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范文

时间:2023-12-18 17:3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篇1

首先,建设出健全完善的、高质量的农田水利工程,将会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并且对地方农业经济以及基层农业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提高我国GDP以及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其次,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及副业等,他们的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并且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对我国粮食产量以及农业生产力和国民收入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再者,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预防洪涝,提高农田排涝能力及抗旱能力。在农业种植业中,以种植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而这类农作物需要充足的水源,因此必须加大和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才能够切实满足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求。最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切实推动我国社会的稳步发展。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全,节省出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极大地推动了劳力转岗就业,切实满足了城市劳力需求。

2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策

2.1做好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应把现代化节约理念切实运用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在工程正式铺开落实前的设计阶段,应结合节约理念,设计出一整套科学完善的节约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1]。首先,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时,首先应充分熟悉和了解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有关规定及政策,切实将上级精神贯彻落实到工程设计方案中。其次,严格依据设计方案展开具体工作,保证工作的积极主动性,避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现象。最后,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应和当地农民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商,并采纳其合理化建议,既要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满足国家建设标准的要求,也应满足当地农民农业生产作业的切实需要,保证国家与农民利益双丰收。2.2建设过程中切实落实节约理念。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受益群体为广大农民,而农民需要的就是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多种功能。为此,要求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以节能、高效、高质为基本原则,合理运用施工机械,合理选择施工方式。在进行规模较大的工程施工时,应尽量使用相关机械设备施工,切实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对于采用人工施工更加合理的工程,就应采用人工施工形式,达到有效节约工程成本的目的。另外,应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地点农时与自然天气等的影响,制订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应先建设当地农民急切需求的项目。2.3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完毕后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是其功能发挥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做好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这也是减少工程投入使用后维修工作的主要途径。实践调查发现,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由于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不具体、不到位,导致大量农田水利工程相关设备设施遗失、闲置,浪费大量的资金及资源,并对农民的正常生产作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就是节约资源的最好办法,应将该理念贯穿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始终,使广大农民朋友认识到维护好水利工程相关设备设施,以及做好工程管理及维护工作,就是在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收入。2.4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实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工程项目质量与工程具体建设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所选用的相关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等,都应经过严格的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后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并且应实行监理机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而且应构建一个具有标准制度的农田水利建设市场,但是,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监理市场门槛相对较低,普遍存在实际监管流于形式,相关人员责任不明确等不良现象,从根本上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想要保证未来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就必须对监理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吸引具备资质和实力较强的监理公司投入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当中,从而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高质和高效[2]。

作者:王金玲 单位:泾源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篇2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河北省最北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十年九旱。枯水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落后的生产条件,传统的灌溉方式造成了全县农业生产的“四低”,即劳动生产力低,经济效益低,人均收入低,人民生活水平低。长期以来一直以种植玉米、谷子等大田作物为主,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水利工程主要有:中型水库1座,是一座以灌溉为主,防洪、发电、养鱼为辅,多年调节的水库。小型水库1座,其它小型水库均已报废,无法发挥作用。围场县境内水资源相对匮泛,没有大的河海,也无客水入境,因此县内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为水利工程。全县现有机电井3740眼,小型渠道105条,主要为临河取水,大水漫灌。塘坝10座,扬水点34个。

2围场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病险水利工程多,效益没有充分发挥。我县水利工程大都是50-70年代群众修建起来的,这些工程长期带病运行,设备老化渠系不配套或垮塌、渗漏严重,不仅增加了工程的管理难度,影响效益的正常发挥,更重要的是工程隐患严重,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泥沙淤积的影响,钓鱼台水库淤损约200万立方米,占总库容的15%;其他五座小型水库的兴利库容已全部淤损。由于年久失修,一部分工程已经损毁。据调查,现在渠道正常使用168915延长米,有效灌溉面积23万亩,能正常发挥效益的引水工程不到40处,引水能力约0.5亿立方米,尤其是全县唯一一处万亩灌区(钓鱼台灌区),由于损坏严重,目前灌溉能力不足3000亩,全县另外还有310多处提水和截潜工程,90%以上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2.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改革不尽如意。2002年县政府出台了《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对新建工程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一次性确立产权规属和管理主体,对原有工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拍卖、承包、租凭、转让或股份制管理。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推向市场,使“责、权、利”相统一。

2.3投资力度小。近年来,随着物价上涨,农田水利建设用材料价格剧增,劳动力工资涨幅加大,建筑成本大幅度增加,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补助中只有中央、省能到位,其余配套均为空头。而我县财政收入低下,农民收入低微,在工程维修投入上有很大困难,因此很多工程运行条件差,改制困难。

