入手,主要使用潘生丁300mg/d,及ACEI类药物;在此基础上,再利用中医进行辅助治疗,如加用川芎嗪注射液200mL/d,连用2周为1个疗程,以1~2个疗程为治疗周期。
根据病人合并症的多少、病情的轻重,适当使用利尿、抗感染、降压的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疗法。利尿药:速尿、双氢克尿塞、安体舒通等。(1)抗感染:首选青霉素静脉滴注;(2)降压:利血平;(3)免疫抑制剂(适用于肾病型):氮芥、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针对一些有高血压的患者,要对症治疗高血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或钙离子拮抗剂降压治疗,血脂高者降脂药口服;抗凝治疗予血小板解聚药潘生丁。
2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判断标准是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标准来考量。在结合治疗后完全缓解:即水肿等病症以及其他基本病症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阴性或24h尿蛋白定量
基本缓解:患者的水肿症状和其他基本症状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50%以上,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3个,尿沉渣计数接近正常或基本正常,但肾功能没有明显的恢复。好转:病人的水肿等症状已经明显好转,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至1个,或24h尿蛋白定量持续减少25%以上,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低于5个,肾功能有一定的恢复[6]。无效: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病人没有明显的好转迹象,但是病情也没有因此加重。在对这70例患者进行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中,完全缓解26例,基本缓解29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3讨论
慢性肾病会引发高血压症,即肾性高血压,该病症多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气阴两虚,肝阳上亢导致。蛋白尿多因脾气下陷,肾功能降低,失于封藏之职所致。肾炎血尿多因脾肾气虚,不能摄血;或肝肾阴虚,虚火灼伤血络所致。
综上所述,慢性肾炎的治疗须补益脾肾,才能达到治疗目的。中医药中的黄芪就有补肺健脾益气,消肿的功能;补骨脂、菟丝子、续断温有利于恢复肾功能;旱莲草、枸杞子、桑椹、阿胶补气养血。经过以上的治疗观察,不难看出,中医治疗有良好的减少蛋白尿的作用。具体机制为:中药可以更好的保护和修复肾小球基底膜蛋白,使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的完整性得以稳定,降低人体内蛋白的流失;增加尿蛋白的选择性,有助于改善尿蛋白患者因蛋白尿对身体的损害,同时还能保护肾功能。中医的辨证论治:慢性肾炎常分为肺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如同时配合雷公藤多苷片进行辅助治疗,对治疗蛋白尿有很好的效果。在不断的临床观察中,可以看出,采用综合调治,汤药成药并举,中西医结合提高了临床疗效,为治愈患者带来的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孙怡.芪七灵芝汤对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4(5):296~297.
[2]张国华,张蓉珍,申兆文等.川芎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6:463~464.
[3]冯均才,李有华,杨必奎.川芎制剂对肾脏病治疗的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4(5):183~184.
[4]朱建英,胡伟新.蛋白尿损害肾脏的机制及其干预措施肾脏病与透析[J].移植杂志,2003,12(1):66~69.
篇4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肾疾病;研究思路;方法
Abstract:Chronickidneydisease(CKD)isaglobalpublichealthproblemwithahighmortalityandcasefatality,andmultipliestheriskforcomplicationsofcardiovasculardiseaseandhugemedicalcosts.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iseffectiveinpreventingandtreatingCKDwithlessadverse,howevertherearealotofquestionsthatwedon''''tknowwell.Strategiesandapproachesofthe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inpreventingandtreatingCKDare:(1)enhancethestudyofoptimizedschemeforsingleentity;(2)acceleratethestepofnewdrugexploitation;(3)augmentthestudyofactionmechanism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reatingCKD;(4)strengthenthestudyofthemechanismofChinesecrudedrugwhichispoisonoustokidneyanditspreventionandcure;(5)utilizethesystemsbiologytostudytheessenceofkidney;(6)establishaguidelinefor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inpreventionandtreatmentofCKD;(7)preachupthegeneralknowledgeofCKD,payattentiontomassscreeningandearlypreventionofCKD.Itisexpectedtoimprov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KDwith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bycarryingoutthesestrategiesandmethodsmentionedabove.
