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18 17:3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动物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动物的发展

篇1

关键词: 温州医学院 实验动物中心 发展历程

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中心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对外服务的重要场所。实验动物中心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建设,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提和重要支撑条件,实验动物是不可或缺的。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结合生物学、遗传学、医学、环境微生物等学科建立起来的边缘新兴综合性学科,其目的在于解决如何使实验动物符合不同学科研究的共同需要的问题及研究出符合某种特殊需要的实验动物,最终把对动物生命现象的研究推用到人类,造福于人类。

温州医学院是浙江省省属高等院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学院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创立,同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温州医学院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生命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但在学院初创时期,还没有专门的实验动物机构,实验动物的采购是由教务处医教组负责的。20世纪60年代初,成立了动物房,属总务处下设班组,才开始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动物的采购和饲养。

改革开放以后,温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强不息、艰苦创业。1979年由国家拨款1.6万元建设了233m2动物简易饲养用房和办公室;1988年学院自筹10.43万元拆建一幢305m2二层的实验动物楼,配置了正规的实验动物笼器具,实验动物用房条件得到了改善,动物房也更名为实验动物室,脱离总务处,划归设备处管理;1994年增设实验动物供应中心,直至1999年合并为实验动物中心,由温州医学院副院长直管,但挂靠于学校科研处。1999年5月,学院对实验动物中心进行搬迁,由温州医学院校本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采用共同出资、资源共享的方式,新建普通级实验动物设施150m2和改建清洁级实验动物设施300m2。

进入新世纪,温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与时俱进。2002年在温州医学院茶山校区兴建了实验动物大楼,总建筑面积达13000m2,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SPF级实验动物繁育生产设施、SPF级动物实验设施和普通级实验动物设施,且都取得相应级别的设施合格证和动物生产许可证。目前,实验动物中心不仅承担着全校医学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工作和实验动物的供应任务,而且为浙南地区生命科学研究、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服务。

近年来,我院迅速发展,不断改善科研条件,科研氛围浓厚,科研水平迅速提高。近几年,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数和资助经费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立项数2009年为35项,2010年为50项,2011年增至82项(其中面上项目3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3项),经费总数2009年为785万元,2010年为1334万元,2011年增至3038万元。2010年,国家自然基金立项数和资助经费总额均创我院历史新高。实验动物中心作为学院一个重要的教学与科研服务平台,承担的动物实验也越来越繁重。2007年至2011年,实验动物中心承担与协助的普通级、清洁级、SPF级实验动物科研项目共计1205项,平均每年241项。

学院科研项目的增多,不仅是学院快速发展的结果,而且是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和广大教职员工科研意识的逐步增强的结果,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需求也相应迅速增加,使得实验动物中心不仅要提供数量巨大的实验动物,而且必须有足够的实验室供科研动物实验。但是实验动物生产需要一定的周期,有极强的时间性,实验动物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克服一切困难,2007年至2011年,为全院科研服务提供小鼠、大鼠分别为27000只与47000只,平均每年分别为5400只与9400只。

随着医学实验动物的发展,学院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开始设置《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首批授课对象是医学检验专业94级本科生。此后,授课对象和学生数不断增加,2005年开始为硕士研究生授课,教学工作成为实验动物中心的另一重要任务。本科生、研究生的《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授课学生数2006年为502人,2007年为575人,2008年为912人,2009年为1198人,2010年为1210人,2011年为946人。我院实验动物中心同时也是浙江省卫生厅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培训基地的五个基地之一,是杭州之外省内唯一的培训基地。从2009年第一期培训班开始,至今已培训七期共1458人,这七期培训班分别有111人、187人、154人、172人、288人、326人、220人。通过培训,学员不仅掌握了如何合理选择、使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如何规范动物实验操作技术,而且进行了相互交流学习,促进了浙南地区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浙南地区医学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整体水平。

实验动物中心随着学院的发展而发展,从无到有,特别在近十年来,无论在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在软件建设方面,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在已成为我院科研平台建设中的一个亮点,给来中心参观的领导和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实验动物科学是与生物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相辅相承、共同发展的,在生命科学研究突飞猛进的今天,我院实验动物中心任重而道远。中心必须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功能实验室的建设、大型仪器设备的配置、在实验动物科学本身研究方面,尤其在转基因动物与动物疾病模型研究方面不懈努力和探索。

目前,实验动物中心担负着全院医学实验动物学的教学、科研实验动物供应任务,并为全院教学、科研、医疗、开发第一线服务,亦将承担浙南地区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标准化的担子。现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室已对外开放,实行“旅馆式动物实验”管理模式:中心采用先进的智能监控系统,严格实行实验动物控制管理模式,积极拓展与校外单位进行科研项目的合作,充分展示我院实验动物平台在浙南地区的作用,为进一步扩大实验动物在医学事业的作用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魏泓.医学实验动物学[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陈惠生.温州医学院校史(1958—2008)[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1.

篇2

【关键词】:动物园,城市总体规划,布局

1.动物园的发展史

动物园形成于18世纪,主要以娱乐为主,19世纪初动物园增加了科研功能。20世纪初,动物园向职业化方向发展。60年代后善待动物、保护动物的呼声越来越高,优秀动物园加强合作,对动物生境实施保护。城市动物园改革发展致力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亲切交流的场所。

2. 动物园的定义、类型和功能

城市动物园指利用笼舍以圈养为主,展示动物的栖息场所,一般选址在城市市郊,其主要功能除保护、研究动物外,对当地居民进行野生动物保护的教育。野生动物园是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模拟野生动物栖息环境,以散放展出为主而建立的野生动物活动场所。它融物种保护、繁育、宣传教育、科研为一体,为公众提供观光,休闲娱乐的综合性场所。[1]。

3. 我国动物园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趋势

3.1.1 城市动物园向野生动物园发展

目前我国有城市动物园220约个,主要采取笼舍式展出,向观众提供动物科普知识。改革开放后,野生动物园开始出现,现己建成30余个。野生动物园设计模拟野生环境,对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993年,深圳野生动物园开创了“人在车上游览,动物车外散放”的模式,收效甚好。全国众多城市均考虑筹建野生动物园来代替城市动物园。截至2004年底,大连、西安、太原、厦门已完成城市动物园向郊区的整体搬迁,北京、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南京、昆明、福州、成都等城市动物园正处搬迁或酝酿搬迁中[1]。

3.1.2 动物园性质由公益性向公益加营利转变

我国城市动物园基本属于公益性动物园,经营需政府补贴。野生动物园多数属营利性动物园,采取政府招商,企业投资管理的模式。并且野生动物园已成为重要旅游资源。北京动物园的客流量达到每年700万[2],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年游客量达200多万[2]。

3.2 动物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动物园发展与城市化矛盾突出

首先,由于我国城镇化速度快,过去位于城郊的动物园现在正在被商业区、生活区包围,或者紧邻交通要道,已很难再扩容,动物园普遍空间不足。同时,因安全、卫生等,市民不愿意与其为邻。其次,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后,城市中心区的动物园均处使土地级差效益难以发挥。