2.4过度开采地下水势必影响后续长期可持续利用。我县为水资源匮乏地区,无入境客水,水资源全靠自产,多年的打井抽取地下水已使水位严重下降。

2.5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部门分割,资金使用不集中,不利于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发改委、国土、财政、扶贫开发、农开办对农村基础建设投入资金较多,分割使用,既没有统一规划,也没有统筹考虑,资金不集中,不利于资金效益的发挥。

2.6缺少基层服务组织体系。我县水利技术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顺畅,机制不灵活,目前县内没有区域水利站,局内仅有农田水利站,水土保持站,河道管理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站4个事业站。这4个事业站所负责全县的农田水利、农村饮水、水土保持、河道整治等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指导并兼管水利技术推广工作,显然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和技术推广的需要。大多时候1个人要承担几个乡镇的水利工程技术指导工作。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潜力分析

3.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要求围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分散,集中连片的农田较少,全县中型以上的灌区只有钓鱼台灌区1处,设计控制灌溉面积1.03万亩,其它农田水利工程均为小型工程,因此小型灌区在全县农田灌溉中处于主导地位。围场耕地较多(120.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少,原有工程老化严重,工程性缺水与资源性缺水并存,因此要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兴建小型水源工程,维修、更新配套原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增加旱涝保收农田面积。目前,县内各小型灌区完好率、灌溉保证率都很低,水资源浪费严重,90%以上灌区都需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围场季节性河流很多,山谷发育,适合修建塘坝,集蓄水量,为农田灌溉用水提供保障。

3.2耕地资源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潜力分析围场全县耕地面积120.3万亩,灌溉控制面积27.2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万亩(只占耕地面积的14%),从耕地资源上看,发展小型灌区具有很大的潜力。

3.3可供灌溉水资源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潜力分析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555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36874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8676万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27400万立方米,预计灌溉可利用水量18400万立方米,按围场2003年灌溉用水量评估结果,设计水稻灌溉定1000额m3/亩,玉米灌溉定额183.2m3/亩,马铃薯灌溉定额167.5m3/亩,胡萝卜灌溉定额171.3m3/亩,其它蔬菜平均灌溉定额163.8m3/亩,其它大田作物灌溉定额170.1m3/亩。根据种植结构预测分析,总灌溉面积可达83万亩,其中:玉米20万亩,马铃薯20万亩,胡萝卜15万亩,其它蔬菜20万亩,其它大田作物3万亩,水稻5万亩。

3.4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潜力分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定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重点发展时差蔬菜、马铃薯、牧业、林果业四个支柱产业,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目前我县林果时差蔬菜已初具规模。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人们逐渐认识到种植高产、高效作物是这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突破口。目前全县农产品及农副产品的运销体系日臻完善,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绿色农业”、“商品农业”的战略措施得到实施,蔬菜、果树、马铃薯种薯等作物种植得到了长足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自被省列为河北省菜蓝子“双还工程”,围场晚秋错季蔬菜生产基地和北京第四层次蔬菜供应基地县以来,得到了省市的大力支持,使我县“高效”农业具备了一定规模,为农业产业化奠定了基础。而且围场生产的无污染、无公害时差蔬菜能够补充京、津等蔬菜的不足,形成特定的伙伴关系,北菜南运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并且围场的蔬菜已打入国际市场,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具有非常乐观的市场前景。围场境内有“承——围”公路,“111国道”通过,交通方便,运输便利。这些有利条件都极大地促进了围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这就要求配备相应的水利设施。

3.5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效益分析在种植结构上,长期以来一直以种植玉米、谷子、莜麦、杂粮等大田作物为主。在灌溉方式上以大水漫灌为主,只有较少部分耕地采取了节水灌溉措施。通过工程建设,大田作物每亩地平均增加粮食产量100kg,节约灌溉用水10m3,节省灌水用工1个工日,平均每亩大田作物年增加经济收入132元。蔬菜每亩地平均增产200元,节约灌溉用水15m3,节省灌水用工1个工日,平均每亩蔬菜年增加经济收入225元。有了水利保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根据以往经验,每亩地可增加经济收入700元。

4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4.1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的机制和制度,保障水利事业健康发展一要建立水利建设领导负责制;由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二要明确划分事权,实行分级办水;鼓励个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引进外资办水利。三要完善质量监督检查机制;要落实技术指导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4.2加强水源保护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状况,水源保护主要考虑洪水的冲、淤积及卫生条件,制定如下措施:①对农业灌溉用水水源按类别依次编号,登记造册。②不准在水源周围设立垃圾点、污水沟等不卫生设施。③加强水源范围内的植被种植、保护,防止水土流失。④大力宣传水利法规,使广大群众提高思想认识,防止人为破坏。

