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管理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管理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管理的概念

篇1

 

教学艺术概念是人类活动进入教育领域以来一个永远鲜活的话题。“教学”和“艺术”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体系,两者都有自己独有的内涵和外延。然而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却频频出现“教学艺术”这样的话语表达,这两者是如何结合并生成这样一个教学科研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呢?它们之间的概念同构性程度如何呢?

 

1.教学的本体涵义

 

对于教学这个在教育学领域中的重要命题,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他强调教学活动的工具性;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他强调对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近代中国,有的学者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种统一活动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这种观点强调了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而且它的目标最终指向是学生;顾明远对“教学”的界定则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其特点为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此定义强调了教学的双边活动性、目的性、教师的促进学生发展性。

 

综上所述,由于各人界定概念的立足点不一样,因而对“教学”概念的界定差异是明显的,但他们都从不同层面揭示了“教学”概念的本质。而我们认为:教学是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指引的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术和方法促进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身心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包含五个特点:

 

(1)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在具体教学目标指引下完成;

 

(3)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以特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托;

 

(4)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向学生的发展;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能根据实际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2.艺术的本体涵义

 

何谓艺术?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就是“模仿”,艺术“模仿”生活。它强调的是艺术来自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重要源泉,艺术不能等同于或还原为生活过程自身。这种“从生活到艺术”的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一直被当成主流价值认识传承,而如今人们说“艺术即过程”,是“走向过程的艺术”。这种转变是从克罗齐开始的,他认为“艺术即直觉”。这种强调艺术只是艺术家直觉的观点,打开了动摇生活到艺术传统认识的缺口,从此艺术开始同某种“过程”等同,首先就是从等同于人的意识自身活动过程开始。如弗洛伊德潜意识升华的观点,詹姆斯意识流流动的观点,柏格森生命力表现的观点等等,直到“生活过程本身即艺术”,“过程论”达到顶峰,就成了所谓的“20世纪艺术精神”,解构秩序、消释中心、析离主体,它已经背离了“过程即艺术”的本身意义。传统上西方历来认为艺术是人的观念客体,它是人的心灵、情感的投射物,它不具有本体意义,这种观点在当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今人们认为艺术品不仅是人创造的,而且也是艺术的创造过程,也是创造本体艺术的过程,艺术的存在不仅具有观念客体属性,而且更是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施莱格尔就说过:“没有诗,就没有存在。”而罗杰加洛蒂甚至说:“艺术不是别的,就是一种生活存在。”它为人提供“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的精神家园。然而,“只有把‘从生活到艺术’与‘生活过程即艺术’结合起来,对艺术的认识才可能是深刻的完整的。”

 

从词源学的角度,艺术是指“技艺”、“技能”,英语和法语art均来源于拉丁文ars,类似希腊语中的“技艺”。指的是诸如木工、铁工、外科手术之类的技艺或专门形式的技能。在德语中的艺术是krunst,它是从具有“知道”、“会做”的意义的“K nnen”一词发展而来的,指能够巧妙地解决任何困难课题的特殊熟练技术。在这个层面,艺术一词等同于英语中的“skill”,而如今我们所使用的艺术一词是指英语中“art”的涵义,是指“达到了某些要求的创造性工作”。

 

在我国,艺术概念是指“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手段构成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如果对它作进一步细化,艺术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艺术,是指包括文学在内的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具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狭义的艺术,是指主要不用语言而以其他手段和方式来塑造艺术形象的意识形态。

 

综合上面的阐述,我们在把握艺术这一概念时,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艺术不仅是静态物化作品的存在,而且也是一种动态行为过程的存在;

 

(2)艺术反映了人的创造性力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

 

(3)艺术必须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或行为来体现。

 

3.教学和艺术的概念同构

 

通过对教学和艺术概念的分析可知,教学和艺术具有相当高的共通性和契合性。

 

(1)教学和艺术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动态的存在过程;

 

(2)教学和艺术的最终目的都是指向人;

 

(3)教学过程和艺术创作过程都是人本质力量的外化,都具有创造性的特质;

 

(4)教学和艺术的价值实现都必须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和行为。

 

由于教学和艺术在过程、目的、物质、形式等概念层面的共通性和契合性,所以教学和艺术在概念结合上具有相当高的同构性特点。因此,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教学要追求一种艺术化的存在形式。但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教学本体的特殊性要求,教学和艺术的本体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这也为我们促使教学和艺术的概念结合提供了契机,我们必须研究在教学领域中的特殊艺术,因而教学艺术概念的生成就具有了它特殊的逻辑发展要求,教学艺术概念也应运而生了。

 

二、教学艺术的本质解析

 

1.关于教学艺术本质的不同观点的评述

 

人们对教学艺术的本质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存在的主要流派可划分成如下几种。

 

(1)科学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艺术体现着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探究和运用能力。美国在四五十年代科学主义教学思想盛行的背景下,对教学艺术的理解普遍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为推动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做了巨大的贡献,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教学艺术也因此沦为科学主义的附庸,丧失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这种观点如果发展到极致,教师就会沦为一种分析思维的机器,对学生来说,一个被“科学地”培养出的儿童将是一个可怜的怪物。如崔含鼎、梁仕云认为:“现代教学艺术,是把现代心理学、现代行为科学、现代学习科学和现代美学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而形成的教与学这一系统工程的辩证化合体”。这种流派的观点强调教学规律和教学科学方法的本体地位,教学艺术仅仅是派生物而已。但是这种观点增进了人们对教学艺术的理性认识,有助于人们摆脱将教学艺术神秘化的倾向。

 

(2)审美主义观点。唯美主义认为教学艺术不属于一般教学论范畴,而是一个关于教学的纯审美范畴或美学范畴,教学艺术是一种美的艺术创造活动。克莱德E柯伦的《教学的美学》和哈里道的《教学:一种表演艺术》等著述就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种观点。如阎增武认为:“教学艺术是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得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当然,以上学者的观点强调了审美性在教学艺术中的重要地位,还不是纯粹美学主义的观点,但他们对教学艺术的审美性的重视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有点泛审美主义的倾向。如果审美主义观点发展到极致,就会在教学实践中走向审美的形式主义倾向,走向为艺术而艺术。但它对纯粹功利主义观点有积极的对抗意义。

 

(3)创造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将教学艺术看作教师艺术家式的创造劳动,如苏灵扬认为:“教师之所以称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教师创作的对象是生动活泼的人,创作本身不是集中、提炼与典型化,而是培养和发展……所以教师又是艺术家,而且是有更特殊要求的艺术家”。这种流派的观点在当前国内教育界相当普遍,许多研究者用这种观点来对抗科学主义观点,用教师的主体性的能动创造去对抗科学主义纯粹理性观点。但如果这种观点发展到极致,就会走向主观主义、神秘主义。

 

(4)功利主义观点。人是一个目的动物,人类一直在努力探索人类自身、人类行为的价值和意义,目的性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合目的性”是衡量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准。功利主义教学艺术论过分强调教学的功利价值,认为凡是能实现教学目的、有用或实用的教学便是教学艺术。如盖奇认为,如果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只能是“一门有用或实用的艺术,而不是一门以创造美和唤起审美为目的的艺术”。功利性泛滥,常常会牺牲学生的综合发展,只注重现实目的性,甚至手段目的化;王晋堂认为:“所谓教学艺术,就是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套方法”。当然这种观点对重视教学目的全面最佳实现具有工具性、方向性的作用。但如果走向纯功利主义的视域,将使教学艺术沦为纯功利主义的工具,它自身独有的本体价值必将被掩盖。

 

以上四种流派的观点都从教学艺术的不同层面对教学艺术的本质作了深入的解剖,都具有相当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如果走向极端,就会扭曲教学艺术的本质。

 

2.教学艺术本质的界定

 

我们认为科学界定教学艺术的本质应注意以下三个纬度:

 

(1)教学艺术必须是一门艺术,它必须体现一般艺术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教学艺术一定是有关教学的艺术,它必须符合教学活动的特殊要求。

 

(3)教学艺术一定要克服科学主义、审美主义、创造主义、功利主义的狭隘视域,回归到本体意义的教学艺术观上来。

 

基于以上三个维度的考虑,我们认为:教学艺术就是教师为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优化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素养和行为。对这一定义的科学理解,我们认为应把握住以下三个逻辑层次:

 

①教学艺术是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的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的一种能力素养和外化行为,它是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的统一体。

 

②运用教学艺术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最佳教学效果是一个综合的目标体系,是教师运用教学艺术的逻辑起点,它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

