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利用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开发利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土地开发
中图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4-0000-01
Computer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on Land Development&Utilization
Li Liying
(Tianjin Land Resources and Housing Branch of Land and Resources Baodi,Tianjin 3018000,china)
Abstract:The extensive using of computer technology promote
resources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to enter a new ages of
systematic and quantitative ,computer information in today's 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rend. In l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computer technology is everywhere, and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Keywords:Computer technology;Land development
一、引言
曾培炎副总理到国土资源部视察工作时曾提出,要提高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通过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天上看”是指利用遥感卫星等手段进行土地执法检查,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逐块地调查土地的地类和面积,通过“拉网”式检查,使以往难以把握的土地违法、违规、瞒报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3S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计算机信息系统GIS)在土地调查、地质调查等工作中的集成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以数据流为主线的全数字化野外计算机信息采集体系初步建立;一批覆盖全国、不同比例尺的基础地质、土地利用、矿产资源等方面的大型基础数据库陆续建成,并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地上查”主要是指运用GPS、巡查车、PDA等手段对实际用地进行核查,发现违法用地现象。“最重要的其实是‘网上管’,可提高办事效率、规范管理流程。”
二、土地资源的计算机信息化应用内涵
(一)土地资源的计算机信息化应用的含义
土地计算机信息是指与土地有关的所有计算机信息,一般可分为土地空间计算机信息、土地属性计算机信息和土地文档计算机信息三大部分。其中:土地空间计算机信息是指所有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图形、图像数据,包括地籍图、地形图、遥感图像和专题图等。土地属性计算机信息是指除空间数据以外的计算机信息,它用来描述土地的特征、状态等属性,包括土地等级、土地类别等。土地文档计算机信息是指与土地管理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证件及簿册等文件、档案,如《土地法》、土地证、土地登记簿等。
(二)土地资源的计算机信息化应用的特点
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庞大、种类繁多,这就造成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结构复杂。通常一个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多终端使用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又被多层管理部门使用,而目前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又限制了计算机信息数据的管理。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实用型计算机信息系统,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支撑,加上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计算机信息系统(GIS)集成技术(简称3S技术)研究,使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很好地适应土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新要求。而土地计算机信息模型的复杂化就要求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更加智能化,用户界面更加友好化。
三、土地资源计算机信息化应用新举措
(一)加强土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容纳了巨大计算机信息量,采用的先进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决策支持技术等,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土地资源保质和增值目标的有效手段,符合我国的“科教兴国”方针。在农业、农村用地中,采用现代生物生态工程技术,遏制土地质量下降、土地资源的退化,加强科技、经济、物质投入,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达到保质增值目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手段、方法,不断完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规范水平,逐步实现与国际同类工作接轨。土地资源管理中实施计算机信息化的管理,改变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中计算机信息不灵,工作效率低,积案较多的现状。普及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国土(包括国土资源开发、流转、利用、保护、浪费、闲置和土地质量状况等各种数据库)资源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全国各地土地资源网络,通过互联网实现土地资源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共享,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最佳决策。
(二)研究土地计算机信息数据库建设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组织,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土地计算机信息化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变更数据、系统运行时产生的数据三大类。基础数据包括初始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地形图数据、影像数据、DME数据。变更数据包括变更调查过程产生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地形监测数据。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数据的标准化,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必将促进这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运用最新的网络及网络GIS技术可实现用土地规划、市政路网及地形等数据的交换处理,根据系统设计的规范化原则、适用性原则及可靠性原则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应紧跟计算机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采用新思想新方法,如以数据为中心的系统设计基于CASEI进行结构化分析及系统设计,面向Internet的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是开放式的,应将数字地球概念和Internet网络技术用于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研制之中,将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融入更高层次的系统中。
参考文献:
[1]古志新,翟刚,李华,章远钰,廖琴兰,王莉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7,2
[2]樊闽.中国土地整理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06,10
[3]蔡海生,陈美球,赵建宁,曾珩,张学玲.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的概念与方法探讨[J].农业工程学报,2009,10
篇2
规划拟引进的工业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相关产业政策及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满足入园条件;禁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等产业项目,鼓励低碳、环保、循环型产业项目。落实资金保障,规范资金使用项目区的资金通过采取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土地收储融资、市场运作、业主开发建设等多元化、多渠道方式进行筹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推行项目工程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规范征地管理,保障农民权益在试点项目区的征地过程中严格履行公告、听证、调查确认等程序,在执行统一年产值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并采取多种渠道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问题,确保补偿安置落实到位。
2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2.1工作成效
2.1.1保护优质耕地通过实施低丘缓坡利用试点,有效保护耕地面积达340.6421公顷,实现了“三提高一降低”的要求,缓解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2.1.2社会效益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对缓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的两难困境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有效缓解了建设用地紧缺的矛盾,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2.1.3生态效益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了自然和地质灾害的防治,减缓了水土流失和土地侵蚀,增强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2.1.4经济效益通过建设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1487.52公顷,优化安排产业项目,有效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对带动发展地区经济将发挥重要作用。
2.2存在问题