4.3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坚持“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的政策。加强资金管理、专款专用,设立专门账户。根据项目总体规划确定投资安排,编制财务计划。按工程进度和质量分期拨款,严格执行项目有关规定及财务管理办法严格审计。管好用好国补及地方配套资金。村社要在每年的集体收入中拿出一部份补助水利建设。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在确保运转的前提下,拿出一定水费用于水利建设。农、林项目实施要结合水利建设配套进行。各级财政也要增加预算,加大水利基本建设的投人力度。积极引导群众投工投劳、投资,保证自筹到位。鼓励全社会(包括团体及个人)参与,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

篇3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建设及管理 问题 意见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耕地面积占世界9%,淡水资源只有6%,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7月水利部正式了有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文件,标志着我国小型农业水利建设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在小型农田水利这样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来了一系列的弊端。农业水利政府部门必须积极地分析当前各个地区有关小型农业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当地的农业快速发展,为农业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现状分析

(1)资金方面的问题。第一,投资不均匀,由于地方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虽然有些地方投资较大,但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尤其是较偏远的山区投资力度小或者根本没有投资。第二,由于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涉及许多部门,如发改、国土、水利等一系列部门,加之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没有形成合理的机制体制,使得相关资金在使用的时候没有进行统筹规划,导致资金使用不集中,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现象产生。第三,总体资金投资力度不够大,据水利部调查表明,从我国开始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开始,到2015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仅仅占水利基本建设平均比重的10%,就更不要说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了。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机制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机制的问题中,首先实权责所属主体不明,因为在进入市场经济之前,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都由集体负责,实行集体制。但是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集体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被私人承包,有的没人管理,权属主体不明,使得我国以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遗留下很多问题。其次是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有许多地方水利部门没有建立管理监督体系,对其下辖地方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没有及时地进行相应监督,导致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质量差、后期维护不好、水严重流失。另外,对财务部门对相关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财政支出管理不严,导致相关资金不到位,分配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

(3)建设质量的问题。首先,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人员素质较低、观念落后,导致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对工程建设的质量把关不严格,认为质量好坏对引水灌溉的影响不大,这就导致了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其次,我国现在有许多农田水利工程是延续19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许多工程已经到了报废期或者年久失修,已经不能很好地工作,但是当地政府为了节约,仍然再使用,使得灌溉水在引向灌溉耕地时跑水、漏水、冒水、渗水较严重,使得灌溉率大大降低。据调查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骨干工程完好率仅仅只有45%,各骨干渠道病危段平均达到40%。可见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存在严重问题。

三、加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意见

(1)转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观念,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要加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就必须转变相关人员的观念,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第一,加强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层的管理意识,省市及县水利部门,要定期地进行相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会议,对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加强各地方水利部门的交流学习,从根本上让管理人员意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第二,加强对各地农民的宣传力度。因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利民工程,需要农民积极配合,有的农民认为引水灌溉会破坏其耕地,从而不积极配合。相关地方政府部门一方面可以通过印刷相关的书刊送去农民家里做宣传;另外一方面,要经常下乡加强与农民的交流沟通,让农民认识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对其的益处,从而让农民积极配合政府做好相应的建设和管理。第三,提升工程建设及管理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当地政府在选择相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人员时候,要选择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不要随便找一个当地的农民或者政府的人员,并且要定期地将工作人员送去培训,并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及时处理。

(2)积极发挥政府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中的作用。要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得以加强,就必须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一方面政府要根据现今实际情况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投资,尤其是对西部地区较偏远干旱地方的投资,以便于这些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发展起来的同时,相应的工程建设和管理质量也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对工程建设的引导力,在我国以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上都由政府发动,由农民自己通过自身劳动建设的,建设过程中政府没有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也没有派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政府没有有效发挥其职能。相关政府应该通过实地考察,进行各方面因素综合后请专门的设计人员进行相应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进行招投标,从而合理地选择施工队伍,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在竣工之后还应通过各种渠道参与管理。

(3)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首先,要完善并加强相关的管理监督制度,实行自上而下的监督体制,一方面是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在相应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明确各监督管理人员应负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对后期的管理进行监督,保证管理人员的到岗到位,并且及时发现工程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其次,要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我国现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没有奖励的机制,严重影响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奖励机制,对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做出贡献,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员及时地奖励,对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出现错误的人员进行相应地惩处,并通过当地政府的信息公布平台公布出去,对其他工作人员是一个警示作用,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顺利进行。