Keywords: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kidneydiseases;researchdesign;methods
1慢性肾脏病的危害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的统计表明,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占美国医疗人群的7%,却占医疗预算费用总额的24%;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每人每年需要透析的费用为65000美元,预计2010年美国用于ESRD的费用将高达290亿美元[1]。目前我国尚无准确的CKD流行病学数据。据2005年北京市石景山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CKD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患病率为9.4%[2]。据此推算,我国CKD病人将超过1亿,ESRD病人超过300万。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300万ESRD病人中仅有6万人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统计,替代治疗每人每年费用10万~13万元人民币,仅这6万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ESRD病人每年的医疗费用就高达60亿~78亿元人民币,若ESRD患者全部接受替代治疗,医疗费用将高达3000亿~3900亿元人民币。CKD患者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超过150μmol/L时,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者是普通人群的15倍,尿毒症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是普通人群的35倍。ESRD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给患者本人造成终身遗憾。虽然ESRD目前无法治愈,但CKD还未进展到ESRD时,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去积极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势与不足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自然渗透的产物,存在于我国中医院及相当一部分西医院的医疗实践中。许多肾脏病专家都在积极探索肾脏病治疗的中西医结合之路,如著名的肾脏病专家黎磊石院士开发研究中药提取物雷公藤多苷,为临床肾脏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药物;陈香美院士获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A,IgA)型肾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为IgA型肾病的中医证治规律提供科学证据。他们是肾脏病领域中西医结合的典范。中西医结合在肾脏病领域有明显的优势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2.1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势
2.1.1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副反应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叶任高教授指出:“中西医结合要源于中医,而高于中医;源于西医,而高于西医。”这才是中西医结合的目标,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所在。如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使用泼尼松、细胞毒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o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s,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onⅡreceptorblocker,ARB)等治疗的同时,再结合雷公藤多苷、火把花根片或中药汤剂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其疗效较单纯中医或西医疗法显著提高。中药还可明显减轻大剂量激素引起的医源性柯兴氏综合征副反应,减轻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和性腺功能的抑制[3]。
2.1.2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中医、西医对疾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各有优势和劣势,中西医结合能取长补短,使病人得到一体化的治疗。如,IgA型肾病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时,西医无特异性疗法,中医汤剂加火把花根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表现为中等蛋白尿和血尿时,以小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大量蛋白尿时,则以大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雷公藤多苷或火把花根治疗;出现细胞性新月体时,则以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出现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1、2期时,以中药汤剂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及中药熏洗,同时配合减轻肾脏“高灌注、高滤过、高压”的ACEI和ARB等治疗;到尿毒症期以替代治疗为主,中药配合改善营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为辅。中西医结合在疾病各个不同阶段切入,各施所长才能得到最佳的一体化治疗。
2.1.3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判断疾病预后,提高治疗敏感性例如,肾病综合征不同的病理类型都可以表现脾肾阳虚证型,而微小病变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好,预后好,局灶节段硬化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差,预后差。西医诊断下的中医辨证,提高了中医对肾病预后的认识。
2.2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2.2.1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方法还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尽管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脏病报道很多,但绝大部分都停留在专家个人的经验和各自单位的临床观察,没有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其疗效的客观性很难确定。
2.2.2疗效机制不明中药的成分复杂,经过炮制、配伍、煎煮和体内代谢后,成分的变化更是不得而知。因此,中药很难用单一指标去考察其疗效,作用机制不明。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西药治疗,其疗效机制更是不清楚。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疗效机制只能用“黑箱理论”去解释。
2.2.3行业内尚无《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指南》中西医结合治疗CKD无规可循,中西医结合肾科医生临床诊疗缺乏权威的参考和指引,医患安全性差。
2.2.4基础理论研究较迷惘中医学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其“证”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现代化的瓶颈。但目前对肾虚证等“证”的研究还没有找到特异性的客观指标,离揭示“证”的本质还有很大距离。
2.2.5还没有形成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目前中医临床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系统论思想指导实践;西医是以“还原论”为主导思想,以逻辑思维为特征,以实验手段为主要研究方法,借助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手段来指导实践[4]。中医、西医都是在各自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还没有形成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新理论的形成还有待漫长的时日。
3中西医结合防治CKD的思路与方法
3.1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CKD单病种优化方案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报道很多,疗效也比较好,但现在还没有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化方案出台。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已经开始资助中医肾病临床优化方案的研究,如杭州市中医院王永钧教授牵头的11家医院肾科参与的“CKD3期中医证治优化方案的示范研究”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陈以平教授牵头的“中医综合治疗膜性肾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5]。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KD优化方案的研究提供借鉴。另外,建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科技部门以及企业以各种形式支持中西医结合肾病优化方案的研究,为编写中西医结合防治肾病指南提供证据,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为行业诊治CKD提供最有效的方法,提高肾病的诊疗水平。研究优化方案时,需注意以下问题:(1)为使临床试验信息透明化,提高研究的社会公信度,请在临床试验开始前,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HOInternationalClinicalTrialRegistrationPlatform,WHOICTRP)认证的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2)为优化出最佳的方案,请在做优化方案时,先将专家的经验在协作组内讨论,并在协作组外征求中医肾病专家、西医肾病专家、肾脏病理专家、免疫学专家、药理学专家、统计学专家、医学经济学专家、伦理委员会以及护理学专家的意见。优化方案制定后,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客观评价其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第一次临床试验结果出来后,针对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将方案再优化再试验直至优化出满意的方案。(3)CRF应按原发病进行单病种优化研究。CRF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病因不同,其进展的机制和速度不一样,临床疗效和预后也存在差异。因此,CRF应按其原发病分类进行优化研究。另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也要按病理类型进行单病种优化方案的研究。
3.2加强确有疗效的新药开发研究目前已开发上市用于治疗肾病的中成药有雷公藤多苷片、肾炎康复片、尿毒清、肾炎四味片、黄葵胶囊等,但还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为了丰富临床医生治疗肾病的手段,满足临床患者的需要,扩大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国际肾病界的影响,则需加强确有疗效、安全的中药新药开发研究[6]。中药新药开发应注意以下问题:(1)临床疗效是新药的生命,只有疗效好且安全的药物才会在医疗市场生存周期长,经久不衰;(2)组方药味不要太多,最好在8味以下,4~6味最好。因为药味太多,工艺复杂,服药量大,不便于控制成本,使患者长期服用;(3)掌握新药的最新分类,因新药分类的不同,药学和毒理研究的要求不一样,请及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去查询;(4)组方的药物如果是没有质量标准的地方药材,要先制定该药的质量标准;(5)中药新药临床适应证必须为先确定西医病名下的中医证型,不能只有西医的病名,没有中医的证型;(6)药效学研究如果没有公认的动物模型,自创的动物模型要有相关专家论证;(7)临床试验方案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指导原则》,若是该原则没有的病种,临床试验方案要请相关专家论证;(8)对照药的选择,最好是同类最有效的中药,没有同类的中药要选择公认有效的西药,对照药是不同的剂型时要做双模拟。
