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实验社会心理学;两种取向;新进展
1.实验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创始人冯特提出了两种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学的取向或者说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科学的取向或者说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实验社会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实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现象不作玄学思辨或空洞理论的探讨,而是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结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实验社会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在内的一切客观方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系统观察、比较文化的研究、档案研究、测量法、统计法(包括相关法)、模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每一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
2.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2.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持实证主义观点的人认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抽样调查收集各种经验数据。他们认为,唯有采取实证的方法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唯有可被这种方法接近的现象才是科学的兴趣所在,才能被纳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实证主义直接衍化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主张数据及其收集过程应剔除偏见)、行为主义(主张只着眼于外显行为,坚决排斥直觉主义、心灵主义以及现象学)和操作主义(主张社会心理学使用的概念,其意义不能来自经验过程之外)。
2.2实验主义
自20世纪20年“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那本全面介绍实验成果并系统阐述其个体主义立场的《社会心理学》发表,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也叫“科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首次将社会变量系统引入实验室中以后,以实验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受实证主义影响,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上极力向一些精密学科靠拢,重定量而轻定性研究,力图在控制得十分严格的实验室中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来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致实验法,尤其是实验室实验基本成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寻求答案问题的唯一方法。肖(M.Shaw)和康斯坦佐(P.R.Constanzo)断言,只有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室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才是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2.3个体主义
在有关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批判性著述中,这一学科的个体主义倾向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伊恩.帕克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中,将“社会心理学中无处不见的基本概念——个体主义”视为与旧范式有关的五大观点之一;A.佩皮在总结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教训时更是明确地写道:“纵观构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历史的纯理论和实际研究领域,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有影响的重要学派及运动都将个人视为研究中心。与此相对的是,那些以群体或集群现象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即应用相互依赖或其他关系概念的理论研究),对该领域的影响则远没有那么深远。”F.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中认为:“社会心理学不应该被当作与个体心理学截然不同的学科,它是个体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所研究的是与个体的由其他同伴组成的环境相关联的个体行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的科学,这种行为特指个体刺激别的个体时的行为或对于别的个体的行为的反应;社会心理学也描述个体的意识,这种意识特指对于社会事物与社会反应的意识。简言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3.1生态学的研究趋向日益浓厚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既是当前心理学的一种改造运动,又是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心理学方法论。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如采用准实验设计、无觉察技术等。
生态学取向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在心理学的社会行为领域中出现。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布伦斯维克,分别注意到当时的心理学研究不注意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和心理过程,力主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心理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开创了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这种研究取向不但在社会心理学中继续发展,拓展其在这个领域中的影响范围,而且逐渐向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扩张。20世纪90年代,生态学取向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属于该研究模式下的各种专题不断出现。
3.2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
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到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体现在:第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的深入。本土心理学的兴起是对作为主流心理学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反叛与分化,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心理学追求普适性而忽略文化因素的不足,建立在美国文化下的社会心理学并不能解释在所有其他文化下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原因。第二,跨文化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心理学者的文化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就文化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更为敏感。跨文化研究者借鉴了“主位与客位”的方法学,把在所有文化中对行为都起作用的普遍的原理称为客位;而把在文化上受限制的原理称为主位。跨文化研究的深入,避免了传统社会心理学将欧美文化强加给其他文化,促使研究者以更加丰富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现象,促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3.3研究方法也日益科学化和多元化
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现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问卷法,还有个人生活史法、档案材料分析法、话语分析法,等等。每一种研究方法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强调是以牺牲另一种研究方法为代价的。因此,对每一种研究方法都应抱着宽容的态度,在多元化观念的指导下,实验社会心理学日益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和多元化,用各种方法的组合去弥补使用某一种方法所带来的局限。
3.4充实传统课题研究内涵,增加了新的研究课题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社会心理学对于传统的研究课题并不回避或否弃,而是从新的角度进一步充实、扩展和深化。如对社会时尚、社会态度、社会认知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仅仅拘泥于传统的课题框架,已不能适应或包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和理论认识的创新发展,为此,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增加了新的课题。诸如:社会潜能、社会欲望、民族潜意识等。
【参考文献】
[1]方文.社会心理学百年进程[J].社会科学战线,1997,(2):240-249.
[2]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沈杰.社会心理学中两种研究取向的历史作用及其综合趋势[J].社会科学辑刊,1996,(3):25-30.
篇2
关键词: 排球;高校;社会心理学;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69-02
0引言
高校体育运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群体进行体育运动的状况。大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带有很强的社会目的的,是根据社会和自身的需要来选择运动项目的。现今的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不仅仅是来满足锻炼身体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大学群体中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排球运动要在高校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符合大学生们的心理需要。排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就会受到社会心理学因素如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影响、群体心理、应付方式和归因、文化变迁和人格心理等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与现今流行时髦的运动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对排球的普及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分别对陕西省1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取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30份,回收318份,回收率为92%。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文献检索,以及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图书资料,进行逻辑分析与归纳。
1.2.2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编制心理问卷,对问卷进行重测信度检验,两次测验间距为12天,随机抽取40名进行重测,相关系数为0.78,一致性较好。
1.2.3 访谈法对所调查的部分对象随机抽取,对所研究的内容以开放式的问题进行访谈, 同时对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法将调查的所有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和分析
2.1 参与排球运动的社会动机的比较分析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及其表现出来的效果各不相同,而产生这些差异的最直接,最基本的一个因素就是动机。所谓社会动机就是这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每个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及活动方向都是有一定得社会动机所驱使的,它是社会影响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心理中介。
用阿特金森的“期待―价值”理论分析: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的行为倾向是动机强度、对行为目标的主观期待概率(Ps)以及诱因价值等的函数Ta=Ts-Taf=(Ms-Maf)Ps(1-Ps)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当任务难度中等,即Ps=0.5时,Ps(1-Ps)的值最大,那么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的合成动机(Ta)是最强烈的。而当任务难度很高或很低,即Ps值趋向1或趋向0时,则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的合成动机(Ta)强度最低。
根据图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排球项目的Ps值最低,只有0.15,网球项目的Ps值最高,为0.55,篮球和羽毛球的Ps值分别为0.45和0.48。这说明,第一: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高校大学生为了追求成功的体验更趋向于篮球,羽毛球,网球等成功概率的主观估计比较适中的运动项目;第二:大学生在进行运动时选择排球项目的社会动机强度较低。相对于进行篮球、羽毛球和网球的社会动机比较强,导致了在高校体育活动中进行排球运动的人数较少,影响了排球运动的发展。
