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科学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准确定位;适当引导;活动材料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是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各要素(即日标、内容、材料、学习活动、媒介、时间、环境和方法)按一定的方式进行编制和处理,从而形成特定的相互关系的过程。它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学科领域层次、单元教育活动层次和具体教育活动层次。这里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是指具体活动层次的设计,是根据已经拟订的学期、月或周计划对某一具体活动的设计。
一、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准确定位
(一)教育内容的选择
科学教学不同于过去的常识教学,在原“常识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科技、环境保护等新内容,所以内容选择的范围相当大。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不仅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它更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教师要发现、保护、培植幼儿可贵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二)教育内容的划分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一个教学内容可以适合大、中、小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同时学习的情况,其实这就是教学内容的划分。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要求
1.发展性: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着眼点,幼儿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发展。
2.趣味性:设计的着眼点应放在幼儿活动的趣味性上。通过科学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开放性:活动的形式和设计的思考等都应是开放性的。如提问不限于惟一的答案,形式不局限于单一性,还可以延伸到园外、社区等地进行。
4.活动性:要使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通过他们自身的动手、动脑、动口等操作活动来与环境进行交往,主动发现,获得经验,得到发展。因此,要提供幼儿充分活动的机会。
5.整合性:要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中,完成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各自的整合。活动目标中有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的整合;内容中可有科学内容之间的整合,也可将科学内容和其他领域的内容整合。如“春天”主题中还可容纳语言、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内容。
二、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设计与指导
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内容,提供相应材料,有步骤地开展幼儿科学探索活动,最终达到教育目标的形式。它是面向全体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这里主要谈活动目标的设计、教师提问的设计和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
(一)活动目标的设计
教师要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和该年龄阶段的目标,结合每次活动内容的具体特点,对幼儿提出全面、恰当的要求,使幼儿在活动结束时能够达到的目标。
(二)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
活动过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具体展开的运用,是正规性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因此,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是关键。教师要依据活动目标,认真思考整个过程的各个步骤,认真指导。
(三)教师提问设计
教师对幼儿科学探索过程的指导,主要通过设计有质量的问题来实现。教师提问有两种。一是封闭式的,其答案是限定的、惟一的。
三、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材料的提供
(一)科学教育活动选择材料
1.皮亚杰的认识结构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和智力结构的起源是物质的活动。由此可见,科学教育活动的材料提供对幼儿认知能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教育活动材料的提供应该注意三点:1.目的性;2.操作性;3.思考性。
2.材料的提供必须具有引发幼儿思考的作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每一种材料的投放,教师必须仔细斟酌,想想它们是否能激起幼儿思考、探索的欲望,只有在具有思考性材料的刺激下,幼儿才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探索欲望和积极思维的精神状态。
3.幼儿科学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中的热门话题。为使幼儿学科学有个良好的开端,使其长大成为具有科学素质的现代的和未来的公民,幼儿科学教育应以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为基点。
(二)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1.由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设备和丰富多样的材料,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每个幼儿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从自己的发展水平出发,运用方法和技能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这种活动一般在自然角和科学发现室内进行。幼儿以个别活动为主,或三两人自愿组合;教师以间接指导为主,幼儿的自由度较大。
2.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重点在于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环境和材料的设置、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等。
3.活动环境和材料的设置创造和提供环境及物质材料是幼儿开展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
四、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在幼儿周围世界中,突然发生的某一自然科学现象、自然物或有趣、奇特的科技产品和情景,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导致幼儿自发投入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
由于这种科学探索是教师事先无法估计到的,带有偶然性,因此,教师不能事先进行设计,但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关心、指导。
(二)正规性探索活动
正规性、选择性和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或相互转换的。正规性探索活动内容可延伸到选择性活动中去,选择性和偶发性探索内容又可能转换成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内容,三者有机结合,整体发挥效能,最终实现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小礼主编.科学方法中的十大关系[J].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前儿童;想象旅行;静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11-04
一、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前儿童“想象旅行”新模式的提出
想象是人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想象力的培养要从幼儿开始。近几年来,开发学前儿童想象力一直是中外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进一步探究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开发显得更为重要。
“想象旅行”这一模式是由德国的埃莉萨·迪肯佩2002年提出来的,并撰写了《儿童的幻想和创造力——关于想象旅行》一书。“想象旅行”是内心进行的旅行,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开发学前儿童想象力的一种新尝试。通过想象旅行,儿童可以处于松驰的状态,并“看到”和感觉到幻象。想象旅行的一个基本效应是:激发、增强和促进想象力的形成,让孩子在无限广阔的幻象世界里自由行动。
埃莉萨·迪肯佩的想象旅行实施的对象是3-6岁的学前儿童,由于学前期儿童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简单地按照埃莉萨·迪肯佩的某些做法来组织儿童进行想象旅行,使儿童真正能进入到老师所期望的心理状态是颇具难度的。又由于学前儿童缺少生活体验和表象积累,直接影响了想象的发挥。使得埃莉萨·迪肯佩的想象旅行在德国受到不少教育界人士的质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想象旅行新模式,是在肯定德国埃莉萨·迪肯佩“想象旅行”模式的基础上,以全脑发展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打破时空界限,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形象逼真的媒体资源丰富儿童的表象积累,同时创设心静环境,为“想象旅行”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信息技术与学前儿童表象形成的特点分析
表象也称意象,是对当前不存在的物体的一种心理表征。表象代表着一定的事物,具有鲜明的感性特征。表象按照刺激的性质以及刺激所作用的感觉通道的不同,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味觉表象等。其中,视觉表象在人类认识活动中作用巨大,人的表象总量中,大部分外界形象信息是通过视觉输入大脑的。