3.2.2 野生动物园重复建设,分流游客,动物保护被削弱

我国已建设的30多个野生动物园中,拿到国家林业部审批的只有15个。[4]动物园建设过热,导致野生动物价格飙升,动物园亏损。上海野生动物园年游客量曾为80-100万,其中60%来自江浙,[5]杭州野生动物园建成后,客源出现分流。重庆野生动物世界开园时,吸引了川、云、贵等地游客。但西南地区现有5家野生动物园,动物园建设增速远大于总客流增速。

建设野生动物园应首先以野生动物的异地保护为目的,并非多多益善,日本的野生动物园不超过5个,美国也不超过10个[1]。私营、个体投资动物园通过门票“以园养园”,而野生动物园由于高成本和客流量未饱和,不得不保持高价,高价又将一些游客拒之门外,形成恶性循环。沈阳野生动物园发生东北虎相继死亡的事件。海口金牛岭动物园降低门票价格,导致资金短缺珍稀动物相继死亡。[5]

4. 城市规划应加强对动物园发展的引导和调控

4.1 城市动物园搬迁要进行多方论证

4.1.1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是城市安全的重要方面。动物园产生的水污染,排泄物污染,有可能会引发人畜间交叉感染,是瘟疫潜在的危险源。由于动物园区域周边居民非常密集,卫生防疫不容易开展。同时,动物一旦外逃,居民安全存在隐患。特别是发生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公共卫生事件等,后果非常严重。

4.1.2 城市交通

城市动物园具有娱乐功能,早期建设的动物园多数停车设施不足,中国城镇化速度和机动化速度已经使众多城市中心区的道路交通不堪重负。中心区的动物园由于游客的集聚常常使交通堵塞,使本己拥堵的城市道路交通雪上加霜。

4.1.3 动物习性

致使动物园被迫搬迁与城镇化速度快和管理体制都有关系。华盛顿、巴黎、柏林、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动物园都有百年历史,维也纳动物园历史长达250年[7]。这些动物园一直在城市中心区,没有搬迁。动物园具有物种保护、科学研究功能,不能单纯要求动物园为城市发展让路,草率让动物园搬迁。应充分考虑动物的生境,我国部分城市动物园外迁选址不成功,如西安、昆明等地动物园搬迁过程中,动物不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而死亡。

4.1.4 居民使用

城市动物园是城市居民周末、假期进行游憩活动的重要场所,特别对青少年儿童,整天呆在钢筋水泥充斥的世界里,动物园能起到了解大目然、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功能。以前城市动物园均基本在市区内,居民使用都很方便。如今城市政府考虑城市发展速度快,为减少动物园对城市的影响,避免重蹈过去动物园的覆辙,将动物园外迁至城市远郊,虽然我国城市机动化进程加速,但私家车还远未普及,如果公共交通没有配套,对动物园功能发挥和城市居民的使用有很大影响。

4.1.5 搬迁成本

影响土地效益发挥和周边环境、动物园自身发展缺少空间和资金都是城市政府决定动物园是否搬迁的主要因素。动物园不搬迁流失的商业资产、新建野生动物园、搬迁城市动物园的成本、现有动物同发展环境的改善空间、新环境对动物的影响、搬迁后居民使用的便利程度等等经济成本、社会成本都应进行充分、全面的论证。

4.1.6 资源整合

对既有城市动物园和又已经建成野生动物的城市,应考虑将二者进行资源上的整合,营利性的野生动物园没有财政保障,抵抗风险能力弱,但拥有土地资源和动物资源,而公益性质的城市动物园拥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和管理能力,却周边环境欠佳,发展空间有限,二者可以合为一体、发展重组为自然生态动物园,实现优势对接、资源整合[2]。

以上分别从动物园和城市发展相互影响角度考虑,看似矛盾,但经过论证不同城市上述几方面的问题严重程度不同,经过综合论证后会找到科学的解决路径。

4.2 适度控制野生动物园建设

4.2.1 严格审批,避免重复建设

1996年,林业部发出《关于加强野生动物园建设管理的通知》,规定:“林业部对拟建的各类野生动物园实行严格审核批准。根据动物保护级别由部、省两级审批,特别要避免重复建设。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在项目建议书阶段的选址工作,应充分把关,与林业部门对该城市是否适宜建设野生动物园应综合论证。严格抑制建设野生动物园的投资热,避免土地浪费、动物资源恶性争夺以及经济利益为先的恶性循环。

4.2.2 加强对城市野生动物园的监管

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应加强监管,野生动物园与一般主题性公园不同,必须肩负保护、研究的功能。林业部门对园内动物的繁殖率、死亡率、人力、动物来源、园内设施应有一定考核指标,长期进行动态监督和管理,真正达到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效果。

4.3 新建动物园要统筹考虑

城市动物园规划建设属于城市重大项目,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从城市长远发展需要考虑动物园其选址、规模、出入口、交通等。

4.3.1 城市性质、规模

设置城市动物园主要由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决定。综合性城市,级别越高,规模越大,服务区域越广,公园利用率越高。直辖市、省会城市均为区域核心城市,客流量大,均可设置城市动物园,经综合论证可设置野生动物园。人口百万以下的地级市、县级市城市功能相对减弱、财力有限,客流有限,不具备设置条件.主要旅游城市动物园多数纳入旅游资源,其重要功能之一是服务旅游人口,考虑城市旅游功能,进行设置。

4.3.2 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用地布局、发展方向对动物园发展有很大影响,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城市长远发展方向造成选址不当,动物园发展和城市发展均会受到影响,动物园建成若干年后表现会更加明显,最后动物园不得不搬迁,不仅产生经济损失,各方利益博弈导致搬迁步履维艰,影响城市发展。因此,从城市总体规划角度,应着眼于城市远景发展,动物园规划应避免在方位上与城市同向发展。

4.3.3 选址与布局

考虑居民方便使用,动物园选址宜在城市近郊,周边应有快捷、方便的公共交通系统。为减少城市对动物的影响,动物园与住宅区、铁路、机场等应保持适当距离,并选择在城市的侧风向及远离污染源,应有配套较完善的市政设施,水源应充足、植被良好,为动物提供较理想的生活空间。城市动物园用地规模宜大于20hm2,专类动物园5-20hm2为宜。

4.3.4 案例简析

大连森林动物园、杭州野生动物园、新加坡动物园及夜间动物园是目前国内外经营较好的动物园。从城市性质角度分析,三城市均是旅游目的地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具备野生动物园的承载能力。

从城市发展方向分析,大连和杭州野生动物园基本避开了城市主导扩展方向,大连属于半岛型城市,东、南、西三面环海,北进是城市主导扩展方向。森林动物园位于城市南部风景区内,是动物园较为理想的位置。杭州野生动物园位于杭州市西南部,周边生态环境良好,动物园南北分别为龙坞风景区和灵山风景区,东北部为西湖风景名胜区,东部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城市西部及西南部为山体,均为城市控制区,城市西北部为南京,东北部为上海,城市主要主导扩展方向为北、西北、东北、东部,野生动物园位置较为合理。新加坡属于岛国城市,主导方向不明显,动物园和夜间动物园位居城市相对几何中心位置,周边为几大保护区,生态环境较好。