2.2 参与排球运动的社会态度的比较分析社会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是一种综合性心理过程,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部分组成[2]。采用五分心理量表,对人们参与四种球类运动的态度进行调查。了解四种球类项目在社会态度上的得分是否存在差异,对四种球类项目在社会态度上的得分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态度的社会认知指标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网球、羽毛球和篮球得分分别为3.45、3.69、3.57分,排球只有2.07分,与三项运动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主要是在选择体育运动时,对排球运动的评价和判断上认为这一项目对自己没有意义或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选择参与其他球类项目则有一定的意义或能较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对运动项目的社会情感则决定喜欢还是不喜欢、接近还是疏远的社会态度,从四项运动的比较中也明显看出人们对选择排球运动所持为不喜欢或疏远的态度。在对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行为的比较中,网球、羽毛球和篮球三项的得分为3.24、3.65和3.86,排球却只有0.69分,差异非常显著。充分说明大学生社会行为反应的倾向直接指向于现今流行时髦的运动项目,对待排球的社会态度是消极或抵抗的态度。
2.3 社会影响和群体心理对排球运动的影响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从参与人数比例上能比较清楚地反映出某一项目的社会影响和群体心理状况。如果只能从四种球类项目中选择一种项目作为自己的运动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各种球类项目的选择人数比例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8%的大学生选择排球作为自己的主要运动方式,而选择网球、羽毛球和篮球三项运动的比例分别为28%、34%和30%。远远高于排球项目。从中说明现今排球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很低。分析其原因为:其一是社会群体中参加排球运动的人数很少,远没有羽毛球,篮球和网球的运动人群多,导致很多人放弃了选择排球这运动,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人们很自然的选择流行时髦的体育项目,而疏远排球项目;其二高校偏轻于对群众排球的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排球运动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其三是高校排球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严重滞后,在校园中没有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没有对排球运动的魅力进行深挖掘和拓展;没有在学生中形成明星效应等。
2.4 社会归因对排球运动的影响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者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人们对行为的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大学生群体选择体育项目所表现出来的群体心理中的内部归因就是说这个群体的能力和努力能进行此项目,并得到成就感;外部归因就是指所选择的项目本身的难度。通过问卷调查人们参与四种球类项目归因上的方式选择比例,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内部归因上,排球最低,为18%,说明个人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能进行排球运动;篮球最大,为75%,是人们认为在能力范围内最容易进行的运动项目。其次是网球和羽毛球,分别为62%和68%。而在体内部归因的比较中,排球外部归因的比例是最高,为82%,说明排球运动的难度是四个比较项目中最大的,篮球运动的难度最小,为25%。从比较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进行排球运动的归因倾向于外部归因,归因于任务的难度和运气。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的特点导致人们在归因是很容易归因为外部因素,从而忽视了内部归因,忽视了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这种归因并不利于个人去努力学习,从而制约了排球在高校的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①大学生群体参与排球运动的动机强度远远低于网球、羽毛球和篮球等项目,为了从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就感,更容易选择难度较小的运动项目。②在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态度的认知指标网球、羽毛球和篮球得分分别为3.45、3.69、3.57分,排球只有2.07分,与三项运动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只有8%的学生选择排球作为自己的主要运动方式,而选择网球、羽毛球和篮球三项运动的比例分别为28%、34%和30%。远远高于排球项目。说明现今排球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很低。④大学生对排球学习的归因倾向于外部归因,归因为排球运动难度太大,这种归因不利于社会群体通过努力在排球项目中获得成就感。
3.2 建议高校应加大对排球运动的宣传,积极营造浓厚的排球氛围,改变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动机和社会态度,提高排球在高校体育运动中的影响力,在参与排球运动上找到正确的归因方式。
参考文献:
[1]邓光庆,刘驰聘.影响我国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2).
[2]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53-154.
[3]唐家强.推动排球运动发展的真正动力分析[J].职业圈,2007,(18).
篇3
论文关键词:心理学;体育;社会心理;路径;态势
论文摘要: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出发,运用文献资料、个案分析、调查访谈等方法,以归纳和演绎为思维工具,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发展历程做一系统的分析。通过描述学科的发展脉络,提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历史起点,呈现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特点。分析了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现状,认为在我国该学科发展落后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处于迟滞阶段并指明了原因;同时探讨了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学科概念,尝试性构建学科研究内容的结构体系。
体育社会心理学—做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为认识体育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视角。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它能够拓展体育科学的研究范畴和角度,深化和丰富已有的研究成果,探索体育中的科学规律,进一步推动体育科学中的理论研究,充实运动心理学学科体系。在实践中为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体育中人的行为、社会问题等提供了方法和依据;对促进体育、人和社会三者的良性协调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更好的来利用体育来推动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体育社会心理学在运动心理学科体系中仍然处于边缘的位置,发展落后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在我国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1、国际上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在社会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最初的一个实验研究就是和体育紧密相连,lam年美国的特里普立特(Tripplet)进行了有无其他竞争对手的存在对个体竞赛成绩(即社会促进或说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影响的研究,这是一个典型的体育领域中社会心理学方向的实验研究。这一研究被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 . W . Allport)认为是社会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他认为只有实验程序被引人有关人类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研究才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正式出现。这一研究也早已经被公认为运动心理学的发端,同样更有理由认为是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源起。
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运动心理学在缓慢的发展着,对于体育中社会心理方向的研究更是很少。随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心理学开始发展繁荣,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也日渐深人。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体育社会心理学正式展开研究,当时主要是探讨运动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心理效应。1968年,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运动心理学会议上,正式提出要研究“运动、观众、和选手行动的交互作用”,此时标志着体育中有关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从2D世纪70年代至今该领域的研究有了快速发展,并趋向独立。下面是国际上体育社会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主要文献的基本情况:
从上面的列表中可以看出国际上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团体的研究,包括运动团体、观众团体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团体、领导行为的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化包括体育与个性发展、人格发展等;一些普遍性的社会行为:攻击、竞争与合作,社会促进等;社会认知:包括动机、归因等。
2、当前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发展态势
2.1目前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我国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是伴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由于运动心理学有直接为竞技体育运动实践服务的优势,使得其中社会心理学方向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我国体育领域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起步阶段,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文献,见表2:
这些研究文献多数介绍了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其中在2002年由张力为、任未多主编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一书介绍了我国的研究成果,这些文献的产生是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2.2近年来有关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文献分析 虽然有了以上一些重要研究文献出现,然而有关的社会心理方面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却仍然不多,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一些学科发展基本问题的研究也非常匾乏。笔者查阅了1998一2003年期间7种体育学术期刊(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中有关社会心理方面研究的学术论文,其文献数量情况如表3:
由上表中可以看出,1998一2003年的6年时间里7种刊物中有关社会心理的研究文献数量总计76篇。前4年中文献数量很少,但从2002年开始,体育社会心理学相关文献数量有明显大幅度的增加。
从发表文献的研究数量分布来看,总数76篇中有24篇是针对体育与不同群体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方向的研究;关于不同群体参与体育动机与兴趣方面的有20篇;有10篇是关于个体与心理发展方面的研究;有关运动人格与个性的9篇,其余的13篇分别是关于体育中攻击行为、主场效应、领导方式、归因方面的研究。颜军在“1990一2001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一文中统计得出:10年间运动心理学论文中有82篇是与体育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占运动心理学论文总数7.7%。由此看出目前我国的体育论文中涉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所占比例很小,而且多标为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体育与群体心理健康,体育与心理发展,体育动机与兴趣几方面。缺少对体育团队的研究,包括团队的结构模式与凝聚力、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团体的社会心理效应等;同时对于社会归因、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社会态度也少见;对于体育领域中球迷骚乱、偶像崇拜集群行为、赌博、兴奋剂、贿赂等失范行为的研究十分不足;体育与社会心理的交互作用过程,体育与社会的价值观念、民族心理等方面研究几乎没有。
