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学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 者】郝亚明,社会学博士,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天津 ,300071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4-454X(2008)04-0066-007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ethodology System of Chinese Ethnology
Hao Yaming
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of Chinese ethnolo gy is worrisome.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s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integrationbetween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which leads to the loss of systematization.T his greatflaw on methodology system is pretty disadvantageous to teaching and scientificresearch.This paper neatens the ordinary research methods of ethnology firstly ,and then clarifies the problems of systematization of methodology system of Ch inese ethnology.At last,the author tries to construct the main frame of method ology system of Chinese ethnology
Key words:Chineseethnology;researchmethods;research sit uation;construction of methodology system;systemization
一、民族学研究方法的现状
民族学是以民族及其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①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历史 悠久、文化丰富多彩的国度,民族学的发展获得了充分的养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理论 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在对西方理论进行引进、译介和阐释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的民族实 际,开展理论的反思与重构工作。在经验研究方面,中国学者通过大量的田野工作,无论是 早期还是当代都有一批民族志成果令西方同行瞩目。然而,相对于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而言 ,民族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则乏善可陈,与社会学等邻近学科相比更是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 民族学研究方法的停滞不前已经成为困扰民族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从研究现状来 看,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发展相当令人担忧。
第一,民族学研究方法在民族学学科体系中居于边缘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作为 学科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却很少有学者以民族学研究方法作为专业兴趣或研究领域;民族学 研究方法类的专著或教材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令人满意;专业学术期刊中研究方法探 讨类文章的比例非常小,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学者对个体田野经验的总结、反思及感悟,是 经验研究的一种“副产品”。
第二,民族学研究方法长期停滞不前,方法陈旧,更新缓慢。由于研究力量的不足,加 之重视程度不够,国内民族学界对“新分析方法的介绍、评论并不积极,有意识地运用到自 己的研究中就更为少见。”②尽管有学者不断呼吁民族学研究中要重视对其他学科研究方 法 的借鉴,③但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这一趋势尚不明显。同时从其他学科引进的研究方法由 于 适用性的问题或与民族学学科的整合不够导致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经常尚未推广就遭 到学界广泛的批评与反思。如定量研究与数理统计方法在民族学人类学界长期处境尴尬, ④未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民族学研究方法有出现固步自封的倾向。
第三,民族学研究方法缺乏系统性与体系化。在民族学科中,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论之 间展现了一种互动发展的密切关系。⑤各个流派在开创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同时,也相应形 成 了自己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当前国内民族学界所应用的研究方法主体上属于各个理论流派 研究方法的简单累加与堆砌。对于这些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缺乏一种理论上的整合及体系化 的建构,导致杂乱无章局面的出现。民族学研究方法系统性与体系化的缺失,无论是对于指 导经验研究,抑或是进行研究方法的教学工作都是非常不利的。
推动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加强对研究方法的重视程度,开展对现有研究方法系统化与体系化整理工作,初 步构建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基本框架;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通过对西方研 究方法的引进以及对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对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进行完善与重构。基 于这样一种思考,本文力图在整理归纳民族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厘清我国民族学 研究方法在系统性与体系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进行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基本框架的初 步构建工作。
二、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初步构建
通过对民族学常用教材和学术文章的整理分析不难看出,民族学研究方法存在术语繁杂 、理解各异、层次不清、表述混乱的缺点,给民族学的教学工作和学术探讨带来了一定的困 难。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民族学研究方法缺乏统一的体系构建,民族学研究 者忽视了民族学研究方法的体系化与理论化问题。
(一)民族学常用研究方法归纳
为了进行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初步构建,我们必须将当前国内民族学常用研究方法术 语进行整理分析。现尝试列举一些代表性文献中涉及的研究方法术语:
1.在宋蜀华与白振声主编的《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提及的民族学研究方法术语 有实地调查法、观察与参与观察法、个别访问法、调查会法、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 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 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⑥
2.杨在《民族学调查方法》一书中提及的民族学研究方法术语有宏观与微观相结 合的调查方法、开调查会的调查方法、个别访问和观察法、亲属称谓的调查方法、自传的调 查方法、地图调查法、居住调查法、历史溯源法、统计调查法、综合调查法。⑦
3.施琳在《论西方民族学方法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一文中提及的民族学研究方法术语 有比较研究法、文化残存研究法、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文化亲缘关系法、系 谱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功能分析法、历时研究法与共时研究法、整体分析法、归纳法、田 野调查法、影视记录法、结构主义方法、“群体一格栅”分析法、跨文化比较研究法、“主 位方法”与“客位方法”、地理分析法、社区研究法、个案调查法。⑧
4.施正一在《广义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一文中提及的民族学研究方法术语有马克思主 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田野调查法、直接观察法、比较研究法、历史叙述 法、阶级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分析方法、综合方法、归纳方法、演绎方法、逻辑方法、历 史方法、从简单到复杂的方法、从低级到高级的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⑨
以上四篇文献基本囊括了国内民族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术语。其中有部分研究方法存在名 称不同而所指一致的现象,如谱系调查法、系谱调查法与亲属称谓调查法,实地调查法与田 野调查法,居住调查法与参与观察法,定点跟踪调查法与历史溯源法等。通过合并相同相似 方法,并适当考虑方法的重要性和常用性,民族学常用研究方法术语可以大致归纳如下:唯 物辩证法、实地调查法、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观察与 参与观察法、个别访问法、调查会法、问卷调查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 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数理统计法、历史分析法、文化残存研究法、阶级分析法、功能分 析法、结构分析法、历时研究法与共时研究法、主位研究法与客位研究法、归纳方法与演 绎方法、社区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影视记录法。
(二)民族学研究方法的区分
上文通过文献整理的方式,列举了近三十种常用的民族学研究方法。如果再考虑一些不 太常用或不太重要的研究方法,总量可能会达到五十种之多。民族学研究方法之所以名目繁 多、体系混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把众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方法糅杂在一起。主要表现在: 研究方法的层次混杂、理论研究方法与经验研究方法的混杂、资料收集方法与资料分析方法 的混杂、专题研究方法与一般研究方法的混杂。这种混杂局面一方面混淆了方法之间的内在 关系,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民族学研究方法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因此在进行民族学研究方法的 体系构建之前必须对方法之间的关系予以厘清,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方法进行大致划分和整 理。
1.研究方法的层次区分
民族学研究方法是一个有着不同层次和方面的综合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很多的内容,它 的各个部分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我们通常将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体系划分为三个不同 的层次和部分,即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研究过程的 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针对具体学科而言,它就是规范一门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 系。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具体方法和技术指的是在研 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程序和技术。⑩国 内 一些学者已经认识到民族学研究方法的层次性问题。如施正一认为民族学方法可以分为三类 ,即“指导方法(或理论思维方法)、基本方法(或本科学的主要方法)和具体的应用方法(或 通常应用的一般方法与有关科学的一些特有方法)等”;B11何星亮认为民族学方法包 括两个层面,“一是方法论的层面,二是研究法和调查法的层面”;B12王建民将民 族学方法分为理论层面、策略层面和具体操作层面三个层次。B13但国内很少有学者 利用研究方法的层 次性问题来彻底厘清不同民族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或进行方法体系的构建。沿袭这种思路 ,本文将民族学常用研究方法进行划分,结果如表1所示。
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它们之间有层次上的差别,但是 各种方法论、研究方式以及具体方法技术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方法论影响研究方式,研究 方式直接决定具体方法技术,不同层次方法之间存在着包含关系或对应关系。以实地调查研 究方式为例,具体方法技术层次中的观察与参与观察法、个别访问与调查会法、问卷调查法 、谱系调查法与自传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影视记录法等都是实地调查法的具体实施方 式。同样,个案研究和社区研究也可以视作实地调查法的实践形态。
2.经验研究方法与理论研究方法的区分
学术研究通常可以分为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与之相对应研究方法也可以分为经验研 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狭义的研究方法指的是经验研究的方法。B14由于民族学学 科的传 统,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通常将理论研究方法也包含其中,因此常见方法中有很大一部分属 于在理论构建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对二者进行简单的区分可以降低民族学研究方法的复杂 性,有助于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经验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指资料的收集与资料分析的 方法;理论研究的方法指的则是“透过抽象概念探讨建立概念体系”或“透过抽象理论分析 以解释某种社会现象”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根据概念上的区分,可以将民族学研究方法 进行如下划分,结果如表2所示。
3.资料收集方法与资料分析方法的区分
资料的收集方法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模式与程序从调查对象那里收集研究材料的过程;资 料的分析方法指的是根据所收集材料的特点采取特定方式进行处理分析并得出研究结论的过 程。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将民族学研究方法进行如下划分,结果如表3所示。
4.专题研究方法与一般研究方法的区分
所谓一般研究方法指的就是通常所言的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与方法 。在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中,有一些研究方法并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资料收集方法与资料分 析方法的范畴。如自传调查法与谱系调查法,这两个方法是由于生命史和亲属制度作为民族 学研究中重要的分析素材,因而以调查内容来对研究方法命名。无论是自传调查法还是谱系 调查法都是在实地调查过程中依靠深度访谈法来进行的,其自身与研究方法并无太大关联。 此外,个案研究法与社区研究法也属于此类。个案研究是实地调查法的主要特征之一,当所 研究的个案是社区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研究。B15个案研究和社区研究都属 于以研 究对象的特征来命名的方法。这些研究方法的核心特征与关注点在于调查对象或调查内容, 类似于进行专题研究,故本文以专题研究方法来归纳其特征B16。专题研究方法就是 运用一般研究方法针对某个特定的研究主题或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并进行集中分析的研究方法 。专题研究方法的“方法性”不够明显,是否应当作为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部分 值得商榷。按照这一标准,可以将民族学研究方法进行如下划分,结果如表4所示。
(三)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初步构建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从四个方面对民族学研究方法进行了分类整理,对相互之间的关 系进行了大致厘清。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进行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初步构建。基本框架如 图1所示。下边对这一体系框架进行简单的阐释与说明。
1.方法论与认识论层面
中国的民族学学科是在指导下建立与发展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并把唯物辩 证法作为民族学的哲学基础和根本指导思想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在一定意义上属于一门文化学科,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民族学具 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倾向。就学科传统而言,民族学侧重于实地调查的研究方式,强调深入到 研究对象的生活之中,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用体验的方式去深入理解研究对象及其文化。 这一传统显然是属于人文主义的范畴。但是民族学并非反实证主义的学科,如在研究材料的 客观性、研究方法的程序性以及研究成果的有效性等方面民族学就倾向于认同实证主义。因 此从方法论上可以将民族学定位为具有实证主义色彩的人文主义学科。
在研究范式上,民族学以定性研究为主,这是由学科人文主义性质决定的。随着社会科 学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的不断成熟,同时民族学研究对象的变化及研究范围的扩展也形成了 一种客观需要,一批民族学者开始大力提倡定量研究方法在民族学研究中的应用。坚持定性 研究与定量研究综合发展已经成为民族学较为理想的研究范式。
在民族学的研究过程中,以什么眼光来看问题是个重要的前提问题,也即是认识论的问 题。民族学的研究发端于对异文化异民族的研究,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涉及到研究视角的选 择问题,即“用本地人的观点来努力理解文化”,还是“从人类学家所利用的观点出发去研 究文化”。B17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问题。民族学研究中非 常强调主位研究视角。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是互补的两种研究视角,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时间维度也是学科方法论中重要的问题。民族学研究历来重视历史的方法,注重时间因 素对学科研究解释力的影响,我们通常所言的定点跟踪调查法(历史溯源法、追踪研究)就是 将时间因素加入到研究设计中的典型方法。民族学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将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 紧密结合。“前者主要考察文化的历史变迁,比较的是同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差异的 原因和过程;后者则是专取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进行研究,比较处于同期的不同文化系统之 间的异同。”B18
社会研究中研究者普遍使用两种逻辑推理方式: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归纳方法的过程 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一组具体的观察结果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和法则;演绎方法的过程是 从一般到特殊,即从理论出发,通过现实中收集的资料来对一般性理论进行检验。民族学研 究重视实地调查,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得到研究资料,通过对有限资料的分析来得出研究结 论并进行理论建构。这种研究思路属于典型的归纳方法。但也有部分民族学研究是以“理论 检验”为目的的,如一些“再研究”或“反思性研究”也带有一定演绎性质。
2.研究方式层面
民族学的研究方式可以归纳为四个:即实地调查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文化比较研究 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其中前两者属于通常意义上的经验研究方式,后两者属于理论建构 方式。在这些研究方式中,实地调查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式,很多教科书中将其作为唯一的 研究方式进行介绍。要说明的一点是,之所以把历史文献研究法作为经验研究方式,是因为 历史文献与实地调查一样提供研究素材供研究者进行分析,不同的只是两者一个提供的是历 史素材,一个提供的是近期的素材而已。而跨文化比较研究法与跨学科综合研究法都是提供 了一种思路与构想,以指导研究者对研究资料进行处理分析或理论建构。
3.具体方法技术层面
民族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技术种类繁多,可以大致划分为资料收集方法与资料分析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有观察与参与观察法、个别访问法、调查会法、问卷调查法、抽样方法、专题 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以及影视记录法等。民族学资料分析方法有可以细分为定性资料分 析方法和定量资料分析方法两种。定性资料分析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文化残 余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定量资料分析方法有数理统计法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三、关于本文的补充说明
在学习民族学研究方法及阅读民族学方法类学术文章时,深感我国民族学研究方法在体 系化方面存在的着重大缺陷。本文即是对这方面思考的一个初步成果。民族学研究方法的体 系化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好处:有利于民族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工作,提高民族学专业学生的方 法水平;有利于厘清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理论关系,有效指导民族学经验研究工作;有利 于民族学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为民族学方法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一个对话平台。
民族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绝非一时一日之功,也绝非个体能力所能及。方法的整理、 创新及体系的构建需要整个民族学研究群体的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由于理论素养的不足,作 者对一些研究方法的内涵未能充分把握,对方法体系的整体构想也有待完善,因而在本文写 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方法划分不当或基本框架构建不合理等各种问题。
篇2
〔关键词〕民族信息学;范式;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08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031-05
The Paradigm and Trend of Ethno-informatics ResearchZhao Shenghui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Tibe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anyang 712082,China)
〔Abstract〕Ethno-informatics is the domain aims to study basic rule of information activities and phenomenon in ethnic minority residence regions of China in digital age,the research paradigm is significant to its development.From the difference of conflicts among interaction of human,information,technology and circumstance,ethno-informatics can be expressed b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aradigm,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adigm,information management paradigm,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paradigm and information fusion paradigm.Currently,the research of ethno-informatics situated at the transforming stage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adigm to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aradigm.In future,the issues such as basic research,unifi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document and archive,the infrastructure of integrated sharing for information resource in minority languages,the process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in minority languages,the management standards for multiple languages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ethnic minority residence regions should be emphasised.