 

③教学艺术在运用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规律,它是科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体。

 

三、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关系

 

对教学艺术概念进行本体解析必然要涉及它的逻辑外延的问题,其中尤其以它和教学科学的关系问题最为重要。

 

1.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区别

 

(1)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教学科学是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概括出的一般规律、原则和方法,要体现教学的“真”,要“合规律性”;教学艺术则是对教学规律、原则和方法的创造性运用,体现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上的主体性力量,既要“合规律性”,又要合审美性。

 

(2)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价值取向不同。教学科学追求教学的规律性的内容,它体现教学认知的真理性;教学艺术追求对教学规律的有效运用,它更体现教学活动的效益性。

 

(3)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表现形式不同。教学科学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如说明、推理、论证等,很有程序性和逻辑性;教学艺术主要运用艺术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如观察、体验、形象化手段等,形象性、体验性很强。

 

(4)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特点不同。教学科学强调普遍适应性和规律性,为教学提供一般性的相对稳定的模式,是教学活动共性的体现;教学艺术强调特殊规定性和灵活性,为教师优化教学提供展现主体力量的机会,是教学个性的集中体现。

 

2.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联系

 

(1)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教学艺术的运用虽然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的创造性运用,是教师主体力量的外化,但他不能天马行空,任意所至,必须符合教学科学所揭示出来的教学本质和客观规律,按科学规律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教学艺术必须以教学科学为依托,不能坠入为教学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化的泥潭。

 

(2)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的升华。教学艺术由于运用主体的差异而程度不同,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会在不同教师身上产生天壤之别的运用差异,产生的效果会明显不同。也正是由于这些教师运用技巧和能力,才使教学科学的价值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是一条典型的从理性回归到感性的更高层次的逻辑升华过程,也是一条使理性知识升华到更高逻辑层次的运动过程,也使教学科学更具活力,真正成功的教学必须要将二者结合起来。

篇2

关键词:艺术管理;概念;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一、艺术管理的概念

艺术管理学以揭示艺术规律的艺术学为基础,借鉴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以现代管理学的基础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研究艺术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作为一门综合学科,艺术管理涉及面相当广泛,包括了管理学、社会学、人才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和法学等诸多方面。然而艺术管理不是单纯的理论,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艺术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艺术,艺术管理的客体是艺术和艺术家,因而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每一件艺术品都是独特的,而艺术家的独特性也正是源于艺术的特性。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其真实感情的个性体现,在创造艺术的过程中,艺术家的个性在艺术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得以展现,既有风格和形式方面的,也有精神和内容方面的,正是这种艺术个性的不同显示出艺术家之间的差异。在艺术价值实现过程中,艺术管理者就是围绕个性十足的艺术产品而开展的,这也是艺术品与其他商品的区别。所以,艺术管理者在艺术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艺术的特殊性。

二、我国现代艺术管理的特点

(一)对象的特殊性

艺术管理的对象包括艺术机构、艺术家和艺术品等,其核心是艺术家,因为艺术机构是为艺术家服务的,而艺术品是艺术家的作品。可以说,艺术管理的对象,就是艺术家本身作为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个体,他们的艺术创造活动不可能基于一个相同的形态和模式。毫无疑问,一个艺术品之所以是独特的,是因为艺术家独有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创造实践,审美理想、情趣和能力,以及生活和艺术理想气质、才能、知识,其中,那种创造性的艺术才能、精神气质、审美能力是艺术个性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从行业特点来讲,艺术家对于其产品的创造,对产品的属性把握和品味能力,远胜于从事其他行业的创造者;从行业内部来看,从事不同品类艺术创造的艺术家,对于产品的把握和品味能力也各有差异,比如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方面,画家也不如音乐家敏感,创造能力自然逊色很多,而在色彩和线条方面,音乐家则不如画家拥有更强的把我和创造能力。

(二)专业化的趋势

改革开放三十四年来,我国不仅仅是经济和科技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是同样也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对艺术的认可程度得到大大提升,艺术价值观也在重新调整与定位。各种各样的艺术管理者如艺术经纪人、艺术家经纪公司、剧团经理、专业展览策划等承担着相当重要的社会分工:不仅要实现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还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在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因素的合理统一,从而实现三方面价值的最大化,这是艺术管理模式的专业化发展的目标。由此可见,艺术管理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确。许多高校都已经设立了艺术管理专业,加大了对于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与管理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和提升,这也正是艺术管理专业化趋势的体现。

三、我国艺术管理与运营模式的完善策略

(一)加强相关机制建设,鼓励艺术行业人才创作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制度的支持,艺术创造同样需要有利于艺术生产与繁荣创作的环境。艺术创造者需要在良好的和畅通的运行条件,加强机制建设,才能确保艺术创作活动高效地推进。其中包括:工商与税务管理机制;文化活动与产品的检查机制;公共卫生保障机制;宣传舆论机制;对于不同体制的艺术实体的管理机制;公共交通与安全保障机制等等。这些社会机制的建立与形成,不仅有利于艺术创作活动高效开展,更是政府依法行使相关管理职能的保证,也就是相关部门在法律、法规与各约束下,保障艺术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还需要完善尊重人才、尊重艺术家的机制,建立人才培养、和艺术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调动广大艺术创造者的创作积极性,激发其创作热情,增强其创作动力,从而提高艺术品的质量,丰富艺术品的数量,这是驱动文化艺术健康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鼓励发展艺术产业,推动艺术生产力的增长

从产业角度来看,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核心部分。艺术活动不仅能创造大量的价值,还能带动同时在诸如电视、出版、新闻、会展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建立高效的艺术产业生产机制,从产业高度推动艺术生产力的增长,对于我国成为文化大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科学合理布局不同艺术产业的结构。不同艺术产业有着不同的特点,推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艺术门类比较容易取得市场的认同,有的艺术产业市场效应很一般,但社会价值较大,这就要求政府对于不同艺术样态进行合理的规整,这对于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次,政府部门对于文化艺术品类生产和传播加以调控,一方面使文化市场呈现为百花齐放的状态,多种艺术格调的多元并存,同时又要保证社会主流文化艺术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

(三)坚持发展公益性与公共性艺术,确保百姓的文化权利

公益性和公共性艺术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艺术活动,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不仅可以推动文化的创新和艺术发展,同时还能提升广大民众的艺术素养,增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公共文化的发展可以推动文化艺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社会艺术层次,保障群众的文化利益。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区别就是,现代文化能够为人们接受、处理和发送文化信息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空间。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公共文化的普及和享用程度的高下,可以衡量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精神文明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其物质生产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发展和提升公益性和公共性艺术,不仅意味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也能够在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者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步入新纪元之后,艺术产业的发展速度之快可谓是日新月异。伴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艺术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努力,相信一个繁荣稳定、秩序井然、积极健康的艺术市场局面定会来到。

参考文献:

[1]马明奎.艺术生存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篇3

当今社会,设计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词汇之一,设计无处不在,它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从小的物件到大的公共空间,从物质环境到非物质环境,从硬件到软件,从造物的功能到产品的样式和符号,从使用方式到生活方式,都需要设计,离不开设计。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的繁荣,设计已成为我们文化与文明的一部分,它既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的文化和新的文明。

设计既然离我们是如此的近距离,究竟该如何定义它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能会依据自身的理解给出不同的答案。赫伯特·西蒙认为设计是一种意在改变现状达到完美的一切人类活动。纳吉认为设计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而不是职业。佩奇认为设计是从现实向未来具有想象力的跨越。路甬祥认为设计是最合理的满足社会的要求。阿西莫夫认为设计是高风险、高不确定条件下的过程。乔尼斯认为设计表现一种纯粹的信念。在我看来,设计应该是在达到某种预想计划的生产实践中,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满足使用者视觉和心理审美需求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设计的作用正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其内涵的理解和认知也正不断得到加深与加强。设计作为技术、艺术、经济三者的结合体,正成为与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艺术创造形式。

二、设计管理的概念

“管理”有很多定义,一般认为它能够适用于任何一个组织或类似情形的行为,人们用小组的形式去追求实现某些共同的目标,因此,必须要有管理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麦克法兰德将管理定义为“一个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的、协调的、合作的人类活动来创造、引导、保持和运作有目标的组织过程。”这里,管理中的动态本质和过程性得到了重视。还有学者认为管理是一种协作,孔茨和奥·唐纳认为,管理涉及在经营组织中创造和保证某种内部环境,在这个内部环境中,以群体形式组织在一起的个人能有效地工作去达到群体的目标。这些定义或认知都从不同的方面对管理进行了诠释。在管理学理论中,现在被广泛接受的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各商学院学者共同研讨确定的定义——管理是引导人力和物质资源进入动态的组织以达到这些组织的目标,亦即使服务对象获得满意,并且使服务的提供者亦获得一种高度的士气感和成就感。

