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珍惜濒危;开发利用;秦巴山区。
Abstract Qin Ba mountain area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s a long-term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product, Any one of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are experiencing specific evolutionary pathways, In a specific environment conditions. History will not repeat itself, Destroyed plants generally do not regenerate. Therefore, In the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Landscape Application, Can play the ex-situ conservation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the role of, But also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ing ecological balanc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Qin Ba mountain area.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仅要求园林植物的姿态更新奇,还希望花朵、叶、果、姿等更加新颖。现有的园林植物已远远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植物资源破坏行为,许多物种濒临灭绝,不少植物因此而被列为珍稀濒危植物。在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中,不少种类却因其姿态、叶形、花色等而让人耳目一新。因此,浅谈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对园林绿化建设和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发展都有较高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一、秦巴山区概况
秦巴山区位于我国中西部,主要由秦岭山地、汉江谷地和巴山山地组成。处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渡带,是中国两大植物亚区交汇处,兼有中国南北植物区系成分,植物种类丰富,且含有许多种子植物的特有属及特有种。在秦岭,从南到北,从海拔数百米至3000米以上,分布着从亚热带到温带的种类繁多的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等,是我国植物区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它们或者是具有较为特殊的生物学特征;或者具有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分布格局;或者是价值较高的经济植物;或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探讨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概况
2.1种类组成丰富。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约有81种,隶属于44科,69属,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种的20%,种类组成十分丰富。
2.2起源古老,独特性明显。秦巴山区植物大都属于第三纪或更古老的残遗单型、少型科、属的代表,数量稀少,分布狭窄,是珍贵的种质资源。其中还多特有种,如太白红杉、大果青扦、庙台槭等。
2.3地理分布相对集中。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79种,占陕西省树种的80%,还有许多仅分布于秦巴山区的特种有种类。它们中许多分布面积狭小,种群数量稀少,且呈岛状间断分布。
三、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类与保护级别
秦巴山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也是珍稀濒危植物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陕西渭河以南的秦岭、巴山与其间的汉江
谷地珍稀濒危植物约有81种,隶属于44科,69属,其中有濒危植物7种,渐危植物33种,稀有植物4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4种,陕西省重点保护植物56种。
四、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植物给人以美感是其观赏特性的体现。珍稀濒危植物多分布于深山老林,其观赏特性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珍稀濒危植物的观赏特性主要通过其花、果、叶、姿等方面表现出来。
4.1观花特性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也是人类的观赏焦点之一。花姿多变、色彩绚丽、香气沁人心脾等,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中有9种的花具有观赏价值。例如:鹅掌楸的花大而美丽,秋季叶色金黄,似一个个黄马褂;紫斑牡丹的花颜色千姿百样,花型多变。
4.2观果(观种)特性
果实以其色彩丰富、形态各异而引人注目。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中有4种的果具有观赏价值。例如:穗花杉的假种皮秋后成熟时假种皮呈红色,极为美观别有情趣;领春木花果成簇,红艳夺目,为优良的观赏树木。
4.3观叶特性
植物的叶以其形状奇特、色彩多样、大小异常、随季节变化等而成为引人注目的观赏目标。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中有10种的叶具有观赏价值。香果树叶色翠绿,叶柄绿里透红;八角莲如八角金盘,朴实无华;
4.4观姿特性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形体,形成不同的风姿,从而给人不同的印象。植物的树姿赋予人们整体的美感,具有时间持久的审美特征。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中有20种的树姿具有观赏价值。树形美观别致、挺拔雄伟、四季常青如红豆杉、秦岭冷杉。
五、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意义
5.1有利于珍惜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
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是长期历史演化的产物,任何一个珍惜濒危都是经历了特定的进化途径,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历史不会重演,被消灭的植物一般不会再生。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珍稀濒危植物,既能起到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作用,又能对发展经济,开展科学研究、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等有着重要意义。
5.2有利于园林绿化植物的多样性与观赏性
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繁多,既有种子植物1326种,又有蕨类植物92种。可供不同环境条件的和园林性质的选择应用,配置园林绿化植物,充实园林绿化植物的多样性。
5.3有利于珍稀濒危植物的科普教育与引种驯化
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作为园林绿化植物,能使人们认识珍稀濒危植物保
护,提高对其的保护意识,养成自觉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良好社会风尚。对经济价值高、园林绿化意义大的珍稀濒危植物,要选择适宜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生产管理水平的园林绿化单位作珍稀濒危植物的引种驯化基地。这样,有利于开展珍稀濒危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为逐步实现人工繁殖和驯化提供科学依据。
六、秦巴山区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
6.1地方性原则:园林绿化珍稀濒危植物应选择地方性的,因为它们是在该地长期历史演化的产物,在园林绿化中引种易于成活。
6.2观赏性原则:园林绿化珍稀濒危植物应选择具有观赏性的,如植物形态、叶形、花色品种和果实形态及色彩等,以丰富人民生活的韵味。
6.3园林类型原则:应因园林类型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珍稀濒危植物。如寺庙园林绿化可选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红豆杉,学校园林绿化应选择珙桐,道路绿化可选择鹅掌楸。公园是科学普教和提供公众休闲、娱乐、了解及欣赏景观的场所,可选择具有观赏性的珍稀濒危植物,植物园是集园林艺术与科学研究与普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绿色场所,可选择乔、灌、草等多种珍稀濒危植物进行引种栽培。
七、已见园林绿化中应用的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
珍稀濒危植物根据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目前秦巴山区园林绿化应用树种有:红豆杉、银杏、大果青扦、秦岭冷杉、穗花杉、鹅掌楸、杜仲、连香树、厚朴、凹叶厚朴、领春木、华榛、水青树、紫斑牡丹、山白树、庙台槭、金钱槭、八角莲、紫茎、翅果油树、银鹊树、珙桐、光叶珙桐、白辛树、香果树、水曲柳、羽叶丁香、猬实、星叶草、独叶草、延龄草等。
八、应用现状和前景
目前社会上已有一些珍稀濒危植物如红豆杉、珙桐、鹅掌楸等应用于园林绿化建设。但仍有许多种类未被应用,开发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还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8.1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观赏特性普遍存在,许多种类的观赏价值还很高,如香果树、榉树等。
8.2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中有30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正符合社会需求向“名特优稀新”方向发展.。
8.3许多珍稀濒危植物兼具多种用途,如杜仲既是中国特有的珍贵药用植物,也是观赏树种;紫茎除观赏性外,也是药用植物。
九、限制珍稀濒危植物开发利用的因素
9.1缺乏了解。通常,人们总是偏爱那些得心应手的传统园林植物,珍稀濒危植物一般鲜为人知,且少有机会接触,人们对其绿化绿化效果缺乏了解,因而
引进栽培时信心不足。
9.2种源短缺,种苗昂贵。珍稀濒危植物稀少罕见,可用于繁殖的种子、枝条等少且难以采收,育苗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比较缺乏,从而造成苗源紧缺、种苗价格昂贵。
9.3引种驯化难度高。珍稀濒危植物的生境与城镇的生态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有些种类的生长特性及对环境的要求还没有完全弄清,这给引种驯化和栽培管理都带来了很大的难题,进而制约了珍稀濒危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9.4科研基础薄弱。珍稀濒危居群小,种源少且生态环境狭窄,引种驯化难度大,在园林中应用的风险大,所以人们不敢轻易尝试。
9.5科技推广力度不够。许多珍稀濒危植物的观赏特性及生物学特性未被认识,人们习惯于应用熟知的、大众化的植物,从而各地的园林景观千遍一律,毫无地方特色,并且也不利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十、开发利用建议
秦巴山区有珍稀濒危植物81种,但真正广泛应用的只有银杏、珙桐等少数种类,而绝大多数的珍稀濒危植物未能开发利用。将这些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珍稀濒危植物从深山老林迁入城镇庭园或公园等中,不仅能拯救这些宝贵的珍稀资源,而且能满足人们对园林植物的更新更高要求。建议:
10.1增加科研投入。以各大农林院校为依托,深入研究珍稀濒危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揭示濒危原因,寻求拯救对策,为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利用珍稀濒危植物的优良性状,培育更高品位的新品种推向市场。
10.2以开发促保护,走产业化道路。建立有有利于应用前景的珍稀濒危植物繁育基地,积极探索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手段进行快速育苗试验,扩大苗源,降低育苗成本。
10.3充分发挥植物园、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的重要作用,做好珍稀濒危植物的引种驯化、栽培示范工作。
10.4运用实物、图片、文字标牌等工具,大力宣传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重要意义。结合珍稀濒危植物的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或给其以新的有意义的园林植物名称,或赋予其美好的寓意,借以提高知名度,扩大珍稀濒危植物在园林界乃至全社会影响,达到保护、发展与应用相结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智渊,胡述克,李红.陕西秦巴山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研究,陕西林业科技,2007,(3):23―27
【2】 付志军,秦岭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与保护,山地研究,1998,16(4):325-329
篇2
【关键词】野生植物 自然资源
一、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和现状
野生植物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对人类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目前我国一些野生植物物种遭到很大破坏,致使一些种类濒危,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野生植物资源,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健全野生植物法律保障体系,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我国了第一部专门保护野生植物的行政法规》,在濒危物种保护和培育方面做了大量对工作,对野生植物种类进行了全面对调查研究,并进行了大量对科研工作,先后整理了《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中国植物红皮书》、《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名录》、《国家珍贵树种名录》等大量科研资料。开创了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对新纪元。将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用法律武器对珍稀、濒危植物进行有效对保护。
二、保护野生植物的重要性
我国现阶段好多种野生植物处于濒危的危机之中,保护野生植物迫在眉睫,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具有多样性,它的生长能够为空气总提供大量的负氧离子,有保持水土的作用。野生植物的凋谢物在分解后,产生非常丰富的营养元素,为土壤提供大量的养分,在土壤中增加了大量的灰分元素。对野生植物伴生的树木生长十分有利,可使纯林吸收更多更好的养分,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发育;二是野生植物对森林防虫害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野生植物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对气候和外界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本着优胜劣汰、适应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抗虫害能力也比人工育林的树木强很多,野生植物对森林的物种多样性和森林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人工林具有群落结构简单、种类较少,树种单一等特点,和野生植物在一起生存,非常有利于人工林的生长;三是丰富的野生植物物种,形成了大自然中各种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复杂多样的食物链,使得各个物种群落之间相互制约与依托,从彼此的生存中获得食物和栖息地,使得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天然森林屏障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途径
一是建立就地保护区和就地保护制度。要通过人为抚育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保护,对森林中的土壤环境及时监测,保持土壤肥力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在不同植被地理区域采取不同的手段措施,制定出适合本区域野生植物生长的保护方案,在濒危物种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国家植物园,采取就地保护的措施。在保护的基础加大对野生植物抚育的科研力度,培育野生植物资源,实施人工集约栽培。人性化地在保护区内严格对本区域内地野生植物珍稀物种进行保护,工作人员要发挥主人翁的责任感,加强保护和协调工作,积极科研立项,完善各项保护职能,为野生植物的生存和发育提供必备的条件。
二是采取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的必要措施。有些野生植物物种只剩下一株和少数几株,所处的环境不适合自身的生长和发育,又不具备很强的繁殖能力,对于这些濒危物种,仅仅采取就地保护措施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这就需要采取迁地保护措施。将这些物种改迁到适合其生存的植物园中,进行时时抚育,并建立一整套档案记录,必要时可以采人工授粉、设风障、设置隔离带等人工保护和抚育措施;另外对于一些种类稀有的濒危植物,采取就地或者迁地保护都受到方方面面的原因限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离体保存措施,建立濒危野生物种基因库,这个基因库是离体保存的主要基地,对野生植物的组织、种子、花粉或胚胎等细胞在基因库内进行离体保存。因保存物种、保存时间和保存条件等因素不因,一定要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地将这些物种的细胞进行科学保存,并且严格采集数据,做好详实的登记,对不断完善野生植物基因细胞的保存和管理积累必要的经验。
三是要逐步建立健全立野生植物保护法律体系。目前,我国野生植物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虽然相继出台颁布了一些法律和法规,但还能够满足野生植物保护的需要。所以要通过逐步立法加强对野生的,尤其是濒危的植物进行保护。以前只是凭借各种规章制度和保护措施进行保护,不具有法律强制性,对人为破坏坏和盲目开发的打击力度不够。尤其是党的十将保护资源提高到了法制高度,所以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经营也要走依法建设的道路。林管部门要在工作中要加大执法和普法工作,提高法律意识,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徇私枉法,比以言代法,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野生植物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并日益完善,用法律的武器严厉打击肆意破坏野生植物的恶劣行径,使得野生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四是要逐步完善野生植物保护机制,健全保护机构。目前,我国野生植物保护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素质都偏低,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重视程度不够,尚没有健全完善有效的保护机制,使得野生植物保护工作滞后。所以一定要建立健全各项体制机制,加紧组织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野生植物保护工作者的素质,加大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人员的工作力度,提高其管理水平,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和机构队伍建设,积极发挥民间团体的优势,倡导和鼓励建立民间保护团体,发挥他们的巨大活力,树立全民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观念,使野生植物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和必要的科学管理。
五是加强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的科研力度。提高全民对野生植物的保护意识,呼吁全社会共同保护国家的动物资源。加强调查研究,加大科研力度,杜绝盲目开发和人为破坏,探索野生植物资源群落特点和分布规律,对各个物种野生植物的潜在开发价值,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可以选则在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区域内进行科研立项,深入研究濒危植物的生长规律,同时加强民族植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力度。加大科研立项,对野生植物保护和繁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四合木高30~50厘米,成簇生长。根节上生有白色的毛根,有光泽或柔毛。偶数羽状复叶,叶片很小,肉质,圆润翠绿,表面有一层白毛。开白色或黄色的小花,花期5~6月。在荒原上,它的长相可算得上是植物中的“美人”了。四合木果期是7~9月,果实为蒴果,四深裂,形成像四个小翅膀一样的结构,很多资料把它称为“四翅油葫芦”。植株含油量大,即使新鲜时也极易燃烧,当地牧民喜欢将其砍来当柴烧,因此又被称为“油柴”。近几年,由于保护措施到位,砍伐四合木的事情已经不见了,“油柴”这个词已很少被提及。四合木还是长寿植物,根据DNA检测结果,四合木的遗传多样性接近130种长寿多年生植物的平均水平。
四合木的主要分布地乌海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大陆性气候强烈,年均降雨仅150毫米左右,地下水位很低,植物种类很少,四合木能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存活至今,堪称奇迹。
可是这种在高温,缺少水分、氧分的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能够成功存活的孑遗植物,在水分、氧分充足,温度阳光适宜的环境下,却难以适应。1999年,昆明世博园中种植了四合木,其他的植物来到这四季如春的好地方,都显出超常的生机,只有四合木竟然枯萎了!