表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可操作性。表象的形象性是指: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出现在头脑中,就像直接看到、听到、尝到某个具体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一样;表象的概括性是指:表象反映的事物多次被感知结果,它表现出事物的一般形象,带有概括的性质,如头脑中关于书的表象,并不是指具体的某本书,而是书的一般形象;表象的可操作性是指人可以在头脑中操控表象;对它进行认知加工,就像人通过外部动作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有效地采集、传输、存储各种信息,从而为思维加工提供丰富的表象材料。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可对知觉形象进行有效加工与表达,使得表象材料具有选择性,即不是对可见物的忠实、完整和逼真的复制,而是去除一些复杂、干扰性的成分。
1.学前儿童想象思维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年龄小,小班幼儿年龄一般为 3-4 岁,想象很简单或是零碎、想象水平较低。中班幼儿的年龄为 4-5 岁,已经有了创造想象的萌芽,此时创造想象多依赖于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或听过的故事,或由成人语言的描述而产生创造想象。大班幼儿的年龄为 5-6 岁,想象以不受意志控制的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2.信息技术在表象形成中的作用
人体所有行为和思想的最高统治者是自身的大脑,左脑负责语言和逻辑思维,右脑则做一些难以换成词语的工作,通过表象来进行思维。传统教学由于多呈现的是语词,因而思维加工多依赖于左脑,缺乏表象加工,信息的提取速度较慢。而信息技术可以合理呈现语词和表象材料,并使之有效匹配,从而为获得正确思维提供了条件。
(1)创设情境,形成表象
由于时间或空间的限制,一些真实的情境儿童不能亲身体验,因而缺乏表象积累。此时,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呈现有关真实情境的图片、视频等,创设出一种情境、一种气氛,能有效激发儿童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幼儿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从而激活儿童的思维,促进相关表象的形成。
(2)动态模拟,清晰表象
很多现象是儿童无法感知或不易观察到的,获得感性材料就存在着困难。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再现,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整体构成的事物分解,使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具体化,帮助儿童建立清晰的视觉表象。
(3)声图并茂,深化表象
根据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表象系统与言语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结,图像的形式形成了记忆表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图像和语词有效的整合,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大大扩展了人们用视觉模式呈现材料的具体途径,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这种引人入胜的动态图画,伴随着深情的朗诵与动人的音乐,声图并茂,使得思维的加工材料大大拓展,加工方法也更加科学,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说多种感官,促进儿童的理解,有利于表象的稳定,从而更有效地开发了人的大脑。
篇3
关键词: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幼儿科学教育启示
陶行知在流亡日本时,对他触动最深的是日本发达的科学,想要国强必须要有先进的科学。陶行知大力推行“科学下嫁”运动,目的是营造人人爱科学、人人学科学、人人懂科学的氛围。他进行了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今天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的内涵
陶行知总结多年的研究,概括出了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它包括: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从这些方面来引导我们进行科学教育活动。
陶行知认为,儿童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科学的国家和民族“造就科学的孩子”。“科学的小孩子”不仅要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还要懂得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有一定探究科学的能力和创造力。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科学知识方法,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是指科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儿童创设符合他们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条件。单纯的让幼儿学习科学是枯燥乏味并且难以理解。因此陶行知鼓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幼儿要从生活中体会,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取材科学内容,便于他们理解和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科学教育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幼儿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是“让幼儿手脑并用、运用多种感官,玩科学的把戏、做科学小实验”,即必须去“做”去行动。陶行知强调学习科学必须要亲身实践,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观察发现科学现象并理解科学原理。可见,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十分重视玩科学把戏和做科学实验,发掘幼儿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科学教育的教师。他从两方面提出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科学的头脑以解答幼儿的疑问;另一方面,教师要具有“三心”――童心、爱心和耐心。用童心来看待世界,用爱心来感染幼儿,用耐心来教导幼儿。以上两者结合起来,会有助于儿童的发展,并增进师生关系。
今天,我们在研究其内涵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深化了它,使之与现代要求相联系,开始了新的幼儿科学教育改革。未来,它将对我们有更大的启示意义,因为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二、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
(一)注重创设符合幼儿生活的科学教育环境。儿童对万事万物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方式,因此,要根据幼儿的已有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创设一个适合的、有趣的、丰富的科学教育环境。幼儿对大部分科学概念难以理解,要选择简单易懂的内容,并且贴近生活贯穿于幼儿生活的每个环境每个角落,使他们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找到了开展科学活动的线索和依据。
幼儿年龄小,任何科学内容都要有实物的支持。因此应该为幼儿提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和充满奥秘的大自然,启发他们的好奇心。比如小班的科学活动《摸一摸》,教师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哪些东西滑滑的、软软的、硬硬的。教师就可以准备幼儿见过的石头、毛巾、镜子等具有鲜明特点的实物让幼儿用小手摸一摸,儿童自己便有了答案。还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要积极鼓励他们去观察探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每个教师都变成小孩子,加入小孩子队里玩把戏,在玩儿中接受科学教育。
(二)将幼儿带入自然界,使课程活动回归到自然和生活。陶行知强调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儿童到大自然、大社会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探索生活。
陶行知这一理念明确地告诉我们,幼儿的科学教育不能只在教室里进行的,而是要幼儿走进鸟语花香的大自然,让他们接触花草树木,观察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从颜色、声音等探索其中的奥秘,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幼儿知道科学就在身边、科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比如幼儿园里都有植物种植区,让幼儿亲自从翻土、播种、浇水,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甚至收获果实,使幼儿亲子感受、体会、了解科学。
让幼儿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在幼儿园小课堂和社会的大课堂中有效地完成科学教育任务。
(三)让儿童去观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好奇心强,在意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从材料、方法上要生活化,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陶行知指出学科学应从“教幼儿学会观察”开始,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自己看,能观察周围环境的科学现象。幼儿对事物充满好奇,总想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是他们的天性。因此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大自然中,观察感知周围的世界,每个幼儿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这样更加丰富了他们的感知经验,为科学教育做好先前经验。比如教师带幼儿户外时可以让幼儿自己捡树叶观察颜色,形状,大小,教师抓住时机给他们讲解春夏秋冬树叶的变化,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开阔了幼儿的视野,而且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
总之,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的课改有相当的启示作用,不断引导科学教育向着多元方向发展,他的强大生命力在未来还会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王素菊.陶行知“六大解放”对幼儿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 理论导航学前课程2007(8).
