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传播范文
时间:2023-03-15 09:2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媒体传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6.035
自媒体(外文名: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
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其内涵也是在不断延伸的。从最早的BBS、网络社区到博客、贴吧、微博、QQ再到现在的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社交网络等等,呈现出的趋势是从交流到自我展示再到信息交互这样一个过程,这样的过程并非简单的纵向线性发展,而是呈现出一种纵横交错的发展态势。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传递内容,更多的是它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局限性,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边界。
自媒体的发展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和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化,并且可以让公民可以更多的参与到信息及文化的传播当中来,对于“公民意识”的培养具和提升大众对于文化、政治参与的积极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仅就信息传播本身而言,自媒体也是具有极大优势并且拥有很多优点的。
1 自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
自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形式,它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对单的传播方式,让信息的传播从单对单变成单对多的传播,极大的扩展了信息的覆盖面。
一张报纸只能让一人阅读并且获得信息,一台收音机或者一台电视能够联系的受众也不过数人。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点对点式的传播,自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点对面,当人们通过自己的微博、贴吧、朋友圈等自媒体一条信息时,会迅速的被他的粉丝及关注着进行转发,信息扩散的范围是极广的,信息在被的极短时间内会被众多的其他用户获取。
2 自媒体信息传播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自媒体不但降低了信息传播的专业性,使得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而且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能够很快地就被其他人看到,信息的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的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这一点在某些突发性事件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2011年7月23日涌温线动车追尾事故时,就是发生事故的D301次列车上某位乘客通过微博在事故发生4分钟之后了第一条事故信息,比国内媒体通过互联网的第一条报道早了两个小时。
3 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极佳的互动性
由于自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出一对多的显著特点,当用户作为第一手信息传播者将信息在他的社交媒体时,与他有交集的其他众多用户都能够迅速收到他所传播的信息并用转发、评论等多种方式很快的参与到话题的互动当中来,表达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比较典型的就是现在非常多的企业都把微博、公众号等作为宣传的第一阵地,在产品尚未上市之时就产品信息,让用户通过评论的方式提出自己对产品的看法,帮助企业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政府微博的出现更是给公众提供了一个参政议政的渠道。
4 自媒体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对于报纸、电视、广播和书籍等传统信息载体在面对不同层次用户个性化需求上的表现乏力,自媒体发展至今已经可以通过不同的产品满足所有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不同年龄层次的用户可以选择微信、陌陌、微博、论坛、博客、网站等不同的产品满足自己的对信息传播和获取的需求。并且可以通过产品所提供的不同功能完全按照个人喜好来设计自己的传播平台。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文字、图像、声音以及视频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包装传递出去的信息。自媒体通过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满足了现代用户的个性需求。
5 自媒体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营销平台
传统的企业营销大多通过各种电视、报纸、广播广告的形式来完成,优点在于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可涵盖的内容多。缺点则在于成本较高,难以做到特定群体的分类型转播。
自媒体本身拥有的分特点让使用的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分成了不同的需求群体,而它的低门槛也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营销费用。这让企业在使用自媒体进行营销的时候只需要通过不同自媒体面对的客户群体使用不同的营销文案和方式,细化了营销的有效性。例如《泰濉吠ü微博作为主要的营销平台,创下了12.6亿元人民币的票房记录。
6 自媒体为政府和民众搭建了零距离沟通的平台
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纷纷开通了政务微博。政务微博一经开通就受到了民众的广泛关注,让民众与政府及政府部门之间的距离从以前的遥不可及瞬间拉近到了触手可及。
政府部门通过政务微博相关的政策信息,民众在第一时间获取之后通过评论进行参与和表达对政策态度。在某项事件的处理上,民众也能够及时的从政务微博上获取最新的进展,并且在某些事件上和政府部门保持统一,提供必要的帮助。
以上几点是自媒体最显著的优点,这种新的传播载体在传播形式上对传统的传播载体进行了几乎全方位的补充和完善。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门槛和专业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细化了受众群体,不仅如此,自媒体的发展对消弭新闻知识精英的文化垄断特权,对于激发和提升大众文化参与的政治积极性和“公民意识”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作为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的爆炸式发展也在带来了诸多对于传统信息传播的补充和提升以外,也带来了信息传播的无序性。
6.1 自媒体传播导致的信息碎片化
自媒体是以个人用户为主体的传播媒介,作为传播主体的个人用户由于文化层次、工作、知识构架、个人素质等方面具有差异和局限性,导致其对于信息的看法各不相同,从而产生了碎片化的信息。
信息碎片化对于信息接受者而言,最致命的就是在某些严谨知识上获取不系统性。例如异常火爆的百度知道等问答类自媒体,回答者对于提问者的回答只是就事论事,这对于大部分简单的问题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涉及时事、政治、历史、文化这些方面的时候,由于回答者的水平高低层次不齐,导致了答案的多样化,会使提问者产生很大的疑惑,影响其对于真实信息的获取。
6.2 自媒体中虚假信息泛滥和谣言漫天
随着网络的普及化,信息传播越来越向着平民化发展,伴随着此种情况出现的除了前文提到的传播优点意外,也包含着负面效果。由于网络使用者文化层次的降低,对于信息传播的分辨率下降,再加上自媒体的低门槛及信息的便利性,导致了虚假信息及谣言的和传播几乎毫无障碍。2015年度罪受网友关注的信十大假新闻中,微博新闻就占据了四条之多,这正面自媒体造假已经泛滥成灾。民众在享受着自媒体带来的话语权和话语空间扩大化的福利的同时,由于对虚假的防范性、警惕性的不足,也在自觉不自觉的扮演者谣言传播者的角色。更有极少数别有用心者恶意造谣误导舆论,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6.3 自媒体中媚俗信息泛滥
由于自媒体很多是利用关注和点击来提升流量从而赚取经济利益,从而导致了很多自媒体为了提高关注和点击量而大量使用暗示性的标题以及不堪入目的图片,对男女关系津津乐道,使用粗鲁切带有性的语言来博取关注和点击。某些自媒体详尽的展示了抢劫、凶杀、侮辱妇女等情节,甚至写出了某些具体的作案手法。而公众对于媚俗信息的猎奇心理导致了这类信息的浏览量和转发量都很高,此类信息的大量传播对于公众的心理健康及社会风气风气形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6.4 自媒体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信息
与媚俗信息相辅相成的,则是在自媒体中同样占据极大篇幅的暴力信息内容。例如,部分公众由于对体育、文艺明星的极端崇拜,一旦发现对于自己崇拜对象不利的信息出现,就会在自己的微博、论坛、博客、朋友圈等自媒体当中一拥而上,用大量带有侮辱性和攻击性的语言进行诽谤、谩骂,更有甚者,为了吸引眼球,使用大量的歪理邪说和脏话、丑话等内容,不惜歪曲事实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另外,还有一部分自媒体用户为了提高点击率,不惜使用视频播放类似“虐猫”、“打狗”、甚至是“校园暴力”等短片。这些充斥着暴力因素的自媒体带来的社会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这样的自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带有极强的教唆性质,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6.5 自媒体中谩骂讽刺成风