(4)完善相关的法律文件。我国现存的有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法律文件还不完善,导致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在进行相关的工程建设及管理时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导致工程管理的混乱,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虽然我国现在出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试行)》等法律文件,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在法律中明文规定我国各个地区实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时应该遵循的准则,以及相应的奖惩规定。我国各省市也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照现有法律法规制定出下辖地方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确保得以实施。

四、结语

篇4

总体而言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水平仍然较低,这与农田水利建设中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有直接的关系。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不仅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甚至也落后于国内的其他行业。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然而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仍然较低,在建设和管理方面都比较滞后。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如果不能够用科技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进步,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将会非常不利。随着国家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落实,相关工作者必须致力于提高水利建设中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改进措施

2.1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2.1.1积极推广新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农田水利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农田灌溉,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时必须立足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推广新技术,促进农田水利系统高效、高产、安全和可持续的发展。例如在干旱地区积极推广“湿地”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发挥其改善水质、保护地下水、高效节水的作用,将西部的河滩洼地建设成为“水利湿地”。

2.1.2切实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离不开相关的建设人员,特别是要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积极推广新技术,其关键就在于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切实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使其能够了解、掌握并正确的使用新技术,应该对施工建设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并积极培养一批技术骨干人才。在引进新的施工技术时必须与有关单位和相关院校开展合作,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如有必要应该有步骤、有计划的选拔技术人才进行定期深造。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选送学习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外出学习。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水利项目建设人员培训班,有针对性的对水利项目建设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不断提高建设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经常向建设人员介绍和引进新的施工技术,拓宽其眼界和视野。只有这样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中才会更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尽可能的减少工程质量问题。

2.2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2.2.1抓好建设重点,立足整体规划为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对农田水利工程合理的整体规划。在进行整体规划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方向。只有明确的建设方向才能确定未来的工作重点。其次还要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工程和次重点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进行重点工程的规划时要对区域环境进行全面的考虑,将当前急需改进的工程项目确定下来。通过启动和实施农田水利工程的重点工程项目,来对当地的水利建设进行推动。相关人员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总体规划时要注意早规划、早安排、早部署,对当地的新情况和新形式进行充分的考虑。在每年的冬季就应该提前对下一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甚至高标准做好三至五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并组织相关的工作专题,组织调查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如果需要开展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则应该先将示范基地建设起来,通过示范基地来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设效果进行探索,如有必要还应该进行示范性演示。这样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成功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例如我国很多省份都建立了相应的冻土研究示范基地、水保示范基地、节水示范基地等,基层单位也可以到示范基地进行考察和参观,学习和推广水利工程建设的新技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的科学性。

2.2.2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资金投入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为了区域内的和谐、和平的建设,不仅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更需要对水利建设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为了节省资金,保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农村水利发展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水利建设管理部门可以先改造和维修扩建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地方政府要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规划和领导,将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为了节省人力资金,还可以招聘当地村民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村民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必须严厉杜绝对农田水利专项资金的挪用,必须将专门的财务管理单位建立起来,特别是对重点工程应该将相应的检查团队设立出来,财务管理人员要做好账目总结工作,对每一笔资金的方向都进行严格的审查。

3结语

篇5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强了重视,但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筑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实施和推进,农民不在像以前那样,而是具有了很强的个体经济意识,并且集体观念开始淡化,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一味地用水而不愿管理。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式依然比较粗放,水利灌溉区支渠用水混乱,存在着严重的跑、渗、漏现象。长期以来,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逐渐老化、失修的问题,无人问津,并遭到了各种人为和自然环境的侵害。随着我国农村人口的不断增长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被大面积的开垦,机井开凿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只能用地下水来补充农田灌溉。从实际情况来看,农田水井所有权归村集体多有,个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配水井的使用权,但这种管理是没有系统性可言的,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1.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很好的兼顾水利工程技术和社会、经济效益,比如有些水库的灌溉涵管出现了漏水现象,由于没有经过专业人员的研究和就指导出资维修,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导致枯水季节严重缺水,丰水期则泛滥成灾。此外,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方式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没有一个统一的施工标准或建设规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缺乏投资,现实中总是由国家投资完成,并由村民共同承建或由专业的水利工程施工队伍承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队伍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作业,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不按照工程的施工标准施工,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1.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财政投入欠缺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多数为公益性的民生工程,具有收益低、投资大的特点,故政府在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中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公共工程本身的目的并不以盈利为主,且在政府宏观调控影响下,表现出相应的垄断性。我国法律就此方面的规定非常明确,即河流湖泊归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灌溉所用水资源,属国家或集体所有,属于公共资源的范畴。正视其公共资源本质,对于水资源,所有公民的使用权具有平等性,公有性的公用水源决定了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应由私人垄断。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由于地方财政也比较吃紧,因此严重制约着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虽然中央财政部门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设立了专门的补助资金,并鼓励采用民办公助的方法来支持各地区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目前取得了些许成效,但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欠发达地区,很难筹集足够的资金进行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建设,以至于导致一些水利工程难以如期开工,即便开工也难以按照工程进度施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程建设的管理难度。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因水利投入的直接效益较小,而缺乏对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动力。