四合木的生存既依赖于当地的环境,又在为环境做着巨大的贡献。四合木是为数不多的能在强干旱地区生存的植物,固沙效果很好,沙子飘落至四合木生长的地区,都会在植株下方不断堆积,最后形成像小沙丘一样的小山包,对我国沙漠治理具有突出的意义。
四合木成为濒危植物,既有它自身的因素,更是因为人为的破坏。四合木主要以种子进行繁殖,但平均每年正常开花植株仅占植株总数的11%,由于干旱和盐碱,种子的发育和萌发常受到抑制,故其中又只有1%的种子能够成熟繁殖。其自身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它的繁殖和更新速度都非常缓慢,而羊的啃食、当地居民的砍伐又导致四合木数量不断减少。但与山羊剪刀般的嘴巴和当地居民的砍柴刀相比,大量工厂的建设,给四合木带来的破坏远远要严重得多。上世纪90年代初,四合木分布区便利的水利、交通、丰富的矿产以及低廉的地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大片四合木连同它生长的地皮被铲平,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厂房,而这些工厂对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都给四合木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
近年来,沙漠已越过了黄河,乌海成了沙尘暴的必经之路。一系列环境教训使乌海人认识到了环保的重大意义,四合木的保护工作也成了当地生态恢复、环境治理的重点。对四合木的砍伐行为被禁止,四合木集中分布的核心区实行人工看护。
2002年,中国首家四合木珍稀植物保护所在宁夏石嘴山市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着手抢救“植物大熊猫”。2006年,四合木在乌兰布和沙区人工繁殖成功。
2006年11月,105棵四合木小苗落户北京植物园,大约经过一两年的生长之后,将分栽在植物园景观道路两侧,成为新的景观植物。成为城市绿化植物,也许将成为四合木数量发展壮大、告别濒危现状的新途径。
(选自《百科知识》2007.2下半月)
阅读训练
1、“四合木”为何被世人称之为“植物大熊猫”?
2、文章的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四合木的特点的?
3、为什么说四合木对我国沙漠治理具有突出的意义?
4、四合木是长寿植物,为何现在成了濒危植物?
5、为保护“四合木”这一珍稀物种,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篇4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地形、地貌数据地形、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底。公路建设对不同地形、地貌类型地区产生的影响有较大区别:在中低山区,公路选线主要沿河谷延伸,并通过修建高架桥和隧道来减少对山体的切割,虽然不会产生大量的公路边坡,但却容易带来高大边坡的稳定性受迫和景观破碎化问题;在低山丘陵区,修建公路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公路边坡,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平原(含盆地)台地区,修建公路所产生的边坡数量较少,且恢复相对容易。因此,其对于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也不同。本研究中的地貌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4000000地貌图,地形数据则主要基于1﹕250000地形图生成的研究区DEM数据,进而得到坡向、坡度、相对高差等数据。公路与景观数据景观结构与功能稳定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条件,而公路修筑会破坏景观结构,造成动植物生境破碎化,阻碍物种和基因的交流;另外,公路建设与长期运营也会导致动植物生境的损失;同时,公路产生的廊道效应又为外来物种的生态入侵提供了便利。本研究主要收集了基于2009年底以前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级公路和乡级公路数据,还包括在建及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数据,构成广西主要公路的公路网数据库。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可运用公路网信息计算景观的破碎度、多样性、联接程度等反映景观结构变化的指标,从而探讨景观结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植被数据植被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亦是自然地理环境的表观反映。区域植被类型组成(即植被的多样性或稳定程度)不仅影响着土壤、动物种群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对于景观结构和功能的稳定而言也至关重要。针对植被在生态环境维持方面的特殊意义,还需要特别注意珍稀濒危植物物种和种质资源在植物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广西地形地貌复杂,植物种类多,珍稀濒危植物物种数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2位[12]。同时研究表明,我国国家保护植物的分布与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特有种的分布特征是一致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山地,物种多样性越丰富的地区包含越多的濒危物种[13]。因此,可以依据保护植物多度分布与海拔的相关关系确定广西稀有濒危保护植物的垂直分布特征。植被数据包括1﹕1000000的广西植被类型数据(依据群落类型划分)[14]-15]和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多度分布数据[16]。自然保护区数据在公路对区域切割程度、公路等级相同或相近条件下,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越多,受到公路影响的动植物数量越多,这意味着公路对动植物(特别是动物)的阻隔效应也越强烈。据我国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保护区名录资料,截至2009年底,广西建立自然保护区7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根据自然保护区名录生成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和广西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图。指标选择及计算公路对于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类影响是直接影响所经地段植被中的物种组成多样性(α-多样性);第二类影响主要是由于生境复杂度变化导致对β-多样性的影响;第三类影响表现在对所经地段珍稀濒危物种的影响[18]。植被类型多样性由于植被类型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物种组成多样性(α-多样性),又是生境类型的重要指示体。因此,本研究选择植被类型多样性D为表示α-多样性的指标,它同时也指示了网格内生境的差异程度,即β-多样性。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计算每个基本单元格内的植被类型多样性:1lnniiiDpp==-∑(1)式中,n为某基本单元中的总的植被类型数;pi为植被类型i在该单元内的相对面积。保护植物多度等级依据广西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特征[16],以及我国国家保护植物沿着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17],本研究采用反映保护植物水平分布状况的广西各个县区保护植物多度数量指标(图1),以及依据1﹕250000地形图生成的DEM数据计算反映保护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多度分布数据(图2),体现广西珍稀濒危植物物种的分布特征。公路对动物的隔离效应强度公路网对于景观切割程度愈强,表明公路建设对于区域野生动物的迁徙、繁殖等活动阻隔效果愈深刻明显。此处用公路网网眼的大小定量表现广西公路网对景观已造成的切割状况。同时考虑到各类型保护区(特别是森林生态和野生植物保护区)都为动物物种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生境,因此本研究中并未将动物保护区单独区分出来,而是基于所有的保护区分布数据计算公路对动物的阻隔效应指数。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公路对动物保护区阻隔效应指数(无量纲指数)[18]:()15151∑∑===+jijjiiaLbSMI(2)式中,I为任一公路网眼的阻隔效应指数;M为公路网网眼面积;Li为网眼内未闭合路段i等级公路总长度;Sj为网眼内j类保护区的总面积;ai为i等级公路权重(参考道路宽度确定);bj为j类保护区权重。公路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评价判断公路建设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程度的原则是:植被类型愈丰富、珍稀濒危植物愈多、公路对区域切割程度和对动植物阻隔效应愈强的区域,是今后修建公路时对生物资源和景观潜在影响越强烈的区域,或者说是在今后公路设计和建设中应该尽量避免穿行和干扰的区域。据此,公路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程度指标定义如下[19]:B=D+S+I(3)式中,B是公路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度指数;D是植被类型多样性;S是保护植物多度等级;I是公路对动物的隔离效应强度指标,其详细计算过程见公式(2)。由于参数I中同时包含着动植物保护区数目和公路对区域的切割程度,因此它同时也反映着对景观的影响程度。在GIS平台中,生成覆盖广西整个区域的5km×5km网格单元,作为基本单元进行数据处理。并根据所选择的指标及分析目的,设定各指标具体的转化权重(表1)。依据上述公式,计算每个基本单元的植被类型多样性、保护植物多度等级和公路对动植物的隔离效应强度,最后经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得出广西公路建设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指数。
结果与分析
植被多样性敏感区域识别从植被类型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来看,广西整体的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只有西北部岩溶分布区域略低,而东北部中山山区、西南部热带岩溶区域及南部沿海的植被多样性指数都较高。而从广西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多度的分析结果看,桂北及桂西边缘的山区,其生物多样性既具有过渡性的特点,又都是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集中分布的地方,其中又以桂东北和桂西最为集中。由于广西区位特殊,既是华南通向西南的枢纽,又是西南地区的出海通道,区域发展迫切要求广西加强区内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并与云南、贵州、湖南的高速公路体系连通。但在公路铺设时,往往穿越人口相对较少和动植物分布丰富的地区,其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特殊的、敏感的生态系统,或穿越生物多样性相对较高而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的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势必对这些生态保护重要性高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构成较大影响,不仅可能会引起这些地区生物多样性降低,更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退化。因此,需要尽量减少公路建设对其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特别是降低对所经地区的珍稀动植物资源的不利影响。公路阻隔效应的区域特征从广西公路网对动植物的阻隔效应指数分布图看(图4),总体而言,广西西部的公路网络相对密集,公路网眼的面积较小。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来看,公路网密集的平原丘陵区域只有少数几个自然保护区受到影响,而在桂东北和西北地势较高的山地丘陵区,已建省级以下公路和规划要建的高速公路线却延伸并穿越或临近多个自然保护区,甚至包括了几个重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计算的公路阻隔效应指数,可以看到广西东北部山区和桂南滨海平原区公路网的切割和阻隔效应较为强烈,其次为桂西岩溶山地丘陵区,以及桂东山区。公路阻隔效应指数相对较高的区域,一般都分布着各类自然保护区。随着公路修建而产生的环境破坏问题,以及营运可能诱导的城镇化,都会给自然保护区带来不利影响。如道路的开通加剧了对保护区内外自然资源的开发,从而破坏保护区的自然性,降低其自然保护功能等,这些潜在风险将伴随着道路的营运长期存在。广西公路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的评估广西公路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的分析结果(图5、表2)表明,广西的北部山区、桂西南的热带溶岩山地丘陵区,以及广西边缘的山地丘陵区是公路建设中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最大的区域,特别是桂西南热带岩溶山地丘陵区,不仅植被多样性和保护植物多度指数高,公路的阻隔效应也非常明显,是公路建设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区域;其次是广西北部山区。与此相对应的广西中部农田植被广泛分布的平原、盆地和台地地区,因植被多样性较低,保护植物较少,公路阻隔效应亦不强,所以,公路建设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则相对较弱。