〔Key words〕Ethno-informatics;paradigm;information in minority languages of China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是国情的基本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使少数民族群众共享信息化时代的成果,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以蒙古文、藏文、哈萨克文、维吾尔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壮文、彝文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语言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办公自动化系统、编辑出版系统、多媒体节目制作系统、网站系统等开始在民族地区得到应用。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催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民族信息学。
1 建立民族信息学研究范式的必要性
民族信息学(Ethno-informatics)是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活动和信息现象基本规律的科学领域,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中国民族地区的人、信息、技术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在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构建多语言信息社会共识的达成,社会信息学(Social Informatics)和社群信息学(Community Informatics)在西方国家的兴起[1],中国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进入新阶段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民族信息学的核心理念是“多元一体(Diversity & Integrity)”思想,旨在探索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保护语言文字多样性、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技术架构和管理模式,为中国各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为数字时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2]的技术实现提供理论支撑。
中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少数民族信息活动当中人、信息、技术和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民族信息学必然是一个涉及技术、管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化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学科。目前,民族信息学的科学研究刚刚起步,理论体系还不成熟,大多数研究所关注的都是民族信息学当中的微观性问题,研究成果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分散,大多数没有触及学科的核心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民族信息学领域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纲领,各类研究的战略一致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从全局视角研究民族信息学的整体性战略,对于这一学科的构建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将科学研究当中的“范式”理论引入民族信息学,研究民族信息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范式演进规律,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范式(Paradigm)是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循的世界观和行为模式,是一系列假说、准则和方法的总和[3]。从认识论角度看,范式是帮助人们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有效途径,它使事物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错综复杂的矛盾得以简化,便于人们明确事物的发展方向,把握特定发展阶段的核心矛盾,保障整体上的战略一致性。从实践论角度看,范式是指导人们按照事物发展规律进行社会实践的行动纲领,范式一经提出并被广泛接受,就可以起到指引发展道路,凝聚各类社会资源,推动特定领域社会实践的作用。
民族信息学研究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以“范式”的形式从战略层面上建立学科发展的整体框架,民族信息学研究范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明确学科发展的脉络,构建学科发展的路线图,指引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引导研究人员根据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特殊矛盾提出科学问题,拓展研究人员研究思路,提升研究人员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想象力;第三,整合来自技术、政治、管理、法律、文化等领域学者的力量,使跨学科研究能够围绕共同的理论内核进行,保障具有不同背景的研究者所做的研究具有战略一致性。总而言之,民族信息学研究范式在整个学科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学科初建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民族信息学的研究范式与发展方向探析Feb.,2012Vol.32 No.22 民族信息学研究的五大范式
民族信息学是民族学与信息学的交叉学科,同时涉及民族学问题和信息学问题,但是两者参与到新学科当中的方式有所不同:民族学决定学科的研究范畴、主要矛盾和信息需求;信息学决定学科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民族学决定了学科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信息学决定了解决学科问题的可行性,虽然也可以认为民族信息学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但从本质上说,民族信息学是信息学的分支学科。因此,民族信息学研究范式的构建主要以其呈现出的信息学特征进行划分,按照信息学发展阶段建立不同的范式。从不同发展阶段人、信息、技术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所面临核心矛盾的不同,民族信息学可以划分为以下五大范式:
2.1 信息交流范式ICP(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aradigm)民族信息学研究的“信息交流范式”是指重点关注传统社会环境下民族地区人口信息交流活动的研究模式。尽管民族信息学研究的重点是信息化环境下的少数民族人口的信息活动,但是信息社会本身是脱胎于传统社会的,是在传统社会的基础上发展和孕育而来的,不可能存在一个完全游离于传统社会的理想化信息社会。因此,民族信息学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信息活动的基本规律,此后才能重点关注信息化条件下的特殊规律。
信息交流范式是整个民族信息学研究的根基,关注民族地区传统社会当中,人、信息和环境的互动关系,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信息学基本要素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的主题:
2.1.1 民族地区信息主体研究
主要研究作为信息主体的民族地区人口的基本情况,例如我国民族地区的地理分布,各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特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种类和人口规模等信息。信息主体研究的重点是少数民族人口,由于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大多数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和国家整体性信息共享需求的存在,与少数民族信息活动相关的汉族人口也是研究的范畴,例如国家民族事务管理相关机构、民族类高等学校、语言文字管理机构当中对少数民族语言信息需求的相关人群也应该纳入研究的范畴。
2.1.2 民族地区信息研究
主要研究传统社会环境下民族地区信息的存在形式和发展概况,例如少数民族传统语言的种类、分布和发展概况,少数民族传统文字的种类、分布和发展概况,少数民族古籍、少数民族档案文献等信息资源的存在情况。信息研究的重点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作为记录符号的信息,考虑到多民族之间交互以及少数民族人口与汉族人口信息交互的需要,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的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信息资源的状况也在研究的范畴。
2.1.3 民族地区信息环境研究
信息环境主要研究与少数民族信息活动各个环节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以及民族地区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系统应用相关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内容。
2.1.4 民族地区信息活动研究
主要研究信息在民族地区信息活动的概况和基本规律,主要研究民族地区人口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信息交互的情况,例如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播信息的场合、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信息的场合、制度,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双语教育问题、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机构的信息传播、少数民族人口跨语言信息交互、跨境少数民族的信息交流等问题。
民族信息学的信息交流范式涉及民族学、语言学、政治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其关注的焦点是信息交流问题,可以引用其它相关学科普遍接受的理论和结论,对与之相关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在细节上不做深究。民族信息学的信息交流范式为民族信息学构建了基础性的框架,是民族信息学最基本的范式,其它研究范式都是以信息交流范式为基础而构建的。
2.2 信息处理范式IPP(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adigm)
民族信息学的“信息处理范式”是指重点关注民族地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为民族地区业务活动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模式。“信息处理范式”是在“信息交流范式”的基础上考虑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旨在为在民族地区信息活动当中采用信息技术提供解决的方案。
“信息处理范式”重点关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计算机处理问题,例如各少数民族语种语言文字信息编码标准的制定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计算机输入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处理软件的开发问题、少数民族文字的文档排版系统开发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影视作品编辑系统开发问题、少数民族文字的计算机识别问题、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识别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移动通信设备的开发问题等。此外,由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共存,同时需要考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信息编码问题、字处理软件系统开发和各类应用系统开发问题。
“信息处理范式”的核心问题是使主要语种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样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重点关注的是技术问题而非管理问题,目的在于提高事务处理效率和信息传播的速度,没有充分意识到少数民族语言信息交流的深层次的信息需求,对于信息辅助完成事务处理以后的管理和开发也交流较少。
2.3 信息管理范式IMP(Information Management Paradigm)民族信息学的“信息管理范式”是指围绕民族地区的信息管理活动,重点关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收集、整理、保存、开发、服务等活动的研究模式。“信息管理范式”与“信息处理范式”都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但是其关注的重点问题存在较大的区别,“信息处理范式”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提高业务活动的效率,“信息管理范式”的目标则是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和开发社会信息资源。
“信息管理范式”主要研究民族地区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开发问题,例如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古籍的收集整理和数字化加工,民族地区电子文件管理和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加工、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建设、少数民族语言互联网信息资源的采集与保存体系、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民族地区信息资源跨地区共享体系建设、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长期保存问题等。
同时,“信息管理范式”与“信息处理范式”具有紧密的联系,“信息处理”是“信息管理”源头,只有信息技术在民族地区的广泛使用,才会产生大量的数字信息,信息管理才会有工作的对象;“信息管理”又会反过来为“信息处理”提供支持,通过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更大限度的发挥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信息处理”与“信息管理”相互配合,共同构成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架构,推动民族地区整体上向信息社会迈进。
2.4 信息理解范式IUP(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Paradigm)民族信息学的“信息理解范式”是指围绕民族地区多语种信息资源的理解问题,重点关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打破语言差异带来的信息沟通障碍,实现多民族跨语言信息理解和交互的研究模式。“信息理解范式”是在“信息处理范式”和“信息管理范式”的基础上构建的,旨在满足民族地区信息交流当中的深层次需求,也是民族信息学研究需要重点攻克的问题。“信息理解范式”存在两种表现形式:第一是基于用户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第二是基于机器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
基于用户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主要研究应用计算语言学理论,构建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核心的少数民族语言多语种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例如少数民族语言语料库的建设问题、多语种少数民族语言语料库的跨地域共享问题、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双语著录问题、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信息检索问题、基于语料库的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机器翻译问题、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中间语言的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信息交互问题等等。“信息理解范式”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国家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平台,为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理解提供支持。
基于机器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主要应用语义信息处理技术,使民族地区所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内容具备被计算机所识别和理解的能力,也就是让计算机部分地具有像人脑一样理解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或者进行多语种信息转换的能力。基于机器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主要研究的是民族地区语义网络所要关注的知识库构建、信息资源语义标注、语义理解的算法规则等等。
基于用户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体现了民族信息学的核心理念,即在保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元性的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实现多元信息的一体化共享,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而也是民族信息学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机器理解的“信息理解范式”要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鉴于其技术实现的难度较大,民族信息学研究可以在借鉴相关学科在机器理解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2.5 信息融合范式IFP(Information Fusion Paradigm)