二、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措施

基于以上对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制定健全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各级分级负责,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农业发展依赖于水利工程,鉴于此,水利工程的相关领导必须给予水利工程足够的重视,强化对其建设的引导与支持。充分运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明确水利工程管理的各级基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责任分工。把农建工作列入重要考核内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农建领导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协调合力抓的格局。工程建设实行分级负责制,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和要求,并将其列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工程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责任制以及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办法。

2.2多方筹措资金,保证工程建设标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工程建设与所有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体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群众性、公益性事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财政、发改、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要整合资金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地方政府应成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责任人,并将财政预算与投资整合到农田水利建设中去。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广泛发动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多渠道、多层次筹措工程资金,广泛吸收社会、集体和个人资金。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向群众讲明国家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和融资形式,明确受益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投资的积极性,确保工程建一片、成一片、效益一片。

2.3加速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步伐,保障工程长久效益的发挥

加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步伐,遵循“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基本原则,来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做进一步的明确,使其管护责任主体得到有效落实。对于集体工程来讲,可通过采取联户分管、股份合作、竞价承包、租赁、统建统管等形式,来对使用权、经营权、所有权、管理权作进一步明晰;农户为单户工程的产权所有者;对于联户工程,可建立用水合作组织,除产权归属外,其相关管护也由其承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2002〕45号)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认真贯彻工程维修养护定额和灌区管理机构定岗定员的试点与推广,为工程良性运行和节约用水创造条件。同时,在工程的主要设施周围划定保护范围,制定出管理措施,进行工程养护、维修、用水、节水、水源保护、水费棘手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执行成本收费、有偿供水、以水养水等相关机制,促进水利工程“民办公助”建设的发展,从而实现小型水利工程的良性建设,为工程长久效益的发挥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保证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管理制度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峰,孙传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刍议[J].水利天地,2009,(6).

[2]陈孝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探讨[J].机电信息,2010(06):17.

篇6

1.目前梅河口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浇灌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

1)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如某小型水库浇灌涵管漏水,在没有专家认证前,乡政府拿出资金进行维修,多年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漏水问题,致使枯水季节缺水浇灌,丰水期,水泛成害;

2)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治理无度、科技含量低,存在很多工程隐患,如某乡田间浇灌渠道工程,属于农业开发项目,市政府负责治理,但没有配备专职治理人员,该渠道内80%沉积大量淤泥;

3)治理粗放,建设标准低。前几年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短缺,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建成后治理粗放,造成过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部分农业开发项目,项目建成后,没有落实到部门单位治理,建成不到一年时间,引水渠道淤堵,泵站毁坏严重;

4)工程建设缓慢,老工程年久失修。工程建设监督治理机制不健全,以及过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如某乡群众集资兴建的小型水库,施工队伍不规范,监理制度不健全,施工前期存在着质量问题,致使建设进度缓慢;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了解我们在农田水利建设和治理存在的问题,将促使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如何在工程建设和治理中加强监管、健全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2.全面加强对在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治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治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

2.1建立治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治理水平

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治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治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向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2.2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

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梅河口市近两年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梅河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为此,要求地方,如乡镇、村一级在拟建五万元以上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如打井、建坝、扬水、拦河、修渠、排水、微滴灌等,首先申报,对工程地点、规模、投工、投资计划等,由乡水管站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实施。

2.3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审批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招标办组织建设单位和有施工准入证的三家以上企业或单位,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度,引进竞争机制,规范施工治理,明确工程投资,遏制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腐败现象,签定公证合同方可进入施工程序。

3.1安全治理

安全治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难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如小型水库的泄洪道等;

3.2内业资料治理

关于工程治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治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