1)部分试点区域范围在规划确定的“有条件建设区”内,不利于试点区域的整体布局与规划建设。如东兴市低丘缓坡项目区实施总规模为374.72公顷,其中有263.13公顷用地位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有条件建设区范围内,需进行规划评估修改后方能利用,在一定程度限制了东兴市低丘缓坡项目区的整体规划与开发利用。2)低丘缓坡利用试点没有明确是否可以先行开展场地平整、整体连片设施土地征收等相应支持政策,致使项目区无法统筹考虑场地平整问题,难以落实项目区域内土方平衡,不利于降低开发成本及加快开发建设。3)征地难、征地慢制约着低丘缓坡利用试点的开发进度。特别是十提出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及受网络传言“征地补偿标准提高10倍”后,征地工作压力增大。4)用地报批所需材料多(与使用年度计划指标所需材料一致,没有体现先行先试试点优势),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周期过长,从上报用地报批材料至用地批复历时约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3对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工作建议
篇3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城镇化持续推进,许多沿海城市开始面临土地资源瓶颈,如何有效缓解沿海快速城镇化地区空间资源紧缺矛盾,是现阶段土地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4》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9万亿元,其中,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4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比例达到66.3%。可见,我国沿海地区已经成为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开展沿海地区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研究,对于优化滨海地带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与结构,促进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缓解快速城镇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矛盾,实现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 目前滨海地带土地开发面临的两个重要背景
1. 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依然旺盛。1979年,美国城市学家Northam首次提出“城市化过程曲线”,即“诺瑟姆S型曲线”。该曲线第一阶段是城市化初期,这一阶段产业形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城市人口增速比较缓慢,城市化率在20%~30%;第二阶段是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生产活动集聚程度不断提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城市化率从30%上升到70%;第三阶段是城市化后期,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二产业占比下降,城市化率超过70%,其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并趋于稳定。据《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结合诺瑟姆S型曲线,可判断我国城镇化已到快速发展中后期,对建设用地需求依然旺盛。
2.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联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一带一路政策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合作、共赢、和平、发展为理念,以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主体。文件指出:要加强大连、天津、青岛、烟台、上海、厦门、泉州、广州、深圳、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可见,滨海城市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实施一带一路重要前提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建设等,都需要建设用地作为支撑。在沿海建设用地日趋紧缺背景下,加强快速城镇化地区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成为必然趋势。
二、 目前我国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滨海地带城市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统筹仍需加强。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及信息化的推进,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为主要格局的沿海城镇产业带正在逐步形成,滨海地带开发成为热点。在滨海地带开发利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海陆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统筹不够;整体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不合理、集中度不高、竞争力不强;滨海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同质化严重;I海港口布局分散,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港口公共配套设施较缺乏,辐射和带动效应受到制约。
2. 滨海地带土地利用重开发轻保护,保护治理需要强化。随着我国滨海新城和港口建设的进行,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急剧上升,滨海地带受资源环境、土地、岸线等因素制约越来越明显。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滨海城市在土地开发利用中“重开发、轻保护”现象普遍,许多滨海城市因无序开发、过度开发、盲目开发等原因造成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环境污染持续加剧,自然岸线不断缩短,滨海湿地严重退化,滨海地带面临海洋生态安全和陆地生态安全双重风险,滨海地带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存在严重冲突。
3. 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涉及部门众多,难以统一协调。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地方政府制定出台了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如:《辽宁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深圳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等,加强对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由于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涉及管理部门众多,各职能部门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和制度约束,导致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管理工作重叠、部门职能冲突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居高不下,带来行政管理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理念构建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活动越来越频繁,导致许多国家和地区自然资源超出地球可承载范围,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防止自然资源最终耗竭,联合国环境署联合相关部门于1975年提出《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强调世界各国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兼顾自然环境,经济发展要与自然保护相结合,保证地球资源永续利用,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雏形。在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采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关于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理论和重要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可概括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其中,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它要求以人为本,着重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为人类创造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依靠数量,而要重视质量,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则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在地球可承载能力范围之内,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可持续发展理论一方面强调自然与人之间和谐发展,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适度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则强调着眼未来,考虑资源当代和代际之间的分配公平。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代际公平指社会发展中的每一代人都有平等开发利用滨海地带土地资源的权利,当代人不能因为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而忽视了后展的权利。在现实中,由于后代主体缺位及当代经济利益驱动,往往造成对滨海地带土地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后代可供开发利用的滨海地带资源越来越有限,对当代和后代生存与发展造成了潜在威胁。滨海地带土地资源可以视作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根据Comes等人提出的“俱乐部理论”,俱乐部会员承担成本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非时间性的拥挤效应,这种效应通常情况下是指由于当代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成本和费用,将影响同一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成员;二是时间性的拥挤效应,主要是指“由于使用而造成的贬值”。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应该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全过程,着力解决当代人之间的非时间性拥挤效应以及代际间的时间性“贬值”。
