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

篇1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发展趋势;方法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87-01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强调的卫生工作政策。对全世界的医药学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发展的研究要求高度分化和高度结合的统一。宏观整体观测方法是中医学的特色方法,而微观分析方式是西医学的特色方法,两者进行结合是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典型,同时也是推进医学成熟发展的主要方法。

1 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论的探究

(1)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对循证医学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突破口,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如果想要获得突破行的进展,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大力提升临床疗效等方面,将提升临床疗效作为一个突破口,只有提升其疗效,才能为理论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先要提高临床疗效,首要要做的就是大力推进循证医学的思路及方法措施,在多年以前循证医学就被提出,获得了全球范围内临床专家的认可。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领域,也应该相应的借鉴循证医学的做法。在临床实践及研究中,可以将循证医学的思路及方法加以借鉴应用进来,可以有效的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而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对循证医学的广泛使用已经推进了现代医学革命的进步,同样,循证医学的广泛使用也定会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进步。

(2)宏观整体和微观分析进行结合。宏观整体就是将系统论及系统分析法结合来研究中西医学,把医学看作是一个整体,分别将中医和西医视为它的两个分系统,驻足于医学这个整体,观察中西医之间的不同,在根本上防止片面性(比如用西医来解释中医或是用中医来解释西医)。同时将中西医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联系,来掌握中西医学的各自特色本源,进而找到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特色的思路,推进中西医理论的发展。

微观分析是通过方法论、认知论、语言工具等从内在及深层次原因来分析方向的发展,深入探究,找出中西医学中的相同语言。具体来讲,对中医学的概念、命题、理论进行细微的观察研究,特别是对中医哲学进行大力的探究。

(3)疾病、症状、药物相组合。所谓的疾病、症状、药物结合的研究,基于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涵盖现代医学)为方法,以提升临床疗效为目标,以研究基本为基础,研究症状为重心,研究药物为重点,使疾病、症状、药物有机的进行组合来研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思路,也是科研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方案。

(4)设立动态联系及综合的思维方式。中西医具有不同的理论观念及特点,中医学对传统哲学思维过于依赖,是一种整体的医学体系,其特点是:整体理念、辩证求因、宏观调整等。中医学最重视的是辨证论治。中医学的基本治疗方式使宏观调整。当代西医学的发展模式依然是还原分析法。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带动了西医学从多层次、多学科向纵向发展,给西医学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尽管中西医特点各不相同,但人类生理病理活动规律不会由于认识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两者是有相通之处的。尽管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诊疗方式不同,但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两者间的相似处慢慢的被发现。可以说两者在医学理论、方法论、诊疗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认识高度,但是有都殊途同归。首先要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医,吸纳其思想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当代医学想纵向发展,在这种基础上完成现代科学方法和整体辩证思维的结合。在比较静态、独立、简便的基础上设立动态联系及综合的思维方式。

2 发展趋向

2.1深入中西医对比研究

加大对中西医对比的研究,从表面现象的对比到成因分析及实体共性的讨论,以推进中西医的结合。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之上,今后将重点研究深层原因和实体共性。通过多角度的比较,发现中西医的不同认识视角、不同的方向及不同层面体现出的多样性生命活动。

2.2科学合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给中西医提供了客观的根据。随着当代医学的不断前进,现代科学技术已然成为医学交流的一个平台,它不但为中西医学的共同点找到内在联系的实质,而且对中医学的差异也能很好的进行观察,对各方面的差异做出合理的解释,进而深化科研的纵向发展。比如,中学指出疼痛、疯癫与“淤血”有关,西医学则指出是与神经有关,现代血液流变学指出,不正常的血液流动导致失调的神经活动,而失调的神经活动也有可能是血液流动不正常。所以两者可能从血液和神经的相互作用中,结合成为一个新的理论。

2.3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的前进方向应该遵循一个开放的,多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系统。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科学家、医学家还是医药公司将会层出不穷的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使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方向具有科学性、层次性、综合性等特点。对多种类科学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探索发现新的医学认识,界定新的医学界限,创造新的医学成果及技术,编制新的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新概念的框架,创建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新体系。推进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合及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陆,周永红.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其运用原理[J].光明中医,2011(1):54-56.

篇2

关键词:康复医学 中医 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29-01

1 现代康复医学概念及特点

1.1 康复医学的内涵。康复医学是继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之后的第三医学,是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出现的一门新兴的学科,由理疗学和物理医学发展形成的一门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目的是促进残疾者功能和能力的恢复,促成残疾者重新回到社会并成为社会中自力更生的一位成员。总的说来,康复医学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发展是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同时也人类医学事业进步的重要趋势。

1.2 康复医学的手段及方法。现代康复医学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方法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帮助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得到康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物理因子及物理疗法一直是现代康复医学的主要医学手段。治疗方法主要是各种有效的功能训练,辅以药物、手术、饮食疗法。康复医学的着眼点在于不仅要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还要恢复其功能,让其从并且过有实际意义的新生活。

1.3 康复医学的特点。为了更好的理解康复医学,笔者对康复医学的特点进行了总结:①服务对象主要是伴有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人及老年病人或是躯体残疾者;②康复工作的指导原则是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③最终目的是通过康复治疗帮助患者重返社会;④重视康复治疗与康复工程相结合;⑤以工程技术辅助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

2 中医康复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2.1 中医康复学基本内涵。中医康复学是运用针灸推拿、药物食疗、导引吐纳、药浴熏蒸、自然疗养康复法,对病残、老年病证、伤残诸证等疾病进行辨证康复的中医应用学科。其主张辨证康复,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创造出中药、按摩、针灸、食疗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医传统方法。中医康复医学的指导理论是中医理论。中医康复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古代很多中医文献中都存在关于康复医学思想的记载,这些文献包括《十问》、《黄帝内经》、《五脏所宜食法》、《外台秘要》、《寿亲养老书》、《寿世保元》、《随息居饮食谱》、《老老恒言》、《庄子?刻意篇》、《吕氏春秋》、《管子?入国》、《本草纲目》等等。自然疗养康复法是中医康复学的常用的一种特殊方法,是指利用自然环境的天然因素促进神形兼养,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目的。

2.2 中医康复医学的优势。中医中药本身的优势以及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医康复学的许多优势,概括起来主要是下面六个结合:首先是中医康复学强辨证康复和调整体康复相结合;第二是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相结合;第三是临床康复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第四是内治康复与外治康复相结合;第五是药物康复和自然康复相结合;最后是食疗康复与药疗康复相结合。总的来说,中医康复学不仅重视整体上的协调,还不疏忽个体上的纠偏,这个特点极其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持续发展。