设计管理的概念则是由英国设计师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设计管理是对设计问题、设计师、设计预算的管理。而日本人认为,设计管理的概念是他们首创的,日本产品之所以具有国际竞争力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设计管理理论而带来的结果。英国与日本等国针对设计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开展设计管理思想和方法论的研究对设计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设计管理可以理解为对设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是借鉴和利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设计本身进行的管理,即设计管理是在设计范畴中所实施的管理。设计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对象的限定。设计管理在设计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1966年英国MICHAEL FREE 在《设计管理》一书中认为,设计管理的功能是界定设计的问题,寻找或引聘最适当的设计师,以及创造一个环境使他们在大家同意的预算内准时解决问题。”1975年美国设计管理学会董事长EARL POWELL认为设计管理是,以使用者为着眼点,进行资源的开发、组织、规划与控制,以创造出有效的产品、沟通与环境。1976年伦敦商学院的PETER GORB 教授认为,设计管理应定义为一种计划,从管理的角度而言,它使得产品的目的以及包括这个目的的信息能以整体合作的方式达到。日本合作策略学家Kono Noboru认为,计管理是完成设计合作计划的核心部分,它是运转设计资源的一套知识体系,包括设计计划、组织系统、设计人员、评估机构等等。韩国产业设计振兴院院长郑庆源认为,设计管理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把设计管理作为一个管理的战略工具,研究管理者、设计师和专家的知识结构,用以实现组织目标并创造有生命力的产品。设计管理旨在有组织地联合创造性及合理性去完成组织战略,并最终为促进环境文化做出贡献。

而我认为,从当代中国设计发展水平上来看,设计管理应是一个计划的过程,并由组织加以运作,它是这一运作过程中的中心和最主要的部分。设计管理是一个为了达到既定的设计计划,通过计划项目,组织结构,协调资源(人力、财力),计划进程,评估绩效等一系列手段使设计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处于核心地位,设计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全面协调好设计师与设计、文化和市场的关系。设计管理者应当具有明确的设计意识、管理意识和法规意识。设计管理是实践性与理论性并重的领域,完整的设计管理包括设计目标管理、设计项目管理与设计行政管理,在各国,以丰富的设计管理实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设计管理专门知识正在形成科学的设计管理学科。

三、设计管理的范畴

从狭义的范畴来看,设计管理存在于设计公司、设计咨询公司、企业的设计部门等设计机构和社会团体中;从广义的范畴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设计扶持政策与促进设计发展的活动也可归入设计管理的范畴。

设计管理在策略方面包括设计目标管理,在发展过程方面包括设计项目管理,在组织方面包括设计行政管理。

1984年,Topalian将设计管理的范围分成设计项目管理——属较低层次,带来短期效益;企业设计管理——属较高层次,带来长期效益。1989年,Chung提出设计管理的三个层次包括操作层面的设计项目管理——是对艺术设计活动自身进行的再设计;战术层面的设计组织管理——对相关设计资源进行整体的动态组织管理;策略层面的创新管理——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相关资源进行有效转换的艺术。根据目前中国设计的发展现状,针对设计方面的设计管理范畴主要包括设计公司设计管理、企业设计部门设计管理、企业产品生产设计管理、市场设计管理、品牌服务设计管理、多媒体设计管理和针对相关设计师本身的管理。

四、设计与设计管理的关系

前面分别谈了设计与设计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下面我们重点论述一下如何用管理的概念管理设计,即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随着设计的深入和管理学的发展,把管理的概念引入设计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管理概念的运用,可以有效调节设计过程中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资源的合理使用,使设计过程更加规范、合理和高效,从而使设计产生更高的附加值。

在设计中,设计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对设计活动本身进行组织和管理,即在设计中借鉴和运用“管理”的方法,是“有组织地联合创造性及合理性去完成组织战略”,这种组织战略是设计的组织战略,即设计战略。对设计活动本身的组织与管理主要包括:设计组织的管理、设计程序的管理、设计工程的管理,是设计管理在制度层面上对设计的一种保障。它起码具有四种功能:一是组织保障功能,它从组织结构上为设计的运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人事条件,保障上下左右的交流与沟通,并能集中群体智慧和力量,协同工作;二是设计质量的功能保障,管理首先是一种质量的管理,管理的目的也是为了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设计,好的设计是有良好质量的设计,这种质量既包括功能质量又包括形式质量;三是设计系统和程序的保障功能,严格的设计管理必然要求设计运作系统和程序的合理与有序化,并能赋予其适变性和有机协调性能,管理的过程即解决问题的过程、协同的过程,它必然为设计程序提供保障,或它本身便是合理程序的一部分;四是设计目的的保障功能,设计管理是为了设计的管理,是对设计的管理,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设计的实现是其目的,设计管理实施越好,设计目标完成得越好。

设计管理是对设计过程的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本身也是设计,两者是互相渗透的。设计管理作为管理设计的工具,必须在科学的层面上乃至哲学的层面上开展,并得到充分实施,其目的不是为实施管理本身,而是实现设计的一种制度保障,它的工具性决定了它的可变的、灵活的、发展的、同时又必然是科学理性的、符合规律的。

五、结束语

设计管理是针对设计的管理,也是为设计行业良性循环发展的管理,这是设计管理的目标,也可以说是根本的标准。对于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为设计者提供和创造一个有利于产生优秀设计创意的环境和条件,并在设计过程中不断给予引导,使设计不断深化和升华,最终成为优秀的设计。

[参考文献]

篇4

当我们谈起管理哲学的时候, 一个重要的前提需要弄清楚,那就是什么是管理。 每一个组织都需要管理,人们经常提到管理的概念,但在此定义上并未取得一致的认识。 而管理往往具是具体的历史的一个概念, 因此不同时期的学者对管理的概念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但我们说起管理的本质,正是要在这众多的概念当中,达到一个最一般的抽象,即达到对管理的本质的认识。 也正如马克思说的:“最一般的抽象总产生在最丰富的具体发展的地方,在那里,一种东西为许多东西所共有,为一切所共有。 ” ①在历史上,例如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完成它。 ” ②法国的学者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③美国的学者亨利。西斯克认为:“管理的定义可以这样来表述:”管理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 “④美国的管理学家小詹姆斯。H. 唐纳利等人认为:”就是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以便收到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⑤美国的学者弗里蒙特。E.卡斯特和詹姆斯。E.罗森茨维克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者可以将人、机器、材料、金钱、时间、场地等各种资源转变成一个有用的企业。 从根本上说,管理就是将上述这些互不相关的资源组合成一个达到目标的总系统的过程。 “⑥纵观这些概念, 我们可以看出各个时期的概念虽然说不同,但有两点是相同的。 第一,都把它当成一个有人的目的参与其中的活动,是为人的实践活动服务的。 第二,这里有一个管理必要性的问题,一个资源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之所以需要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 这也正如我们的经济学论文" target="_blank">经济学存在的必要性一样,都只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才有其本身的存在价值。

二、管理的本质———关系。

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就在于对事物的追问上,哲学所追问的始终是事物本身那个第一性的和终极的根据, 也就是管理的本质。 同样,管理科学和管理哲学的区别也是在这里。 在管理学当中我们可以把管理称之为一种协调他人活动的活动。 两个物之间建立关系的时候,他们之间同时也在分离着、区别着,也正是:当”我“和”他“发生关系的时候,”我“和”他“也在分离着,但因为这个”他“不是一个一般的”他“而是”‘我’的他“,所以”我“和”他“的这种分离也不是什么分离而是对”我“的关系了。 这也是关系的辩证法,同时也是关系的”两难困境“。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当”我“和”他“建立关系的时候,”我“的目的是要把”我“和”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不分彼此,但是也正因为这个关系,”我“和”他“就是因为这个关系而必须分出个彼此来, 这就造成了我们面对关系不得不进行”两难抉择“。

