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8 17:4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地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高中地理 素养 教学方法

一、地理素养的科学内涵及其当前困境

地理素养即平日所言的地理文化修养,也就是从地理科学视角,审视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科学、赏析等方面的水平,或者说是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一个人的地理素养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不断形成和培养发展起来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对某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由此可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了一个学好地理的良好开端和养成良好地理素养的基础。当前高中地理素养的培养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如下几个问题:

1.1对地理素养不知道的比例较大。大多数学生不清楚和不知道地理素养,这也就造成了对地理素养的概念模糊、感觉模糊,或者干脆就什么都不知道。

1.2被动思考,地理素养多由老师提出。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堂上地理素养问题应由老师提出。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对知识的处理多为机械被动的接受。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以往的地理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习的结果,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和相信学生,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的难点内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昼夜更替”、“四季的变化”入手,带着这样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考、争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营造开放和宽松的教学氛围,注意向学生呈现探究性问题,将学生置于探究者的地位,鼓励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展开相互讨论,并且鼓励学生向老师提出质疑,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中领会地理学科的科学学习方法,并且逐渐培养他们大胆质疑、尊重科学、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防止学生思想僵化,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因人施教,关注个体差异

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1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实践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对相关的地理问题进行自主探索,通过探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活动一般有:野外考察、地理游戏活动、观测活动、地理知识竞赛和主题报告、环保宣传、制作地理模型等等。通过丰富多样的地理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2通过必要的填图、绘图训练来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课堂上,让学生指一指,画一画,可以加深对地理事物的印象。在学生的课外作业中,适当地布置他们填绘一定数量的地图,是复习巩固所学地理知识的重要环节,也顺应能力培养的要求。比如:学习区域地理时,可布置学生绘画各区域轮廓图,或根据各区域空白地图来填写地理事物。若能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必将使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增长地理技能,强化读图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3合理的分析、推理能力,地理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装入头脑当中,面对没有见过的考题,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发挥想象、合理推理,是应对陌生考试内容的有效办法。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中的地理素养

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中,不管是选修还是必修课程,都是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并以人地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同时以此为主线编写教材,课后活动也有很多关于人们对现有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一些看法和论点。这些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等,弘扬科学及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这方面地理素养培养与提高,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学会深入分析问题,全面看待社会现象,提高自己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培养学生自然和人文地理素养。

五、潜在创新素养

篇2

一、专业定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定位应从学科特色和学生就业方向两个角度来考虑,定位于地理学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

(一)学科特色第一,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中,地理学一级学科下设地理科学、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二级学科。虽然2012年从资源专业拆分出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但新专业仍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故以地理学为学科特色的高校仍应坚持地理学的基础学科地位。第二,新专业命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事实上是强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结合。实际上,人文地理学正是用地理学的眼光来看待人文科学,属于理学的范畴。而城乡规划在学科划分中曾属于建筑学一级学科,授予工学学位,后来在学科调整中提升为一级学科,仍是工学学位,在业界认同其建筑学出身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地理学思维在规划中的应用,所以在城乡规划教学与实践领域中,地理学出身的专业城乡规划人员越来越多,尤其是宏观层面的城乡规划,更加强调地理学的学科背景。另一方面,由于人文地理的理学范畴,使其更偏重于理论研究,在当下的实际应用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较少。同时,旅游学又因为与各类自然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天然的联系而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人文地理学也专门有一个学科分支为旅游地理学。近年来,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强调面向市场的需求,有条件的高校纷纷在地理学的基础上设立旅游学院或在地理学院下设立旅游类专业,其中一大依据即是以地理学为基础的旅游规划与管理。当前的专业目录中并没有旅游规划专业,旅游规划行业的从业人员来源较广,旅游管理、地理学、城乡规划、园林景观等专业都成为旅游规划的相关专业,故从专业性和综合性两方面来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旅游规划行业的切合度还是很高的。第三,在学科发展环境上,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调整,在城镇规划与建设领域也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如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三规合一、数字城市等,均对城乡规划的地理学思维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旅游业作为一项无烟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正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和地方均表现出对旅游业的极大热情,旅游规划无论是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层面,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上,都正是用人之际,这其中对旅游地理学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二)学生就业方向从学生就业方向来看,以前的资源专业由于专业定位不明确,涵盖内容太多,学生的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包括在政府部门,如规划局、国土局、发改委、测绘地理信息局等相关单位就业的,另有一部分进入规划设计单位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的。考研的学生主要有三个方向,即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等。从以上就业方向可以看出,由于专业定位的不明确,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有较少的人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多数从事完全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由此说明,如果能明确专业方向,强化专业教学,将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极大的促进和影响,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方向在应用领域直接表现为城乡规划与旅游规划。

二、课程体系建设

就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最大的三个方面的要求是专业化、实践性与文化内涵。

(一)专业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化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是地理学的专业化。此前的资源专业,虽然归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但又不同于地理科学专业,故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以地理学为基础,兼顾资源学、环境学、管理学、城乡规划等学科,开设的课程很杂,没有方向性,可以说缺乏明确的主干课程。如在某校资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地质学、自然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土地资源学、遥感技术、经济地理学、资源科学导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学、土地评价与管理、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各各领域均有所涉及,但呈现出泛而不深的特点。在当前的专业定位下,地理学的专业化应强调自然地理的基础地位和人文地理的方向地位。首先,不论是城乡规划还是旅游规划,均是以对自然地理条件的深刻认知为工作基础,故自然地理方面的课程必须开足、开实,如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测量与地图学、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地貌水文学、遥感导论等。第二,地理学与专业方向的联系在于人文地理,故人文地理的方向课需要做好,如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计算机辅助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二是城乡规划的专业化。原资源专业中,城乡规划仅作为专业中有限的一部分存在,并非专业的方向,故专业课程的设置很少。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城乡规划成为了专业的方向,虽然从专业性、学制年限、教师配备等方面难以完全照搬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但仍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将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开齐,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市政工程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建筑初步、建筑素描等。

(二)实践性地理学是一门验证性的基础学科,城乡规划则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所以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实践教学是该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第一,在综合自然地理方面应延续地理学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有条件在现实中对其进行验证,取得相应的感性认识。第二,在各层次的专业规划上,更应强调其实践性,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主,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在规划思想的表达上,应想办法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手绘技法、色彩运用、CAD等。