民族信息学的“信息融合范式”是指重点关注泛在信息环境下,民族地区人口跨地域、跨语言、跨媒体、跨平台的“无缝信息交流”和“无障碍沟通”等问题的研究模式。“信息融合范式”代表了民族信息学研究的最高理想,它是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信息、技术和环境无缝集成而产生的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形态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得到很好的保护,各类人群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可以非常便捷地以熟悉的方式、熟悉的语言和文字进行无障碍沟通。“信息融合范式”的实现要受到人类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也要受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这无疑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民族信息学“信息融合范式”之前的各个范式所代表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是为其实现提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积累,都是对“信息融合范式”各类必备条件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当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最终过渡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信息交流范式”、“信息处理范式”、“信息管理范式”、“信息理解范式”和“信息融合范式”是在分析民族信息学研究整体规律的基础上,对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特殊性矛盾进行理论概括而得出的结论,梳理出了这一领域发展的大致脉络。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复杂的,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各个范式的区分并非是完全清晰的,可能存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情况,需要结合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并解决具体的科学问题,逐步推动民族信息学的发展。
3 民族信息学的发展方向
五大范式为民族信息学的发展提供了完整的战略参考体系,是民族信息学当前研究的定位更加清晰,也为民族信息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1 民族信息学研究的现状与定位
我国民族地区大都处于边疆地带,气候和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对滞后,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数量相对较少,共享程度较低,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虽然已经起步,却还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研究范式视角来看,蒙古文、藏文、哈萨克文、维吾尔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壮文、彝文等使用人口较多,影响力较大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标准都已经颁布,相关的字处理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已经开始应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阶段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对于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管理问题已经得到学者的关注。此外,由于从信息学视角研究少数民族信息活动的成果相对较少,“信息交流范式”所涉及很多内容的研究目前还非常缺乏,“信息理解范式”当中的机器翻译问题也有部分学者在着手研究,但整体上也是局限于小规模研究。因而,我国的民族信息学研究目前整体上处在由“信息处理范式”向“信息管理范式”的转型阶段;作为民族信息学研究的根基,“信息交流范式”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信息理解范式”的研究已经开始,但是其中的全局性、基础性的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民族信息学未来的研究工作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3.2 民族信息学的发展方向展望
结合民族信息学的研究范式和当前的定位,以下领域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
3.2.1 民族信息学的基础问题研究
按照民族信息学的“信息交流范式”所涉及的范围,加大对民族信息学领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力度,重点是收集和分析总结我国民族地区信息资源的语言分布和数量分布,梳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文字和少数民族信息活动之间的关系,探索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少数民族人口信息活动的影响,研究少数民族内部、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人口之间信息交流的基本规律等;
3.2.2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文档一体化管理
少数民族语言数字信息的数量相对较少,又是国家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证据,应当按照电子文件管理的要求进行文档一体化管理,在业务系统中嵌入电子文件管理需求。其中,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管理需求需要同时兼顾一般性电子文件管理的各类需求和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的集成共享等需求。民族地区业务信息系统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推进,将对促进民族地区信息管理的规范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2.3 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基础设施平台
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信息共享涉及多个省区、多个政府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分层负责的模式进行管理具有诸多无法解决的矛盾,可以从国家层面上建立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分布式共享体系,为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跨语种共享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撑;
3.2.4 少数民族语言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共享
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包括文本、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少数民族语言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跨媒体信息检索等领域目前还有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3.2.5 民族地区多语种信息服务的管理规范
针对民族地区网站和各类信息服务系统的多语言信息服务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业务标准,促进多语言信息服务的规范化,保障多语言信息服务的质量。
4 研究结论
民族信息学(Ethno-informatics)是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活动和信息现象基本规律的科学领域,研究范式的在学科建设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人、信息、技术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所面临核心矛盾的不同,民族信息学可以划分为“信息交流范式”、“信息处理范式”、“信息管理范式”、“信息理解范式”和“信息融合范式”。目前,我国的民族信息学研究整体上处于由“信息处理范式”向“信息管理范式”的转型阶段,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学科的基础性问题、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文档一体化管理、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基础设施平台、少数民族语言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共享、民族地区多语种信息服务的管理规范等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闫慧.社群信息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J].图书情报工作,2010,(4):53-55,99.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李国秋,吕斌.经济信息学的研究范式及方法体系[J].情报科学,2005,(1):22-25.
[4]孙凤美.基于ISO10646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排版技术研究[J].科技与出版杂志,2007,(3).
[5]赵生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信息编码标准研究[J].云南档案,2011,(9):25-27.
[6]华林.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技术保护[J].档案学研究,2006,132(2):36-39.
篇3
【关键词】美声唱法 现代民族唱法 教学方法
在多数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中,受专业程度、培养目标、师资人数等因素限制,许多声乐教师同时要承担美声与民族两种唱法教学。这使很多声乐教师在教学上常出现发声方法混乱、作品风格混淆等问题,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对两种唱法的演唱规律认识肤浅,有的过于强调两者的界限,有的则对两者的根本差别认识不清。西洋美声唱法历经了几百年的检验,如今仍被世界各国所认可,足以证明其可学习借鉴之处。中国民族声乐在对美声唱法的学习借鉴过程中有坎坷、有收获,但基本原则始终是三点,即民族性、科学性、时代性。知名声乐艺术家郭兰英、王昆那个年代的动人声音是中国民族声乐的经典,但伴随着经济腾飞、时展的脚步,中国民族唱法在保持其基本特色的同时,也应在不同时代呈现出新的面貌,才能适应人们不断变更的审美需求。本文所论述的中国现代民族唱法,主要指通过借鉴西洋美声唱法的呼吸、发声等原则,结合中国民族元素发展而成的。以“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为代表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也可称新民族唱法,笔者力求将研究内容定位为当今在美声唱法与现代民族唱法的教学上做对比论述,以期对声乐教师有所助益。
一、明晰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审美特征
审美取向是决定演唱动机和演唱效果的根本。不同的审美取向决定了歌唱中呼吸、发声、共鸣、吐字等元素的实施,从而直接影响歌唱的最终结果。声乐教师要想熟练地操作两种唱法教学,应对两种唱法的审美特征做到概念清晰。首先,美声唱法是以强调声音的美感为主,重视技巧的突破、气息控制持久、音质饱满圆润、音色富于变化,如将美声唱法比喻成色彩丰富、具有立体质感的油画,中国新民族唱法便是轻灵、飘逸的中国水彩画,具有甜美、明亮、委婉、水润的嗓音色彩。此外,民族唱法要配以优美、灵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突出民族性,而美声唱法则更重视内在的艺术修养,以内在的情感张力融合规范完美的声音打动听众。
二、熟练掌握美声唱法与现代民族唱法演唱规律
美声唱法与现代民族唱法的演唱规律体现在呼吸、发声、共鸣、吐字、审美取向等具体环节中,共性在于:二者在呼吸的要求上基本一致,都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讲究气息的深支持力和流畅感;在发声上都采用真假声混合,追求声音的高位置和明亮年轻的声音,都要求声区的统一;都要求喉咙、下巴、胸、肩的放松和歌唱状态的自然。
不同点在于:共鸣腔的运用。美声唱法追求整体的混合共鸣,民族唱法主要将共鸣集中在头腔,以便于体现民族特点的咬字行腔;吐字差别。美声唱法以重视声音美感为主,要求元音在灌满腔体中达到连贯,辅音要清楚但不过于强调。民族唱法重视传统的字正腔圆,声母略显夸张;民族唱法讲究肢体表演与声音紧密配合,美声唱法更重视内在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
(一)具有统一性的基本要求
无论何种唱法,对歌唱者所体现的“美感”的要求应该是一致的,其基本要求指的是声乐教师对学习美声唱法或民族唱法的学生所应共有的要求,包括正确的站姿(下巴、肩膀、胸部放松、双脚略分开、身体重心向前等)、积极的歌唱状态、真挚流畅的音乐表达、精确的音准节奏、协调的肢体语言等。
(二)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别性的具体要求
1.呼吸训练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要求歌唱者要有深位置的呼吸支持。由于现代民族唱法对美声唱法在呼吸方面的借鉴,二者在训练呼吸方面有一定的共同性。训练时常以“闻花”“打哈欠”的想象使学生体会慢吸气的感觉,用“吃惊”的想象体会快吸气的落点。呼气则常用均匀吹蜡烛的火苗或均匀地发出“斯”的长音等方法练习。在发声时则用“吸着唱”的感觉体会横膈膜的气息保持,想象“吸中有呼”“呼中有吸”的感觉使呼吸具有流动性。但由于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声音与共鸣要求上的差异,二者虽然都要求“深”呼吸,但其“深度”并不完全一样,美声唱法由于旋律直且拐弯少,气息需更稳定地保持在比民族唱法更深的位置。
2.共鸣腔的运用
上文提到美声唱法追求整体共鸣,即在歌唱中,无论演唱高、中声区甚至低声区,上至头腔,下至腹腔都要参与共鸣,由此,在美声唱法训练中同吸气一样,我们常利用“半打哈欠”的感觉体会“打开”的感觉,“打开”即是产生共鸣的前提条件。喉咙的打开使得歌唱者在自身建立了一个歌唱管道,自然状态下的喉咙好比是歌唱管道中间的一道门,须将其打开,管道才可能通畅,这需要喉位下放,上腭拱起,在歌唱的持续进行过程中,“半打哈欠”的想象可使这种打开松弛而不僵硬。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所需的共鸣效果不同,且较为单一,民族唱法中目前以高声部为主,因此其共鸣腔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头腔、鼻腔及口腔,这与民族唱法中的重视咬字和润腔技法也有关联。在民族唱法的共鸣腔的运用指导上,喉头放松与积极的上腭抬起是必需的,除此,要多体验共鸣集中在头腔、鼻腔、咽腔的声音效果,可用“i”元音体验其共鸣的位置,并多用“笑起来”的感觉使笑肌上提,从而有助于好的共鸣效果产生。
3.发声要求
呼吸位置的安放和共鸣腔的使用范围为发声做好了状态的准备,也就是说,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演唱在发出第一声的状态准备上是有区别的。呼吸位置更深,加之共鸣腔的整体使用要求歌唱者的用声也要混合统一,在教学中,切不能片面强调声带拉紧,否则会使歌唱者呼吸僵硬,共鸣失调,导致音色变形,应强调声门(在声带的后来部)的闭合力量,而减少声带拉紧的力量,也就是减少张力肌的力量,相对增加内收肌的力量,以发出比较舒缓而富有弹性的颤动。民族唱法由于“发音管”较短,声带拉紧的力量在听觉上要显得较美声唱法大,发出的声音较为集中明亮,教师可以要求美声唱法的学生在演唱时“打哈欠”的感觉更强,而要求民族唱法学生的声音更向前贴,“更亲切”地发声。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声音上都追求一个集中的点,声音是否有集中点决定着音色的好坏。
4.吐字差别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最大差异就是吐字。美声唱法是运用以元音字母(a、e、i、o、u)为主发音,其他为辅音,咬字时要求元音连贯,在同一的腔体氛围和连贯的气息线条中换字,即“以腔行字”;而辅音既要“清”,也要“轻”。中国语言却是以包含头、腹、尾为主的单个字组成,吐字时子音或声母有时略微夸张,所以舌头前部的力量用得较多,也就是所谓的“嘴皮子劲”,先咬后放,以达到字正腔圆的传统审美取向。另外,我国的语言特点还存在一个“归韵”的问题,既然要“归”必须有来源,在现代民族唱法的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元音的定位,就是先将要发音的字的元音找出,将其安放在准确的位置并要求其清晰,在略延长此音后再收掉字尾,如“天”字,其汉语拼音为“tian”,先按照民族唱法的发声确立“i”母音的发声位置,在“i”位置不动的情况下收韵,加之略显夸张的“t”声母开头,来完整地发出一个字。另外,民族唱法虽然字头更加讲究,但句子的连贯也同样重要,教师在教授两种唱法的咬字方面不能顾此失彼,要在掌握两者各自要领的基础上,将其融入音乐线条的大环境中灵活应用。
5.舞台表演要求
篇4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两位著名民族音乐学家乔建中与杜亚雄,在对民歌领域的研究,从他们的成果中归纳发现他们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其特色。从而为我们来者提供对民族音乐学术研究的保贵经验与方法。
关键词:乔建中、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思路、方法、特色
中国民族音乐学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引入我国。以杨荫柳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学者不懈的奋斗,开创了中国音乐学的基本格局。时至今日一代代学者对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与发展做出的贡献,我们作为来者不得不坚持前辈志愿努力的继续走下去,这既是对前辈们丰硕成果的肯定,也是对璀璨的民族文化的肯定!那么作为来者继续研究的必要性,我们不得不继承前辈的使命,同时也必须继承前辈们的研究思路、方法,以拓展出更加广阔的天地!