3.3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探索中医肾本质的研究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证”本质的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的突破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进行了环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guanosinemonophosphate,cGMP)、内分泌、免疫和基因等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没有找到中医肾虚证的特异指标。系统生物学是由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表型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组成,通过生物信息学把基因、蛋白质、代谢产物及表型等横向的研究结果整合起来,采用系统综合的思路和手段从整体水平上动态地对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特征、活动规律和相互联系加以描述。中医传统理论最具特色的就是“整体观”和“辨证观”,与现代的系统生物学思路不谋而合[7]。以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核心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将为中医肾虚证本质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手段。
3.4加强中医药治疗CKD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肾脏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是目前的热点,许多肾病工作者研究了治肾病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对肾脏病理和功能的改善作用,以及对细胞因子和基因的调节作用,为临床寻找有效的药物,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鉴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和多效应的特点,很难判断有效或无效成分,也很难用单一指标考察其疗效,对它的代谢途径不清楚,半衰期不明,其疗效机制还是用“黑箱理论”去解释。所有的汤剂都是每天服用2次,所有的中成药都是每天吃3次。鉴于目前的技术和方法所限,这种研究要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前面所述的系统生物学方法与中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和多效应的特征相吻合,但技术条件要求比较高,建议有条件的单位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去探讨中医药治疗肾病的疗效机制,为肾脏病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3.5加强马兜铃酸等有毒中药肾损害的机制研究1964年,吴松寒等[8]报道了2例服用含关木通的药物引起急性肾衰竭,随后也有报道,但例数少,未引起重视。1993年,Vanherweghem等[9]发现9名妇女食用含中药成分的减肥食品后出现肾间质纤维化,其中2例初诊时已为ESRD,经对其药物分析发现,减肥药物含马兜铃酸,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国内谌贻璞教授等[10]也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有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关木通、广防己等。其他引起肾损害的中药还有苦参、补骨脂、土牛膝、川楝子、苍耳子、枳实、白头翁、夏枯草、昆明山海棠、厚朴、牵牛子、草乌、巴豆、使君子、土贝母等。肾损害表现为急、慢性肾衰竭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11]。中药肾损害已引起世界范围内对中草药安全性的怀疑,甚至有的不敢用中药。其实这些药源性肾损害除药物本身药理效应外,与剂量过大、使用时间过长以及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有关。因此,必须研究可能引起肾损害的中草药的产地、服药时间、剂量和配伍关系,禁止确有肾损害的药物如关木通、马兜铃等中药及其制剂在市场上流通,进一步研究可能引起肾损害的机制,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为临床提供治疗肾病安全有效的中药。
3.6组织编写《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西医有美国组织编写的《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开始组织中国中医药学界专家撰写《中医临床指南》,希望该临床指南既符合国际通用的疾病标准,又能体现辨证论治的中医药特色,成为标准化、国际化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导性文件,该工作目前还在进行中。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临床证据不足[12]。建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及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会牵头,中华肾脏病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的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中医肾病专家、西医肾病专家、肾脏病理专家、免疫学专家、医学经济学专家、统计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护理学专家以及卫生决策部门专家参与,对中西医结合治疗CKD比较成熟的病种,以病证结合的方式、公认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对证据进行分级,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中西医结合防治CKD指南。
3.7加大宣传,重视普查,早期预防CKD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合并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医疗费用昂贵,但知晓率却不足10%。有的人一生都没有做过尿液检查,肾脏有没有问题一无所知。因此,2006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ofNephrology,ISN)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KidneyFoundation,IFKF)联合倡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目的就是唤起全球各界人士对CKD的高度关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已经在媒体开展宣传,举行讲座,组织普查,但还有待其他相关学会及政府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并组织专业人士参与大规模尿常规普查。建议及早建立我国在临床广泛应用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的方法,对可能引起CKD的住院病人和体检者进行GFR评价;对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等引起继发性肾脏病的因素及早进行预防;对已有肾脏病要积极干预治疗,防止肾损害的进展;对3、4、5期的CKD要防止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ChenXM,WangHY.Increasingtheawareness,treatmentandcontrolratesofchronickidneydiseaseforreducingthehealthhazardtopeople.ZhonghuaNeiKeZaZhi.2006;45(6):441442.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陈香美,王海燕.提高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轻对国民健康的危害.中华内科杂志.2006;45(6):441442.
2ZhangLX,ZuoL,XuGB,munitybasedscreeningforchronickidneydiseaseamongpopulationolderthan40yearsinBeijing.ZhonghuaShenZangBingZaZhi.2006;22(2):6771.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张路霞,左力,徐国宾,等.北京市石景山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2):6771.
3WeiLB,YeRG,LuanT,etal.Clinicalobservationofthelongtermeffectofsyndromedifferentiationtreat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57patientswithrepeatedrecurrentprimarynephriticsyndrome.ZhongYiZaZhi.2000;41(10):598600.Chinese.
魏连波,叶任高,栾图,等.中医辨证配合治疗成人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7例远期疗效观察.中医杂志.2000;41(10):598600.
4SunZT,NieZH,DengCP.Thepresentsituationandconsiderationofthecombin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YiXueYuZheXue.2006;27(3):7779.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孙泽庭,聂正怀,邓崇平.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思考.医学与哲学.2006;27(3):7779.
5ChenYP.Developmentsurveyonstudyofnephropathyinintegrativemedicine.ZhongguoZhongXiYiJieHeShenBingZaZhi.2007;27(6):554555.Chinese.
陈以平.中西医结合肾病研究的发展概况.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27(6):554555.
6WangG.Theresearchdirectionandprospectofnephrology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ongguoZhongXiYiJieHeShenBingZaZhi.2004;5(6):360362.Chinese.
王钢.中医肾脏病学研究方向与展望.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6):360362.
7LiuY.Thinkingonthe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YaTaiChuanTongYiYao.2005;(1):6466.Chinese.
刘源.中西医结合的思考.亚太传统医药.2005;(1):6466.
8WuSH.Twocasesofacuterenalfailureinducedbycaulishocquartiae.JiangSuZhongYi.1964;10:12.Chinese.
吴松寒.木通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报告.江苏中医.1964;10:12.
9VanherweghemJL,DepierreuxM,TielemansC,etal.Rapidlyprogressiveinterstitialrenalfibrosisinyoungwomen:associationwithslimmingregimenincludingChineseherbs.Lancet.1993;341(8842):387391.