从交通角度析,三大动物园便利度均较高,大连、杭州、新加坡三城市动物园距城市核心区距离分别约为11 km、20 km、18km,车程基本在半小时内,特别是新加坡轨道交通已成网络,非常便捷。大连进行了轨道交通的规划、城市旅游专线规划,未来森林动物使用的便利程度会进一步提高。

从用地布局分析,三大动物园基本均通过周边的山体、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大型生态区与城市居住区均得到有效隔离。

从城市主导风向分析,大连盛行西北风、西南风,森林动物园处于其侧风向。杭州盛行北风,野生动物处于西南部,避开了城市上风向。新加坡位于赤道,主导风向不明显,受海洋、大气环流调节,动物园对城市的影响较小。

从动物园规模分析,大连森林动物园占地720hm2,杭州野生动物园占地230hm2,新加坡动物园占地28hm2,夜间动物园占地40hm2。均超过了20 hm2,新加坡、大连动物园较杭州野生动物园建设早,反映出动物园的规模化、大型化趋势。

图4.3.4大连、杭州、新加坡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Figure4.3.4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f Dalian, Hangzhou and Singapore

篇3

关键词:城市物流; 绿色物流; 负面效应; 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物流业尽管对社会进步及城市的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城市化的进程造成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现阶段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以及促进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制定并实施城市物流对环境友好的发展对策无疑是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一、 城市物流的内涵

城市物流的内涵是指,通过考虑城市内的货物流动对社会环境、经济、资源所造成的影响而对城市内的物流活动所进行的整体优化与控制的过程。尽管城市物流是在企业微观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物流范畴,然而它又不完全属于宏观物流和社会物流的范畴,准确地说,应是介于社会宏观物流与企业微观物流之间的中观物流。城市物流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从物流活动的具体范围上看,城市物流既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的重要基础;从物流活动的功能上看,城市物流通过经济高效地进行物资供应与废弃物清理来切实减轻城市的交通环境负担;从具体运转特点上看,城市物流具有综合性强、流通量大、物流结点多且分散,更强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特点。既然城市物流的内涵如此丰富,那么也就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物流对城市化进程所具有的重要影响。

二、 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的动因

1. 物流发展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

物流乃是一种派生需求,其活动的规模、系统结构及系统模式不仅要受到物流需求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也还会受到社会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物流业在给社会提供迅速、便捷与准确服务的同时,也给城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由于城市路网和货物运输中心等基础设施既落后又缺乏科学的规划,无形中更加剧了城市物流与城市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仅如此,由于城市环境的好坏还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功能的发挥,并且还会影响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实践中下大力气去实现城市物流的绿色化发展目标,无疑是有着极为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2. 交通拥挤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

从物流发展的角度分析,引发城市交通拥挤与和阻塞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为自营运输而拥有的车队大多处于单程载货和单程空载行驶状态;为满足及时的配送需求,车辆非满载行使情况十分严重;因选择运输线路时缺乏科学的规划,因而普遍存在着路径迂回现象;物流布局不合理,尤其是没有综合考虑到城市交通的流量问题;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不高,无效运输的现象严重。城市交通拥挤现象的形成和加剧,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营运成本,而且也加重了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交通拥挤一方面使车速降低,增加了燃料消耗,无形中也会引起更多的空气和噪声污染;另一方面汽车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也很容易产生燃料不完全燃烧现象,使车辆排放物中的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含量会更多,当然造成的污染也就会更大。

三、 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1. 合理规划城市物流系统

现阶段城市物流中出现的货物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及对流运输等不合理现象,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城市物流网络布局的不合理而引起的,特别是物流结点布局的不合理最为关键。为解决城市交通环境恶化和运输效率低等方面的问题,应合理地规划物流中的结点布局。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物流结点的规划布局应同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当物流设施布局距离城市公路网与铁路车站都比较近时,该物流设施就具有良好的货物集散作用和转运功能。因此,在具体的物流设施选址时,应尽量以此作为设置与布局的具体标准。考虑到物流结点布局设计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实际运作中,应借助于现代化技术与运筹学方法来建立物流网络中心的设施选址模型并求得最佳的物流结点布局。

2. 通过多式联运以降低汽车运输量的比例

考虑到汽车运输本身所具有的利弊特点,实践中更多地利用污染少的铁路运输与水上运输,应是现阶段缓解环境污染的有效且重要的途径之一。实践中为了实现多式联运的无缝连接,还需要有高效率的转运技术和联运组织方式来与之配合,尤其是在联运的组织建设上,应大力发展可跨越多种运输方式的货运业并积极简化中间环节。同时,也应重视各运输部门相互之间的横向联系,具体方法是通过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战略伙伴关系以及资本间的相互渗透策略,真正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机结合。

3. 大力推进和实现物流管理的智能化

考虑到城市物流信息在合理配置城市物流资源、改善环境污染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因而实践中重视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智能化。为了真正发挥信息与智能化管理在现代物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现阶段建立并完善基于Internet 的物流信息系统十分必要。因为这种信息系统在不改变和不影响原有各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情况下,能够合理地安排运输、仓储、货物跟踪与查询等业务,并最终能够提高物流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将GIS和GPS技术应用于城市配送系统中,不仅能帮助配送企业优化车辆和人员调度,最合理地安排人、财、物资源,而且还可在缩短配车计划编制时间、提高车辆利用率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配送区域与配送线路并最终实现配送服务的最优化。

四、 结束语

由于中国的城市物流业才刚刚起步,不仅在城市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方面有待于努力与提高,而且在具体的布局规划、物流理念以及组织模式等方面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或不足,认识了这些问题与不足并寻求相应的对策及措施,无疑是有着相当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的。

作者单位:汽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会议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镇纪委将紧紧围绕“赶超发展、争先进位”目标,认真配合开展好“情系发展、结对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实现纪检监察工作争先进位。

一、认真领会,明确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意义

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实在在举措,是弘扬新时期精神的重要实践。通过活动的开展,必将架起纪检部门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搭建纪检部门与基层站所共谋发展的平台,成为纪检部门与企业共谋发展之策的扭带、重点项目落户的助力剂、大学生村官成长发展的引领者。当前,我们正处在“赶超发展”的重要时刻,全镇上下正在为“两年翻番,三年跨越”而奋力拼搏,“五个一”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我镇项目落户开工、企业壮大发展、推动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树立党员干部服务发展的良好形象,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主题活动的开展定能进一步强化的党员群众赶超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提升工作实效。

二、全力配合,促进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加强交流。我们将与农村工作室的同志开展定期、不定期的交流,就在全县农村纪检监察工作室中开展的这种创新工作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主题实践活动的认识。邀请农村工作四室的同志与结对服务对象开展座谈,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反映活动开展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为活动深入有效的开展提供支持。二是全力配合。将积极协助配合好农村工作室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明确专门人员跟踪服务,就我镇的相关村、站所、企业、项目、大学生村官的情况向农村工作室的同志作好介绍,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协助农村工作四室的同志快速而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召开相关会议,积极开展宣传,为主题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三是积极参与。围绕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主旋律,积极主动做好活动开展的前期工作,协助农村工作四室开展调研,为我镇的主题实践活动提供相关建议、意见,帮助制定相关计划。在农村工作室同志开展服务活动过程中提供各种帮助,对服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做好协调,积极组织力量进行处理、排解。