因此,管理者在管理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这个关系的”两难抉择“。 那我们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个”两难抉择“呢? 也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与实践构成了管理是一门艺术的哲学根据。 因此一个好的管理者要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不大能要学习管理理论,还要掌握管理的艺术。 前者需要的是系统的理论学习,而后者则需要个人的智慧和经验。 这是要在实践中培养的能力与素养。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关系,是体现一种人与人的关系。 虽然我们通常在关系活动中把管理对象分为人、财、物三种形式。 但是还必须看到,挂历对象人、财、物是作为系统存在的。 管理,实质上不在于人对于管理对象中财与物的管理,而是管理者将人、财、物各种资源组织成一个有用的企业,通过对企业中人力、物力、财力的调节,完成预期的目标。 这也就是说,真正的管理是一部分人对于另一部分人的管理,是管理者对于生产者的管理,或者是管理者对于生产者同生产资料之间关系的管理。

转贴于

三、哲学化的管理与管理的哲学。

管理为人存在,而且就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关系来说,管理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具体的体现。 对于管理的认识,有人把它看作是个纯科学的严肃的问题而提出来。但真的是那样子吗?我们在现实的实践中所遇到的是如果我们按照那个刻板的理解, 只会使人不再是人而成为机器, 也因而使因为人而存在的管理成为对机器的管理,从而也背离了管理为人存在的真实意义。 时代呼唤管理的哲学化、人性化。

哲学化管理是管理者基于一个组织的现实而实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正如每个人都有一套为人处世的哲学,但不是所有人都是哲学家。 同样每个人都可以办企业,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管理好企业成为企业家。 一个哲学家有其系统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并能将它们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体系或模式。 哲学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论揭示了一个被掩盖已久的事实: 任何一个组织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的思想和哲学,正是因为有了哲学,才延伸了组织的生命,并有了管理的进一步内涵,正因为如此,哲学化管理是广泛应用的,企业的不同正在于人的不同, 企业的惟一使命是去实践人的这种主体性的自觉。 而一个企业管理者的最高使命则是用自己的体验来孕育管理的哲学之花。 一个哲学家未必能解决一个企业的管理问题,但一个企业家却不可忘记时刻要眷顾哲学家对管理的思考。

参考文献

篇5

一、培训对象:医院全体中层以上管理干部

二、培训内容

1.医院战略管理

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竞争走势;国内外卫生和医疗改革前沿和热点问题;医院外部政策环境和医院内部组织结构与经营管理的战略性分析;卫生事业改革与医院发展战略定位;医院战略管理的艺术与实务等。使学员通过学习能够熟悉环境分析、规划过程、资源分配、组织结构、竞争对手分析以及定位等概念,对战略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了解中国医院所处的政策环境和外部竞争环境,应用战略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把握医院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关键点。

2.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院人力资源战略与竞争优势保持;医院人员招聘、人员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医院薪酬设计与管理以及医院完善的激励机制的建立等。通过学习使学员认识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是提高人的能力、激发人的活力,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医院最有价值的资产。

3.医院营销管理

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服务营销的理论和观点演变;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医院营销战略规划与医院市场定位;医院市场营销策略;医疗服务产品设计与开发;医院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医患沟通技巧等。通过学习使学员熟悉基本营销理论,提高把握中国医疗市场的主观能动性,了解未来发展态势,具备进行营销规划和设计营销策略的能力。

4.医院财务管理

内容主要包括医院财务报表分析;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医院财务费用控制及其程序;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分析;医院财务分析及其前景预测;医院的收购与兼并;医疗行业的融资渠道;医院改制和医院资产评估等。通过学习使学员熟悉医院财务报表的内容,学会用财务数据来分析医院经营状况并指导决策。

5.医疗质量与医疗风险管理

内容主要包括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医院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考核与评价;医疗费用控制评价;循证医学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医患沟通的风险防范和规避等。通过学习让学员熟悉和了解如何建立医院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医院医疗质量意识、进行医疗质量控制和费用控制,从而让学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树立全新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整体素质。

6.医院文化与医院形象管理

内容主要包括医院的文化的功能与作用;医院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医院文化和医院形象的管理;医院形象设计;医院品牌建设与管理;医院团队建设;学习型医院建设;医院变革和文化创新等。通过学习使学员认识到文化竞争是医院最高层次的竞争,培育医院文化将成为医院经营管理者的重任。

7.医院信息管理

内容主要包括医院经营能力分析与决策;医院信息系统的内容、作用与意义;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医院统计指标的分析与应用等。通过学习将使学员了解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战略地位,并对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实施提供实用工具。

8.医院后勤服务管理

内容主要包括后勤服务管理在医院运营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实施后勤服务管理;业务科室如何与后勤服务部门有效协调;后勤服务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等。通过学习将使学员认识到医院后勤服务在医疗服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学会一些具体的后勤管理方法。

9.医院管理创新

内容主要包括医院管理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观念创新以及文化创新等,将涉及到医院发展潜力、核心竞争力等概念。通过学习将提高医院经营管理者的综合管理素质,强化预测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10.医院管理方法与艺术

内容主要包括中层管理干部角色定位与有效管理;科主任时间管理;科主任与院长、兄弟科室主任以及下属的沟通艺术;科主任的激励艺术等。通过学习将使科主任找准角色定位,利用科学加艺术的方法对科室实施高效管理。

三、培训课程

1.邀请专家来院讲座

(1)内容:《加强科室建设,打造优秀团队增强核心竞争力》

主讲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教授

(2)内容:《医院优质服务体系建设》

主讲人:新加坡服务培训咨询专家、

(3)内容:《如何当好科室主任》

主讲人:卫生部顾问、北京教授

篇6

图书馆的最大作用是为师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由于阅读模式的不健全,使得学院图书馆的资源得不到最优的配置,加之服务上的薄弱,更降低了艺术图书的利用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管理工作,则需要不断的优化阅览模式,促进图书馆资料利用效率的提升。具体说来,管理者需要从资源空间上找寻突破口,变单纯的电子型和纸质型阅读模式为复合型和服务型的阅读模式,将图书资料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充分的利用检索数字资源,让图书资料的作用得以真正的发挥。

二、在管理的过程中树立服务意识

为了更好的发挥图书资料的作用,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树立自己的服务意识,并且不断的提升服务质量,这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环节。具体说来,需要建立起高效服务体系,及时、准时的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图书资料查阅服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充分的应用技术手段,改进传统的图书陈列方式,重新对书目进行分类。例如将艺术类图书分门别类的进行陈列,第一类主要以新书为主,将艺术领域最先进的研究成果作为这一类图书的主打类型,提升藏书的借阅率,并且在这一类书库中可以设置专柜,将艺术领域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专业性图书放在此专柜中供学生和老师查阅,这样一来能够降低师生查阅资料的难度,节约时间,并且能够充分的发挥图书资料的作用。管理过程中服务意识的提升还需要管理者落实主动服务的新概念,如作为管理者,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在师生到来之后可以向其主动的推荐艺术类图书的最新书目,并且及时的回答借阅者的问题,帮助其更好更快的找到所需图书,这一点在以往的艺术类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中开展的不够好,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引起管理者的注意。

三、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文化,实行硬性和柔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艺术类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忽视管理文化这一重要因素,随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逐渐深入,传统的生硬的管理模式逐渐被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所取代,因此说在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的发挥管理文化这一重要因素的作用,注重柔性化管理,并且将其和硬性管理相结合,更好的提升管理的水平。具体说来,就是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充分的发挥管理者的作用,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将冰冷的管理规范转变为柔性的尊重、鼓励、信任和培养式的管理方式,这样能够使得管理者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管理才能,提升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作为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者,在开展工作之余还需要将管理文化和艺术文化相结合,充分的发挥二者的优势力量,更好的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提升图书馆资料的利用效率,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机制

上文中已经明确提出,艺术类高校图书馆较之于普通高校图书馆,其投入的资金和精力较多,为了能够将这些人力物力财力转变为知识的价值力,则需要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图书的利用效率。所以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师生的需求引进图书,并且需要关注和艺术类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以满足师生科研的需要,并且能够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加深其对于专业的理解深度。在这个过程中,要建立起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机制,加强馆藏信息资源的建设,提高图书的利用效率,并建立起数字化信息网络,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文献资源的最新动态。与此同时,要完善管理者的用人分配制度,建立起相关的激励机制,提升他们的管理积极性,为更好的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五、结束语

篇7

 

现代工业设计涉及到国家技术、文化和经济、社会领域,工业设计产品对人类的资源整合和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设计管理作为工业设计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工业设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提升有助于提高工业设计产品开发的效率并能促进工业设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设计管理的概念

 

设计管理(Design Management)简称DM,从目前来看,设计管理是工业设计领域的一支新兴学科。该学科在国外虽然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但是也只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至于国内这一学科的研究也是到近几年才刚刚开始。