[2]王志明.幼儿科学教育[M].上海:上海二联书店,1998.
[3]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4
截至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启动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已满五年。2015年5月,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意见》,要求接纳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医学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使培养对象适应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要求。由此可见,高职高专院校在负责3年制专科医学生培养工作方面任重道远。儿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主要二级学科,在全科医师的日常工作中,儿科病人占有很大的比例。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胎生育的政策落实,儿科医生的工作强度将进一步加大,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儿科学素养,使其在今后的基层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处理儿科病患,便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特点
(一)生源特点
高职高专医学生多来自农村,家境相对贫困。例如,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近3年对医学系入学新生家庭情况调查发现,95%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普遍存在家庭负担重、父母文化程度低、入学分数偏低、对专业的选择自主性不强等情况。因此,高职高专医学生对新环境、新知识的接受及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但从另一各角度来看,学生来自农村,自幼生活条件较城市学生艰苦,因此他们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往往更加坚韧,也更能体会基层老百姓的生活疾苦,这是他们以后在基层执业的巨大优势。
(二)就业特点
高职高专医学生就业多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出台后,更是要签订5年的基层服务就业合同,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并且定向就业秉承“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群众在医患沟通时因风俗习惯、语言沟通等方面导致的交流障碍。
(三)培训体制特点
其一,高职高专学制三年,医学生接受理论培训时间短,密集的知识填鸭容易让他们产生疲劳感。其二,高职高专院校少有附属医院,学生见习机会少,而见习阶段是学生从教室向临床过渡的重要时期,紧张的见习或不能及时有效地见习到合适病例,会使临床知识技能巩固不足。其三,高职高专医学生见习的附属医院多为“三甲”医院,病种与基层常见病种有显著差异,基层医疗的特点表现为病种多、症状杂、任务重,实习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的差异,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学不致用”的无力感。其四,高职高专的培训定位于基层医疗,授课时按本科培训计划教学,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且只能掌握临床知识的皮毛,容易导致其对自身的职业定位过低,不利于就业后的自我学习、提升。
二、高职高专儿科学教学面临的难题
儿科学虽属临床二级学科、必修科目,但是由于是小科目,历来分配学时少、教学条件差,加之儿科临床工作强度大、医患矛盾突出、收入偏低等多种因素,导致我国儿科医师缺乏,专业的儿科学教师更是稀缺。很多院校儿科学教学任务往往由内科学或护理学老师承担,这些老师由于缺乏儿科临床经验,在教学方面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或是理论与临床难以密切结合,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后所学知识不能或者较少能直接运用于临床。
三、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生儿科学素养的策略
(一)探索适合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基层儿科问题处理能力
医学生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与实践,培养方案业已成熟,加之近年来八年制培训模式和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完善,医学生的培养往往定位于高素质、高要求,但是在这种培养模式中成长的学生多在“三甲”医院甚至国外医学院中学习、工作,他们对于自身执业能力、工作环境的要求和定位也较高,往往不愿回基层工作,即便进入基层医疗系统,也多因为基层条件有限难以留下而离职另谋高就。高职高专定向培养的医学生是国家近年来针对国内医疗现状为基层医疗量身定制的医学储备力量,“摸着石头过河”是对目前高职高专定向医学生培养的形象描述。就儿科而言,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多的问题是儿童生长发育问题和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因此要注重培养其处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同时要兼顾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常见变异要熟悉。但是授课过程中也不能完全忽视深奥的发病机制、疾病前沿研究进展的讲授,这些看似在其临床工作中“不实用”的知识点,实则是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自我提升的技能储备。因此,既不能完全照搬本科的培养模式,又不能一味地降低培养标准,在满足基层医疗需要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自学和自我提升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
(二)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生对儿科学的学习兴趣
高职高专医学生在入学第一年就要接受类似于本科医学生前3年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培训,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他们而言,突然面对的是与高中学习完全不同的专业学科,因而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虽然儿科学作为医学临床科目被安排在第二学年开展,此时学生对医学知识体系的学习已经比较适应,情绪也相对稳定,但是提高他们对儿科学的兴趣仍然是儿科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
(三)增强儿科教学的生动性和实用性
提高儿科学教学的生动性和实用性,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儿科学的兴趣。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对于临床科目的教学,适时地引入生动的临床教学案例对于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学习热情有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临床案例向学生传达医疗过程中正确的人文和价值理念,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上迎接挑战、抵抗诱惑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四)鼓励学生多看多感受,从生活中学习基本的儿童生长发育和保健知识
儿科学并不是内科学的微缩版,它与内科学的最大差别在于儿童作为一个持续生长发育的个体,除疾病外,其正常和异常生长发育的过程也会给医学知识相对缺乏的家长造成一定的困惑。对于“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而言,疑难杂症是他们每天主要攻坚的对象,但对于基层医生而言,解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显现的家属所不理解的问题便成了其每天的工作重点。引导学生养成注意观察体会生活细节的能力,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逻辑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均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执业过程中自己总结经验、提升临床技能。
另外,随着高职高专院校对教师学历、教学能力等要求的增加,大部分教师都具有医学类研究生以上学历,这意味着他们都是经过正规本科级以上医学培训的,在进入教学领域以后,教师应不受自身所接受的培养模式的束缚,而是积极地摸索合适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因此,教师积极下社区、走基层,周期性地参与顶岗实习,深入了解基层医疗实际状况和实用技能,对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
总而言之,高职高专院校的儿科教学并无现成模式可以照搬使用,充分了解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培养方案,基础与临床、课堂与实践密切结合与互动,提倡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领会,都是有效可行的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生儿科学素养的方法。所以,在儿科学教学中要全面地贯彻落实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基层需要的医学人才。
篇5
