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范文

时间:2023-04-11 21:4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

篇1

【摘 要】 对于幼儿的教育绝不是“关起门”的教育,其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幼儿与生态环境相接触,让幼儿在生态环境中发展自我社会实践能力。基于此,本文就生态环境中如何更好地l展幼儿社会实践能力进行分析探索,希望可以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借鉴。

【关键词】 幼儿成长;生态环境;社会实践能力

随着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幼儿教育走入人们视野,期望通过对传统教育方式的转变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明确指示,其一方面要求将幼儿的健康教育放于首位,另一方面也注重发展幼儿社会实践能力,让幼儿得以全面健康成长。在生态环境中开展幼儿教育,不仅可以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得以茁壮成长,而且为幼儿的社会实践提供条件,让幼儿的集体荣誉感、社会实践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幼儿的身体、心理都得到全面的营养输送,让幼儿的心理品质得以夯实,为幼儿更好地融入环境提供基础。

一、主题活动,浓郁兴趣

广阔的天地带给幼儿极为开阔的胸怀,让幼儿的精神为之雀跃。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与环境融为一体,可以让幼儿的情绪更加积极向上。主题活动的开展更加可以让幼儿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可以让幼儿在此过程中形成重要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幼儿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与集体氛围。

在进行幼儿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局限于课堂之中让幼儿进行学习,而是带领幼儿走入到幼儿园附近的具有“剪纸之乡”的元丰社区,让幼儿感受不一样的气息,与社区中的爷爷奶奶相接触,通过不一样的主题活动,让幼儿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在了解了孩子们动手能力有所不同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在社区坏境的氛围中动手进行剪纸,结合自己的想象以及眼睛所观、所看,剪出一个有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或者植物。同时,在幼儿园中,我们开设了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的剪纸活动!这样一个简单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的对于剪纸的兴趣大增,很多孩子彼此组成伙伴小组互相学习,对于剪刀的切入点、剪刀走势进行分析探索,不仅让孩子们的配合度更高,而且孩子们的剪纸种类更多。最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到了重要的合作精神,彼此协助的重要性,更加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

合作是幼儿未来走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社会能力之一,通过在生态化环境中开展主题活动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幼儿的参与热情更高,而且更好地启发了幼儿潜在的合作意愿,让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得以发展。

二、调查研究,探索发现

生态环境不仅是主题活动开展的好场所,更是让幼儿进行调查研究的好地方,通过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探索,可以让幼儿的观察更加细微,可以让幼儿的思考力得以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态环境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调查研究、探索发现能力,为幼儿在未来社会环境发展提供基石。

在进行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便非常注重结合生态环境让幼儿的探索、思考能力得以提高。教师让孩子们走入到生态环境之中,通过对一草一木的观察,通过对一花一虫的探索,了解整个生态环境的构成,了解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对于孩子们观察活动的开展,教师也并没有让其“空手上阵”,而是让孩子们事先做好工具的准备,让孩子们有的带着放大镜走入生态环境之中,有的带着小锄头进入自然氛围之内。很多孩子彼此之间互换工具进行高效利用,不仅让孩子们之前所不曾见到的景象进入眼帘,而且让孩子们在此过程中建立了更好的互动关系。同时,因为孩子们彼此之间互相探讨了解,其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加全面,对于事物的观察更加宏观,同时也从细微之处着手,其细心、耐心的精神也得以更好的培养。

生态环境是幼儿探索发现的最佳场地,而培养幼儿探索发现、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能力也是新时展所必须的重要能力,是幼儿在社会中健康发展的重要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结合生态环境发展幼儿的探索、创新才能。

三、丰富内心,强化宣传

让幼儿的内心更加丰富,给予幼儿展现自我的平台,是幼儿园所需要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而让幼儿步入并融入生态环境之中,丰富幼儿的内心,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才能够让幼儿的表现力更强,才能够让幼儿勇于表现自我,在一众人等之中得以闪现光芒、亮点。

在进行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便注重通过生态环境的融合,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让幼儿的生态环保理念更加深刻,让幼儿的低碳化理念更加根深蒂固。教师为了让幼儿对于生态环保理念予以深刻认识,首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周围因为饭店、工厂各种污染物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境况;之后又让孩子们走入自然生态园区,感受园区景观的清心悠然、赏心悦目。通过这样的形象对比方式,让孩子们的环保理念逐渐建立。此时,教师更鼓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将其对于环保理念的认识予以传播,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环境保护过程中来。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奇思妙想,制作了宣传标语,展现了自己的书法、绘画等等特长,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环保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让孩子们的创意性得到激发,而且给予了孩子们自我能力发挥的舞台。

生态环境与幼儿教育的融合,带给幼儿更多的表达情感、抒感的路径,也让幼儿的思想认知更加深刻。幼儿通过思想认识的深入,达到自我认知的明晰,在帮助幼儿自信心树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在生态环境中激发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在生态环境中挖掘幼儿的潜在品质,可以为幼儿未来的社会发展夯实基础,可以为幼儿未来的集体融入提供充足的营养。只有将生态环境带入到幼儿教育中,才真正为幼儿注入阳光,让幼儿得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姚默含.互动式生态环境中小班区域活动的开展[J].新教育.2016(02)

篇2

环境卫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源泉,一旦我们对它造成伤害,我们就无法生存。它就如我们的生命一样珍贵,因此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我们自己。有一天,我想起爸爸在海边对我说的话,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在梦境中,我变成了一只小鸟,飞倦了,停在渔港公园的椰树上。看到了红树林红小姐,红嘴鸥鸥先生,高楼大厦高先生。高先生脸上洋溢着笑容,神气勃勃地说:“你们看!我身上的西服多么豪华呀!这要感谢人类填海造房,我才拔地而起。我有一个表兄弟住在山沟里,人们连看都不看,而我呢,住在大海旁,人们总是羡慕地望着我。”“我反对!”一个突兀的声音从正后方钻出。原来是红小姐,她用那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凝视着高先生,高先生看到她的眼神感觉火辣辣的。这时,红小姐掀开外衣,“哇”大家发出一阵惊叹声。洪小姐原来婀娜的姿态早已消失贻尽,取而代之的是千疮百孔,何谈“美”字?红小姐满眶盈泪地说:“这几年,人类为了填海造房改变了生态环境,害得为我治病的‘医生们’都搬走了,让虫子们有了可乘之机,把我这个楚楚动人的少女,转眼间就变成一个老太婆。”