3.3工程设施治理

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治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治理安全;

3.4经费治理

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目前梅河口市部分乡镇成立了“理事会”,按照“谁建设、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期治理工作。

3.5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治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治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反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篇7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整个水利系统不可匮缺的部分,大中型水利的水源需要通过小型水利的末级渠到达农田,进行灌溉。小型水利系统在抗御水旱灾害、发展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形式复杂多样、点多面广的特点,如何建立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使其充分发挥效益,已成为重要课题。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田水利对农业的支撑能力明显不足,55%的耕地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缺少基本灌排,很多灌区工程设施简陋,大多为简易土质结构,运行效率不高,农业灌溉水利用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近年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1.1工程规划无序,部门缺乏配合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多,涉及到水利、农业及国土等多个部门,由于各部门间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所以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缺乏系统规划,缺乏统一实施;工程建设中监督和管理机制不健全,一些已建成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工程维修、维护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1.2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

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1.3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不规范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设施的寿命以及工程的效益。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进步,虽然基本都通过公开招标选取有资质的施工企业,但仍存在部分施工队伍的质量参差不齐、质量监督制度不完善、建设单位管理体系不健全、施工管理中的不正之风等,甚至还有部分存在转包、非法分包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1.4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基层水利管理单位承担着重要的管理任务,近年也逐步得到了发展,但随着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水利站均存在内设单位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短缺,深造机会少、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等不利于小型水利工程健康发展的因素。

2.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新措施

2.1认识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进行科学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通过对现有小型水利设施的充分利用和合理维护使之良性运转是更为现实可行的选择。结合小型农田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符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点的可持续运行管理机制,完善政府引导扶持机制、落实农民自主管理机制以及水利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

2.2要进一步探索小型水利设施筹资新途径

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来讲,当务之急是积极探索和谐自主的建设管理模式。维持政府筹资主体,将原有小型水利设施按照市场化手段来评估资产,明晰产权,将公益性水利设施资产定量化、股份化,并鼓励受益农户资本入股,参照股份制模式来管理和运作,实现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筹资。整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照水利规划,有计划分配和合理使用资金,使其发挥最大作用;规范各部门职能定位和范围,在稳定提高各级财政资金的同时,枳极引导和带动受益农户的投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

2.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

篇8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 管理体制 农村

日喀则地处西北干旱少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成为影响日喀则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利建设是当今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党的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传统的水利建设与管理方式同新的生产体制不相适应。因此,推动改革使农村小型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政策逐步完善,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日喀则地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

自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农田水利工程集体所有与农田责任到户出现一些矛盾,并且没有合理地及时地处理。导致许多农田水利工程无人使用、无人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大量的老化、损坏。自2012年冬季以来,日喀则地区以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以水库、塘坝除险加固和农村安全饮水为突破口,以中低产田改造为契机,以五小水利建设为主要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全地区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日喀则地区各县市积极组织群众,利用冬闲时间对损毁水利设施进行修复,有效保障春耕农田灌溉用水。截至2013年,已完成维修水渠750条,总长1032公里;清淤渠道450条,总长819公里;维修水塘387座,库容347.6万立方米;清淤水塘230座,库容204万立方米;维修水库和水池102座、取水口47处;完成土石方开挖填筑29.78万立方米;新建和维修提灌站2座、机井6眼及渠系建筑物。

二、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

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一是工程量小、数量多、分布面广。二是地位易受忽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确地说明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但是农田水利本身的效益多表现为社会效益,并且投资大见效慢,因此易受忽视。三是公益性较强,需地方政府扶持。农田水利既有农田灌溉和生活供水等功能,也有防洪除涝等除灾减灾功能,公益性较强,不具备经营条件。从总体上看,农田水利服务对象是弱质产业,投资回报率较低,但农田水利非搞不可,否则来年农业生产无法进行。基于这一特点,需地方政府扶持。四是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破产倒闭。灌溉所有水资源属国家或集体所有,是公共资源,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让私人垄断,需政府加强宏观管理。

三、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建议

(1)加强基层水利人才资源开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水利发展的总体布局中来。科学制定水利人才资源规划,树立人才开发与市场经济体系接轨的观念。要有计划、按步骤的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

(2)加强政府指导,重视水利建设管理站的改革与发展。水管单位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经营管理,争取上级各部门的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支持,改革投资体制,将产权、经营权、管理权适度分离,以股份合作、租赁承包、出售买卖、联营等多种形式搞活、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为今后的综合经营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同时,在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中,凡是能用市场机制的环节都要借鉴和运用,不能依赖政府“等、靠、要”。