(三)文化内涵地理学与文化融会贯通产生了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民俗地理、语言地理等分支学科。同时,城乡规划也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涉及城镇的发展历史、文化变迁、文物保护、人口迁移、地方认同、城市特色等方方面面。正是因为城乡规划超强的综合性要求,仅仅是建筑出身的从业者难以完全胜任城乡规划,也正是由于地理学者对文化大多有一些涉猎,使得地理学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深地理解规划,或者做出更有特色的规划。基于此,为发挥地理学在规划领域的优势,应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强化诸如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等文化类课程,这也是城镇、乡村及旅游区特色最直接的彰显之处。

三、与现有教学体系的矛盾及对策

(一)教学课时不足新的学科定位下,要求开设诸多的城乡规划专业课及地理学专业课,这就面临着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与城乡规划专业相比,工科的城乡规划为五年学制,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专业课。与地理科学专业相比,学制相同,但我们要留出相当多的时间来开设规划类课程和文化类课程。所以,很自然地,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会遇到课时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有以下两个解决途径:一是尽量减少与地理学、文化类、城乡规划无关的边缘课程,将课时集中于核心课。二是在开设一些专业课时,提出更加明确的教学要求,不一定要按照该门课程自身的课程体系完全讲完,可根据专业定位对该门课程的需求来展开,相应地,该课程的课时也可以缩减。如对于GIS课程来讲,系统地学习该软件需要很多时间,但城乡规划日常使用到的GIS功能主要为缓冲区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日照分析等实用性非常强的部分,其他关联不大的部分则可作了解或直接带过即可,当然具体讲哪些、讲多少需要专业负责人与带课老师深入沟通,要小心把握这个度。三是让公共课为专业课让路。各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大多是大一上公共课,大二、大三上专业课,大四象征性地上课,使得大学四年中真正学专业的时间只剩一半。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已经有高校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将专业课提前至大一,从大一入校即开始开设专业课,公共课则每学期都开设,由学生自己挑选上课时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所面临的课时不足的问题较为严峻,对专业课时更有着迫切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是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各高校在师资力量上普遍面临着地理强、规划弱的问题,尤其是在开设规划类专业课的时候,规划专业的师资力量更是显得捉襟见肘。针对该问题,现有可行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如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二是与其他院系合作开设一些课程,如请美术系老师开设手绘课程,请历史系老师开设历史文化类课程,请建筑系老师开设建筑类课程等,既实现了学科交流,也缓解人才不足的矛盾。

(三)实践教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勿庸质疑,当前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将实践教学安排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针对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特点,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这也是是简单的方式,但也存在与理论课抢课时的问题;二是在学期中专门安排一段时间用于实践教学,这需要对整个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且因为时间较短,只能组织参观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三是大幅度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出半个学期以上的时间用于集中式的实践教学,这是对实践教学最直接的落实,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以上三种实践教学的安排方式均对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产生影响,需要学校的专业负责人仔细斟酌。

(四)教学资源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下,学校基本都能保证教学资源的投入,但现在涉及到专业教育、涉及到实践教学,对教学资源有了新的要求。首先,对机房的要求。规划专业的各类制图式的实践课程占到了实践课程的一半以上,对机房的使用率很高,需要专门的机房,保证上机时间;第二,对专业教室的要求。涉及到规划方案的教学与讨论、规划图纸的绘制,不仅需要有室内教学空间,而且对教室有专门的要求;第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如果能选择规模适中、有特色、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有全面资料的镇、村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将其作为规划对象,开展实践教学,将对实际的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促进;第四,考虑与地方的规划设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将其建为实习基地,既为设计单位降低生产成本,也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增加日后工作的筹码。以上四项教学资源是当前地理学背景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普遍欠缺的,其中前两项需要由院系争取,学校提供,后两项则需要专业老师的努力。

(五)产学研互动产学研互动是对该专业建设的进一步考虑。产学互动方面,高校在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领域为地方的服务,既加强了高校与地方的联系,又能够为高校的教学提供一些素材,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规划项目中来,对高校和学生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研互动方面,城乡规划在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规划领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城乡规划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普通高校必须跟上这一潮流。同时,作为四年制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如想在这个行业里取得较高的成就,考城乡规划的研究生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来讲,越早地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对其考研就越有帮助。产研互动方面,任何一个规划设计单位想要迅速发展,都必须重视科研,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带科研。在高校里,如果这二者产生了良性的循环,对教学的带动作用将不可估量。该环节对普通高校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不是简单的矛盾问题,是整体水平较低的问题,必须三个角度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四、结束语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作用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97

1 前言

对于学生来说,高中地理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它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但是,由于与大多数的学科教学一样,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解时偏重于知识本身的讲解,忽视了它在生活中的表现,导致知识理论化,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强调在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地理的动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对未来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指个人在发展时能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追求自身的价值,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同时,人文精神还需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品格,在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维护自身的尊严,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地理学科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在地理课堂上构建地理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更主动的学习和认识地理原理,提升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2 人文精神在地理教学应用的意义

人文精神的关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学习必修二系列人文地理知识中,会深切感受到当今紧张的人地关系,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日益枯竭、气候变暖等现象不断发生,最终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无不显示出人文精神的缺失给社会与自然带来的伤害,所以人类急需树立人文精神,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调节人地关系,从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人类人文素质的提高,需要从学生时代构建起来。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环境息息相关,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应该将人文知识贯彻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去,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做到爱好自身、爱护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能够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在未来,发挥人文精神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更好的进步与发展,人地和谐发展。在学生人文精神构建的同时,学生对地理学科原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学习动力和应用地理能力也会提升,这样教师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明显提升。

3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

3.1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倡导人地和谐

在高中必修二的课程中,不管是人口、城市,还是工业、农业、交通等内容,人地关系是贯穿整个课程的主要线索。在课程的最后更是系统阐明: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类要想长期的发展就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这些都是教育学生最好的材料。高中地理课堂上要树立人文精神,要实现人地协调,首先就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它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能够保证地理环境良好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来越严重,它不仅会影响到生态环境,严重时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主要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主义观念。比如上世纪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中国今年年初的雾霾事件,无不显示着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教师在进行必修二: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时,要注意构建学生人文素养,渗透正确的人地观念,应该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例如在讲解环境资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讨论如何保护自然资源、怎么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哪些能源是新型能源,这些新型能源又有什么优点等。学生通过学习讨论能够认识到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等。

3.2 尊重世界文化地域性,建立科学地域观念

地理存在地域性,在人文地理中,人类的所有活动,不管是人口分布,还是工农业的区位布局等都有典型的区域化烙印,所以地理文化也就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讲解地理知识时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让他们树立区域多元化意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树立地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与生活习惯,所以地域上的差异也就逐步演变为文化上的差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是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惯与风俗。高中地理课堂上的人文主义精神能够教会学生认识到世界地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能够理解各地区域文化和发展的不同,建立科学地域观念,理解世界的发展是区域化、多元化的。建立了科学地域观念,对于提升地理学习效果将是非常有利的。