鸥先生拍了拍红小姐的肩膀,安慰她说:“别难过了。”鸥先生语重心长地说:“由于现在红树林越来越少,让我们红嘴鸥一族住的地方越来越狭窄。以前,一人住一间房,现在要几个人挤在一起住,还有的只好背井离乡。”高先生听了红小姐和鸥先生的哭诉,不禁感到惭愧。

“叮铃铃”一阵闹钟响了起来,把我从睡梦中吵醒了。心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看到如此糟糕的坏境,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让绿色传遍每一个角落。

四年级:luowenyi

篇3

基本概念的界定

预警即对危机和危机状态的事先警告、提醒人的注意的意思[4]。预警思想来源于军事,19世纪末期被应用于宏观监测和调控,随着卫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灾害监测,随着系统科学、3S技术、计算机的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和粮食短缺等问题的形势日趋严峻,科学预警思想和方法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开始应用于农业环境监测、农业生态预报、农业资源监测和粮食安全等问题。

环境预警(environmentalwarning)就是对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退化、恶化进行监测并及时报警。它具有先觉性、预见性的预测和警示功能,在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演化趋势、方向、结果、速度、等方面发挥警觉作用[5],对环境生态系统的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环境预警系统是对一定时期内的环境现状进行预测分析并作出评价,用以确定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速度,以及发展变化的限度的时间等,按需要实时的给出变化和恶化的各种警戒信息及相应对策[6]。可见,环境预警就是对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的变化和生态系统演变的综合预测和评价;强调生态环境质量变化速度预测;应是在多种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多目标的动态预测和评价;需要对区域生态环境状态及时做出危害性变化和恶化速度的警告。狭义的生态环境预警仅是指对生态环境可能出现的危害和危机的警报,而广义的预警则涵盖了生态环境安全的维护,即从发现警情,分析警兆,寻找警源、判断警度以及采取正确的方法将警情排除的全过程[7]。

我国生态环境预警现状

1991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首次对生态环境预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运用区域持续发展能力(承载力、稳定性、缓冲力、生产力和调控力)作为区域生态环境预警的综合指标,建立区域生态环境预警体系。1992年中国科学院陈治柬、陈国阶对相关的生态环境预警的理论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建立了不良状态生态环境预警、恶化趋势生态环境预警和恶化速度生态环境预警的数学模式,同时给出了三峡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生态环境预警与环境影响评价[8];1996年北京大学的许学工运用生态交错理论,提出了“生态潜在指数(E)”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此运算模型对黄河三角洲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预警;1999年陈国阶等对生态环境预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对生态环境预警相关的概念作了概述,对生态环境预警类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生态环境预警定量评价的数学表达式。2000年西安统计学院的李俊红等对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9],对我国的统计工作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预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2年西安统计学院的颜卫中对生态环境预警体系作了研究,更加丰富了生态环境预警的评价体系[4]。总体说来,虽然不断有一些成果问世,但是还比较零散,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生态环境预警系统理论,特别是对的研究固定区域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尚待开展。伴随地理信息科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集成基础信息以及环境风险预警模型,为构建由人机交互界面、决策支持层、专题应用层以及基础信息层组成的环境风险预警系统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实现环境风险快速分析模拟和智能决策支持指明发展方向,风险预警的速度、智能化和有效性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的研发主要是由“十一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和国家“863”计划“网络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系统研究”项目等资助[10]。目前,大量有关环境风险预警系统设计开发原则、框架的探讨与研究已由环境科研工作者开展,并且一些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研发以及应用的成功案例也同时积累。海上溢油的漂移扩散、性质变化能够由“大连海域溢油模拟信息系统”和“珠江口区域海上溢油应急预报信息系统”快速准确地预测模拟并可视化显示;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决策过程方法探索的运用了地理信息技术,形成了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3];松花江污染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在ArcGIS平台上运用了WebGIS技术,实现了对松花江污染事件的动态模拟、预警和决策支持;通过“重大污染事故区域预警系统”项目[11],大连市环境信息中心开发出预警软件,多种信息已能够及时提供给应急指挥者,一套合理的工作流程也已形成。

综上所述,中国已经开展大量研究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但是在研究和应用环境污染事件预警平台方面依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支撑硬件的设备和技术等方面无法应对污染事件进行预警的实际需求,从而针对污染事件的有效预警无法真正实现。一系列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已经寄托在“863”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上面,期望能够取得突破。尤其近10年来,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监测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目前依托各类环境监测网的分级业务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以自动监测为基础的常规指标监测技术装备体系初具规模[12],国家环境标准样品已建立230多种、国家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与规范已建立440多种,以及部门和行业的技术方法标准以建立数百种。

每年多种环境监测报告,2399个环境监测站已由环保系统建立,5万人的环境监测队伍已组成。以上数据表明,环境监测事业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深化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基础。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环境监测长期滞后于环境管理发展的需求,环境监测管理相对薄弱,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和支撑性地位还不牢固,环境监测本身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诸如:网络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资源匮乏、技术装备能力亟待提高以及环境监测信息统一平台尚未建立,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发展。因此,加快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既是环境监测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环保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迫切要求。

构建环境预警保障体

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局)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贯彻落实纲要的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发挥全国环境监测的整体合力。协调好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监测机构与监测管理部门、各级监测站三种关系,加强对监测机构的管理和技术指导,理顺环境监测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以及社会监测机构和企业的监测行为。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运行保障的投入,将环境监测工作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把环境监测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环境监测事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局)要积极开展自查,环境保护部对本建设纲要的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重点建设任务的组织实施。#p#分页标题#e#

研究展望

篇4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1、生态环境监测的定义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

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

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脆弱带生态学、地球化学、气象学、物候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2、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2.1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原理

生态环境监测最主要原理便是“准确性原理”,即监测活动及其所获得的生态环境信息是生态环境历史和生态环境管理的记录、书写,也是生态环境历史的“镜像”写照,同时更能体现环境及环境管理的真实性及环境信息的权威性。为满足“准确性”的要求,生态环境监测还衍生出了以下3个基本原理。

2.1.1代表性原理 即监测是以有限的点位、断面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整体,以有限的采样频率代表时刻变化着的生态环境变化信息,以有限的数据信息量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内部信息。

2.1.2完整性原理 监测通过采用环境“要素”和“相素”、环境“压力”组合监测模式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完整性、复杂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系统性。

2.1.3规范性原理 监测通过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化、技术标准化和技术规范化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可溯源性、精密性。

2.2监测对象

近几年来,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已获得极大的丰富,传统的“水、气、声、渣”已不能代表环境监测的对象特征。生态环境监测的范围和对象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生态环境监测范围 包括区域的、流域的、全国的。按照不同的需要和目的,能够组合成不同的监测范围。