篇5
关键词:红椿(Toona ciliata Roem.);种群结构;数量动态;预测;九宫山
中图分类号:S792.33+5(634T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0-1873-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10.019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Dynamics Estimation of Toona ciliata Population in Jiugong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CAI Jing-yong1,WANG Yang1,RUAN Wei-zhen2,SHU Jian-min3,YIN Xi1,HUANG Fang1
(1. Hu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conomical Engineering, Wuhan 430200, China; 2. Tongshan Forestry Bureau, Tongshan 437600, Hubei, China; 3. Jiugongshan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Tongshan 437600, Hubei, China)
Abstract: By field survey and statistic data analyses of Toona ciliata Roem. population in Jiugong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in Hubei province, the age-class structure figure was drawn; an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plant individuals and change dynamics in different age class were conducted; the life table in specific time spectrum of the population was made, and the survival curve, survivorship function and life-expectation figur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firstly, the survival number of age-class Ⅰ accounted for 45.64% of the total number, while age class Ⅱ to Ⅳ accounted for 28.20%; Ⅴ to Ⅵ accounted for 13.33%, Ⅶ to Ⅻ accounted for 12.82%. The dynamic change index of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Vpi=45.96%>0 and Vpi′=3.83%>0,with V1 surging to the highest 62.92%,indicating the population was in growth form. Second, the survival curve of the population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urve of Deevey Ⅱ,with Nx=8.448 e-0.09x,R2=0.956, revealing a comparatively stable mortality rate in the life history of the T. ciliata population. Third, livability function S(i) were in monotonic decrease while accumulative mortality rate in monotonic increase, and the changing extent of the former 5 age-classes was sharp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with F(i) reaching 0.881 only on age-class Ⅵ;the mortality density function f(ti) descended gradually with the age-class and stabilized at 0.003 on the Ⅷ age class;the hazard rate function λ(ti) had 3 same peak values, 0.250 on the Ⅴ,Ⅶ and Ⅺ age-classes, showing the same tendency with the previous quantitative analyses. Fourth, the time-dynamic expectation of the population to Ⅱ,Ⅳ,Ⅵ and Ⅷ age classes showed a approximate trend of increaseing, decreaseing and then stabilizing, developing an aging tendency.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 that the T. ciliata population of Jiugong Mountain was regulated with a specific environment, which assisted to enhance the light condition of the saplings, and environmental sieves of light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both intraspecific and interspecific plants became restriction factors to the middle age-classes,but the population was still in growth form with an aging tendency. Therefore, targeting at growth and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s, appropriate measures are supposed to take to maximize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the population.
Key words: Toona ciliata Roem.; population structure; quantities dynamics; estimation; Jiugong Mountain
种群生态学研究是濒危树种保护研究的重点内容和保护策略制定的基础,其对于分析濒危物种灭绝的影响因素和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1]。生命表和存活曲线是研究种群结构及动态变化的重要工具,它能直观展现种群各龄级的实际生存个体数、死亡数及存活趋势[2]。植物种群的现实存在状况不仅反映了种群的结构和生命过程,也反映出植物与环境间的适应关系。时间序列分析能有效地对种群数量动态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可为深入研究物种的濒危机制及其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红椿(Toona ciliata Roem.)又名红楝子,为楝科(Meliaceae)香椿属(Toona Roem.)落叶或近常绿高大乔木,是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称[3,4]。红椿天然分布范围从印度经缅甸、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5],在中国分布不广,仅呈天然零星分布,但发展潜力很大;不过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以及天然更新较慢,其数量不断减少。红椿属于强阳性树种,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材质坚韧,纹理美观,可高达30 m,是中国南方的珍贵用材树种。目前国内对红椿的研究主要涉及植物生理、种质资源、育种造林、药物化学等方面[6,7],生态学方面研究相对滞后。在植物种群结构与数量特征及预测方面,国内外众多学者已做过广泛研究[8-11],但红椿天然群落状态、种群结构以及濒危机制的研究相对缺乏。鉴于此,课题组对红椿种群龄级结构数量进行了动态预测,以此探讨红椿的濒危因素,旨在为红椿的经营管理及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域在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地的地理坐标为北纬29°19′27″-29°27′08″,东经114°23′35″-114°39′48″,海拔高度117~1 656.7 m[12,13]。该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山地气候特征显著。全年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 400~2 000 mm;年均日照时间1 600 h,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多暴雨[14]。年均温度14.4 ℃,其中7月平均气温26.5 ℃,1月平均气温1.9 ℃[12,13]。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主要是发育于花岗岩的砂壤土,东部少数地方为页岩发育的山地黄棕壤,土质疏松、肥沃、湿润[14]。试验所选择的研究样地位于保护区石龙沟,其海拔519~545 m,土壤为山地黄棕壤[15]。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叶林,代表性乔木植物为红椿,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Oerst.]、柃木(Eurya japonica Thunb.)、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l.)Schott.],色木槭(Acer mono Maxim.)、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等,红椿为群落优势种和建群种。
1.2 野外调查方法
九宫山天然红椿群落为目前保护区内仅存的红椿群落,群落沿西南向东北的溪流呈狭长连续分布,坡向东南,群落沿溪边长约60 m,宽约26~32 m,总面积约为1 800 m2。鉴于样地的不规则分布,同时为便于研究,取样覆盖了全部红椿存活植株,并在群落中设置2个20 m×20 m的规则形状地块为样地,样地基本情况见表1。在每块样地内再划分5 m×5 m的样方,共计32个。对样方内的红椿实施每木调查,对胸径≤2.5 cm的红椿植株测定地径、高度;对胸径≥2.5 cm的红椿植株记录树高、胸健⒐诜、枝下高、分枝角等指标,统计数据取均值。记录环境因子,对林下的乔、灌、草、藤本植物也分别每木(株)调查统计。
1.3 龄级划分及动态特征
前人对红椿胸径与年龄进行了拟合,以“空间替代时间法”得出年龄与胸径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16];因此试验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法”对红椿立木依胸径大小进行分级,以立木龄级结构代替种群径级结构分析红椿种群的动态特征[17,18]。具体方法是从第二径级开始,以胸径5 cm为步长依次增加一级,即Ⅰ(幼苗级,胸径
采用陈晓德[19]和Leak[20]的方法,推导红椿种群年龄结构的动态指数,分别是:
Vn=■×100%,
Vpi=■・■(Sn・Vn),
式中,Vn表示种群从n到n+1级的个体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表示整个种群结构的数量变化动态指数,Sn和Sn+1分别表示第n到第n+1龄级种群个体数。当考虑外部干扰时,
V′pi=■,
P=■,
式中,K为种群龄级数量,Vpi与Vn取正、负、零值的意义分别反映种群或相邻龄级个体数量的增长、稳定、衰退的动态关系。P为种群对外界干扰所承担的风险概率(对干挠抗敏感性指数),当P值最大时,对种群动态V′pi构成最大的影响[17]。
1.4 编制红椿生命表
编制红椿种群静态生命表,在特定时间内的生命表包含:x为龄级内径级值;ax为在x级现有个体数;lx为在x级开始时标准化存活个体数(一般转换为1 000);dx为从x到x+1龄级间隔期内标准化死亡个体数;qx为从x到x+1龄级间隔期间死亡率;Lx为从x到x+1龄级间隔期间还存活的个体数;Tx为从x龄级到超过x龄级的个体总数;ex为进入x龄级个体的生命期望或平均期望寿命;Kx为损失度[21,22]。
1.5 种群生存及数量动态预测
在种群静态生命表的基础上,引入生存分析中的4个函数,即种群生存率函数S、积累死亡率函数F、死亡密度函数f和危险率函数λ[17],公式如下:
S(i)=S1×S2×…×Si,
F(i)=1-S(i),
f(ti)=(Si-1-Si)/hi,
λ(ti)=f(ti)/S(ti)=2qi/hi(1+Pi),
式中,hi为龄级时间长度,qi为死亡频率 。
根据上述4个生存函数的估算值,绘制生存曲线、累计死亡率曲线、死亡密度曲线和危险率曲线。
运用一次移动平均法[10,23,24]对红椿种群各龄级数量进行预测,公式为:
Mt(1)=Mt-1(1)+■,
式中,Mt(1)是近期n个观测值在t时刻的平均值,称为第n周期的移动平均。课题组以n值为各龄级株数,t分别取种群Ⅱ、Ⅳ、Ⅵ、Ⅷ龄级的时间,对未来种群存活植株实际数量进行时间模拟预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椿龄级与种群动态