10ChenYP,ChenW.Progressinresearchofaristolochicacidnephropathy.ShenZangBingYuTouXiShenYiZhiZaZhi.2002;11(1):6366.Chinese.
谌贻璞,陈文.马兜铃酸肾病的研究进展.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2;11(1):6366.
11YuanL.Chinesemedicineandkidneydamage.XinYiXue.2005;36(9):542543.Chinese.
原玲.中药与肾损害.新医学.2005;36(9):542543.
篇5
一、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一)标准参差不齐
尽管我国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时间较长,但是从培养现状来看,以研究生为主要对象,本科阶段依然将中医与西医完全分离开来,并未实现有机结合。由于本科阶段缺乏对中西医结合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所以导致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阶段完全脱节。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本科阶段并未学习到中西医结合知识,传统的思维观念模式影响至深,并没有形成健全和完善的中西医结合思维模式。
(二)课程设置欠科学
通过研究得知,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未将中医与西医有机结合起来,将二者完全孤立开来,这样的课程设置,势必无法培养出专业化、技能型、复合型中西医结合人才。同时,中西医结合教学过程中,倘若仅仅将中医与西医简单的联系在一起,必然起不到中西医结合教育的作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依然存在偏科现象,在临床医学操作过程中,并不能将中医与西医有机关联起来,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科学性[1]。
(三)教材内容不合理
目前,我国医学类高校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并不完全统一,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百花齐放。从大纲结构和教材内容设置方面来看,可谓是杂乱无序,一些高校分别进行了中医、西医两门课程的设计,也有一些高校将中西医结合起来,进行了一本教材的编写,教材内容编写质量层次不齐,基本上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的教学用书体系。
(四)师资力量薄弱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都离不开优秀教师队伍的有力支撑。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中西医结合院校缺乏专业化、高素质、复合型教师,尽管一些教师的文化程度较高,也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教学能力,但是其知识体系过于单一,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无法完成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另外,由于专业化程度不同,对中西医临床医学教学的认知度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中西医临床医学的专业、系统化认知,极大影响和阻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一)设置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
作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必须加大本科阶段教育力度,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集中统一,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统一标准的设定。同时,要重视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知识结构的调整和均衡,重点以本科阶段教育为主,在本科教育阶段进行中西医临床医学课程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另外,逐步由本科教育向研究生教育过渡,确保两个特殊阶段的连贯、有序,積极研究和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可行依据。
(二)课程设置的科学规范化
传统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通常由中医和西医两部分构成,也就是将中医与西医简单的组合起来,这种简单的结合并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因此,要注重研究和探索中医、西医之间的衔接性,通过理论、实践等知识的有机关联,形成互补优势,以此为切入点来实现突破。同时,通过运用中医、西医等知识,分析各类常见疾病的属性、机制、症状和特征,进而提出科学、可行的预防、治疗方法。学生通过学习中西医结合理论知识、掌握中西医结合实践操作方法,进而能够达到准确分析病因、诊断病情、治疗疾病的目的。此外,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科学、可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的目的。总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要符合实情、结合实际、突出科学规范性,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三)教材内容设计的合理性
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材内容设计过程中,要确保教材内容编写与市场人才专业性完全相符,将中医、西医两大医学知识、临床医学技巧有机关联起来,确保教材内容能够开拓思维、教学大纲符合预期、内容简单、减少冗余,课程安排科学、合理,理论与实践比例设置适中[2]。同时,注重融入中医、西医之间的联系理论课程,也就是能够起到密切联系和纽带桥梁的作用,进而实现中西结合,达到中西医临床医学资源合理分配、有机整合的目的。
一套系统、全面的中西医临床医学教学体系,与精简、优秀和高质量的教材内容密不可分。因此,只有确保教材内容编写的科学、可行,方可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对于我国中西医临床医学院校来讲,要将教材内容、教学大纲设置放在核心位置,尽可能多的编写有针对性、高质量教材,并邀请国内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家、学者参与课程内容的编写和大纲的制定。另外,教材内容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环节比例适中,不但要丰富学生理论学识体系,而且要为学生中西医临床医学实践操作提供有力依据。
(四)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对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来讲,在创新、先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必须注重专业化、高素质、技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通过研究认为,首先,各大院校要结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现状,进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相关培训机构的建立,让学生接受国内外知名中西医结合院校讲师、教授的系统、全面讲解,通过中西结合的有机关联培训,达到更新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专业化技能的目的;其次,高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进修,不断提高学历和科研能力,掌握中西医结合相关知识;再次,中西医院校要定期组织专业化知识和技能鉴定大赛、知识竞赛,通过组织竞赛来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专业化操作技能;最后,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鼓励在职年轻教师参与学术交流、专业讲座,以此来增广见识、拓宽视野,学习和掌握核心技术,吸取先进经验,更新知识体系,最终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3]。
篇6
【关键词】 肺癌;,,中西医结合疗法;,,化疗药物毒副反应
摘要:对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的现状及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以中医药联合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现已成为肺癌特别是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案,中医药在肺癌化疗中的减毒增效价值亦得到医家和患者的认可。但其减毒增效的机理及中西药间相互作用机理仍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肺癌; 中西医结合疗法; 化疗药物毒副反应