2.2.2生态环境“要素”监测 包括各种环境要素、生态系统中的各环境介质、环保部门主管、监测对象(如各种排气、排水、固体废物等)。

2.2.3生态环境“相素”监测 包括同一环境要素或同一环境介质中的多相监测,水环境监测中的水相、生物相、沉积物相监测,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气液相、固相等。

2.2.4生态环境“压力”监测 广义为“源解析”监测,通过广义的“源解析”监测,可以解答环境变化与污染源排放之间的关系,找出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目标等。

2.3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的本质是环境“要素”和环境“相素”中目标污染物各类信息的生产过程,即环境信息的生产过程。现阶段的环境监测内容包括综合性指标、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生态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等,或者分为环境质量指标、自然生态指标、环境保护建设指标等。

3、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3.1生态环境监测程序

3.1.1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3.1.2确定监测项目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

3.1.3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 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3.2监测的方案与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以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该指标的状况及变化趋势。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需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确定的技术路线,确定最理想的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对象、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4、开展生态监测的建议

4.1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势

生态环境监测的理论具有广泛的内容,环境监测的实践丰富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要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势,使其成为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保证。

4.2合理选择监测指标

我们现有的监测能力、技术与设备水平有限,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特点,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和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对特定环境敏感和属于污染的因子开展监测,以此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待今后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扩展。

4.3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当前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作用,如3S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广泛得到应用,要使其和生态监测密切结合,并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效用。

5、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实施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一项复杂的工程,向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定更深层次地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为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从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达到要求,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定会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9-0066-03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水平的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支持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金融机制已初步建立。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长效机制建设仍显滞后,同时金融市场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不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都难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有待进一步提高。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既具有一般性,同时也更为突显出我国特殊的国情特点,而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其中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滞后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简单地来讲,金融生态环境是利用生态学里的有关概念和知识对金融外部环境所进行的形象描述,是指金融业为实现正常和有效运作所需的包括国民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司法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等在内的一系列外部基础性条件。从各国金融运作的成功经验来看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大大降低金融运行成本,激发各金融市场中主体活性,是实现、维持和保障金融业安全稳健高效运行的关键。针对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既要认识到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周期性长的社会性、系统性工程,需要集多方之合力,包括政府、企业、公众、金融机构及学术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支持;同时为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需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更新理念,提高认识

金融生态环境理念在我国的提出时间较短,从实践来看不可否认一个地区或国家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条件和内在要求。尤其是针对我国来讲,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效应,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能较为准确与高效地从外部优化金融业运行的环境,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中所遭遇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层面,都要自觉和积极地更新理念,站在一个更为宏观的高度与视角,正确理解和看待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与本质,并充分认识到加强与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相应措施,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进程,最终形成一个真正有利于金融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1]。

一方面,要加强对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工作,研究、制定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具体安排。尤其是当前地方政府作为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要积极发挥其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贯彻落实国家在金融领域的相关政策,形成管理合力,避免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而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积极牵头,加强政府、银行及企业间的协调、沟通与交流,充分调动与发挥各主体在各自领域中的应有作用,并更好地达成共识,共谋发展,为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营造规范化的金融运行基础[2]。另外,要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社区宣传栏、网络、报纸、研讨会、报告会等形式,使全社会对金融的意义、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有更为深刻和充分的认识,积极参与到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工作中,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尤其是新闻媒体要积极承担起重要的角色,努力创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形式,提升宣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创造积极的舆论导向。

2.营造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

一方面,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重要杠杆,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能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提供更为充实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经济决定金融,一个稳定运行有序的宏观经济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金融业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前提。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或大起大落,必然会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诸多负面影响,甚至导致金融风险的产生。因此,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使其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相关重大决策与项目的征询制度,加大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确保其效益性与科学性。其次,中小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主体,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质量。要基于长远发展的角度,从长远利益出发,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积极的鼓励、支持与引导,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另外,各地区在制定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的时候,应因地制宜,从客观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合理利用当地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实现对于当地特色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利用,真正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本地区的竞争力、吸引力和整体经济运行效益。

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及其影响因素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的是由居民、企业和政府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法治、社会、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法律、经济基础、社会信用体系、政府行为、文化、政策等因素。将上述因素综合,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研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农村经济基础环境、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信用环境、农村法制环境、农村政策环境和农村文化环境。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分析

(1)稳定的农村经济基础环境。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农村经济基础同样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普遍较慢,主要依靠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产品的购买需求主要围绕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中包括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以及农民的生活。通过近年农村社会的发展来看,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增加成正比,正说明了稳定的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环境是相互促进的。稳定、良好的农村经济基础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基础。应当保持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向前发展,避免大起大落。

(2)有序的金融环境。科学、有序的农村金融环境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农村金融机构增撤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等等都是农村金融环境建设的一部分。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科学、有序,能够恰到好处地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不会造成金融资源的浪费,则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是合理的。良好的金融环境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到该地区投资,而投资者的增加也会带动需求者的增多,这就会激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来满足需求者的需求。从而促进农村金融不断深化发展,金融产品和服务也会日趋均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也将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就会趋于良好。反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就会不断恶化。

(3)良好的信用环境。信用环境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最根本的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保证,良好的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心。如果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尤其是资金需求者有一个良好的信用,能够按照合同要求提供金融产品和偿还金融借款,那么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金融借贷双方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会大大降低,借贷效率会大大提升。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缺少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信用的感性认识很强,但是对其定性评价意识不强,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建立起衡量信用的信用评价体系。我国农村社会信用体系更不完善,再加之近年来,拜金主义抬头,人们的诚信意识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出现了种种金融诈骗案件,恶化了金融市场秩序,污染了金融生态环境。农村地区也不例外,农民的诚信意识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对国家或金融机构的贷款拖账、赖账等现象时有发生,农民相互之间因借贷而产生纠纷的案件也经常出现,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

(4)完善的法制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是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与约束。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可以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发展,从而活跃投资,促进金融市场良好发展;良好的法制环境能够有效地保护金融主体产权,有效遏制恶意信用欺诈和逃避金融债务行为的发生。所以,只有在良好的法制环境下,才能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5)宽松的政策环境。政府的行为尤其农村地区政府的行为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业的扶持将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必要的干预则会扰乱市场秩序,阻碍农村金融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政府往往会考当前政绩,而缺乏长远的规划,对有些地区的金融机构入驻或发展设置重重阻碍,或对农村金融机构入驻后短期没有为地方带来利益则不再优惠支持,或对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多地干预等都会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所以,政府需要规范自身的行为,减少对经济、金融的干预,给金融机构充分的自,同时要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创造有利于金融发展的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6)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外部环境。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应当做到社会事业、文化事业、教育事业等因素协调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保障机制越完善,居民社会满意度就会越高,社会秩序与社会环境就越稳定,从而可以保证整个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平稳运行。