一、乔建中
乔建中,音乐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成果专著包括《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与苗班晶合著,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学术成果评选专著三等奖;《瑶族民歌》、《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历史地理背景研究》、《典藏中国音乐大系》、《叹咏半年――乔建中音乐研究文选》、《中国锣鼓》等,并发表大量相关论文。
从乔建中先生的专著我们可以了解到,他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及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如《土地与歌》是其有关“音-地-人关系”[1]探讨所建构的中国传统音乐地理学的理论框架成果。这也成为了其研究的特色之一:将音乐与地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土地与歌》的书名我们可以看出,乔建中先生的思想观念;既音乐来源于土地的观念,也正是他所研究的“音-地-人”三者的关系。
《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中乔建中先生将“色彩区”作为其研究的重点,“‘色彩区’成为接受西方新的学术理论并把方法和概念运用与本土研究第一个着‘色’亮点,成为西方新学本土化的典型事例”[2]。在此领域,他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将民歌研究带到了一片崭新的领域,拓展了这一领域研究的视角。“色彩区”以及音乐地理学的概念成为新时期以来深入人心的新的学术理念之一。
《音地关系微探》中,乔建中先生音乐地理学的概念拓展得更加的广阔。他把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区域、方言音韵分布、旋律构成特点结合在一起,使考察民歌的角度切入到产生的文化环境中。把地理划分视为结构方式,分解出中国人在表述文化空间的地方性知识以及藏匿在这种词汇中带有强烈农耕文化意思的一系列与音乐相关的文化观念。
在他对地域文化与民歌关系的研究中,通过引入历史分析法、社会分析法、语言分析和文化分析的综合方法,力图解读我国民歌与地域文化的一系列关系。这成为其研究的精髓,也成为我国民歌研究的保贵财富。不得不说,乔建中先生从他自身出发,对民族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让他坚持多年的田间调查,去探究民歌的根源。
二、杜亚雄
杜亚雄,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成果专著包括《中匈民歌之比较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中国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述》、《中国民族基本乐理》、《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中国民族器乐概论》、《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民族音乐学概论》、《中国传统乐理教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中国乐理》、《世界音乐地图》等20多本专著问世,并用中、英、匈文在国内外发表过200多篇论文。
杜亚雄先生多年来主要致力与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特别是其对裕固族民歌的研究,而因裕固族民歌研究闻名世界乐坛。比较音乐学研究方法是其研究的主要方法,如《中匈民歌之比较研究》《裕固族西部民歌与有关民族民歌之比较研究》是其研究的典范。王光祈先生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将这一西方研究方法带到东方起,在学术研究领域就带来的一系列的成果。杜亚雄先生也因这一方法的运用,给民族音乐学乃至人类学、历史学带来了,“匈奴音乐文化的确是匈牙利民间音乐的渊源之一”的惊人成果。
杜亚雄先生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裕固族西部民歌与有关民歌之比较研究》一文中杜亚雄先生运用了田野调查法深入实地对裕固族当地音乐进行收集整理;运用体验式方法切身的去感受当地民歌,为了更好的理解裕固族文化,进而学会其民族语言;运用形态学方法对不同民族民歌进行形体上的细致分析;运用语言学研究法对维吾尔族、突厥族、阿尔泰族和匈牙利族在语言上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历史学研究法对裕固族族源的追溯,对匈牙利、匈奴关系从历史发展的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从古代文献中发展历史根源等等,这一系列的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最终得出其惊人的研究成果。
先生对学术的研究的谨慎与努力,我们不得不深感佩服;也正是因为他的严谨,对学术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以至今日,其《裕固族西部民歌与有关民族民歌之比较研究》还没有人提出异议。
三、结语
在对民族音乐的研究里,像乔建中与杜亚雄一样为这一领域不懈努力的学者、研究者众多。只是他们的成果或许没有如两位一样的丰硕,但这些学者对民族音乐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正是他们的努力给我们的民族音乐研究带来了一次有一次的突破,他们的贡献也必将得到来者的肯定与继承。
民族音乐传承着民族文化,民族音乐做为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价值的重要性不用过多的言语;然而对于这宝贵遗产的探究,以至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这就成为了我们不断为之努力的必要性。
对民族音乐的研究不仅仅需要独特的思路、独特的见解,同时更加需要先进科学的方法。一代代音乐学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延续探究的遗产,因此这是一个不断继承与开拓的环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发现与开拓民族音乐的新领域,这就是留给来者的一个永恒命题!
参考文献:
[1] 乔建中,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
[2] 乔建中,苗晶,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的划分,北京:文艺艺术出版社,1987
篇5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非英语专业汉族学生;英语教学;课堂焦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76-03
一、引言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焦虑(anxiety)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一般认为,焦虑是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从语言学习角度来看,外语学习焦虑是一种产生于外语学习过程和课堂外语学习相联系的有关自我知觉、信念、情感和行为的独特的综合体。而课堂焦虑(classroom anxiety)属“特定情景焦虑”(situation-specific anxiety)),即个体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在课堂这种特定的情景下所产生的焦虑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就焦虑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这一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
国外方面,Horwitz等把外语焦虑细分为交际忧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测试焦虑(test anxiety)和惧于负面评价(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三个方面。Horwitz还设计出了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以下简称FLCAS)。该量表包括33个问题,涵盖了以上提到的外语学习焦虑的三个方面。经过多次实验,Horwitz得出如下结论:迄今为止的实验结果表明,外语学习焦虑是可以有效且可信地进行测量,而且它在外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之后,Yukie Aida利用Horwitz的FLCAS研究了学习日语学生的焦虑程度,并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类。她认为焦虑应分为四个主要方面:言语焦虑和负评价恐惧(Speech anxiety&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害怕上日语课时失败(Fear of failing the class),和日语本族人交谈时的舒适度(Comfortableness in speaking with native Japanese),对日语课的消极态度(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the Japanese class)。
国内方面,英语课堂焦虑的研究对象包括本科生及高中生,研究内容涉及英语课堂焦虑与英语成绩的关系、与课堂气氛的关系及与口语表达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口语表达受课堂焦虑的影响,焦虑程度越高,表达越差;课堂焦虑与课堂气氛呈负相关;一些学者认为英语课堂焦虑与英语成绩呈负相关,也有学者认为英语课堂焦虑与英语成绩无关。针对研究反映出的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交际教学法来创造轻松的课堂交流环境,从而有效降低学生的焦虑。近年来,学者们也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课堂焦虑情况给予了关注,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的英语课堂焦虑程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焦虑情绪与英语学习成绩呈负相关;来自农村的学生比来自城镇的学生焦虑情绪更甚。
然而,针对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英语课堂焦虑的对比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英语课堂焦虑上的差异,探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尝试为少数民族学生课堂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被试为西北师范大学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35名汉族学生及35名少数民族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来自藏族、东乡族、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壮族、布依族、保安族及蒙古族九个少数民族。汉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的英语学习平均年数为8.069。4人来自城市,占11.4%;17人来自城镇,占48.6%;14人来自农村,占40%。少数民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的英语学习平均年数为7.243。3人来自城市,占8.6%;13人来自城镇,占37.1%;19人来自农村,占54.3%。选择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是由于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等都不同于大学英语。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Horwitz等人设计的FLCAS问卷。该问卷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包括民族、生源地及上大学前的英语学习年数。第二部分包括33个题,每题均有五个选项:1.非常同意;2.同意;3.无意见;4.不同意;5.非常不同意。选1、2、3、4、5分别得5分、4分、3分、2分及1分。其中第2、5、8、11、14、18、22、28及32题的题意为否定,其计分方式相反。因此,33题得分在33~165分之间,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本研究将调查数据输入电脑,用SPSS套装软件运算。
此外,为了忠于原作者所表达的意思,问卷采用FLCAS英文原文。但为了便于理解,将问题中的个别生词进行了解释并将各题中foreign language classes改为English classes。
三、研究结果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汉族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总分的平均值为89.688,而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总分的平均值为100.63。因此,就总体而言,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课堂焦虑度要高于汉族学生。从对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进行t检验的结果可知,两组学生在以下几项有显著差异(见表1)。
下面,笔者将以Aida(1994)的因子分类为基础,从言语焦虑和负评价恐惧、害怕上英语课时失败、和英语本族人交谈时的舒适程度、对英语课的消极态度以及没有能被包括在主因子中的题项五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言语焦虑和负评价恐惧
言语焦虑和负评价恐惧包括FLCAS中的18项(第3、13、27、20、24、31、7、12、23、18、33、16、1、21、29、4、8、9项),是指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对于说英语的焦虑及在老师与同学面前犯错的恐惧。从表1可知,两组在第7、12、21、29项上有显著差异,并且少数民族学生在这四项上的焦虑度均高于汉族学生。
第7项考察学生是否认为其他学生比自己英语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得分超过汉族学生的平均得分并超过中间值3,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信心不足。
第12项考察学生在英语课上是否会由于紧张而忘记本来知道的内容。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得分超过汉族学生并超过中间值3,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课上的紧张程度超过汉族学生。
少数民族学生在以上两项的焦虑度高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有关。根据基本信息的统计结果,少数民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学习英语的平均时间较汉族学生短,并且少数民族学生中来自农村的人数占54.3%,高于汉族学生中来自农村的人数(39.3%)。由于农村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条件相较于城市及城镇较差,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较短,因此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基础较汉族学生薄弱。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灵活处理教学内容,调整过难过密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接受教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
第21项考察学生如果为考试而学英语是否会越学越困惑,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学生的焦虑度明显大于汉族学生。此题项反映出少数民族学生的应试能力还不是很强。虽然考试不是英语学习的全部,但作为大学生都需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且平时的期末考试对每一位大学生也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应涉及有关应试技巧及应试心态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通过有效地方法发挥自己的水平,从而减轻考试焦虑。
第29项考察学生如果不能听懂老师说的每一个词是否会感到紧张,从表中可知虽然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得分与汉族学生的平均得分都超过3,但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焦虑值明显高于汉族学生的平均焦虑值。此题项反映出少数民族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听懂一句话与听懂一句话中的每一个词是有区别的,为了听懂一句话没必要把此句中的每一个词都听懂,如果过度纠结个别词的意思必然会影响对后文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在扩大少数民族学生词汇量的同时注重对其进行听力技能训练。
此外,第9及33项也值得注意。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在这两项的平均焦虑值均大于3(第9项得分分别为3.438、3.500;第33项得分分别为3.188、3.375),表明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在这两项上的焦虑值都比较高。第9及33项均涉及发言前的准备,说明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言会使学生紧张。由于英语口语的口头性、交际性、灵活性、出错的公开性,学生在口语学习中产生的焦虑现象尤为严重,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教师应提前给出口语练习的话题让学生们准备,并给出需要用到的短语及词汇。
(二)害怕上英语课时失败
害怕上英语课时失败包括FLCAS中的4个题项(第10、25、26、22项)。从表1可知,两组学生在第26项有显著差异。第26项考察学生上英语课是否比上其他课紧张。虽然两组学生的平均得分都不超过3,但汉族学生的焦虑度明显小于少数民族学生。说明相比其他课程,英语课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难度更大。
(三)与英语本族人交谈时的舒适程度