肺癌是恶性肿瘤谱中最重要的癌症之一,是目前人类死亡的常见原因,而且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其发病率也在迅猛上升,其中几乎80 %以上的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1],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和大细胞肺癌三种病理类型。由于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较为困难,85 %~90 % 的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手术机会[2],特别是晚期NSCLC主要依赖以化疗或中医药治疗为主综合治疗方案[3]。近年来随着新的有效抗癌药物的不断问世及新化疗方案的增多,化疗的疗效得到明显提高,但其对机体正常组织的损伤仍是影响化疗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如在临床上就有许多患者因不能耐受抗癌药物的毒性损害而中止化疗,甚至导致全身功能衰竭。因此,寻找能够对化疗药物起到减毒增效的药物及方法并合理应用之仍是目前肺癌化疗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根据近年来众多医家的临床实践和观察证明中医药在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防治中有着重要作用,其疗效和价值亦得到医家和患者的认可,如李柳宁等[4]通过对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子影响的观察,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化疗效果,降低其毒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远期生存率,可作为不宜手术切除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虽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相当部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仍属于低层次的结合,即西药加中药的治疗模式,难以向高层次发展,且有废中医而存药的趋势;(2)在“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模式中,往往重辨病而轻辨证,没有充分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意义;(3)追求发现和发掘有杀灭或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单味中草药,轻视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中药复方作用的研究;(4)有关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尚不统一,临床上多以医家的临证经验分型论治。因此,准确理解中西医结合防治肺癌的理论基础,合理应用中医辨证用药联合化疗的联合方案,深入探讨中医药的减毒增效机制,对于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将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也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
科研人员的实验研究亦证明中医药防治化疗毒副反应的科学性越来越强。目前其研究范围集中于其抗癌机理及减毒增效机制的研究,主要从抑制肿瘤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癌基因表达调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及对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但较少从中医药合用时其代谢性相互作用方面加以探讨。所谓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同时或前后序贯用药时,在代谢环节产生干扰作用,使疗效增强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或使疗效减弱甚至治疗失败[5]。药物间相互作用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的诱导和抑制。关于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它是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中最重要的一族氧化酶,主要分布于肝脏,因还原型P450与一氧化碳的复合物P450CO 在450nm 处有一强吸收峰,故而得名为CYP450[6]。 CYP是一个超家族,分为多个基因/亚基因家族,参与外源物质代谢的主要是CYP1~CYP4家族中的同功酶。其中CYP3家族是人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P450形式。该亚族主要有CYP3A3/3A4、CYP3A5、CYP3A7四种同功酶,肝脏中尤以CYP3A4为主,它通过C或N脱烃、C-羟化等反应来代谢药物[7]。CYP3A4约占CYP450S总量的30 %~40 %,居第一位[8]。该酶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9],同时也被它们抑制或诱导,导致酶的数量和活性改变,并引起自身或其他药代动力学的改变,使药物活性物质积累导致毒性增强,如前致癌物的激活、烷化剂的活化,或降低其血药浓度和治疗效果。如临床上广泛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一线抗肿瘤药物异环磷酰胺( Ifosfamide ,IFO)的活化即与CYP450S亚家族CYP3A4的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 IFO在体外无活性,必须进入体内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代谢活化后才能发挥烷化作用[10]。现已证明IFO是CYP3A4的代谢底物之一[11] 。在该酶系的作用下,IFO首先发生4位C羟化,生成初级代谢产物4羟基异环磷酰胺,继而转化为醛异磷酰胺,它本身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无烷化作用。醛异磷酰胺可在细胞内外部分进行自发降解,生成异磷酰胺氮芥(PM)和丙烯醛,其中异磷酰胺氮芥为其活性代谢产物,与DNA链产生交叉连结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从上述代谢过程可以看出,此药是以其活性代谢产物来发挥烷化作用,因此代谢活化的速度、烷化产物的数量以及由肾脏排泄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抗瘤活性、临床使用剂量及毒副作用。因此,鉴于IFO等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须经P450酶系代谢活化才发挥抗瘤作用,临床用药时可考虑与酶诱导剂或抑制剂合用,加速其代谢活化,抑制侧链氧化,以提高血药浓度,增强抗瘤作用。在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中,除许多西药可抑制或诱导药物代谢酶外,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有效成分也可作用于药物代谢酶系统,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12~14]。徐艳霞等[15]报道甘草(Liquorice)和五味子(Schisandra)具有CYP诱导作用,可使丙咪嗪的体内代谢速率加快。夏雪雁等[16]报道当归总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s)可使泼尼松龙引起的CYP的升高作用降低。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合用日益频繁的今天,特别是在肿瘤化疗领域,中西药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理将成为新的研究课题,而从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角度对其机理加以探讨将是一个重要方向。 有关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虽然目前标准尚不统一,但经许多医家的临床观察及对近年来的文献报道综合分析认为,在所有肺癌证型中,气阴两虚与痰淤阻滞两型最为多见。如陈锐深[17]通过观察肺癌578 例,认为鳞癌多见于痰毒淤滞型(101/252) 及气阴两虚型(81/252) ,腺癌多见于痰毒淤滞型(61/216) 及肺郁痰结型(61/216) ,未分化癌多见于气阴两虚型(56/90) ,中医分型以痰毒淤滞型(33.4 %) 、气阴两虚型(33.1%) 多见。据李雁等[18]经文献分析报道,在肺癌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中,阴虚、气阴两虚及气滞血淤各占文献报道的90.91%、72.73%和45.46%。因此,在研究中,我们可选用临床上多见的气阴两虚和痰淤阻滞这两个证型相对应的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淤、理气化痰法处方用药,以观察这些不同的治法对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及其亚型如CYP3A4活性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对化疗药物代谢的影响,为临床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中西药合理并用提供理论指导。综上所述,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它在抑制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给机体正常组织和功能带来可逆或不可逆的损害,进而影响其疗效的发挥,降低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寻求能够对化疗药物起到减毒增效的药物及方法并合理应用之仍是目前肺癌化疗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医药在对化疗药物的减毒增效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医药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在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亦备受重视并被广泛应用。在化疗领域,随着中西药的日趋频繁并用,中西药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成为新的研究课题,药物间相互作用中最常见的原因是CYP450S 的诱导和抑制,而临床中药的使用一般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依法用药的,因此,深入研究不同治法方药对CYP450酶系中相关酶的诱导或抑制机理对中医药的增效减毒机理和中西药间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以及在肺癌治疗过程中中医药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的优化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承蒙陈孝银老师指导,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 刘蒲香,冯奉仪.实用肺癌诊断治疗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251.
