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8 17:3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民族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民族学的认识

篇1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中职学校 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 调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009-0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延续本民族的历史,并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形成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维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增强中华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但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衰退、变异,甚至消亡的严峻考验。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2009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为有效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注入了新活力;各级政府也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倾注了很多精力;而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途径中,学校教育历来都在起着主渠道作用,在这场守护精神家园的战争中,学校这个主阵地应该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创建于1978年,是桂西唯一一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百色市西与云南相接,北与贵州毗邻,是滇、黔、桂三省区中心城市,是中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近年来,依托百色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上办学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的生源分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即由原来的绝大多数生源来自本市,变成了现在的本市生源稳定,两翼(云南、贵州)生源数量不断增多、比例不断加大的局面,目前云南、贵州两省户籍的学生已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众所周知,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共有26个世居民族,被誉为少数民族之乡,26个世居民族相对聚居又交错杂居,创造了云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化大省。贵州是民族文化积淀浓厚的地区,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8%,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和文艺活动方式,这些独具特色的宝贵资源,成就了贵州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而广西则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世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主要民族,另外有25个其他少数民族成分,广西各族人民既有着相似的生活热情和命运轨迹,也有着基于不同生存环境、不同繁衍过程、不同族群基因而各自形成的独特文化,它们和谐共存却又不丢失自己的斑斓个性,让美丽的民族文化之花绽放在八桂大地上。可以说,滇、黔、桂三省区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融会贯通,共同铸造了西南地区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大景观。而生源主要来自这三个地区的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其实就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一个小缩影,以此作为对象进行民族文化传承调查,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本文以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开展具体的教育实践研究。本次问卷调查以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一、二年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3580份,收回问卷3580份,回收率100%。下面将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对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并以此为经验在同类学校中推广。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共有3580名全日制普通中专在校生接受问卷调查,其中男生462名,占12.9%;女生3118名,占87.1%。被调查者来自广西、云南、贵州3个省区的不同民族,其中汉族学生783名,占21.9%;壮族学生2340名,占65.4%;瑶族学生114名,占3.2%;布依族学生198名,占5.5%;苗族学生104名,占2.9%;其他少数民族学生39名,占1.1%。

二、调查问卷具体情况

(一)被调查者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了解情况。被调查的3580名学生中,有218名学生表示很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占总数的6.1%;有2068名学生表示比较了解,占总数的57.8%;有36.1%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总共是1294名学生。

被调查学生的家乡节庆日主要有什么活动这方面,有749名学生回答以祭祀为主,占20.9%;有819名学生回答以戏剧表演为主,占22.9%;还有1774名学生回答以邀请亲朋到家作客为主,占49.6%。

(二)被调查者对民族文化意义的认识。为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意义的认识态度,本次调查问卷设置了两个涉及以上内容的问题。

对“民族传统文化是本民族、本地区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多年的文化,你怎么看待民族传统文化呢”这一问题,有3370名学生认为有其积极意义,大多都值得学习,占总数的94.1%;有61名学生认为大多都不值得学习,占总数的1.7%;还有149名学生表示不知道,占总数的4.2%。

对“你认为传统民族文化对于当下中国社会有影响吗”,有1212名学生认为很重要,占33.9%;有1713名学生认为有些规范作用,占47.8%;有273名学生认为有消极作用,占7.6%,有358名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占10%;还有0.7%的学生认为完全过时,这部分学生共24名。

(三)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喜好。为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不同认识,问卷里特别设置了“你更喜欢过民间节日还是现代节日”这一问题,试图从这一方面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态度差异。

共有2047名学生选择更喜欢过传统节日,占总数的57.2%;1533名学生选择更喜欢过现代节日,占总数的42.8%。

(四)被调查者对我国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的态度。传承民族文化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配合。而学校教育一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学生则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学生的认识和态度对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次问卷调查有两个问题主要针对上以内容而设置。

在回答“你认为当前民族文化有必要被保护吗”这一问题时,有1452名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占40.6%;有2053名学生认为有必要,占57.4%;有75名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占2.1%。

在对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前景问题上,有908人认为很乐观,占25.4%;有1589人认为比较乐观,占44.4%;有302人认为不乐观,占8.4%;有86人认为很悲观,占2.4%,还有615人认为很难说,占17.2%。

(五)被调查者掌握民族传统文化技能和本民族语言的情况。来自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她们是民族传统文化技能和民族语言的直接接触者,那么,在现代文化猛烈冲击的今天,她们是否还掌握本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技能、是否想学习这方面的技能、是否会听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呢,这也是这次问卷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回答“你有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特长吗”这一问题时,有2520名学生表示没有,但很想学,占总数的70.4%;有665名学生表示没有,暂时还不想学,占总数的18.6%;回答有民族文化特长的学生共395名,占总数的11%。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般以本民族的地方方言为沟通用语,但在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各地大力推广普通话以及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务工人员子女跟随父母到外地入学等情况的影响下,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情况是否会受到影响,本次调查问卷特地设置了“你会讲会听本民族的语言吗”这一问题,有2673人表示会讲会听,占74.7%;有522人表示只会听不会讲,占14.6%;还有385人表示不会讲也不会听,占10.8%。

三、分析

(一)学生对传承民族文化的认识主流是正确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各种现代传媒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动,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一些民歌、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习俗被废弃,甚至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态度也变得漠然。以上这些状况,致使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濒临灭亡,如何对其实施保护,这是我国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令人欣慰的是,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广大学生在传承民族文化一事的认识上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有积极意义,对当下社会有重要影响,这一点为我们做好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比较强。因为西南地区各省份的经济相对中东部省份落后,来自这些地区的广大同学,她们所处的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这让她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还有条件直接或是近距离接触到最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正因为这样,她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有着良好的根基和土壤,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也比较强,比如在回答“你认为当前民族文化有必要被保护吗”这一问题时,有98%的学生选择“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选项。

(三)部分学生认同现代文化的同时削弱了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尤其是各种现代快餐文化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有一些青年学生更乐于选择现代文化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比如在回答“你更喜欢过民间节日还是现代节日”这一问题时,有1533名学生选择更喜欢过现代节日,占总数的42.8%,这个比例跟回答“更喜欢传统节日”的比例很相近,可见在现代文化面前,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被削弱了。