2.3 中医康复医学的特点。中医康复学的特点主要是“整体康复观”和“辨证康复观”。“整体康复观”是人体康复不仅仅是人体本身的康复,而是指人体康复与自然环境必须相统一,人体康复与社会环境必须相统一,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也必须统一。“辨证康复观”则主要是指相同的病但是不同的症状必须采取不同的康复方法,不同的疾病但是有相同的症状就应该采取相同的康复方法。

3 中国特色的康复之路——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

3.1 康复是中医学的传统优势。中医的传统优势之一便是养生与康复,然而这也逐渐发展成为了当代医学界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医学,还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西医学。所以中西医康复医学创造性的结合中医的传统优势和西医的现代科学手段,能够充分发挥出康复医学应有的作用和优势。

中西医康复医学在中西医结合基础上,研究和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和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和规律,对中医和西医的知识、技术、方法进行科学的整合,从而促进中医养生学和现代康复医学很好地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涉及的主要领域是养生,全方位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其核心是“康复”。

3.2 中西医康复学取长补短。中医康复学和现代康复学要取长补短。中医康复学应规范诊断,量化疗效评估。中医评价必须在诊断领域内进行,但是通过中医诊断很难反映患者的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所以康复医学的评价过程是量化外在形体及行为等功能障碍过程。对于中风偏瘫的病例,中医能够诊断出气虚血瘀,但是很难反映偏瘫的程度。所以,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能够弥补中医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建立中医康复学障碍评定对中医康复学和中医学的发展都很重要。

3.3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康复保健事业亟待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存在“亚健康”状态。从今天的学科领域来讲,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就成了养生学的热点。所以,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必然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外康复医学已经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诊疗制度。全世界残疾人能够得到康复治疗的仅为五分之一左右,80%左右的残疾人是很难得到较好的康复服务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愿意进行保健消费的人群数量和比例正在激增。

参考文献

[1] 丁辉.运动康复学科在康复医疗机构的生存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第21期

[2] 张慧敏,唐强.针刺加康复防治脑卒中异常运动模式的康复学评定[J].中国针灸,2011年第6期

篇3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教学 中医学 内涵特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10-01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具有理论上客观、精密、量化的优势,且研究成果通常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操作性;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具有能够对个体实施辩证医治,重视个体差异问题的优势,二者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关系。基于此种情况,中西医结合就可以取长补短将二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中西医结合是必然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所以中西医结合将会成为我国医学发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西医教学中,将中医学的内涵特质充分的体现出来。

1 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自然观

我国古代文明突出任人和自然的相应关系主张“道法自然”,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的哲学问题也即是人和天之间的问题。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正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的,这也是中医学和西医学的最大区别。在中医学中,无处不渗透着天人相应的观念。比如,“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大恐”。人想要健康长寿就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这些都体现了人的自然、生物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而西方文明却注重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并演化成人们的追求,从中可以看出,西医学认为人和自然是相对独立的,由此可见在医学领域当中应用了人们在征服改造自然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科学进而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

2 中医学形神统一的整体观念

在中医学中,强调通过体验、灵感以及直观等非理性的方法,将事物整体之间通过的规律找出来,即就是注重查同,充分显示任何自然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同时把人也看成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突出形神统一的观念。在对疾病的认识、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非常注重形神统一和身心和谐。而在西方文化中,突出了差异的存在,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注重对事物之间本质区别的寻找,原子论和还原论作为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而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分析法和归纳法。将人看做是一个普通的实体,这时人体的细胞、器官等就是作为西医学的核心和关键。所以在西医学中查同和差异各有侧重。

3 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观念

我国文化强调顺应自然,“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预防观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了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西方却注重对世界本质以及变化的探索和研究,西医则步入了实验医学中,轻预防而重治疗。

4 中医学辩证论治的治疗观念

一直以来我国文化都是注重感觉、表象和动态。因此在中医学中,是从整体、动态、宏观、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对病情进行了解,并灵活处治。中医学突出一因多果、多果多因、多因多果,这集中体现在了采用辩证的方法找到病因,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同病治异、异病同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等辩证论治的观念。而西方文化却比较注重概念、静态和理性。所以西方医学对概念比较注重,多逻辑和分析比较重视。西方医学的精髓就是分门别类以及追根究底,这也作为西方医学的优势所在。

5 中医学思外揣内的功能观念

我国传统文化轻视“形而下”重视“形而上”,因此在中医学中,重神轻形,重道轻器,重功能轻结构,重视规律轻视实体。而西方文化却强调物质性探究的实体中心论,所以在西方医学中,大到肌肉小到细胞对所有可以被认知的结构都进行解剖,而共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结构所决定的,对结构进行了了解,才能对功能进行准确的把握,但是死的结构不一定显示出活的功能。由此可见,中医学和西医学对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认识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6 中医学阴阳自和的调理管

我国文化主张顺应,侧重主观。所以在中医学中突出辩证论证的基础上,重视对人正确的扶持来实现对邪气的战胜,尤其注重在治疗过程中的自我调节。西方文化恰恰相反,主张抗争,侧重征服,所以西方医学在治疗的过程中,是以对抗为基本原则的,通过理化作用来对病理进行改变,治疗比较直接。

7 中医学哲学意蕴的语言观念

我国文化强调整体、感觉、功能、动态以及查同,所以其语言具有明显的类比以及哲学特征。通常情况下,中医学的语言不但蕴藏这文学意境,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哲学。西方文化则强调实体、概念、理性、逻辑、分析和查异,显而易见西方文化具有概念化、客观化、规范化以及具体化的特征。从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西方医学和中医学相比,其语言更加直接准确,传递和交流起来更加方便,人们也更容易接受。

8 结语

总之,中医学和西医学是相对独立存在的,东西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应设法实现互补。而中西医结合这门新型学科的出现为中西文化的互补交融提供了条件,中医学只有在二者的互补交融中,才能将其本身的意义充分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王炜,朱虹,钱静.境外医学教育对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9(5):92-96.

[2] 刘星.“天人合一”观本质的演变及对中医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2(7):398-400.