从论文的质量上看,种类上表现为调查描述性研究较多,实验性研究几乎没有,重复研究较多;基础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不足,总体表现为与当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展结合的不紧密,对国外的前沿研究把握不足,研究整体上处于低水平阶段,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仍然是处于迟滞状态。但是已有的研究和当前体育发展形势无形中为其发展打下了基础,推动着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人。
3、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概念、研究内容结构体系
3.1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界定一门学科的概念涉及到学科是否有独立存在的权利和意义,同时还要界定它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领域,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边界关系,这些学科的基本问题是学科发展的根基,决定了学科发展的前景。
国内目前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有如下两种理解,第一种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运动团体中成员在交往、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以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相关系。在这个概念中指出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团体中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以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并没有指出学科的性质。第二种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体育活动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交互作用的科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这个概念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研究对象增加了一个方面:即团体与团体之间相互作用,并给出了学科所隶属的科学范畴。从两个已有概念中我们看出双方都忽略了体育中关于人与社会之间互动作用的研究,如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体育中的人与社会文化、社会观念、宗教信仰、体育中人的风俗习惯、时尚流行、偶像崇拜、这些内容同样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但是在以上两个概念的表述中没有包括进去,所以已有的学科概念的内涵不足以说明体育社会心理学全部的研究对象。
根据以上对体育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分析我们进行了如下的界定:体育社会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与体育中的人与社会(包括社会成员、群体、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心理现象和行为;它是把人、体育、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心理学联结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3.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的结构体系 依据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概念的界定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取向,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体系做了如下的构建。
体育中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主要是人际关系的研究,例如体育中的人际关系特点、人际关系模式、竞争与合作的心理研究、个体的社会归因、人的社会性动机和需要等,这类研究是这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起点。
体育中群体内部、群体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这是目前体育社会心理学最关注的一个研究内容,包括了和体育相关的各类群体的研究,运动群体、观众群体等。研究它们的群体构成模式、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道德规范、群体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如社会助长、从众、集群行为和失范行为等。
体育中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作用过程研究:这个方面是研究中比较重要但是却被忽略的一个内容,它包括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研究,这里面包含了体育与人的自我概念、心理发展;体育与人的社会态度;体育与宗教信仰、体育与社会价值观、体育与民族心理、体育与人的社会认知等.
以上是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结构体系的基本划分和概括,三方面的研究取向并不是相互孤立,而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一个方向的研究往往会影响到其他的研究态势,不同的研究内容之间有着复杂的内部关联。
3.3我国体育杜会心理学发展形成目前迟缓态势的原因 1)我国学术研究者没有关注这一新兴学科,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识不足。这同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社会心理学在我国尚没有取得学术主流地位。2)高素质研究人员的匾乏,最具研究实力的专业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很少主动介人体育领域中的研究,而专门的体育工作者又缺乏必备的深厚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和科研方法,造成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不足。3)已有的研究结合实际的基本论述较多,缺少深入的基本理论研究,影响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还没有经历学术争鸣和探讨从而达成学术共识,已有研究内容和范围狭窄。4)研究方法单一,缺少科学的实验工具和方法的使用,文献综述、经验概括较多,对比研究、严谨的调查研究、实验性研究不足,致使研究上很少有新的突破。
3.4体育社会心理学形成独立学科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 体育社会心理学科的出现是有三个原因决定:社会中体育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关母系学科的发展,研究人员的关注视角。据此,得出该学科的所需要的独立条件,外部条件:社会发展对解释和解决体育领域中新现象、新问题的学术渴求增加,从而加大投人来推动;与体育社会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的充分发展,社会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等;研究的队伍增强、研究内容的充分深人、研究方法、工具的专门化等;相关的社会制度来支持并得到应有的学术关怀。内部条件:学科自身发展的基本理论进一步拓展;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新问题增多致使研究的内容广泛而深人,并有一定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形成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群体活动;研究方法的完善和专门化。
篇4
关键词:成人教育 自我认知 社会偏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终生学习思潮逐渐深入人心,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随着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人学生数量日渐增多,在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的大环境中,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有蔓延与增长之势,严重影响了成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危及到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甚至成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迫切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成人学生心理问题溯源
探究成人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不难发现,影响成人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很多,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成因。但就具体而言,主要有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三大因素。
1.自我认知的偏离
根据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可以得知,人们对他们的能力水平和态度做出正确的准确评估需基于两点。其一,在缺乏直接的自然标准时,人们通过与他人比较进行自我评价;其二,人们应将自己与相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然而成人学生的自卑感源于同普通高校学生的比较,甚至是普通重点高校的学生比较,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寻求的比较对象就是错误的,同时社会比较理论的比较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准确的自我评价,更是获得自我强化、自我进步的一种途径。因此成人学生在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比较的目的应该是认清自己缺点,吸取别人的优点,而不是自卑、消极的逃避。
2.学校关怀的缺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很多普通高校把成人教育学院仅仅当着一种创收的手段,忽视了对成人学生的细心呵护。缺少了学校的人文关怀,成人学生就像没爹没的孩子,成人学生至进学校后,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学管理等一切由成人教育学院负责,学校几乎不予过问。由此可以看出:在成人学生与全日制统招学生之间,学校给予学生的关怀存在极大反差,这种差距体现出的是教育的不公平、学生的不平等。学校关怀的缺失让成人学生难以找到归属感,在一个缺乏温暖的集体中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便产生了。
3.社会偏见的误导
偏见是对一个群体或个人的一种评价,它包括对圈外群体的负面态度和对圈内群体过于积极的正面态度。同时,偏见具有广泛的破坏力,如:人们对一个人所属群体的偏见会影响他们对这个人的评价。在社会的大家庭中,许多人认为成人教育是不正规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是汇集为拿文凭的在职人员、学习成绩较差的落榜生的场所,于是在社会中时常听到对成人教育的质疑声和披露声,一系列关于成人教育替代论、消亡论的陈词滥调甚至在学术文章中也经常可见。社会的偏见导致的不仅是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对成人学生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伤害。诚然,成人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成绩要差,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但是绝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全面否定成人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成人学生中也有相当多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具有个性特长的有上进心的学生。
二、成人学生心理问题解码
1.学生正确认识,重塑自信心态
围绕培养学生自身的信心,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自我定位,树立学习专业的信心。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审视自己,了解其优劣势,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从而依据“克己之短,扬己之长”的原则学自己喜欢的课程,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这样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优势,保持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其二,自我表扬,树立实现价值的信心。人自身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因此要想获得成功,只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审视自我,了解自我,接受每一次的挑战。在经历每一次挑战时,给足自己信心与掌声,让自己充满激情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三,自我规划,奠定实现成功的信心。美好的憧憬、百般的无聊、无奈的悔恨、极度的茫然是大学生们一般都要经历的情感变化,是对大学生活感知的结果。刚进大学时的好奇心让其对大学生活有了美好的想象,熟知大学生活后的他们开始欣然接受自由大学给他们带来的无聊与空虚,一直到后来的悔恨和茫然。不妨追问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丧失了原有的斗志?不难发现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因此,为学习制定计划,为生活设计颜色,为人生设定目标,是当今学生们逃脱落入俗套的重要方法,更是成人学生实现成功的必然选择。
2.学校倾力关注,构建平衡心理