(四)学生对传承民族文化存在困惑,不知道从何做起。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全社会共同关注民族文化事业的氛围也正在形成,但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尽个人之力,在这一方面有很多学生也显示出困惑,比如有2520名同学不掌握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技艺,很想学,占总数的70.4%。

四、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早在1951年,国家就明确指出,民族教育应当采取适合于发展和进步的民族形式;1981年又重申了民族教育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政策,并于1984年将这一方针政策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近年来,乘着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事业和基层卫生事业的东风,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新成绩,目前共有全日制普通中专在校生6000多人,是全市规模最大的中等职业学校。另外,由于办学社会效益显著,吸引了云南、贵州两省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前来就读,多个民族的少数民族学生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名副其实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家庭。学校领导者应该抓住这一显著特点,提高对民族文化传承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到“提升学校品质”的高度来认识,在着重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使之与其他的人文教育融合在一起;要解决切实解决学校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活动中(下转第21页)(上接第10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着力培育全校自觉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任务的良好校园氛围。

(二)达成共识,加强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民族文化素养。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广大教师则是传承工作的引导者。为此,应该先在教师队伍中达成思想共识,让教育者们明确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进行相对应的统一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民族文化素养,以帮助广大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主动、自如地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渗透。

(三)真抓实干,精心组织,将传承民族文化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和深化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的机制,将其渗透在各种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把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民族文化艺术思想深邃、源远流长的特点以及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多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并突出活动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师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并切实培养和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要安排工作人员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队伍,定期研究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策略、计划,并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只要这样真抓实干,精心组织,这一工作一定会取得实效。

(四)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确保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深入人心。卫生职业学校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因师资力量不足等客观原因而变得很大,所以,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不可能经常大规模性地开展集体活动,只能以点带面,以少带多。可以先在每个班级选拔出一名民族文化宣传员,进行集中的规范培训,然后由这些民族文化宣传员负责带动和指导班里开展相关的学习和活动;还要确保“民族文化进课堂”这一载体真正得到落实,每周安排1~2节课组织各班同学学习民族文化知识,通过这些有力措施,促进整个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全面开展。

(五)善于总结,积极推广,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总结,发现好的做法要及时收集,及时汇总和完善,并在校内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也可以带着这些好做法到同类学校开展交流活动,形成各学校之间互动和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和当地负责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工作部门多沟通、常联系,让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与社会接轨,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篇2

新疆学生的汉语水平是新疆学生的能力的一种体现,因此,汉语教师必须学会对新疆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汉语教学,大大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从而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当前我国民族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新疆地处西北边疆,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人口61%。民族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是时代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今天,汉语作为中国这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通用语言,在普及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发展社会经济、促进各地区、各民族间交流与沟通,以及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少数民族从自身的发展中深深体会到,在我们这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要迅速繁荣发展,除了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外,还有必要进一步学习使用汉语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

汉语教学老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必须首先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从而大大提高汉语教学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汉语的水平。

汉语教学老师必须让学生由被动的听课变成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多进行一些汉语阅读训练,也要多用汉语进行交流。老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多去一些汉族人民聚居的地方,这样可以就有了学习汉语的文化氛围。老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多去一些旅游景点,让学生用汉语和导游进行沟通。老师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些汉语诗歌,“虽然当前,人们的诗歌观念百态纷呈,但有一点我却可以认同:诗是意象符号系统。”

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学生不应该只局限于对汉语语法的死记硬背,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以英语学习为例子,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对英语语法进行记忆,这样不会学好另一门语言。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新疆学生的汉语学习上,学生在进行汉语学习的时候必须进行对汉语的听说读写方面的专业训练。这样,学生在运用汉语进行文字创作的时候才能够得心应手,学生在用汉语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的时候也会减少一定的障碍。

二、提高学生对学习汉语的重要性的认识

只有学生提高对学习汉语的重要性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学好汉语。汉语教学老师在进行汉语教学之前,最好用一节课的时间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性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可以给大家放一些优秀的汉语诗歌,讲述一些汉语诗歌知识,“诗歌与哲学是近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一定是热爱自己的家乡的,因此,老师可以从这一方面着手,对汉语学习的重要性进行说明。汉语教学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学好汉语是发展本民族经济的重要途径,因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国家将会加强汉族和新疆少数民族的交流和贸易往来。

除此之外,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还能够与汉族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也能够认识更多的好朋友,这一切都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事业发展有益无害。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还能够到汉族进行更好地生活和学习交流,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三、对学生展开循序渐进的汉语教学

汉语教学老师应该认识到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必须对汉语教学工作充满耐心,并且具有汉语教学的恒心。

新疆少数民族不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因此汉语教学工作也许是具有难度的,但是老师不应该有畏惧困难的心理。老师应该先从最基本的汉语拼音、字词开始教学,等学生的词汇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多鼓励学生阅读一些汉语书籍和看一些汉语电影。这样,学生会学的轻松自如,老师在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教学的时候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老师在进行汉语教学之前,应该对每节课的内容制定一定的教学任务,严格按照教学任务开展教学工作,从而更好地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如果老师没有制定教学计划的习惯,那就会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大大降低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老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抓住学生学习汉语的弱项进行专项突破,从而大大节省学习时间。针对不同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老师必须学会有针对性的教学。因为每个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汉语水平都不一样,所以老师应该多把精力放在汉语学习水平比较差的学生身上,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开展汉语学习竞赛

汉语教学老师必须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汉语学习竞赛,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让老师认识到学生学习汉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只要汉语教学老师认识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才可以在今后的汉语教学中突出重点,更好地开展汉语教学。

老师可以在学生进行汉语学习竞赛的时候,制定相应的规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此外,老师还可以在比赛之前多向学生普及一些汉语知识,从而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理解和认识。

篇3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使用数学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手段。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针对民族学生惯于使用母语理解数学的实际,教师要积极引导其使用数学语言。根据具体情况,有时可暂不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而是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与规范的数学语言相结合进行教学,逐步培养民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民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其实就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教会学生有条不紊地、有理有据地、一步一步地把道理说清楚。可以说,少数民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对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和后续学习,关系到数学教学效果的好坏。

二、教师要读懂少数民族学生语言思维

数学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是现实世界的抽象概括。因此,当数学课堂出现少数民族学生听不懂、讲不明时,我们必须要读懂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思维,尊重少数民族学生语言思维,顺应少数民族学生语言思维,基于学生语言思维进行有价值的引导,优化学生语言思维,才能在恰当的时机,利用适当的载体,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获得提升。