自媒体带有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让不少人产生了曲解,认为在自媒体上大家是互不相识,也是不受管束的。这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利用自媒体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用承担任何后果。造成了不少自媒体传播者的恣意妄为,他们以自媒体为屏障,不怀好意发表言论,甚至怀着报复心理对他人进行谩骂和人身侮辱。再加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不同价值观的冲突造成了人民思想的混乱,这也导致了自媒体言论的偏激性,公众在论坛、贴吧、社区、弹幕、微博等自媒体上随意的发牢骚、诅咒、讽刺、谩骂。这些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矛盾冲突的深化,对网络风气造成了非常糟糕的影响,对自媒体本身的发展也是有害无利。
6.6 自媒体中垃圾信息遍布
篇2
一、自媒体创新模式
自媒体营销涉足电商方面虽然只有不到五年的时间,但其涉足电商的方式与传统的电商有着本质区别。自媒体前期,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将品牌方的内容进行宣传,达到增加品牌曝光率的目的。在这过程中,品牌方不再依靠电商平台进行宣传,而是通过自媒体构建自身的宣传通道。自媒体中期,开设直播间的方式,解答潜在客户购买和使用商品中的问题。在这过程中自媒体建立了与潜在用户进行互动的渠道,也使得潜在客户可以更深一步了解产品。从而在增加客户体验感的同时实现了线上售前工作。自媒体后期,搭建专业的客服团队,解决客服在购买后的使用问题,从而实现客户与品牌方之间的无障碍衔接。
二、基于自媒体电商运营路径分析
中国传统的电子商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产品为主线、销售为导向、金融和物流为辅助的生态模式。在这过程中,平台方成为电商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也使品牌经营方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局面。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传统电商平台对品牌和产品的宣传不足,造成了很多消费者对同质化严重的商品无从选择,客户体验度一直处于低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的崛起为品牌经营方提供展示宣传自身产品的途径。自媒体的核心在于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向特定人群投入精准化的碎片知识,从而将该类人群转化成为忠实用户。
1.自媒体推广
基于品牌宣传号后台获取相应的阅读和关注者信息。通过对长期关注的客户构建相应的知识图谱,从而判断其成为客户的可能性。可能成为客户的关注者对其主要关心内容进行二次分析,寻找相应的匹配产品进行精准推送,通过连接传统电商平成商品的交易,从而使得关注者或粉丝转变成客户,实现品牌推广。
2.自媒体运营
篇3
关键词:自媒体新闻;新闻传播;传统;网络;特点;影响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变革,新闻传播更是如此。自媒体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新闻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新闻传播更加方便、快捷。另外,借助网络平台,自媒体新闻的传播范围更广,这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分析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利害关系,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的水平和技术。
二、自媒体新闻传播的特性
自媒体亦可称之为“个人媒体”抑或是“公民媒体”,所有人均可借助网络平台随时新闻信息或者个人观点。目前,生活中常用的自媒体有微博、微信、论坛以及QQ等。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新闻传播逐步向平民化与个性化方向发展,利用先进的科技,所有人均能新闻,亦可随时随地对新闻予以评论,从而使得人们可以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二是新闻传播的交互性进一步加强,利用信息化技术,所有人均有可能成为新闻的传播者,亦能随时转变成受众,传播者和受众可以进行零距离接触,使得新闻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同时也加强了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三是这个时代,新闻传播的速度以及效率都得以大幅提高,同时新闻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加快了新闻的传播;四是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变得很不容易控制,正是因为新闻传播更加方便快捷,成本更低廉,言论也更为自由,导致自媒体时代的新闻真实性很难掌控,新闻的可信度明显降低,自然也很难保障其质量;五是这个时代新闻传播中出现的纠纷增多,如版权及侵权纠纷等,但是相关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使得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从而出现一些不良的新闻传播现象。总而言之,不难看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尚不成熟,故而研究当前新的新闻传播途径对以往的传播方式造成的影响,将是健全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深刻剖析自媒体新闻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对受众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影响
传统新闻传播过程专业且复杂,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将新闻采集人员和编辑人员的一些价值观、人生观汇聚其中。当受众接收到相关新闻信息时,就必须接受这些观点,而无法表达个人的观点,这导致受众的思想会受到约束和抑制,其传播效果也还不够深刻。但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可以在接收新闻信息的同时,自由阐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传受双方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受众可以和新闻媒体一起表达观点,能体现真正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由于受众可以自由发表自己对新闻的看法,这就使得新闻传播变得相对感性,新闻内容会根据大众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更加符合大众的口味,拉近了新闻和受众的距离,让新闻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二)对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产生一定的影响
自媒体新闻与传统新闻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传播者和受众角色可以相互转换,即传播者同时也是受众,受众也可以成为新闻传播者,二者可以相互融合。而传统的新闻媒体传播则不同,从某种角度来说,新闻传播者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受众,存在局限性。但是,自媒体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从而提高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另外,自媒体新闻传播使得传播者和受众角色相互融合,让新闻传播具有双向性,改变了以往的新闻传播方式,变得更加亲民,更加贴近大众。
(三)对社会舆论存在一定的影响
在传统新闻传播中,受众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只能当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新闻传播垄断了大众表达自己观点的渠道,尤其是当遇到一些具有负面影响的事情时,如果当地媒体闭口不言,将会侵害受众的知情权。新闻传播更偏向于播放有正面影响的事件,也就是报喜不报忧。但是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社会舆论将新闻信息传播带入一个新时期。首先,人们对新闻传播的监督意识以及能力大幅提高,受众在关注新闻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思考;其次,新闻信息源逐步扩展,使得不论小事、大事均可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构建的社会舆论氛围充分体现出新闻的大众化、平民化以及普遍化特点。社会大众对大至国际、小至社区中出现的新闻都可知晓,从而真正实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无事不晓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大众的新闻参与度,从而使得新闻传播逐步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诞生的自媒体迎合了时代变革的需求,对传统新闻的传播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利大于弊。总的来说,自媒体新闻传播能促进新闻行业快速发展,并且由于融合了传统媒体的技术和经验,其传播方式多样、传播途径丰富,使得自媒体新闻传播有更高的技术水平,从而能够创作出精彩、生动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刘长海.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合作[J].青年记者,2015(08):52-53.
[2]李璐彤.试论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J].西部广播电视,2015(05):58.
[3]张美玲,罗忆.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特点和优势分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45-49.
[4]刘景东,孙岳.浅议自媒体[J].中国信息界,2011(3):41-43.