与英语本族人交谈时的舒适程度包括FLCAS中的两个题项(第32及14项)。从对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进行t检验的结果可知,两组学生在这两项上没有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在第32项的焦虑平均值均大于3(分别是3.125及3.063),说明不论是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和英语本族人交谈时的焦虑度都很高。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和英语本族人交谈的机会很少,因此,与英语本族人交谈时自然会紧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播放一些英语本族人在日常生活中聊天的视频或音频,并从中提炼英语日常会话的常用语,然后进行模拟会话,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日常用语,从而降低学生与英语本族人交流时的焦虑度。
(四)对英语课的消极态度
对英语课的消极态度包括FLCAS中的3项(第5、17、11项)。从对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进行t检验的结果可知两组学生在这3项上没有显著差异,并且两组学生在这3项上的焦虑平均值都小于3,说明非英语专业学生并不是非常反感上英语课。
(五)没有被包括在因子分类中的题项
没有被包括在因子分类中的题项包括FLCAS中的6项9(第2、6、15、19、28、30项)。从对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进行t检验的结果可知,两组在第6及15项上有显著差异。
第6项考察学生在英语课上是否想一些和课程内容无关的事。从表1可知,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一题项的问题更严重。本项反映出的问题可能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有关,少数民族学生听不懂教师讲课可能会导致他们上课走神;也可能与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关,如果教师的授课方式太过刻板,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可能会觉得太过无聊,很容易走神。但具体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第15项考察学生如果听不懂教师对自己的纠错,是否会感到很沮丧。从表1可知,少数民族在这一题项的焦虑度更高,一方面,说明少数民族学生非常希望教师纠正自己的错误,所以当他们听不懂教师的纠错时就会很沮丧;另一方面,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听不懂教师对自己纠错的情况较多。因此,教师在纠正少数民族学生的错误时要多一些耐心,尽量简洁明了地把错误解释清楚。
四、教学启示
在FLCAS的33个题项中,总共有7项显示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的英语课堂焦虑状况具有显著差异。在这7个题项中,少数民族学生的焦虑平均值都明显高于汉族学生,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在自信心、学习方法及应试能力等方面都比较欠缺。由于焦虑导致紧张与害怕,紧张与害怕又会影响学习精力及注意力,从而使用于思考与记忆的能量相对减少,语言储存与输出效果降低,因此,过高的焦虑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针对以上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以下几方面值得重视:第一,教师应制定与少数民族学生水平相符的教学计划,调整过难过密集的教学内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如果教师依然按照对汉族学生的标准来教少数民族学生势必会造成少数民族学生的焦虑情绪,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第二,教师应注意恰当纠错,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励,多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增进了解,建立互信,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研究表明,课堂焦虑与课堂气氛呈负相关,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可以降低学生的课堂焦虑;第三,教师应在学习方法及对语言学习的认识方面多给予少数民族学生一些提醒和建议。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如何更有效的学英语还不是很明了,会因不能听懂老师说的每一个字而紧张,因此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引起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都比较高焦虑的题项有3项,主要涉及对说英语的焦虑。有研究显示交际教学法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焦虑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注意对教学方法的改进,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多任务的交际教学法,多开展一些小组讨论、小组合作这样的活动,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说英语。
[参考文献]
[1]王银泉,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22.
[2]Horwitz,E.K.,Horwitz,M.B.&Cope,J.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2):125~132.
[3]成艳萍,何奇光,韩晓立.英语课堂焦虑对大学生口语表达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89~95.
[4]Aida,Yukie.Examination of Horwitz,Horwitz,and Cope’s Construct of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the Case of Students of Japanese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 (78):155~168
[5]王琦.外语学习课堂焦虑与课堂气氛的相关研究及其教学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2003,(6):27~31.
[6]雷霄.本科生英语学习课堂焦虑调查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国语言文学,2004,(1):46~51.
[7]王琦,丁喜善.中国西部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2001,(5):68~73.
[8]张宝燕.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焦虑之调查研究[J].教学与研究,1996,(18):45~68.
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 学生 汉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301-01
引言
在当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下,各民族之间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正在不断的加大,但是受不同民族间不同语言环境的影响,各民族在交流的过程中,语言文化的融和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少数民族教学中,为了提高各民族间的交流,加快对少数民族各类人才的培养,汉语的教学一直在进行着,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的学习还不尽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学生如何学好汉语,成为了各民族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
一、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目的
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对于少数民族而言,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还需要对汉语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在信息的了解上也能更加的广泛[1]。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讲,汉语是一种语言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少数民族的汉语使用能力,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交流。语言能力学习中,其能力包含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两个方面,就汉语教学而言,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汉语是其本民族语言中的一种新语种,那么汉语的学习就会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现代教育适用于各民族学生的学习,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运用汉语的能力,这是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困难
学以致用是学生语言学习的目的,语言的学习在于交流,而不在于考试。从根本上来讲,少数民族受自身语言环境的影响,在汉语学习中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汉语口语的发音上,发音不准确交流就存在问题。少数民族中,特别是新疆地区的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是多方面的。有些学生只会背汉语词汇、记语法;有些学生虽然能够听懂部分汉语,但是说不出完整的句子;有些学生即使说出来了,但却不够标准,存在词不达意,词不成句的现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语言的学习上,出现了和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哑巴英语“类似现象的“哑巴汉语”[2]。
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哑巴汉语”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进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究其因素,少数民族学生之所以感觉汉语学习比较困难,这和汉语口语和书面系统的分开、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材选择不合适、文化因素影响、语言环境等问题有关。汉语将“语”和“文”进行了分离,就书面语而言,口语更具灵活性,变化也更加复杂,因此掌握难度较大[3]。而在教材的选择上,目前少数民族学生所使用的汉语教材还不够系统,往往是学生接触到了什么就学什么,并存在和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背景相互脱离的现象,这是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掌握的。同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民族之间所生活的语言环境是不一样的,对于汉族学生来讲,一些贬义词汇却是少数民族的褒义词,那么他们在运用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抵触心理。而在语言学习环境中,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的学习和运用仅限于汉语课堂中,但是语言是需要交流的,不交流何谈理解、何来掌握。
三、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策略分析
1.增加教育投入,拓宽学习渠道
受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在汉语教学设备上都比较简陋,图书馆、音像资料存在着严重的匮乏,很多学校甚至没有,语言教学设备的不完善必将影响教学效果。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汉语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教师和课本来实现的,但是这并不能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面对这些情况,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要加强教育投入,多添加一些和汉语学习有关的影像资料、图书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汉语学习氛围,使学生不论课内还是课外,都能通过音像资料、图书等获得汉语信息,多方位的对汉语语言进行采集和应用,这样在实践的操作上,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高,还能增强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
2.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学好汉语还需要通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营造一个浓厚的语言表达环境来实现。在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的学习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对本地区的民族语言表达习惯和汉语之间的区别进行了解,而要想让学生能够流畅的使用汉语,良好的汉语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学生汉语学习中需要侧重的一个方面[4]。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汉语,以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学生汉语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来提高学生对汉语的运用。学生汉语写作能力培养中,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多增加写作训练量,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目的。阅读能力作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生汉语阅读训练上,首先要加强学生的阅读量,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获得一定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加大阅读训练量,丰富汉语言积累,这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3.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来讲,他们主要是通过教师教学来实现的,汉语学习质量的提升和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教学的实施中,教师的汉语能力必须合格,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民族语言素质。汉语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具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而在课堂之外,教师还需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一些错误汉语语法进行纠正,让学生多说多练,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汉语的巩固。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更需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采取灵活多变的汉语教学方法。传统的汉语教学以分析为主,这对学生汉语鉴赏能力和词句的积累兴趣非常不利。少数民族学生要想学好汉语,只有熟读文章,进而对文章的写法、机构、思想清楚理解,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汉语知识,而这种方法和传统填鸭教育相比,也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汉语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可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积极的调动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交流中潜移默化的使用汉语,形成说汉语的习惯[5]。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多方面的,这也和学生所处的环境有关。而在我国当前的大语言环境下,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目的和困难的进行了分析,并对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希望本次研究能为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实施提供一定的方法,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能力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讲,学好汉语还需当地教学机构给予重视,进行合理教学规划,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
参考文献
[1]吉海珍.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认识与实践[J].青海教育,2011,12(6):20.
[2]宋会霞.藏族学生如何学好汉语[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1,11(9):135.
[3]乃孜兰.浅谈汉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2):42-44.