三、结论

可以说,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其余五个环境都是围绕信用环境发展和完善。参与金融交易最直接的两个主体就是金融供给方和需求方,二者的信用对金融交易的完成有最直接的影响。如果金融供给主体即金融机构信用良好,设计出的金融产品恰好能够满足金融需求主体的需要,销售价格也恰好能够符合需求主体的标准,则金融需求主体会积极购买这样的金融产品;如果各个金融需求主体能够守信,而且信用良好,贷款时能够向金融机构提供如实的证明材料,拿到贷款后能够合理利用,按时还贷,则金融供给主体也会非常积极地向他们销售金融产品,满足他们资金融通的需求。如果一个地区的信用环境良好,金融机构会很乐意向该地区放贷投资,该地区的经济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一个理想的农村金融环境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借款方违约率为零,借款方向金融机构贷款时无需抵押;贷款方研发的产品均符合借款方的需要,贷款方发放贷款时无需调查,从根本上相信借款方能够按时还款。所以,综上所述,要提高一个地区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必须大力提高该地区的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l]李扬,张涛.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8-2009)[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王文乐.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J].企业经济,2012(04).

篇7

关键词: 口译教学 生态环境 生态翻译学

一、生态环境的定义

正如生态翻译学奠基人胡庚申(2008,2010)所说:“生态翻译学起步于2001年,全面展开于2009年。”这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对翻译活动进行了全新解释,把翻译活动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下检验,提出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这“三维”。同时强调译者的适应选择,凸显了译者的中心地位,这对口译有借鉴作用。

方梦之(2011)把翻译的生态环境定义为:“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这里的主体是广义的,即参与翻译活动的一切生命体,包括原文作者、译者、读者、翻译发起人、赞助人、出版商、营销商、编辑等。而外界环境可包括与翻译活动有关的自然经济环境、语言文化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

二、口译所处的生态环境

作为翻译的分支,我们看看口译所处的生态环境。

口译所涉及的主体包括发言人、译员、听众、组织者、客户等。这些个体相互联系、融为一体,以上各主体构成了口译的生态。这其中,译员是整个环境中最活跃的,因为他与各个主体都有互动,他的口译会受到各个主体的影响,因而对最终取得的效果影响是最大的。口译的生态强调了各主体之间的互动,从而避免了把译员的活动独立出来的趋向。

口译的环境包括自然经济环境、语言文化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

1.口译的自然经济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往日益增多,外事活动频繁,翻译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口译活动蓬勃发展,成为国际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经济环境中出现了很多新词,如“税收优惠tax preference”、“动车bulletin train”、“(动车)上座率seat occupancy rate”、“抗震鉴定anti-earthquake evaluation”等。中文不断涌现网络流行词汇,英文也不例外,比如“weekend lag周末时差”、“mid-day crisis午间危机”、“nearsighted date见过照片的相亲”、“Postsantum depression节后抑郁”等,语言因为这些不断出现的新词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这就要求译员随时关注身边的新词、新现象和新译法,平时不断观察和有意识地积累。

2.口译的语言文化环境:翻译必然涉及文化,口译自然不例外。文化的差异很多时候体现在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上。如中文表达时喜欢用数字,比如“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四字成语、俗语、古语等。尤其是政治性文体,常常有许多冗余内容,直接翻译往往会让外国朋友不知所云。如中国人在介绍自己的公司、企业和单位时,都喜欢提一下单位的方针、理念等,而这些句子基本上都会以排比或对照的句型出现。在即时转译成英文时,译员要考虑英文受众的接受能力,一般情况下,不必一字一句地完全按着字面来翻译,可以适当选择。

3.口译的社会政治环境:口译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不同政治语境下,同样的事物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法。这里比较显著的有温度、度量衡制度、数字等,中英文有完全不同的表达,这时要以译入语国家的规范为准,进行快速换算。还有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如果完全按照原文口译,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译员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真实知识灵活选择。

三、口译的生态环境对口译教学的启示

口译的生态环境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和谐共生又生生不息。而口译的生态环境要把以上提到的各要素统一到一个更宏大的视角之下。了解口译的生态环境对口译教学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1.从口译的生态来说,教学应该强调情境化,强调学生译员与各生态主体的沟通与协作,而不应是只针对口译设备或者口译教师进行的一个隔绝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与真实口译现场相似的情境,让学生了解口译并不只是译员一个人的单独行动,他需要和讲话者、听众等各方面保持良好的沟通情况,注意和讲话者的配合,也要注意听众的反应。

2.从口译的环境来说,口译教学仍然要强调积累与跟进。学生应该有大量的口译词汇积累并不断更新。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断关注各方面的新闻时事,丰富自己的积累;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及时更新教学材料,并在材料中贯穿对社会新现象的介绍与评论等,帮助学生扩大口译的知识面。

同时,让学生了解译入语的语言文化并培养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在课堂的口译训练中,教师可以在材料中挖掘,在可比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关注中英文讲话的一些区别,并引申相关的文化和政治问题等。

目前,由于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和对口译人才的需求,我们正处在良好的口译生态环境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才能保护生态环境,口译教学正是其中一股非常重要的保护及更新力量,两者的有机结合必然会使口译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1).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0(4).

[4]蒋骁华,宋志平,孟凡君.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新探索—首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综述[J].

[5]中国翻译,2011(1).

篇8

1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陕西省富县(35°44'6″—36°23'23″N,108°29'30″—109°42'54″E)东与宜川、洛川相邻,西与甘肃省合水县、宁县相连,南与黄陵相靠,北与志丹、甘泉、延安相连(图1),海拔856~1680m,全县辖8镇5乡.该区地形地貌包括以洛河和葫芦河为主的河流阶地,中部高塬沟壑区,塬区北部为丘陵沟壑,东部和西部为土石低山.全县土壤以分布于丘陵沟壑和低山林草地带的灰褐土为主,耕地土壤类型以黄绵土为主.属中纬度半干旱地区,年均气温7.1~9.0℃,年日照时数2032~2428h,年无霜期平均130d,年均降水量500~600mm,多呈高强度的阵性降水过程.