篇4
【关键词】校园微信自媒体品牌传播
一、微信公共平台
微信公共平台是腾讯公司于2012年8月推出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以创建自己的公共平台账户,与受众实现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传播。目前,微信公共平台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微信公共平台是一种新的自媒体形式。通过微信自媒体,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具备通过这个平台向公众传播信息的权利。微信自媒体是让媒介资源由传统的权力、财富的垄断,走向依赖内容精彩与信息本质,吸引注意力资源的新媒介形式。媒介资源的争夺不再是媒介自身,而是以其为平台的注意力资源的争夺。要在竞争激烈的微信公共平台上获胜,只能依赖传播内容有足够的吸引力。本文主要探讨以大学生为目标群体的微信自媒体的品牌传播策略。
二、校园微信自媒体品牌发展现状
校园微信公共平台,是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进行信息传递与互动的媒介平台。其主办者可以是学校亦可以是个人,校园微信自媒体因主办者不同可以分为服务型和商业型。服务型校园微信自媒体创办者以学校为主,通过微信自媒体校园或与学校有关的校内外信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教学服务,维护学校形象,强化学校管理与教育为目的;校园微信商业自媒体,是指传播者以学生为对象,提供学生群体所需的特定信息,并通过某种方式获得商业利润,维持其发展的信息传播媒介。本文主要论述校园微信商业自媒体品牌的传播策略。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深度采访调查了解到,就目前而言,校园微信的商业自媒体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以学生群体定位的自媒体
“定位是指公司为自己的产品或形象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据一定特殊位置而采取的行动”。①企业或媒介组织的发展依赖定位清晰的目标人群,并在目标群体心目中占据特殊的地位。目前通过微信自媒体传播信息的主体较为复杂,从专业媒介组织、媒体从业人员、商业组织、行业精英到普通个人等,纷纷开通微信自媒体,微信自媒体多而杂,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却不多。根据实地调查采访了解,学生关注的公共号以新闻、娱乐,体育,学习类为主。而这些公共号多以大众传播方式为主。以学生为目标定位,满足学生信息需求的微信公共号,目前并不多见。
2、针对学生的有价值信息的缺乏
互联网时代引发了媒介去组织化,每个公众个体皆可成为传播主体,媒介资源的垄断渐次式微,各种信息海量涌现。微信传播主体的复杂、无组织、非专业,导致信息虽丰富但质量差、缺乏公信力,学生很难分辨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3、运作模式缺乏专业性
针对学生群体的微信公共号不多,现实中有一些,一般是个人依据兴趣成立,或几个人合作,缺乏必要的媒介采编知识,以及营销推广意识,专业性不强,影响力差。有一些校园自媒体纯粹是为了商业目的,把其做成一个新闻、求职、论坛等为主题的网站精简版,并没有形成个性和特色,也就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且商业氛围浓厚,很难得到学生群体的认可。
4、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之中
目前是微信自媒体的发展初期,多数的微信自媒体品牌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并没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其中不乏罗辑思维,孕峰这样的较为成功的运作,但总体而言,微信自媒体盈利模式不成熟。针对校园的微信自媒体没有知名的品牌,也很难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
三、校园微信自媒体品牌传播策略
目前,校园微信自媒体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且由于其小众化、区域化的原因,并没有特别有影响力的校园微信自媒体。因此,校园微信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而且将受众定位在学生群体,目标清晰而明确。如何传递学生喜欢且不断追逐的信息,是校园微信自媒体成功的关键。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校园微信自媒体的品牌传播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受众定位清晰
校园微信自媒体是以学生为主要受众群体,本文主要以大学生群体为例来谈,大学生群体接触信息渠道单纯,其主要通过手机、互联网,以及校园实体媒体来接触信息。“根据调查显示,84.7%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微信,13.4%的大学生听说过微信,在使用是时间上,42.2%的大学生使用微信有一年以上时间,每天使用微信一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63.7%。”②大学生微信使用率高,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影响力大。且学生居住较为聚集,同学之间,宿舍之间容易形成话题式传播,利于微信品牌的推广。校园微信自媒体以学生为目标受众,能够明确目标受众,并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展年轻人群。受众定位的清晰为内容制定、营销推广提供较为明确的方向。
2、依托优质内容树立品牌形象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品牌日益成为生存和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强势品牌意味着市场地位和利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未来的营销就是品牌的战争。因此,品牌的策略应该成为企业重要的市场营销策略。”③即使是较小的校园自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品牌的构建与推广同样十分重要。品牌的发展依托优质的产品,微信自媒体通过思想性内容以及实用性的信息,以区域性学生需求为依托,让学生在闲暇和娱乐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以让学生受益为目的,来获取学生群体的关注,让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能获得经济利益和实惠,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树立。
3、以提供服务营造互动强化核心产品
乔治・路易斯说:“不要只是让他们喜欢你,还要让他们和你一起坠入爱河。”④有影响力的互动活动是让受众爱上媒介的关键。真挚的情感交流互动、多样性产品与服务才能有效增加学生的关注度。服务内容应以校园为话题开展,关注学生需要的信息,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学校周边的美食连载、好书推荐、兼职信息、职场故事等,并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周,不断更新主题。通过赞助学校社团活动或者主办学生创新竞赛、社会活动竞赛、创业竞赛等活动,以此提升品牌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让校园自媒体品牌传播思想与学生追求知识、进步、价值较为和谐地融为一体。
“情感是形成受众对媒介品牌态度的核心,受众对媒介品牌态度的情感性形成意味着对媒介品牌的独特性情感,直接关系着对品牌的态度。”⑤校园微信自媒体品牌的打造,在提供价值核心产品的同时,还必须配合相应的服务以及互动活动来增加受众情感的关注和黏附度。因此,应积极打造互动专区,鼓励受众把自己身边爱情、亲情、友情的故事投递到在平台上;鼓励学生投稿其自己的小说、诗歌等作品;定期开展诗歌、摄影比赛,在平台上获得好评者以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励受众的投稿热情,以此来提升受众的参与度。
4、盈利模式与惠利式广告相结合
微信自媒体的商业化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自媒体获益的仍是凤毛麟角。任何媒体获胜的关键在于其优质的内容,校园自媒体通过核心内容的传递,不断聚集粉丝,通过互动不断增加粉丝的黏附度。很多媒体成也广告,败也广告。校园自媒体在内容上走的是精品、价值产品为核心的路线,盈利模式应与其主体格调相和谐。因此,在开展广告推广时应以简洁、简单、创意为核心,尽量减少商业气息。由于校园自媒体属于小众化传播,且其学生群体属性较为统一,活动参与度高,因此,可以让学生参与广告创意,并对参与者予以一定报酬,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这种广告在不损伤校园自媒体品牌形象的基础上能够兼顾广告主,自媒体创办者,以及其受众群体。因此,针对校园自媒体的特征,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惠利式广告。所谓惠利式广告,是指在广告信息传递过程中,为增强受众的参与性、创造性以及广告信息传递的效果,而将部分应属于媒体的费用,以折扣的形式让广告受众从中获得惠利。即媒介以低利润换取受众的关注与参与,以此来扩大影响力。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受众资源,只有保证了受众关注度,媒体利益才能长久。即走自媒体盈利与惠利式广告相结合的形式。
品牌的传播是产品、营销、广告、公关等综合性活动,校园微信自媒体品牌传播成功的关键在于其传播的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群体的特定需求。在目前微信公共号纷纷成立,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情况下,要建立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品牌,应该着眼信息的价值与实用性,同时通过活动增加受众的参与度,并给予受众特定利益,让受众参与信息的传播与创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自媒体市场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①陈兵:《媒介品牌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5.