四、 基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模式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威胁日益严峻,生态安全开始上升为国家战略,土地生态安全成为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内容,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学者对土地生态安全概念有不同理解,但总结起来,土地生态安全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通过对土地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土地所在生态系统,处于一种不受威胁破坏或受威胁破坏程度是自然界可以承受的健康、和谐、平衡的状态。滨海地带是位于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带,其特殊地理环境决定其具有极大生态敏感性。滨海地带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各种生态敏感性因素制约,对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以保证滨海土地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滨海地带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构建需考虑指标选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实际操作中,使用最多的便是自然―经济―社会概念框架模型和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模型(PSR)。自然―经济―社会模型是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社会安全和土地经济安全角度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而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模型则是从土地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和响应视角来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两种指标体系构建方式虽然存在细微差异,但都能够从某个侧面反映土地生态安全实质。(2)指标权重确定。常见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有: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混合赋权法。主观赋权法是根据专家主观经验来确定权重,如:层次分析法、特尔斐专家打分法等;客观赋权法是根据客观数据进行权重确定,如:熵权法、变异系数法、标准离差法、秩和比法等;混合赋权法是由两种以上主观、客观赋权方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它能够结合主观和客观赋权法优势,近几年在各类评价中采用频率较高。(3)评价模型选择。我国开展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时间不长,许多评价方法和模型使用尚在探索阶段,常用的评价模型包括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灰色系统评价、DEA综合评价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
根据滨海地带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可将滨海地带土地生态安全划分为不同状态等级,分别为:安全、良好、敏感、轻度预警、严重预警。在快速城镇化地区,应根据该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针对滨海区域具体情况制定不同土地开发利用策略,选择不同模式。在所有模式中,最理想的模式是低开发、高保护,其次是高开发、高保护及低开发、低保护,应尽量避免高开发、低保护模式。具体如表1所示。
五、 快速城镇化地区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构建
1. 加强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统一管理,建立综合协调机制。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管理中多头管理、权责不清、各自为政的管理困境,造成了俱乐部理论中“非时间性”拥挤效应,这与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背离。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综合协调机制,对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进行管理和协调,以促进部门间协作。首先,应建立区域间的综合协调机制,根据经济学领域的理性人假设,任何单位或个体都倾向于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对公共品的利用趋利避害。中央政府及沿海各省、市、县政府,往往从各自发展实际出发,作出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决策,滨海地带整体发展受到影响;其次,建立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制,我国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受到国土部门、海洋部门、渔业部门、水利部门、航运部门、农业部门等多部门的管理与约束,某些工作职能互相重叠冲突;因此,在进行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时,必须站在战略规划高度,通过博弈论寻找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平衡,对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之间的管理权责和工作职能进行统筹安排、综合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
2. 创新滨海土地开发利用,构建滨海地带土地生态补偿机制。滨海地带土地具有生态敏感性,生态价值突出,但由于缺乏严格的生态保护机制,导致理性个体在面临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抉择时,往往忽略长期生态效益,而选择短期经济效益。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动态利益协调机制,可对经济和生态利益、生存和发展利益进行协调,实现环境合作,达到利益共享。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经济学手段能合理解决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不公平分配,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可将生态补偿模式分为合理开发利用型和生态保护型,合理开发利用型生态补偿区域主要有适宜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补偿主体是国家、地方政府、开发者或者人;生态保护型生态补偿主要针对自然资源保护区、生态保护限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补偿内容不仅包括对生态保护成本的补偿,也包括对区域发展机会的补偿,补偿主体主要是国家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补偿途径可根据地区实际特点,选择政府主导或市场运作两种途径。补偿方式则有建立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建立生态补偿可配额许可证交易制度、构建生态补偿税费制度、建设生态补偿保证金制度等。
参考文献:
[1] 雷诚,范凌云.国外沿海开发对中国滨海地区发展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1):107-111.
[2] 田贵良,高永如.代际公平视角的江苏海岸带资源开发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3):59-62.
[3] 尹庆民,黄一萌.代际公平视角下沿海港口岸线资源代际转移机制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2):140-144.
[4] 王清军.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7):77-81.
[5] 王淑华,张平宇,杨莉萍.环渤海滨海地带大中城市的发展[J].地理科学,1995,15(1):14-23.
[6] 樊杰,李文彦,武伟.论大渤海地区整体开发的战略重点[J].地理学报,1994,(3):203-213.
[7] 陈月英.近20年来中国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特点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5):642-647.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海峡西岸建设用地空间拓展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号:201411003)。
篇4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土地开发整理;应用探究
一、当前GIS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作用和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结构和利用布局发生了不断的变化。当前国家解决这一方面关键就在于提高整个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土地整理开发的动态平衡。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涉及大量的数据掌控和利用,单纯依靠传统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已无法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GIS地理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功能,能够有效的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的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并且可以利用各种空间分析能力进行空间分析,在土地的开发和整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于此同时,GIS地理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文字处理信息能力,对于土地管理开发中的规划编制、项目制定和具体的检测实施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技术保障。基于以上的作用和特点,GIS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未来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发展趋势。
二、GIS地理信息技术的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GIS地理信息技术在开发数据库和环境评估中的应用
在开发数据库方面,GIS地理信息技术实时掌控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状况,对土地利用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空间的分布利用能够随时掌握,同时能够随时反馈当前土地的利用情况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了数据资源图文一体的有效管理。于此同时,GIS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土地整理开发领域的数据整合,建立良好的土地开发整理有效数据库,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分析。但基于地理信息技术下的土地开发整理系统数据库建设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相信在后续的发展应用中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在环境评估方面,GIS地理信息技术在具体的生态效益评定和土地的社会效益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的将地理空间数据与专业建模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能够做到精确动态的检测和评价。通过数据的准备、指标项目的选定、建模以及计算等一系列流程之后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分析数据,应用到环境评估之中。
(二)GIS地理信息技术在成果制图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的应用