1.2数据源与数据预处理遥感数据为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提供的1995年11月13日的Landsat5TM影像和2014年11月3日获取的Landsat8OLI和TIRS影像.非遥感数据包括富县15万地形图、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和富县统计文本资料.在ENVI5.0下对两个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将像元灰度值(DN)转换为辐射亮度值.采用FLAASH大气校正工具和中纬度冬季标准大气模型对两期影像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进行大气校正.校正后的可见光-近红外反射率波段和热波段的辐射亮度影像通过波段组合(layerstacking)生成多波段图像文件.基于1∶5万地形图,采用二次多项式和最近邻法对多波段图像进行配准,均方根误差(RMS)控制在0.5个像元以内,同时利用富县行政区划矢量数据提取研究区内多波段遥感图像.

1.3生态质量遥感评价指标在反映生态质量的诸多自然因素中,绿度、湿度、热度、干度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是人类直观感觉生态条件优劣的最重要指标,遥感生态指数(RSEI)采用植被指数、裸土指数、湿度指数、地表温度分别代表绿度、干度、湿度和热度作为生态指数的评价指标.

1.3.1湿度指标土壤湿度是进行土壤退化等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指标.遥感缨帽变换所获取的湿度分量反映了地表水体、植被和土壤的湿度状况,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TM和OLI反射率数据的湿度分量(Wet)提取公式。

1.3.2绿度指标植被是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最为敏感的指示因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利用植物叶面在红光波段强的吸收和近红外波段强的反射特性组合而成,是遥感监测植被覆盖度、生物量、叶面积指数等生理参数的重要指标.

1.3.3热度指标地表温度(LST)与植被的生长与分布、农作物产量、地表水资源蒸发循环等许多自然、人文现象和过程密切相关,是反映地表环境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Landsat5TM6波段,利用热红外波段辐射定标参数将像元灰度值(DN)转换为传感器处的辐射亮度值(L6),通过Planck辐射函数求出包含了大气影响的像元亮度温度(Tb),进而通过比辐射率(ε6)转换为地表温度(Ts),基于TM6的地表温度提取公式如下。

1.3.4干度指标裸土和建筑用地均会造成地表“干化”,因此,干度指标由裸土指数(SI)和建筑指数(IBI)合成,记为裸土指数(NDSI)。

1.3.5指标标准化为了消除量纲以及不同指标数值大小对遥感生态指数结果的影响,采用下式将4个指标数值标准化为[0,1]之间的无量纲.

1.4遥感生态指数生态环境评价的关键是将由遥感调查获得的湿度指数、植被指数、地表温度和裸土指数转化为综合评价指标.本研究对标准化后的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富县遥感生态指数(RSEI)可以表示为:代表绿度的NDVI和代表湿度的Wet变量系数为正值,它们共同对生态起正面的贡献;而代表热度和干度的LST、NDSI变量系数为负值,说明它们协同对生态起负面影响.利用式(12)对两个时期的遥感生态指数进行标准化,标准化后的RSEI值越接近于1,说明生态环境越好.在ArcGIS中利用重分类函数,采用自然断点法,按照数值由小到大将遥感生态指数RSEI划分为差、较差、中等、良和优5个生态等级,分别量化为1、2、3、4、5等级数值.

1.5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定量表达两个时期生态环境的整体状况,客观分析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定义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SI)的公式如下。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区的生态质量总体评价1995年,富县遥感生态指数(RSEI)值在0.09~0.99,平均值为0.55,45.8%的地区RSEI在0.4~0.6;2014年,其RSEI值介于0.03~0.99,平均值为0.57,较1995年略有增加,63.8%的地区RSEI在0.4~0.6(表1).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富县生态环境整体属于良好级别,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与卓静[24]的研究结果一致.1995—2014年间,研究区生态等级为差和较差所占的面积比例明显下降,从33.8%下降到16.3%;中等级别和良好级别的面积比例分别由1995年的23.5%和23.0%上升到2014年的30.5%和34.6%;而优等级所占的比例从20.8%下降到18.7%.2014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SI由1995年的3.17上升到3.53,表明研究期间富县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2014年,富县生态环境质量差的面积为114.2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主要分布于县城和富城镇洛阳村,土地利用为城镇和工矿建设用地,少量分布在中部塬面,零星分布在洛河、葫芦河、川子河、余渠沟以及青兰高速以北的埝沟等川道地.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各大塬面和河谷川道地以及部分沟坡地上,土地利用以农耕地为主,易受城镇乡村建设和农事活动的干扰.中等级别占到富县总面积的30.5%,广泛分布在塬面边缘、塬间沟壑区、低山丘陵、梁峁缓坡和半阳向沟坡地,土地利用以天然草地和灌木林地为主.塬面和川道以外的地区生态环境以良和优等级为主,优等级主要分布在县西北部、东北部和葫芦河南岸的丘陵沟壑区.

2.2富县生态质量动态监测在生态质量指数5个等级的基础上,对富县的生态变化进行差值变化检测(图2).从变化检测的结果来看(表2和表3),1995—2014年间,该区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下降的面积为688.26km2,生态转好的面积则达1763.14km2,生态环境质量维持不变的面积有1674.79km2,约占富县总面积的41%.研究区生态环境等级为差的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其中,45.2%的生态质量差的地区增加1个等级,40.3%的地区增加2个等级,但是另有40.3%的生态质量为优的地区下降1个等级,总体上等级上升的幅度和比例高于下降的幅度和比例,生态质量明显得到改善.从空间上看,相对于1995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县域中部的高塬和丘陵沟壑地,县东北部的土石低山区和西南的子午岭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变差的地区主要是县西北部的丘陵沟壑区、川子河沿岸和洛河河流阶地,其中,川子河和葫芦河沿岸主要是生态环境质量为优等级的面积下降.

2.3富县乡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SI值)越大,说明生态环境越好;其值越小,说明生态环境越脆弱.2014年各乡镇ESI值(表4)由大到小依次为牛武镇、张村驿镇、寺仙乡、张家湾乡、茶坊镇、直罗镇、北道德乡、交道镇、南道德乡、吉子现乡、富城镇、羊泉镇,表明当前牛武镇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状况最好,最差的是羊泉镇.研究期间,全县13个乡镇中,只有张家湾乡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略微下降,由3.62下降到3.57,但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县仍然靠前.其他12乡镇的综合指数都呈现不同幅度的上升,说明近20年来富县各乡镇的生态环境质量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从空间上看,由西北到东南方向,生态环境质量改变的幅度逐渐递增,变化最大的是交道镇和南道德乡,ESI分别提升0.87和0.83,其次是钳二乡、羊泉镇和吉子现乡,变化最小的是张家湾乡.乡镇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的变化差异较大,羊泉镇和钳二乡差等级的比例减少最多,分别减少了各自乡镇面积的32.5%和31.2%.寺仙乡较差等级的下降比例和良等级增加的比例最高,分别占寺仙乡面积的23.4%和16.9%.张村驿镇、张家湾乡和直罗镇生态质量优等级的比例下降,牛武镇优等级的增加幅度最大,占牛武镇面积的9.7%,而牛武镇差、较差和中等级的比例都有所下降,成为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最优的乡镇.