②郑晓娜,《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与分析――以全国208所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4(2)
③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13
④⑤乔治・路易斯著,何辉译:《乔治・路易斯大创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9.
篇5
Abstract: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s a new public medi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after the micro blog, it has been developed to the fifth edition. Individuals or organizations can app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 or small media. However, quickly carrying out the good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for the registered platform is the key of platform construction to play the role of radiation.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transmission platform of auto we media of WeChat platfor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sign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ways of the transmission platform of WeChat we media.
关键词:汽车媒体;微信;传播
Key words: auto media;WeChat;transmission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1-0180-02
0 引言
微信公众平台于2013年6月开始针对企业,个人,政府,组织等机构推出一系列合作推广业务。[1]国内像汽车之家,易车网等多加大型成熟的媒体机构紧随其后发展自身的微信平台。在国外,雅虎汽车,等多家汽车网站均选择在facebook上建造自己的传播方式。所以国内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巨大且富含价值的。截止到2015年,全国微信用户已突破亿级大关。[2]人们在微信上获得的不仅仅是交流和及时通讯,还有文化的传播跟知识的摄取。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这一巨大的用户群体设计并制造一个与汽车相关的文化传播平台。并且借鉴汽车之家的成功经验,结合微信公众平台为广大汽车爱好者提供以全面、专业、可信赖、高互动性的汽车内容,多层次、多维度地影响最广泛的汽车消费者,以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线上线下汽车互动自媒体平台。
1 微信平台的建设
1.1 平台的注册
如图1所示,首先注册好一个仅供注册公众平台的可用QQ邮箱。邮箱地址是。通过邮箱进行微信公众号的注册,并激活该公众账号。激活后填写完善各项资料。通过资料的真实性审查无误后,微信平台的注册便完成了。微信账号:fxpawc,全称:肥小胖爱玩车。
1.2 平台的建设
本微信平台建立三个大的菜单栏分别是“爱玩周边”、“爱玩内部”和“爱玩外部”。每一个菜单里面添加四项与汽车紧密相关的内容,一共十二个内容便构成了微信平台的全部内容,其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其菜单界面如图3所示。
“爱玩周边”主要包括“爱玩比赛”、“爱玩保养”、“达喀尔”、“实用品牌”四个二级目录,其菜单界面如图4所示,其中,“爱玩比赛”是将最新的国内外各项汽车赛事战况,以及参加者的个人资料通过图文或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各位顾客,同时还伴有丰富且易懂的赛车知识解读;“爱玩保养”是将最新、最近的汽车季节性保养小秘诀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达喀尔”是将一年一度世界闻名的达喀尔拉力赛的每一段赛事比赛通过图文加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实用品牌”是将世界知名的安全性能以及综合动力性良好的汽车品牌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直观的表达出来。
“爱玩内部”、“爱玩外部”也分别是由“小胖视频”、“小胖新闻”等四个子项目构成。其中,“小胖视频”是针对一些二手车卖家的车辆进行一系列项目的测试自主开发出来的,为购买二手车的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作用;[3]“改装”是关注最新的汽车个性化改装潮流、最贴身劲爆的改装案例解析,为喜爱个性化的爱车之人提供一些参考性的知识;“爱玩操控”是向广大的飘逸爱好者们介绍如何调节汽车的悬架,差速器,转角,轮胎等使得漂移爱好者们愉悦地享受漂移过程。
“玩车文化”详细的介绍汽车历史,讲述汽车底盘、车身、发动机、变速器所蕴含的秘史。还有一些举世闻名的车身设计大师、机械设计专家的人生侠文;“小胖新闻”快速的将近期各大汽车新闻,传递给我们的客户,为网友再现各种超级车展、报道汽车最新现场、诠释最新的行业动态等一切与车有关的事件。
1.3 平台储备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
为了让平台的内容能够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以目前所受欢迎程度最高的“百度云网盘”作为储备资源库,通过聘用3名图文设计员,不间断从互联网上的汽车免费资源内摘录一些最新的资源并进行整合最终得出一个图文结合的形式上传到“百度云网盘上”储存,这样就有优秀的图文资料通过储备资源库源源不断的放置在微信平台上进行传播。平台储备资源管理平台架构及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
2 微信平台的推广
2.1 线上推广
合作互推,是进行线上推广最好最快的方法,发展到500粉丝便开始借助合作互推,互推后每次都会获得上百的粉丝,所以微信合作互推很重要。微博大号的推广,如果有巨大粉丝量的微博号资源,可以利用推广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别人互换。但是如果没有资源可以选择找一些微博大号给钱进行推广。依托平台推广,依托已经有名气、人气的平台,如人人、豆瓣、知乎、爱车贴吧、汽车之家等等,可以将我们要宣传的二维码做成签名图片(本平台的二维码示意图如图6所示)。
这样几乎每次评论都是一次宣传推广,且不容易被删。基于LBS的推广,这是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要设置诱导性强的签名,然后查看附近的人,如果签名吸引了别人,就很可能被关注。
想要在线上更好的推广,做好自生的优化很重要,让粉丝或准粉丝感受到我们的专业性和可读性。优化内容有以下几点:推送图文优化,只推送易读清楚的单条图文,优化图文搭配和排版,配色清新。自动回复优化,做好与读者的互动,让我们的“读后服务”更加专业,增加与读者的亲和力。这样我们的粉丝更加乐意将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介绍给朋友,这是很好的隐形的推广
2.2 线下推广
线下推广最多的、最有效的就是活动推广,通过策划一些活动来推广,比如关注微信公众号送礼品。借助“外联”的方式,例如先与一些汽车销售或4S店协商,以帮其宣传推广,来获得赞助,可以有优惠券、会员卡,然后再拿优惠券和会员卡招揽爱车粉丝,爱车、想买车的朋友可以通过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来获取优惠券或会员卡。
2.3 发展现状
本微信平台经过一年多的持续建设,目前已拥有“活粉”(活跃度高的粉丝)200余人,关注粉丝达到1000余人。到目前为止,平台发起线下活动推广活动3场,联合安徽天龙汽车服务公司等3家企业吸纳关注“活粉”百余人,在汽车爱好者圈内产生一定的效应。
3 总结与展望
通过持续不断的平台后源数据更新,微信传播平台最终会将集小型技术传播、粉丝集群为一体的公众平台,是集汽车产业文化与交流为一体化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集群体公众平台,承载着汽车产业、汽车服务业、全系汽车资料、全系汽车专修资料、汽车周边等等一系列的汽车产业文化,并包含着若干子平台,装载着的是不同的爱好与选择。通过主流社交平台进行传播打造成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自媒体,同时该平台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适配当下的“互联网+”计划,为培养出专业创新的科学团队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然.社会化媒体时代人际传播的“复兴”.[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
篇6
关键词:自媒体 文学 传播 微信
自媒体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了由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联合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他们是这样定义的:“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1]2009年微博的流行正式开启了自媒体时代,而微信则把自媒体的功能扩大化。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微信以其信息的高速流通、图文结合、碎片化的文化背景为文学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出口。