篇7
首先将语言学与民族学结合起来研究的是19世纪欧洲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使
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同时又显示出它与其它社会科学和某些自然科学广泛的接缘性,并成为一门影
响其它学科的领先学科。早在18世纪下半叶,德国经典语文学家沃尔夫和布克就将语言定义为“民族的传
记”。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拉斯克和格林也认为语言是了解民族起源及其远古历史和亲缘关
系最重要的工具。格林宣言“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历史”,认为语言比骨骼、武器和墓穴更能证明民族的
历史,民族历史文化的碑铭。拉斯克、格林对于语言历史主义的理解导致了19世纪下半叶以库恩为代表的
语言古生物学的产生。库恩利用语言的历史比较重建原始印欧人的神话和宗教;皮克特则从印欧语的证据中
找到雅利安文化的基本特征;希尔特甚至通过原始印欧语中的同源词推断印欧人的原始故乡及生态环境和社
会生活。以斯坦赫尔为代表的语言民族心理学派主张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表现出民族精神的自
我意识、世界观和逻辑思维。接着以施莱赫尔为代表的自然生物主义学派将达尔文对于物种起源的进化论应
用于语言的发生学研究,创立了语言谱系分类理论,从而为世界民族的分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整个19世
纪,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一直把语言当作使用它的民族及其史前史研究取之不尽的文献资料。
自觉吸收并充分运用语言学理论、观点、方法、材料进行民族研究,是现代民族学的重要特征。摩尔根
在其划时代的民族学巨着《古代社会》中就运用了大量语言学资源。美国民族学之父博厄斯和他的学生萨丕
尔及同时代的马林诺夫斯基,既是着名的人类学家,又是极有造诣的语言学家。法国的列维·斯特劳斯将语
言学家雅可布逊的音位结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民族学研究,从而创立了本世纪中期风靡西欧的民族学结
构主义学派。继之而起的认识人类学仍以雅可布逊的理论为基础,着重于对不同民族语言中色彩词之研究,
使结构主义学派向更科学的方向迈进了一步。而人类学中的文化符号学理论,更是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理
论和雅可布逊的音位结构理论为模式,把一切文化现象作为符号蓝本来理解,使符号论从语言学理论扩大为
适用于一切文化领域的共同理论。至于象征人类学的建立,也主要是移植语言学中象征和隐喻语义分析理论
之结果。
我国从本世纪初引进现代民族学开始,就吸收了国外结合语言研究民族的优良传统。程树德的《说文稽
古篇》,徐松石的《粤江流域人民史》和《泰族僮族越族考》,罗常培的《语言和文化》,都论述了语言与
民族文化、历史、心理、和婚姻制度的关系,以丰富生动的民族语言材料说明了从语言研究民族的
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研究的具体途径,在语言学和民族学之间架起了桥梁。80年代以来,杨kūn@①、
马学良、严学qún@②、戴庆厦、张公瑾等民族学家、语言学家更明确地提出要建立起为民族研究服务的
民族语言学,并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重要的探讨。
列维·斯特劳斯说过:“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各走各的路。但是他们无疑要暂时停下来一下,不时地相
互交流他们的某些发现。”现在,无疑是该“相互交流”的时候了。
二、学科名称和性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民族语言学不是一门凭空臆想出来的学科,它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孕育和形成过程
,具有悠久的学术渊源、厚实的学术背影、客观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人类语言学的延伸和发展
,是语言学与民族学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正如人类语言学也称为语言人类学一样,民族语言
学有[!]时也称为语言民族学。但有的学者将民族语言学与语言民族学分为两门不同性质的学科,认为前者是研
究民族语言内部结构和演变规律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后者是通过语言研究民族特征和过程的民族学分支学科
,这是我们所不能苟同的。我们认为,任何纯语言的研究都以具体的民族语言为对象,没有必要从中再分出
一支“民族语言学”。又正如文化语言学不属于文化学的分支、社会语言学不属于社会学的分支一样,我们
所说的通过语言研究民族的“民族语言学”也自然不属于民族学的分支:它始终以语言研究为主体而以民族
研究为客体,只是对传统内部语言学研究范围的突破,并不能因此而改变它的语言学属性。
三、本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本学科至少与下列学科有密切关系。
1.民族语言学与语言学。自从索绪尔区分“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后,语言学就“把一切跟
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无关的东西,简言之,一切我们用‘外部语言学’这个术语所指的东西排除出去的
。”这样,20世纪的语言学就逐渐背离了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研究语言的传
统,而成为单纯研究语言内部结构的原子分析学科。民族语言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的回归,属于研究“
语言和民族的一切接触点”,研究“语言史和种族史或文化史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切关系”而被索绪尔排挤出
来的“外部语言学”。
2.民族语言学与民族学。这是两门不同性质而又密切相关的学科。民族学一方面需要以语言为工具进
行田野调查,一方面需将语言作为民族重要的文化形态来研究。由
于语言学总居于社会人文科学的前列,因 而民族学更多的是从语言学领域去获取民族研究的资料、理论、观点、方法。民族语言学则充分发挥本学科
的研究特长去深化民族研究的深度,通过语言去发掘、构拟民族历史特别是史前史,印证、补充有史以来的
民族文化形态,解释、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与语言有关的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
3.民族语言与人类语言学。人类学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大类。文化人类学又可分为考古人
类学、民族学和人类语言学三类。人类语言学又再分为描写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三类。在实际
运用上,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又是混淆不清、可相互替代的概念。民族语言学与人类语言学最接近,有
直接的渊源关系。但人类语言立足于人类学,用人类学原则研究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注重语言的描写,如博
厄斯注重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马林诺夫斯基注重语言的使用场合,列维·斯特劳斯注重语言的结构。民族
语言学则注重语言的民族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而且还将涉及民族语言教育、语言与民族政治生活等现代社
会中的语言问题,这是与人类语言学的显着不同。
4.民族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本来包括社会语言学一科。但现行“社会语言学”主要从社
会现实环境角度考察语言,注重个人或阶层、集团的言语活动,研究语言变异和言语交际的各个方面,如语
码转换、话语类型、行业用语、双语现象、语言规划等等,这已与早期的人类语言学明显不同。民族语言学
在研究民族集团的现实社会语言现象如双语现象、语言地域变异、语言规划等方面与社会语言学部分重合。
但民族语言学是以民族语言为研究单位而不是以社会语言为研究单位。民族语言学更注重语言的文献资料作
用和文化运载功能。在研究方法上,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语言与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民族也不大不相同。
由于民族语言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科,因此必然带有社会科学一个共同的范围特征,即在其研究对象中
都部分涉及其他学科,与邻近学科广泛接缘,密切相通。但民族语言学作为一个整体学科体系,是其他任何
学科所不能包容的。
四、学科体系结构
民族语言学应包括如下研究对象和内容。
1.语言与民族共同体。古今中外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政治家们对“民族”下过各种定
义,但几乎没有人否定共同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在民族的各种特征中,语言具有稳定对应性、完整外露
性和综合表征性,是民族内聚外分最直接、客观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民族共同体就是语言共同体。民族
语言学必须从理论上全面、辩证地理解语言在民族共同体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仅因为某些语言与民族不对等
的偶然、例外现象,就否认语言作为民族主要特征的普遍性原则,就不可能建立任何科学概念。
2.语言与民族政策。民族语言政策是民族政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多民族国家,语言权利的平等与
否是具直接影响国家政局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地存在不平静的语言冲突,以语言为导线引起的民族冲突不时
发生。民族语言学有责任关注、揭示民族语言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研究各国特别是多民
族国家的语言政策、规划及语文建设、语文生活,纳入政治语言学的部分内容。
3.语言与民族历史。语言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发展了,过去的历史文化仍能沉积在现时的语言中,
因此语言就成为探索民族历史特别是民族史前史的重要资源。每个词都有它的历史,同时代表着相应的民族
史。正如语言学家S·H·Sagce所说:“词好比化石。词语中体现了首先创造和使用词语的那个社会的思想和
意识。……一块骨头化石能告诉我们一个灭绝了的世界的历史,同样,词语的遗迹也能向我们揭示古代社会
的斗争和那些早已消逝了的观念和知识。”
4.语言与民族文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民族语言学研究
语言与文化。主要着眼于语言、民族、文化三者间的相互关系;语言和文化的相对价值与绝对价值;语言和
文化的单线进化与多线进化;语言和文化的播化扩散;语言和文化的分化与聚合;语言和文化的普同与差异
;语言模式与文化模式;以及着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等问题的分析和论证,以加深对语言、文化、
民族之间关系的了解。在研究这一系列问题时,民族语言学与人类语言学以及人类文化语言学有特别密切的
联系。
5.语言与民族心理。语言深深植根于民族的肌体中,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积极参与民族的一切精神活
动,是形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民族的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的
特点,以及本民族的爱好、兴趣、气质、性格、情操、能力都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语言是洞察人类心智的
窗口,通过语言可以看出民族的心理状态、认知方式和思维轨迹。例如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语言禁忌、崇
拜和委婉语,以及各民族对事物的隐喻方式,就可洞察民族的心理。
6.语言与民族感情。因为语言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因而每一民族的成员都有一种
超越阶层、阶级和国家而忠于自己民族语言的始终不渝的深厚感情,这就是语言忠诚。异族的压迫、欺凌最
能激发民族意识,体现出语言忠诚;当一民族遭受异族统治时,对民族语言的忠诚与否,常成为判别有无民
族气节和民族感情的标准;对处于不利环境中的移民集团来说,语言忠诚成为加强内部团结、保持民族特性
、抗拒外来同化的旗帜;在现代社会,语言忠诚是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武器。民族语言学应大量揭示语言忠
诚的事实,提醒社会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情感,帮助分析、研究、解决现代社会日益尖锐的语言冲突和民族
矛盾。
7.语言与民族教育。少数民族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学习主体民族语言的义务。双语教
育是世界各多民族国家普遍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民族语言学对于民族教育而言,主要研究少数民族的双语
教育问题,分析母语教育的民族文化性、复杂性、重要性,研究双语教育的特征、规律、步骤和管理方法,
介绍国外双语教育的政策、措施、动态、经验,为制定我国的双语教育方针提供理论咨询和现实服务。
8.语言与民族文学。文学是对语言的艺术加工,并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
是文学的基础。语言的民族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学的民族特色。不同的语言结构可以制约文学的体载
和表现方式,不同语言中的典故、成语、俗语、警句等使文学作品表现出不同的情趣、韵味和风格特色。民
族语言学应通过对比揭示不同民族与其文学(特别是最能体现语言本色的民族民间文学)之间相互协调、制
约的关系和共同发展的规律。
9.