三、教师启发开导,规范少数民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数学本身具有缜密的逻辑性,初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回答问题,心中明白而不知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组织自己的语言:在学生表达不到位时,应该及时地启发开导,使学生把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有条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当学生能把教复杂的思维过程,有条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就相当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四、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民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民族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民族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民族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让民族学生小结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民族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初中民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民族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学困生也很积极。有些民族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民族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民族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民族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四、在操作中强化民族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是民族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民族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民族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民族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民族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民族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民族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

篇4

一、新疆中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现状分析

从新疆中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现状来看,有来自于学生的原因,也有来自于教师的原因,更有来自于中职学校的原因。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学习汉语的目的上面不明确。另外还有来自于其它方面的原因也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状况不容乐观。对于进行中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教师而言,各个地方的师资力量相差甚远。师资力量较强的中职院校往往都是汉族教师进行授课,这样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积极性会比较高。但是有些偏远地区的中职院校只能够是民族教师授课,汉语基础较好的民族老师还可以,有的民族教师自己的汉语都成问题,这样就导致了汉语教学效果相对不够理想。另外对于中职院校来说,由于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条件限制,一方面致使师资引进受限,另一个方面就是受现有教学体制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的原因都致使当前新疆中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效果不尽理想。

二、新疆中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对策

首先,要改变当前新疆中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就需要对当前新疆中职学校的汉语教学的体系进行调整,加大对于汉语课程设置的数量,让学生能够感觉到学校对于汉语课程的重视。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汉语的学习,帮助汉语基础知识相对较弱的学生提高汉语的学习和表达能力。另外,还应该不断加大对于汉语教师的引进力度,让更多的高素质优秀教师充实到汉语教学队伍中去,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教学实际效果。

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对汉语教师师资力量的培训力度以及继续教育力度。这样可以让教师能够有机会提升自身的汉语水平,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掌握以及对于汉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都需要通过继续教育进行完善,让少数民族教师在培训中学习到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促进中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除此之外,对中职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学校要加大学习汉语重要性的宣传,要让少数民族学生认识到汉语在他们今后的就业和生活当中的重要意义,让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汉语是他们未来就业的敲门砖和进行人际交流及沟通的重要工具。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安全稳定;贫困;预科

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增加,预科部少数民族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以预科部为例,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影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安全稳定的因素日益复杂,对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学生稳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对于民族院校预科部的教育与管理及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影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稳定的因素更为复杂

预科部新生刚刚迈进校园,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新鲜的,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于刚入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思想上重视。我们国家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同胞团结在一起,是我们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保证。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的生活环境与大学生活环境的差异,造成心理上有很大转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处理不好心理过渡。预科部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山区或牧区,他们有着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来到大学寝室可能会有4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所以无论饮食、语言和生活习惯都要互相适应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因为地域的原因、经济差异可能让部分预科生产生挫败感和自卑的情绪,少数民族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看待这一问题,就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安全稳定。

2.生活方面关怀。为了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首先我们要深入了解和熟知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的和宗教习惯,以及他们的传统节日等。

3.学习方面协助。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教育欠发达地区,英语、数学和汉语等科目跟本科生比要稍逊一筹,因此造成他们自卑、焦躁、自暴自弃,有很多学生因此逃课,厌学,在学生中形成不稳定因素,因此需要教师在学习方面对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协助他们搞好学习。

二、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维稳工作的几点建议

1.充分认识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稳定工作的重要性。高校民族学生稳定工作关系重大,是一项基础、长期、系统的工作。少数民族学生的安全稳定直接决定着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民族院校学生的安全稳定,不仅仅是治安部门的事情,学校各部门都应做到防控结合,齐抓共管,建立起一个稳定又长效的机制。作为国家民委直属的高等院校的老师应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学生维稳工作的重要性,要把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2.教育与维稳相结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维稳工作充分结合起来,这就需要辅导员与治安部门勤沟通。辅导员应在特殊时期进行特殊关注,在特殊时期结合当前的形势和热点,特别是民族关系中的大事上,做到不回避,同时开展维护民族团结的学习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如“大连民族学院金石滩校区”的民族风俗风情文化周活动,此活动让学生们有了对其他民族了解的机会,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风情与生活习惯,也让各民族之间有了融合机会。在节假日开展对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的慰问、帮扶活动,让师生之间更加了解,增强民族的感情,使少数民族学生对大连民族学院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三、切实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困难

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进行人文关怀,为少数民族学生切实解决一些问题。与一般的本科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方面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劣势在于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竞争力弱,与人沟通能力弱;优势在于党和国家给予少数民族学生一些特殊的待遇。少数民族本科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力量,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贡献与功劳。在校期间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让他们更多地与其他民族学生接触,并积极主动地向他们介绍党和国家给予他们的一些特殊政策,让他们从心里相信党和国家。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来自山区,经济条件十分不好,为让其正常完成学业,要建立和完善“奖、勤、补、助、贷”的工作。根据民族学生特点,及早为其进行职业规划,帮助他们顺利找到工作。

参考文献:

篇6

比较音乐学的产生与研究对象

民族音乐学最初被称为比较音乐学。比较音乐学的名称是进入20世纪后首先在德国开始使用的,英文为“Comparative Musicology”,其实比较研究的方法用于非欧洲音乐研究最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但是这一学科的建立是以1885年阿德勒的《音乐学的范畴、方法和目的》和亚历山大约翰·艾利斯的《各民族的音阶》为标志的。其研究对象是欧洲以外的种族、民族的音乐文化,正如萨克斯所定义的异国文化的音乐。这一学科的建立和研究对象的确立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研究者的立场有着密切关系的。首先,比较音乐学的产生和发展与欧洲殖民主义的兴起和扩张有密切的联系。以18世纪为开端,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跨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入这些地区的西方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化学家首先向外部世界开启了这些非欧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之门。他们用西方学者的观点和方法试图了解、认识和把握这些国家和民族所具有的令他们新奇的特殊文化,想将这些相异于欧洲文化,不被欧洲人所知的文化公诸于众,加之古典进化论学派和马克思、恩克斯对于人类进化和原始社会经济的科学认识,至19世纪60—70年代,民族学作为一门科学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兴起,Enthnology一词1830年首先由法国人让·雅克·昂佩勒提出,30-70年代民族学、人类学学会先后在法、美、英、德和意大利建立起来。比较音乐学则是在民族音乐学进入80—90年代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时应运而生的。这一时期的欧美出现了一支受过专业训练的民族学队伍,开展了世界范围的、有目的的民族学田野调查工作,异国的民间艺术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与此同时,欧美的许多城市建立起了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博物馆,收藏了许多非欧洲的乐器和有关的音乐文物与手稿,记录亚洲、非洲、美洲民族音乐的材料大量增加,使人们对于非欧洲地区音乐文化的注意力进一步增加,加之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对无文字非欧民族音乐的研究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推动作用。在这些基础上,比较音乐学这门学科在民族学诸多研究的影响下,应强烈而广泛的社会和时代需求产生了。英国语言学家兼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艾利斯和阿德勒、艾斯比塔等欧洲学者为比较音乐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由此可见,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异国音乐文化是相对于当时殖民者的主体文化而言的,也是相对于起初参与比较音乐学研究的这些欧洲学者自身的文化体系而言的。相对于其原本欧洲音乐文化知识体系的未知领域就成了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异国音乐文化=非欧洲音乐文化,即形成了欧洲文化特别是欧洲城市艺术音乐文化相对于非欧洲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实质上是一种以欧洲整体作为一个中心以欧洲大民族为立场而进行的研究。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整个人类文化研究的进步和不同种族的非欧洲国家的学者对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参与,比较音乐学的研究环境和立场出现了变化和拓展,其研究方向和对象也出现了扩大和性质的变化,最初的比较音乐学的名称被民族音乐学所代替。

比较音乐学到民族音乐学的确立

我们不得不承认,音乐的发展往往是在别的学科带动下进行的,在创作方面,西方城市艺术音乐的派别经常是步文学、美术之后尘,如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的产生,在学术研究方面,史学、比较学、民族学的发展都深深地影响和引导着其对应的音乐学的学科发展。比较音乐学的建立受到民族学研究的影响,并在民族学发展的影响下最终成为了民族音乐学。

进入20世纪后,民族学产生了众多学派,提出了不少新观点。传播学派是20世纪40年代在欧洲民族学界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这一学派的先驱——德国学者拉策尔提出了把文化研究置于具体的地理环境中,同时重视各民族自身的历史条件的研究方法;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列诺夫斯基认为每种文化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重视当前生活与现状的研究,反对殖民者对土著居民文化的粗涉;美国波阿斯学派又称文化相对主义学派提出了文化标准是相对的,各民族文化珍品不能进行比较等观点和理论思想。这些立场、观点和理论我们都可以在比较音乐学的研究中找到其对应的影子。特别是波阿斯为代表的美国学派的兴起,使得二战后的比较音乐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即在重视非欧洲民族音乐研究的同时,开始重视对本民族音乐的研究。波阿斯提出的各种文化价值平等、文化不可比较、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使得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对象的相对基础,即欧洲整体作为一个大的中心民族的基础动摇了,突破了比较音乐学研究的非欧洲音乐的局限,对文化是否要相互比较提出了质疑。

同时,美国人类学家开始认为人类学的种种研究方法不但可以研究非母系文化,而且应该更多地用来探究其自身所属的文化,从而使美国人类学家开始以更多的精力研究美国的自身文化。与此同时,其中一部分人类学家开始带着这种思想积极地参与民族音乐的田野采录工作,而这在欧洲比较音乐学领域是不多见的。美国人类学家的参与虽由于本身音乐能力的限制,无法将其深入,只形成了一种思想趋向,但这种思想趋向却使比较音乐学的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使得美国的一些音乐家从音乐界转入人类学界,一些人类学家去研究音乐行为(并从技术上分析),同时还带动了这一思想趋向在欧洲研究机构的出现。

这一切的结果是,二战以后几乎所有的比较音乐学者都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现存的自然民族音乐的人类学研究方向。于是,比较音乐学的研究范围和立场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地理性民族和欧洲中心看世界的角度转向了文化相对论,即站在全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平等的立场全面考查研究各民族(包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于是,比较音乐学在研究对象和立场发生巨大变化和没有进行更多比较的情况下引退,取而代之的是民族音乐学这一名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前叶,中国、日本和东欧学者对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参与,对于这一学科的转型也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他们在美国开始重视研究自身民族文化之前就开始了对其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实事求是地说,最初美国学者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研究还不如这些国家学者来得纯正,毕竟美国的学者也大都是英、德等欧洲国家的移民或后裔,他们的文化体系和观点和欧洲同出一辙,而他们对于本土文化的研究起初是热衷于北美大陆印第安民族音乐的探根溯源,从某种角度上说,属于一种异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但其提出的对本土文化的研究观点及其后来的发展,对突破欧洲中心论是极为重要的。而在这之前,的确有不少学者真正作了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研究。在东方比较音乐学研究中,中国的王光祈早在1926年就著有《东西乐制之研究》,其后又有1929年的《东方民族之音乐》和1934年的《中国音乐史》,日本的田边尚雄于1936年创立了东洋音乐学会,1948年著《东方的乐器及其历史》;匈牙利作曲家、音乐家巴托克和音乐学家柯达依分别于1906年和1905年开始对匈牙利的民歌进行收集研究,并分别出版了《匈牙利民歌》和《论匈牙利民间音乐》。虽然他们仍是用比较音乐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力图从东、西方音乐的比较中得到某些结论,尚属比较音乐学的范畴,但是他们参与研究的这一行为本身,和他们自身的非欧洲特质和立场已经使比较音乐学的研究发生了立场上的变化,虽然和美国学者的指导思想不同,却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打破了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异国文化的框框,促使了民族音乐学的建立。二战后,荷兰人普·肯斯特提出了用Enthno-musicology这个术语代替Comparative Musicology,首先被美国人所接受并固定下来。1959年,孔斯特的《民族音乐学》问世,这一学科正式成立。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各家学说的分析及思考