(3)构建科学合理的水价管理体系,强化水费的计收和使用管理。一是要严格执行新《水法》和国家发改委、水利部颁布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水费价格,严禁乱加价和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不合理的用水负担。二是加强对供水收费情况的监督,提高水M收取的透明度,加快供水计量设施的建设,改进供水计量手段,保证供水计量的准确性、公平性。三是因地制宜地推行多种水费计收模式,如承包经营、农民用水者协会代收水费、按面积配水、总额承包等。

(4)树立科学发展观,用企业化管理方式管理经营水利资产。管理工作既要重视经济效益,又要重视社会效益,还要强调生态效益。要科学制订管理和发展规划,争取有限的水利投资能够放到管理这个薄弱环节上来,强化配套设施建设以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快与水市场有关的各种配套体系建设,将市场经济中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合理地运用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来,要通过建立法律法规来规范水市场行为、保障水市场,以经济效益促进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

(5)创新思路,全面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水利发展机制,当务之急是在产权、水权、水价和水利投资等方面加强研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创新机制,用活政策,加大投入。以受益群众为主体,遵循“谁受益、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按照群众自愿、量力而行、民主决策的方式,采取以奖代补、群众集资、政策扶持等形式筹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激发农牧民群众进行投资。

总之,农村要发展,水利要先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保证,所以一定要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促使我国水利事业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华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J].乡村科技,2016,(24).

篇9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 工程建设 问题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115-01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广、数量多, 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不断改革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多建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建设标准普遍偏低, 配套不全,加之养护投入不足, 工程严重老化失修, 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弱, 保障农业生产的能力低, 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为破解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困境, 进一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

1.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定义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具体是指灌溉面积1万亩、除涝面积3万亩、库容10万立方米、渠道流量每秒1立方米以下的水利工程和农村供水工程,包括小型水源(含抗旱水源)工程、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小型泵站以及直接为农田灌溉排水服务的小型河道治理等工程,重点是大中型灌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抗旱水源工程。

1.2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根据水利部近年的统计资料,全国有耕地19.5亿亩,其中缺乏灌溉条件或设施的“望天田”11.1 亿亩,其中灌溉面积8.3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3%,其中有效实灌面积仅7.1亿亩。已建成的8.38亿亩灌溉面积中,2/3 的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法,全国灌溉水平均利用率只有45%,400多处大型灌区骨干建筑物损坏率近40%;全国有6000 多万亩易涝耕地、3000多万亩盐碱地和近1亿亩渍害低产田,大部分地区排涝标准偏低,只有3~5年一遇,加之配套不完善、设备老化失修、投入无保障,已成为防洪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全国农田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达3亿亩以上,灌区中等干旱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因旱减产粮食数百亿公斤。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为解决农民日常生产和引用水而修建的田间水利工程,这些工程与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工具都是相关连的,但是,近年来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大都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农民的生产和经营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和损失。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1)工程质量差,不能达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农民自建、自管工程,虽然在灌、涝区规划或区域性水利工程规划中规定了建设和维修养护标准,但缺少必要的施工组织、监督检查、验收等建设和维修养护的管理措施,再加上施工人员多为农民自己,施工单位本身没有质量意识,相关的建设标准落实不到位,没有专门从事质量监察的部门和人员,工程建设质量和维修养护难以达到标准要求。

(2)工程目的不明,重复建设隐患多。以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部分小区域农民自己建设,工程建设的目的性不是很明确,其后果会导致在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多数工程都是小区域范围内农民自己根据目前最急需的情况,仓促开工,不从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和效益去思考,这样修建成功后,就容易造成重复、工程管理不善,又容易造成质量隐患,最后一些工程不得不废弃。

(3)资金投入少,设施建设标准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除应急的抗旱打井和“农办公助”等少量投资由政府投资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政府投入,所需建设和维修养护资金基本上由项目受益人自筹。近年来,虽然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由于自身的经济基础薄弱,自筹难度较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很难按时筹集到位。所以导致一些工程由于资金短缺或是工程建设单位的违规建设,最后放低标准建设,只要保证工程能完工就行,所以容易导致水利工程建设标准过低,过早地失去了其真正的使用价值。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质量监管,建立监督体系