 

就设计管理的定义,不少人从不同的角度对设计管理有过一些不同的认识。1966年英国设计师米歇尔·法雷首次明确提出了设计管理的概念,“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设计师,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

 

这里,法雷谈到了明确市场定位,确定设计任务,组成合适设计师的团队,并要照顾到经济利益。1976年,前伦敦商学院设计管理中心主任彼得·戈伯进一步把设计管理定义为“一种计划,从管理的角度而言,它使得产品的目的以及包括这个目的的信息能以整体合作的方式达到”。

 

戈伯强调的是设计管理的计划性和过程性,以及其对于资源的整合效应。2002年,悉尼大学让·纽曼将设计管理解释为:“一个好的设计,等于一个好的过程,等于艺术(Good Design=Good Process=Art)”。

 

对此,中央美术学院许平认为,设计管理“是将管理的理念与意识引入设计方法,也是将设计创造与尽善尽美的追求融入管理目标的过程”,并且通过设计与管理的结合,以达到倍增效应,设计活力的进一步激发,使得设计的增值与效益最大化。

 

2 设计管理在工业设计中的发展过程

 

设计管理这一概念的形成有其发展历程,20世纪早期,传统的观念认为设计只与形式和功能相关,设计师也侧重于设计技法和创造能力,而不关注产品的社会价值与市场沟通能力。二战后,美国的企业家开始关注将设计师的设计技能和商业、市场等因素结合起来。

 

1966年设计管理的概念被明确提出,20世纪70年代彼得·戈伯撰写了有关设计管理的系列研究文章。戈伯特别指出设计师学习商业知识的重要性,他认为在现时代,“设计师所要学习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商业世界的语言,只有通过学习这种语言,才能够有效地为设计发表言论。”

 

这暗示出设计管理与市场调研、用户研究的关系以及包括设计趋势和设计策略的内容。在工业设计领域,设计管理概念的提出与发展也与工业设计商业化的进程有关。20世纪初期的工业设计还是以解决产品的造型和功能为主要目的,二战后,效率和经济的因素被更多地考虑,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相应和符合机械化、自动化机器生产的要求促使了产品设计的变化。

 

标准化、模块化和安全性的要求势必让管理介入到设计过程中。到20世纪60年代,工业产品的市场开始有全球化迹象,产品质量及其背后文化内涵的要求推动产品品牌化的形成,管理就更加深入地进入设计过程,设计管理概念的形成至此水到渠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品的全球化市场已然形成,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设计管理也开始进入产品策略、设计趋势和服务研究的层面,设计管理也由于是整合设计全过程各种资源的运作方式而被各大设计机构所重视。

 

3 从设计管理角度看工业设计

 

从设计管理的角度,工业设计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人类设计活动。这种特点使得设计管理在其中有很大的发挥余地,从设计项目的确定、设计程序的组织、设计人员的调配、设计执行的监管、设计市场的开拓等,设计管理的介入能确保一个设计项目高效、优质的完成。

 

有学者认为,设计管理有6个方面的益处:(1)有利于技术突破,充分利用企业各方面的资源;(2)有利于针对市场开发产品,或通过设计引导市场,开发创新性产品;(3)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包括人力资源的调配,降低能源的消耗;(4)有利于创造健康的企业氛围,协调设计人员的关系;(5)有利于建设精干稳定的设计团队,减少设计师的频繁流动;(6)有利于企业凝聚力的营造,塑造企业形象以及产品品牌的形成。

 

4 工业设计中设计管理的内容

 

在工业设计领域,设计管理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设计项目管理,就是在设计的全过程中如何做好一个产品的设计;(2)设计组织管理,主要是一个设计机构的有效运作,如何组织设计团队,如何进行人员的调配,设计任务的布置和分配等;(3)设计资源管理,主要是设计资源整合的问题,以便更高效地完成设计项目,又包含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以及产品制造原材料、能源等资源的有效控制;(4)设计创新管理,主要是设计机构和制造企业的发展问题,包括其开发产品的策略,因为设计产品的创新涉及到企业的效益、可持续发展。瑞典宜家公司是一家国际性的家居公司,设计、制造和出售包含所有与家居有关的产品,它致力于让客户在它巨大的家居卖场中可以购买到一切适合自己需要的家居产品,其设计管理具有典型性,并走在企业管理的前列。

 

5 关于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的反思

 

对于工业设计领域的设计管理研究,还不应当局限于以上的范围,设计管理还应该从更宏观的视野来协助工业设计。譬如对于设计师道德和使用者道德规范的形成,好的设计管理开发出的产品可以有益地培养人的道德,这样,整个人类产品的合力就能够塑造出全体人类的道德体系,有助于改善人与人的关系,营造和谐社会。

 

又如从伦理角度,设计管理应当让工业产品的策划、设计、制造和使用都照顾到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从人的角度,任何使人违背纲常的产品都是畸形扭曲的,而伦理概念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是可以从近年来工业设计领域绿色、环保、低碳等概念的流行窥探。再如对于工业产品的价值理解,这些年,哲学界特别是科技哲学界激烈地讨论过人类产品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问题。

 

实际上,这并不是2个对立的范畴,价值理性为工具理性提供精神动力,工具理性为价值理性提供物质支撑,片面地强调工具理性会导致人性的扭曲,但也必需知道价值理性无法取代工具理性。对于价值的追求是因为价值引导人们“做什么”和“如何做”,它在人类整体利益的层面规范了每个个体的行为,这当然也是工业设计中的设计管理所必须思考的内容。

 

6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好的设计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产品品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加强合理利用地球资源,通过合理配置资源达到降低能耗、降低材耗,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并树立企业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篇8

关键词:文艺美学理论话语学科逻辑文化现象

1980年全国首届美学会议上胡经之提出“文艺美学”,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山东人学设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多年来,文艺美学己成为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化演进中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话语、一种“认真”的学术建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对文艺美学,应怎样看待和定位,论说甚多,公案末了,但以上三个方面不由让我想起了三个——也许不很恰当的词——绝、怪、玄。

一、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表现为一种理论话语,是一绝。理论是从古典到现代的一种西方正统的学术把握方式。话语则是西方后现代和各非西方文化的学术把握方式对西方正统学术来说,要称得上理论,必须要符合二个条件:有一批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定义是明确的,逻辑是一贯的;这些概念按照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理论是与非理论相区别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而话语则不管言说形式上的严格性,只要有真知灼见,可以是以理论的逻辑的学术的形式,也可以为闲谈的零散的悖论的形式文艺美学在中国虽然是在谈论一种理论,但山于文艺美学的言说,从形式严格性上说有一定问题,但又正因为成问题而造就它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这是“绝’之一,这一点将山后而两节来细说)因此,最好将之看成一种话语当然它不是一种一般的话语,而是一种理论话语。

前面讲了,文艺美学一词由胡经之作为理论概念提出,但其背后是北京大学的整个美学和文艺学的学术倾向,朱光潜认为美学是艺术理论,哲学系美学研究团队,扬辛、叶朗、阎国忠等都认为,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的北京人学的美学丛书以“文艺美学丛书”为名,丛书自1980年代初出现到现在,有近20余种。中国文艺学的重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室,老资格的学术带头人钱中文和杜书瀛,都是文艺美学的支持者和论述者,前者的《文艺美学:文艺科学新的增长点))(2001)后者的《文艺美学原理》(1992)集中地表达了对文艺美学的理论思考中国文艺学的另一重镇北京师范人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室占据了文艺理论的教学主流,以童庆炳为首的理论团队编写的种种文艺理论,认为文学首先是审美意识形态,实际上是把文艺美学作为文艺理论的核心山东人学拿下了文艺美学基地,其学术带头人曾繁仁和谭好哲当然以文艺美学为已任,前者写了《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及其发展》(2001},后者著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交义性与综合性》(2001)文艺美学的光芒不但在上述的中心闪耀,而四射向全国的要津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朝闻主编了“艺术美学丛书”由多家出版社分出了10余种,辽宁大学土向峰主编有《文艺美学辞典》(1987},四川大学王士德有《文艺美学论集》(1985),浙江大学王元骧写了《文艺美学之我见》(2001)……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活跃在文学理论界的一代,改革开放后毕业的新一代学人,如王一川、王岳川、陈炎、土德胜、姚文放等,都是文艺美学话语的参与者和者。文艺美学不但在文学理论圈中热热闹闹,而且向相关领域播散:于是有了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如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1988,皮朝纲《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1986),西方的文艺美学(如冯宪光《西方文艺美学思想》1988],马列的文艺美学(如刘文斌《文艺美学研究》1996,董学文编著《的文艺美学活动》(1995)……以上这些学人为代表的言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关于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著述,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里,仍然没有一对文艺美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界说,也没有使文艺美学在学术的机构化中得到逻辑一致的表述。正如土德胜的论文标题所揭示的:《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2000)这不由得使人感到,在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里,纠缠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这里着重讲两个方面,一是纯学术体系的,即关于文艺美学的学术定位问题,二是学术与决定学术之如此的实践关系,是什么样的实践活动使这一学科缘起,发展、流变。