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导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成人学生。具体做法为:第一,将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统一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成人教育不是学校创收的手段,而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场所,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此,成人教育的发展应列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第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成人学生可以选择统招学生所学课程并和他们一起上课,经考试合格者学校承认其所修学分。第三,成人学生享有与统招学生相同的参加学校课外活动的权利。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成人学生同样有权利参加。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更为他们提供了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更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公平与公正。
篇5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G.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W.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
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篇6
一、研究背景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与价值。美国教育评价专家Stufflebeam等人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国际上著名的研究形成性评价专家Black,William进步提出,形成性评价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能够收集学习信息的任务或者活动,这些反馈信息有助于改进教与学。国内有学者总结,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有利于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笔者认为,形成性评价还有有利于实施多样化的、灵活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发挥自主性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二)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我国大多数本科课程的教学评价一样,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如有的研究者总结社会心理学的考试特点表现为“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實践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试定论多,数次考试及综合评价少”。结果强化了考试的“证明(prove)”功能,弱化了考试的“改进(improve)”功能,不能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来改进教学活动,导致学生为考试而学习,忽视了平时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势必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另外,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在社会心理与行为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而当前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理论都是由西方心理学家以西方人(主要是北美)为研究对象提出的,其是否适合用来理解与分析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是可疑的,已有许多心理学家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推进了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因此,作为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师就必须进行反思,当前习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是否有助于学生辩证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与研究能力,发挥自己的学习与研究的自主性,促进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教学评价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形成性评价无疑是主要的改革方向。
二、社会心理学课程评价方式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观察、课堂讨论、作业分析等多种形式,近年来教育评价的技术发展迅速,如日常表现评定、问题简答、实地设计、学习档案袋、个人展示评定等一些新的方法都得到了应用。根据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我校的实际情况,课题组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应用,以发挥两种评价方式的各自优势(终结性评价实施方便,易于量化)并互补其短。
课题组在2015-2016年度的上下两个学期中,对2014和2015级的两个自然班的社会心理学教学进行了教学评价的改革实践。其中,形成性评价采取的手段主要有: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论文写作与汇报,小组案例搜索分析与汇报、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认真观察并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以分析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的特征,大胆地质疑现有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有效性。最后的成绩评定中将小组与个人的成绩综合起来。终结性评价主要是采用期末测试的形式。
由于研究过程中两个自然班班额较小,并且没有对照组,因此无法对研究实施的效果进行量化的评价。就期末测试的成绩来看,两个班的学生与往届的学生没有差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确可以看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反思
形成性评价虽然有诸多优势,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可能会妨碍实施效果,使评价偏离了预期的目标。
篇7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启发性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析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0日
作为我国主干课程之一的社会心理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中,对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和相关教学制度实行改革非常重要。
一、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一)改变传统集中教学模式。改变传统集中教学模式,即集中时段实行课堂上课,学期结束对主干课程进行考试,期末考试结束后该课程的学习也宣告结束。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称为快餐式教学。该教学模式适合学院的便捷管理也方便教师集中授课及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是集操作和实验于一体的,以这种方式教学是否违背教学规律?笔者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我国本科、专科社会心理学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特性和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仅根据教学进度教授基础理论知识而没有让学生以本土化的思维去运用这些理论,不能满足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可操作的实验环节,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本土化研究,让他们在探究性学习和知识创新方面有所作为。笔者认为,可以对现行社会心理学教学时间制度进行改革,将教学时间分段利用,把整个课程教学时间分为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讲授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理论,重点讲授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程、研究方法;主要流派的理论成果;指明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对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见解和看法,最后拟定第二时段学生进行可操作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的题目;第二时段为学生可操作实验阶段。在该时间段,学生就自己选定的题目展开较充分深入的研究,并完成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提交给教师;第三时段为课堂讨论时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简要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教师互动,开展辩论。在辩论中摩擦出创新的火花,授课教师再做中肯的点评,指出研究报告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改进意见。对研究成绩优异或有发展潜力的学生,鼓励进行后续研究,并可以此为基础撰写高质量的学士学位论文。
(二)改革学习方法与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打下良好的研究基础,通过课堂采取的相关创新措施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1、小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传统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研究型教学模式尝试把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具体的可以由任课教师把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视班级人数情况来定),每个小组8个人,然后任课教师再讲基础知识和理论划分出单元布置到各个小组作为教学任务。各组员接到教学任务后开始深入学习,相互探讨,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合作和集体备课的方式写出高质量教案,并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解本单元内容,回答同学们的提问。通过小组学习可以加强各个小组的成员间形成彼此促进、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气氛。通过良性竞争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全班产生浓厚的研究型学习的局面。
2、启发性教学:强化认知训练。前面提到的研究型教学并非否定了直接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第一时段运用直接讲授的方法是很必要的。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但因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主要以不同形式的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所以探索新知真识的认知方法训练就成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任务,因此启发性教学模式正好符合这一要求。认知训练可以分为基本认知训练和创新认知训练。
基本认知训练要求学生应掌握基本的逻辑和思维法则,学会合乎逻辑,进而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教师在社会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从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的问题提炼出辩论主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正式辩论。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充分掌握把握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和思维运行特点,辩论结束后做深刻点评。这种基本任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鉴别诸如武断、仅从个人偏见出发或仅从最后结论出发等常识性错误。向学生阐明思考与研究问题只能从事实出发,即使是真理也不能作为出发点的原理,使学生明白收集支撑观点或主张之事实材料的重要性。
创新认知训练要求学生对现有的课题进行创新,这对于学生来说稍有难度,任课教师可以用如何去创新现有课题的示范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创新课题的方法和思维。帮助学生进行创新认知训练是比较复杂的课题,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以研究学术界各个思想大师、重大发现、发明及各种知识、理论等作为基础,并总结、提炼、创新这些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这些思维和方法展示给学生看,或让学生直接参与进来。尽管向学生展示这些发生在他人头脑中的具有内隐性的创新认知过程及特点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教师不是不能做到的。如果有抱负的教师持之以恒,不畏艰难地不懈探索,奋力在新知真识获取上、在新思想新理论的建构上大有作为,那么,把其自己创新认知过程向学生示范出来就是难能可贵的。
二、结语
以上分析论述的教学原则和各种具体方法并非是孤立存在,它们是互相关联、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因此,社会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能够灵活的运用和适时的调整,努力使教学方法服从于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以上浅析的社会心理学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而且适用于高校的许多课程,希望笔者的探索对高校的教学方法改革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扈中平,刘朝晖.多元性教学理念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1.7.