红椿种群龄级存活情况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九宫山红椿种群随年龄增加,各龄级个体数量呈下降趋势,其中龄级Ⅰ的幼苗阶段个体植株占总存活植株的45.64%,幼树阶段个体(龄级Ⅱ~Ⅳ)占总存活植株的28.20%,中树阶段个体(龄级Ⅴ、Ⅵ)占总存活植株的13.33%,大树阶段个体(龄级Ⅶ~XII)占总存活植株的12.82%,说明红椿种群处于稳定增长阶段。种群结构动态量化分析显示,从龄级Ⅰ到龄级Ⅻ的相邻龄级间个体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n)分别为62.92%、57.58%、42.86%、-33.33%、-14.29%、28.57%、50.00%、20.00%、25.00%、33.33%、50.00%,整个种群年龄结构的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45.96%。总体上看,VⅠ、VⅡ、VⅢ表明红椿种群幼苗丰富,幼苗到幼树阶段增长较好,天然更新较强。虽然有VⅣ与VⅤ龄级间的动态存在波动,表现在Ⅴ龄级与Ⅵ龄级上,但整体上该种群属于增长种群。在考虑潜在外部干扰的前提下,种群年龄结构动态指数V′pi=3.83%>0,表明在具有外部干扰背景时,种群仍保持明显的稳定结构。种群结构对干扰抗敏感性指数P=0.083,表明红椿种群对外界干扰敏感程度较高。不过在超出极限钐的干扰出现时,种群稳定存在一定的风险。
2.2 红椿种群生命表与存活曲线
由于静态生命表本身反映的是种群特定阶段,因此调查可能存在系统误差,如生命表中出现死亡率为负的情况。对于此,Wretten等[25]认为,生命表分析中产生负值,表明种群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在发展或衰落之中。实际调查中,在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红椿种群的调查数据里发现在Ⅴ龄级、Ⅵ龄级的个体数量出现波动,分别小于Ⅳ龄级、Ⅴ龄级存活数。据特定生命表假设,年龄组合是稳定的,各年龄的比例不变,因此个体数量在Ⅰ~Ⅵ龄级进行匀滑处理[22]。累积存活数∑axi=170,区段组中值为28,区段存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差值为81,区段每龄级存活数的差值为13.5≈14,据修正后得到ax′,具体见表2。
存活曲线是反映种群个体在各龄级存活状况的曲线,是根据生命表、借助于存活个体数量来描述种群特定年龄死亡率的。试验以龄级为横坐标,以存活量的对数为纵坐标,根据生命表数据,绘制出存活曲线,具体见图2。
将九宫山红椿种群存活曲线与Deevey存活曲线叠加后发现,种群的存活曲线介于DeeveyⅡ和Ⅲ型曲线之间。采用Hett等[26]的检验估算方法,用指数函数方程式和幂函数方程式:
Nx=N0e-bx,
Nx=N0x-b,
对DeeveyⅡ型和Ⅲ型存活曲线进行检验,得到:
Nx=8.448e-0.09x,R2=0.956,F=220.580;
Nx=8.886x-0.382,R2=0.756,F=30.954。
结果显示,指数函数方程的F值和R2值都大于幂函数,表明红椿种群的存活曲线更趋近于DeeveyⅡ型,说明红椿种群在生活史各个阶段具有较为稳定的死亡率。
2.3 红椿种群生存分析及数量动态预测
红椿种群的4个生存函数估算值见表3,4个生存函数动态变化比较见图3。从表3、图3分析可见,红椿种群的生存率函数S(i)随龄级增加而逐渐趋于0,相应的积累死亡率函数F(i)随龄级增加逐渐趋于1。图3里的红椿种群生存率函数S(i)呈单调下降,相应的积累死亡率F(i)呈单调上升。下降和上升的幅度前期高于后期,Ⅰ~Ⅴ龄级种群的积累死亡率上升较快,后期趋于平稳。生存率函数值前期下降迅速,到Ⅴ龄级时仅为0.167;积累死亡率与生存率函数形成以x=0.5为轴的2条对称曲线。红椿幼苗到幼树阶段种群的积累死亡率函数值升高较快,到Ⅴ、Ⅵ龄级已经达到0.833、0.881。种群死亡密度函数f(ti)随龄级逐渐下降,表示种群进入成年期,较大径级植株进入乔木层上层,生存率上升,死亡密度下降,到Ⅷ龄级后稳定在0.003;而危险率函数λ(ti)出现Ⅴ、Ⅶ、Ⅺ龄级的3个峰值,均为0.250,说明中树级(Ⅴ~Ⅶ龄级)发展到大树阶段后,种内竞争及外界因素作用较为激烈,尤其是光照条件的竞争加剧,危险率相对较高。在前述的种群动态量化分析中,VⅣ=-33.33%,VⅤ=-14.29%,VⅥ=28.57%,可以说明种群Ⅴ~Ⅵ龄级处于2个衰退期,VⅥ表明Ⅶ龄级的较低增长期,其结果与生存分析一致。而XI龄级的危险率函数峰值高,说明外在干扰的因素较强,尤其与人为干扰有关。
2.4 红椿种群数量动态预测
以实地调查各龄级数量为纵坐标,以龄级为横坐标,按一次移动平均法对种群未来个体数做预测评估。绘制九宫山红椿种群Ⅱ、Ⅳ、Ⅵ、Ⅷ龄级时间后的各龄级与个体数的关系图,结果见图4。从图4分析可见,每个预测龄级对应的红椿个体数都出现了增长。例如,原数据Ⅱ龄级为33株,预测8 a后为61株。这主要是由于红椿幼苗个体储备丰富,能够补充各龄级个体自然死亡造成的损失。虽然现实各龄级对应的若干年后红椿数量随龄级增加,但表现为随龄级加大数量会逐渐减少,最后呈逐步平稳的趋势,老龄个体所占比例逐渐上升。虽然在现有的生境状况下,种群的稳定性可以维持,但随老龄个体的增加,如不采用人为“正向”干扰机制,种群必将趋于老龄化。
3 小结与讨论
种群的龄级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是物种种群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湖北省已调查的9个红椿群落中,九宫山红椿种群密度最大。对九宫山红椿群落结构动态量化分析后发现,除中间龄级出现波动外,整体上红椿种群属于增长种群,在具有外部干扰情况时,种群仍保持明显的稳定结构,其干扰抗敏感性指数P=0.083,明显高于鄂西北和鄂西南地区的同类红椿种群。具体来看,Ⅰ龄级幼苗个体数量较多,Ⅳ龄级虽然幼树损失较多,但未出现恩施七姊妹山地区红椿种群中间龄级连续断代的现象[27],成树龄级个体数量稳定。在经过一定人为干扰(修建旅游步道)后,种群仅在Ⅳ~Ⅴ龄级幼树向中树发育阶段完成自疏,使得中间龄级植株丧失较多;经过自疏后的种群相对稳定,但种群老化问题突出,已知濒危植物的大多数种群年龄结构呈现衰退趋势[28];九宫山红椿种群也不例外,其在生活史各个阶段具有较为稳定的死亡率,但是种群老龄化仍是种群发展趋势。
濒危物种必然囿于自身生理特点和对生境条件适应的局限性,红椿的独特生理特点正是环境选择的结果。首先,种子和根系萌蘖繁殖是红椿种群的主要更新方式。红椿种子结实率高,随风传播,部分种子发育成幼体。同时红椿具有很强的萌蘖能力,林下幼株中会萌发一定数量的根蘖苗,保证了幼苗的充足补给。其次,九宫山红椿群落环境条件独特,坡向东南,坡度为26 °~32 °,中下坡位,改善了红椿林下幼苗在生长过程中的光照条件,林中的幼株大部分能够通过光照环境筛。但中间龄级植株在进入主林层之前,光照条件变化,只有部分植株能够通过光照环境筛和种内种间竞争。因此,Ⅲ~Ⅶ龄级时红椿幼树数量下降明显,部分幼树进入主林层之前就已逐渐死亡。
生态系统种群结构直接影响群落结构,并能体现群落发展演替趋势[29]。以红椿为优势种的落叶阔叶林,是湖北省重要的地带性植被和珍贵的乡土树种基因库;本研究的红椿种群静态生命表、生存函数分析为管理者提供了不同阶段种群的生长发育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经营和保护措施。同时,对进一步研究其种群的适应机制、群落演替和地带性植被的有效保护与利用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ZHANG J T,RU W M.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ndangered species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and its conservation strategy in Shanxi,China[J].Population Ecology,2010,52(3):407-416.
[2] MANUEL C,MOLLES J. Ec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2nd ed.)[M].New York:McGraw-Hill Companies,2002.
[3]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4] 郑万钧.中国树木志 第一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797.
[5] 树木学(南方本)编写委员会.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6] 周火明,陈 松,付翠林,等.红椿和毛红椿栽培与药用研究进展[J].湖北林业科技,2014,6(4):57-61.
[7] ZHAO B J,ZHEN A G,HE R X,et al. Research on genetic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precious species:Toona ciliata and Toona ciliata var. pubescens[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5,16(5):997-1001.
[8] 赵志刚, 郭俊杰,曾 杰,等.广西大明山格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数量动态特征[J].林业科学,2014,50(10):1-7.
[9] 程红梅.大蜀山短毛椴N群生命表与生存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0,36(3):341-347.
[10] 卢 杰,李江荣,郭其强,等.藏东南林芝云杉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J].林业资源管理,2014(4):67-73.
[11] 李 妍,李登武,韩东辰.贺兰山东坡青海云杉种群动态[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4,31(1):50-56.
[12] 杨新国,王 建.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类型划分及景观多样性差异原因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3):145-148.
[13] 胡 静.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件下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经济地理,2005,25(3):426-429.
[14] 陈进明,刘 星,杨春锋,等.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调查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20(1):62-65.
[15] 张光远.湖北省九宫山土壤的垂直分布及其性状[J].华中农学院学报,1984,3(4):58-67.
[16] 龙汉利,冯 毅,向 青,等.四川盆周山地红椿生长特性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1,32(3):37-41.
[17] 吕海英,王孝安,李 进,等.珍稀植物银砂槐中国分布区的种群结构与动态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4,34(1):177-183.
[18] 杨 宁,邹冬生,杨满元,等.贵州雷公山d杉的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J].西北植物学报,2011,31(10):2100-2105.
[19] 陈晓德.植物种群与群落结构动态量化分析方法研究[J].生态学报,1998,18(2):214-217.
[20] LEAK W B. Age distribution in virgin red spruce and Northern hard woods[J].Ecology,1975,56:1451-1454.
[21] 洪 伟,王新功,吴承祯,等.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种群生命表及谱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6):1109-1112.
[22] 吴承祯,洪 伟,谢金寿.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种群生命表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3):333-336.
[23] 肖宜安,何 平,李晓红,等.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自然种群数量动态[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2):252-257.
[24] 张文辉,王延平,康永祥,等.濒危植物太白红杉种群年龄结构及其时间序列预测分析[J].生物多样性,2004,12(3):361-369.
[25] WRETTEN S. Field and Laboratory Exercises in Ecology[M]. London: Edward and Arnad Publishers Limited,1980.44-63.
[26] HETT J M,LOUCKS O L. Age structure models of balsam fir and eastern hemlock[J].Journal Ecology,1976,64:1029-1044.
[27] 汪 洋,冷艳芝,宋丛文,等.恩施天然红椿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6,33(1):17-25.
篇6
【摘要】
对天目山特有属的物种组成、地理分布及药用价值等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天目山药用植物特有属形成的原因及其在区系研究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药用植物;天目山;药物资源;药材分布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stitution,distribution,medicinal valu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ndemic genera of seed plants.The formation and position of endemic genera in Tianmu Mountain are briefly discussed.