[2] 胡定政.扶正抗癌方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的增效解毒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1682.
[3] 罗荣成,韩焕兴.肿瘤综合诊疗新进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96.
[4] 李柳宁,刘伟胜,徐 凯,等.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预后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8):575 .
[5] 徐月萍,吴伯镛.细胞色素P450 酶系与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J].现代实用医学,2002,14(10):557.
[6] 徐淑云.现代实用临床药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8.
[7] 夏 芳,陈孝银.中西药物并用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9):862.
[8] Imaoka ST , Yamada T , Hiroi K, et al. Multiple forms of human P450 expressed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ystematic characterization and comparision of the rat [J]. Biochem Pharmacol , 1996 , 51 :1041.
[9] Yamano S ,Tatsuno J ,Gonzale FJ . The CYP2A3 gene product catalyzes coumarin 7-hydroxylation in human liver microsomes[J].Biochemistry, 1990 ,29 :1322 .
[10] Mosby's GenRx. The complete Reference for generic and brand drugs [J].( Eighthed) ,1998 :580 .
[11] 柳晓泉,王广基 ,钱之玉.细胞色素P450 酶在药物代谢及开发研究中的应用[J].药学进展,2000,24(6):334.
[12] 杨秀芬,王乃平.细胞色素P450诱导剂对大鼠肝微粒体内HP450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9,15(6):573.
[13] 桑国卫,曾繁典.临床药理学基础[A].中华内科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05.
[14] 周宏灏.遗传药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3.
[15] 徐艳霞,张锦楠,闫淑莲.甘草和五味子对大鼠丙咪嗪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3,2(2):121.
[16] 夏雪雁,彭仁,孔 锐,等.当归总多糖对小鼠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具有调节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2):149.
篇7
1、临床研究
1.1病因防治 引起CRF的原因较多,必须认真查找原发病,进行有针对性的病因治疗,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在原发性肾脏病中,慢性肾炎占居首位,其次为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等,在继发性肾脏病中,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病较为常见。中医药在防治原发性肾脏病中确能行之有效地控制其演化成CRF,而在继发性肾脏病中中西医结合防治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控制可逆因素 CRF的病程是渐进性发展的,但在某一阶段受到某因素的影响,可出现肾功能的急剧恶化。因而及时祛除这些可逆性因素,已被公认为是防止肾功能急剧恶化的重要措施。促使肾功能急剧恶化的因素主要有(1):①累及肾脏的疾病复发或加重;②水、电解质紊乱;③各种感染;④高血压、心力衰竭;⑤应激状态;⑥其它各种不利因素。这些可逆性因素采用西医常规措施,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中医认为其可逆性因素主要有(2):①外感风热或风寒;②痰热;③水湿;④湿浊;⑤湿热;⑥瘀血;⑦风动;⑧风燥。中医针对这些邪实证,除常用的辨证口服汤剂外,还采用如专方、专药、内服、外洗、灌肠、静脉给药等措施(3),不仅疗效较好,而且还有标本同治之妙。
1.3 饮食加必需氨基酸(EAA)疗法 近年研究表明,低蛋白饮食可减少肾小球的血液灌流量,使“健存肾单位”的滤过率减低,延缓肾小球的硬化过程,从而保护了残存的肾功能。为了防止低蛋白饮食带来的负氮平衡及不利因素,目前多主张采用(1):①低蛋白饮食+EAA疗法;②低蛋白饮食+α-酮酸疗法。饮食疗法历来被中医所重视,但由于CRF的特殊性,虽有虚证诸象,但其“气化不足”,易生浊毒。因此,其“虚则补之”而不能呆补、腻补、纯补,必须补而有节,特别是应以肾的气化功能和邪的兼挟情况为参考,辨证进补(4),这样更能符合CRF之病情。
1.4 辨病与辨证治疗 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可逆因素是治疗CRF的关键。CRF非透析治疗的基本原理包括(1):①减少尿毒症毒素和代谢废物的蓄积,利用肾外途径增加尿毒症毒物的排出;②避免或消除CRF急剧恶化的危险因素;③治疗CRF原发病,控制CRF渐进性发展的各种原因;④针对各系统症状和并发症予以治疗。中医辨证治疗,主要是针对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五个证型辨证选方(2),但由于CRF往往有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毒内蕴为标的特点,其组方多以虚实并理、补泻合用、攻补兼施为特点(5);而中医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也主张依据脾肾阳气虚、脾肾气阴虚、湿热中阻并浊邪犯肾、脾阳虚弱并浊邪内蕴、脾肾虚弱并水瘀互结证型特点,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由于CRF是一个病情不断变化的过程,不可能用某一型某一方治疗贯彻始终来处理如此复杂多变的疾病。病症结合,标本兼顾,方能灵活地解决正邪、标本、病证之间变动着的矛盾。病证结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更有确切延缓CRF进展的作用。
1.5 胃肠及结肠透析 胃肠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生物膜—胃肠粘膜清除代谢废物的原理,但因传统的方法进液量较多而腹泻剧烈,病人无法坚持。随之研究的化学吸附剂,如阳离子交换树脂、氧化淀粉及活性炭等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其局限性。针对传统的胃肠透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首先是中西医结合方法解决了进液量过多和腹泻频率的问题。如成药尿毒清及含大黄的复方汤剂等透析药,其药性缓和,并可控制其入液量和排泄次数,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肠透析疗法又是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一大改进,它是在胃肠透析的基础理论前提下,利用中药复方大黄制剂进行结肠透析,又进一步推动了胃肠透析疗法在临床的广泛运用,大大地弥补了中西医各自的不足,使胃肠透析疗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西医结合胃肠及结肠透析疗法,不仅融汇了现代医学的理论,更发挥了中医中药全身性调节与治疗作用,对于延缓CRF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2、药物研究
寻求与研制防止CRF进展与恶化的有效药物,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之一。临床研究表明大黄为治疗CRF的有效药物之一,并经多种动物实验证实其有延缓、阻止CRF病情进展的作用。大黄治疗CRF的机理主要为(6):①对血BUN(尿素氮)的影响;②对系膜细胞的影响;③对肾代谢的影响;④对血脂的影响;⑤对血液流变的影响;⑥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⑦对过氧化脂质及其它方面的作用。除大黄对多种CRF动物模型具有显着疗效外,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还论证了黄芪、参类、附片、当归、川芎、地黄、冬虫夏草等药物防治CRF的机理(7),这些药物均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中筛选出来的,将这些有效的药物组方应用到临床中则更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
篇8
【摘要】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授课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概念,讲解具体操作步骤,并结合实例由学生亲自操作,体会如何应用。实践表明该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思维方法 中西医结合 教学改革
临床诊断思维,是医生运用已有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对于疾病的认识过程。采用的思维方法是哲学的认识论运用于临床上的典型实例,思维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对疾病诊断的正确性,必将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生实践技能要求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1]。我们在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开设的《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中非常重视学生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同时结合现代方法学引入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循证医学是指在各种医疗行为和决策时都必须遵循最新的科学证据。被誉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也必将是指导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理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rt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lw881.com其核心思想是要求任何医疗措施的确定,即医生处理患者、专家制定治疗措施、政府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客观的、最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ebm已被当今医学界公认为对指导临床实践、制定计划、解释结果和临床决策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方法学。在医学教育研究中引入循证思想,也是近年来国外医学教育研究较热门的课题。
1 加强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培养的必要性