篇4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考

中西医结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笔者将目前中西医结合面临的问题浅述如下。

1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不能相互阐述或表达

20世纪50年代,同志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观点,并要求医务工作者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提出这个观点,是从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角度出发的。那么,怎样理解中西医结合呢?中西医结合可否理解为用中医理论阐述西医或者用西医理论阐述中医?如果这样理解会走向极端的,也是不科学的。如细胞属于哪脏哪腑哪经哪脉?中医学的经络为什么用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都“看”不到呢?有些人提出谁能找到经络可获诺贝尔医学奖。这和那些否定中医的观点一样,都是没有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误解了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根据,以藏象和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用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点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中医学理论阐述人体的“功能”。中医藏象学说表达的是人体某一组器官或一系列器官的功能。如中医学概念的“肾”,其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1]。其内涵不仅仅是西医学上的肾脏,还包括生殖系统,同时还包括人体生长与发育。中医学概念的“脾”,与西医学概念的脾脏,意义完全不一样。气血津液学说中的“气”,其组成,中医学认为有先天之“精气”,食入之“谷气”和自然界中的“清气”。“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而西医学不知“气”为何物。“血”和“津液”也不同于西医所说的血液和体液,如中医学所说的“气血虚”所致月经量少或闭经等,通过西医学的化验检查不一定是贫血。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换句话说就是把各种功能联系起来的通道,即功能通道。因此西医学对“经络”是无法理解、无法想象、无法找到的。

中医学认为人体死亡是“阴阳离绝”,死人没有阴气也没有阳气。无阴气无阳气,不是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因此中医学研究的人体是“活”人。

西医学,即现代医学是以尸体解剖为基础,与现代科学相结合,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而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它体现了现代科学的特点。

西医学研究的是“分子”、“细胞”,是“看”得见的物质,而不是功能。西医学认为,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形态功能单位,由许多分子组成细胞。由许多形成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按一定方式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组织。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叫器官。若干器官联合在一起完成一个共同的生理功能构成系统。各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彼此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无论细胞、组织、器官还是系统都是由“看”得见的物质——分子构成的。现代医学研究人体已进入分子水平,是从分子的角度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从分子的角度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

西医学研究人体是以尸体解剖为基础,人体死亡是呼吸心跳停止、生命活动消失或者脑细胞功能活动消失。当人体死亡、生命活动消失时,分子还存在,细胞还存在,仍可作为研究对象。西医学研究人体好似把人体当作机器一样来研究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西医学研究的是“死”人。

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相比较,中医理论讲述“功能”,而西医理论讲述“分子”或“物质”。在一定意义上,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的关系,像唯物辩证法中“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因此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是不能混淆的,也是不能相互阐述和表达的,用西医理论研究中医不是中西医结合的内容,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2药物的研究

2.1中医和西医研究药物的角度不同中医治疗疾病应用中药,是从药物的功效着手的。所谓功效,也就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功能变化,实际上讲的是药物的“功能”,比如砒霜,其功效是外用蚀疮去腐,内服祛痰平喘;又如青蒿,其功效是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等[2]。西医治疗疾病应用西药,讲的是药物分子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即药物分子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内某种分子、细胞、组织或系统的影响过程;或者某种抗生素分子在体内对微生物分子的作用过程,实际上讲的“分子”或“物质”,比如多酶片、氢化可的松;又如磺胺类抗生素等都是讲的药物分子。可见,中医和西医在治病时,研究药物角度是不相同的。

2.2中药的西药化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有学者认为同一患者一张处方中药,一张处方西药,这样是中西医结合。这种方法一方面浪费金钱增加患者负担,另一方面浪费宝贵的药物,而且易出现意想不到的不良作用,因为每味中药所含有效成分并非单一,可能和西药有效成分重复或拮抗。这不是中西医结合。

中药治疗疾病有五千多年历史,中药确有疗效。中药学博大精深,单《本草纲目》就收集了一万多种中药,每一味中药都有各自不同的功效,甚至同一味中药,药用部分不同,功效也不一样,比如柴胡。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柴胡根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甾醇、多糖、黄酮、挥发油等;而茎叶主要含挥发油和芦丁等,不含皂苷;其挥发油主要在茎叶中,根含量甚微[3]。从柴胡可以看出,有些药物,其药用部分不同,所含有效成分不一样,功效也不相同。

中医中药要发展要推广,必须证明中药有疗效;中医中药为什么有效或者说中医中药有效的依据是什么,因此,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就很有必要。要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就必须结合现代科技,也就是应用西医的药物研究方法研究中药,称为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西医学应用现代科技从砒霜中提取三氧化二砷治疗粒细胞性白血病,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难治性疟疾等;常用药物黄连素就是从中药黄连、黄柏等中提取的,其主要成分为小檗碱[4]。这是中药的西药化研究的最好例证。

另一方面,常用抗生素如青霉素G或氧氟沙星,假如用中医方法研究,其功效是什么,这个问题无法回答,也无法理解。因此不能做西药的中药化研究。

为什么不能用中医的药物研究方法研究西药,而可以用西医的药物研究方法研究中药呢?或者说,为什么不能作西药的中药化研究,而可以作中药的西药化研究呢?首先,它们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都是治病救人的药物,是“看”得见的物质;其次,每味中药功效的概括,是经过长期实践后归纳总结而来,要经过相当长时期,而应用现代科技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是用时短而且方便有效的。因此,可以进行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3怎样理解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的结,是结而非集,集是聚和总合的意思,结是联合和发生关系的意思[5]。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4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4.1疾病预防现代医学即西医已认识到,许多疾病与精神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精神因素导致消化性溃疡[6]。这类疾病怎样预防呢?西医学在这方面无具体的论述,而中医学却有详细、确切、系统的阐述。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但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较高。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介入疗法开展较多,而球囊扩张和安装支架非常普及,但是,在6个月或1年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冠脉再狭窄。要预防再狭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取得了理想疗效[7]。

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4.2疾病诊断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对健康要求比较高,许多疾病,患者要求给了明确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4.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如心脏猝死患者,心肺复苏是最好的抢救方法,如果采用针灸或灌服中药的方法,而放弃心肺复苏,是不恰当的。又如发生在夏天,以发热、全身酸痛为主证,又无“上感”症状的患者,经西医手段检查后,考虑为病毒性感染。这类患者,中医诊断为“暑湿”感冒,应用中药治疗疗效高,不良反应少,而西医对病毒性感染治疗无特效,因此,该类患者应用中药治疗就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4.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脑出血停止、颅内高压消失之后;以及各种术后恢复期患者,西医怎么办呢,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总之,中西医结合应正确理解,恰当运用,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9.

2雷载权.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4-338.

3肖培根.新编中药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785-787.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3-214.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第10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09-232.

篇5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肿瘤;恶性;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c)-108-02

中医与西医两套理论体系是不同的,但也有其相似点。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核心,西医以“辨病论治”为主导。由于“证”与“病”不同,治疗方法与手段也不同,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都是寻因下药,况且证中有病,病中有证,在临床中把“以病带证,寻其病症”的共性病机作为制定立法总则的依据,并根据疾病在个体中的差异作相应的调整。中西医最好的结合点是从实践入手而不是从理论入手,从理论上结合难度大。但无论如何,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确实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并取得了相当的效果。笔者在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探索过程中,对治疗现况有了一定了解,并取得了一些心得体会,现报道如下:

1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成果

1.1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

比较单纯中医和单统西医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两者相互支持,相互弥补,相互协调,巧妙结合,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改善症状和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对放、化疗起减毒增效的效应;降低分期,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预防复发、转移,阻断癌前病变[1-2]。