2.4生态环境变化成因植被覆盖度因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等级有明显影响.县域范围内地形、水热条件和土壤类型相对稳定,土地植被覆盖度增加,土壤侵蚀等级明显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自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以来,全县不仅保质保量完成了1999—2010年15773hm2退耕还林工程的检验,此后每年就天然林保护工程飞播造林、天保工程人工造林、“三北”防护林造林、“三北”防护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进行补植.基于像元二分模型[25]遥感估算植被覆盖度的结果表明(图2B),1995年研究区67.7%的植被覆盖度在20%~40%,仅1%的植被覆盖度在60%~80%,全县平均植被覆盖度为31.7%;2014年全县平均植被覆盖度为62%,50.1%的地区植被覆盖度在60%~80%.植被覆盖度较高的石泓寺至直罗镇段、葫芦河南岸、张家湾乡海拔1370m以上丘陵梁脊地区、茶坊镇西北部和县城东北部牛武镇也是生态环境质量最优的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和集雨工程的推广运用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成效显著.富县已经成为陕北地区土壤侵蚀等级比例下降最快的地区[.

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与海拔、坡度无明显相关,不同坡向、地貌形态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生态环境差异显著.高塬沟壑区海拔在1000~1390m,塬面地形平坦,土壤为黑垆土,土层深厚,理化性能良好,全县60%以上的耕地和农业人口分布在水源欠缺、水利条件差的塬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人口承载压力的加大,使土地利用类型急剧变化,直接造成地表形态与植被的破坏.塬周沟壑发育,沟谷深切,坡度较大的塬边耕地和以灌草覆盖为主的塬间沟壑地容易发生面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环境质量以差等级为主.河谷川道占地242km2,水利资源丰富,侵蚀轻微,是富县主要的灌溉农业区.该区人类活动强度相对剧烈,如新修基本农田、新建田间配套设施、大面积发展蔬菜大弓棚和日光温室等,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和川道地区产业开发的推进,差等级和优等级的面积下降,生态环境质量以中等为主.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以良为主,该区植被为保存较好的次生林区,以灌木林地占优,现代侵蚀缓慢,水土流失较轻.次生林边缘地带,因植被稀疏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县西部子午岭和东缘黄龙山为不连续薄层黄土覆盖的低山土石地貌区.洛河东侧黄龙山山系的北端,地形起伏大,土体厚度和腐殖质层厚度低,但随着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的开展,植被覆盖度大幅增加,局部小气候环境优越,生态环境优等级别所占的面积比例较大,但此区坡耕地由于表层土壤质地疏松,易漏肥和产生水土流失,因此沟底河道生态环境相对较差.县西南部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以良为主,植被属暖温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带的北部西段,是森林草原向草原植被的过渡地带,土壤深厚肥沃的阴坡、半阳向沟坡地和梁峁缓坡,森林植被生长良好;阳坡陡壁,基质,坡度较大,有机质含量较少,因此林木稀疏,生长较差.保护区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加之受传统耕作观念的影响,林缘地带仍有非法占用林地和毁林开荒等现象.

3结论

篇9

关键词:生态环境;评价;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公路工程建设是一项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工程,但他还是一项生态环境保护的工程,与人类生存的地球息息相关。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加强环保工作,重视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公路工程建设的一项宗旨。

一、公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主要地形以丘林、山地为主,公路建设在选线和施工过程中,对沿线的植被生态产生了很大的破坏性。在公路施工之后会出现很多的裸地,公路周边的地貌、水文、小气候等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一旦没有进行及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能将会产生水土流失,最后对路面和沿线的植被造成污染。

对公路沿线进行植被恢复,一方面,不仅有利于固土护坡、稳定公路路基、防止公路边坡水毁,而且还有利于改善沿线的自然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沿线景观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轻驾车人的视觉疲劳;另一方面,在山区公路边进行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有助于保护、恢复山区公路边坡的植被,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二、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措施

1、公路占地对农业生态的影响评价

(1)农业占地问题的严重性

实际施工中,还有另外1倍以上的土地为施工道路、营房、作业场地,取弃土场所占用,很多亦不能恢复。如平原地区修路,取土场占地有时比公路路基占地还多,因而实际占地是规划数字的2倍以上。另外,与国家级高等级公路相配套的公路会修的更多,占地亦会更大。

(2)土地占用与农业生态影响评价

环评中农田可按水田、旱田、林果、养殖水面等分项核算占地面积、农产品损失量;①公路占了多少耕地,造成多大的影响(损失)?②希望知道哪些地段占地最多,或哪些村庄、社区被占土地最严重?在那些人均只有几分地的地方,有必要采取诸如“以桥代填”的方案减少占用。或当公路占用了当地唯一可耕的和生产力最高的土地,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消化”不了的,因而有必要重新研究布线方案。③希望知道是什么类型的活动占了什么类型的土地,由此便于研究有针对性的和有效的措施。例如,路基占用耕地因线型要求,有时是不好调节的,但取土场和弃土场的设置,却是可以在大范围内优化的。

2、植被破坏影响评价

(1)植被损失的计量与补偿

公路建设破坏植被会导致“荒漠化”作用,因而需定量估算植被损失,以便为植被补偿提供依据。最简单的植被损失计量有两种:一是植物株数计量,二是植被面积计量。

(2)生物量损失预测与生态补偿量估算

①正确核算受影响植被面积。据在某高速公路施工期现场调查,临时占地是设计文件中工程占地面积的1.3~1.7倍。因此,公路建设项目影响的植被面积中,有一半以上是临时占地,不应忽视。

②正确估算生物量损失。生物量易于测量(采用样地调查收割法),因此常以此作为环境质量变化或损失的标志。另外从生态补偿的角度出发,要考虑新建的补偿植被的年生长有机物质量等于被破坏植被的年生长有机物质量。

绿色植物的生长量是指植被在一定时期内所增加的生物质贮存量。若再将同一时期内植物的枯死脱落损失量和被食草动物消耗的量与生长量相加,就得到此期间的净生产量。再加上植物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生物质量,则得到总生产量。总生产量就是绿色植物在一定期间内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生物生产力是指生物在单位时间(如年)和单位面积(如公顷)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的数量,以t/(hm2・年)或t/(亩・年)表示。在陆地生态系统,一般又以绿色植物的生长量代表生物生产力。