1培养兴趣是关键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只有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挑动学生心中想学的心,使其自然而偷快地接受知识。因此,我们在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活动中,应从培养学生对中医儿科学的学习兴趣出发,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理论应结合临床来讲授,书本上纯理论的内容相对枯燥无味,晦涩难懂,但是如果通过与临床的具体事例相结合来介绍,情况就大为改观了。在讲授过程中,采用临床图片和课本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讲课的同时,呈现给学生大量发育正常和发育异常的儿童图片,边分析边讲授,告诉学生如何运用公式和生理常数来区分发育中的正常现象和异常现象,从而把知识顺利地传授给学生,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相对枯燥的内容。另外,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即在授课之初提出问题,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介绍各论时,则可以在授课之初,给出一个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临床典型病例,针对病例提出一系列问题,比如“这个小儿是否患病”,“有何临床表现”,“你认为诊断是什么,属哪个证型,如何治疗”等,之后再切入主题,介绍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接受知识,并应用于临床,更容易激起学生对讲授内容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疾病的感性认识,使记忆中的知识印象深刻,并能够灵活掌握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2备课充分是基础
要讲好每一节临床课,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作为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首先,在备课过程中作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熟悉教材,了解重点、难点和疑点,还要把将中医儿科学与中医学基础知识及中医内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把握。遇到与中医内科学大致相同的知识,可适当地缩短授课时间,而将讲授的重点放在介绍儿童疾病的自身特点上来。如讲授感冒一节时,对于其主要证型就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因为学生大多在学内科时已熟记在心,只需稍加提问即可唤起学生的记忆,应将授课重点放在让学生充分理解小儿具有“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肝常有余”等的生理病理特点上,因为正是由于这些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导致小儿在患感冒之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表现,提示在临床治疗儿童感冒时,应注意在解表基础上佐以化痰、消导、镇惊,才能取得良好的诊疗效果。总之,在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以及相当清楚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重点内容重点讲述。学生们在学习时就很容易掌握每节课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3引入现代科学知识是必需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儿科学知识也与其他学科一样,不断有新的突破和进展。为了使学生在今后能更快地适应临床见习和实习,满足社会需求,理应在中医儿科学的教授过程中,介绍一些必要的西医儿科学内容,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方面比较成熟的成果,要重点介绍推广。因此,教师在授课前,除了要准确地把握好教材的内容外,还要及时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通过各种途径吸取新技术、新知识、新进展,拓宽知识面,用以不断地充实完善教学内容。如在介绍哮喘章节时,既要介绍中医的诊疗思路,治则用药特点,治疗优势所在,还要补充介绍临床十分有用的西医对哮喘持续状态时的处理措施,以及全球性的哮喘长期规范化管理方案。讲授脾胃系统疾病的内容时,还可把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与小儿消化腺发育差、腺体分泌少、消化道肌层不发达、消化酶活力弱等西医生理解剖特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把握中医学理论的合理内核,使学生不感到中医理论的艰涩难懂,增加学生对中医药的学习和探讨兴趣。而且,适当介绍一些近年来中医儿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在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日新月异。只有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新动向,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有价值的素材,充实自己的信息量,这样才能在授课时满足学生多方位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4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必由之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进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调控,但它忽视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与好奇心,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特点与阅历,通过纳人示意图法、模拟演示法、病案讨论法、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并积极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引入是我们提髙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互动式教学模式一方面要求教授过程应围绕要求学生解决酌问题进行安排和开展;另一方面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或复习、巩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掌握相关知识的作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将深奥的理论具体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整个授课过程生动活泼,避免了填鸭式和注人式教学,可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6
【关键词】儿科学;基于团队的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457(2018)25-0106-001
1兒科学的学科特点
儿科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卫生保健及疾病防治,是临床医学专业一门主要的课程。儿科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具有内容抽象,不易理解记忆,缺少形象的感觉刺激等特点,尤其是剂量、数据较多,记忆起来颇有难度。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理论授课为主,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在儿科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我们儿科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2基于团队的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
TBL教学模式首次由美国LarryMichaelsen教授提出,最初用于商学院[1]。TBL是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流行的一种新型主动学习教学模式[2]。传统的基于演讲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ning,LBL)教学法中,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主要记忆课堂讲授的内容,而TBL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3]。目前TBL在欧美等国家医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药理学、产科学和护理学等[4-6]。然而TBL在国内医学院校教学中仍处于起步阶段,仅仅在某些学科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为了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我们在临床专业(实验班)学生的儿科学教学过程中引入了TBL教学法。
3TBL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每个TBL课程分三个阶段进行:预备阶段、准备确认测试阶段和课程概念的应用阶段[7]。
(1)预备阶段。提前2周告知学生要讨论的话题,将教学大纲和指定材料分发给学生。学生独立完成预习,熟悉教学单元的学习内容。
(2)准备确认测试阶段。个人准备确认测验(iRAT):课堂前10分钟进行个人测试,测试内容由20道侧重于基本知识点记忆、理解的多项选择题组成。在收集了个人测试答卷之后,学生加入他们的团队,团队成员进行合作、讨论和达成共识,重复同样的测试,完成团队准备确认测试(TRAT)。测试完成后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意见或疑问,教师通过讲座的形式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大约10分钟。准备确认测试的目的是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基础来处理第三个阶段将要提出的更综合的问题。
(3)课程概念应用阶段。我们精心改编儿科临床典型病例(如肺炎、腹泻病、小儿惊厥),让团队学生对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为教学工作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解答和总结。待组内讨论结束后,由各小组代表发表团队的讨论结果,并进行组间讨论。最后,老师总结归纳该单元的学习情况和进行同行评价。
4TBL实施过程中的体会
我们在将TBL教学方式引入儿科学教学过程中有一些体会,要保证TBL的顺利实施,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TBL教学内容要反复推敲。在TBL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是关键。我们选择常见的呼吸、消化、神经等系统疾病,根据预习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与要求,针对本校临床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编写儿科学教学大纲并提供参考资料,同时认真准备各单元的个人和团队预习测验考题和课堂教学中进行讨论所需的临床病例。