1.1 循证医学是发展中医药学,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中医药学的特色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临床疗效是其优势,更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临床疗效虽确切,但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重视不够,往往对临床疗效不能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价,严重束缚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体现在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西药与中药结合,最终目的就是把提高疗效作为最高的原则。中西医结合虽不是唯一途径,但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承发展传统医药途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在校生,肩负着提高中医药疗效、促进中医药实现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任,完成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掌握大量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他们同时也面临着有限时间和无限知识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引进全新的方法学——循证医学的理念,促进中医药与世界接轨。只有把中医药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变成具有确切科学依据的有效疗法,只有依靠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将中医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进行严格验证,才能转化为最佳的客观证据,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临床决策的失误。
近三十年来,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报道使临床医生面临着时间有限和众多文献的矛盾,如何进行文献评价,从良莠不齐的文献中选择精华则是ebm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国家从“六五”至“十五”期间资助一大批中医学课题,一些成果相继问世,如“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风病证候学、治疗学研究,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等项课题的临床研究部分都是多中心的rct,所报道的文献质量较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使学生掌握检索、评价文献方法,如果将这些成果评价后应用于临床实践势必会提高他们的临床决策能力,从而提高疗效。另外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分会为规范临床治疗编写的相应领域指南,其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参考符合ebm原则的多中心rct结论,这就需要一大批掌握ebm知识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1.2 循证医学是评价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改革的依据 循证医学不但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使疾病的诊治更准确、更有效、更安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中引入并实施循证医学,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医学实践,激发内在兴趣,避免了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在传统的经验医学教育中,大课讲授、小组讨论、床旁带教见习等各种方法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学生讲授,考试也是强调理论知识,学期结束时以分数高低评价教学效果,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当中,更没有寻找证据和实践的机会。近年针对以往医学教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各种医学模拟技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等新兴教学手段和评估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医学教学实践。以实践为导向,变灌输式教学为共同探索。把ebm理念引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教会学生如何去收集证据、检索文献、评估和利用证据,培养学生一种全新的医学思维方式,训练诊断与防治疾病的临床思维,使他们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乃至今后从医过程中主动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进行临床实践;教会学生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最佳证据融入临床判断中,才能做出最佳决策和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因此,循证医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教育创新;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结合,如计算机、英语与中西医结合。这些全新的改革效果评价同样需要采用循证医学方法。
1.3 循证医学知识尚未普及目前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循证医学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大多数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尚未接触循证医学, 临床医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不尽如人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课题的设计方案缺乏经过大规模rct 验证。尤其是临床教师对循证医学也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主动培养学生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这是当今教学中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4]。
2 循证医学融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循证医学的原则、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为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2 教学方式根据华西医学中心李幼平教授等[5]提出对新入校的医学生应尽早开设循证医学课程,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理,我们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二、三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在介绍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时适时引入循证医学理念。计划用3个学时讲授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采用案例式、问题式教学法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资料、评价证据。并且提出问题由学生课下通过运用计算机检索工具收集资料,最后安排一次讨论课,内容是如何利用ebm的思维来解决临床问题。
2.3 教学内容首先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则,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经验医学缺陷与循证医学优势,把握住循证医学的精髓,避免陷入误区。这是循证医学理念在学生思想中的启蒙阶段,也是应教会临床前期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最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循证医学实施的具体步骤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估进行循证医学实践。例如选定一个专题“冠心病与血脂”进行检索尝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集体组织讨论,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作重点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通过检索实习后得出结论:①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②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③冠心病防治中降低ldl-c已确定为首要目标。④应用药物升高hdl-c以达到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结果不一致,尚需扩大规模进行临床观察。⑤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ldl-c最强效的药物。⑥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可损伤肝脏和肾脏。由此提出思考问题 “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调节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危险事件发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拓宽了思路,提高了兴趣,又锻炼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循证医学研究的方法也具有双重性,其理论尚在不断完善,很多研究仍在探索中[6]。但可以肯定的是,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融合的思路对于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研究水平,尤其是研究的设计水平将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这种研究的结果也必将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正确决策提供更加可靠和有说服力的依据。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将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推动现代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世纪人才需要“知识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春虎,温海青,纪正春.当前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5,22(4):362.