Key words:medicinal plant;Tianmu Mountain; medicine resource; distribution of medicinal herbs
当植物分布范围有一定限制时,表现为特有现象,即某一地区特有属或种的分布。特有现象的程度因其历史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不同而有着较大的差异。特有现象的研究,对于探讨某一地区植物区系的组成、性质和特点,了解其植物类群的起源、演化发展及亲缘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天目山植物资源丰富,据本底调查,已知的高等植物有2160种,脊椎动物341种,昆虫4000多种[4]。区内特有成分复杂,在药用植物区系中,分布中国特有属14属[5]。本文就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中国特有属以及特有种的地理分布、药用价值及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探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区系的特点。
1 自然概况
1.1 地理位置
西天目山位于浙皖两省交界,约N30°18′30″~30°24′55″,E191°23′47″~191°28′27″,面积4284hm2。地处东海之滨,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距杭州市94km,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m,为浙江西北部主要高峰之一。
1.2 地形地貌
天目山脉为从西北向东南走向,地形变化复杂,地表结构以中山-深谷、丘陵-宽谷及小型山间盆地为特色。有多个1000m以上的山峰,河谷深至700~1000m,峭壁突起、怪石林立、峡谷众多。
1.3 气温
天目山自山麓禅源寺至仙人顶,年平均气温14.8~8.8℃,7月平均气温28.1~19.9℃,1月平均气温3.4~2.6℃,极端最高气温38.2~29.1℃,极端最低气温-13.1~20.2℃。年降水量1390~187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6~81%。
1.4 土壤
天目山土壤可分为红壤(600~800m以下)、黄壤(800~1200m)、棕黄壤(1200~1500m)以及红色、黑色、幼年石灰土6个土类。良好的森林植被产生了深厚的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丰富的植被类型,有地带性植被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度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山顶有落叶矮林,还有柳杉、金钱松等特色植被,也为众多药用植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据初步研究调查,共有野生药用种子植物1107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隶属于130科571属,约占浙江省药用植物154科的84.4%,770属的74.2%和1630余种的67.9%,说明本区在浙江药用植物区系中具有重要地位[56]。
2 中国特有属的物种组成
在天目山药用植物区系中,中国特有属14属,隶属于14科,其中裸子植物2科,双子叶植物10科,单子叶植物2科。银杏科Ginkgoaceae、杜仲科Eucommiaceae为中国特有科。这些特有属中单型属居多,有银杏属等11属,占天目山药用植物特有属中的79%;含2~5种的少型属有蜡梅属和盾果草属2属;5种以上的多型属只有八角莲属1属。多数单种属或少种为原始或古老的残遗属[57]。这是本区药用植物特有属的一个显著特点,也说明本区植物区系的古老性。特有属药用植物生活型的多样性反应了这些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14个属中,主要为多年生草本和落叶乔木。其中,多年生草本和落叶乔木各5属,分别占36%;落叶灌木3属;1年生草本仅1属。物种组成和生活型如表1所示。表1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特有属的物种组成及生活型统计(略)
3 药用植物中国特有属分析
3.1 天目山药用植物中国特有属的地理分布特点
按照地势的不同,我国山地可分为低山(500~1000m)、中山(1000~3500m)、高山(3500~5000m)[8]。从表2可以看出,本区的中国特有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山,有10属,占总属数的72%,其次是分布在低山,有4属,占总属数的28%,未有高山分布。这说明中国特有属的垂直分布是集中在一定的海拔区域,高海拔区域的自然条件恶劣,特有成分的生长也会受到抑制[1]。同时木本特有植物生长的上限海拔高度没有草本特有植物高,究其原因,可能与低海拔区域的水热条件优越有一定的关系。总的来说,具有适当隔离、水热条件较好的海拔区域是特有属分布集中的区域[2]。
3.2 与邻近地区的相关性
根据郑朝宪[9]的研究发现,西天目山与黄山构成了中国特有属的分布多度中心之一,由此可见浙江西天目山在研究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从表2来看,天目山与邻近省区的关系联系的密切程度(共有属)依次是:安徽>江西>湖北>江苏>福建>湖南>河南>广东>山东。也就是说,本区与江西和安徽的联系最密切,特有属的相似性系数最高,其次是湖北和江苏,它们都属于我国亚热带地区,而与广东和山东的相似性系数最低。表2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中国药用植物特有属(略)
3.3 中国特有属的分布区类型
根据吴征镒教授的属地理成分划分标准[10],西天目山药用植物571属可归属于15种分布区类型,主要以温带、亚热带区系成分特征显著[5]。而按照李锡文[11]关于中国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系统,本区中国特有属14属,其所在科的区系类型如表3所示,其中,北温带分布共6科,占总科数42.9%,其次是泛热带分布有3科,占21.4%。以上统计结果表明,天目山药用植物北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性质也有相当的优势,体现出本区区系的热带性质到温带的过渡性特点,但它不是各种性质的区系成分的简单“混合体”,而是与区系的原生性质密切相关。表3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特有属所归科的区系分布(略)
3.4 起源古老,新老特有属并存
在系统发生上,古特有属多。裸子植物中有二迭纪的银杏属、第三纪建立的金钱松属;被子植物中的血水草属、杜仲属、八角莲属、牛鼻栓属、香果树属和青钱柳属等6属均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孑遗或更古老的成分;而盾果草属、独花兰属等都是第三纪后发生的特有属,从而形成了新老特有属并存的格局。这说明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古老性,也反映了其复杂的环境条件对一些新特有属的发生分布具有一定的作用。
3.5 特有属的药用价值分类
天目山药用植物特有属的药用价值如表4所示,其中清热解表类药有4种;补益安神类有3种;祛风除湿类和理气活血类药各2种,还有驱虫杀虫类、祛寒类和祛痰类各1种。从目前的各项研究也表明了它们在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物质方面的多样性。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抗心血管病作用;杜仲树皮含环烯迷萜类化合物等;八角莲属大多数种含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可抑制癌细胞增殖[3]。易醒[12]等从胡桃科青钱柳的叶中已分离出20种单体化合物。其主要甜味成分为三萜皂苷,有降压、降血脂、降血糖作用,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等。随着这些植物的化学和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相信陆续有更多的发现。表4 天目山药用植物特有属的药用价值(略)
3.6 珍稀濒危植物物种丰富,还有不少天目山特有的药用植物
天目山植物中,列入1999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7种,其中一级保护的3种,二级保护的14种[13]。此外,被列入1991国家环保局与中科院植物所合著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的珍稀濒危植物有18种(不计与上重复的种类)[14]。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中,为常用的药用植物至少不下14种。此外,本区尚有24种天目山特有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有8种,分别是:天目金粟兰Chloranthus tienmushanensis、天目山兰Peristrophe tianmuensis、天目蝎子草Girardinia chingiana、天目槭Acer sinopuppurasens 、天目蓟Cirsium tianmushanicum、天目贝母Fritillaria monantha、天目续断Dipsacus tianmuensis和天目凤仙花Impatiens tienmushanica),可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珍贵的基因宝库。
4 结论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中国特有属14属,隶属于14科,其中木本属8属,草本属6属,集中分布中山和低山。这些特有属中单型属居多,有11属,占天目山药用植物特有属中的79%。从天目山与邻近省区特有属的相似系数来看,本区与江西和安徽的联系最密切,它们都属于我国亚热带地区。从特有属所在科的区系类型分析,天目山药用植物北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性质也有相当的优势,体现出本区区系的热带性质到温带的过渡性特点。它们起源古老,新老特有属并存,其药用价值主要有清热解表类药和补益安神类。此外,天目山还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植物52种,另有24种天目山特有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有8种,可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珍贵的药用植物宝库。
参考文献
[1]王荷生,张镱锂.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和特征[J].云南植物研究,1994,16(16):209220.
[2]应俊生,张玉龙.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3]马骥,邓虹珠 晁志,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药用植物资源[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2):123139.
[4]杨淑贞.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生态农业,2001,3:4749.
[5]盛束军,俞旭平,郑俊波,等.西天目山药用植物资源研究[J].现代应用药学,1993,10(1):2732.
[6]浙江省卫生厅.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上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5.
[7]候宽阳.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修订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8]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自然地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9]郑朝宪,倪穗,丁炳杨.浙江分布的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研究[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5(2):7580.
[10]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增刊,1991:115.
[11]李锡文.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在云南的两大生物多样性中心及其特征[J].云南植物研究,1994,16(3):221.
[12]易醒,石建功,周光雄,等.青钱柳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43.
篇7
关键词珙桐;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Abstract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 is a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 endemic to China,it has a high science status in plant phylogeny and geologey history change investigation. Home and abroad scholars have done quantities of work on it. The distributing environment,biology character,community connection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research from ecology,genetics and plant physiology were summari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search on plant physiology,ecology and cell biolog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Davidia involucrate Bail;physology and ecology;research advance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亦称水梨子或鸽子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在晚白垩纪和第三纪时期曾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影响,仅在我国西南地区受冰川活动影响小的地方活下来,为第三纪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在我国珍稀濒危保护物种名目中,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物种。在植物系统发育和地史变迁研究上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另外,由于珙桐的花序奇特,花、叶、果实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可在植物园、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街道两侧广泛种植;珙桐的应用推广范围不断扩大,珙桐苗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珙桐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树种,具极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对于珙桐的研究报道较少,而且对于很多问题尚存在争议,珙桐的保护,开发和应用缺少试验性的依据。
1珙桐天然分布环境
根据张家勋等[1]调查结果,珙桐分布在我国西南山地,北纬27°1′~31°7′,东经98°6′~111°1′的范围内,海拔700~3 000 m,成不连续的、点状分布,珙桐分布区多为凉湿型气候,具有潮湿、多雨多雾、夏凉和冬季寒冷期长的特点,相对湿度80%以上,年降雨量1 400 mm以上,日照时数为1 200~1 400 h。调查发现,适宜珙桐生存的环境条件是:海拔600~3 000 m,年平均温度为8.5~16.9 ℃,最冷月平均温度为-5.0~4.0 ℃,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2.0~30.0 ℃,年平均降水量为744.0~1 580.0 mm,极端最低温度为-15.6~-3.0 ℃ [2-3]。
珙桐分布区成土母岩以中生代侏罗纪沙页岩和泥质页岩为主,土壤为酸性褐色棕壤、黄壤和黄棕壤,pH值一般为4.5~6.5,质地疏松潮湿,地表枯枝落叶层较厚。珙桐主要生长在沟谷两侧的山坡,坡度较大,降水量较多,土壤流失严重,肥力较差[4]。从分布区域上看,珙桐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西北部、湖北西部、四川盆地边缘地区、贵州的北部及云南的横断山脉,分布地区地形复杂,植物种类丰富。
2珙桐生物学特性