篇8
关键词:吸烟;大学生;吸烟心理;吸烟行为;社会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88-02
大学生是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代表,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然而,近些年来,吸烟在大学生群体中盛行,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沉浸在烟瘾的毒害中不能自拔,并逐渐走向普遍化,吸烟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是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导致大学生迷恋吸烟,导致吸烟成瘾是我们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心理学与大学生吸烟
(一)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探讨人们想法、感觉及行为如何因他人真实或想象的存在而受到影响的科学 [1]3。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主干学科,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强调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偏重个体的社会认知,研究在具体的人际互动和社会情境的影响下的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
社会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有阿德勒的社会兴趣学说,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霍曼斯的交换行为主义理论等[2]9。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影响、群体心理等,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生活习惯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和领域。
(二)大学生的吸烟行为
大学生吸烟在我国逐渐走向普遍化与正常化,在寝室、厕所、操场、楼道几乎各个角落,我们都可以看见他们吸烟的身影,而且在大多数人看来比较另类的女大学生烟民数量逐渐呈上升趋势。
据2012年我国大学生吸烟调查,北京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吸烟情况的调查显示,6所重点大学和2所市属非重点大学,共4236人。大学生与研究生现在吸烟率为5.1%。216 名现在吸烟的大学生与研究生起始吸烟年龄为18.3±2.96岁, 其中18岁以下开始吸烟者占36.2%,18~20岁占42.8%, 20岁以上占21.0%。现在吸烟者中,平均每天吸烟1支的占9.6%,2~5支的占44.3%,6~10支的占31.8%,11~20支的占13.8%,超过20支的占0.5%。平均每日吸烟量为7.13±5.66支[3]。据一项针对青年烟草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60%以上的大学生尝试过吸烟,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已表现出今后吸烟的倾向。在被调查的近1万余名18~24岁大学生中,已有62.5%的男生和8%的女生尝试过吸烟,总吸烟率达70.5%。
因此,吸烟逐渐在大学生人群中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是什么样的心理因素影响使“吞云吐雾”在大学生群体中成为一种时尚?
(三)大学生的吸烟心理
大学生吸烟有其特定的心理成因。男生和女生吸烟的心理因素也不尽相同,许多男生认为吸烟很酷,可以耍帅,而女生吸烟会有一种追求男女平等的心理。
1.对吸烟的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社会知觉的刺激来源于社会客体,包括他人、群体、人际关系,也包括认知主体自身,所以,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4]119。因此,大学生吸烟习惯的养成也是受到社会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影响的,并在社会环境与人际交往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与发展。
第一,好奇心理。中国有三亿烟民,几乎每个家庭里都有吸烟者,因此,许多孩子是在家长、亲戚、朋友制造的烟雾中成长的,因此,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烟产生一种新鲜好奇心理,想模仿同伴尝尝烟是什么味道,吸烟是什么感觉。
第二,张扬心理。许多男生还认为吸烟很酷,能够体现男子汉的成熟与风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男人秀”的表现。而女生吸烟人数的上升表明女性追求平等心理,女性传统形象得到颠覆,男性对女性吸烟的接受程度逐渐增加,认为吸烟是性感的体现,在某些场合女性吸烟能够增加吸引力,还能收到张扬个性的效果。
第三,跟风心理。在大学校园里,吸烟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身边有好朋友吸烟,自然就会被诱惑和传染。更有烟民认为,男生不吸烟、不喝酒就不像个男生,许多男生把见人递烟看作是一种礼节,一种文明行为。吸烟对男生来说是一种交际手段。
第四,宣泄情绪心理。吸烟是口手活动,吸烟能够满足享乐、镇静、刺激。烟也是一种精神食粮,很多大学生烟民认为烟是他们的精神食粮或是一种寄托,在他们心情好时会吸烟,情绪低落时会吸烟,没事时还会吸烟。进入大学以后,各方面压力都很大,尤其是学习方面的压力,人在压力面前总要寻找一种表达方式,大学生个人感情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空虚寂寞、受到感情挫折、朋友间的聊天安慰会很自然的抽烟。自然而然,对尼古丁成瘾,吸烟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自动行为,对尼古丁躯体心理产生依赖。
2.对吸烟的社会态度
社会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组成,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高于认知与情感和认知与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4]142。对于吸烟,大学生各持己见,有些人认为男生抽烟是可以理解的,反对女生抽烟,还有的持无所谓的态度。
对于吸烟的健康危害,大部分烟民都知道,但有些大学生烟民认为吸烟是长年累月养成的习惯,短时间甚至更长时间内是不可能戒掉的。吸烟有瘾是立竿见影的,还有同学没想过戒烟,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消费,有生产就必然要有消费,国家既然有烟草公司就有它存在的理由。
在大学生群体中,还有一些对吸烟态度不明确的人,他们吸也可以,不吸也可以,还没有养成习惯,这部分人是可以努力短时间内不吸或戒烟的。吸烟属于健康透支,对我们的终生健康会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抽烟的危害
大学生属于青年人,正是树立理想、打造自己美好未来的黄金时期, 也是人生身心发育与完善的关键阶段, 更是最容易变成香烟瘾君子的敏感期, 吸烟不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也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专家指出,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 现在的中国青少年如不能改掉吸烟的坏习惯, 他们将会有1/3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5]。因此,吸烟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和痛苦包括潜在的危害和痛苦要比快乐多得多。
第一,吸烟导致身体疾病。香烟中的焦油、尼古丁可以危害心血管系统、使人成瘾、危害呼吸系统和致癌,而烟雾中的主要有害物质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苯并芘、放射性物质都会给身体带来直接性损害。大量的一氧化碳存在使人精神疲惫,劳动效率降低,因此,吸烟上瘾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智力、记忆力,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不仅不能提神、缓解压力,反而会影响身体的机能,降低记忆力,长此以往会吞噬吸烟者的健康和生命。
第二,吸烟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被动吸烟者吸的烟又称二手烟、三手烟,是吸入吸烟者呼出的飘浮在空气中或残留在衣物上的烟雾,专家指出, 支流烟毒性比主流烟大2至5倍, 其中焦油、尼古厅的比例是主流烟的3 倍, 苯并花是4 倍,一氧化碳为5倍,亚硝胺50倍,此外,甲醛、甲苯、二氧化碳、锅、镍的比值也很高[5]。在大学的集体生活中, 基本上四至八人同住一个寝室, 只要一人吸烟, 全屋受害;在校园里的一些公共场所,大学生烟民也会给其他同学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烟雾污染环境。对人的生命来说,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是最重要的因素。从大气污染的角度看,在一般通风不良的封闭环境中,那里每一亳升烟雾里含有50亿个烟尘颗料,它是平常空气中所含尘埃微粒的5万倍。烟雾中含有许多致病物质,如烟碱、二氧化氮、氢氰酸、丙烯醛、砷、铅、汞等,卷烟烟雾对人群的危害超过工业污染的化学气体。因此,大学生吸烟对校园环境以及校园公共场所的空气造成污染。
三、针对大学生吸烟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也是未来中国建设的精英,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们的健康就是国家的健康,只有健康民族才有希望,也关系着国力的强盛,国家的兴衰。因此,大学生禁烟时不可待,势在必行。
第一,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向大学生普及禁烟观念,加强宣传吸烟对身体带来的危害,让大学生尤其是重度烟民知道吸烟的健康危害程度,要特别加强大学女生戒烟的宣传教育工作,女性特殊的身体结构和孕育下一代的生理特点,使得吸烟对女性还造成一些特殊伤害,向女学生宣传烟草危害知识,当她们确切知道烟草不仅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会危及下一代时,相信女大学生们会选择远离烟草的[6]。
第二,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控烟工作。制定学生行为规范,规定学生不许吸烟、喝酒,违反者有严重的惩罚,还要动员家长严加管教子女,禁止其吸烟,使大学生养成自我约束的能力。学校还应该开设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来转移和缓解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另外,校领导、党员、老师等要以身作则,不准在学校内的任何地方吸烟,还要经常向大学生灌输戒烟思想,鼓励他们利用跑步、跳绳、游泳、爬山等健康的方式锻炼身体,养成一个文明的生活习惯。
第三,对大学生烟民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高校借助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采取必要措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干预,关注和研究大学生的抽烟心理和抽烟行为,帮助大学生建立自我行为管理模式,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学生戒烟的信心和动力,以减少大学生的抽烟行为。另外,学校心理学课程要加强对吸烟有害的讲解与灌输,积极与吸烟同学进行沟通和对话,劝导他们远离香烟,建设一个洁净无烟的校园。
参考文献:
[1][美]阿伦森.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马向真,韩启放.社会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3]王中华,马宁.我国大学生吸烟调查的文献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1).