一.“节点共享”的即时互动下的全民狂欢
在数字媒介环境下,“节点”(Humannode)即“人”(human)和“节点”(node)的组合[2],界定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下以人为传播主体的节点,是通过数字互动媒介接受和发送信息的媒介用户以及与用户捆绑在一起的一体化信息。
微信文学在大众传媒时代产生,不可避免的保有了大众文学的特征。高雅的传统文学在现代商品社会遭受了巨大冲击,人们曾一度怀疑艺术终结或文学已死。但是大众文化也有自己的审美趣味,也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2012年4月,微信4.0版本,用户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在空间中,好友之间可以即时点赞、回复或者转发。用户结合现实场景进行改编,应用网络热词在其中表达情绪,没有诸如微博之类140字的限制,即时的发送,接收者同时可能是下一个发送者,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不再有绝对的身份区别,点赞和回复瞬间反馈到作者的个人空间,作者根据回复与之互动,微信文学就是以这样一种网状形式在微信平台上流行起来。
狂欢理论源自于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这种狂欢指的是取消了人与人之间等级关系的狂欢。人们语言混杂,方言、俚语、习惯语交织在一起,通过无所顾忌的笑达到一种全民的自由。而在自媒体微信文学中,体现了带有自由性的狂欢性。人们可以通过游戏、娱乐的语言释放压力,通过创造恶搞式形象放松自我。在这样开放式的背景下,人们可以摆脱压抑自由的书写文字,微信文学中常常出现一些新奇词汇表达,这就是微信文学狂欢化的表现。
诚然,文学需要新的文学形态为其注入鲜活力量,但微信文学的局限性可能带给文学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是值得思考并努力改善的。微信文学文本的碎片化、内容的平面化凸显了消费时代大众的审美趣味不高的事实,表达了娱乐至死的诉求和狂欢化的生活方式。同时,微信文学的快速生产,削弱了文学原本应该具有的深度,作者在个人化自由写作中忽视了社会责任感。微信文学的良好发展需要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在自媒体的时代走得更远,否则只是激起人们一时的狂欢兴趣,在这样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并不能长久留存。
二.危机中的数字化选择
随着“快速点击阅读”时代的到来,手机、mp4、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受到大众热捧,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许多报刊杂志在自负盈亏中举步维艰。
许多文学类实体期刊纷纷登陆了微信平台,拓展了数字化之路的新视野。2013年11月《收获》发出了第一条面向微信订户的群发内容,这是继《小说月报》微信公众号上线之后,又一家“老字号”传统文学期刊在微信平台上发起了寻找读者的尝试。目前可以搜索到的文学类公众号有“读者”、“青年文摘”、“读者文摘”、“今天文学”、“青年文学”、“收获”、“小说月报”、“上海文学”等。纯文学的生存空间本来就不大,先天注定了它本身不能像通俗文学大众文学那样受到广泛关注。在市场经济的热潮中,文学类实体期刊注定成为昨日黄花。所幸的是,在自媒体时代,文学类实体期刊搭上了以微信为主要载体的数字化传播快车。
近年来,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迈入作者行列走向实体出版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凸显了实体文学经久不衰的魅力。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未来的方向应该是,积极汲取传统文学媒介的有益特质,提高自身的文学品味,正确的处理好文学的审美与市场化大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传统文学文本具有的高品质有效融合到自媒体平台,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注 释
[1]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探索》,2006年第2期,第135页。
篇7
(一)手机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
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大的促进了自媒体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各种电视新闻内容传播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满足广大的社会公众的需求,电视新闻所采取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目前电视新闻不仅仅不同传统的电视节目来传播其内容,同时还更加的依靠网络的力量来进行传播。手机作为一种电视新闻传播的工具,具有强大的交流传播功能,目前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比不可少的物件,特别是对于广大的年轻人而言,这就表明人们日常生活中跟手机接触的时间最长,因此通过手机来进行电视新闻的传播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自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这可以使得社会公众通过手机等客户端随时能够接收到电视新闻,这样不仅仅在用户自身接收信息的同时也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将电视新闻信息传播给其他人,更加促进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更加贴近人们生活
目前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大多选择的是社会公众能够理解的大众文化,这种贴近人们生活的内容信息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从而使得各种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可以很快的被传播开去。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不断地向人们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所靠近,同时真正的做到了电视新闻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又传播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去,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快速发展。
(三)微信朋友圈的传播方式更加广泛
目前微信朋友圈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影响极大,很多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来传播,主要是微信朋友圈大部分人都是将自己熟悉的人加到一起,这样的群体具有巨大的社会力量,因为他们彼此认识、彼此信任。各种电视新闻内容的传播通过微信朋友圈来传播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传播的效果,因此在电视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微信朋友圈的作用,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传播方式,增强信息的传播效果。
二、当今社会下的大众心理分析
(一)现实生活压力下的焦虑心理
当今社会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同时社会生活的压力也在影响着每一个人,在这种环境之下,人们更加愿意从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走出来而专注到手机等现代科技产品所带来的虚拟环境之中,通过这种方式来环境自身的压力。人们通过各种社交软件来进行交流和沟通,这就为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途径。
(二)人们的社会叛逆心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到了社会公众的心理,这使得很多人出现了叛逆的思想,通过利用现代网络传播技术来诉求自身的叛逆情绪,这种通过网络来传播的信息对我国当前的主流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我们应该对其加强监管,并且引导其发展。
(三)微信朋友圈下的孤独心理
当今社会中人们用微信等社交软件来联络感情却使得自己变得更加孤独,很多人通过对虚拟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忽视了周边真正的社会生活,使得自身与周围朋友的关系变得冷淡,这种社会心理使得人们更加追求对微信朋友圈的使用,这也为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途径。
三、新时期自媒体发展中电视新闻编辑与传播发展的策略
(一)电视新闻编辑和传播的思维与时俱进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使得整个媒体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自媒体作为时展的产物,其发展变化是与时代的发展变化着密切的联系的,因此我们在电视新闻编辑和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地促进电视新闻编辑和传播的发展。但是随着自媒体的出现给电视新闻传播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例如自媒体的用户在传播信息的时候没有对信息进行编辑和筛选,这就使得传播的信息存在虚假和不规范的问题,这就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和传播的过程中对这种现象加强监管,保证信息传播的质量。