在成果制图方面,GIS地理信息技术具有非常强大的数字制图能力,能有有效的将制图要素进行数字定义,并且能够做好无痕修改,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图像的文字数据转化,制作时间少,成本低,是编制地理整理规划组件的最佳方案选择。在土地的整理规划中,GIS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对土地的总体应用进行补充和整理,对各种图层数据指标进行审批和实施,通过规划相关的项目数据以及检测过程中形成最终的图形和数据存储,以此来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要求。一般来讲在土地整理规划中GIS地理信息技术大致经历以下几个流程:首先是对规划方面的辅助编制,主要对拟定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其次做好相应的规划成果方面的管理工作,对规划文件和图像的管理和存档;最后主要对规划实施总结性管理和具体的专题分析,从而达到全面科学的对土地开发管理进行细致规划。由此可见,GIS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GIS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工程计算及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应用
在土地工程计算方面,GIS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对复杂地形进行有效的土地平整工作,注重农田的工程设计和工程量计算,建立相关的数字地形模型,精确解决实际在土地整理设计中的土方量问题。在信息化管理方面,GIS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土地的开发和整理项目。通过对空间数据图形和数据属性进行管理和调控,同时兼具双向查询的功能,为土地开发的空间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整理方面的技术支持。具体而言,GIS地理信息技术土地开发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于计划方面的管理,在编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计划中,GIS地理信息技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编制年度计划,上报相关的财政部门,进行具体的项目实施。其次,GIS地理信息技术在实施管理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具体科学的实施。再次,GIS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验收和鉴定管理,一些具体的项目完成后,GIS能够有效的承担验收鉴定工作,并将具体的验收成果交付鉴定。最后,GIS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实施成果管理。在验收结束后,GIS能够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方法对具体的项目实施统一的管理,保证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GIS地理信息技术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土地开发整理的方方面面,随着GIS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导致社会各界对于土地整理开发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整合力度不断加大,最终必然提高土地整理方面的科技含量,提高土地的使用力度。在未来的一定发展阶段内,GIS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应用必然还会成为研究管理的重点,其所涉及的领域必然更加广泛,在土地开发和整理的过程中会有更加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黎熹.浅谈“3S”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J].经贸实践.2016(07)
[2]唐雪桐,刘广辰,张爱斌.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3)
[3]李佳佳,李晶雪.土地开发整理中测绘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18)
篇5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双辽市 低碳农业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辩护,对新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发展及合理规划就成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中之重。通过行政及法律等的措施对土地开发与整理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对土地状况进行综合的利用、改造和治理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及农村生会条件并且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
1 农村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1.1 人地矛盾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跨越式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与提高,城市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的就业机会与更高的收入,使得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放弃土地进城务工。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尚未合理开发利用的土地,使农民对高投入短期无法收获及低投入难以产生巨大收获的耕地丧失了信心,以至于放弃农耕选择进城务工。由于土地承包到户的制度,导致大片优良的耕地荒草丛生。
1.2 经济发展对农村土地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加剧了耕地匮乏的现象,农民对优良耕地的争抢,导致土地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事件在这几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由于中央对地方管理强度不够大,导致国家对顶的土地征用审批制度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着,地方基层政府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将耕地转变为建筑用地。这种行为虽然是有利于农民及地方政府的经济收入,但是这种掠夺式的开发多耕地来讲是灾难性的。
1.3 耕地质量逐年下降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大的同时,污染物的排放也日益加剧,工业“三废”在农村的排放量逐年递增。尚未成型的工厂排放管理体系对工业污水的排放没有明确的惩罚,导致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将污水排放至河流中,从而严重影响了水质,导致勿让板结、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降低,大量农药的使用对土壤结构也产生这巨大的破坏。
2 土地开发整理可持续发展分析及研究
2.1 土地开发现状及问题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从而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以及经济收入,然而许多地方基层政府难以认识到这一点。由于地方政府管理滞后的问题,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验收不重视,并且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对土地方木开发整理,从而导致土地开发工程难以有效的开展。乡镇企业及一些私人企业的盲目招商引资,更加严重的加大了土地破坏的力度,这些都是一些地方急需解决的问题。
2.2 目前双辽市对土地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
双辽市对省级以上工程项目实行统一管理,由市政府成立项目指挥部,并积极组织部门的专家,加强各项目及工程的过程维护以及验收时对工程项目的要求,确保项目工程能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然工程项目能成为“基础工程”及“民心工程”。并且,双辽市政府制定了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根据经济和需求对土地作出合理的勘察与布局。土地利用总规划中还提出了要求严格实施土地利用制度、控制非农用地,加强农田保护。在总规划颁布后,双辽市政府针对土地发展依次办了多项法案,确保土地发展能在法律的保护和要求下有序的进行。
3 低碳经济下提高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对策
3.1 树立低碳农业发展观
在清洁生产、保护环境为前提来进行的农业生产才是发展低碳农业的基础。农民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并构建于自然平衡的消费模式。解决好“三个问题”是发展农村的关键,一是解决土地支撑问题,通过对现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并且采用灵活的土地方法,确保农民保证农民的效益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二是采取经营体制,通过借鉴学习国外的农业经营方式,确保农民能得到长期、稳定、合理的效益回报。三是通过加强对新农业的发展,加强发展节约型、友好型、生态文明型的农业经济。四是将低碳农业与农业生产结合,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开发自然资源。
3.2 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利用率
农村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对农业土地的开发与利用的流转。为实现农业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生产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农村应该合理调整农业结构,规模化的事实农业的开发与利用。科技是促进农业发展动力,因此通过提高土地资源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来增强土地开发及利用。其次,通过对农村闲置废弃的宅基地进行有效的流转,可以实现农村房屋的集约化。可以通过登记归属权,充分合理的利用闲置废弃的房屋。
3.3 改变乡镇的发展模式
通过合理的规划,建立城乡工业园。由于布局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对分散的环境就无法集中乡镇企业的生产及无法实现资源与技术的共享,并且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因此,通过合理的布局,建立工业园就能增强产业的发展。工业园的建立可以有效的将附近的企业集中起来,实现聚集效应和规模生产的效益。建立了乡镇工业园还能实现农村工业的集约生产经营模式,并且能共享已有的公共基础设施及资源和技术等方面,还能有效的带动工业园附近的相关产业及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欧盟国家在面对上一轮金融危机是,将国家的中心放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上,对新能源的开发来降低能耗并且提高效率,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我国乡镇企业也应该效仿学习欧盟国家的经验,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污染产业,引入低污染企业。对乡镇企业政府应该加大鼓励政策,鼓励乡镇企业更新设备、改善技术、加强科技发展,将新技术、新设备、新制度与老经验相结合。
4 结语
土地发展史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建设新农村及城市化的基础工作。这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公共事业,能有效的改善生活环境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在新经济的形势下,土地开发和利用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因此,低碳农业之路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袁磊,雷国平,张小虎.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差异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56-58.