珙桐为单科单型属植物,仅有1种变种,即珙桐和光叶珙桐。珙桐为高大落叶乔木,一般高达10~25 m,最高达4 m以上,胸径1.0~1.5 m [5]。当年生枝紫绿色,一年生枝条上有明显的白色气孔点,无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或深灰色,树皮灰黄色,粗糙呈不规则片状脱落,树形端正,树冠馒头形或圆锥形。冬芽大成圆锥形,紫褐色,芽鳞3~4对,覆瓦状排列。单叶互生,在短枝上近似簇生,心脏形或阔卵形,长9~16 cm,顶端短尖尾状,基部心脏形,叶缘有三角形粗大的锯齿,具有毛刺状尖突,叶面鲜绿色,背面弥生丝状白绒毛,叶柄长4~8 cm,常生灰色绒毛[4-5]。
珙桐为两性花或雌雄花同株,头状花序,通常由多数雄花和一雌花或两性花组成,花基部生有长圆卵形或长圆倒卵形花瓣状的苞片2~3枚,初始为淡绿色,继而变为乳白色,脱落前变为棕色。珙桐雄花无花被,子房下位,4~10室[6]。
果实为核果,熟果青紫色,外果皮薄,中果皮厚,肉质,内果皮坚硬,木质化,构成果核,果核有沟纹,内含3~5粒种子。种皮薄膜状紧贴内果皮,种子类型为双子叶有胚乳种子,胚乳较丰厚,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脂肪,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等胚的4个组成部分发育完整,子叶宽大肥厚[6]。
珙桐在每年3月叶芽开始萌动,3月底或4月初孕蕾,初花期为4月20日左右,盛花期为5月上旬,末花期为5月20日左右,花期约30 d。开花初期,2个苞片直立向上生长,浅绿色,15 d后,逐渐长大,其中1个生长较快,另一个较慢。随着苞片生长和种子形成,花梗承受不了苞片和种子的重量,被压弯,苞片下垂,随即苞片变为白色,10~15 d后苞片脱落,5月下旬幼果逐渐形成,10月下旬果实成熟并开始脱落,11月下旬全部脱落。珙桐的高生长主要在3—6月。珙桐从幼树到开花,花前成熟期6~10年。
3珙桐群落特征
珙桐种群一般可以分为珙桐作为优势种的种群和珙桐作为伴生种的种群,但是珙桐作为优势树种的种群很少,一般都是以共优种或次优种与其他阔叶树组成混交林[7]。珙桐种群在组成上以落叶乔木为主,灌木层和草本层组成上依据群落分布环境差异而不同。
群落的区系组成以双子叶植物为主,单子叶植物次之,无裸子植物或裸子植物很少。珙桐种群梯度分布比较明显,主要分为乔木、灌木、草本3层,乔木树种以壳斗科、樟科、珙桐、槭树、连香树、水青树和胡桃科植物居多,乔木层可分为2层,珙桐和光叶珙桐为第1层,第2层主要是川灰木、汶川钩樟等,有研究表明珙桐种群中乔木的分布与海拔高度和土壤因子有重要关系,而且珙桐在种群中的地位也与土壤有重要关系[8]。珙桐种群灌木层种类较多的科有蔷薇科,荨麻科等,草本以鳞毛蕨科、毛茛科、百合科及蓼科等植物为主[9],群落中还有大量古老孑遗种子植物,大量孑遗物种的存在表明该种群物种构成的残遗性以及植物区系的古老性和稳定性[10]。珙桐群落的垂直结构与其所在生境湿润多雨,阳光充足的气候条件有重要关系[2]。
珙桐种群是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带亚高山地区的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内的孑遗种群,该种群具有热带和温带的过渡性质,珙桐种群的幼苗耐阴,成树喜阳,生长迅速,分布小而零散,群落中可见其幼苗、幼树和成树共存现象,珙桐种群是群落中比较稳定的成员[11]。珙桐种群内,珙桐受到的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增大而逐渐减小,珙桐种内竞争较之与其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剧烈[12],因此中小径级的珙桐在群落中受到的生存压力较大,应加强对中小径级珙桐的保护。
4珙桐遗传多样性研究
根据对天然珙桐群体的RAPD研究发现,珙桐种内的DNA多态位水平较高,遗传多样性高于一般阔叶树种,而且珙桐群体间遗传分化巨大,26%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间,但是由于珙桐呈星散状和间断分布在狭小范围之内,受小种群效应及缺乏有效的基因流影响,珙桐间分化种类并不多[13]。徐刚标等[14]对湘鄂西等地的珙桐种群RAPD分析发现这2个地区珙桐群体间存在非常频繁的基因流,同时,李雪萍等[15]对神农架4个珙桐居群的RAPD分析结果证明珙桐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遗传变异以居群内为主。李建强等[16]对珙桐等位酶位点变异分析同样支持珙桐居群内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的结论。
彭玉兰等[17]对光叶珙桐等位酶点分析发现,光叶珙桐居群间分化较小,但是光叶珙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原变种珙桐要高。彭玉兰等认为,光叶珙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一般特有物种,威胁珙桐生存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它自身的遗传结构,而在于生境等外在因素。
5珙桐生理生化研究
生态学研究认为,种群靠自生种子自生更新能力较弱,主要是由于种子发芽率低造成的[18]。罗世家[6]对珙桐种子结构解剖后认为,珙桐种子发育完全,珙桐种子的发育状况,胚的形态结构不是影响珙桐发芽及发芽率的关键因子,珙桐发芽率低主要是因为果皮坚硬,机械阻力的影响。李雪萍等[19]对珙桐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进形细胞学观察,并未发现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异常现象,说明珙桐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正常,不是造成珙桐种子败育的原因。
王伟伟等[20]对不同采收期的珙桐种子特性研究发现,珙桐果实表型特征与种子发育程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且相似环境条件下珙桐植株间的有性生殖是非同步的,各个采收期的珙桐果实的出籽率都非常低,但是不同采收期的种子活力却都非常高。说明珙桐种子萌发率低不是由于种子败育造成的。方志荣等[21]对不同层积处理的珙桐种子呼吸代谢酶和果实不同组织总酚含量测定发现,去果肉层积的种子中,磷酸己糖异构酶、琥珀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带果肉层积的种子,成熟珙桐果实不同组织的总酚含量比较高,推测可能这些酚类是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雷泞菲等[22]对珙桐种子休眠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进行测定发现,休眠种子内果皮中脱落酸(ABA)含量比较高,其次是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KT)、3-吲哚乙酸(IAA),在萌发过程中,GA、IAA、KT含量随着胚根的伸长而逐渐生高,并且随着胚根的伸长,种子中GA/ABA、IAA/ABA、KY/ABA比值逐渐增大,因此雷泞菲等认为珙桐种子休眠和萌发主要是受ABA和GA的比列变化来控制。从对珙桐种子结构解剖及萌发过程的研究发现,珙桐大小孢子发育过程正常,雌雄配子体发育正常,种子发育完整,种胚活力较高,萌发过程中伴随各种激素的变化,说明种子从形成到正常萌发过程都无异常,发芽率低主要是由于果皮坚硬及果皮中萌发抑制物造成的。
张清华等[3]对珙桐现在的生存环境进行了研究,并预测了环境变化对珙桐分布的影响,认为未来30年,珙桐的分布范围的北界东段约向南移动0°12′~0°42′,东界约向西移动0°18′~1°18′,西界东南段约向东移动0°18′~1°54′,适宜珙桐分布的面积比当前面积约减少20%。吴建国等[23]的研究同样认为气候变化会减少珙桐的适宜分布面积。但他们认为新适宜及总适宜分布范围将扩大,新适宜分布范围将向我国西部及西南部地区扩展,同张清华等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同时吴建国等认为气温变化对珙桐分布范围的影响大于降水量的影响。
朱利君等[24-25]研究发现,珙桐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生长期敏感,不同年龄级、叶位、层次的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差异很大,认为是由于光照的垂直差异比较大,导致的不同层的珙桐叶所接受的光照不同所致,同时他们认为珙桐的SOD活性和POD活性及MDA含量受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影响较大,珙桐是一种对环境因子比较敏感的植物。
郑小江等[26]对珙桐和光叶珙桐过氧化氢酶谱的研究,发现珙桐和光叶珙桐的过氧化氢酶谱带有明显的差异,认为珙桐和光叶珙桐在遗传特性、生物进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光叶珙桐是珙桐的变种,抗逆性更强,比珙桐更能适应环境。
薛波[27]从抗旱节水措施研究珙桐对干旱的生理生态响应,认为水分胁迫下,珙桐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离体叶片失水速率降低,水分饱和亏上升,水分利用效率先升后降,说明轻度水分胁迫可以是幼苗水分利用效率提高,而重度水分胁迫则严重扰乱了珙桐幼苗的生长和生理。薛波 等[28]还通过抗旱节水化控制剂对珙桐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构建了珙桐培育过程中抗旱节水化控制剂的最优选择。彭红丽等[29]研究了低温胁迫对珙桐幼苗的抗寒性生理生化的影响,认为低温条件下珙桐会积累脯氨酸,产生一定的抗寒性。
6展望
珙桐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其群落结构古老而又复杂,在植物发育史和地域变迁史及生态学研究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而且珙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具有极高的发展潜力。但是,珙桐这一树种天然更新困难,种子发芽率低,即使发芽也很难成苗;人工催芽处理虽能大幅度提高发芽率,但在幼苗期死亡率高、成苗率很低。而当前对种子发芽率低、成苗率低的生理机制尚无系统分析和研究,很难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解决更新或育苗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严重制约了珙桐苗木生产、限制了珙桐的推广运用及产业化。为了更进一步掌握珙桐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规律,揭示珙桐的濒危机制,以为珙桐的移栽及保护提供更确定的依据,当务之急,应加强珙桐以下2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珙桐生理生态学。目前研究结果显示珙桐濒危原因与其遗传多样性的关系比较小,而与其生境存在较大的关系[17],但是综合各方面研究来看,珙桐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几近空白,尤其随着珙桐引种工作的展开,珙桐对环境的响应情况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从生理生态学的角度,研究环境对珙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生理过程的影响,对阐明珙桐濒危原因及珙桐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科研意义和生态经济价值。二是珙桐生态学。珙桐生态学研究主要集中生态学方面宏观的生物形状描述和群落结构分析、生境调查及珙桐群落描述方面,而对于珙桐群落的未来发展情况的报道较为鲜见,而对于微观研究更是少见,而且对于珙桐群体间遗传差异的问题尚存在争议[11-15,17],因此珙桐生态学应加强珙桐群落动态发展调查,并结合全球变化关注珙桐种群的发展状况及群落间关系的变化。此外,珙桐的生物学研究中对珙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较为少见,而且珙桐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组织培养技术为许多植物的大量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珙桐的组培苗一直未见成果,因此应加强对珙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以揭示珙桐繁殖机制。
7参考文献
[1] 张家勋,李俊清. 珙桐的天然分布和人工引种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7(1):25-30.
[2] 苏智先,张素兰.珙桐种群生殖物候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4):313-318.
[3] 张清华,阎洪.气候变化对我国珍稀濒危树种——珙桐地理分布的影响研究[J].林业科学,2000,36(2):47-52.
[4] 张征云,苏智先.中国特有植物珙桐的生物学特性、濒危原因及保护[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66-69,86.
[5] 张家勋,李俊清.珙桐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16(4):33-37.
[6] 罗世家.珙桐种子的解剖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4):18-19.
[7] 林洁,沈泽昊,贺金生,等.珙桐群落学特征及群落环境分析[J].植物学通报,1995,12(生态学专辑):71-18.
[8] 肖开煌,苏智先,黎云祥,等.珙桐群落桐地位及其土壤特征的相关性[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4):403-407.
[9] 朱利君,苏智先,胡进耀,等.珙桐群落种间关系的研究[J].广西植物,2006,26(1):32-37.
[10] 罗柏青,杜凡,王娟,等.滇东北珙桐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9,34(1):15-20.
[11] 肖开煌,苏智先,张素兰,等.不同海拔珙桐群落乔木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关系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4):408-413.
[12] 李尤,苏智先,张素兰,等.珙桐群落种内与种间竞争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6,28(6):625-630.
[13] 宋丛文,包满珠.天然珙桐群体的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J].林业科学,2004,40(4):75-79.
[14] 徐刚标,禹玉婷,申响保.湘鄂西地区珙桐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9.
[15] 李雪萍,何正权,陈发菊,等.神农架4个珙桐居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3):66-70.
[16] 李建强,张敏华.珙桐的等位酶位点变异分析[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0,18(3):247-249.
[17] 彭玉兰,胡运乾,孙航.光叶珙桐的等位酶分析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J].云南植物研究,2003,25(1):55-62.
[18] 苏瑞军,苏智先.珙桐种子散布、萌发及其种群龄级分配的关系研究[J].林业科学,2005,41(3):192-195.
[19] 李雪萍,陈发菊,庄静冰,等.珙桐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J].浙江农业科学,2008(5):546-550..
[20] 王伟伟,苏智先,胡进耀,等.珍稀濒危植物珙桐不同采收期的种子特性研究[J].广西植物,2006,26(2):178-182.
[21] 方志荣,苏智先,胡进帮,等.珙桐种子几种呼吸代谢酶活性及果实不同组织总酚含量测定[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5):70-73.
[22] 雷泞菲,彭书明,牛蓓,等.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种子休眠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J].广西植物,2009,29(1):66-69,131.
[23] 吴建国,吕佳佳.气候变化对珙桐分布的潜在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2):1371-1381.
[24] 朱利君,苏智先,胡进耀,等.珍稀濒危植物珙桐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J].生态学杂志,2007,26(11):1766-1770.
[25] 朱利君,苏智先,胡进耀,等.珍稀濒危植物珙桐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J].生态学杂志,2009,3(28):451-455.
[26] 郑小江,刘金龙,肖浩,等.珙桐与光叶珙桐过氧化氢酶活性及酶谱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3):261-263.
[27] 薛波.珙桐幼苗对抗旱节水措施的生理生态响应[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6.