3.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用于生活

高中地理课堂是一个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课堂,所以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会感到枯燥和乏味。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即便是地理学科的考试,也强调要考察学生运用人文地理的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分析中国为什么主要是硫酸性的酸雨,学生就可以通过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主要能源为煤炭,它所排出的气体为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与水结合后就会形成酸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环境化学实验,通过实践来得出相应的结论。中学生在学习地理时,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将地理知识转化成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需要教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实践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内心认同建立和谐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4 人文精神构建对提升地理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构建,不仅能够更加便捷地找到人文教育的切入点,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效果,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4.1 让学生高度理解地理科学思想的精髓

高中地理是一门兼跨文理的科目,其中分为人文地理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部分建立于自然地理部分的基础之上,人文地理也是自然地理的最终落脚点,而必修二就是这个落脚点。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高中地理,其中每个知识点都能结合起来,进而便于地理学科中人与自然的教育。只要能充分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和谐人地关系的深刻内涵,就能把握地理科学思想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去融会贯通各方面的地理知识,去实际解决各种地理问题自然就得心应手了,学生的地理能力就会有了质的提高!

4.2 增强学生学科知识体系整合的能力

高中地理是一个系统的教学知识结构,课堂上人文教育渗透于每一个小节的内容,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体会生活环境同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成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架构。学生也在学习和整理中得到了提高。学生能够有效整合学科知识体系,我们课堂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4.3 让学生把握对未来发展有用的道理

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发展性,贯彻人文精神教育能够将这种发展性转化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过程。很多地理问题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所以在课堂之上也应当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象、总结地理原理的能力,使之最终获得对其未来发展有用的道理。例如人地关系的各阶段认识都是呈现不断实践进步的过程,真理是在实践中慢慢接近的,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这种发展的知识更能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推动自身发展。

5 总结

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蕴涵极为丰富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因素。然而受教育功利思潮和教学现状等因素的影响,地理教学的目标往往集中于对学生考试成绩或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当程度上被忽视了。但教学要更有效发展,需要相关方面相辅相成的共同作用。因此,作为当代的地理教师,要明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世界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学生能够提高自我,用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人文精神与地理发展相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两者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探求地理知识过程中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而且可以将地理学问题与社会文化相联系,促进地理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地理学教育中构建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养,从而培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优秀人才,这也是地理教育所应达到的最高境地。

参考文献:

[1]朱小勇.中学地理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必要与实现[J].教育科学论坛,2010,3(8):6-7.

[2]刘瑞栋.中学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10(5):29-30.

[3]张华兵.试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2(3):23-24.

篇4

【摘 要】计量经济分析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方法,人文地理专业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人文地理专业研究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着学生知识基础良莠不齐、学习内容不明确、研究性教学不足等诸多问题,教学改革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专业;计量经济学;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40-03

作者简介:刘新华,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计量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教改课题“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应用研究——以人文地理专业《计量经济学》为例”(编号:125000-0161)的研究成果。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70余年的发展,其理论日臻完善,应用十分广泛。计量经济学是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学会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它合理的来研究经济现象。因为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所以学好计量经济学对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经济理论有着积极的意义,计量经济学得到了各个高校相关专业的极大重视,目前各大高校人文地理专业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主要面向的是研究生,本科生开设的是统计分析一类的课程。从我院多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尽管学生们心理都很清楚这么课程的重要性,也都尽了自己的努力想学好,然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却不是很好。笔者长期以来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教学活动中也尝试了各种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教学实践的观察和体会,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教学中只有贯彻好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才能搞好教学,才能取得师生双方满意的效果。

一、人文地理专业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

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球表面状况相互影响的客观规律的基础学科。古时候的地理学主要描述人类周围的地理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活动的要求,在逐步积累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地理学对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提出了假说、解释,通过各种途径探索地球表面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规律。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生产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强度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显著突出。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复杂多变,对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推动了地理学的变革,促使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地理学的定量化研究是随着计算机的发明、改进、发展和普及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在我国的地理学研究中,广泛的定量化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与此相对应,各个高校的地理专业开始注重定量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比如,开设计量地理学、统计学等课程。这里应该指明,计量地理学是以统计学为主要内容,或者说是统计方法的地理学应用。显然,地理专业增设定量方法的课程,通过教学活动,对培养我国地理人才、促进我国地理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明的是,这一类研究方法课程的内容大都以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为主体,它们和地理学的结合不甚紧密,看上去与应用数学课程无异,这些属于学科发展的问题,本文不涉及这个问题。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它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人文”二字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是社会、经济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始终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总会与经济如影随形,即便是研究社会现象,或多或少也会和经济有关,可以说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和理论。社会经济现象大都具有随机性特征,因而统计学方法成了该类现象重要的研究工具。社会经济现象往往是复杂多变的,主要原因就是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有些影响因素可以量化,也有相当多的因素无法量化,对于无法量化的因素,需要更多的数学技术加以解决。由于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的结合,可见计量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理应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1.专业知识背景不同,学生知识基础良莠不齐。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计量经济研究的是现实经济问题,计量建模是以对经济现象清晰、透彻认识为前提;同时,计量模型变量的设定、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及模型检验等部分全部需要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而且,在模型构建、假设检验、模型估计等部分对学生的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要求。因此,学习计量经济学要求学生具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等先修课程的良好基础。通过理论学习和各类实践,掌握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能够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灵活运用这种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动态计量经济学、时间计量经济学等更高级的计量经济学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难以适应教学目标的要求。部分学生的数学、统计学基础薄弱,对计量经济学原理及方法理解困难。就研究生的生源来说,跨专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我院人文地理专业的研究生有很多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研究方向,虽然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本科阶段是地理专业的学生,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旅游、城市规划、历史、经济、土地管理、经济贸易等文科专业,甚至还有外语、哲学等文科专业。即使是地理专业,其教学计划也会与经济专业不同,不会涵盖全部的计量经济学先修课程。况且不同的本科专业,不同的院校,其教学计划也会不同,课程设置不同,教学要求不同。因此,人文地理专业研究生要学好计量经济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2.没有适合的教材,学习内容不明确。计量经济学是经济专业的核心课程,计量经济学教材是适应经济专业需要而编写的,因此教材内容具有很强的经济学特色,而地理学特色弱,目前还没有适合人文地理专业的教材。因此,当务之急是编写一本适合地理专业的计量经济学教材。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是李子奈等编写的高教版教材,这本教材适合研究型学生使用,教材的通俗性不强,不适合作为自学参考读物。从多年的教学经历来看,虽然选用的教材大体上是可以应付教学需要的,但仍然存在与地理研究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并非是数学模型的简单堆砌,学习计量经济学必须对经济理论、对所研究的现象有透彻的认识,具备扎实的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而目前我国计量经济学教材的编写仍遵循着一套传统的方法,虽然大多数教材中涉及一些经典计量模型和经济理论,但是要体现出来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远远不足的。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是李子奈等编写的高教版教材,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虽然教材强调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但不少学生还是认为它是孤立于经济学的一个方法论的课程,更接近于一门数学课。学生的这种看法不是偶然的或是个别的,这说明教材的编写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也有教学设计上的问题。