篇6
【关键词】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研究
继我国创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各类开发区(园区)在利用外资和扩大出口、发展高新技术培养人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尤其是在探索、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方面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形势发展与政策限制的矛盾,目前,使得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值得研究和破解。
一、开发区土地利用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开发区数量过多,总量失控。目前,各类开发区总量过多,面积过大,不少开发区在建设开发过程中过分地追求“大而全”,用地上存在着扩张心态,基本上走的是数量扩张的外延开发道路。有些开发区以“滚动开发”为由,把自己的范围滚得很大,造成了土地和财力的浪费。
2.开展区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相衔接。为了地方的局部利益,一些省级以下政府批准的开发区,不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和规划,圈占土地,选址不恰当、规模不合理。一些开发区虽然编制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没有把开发的规划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联系起来,过于超前,缺乏科学性,造成开发区规模过大,总量失控。
3.用地结构不合理。开发区作为老市区在经济发展上的一个补充,职能主要以工业生产、科研、仓储为主。用地也主要应以工业用地、仓储用地、道路交通用地为主,加上适当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部分生活居住用地。目前,许多开发区的整体规划与建设都是按照城市模式来设计的,而不是按照工业区的模式来设计,工业用地仅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0-40%,大量用地被生活、绿化、公用建设用地等占用。工业用地比例过低还不利于开发区建设资金的自身积累,影响开发区偿还贷款的能力,无法形成滚动开发的良性循环。
4.土地利用率低下。一些开发区形式不少项目,真正签字落实的不多。特别是一些规划面积较大的开发区,土地闲置严重,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已建成的企业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较低,土地利用粗放,土地处于闲置和低效用地状态。
5.土地资产流失严重。一是土地市场价格偏低。由于开发区设立在总量上偏多,不同的开发区之间又存在着恶性竞争,为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部分开发区有意降低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价格,造成了土地市场价格偏低。二是土地出让方式单一。开发区用地一般以挂牌出让为主,工业用地市场缺乏竞争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发挥作用。三是由于开发区自身或企业原因,部分政府存在欠征土地出让金的问题。
二、完善开发区土地管理和利用的对策建议
开发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是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协调土地利用的结构、比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和管理,以达到土地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和谐统一。
(一)明确职能,严格土地利用和管理权限
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明确开发区及其组成部门的职能定位,从制度上杜绝开发区越权征收土地行为。各级开发区国土局是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只能协助当地土地利用与管理,而不能直接行使土地审批、出让、供地、查处等职能。进一步区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实施差别化的用地审批管理政策,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二)科学规划,促使区域土地资源优化利用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将开发区规划纳入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范畴。根据当地实际,充分考虑产业结构、区位、环保的要求,合理确定开发区的性质和规模,不再走“小而全”的规划建设道路。大力压缩非生产性用地的比例,提高工业用地的比例。通过合理的布局与规划,提高区内可出让用地的比例。严格按照规划,确定合理的用地开发顺序。建立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行土地项目目录管理和用地指标控制。整合经济功能相似、规模偏小的各类开发区,对辖区内各开发区进行整体规划、整体包装、组合招商,实现联动开发,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避免恶性竞争。
(三)完善机制,激励激发节约集约用地的主动性
通过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和奖励机制,调动地方政府和用地单位节约集约用地积极性。用好价格、税收杠杆,强化税费调节的激励约束机制,使节约用地的企业得到实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要控制土地供应总量,以土地供给确定需求。提高开发区单位面积的利用效率,把用地数量与投资密度、科技含量、土地产出率综合考虑。实施土地资源的资产化管理,量化土地资产价值,明晰土地产权关系,从而提高土地产出,避免对土地资源的闲置占用。通过综合措施,坚持区域开发与功能开发并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篇7
关键词:开发区;提高;土地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6-04-1
对于以有限的土地为基本载体进行建设的单位来说,土地是发展的根本也是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各地已将土地问题上升到一定高度,特别是在开发区各类园区的建设中,积极探索和寻求合理使用土地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如:土地容积率低,集约效益差的问题突出;项目用地多征少用甚至征而不用,且不按原定功能建设,浪费严重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土地储备不足导致后期发展受限;清理闲置土地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项目用地后续监管存在盲区等。从未来发展看,国家地根紧缩的政策不会改变,为此,必须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切实做好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各项工作。
1 提高认识,树立集约建区的思想理念
开发区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产业、企业具有生命周期,而土地资源可以重复使用、永续利用的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确立土地利用必须精耕细作,招商引资必须精挑细选,提升服务必须精益求精,土地使用必须精打细算和开发区建设必须出精品工程的“五个必须精”工作标准,全力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使用效益,最大可能地放大集约利用土地带来的综合效应,走一条开发区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创新之路。
2 科学规划,优化开发区发展空间