(2)不随意变动小组成员。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7人,以小组作为团队的基本单位,儿科学课堂上学生可以在组内和组间进行讨论、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小组必须合理组织,合理管理。小组成员一旦确定下来则固定不变,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力。
篇7
本文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儿科 学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目的在于将实践中的 部分环节引入到教学中,使教学更贴近真实的医疗过程, 其中包括采用病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模拟实践的教学方 法等。将临床实践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儿科学教学过程中体现素 质教育,提高儿科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分析能力 以及综合思考的技能。
1 儿科学教学改革的目的
医学教育本身是为了培养相关专业的医学人才, 在医学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 经跟不上现代医学发展的脚步。简单的讲授医学知识 与不断变化的实践要求已经严重脱节。教育改革的目 的就是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精神调动起来, 然后通过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将实践经验传授给 学生。由于医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别人的生命与健康, 所以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医德,和在实践中 获得的临床经验。其中,临床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但 通过有效地教改方法,可以让教学过程中提前接触、 熟悉部分内容,为以临床后实践提供铺垫,与将来做 好接轨工作。
对于儿科学,新的教学改革思路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因为病人群体的特殊性,儿童本身由于身体免疫系统没 有发育完全,抗病能力弱,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所以 更需要提供较好的医疗环境、医治方法等[4]。但目前儿 科临床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医学院校普遍扩招 导致医学生人数众多、临床科室教学任务重,同时,随 着现在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尤其患者大多数是独生 子女,所以很多情况下不敢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得许多 实践实习变成了参观学习,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考虑 到面临的实际情况,既要满足医患关系的要求,又要为 大量的医学生提供临床实践的机会或者是可基本模拟实 践的机会,因此,针对儿科学教学而实行的医疗改革迫 在眉睫。
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单纯的医学 教材讲授已经不能实现医学能力的有效提高,只有掌握 获取医学知识与技能的方法本领,才能真正的在走向工 作岗位后与实际相结合,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本 文就对儿科学教学的思路与方法进行讨论,目的在于通 过案例分析、模拟实践等手段将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知识 引入到课堂中去,从而在减轻实践临床教学的压力基础 上保证学生对临床实践的认识和学习。
2 儿科学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
2.1 儿科学理论教学的改革随着儿科学的不断发展, 儿童的常见疾病种类也在不断地变迁,传统的医学模式 也在随着医疗设备的改变而改变。对儿童疾病的预防、 治疗、康复等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备受关注。为提高医 学生对儿科学中相关知识、医学技术及方法的认知,我 们应用目前社会与心理健康、儿童医疗方法等有关的教 学书籍、视频等相关资料带入到实际教学中。
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儿科学选用的教 材除各系统外,还包括总论、营养基础、生长发育、新 生儿疾病等。对于儿科教研室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 需要结合实际,分析教学大纲内容,合理选择讲授的章 节,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对常见病和多发病重 点讲授,对应用于儿童的医疗新方法和新技术重点介绍。从教材的选择上把关,主要选用基础知识全面、贴近临 床实践的教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与 实习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互动的方式,增加学生与 讲授老师的沟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原 来的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分 析等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 为了避免学科间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还应在各个学 科间建立联系,设计交叉学科的教学方式。在儿科学教 学中,根据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分析归类,突出理论结 合实际,并将各章节内容分块分类,提高可读性。对教 学方法的更新,长期以来中医儿科学的教学主要采用传 统教育模式,即从概念到辨证论治的流程。虽然目前已 经对部分教学进行了改革,包括增加PPT、图片等方式, 但基本教学方法没有改变,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此 后我们将展开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的方法,比如典型病 例教学等方法让学生的思考空间更大,提升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
2.2 儿科学临床教学改革的应用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病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其中不仅包括传统的病例分 析,还应加入采用图片、视频、病例等真实材料的分析, 充分地模拟真实病患儿童的场景,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 处理,然后在课堂上由授课教师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及 分析。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学习时的真实感更加 强烈,同时,在未来的实践实习过程中也更容易与现实 相结合。开发了学生在课堂理论教学中的自觉性和创造 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发现新知识,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见习课上,授课教师给学生们一些典型的患儿病 例,尤其是教学任务别强调和熟知的内容,如肺炎、 哮喘、肾病综合征以及感染性疾病等。模拟实际中病房 查房的顺序,让学生了解真正医疗过程中的具体方法, 要求学独立提出初步诊断及处理意见,再结合病例诊断 结果和处理方法为学生打分。在整个模拟诊疗学习过程 中,以授课教师为主,启发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模拟诊疗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病人相关症状、 特征等信息,模拟实际就诊儿童的一些真实病例,必 要时可以部分采用现有病例的相关数据进行模拟。模 拟诊疗教学的目的是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通过病例的 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应用其知识分析获得相应的 结论,从而达到对重要的医学知识、技术、工作方法 等的记忆和理解。或采用分组讨论等形式完成教学内 容,当学生存在问题或错误时,主讲教师起到及时纠 正正确引导的作用。
2.3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改方案教学过程中,需要多种教学模式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目 前,对医学生的要求已不仅是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具备独立学习,自我提高的 能力。为此,根据儿科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如在主课中加入互动式教学, 将一些模拟教学实践内容引入。而在见习课中采用学生 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在教学 过程中,还要引入以问题为主的形式,就是带着问题学 习,让学生自己找答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临床见习期间,由于学生已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 识,所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更好的加深了 相关知识的印象。有效地发挥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将 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病患儿童的心 理,针对性的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并给出一些 相关教学视频、案例等,提高学生的诊疗可操作性。设 计临床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完成对模拟病 患儿童诊疗过程。如以往在教学中对儿科病史的采集, 常常是教师直接讲授相关方法,然后学生采集。而在模 拟诊疗实验中,学生自主分析,在诊疗过程中需要的病 史资料,设计采集方法并实施。这种模拟实验过程不仅 使学生在学习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还能激 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观察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增加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 模拟过程中,学习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体会“以人为 本”的医治理念。