三、相互促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争先进位

我们将以“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契机,针对工作实际,在紧抓权力运行“关节点”、内部管理“薄弱点”、问题易发“风险点”的同时,做好“五配合、五突出”,将实践活动开展推向深入。一是配合县纪委农村工作四室的同志对我镇村级组织的联系服务活动,突出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加强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的督促,认真开展执纪活动。严格规范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及运行;二是配合开展对基层站所的指导活动,突出提高和改进机关及部门单位的工作作风。不断优化站所工作效能,规范工作行为,督促检查“从严管理干部十项规定”等制度的执行情况,提升服务能力,树立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形象;三是配合联系服务企业活动,突出帮助企业解决制约发展的因素。认真监督部门单位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行为。推动骏升三期、银宝半挂车扩产等项目的实施、运作、达效,以及峰泉科技公司产能承接工作。四是配合对重点项目的推进活动,突出解决影响重点项目落户的关键因素。及时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工作,实施“保姆式”服务。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畅通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推动项目尽快落地。五是配合引导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突出大学生村官培养平台的搭建。鼓励他们倾听民意,关注民生、促进民富。通过开展培训、帮教以及服务重点工作等方式,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热情、组织服务能力,引导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帮助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新岗位、新环境中快速成长。

篇5

摘 要:根据1978-2012年山东省服务业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 因果检验,研究山东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未形成granger 因果双向关系。基于实证分析结果,针对山东服务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与政策。

 

关键词:服务业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一、引言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服务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就业、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目前,山东省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消耗过高、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很有必要深入分析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以便引导服务业结构调整优化并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本文根据1978—2012年山东省历年实际服务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对山东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二、计量模型和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为了保证数据的充足性和科学性,采用了1978-2012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自《山东省统计年鉴—2012》及《山东统计手册—2012》。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使用gdp表示,山东省地区服务业生产总值使用gsp表示。为了更好地反映剔除物价水平后的真实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情况,使用环比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和服务业生产总值指数对gdp和gsp进行处理,生成实际gdp和实际gsp,分别用tgdp和tgsp表示。具体公式为tyt+1=y(y/100),其中ty t+1为第二年的实际值,y表示基期年的名义生产总值,y表示基期年的生产总值指数。并且对生成的tgdp和tgsp进行对数化处理,使其线性化并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情况。对数化后的实际生产总值和实际服务业生产总值以lngdp和lngsp表示。回归与检验的计算过程通过计量经济软件eviews6.0完成的。

 

(二)平稳性检验

由于经济变量的非平稳性, 使得普通回归方法所估计的方程可能存在“伪回归”问题。为保证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在应用协整理论进行分析时,首先需要检验被分析序列变量是否平稳,即是否具有单位根。本文选用adf检验法通过三个模型的一阶差分、二阶差分来检验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如果adf值小于各水平的临界值,则认为该时间序列有单位根,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可做进一步检验。反之,则为平稳的时间序列。由表1可知,在α=1%的显著性水平下,在lngdp和lngsp取一阶差分时,lngdp在检验模型b和模型c时的adf值的绝对值小于临界值,而lngsp在检验模型c时的adf值的绝对值小于临界值,即lngdp和lngsp还需接受进一步的检验。在同样的显著性水平下,取二阶差分时,两序列3个模型的adf值的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可以证明lngdp和lngsp为二阶单整序列。由于两序列单整阶数一致,所以可以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虽然两序列是非平稳的, 但均为二阶单整序列, 其可能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 这个组合反映了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 即协整关系。本文运用e-g 两步法对两变量lngdp和lngsp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首先使用ols法对lngdp和lngsp进行回归,估计出来的协整模型为:lntgdp=2.27445+0.857526lntgsp+ut

 

(0.07) (0.01) r2=0.995259 d.w=0.2023 f=6927.261

由上,得到:ut=lngdp-0.857526lngsp-2.27445

其次,使用adf法对{ut}进行单位根检验可得此残差序列的adf 值的绝对值4.936大于α=1%水平下的临界值2.637,因此可以认为{ut}是平稳序列,也就是说lngdp 与lngsp 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四)误差修正模型的构建

根据granger定理,如果非平稳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在误差修正模型中,各个差分项反映了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被解释变量的波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短期波动,一部分是长期均衡。误差修正模型比普通的单方程模型更全面地反映了变量间的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由granger表述定理我们可知,lngdp和lngsp之间由于存在协整关系,它们的短期非均衡关系总能由一个误差修正模型所表示,即:

 

lngdp=lagged(lngdp, lngsp)-aecmt-1+ut,0

我们令ecmt-1=u t-1, 为一阶差分,直接利用ols 法对其进行估计,得到:

 

lngdpt=0.44lngspt-0.44lngdpt-1-0.15

lngspt-1-0.10(lngdpt-1-2.51-0.90lngspt-1) +et

r2 =0.68 d.w=1.84 f=11.65

由上式可知,lngdp 关于lngsp 的短期弹性为0.44,长期弹性为0.90,ecmt-1=(lngdpt-1-2.51-0.90lngspt-1)为误差修正项,它的修正作用在于:若t-1 时刻,lngdp 大于其长期均衡解2.51+0.90lngspt-1,-aecmt-1 为负,使得lngdpt 减少;若t-1 时刻,lngdp 小于其长期均衡解2.51+0.90lngspt-1,-aecmt-1 为正,使得lngdpt 增大,体现了长期非均衡误差对lngdpt 的控制。长期弹性为0.9,意味着从长期来看服务业增长1%,地区生产总值可以增长0.9%。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发展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五)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证明了山东省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检验。granger 因果检验是用于检验两个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实质是考察相互关联的两个变量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导—滞后”关系。前面的分析证实了山东省生产总值lngdp 与服务业生产总值lngsp 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lngsp 的增长能够促进lngdp 的增长;反之,lngdp 的增长也能够促进lngsp 的增加。当两个变量间在实践有“先导—滞后”关系时,g

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就从统计上提供了方法来考察这种关系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本文分别按照滞后期——2、3、4,对lngdp 和lngsp 做了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由表2可以看出,2、3阶滞后的情况下,lngdp与 lngsp因果关系不明显。而从4阶滞后的情况看,若选择5%的显著性水平,拒绝“lngdp 不是lngsp 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因此lngdp是lngsp增长的原因,而lngsp是不是lngdp的原因则不能明确。

 

三、结论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协整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尽管山东服务业和经济增长都具备平稳性,且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就长期而言, 山东省服务业和经济增长具有统计上的高度相关性。

 

第二,从误差修正模型中可看出,短期内经济增长对服务业的增长具有拉动作用。而从长期来看,由于误差修正项的存在,若经济增长偏离其长期均衡值,那么在下一年里这种偏离将有10%得到修正。

 

第三,通过granger 因果检验可看出, 从长期来看经济的增长是山东服务业增长的原因。而服务业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因此我们在发展山东服务业的过程中,需要制定正确的长期发展战略,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

 