一是争地扩容。目前,各地项目建设用地特别是开发区发展空间仍显不足,需要结合全省开发区新的总体规划编制,进一步向上争取土地扩容,确保后续发展。二是优化布局。准确定位开发区各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功能,对每个功能区的区位、面积、建设要求都要一次性规划到位,并进行详规控制。要根据各区的产业特色统筹摆放项目,加快构筑开发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项目摆放各具特色、错落有致、有序呼应的发展格局。三是提高容积率。要合理规划厂房,对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厂房予以奖励,引导项目业主向空间发展,向空间要效益,改变过去一个项目占一大片土地的现象。四是推行“零土地”发展。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动员区内企业利用现有的土地进行增资扩建,在企业无需新增占用土地的情况下增加产能,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3 强化措施,推进土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建立公开投标、拍卖、挂牌交易土地市场平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培育、发展土地市场,使开发区土地开发进入“投入―回收―再投入―再回收”的良性循环状态。二是科学修订基准地价,对区内土地的地价进行科学测算,分等定级,并以文件或条例形式颁布实施。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提前介入,对每块土地的转让地价进行监控跟踪,及时纠正低于基准地价水平的低地价招商。三是大力推进地籍管理信息化工作,逐步建成园区已征用范围内土地利用数据库、用地红线数据库,形成土地利用现状图,实现以图管理二级市场,使土地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4 严把关口,控制土地投放节奏
一是实施分步开发。按照既定的开发区总体规划,分期分批开发利用土地,不贪大,不求洋,不盲目铺摊子。根据产业发展和招商具体项目的实际需要,做到扩大一片,规划一片,发展一片,收获一片。二是科学确定项目用地规模。坚持把土地使用面积和具体项目相挂钩,根据项目的投资规模、资金到位情况、投资项目的性质,细化并确定规定用地标准,要注重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固定资产投入强度要达标。坚决取消项目用地弹性,同类项目用地标准要口径一致,一视同仁。三是严格项目土地用途管制。在签定招商引资用地合同时,要明确土地标准、用途和动工、竣工期限,避免宽打窄用、占而不用。特别是一定要载明项目建设周期,并注明奖惩条件(一般情况下,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建设周期不超过一年,其他较大的项目,建设周期通常也不超过两年)。四是严格控制非建设项目用地比例。严格执行非建设项目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7%标准,少建花园式工厂。五是对入区企业采用“预留地块”的项目预约办法。对于已开工项目的用地,签定正式的合同;对有需求但暂不开工的项目用地,签定预约合同,明确土地的预约期,届时不开工则坚决收回;对那些项目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的,采取分期供地办法,使区内建设切实做到招商引进一个,建成一个,投产一个,严防土地的闲置。
5 完善制度,加强项目用地监管
篇8
关键词:房地产;土地利用;城镇;对策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在产业结构变动、拉动内需以及增加就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房地产行业发生了几次波动,最后趋于稳定。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快速升温,大量的资本开始涌入房地产行业,因此也带动了房价的上升,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在很多的地方,房价的上升影响了房地产公司的开发效率和土地利用率,因此受到了政府的关注。
一、我国城镇房地产发展现状
(一)消费者更倾向大户型
笔者以某城镇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城镇中心区以及街道房屋面积为64万平米。2015年,城镇居民的人均住宅面积为36平米,这说明城镇人均住宅面积不断增加,具体见图1所示。
由图1可知,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大户型已经成为很多人购房的首选。需求影响市场,由于城镇居民对于大户型的需求增加,那么房地产企业对于大户型的开发必然也会增加。
(二)住房升值空间大
由于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很多人选择投资房产,为家庭带来了巨大收益和资金。据统计,不止一套住宅的家庭占比超过15.3%,超过1.4%的家庭甚至有两套及以上的住房。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对住房进行投资,并成为家喻户晓的获取收益的一种金融渠道,关键是人们购买然后出售的房产,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收益,因为住房具有非常大的升值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现象给住宅投资热潮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也影响了社会其他成员购买房产的可能性,加剧了商品房的供求关系。
二、房地产企业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目前,房地产企业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房地产公司开发比较盲目,导致市场房价上升过快,这简接增加了城镇居民的生活压力。第二,催缴土地出让金难度大。第三,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参加竞拍的企业较少,导致很多土地竞拍无法完成。第四,在开发过程中,没有对农户的征地进行补偿,严重损害了当地农民的利益。第五,由于房地产企业的法律意识不强,导致企业在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法现象,比如随意更换土地性质等。
第六,不论是政府还是房地产企业,都缺乏对于土地资源的正确认识,导致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土地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以及土地性质使用不可取等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镇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效率不高,协调不一致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城镇公路运输的效率,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频率提高。而许多城市的建筑密度过大,缺乏足够的公共设施忽视了城镇建设的文化、艺术、体育以及娱乐设施的建设。
三、提高房地产用地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竣工验收制度
加强对工程项目的验收,该项工作主要由城镇建设局、国土局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来完成,加强验收制度建设。
(二)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建设用地由政府统一储备和调控,根据市场需求统一供应。
(三)建立集体决策制度
要建立决策制度,尤其是对于商业用地的开发,当地政府部门必须要制定合理的出让方案。在制度出让方案以后,再进行竞拍。并且要群策群力,对招标底价和挂牌起始价进行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完成竞拍以后,必须要把方案上报给政府进行审核,然后向社会公布,整个过程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四)建立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制度
建立土地公开交易制度,所有的交易过程要公开,拒绝暗箱操作。所有的商业用地都必须通过招拍挂出让,而且要保证过程的公正和公开,防止地方现象的出现,净化房地产交易的环境。
(五)建立供应总量控制制度
政府要进行总体控制。对于政府来说,每年必须要结合建设局、发改委以及国土局的相关信息,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房地产开发计划,上报省级部门备案,全年必须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此外,该计划还可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既能防止,又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四、完善房地产开发用地储备制度的对策
(一)重构土地储备的组织体系
我国主要通过建立土地储备制度,采用的是两个相对平稳分级管理模式体系。首先,一般的土地储备机构都是与当地的行政部门合作,并且要服从政府的管理和领导,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土地储备机构的决策自由,此外还降低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其次,一般来说,环保局、财政局、规划局都会参与土地储备工作,但是这些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比较模糊,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最终无法形成一个高效的管理格局,不利于城镇房地产开发与土地利用。所以,必须要根据城镇基本情况对土地储备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的现有模式进行创新,建立一个全新的组织。该组织不仅要方便其他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同时还要保证独立的决策地位,具有高度的自我管理权限。