3 教改实验组教学效果分析
篇8
儿科学是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其特点是:儿童个体身体素质差异、性别差异、年龄月龄差异非常大,无论是健康状态的评估还是疾病状态的临床诊断都不好采用同一单一的评价标准;其次是儿童对疾病造成的损伤、内环境稳态破坏后的恢复能力较强;再次是儿童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等,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小儿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干预。由于小儿身体各项机能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中,所以患病率要高于成人,儿科学的教学任务通过理论和实践降低小儿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和提高儿童保健[1]。儿科学的宗旨就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基于这样的目标结合高职教育理念,该文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1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
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研究对象包括新生儿、婴幼儿、青春期的儿童。围绕儿科学的教学宗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结合现代职教理念,从四个方面改革教学内容:首先,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小儿体格、智力、适应性、综合素质;其次,根据小儿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技术,最大能力的降低儿童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升儿童疾病的治愈率;再次,普及教育做好儿科知识的宣传,例如先天性疾病的筛查、免疫接种、儿童膳食营养、儿科保健知识的普及等;最后,对小儿疾病的康复可能性及具体康复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尽最大可能帮助疾患小儿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乃至恢复健康。为此,本次课改主要进行以下五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增加、合并或删减。
(1)根据儿科学发展趋势和对疾病的临床研究,将“风湿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在授课计划和教学课件上进行整合,统一为“免疫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免疫缺陷病、风湿热、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共六节内容。
(2)根据我国儿童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现状,增加了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内容,将这部分内容与结核病、寄生虫病,三部分内容整合为“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结核病、寄生虫病,共六节内容。
(3)根据人们对健康儿童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这章内容的讲解进行拓展,增加课时量[2]。例如,增加儿童日常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部分内容;配方奶粉儿童每日摄入奶量的计算;婴儿抚触;婴儿主被动操等。
(4)将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方案进行修订和更新,以更好的适应当今临床实际和应用;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新生儿败血症,因此将新生儿败血症的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完整,增加败血症的诊断指标,使新生儿疾病的讲解更加完善。
(5)为适应基层助理医师的执业能力范畴及其实用性,删掉了儿童急性白血病、儿童急性坏死性小肠炎、儿童癫痫等内容的讲解。将节省出的课时添加到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适应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弱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提倡人体整体化,以适应整体化医学的理念。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满足“三个需要”。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内容的联系与衔接。
2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
分析我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结构,来源包括三个部分:(1)高职大专(理科)生,这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具备学习临床医学的基本条件;(2)高职大专(文科)生只具有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初步知识,学习医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差距;(3)单招生在中专阶段已经学过生理学和生物化学,部分学生已具有学习临床医学的基础,但知识相对偏少,实践技能有待提高。
针对这样的学情,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和达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教学团队从以下三个方面更新教学方法,适应学情。
(1)以儿童对健康的需求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儿科医护工作人员对小儿的健康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地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教学外应不断的给学生渗透“责任感和使命感”,保障小儿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状态[3]。
(2)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角色扮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要求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从医学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准医疗工作者。由于年幼的小儿不能自诉病史,年龄又偏小,缺乏明确的定位症状和体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作为儿科医护工作者,临床诊断时务必详细询问家长小儿病史,并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等。课堂上学生科角色扮演为疾病防治的执行者、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者、儿童营养膳食的指导者、患儿代言者、患儿知心者等多重角色。
(3)CBS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CBS,Case-BasedStudying,基于案例讨论的学习。即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以案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讲述新课前可先提出典型案例,将学生分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CBS教学法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形象性、动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1)理论知识的传统考核法。按照本课程的授课计划和教学目标,教研室内进行轮流说课,统一每章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方法和考核方法。在每章节讲授完毕时,结合近年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考试,应附有相应的目标检测习题,包括A型、B型、C型单项选择题、X型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学期末时,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儿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50%。
(2)CBS教学考核方法。这种考核方法是本次课改的特色和核心。将每个教学班的学生按照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并指定小组长。由组长抽取教师之前准备好的相关案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小组调研,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激烈讨论、结合课本理论知识形成案例小结,最终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上交,教师进行点评打分。这种考核方式可在学期初、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每个案例10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30%。