四、政策建议

从以上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山东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近些年来,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不仅增加值占比较低,结构层次不高,而且存在规模和比重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内部行业结构不合理、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加快发展服务业、 优化产业结构, 从而进一步促进山东省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加快推进行业结构调整,着力提升服务业竞争力

支持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提升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特别是对房地产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予以重视,提升它们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使现代服务业真正成为拉动山东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拓宽服务业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境内外投资共同参与的服务业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采取灵活招商方式,通过媒体和各种类型的招商活动,吸引国内外知名服务业企业来鲁投资兴业。引导民间资本扩大对服务业的投资,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标准,发挥政府服务业引导资金的作用,大力吸引民间资本投向服务业。

 

篇6

关键词:物流;智能物流;京津廊一体化

廊坊市地处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城市北京市和天津市之间,具有极有利的地域优势,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经过多年的发展,廊坊市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93.8亿元,年均增长11.3%。为了更好地促进廊坊经济的发展,“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依托,要形成包括交通运输、包装加工、仓储配送、信息网络等多环节组成的现代物流大循环系统,把廊坊建设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物流转换枢纽之一。智能物流的发展和运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这一点,并能成为京津廊一体化发展的新动力。

一、廊坊市发展智能物流的意义

职能物流的出现,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化、跟踪与智能控制的发展新趋势,符合物联网发展的趋势。智能物流是指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智能移动过程,包括智能运输、智能仓库、智能配送、智能包装、智能装卸及智能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为供方提供最大化的利润,为需方提供最佳的服务,同时也应消耗最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从而形成完备的智能社会物流管理体系。

1.智能物流是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

截至2012年12月,我国在建的智慧城市达69个,环渤海地区有14个,占总数的20.3%;其中包括河北省的唐山、廊坊、石家庄三个城市。电子信息产业是河北四大优势产业之一,APEC智慧城市智能产业高端会议也已永久落户河北。廊坊市自2011年开始启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而智能物流是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智能物流着眼于城市的整体物流建设,为各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通用商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各行业可通过通用的信息指导互相沟通,得到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加速企业物流活动中与政府的信息互换。智能物流的发展将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持和物网互联条件;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将为智能物流的发展提供政策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大力支持,提高廊坊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2.通过智能化提升企业物流效率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小、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等瓶颈使得我国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美国。通过国际通用的衡量物流成本的指标(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对比发现,美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8%左右,我国达到18%。此外,我国企业的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而美国只占10%-20%。

智能物流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全部物流活动,通过智能管理,将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集合成一体化系统,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最满意的物流服务,因而智能物流可以提升物流效率,可节省物流成本,促进廊坊市物流发展,提升在京津廊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京津廊区域内物流提供共用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整体效率,减少区域内企业重复性建设,提高企业整体质量。

3.智能物流是廊坊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必然选择

目前廊坊市物流仍较为落后,低效物流消耗了更多油料,造成大量碳排放,同时污染环境,直接损伤了产品竞争力。智能物流,可以促使廊坊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的生存质量。当前,随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和东扩南拓战略深入实施,首都经济圈规划加紧编制,廊坊将成为高端发展要素的汇聚之地和国家战略推动的受益之所;北京新机场获批建设,廊坊空港新区将全面启动,有望成为河北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借助于外部有利的发展环境,聚焦“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发展定位,明确“生态、智能、休闲、商务”城市形态和功能定位,推进京津廊同城一体化发展,在对接京津取得实质性进展,争当京津冀城市群科学发展先行军,加快缩小与东南沿海先进地市发展水平的差距,努力与京津共同打造世界城市。

4.智能物流是产品追溯的不二选择

智能物流的智能获取技术使物流从被动走向主动,实现物流过程中的主动获取信息、主动监控车辆与货物、主动分析信息,使商品从源头开始被跟踪与管理,实现虚拟系流快于实物流。通过RFID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完全追踪商品的位置,掌握商品的位置和状态。针对近年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频发,只有通过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对温度、湿度、速度等信息实时监测,方可解决产品配送与质检管理,提高廊坊市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廊坊市智能物流发展现状

国内目前智能物流以硬件嵌入和信息化平台为主,辅之以地方政府智能物流发展方式研究。最热门的当属物联网范畴的RFID、GIS、GPS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各类报道已屡见不鲜。“中国智能骨干网”(简称CSN)着手建立,在阿里集团内部被称为“地网”。阿里巴巴集团希望通过8-10年的努力,将CSN项目建成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年度约10万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物流骨干网络,把所有的货物流通的数据打通,形成一个巨大的即时信息平台,并将所有的快递公司整合进来,一件货物的流通不再是原先的流程,而是会用最迅速和经济的方式流通,让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大大增加,智能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种环境的促进下也已初具规模。全国多个省市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智能交通体系。河北省已对所有车辆高速公路车辆低碳畅行卡(ETC)电子收费设备进行安装,投入使用。高速公路车辆ETC电子收费系统投入使用后,免去了停车缴费的环节,保证车辆快速通行,为紧急抢修任务节约时间,廊坊也在智能交通方面取得了相应的发展。廊坊市地处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城市北京市和天津市之间,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廊坊市的发展以区域合作理论为指导,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依托,为有效整合廊坊市物流信息资源,实现物流信息的跨区域应用,降低货运车辆空载率,廊坊市交通物流协会建立了河北省首家公益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此平台是集政策法规、物流信息、设施设备、培训教育、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平台,具有信息服务、资源整合、在线交易和辅助决策四大功能。通过物流相关信息在该平台的快速、准确和实时流动,企业可结合物流智能系统“手机管家”,主动对市场做出积极反应,调整自身经营行为。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将有效解决当前物流信息化水平程度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沟通不畅及社会物流成本偏高等关键问题,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强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促进廊坊市智能物流发展的建议

1.大力推广物流信息技术,推进廊坊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与京津的互连

发展信息技术,一是发展硬件技术,主要是物联网相关的RFID、GPS、GIS、GPRS技术;二是发展软件,如ERP系统、SCM系统、CRM系统、物流仿真系统、业务流程优化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技术、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技术。通过推广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促进信息的整合与优化配置。应用新技术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体系、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和企业的智能供应链,推进智能物流市场主体建设,培育一批智能化水平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智能物流示范企业。廊坊市交通物流协会已建立了河公益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要和京津地区的物流信息平台进行互连,使采购商、供应商、物流服务商、承运人、海关、金融服务等机构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实现快捷、便利、实时的物流信息交流。物流公司可以在此之上,通过系统数据或优化自己的网络,或提升效率,或调整商业模式。政府也可以更加方便地实现对物流企业的宏观管理,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平的环境。