3.教学重过程的推导,轻实际的操作,研究性教学不足。高校大多数课程的教学过程采用的是传统的方式,几乎都以讲授为主,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主要注重参数估计和各种检验的理论和方法,注重过程的推导,对如何从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却讨论得较少。计量经济学虽然利用了很多的数学方法,但毕竟不是数学,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数学推导上只能是事倍功半。对于那些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对于数学推导并不感兴趣,进行长篇累牍的数学推导只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更乐于接受比较现成的思想和结论,教学应该是有的放矢,按照客观情况因材施教。

研究性教学是以研究、探讨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即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进行的,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这种教学方法具有探究性、交互性、实践性、启发式、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教学特点,研究生课堂教学应该以研究性教学方法为主,现在大部分研究生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研究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这种教学和学习方式以传授知识为主, 重视知识的继承,重视演绎,忽视知识的创新,这种“填鸭式”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对于研究生而言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建议

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要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以便对症下药。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这一角度进行探讨,我们觉得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核心,是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1.加大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去解决社会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没有实践,只是纸上谈兵,学生不可能真正掌握计量经济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可有意地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形式的改变增加了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人文地理专业研究生的数理基础普遍不好,而且参差不齐,学生缺乏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于较深的数学推导更是觉得晦涩难懂。如果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处理经济中的问题。计量经济学之所以使许多学生感到难学,除了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知识掌握较差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课时少,这样不能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的教学时间,减少课堂上有关数学推导与演绎的部分理论授课,使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实践中,转移到原理的应用上。既能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增加学习的乐趣,又能使学生摆脱枯燥繁琐的数学演算。实践教学环节并不是留几个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动手去做那么简单,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动手亲自完成一个计量模型从建模到应用的整个完整过程。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如果能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实践教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以研究性教学方法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二字,具体表现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上。研究生创新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训练和培养,应从教学模式、培养体制、实践手段、环境因素、导师队伍、教育观念等多方面着手,课堂教学是最直接的培养和训练方法。计量经济学教学活动可采用多种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有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将学习内容设计成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习者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相应的知识和原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案例分析法就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由教师或学生提供案例作为教学剖析的对象,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体验和感悟案例情境,吸收案例讨论中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内化为自己所学知识,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教学的基础是案例或问题,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的难点在于案例和问题难于设计。由于大学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的背景,要设计出高质量的案例或积累源于实际工作的研究性问题并非易事。因此,搞好研究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多接触实际工作,多积累案例与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与科研并重,努力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以便实施高质量的研究性教学。

3.结合专业特色,确定适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教材体现出来,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教材对搞好教学活动十分重要,一本好的教材应该与专业有较好的结合,在人文地理专业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由于没有适合本专业的教材,只能利用经济类专业的教材。因此,本专业的教材建设是一项紧迫的事情。由于地理学主要是从区域的角度探讨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一般研究的是宏观问题,因此地理学的研究具有区域性和宏观性特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围绕这个核心,在此基础上组织教材的建设。

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原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都需要利用软件来实现。考虑到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增强实践性教学以及研究性教学,教材建设应满足这方面的需要,教材应包括软件运用方面的内容。目前,计量经济分析最受欢迎的软件是Eviews,由于Eviews软件是面向对象的,对使用者的编程要求不高,软件的可视性极强,以此,该软件得到大多数计量经济学教学科研人员和专家学者的推崇。国外一些计量经济学教材中的案例,也是用Eviews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

参考文献:

[1]欧宗启.如何在研究性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6).

[2]陈小鸿,黄亚平.关于高校研究性教学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1).

[3]彭长生.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改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6).

[4]戴平生.《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刍议[J].统计教育,2007,(10).

[5]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化问题[J].地理研究,2009,(4).

[6]李少付.对我院经管类专业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2010,(20).

篇5

一、说教材和学生

中亚是区域地理中亚洲第四部分教学内容。通过前三部分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推理分析某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即分析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虽然学生已初步具备推理分析某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中亚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是否会引起其它地理要素的变化?因此,学习方法上的继承和学习内容上的突破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第一重点。第二,学生刚刚接触区域地理,往往只能单一、片面地了解地理知识的某一部分,很难在思维中形成一个条理清晰的脉络体系。因此,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去分析位置、自然、人文方面的内在联系,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第二重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次授课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一个线索提供者和思维引导者,而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学生需做两件事:一是画简图。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学生将教师给出的各种复杂图文材料加工成简图,学会用地理语言分析问题。二是找联系。各要素串联,形成中亚完整的联系,学会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中亚范围及地理位置

介绍中亚范围时,主要通过贴图游戏完成。先将中亚五国的国名进行排列,从而熟悉五国的相对地理位置。再将中国、蒙古、俄罗斯、阿富汗、伊朗等国名摆在相应位置,从而理解中亚周边邻国。最后,请学生找出四根重要的经纬线,框住五国,从而了解中亚的经纬度位置。介绍中亚位置时,主要通过“古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理解中亚自古便是亚洲大陆陆上交通的“核心位置”。

2.中亚自然地理特征

介绍中亚自然地理特征时,主要通过五个国家的国徽图案展开。通过东部吉尔斯坦和东南部塔吉克斯坦国徽中的雪山符号,推测出东南部为高原山地。通过乌兹别克斯坦等三个国家国徽中的红日,推测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日照强等特征。通过吉国、塔国的雪山和乌国的河流,理解冰雪融水、阿姆河、锡尔河对中亚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让学生将各种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画成简图,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图1、图2)。

教学过程中也要考虑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例如,讲解地形时,可让学生通过板块构造学说思考地形与位置的关系。讲解气候时,一方面重点分析中亚干旱气候与位置、地形的联系。另一方面在整个干旱的大背景下,分析中亚干湿状况的地区差异,理解微观地形、位置对干湿差异的影响。讲解河流时,还可复习河流的性质、补给、水文水系特征等。温故知新、彼此联系。总之,这部分教学侧重让学生理解中亚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