农田的主要功能是生产粮食,除少数特产农田和基本农田需特殊保护外,一般农田只要事后能恢复其农业生产力就可以了。

(3)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栖息地影响

①栖息地影响:侵占与破坏。侵占栖息地,使栖息地及其养育的生物一同消失。根据现有的研究,人们认为各种生物都有一个最小生存栖息地要求,特别是动物,应有一个最少生存栖息地面积,或者“有效生存面积”。例如,在荷兰,50hm2森林被认为是维持林地鸟类的有效存活面积。有研究表明,栖息地面积丢失90%,平均可使生存的物种减少30%~50%。

②栖息地影响:阻隔影响。公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少有直接导致某物种灭绝者,因此仅定性地描述公路占地导致某些植物物种数量的减少也是意义有限。公路对物种多样性影响更集中于物种的阻隔影响评价和某些重要栖息地的评价方面。公路对动物的阻隔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高速公路的阻隔作用又显著高于低等级公路。桥梁或涵洞这些可供大型野生生物通行的“动物走廊”,是迄今最常见的被动的措施,效果也还明显。栖息地隔离其可能后果是:一些动物种因不能跨越这种距离或隔离障碍物,不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取食、躲避敌害或寻求,导致遗传信息难以传递、不育,物种会变得脆弱或灭绝。

③栖息地影响:栖息地破碎化。栖息地破碎化是指原本完整连片的栖息地被道路、管道、城市或农田等分割成许多小块,进而再使小块变得更小,直到消失的有害过程。

三、公路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要确立科学的设计思路

在设计高级公路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避免执行标准教条化和片面追求高指标这两个误区,要结合相关人员的意见运用自己专业的知识确立科学的设计思路。首先,设计要立足于环保用活的原则。设计人员要明白建设生态高级公路需要从源头抓住环保的要点,从灵活掌握线形指标、运用技术标准入来降低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程度。其次,在设计时候要强调公众参与。例如,要在某一个村庄设计一段公路时,可以向当地的村民了解当地的气候变化和土质情况。从而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生态环境问题。最后,设计人员在设计公路之前,要仔细分析,公路沿线的地形。

2、加强对植物的保护

要加强公路的生态绿化,加强对公路边的植物保护。首先,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的特点,在靠近公路的两侧,尤其是在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灌木、乔木。这样不仅可以净化吸收排放的尾气中的污染物,还可以降低噪音、改善公路的路域景观。例如,“国道210陕蒙界告诉公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远绿近美”的绿化原则。在公路近百米的范围内搭建网络,在边坡20m以内种植抗冻、耐旱成活率较高的樟子松、新疆杨和紫穗槐并且进行了5次飞播造林,形成了辐射周围几十亩的沙漠绿化带。这种采用植物绿化改善公路边生态环境的问题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就。其次,加强路边的植树绿化尤其是在有学校村庄的地带应该采取乔灌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建造绿化景观带。

3、采取先进工艺实施生态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在建设公路时也应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其中,采取先进工艺、实施生态工程。首先,可以采取先进的生物技术。例如,可以引进日本科学的“客土喷播技术”,把公路树木移栽和养护管理改为边坡生物防护。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公路的建设成本,还可以改善路域景观,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在这个技术的运用上一方面,可以应用快速无损检测设备,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提高公路运营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使用新工艺、新材料,从而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公路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在感受到公路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该要看到公路的发展给大自然生态环境有带来的不利影响,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盲目的进行公路修建,要根据我国经济和生态的实际状况,运用科学的方法设计环境友好型公路,在公路运行的阶段结合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趁意.论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及保护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4).

篇10

1前言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所追求的目标时,建筑行业也在关注能源以及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中国,建筑能耗目前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25%左右,且呈递增趋势,因此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有巨大潜力。建筑能耗不仅仅影响国家能源供应,而且能源使用效率的高低还影响环境,例如据有关测试[1]表明:在城市内建筑四周挂满分体式空调时,将造成局部“热岛”现象,空调机的运行能效比COP显著下降,建筑周围热环境也被严重恶化。也就说,建筑节能和居住环境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问题。

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快速提高,建筑能耗以更高的速度增加,例如冬季供热地区正迅速南扩,而北方地区空调器拥有量也迅速增加。建筑物寿命一般较长,建筑节能改造难度很大,因此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建筑能耗与环境影响便显得至关重要。而我国广大地区、不同气候、不同类型的建筑节能不是依靠墙体保温等措施就可以解决的[2],更需要从建筑设计到建筑细布构造处理以及环境控制设备及系统等各种技术的集成来解决。

另一方面,建筑环境特别是居住环境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居住区内的空气质量、办公或居室内的空气品质、噪声水平以及交通状况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也注意到这一现象,相继推出了以“绿色”、“生态”为宣传点的建设项目,但真正的“绿色生态”建筑或住区不仅仅是依靠多绿化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建筑物理环境中综合因素的影响,包括声、光、气流、热、能耗等诸多方面。

利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模拟为主要手段,从建筑声学、光学、气流、微气候、空气品质、能耗等角度,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价,不仅有助于房地产开发商提高建设水平、增强项目市场竞争力,也有助于提高普通消费者的生态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对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由清华大学提出的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法、策略等,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具体的评价内容,以期为我国实施建筑“星级”评价标准进行有益的探索。

2评价系统简介

2.1国外经验

关于建筑节能的评价,国外已经有了一些已经成熟并在实施的规范,并且有相应的标准模拟软件来评价建筑的节能状况以保证规范的实施。在美国有“节能之星”标准(EnergyStar),这个标准实施已经有10年了。它比美国“标准能源法案”(ModelenergyCode)要求更加节能30%。通过这套标准的实施,在不增加初投资的前提下可以节省30~50%能源消耗,可以节省50%的建造时间。也是因为有了这套标准,可以创造出激励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节能技术和建材发明的氛围。由于这套标准针对美国某地区而专门制订的,因此在美国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标准,例如Title-24标准主要在加州实施。

芬兰建立了一套叫做“能耗认证系统”的标准(EnergyCertificationSystem)。在香港也通过授予“建筑认证证书”(BuildingPass)的方式来对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规范。俄罗斯在莫斯科也实行了一种叫做“能耗护照”(EnergyPassport)的建筑节能规范。它包括一套新的节能标准MGSN,希望能够控制建筑设计、建造以及运行的质量,而且它可以为节能建筑提供潜在的购买者等信息,从而来促进节能建筑的良性发展。这些规范中都没有包括环境质量的评价内容,然而实际上节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环境水平,减少污染排放,从而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所以完整的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评价标准中应将环境质量的评价纳入其中。