(3)实践操作技能考核[4]。实验操作技能考评包括现场操作考核和实验报告考核两种形式。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选定考试范围及操作要求,同时在固定时间内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动手训练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考试时教师将考题编号分组由学生自己抽签,学生根据考题内容独立完成操作,考试完毕进行评委现场打分。对于复杂实验(例如新生儿心肺复苏),也可将学生分成小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机会,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全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认真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打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20%。
4小结与展望
我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儿科学方面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作为未来的儿科医务工作者,在继承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含量,提升自身实践水平,更要不断创新为儿科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该文通过分析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培养目标,分析儿科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结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提出《儿科学》课程改革的三点建议,即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篇9
关键词:儿科学;专业学位;人文教育
随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工作的开展,所有新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是直接面对患者的临床一线人员。而儿科医生不仅要面对不能正确表达病情的患儿,同时还要面对患儿家属,因此在儿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生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让每一名儿科医生清楚地意识到人文素质是一名医生所必备的素质。
1人文教育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通常是指在人的生存过程中以追求真、善、美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对人的整体、全面、长远和根本利益为终极关怀的价值追求。人文精神本质上以人为中心,将人的尊严、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作为主旨的观念和信念。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重要表征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注与尊重。医学人文精神根植于医学实践,其核心就是关爱生命,以患者为中心,在诊疗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弘扬高尚医德。
2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2.1加强人文教育是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
现代高新医疗技术的应用,在给患者带来巨大福音的同时,也导致一些医生崇尚“技术万能论”,只见“病”不见“人”,把“病”与“人”割裂开来,缺少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有效沟通,导致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甚至发生了一些性质恶劣的“杀医事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有关。医学人文精神淡化,忽视“人”的体验,忽视“人”的存在,必然导致医患矛盾。医患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医护与患者的关系,其次才是人与疾病的关系,这又包括两部分:一是医护与疾病的关系,二是患者与疾病的关系。因此,要解决好医患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处理好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即首先要解决好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儿科医生与患儿家属的关系。我国著名的外科大家裘法祖说“医学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但必须要有人的温度”。加强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儿科医生的人文素质,是减少医患矛盾的重要途径。
2.2加强人文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医学模式已经向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患者对医院的期望更趋于理性,其更关注就医环境、就医体验和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人文精神。尤其是儿科医师面对的儿童是一个不断生长变化的个体,在儿童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儿童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发育特点,还必须注重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才能更好地减轻患儿的痛苦。
2.3加强人文教育是提高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需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素质以及身心素质。交流沟通技能是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体现,不仅要懂得如何与患儿沟通,还要掌握与患儿家属沟通的技巧。医乃仁术,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对患儿有仁爱之心,树立以患儿为中心的理念,善于把握患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了解患儿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抓住问题的本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适当的时间、地点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建立互助互信、友善和谐的医患关系,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儿童医疗服务的骨干力量,其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儿童医疗服务的质量。研究表明,医患沟通不良是导致医疗投诉和医患纠纷多发的重要原因,所以加强人文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儿科医生的必然要求。
2.4加强人文教育改善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现状
我国高考制度的设置导致报考临床医学的本科生以理科学习为主,人文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知识储备不够。考上大学后由于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对人文科学课程的学习时间很少,加之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部分学生趋于功利化,只重视医学知识,而轻视人文知识。因此,很多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人文课程教育,导致人文知识储备不足、人文精神缺乏;缺乏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自身综合素养不高;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不足;缺乏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3如何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中融入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手段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形式,应拓宽人文教育途径[2],通过带教教师的榜样作用,把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
3.1首先提高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研究生人文价值观的形成[3-4],所以我们积极鼓励临床教师参加人文培训班,努力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内容。身教大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在临床医疗实践过程中,临床教师除了讲解疾病的诊断治疗知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外,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2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医学人文知识
指导并带领学生阅读古籍文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可以从中汲取其精髓,并将其运用到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去。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医乃仁术”,“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其基本内涵为尊重人、宽容人、同情人、关心人、帮助人、爱护人,珍视人的生命。儒家学说认为,君子要以义为重,人的道义价值应高于物质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履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天职的前提下获得正当的经济收入,实现义与利的完美结合。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加大对医学先贤的宣传教育,弘扬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历史人物的高尚医德。