3.中亚人文地理特征

介绍中亚人文地理特征时,主要通过五个国家的国徽颜色展开。这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中亚经济图,找到国徽颜色和中亚经济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果概括五国国徽的色彩,可用“蔚蓝、金黄、雪白、深绿、暗黑”来概括,分别对应中亚的“蔚蓝水源、金黄小麦、雪白棉花、绿色草场、黑色能源”,理解气候对于中亚作物种类和品质的影响。分析水源的重要性及过度引水灌溉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阐述中亚能源输出对本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这部分教学让学生发现,中亚人文地理特征也深深打上自然地理特征的烙印。最后可将本节课的知识简单概括为地理歌谣如下:中亚有五国,哈塔吉乌土;欧亚铁路桥,丝绸之路古;五国内陆居,高原平原主;气候多干旱,卡拉沙漠著;河湖多内流,灌溉引阿姆;产棉世第三,白金之国乌;矿产储量大,煤铁油气富。

五、说教学反思

通过中亚的教学,笔者思考更多的是,什么样的课可以成为一堂好课。总结几点如下。有效――化繁为简,帮助记忆。地理知识错综复杂,如何化繁为简,更有利于学生记忆?本节课的简图和歌谣是个尝试,简单的图文对于加强学生记忆非常有帮助。有料――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今后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还会面临更多的大洲和区域,不可能将世界的每个地方像记流水账一样,讲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是繁冗的,也是无效的,需要给学生创设知识情景,教会分析方法,体会推理乐趣,让学生自己学会“捕鱼”,从特殊地区扩展延续到其它地区的分析。有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简单的国徽背后,不论是图案还是颜色,都蕴含了深深的地理奥秘。“学科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与此相应,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学科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等环节,掌握了地理知识、归纳了地理方法、提高了地理能力、培养了地理意识、建立了地理情感。而这些地理素养,必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篇6

关键词: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内容;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156-04

我校发展正在经历两次关键转型,第一次自2004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开始直到现在仍未结束,即由专科向本科教育的转型;第二次则刚刚开始,即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的革命性调整,其调整重点是将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两次转型已经并正在影响各院系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在与学校发展定位同步前提下,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原有专业基础、地理学强应用性和教育部地理类专业调整三方面考虑,最终确定了重点发展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4个本科专业的发展战略,其中前三者已经招生,地理信息科学计划2015年增设。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和开设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正在调整之中,《区域分析与规划》则是其中之一。

一、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必要性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区域分析是指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包括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整体之中的作用,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其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区域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1]。简单讲,《区域分析与规划》是利用地理学相关理论,综合、系统地分析不同类型和尺度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的课程。一方面,其充分体现了地理学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对提高学生的地理理论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很有意义;另一方面,其制定的区域规划是能够有效指导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的应用性,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作用很大。

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长久以来得到了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者们的一致认可。1977年恢复招生以来,中山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院校经济地理专业、同济大学等建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相继开设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育部新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2],将地理科学类原有的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3个本科专业调整为了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4个,相应的城市规划专业名称也改为了城乡规划。其为各个专业提供参考的三种核心课程示例方案中(见下页表1),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实例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实例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全部三种方案,以及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示例二和三中,都涉及到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虽名称略有不同,但实质都是一样的。

随着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5年开始招收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开设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2008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开始招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作为专业方向课程被列入了培养方案,其包括理论38个学时,课内实践12个学时。紧接着,在2009级的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区域分析与规划》作为专业方向课程被安排了42个学时。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开始招生,该课程也被列入了培养方案。至此,我院的3个本科专业都开设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但由于本科总体学时的减少,以及试图打通不同专业的相同课程,目前该课程统一开设32个学时,且都属于专业模块课程。

二、《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材的选用

随着各高校相继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1989年和1991年西北大学陈宗兴教授等先后编写和翻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和《区域科学导论》,填补了国内区域分析研究与教学的空白。之后,中山大学魏清泉、同济大学彭震伟等也先后出版了区域分析与规划教材。1999年以后,国内陆续出版了多部关于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教材,影响最大的是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编著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其是1996年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研究内容之一,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理科地理学“九五”规划教材,由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西北大学合作编写,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北京师范大学的吴殿廷等也相继出版了面向本科生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以及面向研究生的《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

近年来国内采用的教材主要是崔功豪等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吴殿廷等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同济大学彭震伟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最近又增加了杨培峰等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见表2)。其中,前两者由地理学家编写且首要专业对象面向的是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后两者主要由城乡规划学者编写且首要对象面向的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同时各高校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基础和培养方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材。但在地理类专业中,大家普遍选择的还是前两者,特别是以《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为主导。我院也一直选用《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作为教材。

三、优化后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由于《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内容更为系统和全面,因此我们主要是在其基础上讨论我们的教学内容优化问题。教学内容的优化将本着以下原则:①在32学时前提下优化原则,即要求对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大幅精简;②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不重复原则;③针对不同专业培养要求错位教学原则;④与学生素质和能力相匹配原则,很多教学内容只讲结果,不讲数学公式和推导过程;⑤过于细化或者说与地理相距较远的规划不讲原则;⑥充分借鉴其他教材精华原则。

具体优化措施如下(见表3):①“第十二章 区域产业规划布局”和“第十三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属于第五条原则涉及内容,其规划很多是由专门的经济、电力、交通等方面专家来参与完成,因此仅提供案例供学生课下参考与学习,不作为课堂讲授内容。②《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课程涉及了很多经济理论,因此与之重复的内容“第七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和“第十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不讲。③《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类课程涉及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因此“第十四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不讲。④地理科学专业一方面课程中有《旅游地理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区域土地规划》,因此与旅游规划、环境规划和土地规划方面的内容不需要讲;另一方面其主要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不强调对规划的实际操作能力,只需要了解规划并具备解读能力即可。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一方面课程中有《旅游规划与设计》和《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相关内容不用讲;另一方面其主要培养规划设计类应用人才,因此至少应该安排1次模拟区域规划训练。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一方面课程中设有《生态环境规划》,“第十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不需要讲;另一方面其更强调对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人才的培养,对其他类型的规划强调认知而非实际操作。⑦对各章中内容进行提炼、精简、补充和完善,特别是先修课程中已涉及内容少讲甚至是不讲,同时注意将最新的发展动态、研究成果和规划文本引入课堂。