篇8
木兰科树种在植物王国中是一个古老的被子植物大家族,以材质优良,树形优美,花艳味香,观赏性强等特点著称于世。全世界约有14属250种,我国有11属90种。在众多种类中,仅有1属1种是以植物学家的名字命名的,这就是观光木。
观花木是由我国知名植物学家陈焕墉教授为纪念著名植物学家钟观光先生而命名的中国特有木兰科单种属植物。
观光木虽然以人物命名,但“观光”一词含有“观赏”的意思,闻其名,就会知道这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树。观光木属的拉丁学名代表这是一种特产中国、以中国植物学家名字命名的有香气的木兰科树种。
观光木的模式标本是陈焕墉在广西阳朔县金宝乡久大村发现的。这一发现公布时,曾极大震动了中外植物学界。一位德国植物学家远渡重洋,专程赶到桂林,非要陈焕墉陪他到阳朔久大村一睹为快。为了开展科研和物种拯救工作,陈焕墉先生特地把观光木从阳朔久大村引种到桂林雁山自己的住宅旁。
形态特征
观光木又名“香花木”“宿轴木兰”,常绿乔木,高达25米,胸径1米,树干挺直,树冠浓密。小枝、芽、叶柄、叶面、叶背及花梗均被黄棕色糙伏毛。叶倒卵状椭圆形;叶柄基部膨大,托叶痕达叶柄中部。花芳香,单生叶腋;花被片为象牙黄色,有红色小斑点,狭倒卵状椭圆形,外轮3片最大,内两轮6~7片向内渐小;花丝红色,花药侧向开裂;聚合果长椭圆形,有时上部心皮退化而呈球形,成熟时为暗紫色,近肉质,干时木质,深棕色,有显著的黄色皮孔,蓇葖两瓣开裂,每蓇葖具种子4~6颗。花期为每年的3~4月,果期在每年的10~11月。
观光木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海南等地,多生于海拔500~1600米的山地中。分布区地跨南亚热带到中亚热带南部,气候温暖湿润。该种个体稀少,呈单生散生在山地沟谷常绿阔叶林中。其幼树耐阴,植株长大后喜光,忌重霜、干旱,特别是旱风常会造成叶枯脱落。
观光木虽然分布较广,但多是零星生长在常绿阔叶林中。在福建省建瓯万木林内,有一株最大的观光木,树高32米,胸径135厘米,树冠浓密,冠幅为240平方米,树龄360年,为福建省之最。在广东省平远县泗水镇赤子坳的公路边,长有一株古观光木,高26米,胸径114厘米,树冠投影面积430平方米,树龄350年。每年春天开花时,这株观光木上开满花朵,花香袭人。贵州省从江县城至西山镇约50千米沿途村寨周围,有许多观光木耸立在房前屋后。滚郎村公路边,一株树高18米、胸径199厘米、树龄200多年的观光木上有榕树附生,直径20~30厘米粗的榕根,从树干10米高主枝枯损处网结而下,使观光木粗大主干外披一层疏密有致的网套,看起来十分壮观。
价值
观光木是中国特有的木兰科中的单种属植物,在木兰科中进化程度较高,对研究该科的分类系统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由于它有与其他木兰科植物不同之处在于花虽小但果实特别大,因而备受关注。观光木的花瓣长1.8~2厘米,果实却长11~13厘米,径粗9厘米,重500~800克。湖南江永县高泽源林场一株树高16米、胸径80厘米、树龄300年的观光木,曾结出一个长20厘米、粗14厘米,重达1500克的罕见大果。
观光木花虽小,但花朵数量极多,花色鲜艳奇香,民间俗称香花木。它的果不但大,而且红艳光润,表皮间杂有鹅黄色斑点,状如菠萝,色如石榴。它的种子为三角状倒卵形,外包一层红色肉质假种皮,如珍珠玛瑙,惹人喜爱。
不仅如此,观光木也是优良的庭院观赏及行道树种。它的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木质好,易加工,是家具、乐器、建筑、细木工的良材,又名“白花梨”。花可提取芳香油,种子可榨油。
篇9
论文摘要:介绍植物园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发展历史、我国植物园的发展概况和植物园的任务与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植物园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植物园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植物园的定义
植物同(botanical garden)是近代西方植物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产物。1963年,国际植物闻协会(Intenrational Associationof Botanical Gardens)对植物园的定义是“对公众开放、植物部有标签的机构”叫植物闻或树木同。1998年,国际植物园保护组织(BGCI)(Botanic Gardell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1)对植物同的定义为:拥有活植物收集区,并对收集区的植物进行记录管理,使之可用于科学研究、保护、展示和教育的机构被称之为“植物园”。目前,我国时植物目的理解强调植物同是以植物学、同艺学和美学的理论和实践为指导,从事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护的研究机构。。生物多样性是植物同的核心,美丽的外貌、科学的内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准则是植物圃的基本要素。
(二)植物园的产生及其发展阶段
世界植物冈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加深认识植物、保护植物和扩大利用植物的历史。就其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启萌期:植物同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庭周,至今已有千年之久。中闽,有记录的古代庭同可追溯到汉代的“上林苑”和6世纪的“独乐闻”。秦朝阿房宫里记载的小种植同、药同或花园,即是我国古代植物同的雏形。唐、宋、元、明、清皇宫花同更是当时园林的典范,也是我国早期植物同的代表。这些庭同主要进行植物引种繁殖、药用开发、休闲观赏和食用等功能比较简单的同林活动。因而,中国古代庭园可看作是现代植物园的雏形或启萌期。
成长期:现代植物同发展的早期是在l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冈而成为欧洲文明发展的产物。植物园“Botanic(Botanica1)Garden”的名称就是得名于这个时期。1543年在意大利建立的比萨植物同和1545年建立的帕多瓦药用植物园,是欧洲历史上最古老的具有科学意义上的植物园。另外,早期植物同还有法同巴黎植物同(1635年)、英国爱丁堡植物(1670年)和切尔两植物同(1670年)、德国大莱植物嗣(1679年)和日本东京小石川植物阋(1684年)、存这个时期里,植物同的功能主要以收集研究药用植物和辅助医药专业教学为主。
兴盛期:在l8一19世纪的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殖民主义势力的扩张,欧洲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崛起,加速了殖民地国家埘植物战略资源的研究和掠夺,同时,自然科学突飞猛进,植物学、生物药学、园艺、艺术等都得到快速发展,植物园作为物种保存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量新奇的植物从世界各地被引种至植物同供鉴定研究,从而使收集栽培的植物远远超出药用的范围,如世界著名的英国皇家植物同邱刚(1759年)成为以分类学研究为中心的、综合性的植物冈,其保存的植物就达数万种,几乎占世界植物种类总数的十分之一。荚周密苏里植物(1859年)、俄罗斯科马罗犬植物同(1713年)和印度加尔各答植物园(1787年)等著名植物圜也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发展期:l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是植物同发展的高峰时期,世界各国植物闶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20世纪90年代《世界植物同名录》统计,植物同总数为1536个。现在,全世界的植物园已达到1800多个,遍及全球.其中分布最多的要属欧洲,其次是美洲和亚洲,非洲和其他地区数量较少。全球植物闶收集栽培了75000种植物.占全球植物的25%,其中包括30%的全球珍稀濒危植物。进入21世纪,植物同将向更加理性和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进步和现代化工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人类社会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危机。人类的需求和社会的期望赋予植物同更再要.更迫切的使命,这使植物同获得极佳的发展机遇,也是其发展的巨大动力。
(三)中国植物园的发展
中国古代庭闻曾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就其近展来看它只是植物园发展的雒形。近代,我国引入西方现代植物学“Botany”,也引入植物园“Botanical Garden”.成为我国现代植物学及植物闶科学的开始。在这一一时期,一批著名的植物学家,如黄以仁、钱崇澍、陈焕镛、钟观光、秦仁昌、刘慎谔等,为发展我国的植物学以及植物园的建立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植物同就是创建于1929年的南京总理陵嗣植物同.新中困解放后,我闲植物学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1955-1960年),这一时期也是解放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全国植物园数量由l4个增加到34个。其后,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植物同建设速度趋缓。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全面的发展,也迎来了植物园发展的第二个高峰(1980-2000年)。1981年,中国正式加人IABG组织,标志着我国植物园正式走出国门。2000年,我国植物同数量达到138个,并且在中国科学院、城建、林业、医药、农业、高校等系统和部门都有分布。目前,我国的植物园基本上都能结合各地区的气候条件、环境特点、人文景观、历史背景而建立,并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和应用生产等活动。
二、现代植物园的任务和作用
植物同从起源、发展到现在都与人类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因此,植物园除了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园艺性和科普性特征外,还同时具有现代性、民族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近年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植物囝的核心思想发生了显著变化。当前植物同的核心任务是:植物多样性的迁地保护,即在植物同对稀有濒危、特有的植物物种和有重要价值的植物种质资源实行迁地保护(ex situ conservation)。。植物迁地保护和自然生态景观的重建把植物同推到植物生态保护的第一线,成为植物种质的迁地保存的主要承担者。这是历史赋予植物园新的任务,这也成为了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因此,现代植物园的主要任务是:物种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和新植物材料的产业化5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植物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植物园是珍稀、濒危植物种就地保护和迁地保存之所,是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方舟”;②促进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绿化提供了大量植物种质资源;③植物圃是野生药用、经济植物开发利用的生产基地,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④植物同是科普教育、知识传播、教育培训、环境保护的重要基地,有利于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国民环保素质的提高;⑤介入现代国际公约的制定,凸显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三、植物园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现教学“三位一体”,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植物园开展生物学教学能使生物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践融为一体,避免传统单一教学环节的缺陷。植物同一般都有完善的植物原始数据库,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条件。园中收集制作的大量腊叶标本和其它各类标本,为学习者提供了植物分类、形态、解剖、生态学方面的资料。同时,植物同都是以植物学和园艺学为基础,进行植物分类学、解剖学、细胞学、微观形态学、生态学、植被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地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繁殖、植物栽培、引种驯化、杂交育种、种质保存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承担有关院校的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果树学、蔬菜学、观赏闻艺学、树木学等教学。另外,利用植物园参加课堂教学,可以提供实习实验场所和材料,对提高相关学科的教学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结合现代科技,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植物园一般都有先进的科普展览馆,里面配备有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设备,可以图文并茂地介绍有关基础植物学、植物的演化史、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不同用途,植物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科学知识,有效提高青少年受教育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植物同的温室、展厅、电子图书、音像资料、宣传手册和网络设备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教育,其内容甚至可以扩大到生态文明和社会伦理等领域,让学生在视听感知、身心感受中得到潜移默化式的教育。
(三)参与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兴趣
利用学校寒暑假、节假日及全国“科技周”、春(秋)游等,在植物园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生物学课外活动,既能让学生在游乐中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例如,通过参加植物园举办的“植物王国漫游”、“植物世界探秘”等各种夏令营活动,以参观名贵花木、珍稀特有植物、药用植物、趣味植物等为目的的“植物学科普一日游”活动,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植树节”等专题性活动等,使青少年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人与环境的关系、植物资源对人类生存所起到重要作用、环境对人类社会作用、人类生存环境所面临的威胁和如何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四)进行科学探究,提高科研能力
植物圃除了拥有丰富的植物知识、学科奥秘、文化氛围和历史渊源外,还包含有微生物、酶、细胞和基因等高新生物技术的应用。在完成生物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给学生提供学科探究平台。如,可以利用植物同的丰富资源作为高新生物技术应用的原材料,从事植物美化、食品、药材、纤维、油脂、淀粉、香料、建材等原材料及优良抗性品种研究。目前,北京教学植物园的开放实验室,已初步建成水质、土壤、气象、显微观察等实验室并于2005年对学生免费开放。在开放实验室里,学生可以从事地面水质的分析检测、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及土壤污染检测、小环境气象因子的观测分析、生物形态结构的显微观察等方面的研究。
(五)培育人文科学精神