3.3在病史采集中注重培养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技巧
病史采集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儿科临床实践的基本技能。儿科患者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痛苦。病史采集大多来源于患儿家属,而患儿家属则因对孩子的过度关爱及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而过度担心、焦虑不安,导致其对患儿病情夸大或隐瞒而表述不准确。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儿科医生获得患儿真实病情的重要渠道,也是患儿及其家属信任医生、配合诊断治疗的基础。在临床带教中教育学生采集病史时,做到着装合体、举止大方、态度和蔼,同时还要善解人意,尊重患儿及其家属,并要求对所有患儿一视同仁。
3.4在体格检查中融入“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理念
体格检查的异常发现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线索和依据,是医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和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着大量高精尖仪器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致使体格检查被年轻医师日益忽视。儿科医师面对的患儿易哭闹,不配合体格检查,家长亦不愿意让年轻医生检查患儿,导致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有畏难心理,不愿意给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因此,带教教师不仅要让研究生认识体格检查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还要在体格检查中融入人文关怀。在进行检查前准备一些儿童喜欢的玩具,与患儿适当游戏,减轻其恐惧心理;检查时动作轻柔、灵活、规范、准确、全面;检查后帮患儿整理好衣服、盖好被子并对患儿家属表示感谢。
3.5在辅助检查选择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适宜的辅助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明确诊断,但如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顾患者的实际情况,盲目选择检查项目,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因此,带教教师在指导研究生选择辅助检查项目时要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检查项目,做到有的放矢,培养研究生的医德观念。
3.6在疾病的诊断中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
正确的诊断是准确治疗的关键,但由于婴幼儿疾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导致诊断困难。我们强调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及疾病谱,牢记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全面把握现象与本质、主要与次要、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
篇10
1研究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将学生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以有效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以及竞争精神;也能够帮助教师因材施教,将教学中存在的难以面向个体差异的学生的问题,以期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发展的教学目标。儿科学的学习学时时间较少,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儿科方面的多发病、并发症等临床问题的表现,儿科学中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达标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学生在人校的学习水平上也存在差异,导致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由此,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儿科学教学中使用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儿科学这一门课程并将其用到实践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小组学习方法
2.1分组活动
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先搜集班级学生的相关信息,先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成绩、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把学生分成4-6人为小组。在这个搜集信息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小组间相同个性的学生,小组内部不同个性的学生为切人点,让各组的人员配备保持平衡。在每个小组内都要包括着学习成绩处于三个层次,分别是高、中、低这三种类型的学生,而且每个小组之间的平均成绩要保证差不多,在保持原则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征在组内寻找学习伙伴。教师要注意学生之间各个成员性格,学习方法的互补,从而达到小组内各个学生能够实现共同提高。教师还要根据小组成员的个人意愿进行投票选举各小组的组长,让各个组为自己的小组取上响亮的名字,鼓励组名有意义,有激励性。
2.2活动形式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儿科学是培养学生护理技能的课程,作为护理专业的主修课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活动形式能够促进儿科学的有效学习。
首先是小组讨论的方式,比如关于小儿疾病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自学半个小时之后,教师提出相应的病例,学生划分小组来进行诊断,在讨论中制订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再由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在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再改进各组的讨论结果,最后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交流进行总结。
其次是临床见习的方式,同样的以学习的小组为单位,通过教师和学校的安排,带领见习学生到医院去同患病儿童和其父母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以便搜集相关资料。教师同时要要求学生在交流中能够对患病儿童和其父母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对应的护理和指导。见习之后各个小组合作完成临床病例,交由教师审阅后及时修改,再发由学生进行修正。
还有操作训练的方式。在儿科中常用的一些技术操作,比如对保温箱的使用,各种穿刺技术以及小儿发育指标测量等技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演示,让学生掌握基本要领,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后进行实际操作,再由随机抽签的形式对小组进行操作考核。首先让各个小组任意选出一名学生为代表,由其任意选择一项操作进行演示。再依次让小组内各个学生进行操作,不仅需要代表自身要掌握操作要领,还需要小组内的其他学生都要掌握,实现人人合格。
3活动效果评价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课程结束之后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结果。而且还要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分析,结合起来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效果。评价的结果可以设置百分比的形式,以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占比为65%,对所学知识需要熟悉的内容占比为25%,所需要了解的知识内容占到10%。
4小组学习效果
4.1改变信息传递方式
小组学习能够改变在儿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同学生之间信息单向传递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学中不仅重视教师同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强调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正凸显出学生之间的互动意义。由此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其在操作实践方面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激发其创造的潜能,学生各项综合学习的能力实现了有效发展,学生更加喜欢学习。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关系的影响力得到改善,超过学生学习的成绩,学生的社会化,学生的发展的影响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同时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
4.2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够更佳地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小组合作学习从学生为主体的认知特点出发,巧妙运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互动,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他们能够在小组合作交流时能够提升学习能力,实现共同进步,让学生能够从内心能够产生求知欲以及探究知识的欲望,产生一种我要学的学习动力,能够将学习作为乐趣,实现想学、能学、乐学的境界。在教学中教师充当着引导者等各种角色。
5总结
- 上一篇:中医养生学前景
- 下一篇: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