经过上面的优化措施以后,《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教材仅剩下了8章内容,即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第五章 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第八章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在这8章内容中,实际缺少了区域规划案例部分,即没有专门的章节给学生展示具体的规划样貌,需要补充完整。优化以后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由9章内容构成,各章的名称、学时和教学内容都进行了相应调整(见表4)。最终形成的教学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即区域分析部分,包括第一~四章,共14个学时;区域评价、分工和战略部分,包括第五、六和七章,共10个学时;区域规划部分,包括第九和第十章,共8个学时。

四、《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的保障措施

1.《区域分析与规划》主讲教师加强交流。我院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由孙中伟和王佳两位教师主讲,其中前者负责地理科学专业,后者负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由于该课程都安排在了三年级下半学期即第六学期开设,而我院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2013年才开始招生,因此目前还只在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两位主讲教师应该继续加强交流和研讨,以便进一步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并有效保证教学效果。

2.与其他相关课程主讲教师加强交流。《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内容非常系统与完整,这既是其优点,也是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之处。由于各院校即使是同一专业先期开设课程门类及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所具有的地理理论基础和整体地理素养存在很大差异,而该教材的许多内容是和其他如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等课程重复的,因此就需要和相关课程主讲教师加强交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错开,同时又需要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

3.认真听取学习过该课程学生的意见。由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教学又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为目的的,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和结束后,应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讲授方法、考试形式等的意见,并在科学分析基础上吸收其合理成分并加以改正。

4.适当调整该课程原有的教学方法。《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原有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该领域的知识储备优势,将尽可能多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也有效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缺点是学生的能动性较差,教学效果打了一定折扣。今后将在教学方法中适当增加学生讨论和实践环节,特别是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同时,考虑到学时减少的情况,相关环节需要增加学生课外准备与工作的时间,课堂之上以学生汇报和讲评为主。

5.有效保证教学内容调整的动态性。《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会一直保持其动态性。因为其会受到不同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特别是课程设置和学时变化,教材的改动,最新研究和规划成果出现,教学效果以及教师认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在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区域分析与规划素养的目标下每年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1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吴殿廷,乔家君,曹康,等.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一、以生活化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易懂、亲切和富有感染力的温州地理资源创设生活化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注意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其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并进入学习佳境。

如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的教学,教师展示温州电子三维地图,问:“同学们,你的家在哪里?”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在地图中查找。教师继续问:“新学期如果老师从学校到你家家访,该怎么走呢?你能根据电子地图画一幅学校到你家的路线图吗?”学生积极画图。接着教师展示某生的路线图,追问:“你家具体在社区的什么位置呢?你能画一幅社区平面图吗?”进而比较学生画的社区平面图,由发现学生所画地图存在大小不一、方向不明、符号不清等情况,引出地图三要素的教学。这项设计活动相对于教科书中提供的“杜鹃、王朋画的平面图”和“明阳小区平面图”等材料,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生活化体验易化难点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学科,很多内容有一定难度。在难点处理上,教师可运用温州地理资源和学生的亲身体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易化难点。

如学习《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一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温州市地图、温州市区图,让学生深刻理解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的关系。教师又将书上的《西双版纳旅游图》更换为《雁荡山旅游图》,并通过雁荡山两日游的设计,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直观而亲切的温州地理资源贴近了学生生活,易化了知识,突破了难点。

三、以生活化材料巩固知识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充分联系和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温州地理资源,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如第四单元中的“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等内容意在让学生理解人们积极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区域地理特征,让温州各地的学生来谈谈家乡的生产活动,进而展示温州“精耕细作”、“海水养殖”、“丘陵果林”、“梯田”等图片来加深学生对区域特色生活的理解。

四、以生活化实践拓展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历史与社会知识可以在实践中得以强化。温州地理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部现实的、生动活泼的教材。

如开展登雁荡山、楠溪江野外宿营、景山一日游、温州人口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学会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能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和图表。例如:在登雁荡山的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了选择温州地形图、温州交通图、雁荡山旅游图、雁荡山等高线图等工具图;学生学会了去联系交通工具、确定合理的旅游线路和旅游时间、联系餐宿、自主分成若干实践小组并安排分工。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课堂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以生活化感受培养情感

人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的刺激引起的。温州地理资源是学生感知最真切的客观事物。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自己身边生动真实的地理材料和对家乡特殊感情的心理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其积极的情感。

针对有些学生对计划生育不理解的现象,在《国土与人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展示温州的人口数量、密度、空间分布、增长率、男女比例等情况,让学生探讨温州因人口问题带来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治安混乱等相关问题,从而使其深刻理解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感。

六、以生活化资源构建课程

新课程提倡开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温州地理资源是重要的乡土课程资源。教学中充分利用温州地理资源,能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开展生活化教学。

篇8

[摘 要]日常游憩活动是城市居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日益凸显,国内学者对居民游憩行为的研究不断涌现。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并与国外研究相比较,总结国内居民游憩行为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城市居民 游憩行为 述评

一、游憩与游憩行为

对于游憩概念学界尚未有统一认定,比如周常春认为人们在闲暇时间内为恢复体力和精力而进行的所有活动都可称为游憩。游憩是指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包括室内和室外、近距离和远距离的各种活动。人们在居住地附近所从事的不超过24 小时的日常休闲、娱乐活动可称为游憩现象。俞晟认为“游憩是在离开居所一定范围内进行的,能够带给行为实施者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有助于恢复其体力和精力的合法行为。”

游憩行为是游憩者借助游憩资源进行的满足游憩需求的各项活动。日常游憩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及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居民游憩需求不断增强,游憩需求的满足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高低。对城市居民的游憩行为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城市居民游憩需求的满足情况、了解居民游憩空间使用行为、使用后评价等行为特征,这是基于居民游憩行为进行相关游憩空间与场所合理规划与配置的前提。这方面研究也成为城市游憩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对国内研究的总结有助于认清目前研究现状,为之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二、国内相关研究

1.游憩行为的整体性分析

国内有关城市居民游憩行为的研究主要内容为对城市居民游憩行为的整体性分析。如吴必虎(1994)对上海城市游憩者空间流动行为特征与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张安等(1999)对南京城市游憩者时空分布模式与活动频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黄燕玲、黄震方(2007)以南京为例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进行了分析;吴必虎等(2007)以杭州为例研究了本地居民环城游憩行为特征。