自从比较音乐学因研究对象的变化而更名为民族音乐学以来,学术界就如何划界才属民族音乐学领域进行了不少讨论,有趣的是,这种讨论尚未终结而社会的发展却使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不断在拓展,民俗音乐和伴随着产业化社会而迅猛发展的大众音乐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如何来划定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领域更加成为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各家各派的观点。孔斯特在他的《民族音乐学》的开头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从所谓未开化的人一直到文化民族的一切种族、民族的音乐,研究所有类别的非西洋艺术音乐。民族音乐还把外来音乐的传入现象,即不同性质的音乐要素相结合而产生的影响这类社会学方面的问题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西洋的艺术音乐以及通俗音乐不包括在这个领域之内。[1]

梅里亚姆在他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中认为,“民族音乐学的目的和着眼点与其他学科的目的和着眼点并没有什么明显不同”,“它的特殊之处就是使用的特殊的方法,尤其在认为有必要使人类学与音乐学这两类资料相结合这一点上”,并强调“民族音乐学通常是由音乐和民族学这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可以认为它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强调任何一方,而是采用双方都考虑进去这种特征性的方法,使其融为一体”,提出“对文化中的音乐的研究”[2]。有人便据此认为民族音乐学就是研究所有的音乐文化,可以替代音乐学成为一个没有边缘的音乐学科。笔者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梅里亚姆在谈到民族音乐学者的工作的第一个阶段时阐明:“资料的收集,一般意味着对欧洲美国以外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2]这句话应代表着他对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或者说是着眼点的看法。

涅特尔在《什么叫民族音乐学》中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类,他认为这门学科“主要探讨三类音乐,第一类有关无文字社会的音乐(music of nonliterate),第二类亚洲及非洲北部文化中的种种音乐,即中国、日本、爪哇、巴厘岛、西南亚、印度、伊朗以及阿拉伯语系诸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第三类是民俗音乐(folk music)可定义为,在上述亚洲高级文化和西方文明中,以口述方式来传承的音乐。”[3]

美国学者胡德在他的《民族音乐学导论》中则就美国的具体情况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作了较为具体的阐述,他不仅提到了对美国以外的异国文化的研究、美国本土土著音乐的研究、民俗音乐的研究,还涉猎了新兴的电子音乐的研究——著名的甲克虫乐队[4],但同样回避了欧洲城市艺术音乐。

以上是欧洲和美国学者的看法,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以日本学者为代表的东方民族音乐学家们以他们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和视角逐渐为世界民族音乐学界所注目,他们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日本学者岸边成雄先生认为:“比较音乐学成为民族音乐学主要是学者们对自然民族的研究,后来又加入了东方高文化民族的艺术音乐。”[5]山口修先生则认为“民族音乐学就是认识民族音乐的各种方法中的一种,即学术性的认识法”[6],也就是说民族音乐学的认识研究对象是民族音乐,他对民族音乐加以定义:“民族音乐则是作为各个民族集体所拥有的庞大文化事项中的一个项目而在其中占有一定地位。民族音乐是主要以'音'作为表现媒介体的象征性行为的产物之一种。”[6]在中国,从1979年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引进以来,就开始了对这一学科研究对象的争论。基于中国音乐学的特殊情况,这种争议也有其特殊性。从1980年到1988年,争议的核心是“民族音乐学”是不是就是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问题。后来,王耀华先生、杜亚雄先生将中国传统音乐加以梳理,得出结论: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7]。中国民族音乐包括我国的传统音乐和新音乐[8]。而赵宋光先生和赵fēng@①先生则提出用Sinology-misicology来表达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即汉民族与中国境内的各民族的华夏音乐。黄翔鹏先生认为“这一学科就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并强调“用民族学、人类学、地理学、民俗学来讨论问题,不可避免涉及到音乐形态的差异”[9]。

近来,很多学者又认为没有音乐不是民族的,所以民族音乐学要与音乐学整合,研究所有的音乐和音乐有关系的东西。有人则提出民族音乐学只特殊在其研究方法上,用文化的、人类学的方法研究所有的音乐就是民族音乐学,并且应该更名为音乐文化人类学。同时,人们在对研究对象进行争议的过程中,也不断提出新的研究立场和方法,如70年代开始的文化视野看待音乐研究、重视人文性,90年代开始的全球视野,都对这一学科的范畴和定义作了相应的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首先可以认定民族音乐学作为一门学科无论在世界上,还是中国都是已经确立并真实存在的。而作为一门完善学科一定有其确定的、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其中方法和对象是相辅相成的,特殊的研究对象需要特殊的研究方法,特殊的研究方法有其适应的研究对象,它们同时决定着一个学科的特殊性、独立性,如同哲学、美学、历史学、人类学各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与之相应的研究领域。民族音乐学是一门民族学和音乐学相结合的学科,也正如梅里亚姆所强调的“民族音乐学通常是由音乐和民族学这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可以认为它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强调任何一方,而是采用双方都考虑进去这种特征性的方法,使其融为一体”[10]。所以,要用文化的视角、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民族音乐学,用文化视野、全球视野进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民族音乐学有其特殊的研究方法,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也正是由于民族音乐学有这样的特殊的方法,才定义了它的研究领域和对象,即适合用这些方法去研究的对象和领域。所以,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不是无限宽泛的,而是可以而且是有必要划定的。

无论民族音乐学的学者们怎样争论,最终都要落实到民族音乐学家们究竟研究了些什么。我们看到在中国和日本等非欧国家,很多学者致力于本民族音乐的研究,也有很多学者涉猎到自己本土以外的音乐文化的研究,如日本的拓植元一先生对西亚音乐的研究、中国的杜亚雄先生对匈牙利音乐的研究、王耀华先生对日本琉球音乐的研究、罗艺峰先生对东南亚音乐的研究、陈自明先生对南亚音乐文化的研究等等。由此来看,用国别、洲别甚至民族之别来划定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并不可取,仅研究本国的传统音乐更是不可能囊括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领域。