(二)强化土地储备管理的监控职能
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的内容是需要进行监控的。首先,必须要对土地价格的合理性进行监控,防止故意抬高房价,压低地价的情况发生,打击一切地皮倒卖活动。此外,政府要与房地产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对整个房地产行业链条进行管理,严厉打击一切不合理的定价行为。其次,要监督房地产企业严格按照政府的相关规定进行开发与建设,不能随意更改土地性质,不能占用公共土地资源。再者,建设项目是否按法定程序和审批权限申请和审批,有无违反规定用途使用土地。最后,要严格监督建设用地的选址、用途,必须要求房地产企业遵循城镇土地的利用规划和要求。
(三)完善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
不断完善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具体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原建成区的隐形土地市场问题以及公益型用地的收购与管理问题等。政府部门必须要严格执法,保证土地工作的正常进行,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建立依法监管的储备机制的工作监督机制,以保证实现储备目标。应建立土地储备信息披露制度,尝试在土地征用,开发和储备过程中,实现一部分转移到土地储备机构的数据和信息,以促进双方的监督和投诉。此外,通过公开如年度土地出租、出让计划等市场信息,建立市场信息网络系统,使市场经营活动规范化,促进房地产开发市场的理性发展,引导市场化的开发商能够根据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四)加大土地供应结构的调整力度
土地供应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平衡协调,需要土地供应和需求平衡保持一个更高的水平。如今,我国的房价水平相对较高,所以在土地储备方面必须要结合市场需求,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进行总体规划与控制,切不可盲目操作。站在市场的角度对土地储备和供应进行管理,逐渐化解格子矛盾。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市场的波动,保持供求关系的平衡。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高档小区和商业用地,除了采用源头控制的手段以外,还必须通过提升税收、提升地价等方式进行控制。对于安置小区、廉租房等,要根据当地老百姓的基本收入情况进行控制,防止房地产企业谋取暴利,要保证当地居民的基本权益,满足他们的住房需求。避免企业因为政策的漏洞,影响到居民的基本权益。
结束语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与实现房产开发可持续发展,是辨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无论是从国际、国内发展的成功实践来看,还是从实际需要来看,无不印证这样一个道理:要实现房产开发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必须统筹兼顾;不能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获得一时的经济发展,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优化发展环境。(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施云,刘艳萍,毕建杰.秦安市城市化进程中合理利用土地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4,13(16):201,212.
[2]于莎燕.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2(7):12-13.
篇9
一、首先要摒弃开发就是开荒的传统理念。
不论是解放以前或是解放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人口、粮食问题的压力下,兵团经历了多次大规模开荒的时期,农业的重点由南疆拓展到了北疆,耕地由山前平原延伸到沙漠边缘,大规模的林地、草地、湿地被改造成了耕地,历史的变迁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总认为兵团的开发就是开荒,就是扩大农业的规模,直到上个世纪末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后,一些政府部门立即提出大开荒的应对方略。继后中央相继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和重视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后,才初步克服了开发就是开荒的传统理念,但远没有达到摒弃这一理念的境界,在考虑新疆兵团的发展思路时,总是念念不忘开荒,甚至还把开荒作为今后大开发的重点,把扩大农地规模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而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建设用地发展的研究则远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这种传统观念必须尽快扭转。
二、对土地缺乏严格管理,土地浪费严重
尽管有了土地管理法,但由于执法力量不足,特别是从局部眼前利益出发开发利用土地,致使滥占滥用土地现象严重。对土地缺乏严格管理,土地浪费严重尽管有了土地管理法,但由于执法力量不足,特别是从局部眼前利益出发开发利用土地,致使滥占滥用土地现象严重。部分基建项目用地不报请批准或先用后报,宽打宽用,少征多用,早征晚用,多征少用,甚至征而不用。
三、土地退化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起因,恢复则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前提。
土地的退化和恢复是两个长期的过程,其机理更是需要长期的研究和探索。这项研究不仅对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今后必须加大投入,继续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
1、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的需求量会日益增多,解决耕地资源稀缺问题的出路在于一方面“开源”即加大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和复垦;另一方面“节流”即节约和合理利用及保护耕地,提高土壤质量,提高耕地的产出水平。由于农业适宜和中度适宜的土地几乎都已被开垦用于种植业,其余土地的生态条件较差,因此应当弱化后备资源开发,重视对已利用地的挖潜整理。
2、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实现质和量的统一。切实保护耕地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效力,制定耕地保护的专项规划,严格执行用途管制;加强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晰耕地产权,建立长期稳定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土地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调整土地利用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对土地管理部门的监管,防止因利益驱动而多占、乱占耕地;建立耕地变化的动态监测系统。
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
1、要加强教育和宣传,使各级领导和大众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认识到破坏自然、掠夺自然,就是破坏自己、掠夺自己;要关注人,也要关注自然;要满足人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的平衡;要关注人类当前的利益,更要关注人类未来的利益。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逐,忽视生态效益,只求索取,不讲投入,掠夺式利用,将加剧地力退化和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土地不仅是财富之母,更是民生之本。要积极转变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用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土地年度计划管理,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合理确定各类用地的规模、结构,使之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衔接。将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规划引导与成片开发,标准引导与保证质量作为结构调整的原则,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