[2]王家良.循证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welsby p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guidelines, personality types, relatives and absolutes[j]. j eval clin pract 2002,8:163.
[4]finkel ml, brown ha, gerber lm, et al. teach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medical students[j]. med teach 2003,25:202.
篇9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43-01
肝性脑病是指在排除其他已知脑病的前提下,继发于肝功能紊乱的一系列严重的神经精神综合征。肝性脑病是肝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长期临床研究表明,脑卒中具有病死率高、预后较差等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危害较大。而且随着目前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肝性脑病的的发病率呈进行性上升趋势,已经引起医疗卫生行业的高度关注。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即基于此原则,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部分肝性脑病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肝性脑病患者均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所诊治的病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岁,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57.9±8.1岁),病程27-42d;浅昏迷33例,中度昏迷56例,重度昏迷11例。100例肝性脑病患者均予以保肝、降血氨、灌肠等内科常规治疗措施,并按照患者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护理;经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病情、基础疾病谱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常规护理 配合临床医师,以维持患者机体水、电解质平衡、调整血压,营养肝细胞为主,并积极注意保持安静,清洁住院环境,加强病情观察、起居护理及饮食指导,加强对卧床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如褥疮、尿路感染、肢体畸形、坠积性肺炎等。
1.3 中西医结合护理 结合患者病症予以中医辨证护理及康复指导: 1.对肝阳暴亢者,应加强病房安静环境及患者情绪稳定的保持,以避免噪音及负面情绪加重患者心理负担,饮食则宜以清淡、甘寒食物为主;2.对风痰阻络患者,则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待患者病情稳定适当鼓励锻炼,已逐渐恢复患者体能及生活自理能力;3.对气虚血瘀患者,应注意患者的排汗情况,并鼓励患者多做屈伸运动一舒筋活络,饮食则应以莲子粥、木耳、冬瓜等具有益气、健脾、通络的食物为主; 4.对邪热内闭、元气散托患者,则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与临床医师沟通。
1.4 评价指标 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
2 结果
3 体会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及普及,常规护理措施难以满足肝性脑病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要求,开展多元化、全方位的护理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部分肝性脑病患者依据中医病理机制,予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护理不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整体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这对医院综合医疗水平的提高亦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79-02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包括了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三门学科的知识。国内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都将它作为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凸显其重要性。本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桥梁课程,与中医药临床联系十分密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纽带,有助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掌握和对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早在三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学与免疫学紧密联系的基础;中医外感病邪的疠气往往与医学微生物学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有关;西周时期的《周礼・疾医》里描述“四时皆有疬疾”,而“秋时有疟寒疾”,其中描述的疟寒疾即是人体寄生虫学的疟疾。而且,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广泛开展,科学工作者发现某些中药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与免疫增强的功能,可以保护免疫器官、滋养免疫细胞、调节增强免疫分子的活力,发挥抗感染、抗肿瘤等多种免疫作用。目前,中医药界已经从多种中草药中提取出具有广泛免疫作用的多糖,比如,甘草活性多糖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的作用,还可广泛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活性,从根本上强身抗病,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从这些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中医药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中医药专业特别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好《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技能,对于本专业学生未来学习中医内科学和将中西医有机结合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
通过对国内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调查,我们发现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中医院校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多,学校教务部门在课程安排和设置上倾向于以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为主,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西医基础课,往往不能引起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加之在一些中医院校,很多专业都是将这门课作为考查课或选修课,因而不少同学都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临床实践用处不大,因而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二是中医院校内西医基础课的课时数普遍不足,对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大部分中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都只安排了60~72学时的教学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64学时,试验教学8~12学时),部分专业(如护理学专业)仅安排了48学时,而在西医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的临床专业都将本课程拆分为《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这三门课程,往往安排的180~210教学学时。从学时安排上来看,中医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时数的严重不足使得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不能充分展开,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与临床医学各课程的联系紧密,因而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本课程中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以及人体寄生虫的理论和基本技能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教学才能得到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安排方面,中医院校由于受课时安排不足的限制,往往仅仅安排12~16学时的实践教学,与西医院校安排的60~80学时的实践教学相比,仅为其五分之一,这使得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严重受限,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然而,期望像西医院校那样大规模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的课时也不现实,这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而言势必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因而要在较少的实验学时安排下提高《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1.确定课程定位,强化教学理念。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课程功能应从原有的知识定位向着知识、技能和创新并重的定位转变。
2.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校教育的经典,是课堂教学的范本。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重新构建教材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重新编写和出版供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工作人员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4.基于综合性和创新性试验,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目前医学院校开展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即由老师设计好,由学生按一定的程序实施让学生直接观察,由此来验证课堂所学理论。这种传统的、单一模仿式的实验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的学习兴趣及创造热情,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内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我校目前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也是如此。如:玻片凝集试验、补体溶血反应、病原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代谢产物的鉴定等,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出率低;有些实验内容简单,实验方法落后,已经不能够适合于临床和科研应用,如:单向琼脂扩散法、双向琼脂扩散法5]。因而,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意义重大。目前,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方面应用广泛。所谓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而完成的复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所涉及理论知识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像验证性实验那样单一,要求的是要有综合能力。因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仅要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要熟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体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达到实验既定的目的和要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促进实验教学的效果。每次实验教师抽取一个小组对当前实验进展情况进行汇报,提出所遇到的问题,学生一起讨论给出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式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选择使用的实验材料,要自己配好试剂,实验的仪器要调整,操作、记录、结果分析等均由自己独立完成,其中每一步骤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充满挑战,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完成,不仅提高了查阅文献的能力,而且学到了传统教学中不做或由教师代做的许多实验方面的技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养成独立的分析、动手、反思、创新的精神,对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应用型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基于中医药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未来拟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入本课程试验教学,通过改进实验内容、改变实验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改革,探索其在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合格人才提供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晶,刘艳明.中药学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8):1235-1238.
[2]诸欣平,苏川.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