2.打造与整合廊坊市智能物流园区

结合廊坊市物流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集聚行业相关企业,打造若干智能物流的载体和服务平台,努力建设智能物流引领区和示范区,聚集智能产品生产与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打造智能物流应用方案解决中心和智能软件及技术研发与推广基地。积极发展各县市智能物流园区及孵化基地,建设既有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总部型物流园区,又有符合区域特色的地区性物流园区,以企业两化融合及物流企业信息化改造为基础,提升廊坊市智能化水平;依靠智能园区载体,打造廊坊市人才与成果高地;多轮驱动,采取多模并举的发展模式,促进廊坊市智能物流的建立,带动廊坊智能城市的发展,实现廊坊科学发展的“愿景”:实力廊坊、生态廊坊、智能廊坊、休闲廊坊、商务廊坊、人文廊坊、和谐廊坊、幸福廊坊,并促进京津廊一体化经济的发展。重点培育燕郊、廊坊、霸州三大物流节点和燕郊开发区、廊坊开发区、广阳、霸州、文安五大物流园区,基本形成包括交通运输、包装加工、仓储配送、信息网络等多环节组成的现代物流大循环系统,把廊坊建设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物流转换枢纽之一。

3.推动廊坊市行业物流智能化,促进物流业与其他行业的对接

针对廊坊优势产业,如电子信息、印刷出版、快递、会展旅游等,推进以行业协会为重要联络人的行业物流智能化建设。针对当前对运输、仓储和流通加工等增值服务需求的持续增加,廊坊市重点促进农产品物流、电子信息产业物流、印刷出版物流、冷链物流、会展旅游物流、快递物流等行业物流的智能化。廊坊原有的物流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企业规模小,都是一些中小企业,只参与物流业单一环节的投资运作,信息化程度低,没有龙头企业,更没有跨区域的大企业来牵头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物流资源。通过发展和完善信息化的第四方物流,打破物流资源难以整合的“不利局面”,有利于智能物流的发展。要以整合物流各个环节和从事单一环节物流中小企业为突破口,促进其向现代物流业升级发展,并推动网络市场从信息交换向市场服务交易转变来完善和发展第四方物流市场,促进智能物流的发展。

通过智能物流建设使物流业与其他行业对接。目前由于标准、商业机密、安全等原因,不论是交通、出入控制,电子支付还是公路、铁路等物流领域,都还只是在行业系统内部和企业内部实施相关物流技术,通过智慧物流的建设,能促进行业内部、不同行业间的互通和信息共享,能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廊坊市可以通过攻克制造业信息化集成关键技术,开发专业应用软件,通过智能物流跨产业跨行业的功能,增加对智能物流的市场需求,带动智能物流的发展。

4.健全智能物流管理体制,引进和培养智能物流管理人才

落后的管理体制,极大程度地制约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导致物流企业难以提供高效、安全、可靠、全面的物流服务。只有建立健全智能物流管理体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高科技含量的物流设备、信息化的手段,才能够促进智能物流的发展。智能物流技术涉及到企业机密和个人隐私方面的信息,必须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部门和大专院校设立了专门的物流管理科目或科研项目,廊坊市也要依托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使物流教育与行业发展同步,培养企业真正急需的人才。廊坊市相关部门还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环节的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培养创新型、管理型和高技能型的物流人才,为智能物流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不断完善吸引国外物流专业人才的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有针对性地引进物联网、云计算、信息技术服务和智慧物流管理等领域的高端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的市场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 张翼英,张茜,等.智能物流[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

社,2012:11-25.

[2] 党建民,王晓珍.徐州智能物流发展定位及推广模式思

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0(4):138-141.

[3] 贺盛瑜,袁波.基于智能现代化的现代物流升级与转型

[J].企业经济,2011,(5):121-123.

[4] 黄国兴.基于GPS和GIS技术的智能物流系统的构建[J].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6):11-12.

篇7

【关键词】潮安区 电子政务 政府网站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以其多功能、开放性、时效性、适应性等诸多优点,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模式、改进工作方法、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与公众交流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当前,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应当深化“创新服务型”发展理念,优化和梳理电子政务流程,切实提高电子政务的应用成效,为建设服务型、责任型、能效型和创新型政府做出新的贡献。

一、潮州市潮安区基本情况

潮州市潮安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地处韩江中下游,东邻饶平县,南连汕头经济特区,西与揭阳市揭东县交界,北与梅州市丰顺县接壤。下辖18个镇和一个国营林场,共有461个行政村和28个社区居委会。全县总面积1238.77平方公里。2010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13.5万人。根据《广东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2010)》,潮安县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居全省第八位,发展活力排名第四位。

二、潮安区人民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

目前,潮安县区民政府网站建设运营至今的区政府门户网站共有一级栏目9个,二级栏目86个,信息总量超万篇。除此之外,全区10余个部门和16个镇开通了子网页,区政府门户网站近两年的点击率已达15万次。区政府门户网站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网上办事、网络问政等栏目每天都在发挥公开信息、网上办事、在线交流、网上监督的功能。仅以区长信箱为例,平均每两天就一封群众来信,咨询投诉栏目几乎每天都有网民的建言、投诉、举报。相关信息内容每日一更新,当日境内重大政务新闻、重要文件、重要公告等可以在网上浏览,体现了政府网站的权威性、实用性。

三、潮安区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结合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潮安区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笔者从市民的用户体验出发,对潮安区人民政府网站进行了亲身体验和统计,发现其界面整体简洁而友好,整个网页在排版上翻页不超过3次即可浏览到全网页的内容,其服务也趋于人性化、实用化。然而,笔者在体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一)缺少无障碍功能建设。潮安区人民政府网站没有类似无障碍入口。无障碍通道看似微不足道,其中却洋溢着人性的关怀和温暖。无障碍通道是残障人士、老人、妇幼、伤病等相对弱势人群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是方便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条件。人民政府网站面向的是广大市民, 形形的民众,无论是健全还是残障人士,都有权力有机会享受政府的优质服务。

(二)网上在线交互程度较差。由于潮安区政府透明行政理念还不普及,导致其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狭窄且不够深入,大多点到为止,缺乏载入公众所需要了解与特别关注的政策信息;在线办事的能力薄弱,在线服务深度十分有限,在线办事功能的实现程度较差,跨部门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有待加强,不能实现“一站式”服务;政民交流缺乏互动性和回应性,在线办事与公众参与模块功能薄弱,更新率、回复率较低。

(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需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项制度没有充分落实,工作流程仍需进一步严谨。多数部门信息公开仍停留在浅表层面。一些领导者认为政府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更是权力的象征,“公开越多,做事会越难”这种思维还停留在管制型政府的水平上,不符合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四、提升潮安区人民政府网站建设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无障碍功能建设。随着残障人士融入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无障碍功能建设的要求日益迫切。相比于潮安区人民政府网站,笔者注意到广州市政府的门户网站上设置了无障碍功能入口,能为视觉障碍人士提供语义化的语音服务,可以让他们在门户网站上了解政府的最新动态,享受相关政府服务。为此,应及时加大建设投入,比对完成无障碍功能指引。

(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体系。对政府信息进行系统梳理,进一步统一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标准及工作流程,加大公开力度,拓展信息公开内容。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工作,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深入纵深,切实以信息公开取信于民,以决策公开问政于民,以电子政务服务于民,以改革实际造福于民这一目标为准绳,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丰富公开内容。

(三)电子政务云平台上统筹协调。为了资源集约共享,在电子政务中应用云计算。作为潮州市一部分的潮安区应该协调潮州市乃至广东省的电子政务系统的统盘规划,即电子政务云平台的顶层设计,协调建立合理高效的网络结构、保密要求相适应的电子政务云框架,明确不同层级电子政务云的布局体系和关系。切实做好云系统和原有的系统的相应接口对接和同步工作,实现服务对接,从而不同部门、地区在云层上的数据能共享、业务能协同。