任何工程的成功与否最根本的是质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也一样。要确保修建的工程是一个样板工程,就必须具备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当然,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也相当重要,需要做到在工程建设中不出纰漏和事故,使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其实际的效益,确保为农业生产带来好处。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设计和招投标过程需要严管理。根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完善工程资质认证制度,保证聘请的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才可使用;任何水利工程的建设都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招标。招标至少要组织建设单位和有施工准入证的3 家以上企业或单位,引入竞争机制,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第二,工程实行施工准入制和监理制度。施工企业所聘请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都须持施工准入证持证上岗,施工准入证由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在工程一进入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就需要配备具有资质的质监员对工程各部分进行检测,详细填写检测记录,尤其是那些容易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必要时还需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工程使用材料。填写的检测记录可为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参考依据。

3.2 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审批流程

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时,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规划符合实际需求,最大化项目的投资收益,就必须实行严格管理和规范化的审批。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包含的工程内容广泛,应该实行统一管理,合理地规划布局。一律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最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加强宣传,科学管理,才能使各地农田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相应地需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前提,也是搞好工程建设,使工程合理利用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基础依据,必须建立严格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防止和杜绝水利工程项目的盲目和重复建设。

3.3 多元化投资,提高建设标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过少,使得建设标准降低,造成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应该遵循投资主体多元化、投入形式多样化原则,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放宽政策条件,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资金的投入。同时,深化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实行计量收费,加大水费征收力度,增加水费征收额度,提高水费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能力,并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筹资的水利投入新机制;增加政府投入,各级财政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项目,专项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有了充裕的建设资金,才可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高标准设计和建设。

篇10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 ,工程建设 ,探讨

Abstract: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his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lan and specific measures.

Keywords: small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现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丰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全县总面积1449.7平方公里。丰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兼有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过渡区的特点,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常年主导风向东南,多年平均气温在14.8℃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686mm,且年内、年际分配极不均匀,约70%以上集中在主汛期7―9月份,历年最大降雨量为1129.7mm,最小年为588mm (至2002年),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62.2mm,无霜期213天左右。全县共辖14个建制镇、11个乡集、1个林场、360个村民委员会及14个居民委员会。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116.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65.22万人。全县耕地面积119.22万亩,其中水田7.42万亩,旱地111.8万亩。2010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50.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58元。

近几年,丰县水利事业虽取得很大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相比,与我县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发展灌溉农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据调查,丰县现有小型泵站561处,其中灌溉泵站517处,灌排结合泵站44处,目前,泵站报废396座,带病运行134座,完好31座,完好率5.5%。全县建有涵闸204座,存在问题的有157座,完好的83座,完好率为34.6%。全县建有机井6916眼,机电配套完整的仅有220眼,完整率仅为3%。这些工程在抗御干旱、排除内涝、保证灌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两年,丰县抓住小型农田水重点县建设的机遇,更新改造了203座小型泵站,61座涵闸,尚有327座小型泵站、96座涵闸需要更新。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已运行多年,一些泵站的机电设备老化失修严重,电机、水泵超龄运行,带病作业;现有设备大多已是淘汰产品,没有更换部件;许多泵站的翼墙倾斜、断裂,甚至倒塌,护坡塌陷,进出水池损坏,给工程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我县属苏北贫困县,县镇两级财政困难,管理人员的工资拖欠严重,不能足额发放,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工程人为损坏、被盗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地减产。在抗旱时期,由于多数泵站不能运转,群众只能望水兴叹或用小白龙灌溉农作物,以至错过抗旱或灌溉的最佳时期,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因此,群众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更新改造的呼声很高,亟待通过各级政府投入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泵站更新改造,更需要国家大力支持。

综合多方面因素,形成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的成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

2、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存在很多工程隐患;

3、建设标准低、管理粗放。现有的水利工程多数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计标准较低,施工技术较差。多数水利工程没有落实到具体到责任人,造成责任心不强,只管使用,不关心维修和保养。再加上无人看管,失盗事件时常发生,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如部分农业开发项目,项目建成后,没有落实到部门单位管理,建成不到一年时间,引水渠道淤堵,泵站毁坏严重。造成过早地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4、工程建设缓慢,老工程年久失修。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过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镇政府部门没有足够的财力维护面广量大的农田水利工程,工程老化比较严重。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了解我们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将促使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如何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加强监管、健全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二、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

1、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2、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

前期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为此,要求地方在拟建小型水利工程时,首先申报,对工程地点、规模、投工、投资计划等,由乡(镇)水管站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后编制县级农田水利规划,报县政府审批。

3、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着重落实设计资质证制度,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小型水利工程必须按照各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执行。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组织建设单位和有施工准入证的三家以上企业或单位,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度,引进竞争机制,规范施工管理,明确工程投资,遏制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腐败现象,签定公证合同方可进入施工程序。