2.老年人游憩行为研究

近年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特殊群体的游憩行为研究,包括对老年人、女性、外来流动人口的休闲游憩行为的研究。老年人口游憩行为方面:孙樱等(2001)较早地研究了北京老年人口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任朝旺等(2010)以河北保定滨河公园为例,对老年人群的游憩行为特征及对滨河公园休闲游憩特征的重视度与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以上研究对于主动迎接老龄化社会对中国城市游憩空间的需求及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游憩场所具有重要意义。

3.女性游憩行为研究

随着女性主义的兴起,国内分析与研究也开始涉及女性游憩行为。如郑春霞、陶伟(2007)以广州六所高校调查为基础,对高校女教职工的日常休闲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李建伟等(2011)以西安市丰庆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勘和问卷调查,分析性别差异影响城市公园游憩行为时空分异特征的具体表现,探究影响时空分异特征的作用机理。许晓霞、柴彦威(2012)以北京为例,通过研究多元logit模型分析,认为女性休闲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务照料活动、居住区位等并分析了工作日与休息日的差异。总体上,关于女性游憩休闲行为的研究成果近期逐渐增加,为城市游憩空间规划中更好地体现女性的特殊性及其需求提供了参考。

4.外来流动人口游憩行为研究

外来流动人口目前已成为中国大城市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需要基本的生活服务。其中日常游憩在其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相关部门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游憩需求重视不够,外来流动人口集聚社区相关游憩场所非常缺乏。近年相关研究学者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游憩休闲行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阎友兵等(2006)、刘建平等(2007)分析了休闲游憩生活对农民工的重要意义、农民工休闲游憩生活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但大部分成果是论述休闲游憩活动对农民工生活的重要性、休闲游憩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一般性论述。对于外来流动人口游憩行为的深入调查分析成果相对较少。

三、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对城市游憩行为的研究目前已开始涉及到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不同人口学特征、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社会群体、不同社区居民对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使用行为和感知行为分异。如Erkip(1997)研究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家庭状况、不同年龄的社会群体对公园游憩场所的需求和使用行为的差异;Zhang(1998)研究了芝加哥唐人街华人社区的休闲喜好和开放空间需求特征;Giles-Corti, et al(2002)研究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对游憩锻炼的参与水平、参与类型及其对游憩环境可达性感知的差异;Sasidharan, et al(2005)分析了美国亚特兰大和费城西班牙、中国、日本、韩国等六个种族群体在公园使用和参与活动上的差异性及其与文化适应的关系;Yilmaz, et al(2007)研究了城市公园使用者特征的影响因素(如性别、收入、婚姻状况、教育水平等),Meer(2008)研究了不同社区老年人游憩活动的类型及数量方面的差异。总体上,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群体在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使用行为上表现出显著的分异性。

四、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与国外相比国内相关研究仍然以基于城市居民整体的游憩行为分析,对于特殊社会群体(老年人、女性、外来流动人口等)的游憩行为的研究成果虽有不断涌现,但仍缺乏不同社会群体游憩行为的比较研究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内部的游憩行为差异研究,对于基于社区差异的城市居民游憩行为差异研究较少。目前仅有张景秋等(2007)对北京中心城区开敞空间社会空间分异的研究、以及江海燕等(2010)对广州公园绿地消费行为的社会分异研究。而城市居民游憩行为大部分是在其居住的社区附近展开的,加强基于社区差异的游憩行为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居民游憩行为特征,为城市游憩空间的合理规划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亟需加强不同类型社区城市居民游憩行为研究,特别是与空间位置相结合对老龄化。

参考文献:

[1]周常春.近十年国内休闲与游憩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5-10.

[2]俞晟,何善波.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布局研究[J].人文地理,2003,18(4):10-15

[3]吴必虎. 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 地理学报, 1994,49(2):117-127

[4]张安, 丁登山, 沈思保, 等.南京城市游憩者时空分布规律与活动频率分析.经济地理, 1999, 19(1): 106-110

[5]黄燕玲, 黄震方. 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实证研究——以南京为例. 人文地理. 2007, (3):60-64

[6]吴必虎, 伍佳, 党宁. 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 杭州案例研究. 人文地理, 2007,(2):27-31

[7]孙樱, 陈田, 韩英. 北京市区老年人口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初探. 地理研究, 2001,20(5):537-546

[8]任朝旺,谷冠鹏,李向东,等.城市老年人休憩特征分析及对策——基于保定市滨河公园的调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2):126-130

[9]郑春霞, 陶伟. 高校女性教职工日常休闲行为探析——以广州高校为例. 人文地理, 2007,(3):65-68

[10]李建伟,熊鹏,张競予. 基于女性主义的城市公园游憩行为时空分异特征研究——以西安市丰庆公园为例[J]. 人文地理,2011,(5):60-64

[11]许晓霞,柴彦威. 北京居民日常休闲行为的性别差异[J]. 人文地理,2012,27(1):22-28

[12]阎友兵,蒋晨.农民工休闲活动现状及改进措施[J].城市问题,2006,(7):66-69.

[13]刘建平,陈姣凤.城市农民工休闲问题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41-53

[14]Erkip F. The distribution of urban public services: the case of parks and recreational services in Ankara. Cities, 1997,14(6), 353-361.

[15]Zhang, T. ,Gobster, P. Leisure preferences and open space needs in an urban Chinese American community,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Planning Research, 1998, 15: 338–355

[16]Giles-Corti, B., & Donovan, R.. Socioeconomic status differences in recre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nd real and perceived access to a supportive physical environment. Preventive Medicine, 2002,35:601–611

[17]Sasidharan V, Willits F ,Godbey G .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urban recreation patterns: an examination of park usage and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cross six population subgroups. Managing Leisure, 2005,10: 19–38

[18]Yilmaz , S., Zengin, M. , Yildiz, N. D. Determination of user profile at city parks: A sample from Turkey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7, 42: 2325-2332

[19]Meer, M.J. The sociospatial diversity in the leisure activities of older people in the Netherlands.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2008, 22: 1-12

篇9

一、案例陈述

“猫哆哩”是云南玉溪甜馨食品公司一款以“酸角”为主要原料的果脯类土特产品,经过15年的发展在故乡云南取得了巨大成功,公司也欲走上规模化经营的全国扩张之路。市场调查发现,释放压力正成为整个社会的生存状态,休闲食品进入解压时代的机会也已来临。在全国之行的第一站成都,“猫哆哩”借机摘掉“土特产”帽子,以中国首款休闲解压食品华丽转身,将主力消费人群锁定在20岁~40岁的青年学生、时尚白领和商务丽人。