[4]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119
篇9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和调查表明,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下降,学生往往由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几个重要有机部分发展不平衡而影响整个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所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不仅是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找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心理发展的核心部分由于长期以来没能凸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我们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与社会适应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希望能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服从于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万计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要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2、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3、要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它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帮助他们对训练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为以后踏上社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打下很好的心理基础。
三、理论依据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新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各学小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紧密而又不可分,对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成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锻炼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体育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随着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将突破理论的范畴逐渐运用到实践教育中,并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认可。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拓展课间活动的功能,有必要对传统的课间活动形式进行改革。没有各种体力的发展,就谈不上人的发展,随着终身体育的兴起,各国都非常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与体育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自主自愿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实践,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
四、研究方法及基本过程
1、研究方法。(1)资料收集:收集同类研究信息、借鉴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取长补短。(2)经验总结:运用课堂教学实践,推广并实施。(3)个案研究法:对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个案追踪,了解掌握一段时间内学生心理变化,有效的进行心理变化。(4)参考文献法:查阅有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案例,搜集与教学有关的资料,构思研究框架。
2、研究基本过程。2013年3月到4月制定研究计划,以所带班级开展实验。2013年5月到6月根究试验班级的经验,在年级逐步推广。2013年9月到10月阶段性总结撰写研究日志。2013年11月整理实验成果,上传日志。2013年12月梳理资料,准备结题。
五、研究成效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新课程特别强调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良好的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快乐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游戏和竞赛,让学生辜受到成功的喜悦:.
由于是快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利益、要求、兴趣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要做到松紧适度,放中有收,收中有放,让学生充分地享受“减负”后的乐趣,真正喜欢上体育课。
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有效提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了交往,指导学生掌握了能够自主调节情绪的方法,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随处可见。
六、结论与建议
首先,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它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帮助他们对训练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为以后踏上社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打下很好的心理基础。
篇10
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争论
情境主义首先对美德伦理学发出了挑战,而在整个交锋中充斥着心理学的实验证据和伦理学的哲学思考之间的对立。在情境主义看来,美德伦理学错误使用的那个心理学概念就是“特质”。所谓特质,就是一种表现出跨情境和跨时间稳定性的个体差异变量。这表明具有某种特质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当会表现出行为上的一致性。而美德无疑是特质这一概念的杰出代表。因为美德概念同样意在表明它才是先于道德行为而存在的,抑或说它是可以决定道德行为的。情境主义者认为,实际上特质这个概念就是虚幻的,而特质概念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则是因为:第一,我们通常高估了内部倾向对行为的作用;第二,我们通常低估了外部情境对行为的作用。情境主义者作如此论断的证据皆为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结果。首先,情境主义以李•罗斯(LeeRoss)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的研究来说明我们通常会高估行为的内部原因。罗斯发现,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内部,而不是外在情境,这是人类的固有倾向⑦。这一效应在西方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人们因为基本归因错误便建立起直觉上的内部原因,即特质。而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人们一旦具有了某种信念(如相信行为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特质),他就会倾向于去证实它,寻找其佐证,而对与之相抵触的证据偏见性地给予不对等的关注,证实偏向(conforma-tionbias)也是一种普遍化的人类固有倾向⑧。即使一个人怀有对自己消极的看法,他都不会首先倾向于关注那些能够提升自己的积极信息,而还是去寻求那些能够确诊自己自我概念的消极信息⑨。
同时,除了倾向于证实自己的信念,人们甚至会相信自己的信念为大多数人所共有,表现出一种虚假一致性偏向(Falseconsensusbias)。心理学研究证明,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高估其他人和自己持有同一信念的比例⑩。因此这些人类认知上的偏向,导致我们将只存在于直觉上的特质作为了一种具有实在性的心理学概念。其次,情境主义使用各种社会心理学的实验作为论据证明外在情境对于人类行为的巨大影响。这些实验皆表明,对情境的操纵能够影响道德行为的结果瑏瑡。譬如,在强情境中,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yMilgram)作为权威要求人们对一个做错了题目的女学生进行电击惩罚,电击的强度依次增大,而女学生的表情与叫喊变得越来越惨,在实验者的不断要求之下,虽然大多数人清楚地知道多少伏的电压是人所不能承受的,但在强大的情境下,他们大多选择了服从并对女学生施加了足以使之丧命的电压瑏瑢。又如,在弱情境中,艾森(AliceIsen)和勒温(PaulaLevin)发现的“1毛钱效应”(thedimeeffect)现象。她们在城市商业区附近的一个电话亭开展了这项现场研究。每一位进入电话亭的人在打电话之前都会等待前一个人打完,而前面这个人是研究者假扮的,研究者打完电话从退币口取出零钱然后离开电话亭。这时进入电话亭的人会随机地面临两种情境之一,一种是退币口还留有1毛钱,另一种退币口没有钱。另一位研究者隔着玻璃在外面观察打电话的人的情况,只要在退币口有钱的情况下,这一毛钱被发现了,那么他就会被算作有效数据。等他们打完电话后,研究者马上走出去在他们前面故意将一堆文件掉落在地上。结果发现,得到了1毛钱的人有近9成的人会帮忙整理其文件;而没有得到1毛钱的人仅有1人提供了帮助瑏瑣。这些实验的共同点都表现在,无论是强大的情境改变还是微小的情境变化,人们之后的道德行为皆会随之变化。情境主义通过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结果推理出美德概念实际上并不具有实在性。其逻辑是,如果行为通常是由特质或者是美德决定的,那么系统观察的结果就应该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而系统观察并未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则,行为通常不是由特质或者美德决定的瑏瑤。对于第二个前提来说,美德伦理学家基本认可,但也存在一些质疑。譬如仔细分析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结果,在各种实验中虽然大多数人都受到了情境的影响,但是实际上仍然有少数人没有受到情境的影响而改变其行为,情境主义拿着统计上的大多数并对少数视而不见将之概括为普遍化的结论来抵制美德,这在逻辑上是以偏概全并且是推不出其系统观察并未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这一结论的瑏瑥。虽然有质疑,但对情境主义逻辑第二个前提的反驳还并不是那么主要。美德伦理学家的主要回应来自于对第一个前提的反驳。在这里,情境主义其实先预设了外显的可观察行为作为美德是否存在的一个前提,而美德伦理学家的主要攻击点皆在于此。具体来说,斯旺顿(ChristineSwanton)认为,以在心理学实验结果上得出的行为缺乏跨情境一致性来反驳美德,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伦理学的美德概念,美德除了被动反应于行为,更应该包含道德情感和道德动机瑏瑦。