二、作为学科定位的文艺美学

先看一看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现实状况,日前中国的学术管理体系里,与文艺美学相关的学科定位有三,一是文艺美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下面的文艺学(二级)下面的一个方向(三级)。二是艺术类(一级)下面的艺术学(二级)下而有艺术美学(三级),三是哲学(一级)下面的美学(二级)下面没有文艺(或艺术)美学,只有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二级)从这一现状中,不让人想起一个字:怪。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之怪,首先表现为概念逻辑的困难,其次是学术管理与学术体系的矛盾,然后是学科划分与学术体系整体的冲突

概念逻辑是文艺美学遇到的第一个困难,这一困难有比中国学术史复杂的学术史和文化史的背景文艺美学的两个来源文艺和美学在历史上都不是洁白的首先是文艺和艺术这两个词的绞缠。文艺,本是文学与艺术,文艺并列可以用来指一切艺术。艺术有两种用法,一是狭义,不包括文学,是广义,包括文学,因此就广义而言,文艺就是艺术。文艺理论,就是艺术理论。无论哪一方而讲,文艺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二级学科都是一个概念错误,应该是文学学。文艺学——正如钱中文先生指出——其俄文原文就是文学学,文学学不符合汉语习惯,改成英文常用的“文学理论”就很好,偏偏改成文艺,一字之差,逻辑不通同样在文学学(或文学理论)下而的二级学科应该是文学美学(两个学字汉语上又很别拗)艺术学从学术管理的区分性来说,从文学中区分出来之后,应是一个狭义,是除了文学之外的艺术学,同理,艺术美学,是Ix_别于文学美学的艺术美学当然从学术体系的整一性来说,艺术美学可以也应该是包括文学于其中广义的艺术美学,史有利于学术逻辑和教学逻辑。但把艺术区分为一门文学和其它七门艺术合一的艺术,与学术逻辑较少关系,而是教育和学术现实状况决定的,从教学和研究的机构、规模、人数等因素着眼,文学一块,其它艺术共一块是合理的文学自一块,文学美学也可自成体系从这里返回去看,己经早现了文艺美学话语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人讲文艺美学的人,都是搞文学理论的人虽然文艺美学这一名称让他们在出言写作的不少时候把文学外的其它艺术包含了进来,但实际上山于自己的专业所限,对其它艺术的涉及是不多的,理解也是不深的为什么不就讲文学美学呢?文艺美学这一词汇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巫术式的影响?把文学理论定义成文艺学是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上的第一个概念定义错误,由此而下的文艺美学是一个附属错误,虽然文艺美学一词本身没有错,但在如此一个学术体系下却错了。

二是文艺与美学的关系。美学的定义本就很为复杂,但在西方它基本有三种定义方式,1、美学是关于美的学问,它以审美对象为中心来研究美;2、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的学问,它通过美感来研究美;3、美学是艺术哲学,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研究艺术就是研究美,只有艺术是典型和纯粹的美,其它所谓自然美、社会美等等,作为美是暂时的,不纯的,而且它们的美的基本性质己经包含在艺术中了。美感主要是对艺术之感,审美经验主要体现为艺术经验。研究艺术同时就把握住了美感和其它的美。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按照西方学术对美学的第三种定义,文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也就是美学。中国1980年代以来其学术主流认为美学包括三个方面,审美对象、美感、艺术。文艺美学就等于美学中的艺术部分。这样文艺美学与美学的概念冲突来源于两个学术传统和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划分。从学术传统上讲,文艺学是前苏联关于文学理论的概念,艺术是西方美学的概念,中国现代学术体系把文艺学划在中文,美学放在哲学,文艺学中的文艺美学与美学中的艺术本是一回事,却变成了两个概念。而且文艺学下面的文艺美学,美学下面的艺术,艺术学下而的艺术美学,都是一回事,在中国学术体系中成了三个概念,分属三个不同的二级学科下而的三级学科。这一理论和概念上的混乱不能完全怪学术体系的建立者。美学的发展状况、学术真理与学术管理的矛盾要负点责任。

美学是世界学术体系中最难的学问之一其难首先表现在,世界上每个文化都知道美,但却很难形成关于美的学问。美是至广的,在什么地方都能遇上美的问题,美又是至高的,美总是与宇宙的最高者相连,美的本质一直与哲学的根本问题相关,与宗教的最高实在相关,与人类学的基础相关。而美的学问则意味着要把美按照学术体系的方式将美的问题学科化。美学的困难,就在于美的客观本性与美学的学科化的张力之中虽然美学很难,但美确实处处皆有,人人皆知人的有限智慧使人很难知道美是什么,但人的求知本能又摧使人偏要想去知道什么是美。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看到了这一现象:人虽然讲不好美学,却又一定要去讲美学自1980年代末以来,美学的学科定位就成为一个论题,肖到现在还有这方而的论文在发表这个问题来自两方面,一是美学自身的学术本性,二是学术体系的定位要求就前者来说,美学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总的性质上说,理论上的真、善、美的并列,教育方针上的德、智、体、美并列,意味着美具有最高的总括性;从美学的分布看,哲学系、中文系、新闻系、各类艺术(美术、音乐、建筑、工艺)系、服装、广告等等,都配有美学的专一业课程。而各普通院校,也有美学作为普通选修课从这一方而来说,美学不适于在现代的学科分类体系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这种找不到恰当位置的学科,姑且借现成术语,谓之跨学科但这“跨”不象西方学界的“跨”是学科进展和思维方式变化的结果,现代学术体系发展有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细分,学科越分越细,现代型的专家也越来越专,所专的领域越来越小而细、专、小虽然是必然的、必要的,但带来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从而现代学术的发展又产生了另一个与细、专、小形成张力的另一趋向,就是跨学科,所谓跨学科,就是把好些相关学科中的一些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学科这样现代学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有不断地“细分”,另一方面又是在不断的“综合”。但美学的跨学科却是一个从古延续到今的老题。而对这一个老题,作为一个国家的学术体系,一定要把美学放在一个位置上才好进行学术管理。这样在我国,美学就成了哲学下而的二级学科。只要明白对于很多跨学科的知识体来说,其学科定位在于学术本性与学术管理相互间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关于美学学科定位的讨论基本上只有学术管理的意义。但这种学科管理体系要真正有利于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最好在美学各分散部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服装、广告,等等)之问有一个沟通和协调机构。美学的管理如何真正起到促进美学的发展,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美学成为哲学的二级学科,是学术管理而对一个美学的跨学科性质时的无奈,当然,如何在这种无奈中把工作做得史好一点,还是极需讨论的

文艺美学的产生还来源于中西文化在艺术本质认识上的差异,西方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因此艺术哲学(或艺术理论)本身就是美学,至少就是艺术(文艺)美学,中国传统讲究文以载道,艺以传道,由前苏联学术而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学术都很强调学术的政治性。因此艺术(文艺)理论人于艺术(文艺)美学。与改革开放前的学术体系强调学术的政治性不同,改变开放后的学术转型更强调学术的科学性如果说,在中国语境中,文艺(学)理论可以包含很强的政治性,那么,文艺美学则突出了文艺自身的性质因此,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崛起,是与中国文化的学术转型密不可分的

三、作为文化现象的文艺美学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政治统帅一切,改革开放首先就是突破政治统帅一切,什么是最少政治性而又最有正当性的思想呢?美学,因此,1980年代兴起的美学热,文化原因大于学术原因。文艺美学就是这场巨大的美学热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什么不是艺术美学而是文艺美学呢?在中国学术界里,各个艺术领域都偏重于创作,文学由于以文字为媒介,本就多观念的成分,文学领域从来是创作与理论并重的,艺术界多创作者而文学界多理论家,正好文艺理论被命名为文艺学,美学具有广博性,文学理论用文艺学来命名,正好暗合于文学理论的通向美学,于是文艺美学的大旗树了起来。虽然正如第一节所列,摇旗呐喊的都是搞文学理论的文艺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话语虽然有着明显的术语混乱,但其传达的理论信息和文化信息是十分明晰的文艺美学虽以学科的而日出现,却有着文化的象征意义而且就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它也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文艺美学虽然山搞文学理论的人提出,跨越了学科边界,但正是这一跨越,使从文学理论发动的转型,带动了整个艺术领域的观念转型,而且影响了整个文化的观念转型因此,文艺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充满了历史的玄机可以称得上一个“玄”字。