(二)电视新闻编辑和传播注重对信息的修补和创造
自媒体发展在促进信息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也自媒体信息呈现出了碎片化和不完整性,同时在自媒体用户对信息进行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信息的编辑和筛选,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自媒体传播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甚至存在很多的虚假和极为不规范的传播信息。因此在自媒体发展中电视新闻编辑和传播应该高度重视对相关信息的修补和创造,这就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和传播相关工作人员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应该具备对数量巨大的各种新闻信息进行筛选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促进电视新闻编辑和传播的发展。
(三)电视新闻编辑和传播重视对新的传播方式的运用
电视新闻的编辑和传播离不开现代科技,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新的网络传播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自媒体背景下各种信息数量巨大,同时信息的种类多,如果不采用现代科技,那么将会给电视新闻编辑和传播工作带来巨大的难题和挑战。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给电视新闻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特别是对于微信等现代社交软件,电视新闻编辑和传播应该充分的利用这种信息传播的方式,不断地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新闻信息编辑的内容直接传递给社会公众,因此,新闻编辑和传播应该高度重视和掌握现代传播技术,同时还应该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不断运用这些现代科技,从而促进电视新闻编辑和传播的发展。
篇8
关键词 传媒;数字化;媒介融合;全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7-0007-02
自20世纪末以来,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我们身边,而技术的发展和改革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数字传播的方式为媒体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方式,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呈现出取代传统媒体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介融合和全媒体传播必然会在世界范围内发生。
1 髅绞字化与媒介融合
1.1 传媒数字化变革的影响
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在人类交流中的根本性变革。除了传统通信的数字重建外,近年来数字通信对互联网的发展产生影响。具体而言,中国互联网使用用户的增加,利用互联网的时间平均为每周19.8小时,根据网民深度的增加,对网络用户的粘度增加,则体现了现代人生活对信息的刚性需求,同时也加剧了网络媒体以及报纸杂志的迅猛发展。
1.2 传媒数字与媒介整合
媒介的不断整合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通过媒体的整合,新媒体可以有多种功能。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媒体传播可以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而不仅仅是声音或文字的获得,比如人们不再满足于只使用手机进行通信。媒体的融合增加了信息形式的多样性,更符合人们对信息的高要求。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获得更大的市场利益,互联网行业、传媒行业、通信行业也在不断的交流,甚至不同企业并购不断,不断完善行业提供相关服务,通过使用技术,推进多元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多元化,这也促进了媒介融合。此外,高效的信息处理技术也保证了在较短时间内各设备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处理大量的短时间内的数据为例,新型纤维材料的传播,保证数量和速度,信息传递过程的手机、iPad和其他电子产品也让单一的媒体有不同的功能,确保媒介融合的技术基础。
2 传媒数字化背景下全媒体传播分析
2.1 全媒体传播的含义
在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对于媒体传播的信息有着不同的要求。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声音、图像、文本和视频的综合处理成为可能。一方面,媒体是一个所有媒体的整体意义,包括现有的所有媒体;另一方面,媒体不仅是指综合媒体的概念,它包括媒体技术、形式和内容,比如,传统电视广播与新兴互联网融合,实现全方位的信息传递。
2.2 全媒体的传播的发展方向
在20世纪末,西方国家在技术和人的发展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数字媒体开始实施,以确保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同时通过跨国界、跨媒体,实现媒体的多样化,传统行业的电视广播和新兴的互联网行业相互连接。提出了“跨媒体”的概念,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信息需求。随着中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国的传媒业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全媒体。现代技术促进中国广播电视从传统的通信方式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产业转型,不再坚持过去的传播形式,也是推动中国电视剧产业的转型,将互联网、电视、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以确保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全方位。观看电影和电视很容易,让人们随时随地享受数字生活。CNNIC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1年6月时,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77亿户,手机用户在手机用户和网民整体比例方面进一步提升。2010上半年,手机网民的增长速度高于传统网民已成为主要驱动力,移动互联网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消费数码产品激增。现在,多数的数字产品更注重更新的功能的体验来满足绝大多数的爱好者的需求,例如,盛行的苹果公司的iPad,亚马逊的电子书等独特的视觉体验及便民的贴心服务。充分体现出了数字市场的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发展途径。在传统电子媒体中增添数字电视的功能,带动数字电视的发展,这个功能可以使用户欣赏更加高清的视觉盛宴及清晰的电子广播,提高了新媒体数字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甚至通讯方式,使所有的传统媒体面临挑战,但新媒体不是消除以前的媒体,而是将以前的媒体结合现状发展的新媒体,来实现用户更高的使用需求体现更加现代化的特征,那么,新媒体就是为了更好地分化,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极大地丰富人们的选择。
2.3 全媒体传播的产业实践
对所有的媒体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操作理念,即多媒体传播的方法和策略,即利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构建通信系统的平台。将各种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媒体模式。对于媒介组织而言,整个媒介传播意味着流程再造与媒介整合的实现。全媒体传播的探索与实践已成为应对数字媒体变革的重要举措。在以前独立运营的广播、电视和网站整合的新闻采编业务中,试图开展360度的媒体采编工作。虽然国外媒体的“跨媒体行业(媒体)”的概念尚未提出相应的媒体,有许多形式,但外国媒体跨媒体经营,多媒体新闻信息传输通过先进的多终端阅读,多销售内容,获得增值的机会,中国媒体产品尽可能多的内容实际上是今天所有媒体新闻生产理念的体现。
3 结论
数字媒体的媒介融合是国内外传媒业必须面对的主要趋势。这一“全媒体”的概念是基于“跨媒体”的创新发展的趋势,给中国的传媒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的传媒业,在当前和未来如何构建和实施媒体运营战略,是摆在媒体产业面前需要探讨的战略问题。
参考文献
[1]汪曙华.传媒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J].东南传播,2011(4):73-75.
[2]徐强.传媒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J].新闻传播,2016(21):115,117.
[3]郭海英.传媒行业政府规制体制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3.