五、结语

电子政务建设对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缩短市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实现政府信息的透明化,促进监督的主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潮州市潮安区政府网站架构清晰,把各网上办事入口和政务信息公开专栏设置在最显眼最方便市民群众的位置,体现行政为民理念。但是,其网站内的内容仍然不够充实,系统不够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投入不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引入电子政务,实现向信息经济时代的政府转型,将持续成为考验各级政府智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3).2014年2月

篇8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实验动物的福利和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并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监督并强制执行。在我国,由于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起步较晚,对实验动物的关爱和福利才刚刚引起人们的关注[1]。我院是一所国内外著名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医、教、研”发展水平在全国同类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应用面广,使用量大。长期以来,医院党委十分重视医学科研人员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重视实验动物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伦理教育,重视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注重生物医学研究与实验动物福利的协调发展。

体现在:①投资新建和改建了多种符合国家标准的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设施,购置了适合不同种类实验动物使用的标准化笼具和动物实验设备;②在屏障环境内为实验动物专门设置了背景音乐,周期性定时自动播放,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实验动物的心理需要。另外还设置了缓控动物照明系统,降低了照度变化对实验动物正常生理活动的影响程度[2];③自行设计研制了国内第一台内环境符合国家标准的、最多可同时容纳8人同时操作的、内装无影灯的多功能大型SPF级大、小鼠实验(手术)台,自行设计研制了国内第一台可移动、升降、前后倾翻、设置有可拆卸式输液架、固定螺杆、手术器械摆放台、双向体液导出口和更适合动物躺卧的U型台面的大动物手术台。此手术台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动物体型及解剖特性,使用方便;④建立和完善了详细的实验动物生产、防(检)疫、质控及使用标准化操作规程(SOP)。详细规定了实验动物环境、营养、管理、运输、保定、麻醉、实验操作、保护动物隐私及尊严、术中术后护理、安乐死、尸体焚烧、防疫灭病、重复使用等福利内容,并严格执行。在国内首先提出建立实验动物体系突发事件的各项应急预案,确保实验动物质量、生命及可持续性。⑤大力加强科技人员有关科学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对每项实验项目从实验动物选择、数量确定、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均由动物实验科与实验人员进行讨论。到目前为止,全院有400余名科技干部参加了实验动物科学知识培训,并取得了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统一颁发的江苏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书,是江苏省参加培训并取得上岗证最多的单位。⑥积极开展动物实验“3R”研究,在国内首先建立了一项用细胞学方法替代实验动物进行细菌致病性试验的方法;⑦建造了实验动物纪念碑,主碑为青灰色大理石,碑文为雕刻的绿色“实验动物纪念碑”;副碑为米黄色大理石,碑文为红色的“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纪念碑掩映在绿草、鲜花、翠竹丛中,既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又饱含深刻的警示及教育意义;⑧在国内首创设计制作了实验动物对人类贡献的大型喷绘展板并在科室展出。

展板以实验动物对生物医学发展所作贡献为主线,以人类与动物共同拥有这个地球,实验动物是人类健康的阶梯,关爱动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为主题,选取了从1628年哈维(WilliamHarvey)利用动物发现血液循环,从而把生理学确定为一门科学开始,到19世纪认识糖尿病的本质,20世纪抗生素及磺胺药物的发明,单克隆抗体的发现及体细胞克隆成功,再到目前正在进行的生命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等若干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飞跃都离不开实验动物为内容,从成果介绍、科学家本人图片到利用实验动物种类及实验过程,图文并茂,栩栩如生,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画面配以具有层次变化的草绿色背景,与周围绿化带及相关建筑协调配合,交相辉映,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设计新颖,创意独特。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科普及伦理教育意义,充分体现了实验动物对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关爱实验动物、重视实验动物福利的重要意义。

篇9

作者:张彩勤 师长宏 毛峰峰

【摘要】 《医学实验动物学》现已成为各大医学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加强并完善该门课程的教学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实验操作能力较低等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以期达到提高实验动物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医学实验动物学 教学改革

实验动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前沿领域中研究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应用几乎涉及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1]。《实验动物学》已是各大高等医学院校及生物科学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加强并完善实验动物学的教学体系对促进相关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适应生物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对《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进行不断改革,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实验操作技能,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作者根据近年来的一些教学经验和体会,针对当前实验动物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展开一些思考和探讨。

1 《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效果差

实验动物学是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新兴交叉学科,而医学、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对实验动物又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实验动物学不断发展和提高[2]。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致使理论课讲解起来比较枯燥乏味,而且大多教员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导致许多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缺乏兴趣。而在实验课上,部分学生不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环节不注意操作练习,造成动物实验技能较差,特别在实验中忽视了实验动物的伦理和福利,对实验动物进行伤害性的操作,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成为该门课程教学的重点。

1.2 《实验动物学》课程的普及程度不够

大多数高等院校只是在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中开设了《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只注重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等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而忽略了其在一些基础行业的应用[3]。并且这种不分阶段性地把有关实验动物学的一切知识,集中在一个学期内讲解、传授予学生,使他们领悟并掌握如此大量的基础理论和科研应用知识有一定难度。因此,建议在部分相关专业,如药学、临床检验、食品卫生、生物技术和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的本科阶段开设《实验动物学》基础理论课程,从而较大程度的普及实验动物学的基础知识,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有了本科阶段对《实验动物学》课程的初步接触,到硕士研究生阶段再深入学习《医学实验动物学》的科研应用知识则会将前期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1.3 考核制度不够完善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以操作技术为主的学科,其实验教学应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考核则是衡量学生掌握技能和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对教师来说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4]。目前,我们的教学考核只是采取单一的笔试方式,针对实验教学则没有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这将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学生对实验课的不重视,以致于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敷衍了事,不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能有效地督促学生认真上实验课,体验难得的科研实验经历。因此,传统的实验动物学考核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 《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讨

2.1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授课对象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学内容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优化授课内容。

对于硕士研究生,应将课程重点放在与动物实验关系密切的各章节,着重讲述动物实验的操作技术、实验动物的选择及应用、动物模型复制技术以及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因素等内容,能使学生利用标准的实验动物进行实验设计,提高开展动物实验的能力。而对于本科生而言,则主要介绍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实验动物环境卫生学、实验动物营养学和实验动物质量监测等重点内容。

其次,要不断补充新的教学内容。目前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主导技术,克隆、转基因、基因敲除、胚胎干细胞的定向诱导与分化等新技术、新方法均与实验动物学有密切联系[5],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既是实验动物学内容的扩充和延伸,又促使实验动物学学科体系不断完善,而原有的教材已不能满足新的教学需要。因此,需要授课教师适时将该学科的新信息、新技术以及新动向融入授课内容,让学生掌握实验动物学发展的前沿知识,从而系统、全面地了解实验动物学。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实验动物环境控制这一章节,设计通风净化系统、消毒隔离系统、屏障系统中的人流、物流、动物流等,在课堂上讲解既抽象又枯燥,如能让学生边参观边学习,将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另外,针对硕士研究生应该增加实验教学的学时,在学生掌握动物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技术之后,应增加设计性动物实验的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在每次实验教学结束后应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报告,讨论实验结果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在实验动物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贯穿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思想,这样才能符合实验动物学教学的国际化需求[6]。