既然学者们早已开始用一种全球化的视野进行着全球性的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所有民族的音乐文化平等的摆在我们面前进行研究概括。笔者很认同山口修先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定义,即:民族音乐是主要以“音”作为表现媒介体的象征性行为的产物之一种。也就是说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以音为特征存在的文化。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音”,无论要研究它是什么样,还是为什么是这个样,无论它是一样乐器还是一个仪式,无论是强调文化背景、群体还是个体,都要首先有音乐这个最基本的定位,一切都是与之有关进行衍展的。二是存在,无论你要追根溯源还是要展望未来,无论用历时性方法还是共时性方法,都要有一种音乐文化活生生的在你面前,然后将它呈现出来,再进行挖掘。当然也有用历时性的方法从前往后进行梳理,但在今天找到与之有关的对应的音乐现象是必不可少的。其实,这一总结是和这一学科的方法密不可分的。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的方法可以说是这一学科必不可少的、并使之独立于其他音乐学学科的方法,田野工作是每一个民族音乐工作者的必由之路,没有一个民族音乐学学者可以在图书馆里完成他的课题。那么,可以并适合进行田野工作的音乐文化,即以音为特征的存在的文化就成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 明确了这一点有利于更好地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这一点尤其值得亚洲、非洲等非欧民族的民族音乐学学者注意。因为,这些国家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属于引进学科,与西方接轨时不免要遇到视角立场的变化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冲击,如,西方把对非本土音乐的研究都归为民族音乐学类,而在非西方国家则不能这样做,中国的欧洲音乐史研究学者肯定不同意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划归民族音乐学研究范畴,而且也不适合这样做。还有,这些国家有着悠久的音乐历史,但是大多记谱法不发达,成为表现于文字的哑音乐史,而这些哑音乐史由于多文字少曲谱,使其包含的领域与西方的音乐史很不相同——不是音乐家、作品的历史,对于它的研究与西方的方法、成果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涉及到这个领域时,这些国家的民族音乐学工作者们不应一味照搬西方民族音乐学学者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理念。由于西方记谱法的普及运用较早、较成熟,大部分艺术音乐史上的作品都可以还原为音,并且很多至今流传,符合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对象条件,只要从民族学的新角度,运用民族学的新方法进行再研究,就可以得到不同于以前历史学研究的结果,如对贝多芬的民族音乐学研究。但很难想象中国民族音乐学者对万宝常、李延年的研究会达到如此效果。民族音乐学家眼里西方的音乐文化无非是有乐谱记录的音乐文化和无乐谱记录的音乐文化——被归为口传心授的民俗文化,大都适合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因此那些认为民族音乐学就是研究一切音乐文化的论调也不足为奇。但是很多象中国一样具有丰富的哑音乐文化的国家的学者,要对这一论调有清醒的认识,在对本国音乐文化进行研究时应更好地认识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孔斯特著.袁静芳,俞人豪译.罗传开校.民族音乐学[荷][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21.

[2]A.P梅里亚姆著.俞人豪译.金文达校.民族音乐学的研究[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06.

[3]B.涅特尔,龙君辑译.俞人豪译.金文达校.什么叫民族音乐学[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78.

[4]胡德,金士铭译.景zhān@②校.民族音乐学导论[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26.

[5]岸边成雄著.郎樱译.比较音乐学的业绩与方法[日][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65.

[6]山口修著.江明译.罗开传校.民族音乐与民族音乐学[日][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6):226.

[7]王耀华主编.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8]杜亚雄.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J].交响,2000(3):11.

[9]黄翔鹏.关于民族音乐型态学研究的初步设想[A].中国音乐年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231.

[10]A.P梅里亚姆著.俞人豪译,金文达校.民族音乐学的研究[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06.

字库未存字注释:

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汉语教学

一、汉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现在的教育体制下,民族的素质教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个人智慧潜能的开发教育,还有一个是心里素质的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品质和技能等方面,最后一个是文化素质的教育,即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教育。而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讲,汉语学习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现在各个民族的联系和交流都加强,而语言是交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学好汉语也是少数民族学生的一个重要任务。汉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科技水平,同时也缩小了民族差距,丰富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些积极作用都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效果。

二、少数名族汉语教学的现状

1、培养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首先就要哦落实在汉语学习上。我国一直遵循少数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所以学好汉语也是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汉语,同时要培养他们对于汉语的兴趣。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语言运用的训练,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为了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能力,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学汉语,加强汉语的练习,同时在课后也加强了辅导。在这一方面,教师就借鉴了科学的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来制定学习计划,因为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就要哟不同的方式来加强练习。训练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靠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的知识,那样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安排大量的训练,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能力。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教师建立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计划,即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从分解的练习到复杂的练习。汉语的学习不在一朝一夕,学生要学好汉语就要坚持训练。

2、加强了学生的表达训练

语言不是一门普通的学科,它需要大量的训练。在提高汉语学习能力的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技能。从造句到改写作文,从课堂上的讨论到自由地组合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语言教学的实践性很强,如果学生对汉语学习感兴趣,那么就成功了一半。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主动去说,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可以和同学交流训练自己的汉语口语,也可以做大量的训练,提高自己的能力。汉语的学习很重要,因为学好了汉语对以后的就业和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方便。而汉语的学习和素质教育也密不可分。在全国都推行素质教育的环境之下,学好汉语,也是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加强了学生的语言实践

为了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注意到了学生语言实践的训练。语言实践也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这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可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创造出合适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汉语学习的情境之中,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让少数民族学生可以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汉语口语能力。当然,老师的指导比不可少。教师不能让学生去自由地学习,而是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三、提高素质教育下的汉语教学水平

1、优化知识结构

教师是汉语教学工作的引导者,要提升汉语教学的水平,就要求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能力。所以,汉语教师首先就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其次还要熟悉教材知识,了解课本上的知识体系结构,同时还要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教师还要了解其他教材的特点,整合知识,让学生更易理解。在课堂上,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准确的语言,让学生了解汉语的魅力。素质教育强调的不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能力的培养,所以,汉语教学也要贯彻这一思想。教师可以关注一些时事动态,向学生介绍汉语的魅力所在。少数民族学生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拓宽自己的视野,开阔自己的眼界,让自己能够从不同的途径了解知识。语言是博大精深的,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就要用一个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汉语,并且对汉语产生兴趣。此外,教师也要做好课前工作,保持对汉语语言的敏感度,不断接受和吸收新的语言文化,让课堂时刻保持魅力。

2、转变汉语教学教育理念

新的教育体制下,教师不仅要做到知识上的更新,还要有理念上的更新。教师要做到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时刻牢记素质教育理念,把素质教育理念融合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而素质教育是一种比较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向传统教育发起的一项挑战,贯彻好素质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进行汉语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同水平,调整教学内容,整合教学知识,以适应每个学生的要求。教师还要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汉语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这一方面的指导,侧重学生的薄弱环节,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学好汉语知识。教师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将汉语知识进行整合,整理出知识框架,按知识结构来教学,让学生明确知识层次。