篇9
温州“7·23”动车事故作为重大突发性事件留给新闻传播研究很大的空间。有学者称,温州“7·23”动车事故中对舆论的重视是空前的,但对舆论的失控也是空前的。专家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自媒体的出现。“7·23”甬温动车事故发生后仅4分钟相关微博就出现在网络上,比国内媒体互联网报道早了2个多小时。12小时后微博相关讨论200万条,一周内微博达到3亿条。
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这样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媒体的全媒体时代和全民的媒体时代。
全民媒体时代的重大突发性事件传播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发生的瞬间性,易导致短时间内的认知空白和信息短缺。爆发点的偶然性,增加事件的不可预测性模糊传播的情形。发展后果的危害性,给相关传受主体带来物质精神压力乃至集体恐慌。在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渠道不通畅、不均衡,产生信息黑市,猜测臆想充斥,大量的信息变异就会产生。
自媒体具有超强的时效性、广泛的传播范围、海量的信息内容以及受众参与的双向传播等特点,舆论监督力量空前强大。自媒体的传播加剧了突发事件传播的复杂性。而移动传播集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和互联网海量信息两大优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认为,移动传播是数字传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飞跃,改写了新闻生产的时空观。
“9·11,凤凰;5·12,央视;4·20,微博”。有资深传媒人对十余年来新闻事件第一现场信息渠道发生的变化发出如上感叹。在全民媒体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不仅突破了信息传播的地域和时空限制,改变了传媒生态和传播方式,同时也改变了话语权框架。一个信息点的,可以引来众多的围观者参与制作和传播内容,受众和传播者之间的界限被模糊。
全民媒体的出现,使重大突发事件传播中的受众由以往的利益相关者延伸至公众。利益相关者不再是事件主体唯一需要应付的受众,利益相关者界限逐渐模糊。受众更加主动地接受突发事件信息。随着媒体对突发事件不断关注,受众对突发事件的信息需求增大。而受众对突发事件的关注,从自身利益更多转为对事件行为的价值追求。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演化
由长虹公司委托第三方调研机构的调查显示,北京地区每晚百户电视开机率38%。三年前同一机构调研的结果是75%。据CNNIC调查,全国电视收视率一年下降13%左右,而在过去3年,网络视频收视率以每年300%到400%的速度增长。
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内容生产面临自媒体、社会化媒体的挑战。信息源、传播者、媒体、受众之间的关系变化正在改变新闻传播性质和形态,新闻报道演变为全民参与的公民新闻活动。突发性事件中,社会化媒体首发优势非常明显,职业记者对新闻资源的占有优势不再。
在全媒体的新形势下,传统主流媒体要用好手中的信息传播权和话语影响权,以媒体传播引导公众传播,以媒体理性涵养公众理性,以媒体责任激发公民责任。传统媒体要改变理念,从运作新闻信息内容到运作新闻信息平台,从运用传统大众媒体到运用网络移动新媒体,从自我静态媒体到互动媒体以及媒体互动。
中央电视台2013年开创全媒体运营的新模式,台网“一体化策划、一体化运行、一体化实现”,实现台网资源共享、共同传播。2012年12月30日,顶风踏雪赴太行山深处、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的两个贫困村考察。“央视新闻”进行微博直播,以“要看真贫”为题,首发了慰问考察的系列报道,改变了时政新闻由《新闻联播》首发的惯例,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在重大突发事件传播中,电视、广播等可通过运用新媒体的新型传播形态和实现手段,达到媒体资讯共享和多媒体传播,从而实现媒体的融合传播。例如,湖州广电集团探索构建“全媒体中央厨房”,将拥有的19个传播平台有机结合,并在抗御2012年强台风“海葵”报道中全面启用,有力地提升了媒介融合传播效能。
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信息共享和处置
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中,电视广播等如何进行信息掌控和信息共享处置是衡量新闻媒体综合实力、组织运筹水平和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信息第一时效。突发事件首先表现在“突”字上,这种偶然性和不可知因素符合新闻的本性,事件发生和人们意识之间大都有一段空白。在大数据时代,网上各类信息鱼龙混杂,甚至是前后矛盾,这个时候媒体的第一手准确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温州“7·23”动车事故发生的半小时内,浙江电视、报纸、新闻网站就从微博获得信息,并马上选派记者连夜奔赴事故现场,连续数十个小时,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突发事件信息第一时效的掌握,保证了传播报道抢发第一声。
信息第一落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把握黄金节点和落点是一个关键。突发事件可能看似到处都是新闻,记者往往什么都想写却又觉得没有抓手。也可能现场新闻无从获取,会遭遇很多突发状况,信息落点把控是记者胜任报道的重要素质。
2012年7月北京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人民日报官微发出第一条遇难者人数信息,迅速成为热门转发信息,截至7月27日13:00累计转发22854次。之后,前方记者源源不断地将信息在微博上,在突发事件中凸现了权威优势。
信息要素整理。突发事件信息的基础性要素可以包括事件的名称、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范围、环境特征、主要属性、影响程度、事件发展、措施及成效等。这些基础性要素不能发生误传缪传,模糊传播,以帮助公众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否则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广播消息《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陈述“8·17”下班高峰期,在济南路口发生的一起修车纠纷导致警察打人事件。济南公安七次微博事实通报处置,最后发出“打人者已被连夜拘留”,10小时内成功疏导了网民负面情绪。记者第一时间跟进七次权威连线报道,消息短短三分钟,有现场、有故事、有冲突、有评论,还有媒体担当的价值体现。
信息数据共享。大数据领域的权威人士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应充分利用开放数据及时发表真实信息,传播正能量,同时通过多种媒体平台达到信息数据的共享。
信息舆情研判。舆情信息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出现的,通过一定媒介传播的,人们对于突发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随着互联网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出新的特征,并对突发事件传播管理带来大挑战。新闻媒体关注研判信息舆情,有助于突发事件的正确报道。
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媒体互动和融合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应运用自身优势,发挥多媒体传播和自媒体互动的融合功能,准确及时地为受众提供真实权威的新闻信息,引导舆论正确发展,提升社会正能量。
媒体平台运作。电视广播在全媒体时代运作平台的思维,不仅是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更包括以运作平台的思维重塑自己。传统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平台,尤其是电视媒体最具有全媒体基础优势,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功能兼备;数字电视的发展,更让互联网非线性传播和互动传播变成了自身的优势。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看,视音频图文一体化愈来愈成为现实。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把公众利用新媒体的方式、新媒体利用内容的方式移植到电视广播平台上来,整合运用传统媒体平台。
媒体流程再造。在全媒体时代的语境里,电视广播需要突破传统媒体的限制,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流程再造整合挖掘信息的意义,赋予新闻更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温州广播电视台“7·23”动车事故现场报道,在没有事先制定任何直播文案的仓促情况下,一边直播一边完善流程。利用新闻卫星直播车实时信号,记者现场连线报道,与事故遇险人员及家属电话连线,多处救援现场视频对接,同时运用微博信息等多种直播手段,画面信息丰富且具震撼力。
媒体互动传播。传统媒体要实现与互联网、手持移动终端等传播介质互动,使媒体的新闻信息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范围、更好的互动参与形式,实时实地推送到多重传播介质上,使媒体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和互动需求。
浙江卫视对雅安地震直播最初就是从微博互动开始,前方出镜记者在从成都赶往雅安路上登陆微博,打开微信,通过卫星连线,做了雅安直播的第一期报道。在雅安地震期间的三期直播节目中,来自于微博、微信的内容消息,占了直播时长的一半以上。
多种媒体融合。随着新兴媒介微信、微博的出现,媒体信息传播量不断扩大、信息传播速度不断提高。电视广播等与各类新兴的社会媒介互为补充,建立微信号、微博号、手机客户端等,及时把信息在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上播发。建立全媒体实时传播模式,实现全媒体渠道整合、全贯通流程再造、无滞后信息传播。
2012年12月,《纽约时报》了一条《雪崩》的专题报道,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事件的全貌。首先是全屏循环播放的积雪滚落山坡的视频,读者滑动页面浏览文字报道的同时,还可看到现场视频、3D地貌图、照片集和气象图表等流畅的多媒体组合式呈现画面。
媒体合作联动。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传播中的制胜法宝之一就是合作联动。通过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与社会媒体、传统媒体与自有新媒体的全方位合作,才能使我们的信息掌握更为全面和深入,从而避免陷入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不对称困局。
重大突发性事件传播中的几个关系
将突发事件传播置于和谐社会构建的语境下来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舆论引导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突发事件传播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传播融合和自我传播。在自媒体社会化下,现在一些媒体采编人员开设个人微博、微信,发表信息观点。记者的信息观点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媒体,应该受到新闻媒体的严格约束。更重要的是,传统媒体要建立与新兴媒体互动融合平台,着力培养全能型采编播人员,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全媒体运作,真正推动广电媒体“声、屏、报、网”平台融合。而不是固守自我,认为重大突发事件线性播出仍然是观众最好的选择。也不是将新媒体单纯作为广电媒体的推广渠道,满足于将广电节目直接移植到新媒体平台。而要为新媒体量身制作合适的新闻产品,将新媒体的信息作为传统媒体十分重要的有机组成。