现代植物园的成就,不仅包含着大量植物园工作者的血汗,而且也体现了那些历尽平生的开创者的毕生精力,包含着丰富的科学人文精神。从英国邱冈的开创者霍克父子(w.J.H.ker和J.D.H.ker)、德国伯林大莱植物园的恩格勒(A.En-gler)教授到我国老一辈的植物园林学家,如黄以仁、钱崇澍、陈焕镛、钟观光、秦仁昌、刘慎谔、胡先辅、林辅等,他们为世界现代植物园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植物园中缅怀这些前辈,主要是学习他们为植物学事业奋斗一生的坚毅精神和卓越贡献,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人文科学精神。
(六)为教师培训提供条件
篇10
关键词:苏铁(Cycas revoluta);旅游源;特点;开发
中图分类号:S797.11;F590.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0937-03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ycas Tourism Resources
LAI Qi-h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Panzhihua University,Panzhihua 617000,Sichuan,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abundant cycas tourism resources in China, which has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But the related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is still blank. On base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ycas tourism resources, such as great ornamental value, resource-rich, profound in cultural connotation, high scientific and economic value and so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intensity of resources protection, digging culture connotation deeply, creating eco-tourism brand, promo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promotion effort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Cycas revoluta; tourism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苏铁(Cycas revoluta)又名铁树、凤尾松、凤尾蕉、金代、避火蕉等,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也是种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和“活化石”,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苏铁类植物在学术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我国已建有攀枝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厦门植物园、华南植物园、深圳仙湖植物园等多个苏铁专类园对其进行保护与研究。但目前国内对苏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苏铁的源调查、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细胞分类学、分子系统学、形态与解剖分类学、苏铁类植物的分类简史、引种栽培、苏铁类植物源的合理保护等方面。
苏铁类植物四季常青、树形美观、寿命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早在唐代我国就已经开始栽培观赏苏铁。《花镜》云:“凤尾蕉一名番蕉……,叶长二三尺,每叶细尖,瓣如凤毛之状,色深青,冬亦不凋……人多盆种庭前,以为奇玩”。[1]苏铁作为一种古老稀有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在园林绿化、盆景制作和旅游观赏中具有重要意义。薛彪[2]对苏铁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盆景制作、病虫防治等进行了研究。尽管苏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珍稀观赏性源,但目前在旅游源开发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在我国绝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已开展生态旅游的背景下,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禄劝普渡河苏铁自然保护区、云南红河苏铁自然保护区和台东苏铁自然保护区等4个保护区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鲜有游客,而其他花卉植物则是门庭若市,游人络绎不绝。调查显示,在2011年花卉旅游15种热门花卉中,长期未被列入传统花卉鉴赏名目中的油菜花、禾雀、向日葵等都榜上有名,油菜花更是独占花魁,而苏铁却名落孙山[3]。
上述情况表明,要更好地保护苏铁,必须加大对苏铁旅游源的研究与开发力度。笔者在此仅探讨苏铁旅游源的特点及开发策略,以期引起各界关注。
1 苏铁旅游源的特点
1.1 观赏价值大
苏铁集树形美、树干美、枝叶美、花果美于一身,姿态秀丽,潇洒自然,落落大方,终年浓郁葱绿青翠,充满生机活力,令人赏心悦目。其树形虽千差万别,形态各异,但都坚韧挺拔,苍劲质朴,气势雄伟。在热带地区树干可高达20 m,而在亚热带便成为大灌木状,高达8 m,在温带成为中、小灌木状。树身像芭蕉、松树的树干,故有“凤尾蕉、凤尾松”之名。树冠呈倒伞型或棕榈状,给人以博大高贵的气派,甚为美观。苏铁叶大,羽状复叶,簇生于茎顶,叶面浓绿,具光泽,革质坚硬,好似凤凰展翅、孔雀开屏。苏铁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茎顶端,由许多羽状叶片组成,呈圆柱状;雌球花由许多鳞片状叶组成,呈扁球形,好像是纺锤形果实。但它们并非真正的花和果,而是生在树干顶端的花球,其形“似花非花,似果非果”。虽然苏铁在北方很少开花,但在南方生长10年以上的苏铁几乎年年开花、岁岁吐艳。如攀枝花苏铁年年开花,雌雄竞放,堪称世间一奇,与自贡恐龙、大熊猫一起被誉为“巴蜀三绝”。花开时节,花球上的金褐色羽片“含苞欲放”,活似一个美丽的鸟巢,里面露出数十粒硕大圆润的橙红色种子,光彩夺目,好比一窝金灿灿的蛋,人称“凤凰蛋”或“孔雀抱蛋”。苏铁因极具观赏价值,已被广泛应用于地栽、盆栽、风景园林等处。如作古代建筑的陪衬则显古老苍劲,作现代建筑的配植则赏心怡神,配植于花坛中心有安详之感,置于庭园及大型会场让人产生庄严肃穆之感,植于寺庙之旁则有避邪之妙用。
1.2 旅游源丰富
中国苏铁旅游源丰富,具有种类多而独特、分布面积大而集中的特点。我国是世界上苏铁类植物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苏铁属植物现存约24种[4],占世界苏铁属植物的30%左右;我国苏铁物种多样性的丰富度世界罕见,中国苏铁物种代表了全世界苏铁属5个组中的4个组;特有种多,约占我国苏铁物种总数的62%。只有篦齿苏铁、宽叶苏铁、石山苏铁、叉叶苏铁等约9种的分布区可到周边一国或几个国家。我国苏铁分布面积较大,东西跨越经度24°05′,南北跨越纬度9°05′,有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8个省(区),主要分布于金沙江、澜沧江、红河、南盘江、珠江、闽江等流域及其附近的山脉。我国苏铁分布区较集中,主要产在云南(12种)、广西(8种),其中红河(元江)流域约8种,滇黔桂石灰岩地区约8种。这两个分布区实际上与东南亚的长山山脉连成一片,共约33种,构成了世界苏铁最集中的分布中心之一,其特有种高达75%,包含了可能最原始的类群,被认为是研究苏铁系统发育与区系的一个关键地区。另外,福建产3种,海南、广东与贵州各产2种,四川与台湾各1种。野生苏铁达20万株以上的有四川攀枝花市的攀枝花苏铁林、云南绿春李仙江的绿春苏铁林、广西田东的锈毛及叉孢苏铁林等,它们也是亚洲较大的苏铁林[5]。其中,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13.58 km2,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纬度最高、植株最多、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原始苏铁林,是我国惟一的苏铁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苏铁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天然实验基地,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1.3 文化内涵深厚
品花、赏花、养花、护花一直是人们的嗜好[6]。苏铁的栽培历史十分悠久,这与我国民俗文化和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中有“只有千年的铁树,没有百日的鲜花”的说法,而哲人有“一株铁树立千载,海变山来山变海”的深刻哲理。因此,至今在我国尚有许多苏铁古树遗存。人们还把铁树开花看作坚贞不屈、坚定不移、长寿富贵、吉祥如意和自由幸福的象征。有的地区非常崇拜苏铁,视其为避邪驱鬼之物,保佑人们平安、健康。古书《花镜》中记载:当铁树开花结果时,常被“移置堂上,制酒欢饮,作诗称贺。”苏铁因传说的渲染、文人墨客的吟诵,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正是由于苏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价值和目前的珍稀濒危现状,为唤起民众保护意识,邮电部在1996年5月2日发行了苏铁特种邮票,全套4枚,图案为苏铁、攀枝花苏铁、篦齿苏铁和多岐苏铁。
1.4 科学价值与经济价值高
苏铁作为古生代孑遗植物,蕴涵有丰富的信息,在研究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种子植物的起源及早期演化、生态学以及濒危植物的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此外,苏铁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据报道苏铁的珊瑚根内生长有具固氮作用的蓝藻,如在旱生作物中转入这种固氮基因,可提高旱地作物产量。苏铁种子和茎叶中含有苏铁苷等具毒理作用的物质,也是一种天然植物药源[7]。此外,可从苏铁的茎中提取淀粉,制成颗粒状、色泽通明、美味可口的“西米”,人们也称它“神仙米”,其淀粉还可作酿酒的原料,能提高出酒率。而西双版纳有的少数民族采其嫩叶作蔬菜,贵州有的农民将其种子剥皮后与猪脚一同炖吃等。
2 苏铁旅游源开发策略
2.1 加大源保护力度
苏铁虽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世界受威胁植物红皮书》与《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但由于保护意识不强,苏铁至今仍是“避难者”。如攀枝花苏铁种群数量从最初发现的l3个减至5个,占有面积损失近一半,成熟个体减少约30%[8]。因此,苏铁旅游源的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要加大对苏铁旅游源特别是野生苏铁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较大的片区设立自然保护区;建立野生苏铁引种基地或苏铁属植物为主的植物专类园,使其成为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的重要场所。
2.2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必须从旅游角度出发,深入挖掘苏铁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内涵,加强苏铁旅游审美特征、观赏趣味、传说、文学、绘画、书法、造园工艺等苏铁文化旅游开发理论研究,将苏铁文化贯穿在旅游六要素之中,使之系列化、系统化、人文化与艺术化,形成旅游多元化产品体系,提升旅游竞争力。如在景区建设中应充分运用苏铁文化,将名人诗词与山石、植物、园林小品建筑等结合,形成“情”、“景”、“意”、“趣”交融,极富诗情画意的观赏意境,让游人欣赏花景、了解花事、感受花趣、享受花韵,获得身心愉悦。
2.3 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品牌是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如河南洛阳牡丹、婺源油菜花、鼋头渚樱花等已成为著名的旅游品牌。打造苏铁旅游品牌,必须凭借我国苏铁物种多样性、特种数量多、分布广等源优势,以源特色为基础,以客源市场为导向,以特色旅游为动力,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核心,以树立生态旅游品牌为目标,依靠创意思维,实施名牌战略,将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打造以“史前侏罗纪公园生态观光体验”为主题,以“苏铁林海、生态乐园”为特色,集科普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旅游精品于一体的国际知名生态旅游品牌。
2.4 进行产业化发展
花卉及花卉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节庆体验、教育等方面关系密切,产业间相互融合度强。必须以我国丰富独特的苏铁源为载体,以苏铁文化为灵魂,以科技创新与研发为支撑,以苏铁文化消费市场为依托,以苏铁保护种植基地为点,以苏铁主题景点或主题公园建设为线,以苏铁产品服务为面,走“源+科研+市场+基地+服务”的产业化深度开发之路。
2.5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宣传是促进旅游开发的催化剂和放大镜。必须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创新营销方式,做到促销观念现代化、促销策略多元化、促销载体立体化、促销内容特色化、促销途径多样化。如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惟一的苏铁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5月在四川省攀枝花市首次举办国际苏铁生物学术会,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大会,从而扩大了攀枝花苏铁在海内外的影响。2010年1月,海峡两岸攀枝花苏铁保育研讨会也在攀枝花市召开,进一步使其享誉全球,身价倍增。
3 小结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人们的旅游消费倾向将显现出返璞化、生态化,人们向往自然、回归本色,崇尚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花卉旅游为对象的生态旅游将成为热点。与其他绝大多数花卉植物相比,我国苏铁旅游源的规模度、古悠度、珍稀度、知名度、审美度等都非常好,而且无季节性,文化内涵深厚,其旅游源开发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我们应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发挥我国苏铁旅游源的优势,增强苏铁旅游源保护与开发意识,把苏铁旅游源的开发纳入我国旅游业特别是花卉旅游的发展规划中。特别要通过深入挖掘苏铁旅游文化的内涵,创新思维,开发苏铁旅游多元化产品体系,大力打造国内外著名的苏铁文化旅游品牌、绿色生态品牌和休闲旅游品牌,实施产业化开发,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等开发策略,才能促进我国苏铁旅游源的进一步开发。
参考文献:
[1] 陈子.花镜[M].上海:中华书局,1959.
[2] 薛 彪.苏铁盆景培育养护[J].安徽林业,2001(6):89-90,32.
[3] 2011年春季赏花旅游分析报告[EB/OL].http://www.17u.net/news/newsinfo_294927.html,2011-03-30.
[4] 马 永,李 楠.中国苏铁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2):73-78.
[5] 陈家瑞.中国苏铁源及其保护对策[J].植物杂志,2003(2):3-5.
[6] 何丽芳.浅谈花卉文化旅游审美[J].湖南林业,200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