2.2 改革考核模式,完善评价体系

实验动物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其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因此建议改革单纯依据笔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定的办法,应制定能全面反映学生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即平时考核、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加实验报告考核的综合性考核制度。尤其应该增加操作技能考核,其考核内容应主要包括操作是否正确和熟练,是否敢于操作,遇到仪器设备故障时是否善于判断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实验结果的满意程度,完成实验的时间等。实验报告考核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及结论部分。实验报告是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分析思考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过程。只有采用这种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才能真实全面的反应教学效果。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治学态度、授课艺术、实践经验以及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和效果。所以,授课教员要做到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精湛的“高标准、严要求”,示范教学要规范、准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解答或共同探讨,给学生留下认真、严谨的良好印象。

4 结语

实验动物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并对生命科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7],所以新形势下对《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由于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需要各位教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推陈出新,探索出更新的教学方法,推出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相信只要能够按照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内容新颖化、考核体系全面化的方向去努力,《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改革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陈丽,汪四应,黄德武.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9):105-106.

篇10

[关键词]实验动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20-03近年来,我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药业公司等生命科学系统紧缺大量的实验动物专业技术人才,而目前很多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多半是是由兽医专业、人医专业等专业转来,这些从业人员的实验动物专业教育背景存在不足、职业素质普遍不高。为了适应我国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培养掌握实验动物繁殖育种、饲养管理、动物实验技术、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笼器具、垫料、饲料)生产等专业技能,能够服务实验动物科学发展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至关重要。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满足社会需求”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该意见指出了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 满足社会需求构建高职实验动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动物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生命科学发展重要的支撑条件,是通过传统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建立生命科学所需要的实验动物资源,通过动物实验技术支持生命科学的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验动物专科专业毕业生几乎全部要充实到服务工作的第一线从事实验动物生产或实验动物技术工作。因此,在专科专业教育中,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将成为专业人才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基础。

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与实验动物相关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调研实验动物相关工作岗位对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从而对实验动物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调整,使人才培养工作满足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已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真正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职实验动物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设计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教学形式。实验动物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主要通过学生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进行动物实验和学生到实验动物相关行业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来完成, 从而巩固和深化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领域实际任务的职业技能。因此,高职实验动物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设计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就业和岗位需要,按照实践教学的目标,从实验动物专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出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宗旨,构建一个以“项目包”为主体,“项目包下设若干项目,项目分为若干技能模块” 的梯度式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由简到繁逐步深入的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学到工作岗位真正实用的专业技能。

三、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实验动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课题组成员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座谈、企业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长三角地区相关实验动物企业的人才知识和技能方面要求、需求特点等进行市场调研,以此界定能力目标、知识点要求、学生实践训练项目安排等。结合该专业前期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实验动物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邀请企业专家与校内专家进行论证,形成实验动物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见表1),校企共建以“项目包”为主体的“梯度式”实验动物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从而进一步完善本专业“四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的监控管理体系对于保障实践项目教学质量、提高实践性教学管理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建立了院系二级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监控管理由学院教务处、二级院(系)部和系部教研室组成管理系统, 其中,实践教学定位与实践教学决策由学院教务处监督负责,二级院(系)部通过调研及专家论证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的制定和监控,实践教学标准、实践教学授课计划和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由二级院(系)部教研室负责监控。学院、二级院(系)部、教研室三者虽然各有分工,但都是为学生的实践教学而服务,通过彼此协调管理实现实践教学监控体系良好运转,从而保障实验动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质量。

同时,学院教务处、二级院(系)部和系部教研室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制定科学的评价与考核制度,对实践教学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见图 1)

四、实验动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体系

在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的建设过程中,为保障实验动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本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保障工作。

(一) “双师型”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培养

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指导教师实践技能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实践教学成败的关键。建设好“双师型”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本院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真正深入行业企业参与生产、指导生产,参与行业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让教师切身体会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提高教师本身的实践技能,为教好学生为服务。江苏农牧科技学院人事处按照各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相应的师资队伍培养计划,重点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建立起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培训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建设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双证书教师队伍;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实验动物上岗证等专业技术职务的考核,吸引优秀的兼职教师加入本专业的教师行列,从而整体优化教师群体。

(二) 加大力度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进行岗位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的有力保障。近几年学院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切实加强实验动物实验室建设,改善实践教学的实施条件。目前我们通过多方调研论证建成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中心,能满足实验动物饲养、实验动物环境监测、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等实训教学的基本要求,配有实验动物环境监测相关仪器、实验动物饲养相关笼器具、动物实验相关仪器设备等;每个实训室具备相应固定的实训项目,并能按课程需要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具有较完善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实训制度等。同时,充分利用学院的实训基地――江苏省科技畜牧示范园,让学生与各种实验动物的生产环节紧密接触,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另外作为学院企业合作单位,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等实训基地,为我院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和顶岗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实现了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三)校企合作开发实践教学课程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院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起点”的课程设计理念,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了《工学结合教学工作规范》、《“工学研融合”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课堂教学质量标准》、《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合作育人制度;校企共同开发符合实验动物相关行业企业岗位(群)需求的实践课程,在实践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取上,依据国内外实验动物行业最新科技与生产发展水平和就业岗位所需职业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要求,将行业标准融入实践课程教学目标之中,引入企业优质资源,构建了与生产标准相融合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有力实现了“双证”的融合。企业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开发实验动物专业“工学研融合”的实践课程、编写特色教材、承担实践课程教学等任务,兼职教师的身影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双线管理”要求。

(四)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本院实验动物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采取实训与顶岗实训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任务现场化、教科研相融合、以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 打破了以往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授课过程中主要采取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及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任务驱动法:教师将实训项目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一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制定任务计划,为完成任务分工协作,最后完成任务提交成果、通过教师评价、小组之间评价及学生自评评定最终成绩。该方法不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高职实验动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成效

我们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紧扣社会对实验动物专业人才的需求,利用学院人才、研发等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加强与实验动物行业交流与合作。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紧扣江苏现代农牧产业发展需求,按照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技术活动过程有机结合,把科研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构建实验动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学中研”的教学方法改革,培养了大批具有丰富的文化,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新技术,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技术应用推广等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招生几年来,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普遍获得了市场用人单位的好评,同时学生就业情况良好,学生就业率达96%以上。

[参考文献]

[1]吴建华,任曙光,巨英超.农业院校开设实验动物专业的优势讨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38).

[2]刘进辉,孙志良,王水莲等.动物科学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9).

[3]陈振文,王钜,王承利等.我国实验动物专业人才培养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4,14(6).

[4]张龙.高职院校提高实践教学管理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6).

[5]于国清.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08,(31).

[6]王玉蓉.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立体式职教课程体系[J].现代阅读,2012,(12).

[7]狄和双,王利刚,顾月琴等.高专实验动物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