文艺美学在文化转型中产生,无论从学术的严格性上有着怎样的概念含混,但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却恰好最有利于文学理论自身的学科转型,与政治意识形态关联最密切的文艺理论,要摆脱与自己的学术本性无本质关联的政治性,回归自已的学科本性,文艺美学的提出,确实名正言顺,文学的本性就是它的审美特征让文学理论从政治学回到美学正是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学科转型的主要轨迹,2001年教育部成立了两个文艺学重点基地,作为全国文艺学学科的带头单位,一是北京师范人学,一是山东人学,前者的文艺学理论,认为文艺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后者名称就是文艺美学从1980至两个基地的建立,可以说,文学理论的学科转型在根本观念上己经完成。正因为在基本层面上的观念转型业己完成,在新基础上的学理建构才显得重要起来文艺美学不但作为一个学科在现代学术体系的学科建设中暴:露出了自己在学理上和概念上的矛盾性,而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文化转型的潮去潮来中也越来越早现出自已在学理上和文化上悖论性先讲后一方而文艺美学的出现和成潮在于它突出了文学理论的本质,从文艺美学出发,使文学理论走上了自已的正路,山于文学在中国文化里从先秦以来和从现代性以来都是最重要和最中心的学问之一,文学的回归正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整个文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影响,文艺美学也因这一功劳而声名人振但中国文化转型的进程在世界经济科技文化转型的人背景中日新月异,电子传媒,文化工业,人众文化成了社会文化舞台上新的文化明星文学理论告别政治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已的政治高位,电子时代又使文学使去了印刷时代所具有的美学高位文艺美学使文学理论回归本位在文化转型的初期具有文化的先锋作用,但当文化转型在电子传媒和人众文化的进一步飞跃中,文学理论回归到文艺美学反而失去了自已的文化先锋功能文艺美学所突出的审美特性虽然是文艺的本质性的东西,但不是文学理论的全部审美突出了文学的本位,但文学又不是只有一个本位,文学是与整个社会/文化/历史相关联的,因此,文学不是只能从审美方而进行研究,还可以从其它相关方而,如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等,进行研究但文艺美学这个名称不利于这种跨越本位的多学科研究,而文艺美学曾有的文化先锋性又使其想继续扮演文化先锋,于是文艺美学的宣传者纷纷要把文艺美学变成具有文化先锋性的学科。胡经之(1989),钱中文(2001)、曾繁仁(2001),谭好哲(2001)等,都要求文艺美学而对实践,面向文化的多向性,实现交叉性和综合性。这样的言说,从文艺美学在学术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和学理逻辑来说,很是勉强,但从文艺美学曾有的文化先锋功能来说,又一以贯之,非常逻辑.而且体现了文艺美学言说者对时代的洞察和对现实的敏锐,也符合中国文化自古以来文学理论就F有的人文关怀。文艺美学从其产生起,就有二重功能,一是学科转型,一是文化先锋,因此,它既是一种学科建设,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前者必须要逻辑严格方能最后完成,后者往往因为含混而获,得现实的成功。从逻辑上说,文艺(文学)美学是文学理论的本位,文学社会学、文学批评、又学心理学、大众文学、文学政治学……才是文学理论与其它领域的关联。一定要求文艺美学与其它领域关联,那么,它是坚决不与其它领域关联而升腾到审美的纯度,而以一种更高的境界与之关联,而不是直接的、感性的、具体地与之关联。一旦文艺美学要直接地具体地与其它领域关联,它都会变成不是文艺美学,不管它用不用文艺美学这一商标。再从文化现象的角度来看学科动向,中国文艺学有三个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两个同时拥有重点基地的重点学科点,一方面标举“美学(审美)”商标,受学科逻辑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文化逻辑的推动,编织着新说。而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则在文化先锋这一逻辑的推动下决定告别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研究,其学术带头人金元浦说:“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与文学研究则发生了‘文化的转向’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文学发生的由中心到边缘的‘三级抛离’——走向审美、走向文本、走向内在规律的总体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与文艺研究正在迅速地走向社会、走向历史、走向文化。”[1]也就是,走向读图时代,走向人众文化,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20世纪80年代‘回到文学自身’的趋势相反,文学的文化研究是‘走出文学自身’探索。”[2]从文化先锋的逻辑看,就可以理解今天的“文化研究”与过去的“文艺美学”一脉相承,也可以文艺美学论者要超越自己的概念内涵去而向社会、历史、文化的内在动机。

一方面,文艺美学是一个学科,应该在现代学术体系中有自己的学科逻辑,另方面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应该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作用现实,而向文化。文艺美学如何从这两个一直相互纠缠的方而摆脱出来,既完成学科的建设,又找到自己作用现实和面向文化的恰当方式,困难尚多,道路还长。但是只有当这两方而都得到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定位,有关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才会清晰起来。

--------------------------------------------------------------------------------

篇9

关键词:Coat Armchair;设计管理;设计项目管理

1 设计项目管理

从本质上讲,对一个具体设计项目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设计运作中的程序管理。设计程序是指一个设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中所包含的各阶段的工作步骤。由于设计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很广,其复杂程度相差也很大,因而其进行的设计程序也会有所不同。但无论是何种产品或形式,其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在设计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受到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及市场经济等一些共同因素的影响,因而表现在设计过程中必然包含着同一性。一些设计师在总结过去设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归纳出了一些相对一致的设计程序模式。[1]本文中的扶手椅设计案例采用的即是其中一种:线性模式。线性模式包含了开始准备、进入发展、评价与实施、市场反馈四个阶段。

2 Coat扶手椅设计案例分析

(1)开始准备阶段。开始准备阶段主要是对企业资源的筹集。MOROSO是意大利国际知名家具品牌,也是世界顶级家具品质的代表。艺术、舒适、品质、环保是MOROSO家具永恒的设计理念。MOROSO家具凝结了现代设计师们的无数奇异构思与灵感,讲究线条简洁、风格简约,色彩流行,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由于摈弃了镶金镀银的传统家具装饰手段,让人们总是感觉它们与“奢华”不沾边,但由于凝聚了大批先锋派设计师毕生的心血,其潜在的艺术与收藏价值所带来的高价格定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因此又被人称为“不动声色的奢华”或“第二眼的奢华”。MOROSO对其家具产品的品质设计和环保生产过程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公司从终端用户的需要出发,在考虑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对客厅家具要求的同时,充分重视产品质量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坚持采用清洁的非污染生产工艺和天然或再生材料组织产品生产。由Chung提出的三级层次的管理理念指出,公司形象计划、公司设计战略、公司色彩计划和公司产品形象对于设计项目管理的影响至关重大。在Coat扶手椅的设计准备阶段,MOROSO公司的品牌理念已经为这个项目定下了基本的设计基调。该设计项目的管理者是德国的青年设计师Sebastian Herkner。“我对于不同颜色和材料的结合非常感兴趣,并且十分关注细节。我总是遵循合作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理念来开展项目。例如我为MOROSO公司设计的Coat扶手椅就与其品牌形象十分吻合……每一次合作都不尽相同,最重要的是将个人愿景与公司的品牌形象有机结合。”[2]

(2)进入发展阶段。设计师Sebastian Herkner表示项目最初的出发点来自印刷业。“我们想做一个十分轻便,没有椅腿,能够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扶手椅。”在轻便、容易搬动的基础上,同时要保证抓地牢靠;没有支腿的设计减少了担心地板磨坏的烦恼。这些基于用户需求的设计初衷,与MOROSO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完全符合的。在此概念上,他还研究了MOROSO公司一些经典的扶手椅设计,以便使得作品从外部形态上也能够遵循MOROSO公司产品的连贯性。外部线条只是产品概念的一小部分,发展阶段应该考虑的产品属性还有很多。没有严谨的结构尺寸,概念就永远只是停留在纸上的概念。虽然在草图上标注了产品的大概比例尺寸,但是最终制定的尺寸还是要参照人机学分析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材料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MOROSO公司从无数的布料中选取了不同种类和颜色、形状各异的布料,充分满足了设计项目的各项需求。Sebastian Herkner认为既要遵循公司的一贯风格,同时也要产生新的变化。“我对于不同材质与颜色的结合十分感兴趣,正如你所看到的,设计上的喷印既有观赏性,也具有功能性。我们填充进去的透明的硅树脂和编织布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淋湿的效果。内饰非常轻巧、柔软,环绕在椅子周围并且可以随意挪走,让它看起来就像盖了一条毯子,这就是我们给其起名叫‘Coat’的原因。”至此发展阶段已经基本结束,虽然还有一些细节并没有最终确定,这些都会在下一个阶段的过程中慢慢完善。