3、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在前面的工作都做到位之后,教师就要加强课堂的利用。汉语语言的学习贵在实践和运用,只是一味地学习理论知识时不会又好的教学效果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也要转变方法,摒弃传统的课堂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同时要让少数民族学生加强练习,设置一些灵活多变的练习,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并且运用知识。学习汉语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汉语,多说才有好的效果。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学的主题,做好素质教育工作,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是时展的要求。而在汉语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理念,既是一个创新,同时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范晓玲.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篇8

【关键词】多元化 寄宿制民族班

文化传承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13-03

在各种文化交流日趋深化的当今世界,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成为彰显民族特色的有力载体,而且构成国家精神文化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纽带。对于实现民族地区的内在发展而言,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繁荣各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所在。民族教育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和职责,寄宿制民族班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设立的,是推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不仅肩负着提升民族地区入学率和巩固率的任务,而且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因此,认识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使命,厘清当前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存在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成为民族教育研究亟待探究和回答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在经济全球化等时代背景下催生的多元文化交流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我国,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理念正在被新的生活方式所替代,民族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精神文化选择中已经不处于主要地位,时代的变更冲淡了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依赖,许多新的文化生活理念正日益吞噬着民族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目前,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化文化意识变迁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认识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渐深入的今天,受多元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续存的文化氛围受到很大冲击,在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相关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很多人认为少数民族主动学习主流文化并接受其同化是大势所趋,没有必要在学校开设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这导致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即使有些寄宿制民族学校已经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作用,开设有关文化传承的内容,但囿于教师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仅限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零星叙述和片段讲解,学生不能深入把握民族传统文化的真谛。

(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材的内容编选缺乏相应课程理论的指导。一方面,有些寄宿制民族学校还没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教材。在我国,由于各民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民族班的学生都是来自多个民族,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很少有某个民族单独编班的情况出现。加之,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和复杂,如何梳理这些文化内容,如何界定文化传承的范围,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传承课程应当如何设置,教材如何编写,如何保证学生既能学到科学知识又能传承民族文化,以及如何制定课程教学计划,这些问题都是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所必须回答的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学校虽然组织了相应的文化传承教材,但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并不尽如人意,而且在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上也存在很大的困惑。

(三)寄宿制民族班学生远离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寄宿制民族班是国家为解决民族地区,因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经济不发达等因素带来的教育问题而采取的办学形式,它有利于办学条件的集中改善,可以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但就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传承而言,因寄宿制民族班民族学校大都设立在乡镇或县城,而寄宿制民族班的学生全部来自偏远的农村。学校又不能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设相应的校园环境,现代学校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使寄宿制民族班的学生失去了传承民族文化的环境。虽然现在的寄宿制学校大都建在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办学规模得到提升,教育层次也得到了很好地衔接,教育资源也得到整合,完善了当地的办学体制。但是,这却在客观上使民族班学生远离了他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适切环境,导致学生脱离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寄宿,有的学校甚至实行封闭式管理,这在客观上直接减少了民族班的学生与家庭及其家庭传统文化所在地的接触和联系,长时间的寄宿淡化了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民族地区的学生的年龄越小,他们生活的环境相对封闭,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接触就越少,上了中学以后,他们一方面要离开原来的居住地,另一方面受外界主流社区的干扰较多。

(四)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师资力量十分缺乏。确保寄宿制民族班实现良好的文化传承功能,精湛的师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正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进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在文化设施方面做文章,更需要一支德才兼备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专业教师队伍。作为民族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文化传承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水平,决定了文化传承教育资源开发和传承的最终成效,进而影响到民族教育发展的大局。而当前在民族地区,大多数寄宿制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教师存在很大的缺口,熟悉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师并不多,很多学校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师都是兼职教师,真正能够理解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师就更少了。加之,教师很少有机会去参加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训,致使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杂乱,上课的方式比较呆板无趣。总之,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没有专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师,造成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很难开展。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本来就比较缺乏,再增加有关文化传承课程的教师,这对于民族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压力。

(五)寄宿制民族班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要求相矛盾。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往往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的唯一标准,致使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受到排挤。目前在教育界,包括在民族教育界,存在一种危险的倾向,即人们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片面追求分数、升学率,并以此作为教育评价的尺度。这种标准化测试的模式,在提高教育效率和促进教育民主化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种脱离具体民族传统文化环境和文化需求的应试教育,也阻碍到民族传统文化进课堂。这一方面妨碍了民族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影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妨碍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到学校教育进程中,更影响了教育系统对民族地区应起到的指导、服务作用的发挥。

(六)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对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我国政府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不够,尤其是在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投入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体制造成的。主要表现在,政府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例结构失调,文化传承教育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文化传承教育普及经费以及课时严重不足,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课程生存空间有待拓展。近年来,虽然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力度的加大,政府也加大了对这一世纪文化工程的投入力度,但当前政府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投入依然不足,国家的相关政策倾斜力度依然不够,致使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的自我发展能力较低,教师待遇较低且很难吸引专业人才。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规范和监管,致使民族学校传承民族文化体系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很多民族中小学的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还处在自发阶段。