同时,朱莉娅•安娜斯(JuliaAnnas)强调,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概念也并不仅仅是类似情境主义式的被动反应,美德还应该包含实践推理的主动过程,她强调美德的理性特征瑏瑧。而无论是情感还是理性似乎在情境主义所认为的美德上并无体现。实际上,体现在实验中的大多数人受到情境压力而改变道德行为,少数人却抵抗了情境压力而得到了行为一致性这也与伦理学的美德观并无二致,因为伦理学家也认为有美德者只占少数,而实验反而证明了这一点瑏瑨。韦伯(JonathanWebber)则认为,特质就是一种以特定强度对特定刺激以特定方式来进行特定反应的长期倾向性,心理学实验的结果也反映出了一种人们对抗情境的倾向性,这也是特质的一种瑏瑩。情境主义者接着给出了回应,这一回应中试图调和的倾向明显,而且特别针对了美德伦理学对其有关美德概念理解的批评。情境主义者此时后退了一步,暂时放弃特质概念,认为即使像美德伦理学家所说,美德不仅仅是特质,还包含着理性,那么这一理性也是由情境所决定的瑐瑠。情境主义认为,美德伦理学所谓的实践推理,也就是心理学所研究的推理过程,而人类推理过程实际上同样受制于情境。心理学对人类决策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只改变一点问题提问的方式,人们便会改变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发现,当呈现给人们一个问题:某疾病的发作将导致600人死亡,现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采用A方案则200人将生还;采用B方案则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将生还。此时,大多数的人选择了A方案。而若改变问法:采用A方案400人将死去;采用B方案则有1/3的机会无人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将死去。实际上两种问法一模一样,只是改了一下说法,但此时大多数的人却选择了B方案。这说明情境的改变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推理瑐瑡。同样,情境主义者认为,不同情境之中人类经验和技能的迁移困难也突出了情境的巨大作用瑐瑢。再者,心理学中常用的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也体现了情境对思维活动的决定性影响,譬如呈现了长城之后人们会更多地进行整体论思维,而在观看了白宫之后则会更倾向于分析型思维瑐瑣。情境主义同样认为,如果用美德伦理学的逻辑,美德本来存在于少数人之中,那么美德理论在美德教育上的意义便显得微不足道。事实上心理学家早已发现,人格因素与基因的相关大概在0.4-0.5之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相关,说明人格始终有一部分生而决定,那么美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都将需要重新考虑。
对争论的心理学审视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情境主义和美德伦理学双方争执的焦点最终都变成了对心理学或者是心理学概念的讨论。实际上我们可以说,情境主义的主要武器便是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而美德伦理学的主要回应方式则是一种哲学辩护。应该说,很多地方由于双方思维方式和擅长领域的不同,使得双方并没有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对话。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情境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都与实验社会心理学并无二致,而美德伦理学则仍然是传统的哲学方式。二者一方强调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的研究,一方强调纯粹的逻辑和哲学思辨,这势必使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两方对结论归纳方式的理解上也并不相同。情境主义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多采用统计方法,试图以最简单的数字来代表普遍的人类行为,而这一统计计算过程必然损失掉大量数据信息,其统计推论若使用不慎便常常会犯下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美德伦理学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而情境主义似乎都并未将此当作一回事,也未对此批评进行回应。运用统计方法的科学研究者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他们似乎将重复研究的结果一致性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而心理学研究不同于物理化学等纯粹自然科学研究,由于实验对象通常涉及社会中的人,其干扰变量相对而言会更多,偶未被重复的结果实则可能是由于其他的干扰变量所致。因此用某一未被重复的结果来说明情境主义的推理并不正确,这在美德伦理学家看来是逻辑正确的,而在情境主义看来则可能并无大碍。因此,美德伦理学家意图反驳情境主义的疑问,还应该从心理学入手,用心理学的证据来反驳情境主义方能使其信服。
举例来说,情境主义认为正是基本归因错误导致了美德伦理家对美德这一内部特质的高估。而实际上,情境主义此时却没有完全引用基本归因错误的心理学研究。基本归因错误还至少决定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事件的结果,其完整形式应该是,当作了一件坏事时,人们倾向于将之归因于外,而当作了一件好事时,人们倾向于将之归因于内,这是一种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bias)瑐瑤。第二个方面是文化,基本归因错误的结果是在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下研究得到的结果,而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倾向于更多地归因于外瑐瑥。若美德伦理学进行如此辩护,则应更能为情境主义所接受。实际上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挑战的重点在于对特质这个概念的批判。而这场争论实则并不新鲜,它与心理学中曾经发生的“人—情境之争”(Person-SituationDebate)如出一辙。巧合的是,与美德伦理学的发展一样,人格心理学同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中道衰落,而这次衰落的原因并非主要因为行为主义忽视心理因素,造成人格概念成为了无源之水,而在于社会心理学对情境的强调,使得人格的影响变得微弱。这其实与情境主义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的对峙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在心理学的早期阶段,人格心理学处于整个心理学甚至社会科学的核心地位瑐瑦。无论是文学、历史还是艺术、美学都沉浸在弗洛伊德等人构建的人格系统中,在20世纪上半叶,我们能够很轻松地寻找到人格心理学的痕迹。当然这种状况也与文化有关,如心理学家彭麦克(MichaelHarrisBond)所说,心理学若出生在东方世界,也许最初引人关注的便应该是社会心理学。但经过多年的积淀,人格心理学并没有越来越让人信服,反而走向了没落,地位逐渐被社会心理学所取代。
当时几乎所有人格心理学家都相信或者曾经相信人格特质就是坚如磐石般不可改变的。直到沃尔特•米歇尔(WalterMischel)1968年著述了《人格评鉴》(PersonalityandAssessment)一书,主流人格心理学家赖以生存的特质舞台甚至在霎那间接近崩塌瑐瑧。此书虽冠以“人格”之名,但却行质疑“人格”之实。米歇尔对人格特质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这本书也挑起了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论战。米歇尔的主要质疑集中于四点:第一,特质在预测行为上效用很低,其与行为的相关系数不超过0.3或者是0.4;第二,特质的稳定性只是语义相似性而并不是跨时间进行观察研究的结果,即人格的稳定性只存在于旁观者的直觉中,实际并不存在;第三,如果特质真有稳定性,那么这稳定性也应该归因于情境而非人格;第四,个体行为并非是跨情境一致的瑐瑨。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的批评与米歇尔和社会心理学家对特质的批评几乎一样,可以说是米歇尔等人启发了情境主义的挑战。面对这样的质疑,人格心理学家也进行了一些回应。首先,他们认为相关0.3并不小,虽然0.3只能解释行为9%的变异,但是0.3却意味着当随机概率为50%的时候,特质对行为的预测力能达到65%,而这并不是特别小瑐瑩。其次,人格心理学家们用统计换算将旁观者效应实验以及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等经典社会心理学中的统计量换算成相关系数,发现情境与行为的相关也仅仅只在0.4左右,比特质大不了多少瑑瑠。第三,人格特质的稳定性并非只有一种,不同的特质在不同的稳定性上表现出不同的程度。如有可能某人的外向性跟自己原来相比确实提高了,但是由于整个人群的外向性都在提高,所以他的外向性程度在整个人群里的等级顺序仍然保持稳定。面对同样的挑战,人格心理学家的回应比美德伦理学更加具有心理学意味,他们甚至以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情境所谓的强大影响力在数学上和特质差别不大。虽然更让人信服,但是人格心理学家当时的回答也和美德伦理学家一样充满着迫不得已的痕迹。他们甚至还从理论上辩驳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特质、情境与行为的相关都不应该单独考虑,特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才是真实生活中的情况。具有某种特质的人他并不仅仅是被动地对情境作出反应,他们也会主动选择情境甚至是改造情境。这就像一个内向的人他不仅在和别人谈话时沉默寡言,他也会主动选择能够独处的环境甚至将自己的环境打造得不易于人际交往。但是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证数据上,人格心理学都只是证明了反对者对情境影响的看法过于夸大,他们并没有解决特质是否确实存在这一问题。美德伦理学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他们被动地对情境主义的批评做出回应,但是证明情境主义的主张站不住脚与证明美德的实在性是两个问题。或者说只有证明了美德的实在性,美德伦理学才能真正站到这场争锋的制高点上。
争论如何解决?