1.2辨证施治是个体化治疗的集中体现

中医对癌症的治疗观点,也是其治疗其他疾病的基本观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它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一部位出现了癌肿,不单是局部出现了问题,而是整个人体处于失调的状态,是内环境的变化在局部的反映。这种对疾病的认识方法比现代医学更客观、更全面。肿瘤的发生在于脏腑功能的紊乱,故中医药治疗不仅是局限在缩小肿块,消灭肿瘤细胞本身,更是从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相协调的全身情况来考虑。运用中医药治疗,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去除了肿瘤发生的环境,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达到祛病强身,抑制肿瘤发展,延长生存期的目的。但是,单纯的整体治疗对癌肿局部的消除尚不够明显,因此,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两者结合有可能明显改善癌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中医学诊疗最具特色的就是辨证论治,这是有别于现代医学的主要方面,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也是中医学术的特点和精华所在,其应当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机、辨证候、辨病并辨治法方药等数种内容,既要全面地辨证识病,了解整体情况,也要抓住重点[3]。中医临床实践是最典型的个体化治疗,辨证施治是个体化治疗的集中体现。

2体会

2.1强调治疗的个体化

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是指同样的肿瘤,同样的病理分型,因为个体的差异如基因型KPS评分、性别和酶分泌的不同,对于同一种治疗方案,可产生不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不同的特殊个体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3]。例如,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亚洲与西方人群的疗效差别很大,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者疗效可达50%,而无突变者疗效仅为20%,亚洲人群的突变率高于西方人群,疗效也远远优于西方人群[4]。不同的患者有其不同的个体特点,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的个体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则[5]。

2.2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

传统的肿瘤治疗仅是针对肿瘤本身,如采用局部手术或放疗的方法消除肿块,或是采用全身化疗或用有毒的中药以毒攻毒、清热解毒,以杀灭体内的癌细胞。遗憾的是这种传统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在征服肿瘤中的被动局面。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肿瘤是“全身为虚,局部为实”的全身性疾病,肿瘤的发生在于脏腑功能的紊乱,现代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医的扶正固本法和西医的生物治疗法,才可以调动机体内在的抗癌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达到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目的。所以,要纠正过去“只治肿瘤”的陈旧观念,强调整体与局部配合的治疗。

2.3“未病先防”的指导思想

寻因下药是中西医结合治病的普遍规律,但在治疗组方时必须注意疾病病理发展过程,兼顾用药,以求未病先防的治法。如手术、化疗、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同时也给机体带来了不少的毒副作用,其中所致脾虚证候最为常见。脾气虚的实质属于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以及由此所致的营养代谢紊乱。治当健脾益气。然而脾虚则运化失司,湿从内生,脾虚夹湿的证候终会出现,所以治疗又当兼顾其“湿”,治当健脾渗湿。

2.4分阶段治疗和因果性治疗的重要性

以病带证,寻其共性病机,制定治疗策略时,对某些疾病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轮换用药。如溃疡性食管癌,失去手术机会又要防止其大出血而不能行放疗,尚须慎行化疗,我们可先单用中药调治,待其溃疡消失或缩小后再行化疗,后行放疗的轮换施治方法。

中医以“治病必求于本”为准则。治本必究其因。某一疾病随着病理过程的发展,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成为其“因”而导致的“果”,而这一“果”则又可成为“因”。因此“因”与“果”可以相互转化,形成一个循环,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注意这一问题。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也是肿瘤发展的结果。化疗和放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抑制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被抑制又潜在地促进了肿瘤的发展,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在化疗、放疗的同时给予扶正培本之中药,来减轻和消除放化疗所致的副作用,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讨论

中医与西医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门医学,各自都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不能生搬硬套,也需要灵活运用,在掌握好各自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各自的特点,扬长避短,并逐步使其系统化与理论化。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对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学作了初步探讨。

3.1中西医学的相似之处

中西医学的某些论点有相似之处,如病因学方面,西医认为肿瘤的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中医则归结为情志失调。肿瘤发病与放射线、污染及某些化学物质有关,中医归结为邪毒外袭。免疫功能低下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医则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可以寻求共性病机,制定治疗立法公式,进行组方治疗验证,这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肿瘤患者在放化疗的同时可以“扶正培本+解毒散结”作为立法公式进行组方治疗,杀伤肿瘤组织的同时,也提高了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3.2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点

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自己的特点,如化、放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临床上可以“活血养血”为总则,给中药活血补血之品,西药铁制剂或血浆、鲜血,以激发骨髓的造血功能,达到预期目的。

3.3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方法学探索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法学应注意疾病发展的全过程分配方法,力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为主的思想。

中医以“整体观念”为灵魂,西医则以“细胞学说”为核心,我们可以从整体到具体,再由具体到整体,把中西医进行有机结合。如化疗药物在抗癌的同时也出现了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脾虚痰湿症状,或出现咽痛、口腔黏膜溃疡、白细胞下降等气阴两虚症状,这实质上是化疗药物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增殖细胞也产生抑制,因此从中医角度看,化疗药物也是一种祛邪伤正的药物,根据这个认识,我们对化疗患者很重视顾护“胃气”,“胃气一败则诸药妄投”。在化疗的同时采用中药调理脾胃,对预防化疗毒性反应取得良好效果,这提示我们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法学通过临床实践可逐步认识和掌握。

4展望

4.1加强中医疗法与基因组疗法关系的研究

癌基因、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相继应用于基因治疗和靶向治疗[6]。研究显示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及抑癌基因的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某些特定基因的调控失常,会产生特定的蛋白质调控失常,随之而来的人体生理功能失调所带来的一系列症状也是相对固定的,而那些相对固定的症候群体可以用中医证的概念进行分析。因此,我们有可能将肿瘤患者的证型规律(证的机制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另外,中医认为“治病必求于本”,而现代认为癌之本为基因调控的失常,因而,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机制必定与基因、蛋白质水平的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药治疗肿瘤表现在调节机体内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已有很大优势,这与现代生物治疗着眼于调理、抑制癌基因、促进免疫功能或通过刺激造血因子促进患者骨髓功能恢复以抑制肿瘤目的是吻合的。反过来,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对中药进行分子水平的筛选,当发现某一中药成分能够改变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时,再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及临床疗效验证。

4.2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的标准目前急需统一制定

以往采用的是西医肿瘤瘤体变化的客观疗效评价指标;目前人们越来越注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而不能仅依肿物大小评价治疗肿瘤疗效。特别是中医药治疗往往是调节患者内在体质,作用是综合的、多因素的。因此,如何正确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是个重要问题,学者们希望能制定出一个客观、能说明问题的综合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周宜强,王黎军.中医防治肿瘤的现状及肿瘤学科的发展思路[J].世界中医药,2007,2(5):261.

[2]张莹.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09,24(11):2226-2227.

[3]卢雯平,朴炳奎.中医的个体化和规范化治疗[J].癌症进展,2010,8(3):212.