半年时间过去了,较好的品牌知名度并没有为产品带来同等的销售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第一,许多消费者对“休闲解压食品”的概念有兴趣,并提出愿意尝试购买;第二,许多消费者怀着尝试心理来到卖场却最终放弃了购买决策;第三,已经尝试过该产品的消费者大都表示不太可能重复购买。由此看来“猫哆哩”品牌不是定位决策的失败而是定位执行的失败。

二、品牌解压现状分析

1.产品不解压

为配合品牌定位的转型,“猫哆哩”口感上加重了甜味淡化了酸味,这一不经意的改变却和窈窕淑女的目标产生了一点小冲突,美眉们要么忘食兴叹,要么只有对美食浅尝辄止了。为了证明产品的解压功效,“猫哆哩”在其主要原料“野酸角”上苦苦挖掘,最终得出结论――“野酸角富含18种氨基酸、维生素……含钙量在所有水果中居首位,含具有安神和抗忧郁作用的镁元素,含丰富的对人的情绪调节发挥重要作用的植物性化合物”。即使理论成立,但事实上“猫哆哩”并没有给消费者带去直接的解压体验。消费者不是专家,产品含什么解压成分她们不会有太大的兴趣,更无心坚持不懈对产品解压效果进行持续的跟踪考察,她们只信仰自己的感觉,没有感觉只有放弃。

2.沟通不解压

“猫哆哩”为目标人群设计了个性符号,并将其称为丫丫族,以示压力人群之意。但丫丫族个性符号的选择是多变的、模糊的、肤浅的,它一会儿以卡通小鸭子的形象出现在产品包装和促销T恤上,一会儿又变成另类少女活跃在产品杂志《丫丫秘笈》封面上,在公交广告上又是一位卡通美女粉墨登场。难道这些就是“行走在时尚生活前沿,对新鲜事物有着超凡的敏感度和接受度”的丫丫族?“猫哆哩”给出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无法引起丫丫族的情感共鸣。

3.包装不解压

包装被称为快速消费品的第5个P,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营销的角度看好包装应该有三层境界。第一要“独特”,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能够迅速捕获消费者眼球。第二要“美观”,令人观之可亲、赏心悦目。第三要“个性”,能彰显出品牌的生活主张和价值理念。三流的产品且用一流的包装来粉饰自己,更别说像“猫哆哩”这样以7.9元/148g定价的高端果脯类产品,提升包装整体品位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比照上述三条标准,塑料外包装平庸俗气,色彩搭配乏善可陈,产品实体图名不副实。包装正面右下角蹦出的卡通小鸭子与“猫哆哩”品牌“交相辉映”,使产品更像一款儿童食品,甚至被许多消费者误认为猫粮。

4.广告不解压

“猫哆哩”在云南有“帅小伙”的意思,独特的文化内涵使产品家喻户晓。“猫哆哩”的广告语为“有压力就喊猫哆哩”,本来帅哥美女正好可以异性相吸,可惜“流水有意落花无情”,对“猫哆哩”文化内涵的并不了解的美眉们对其盛情邀请只能报以无动于衷。2007年6月甜馨公司在成都投放的公交车广告上“猫哆哩”广告语换成了“传说中……顶好吃的‘猫哆哩’新鲜上市”。广告语前后不一造成了营销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从功能诉求转变为口感诉求,与“猫哆哩”解压的品牌个性毫不相干。而该公交广告上最抢眼的卡通美女无论其面部表情还是身体语言都与“解压”不沾边。

5.促销不解压

2006年12月在成都红旗便利连锁等相关卖场“猫哆哩――成都轮滑促销活动”闪亮登场,30多名促销人员统一以轮滑的形式促销,用一种时尚活泼的气息将产品传送给蓉城人民。2007年3月底在龙泉国际桃花节开展了“猫哆哩――成都乖妹儿桃之妖妖万人快乐解压公益活动”,180位快乐大使穿着统一的服装,穿梭在美丽的桃花山上,把甜美的微笑和快乐美味的产品留给了游客。但除了上述两场别开生面的促销活动外,促销形式仅仅是老套的特价和陈列促销,与品牌解压个性难以对接。

三、挖掘人文地理资源,做足体验营销

篇10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自学能力;培养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倡导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地理自学能力就是运用自己的知识、能力获得地理新知识。它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地理自学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基本因素,也是发展各学科自学的基础。因此,注重培养地理能力,既可以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同时也有助于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1 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主导的意思是:教学目的、内容、层次训练的规格、程序方法应由教师决定。要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有正确的教学目的、教学思想,必须明确的地理教学任务,就是要学生学会自学。正如《学记》在中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导而弗牵”。我想:经过我们地理教师不懈努力,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1 给学生指明自学方向,并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少走弯路,克服那种马马虎虎、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

1.2 坚持要先预习后听课。在预习中给学生布置力所能及的自学任务,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1.3 把1/3 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自学训练,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去读书、思考、议论、记笔记、做练习、画图填内容等。

1.4 结合教学过程进行一般方法的指导、检查、批阅、差生个别辅导等。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自学习惯

首先,大力宣传倡导自学。向学生讲解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自学经验,强调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学。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安排自学环节,让学生自学。

其次,选择适当的自学方法,使学生会自学。遵循学生自学与教师讲受紧密联系的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自学时,应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际水平,选择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自学方法,让学生的做起来难度不大而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大。这样学生就乐于自学、精于自学。

3 创设情境问题

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学习的习惯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是指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答的关于教学内容的疑问。这种疑问主要表现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新问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导致学生的原有认知平衡的失调,从而激发起学生产生新的同化与顺应的欲望,并由此产生新的平衡。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辛勤的劳动,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问题。激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品尝学习的乐趣,养成思考和自学习惯。创设问题情境。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架起思维的“梯子”,促使思维不断上“台阶”。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不断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正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为此,让学生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或懂得带着问题去学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具有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与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怀疑.并能提出问题。对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应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如:在学习“洋流”时,首先讲述这样一个事实:位于北纬40度附近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冬季封冰.而位于北极圈附近的摩尔曼斯克港却终年不冻.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结合所讲内容。进一步提出几个具体问题,把学生的兴趣'-3l向深入。如:什么是洋流?洋流的形成原闪是什么?洋流的分布有何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等等。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通过设问,教给学生观察、实验、阅读、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和提炼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再如.教材中讲述了许多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城市化问题、粮食问题等。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由发育.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揭示问题的实质,并根据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探索性地提出人类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高中地理教材,加大了人文地理知识的比重。充实了人文地理内容,特别是人口地理、城市地理、政治地理、旅游地理、交通、商业地理等内容大大增加.在大量人文地理素材面前,要学生把握好当代出现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4 在教学中加强法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