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争执至今没有结果,而“人—情境之争”早已落下帷幕。作为同样性质的争论,伦理学中的这场争论与心理学中曾经的争论在争论的核心上并没有区别。虽然学科并不相同,研究者们的思维和研究方式也并不相同,但是伦理学中的情境主义者用了和几十年前社会心理学家同样的论点、逻辑甚至是论据。这提示我们伦理学中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争执的解决之道可能和心理学中“人—情境之争”的结果基本相同。在米歇尔提出疑议之后,虽然人格心理学家给出了有力的反驳,但社会心理学家对特质的质疑之声从未停止。心理学中的“人—情境之争”的真正结束是来自不同取向的人格特质研究的令人惊奇的达成了共识。词汇学取向的心理学家刘易斯•戈登伯格(LewisGoldberg)运用因素分析基于语言学上的假设,得到了人格特质的大五模型(BigFiveModel)瑑瑡;而理论取向的心理学家罗伯特•麦克雷(RobertMcCrae)和保罗•科斯塔(PualCos-taJr.)用问卷方法,同样建构出了人格特质的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Model)瑑瑢;与此同时,原型取向的心理学家奥利弗•约翰(OliverJohn)用专家评定方法也得出了同样的五个人格特质瑑瑣。为了方便记忆与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这五个因素被命名为“人格的海洋”(OCEAN),即:外向性(extraver-sion)、随和性(agreeableness)、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神经质(neuroticism)和开放性(open-ness)。正是这些实证研究使特质的实在性不再遭受怀疑,人格特质论也重新变得重要起来。美德伦理学有着诸多的伦理学思想,但却从未将之放到实证研究中去检验。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已然存在一份美德清单,但这份德目表从未得到数据的证实。或许这不符合伦理学家的思维,但为了驳斥对自己的攻击,美德伦理学家保持开放的态度去接受一些实验研究的经验成果作为自己的论据才是真正与情境主义站在了同一个立场上在对话。美德伦理学的思辨性辩护或许能批驳情境主义的正确性,但并不能够捍卫美德的实在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仍然应该遵循心理学的原则,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进行一些实证考察。
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考察诸如伦理道德这样的哲学问题并不是不可能,实验哲学(ExperimentalPhi-losophy)作为一种哲学上的新思潮或者说新的运动已然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瑑瑤。同样,实验伦理学(ExperimentalEthics)也正在西方学术界悄然兴起,它与哲学有关,因为它解释的是哲学中有关伦理学的问题;但它又与哲学和伦理学不同,因为它试图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瑑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对意识、道德甚至自由意志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任务和方式,是人们丰富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每个人在回答诸如“美德是什么?”这样的大问题时不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这在普通人看来都是普通常识的问题瑑瑦。而这些常识问题在心理学家和伦理学家看来却不应是常识,它会为伦理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因此,面对情境主义的挑战,美德伦理学家应该在哲学辩护的同时,重视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若以实证的方式得出令情境主义无可辩驳的数据结果,那么具有典型心理学思维方式的情境主义观点便可不攻自破。这一点,心理学家甚至做出过某些尝试,如克里斯托佛•彼得森(ChristopherPeter-son)和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在研究了众多哲学著作和伦理书籍后,找出了千百年来人类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六种跨文化的美德:即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节制和超越;对于如何达到这六种美德,彼得森和塞利格曼认为得找到适合自己的特征性强项(characterstrengths),知道自己的强项在哪,并在生活中加强它们,我们就能获得美德。塞利格曼认为,特征性强项就是一种心理特征,而且能带来积极的结果。为了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强项所在,彼得森等人编制了强项调查问卷(VIAStrengthSurvey)。6种美德对应着24种特征性强项,而每个强项在优势调查问卷中有10道项目。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开拓性的研究,彼得森和塞利格曼的这6种美德也并非是基于数据得来。我们仍然需要一种自下而上且由数据驱动的研究结果,再整合美德伦理学家的理论探讨,以此来结束这场争论。在“人—情境之争”结束后,当初扛起反人格大旗的米歇尔自己却成为了一名人格心理学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人格理论瑑瑧。这一趋势应该也反映在当今的情境主义者中,有学者已在情境主义和美德伦理学之中试图调和,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期许的美德理论,这一理论遵循了情境主义的原则,放弃了特质的概念,强调社会情境的作用,同时也重构了美德的概念,使美德伦理学家易于接受瑑瑨。当然,对特质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样值得情境主义者思考,特质并不总是应当看成一个存在于人格中的行为反应器,它的存在同样可以通过认知、情感等心理过程得以表现瑑瑩。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美德特别是道德人格研究已然形成了多种基本范式,最主要的是道德榜样研究,即研究道德榜样所具有的人格特征;以及道德原型研究,即人们认为一个具有美德的人他有哪些人格上的特征。一方面对情境的注意的反驳需要我们像“大五”人格研究者那样从理论和数据上都得到一个稳定的人格结构。即,首先,从理论探讨和问卷编制上得到一个稳定的美德结构模型,而这个模型又能被基于词汇学假设的因素分析方法所验证。其次,这个模型必须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稳定性,亦即这个模型所包含的维度是稳定的,但是不同文化对不同维度的强调却可以是不同的。道德问题和文化密切相关,文化相对主义甚至存在于不少人的朴素信念中,因此,美德的结构也理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稳定性。第三,用一种原型的方式,这个美德模型理应能被重复,也就是说人们在其民众心理学(folkpsychology)水平上,也认可这一模型的存在。第四,比较道德榜样与普通人,应该发现他们在这一模型各个维度上的显著差异。另一方面,美德伦理学也必须看到情境主义在实证上所具有的问题。比如,首先情境是否真的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比美德要大?可以使用元分析以及比较效应值的方法直接比较情境与美德的作用。
- 上一篇: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意义
- 下一篇:土地开发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