[4]纪小龙.癌症的个体化治疗[J].肿瘤防治杂志,2005,12(23):1833.

[5]李杰,林洪生,张培彤,等.中医个体化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病案分析[J].癌症进展,2010,8(3):219.

篇6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  中国特色  概况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所产生的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程长、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制定一种有效的脑血管疾病管理的新手段是当务之急。2000年初,英国医学杂志公布了应用循证医学的手段对脑血管病目前治疗手段的重新评价,按照这个评价结果,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手段不是一种具体的药物而是一个管理系统,即卒中单元[1]。自此,起源于欧洲的卒中单元,作为一种新的脑血管病管理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我国脑血管疾病临床究人员的关注。

        狭义的卒中单元指在医院的一定区域内,如卒中病房中,组织神经专科医生及专职的物理治疗师、职业康复师、语言康复师、心理学家、专业护理人员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对卒中病人或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进行全面的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以改善预后、提高疗效的卒中病人管理模式。广义的卒中单元把卒中病人的管理延续到出院之后的家庭医疗和社区医疗及社会收容机构医疗,形成卒中病人管理的社会系统工程[2]。2003年美国和欧洲的卒中指南都明确指出:卒中患者应该在卒中单元里接受治疗,卒中单元是今后卒中治疗的方向。

        中医对中风偏瘫的认识很多,究其病因,虽历代各医家学说纷纭,不外虚实两类,虚、火、风、痰、气、瘀六种病因。其病位皆为脑和经络。其病机较复杂,《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亦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在我国, 中医已经长久广泛地用于卒中的治疗中,并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中风的诊断、治疗和调护方面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医疗模式,至今与西医方法并存于临床。Stroke Unit突出以人为本,这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不是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的简单叠加,而是从理论上进行有机的结合;从管理上将中西医各自在治疗、护理和康复中的优势在临床上进行优化组合,将西医的紧急救治和中医在治疗康复中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更能体现卒中单元的效率和有效性。中医在治疗中风偏瘫方面疗效是我国的特色,将国际上通用的卒中单元模式与有效的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相结合,将中医治疗脑卒中的中药、推拿、针刺方法融入卒中单元之中,建立并完善规范的融西药、现代康复技术、中药、针灸、推拿为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是我国目前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必然趋势。

篇7

在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提升学生医学道德水平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学生毕业工作后医德形成的一个重要促进。因此,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的医德教育要从在校学习抓起,提升校园医德教育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形成的内化影响的效果。

一、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内涵

医德教育作为社会医务工作者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伦理道德等是开展医疗实践的核心,要将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职业态度、职业行为等与职业道德结合在一起,以优秀的职业道德来支撑其医疗卫生服务技能。因此,加强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的培养,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在社会价值观等多元化的今天,市场经济等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变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心理意识、职业思维等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出现了价值观与职业道德冲突、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加大医德教育是应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道德观念逆变的一种有效措施。

医德教育作为医务人员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是医疗教育院校、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医学职业道德的要求、职业道德规范等,所实施的义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总称。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教育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医德教育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德为主要的理论框架,以提升学生的医德水平为目标的教育行为。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素养的提升,需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医德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来养成。

二、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优化

1、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展医德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医德的阐述,诸如:医乃仁术、人命之重,有贵千金等等。这些关于医德的阐述是多年历史发展中医德精髓的传承与延续。其中,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思想的精髓对医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对个体人格的完善追求,成为孔子儒家思想体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著名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孔子对圣人标准的最高要求。因此,在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要用好、用活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医德的深厚素材,为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的提升,提供丰富的教育沃土。

2、提升医德信念教育的开展质量

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非技术服务的质量成为提升医疗机构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成为医院等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重要标准。因此,这就要求医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大对学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落实。首先要教育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热爱医学,勇于钻研。面对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医务人员只有勇于钻研,才能提升为社会、为患者服务的本领。要有尊重生命的意识。在为患者诊疗的过程中,尊重患者是一个合格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第一要对患者有深厚的同情心,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优秀的医德素养还包括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作为医务工作者集体性特征的基本表现,是优化医务人员相互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现代医疗活动作为多技能、多器械、多角度的劳动方式,需要多专业、多人员的参与、合作。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加大其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有效的促进其合作能力的提升。

3、优化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德教育的内容

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所以在对此专业学生实施医德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医德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学生思想状况的现实性等因素,医德教育内容的设置既要体现出层次性,又要注重医德教育的可开展性。如:在入学阶段的医德教育,其主要的作用是提升大学生对医德的初步认识,明晰医德在工作中的重要价值,从而帮助大学生端正专业学习的态度。加强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入学阶段的医德教育,可以通过宣誓仪式、现场参观等途径,让本专业大学生全面认识职业的特点,并形成对医德的初步认知和特有的情感。在专业学习阶段,要将医德教育结合到日常的学习中,课程设置要围绕医德教育来落实,通过政治理论课、传统文化教育、医德模范讲座、医院社会实践等途径,以培养医术精良、医德高尚的中西医结合医务人员为目标,构建有效的医德教育环境。在实习期间,需要将重点置于医德行为的训练与养成方面,实习阶段作为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初次接触患者的开始,也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职业角色认同的重要时期,通过与患者的接触,能够让学生更为辨证的思考临床医学的行为,将在校期间习得的医德理论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医德素养。这就需要临床教学医院将医德教育工作与临床技能的练习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增强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的医德观念。

篇8

【关键词】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以方测证

目前有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模式多集中于病与证的关节点上,对于其中的“病”,有考虑为西医的“病”,有认为是中医的“病”,然后再结合中医的“证”,但对中医证的模型成功与否则缺乏确切依据。笔者认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应该是现代医学的“病”结合中医的“证”,通过“以方测证”的方式验证中医“证”的成功与否,这在目前比较切实可行。现简述如下。

1 关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模式

1.1 多因素复合模型

多因素复合制作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适当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与实验动物科学知识,分别(或同时)采用传统中医学病因复制证候动物模型和采用现代医学病因复制疾病动物模型,使模型动物同时具有疾病与证候特征[1]。如采用饥饿、疲劳、寒湿、惊恐、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复合方法复制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此种模式考虑较全面,出发点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结合各种复合因素制作动物模型,但需要研究的是各种不同成因所致模型证候可能有所差别。

1.2 基于西医“病”的模型动物的宏观体征观察中医的“证”

对西医疾病模型进行中医辨证以建立病证结合模型[2]是指在西医疾病模型的基础上,不施加人为干预因素,在疾病模型建立过程中或建成后,观察并检测疾病模型是否具备中医证的特点(如寒热、虚实、阴阳、血瘀等),即观察疾病在形成过程中“证”的演变过程及疾病模型成立后表现的中医证型,进而确定某一特定的病证结合模型。然而,由于动物和人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其症状体征的复杂性以及一些重要的体征指标(如舌象、脉象、肤色和情志症状等)难以在动物身上体现和模拟等一系列问题,使动物模型中体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多半不具有或不能反映中医证候的属性[3]。因此,宏观体征观察到的征象很难切实运用于传统中医辨证,操作性不太强。