二、对策

(一)提高寄宿制民族班教师和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我们应当考虑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问题,通过充分发挥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教育功能,大力传承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这不仅符合民族地区的生活生产等实际需要,而且迎合了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与繁荣的时代主题。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也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优化民族地区教育结构、丰富民族地区教育内容的有效途径。总之,促进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现代化的需要,因为在各类文化生活中,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最为直接,民族传统文化源于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蕴涵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生存哲学,对各族人民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对我们的现行生活具有指引规范作用和适切的文化感召力,而且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沃土。要在继续坚持发展民族教育的总体指导原则下,充分认识并调适现代课程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协同发展关系,既要重视不同文化间的统一性,又要把握少数民族文化独立的价值实体内涵,逐步深化对寄宿制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认识,努力营造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在民族地区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创设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类型,民族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从民族地区的各种文化类型的地域特征等实际状况出发,既要适应寄宿制民族学校当地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教育的状况,又要采取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着力促进在家庭生活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合力,共同凝聚民族传统文化在寄宿制民族班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磁力”。特别是寄宿制民族学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把民族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主动适应环境的文化适应机制,摆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简单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不仅能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表征和现象,而且能够真正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寄宿制民族学校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充分考虑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相适应兼容的校园环境,使寄宿制民族学校的学生把自己民族文化中所蕴涵的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内化为自身既能适应主流社会文化,又能传承本民族文化深蕴的内在生存机制。创设与民族传统文化相适应的寄宿制民族学校校园文化生态环境,就是要根据传统文化生态的基本特质改造、创建学校中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而使民族学校具有能与传统文化相依存的生态文化土壤,最终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能真正把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适应机制或思维和行为方式来接纳。因此,要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学校的高效传承,应对民族学校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改造的原则是实现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为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提供科学的课程理论指导。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在寄宿制民族班、民族学校的传承,首先要加强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的研究,使民族传统文化以适切的比例和方式融入寄宿制民族班的课程。要以国家三级课程改革为契机,适当增加和设置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在制定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课程规划时,把所编写教材与各民族的实际生活状况结合起来,在确定文化传承的教育内容层次时,把传授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班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结合起来,在选择民族文化传承方式时,要把民族班各民族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特点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应着实把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经验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意识,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涵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传统文化知识不断进行重组与建构。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教育应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借鉴其他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实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恒常化发展。为此,寄宿制民族学校应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秉承价值性、开放性、现代性、需求性、公正性的教育教学原则,按照“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的教育价值理念,深化民族班文化传承责任意识,确立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目标,实施主体统整的传统文化课程结构,依托形式多样的课程组织形式,有效发掘丰富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使人类共同文化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得到良好地传承,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和发展。在努力优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深化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改革,使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朝着初步综合化方向发展。当然,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文化传承问题,还需要把文化传承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走民族文化传承的内涵化发展道路。

(四)为寄宿制民族班配备优秀的文化传承师资队伍。民族文化课程对教师的教育角色、职责的转换、知识结构,以及综合文化素质和授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首先要组织不仅能掌握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树立适应我国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教育理念,而且还应具备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民族文化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能力和潜质的教师,担任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授课任务。其次,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各级民族文化教育专家在民族文化传承教材的编写、教师教育培训、民族文化活动特色课程设计和组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开发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丰富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再次,要在提高寄宿制民族学校全体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同时,逐步增加教师参加文化传承教育培训的机会,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民族教育常识等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的理论纳入教师培训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增强民族学校教师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涵养意识,即使是在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的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以适应民族传统文化新的发展对民族教育传统文化提出的新要求,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民族学校的教师队伍。最后,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要在不断完善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有关制度和机制的基础上,使学校相应的教学设施与文化传承课程相匹配,为寄宿制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五)政府应为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财政支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寄宿制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使命,切实把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任务纳入到政府和教育机构改革进程中来,初步形成教育行政机构统筹文化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府机构在教育部门和其他文化传承机构间的组织协调功能,凸显寄宿制民族学校传承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寄宿制民族学校应依托政府设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民族文化活动。政府的领导与参与可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活动更具号召力和组织性,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此同时,为保障民族传统文化在寄宿制民族学校的有效传播,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应为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提供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支撑,设立相关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机构,为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参考,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课程的教育和研究提供监督与指导。民族地区的寄宿制民族学校文化传承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文化建设工程,要在现有政策和支持的基础上,政府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经济投入力度,形成合理的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经费筹措机制,要以民族地区政府投入为文化传承经费的主体来源,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文化传承教育投入保障措施,逐步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教育。要根据当前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现有学校的办学设施,走出一条符合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雪娟,赵鹤龄.达斡尔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选择[J].教育评论,2009(1)

[2]韦祖庆.民族班调查:族群记忆正在走失――以贺州市土瑶民族班为例[J].教育评论,2007(2)

[3]褚洪启.关于教育价值和教育价值观念问题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3)

[4]南慧英.民族教育价值初探[J].黑龙江史志,2008(8)

篇9

关键词:新时期;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少数民族的教育有着其特殊性,由于在语言上的差异性,在具体上教学就需要采用双语,这就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学习带来了很大困境。而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要求上提高,所以从理论上对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研究,就能有助于实际教学发展。

二、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及问题分析

(一)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民族政策的实施下,对的各民族地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水平以及教育水平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到大学之后,在视野上也更加的开阔,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的实施有着更深的认识[1]。而在当前的网络化社会发展中,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存在就对少数民族的学生思想有着很大影响,通过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的教学,就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

从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的情况来看,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就存在着一系列教学问题。老师在教学思想观念方面没有及时转变,依然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在灌输式的方式应用下,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只能是被动式的,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必然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学生在政治意识上比较淡薄,有的学生在认识层面存在着偏差,缺乏正确的判断力以及识别能力,这些都会对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学产生阻碍[2]。而老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不科学,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继续学习。

三、阻碍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及优化策略

(一)阻碍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及分析

阻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比较多。从思想层面来说,主要是因为少数民族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偏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在经济落后的环境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也会产生影响。思想上比较封闭,不能通过大的视野来看待问题,这些就会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对实际教学也会造成阻碍。教学过程中受到语言因素的影响,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也形成了很大阻碍。少数民族是运用本民族语言的,而在实际教学中,就要采用普通话教学,这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学生在实际的知识学习中,也有着很大困难,所以对实际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有着很大阻碍。

(二)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

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民族特色加以突出。要能将理论和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将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武装全党以及教育广大师生。少数民族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中,就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自觉性以及针对性教学,让学生将思想政治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发挥思想政治知识的使用价值。通过将民族的特色和思想政治教学相结合下,就能有助于学生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实际学习环境中去,为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打下了基础。

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活动开展。老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当中去,通过时间活动对学生的品德以及行为习惯进行规范,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过程中,要注重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将思想政治教学与之相结合,通过先进的人物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知识学习的典范。让学生通过优秀人物的良好品德展现,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自我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方面能得到有效统一。

强化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质量,和教师队伍的完善建立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就要加重视。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构建对党和国家有着坚定信心,以及严格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的师资队伍[3]。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方面的方法应用,将自身的专业化教学水平进行提高,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提供动力。

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应用。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需要从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优化,转变传统的教学弊端观念,将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将小组教学法以及探究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以应用,这些对实际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有着积极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教学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教学措施进行保障。在对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就要将教学的技术应用以及模式的应用科学化呈现,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真正有助于实际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崇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12).

篇10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宗教信仰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论文,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