3、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把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上升为法律行为,对任何破坏土地市场秩序的行为,都应当追究相应的责任,以提高违规成本。
4、严把用地审批关,坚决纠正、收回各种违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全面落实建设用地备案和批后核查制度,建立土地利用信用评价机制。
5、完善供地政策和标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减少耕地占用的基础性作用。制定和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推行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控制制度。进一步细化各业用地标准,严格按标准供地。
篇10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郑州市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阶段城市发展土地资源紧张,资源利用率低下,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以及城市人口的大量涌入与城市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之一。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土地地下空间的利用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科学、经济、有效利用是提高城市与地下开发建设的协调和谐性,提高城市综合防御及安全性,改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途径。
一.郑州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分析
据《郑州市(1997~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郑州市是全省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城市,同时又面临建设发展的重大任务,使得土地供求形势相当严峻。[1]郑州市中心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由2000年的132平方千米将增加到2010年的189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78平方千米,去除不可用的土地,土地资源储备已十分有限。由此看来,郑州市土地地下开发利用是非常迫切而又必要的一项工程。
二.郑州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意义
1.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大,郑州是河南的省会,鉴于这一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为了城市更加合理的接纳外来人员,缓解人口压力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土地地下空间资源显得越发迫切。
2.缓解交通压力与环境污染
一方面,截至2005年郑州市增加431台全新开公交线路28条,更新、增加公交车辆431台,年末实有公交汽(电)车2727辆,比上年增长14.0%,城市公交客运量达5.5亿人次,增长28.0%。[2]
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也越来越流行。所以,行路难,停车难,交通拥挤,进而引起交通事故的频发,根据郑州市中原区法院的相关统计,每年审理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案件近百起,占全部交通事故案件的80%,以及汽车尾气排放所致的空气污染等问题蜂拥而至。所以,修建地铁,地下车库,缓解交通压力和一定程度上解决环境污染刻不容缓。
3.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能够扩大新的使用空间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能够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地下建筑,如公共图书馆、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设施。在现代化城市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些地下建筑适时的弥补了地上资源利用的不足。同时也缓解了社区居民住宅、生产及生活设施的用地紧张问题。
郑州市土地地下空间利用应考虑的问题:
自然因素
地下空间大都被岩土层包围,内部空间有其特殊性。地下空间自然环境的现状还是令人堪忧的,尤其表现在空气质量差,新风供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灰尘,微生物总数高等。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地下空间潮湿,人们进入地下空间,普遍感到阴暗,压抑,时间久了,会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技术因素
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时候,因为技术上的难度,发生的重大事故屡见不鲜。郑州市地势西部高,东部低,成阶梯状,由山地、丘陵向平原过渡。由于这一特殊的地形,进一步加大了工程技术上的难度,因此,郑州市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势特征因地制宜,灵活采用工程技术里的挖掘技术,支护技术,防水技术以及地下钢筋混凝土浇筑技术。
综上,由于地下建筑内部空间环境质量的特殊性,与地上建筑空间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需要更多地依靠人工手段加以控制和改善。我国以往未重视地下空间开发及其内部空间环境质量的改善,一些有关地下建筑空间环境质量调查的研究也表明,现有地下建筑内部空间环境的现状不能让人满意,大部分达不到应用的标准,尤其表现在空气品质差、二氧化碳浓度、灰尘、微生物总数偏高、氡浓度偏高、室内异味明显,夏季和梅雨季湿度大,潮气促使霉菌、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天然光线不足,从而造成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地下建筑环境不如地面建筑环境的认识与感受。因此,系统地研究、开发地下空间环境改善与保障技术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3]
郑州土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对策:
制定可行的法律 科学规划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城市现代化进展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城市建设应该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什么建筑应该建在什么那地方,不同的建筑应该建造什么样的规格,都得有法可依,使得工程建设有章可循,否则会导致地下空间开发的无序性,这样反而会造成地下空间资源的极度浪费和环境破坏以及污染。因此,行政立法是必须的。
(2)各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也不能忽略。如:地下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地下建筑暖通空调技术、人员疏散性能化设计技术。日本为了适应大深度地下空间开发,其采用的盾构技术法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对我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郑州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地势特征开发适合自己的技术方法。
(3)政府的扶持也是不可或缺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第二号公报显示,河南省人口达9256万人,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4]因此,为了缓解郑州市人口压力,政府应该扶持土地地下空间利用的建设,解决人口与土地供应紧张之间的矛盾。
结语: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是现代化都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土地地下空间的利用也不能盲目,更不能急于求成。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等。另外,也需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另外,地下空间开发在任何时候都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以舍弃环境为代价开发地下空间。相信,郑州市土地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