语言与民族地理。民族的语言分布与其地理分布、民族分化与语言分化、民族迁徒与底层地名、异 民族的地缘关系对语言的影响都有密切关系。民族语言学必须与地名学、语言地理类型学和区域语言学结合
起来,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民族的发展,研究语言和民族的分化和聚合过程,研究语言、方言的划分与民族的
地理划分等问题。利用语言中的地名透视民族的历史文化景观、移民史、经济史、交通史以及民族的历史分
布和文化层次等。
10.语言与民族接触。不同民族间的互相交流接触,必定在彼此的语言中留下痕迹,甚至对语言产生
重大影响。从正面的影响来看,语言中的借词是民族文化接触和交流的证据。正如语言学家帕默尔所说:“
如同考古学家根据陶器、装饰品和武器等文物的分布情况作出推论一样,对于语言借贷情况的分析也会给文
化接触以及民族关系的研究提供线索。”从负面的影响看,异民族因频繁、长期的密切接触而形成的洋泾浜
语、克里奥尔语等混合语言,也是语言学研究的既定内容。
11.语言与文化生态。这是站在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研究民族的语
言和文化对于人类文化的净化、调节、补偿、代谢功能。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各族文化构成一个复杂的生
态系统,每一具体的民族文化都在这一经纬相间的生态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抽掉其中任何一根线股,人类
文化都将出现无法弥补的破绽。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拯救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濒危语种,就成为延续民族
文化和保持人类文化生态平衡的重大工程。民族语言学有责任唤起社会的良知,像保护自然物种一样保护少
数民族的语言文化。
12.非言语交际的民族特色。非言语交际包括使用体态语、实物语言(如烽火、狼烟、火把、树枝等
)、鼓角、哨语以及结绳、契刻、图画等类似于语言的信号进行交际。民族语言学和人类学除研究人类语言
及其文字的起源发展外,还十分注重对非言语形式的研究。象征人类学就把体态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象征手段
。我国人类学家林惠祥先生将上述非言语形式“总括于最广义的‘语言’之下。”研究这些语言的辅助形式
,可加深对民族早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更深入了解。
以上12个研究专题,只是笔者初步设想的研究框架中的一部分,并不能概括民族语言学的全部内容。
其中有些设想尚未成熟,有待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篇8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圈定在S高校来自藏区和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集中在藏族、维族、哈萨克族和门巴族等学生。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S高校部分学院的80名藏族生、维族生等。发放80份问卷,剔除2份无效问卷,实际回收78份,问卷回收率为97.5%。从调查样本的性别来看,男性占64%(50名),女性占36%(28名)。问卷采用选择题的方式,数据处理由SPSS15.0完成。在问卷完成后,研究者还针对问卷的拓展内容对部分民族学生进行了深度的访谈。
二、民族文化认同调查结果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内容包括身份认同(1-3题)、语言认同(4-7题)、宗教习俗认同(8-11题),结果见表1。
表1 民族生文化认同调查
题号 题目 应答情况
1 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时,你是否有距离感? 是(23.1%)否(76.9%)
2 你是否经常邀请其他民族同学一起参加聚会? 是(34.5%)否(65.5%)
3 你有机会重选民族,是否会选择本民族? 是(95.8%)否(4.2%)
4 在公共场合,您与本民族同学交流,你倾向于哪种语言? 本民族语言(72.3%)汉语(27.7%)
5 你是否能接受不能讲本民族语言的本民族同学? 是(63.4%)否(36.6%)
6 你与家庭成员交流时,运用哪种语言? 本民族语言(92%)否(8%)
7 当你用本民族语言交流,而对方用汉语,你是否有不舒服的感觉? 是(58.3%)否(41.7%)
8 对于一个同学没有,你是否觉得不可思议? 是(44.2%)否(55.8%)
9 对本民族的习俗予以保留,你是否同意此种看法? 是(86.2%)否(13.8%)
10 你平时喜欢穿本民族服装还是便服? 本民族服装(24.1%)便服(75.9%)
11 你对其他民族的节日(春节、圣诞节等)是否比较重视? 是(65.4%)否(34.6%)
表1结果显示,民族生与汉族同学交往时,绝大部分能积极看待自己的民族身份,表现出积极开放的民族身份认同感;但是,极个别还是有认同危机,有机会重新选择民族的话,会选择其他民族。民族生的语言认同度较高,而对他人是否认同本民族语言则显得宽松很多。此外,民族生在家庭中的语言认同度非常高,在学校等公共场所,语言认同则显得略微较低。宗教对于民族学生的影响有减弱的趋势,对于没有的他人,也持宽容的态度。对于习俗而言,出现了态度与行为的分离,保留本民族习俗的占86.2%,而穿本民族服装的占24.1%,这主要是环境影响了其行为的选择。其他民族的节日对民族生的影响还是很深的,这说明文化的传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行为和态度的选择。
总体来说,情感定向民族认同比较积极,但是行为上不太积极;有些自我认同积极,但是他人定向不非常积极;他们的民族认同受情感、社会环境的影响,其间渗透着理性的思考和选择。
三、适应性调查分析
对于民族生而言,进入完全差异化的文化环境势必会有长时间的适应过程,表现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
表2 民族生适应性调查
题号 题目 应答情况
1 大学开设课程的难易程度 非常难(64.2%)一般难(20.5%)可接受(15.3%)
2 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完全符合(63.1%)基本符合(19.6%)不符合(17.3%)
3 你对自己的成绩是否满意 满意(17.6%)不满意(82.4%)
4 食堂的饭菜是否符合你的口味 非常符合(32.4%)基本符合(50.2%)不符合(17.4%)
5 你的业余时间主要用于 上网(36.1%)与本民族同学聚会(27.3%)学习(10%)其他(26.6%)
6 与其他同学相处的问题对你的影响 基本没影响(64.5%)影响较大(27.1)影响很大(8.4%)
7 你在学校是的孤独、无力感 经常有(11.4%)偶尔有(63.5)基本没有(25.1%)
8 周围人对你的评价 很好相处(40.7%)可以接受(48.3%)很难相处(11%)
由表2的民族生适应性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他们主要的适应性问题是学习上的,觉得课程难的占到84.7%,而82.7%的民族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导致82.4%的人都不满意自己的学习成绩,这基本反映了民族生的在校学习状况。在业余时间的安排上,他们在学习上的时间远远不够,主要的业余时间用于学习的只占10%,这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民族生的学习困难。事实上,学校已经为民族生在学习上有相对宽松的政策,但即便如此,还有很多的民族生在学习上不能符合学校的要求。人际关系方面,大部分能够适应,但是无力和孤独感存在于大部分民族生的心理状态上。
总体来说,S高校的民族生入校后的适应性问题不容乐观。从访谈和数据的结果看,民族生的文化认同与适应性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进入大学后,当与主流文化接触时,会越发刺激他们对自己的本源文化的认识,刺激到自己的民族意识,尤其是当他们与汉族学生聊到民族问题产生分歧时,他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身民族认同感。此种感觉越强烈的学生,在适应性上出现的问题就会相对较大;而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其适应性就会增强,也乐于在行为和态度上积极融入主流的环境中。
四、提升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的策略探讨
(一)学校层面
从学校的角度,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更多的支持:(1)少数民族新生进入学校后,做好新生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明确高等教育的目标,做好他们的生涯规划。(2)提供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支持。开展心理调查和咨询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与疏导活动。可以建议专门设立一位少数民族的辅导员,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3)提供文化支持。结合每年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开展慰问活动,举行少数民族学生新学期茶话会等。(4)提高财政支持。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大力度的经济资助,确保他们能安心学习,无后顾之忧对于学习努力进步明显的学生,在奖学金评定时给予重点考虑。
(二)民族生自身层面
少数民族学生应该注重发挥自我的潜能,从多方面为自己寻求资源的帮助首先,少数民族学生应以积极的心态多融入到班集体和其他社会组织中,平时经常主动找辅导员老师和同学进行聊天谈心,及时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其次,少数民族学生应多向同学老师交流自己在学习上的困难,及时改善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不足。最后,少数民族学生可以成立几个自助小组,经常开展组员讨论学习,运用自身力量,以达到自我支持,实现自我发展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万明钢等.藏族大学生民族与文化认同调查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9).
[2] 王璐.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问题及对策探究[J].社会工作,2012(02).
[3]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
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障碍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073-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19
1 . 引言
第三语言(L3)习得(简称三语习得)指除了学习者的母语和已经掌握的第二语言之外目前正在学习的一种或多种语言(Jessner, 1999)。它的研究缘自欧盟在政治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奉行多元化语言政策,促进外语教学,培养多语种人才的社会和教育背景,并随着第二语言(L2)习得研究的深入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目前国内针对语言习得更多关注“二语习得”,对多元文化语境下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缺失”实证和理论研究。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外语学习是双语情境下的三语习得过程,习得语言顺序为L1(母语:维吾尔语)L2(汉语)L3(外语,一般为英语),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双语正向迁移和双语逆向迁移,也涉及三语正向迁移和三语逆向迁移,三种语言文化相互迁移、影响、促进或干扰,加之学习者层次类型的不同(民考民、双语班和民考汉)等诸多因素,使得地缘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语习得极具特殊性与复杂性。这一过程也表明L2在L3习得中的意义,在新疆地区,民族学生总体还是通过L2习得L3。前期问卷调查研究显示(学习动机与个案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即――内在动机很高,有很强的外语学习需求;前期个案对比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语习得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却又有诸多的阻碍因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如此浓厚的兴趣得以夭折,使得其语言习得能力难以提升和持续发展呢?鉴于此,本研究针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以维吾尔族为例)进行特色调查与研究,从地区差异,社会语言环境(社会环境、语言环境、家庭环境、教学环境),语言类型距离,外汉语学习时数,文化差异,情感心理等诸多方面对影响L3习得成效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并检验其相关性,力求找到不同阶段三语习得存在的问题、习得障碍的层面、程度和原因,通过研究力求提供反馈和有效对策,旨在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能力,提高民族地区外语教学效果。
2 . 研究设计
2 . 1 研究问题
2.1.1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三语学习需求调查
2.1.2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现状调查
2.1.3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障碍归因分析
2 . 2 样本选择范围
在新疆六所高校开展了调研,受试者随机抽取。对不同年级非英语专业的不同类型维吾尔族本科生(民考民、双语班和民考汉)188人开展了问卷调查;对新疆高校从事一线教学的45名英语教师(民汉)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南北疆地区以及首府的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开展了对学生44人(民考民、双语班和民考汉)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教育专家和英语教师(都包括民汉)36人的个人访谈;对一所高校的三名维吾尔族学生(民考民)进行了个案研究;调研范围涉及面较广,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三语学习情况,从而使三语学习的研究更具延续性。
2 .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个人访谈、个案研究的方法收集数据。问卷对影响L3习得的诸多变量做了具体设计以检验其相关性。发放学生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8份,有效率为94%。发放教师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为100%。访谈少数民族学生44人,访谈相关部门负责人、教育专家和英语教师(民汉)36人。
3 .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 1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三语学习需求调查
数据显示,81.4%的学生认为民族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掌握母语、汉语和英语等多种语言,认为多种语言文化学习对语言水平和语言认知有很大帮助。同时,孕育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学生也独具语言天分,在听说上表现较突出。
从学习动机和个案的调研数据分析,少数民族学生对外语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学习英语主要还是内在动机起主要作用,有较强的外语学习需求。
3 . 2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现状调查
在188个样本数据中,民族学生来自经济和教育基础较薄弱的城镇农村共占比65%,占到绝大多数,且父亲母亲的文化程度偏低。普遍意义上就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语习得现状来看,由于生源地等诸多因素和学习者层次的复杂性(民考民、双语班和民考汉),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基础包括汉语和外语都较差,三语学习费时低效,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在有些学校,由于民考民和双语班学生高考不考外语科目,没有开设外语课,即便开设了由于师资不达标、学习内容很简单等造成学习者外语底子薄,学习目标不明确。又由于语用环境的缺乏,三种语言学习十分吃力。这和当地的社会环境、语言环境、教育教学环境和家庭环境都有关联。
3 . 3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障碍归因分析
3.3.1 语言类型距离
维吾尔语、汉语和英语分属截然不同的语系。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族,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不同语系的语言有各自不同的语言文字特征,产生于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之中,在语音、语调、词汇构成、语法结构、语言习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母语(L1)、汉语(L2)和英语(L3)三种语言的相互冲突、迁移、影响、作用或干扰,民族学生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不同语系的语言差异的影响,要在三语中进行概念选择、语码转换和认知加工,L3习得过程经历三层语码转换,并受到汉语水平的制约,这势必会带来更多的负迁移和语言障碍,对学习者的输入和产出速度及效果产生影响。
3.3.2 文化差异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时既要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又要受到英语国家文化的影响,加上自己的本族语,三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产生的文化碰撞和文化迥异远远比汉族学生深刻,容易造成比汉族学生更多的“文化诧异”现象,他们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其母语、汉语和英语三种文化交互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文化认知的转换,这样会给少数民族学生带来更多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障碍。调查发现,所有的教师问卷都认同文化教学对语言习得的重要意义,认为中西文化教学融入对L3起到积极的作用;97.7%的民族学生认为了解文化背景有助于语言学习,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应用语言,利于有效沟通。
3.3.3 外语(L3)学习情况
(1)外语课开设情况
调查了解到,很多学校在初中阶段为民族学生开设了英语课,到了高中阶段,由于民考民和双语班的学生高考不考英语科目,便取消了英语学习,使得外语学习出现了“断层”,缺乏连续性。从学生步入高校分级分班情况数据表明,预备级的有95人占比71.4%,所占比例最大,分到一二级的仅占28.6%。可以认为,学生进入高校后外语学习又从零开始,费时低效,影响整体水平。
(2)每天学习外语时数(指课外学习)
数据显示,课外每天不学英语或学习英语一个小时的有103人,占比55.1%,比例最大;2小时之内的有71人,占比38%;3小时及以上的占比6.9%。总体而言,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普遍较少。而语言习得时间长短和水平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效果,即大量接触目标语及高水平的习得者往往涉及更多的语言正迁移,习得效果优良。
3.3.4 汉语课开设情况、开设时间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由于双语教育教学在新疆的普及和发展,L2在中小学的开设时间普遍较早,有的在幼儿园就已开设,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总体效果欠佳。新疆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是通过L2习得L3。数据也显示,在理解英语词汇时,民族学生选择经常或有时会借助母语或汉语的占比83.8%,认为汉语对英语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的占比94%。这些都说明地缘背景下汉语对少数民族学生外语习得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如果少数民族学生不懂汉语或者汉语水平低下,在外语学习中理解与接受上就会表现得相对迟缓,给L3习得带来障碍。同时,采用非参数统计列联表方法检验两个变量关系,数据表明汉语开设的时间早晚对汉语和英语学习有显著影响作用,开设的时间越早,对L2,L3学习的帮助越大。