2.2主要内容

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评价系统是对建筑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给予研究,从而对建筑环境给出客观的评价和可行的建议。建筑生态环境的评价系统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小区规划评价、建筑单体评价、环境控制系统方案评价等等;牵涉到的关键技术较多,如建筑热环境模拟、计算流体力学(CFD),建筑日照分析与采光技术,噪声控制以及建筑材料技术等。这些内容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交叉形成了建筑生态环境评价系统的技术核心。

开发成熟的软件系统实施建筑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在我国形成可实施的评价系统,最终可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发一套可以广泛运用的评价建筑生态与节能效果的软件平台,并形成相应的激励、保障实施措施,从而形成体系。

2.3评价方法

一个重要的工作是研究住区生态与节能效果评价指标,以及如何从模块化软件的模拟仿真结果中提炼出能充分反映建筑生态环境、能耗特征的评价参数,从而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建筑环境评价软件平台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可采用的是模拟其运行状况的方法。这个方法有两个层次的标准,首先对于规划设计层次来说,可以通过模拟其日照、噪声、空气流场以及微气候等,对其规划和建筑设计直接进行评价。第二个层次,对于节能效果,需要对其进行全年模拟分析,而不是仅仅依靠稳态计算或者是设计计算,从而给出节能效果星级评价等级。这两个层次应该是必须同时满足的。

2.4评价策略

对于评价策略,可以分两步:

一、在房屋建造之前,运用评价软件对规划和设计图纸进行模拟,给出相应审核评价(Plansreview);

二、在建造完成之后,对建筑进行实地抽查考核,以确定建造是否与审核后的图纸相一致,如果是一致的,可相应授予一定的环境和节能效果星级等级。

2.5系统特点

归纳起来,这一评价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a、清晰明了,易于理解与实施

b、相对灵活,可允许通过不同的手段达到相同的环境和节能效果;;

c、数据丰富且准确,能给予用户和房地产开发商明确的结论和指导依据;

d、激励机制完善,可操作。

3评价实例

以下通过实例,简要介绍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

3.1居住小区声环境

某居住小区位于北京东四环路东侧,距四环路约400m,被现状住宅区和规划的城市干道分成东、西两区。小区总面积26公顷,容积率2.0,户型以一梯两户或三户的高层、小高层单元(11~18层)组成的板楼为主,边角处辅以一梯四户或六户的点式高层(14~18层),板楼前后间距40至60m。小区的周边环境好,交通便捷,但是随着小区及周边道路、用地建设的完善,过境交通量可能会增大,小区的安静可能会受到干扰,为此业主要求进行声环境评价。

经现场实测,图中的三个主要带状噪声源可能影响到居住小区声环境,为此分别进行了模拟分析。

图1—居住小区声环境分析

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居住小区内的噪声分布,可以看到,颜色愈深的建筑所处的声环境越差,在没有采取设防噪绿带等降噪措施的情

况下,其临街一面的室外噪声级不能满足居住区室外白天低于55dB、夜晚低于45dB的国家标准。为此,笔者对合理降噪提出了建议。

图2—居住小区噪声分布及小区示意图

3.2建筑群空气流场分析

仍以前述居住小区为例,这种高层建筑、多层建筑混合存在的小区,其建筑群内部的空气流动情况对其微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局部风速太大可能对人们的生活、行动造成不便,也有可能在某些地方形成旋涡和死角,不利于室内的自然通风。因此,业主提出在规划设计阶段预测居住小区内的空气流动状况,以对小区内微气候作出合理的评价。

图3—建筑群空气流场分析

上图给出了该居住小区在北京冬季典型工况(北风,风速5m/s)下,1m水平高度上的空气流速分布图,暖色调表示风速高。原本业主担心在建筑群中部的南北大通道上会有较强的气流,但由于建筑布局比较合理,模拟分析显示在这一大通道区域内风速基本小于1.2m/s,适于居民走动、生活。倒是在建筑群的一些其他局部发现,由于绕流等的影响会形成局部气流过强,笔者对此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值得说明的是,此分析结果可以多媒体三维动画显示,效果更加逼真。

3.3建筑群日照分析

当现代建筑越来越密集,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穿过的一缕阳光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建筑群日照分析被越来越重视,人们不满足于冬至日一小时日射这样的要求,而更关心在周围建筑物遮挡和建筑物自身遮挡的情况下,究竟自己等实实在在接受多少阳光。下图给出某建筑群在夏季清晨的日照与遮挡状况,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三维动画效果可将分析结果表现得更加逼真。

图5—建筑群日照分析

3.4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分析评价

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的评价内容,主要是考察人们在室外生活时切身感受到的诸如室外温度、湿度、太阳辐射、气流组织和绿化状况等微气候参数。其中温度作为人们感受居住环境好坏的主要参数,对评价小区热环境至关重要,也是影响人们在室外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它同时综合反映了诸如小区的太阳辐射及绿化状况等其它因素的作用,也是就目前的技术手段而言相对较容易进行预测和比较的热环境参数。

值得指出的是,即便是同一个地区的气候情况也并不是处处相同的。“城市热岛”现象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城市化对气温影响的最突出特征,显著反映了由于城市化的结果使得城市气温与郊区或其它地区气温的不同,并将给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一般说来,认为某个区域的实际气温是由基础气温、太阳辐射、长波辐射的线性叠加得到的。区域地貌、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等因素决定了区域温度。即:M(I,t,x)=C(I,t,x)+L(I,t,x)+E(I,t,x)

其中M是区域气温,C是基础气温,L是局地地貌,E是城市化程度,I是天气状况,t是时间,x是地点。具体来说,在建筑群集地区,小区不同地方的温度环境在受相邻位置的建筑的材料结构和布局、小区的下垫面(如沙土或水泥路面)、绿化情况(包括水景布置)、以及交通和家电等人为排热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使得局地气温出现热岛或冷岛、以及滞后或提前等现象。

结合建筑群空气流动分析,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预测居住小区不同位置小范围内的逐时气温,同时进行比较并给出评价;所得结果既可供居民选择适合个人习惯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出参考意见,同时也能为改善居住小区热环境指明方向。

下图是某居住小区中不同位置的“热岛强度”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居住小区内热岛强度小,温度适宜,利于人们的室外活动以及室内持续进行自然通风,温度环境令人满意。其中的原因在于居住小区建筑布局合理,建筑间距选择合适(天空视角系数较高而利于长波辐射冷却);且集中绿地多,绿化好,并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人工水景布置(使得其与空气的热湿交换加强,有效地降低了空气的温度)。值得一提的是,环境最好的区域均为小区居民日常生活、起居、休憩、娱乐等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区域内的健康适宜的温度环境将极大地利于居民的室内外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图6—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