(3)评价与实施阶段。1)模型制作。根据发展阶段制定的基本外形轮廓及比例尺寸,按照等比例缩放制作出第一个原型草模;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绘制出改进后的产品效果图;然后根据改进方案,制作等比例模型。在这个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不得不考虑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例如在效果图中的MOROSO的LOGO的放置问题,作为批量生产的产品,在任何细节的地方都是有严格的控制的。LOGO的颜色与布料的背景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这能够增加MOROSO产品的识别性,无疑也是对其产品的一种营销手段。细节定好后采用丝网印刷制作出第一个纸质样本,由于产品是用布料喷制的,最后还需在布料的基础上观察其效果。在原型制作与测试的阶段,设计项目管理者必须协调好各个部门。并非所有方面设计师都能掌握,因此收到各个部门的反馈信息后对信息的处理以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设计最初的概念可能来的容易,然而将概念从纸上搬回现实却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遇到难题应该寻找专业人士解决,从大局上把握整体设计才是管理者的主要任务。2)生产环节。原型制作完成并结束测试,就可以进入生产环节。由于原型的完成,形态、结构相关的大部分任务已经完成,在生产环节,项目管理者可以提供更多的色彩搭配方案,来丰富现有设计。值得注意的是,MOROSO公司的产品一贯以色彩丰富亮丽而著称,这款产品最终在生产环节也不例外,改变了设计概念图上的灰白色调,增加了新的色彩元素,给这款设计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3 总结

设计项目管理作为设计管理中的重要一部分,以项目开发为出发点,合理规划企业机构和活动,创造出符合企业理念的产品;从这些具体的设计项目中,最终营造出企业的整体形象。总的来说,设计项目管理就是根据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与开发的管理活动,积极有效地运用创造性思维,把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转换到新产品中,以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影响和改善人们的生活,同时为企业获得效益的过程。

在设计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者需要从大局上把握项目走向,使其符合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和企业形象。管理的重点是根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计划进行过程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协调项目内各个部门是管理者需要应对的一项复杂的工作,只有充分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才能保证项目高效、良好的发展。

所有的设计概念在开始阶段都很简单,在项目深入的过程中问题会接踵而至,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而又不失设计概念的本质是一个好的项目管理者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篇10

【摘 要】信息构建作为一种新的信息管理理论,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图书馆中,也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对数据库与知识资源的整合利用,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信息构建理论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信息构建;数字图书馆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对数字图书馆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将“数字图书馆”理解为“以数字形式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图书馆”;而另一个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个信息服务机构,该机构应该包括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所有类型的图书馆资料。基于这种理解,对“数字图书馆”的一个宽泛的描述是:“数字图书馆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这一形式满足了分布式面向对象的信息检索需要。”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数据信息系统,将分散于各种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储存,以网络化形式相联结,提供给分散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使用,实现资源共享。

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五大主要特点:

(1)、信息资源数字化;

(2)、信息传递网络化;

(3)、信息利用共享化;

(4)、信息提供知识化;

(5)、信息实体虚拟化。

三、信息构建的概念及特点

1.信息构建的概念。信息构建最先由建筑师提出,并经过图书情报界的传播才得到全球的重视。信息构建领域非常重视信息组织、信息技术、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信息检索和知识管理的研究,这几方面无不是对原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客体的延伸和扩展。国外目前较为公认的IA定义是由L.Rosenfeld和P.Morville提出的:信息构建是一门组织信息和界面的艺术和科学,涉及组织系统、标识系统、导航系统和检索系统的设计,目的是帮助人们在网络和Web环境中更成功地发现和管理信息,有效地解决用户的信息需求。国内的周晓英教授将信息构建定义为“组织信息和设计信息环境、信息空间或信息体系结构,以满足需求者的信息需求的一种艺术和科学。”自2002年周晓英教授将IA译为信息构建后,国内对信息构建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IA概念、IA特点、信息建筑师等相关概念的探讨上。不少学者认为,IA活动的主体是信息建筑师,客体是数据、信息、内容、结构和系统,服务对象是用户。

2.信息构建的特点。(1)突出以人为本。信息构建强调如何令信息可理解,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信息需求都在发生变化。而lA关注这些变化,关注人的要求,无论是针对信息空间环境的结构化设计,还是针对信息内容的设计,IA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便于用户获取、接受和使用信息。(2)注重信息表达。信息表达是信息构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决定信息集合能够被用户理解的关键因素。这样才能找到各种的全新组织模式,并且激发出新的思想和理解力。信息构建强调对信息本身的重视,正如信息构建的创始人沃尔曼将信息构建的实施者称为信息建筑师(informationarchitects)一样,他认为,“信息建筑师是一个把信息的内在模式加以组织,使复杂的事情变得清晰的人,他们构建信息的结构或信息地图,让别人找到通往知识的途径。”

3.信息构建的目的。信息构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在可操作层面上,lA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化复杂为明晰,即通过提供访问路径,使信息可访问;二是使信息可理解,也就是用户的知识结构与信息内容之间的匹配。

四、信息构建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

随着信息构建不断发展,知识构建的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知识构建(Knowledge Architecture,KA)是信息构建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广泛兴起以后出现概念。一般而言,知识构建是基于IA基础之上的信息构建形式,它具有知识组织、知识导航、知识标识和知识检索的功能,是使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的工作理念、工作过程和工作方法。要将信息构建与知识构建相关联,就必须提及信息资源的开发链,即从“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创新”的发展过程,从信息资源开发链来看,KA提供的是信息资源开发链较高端的部分。

数字图书馆的目标是在对各种文献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对知识的管理。而在知识管理的全过程中构建本体论,可以实现对知识本身的揭示,实现数字图书馆对信息资源高层次的管理。在网络环境下借助相应的基于的本体论服务工具,可以使这一构建过程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这种本体论方法与集中的数据库技术有显著的不同,它捕捉的是分布的而不是集中的知识,知识可以直接在它的初始位置被查找(如HTML网页),而不是被分别到相应的数据库中才能查找。这种方法允许对知识进行推断,知识虽然没有明确表达出来,但却可以根据一般性的知识进行推导。

在分布式的网络环境下,需要管理的知识资源分布在网页中,可以在网页中添加本体论的标识语句,如在HTML中对被描述的信息客体添加本体论的onto语句。在标准的Web浏览器如Netscape或Explorer中,onto语句的添加并不影响HTML文件的视觉效果,这样做只是使得主题事物知识的智能Web查找可视化。同时,这可以直接使用(再利用)语句体中的文本知识,避免了知识标注者重复表示相同的信息。

使用者在标注和查询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本体论标识语句,本体论元数据表示的是概念的等级关系,这种等级关系至少容易满足用户的两种需求:(1)浏览某一类的周围类目,以便寻找最合适的形成某一提问的类;(2)浏览全部等级,以便快捷地完成由一个等级向另一个等级的导航。

在网络环境下可以使用基于本体论的服务Ontobroker,它由三个部分组成:网络爬虫(Ontobroker)、推理引擎及查询界面。首先,Ontocrawler通过标识的网页进行查找并收集标注的知识片断。其次,将知识片断转化为以Ontocrawler所使用的表述语言规范成的事实。不论是推理引擎还是查询用户都不需要了解因特网上事实表述的句法,只有标注者必须使用标注语言。推理引擎收到用户的提问后,利用两个信息源来推导答案,即主题事物的本体论和Ontocrawler中的事实。推理引擎的基本推理机制类似于知识库中的智能推导系统。

由于信息资源组织在数字图书馆中的重要作用,开发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工具已成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一个重点。本体论的构建弥补了现有手段描述信息客体功能上的不足,它既从宏观上为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提供了指导思想,也从微观上构成了描述信息客体的标准和技术。

参考文献

[1]鞠延玲.近五年我国信息构建研究述略[J].图书馆学刊.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