3.3.5 外汉语等级考试对比
以大学二年级学生的MHK级别(MHK,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新疆高校要求民考民和双语班学生需取得MHK三级甲将准予获得毕业证)和大学英语四六级为例,不同类型学生与通过英语级别的差异性分析显示,民考汉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最高,无论是英语四级还是六级,他们的通过率均高于双语班和民考民的学生,而双语班学生汉语水平低于民考汉学生而高于民考民学生,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高于民考民学生。民考民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对最低,英语过级率也最低。可以看出不同性质人员的汉语水平与英语级别存在显著性差异,MHK级别越高,外语的通过率越高。另外,从调研学生的高考入学汉语成绩分析也说明了这点:若L2高考入学成绩较高,则L3习得效果和成绩较好,反之亦然,两者呈正相关性比例趋势。可见,二语习得水平能有效影响三语习得效果,研究也发现二语在三语学习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已学语言知识有助更多语言的习得(Yan-Kit Ingrid Leung,2009)。
总体来说,除民考汉的学生外,民考民和双语班学生无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高等教育阶段,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考试目标和学习目标,外汉语等级考试通过率很低,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三语习得严重的阻碍因素。
3.3.6 教材使用情况
调研显示,基础教育阶段使用的外语教材内容较简单,而大学基础英语的教材又相对较难,如词汇量很大,难以驾驭,且所学的词汇用不上,难以衔接,出现“断裂”现象。72.63%的教师认为使用的教材不合适,建议教材要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简单实用,建议通过调查编写和他们中学英语水平相衔接的教材。
3.3.7 情感心理
调查显示,社会各方,包括学校、教师、家长、同学和朋友对外语学习关注度不高,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和考试目标,致使个人不能确定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加之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不当,造成自身动力不强,信心不足,缺乏学习的毅力和耐心。81.8%的学生虽然有着良好的外语学习动机,对三语文化的差异具有好的感知力,由于三语学习的跨度较大,焦虑感不断累积,成就感逐步消失,耐力和兴趣也逐步消退。另外,由于英语学习相对汉语来说欠缺语言环境,实际运用机会少,学生边学边忘,从而影响了三语习得效果。
3.3.8 高校师生、教育管理者和专家对外语教学所持的观念、建议及相关信息
(1)教师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所调研的高校数据显示,外语教师趋于年轻化,职称、学历、学识理论与教学实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81.8%的教师最近一次参加培训的时间段集中在近十年,需要加强培训,不断更新理论和实践技能。
(2)师生三语习得理念分析
调查发现,97.73%的师生都认为L1和L2的语言基础和语言学习水平对L3有影响,体现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语用等多个层面,即:若L1、L2习得能力强,则对L3有促进作用,L3习得效果优良,反之亦然。原因是平衡双语者有利于L3习得,三语或多语的学习对语言习得有帮助,学习者具有更多语言学习经验、语言敏感性更强,他们可以从L1、L2和L3的相似性来获得更大的正迁移;77.78%的教师认为语言类型或语言距离和语言学习相关,母语、二语和三语分属不同的语言类型对三语习得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同一语系或语言距离相近则利于诸如语音、词汇、语法的认知,学习起来更加容易些。
学生认为由于接触英语时间短,没有语言环境,边学边忘;另外缺乏少数民族语言的英语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料,因而学习阻力较大,如维英版词典、教科书、课外阅读书籍等,这些可以帮助他们借助母语直接习得外语;从英语中最难学的技能数据分析,对于民族学生而言,语法是最大学习障碍,其次是写作、翻译和阅读;从影响英语学习效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大班授课是最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其次是学习兴趣、语言环境和教材内容的难易度和趣味性。
(3)教育管理者和专家访谈结果分析
从宏观上讲,新疆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一客观事实,是形成障碍的不利因素之一。另外,合格的双语师资、三语师资、专业英语师资欠缺,现有师资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手段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教学需求,致使英语教育教学水平相对偏低,由此造成民族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汉语水平高低不一,学习状况两极分化严重。由于前期阶段在师资配备等层面造成的外汉语底子薄弱,直接影响大学阶段的L3学习效果。从而可以看出,中小学阶段的汉语师资配备同样不合理,不符合民族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给之后的L3学习潜伏了障碍。
4 . 结语
上述综合因子使得民族学生浓厚的兴趣得以夭折,造成其语言习得能力难以提升和持续发展。对少数民族不同类型学生的三语习得研究结果发现,非平衡双语者三语学习没有呈现出按掌握语言数量的增长而语言习得得以发展的趋势。学习者的基础语(L1,L2)或目的语(L3)的语言能力都较弱,语言产生能力的自动化程度较低,致使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也较弱。
针对新疆如此庞大的少数民族学生L3习得的研究无论从研究队伍、研究层面和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都相对匮乏,然而,新疆三语教学和多语现象日趋普遍,对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成效进行实证研究有利于提升其语言习得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符合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和整体素质提高的现实需要,对于我国三语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抛砖引玉,以唤起教育工作者对多元文化语境下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研究的关注,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外语教学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实践,并对语言文化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Cenoz, J. B. Hufeisen & U. Jessner(eds.)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Third Language Acquisition: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C]. Cleve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001.
Cook V. Multi-competence and the learning of many languages[J].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1995.
De Angelis, G. Third or Additional Language Acquisition[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7.
Hardly, A. 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3.
Odlin, T. 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1.
Ringbom, H. Lexical transfer in L3 production[A]. In J. Cenoz, B. Hufeisen, & U. Jessner(eds.), 2001.
Scott Jarvis & Aneta Pavlenko.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M].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Spolsky, B. 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OUP, 1989.
Watson-Gegeo K. A. Mind, language, and epistemology: Toward a language socialization paradigm for SLA[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4.
Yan-Kit Ingrid Leung. Thir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Universal Grammar[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9.
杜学增.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变异: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和方法[M].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12.
胡文仲.英语教育自选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李珂.三语习得及其对新疆多元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9).
刘承宇、谢翠平.第三语言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的心理语言学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6(4).
刘懋琼.浅析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1).
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大学物理;学习兴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以地广人稀、物资丰富而闻名。现有47个民族成份,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图1为新疆地区达到万人以上人口民族的成份比例图,可以看到少数名族人口在新疆占有绝对的主导。据调查,部分南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更是达到当地总人口的80%以上。新疆大学早在1978年就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截止到2016年底,有各类在校生达到30000余人,肩负着为祖国西部建设培养知识型、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图2是自1949年以来,我国前后六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分布图。可以看到,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逐年递增,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也在不断攀升。少数民族经济建设,文化传承,对我国整体实力的提升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调查,新疆大学每年有近60%以上的学生是来自全疆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将成为大西北人才建设、经济发展的主要生力军。针对新疆大学地域的独特性,强化少数民族学生对基础学科的知识储备、学习兴趣,以及应用能力,对新疆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腾飞,乃至社会稳定,安定团结都有着弥足深远的意义。物理学———探索物质世界最基本结构、最普遍相互作用、最一般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在我国,中学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接触物理,其后,物理更是作为一门必考科目编入大学入学考试理科科目。物理学影响深远,与许多自然科学息息相关。本人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现以大学物理为例,谈谈如何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自然学科的兴趣。
一、当前少数民族学生学学物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类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涵盖普通物理和一些现代物理内容[1]。本人经多年教学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大学物理课程难度大,对物理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大学物理成绩普遍不是很理想。现以我在校生为例,讨论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物理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1.物理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多数来自教育条件相对较为落后的南疆地区,有些少数民族学生受到教学条件影响,中学阶段几乎没有接触过物理实验,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十分有限。2.对物理学习兴趣不浓。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相对较为枯燥,概念抽象,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数学功底和逻辑思维能力。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一说到物理就纷纷表现出畏难情绪,认为该课程难学。3.缺乏交流。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用汉语交流的能力有限,在课堂上学习较为被动,很少参与同老师以及汉族同学的互动。遇到问题,很少向同学和老师提问。在实验课中多数情况也是自己闷着头做,对实验操作只是简单的模仿,对实验数据也是不求甚解,很难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学物理兴趣的方法
针对上述情况,在基础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1.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学物理相对其他学科理论性较强,较难掌握。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主动性,需做到如下几点:(1)明确学学物理的重要意义。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特别是对理工科的学生来讲,大学物理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课,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会产生很大影响[2]。(2)激励教学。本人教学经历中就遇到过少数民族学生把大学物理学得非常成功的例子。阿不力克木———2015级机械班学生,来自南疆喀什,在大学物理期末考试中拿到98分的高分,与班里另一位汉族学生并列第一。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他表现得十分认真,我在授课过程中时常会激励表扬他,这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他的自信心,后续的学习中表现越来越好。(3)在教学中多结合。将大学物理在其他学科中和少数民族有地域特性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启发物理思维。2.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法。(1)加强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交流。在教学中,老师应主动了解每一名少数民族同学的物理基础情况、语言水平等。可以为班里少数民族学生建立物理学习微信群,用学生们熟悉的形式沟通,对教学效果会有很大帮助。(2)利用实验课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是一切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实验课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老师要更有耐心,手把手教授,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亲手得到有效实验数据时,学习兴趣也必然随之提高。(3)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大学物理内容相比较抽象,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更生动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物理原理,老师必须要更多地开展课堂教学互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程的趣味性,在图像、声音的运用上要更新颖、有趣。3.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改进学习方法。(1)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教学中可以将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编成一个学习小组,汉族带动少数民族学生共同进步。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各学习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共同完成。该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交流。(2)督促少数民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老师可以以微信群的方式,将课程中的一些知识点归纳出来,安排群里的少数民族学生自主学习,及时解决他们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改变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教育方式多数是“保姆式”的,学生的主动性差。而在大学,必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积极与老师同学探讨、交流,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其次要引导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大学学习与中学不同,大学物理课程以理解物理思想为主,老师不再布置大量的习题、作业,而是会尽量选择一些典型习题让学生解答,重点考察学生的思路是否清晰,目的只为巩固新学知识[4]。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物理学习中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老师耐心细致,因材施教,并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郭林伟.浅谈“大学物理”教学[J].榆林学院学报,2005,15(5),67-68.
[2]侯永,戴佳钰.如何激发学学物理的兴趣[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173):86-87.
[3]孙慧,樊莉.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的探析[J].教学实践,2012,(10):100.
- 上一篇: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理解
- 下一篇:无线电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