二是传播信度和失真传播。广电媒体较之报刊更容易体验到传播速度的第一性,而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媒体的信度又是第一位的。有人总结了主流媒体突发事件报道要追求的事实、数字、分析、细节、结论、观点六个权威。要在是非之中把握好度,去伪存真,避免哗众取宠。新闻媒体在一定情况下对失真信息的容忍或沉默会助长虚假信息传播,失声传播往往导致失真传播。
三是传播观点与激化传播。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善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新闻媒体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突发事件时评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抢占制高点、赢得话语权。在社会现状“多元、多样、多变”的大背景下,新闻媒体对社会热点的评判往往影响公众情绪和社会舆情,媒体观点的展现要主动、理性、平衡,增强社会热点的解读力。要树立“问题意识”,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媒体观点偏激。突发事件发生初期尤其容易出现信息的不对称,新闻媒体不是旁观者,但也不是突发事件的直接发言人、处置者和裁判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四是传播正能量和负面传播。报道一个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并不等于负面报道,关键是看媒体的态度。如何使暗色报道变“亮”、负面新闻变“正”。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往往不可避免带来负效应,容易激活负面情绪,一些公众的心理危机极易转化为社会危机。要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及时为紧张焦灼的社会情绪安装“减压阀”,及时释放正能量。
五是传播人性和悲化传播。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重大事件报道分为三个阶段:事实传播阶段、治疗阶段、解释和采用阶段。”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要将人放在首位,立足于人的尊严、价值、个性及生存状况。体现人性化,应尊重媒体伦理,要避免灾难悲观化,在灾难中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
篇10
[关键词] 传播 数字媒体艺术 媒介
当今社会,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包括数字影视制作、视音频技术、数字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电子出版物等。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传播面广,信息量大,为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传播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大众传媒。因此,如何使数字媒体艺术在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1948年,哈罗德•D•拉斯韦尔(Lasswell,Harlod D.)提出5W(拉斯韦尔模式)传播模式,这个口语化模式是指: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WHICH)、对谁说(TO WHOM)、产生了什么效果(WHAT EFFECT)。此定律现在依然是广告界必然要遵循的理论。而数字媒体艺术这个概念形成得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得以广泛使用。它是一门基于数字媒体的新艺术形式,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并与艺术设计学、视觉艺术设计、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有着紧密联系。虽然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尚未成熟,但是已然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力量。那么,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它的传播目的便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大众传播及大众传播的功能
何谓大众传播,梅尔文•德福勒写到:“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持续不断的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手中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
数字媒体艺术展现了有别于传统的新传播媒介,用数字方式交互处理、传输和管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成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方式。对于数字媒体设计者来说,所表达的信息一部分来源于自身,是与自我相统一;而另一部分来自于受众。因为信息传递是设计者与受众通过信息互动交流。数字媒体工作者的创作过程,就是信息编码的过程,而受众对作品的解读就是译码的过程。在数字媒体工作者将作品公诸于众时便产生信息传达过程。
数字媒体艺术有别于传统艺术,对各种艺术信息进行综合运用,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传播信息(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引导舆论(大众传播并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它所传达的信息中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教育大众(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也称之为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是务实的,它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提供娱乐)是大众传播的四大基本功能。数字媒体工作者用数字化将艺术语言整合出诸多信息源,进行信息传递。
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成为新的传播媒介
传统的艺术,具有相对的封闭性,每种艺术都致力于体现自身艺术特色与风格。绘画注重线条、色彩与构图;音乐成为更纯粹的听觉艺术;摄影有纯影派等等。数字媒体艺术,对各种艺术元素进行了综合运用,以数字化为基础,集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将多种艺术融为一体。数字媒体艺术广泛地涉及到科学、技术、媒体、艺术及文化等方面。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介入了数字处理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这些技术形成了数码图像、数码影像、三维动画、数码音响、互动多媒体信息设计、互联网艺术等的一系列数字艺术。另一方面,这些艺术创作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创作空间,它形成了更综合的文化与科学相结合的空间。在这些艺术品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多媒体。
多媒体是一种融合计算机、通信、大众传播为一体,用数字方式交互处理、传输和管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性技术。作为新传播媒介的多媒体即指各种传播手段的融合交汇,在其中包括了广播、电视、印刷品等现有的一切传统媒介。它成为了一种新的传播力量,改变了人们过去被动地接受信息资料的方式。过去,人们只能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与其它印刷品获取资讯,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传统媒介与多种技术结合,它把单个的传播工具汇成一个体系,这种融合不是现有的传播媒介作用的简单叠加,而是质的飞跃。如今,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吸收大量资讯。印刷媒介时代跨入电子媒介时代,人们发现多媒体媒介的身影无处不在和它巨大的力量。
三、双向互动成为传播新模式
数字媒体主要由计算机和网络构成,由于它具有数字化和双向化传播的特征,因此与传统的大众传播相比,数字媒体传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信息只存在于发出的一端,大量的信息推向受众,受众被动接受。而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展现了人类全新的数字信息网络传播方式,带来人类生存与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从传播学角度看,大众传播已跨越了口传时代、书写时代、印刷时代,而今网络传播媒介的产生,使得信息双向传播与多维扩散,形成一种信息交流的全新模式。
互联网是至今影响我们生活面最广、极易产生互动的新技术,它从单向沟通到双向沟通,从实体沟通到虚拟沟通,为人们的沟通方式带来了新活力。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互动性的设计更能引起受众的兴趣,满足人们的参与感。在这样的作品中,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拥有选择自由和参与的机会。在传统的传播学理论中,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在网络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不再明确,传播信息和接受信息几乎可以同时完成,人们瞬间就能进行角色转换。
有史以来,报纸、广播、电视作为主要传媒,所发挥的功能十分强大。然而,这三大传媒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便是信息的单向性和线性传播。数字信息网络传播则是在电子空间展开发散式的网状信息传播。信息的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传者与受众的关系,受众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改变了受众身份的单一性。
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大量信息充斥在社会中,如何有效地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发挥信息传播功能不仅是艺术问题,同样也是一项技术问题。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者,必须以传播为目的对设计加以深刻的理解,才能使作品达到大众传播的功能,使得作品更有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