1.3 从西医病理判断中医的证

如采用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并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再予强的松龙和肾上腺素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心血瘀证大鼠模型,从血脂增高、主动脉内壁下层增厚伴前期斑块和红细胞压积偏高和心血管形态学改变认为心血瘀证模型成功[4]。中医的证其实质即疾病的病理,如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病理切片等,目前即使与中医证的相关性不确定,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证的实质。血瘀证的研究目前较多,主要与机体的血液流变学、血管壁等病变密切相关,很多情况下可以作为血瘀的判断指标,但与中医其他证候(如气虚、阳虚、气滞等)相关的理化指标则说服力较小,需要进一步研究。

1.4 在中医“病”的基础上建立中医的“证”

病证结合模式应该是在中医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证”,如在临床诊疗中,首先确定中医为何病,然后确定证候类别。如果是动物模型试验,也应该是先建立中医的“病”,然后建立中医的“证”。这种动物模型思路比较倾向于中医,但在动物模型试验方面尚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常说的中医疾病如咳嗽、黄疸、胃痛、腹痛等名称,往往是现代医学的症状。“症状(症)”是人体在疾病状态下发出的信息;“证候”是疾病在瞬间的症状总和,是信息群;“证”是由证候归纳总结出来的对疾病过程中所处阶段的病位、病性、病因和病势等的病理性概括;而“病”则是症状和证候的主体,体现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由于中医的病名很多情况下很难体现疾病的全过程和规律,因此,病证结合模型如果在中医“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证”似乎略有不妥。

1.5 在中医“证”的基础上建立西医的“病”

即用传统的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特有的六、饮食、情志、劳倦等为致病因素建立符合中医病因的证候模型,然后予以药物、手术等方法建立西医病毒模型。如以过食酸味法建立脾气虚证动物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连续灌胃2-乙基亚硝胺120 d,可以建立脾虚胃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5]。此种模型一方面继承了中医的思路,另一方面注重对现代医学疾病的认识。其实,运用传统病因致病建立证候模型,模型成立时疾病也出现了,再运用西药造疾病模型,新的证候又出现,因此,无法确保“证”的重复再现。

1.6 方证对应模式

尽管可以常用方、古方、效方、名方、经方等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当代生物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等最新进展提供的新理论、新技术及新方法,研究各方剂与证候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证候与方剂的“方证对应”关系来揭示证候的实质和方剂[6]。但有学者认为上述方法仍然存在问题,如温阳法、补脾气法、滋阴法等均可使阳虚的指标得到不同程度的纠正。其结果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一个辨证具有上述外观表现的动物,通过助阳药验证,得出结论为肾阳虚模型,而实际上这是一个脾阳虚模型或脾气虚模型[7-8]。中医传统的经典方剂是为相应的证候类型而设,如肾阴虚运用六味地黄丸、心脾血虚运用归脾汤等,方证对应是中医诊治疾患的基础,至于复方中药的复杂成分机理亦有待于未来详细研究。

2 关于病证结合中“病”的认识

目前对病证结合中“病”的认识大致有两种倾向,即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现代医学的“病”,部分学者认为应该是中医的“病”。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较为客观、全面,能够从总体上把握疾病的特点和规律;而中医的疾病名称很多情况下与现代医学的症状名称相同,难以从整体上掌握疾病的特征。对此,笔者亦首肯应该是现代医学的“病”结合中医的“证”。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相比中医学更为微观,其主要是从病理变化特点上研究,而中医学主要是从宏观表象上阐述,两者侧重点不同。而要进行病证结合模型研究,应该利用已有现代医学“病”的模型结合中医的“证”较为合适。证是病变的瞬间病理特征,其本质就是与之相关的病理过程所包含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以“病理过程与证结合”作为“中西医结合点”,是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学的合理选择,并且有可能推动中西医结合在理论研究上的创新与突破[9]。

3 关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式的认识

中医证候研究迄今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突破,其中一个非常关键因素是证候研究缺乏从基础到临床的重要桥梁——动物模型。目前,全面正确采集模型动物的证候特征,模拟人类进行辨证分析的可能性较小,更何况动物的语言、情绪表达、内心感受等难以人为揣测。因此,笔者认为,建立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利用以方测证的方法,通过传统中药的验证性治疗,反推模型动物的中医证的实质,可能较为合适。尽管中药以方测证存在片面性,如温阳法、补脾气法、滋阴法等均可使阳虚的指标得到不同程度的纠正,但如果进一步深入研究,应该会发现,温阳法、补脾气法、滋阴法在纠正阳虚指标的同时,还会有其他各自不同的特征,如温阳法着重点在肾、补脾气法着重点在脾、滋阴法着重点在肺等,这与中药的多靶点效应关系非常密切。但传统中药所特有的归经属性,表明某味中药对人体某些特别部位具有优先和特别的效果,则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设立严密的实验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复杂的因素,以最终验证性判断模型的证候类别。

4 结语

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基础,对临床研究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被广大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是中西两种医学在理论层面结合的范例,也是构建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10]。但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其成功的研制将对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 辉,王 键.试论多因素复合制作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思路[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5):57-59.

[2] 富 琦,陈信义.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新思路[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9):79-80.

[3] 梁茂新.中医证研究的困惑与对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3-74.

[4] 何军锋,谢梦洲,田浩梅,等.2型糖尿病心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型大鼠心血管指标病理改变的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1365-1367.

[5] 张 宏,林代华,余成浩,等.脾虚胃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J].四川动物,2007,26(3):699-701.

[6] 任锡禄.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研究的思考[J].光明中医,2007,22(7):1-2.

[7] 张 祖.黄芪对阳虚证动物模型肝中Mg、Zn、Ca含量的影响[J].山西医学院学报,1982,(2):4-7.

[8] 陈锐群.祖国医学“肾”的研究中有关滋阴泻火药作用的探讨[J].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79,6(6):303-307.

篇9

1、临床研究

1.1病因防治 引起CRF的原因较多,必须认真查找原发病,进行有针对性的病因治疗,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在原发性肾脏病中,慢性肾炎占居首位,其次为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等,在继发性肾脏病中,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病较为常见。中医药在防治原发性肾脏病中确能行之有效地控制其演化成CRF,而在继发性肾脏病中中西医结合防治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控制可逆因素 CRF的病程是渐进性发展的,但在某一阶段受到某因素的影响,可出现肾功能的急剧恶化。因而及时祛除这些可逆性因素,已被公认为是防止肾功能急剧恶化的重要措施。促使肾功能急剧恶化的因素主要有(1):①累及肾脏的疾病复发或加重;②水、电解质紊乱;③各种感染;④高血压、心力衰竭;⑤应激状态;⑥其它各种不利因素。这些可逆性因素采用西医常规措施,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中医认为其可逆性因素主要有(2):①外感风热或风寒;②痰热;③水湿;④湿浊;⑤湿热;⑥瘀血;⑦风动;⑧风燥。中医针对这些邪实证,除常用的辨证口服汤剂外,还采用如专方、专药、内服、外洗、灌肠、静脉给药等措施(3),不仅疗效较好,而且还有标本同治之妙。

1.3 饮食加必需氨基酸(EAA)疗法 近年研究表明,低蛋白饮食可减少肾小球的血液灌流量,使“健存肾单位”的滤过率减低,延缓肾小球的硬化过程,从而保护了残存的肾功能。为了防止低蛋白饮食带来的负氮平衡及不利因素,目前多主张采用(1):①低蛋白饮食+EAA疗法;②低蛋白饮食+α-酮酸疗法。饮食疗法历来被中医所重视,但由于CRF的特殊性,虽有虚证诸象,但其“气化不足”,易生浊毒。因此,其“虚则补之”而不能呆补、腻补、纯补,必须补而有节,特别是应以肾的气化功能和邪的兼挟情况为参考,辨证进补(4),这样更能符合CRF之病情。

1.4 辨病与辨证治疗 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可逆因素是治疗CRF的关键。CRF非透析治疗的基本原理包括(1):①减少尿毒症毒素和代谢废物的蓄积,利用肾外途径增加尿毒症毒物的排出;②避免或消除CRF急剧恶化的危险因素;③治疗CRF原发病,控制CRF渐进性发展的各种原因;④针对各系统症状和并发症予以治疗。中医辨证治疗,主要是针对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五个证型辨证选方(2),但由于CRF往往有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毒内蕴为标的特点,其组方多以虚实并理、补泻合用、攻补兼施为特点(5);而中医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也主张依据脾肾阳气虚、脾肾气阴虚、湿热中阻并浊邪犯肾、脾阳虚弱并浊邪内蕴、脾肾虚弱并水瘀互结证型特点,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由于CRF是一个病情不断变化的过程,不可能用某一型某一方治疗贯彻始终来处理如此复杂多变的疾病。病症结合,标本兼顾,方能灵活地解决正邪、标本、病证之间变动着的矛盾。病证结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更有确切延缓CRF进展的作用。

1.5 胃肠及结肠透析 胃肠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生物膜—胃肠粘膜清除代谢废物的原理,但因传统的方法进液量较多而腹泻剧烈,病人无法坚持。随之研究的化学吸附剂,如阳离子交换树脂、氧化淀粉及活性炭等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其局限性。针对传统的胃肠透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首先是中西医结合方法解决了进液量过多和腹泻频率的问题。如成药尿毒清及含大黄的复方汤剂等透析药,其药性缓和,并可控制其入液量和排泄次数,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肠透析疗法又是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一大改进,它是在胃肠透析的基础理论前提下,利用中药复方大黄制剂进行结肠透析,又进一步推动了胃肠透析疗法在临床的广泛运用,大大地弥补了中西医各自的不足,使胃肠透析疗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西医结合胃肠及结肠透析疗法,不仅融汇了现代医学的理论,更发挥了中医中药全身性调节与治疗作用,对于延缓CRF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2、药物研究

寻求与研制防止CRF进展与恶化的有效药物,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之一。临床研究表明大黄为治疗CRF的有效药物之一,并经多种动物实验证实其有延缓、阻止CRF病情进展的作用。大黄治疗CRF的机理主要为(6):①对血BUN(尿素氮)的影响;②对系膜细胞的影响;③对肾代谢的影响;④对血脂的影响;⑤对血液流变的影响;⑥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⑦对过氧化脂质及其它方面的作用。除大黄对多种CRF动物模型具有显着疗效外,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还论证了黄芪、参类、附片、当归、川芎、地黄、冬虫夏草等药物防治CRF的机理(7),这些药物均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中筛选出来的,将这些有效的药物组方应用到临床中则更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

篇10

关键词:孔昭遐;中西医结合;辨证;辨病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5-0905-03

孔昭遐教授、主任医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国名老中医,安徽省首届名中医,安徽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兼附属医院中医科奠基人之一,从事医疗、教学、科研50余载,学验俱丰。孔师勤奋学习,博览群书,工作精益求精,为中医事业殚心竭虑。孔师善于接受新思想,应用新技术,主张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疑难病证治疗常针药并用,内治与外治结合。师古而不拘泥于古,继承中更求发展和创新。曾编写过多种中医教材,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7部,编导《针灸》电视教学片3集,60余篇。今将孔师的部分学术思想简介于下。

1 中西结合中医与西医互补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中医学基础理论是在实践中反复应用,运用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一定的解剖知识而形成的,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思维上运用抽象、顿悟、类比等方法。西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对疾病的认识注重生物病因、组织病理在诊断上的作用,治疗主要是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思维上应用具体、分析、还原等方法。两种医学各有所长,各有其短,一从宏观人手,一从微观人手,一重视病的诊断,一强调证的辨别。因此中西医学结合,可以优势互补。

孔师对中医学、西医学均经过系统学习,因此她“在中西医之间毫无门户之见,”并认为中西医应该互相学习,不少“西学中”同志为中医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医学西医不是为了改行,也不是用西医的观点来改造中医,而是以西医之长来补中医之短,因为“中医之长,恰好是西医之短,西医之长,也正是中医之短,只有取长补短,才能共同提高,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为我所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也可以为西医所用。”[1]

在病史收集和体检方面,中医诊法是望闻问切,其中望诊是对人体局部和整体神、色、形、态的诊察,闻诊是对人体气味和排泄物气味的嗅闻以及对呼吸、语言等声音的诊察,切诊是通过触、压、按和对机体脉象的诊察。西医诊法是视触叩听问,其中视诊是对神志、全身皮肤黏膜颜色、发育、营养、动作等的观察,触诊是对皮肤、淋巴结、腹部触压,叩诊是对肌表的叩击以了解内脏的方法,听诊主要是利用听诊器对能发出声响的内脏进行诊察的方法。两种医学的物理诊断方法,从表面上看是相似的,望诊与视诊,闻诊与听诊,切诊与触诊叩诊相似,但在具体内容上有相同也有不同,同样需要取长补短。中医望诊中之舌诊和切诊中对脉象的诊察是其特色诊法,有其丰富内容,西医听诊中借助于听诊器对心、肺、胃、肠、血管等的诊察,和触诊叩诊中根据内脏的解剖位置、结构特点进行诊察的方法则是其特长。西医除此诊断方法外,还有影像物理诊断法,如超声波检查、X线、CT、MRI、内窥镜,和对人体体液、排泄物、血液成分、致病微生物培养的化验检查法,以及病理诊断法等。总之,中医的诊断学有特色,如舌诊、脉诊、经络腧穴诊、耳诊等,西医的诊断学多种多样,而且通过显微镜、超声波、X线、内窥镜的望可以补中医单凭肉眼望诊的不足,用听诊器听可以补中医仅凭耳朵直接听的不足,二者的诊法结合起来,则可以对病情有更详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孔昭遐诊病除应用中医的四诊外,还一贯重视西医的有关检查,病房中的新病人,她查房时一定要自己做一遍体格检查,并积极向西医学习看C光片、CT片、心电图、检验报告等,以补中医对辨病方面的不足。

中医和西医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指导理论不同,但二者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要想达到的目的也是一样的,因此可以互相借鉴,有利于疗效的取得与提高。如孔师在60年代初,治疗一位患混合型过敏性紫癜的王女士,除皮肤紫癜密集外,还有全身浮肿、大量蛋白尿、肉眼血尿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危重。当时院内尚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先在内科住院10余天,用非那根等抗过敏西药无效,后转入中医科,刚进病房,即一阵腹部绞痛,便血40~50mL。因皮疹鲜红,高出皮面,先按“阳斑”论治,数日未效,后因便血、尿血多日未止,致贫血严重,紫癜转为黯淡,舌脉均有虚象,又按“阴斑”诊治,1周过去,仍无好转。孔师根据西医理论,认为这是一种过敏性疾病,结合病人有症状多样、变化迅速等特点,符合中医“风性善行而数变”的风邪致病的特征,遂在清补并用的基础上加上有抗过敏作用的祛风药蝉衣、防风、刺蒺藜、地肤子等,病情很快有了转机,终至痊愈。

又如对痤疮的治疗[2],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因肺经血热,薰蒸颜面,或恣食膏粱厚味,脾胃积热,复感风邪所致,多用黄芩清肺饮加减治疗,但疗效往往不够理想。西医认为痤疮与雄性激素及其代谢产物增多,使皮脂腺活性增强,皮脂腺中游离脂肪酸升高以及继发感染有密切关系。孔师受西医理论的启发,认为雄性激素增多相当于肾中相火偏旺,因此认为肾阴不足,相火偏旺乃此病之本,兼感风邪、热毒以致化脓成疮乃本病之标,采用知柏地黄汤为主结合清肺祛脂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类似这种“西为中用”的例子,在孔师的临床经验中还有很多。

由于孔师系统地学习过中西医理论,因此她在治疗上也力求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如对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的治疗,西药用激素,以抑制免疫,减轻炎症,改善症状,取激素消除尿蛋白较快之长,补中药起效较慢之短。但大剂量激素应用,疗程又较长,副作用也比较明显,如出现满月脸、血压升高、骨质疏松、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等,也有部分病人用激素治疗无效,或病程中反复,或愈后复发,所以加用中药治疗,一方面可以提高疗效,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激素的用量,缩短应用激素的时间,减轻激素副作用,减少病情反复或复发,最后单用中药善后调理,取中药疗效巩固之长,补单用激素治疗副作用大、容易依赖和复发之短。而且用这样取长补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整个疗程缩短。

再比如慢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中医辨证属于本虚标实,肾虚湿热,孔师认为急性发作时可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取抗生素抗菌杀菌力较强之长,继用清利湿热之剂以清解余毒,最后用补肾清利之法巩固疗效,取中药补肾治本,可减少复发之长。她在临床上常常是取长补短,有机的中

西结合,而不是中西药物重叠使用。

2 衷中参西辨病与辨证结合

西医学的迅猛发展,疾病谱的变化,显现出中医学的发展相对滞后,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已不能适应当今医学的需要,在中医的病名中,有些是以症(或证)代病,有些病名则用词古奥。目前虽然已经有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一书,但是还不够成熟,其诊断主要是以主观性症状为主,缺乏本专业的客观性指标,还有一些病人无不适症状,但化验有异常,这是中医四诊所不能诊出来的,显现出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在对疾病诊断方面的优势。充分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及时跟踪西医发展的前沿水平,了解和掌握西医学的最新成果和发展状态,学习和结合西医学理论、知识和对技能的掌握,可以弥补中医对疾病诊断的不足。但中医对证的认识较西医强,也就是认为一病可以表现出多个证候,同一种病由于个体的差异等因素,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证候,这较西医对病的认识更深入、更细致,更能抓住疾病某一阶段的本质,从而有效地进行干预治疗。临床对一些有主诉症状,但没有客观的异常检查结果,则中医可以辨证诊断和治疗,这又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因此,能中则中,能西则西,衷中参西,辨病与辨证结合,则会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具体、更全面。

孔师认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有利于疗法的创新和疗效的提高”[1],这体现在她诊治的疾病中,比如,消化性溃疡病,临床可以表现多个证候,但考虑到病的诊断,也就是都有溃疡面的存在,她联想到中医治疗皮肤上的溃疡,多用散剂或膏药外敷,因而创制了“溃灵散”空腹服用,相当于在溃疡面上敷药。方中有根据中医理论能托里生肌,促进溃疡创面愈合的黄芪、当归,有制酸止血的乌贼骨,祛瘀止痛的乳香、没药,解痉止痛的延胡索,缓急止痛的甘草等,又有性黏而有成膜作用的白及,既可保护溃疡面,又可增进其他药物在胃壁的黏附,提高药效,促进溃疡愈合,通过181例溃疡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疗效良好。

实践证明,正确掌握中医对证的认识和西医对病的诊断,病、证相结合的诊断,有利于对疾病的全过程和各阶段的认识,处理好整个病程治疗与阶段性治疗的关系,增进疗效,促进康复。如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痰饮、咳嗽和哮喘的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痰伏于内,胶结不去,成为该病的宿根,一经新邪引动,则痰随气动,聚于肺系,发为咳喘。自《金匮要略》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古方用药大多偏温,即使急性发作时,亦认为是外邪触动伏痰,责之于肺,导致咳喘发作,治疗常用疏解外邪,温化痰饮之法,可见古人对本病的治疗,重点在治痰。而西医则认为是在慢性支气管炎的基础上又受到新的感染引起急性发作,治疗重点在抗菌消炎,控制感染。孔师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在治痰的同时,加用黄芩、鱼腥草、金银花、连翘、炙麻黄以加强清热解毒、解痉平喘之效,待哮喘、咳嗽明显缓解后,再缓则治本,采用健脾肃肺,补肾纳气之法,也可应用“冬病夏治”的原理,敷贴腧穴,以扶正固本,杜绝生痰之源,增强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防止或减少复发,延缓病程的进展。同时加用具有清热活血作用的红藤、败酱草、桃仁等以减轻支气管壁的充血、水肿和纤维增生,尤其是桃仁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止咳平喘,是病证结合用药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